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件讲义 第2章 统计设计

统计学课件讲义 第2章    统计设计
统计学课件讲义 第2章    统计设计

第2章统计设计

一、统计设计

1、概念:统计设计是根据统计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对统计工作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通盘考虑和安排,制定各种设计方案的过程。

2、为什么进行统计设计?

统计设计既是统计工作的龙头,又贯穿整个统计调查的全过程。体现着人们要客观、真实了解客观事物的意愿。只有通过统计设计,才能保证统计工作协调、统一、顺利进行,避免统计标准不统一;只有通过统计设计,才能按需要与可能,分清主次,采用各种统计方法避免重复和遗漏,使统计工作有秩序地进行。所以,没有科学的统计设计和严格的统计管理,就不可能有高效的统计工作和准确的统计数据。

3、统计设计的种类

按统计设计所包括的研究对象的范围可分为整体设计和专项设计

整体设计是以研究对象为一整体,对整个统计工作进行的全面设计。

专项设计是对研究对象的某一部分的统计设计。

整体设计是主要的,专项设计从属于整体设计。两者划分是相对的。

按统计设计所包括的工作阶段可分为全过程设计和单阶段设计

全过程设计是从确立统计任务、内容、指标体系到分析研究的全过程的通盘安排。

单阶段设计是就统计工作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安排,如统计调查的设计。

全过程设计是主要的,单阶段设计是在全过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按统计设计包括的时期可分为长期设计、中期设计和短期设计

长期设计一般是指5年以上的统计设计。

中期设计一般是指1年以上5年以下的统计设计。

短期设计则一般是指1年或1年之内的统计设计。

4、统计设计的原则:必要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5、统计设计的内容:

·明确规定统计的目的(决定统计内容和方法的出发点)

·确定统计研究的对象

·规定统计的时空标准

·设计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设计的主要内容)

·确定统计分类和统计分组(统计设计的重要内容)

·设计搜集统计数据的基本方法

·设计统计数据汇总整理的基本方法

统计数据汇总整理的核心问题:分组标志和指标体系问题

汇总整理的依据:汇总整理方案(一套空白的汇总表、汇总表的编制说明以及

各种分类目录)

·设计统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规定各阶段的工作进度、时间安排和各工作阶段的联系

·统计工作全过程的组织工作:一方面要配置统计力量;另一方面要协调统计工作各

部门之间的关系

6、统计设计的中心任务:设计一套科学的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并用一套科学的方法来搜

集统计指标的数值以及分析现象的数量关系,以正确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所达到的规模、水平等。

二、统计指标和指标体系的设计

1、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一般原则:科学性原则(基本出发点 ) 目的性原则 全局性原则 统一性原则

可比性原则

在具体设计时,除遵守一般性原则外,也要考虑实际情况的复杂性。

2、统计指标和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 ·确定统计指标体系的组成,明确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 ·基本要求:确定统计指标的名称、涵义、内容和计算范围 ·确定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

·确定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

·确定统计指标的空间范围与计算时间

3、统计指标的评价标准:有效性、可靠性

4、统计指标的特点:概念的具体化

5、统计指标体系的特点:

·它是互有联系的一套指标

·它不是统计指标的简单堆砌

6、统计指标体系的判别标准:不重、不漏

三、实验设计

1、实验设计的原则:齐同(均衡)原则、对照原则、随机原则、重复原则、弹性原则和经济原则

·对照原则(P34):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实验对照、相互对照

·随机原则(P35-37):完全随机设计、配对设计、配伍设计(实际上是配对设计的扩大) 配对设计的优点:能缩小受试对象间的个体差异,从而减少实验误差,

提高实验效率

2、实验设计的要素:实验对象 、实验因素 、实验效应

3、正交试验设计

I 、概念: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进行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试验的方法。 II 、正交表中一些符号的意思:

III 、正交试验的步骤:

确定试验指标 → 确定试验要考察的因素和每个因素变化的水平 → 选用正交表 → 进行表头设计 → 列出试验方案

IV 、应用实例(P41-42)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统计学基础知识要点 很重要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统计方法可分为描述统计方法和推断统计方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按计量尺度分时:分数数据中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各类别之间的顺序是可以任意改变的;顺序数据的类别之间是可以比较顺序的;数值型数据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按收集方法分时:观测数据是在没 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 条件下等到的;实验数据的 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 收集到的数据。按被描述的 对象与时间关系分时:截面 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在某 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 列数据所描述的是现象随 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 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 概念。 总体是包含研究的全部个 体的集合。比如要检验一批 灯泡的使用寿命,这一批灯 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样 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 分元素的集合。比如从一批 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 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一个样 本。参数是用来描述总体特 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比如 要调查一个地区所有人口 的平均年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参数。统计量是用 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 数字度量。比如要抽样调查 一个地区所有人口的平均 年龄,样本中的“平均年龄” 即为一个统计量。变量是说 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 如商品的销售额是不确定 的,这销售额就是变量。 第二章:数据的收集 1、调查方案包括哪几个方 面的内容? 调查目的,是调查所要达到 的具体目标。调查对象和调 查单位,是根据调查目的确 定的调查研究的总体或调 查范围。调查项目和调查 表,要解决的是调查的内 容。 2、数据的间接来源(二手 数据)主要是公开出版或公 开报道的数据;数据的直接 来源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 实验。 3、统计调查方式:抽样调

贾平俊统计学第五版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统计学(第五版)贾俊平课后思考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思考题 1.1什么是统计学 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 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 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 (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 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答案同1.3 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 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

统计学基础 第一章 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内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基础知识 1、数据类型 称名数据 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 比率数据 2、变量、随机变量、观测值 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X或Y表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 3、总体、个体和样本 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 <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统计量和参数

5、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测得值=真值+误差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第二章统计图表 一、数据的整理 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造成的,就不能轻易将其排除。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次数分布表 (一)简单次(频)数分布表 (二)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 /N )或百分比( )来表示次数,就可以制成相对次数分布表 (三)累加次数分布表 (四)双列次数分布表 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一般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被试两种心理能力的分数或两种心理特点的指标,或同一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 三、次数分布图 使一组数据特征更加直观和概括,而且还可以对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作粗略的分析。 简单次(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累加曲线 (一)简单次数分布图--直方图 (二)简单次数分布图-次数多边图 次数分布多边形图(frequency polygon )是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属于次数分布图。凡是等距分组的可以用直方图表示的数据,都可用次数多边图来表示。 绘制方法:以各分组区间的组中值为横坐标,以各组的频数为纵坐标,描点;将各点以直线连接即构成多边图形。 (三)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 (四)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曲线 %100 N f

统计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的含义有三种,其中的基础是() A.统计学B.统计方法 C.统计工作D.统计资料 2.对3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30名职工B.3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每一名职工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某人的年龄B.某人的性别 C.某人的体重D.某人的收入 4.商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商品销售额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5.了解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的情况,下列哪个是统计指标() A.该地区每名职工的工资额B.该地区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地区职工的工资总额D.该地区职工从事的工种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可概括为() A.数量性B.同质性 C.总体性D.具体性 E.社会性 2.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是() A.大量观察法B.归纳推断法 C.统计模型法D.综合分析法 E.直接观察法 3.下列标志哪些属于品质标志() A.学生年龄B教师职称C企业规模D企业产值 4.下列哪些属于离散型变量 A年龄B机器台数C人口数D学生成绩 5.总体,总体单位,标志,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没有总体单位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独立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指标是说明统计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6.指标和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是指()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指标和标志可以对调 B.在研究目的发生变化时,指标有可能成为标志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复习资料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复习资料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1、数据类型 称名数据 计数数据离散型数据 顺序数据 等距数据 测量数据连续型数据 等比数据 2、变量:是可以取不同值的量。统计观察的指标都是具有变异的指标。当我们用一个量表示这个指标的观察结果时,这个指标是一个变量。 用来表示随机现象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一般用大写的X或Y表示随机变量。 随机变量所取得的值,称为观测值。一个随机变量可以有许多个观测值。 3、需要研究的同质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每一个具体研究对象,称为一个个体。 从总体中抽出的用以推测总体的部分对象的集合称为样本。 样本中包含的个体数,称为样本的容量n。 一般把容量n ≥30的样本称为大样本;而n <30的样本称为小样本。 4、统计量和参数 5、统计误差 误差是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值。

统计误差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测量误差与抽样误差。 由于使用的仪器、测量方法、读数方法等问题造成的测得值与真值之间的误差,称为测量误差。 由于随机抽样造成的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别,称为抽样误差 第二章 一、数据的整理 在进行整理时,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证明某数据是由实验中的过失造成的,就不能轻易将其排除。对于个别极端数据是否该剔除,应遵循三个标准差法则。 二、 次数分布表 (一)简单次(频)数分布表 (二)相对次数分布表 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f /N )或百分比( )来表示次数,就可以制成相对次数分布表 (三)累加次数分布表 (四)双列次数分布表 双列次数分布表又称相关次数分布表,是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表示其次数分布。 所谓有联系的两列变量,一般是指同一组被试中每个被试两种心理能力的分数或两种心理特点的指标,或同一组被试在两种实验条件下获得的结果。 三、次数分布图 使一组数据特征更加直观和概括,而且还可以对数据的分布情况和变动趋势作粗略的分析。 简单次(频)数分布图——直方图、次数多边形图 累加次数分布图——累加直方图、累加曲线 (一)简单次数分布图--直方图 (二)简单次数分布图-次数多边图 %100 N f

心理统计学复习题

第一章 ※1.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定义与性质。(名词解释)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2.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的内容(描述统计、推论统计的界定)。(名词解释) ● 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心理与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质。 ● 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的情形。 ※3.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填空、选择、简答) ? 多用数字形式呈现 ? 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 ? 随机因素,随机误差,随机现象 ? 数据具有规律性 ? 研究目标是通过部分数据推论总体 ※4.心理与教育统计的数据类型。(填空、选择) ※5.变量、观测值与随机变量。(名词解释) 变量:是指一个可以取不同数值的物体的属性或事件。由于其数值具有不确定性,所以被称之为变量。 变量的具体取值即观测值。 随机变量:指在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一般用X,Y 表示。 ※6.总体、个体与样本。(名词解释) ◆ 总体:又称母体、全域,是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 体。 ◆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 ◆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 ※7.参数与统计量。(名词解释) 参数又称为总体参数,是对总体情况进行描述的统计指标。 统计量又称特征值,是根据样本的观测值计算出来的一些量数,它是对样本的数据情况进行描述。 第二章 1.对数据资料进行初步整理的基本方式。(填空、选择) 排序和统计分组 2.统计分组应该注意的问题。(简答) 要以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为分组基础;分类标志(被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要明确,能包括所有的数据。“不能既是这个又是那个” 3.分组的标志形式。(填空、选择) 性质类别(称名数据与顺序数据)与数量类别。 4.组距与分组区间。(填空、选择) ● 组距:任意一组的起点与终点的距离。 i= R / K , 常取2、3、5、10、20。 ● 分组区间(组限)即一个组的起点值和终点值。起点值为组下限,终点值为组上限。组限有表述组限和精确组限两种。 5. 不同图表形式所各自适用表示的资料类型。(选择、填空)

统计学名词解释汇总

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方法可分为哪两大类?统计学是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有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两类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按采取计量尺度,分类、顺序、数值型数据;按统计数据收集方法,观测、实验数据;按被描述对象与时间关系,截面、时间序列数据 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 (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 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 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4什么是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举例说明 有限总体指总体的范围能够明确确定,而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可数的,如若干个企业构成的总体,一批待检查的灯泡。无限总体指总体包括的元素是无限不可数的,如科学实验中每个试验数据可看做是一个总体的一个元素,而试验可无限进行下去,因此由试验数据构成的总体是无限总体 5变量可分为哪几类? 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6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型变量 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数据的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 数据审核(完整性和准确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数据筛选和数据排序。 2直方图和条形图有什么区别? ①条形图使用图形的长度表示各类别频数的多少,其宽度固定,直方图用面积表示各组频数,矩形的高度表示每一组的频数或频率,宽度表示组距,②直方图各矩形连续排列,条形图分开排列,③条形图主要展示分类数据,直方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3饼图和环形图有什么不同? 饼图只能显示一个样本或总体各部分所占比例,环形图可以同时绘制多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列,其图形中间有个“空洞”,每个样本或总体的数据系类为一个环。 4茎叶图和直方图相比有什么优点? 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情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在应用方面,直方图通常适用于大批量数据,茎叶图适用于小批量数据。 5使用图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统计学基础 第一次作业

统计学基础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将统计数据分为_分类数据_、_顺序数据_和_数值型 数据_。 2、按照数据的收集方法的不同,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观测数据_和__实验数据_。 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与时间的关系,可将统计数据分为_截面数据__和_时间序列数 4、体重的数据类型是:clear all。 5、民族的数据类型是:CHAR。 6、空调销量的数据类型是:电器。 7、支付方式(购买商品)的数据类型是:分类变量。 8、学生对教学改革的态度(赞同、中立、反对)的数据类型是:顺序数据。 9、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称为___样本_____。 10、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_____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 性数字度量,称为___统计量_____。 11、参数是用来描述_总体特征_的概括性数字度量;而用来描述样本特征的概括性数字 度量,称为_统计量_。 12、统计数据有两种不同来源:一是_直接来源__,二是__间接来源___。 13、统计数据的误差有两种类型,即__抽样误差_和_非抽样误差。 14、统计表由_数据__、__表头__、___行标题_和__列标题__四个部分组成。 15、统计分组应遵循“不____重_____不__漏_______”、“___上限______不在组内”的 原则。

16、按取值的不同,数值型变量可分为_离散型变量__和_连续型变量_。 17、在数据分组中,_离散型变量_______可以进行单变量值分组,也可以进行组距分组, 而___连续型变量_____只能进行组距式分组。 18、组距分组中,向上累积频数是指某组_上限以下_的频数之和。 19、将某地区100个工厂按产值多少分组而编制的频数分布中,频数是_各组的工厂数 __。 20、频数分布中,靠近中间的变量值分布的频数少,靠近两端的变量值分布频数多,这 种分布的类型是_U型分布_。 21、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反映了数据的_中心点_。 22、__众数_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 23、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称_中位数__。 24、不受极端值影响的集中趋势度量指标有__中位数_和_众数__。 25、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__极差___。 26、__标准差系数__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平均数之比。 27、数据分布的不对称性是_偏态_。 28、数据分布的平峰或尖峰程度称_峰态__。 29、当偏态系数为正数时,说明数据的分布是_右偏分布__。 30、集中趋势度量指标中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_数值_______(容易、不易)受极 端变量值影响。 31、中位数适用于顺序变量和定量变量,不适用于_名义变量和次序变量_______。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的集中趋势?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有哪些?

统计学原理 第5版 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第五版) (P1518)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有三种含义,其基础是 ( B ) A.统计学 B.统计活动(工作) C.统计方法 D.统计资料 解: P5,L1~10 2.一个统计总体 ( 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解:P12,L22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 总体单位可以有多个标志,总体也可以有多个指标 3.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 D ) A.一包谷物的重量 B.一个轴承的直径 C.在过去一个月中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 D.一个地区接受失业补助的人数 解:P13,L21~23 长度(几何度量)、重量、时间是连续变量 数学期望可能不是整数 比如掷骰子的所得的点数为X ,则E (X )=3.5 这里平均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期望客户数是每个销售代表接触的客户数的数 学期望的平均值(平均了2次) 4.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这四个数字是 ( D )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解:P12,L4~5, P13,L16~17 标志的分类: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质的特征。例如:性别、民族、技术等级、职称标志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量的特征。例如:年龄、工资、身高、体重 =??????可变标志:总体中所有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不全相同。标志不变标志:总体中所有的总体单位的标志值相同。例如:学校所有学生构成的总体,标志身高,则该标志是可变的例如:学校所有学生构成的总体,标志成份,则该标志是不变的 标志值:标志的不同具体表现称为标志值(和本书的描述有所不同) 可变的数量标志称为变量,变量值就是可变的数量标志的值 若此题问的是成绩是什么,则可以选B 也可以选C 5.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B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

统计学第一章习题

第一章习题 一、填空题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 。 7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和两 种。 8. 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和。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是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 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____ 表示的 ______ 与能用______ 表示的______ ,而指标都是能用______ 表示的。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 .表示事物质的特征,不能以数值表示的是(). A、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C 、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 3.调查某市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的分布情况,每一个工业企业是(). A、调查对象和报告单位 B 、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 C、报告单位和填报单位 D 、填报单位和调查对象 4 .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 200 家公司 C 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全体学生 B 50 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个学生D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6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 、工业总产值 D 、车间数 7. 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可以有多个标志C只能有一个指标D 可以有多个指标 8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总体单位 9.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志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10 .某工人月工资为550元,工资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 变量值D 指标 12 .某班四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

统计学复习资料

第1章统计学与统计数据 一.统计工作流程:①统计设计(主要内容是指标设计),②统计调查(获得原始数据), ③统计整理(主要内容是统计分组),④统计分析(主要内容是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学:定义: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方法论和科学。 分类:①描述统计学②推断统计学③理论统计学④应用统计学 二.总体:研究对象的全体(“对象”通常指特征指标),记为X。 样本:从总体X中随机抽取n个个体(X1,X2,…,Xn), n 为样本容量. 关系:样本就是由总体中抽出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构成样本的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也就是样本大小。 三.1.参数:总体的某种特征值。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方差。 2.统计量:样本(X1 , X2 , … , Xn)的不含任何未知参数的函数g(X1 , X2 , … , Xn). 如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 四.标志定义用来说明总体中各个个体普遍具有的属性或特征。分类: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指标定义:是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分类:数量指标,质量指标。 五.统计数据的类型:1.依据计量尺度划分:分类数据,顺序数据,数值型数据。2.依据收集方法划分:观察数据,实验数据。3.依据对象与时间划分:截面数据,时间序列数据。 第2章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显示 一、统计数据的收集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法 ①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数量的全面调查。 优点:全面、系统。缺点:只限于有限总体、工作量大、时间性强。 ②重点调查:只在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单位(比较重大)进行调查以了解总体情况的一种非全面调查。优点:省时、省力、不带主观性。 ③典型调查:在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部分有代表性单位(人为选择的典型单位)进行调查。优点:调查范围小、省时省力、具体深入。缺点:具有主观性。 ④抽样调查:是从调查对象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优点:经济灵活、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和准确性高 ⑤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逐级提供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 特点:是由政府部门组织、采用统一的表格、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报告。统计报表是经常性的全面调查。 2、问卷的基本结构:问卷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和要求所设计的,一般由开头部分、甄别部分、主体部分和背景部分组成。 3、设立问卷问题的注意事项:①提问的内容尽可能短。②问题设计的用词要准确,用语要含义明确。 4、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①主题鲜明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没有可有可无的问题。②结构合理,先封闭后开放,先易后难。封闭性问题:事先设计好答案。开放性问题:自由回答。③适当控制回答时间(尽量不超过30分钟)④便于计算机处理易于编码、录入、汇总和数据出表 5、统计数据的误差来源:登记性误差和代表性误差。 二、统计数据的整理 1、统计数据整理的中心任务:分组和编制频数分布表。 2、统计数据分组:①按品质标志分组品质型数据:主要是做分类整理。②按数量标志分组数值型数据:主要是按照数值进行分组。

统计学中关于数据类型的相关内容

统计学中关于数据类型的相关内容 导语:统计学中数据类型有哪些你知道吗?出力定性变量、分类变量和顺序变量之外还有什么?来给你说一说。 统计数据是对客观现象特征的反映,而由于客观现象的复杂性,在反映这些现象特征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采集,从而得到不同类型的数据。 一.变量与数据 变数或变量,是指没有固定的值,可以改变的数。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即数据。统计数据就是统计变量的具体表现。 二.数据类型 (一)定性变量(数据)与定量变量(数据) 1.定性变量:反映“职业”、“教育程度”等现象的属性特点的变量,不能说明具体量的大小和差异。 分类变量:没有量的特征,只有分类特征。这种只反映现象分类特征的变量又称分类变量。分类变量的观测结果就是分类数据。说明事物类别的一个名称。如“性别”就是一个分类变量。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教育类别”,这样的变量称为顺序变量,相应的观察结果就是顺序数据。说明事物有序类别的一个名称,这类变量的具体表现就是顺序数据。 2.数值(定量)变量:反映“天气温度”、“月收入”等变量可以用数值表示其观察结果,而且这些数值具有明确的数值含义,不仅能分类而且能测量出来具体大小和差异。这些变量就是定量变量也称

数值变量,定量变量的观察结果成为定量数据。说明事物数字特征的一个名称。 分类变量没有数值特征,所以不能对其数据进行数学运算。分类数据只能用来区分事物,而不能用来表明实物之间的大小、优劣关系。 顺序变量比分类变量向前进一步,它不仅能用来区分客观现象的不同类别,而且还可以表明现象之间的大小、高低、优劣关系。显然,顺序数据的功能比分类数据要强一些,对事物的划分也更精细一些。但顺序数据的数据之间虽然可以比较大小,却无法计算相互之间的大小、高低或优劣的距离。只是反映事物在性质上的差异,而不能用来反映事物在数量上的差异。因此,从本质上,顺序数据仍然是定性数据中的一种。 数值型数据作为统计研究的主要资料,其特征在于它们都是以数值的形式出现的,有些数值型数据只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而有些数值型数据不仅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绝对差,还可以计算数据之间的相对差。其计量精度远远高于定性数据。在统计学研究中,对数值型数据的研究是定量分析的主要内容。 从上述三种数据的基本特点可以看出,这三类数据对事物的描述是由定性到定量、由低级到高级,从粗略到精细。在统计研究中,需要明确各种数据所适用的统计方法,正确的选择和应用,这是正确进行统计研究的基本要求。 (二)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

统计学本题库分为六种类型

本题库分为六种类型:名词(5个共10分)、填空(10个共10分)、单选(10个共10分)、判断(10个共10分)、简答(2个共20分)、计算(4个共40 一、名词解释(10分) 统计 :统计这个词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是用来说明现象数量特征的一系列数字、图标以及文字资料的特征。统计学是指研究和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离散变量:离散变量是指其数值只能用自然数或整数单位计算的则为离散变量统计指标:统计指标简称指标,是反映同类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综合数量特征的范畴及其具体数值。 统计总体: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是我们要调查或统计某一现象全部数据的集合。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统计分组是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的要求和研究现象总体的内在特点,把现象总体按某一标志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但又有联系的几个部分称“统计分组”。 复合分组:即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层叠起来进行的分组。 次数分布(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中各单位按组归类整理,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总体中各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叫次数分布或变量分布。其实质是,在各组按顺序排列的基础上,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就形成一个数列,称之为次数分布数列,简称分配数列,各组的总体单位数叫次数或频数。几何平均法:就是运用几何平均数求出预测目标的发展速度,然后进行预测。

统计学基础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1 第一部分 一、单选题 1、甲乙丙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方便面的喜好程度。甲让评定者先挑选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余三种最喜欢的,最后挑出剩余两种比较喜欢的。研究者乙让评定者把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等级评定(1表示最不,5表示最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三位研究者所使用的数据类型是:B 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计数数据B.顺序数据-等距数据-称名数据 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顺序数据D.顺序数据-等比数据-计数数据 2、调查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如下: 表1 200名不同年龄组的被试对手表的偏好程度 该题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类型是:D A.称名数据-顺序数据B.计数数据-等比数据 ¥ C.顺序数据-等距数据 D.顺序数据-称名数据 3、的实上限是:C A.B.157.65 C.D. 4、随机现象的数量化表示称为:B A.自变量B.随机变量C.因变量 D.相关变量 5、实验或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A A.总体B.样本点C.个体D.元素 6、下列数据中,哪个数据是顺序变量:C 【 A.父亲月收入2400元B.迈克的语文成绩是80分 C.约翰100米短跑得第2名D.玛丽某项技能测试得了5分。 二、概念题 数据类型、变量、观测值、随机变量、总体、样本、个体、次数、比率、概率、参数、统计量、μ、ρ、r、σ、S、β、n。 第一章定量资料的统计描述2 一、单选题 1、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据值出现的次数情况是:A A.次数分布B.概率密度C.累积概率密度D.概率 】 2、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连续数据频次分布的是:C A.条图B.圆图C.直方图D.散点图

教育统计学考试复习

第一章:1、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性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所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具体讲,就是在教育研究中,通过调查、实验、测量等手段有意获取一些数据,并将得到的数据按统计学原理和步骤加以整理、计算、绘制图表、分析、判断、推理,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意义:(1)统计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科学方法。(2)教育统计学是教育科学研究定量分析的重要重要工具。 (3)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教育统计学既可以顺利地阅读国内外先进的研究成果,又可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同时也为学习教育测量打下基础。 2、教育科学研究数据的特点 (1)教育科学研究数据与结果多用数字形式呈现;(2)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随机性和变异性;(3)教育科学研究数据具有规律性;(4)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部分数据来推测总体特征。总之,在教育科学实验或调查中,所获得的数据都具有变异性与规律性的特点。 3、思考题:选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①要分析一下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即所获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 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②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③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4、教育统计学的分类 (1)依研究的问题实质来划分,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可划分为描述一件事物的性质、比较两件事物之间的差异、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一件事物两种不同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取样方法等等。(2)依统计方法的功能进行分类,教育统计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 5、描述统计:主要研究如何整理科学实验或调查得来的大量数据,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表达一件事物的性 质。 具体内容包括:(1)数据如何分组,如何使用各种统计图表描述一组数据的分布情况;(2)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特征值,简缩数据,进一步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3)表示一事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属性间相互关系的描述及各种相关系数的计算及应用条件,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峰度及偏度系数计算方法等。 6、推论统计: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局部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推论总体(或称全局)的情形。 具体内容包括:(1)如何对假设进行检验,即各种各样的假设检验,包括大样本检验方法(z检验),小样本检验方法(t检验),各种计数资料的假设检验的方法(百分数检验、χ2检验等),变异数分析的方法(F检验),回归分析方法等等。(2)总体参数的估计方法。(3)各种非参数的统计方法等。 7、思考题: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实验设计这三部分统计内容有何关系? 教育统计学的三个组成部分的内容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描述统计是推论统计的基础,推论统计离不开描述统计计算所获得的特征值;描述统计只是对数据进行一般的分析归纳,如果不进一步应用推论统计作进一步的分析,描述统计的结果就不会产生更大的价值和意义,达不到统计分析的最终目的要求。同样,只有良好的实验设计才能使所获得的数据具有意义,进一步的统计处理才能说明问题。当然一个好的实验设计,也必须符合基本的统计方法的要求,否则,再好的设计,如果事先没有确定适当的统计方法处理,在处理研究结果时可能会遇到许多麻烦问题。 8、教育统计与心理统计的异同 相同之处: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人,教育现象在很多情况下要通过人的心理现象去观察和分析,统计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①在统计方法上:在教育方面的研究中,大样本的统计方法应用较多;而在心理学上小样本的方法较多。②在实验设计的水平上:教育实验中控制因素较难,采用自然实验、准实验设计方式较多,对统计结果的解释需要特别谨慎;而心理学实验则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较多,对各种实验变量的控制相对容易,统计处理结果的解释也较易进行。 9、数据的类型 (一)从数据的观测方法和来源划分,研究数据可区分为计数数据和测量数据两大类。 计数数据是指计算个数的数据,一般属性的调查获得的是此类数据,它具有独立的分类单位,一般都取整数的形式。测量数据是借助于一定的测量工具或一定的测量标准而获得的数据。

统计学第一章作业

第一章描述性统计 1.某生产车间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数如下(单位:个)。试在minitabe下画直 1.给数据排序 2.拿数据最大值减最小值,确定组数 3.由于组距一般为5或10,因此确定组距为5 4.计算频数 5.绘制直方图,再编辑横轴和纵轴的区间。 数据特征:大多数人的日加工零件数在120到125之间。 2. 为了了解车间加工零件误差与原材料供应商以及工人的关系,收集如下数据,试画多元箱线图展示该数据并进行分析

由原材料供应商的箱线图可知,原材料供应商的数据比较集中,差距不大,但从工人的箱线图看出,工人的数据起伏波动较大,尤其是工人2的数据,跟其他工人的数据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原材料供应商对加工零部件误差的影响要小于工人对加工零部件的影响。 3. 甲乙两个班各有40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的分布如下:

(1)根据上面的数据,在Excel中画出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复合柱形图、环形图和图饼图。 (2)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分布的特点。 (3)在Excel中画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分布是否相似。 (1) (2)从上面的图标可以看出,甲班同学的考试成绩主要分布在中,乙班同学的考试成绩主要分布在良。甲班的不及格人数比乙班的不及格人数多。

(3) 从上图可知,甲乙两班考试成绩的分布不相似。 4.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单位:周岁)如下: 网民年龄15 16 17 18 19 19 19 20 20 21 22 22 23 23 23 24 24 25 27 29 30 31 34 38 (1)计算众数、中位数。(exlce数据分析:众数19,中位数22.5)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的位置为3(24+1)/4=18.75,所以上四分位数是26.5,下四分位数的位置是(24+1)/4=6.25,所以下四分位数是19)。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是23.29,标准差是5.75)。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偏态系数是0.93,峰度系数是0.59)。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得出,网民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9岁,偏态系数大于0,说明网民的年龄分布呈现右偏分布,即年龄较小的网民占绝大多数,峰态系数大于0,说明网民的年龄分布为尖峰分布,表明年龄较小的网民占较大比重。) 5. 某银行为缩短顾客到银行办理业务等待的时间,准备采用两种排队方式进行试验:一种是所有顾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一种是顾客在三个业务窗口处列队三排等待。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的9名顾客,得到第一中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为7.2分钟,标准差为,1.97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min)如下: 排队时间 5.5 6.6 6.7 6.8 7.1 7.3 7.4 7.8 7.8 (1)计算第二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平均数是7,标准差是0.71)。 (2)比较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因为两种排队方式的平均数不同,所以用离散系数进行比较,利用离散系数的计算公式,得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系数0.274,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系数是0.102,所以第一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