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珠宝行业细分市场规划报告

黄金珠宝行业细分市场规划报告
黄金珠宝行业细分市场规划报告

黄金珠宝行业细分市场规划报告

附件四细分市场规划报告参考格式

深圳分行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细分市场

中小企业业务开发规划

一、细分市场运行状况与开发目标

(一)细分市场目标客户群总体经营状况、盈利模式与风险特征

1、总体经营状况

黄金珠宝首饰行业(下称“该行业”)是深圳市六大优势传统产业之一。,全国黄金珠宝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其中深圳超过700亿元,市场份额在70%-75%之间,稳居全国同行业龙头地位,是深圳在国内具有绝对优势的产业。

深圳全市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0.7%,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步提高,金银珠宝类销售增长高达228%。在市场消费方面,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598.68亿元,增长了15.4%。

预计宏观经济将呈现增速将达到10.5%;未来几年,零售的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15%以上,消费将有望逐步步入上升通道,这为黄金珠宝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珠宝行业的上游产业为黄金、钻石等矿产资源开采、冶炼部门的采掘业,它们为黄金、钻石等珠宝工业提供原材料,但国内

企业开采出的原材料只能经过上海黄金交易所或上海钻石交易所进行交易,境外企业则经过海关报关进口的方式提供原材料,因此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上游能够简单理解为上交所/上钻所或境外采购。下游产业为流通领域的批发零售业,作为慢速、奢侈消费行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对珠宝行业特别关键。珠宝行业产业关联图如下:

2、盈利模式

该行业在深圳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其已经形成包括生产加工、创意设计、批发零售、配套服务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和一套成熟稳定的盈利模式。

按照生产经营模式划分,该行业的企业大致能够分成三类:(1)、生产加工类企业,一般根据订单量安排生产加工活动,其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加工费收入和损耗返还(行业惯例按点计算)。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的黄金、铂金加工量各约占上海黄金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70%,钻石用量占上海钻石交易所全年交割量的60%~70%。当前,珠宝产业基地内有60%以上

的企业在技术先进性与专利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有30%以上的企业拥有独立研发机构,有20%的企业生产技术和工艺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销售贸易类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向上游企业下订单并安排销售渠道,其具体细分为批发和零售两大类企业,该类企业主要的利润来源是销售收入。该类企业已建成一批集展示交易为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大型珠宝交易平台,如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金丽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泊林国际珠宝交易中心、水贝玉器批发市场、亚泊拉玉器批发市场、博大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等,产业配套完整。

(3)、综合类企业,一般是该行业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名牌企业,是即集生产加工工厂、创意设计、批发零售渠道于一体的企业,其利润来源渠道较多,主要利润来自批发和零售渠道。统计显示,截至 12月底,深圳市的注册珠宝企业约2300家,自有品牌约2200个,其中深圳珠宝企业当前已获得了“翠绿”、“安盛华”、“宝亨达”、“爱得康”等26个中国名牌产品,“周大生”、“千禧之星”、“宝亨达”、“福麒”、“爱迪尔”、“爱德康”、“吉盟”、“百泰”等9件中国驰名商标以及14个广东省名牌产品、12件广东省著名商标。

3、风险特征

(1)、该行业的同质化现象严重,规模参差不齐,集中度低

深圳市珠宝行业当前工商注册的有2300家,商标注册的

家,近几年增长迅猛,但新成立的珠宝公司自身特点不突出,品牌之间、企业之间缺少差异性,同质化竞争现象普遍;且深圳珠宝业中大型企业占比仅为 3.1%(按资产规模),规模参差不齐的中小企业占绝对比重,此类行业结构易造成行业内无序竞争,不易规范发展的态势。

(2)、深圳市珠宝行业内存在大量手工作坊式的家族企业,管理不甚规范,企业主戒备防范心理重,财务数据信息失真现象普遍,税务申报漏洞大,市场调查难度较大,行业的整体产值、销售、盈利等财务信息不易较准确把握,不利于投资者或债权人及时掌握其经营情况,从而有效规避风险。

(3)、深圳珠宝业的根本提升,还较大程度上受制于资金规模,产业扩张的资金约束和障碍成为其现阶段及未来发展的主要风险。

深圳市珠宝业发展至今,其中经历了两次大的资金飞跃:一次是,为迁出那些最初没有产值贡献的“三来一补”珠宝企业,迁入那些有独立设计制造能力珠宝企业而产生的市场置换所需要的巨量资金;另一次是,深圳企业为摆脱经销商压榨,抢占内地终端市场而大规模进驻内地开店所耗费的大量资金。如今,深圳市珠宝业经过上两次大的飞跃发展,已具有相当实力,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行业差距依然巨大,行业未来再次质的提升仍需充分、合理的外部融资支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