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2课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 课程教学设计

第2课古代世界的大帝国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教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本课程的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历史思维,鉴古知今。【学情分析】

从基础知识看:高一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学科素养均不高,虽然初中对本课知识有一定涉猎,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历史还停留在记忆层面,再加上初四有一年的空窗期,基本知识大多遗忘。所以需要老师降低难度,循序渐进,慢慢引导,从知识到能力逐步提升。

从生活经验准备上看:本课内容较为久远,影视资料和文学资料都比较少,所以,学生日常接触也非常少,所以在教学时,要充分地使用和挖掘各种史料,尽量让历史更加“鲜活”,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学习方式和习惯看:对于高一学生,尤其是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都有极大缺失的同学,历史学科素养不高,学习方法大多仅靠单纯识记,极容易疲劳和枯燥,所以教师要创设各种情境,多种形式地引导学生,使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历史思维,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

【教材分析】

《古代世界的大帝国》是《中国史纲要》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因为上古时期的历史只有两课,所以知识跨度非常大,概括性非常强。再加上世界上古史离我们较远,学生平时接触不多,许多地理名词都很陌生,历史事实很遥远,所以需要老师梳理线索,引导学生抓重点,抓主干,在充分运用教科书资源的基础上相应的补充史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准确指出古代文明扩展的促进因素;结合地图,运用时空定位,概括各文明扩展的基本史实,并运用史料认识文明扩展对大帝国兴起的影响。

2、能够以地图为依托,介绍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情况;在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认识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

3、能够选择运用相关史事,论证说明古代文明的交流情况。

4、能够从帝国兴衰存亡中,体会到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永恒的追求和主旋律。【教学重难点】重点:古代大帝国的兴衰发展及文明交流

难点:分析帝国战争在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并形成正确的认识。【教学思路设计】

一、整体把握主题

本课以对“帝国”的解释交流导入课题,从当今的帝国引申到古代的帝国(由近及远),出示三大帝国的版图图片,总体上明确本课要涉及的三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二、具体目标的设计与达成

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教材内容为依据,将本课具体目标设定为四个,在具体学习过程中依次展示并逐步达成。(理由:课前一起出示会导致:第一,目标太多,学生看完毫无印象;第二,目标与具体教学行为脱节,起不到引领作用。)

我将本节课根据具体内容和学情分为四部分:分别对应本课的四个教学目标。每一部分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每一目标都将知识能力目标与核心素养目标进行有效融合。特别是立德树人,对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渗透在每时每刻,既有在介绍亚历山大大帝时的看似不经意一提,又有历史与现实之思的重笔着墨。尽可能做到自然,水到渠成。具体设计如下: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达成目标一:能够通过阅读史料,提取信息,准确指出古代文明扩展的促进因素;结合地图,运用时空定位,概括各文明扩展的基本史实,并运用史料认识文明扩展对大帝国兴起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法、史料研习法、比较联系法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目标二:能够以地图为依托,介绍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衰发展情况;并在史实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全面认识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问题引领法、史料研习法、比较联系法等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历史解释。(三)古代文明的交流;

目标三:通过阅读课文,能够提取信息,概括史实,说明古代文明的交流情况。

教学方法:问题引领法、史料研习法等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四)历史与现实的反思。

目标四:能够从帝国兴衰存亡中,体会到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民族责任感;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的分析中,认识到和平交流是人类文明交流永恒的追求和主旋律。

教学方法:比较联系法、史料研习法等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等

三、贯穿的线索引领:

本课把思路线索整理作为核心目标,注重历史的前后关系,因果关系、注重在时空框架下把控历史事件。

如:整体线索:

农耕文明的优势——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帝国的兴起(扩展)——古代文明的交流——促进农耕文明的扩展

得出结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经济。

具体线索:古代帝国的兴衰。要求学生能够在时空框架下,把握帝国的兴衰历程,理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变化和延续。

依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P17【教学提示】第1条:在本模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梳理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主要阶段,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在历史时空框架下把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理解历史进程中的变化与延续、继承与发展、原因与结果,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认识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主题解释“帝国”入手)

你知道什么叫“帝国”吗?——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

帝国:狭义上用来形容由君主(皇帝)统治的强大国家;

广义上用来形容国力强大的国家,而不限于君主制国家。

导出本节课的大帝国,通过出示各自的版图,从视觉上给学生冲击。

教师明确本节课从三个问题入手进行学习:(宏观思路把握)

具体问题分析: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出示本目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

【学习目标一】

在了解古代文明扩展的基础上,能够清楚理清农耕文明的优势、古代文明的扩展与大帝国兴起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把目光投向人类最初的文明,请同学们说出古代世界的文明。

最初,这些文明就像茫茫大海中的几座孤岛,相互之间的联系甚少,那么,是什么促使文明区域不断扩大呢?

学生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

教师总结,农耕文明的优势使各文明区具备扩张潜能,那么他们是如何扩张联系到一起的呢?教师引领学生依照地图,描述历史。

埃及文明全盛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西亚文明从两河向周边扩展,古巴比伦王国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亚述帝国一度征服埃及;古希腊也用了两百年左右的时间,在东起黑海东岸,西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众多城邦。

由于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是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理清思路:农耕文明的优势——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帝国的兴起

但是,这里有一个文明的扩展跟其他文明是不同的——古希腊

出示史料:

【史料一】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记载,约公元前630年前后,铁拉岛七年无雨,颗粒无收,于是铁拉人用抽签的办法从每两兄弟中选一人到非洲殖民。中签者泪流满面地离开家乡,结成生死与共的患难弟兄,终于在异乡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史料二】我们沿着大海生活,就像蚂蚁或青蛙围绕着一个池塘。

——柏拉图

思考:上述史料说明与其他文明相比,古希腊人殖民扩张的原因有何不同?

分析得出:古希腊为海洋文明,多岛多山,土地资源贫瘠,国土面积狭小,往往是为了生存而进行殖民活动。

师过渡:无论是处于何种目的,不同的文明最终连接在一起,这样就成为大帝国兴起的重要条件。

(二)古代世界的帝国

【学习目标二】

能够以地图为依托,介绍古代大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的兴衰发展情况;并在史实分析的基础上,能够全面认识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

设置情景:

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准备的更充分,表现的更精彩,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准备。

准备完毕后,让学生分别展现自己,以地图为依托,画出各帝国扩张路线图。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史料阅读的内容,论证君主专制。

教师补充史料:

亚历山大(前336—前323年在位),马其顿国王。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他的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自幼受希腊文化的影响,特别爱读《荷马史诗》。16岁起,他就随父征战,挥师南下。18岁,他指挥马其顿军右翼,击败希腊联军。20岁,他以马其顿、希腊联军最高统率的身份,组织东侵。他是一个真正的马背上的皇帝,一生东征西讨,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而且每一次都取得了完美的胜利。

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介绍,提高自身学习知识的动力。

亚历山大大帝的名言:

“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

“把世界当做自己的家乡”

“把财富分给别人,把希望留给自己,他将带给我无穷的财富”

通过对名言分析理解亚历山大大帝的野心:扩张领土、征服世界、掠夺财富引导学生史料实证罗马帝国的繁荣。

史料一:2世纪的演说家阿利斯提德对罗马城作为商品汇聚地的描绘:“所有的货物,所有现存的和曾经存在的东西,贸易、航海、农业、金属加工,任何曾经创造出来或者生长出来的东西,都在这里汇合。这里看不到的东西,肯定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晏绍祥《世界上古史》史料二:

师过渡: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张的重要方式,那么如何来评价武力扩张呢?我们以亚历山大东征为例,通过史料进行分析。

史料一:为了报复地中海东岸中部城市提尔的坚决抵抗,马其顿人屠杀八千提尔人,被俘当奴隶的共约三万人!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将底比斯夷为平地,并将所有幸存的底比斯人沦为奴隶,底比斯从此灭亡。

史料二: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如:今天人们都熟知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学,阿基米德的力学、数学和物理学。

史料三:叙利亚境内的帕尔米兰拉古城遗址(希腊风格)

得出认识:一是扩张战争充满着暴力和灾难;

二是扩张战争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三)文明的交流

【学习目标三】通过阅读课文,能够提取信息,概括史实,说明古代文明的交流情况。

“古代世界各地区的思想、文化、和技术的传播是文明交流的重要表现,促进了文明的发展。”请阅读课本第三目史实,加以提炼概括说明。

1、农耕技术和冶铁技术的交流

2、神话和雕刻的传播

3、字母文字演化出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多种字母

4、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

补充汉朝与罗马帝国的交流史料:

【知识线索整理总结】——利用板书将本节课的知识线索进行整理

农耕文明的优势——古代文明的扩展——古代帝国的兴起(扩展)

——古代文明的交流——促进农耕文明的扩展

得出结论: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影响经济。

师过渡: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的为现实服务,反思历史、超越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下面我们进入历史与现实之思。

(四)历史与现实之思

一、大国兴衰之思:

出示材料:

史料一:昔日的亚历山大帝国:

史料二:今日的马其顿共和国:

今天的马其顿共和国: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内陆,被保加利亚、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希腊四国从四个方向上堵的死死的,成为一个内陆国家。

而且国土面积只有2.6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200万,还没有我国一个地级市大。而从收入来看,更是穷困,在欧洲大部分都是发达国家,人均GDP都是几万美元。但是马其顿共和国人均GDP还没到我国一半,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典型的就是一个又小又穷的国家。

畅所欲言:昔日的大国辉煌到今日的穷困潦倒。从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历程,你有哪些感受?你要为我们国家的富强做些什么呢?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用习近平讲话)

习总书记:“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二、战争之思:

修昔底德:战争是人类有史以来除了和平以外,唯一的生活状态。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都是军事强国,他们在对外发动征服战争的同时,客观上推动了经济、文化和贸易的发展。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冠冕堂皇的鼓励战争呢?当然不是。战争留给我们的伤痛无法去除。

如今,我们的文明交流早已摆脱了战争。在曾经的战争之地,一带一路,横贯欧亚大陆,不仅成为了广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还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舞台。

我们正在努力践行着: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教学评价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古希腊海外殖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达的航海业使希腊具有向外扩张的优势

B、海外扩张促进了希腊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

C、为古希腊文明的产生奠定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D、人少地多迫使希腊人向海外扩张以求发展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果要研究它们的内容及其影响,下列哪一标题能体现它们的主要特点

A.战争“龙卷风”

B.铁蹄狂潮

C.一个人与一个帝国

D.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3、“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条条大路通罗马”、“身在罗马,就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些西方谚语可以转意为成语“殊途同归”、“入乡随俗”。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看,这些西方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大地区

二、非选择题:

古代世界发生了许多著名的战争,如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及十字军东侵等。如何评价这些战争,某高一年级(1)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有些同学认为古代世界的战争是灾难性的,它是历史的倒退;有些同学认为古代世界的战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值得肯定。

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三、拓展延伸:

撰写小论文

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和你平时的知识积累,以“战争、和平、文明”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字数在2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D 3、C 4、D

二、非选择题:

两种观点均带有片面性。

古代世界的战争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给人民和社会带来了无穷的灾难、破坏。但是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如亚历山大在东征的进军途中,建立了许多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新城,今天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就是那时兴建的。这些城市在文化、教育、城市建筑等方面都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它把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也渗入到希腊文化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随着罗马的征服与扩张,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逐渐成为罗马帝国境内被征服地区使用的官方语言,现在很多语种都由拉丁语衍生而来,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

【教学反思】

一、教学中的亮点与存在的问题:

(一)从试教总体效果看,目标基本达成,教学过程中值得肯定的地方:

1、目标定位符合学情,学生能够较为轻松的跟随老师的思路,学习知识。

2、课堂处理科学,设置情景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根据学生的反应适时地补充说明,对课堂生成的知识能够做到灵活处理。

3、细节处理到位。如概念的解析。

4、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润物细无声。

5、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板书)的有机结合。

(二)细节把控有遗憾之处。

1、后半部分处理有点急促,导致给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不太充足

2、在古代世界的大帝国情景设置时,分组准备完毕后,应该有一个挑战其他组的环节,这样,才能使学生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否则只知其一,其他两个就不太深入。

二、对教材内容处理中的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1、对于第一目:第一段提到的使古代文明具备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潜能的促进因素:农耕文明区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以上每一因素学生都不太理解,若老师一一讲解,势必影响整堂课的布局,应该在学案上增加一个【知识拓展】环节对其加以简单阐述。

2、第一目:第二段中提到亚述帝国时,课本仅有一幅图片亚述骑兵,学生对亚述帝国一无所知,应该在学案上增加【知识拓展】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3、第二目:第三段,用了两句话提了一下孔雀帝国,仅提到孔雀帝国统一南亚和佛教。应在学案上增加【知识拓展】对其进行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