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之间经典定律

夫妻之间经典定律
夫妻之间经典定律

夫妻之间经典定律

我们身边有很多夫妻,看得多了,总能从中总结出一些定律来。以下多条定律,未必条条有理,但也有几条近乎“魔鬼定律”——

炒菜定律:经常炒菜的肯定是妻子,炒菜好吃的肯定是丈夫。

忠诚定律:妻子越是爱丈夫,丈夫对妻子越是忠;丈夫越是爱妻子,妻子越是对丈夫不忠诚。

花钱定律:妻子把钱花在打扮(美容、穿戴)上,丈夫把钱花在过(烟、酒、牌……)瘾上。

买菜定律:一到菜市场就不知买什么菜好的多是妻子,一到菜市场见啥菜买啥菜的多是丈夫。

成熟定律:越是被妻子深爱着的丈夫越是成熟,越是被丈夫娇宠着的妻子就越是不成熟。

说话定律:夫妻之间谁说得话越多,谁的话就越没分量。

伤害定律:夫妻之间,一方对另一方付出得越多,分手时所得到的伤害越大。

抱怨定律:经常抱怨的总是妻子,经常被抱怨的总是丈夫。

干活定律:在丈夫的眼里,家里总是没有什么活;在妻子的眼里,家里总是有干不完的活。

做事定律:做事见好就收的总是丈夫,做事想好上加好的总是妻子。

着装定律:男人只有合身的服装而缺少流行的服装;女人只有流行的服装而缺少合身的服装。

出门定律:最着急出门的是妻子,最后一个出门的也是妻子。

洗碗定律:妻子洗碗易净,丈夫洗碗易碎。

唠嗑定律:越唠越有精神的多是妻子,越唠话越少的多是丈夫。

回家定律:妻子一出门就想回家,丈夫一出门就不爱回家;妻子一旦不愿回家,丈夫就得匆匆回家;丈夫一旦不愿回家,妻子迟早也得离家。吵架定律:夫妻越是毫无原因的吵架越是吵得越凶。

讥笑定律:在懂得爱情的夫妻那里,相互间的讥笑会演化成一种幽默,在不懂得爱情的夫妻那里,相互间的讥笑会演化成一场战争。

距离定律:有时候夫妻之间的地理距离越远,情感距离越近。

危机定律:当家庭经济出现危机之时,丈夫的想法总是希望妻子帮自己一把,而妻子的想法是能否换一个丈夫。

脾气定律:夫妻之间,挣钱多少决定脾气大小,不挣钱的人没脾气。

平等定律:夫妻双方都认为自己是家长,可重大的事情又一个人说了不算。

劝说定律:夫妻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出面劝说的人越多,矛盾越是不容易解决。

婚姻是种艺术,如果两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那么就一起厮守吧。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含答案) 1.【2017?龙东卷】如图所示,电源电压,闭合开关S,当滑片P向上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电压表示数变大,小灯泡变暗 B.电流表示数变小,小灯泡变暗 C.电压表示数不变,小灯泡变亮 D.电流表示数不变,小灯泡变亮 2.【2017?齐齐哈尔卷】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其中变小的是( D ) A.电压表V的示数 B.电流表A1的示数 C.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D.电压表V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 3.(2018?兰州)有两个可变电阻,开始时阻值相等,都为R,现将其中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将另一个电阻的阻值减小,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将(C)A.一定大于R B.一定等于R C.一定小于R D.以上结果都有可能 4.(2018?台州)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恒为3伏,更换5个定值电阻R x,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图象。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C)

A.该同学研究的是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B.实验中电压表的示数保持0.5伏不变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为1欧~5欧 D.将R x从5欧换成10欧后,应将滑片P向左移 4,(2018?眉山)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两灯都能正常工作,灯L1,L2的电阻之比为R1:R2=1:2,此时甲、乙两电表的示数之比为(D) A.2:1 B.1:2 C.3:2 D.2:3 5.(2018?滨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中几乎没有电荷 B.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串联,靠近电源正极的灯泡较亮 C.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把导线A剪为相等的两段,其中一段拉长到原来的长度,其阻值大于导线A 的原阻值 6.(2018?武汉)为了能自动记录跳绳的次数,某科技小组设计了一种自动计数器,其简化电路如图甲所示。R1是一种光敏元件,每当绳子挡住了射向R1的红外线时,R1的电阻会变大,自动计数器会计数一次,信号处理系统能记录AB间每一时刻的电压。若已知电源电压为12V,某一时段AB间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经典、全面、附参考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 2 的示数为3伏,那么R 1 与R 2 的阻 值之比为 A.2:1B.1:2 C.3:1D.1:3 2.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1∶5 B.5∶1 C.1∶4 D.4∶1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闭合开关S,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2A,电流表A 2 4c 与滑 A 5 为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 6Ω,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关的阻值为Ω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Ω,当只闭合开关 P 83V A C 9. 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高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6题图)(7题图)(8题图)(9题图)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11.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

电压表示数为1.5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其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 .电源电压3V 太高 C .20Ω的阻值太小 D .控制的电压1.5V 太高 12.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A 、单刀双掷开关S 、电阻箱R '和已知电阻Ro 来测量未知电阻Rx 阻值的电路图现将开关S 拨到a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开关S 拨到b ,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 ,则被测电阻Rx 的阻值为C A . B .R C . D . 13.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 .如图电路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I 2=I —I 1=0.4A —0.24A =0.16A R 2=U 2/I 2=2.4V /0.16A =15 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解答是: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是5Ω,干路中的电流I 是0.5A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是2V 。求: (1)通过R 1的电流;(2)通过R 2的电流;(3)R 2的阻值。 20.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实际使用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r 串联组成,如

牛顿第二定律经典好题

牛顿第二定律 瞬间问题 1.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 A.将立即做变减速运动 B.将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C.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 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解析:因为水平面光滑,物块与弹簧接触前,在推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与弹簧接触后,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弹簧弹力不断变大,弹力小于推力时,物体继续加速,弹力等于推力时,物体的加速度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大于推力后,物体减速,当压缩量最大时,物块静止. 答案:C 2.(2017届浏阳一中月考)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则( ) A.a1=a2B.a1<a2<2a1 C.a2=2a1D.a2>2a1 解析: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则F-mg sinθ-μmg cos θ=ma 1 ;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2F-mg sinθ-μmg cos θ=ma 2 ;可见a2>2a1;综上本题选D. 答案:D 3.(2017届天津一中月考)如图所示,A、B、C三球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 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 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 C.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2mg sinθ D.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1 2 g sinθ 解析: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力不变,细线拉力突变为 0,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0,故A错误;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ma,解

心理学的几个著名定律

◎韦奇定律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您的意志 即使您已经有了自己的瞧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瞧法与您相反,您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就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的。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就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确认您的主见就是正确的并且不就是固执的; 三、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四、不怕众说纷谈,只怕莫衷一就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您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瞧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巴纳姆效应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就是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信息的暗示,从而出现自我知觉的偏差。即所谓的“从众”。 要避免巴纳姆效应,客观真实地认识自己,有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勇敢地面对自己。 学会正确瞧待自己的优缺点,不掩耳盗铃,也不自欺欺人,切莫以己之短比人之长,或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认识了解自己,从容面对自己的一切。不要觉得自己有“缺陷”就要把“缺陷”用某种方式掩盖起来,这样的人

后果只就是自己骗了自己。 第二,培养一种收集信息的能力与敏锐的判断力。 判断力就是一种在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信息对于判断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没有收集相当数量的信息,很难做出明智的决断。没有人天生就拥有明智与审慎的判断力,所以需要我们主动去培养自己这种能力。 第三,以人为镜,通过与自己身边的人在各方面的比较来认识自己。 在比较的时候,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来进行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会相对客观。 第四,要善于总结。 通过对重大事件,特别就是重大的成功与失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越就是在成功的巅峰与失败的低谷,最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实性格。 ◎杜根定律 ——自信比什么都重要 D、杜根就是美国橄榄球联合会前主席,她曾经提出这样一个说法:强者未必就是胜利者,而胜利迟早都属于有信心的人。换句话说,您若仅仅接受最好的,您最后得到的常常也就就是最好的,只要您有自信。这就就是心理学上的“杜根定律”。 在体育竞技中,自古希腊以来,人们一直试图达到4分钟跑完l英里

欧姆定律试卷及答案#精选.

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二级考试卷 物理(第七章《欧姆定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对欧姆定律公式I =U / R 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 A .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 .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 .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 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2、如图1所示,电源总电压为6V 保持不变,R 1=5Ω,R 2=10Ω, 当开关S 由闭合到断开时,电压表V 的示数将( ) A .由2V 变为6V B .由4V 变为6V C .由4V 变为2V D .6V 保持不变 3、如图2所示,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 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 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 A .U AB >U BC ,I AB U BC ,I AB =I BC D .U AB =U BC ,I AB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他保持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把表中合金线分别接入该电路中测出通过合金线的电流大小进行对比研究,则正确的是:( ) A 、采用序号1与2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B 、采用序号1与3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C 、采用序号2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 小是否与材料有关 D 、采用序号3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横截面积有关 2.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 1和L 2的亮度变化是( ) A 、L 1和L 2都变亮 B 、L 1和L 2都变暗 C 、L 1变亮,L 2变暗 D 、L 1变暗,L 2不变 第2题 第4题 3.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 1、L 2中的电流分别为1A 和2A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3A B.L 1的电阻小于L 2的电阻 C.L 1两端的电压小于L 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 ,则( ) A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 C 、向右移动滑片P ,电流表压数变小 D 、向右移动滑片P ,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5题 第6题 5.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伏.则电源电压为( )

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问题 1. 力和运动的关系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由知,加速度与力有直接关系,分析清楚了力,就知道了加速度,而速度与力没有直接关系。速度如何变化需分析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之间的关系,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时,速度增加;反之减小。在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有极值。 例1. 如图1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把弹簧压缩到一定程度后停止下落。在小球下落的这一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 A. 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 从小球接触弹簧起加速度变为竖直向上 C. 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从小球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小球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例2. 一航天探测器完成对月球的探测任务后,在离开月球的过程中,由静止开始沿着与月球表面成一倾斜角的直线飞行,先加速运动,再匀速运动,探测器通过喷气而获得推动力,以下关于喷气方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探测器加速运动时,沿直线向后喷气 B. 探测器加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C. 探测器匀速运动时,竖直向下喷气 D. 探测器匀速运动时,不需要喷气

解析:小球的加速度大小决定于小球受到的合外力。从接触弹簧到到达最低点,弹力从零开始逐渐增大,所以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因此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当合力与速度同向时小球速度增大,所以当小球所受弹力和重力大小相等时速度最大。故选CD。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探测器沿直线加速运动时,所受合力方向 与运动方向相同,而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推力方向必须斜向上方,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喷气方向斜向下方;匀速运动时,所受合力为零,因此推力方向必须竖直向上,喷气方向竖直向下。故正确答案选C。 图2

心理小知识资料23条定律小结

心理学小知识23条定律小结 不知不觉已经写了五天。每天五篇,每篇一条心理学定律(效应)。今天我们来复习一下。没看过前面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我,翻一下前面的文章。 第一条,吸引力法则。由朗达·拜恩(Rhonda Byrne)在《The Secret秘密》一书中提出。凭借此书于2018年被选中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人:创造者和巨擎人物”。 第二条,首因效应。由美国心理学家洛钦斯首先提出。解释了第一印象为何会如此重要。 第三条,消费者剩余。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基于边际效用价值理论演绎出 的一个消费心理学概念。告诉我们,消费不止取决于你需不需要;值不值得也不取决于物品的实际价值,而取决于你的心理价位。

第四条,自重感效应。源于心理学泰斗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曾说:“人一生最大的需求只有两个,一个是性需求,一个是被当成重要人物看待的自重感需求。”让你明白做一个会说话的人(认同别人的观点),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条,手表定律。是由一个猴子的小寓言故事得来。主要讲述规则,目标,标准等等要明确,不可有双重目标,双重规则,双重标准。

第六条,酝酿效应。因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的戏剧性过程,被心理学家归纳为“酝酿效应”。讲述了我们潜意识对解决问题的应用。哪怕我们没有在思考问题,潜意识也在想怎么解决问题。 第七条,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以发生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一起抢劫案命名。讲述的是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第八条,拆屋效应。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第九条,贝勃定律。贝勃定律表明的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效应,当人经历强烈的刺激后,之 后施予的刺激对他来说也就变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比如,原本一元钱的报纸变成了十元一份,你定会感到无法接受;而原本10000元的电脑涨了100元,你一定不会有什么大的反应。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设电阻 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 的电流为I ,改变滑动变阻器 R ?连入电路的 阻值,记录下多组实验数据。某同学对其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 正确的是( ) A .当U 增大n 倍,R 就减小为原来的1/n B .不论U 怎样变化,U 与I 的比值不变 C . R 跟U 成正比、跟I 成反比 D .当U 为零时,I 为零,R 也为零 2. 如图所示,电源 电压不变,要使电流表的读数最大, 下列做法中正 确的是( ) A . S 、S 2都断开 B . S l 断开,S 闭合 C . S l 闭合,S 2断开 D . S l 、E 都闭合 3. 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 长短粗细都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 中,铜导线中的电流为I I ,两端的电压为U i ;镍铬金合线中的电流为 ∣2 ,两端的电压为U 2 ,则I i 与∣2 , U i 与U 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I 1 = I 2,U 1 =U 2 B . I 1 = I 2,U 1 :::U 2 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R =30,R 2=60。当开关S 与S 2 闭合、S 3断 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开关S 与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I 2。则I 1与I 2的比值为( ) A . 1 : 2 B . 2: 1 C . 2: 3 D . 3: 2 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 端滑动过程中,电流表 A 和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 6V~0V B . 6~2.4V C . 6V~3.6V D . 3.6V~2.4V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 S 、S 2闭合,S 3断 本章测试 c . 11 ∣2 ,U 1 =U 2 D . I 1 l 2,U 1 :: U 2 A . A 示数变小, A 示数变小, V 示数不变 B . A 示数未变, A 示数变小, V 示数不变 C . A 示数不变, A 示数变大, V 示数变小 D . A 示数变小, A 2示数变大, V 示数变小 6 . 如图中的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是20^1 ,电阻R 1 =300",电源的 &电阻R 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两极上, 电压是6V 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滑到b 端,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R 1中的电流为I 。当将另一电

最新欧姆定律经典例题1

最新欧姆定律经典例题1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0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B. 滑片P移到b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 C. 滑片P移到a端时,R1消耗的功率为0.2W D. 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 【答案】 D 【解析】【解答】图像是串联电路,根据乙图,当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6V,则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R2两端电压为0,B不符合题意;当滑片在a 端,电压表示数最小,此时电压表为2V,滑动变阻器分压4V,滑变电阻为最大,电阻为20Ω,根据U1:U2=R1:R2,R1的阻值为10Ω,A不符合题意;滑片P在a端时,R1分压最 小,为2V,此时R1的电功率为,C不符合题意;滑片P在中点 时,电阻为1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压和滑动变阻器变化的图像,分析在不同电阻时对应不同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流的大小,根据电压和电阻计算电功率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灯泡标有“3V1.8W”字样.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Ω 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0.6A C.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V~3V D.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2W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

牛顿第二定律各种典型题型

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ma。 3.“五个”性质 考点一错误!瞬时加速度问题 1.一般思路:分析物体该时的受力情况―→错误!―→错误! 2.两种模型 (1)刚性绳(或接触面):一种不发生明显形变就能产生弹力的物体,剪断(或脱离)后,弹力立即改变或消失,不需要形变恢复时间,一般题目中所给的细线、轻杆和接触面在不加特殊说明时,均可按此模型处理。 (2)弹簧(或橡皮绳):当弹簧的两端与物体相连(即两端为固定端)时,由于物体有惯性,弹簧的长度不会发生突变,所以在瞬时问题中,其弹力的大小认为是不变的,即此时弹簧的弹力不突变。 [例] (多选)(2014·南通第一中学检测)如图所示,A、B球的质量相等,弹簧的质量不计,倾角为θ的斜面光滑,系统静止时,弹簧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在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小球的瞬时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下,大小均为gsin θ B.B球的受力情况未变,瞬时加速度为零 C.A球的瞬时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2g sin θ D.弹簧有收缩的趋势,B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上,A球的瞬时加速度向下,瞬时加速度都不为零

[例](2013·吉林模拟)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有一个质量为m=2 kg的小球,小球与水平轻弹簧及与竖直方向成θ=45°角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相连,如图所示,此时小球处于静止平衡状态,且水平面对小球的弹力恰好为零。当剪断轻绳的瞬间,取g=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 B.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 C.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方向向右 D.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0 针对练习:(2014·苏州第三中学质检)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小球A、B,由轻质弹簧相连后再用细线悬挂在电梯内,已知电梯正在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细线中的拉力为F,此时突然剪断细线。在线断的瞬间,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和小球A的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A.错误!,错误!+gB.错误!,错误!+g C.错误!,错误!+g D.错误!,\f(F,3m)+g 4.(2014·宁夏银川一中一模)如图所示,A、B两小球分别连在轻线两端,B球另一端与弹簧相连,弹簧固定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顶端.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 A、m B,重力加速度为g,若不计弹簧质量,在线被剪断瞬间,A、B A.都等于错误! B.错误!和0 C.错误!和错误!·错误!?D.错误!·错误!和错误! 考点二错误!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分析 (1)把握“两个分析”“一个桥梁”两个分析:物体的受力分析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分析。一个桥梁: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和力的桥梁。 (2)寻找多过程运动问题中各过程间的相互联系。如第一个过程的末速度就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画图找出各过程间的位移联系。

欧姆定律试题和答案

欧姆定律试题和答案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闭合S后,R1与R2的阻值之比和电功率之比分别是() A. 4:1;1:4 B. 1:4;4:1 C. 1:5;5:1 D. 5:1;1:5【答案】 A 【解析】【解答】解:当开关断开时,由欧姆定律可得:I1=; 当开关闭合时,通过R2的电流I2=; 则电流表的示数I=I1+I2=; 由题意知:===; 则解得:5R2=R1+R2; 即=; 由功率公式P=得: R1消耗的电功率P1=; R2消耗的电功率P2=; 则功率之比:==; 故答案为:A 【分析】当开关断开时,电路中只有R1接入,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当开关闭合后,两电阻并联,因电源电压不变,则可由欧姆定律可求得通过R2的电流,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的规律可求得总电流与两电阻的关系; 两电阻并联,则由功率公式P=可求得功率关系。

2.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端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示数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阻R1的电功率变大【答案】 D 【解析】【解答】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 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总电阻减小,而电源电压一定,由 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根据,电阻R1的电流增大,两端的电压也增大,根据知,电阻R1的电功率变大,可见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路图,理清元件的连接方式及电表的测量对象,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右移动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的变化并结合欧姆定律、电功率计算公式分析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及功率变化. 3.标有“6V 1.5W”的小灯泡,通过它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若把这样的三只灯泡串联起来,接在12V的电源两端,灯泡的电阻和实际功率约为() A. 24Ω 0.67W B. 20Ω 0.96W C. 24Ω 0.96W D. 20Ω 0.8W 【答案】D 【解析】【解答】解:把这种规格的三只灯泡串联接在12V的电源两端,则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为4V, 从图象上可以看出,此时电路电流为0.2A, 由欧姆定律得,每只灯泡的电阻:

欧姆定律经典题型含方法总结

欧姆定律常见题目 第一类:公式的基本运用 这类问题只需直接代公式计算,注意每个物理量必须针对同一研究对象而言 例1.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40Ω,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V,则灯丝中 的电流为A。若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44Ω,通过的电流是5A,则 加在该电热丝两端的电压是V。 第二类:基本的串并联电路 这类题目计算时抓住串联和并联的电流、电压大小关系,等量代换即可计算(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等效电路的算法) 例2.电阻R1=30Ω,R2=50Ω串联,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6V,则: 1)R1的电流为多少?2)R2的电压为多少? 请注意书写过程必须包含必要公式 计算过程中的每个物理量要带单位 例3.电阻R1=30Ω,R2=50Ω并联,通过R1电流为0.15A,则: 1)R1两端电压为多少?2)通过R2的电流为多少安? 请注意书写过程必须包含必要公式 计算过程中的每个物理量要带单位 第三类:简单的等效电路问题 等效电路是一种解题思维,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更为简单、方便、快捷的解题 方式。使用等效电路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整体思维和分割思想。 例4.电阻R1=20Ω,R2=30ΩR3=6Ω并联,已知电源电压为9V,求: 干路电流为多少安? 此题先求解总电阻(等效电阻),再用总电压除以总电阻计算总电流更为方便 第四类: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原理解决比值问题 例5.电阻R1=20Ω,R2=60Ω串联,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 例6.R2=2R1,将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通过R1的电流为I0;若将R1、R2串联在原来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为I1,则I0:I1等于________ 例7.如图所示电路,已知三个电流表示数之比A1:A2:A3之比为2:3:4,若R1=10Ω,则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欧?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经典例题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例1】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3-2所示,在A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从A下降和到B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率不断变大 C、物体从A下降B,以及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速 率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D、物体在B点时,所受合力为零 的对应关系,弹簧这种特 【解析】本题主要研究a与F 合 殊模型的变化特点,以及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 运动性质。对物体运动过程及状态分析清楚,同时对物 =0,体正确的受力分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找出AB之间的C位置,此时F 合 由A→C的过程中,由mg>kx1,得a=g-kx1/m,物体做a减小的变加速直线运动。在C位置mg=kx c,a=0,物体速度达最大。由C→B的过程中,由于mgf m′,(新情况下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见f m>f m′即是最大静摩擦力减小了,由f m=μN知正压力N减小了,即发生了失重现象,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必然竖直向下,所以木箱的运动情况可能是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故A、B正确。另一种原因是木箱向左加速运动,由于惯性原因,木块必然向中滑动,故D 正确。 综合上述,正确答案应为A、B、D。 【例3】如图3-11所示,一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度的光滑楔形滑块A 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栓一质量为m的小球,当滑块以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T等于多少? 【解析】当小球贴着滑块一起向左运动时,小球受到三个力作用:重力mg、线 中拉力T,滑块A的支持力N,如 图3-12所示,小球在这三个力作用 下产生向左的加速度,当滑块向左

心理学十大经典规律简介

1、心理学十大经典规律: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晕轮效应是在人际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现象,正如日、月的光辉,在云雾的作用下扩大到四周,形成一种光环作用。常表现在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最初印象决定了他的总体看法,而看不准对方的真实品质。有时候晕轮效应会对人际关系产生积极作用,比如你对人诚恳,那么即便你能力较差,别人对你也会非常信任,因为对方只看见你的诚恳。而晕轮效应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以偏概全 2、心理学十大经典规律:破窗效应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

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这个现象,就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3、心理学十大经典规律: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被认为是人类无法抗拒的10种心理之一,是由一个心理学故事引出的效应。挂一个美丽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之处,过不了几天,主人必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因为这比无休无止的解释和说明要轻易得多。这就是鸟笼逻辑。 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并不一定每一个漂亮的鸟笼里都应该装上一只鸟,但可惜的是人们总是逃不出这个逻辑的局限。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要限制自己的思维,更不要在传统目光的审视下止步不前。敢于挂出一只空鸟笼并能够自然地坚持下去的人,才是有创见、有魄力的人。 4、心理学十大经典规律: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你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 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只要充满自信的期待,只要真的相信事情会顺利进行,事情一定会顺利进行,相反的说,如果你相信事情不断地受到阻力,这些阻力就会产生,成功的人都会培养出充满自信的态度,相信好的事情会一定会发生的。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欧姆定律典型例题及答案

图2—2—3 欧姆定律典型例题 例2 (西安市中考试题)关于公式 R =U/I 的物理意义,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导体的电阻与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 B .导体中通过的电流越大,则电阻越小 C .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则电阻越大 D .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比 例3 (西安市中考试题)若导体两端电压为6V 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是0.1 A ,则该导体的电阻大小为________Ω;若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 ,则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________A ;若两端电压为零,则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 例4 (辽宁省中考试题)王明同学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4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还可以选择其中________Ω和________Ω的两个电阻________联来获得. 例5 电阻R 1和R 2串联后接入电路,如果它们两端总电流是16V , R 1两端的电压是12V ,R 2的电阻是10Ω,求R 1的阻. 例6 (北京市中考试题)电阻R 1、R 2并联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上,通过干路的电流是0.75A ,R 1的阻值是12Ω,则R 2的阻值是________. 例7 (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3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例8 (上海市中考试题)如图2—2—5,闭合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A 的示数将________.(选填 “变小”、“不变”或“变大”) 例9 如图2—2—7,两个电阻都为R 0,再与变阻器R ′,并联接到电路中,在R ′,的滑片向右滑动 的过程中,电路总电阻R 的变化范围是 ( ) A .R 变大,R 0>R >0.5R 0 B .R 变小,2R 0>R >R 0 C .R 变大,但R <0.5R 0 D .R 变小,R <0.5R 0 例10 (南京市中考试题)如图2—2—8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将 ( )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图2—2—5 图2—2—7 图2—2—8

《欧姆定律》经典习题(六)解析

欧姆定律 一、学习指要 1. 本章中考考试内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评价目标 标准要求 评价水平 知识性 目标 技能性 目标 体验性 目标 了 解 认 识 理 解 独立 操作 经 历 认 同 内 化(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中考怎样考 电阻及欧姆定律试题题型全面,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为主,所占分值一般在6—10分左右。解答电路及欧姆定律的题,需要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准确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等基础知识,所以这部分考题是中考重点,且个别难度较大。 二、单元高频考点例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答案】C

【详解易错点】此题易错点是:(1)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判断;(2)三个电表分别测量哪个物理量的分析;(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路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掌握这几个方面知识点后,结合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分别研究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1和 S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闭合 S1,滑片P 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B .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C .先闭合S1和S2,再闭合S3,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 .闭合S1、S2和S3,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C 【解析】闭合合S1和S2,R1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2有电流通过,电压表与电流表之比为R2的阻值,再闭合S3,R1、R2和变阻器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1、R2的总电流,电压表电流表之比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故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考查的知识点】欧姆定律的理解 【例3】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3∶5,电流表A的示数为1A;若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A1,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那么R1∶R3=________.

牛顿第二定律经典好题

牛顿第二定律瞬间问题 1.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一恒力F作用而运动,前方固定一个弹簧,当木块接触弹簧后( ) A.将立即做变减速运动 B.将立即做匀减速运动 C.在一段时间内仍然做加速运动,速度继续增大 D.在弹簧处于最大压缩量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解析:因为水平面光滑,物块与弹簧接触前,在推力的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与弹簧接触后,随着压缩量的增加,弹簧弹力不断变大,弹力小于推力时,物体继续加速,弹力等于推力时,物体的加速度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弹力大于推力后,物体减速,当压缩量最大时,物块静止. 答案:C 2.(2017届浏阳一中月考)搬运工人沿粗糙斜面把一个物体拉上卡车,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若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 2 ,则( ) A.a1=a2B.a1<a2<2a1 C.a2=2a1D.a2>2a1 解析:当力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1,则F-mg sinθ-μmg cos θ=ma1;保持力的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物体的加速度为a2,2F-mg sinθ-μmg cos θ=ma2;可见a2>2a1;综上本题选D. 答案:D 3.(2017届天津一中月考)如图所示,A、B、C三球质量均为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球的受力情况未变,加速度为零 B.C球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大小为g C.A、B之间杆的拉力大小为2mg sinθ D.A、B两个小球的加速度均沿斜面向上,大小均为 1 2 g sinθ 解析:细线被烧断的瞬间,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弹簧弹力不变,细线拉力突变为0,合力不为0,加速度不为0,故A错误;对球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ma,解得:a=g sinθ,方向向下,故B错误;以A、B、C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烧断细线前,A、B、C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合力为零,弹簧的弹力f=3mg sinθ,烧断细线的瞬间,由于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弹簧弹力不变,以A、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3mg sinθ-2mg sinθ=2ma,则B的加速度a= 1 2 g sinθ,故D正确;由D可知,B的加速度为a= 1 2 g sin θ,以B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T-mg sinθ=ma.解得:T= 3 2 mg sinθ,故C错误;故选D. 答案:D 9.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2m的两物块A、B中间用轻弹簧相连,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在水平推力F作用下,A、B一起向右做加速度大小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突然撤去推力F的瞬间,A、B两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aA=2a+3μg B.aA=2(a+μg) C.aB=a D.aB=a+μg 答案 A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