最新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最新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最新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读后感随笔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

引导语:汪曾祺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下文是有关他的经典小说的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篇1:汪曾祺小说《受戒》读后感

汪曾祺的《受戒》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篇小说。

汪曾祺是沈从文的学生,《受戒》一篇和沈从文的《边城》,都是饱含诗情的小说,歌颂了人性之美。秋水般的文字,纤尘不然的意境,汪曾祺的《受戒》一篇与沈从文一脉相承。都是让人感动的名篇。

小说描写的内容包括和尚们的宗教生活和民间的世俗生活两部分。和尚们的宗教生活是充满着人间烟火气或者说世俗性的。聪明漂亮的主人公明海在家叫小明子,是从小就确定要出家的。他的家乡出和尚。当和尚对当地人来说是一种谋生的职业,因为当和尚有很多好处,可以吃现成饭,可以攒钱,将来还可以还俗娶亲。不仅出家的目的是世俗的,寺庙里的生活方式也如此,充满了尘世的气氛。荸荠庵的小和尚过着很清闲的日子,连早课、晚课也不做,只是敲几声磐,然后挑水、喂猪。在为数不多的几个和尚中,大概只有一个老和尚最守规矩,他是吃斋的,但过年时也破戒。明子的舅舅仁山是“当家的”,掌管寺庙里里外外的俗务。二师父仁海是有老婆的,夫妻俩在庙里过起了逍遥自在的

小日子。三师父精明能干,风流倜傥,能玩牌,会“飞铙”,还长于唱山歌小调。这个庙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有人提起。他们吃肉不瞒人,年下也杀猪。他们也举行宗教仪式,可那欢快的场面更像是人生的舞蹈。有时,“一场大焰口过后,也像一个好戏班子过后一样,会有一个两个大姑娘、小媳妇失踪,——跟和尚跑了”。

在对和尚们的生活习俗作了充分的铺叙后,作品又以小英子家为中心,展开了明丽的田园牧歌式的水乡世俗生活画卷。这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文明社会,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小英子一家4口人,尽管性格不同,但都禀承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小英子热情泼辣,心灵手巧,热爱劳动。她和常往她家跑的明海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明海会画花,小英子就把它们绣出来。他们共同劳动,一起薅草,车水,“扌歪”荸荠随着岁月流逝,春去秋来,他们的心田里渐渐长出了爱情的苗子。《受戒》这个题目是带有反讽性的,“受戒”本来是和尚表明接受佛门戒律的仪式,而就在明海受戒的同时,两个小主人公的爱情也走向成熟。明海在受完戒与小英子划船回家时,两人表白爱情,把船划进了芦苇荡。小说结尾处以写景暗示了性的成熟。

作品中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通的,具体的联结就是明海的行动;不仅如此,两个部分还互相印证,流贯着共通的精神--中国人的求生意志。《受戒》有着一种内在的欢乐,浸润着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现世主义精神,令人想起《诗经》和古代乐府中那些

欢快的民歌。这是一首人生的赞歌,赞颂了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篇2:

平凡的人物,从中又折射出不平凡。作者以朴实清新的笔触写那些平凡实在的人,写他们的生活,写他们的生,写他们的死,写他们的所想,写他们的所做,写他们的欢乐,写他们的悲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作者都写,天大的事儿,芝麻绿豆的小事儿。詹大胖子,连老大,八千岁,高阎王,王四海,陈四,陈小手……嫁娶,生孩子,卖椒盐饼子西洋糕,卖米,唱戏,求雨,买奖券,卖艺……作者写了许多“小人物”,写了许多仿佛并“不值一提”、“微乎其微”的“小事儿”,但从中却透露出生活的酸甜苦辣,人世的悲欢离合。作者正是以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事去阐释生活,阐释人生。到底什么是真正的生活?这就是。什么是真正的人生?这就是。

第一次读汪曾祺的小说,我就被吸引住了,深深地。我只感觉他的小说中充满了无穷的生活的乐趣。我为小说中的人物而哭而笑,而喜而悲。平凡的百姓永远是生活的主题,平凡的百姓永远是历史的主题。

我很欣赏作者在《小说三篇》之一《卖蚯蚓的人》中所说的几句话:“我对所有的人都有兴趣,包括站在时代前列的人和这个汉俑一样的卖蚯蚓的人”“我要了解他们吃什么和想什么”“我是个写小说的人,对于人,我只想了解、欣赏,并对他们进行描绘,我不想对任何人作出论断”“我对人,更多地注意

的是他的审美意义”。正如此说,作者在他的每篇小说中几乎不作议论,只是很自然地展示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的原型,让读者去感受那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美。

生活中处处都有美,我想这正是源于它的琐细,它的亲昵,它的真实。

汪曾祺小说读后感篇3:汪曾祺《人间草木》读后感

去图书大厦是奔着木心的《哥伦比亚的倒影》去的。可惜没找到,却意外发现汪曾祺的散文集《人间草木》,这让我更加惊喜。一直特别喜欢汪曾祺的散文,收集了他所有的集子,前不久网上一位朋友求他1985年的散文集《晚饭花集》,我有,牛吧,买的时候1.4元。大学的毕业论文就是分析他的散文风格,不买书分析什么呢?

他的语言很怪,拆开来没什么,连起来就有味道。“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放在一起就像“老翁携带幼孙,顾盼有情,痛痒相关”。喜欢的地方就在此:简单、流畅,不娇柔,一气呵成。

汪曾祺作为当代著名短篇小说家、剧作家已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他执笔的《沙家浜》家喻户晓。而我从知道他的名字起就把他当做散文家,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大淖纪事”,说不出的散淡、精致,就连青石板的苔藓都滑爽地让人想念。

《人间草木》从大量散文中精选而成,最早的写于40年代,大部分写于后半生,风格依然朴实,技巧臻于至境,很多文章我

第一次读到。分别写了花草景致、各地风物、故乡美食、游记采风、难忘岁月、故人师长、平淡人生,篇篇都是精品。

写景是汪曾祺的长项,不枯燥、不艰涩,伴随着时代的印迹,老宅的每个角落都有奇特的故事。虽然过去了半个世纪,其声音、颜色、气味都已归于平静,但我们仍从字里行间看到从手心里滑过的岁月,想得起来都是温暖,怀旧的调子不可阻挡的在陷逸的老房子里漫延。汪曾祺写景怀旧的文章节奏缓慢,情景交融,叙事方法有点像旧小说。由于他熟读古文,文中比喻、怀旧、信手拈来,时不时跳出一些奇句、古句、拗句,风格如《梦溪笔谈》、《容斋随笔》。

写人的文章却情绪活跃、调子轻快,是一种极简的水墨摹写人物传统模式。一个个至亲人物出场,链接了他背诗、临贴、品茶、作画、写文的成长足迹,并理解其淳厚文学功底的源泉。

最喜欢他写美食和各地小吃的章节。偏偏他好象知道女性读者的爱好,只要提到美食,一定要细细介绍味道和制作过程,然后将成品认真形容一番,不但色彩斑斓还有立体感。

汪曾祺曾自谦地说写不了像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的长篇散文。他也不写抒情散文,觉得这个岁数感情过于洋溢,有点像老年人写情书,“不好意思”,所以他的散文都不长,“歪打正着”适应这个“快餐年代”的阅读习惯。短短的,散淡的小美文,读着不累,尤其适合春日午后散淡的阳光洒在身上,多数时候读着读着睡着了,在梦

中体验“字字矶珠,句句灼灼”的意境。

好的文章是托着读者一路读下来“哟,完了,后来呢?”意犹未尽是也,这本散文集就有这效果。

汪曾祺的小说有哪些?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1939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深受教写作课的沈从文的影响。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1943年大学毕业后在昆明、上海任中学国文教员和历史博物馆职员。1946年起在《文学杂志》、《文艺复兴》和《文艺春秋》上发表《戴车匠》、《复仇》、《绿猫》、《鸡鸭名家》等短篇小说,引起文坛注目。1950年后在北京文联、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会工作,编辑《北京文艺》和《民间文学》等刊物。1962年调北京京剧团(后改北京京剧院)任编剧。曾任北京剧协理事、中国作协理事、中国作协顾问等。

出版作品集30多部,著有小说集《邂逅集》、《羊舍的夜晚》、《汪曾祺短篇小说选》、《晚饭花集》、《寂寞与温暖》、《茱萸集》,散文集《蒲桥集》、《塔上随笔》,文学评论集《晚翠文谈》,以及《汪曾祺作品自选集》等。另有一些京剧剧本。《汪曾祺文集》(5卷)于1993年出版,《汪曾祺全集》(8卷)于1998年出版。短篇《受戒》和《大淖记事》是他的获奖小说。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

他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

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整理笔记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3) 第三节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4)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5)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5) 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4页) (7) 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2)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 (14) 第一节认识的产生及本质 (14) 第二节认识的辩证运动 (15) 第三节真理与价值 (16) 第四节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 (18)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0) 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20) 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22) 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3)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25)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 (25) 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 (27) ④资积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化,最终必将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资本主 义私有制,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28 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 (30) 第一节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30) 第二节社会资本的再生产 (31) 第三节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 (32) 第四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33) 第五节借贷资本和利息 (34) 第六节农业资本和地租 (36) 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38) 第一节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38) 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9) 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4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42)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42) 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43)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45) 第八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6)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46) 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47) 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48)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读书笔记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奠基之作,呈现了一个纷繁的文化盛世,具有深刻的现代意义。它用严谨的取材精确地论述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将古今的哲学思想联系起来, 渗透了古典文化,打通融合,为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充满了哲思与对现实问题的关怀。 《中国哲学史》主要内容概述 在《中国哲学史》的开头,冯友兰老先生讲哲学之于中国与宗教之于西方作了简单的比较, 西方人将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当作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中国人却将伦理(尤其是儒家伦理)当成精神基础。然而在现实社会中,科学不断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在书中写道:“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 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而相较之下的哲学却并不受科学发展的负面影响,“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 于增加积极的知识(积极的知识。我是指关于实际的信息),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 无论是对于信奉宗教的人们来说,还是对于推崇哲学伦理的人们来说,假如这个世界上宗教已经达到最高价值没有什么能够再弥补它的存在,那么人们宗教意识的淡薄和宗教的逐渐淡 出的确令人感到惋惜。但是事实却是哲学相较宗教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它能达到更高 的价值,因为比起宗教来说,哲学更直接更纯粹,直击生活的智慧与真理。哲学在中国能够取代宗教的地位,这合乎中国哲学的传统,也体现出了在中国哲学的重要性。 在对哲学与宗教作了一番深析后,冯友兰老先生随后阐述了中国哲学的问题与精神。他认为中国的哲学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出世的哲学,也不能简单的认为是入世的哲学,中国哲学应该是既出世又入世,既理想主义,又现实主义,实用而不肤浅。这些在人们看来都是对立的反 命题,而将这些反命题统一起来就是中国哲学所追寻的,所要解决的问题。冯友兰老先生认为中国哲学求解决的这个问题,就是中国哲学的精神。而后他又从人文地理角度详尽阐述了 中国哲学发展的背景,并与西方做比较,得出两种文化实用主义与实证主义在中西方发展起 来不同的背景因素。 在论述了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之后,冯友兰老先生从中国各派学说的起源起笔,主要着眼于中国古代诸子百家中代表性学说进行了详尽的讲解。从起源到发展的各个时期,深析了各个学说的主要主张。其中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占据主要篇幅。 《中国哲学史》的中心思想与核心问题 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理解,中国哲学各流派的发展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对彼此的相互影响中共同促进与发展。冯友兰老先生希望我们通过学习哲学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将哲学当做生活的目标与理想,而不是生活的手段,希望人们都能在中国 哲学中找寻到心灵的慰藉。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 一、中国重伦理哲学是为了提高心灵,超越现实,体验道德的价值, 哲学不是生存的工具与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可以替代宗教的存在。 二、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是寻求将入世与出世统一起来的办法。 三、中国哲学,无论儒家道家还是法家的关注点都被放在具象的人 伦关系上,所以中国哲学是典型的实用主义哲学。 四、中国的传统虽然恪守严谨与保守,但是哲学的发展并没有固步 自封一成不变,它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每个时期的思想都大放异彩。在全球化时代中西方思想与文化激烈碰撞交流的今天,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魅力和海一样的

推荐100本经典网络小说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完结烽火戏诸侯都市生活修真世界连载中方想仙侠 师士传说完结方想机甲科幻卡徒完结方想科幻 天神下凡更新中烽火戏诸侯西方奇幻穿入聊斋连载中南朝陈古典仙侠老子是癞蛤蟆完结烽火戏诸侯都市生活雪中悍刀行更新中烽火戏诸侯玄幻 庆余年完结猫腻东方玄幻间客完结猫腻东方玄幻机甲将夜更新中猫腻东方玄幻剑道真解完结滚开异术超能我的老婆是军阀更新中录事参军清史民国穿越股神来了更新中丰言都市 极品明君更新中晴了历史两宋材料为王更新中急冻人都市重生殖装更新中铅笔刀古武机甲垄断异界更新中大巫师异界穿越绑架全人类更新中小雨清新时空穿梭地球游戏场更新中吉风冰末世科幻地球上最后一个修道者更新中珺子现代修真变异杀机更新中赤虎科幻进化变异召唤万岁更新中霞飞双颊异界召唤宠物盗梦宗师更新中国王陛下奇幻国士无双更新中骁骑校历史穿越长生不死完本观棋奇幻修真美女凶猛完结蓝之颜都市职场舵爷更新中端午正阳都市生活旱魃日记更新中月下美人灵异东方玄幻贩罪更新中三天两觉异术超能天才相师更新中打眼都市生活通天大圣更新中蛇吞鲸奇幻修真独闯天涯完结蝴蝶蓝虚拟网游网游之书生传奇太监期待虚拟网游高手寂寞完结兰帝魅晨虚拟网游读心高手在都市更新中兰帝魅晨异术超能惊仙完结兰帝魅晨异界大陆情与血完结兰帝魅晨都市异能兰帝魅晨系列之饮完结兰帝魅晨游戏生涯重生之官道完结录事参军重生官场奋斗在新明朝更新中随轻风去历史 悟空传第二部更新中长川古典仙侠诛仙二停更萧鼎古典仙侠

莫问天完结蘑菇东方玄幻佛本是道完结梦入神机仙侠 亵渎完结烟雨江南西幻专业的小说推荐网站,称职的小说推荐者,本站仅提供小说推荐目录,不提供小说内容的阅读。每天定时为您推荐可读可品的经典好小说。 更多小说推荐请关注https://www.360docs.net/doc/786181324.html, 2012/8/4

日本文学考研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考研复习笔记

日本文学考研加藤周一《日本文学史序说》考研复习 笔记 序章日本文学的特征 0.1 复习笔记 【本章考点】 1.日本文学的作用 2.日本文学史发展类型的特征和结果 3.日语的特征 4.日本文学的向心倾向 5.日本文学阶层的更迭 6.文学家纳入集团倾向的内容和影响 7.外来的4种世界观的概况 8.日本土著世界观的特征 9.外来世界观“日本化”的特点、影响、实例 10.日本文学的世界观背景 11.总结日本文学的特征 12.总结日本文学史发展的特点 【内容索引】 一、文学的作用 二、历史发展的类型 三、语言及其文字表现 四、社会背景

五、世界观背景 六、文学特征的相互关系 【主要内容】 一、文学的作用 1日本文学的作用 文学和造型艺术在日本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各个时代的日本人主要在具体的文学作品中,而不是抽象的思辨哲学中表现他们的思想。 2日本文化的倾向 (1)日本文化不是建设抽象的、体系的、理性的语言秩序,而是在具体的、非体系的、感性的人生特殊场面中运用语言。 (2)日本人的感觉世界,与其说表现在抽象的音乐里,不如说主要表现在造型美术,尤其是具体的工艺作品上。 (3)日本文化整体同日常生活的现实密切相联。 3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的不同 (1)中国人从普遍的原理出发,然后到具体的情况,首先把握全体以图包揽局部。日本人则执着于具体情况,重视其特殊性,从局部开始以图达到全体。 (2)在日本,文学代替哲学起作用,文学史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代表日本的思想和感受性的历史。而在中国,文学也成了哲学性的东西。 二、历史发展的类型 1日本文学史发展类型的特征 (1)无论哪一种文学形式,它不是新旧交替,即在一个时代成为有力的文学表现形式,由下一时代继承时被新的形式所取代,而是在旧的基础上补充新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I. 题型:选择题&辨析题(辨析考的机率很少) 第一节: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含义及其特点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从理论性质而言) b: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毛泽东(关系定义)c: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功能作用) d: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意识属性) e: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研究对象) 哲学的特点是: 一般性,最高的抽象性,普遍性,指导作用,阶级性(一般不强调)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㈠:区别 I:定义不同 a:哲学的含义是(同上) b:具体科学的含义是各门内容不同的,独立的学科(一般不考) II:特点不同 a:研究对象 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 b:原理的适用范围 哲学原理适用于一切领域;具体科学则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 III: 相互关系 a: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抽象与具体,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以及指导。 【2-B】世界观与方法论 I.定义不同 ⑴世界观;(又叫宇宙观)人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⑵方法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II:相互关系 ⑴世界观与方法论缺一都不能存在。 ⑵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⑶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2-C】哲学与世界观 I:定义不同 a:哲学的含义是(同上) b:世界观的含义是(同上) II: 特点不同 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理性认识) b: 世界观是非理论化、系统化的意识形式是感性认识。 III:联系

日本著名作家及主要作品介绍(读书笔记)

日本著名作家及主要作品介绍(读书笔记) 源氏物语 紫式部(约978-1016),日本平安时期女作家,和歌(一种要吟唱的诗)作家。她自幼被称为才女,熟读汉语诗文,通音律。著有《紫式部日记》和《紫式部集》,前者是她在皇宫做女官时的日记,后者收录了她的和歌作品。 《源氏物语》直到作者去世前才完成,是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源氏是这部作品的中心人物,他的父亲是桐壶帝,虽然母亲的身世不好,但他因清秀无比的长相和聪慧得到了父皇的宠爱。他很快成长为一个风流倜傥的公子,在他周围,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男女,让他应接不暇。最终,他终于明白自己喜欢的女性是谁了。 怪谈 小泉八云(1850-1904),日本著名作家,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他生于希腊,长于英法,后来加入日本国籍,从妻姓小泉,取名八云。

《怪谈》是日本鬼怪灵异小说代表作,日本近现代怪谈文学的鼻祖,被誉为“日本的《聊斋志异》”。其中《百合的 故事》《第六感生死恋》《雪女》三个故事最具有代表性,都曾被搬上荧屏。这些故事均讲述了人与鬼怪之间的离奇恋情,悬疑重重,令人叹为观止。 舞姬 森鸥外(1862-1922),本名森林太郎,号鸥外,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作者年轻时曾经赴德国留学,创作上深受叔本华、哈特曼的影响。代表作有《舞姬》《泡沫记》《信使》等。《舞姬》被 称作日本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之作。太田丰太郎是一名年轻的日本官员,被派往德国工作。在德国,太田丰太郎思想上得到解脱,不甘心再做一个被上司操纵的机械木偶,与上司的关系不断恶化。后来,他又爱上了一个家境贫寒的德国舞女爱丽丝。上司抓住把柄,将他开除公职。后来,他的老同学相泽为他争取了一个重返公职的机会,但须割断与爱丽丝之间的感情,而就在此时爱丽丝却怀孕了。在爱人和前程之间,太田丰太郎必须做出选择…… 我是猫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真题及复习笔记 2021年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考研全套 目录 ?山东大学《612中国古代哲学史》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全国名校中国哲学史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说明:本部分收录了本科目近年考研真题,方便了解出题风格、难度及命题点。此外提供了相关院校考研真题,以供参考。 2.教材教辅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上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下册)》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说明:以上为本科目参考教材配套的辅导资料。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 一、名词解释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武汉大学2015研] 答:“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指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语出《论语·述而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是指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是指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求严格,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孔子还要求学生能举一反三,这些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仍具有借鉴意义。 2“性者,本始材朴”[武汉大学2015研] 答:“性者,本始材朴”是战国时期荀子的哲学用语,出自《荀子·礼论》。“本始”是指原始,本初。“材朴”是指资质朴素。人的本性其本质是没有经过雕饰的,是自然的,换言之,人的本性是无所谓善恶的“本始材朴”的自然之性,它既有转化为恶的可能,也有发展为善的机会。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性中本无善端。非但无善端,且有恶端。虽然他认为人性本恶,但荀子认为人具有接受道德教育的聪明才力,积学既久,成为习惯,圣即可积而致也。这与注重道德修养自觉性的性善论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的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3化性起伪[武汉大学2015研;武汉大学2014研]

经典网络小说推荐

高考临近,我的小说生涯也将告一段落。体谅书友们的书荒,在此推荐一些好书,我发誓,本本必读,申精! 鄙人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后一次发贴,真的不希望它沉了。敲了一星期的键盘才打出来,没有半个字是从网上拷贝的,希望大家赏脸! 欢迎资深读者,这里既是推书,也是重温曾经给予我们欢笑和泪水的经典 声明:我并不反对白和虐,下面很多我热爱的神作里都有这两个元素,只要能给我们感动的书,都是好书。 我唯一抵制的是烂尾、太监,我宁可让他请假一年构思,也不想看到一本出色的书却有一个残疾、病态的结局。这种行为是对读者的极不负责,这种作品没资格封神。 这里的每本书,都是真正的大神网文! 玄幻 《佣兵天下》(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是鄙人第一本从头读到尾的书。十年了,依旧忘不了艾米的黄金脑和痴情,可以用智慧偏空一国国库,也可以为挚爱孤身一人杀入精灵禁区;也忘不了池傲天的孤傲和果决,率领黑龙骑士血屠花语三千里,令诸神都为之动容;更忘不了那用生命诠释骑士精神的真男人——大青山,为了兄弟,主动承受那亘古以来最可怕的惩罚,被那连龙神都不敢想象的诅咒焚为灰烬;更更更忘不了那个一直玩世不恭、毁人不倦的池寒风,在帝都血夜确能为了忠义挺身而出并且笑对死亡,或许也只有他,才能教出铁血的人龙神组合…… 《亵渎》(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要想看明白,至少看两遍。如果读者至今没看懂,我献丑分析一下。主角胖子罗格是在劈木头那夜明白了领域的才是真正的力量,但却长期苦于太过弱小形不成自己的域;在看到人类生长越来越快以及天使不断降临后,明白了神汲取信仰、吞噬位面的意图;经历矿村红衣主教、女精灵、艾米的事情后,懂得了于人于己留得后路的道理,才选择了最后的计划;得到一位看似不起眼的天使的传承后,终于有了足够的力量来破局!这才得以有机会在自己的绝对领域里和风月,幸福又性福地生活下去 《风姿物语》(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十分个性的书,我第一次见到一本书配角的光彩,完全遮蔽了主角的光辉;第一次见到头脑简单如日本热血漫画的主人公,居然能在中国网络小说里过得生龙活虎。此书读起来真是特别有味道,而且有特别的味道。快来吧,一起来领略后主李煜的绝世剑法,一起和公瑾、小乔守护埃菲尔铁塔,一起与成吉思汗横扫天下吧! 《神墓》(必读) 玄幻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辰东的巅峰之作,原来吧里曾开玩笑说:东哥的是读这一本也就够了。死去万载的平凡青年一朝觉醒,只为寻找前生挚爱的红颜,却卷入天人之争,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辰南,南,真男,真难,他除雨馨外从来别无所求,但奈何身负完美世界种子,又留着太古神族的血;七君王一战后,修为尽失,身躯老去,曾经天下无敌又有何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单选题 1、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原子论属于: 朴素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主要组成部分直接理论来源 3、吾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 主观唯心主义 4、什么标志着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哲学范畴(A ) A 、运动 B 、静止 C 、时间 D 、空间 5、从哲学上看我国制定十二五计划的依据是: 现实的可能性 6、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前提是: 正确反映客观规律 7、下列活动中属于基本实践活动的是(C ) A 、处理人际关系的伦理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活动 C 、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 8、生产力(人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的范畴是(B ) A 、人与社会的关系 B 、人与自然的关系 C 、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 D 、人与劳动产品 9、唯物史观、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 ) A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0、一个资本家通过提高效率加强管理等方法所获得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超额利润) 11、年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12、绝对地租的源泉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政治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欧洲空想社会主义(英法也正确)

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金融资本的概念是: 垄断的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生长构成的资本形式 14、垄断利润的产生说明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发生变化 15、下面属于可变资本的是(D) A、机器 B、厂房 D、劳动力 二、多选题 1、下列各项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有(ABC)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 二者共同本质在于,都是提高对工人剥削程度的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以生产技术变革为条件,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则不是 3、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 三、名词解释 1、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意识 意识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3、联系 联系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4、规律 规律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力劳动 四、简答题 1、内因和外因的定义及二者的关系 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货币的职能包括哪些

北大中国哲学史笔记.Word打印

*哲学与中国哲学哲学与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一. 哲学与中国哲学 *哲学中国哲学的特点 *中国哲学的历史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需要三个条件: *惊讶闲暇(精神)自由 2. 中国哲学的特点 (1).中国哲学产生之条件: *从宗教到哲学人文关怀忧患意识 (2).中国哲学的特点: *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指出中国哲学有六个特点: (1)、合知行(2)、一天人(3)、同真善(4)、重人生而不重知论 (5)、重了悟而不重论证(6)、既非依附科学亦不依附宗教 3. 中国哲学的历史: *先秦子学: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 *两汉经学:今文经学、古文经学、谶纬 *魏晋玄学:贵无论、崇有论、独化论 *隋唐佛学: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禅宗 *宋明理学:理学、气学、心学 *清代朴学 二. 哲学与哲学史 *哲学史是哲学思想的展开哲学就是哲学史 三. 中国哲学史的历史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1. 谢无量《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中国人写的《中国哲学史》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中国哲学史》 蔡元培认为胡书有四个特点: *证明的方法扼要的手段 *平等的眼光系统的研究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第一部用现代方法写的完整的《中国哲学史》 窃查此书,取材谨严,持论精确,允宜列入清华丛书,以贡献于学界。——陈寅恪4.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第一部以问题为主题的《中国哲学史》5. 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建国后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的中国哲学史 四. 思考 *中国哲学有什么特点? *哲学与哲学史的关系如何? *谈谈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 第二讲:孔子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笔记讲解

日本古代文学简史 复习笔记摘要

目录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1) 一、日本历史分期 (1) 1.早期历史 (1) 2.封建社会 (1) 3.近代社会 (1) 4.战后社会 (1)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 1.上古文学 (1) 2.中古文学 (2) 3.中世纪文学 (2) 4.近世文学 (2) 5.近代文学 (2) 第一章上古文学 (3) 一、散文 (3) 1. 神话等 (3) 2.祭祀文学 (3) 二、韵文 (3) 1.记纪歌谣 (3) 2.《万叶集》 (3) 3.汉诗文 (3) 第二章中古文学 (4) 一、散文 (4) 1.物语文学 (4)

2.说话 (4) 3.日记文学 (4) 4.随笔 (4) 二、韵文 (5) 1.汉诗 (5) 2.和歌 (5) 3.歌谣 (5) 三、艺能 (5) 1.雅乐 (5) 2.田乐 (5) 3.猿乐 (5) 第三章中世纪文学 (6) 一、散文 (6) 1.物语文学 (6) 2.说话 (6) 3.随笔 (6) 4.日记.纪行(游记) (6) 二、韵文 (7) 1.和歌 (7) 2.连歌 (7) 3.歌谣 (7) 4.汉诗文 (7) 第四章近世文学 (8) 一、诗歌 (8) 1.俳谐 (8) 2.狂歌 (8) 3.川柳 (8)

4.和歌 (8) 5.国学 (8) 二、戏曲 (8) 1.净琉璃 (8) 2.歌舞伎 (8) 三、小说 (8) 1.假名草子 (8) 2.浮世草子 (8) 3.读本 (9) 4.洒落本 (9) 5.人情本 (9) 6.滑稽本 (9)

序章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学史 一、日本历史分期 1.早期历史 旧石器时代(——约1万2千年前) 绳文时代(约1万2千年前——公元前3世纪) 弥生时代(前3世纪——3世纪) 古坟时代(300——600) 2.封建社会 飞鸟时代(600——710) 奈良时代(710——794) 平安时代(794——1190) 镰仓时代(1190——1334) 南北朝时代(1334——1392) 室町时代(1392——1573) 安土·桃山时代(1573——1603)1 江户时代(1603——1868) 3.近代社会 明治时代(1868——1912) 大正时代(1912——1926) 昭和时代前期(1926——1945) 4.战后社会 昭和时代后期(1945——1988) 平成时代(1988——今) 二、日本文学史分期 1.上古文学 以奈良时代为主,时间跨度主要在8世纪(<日>上代文学)。 1室町时代末期和安土桃山时代合称“战国时代”。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多选)1847年7月发表的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发表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车的《共产党宣言》,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多选)列宁的(论欧洲联帮口号)和《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两篇论文,提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思想。

近现代日本文学总结

中日文学特点比较: 已故的大学者吉川幸次郎(1904—1980,原京都大学教授)解放前曾在北京留学,在日本是研究中国文化的权威。他在1959年写的一篇文章中谈到中日两国文学的不同时指出:○1中国文学中神话的要素很薄弱。孔子、司马迁都不写神话,而日本的《古事记》中的神话可与希腊神话媲美。而在中国,只在《山海经》等作品中收录了一些神话的片段。○2中国的诗歌哀而不伤,日本的诗歌则哀而伤。○3中国的唐人传奇、宋人话本都是短篇小说,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出现得很晚,而日本的《源氏物语》这部长篇小说出现很早,这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引人瞩目的。 中西进(前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在1988年京都国际研讨会上阐明了日本文学的特点:○1かなり叙情的②上昇型、下降型と分けると下降型である。「平家物語」には滅びの哀韻が響いている③女性的④非論理的、合理性がない○5感性的 我觉得,中国文学本质上与日本文学有所不同,在这里可以归纳为:○1中国文学也抒情,但忧国忧民、抵抗外辱、爱国主义高扬的作品才算是上乘作品。中国文学中也有《红楼梦》这样描写人世枯荣、男女恋情的杰作。○2中国文学的主流是向上的。○3喜欢大团圆的喜剧结尾。○4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相比富于理性与哲理。 要研究日本的近现代文学史,首先我们要清楚日本的近现代是如何划分的。一般来说,日本把从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到1926年(昭和元年)称为近代,从1927年到现在约80 多年称为现代。 近代日本是亚洲唯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它经过1868年“明治维新”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日本近代文学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成长发展起来。它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影响,在短短的几十年(从明治维新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间,就完成了欧洲近代文学从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经历的过程。近代日本资产阶级在政治上依附于封建天皇制所表现出来的软弱性以及日本近代社会的急速发展,致使日本近代文学呈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派别众多,纷纭万状,文学呈现复杂的局面;一是进步的、民主的文学由于政治力量薄弱,又处在急速发展、变化的社会条件中,不能形成强大的文学力量。而现代日本文学的特点绝大部分都受到战争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文学受战争的影响比较大,出现了很多与战争有关的文学作品。 以上是中日文学特点比较以及近现代日本文学的发展背景,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个流派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 明治前期主要是写实主义。写实主义的代表当属坪内逍遥了,他的《小说神髓》是日本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日本文学史笔记

日本文学史笔记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日本文学史(上) 一,总论 1,分期:a.上古:大和、飞鸟、奈良(4C—794) b.中古:平安(794—1191) c.中世:镰仓、南北朝、室町、安土桃山(1191—1603) c.近世:江户(1603—1867) d.近现代:明治、大正、昭和(1867—今) 2,特征:a.特有的民族形式和技巧 b.自上而下的改革c.“拿来主义” d.承古续今的连续性和多种形式的并存性 3,古典文艺论:a.文艺十论:真言、可笑、哀怜、物哀怜、艳、余情、幽玄、有心、寂、意气 b.构成史:四个阶段 c.分类:抒情理论、叙事理论、戏剧理论 d.特点:适应短小形式,不触及政治及尖锐问题 二,上古文学 1,《古事记》:太安万侣(撰)、稗田阿礼(诵) 2,《风土记》:仅出云国的完整 3,《日本书纪》:舍人亲王(编) 4,《万叶集》:后期——大伴家持(编) 5,《怀风藻》:最古汉诗集 三,中古文学 1,《古今和歌集》:醍醐天皇(敕撰) 2,三代集:古今~、后撰~、拾遗~ 3,八代集:后拾遗~、金叶~、词花~、千载~、新古今~ 4,物语源头:a.歌物语:《伊势物语》(大和~、平中~) b.传奇物语:《竹取物语》(宇津保~、落洼~)

5,《源氏物语》:紫氏部(狭衣~、夜的不寐、堤中纳言~) 6,历史物语:《荣花物语》、《大镜》、《今镜》 7,日记文学:《土佐日记》(纪贯之)、《蜻蛉日记》(藤原道纲母)、《和泉式部日记》(和泉式部)、《更级日记》(营原孝标女)、《紫氏部日记》(紫氏部)8,随笔文学:《枕草子》(清少纳言) 9,说话文学:《日本灵异记》(景戒)、《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集》)四,中世文学 1,《新古今和歌集》 2,隐士文学:随笔《方丈记》(鸭长明) 3,随笔:《徒然草》(吉田兼好) 4,历史物语:《水镜》、《增镜》 5,史书:《愚管抄》(慈圆) 6,军纪物语:a.前期:《保元物语》、《平治物语》、《平家物语》(顶峰) b.后期:《太平记》(小岛法师等作) 日本文学史(中) 五,近世文学 1,《奥州小路》:松尾芭蕉 2,町人文学:假名草子《恨之介》、《竹斋》、《浮世物语》(浅井了意) 3,井原西鹤:假名草子—>浮世草子町人文学之始 a.好色物:《好色一代男》、《好色五人女》、《好色一代女》(《西鹤备礼》中批评) b.杂话物:《西鹤诸国故事》、《本朝二十不孝》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公共基础知识--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笔记(一) 第一章绪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节哲学的起源、对象、特点和功能 一.哲学的起源 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标志是人们理性理解和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思想的产生,形成的根本条件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实证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 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把人和自然界区别开来,造成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人和人区别开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以生产资料占有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 二.哲学的对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 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 特点:第一,哲学具有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第二,哲学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和范畴系统把握对象的,这是由哲学是一种反思所决定的。 第三,哲学是远离物质基础的意识形态。 功能:第一,哲学最主要和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第二,哲学的功能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

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思维不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某种精神实体,认为这种精神实体先于物质世界,先于人而独立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 三.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 哲学的党性是指:任何一种哲学不属于唯物主义,就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是不存在的。 在哲学及其发展的历,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三大科学发现: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

冯达文《新编中国哲学史》复习笔记(第四编)【圣才出品】

第四编明中叶至鸦片战争时期的哲学 绪论 一、市民阶层的崛起与泰州学派 1.封建社会后期到末期特征 (1)从王朝的更替来看,它经历了宋、元、明三个朝代。 (2)从政治体制上看,它从加强中央集权起始,守内虚外以至于积贫积弱,最后败于金、亡于元;从明代开始,又由废除宰相制度,导致普遍的腐败与宦官专权,最后陷于内外交困,终于败亡于清。 (3)从经济上看,新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这种新的经济成分不但给社会以巨大影响,而且给思想界以很大的冲击。 2.市民阶层的崛起 (1)明中叶以后,社会的最大变化是市民阶层的崛起,而市民阶层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2)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出现许多工商业城市,又由于农村土地兼并,大量流民涌入城市,为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3.泰州学派 (1)泰州学派对阴阳乃至整个理学作出了新的解读,成为新崛起的市民意识的代表,其虽以阳明的后继者出现,实际上却包含着对阳明乃至整个理学的革命性变革。

(2)泰州学派冲决了理学的理欲之防,表达了新崛起的平民阶层的呼声,其“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精神、认欲为理的自然人性论,表达了平民阶层的愿望。 (3)泰州学派与平民阶层并无直接关系,但泰州学派在对阳明的继承中对天理、良知作了新的解读,使天理成为“天然自有之理”,良知成为“现成的知觉”。这样一来,存天理、致良知便是顺自然之理、依本能之觉,正代表了平民阶层的思想愿望,反映了他们求生存、争平等的呼声。 二、心学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王艮、罗汝芳 1.心学的“日用常行” 王阳明为了落实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任务,重视“愚夫愚妇”,强调“日用常行”,使其存理灭欲的任务落实于愚夫愚妇心头,落实于日用常行之间。 2.王艮 (1)简介 王艮(原名银,后阳明为其更名为艮),字汝止,号心斋,江苏泰州人。作为王阳明的门人,一度使王学风行天下。 (2)思想 王艮将安身的问题提到了修齐治平之首,成为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出发点。所有的道德实践活动全然被王艮作了自然本能式的诠释,这就迈出了改变王学内涵的最关键的一步。 3.罗汝芳 罗汝芳(公元1515~1588年)字惟德,号近溪,江西南城人。罗汝芳进一步将天理

文学书籍必读书目推荐

文学书籍必读书目推荐 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 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时最习惯抠脚丫子。可怜都是蜘蛛般的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文学书籍必读书目推荐,欢迎阅读。 1.《神箭》([尼日利亚]钦努阿·阿契贝著,陈笑黎、洪萃晖译,重庆出版社2011年8月) 阿契贝被称为“现代非洲小说之父”,他的冷峻与洞彻鲜明地体现在这部尼日利亚民族 的动荡史诗之中。 2.《遣悲怀》(骆以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一部参悟生死的书。 3.《H:死于非命》([美]苏·格拉夫顿著,张劼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8月) 这是中译“字母系列”最新出版的一本,这一系列塑造了一位栩栩如生的“女硬汉”形象。当今最走红的推理小说作品中,要数苏·格拉夫顿写的最耐读了。 4.《抒情诗的呼吸——一九二六年书信》([俄]鲍·列·帕斯捷尔纳克、[俄]玛·伊·茨维塔 耶娃、[奥]莱·马·里尔克著,刘文飞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8月)

此书曾以《三诗人书简》之名出过中译本,现在我们读到的是全译本,内容增加许多。三位作者都是二十世纪世界诗歌的重镇,他们的交谈,诚如译者所说,是“精神上的会见 和情感上的拥抱”。 5.《理想藏书》([法]皮埃尔·蓬塞纳主编,贝尔纳·皮沃介绍,余中先、余宁译,上海 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此书有旧译本,现修订增补,重新出版。这是一本读书人必备的书。但展卷之际,也许一则以喜,一则以憾。喜欢者,自己读过的不少书列在“理想藏书”;遗憾者,“理想藏书” 所列书中尚有许多没有译介过来,我们无从读到。 6.《薇拉:符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夫人》([美]史黛西·希芙著,李小均译,广西师范大 学出版社2011年8月) “薇拉是谁?妻子、缪斯、经纪人、秘书、信使、司机、翻译、管家、厨师、账房、顾问、门卫、接线生、教学助理、守护天使……”一部引人入胜,而又充满人生启迪意义的传记。 7.《劫后书忆》(躲斋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7月) 作者藏书万卷,“文革”中十九丧失,由此所生感慨颇为深切,所述见解亦能落到实处,且多为独到。 8.《黄昏的下落》(皮皮著,译林出版社2011年8月) 一部从案件与侦破入手,实际上在探讨当下社会问题的作品。 9.《春尽江南》(格非著,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1年8月) 一部文人小说,可以视为是作者对其所景仰的若干位作家有关我们时代的思考的承继,以及彼此之间的交流。譬如有意思地提到了作者一向关注的福楼拜未完成的《布法和白居榭》。——附带说一句,福楼拜那部作品早已收入《福楼拜小说全集》翻译出版,可惜迄今还没有一个单行本。 10.《七日谈》(刀尔登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七日谈》被认为“有点像小说,有点像随笔,也有点像寓言”,其实所体现的还是一 种现实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