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哲:马云给员工的一封信

马云写给员工的一封信
2011-02-28 08:11 来源:半月谈 作者:杨弼麟



反串白雪公主扮相的马云很搞笑,写这封信的马云却是如此严肃。


编者按:

2月21日下午,阿里巴巴B2B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发内部邮件称,“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读罢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写给内部员工的信,不禁思绪万千,此刻我们更想听听广大半月谈网网友对于此事件和此封半公开信的看法。

各位阿里人:

大家已经看到了公司的公告,董事会已经批准B2B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引咎辞职的请求,原B2B公司人事资深副总裁邓康明引咎辞去集团CPO,降级另用。

几个月前,我们发现B2B公司的中国供应商签约客户中,部分客户有欺诈嫌疑!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有迹象表明直销团队的一些员工默许甚至参与协助这些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

为此,集团迅速成立了专门小组,经过近一个月的调查取证,查实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骗子公司加入阿里巴巴平台的唯一原因是利用我们十二年来用心血建造的网络平台向国外买家行骗!同时查实确有近百名为了追求高业绩高收入明知是骗子客户而签约的直销员工!

对于这样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任何的容忍姑息都是对更多诚信客户、更多诚信阿里人的犯罪!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捍卫阿里巴巴价值观!所有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同事都将为此承担责任,B2B管理层更将承担主要责任!目前,全部2326家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已经全部做关闭处理,并已经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

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我们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仅仅是赚钱的机器,我们一直坚守“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意味着我们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过去的一个多月,我很痛苦,很纠结,很愤怒……

但这是我们成长中的痛苦,是我们发展中必须付出的代价,很痛!但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不是一家不会犯错误的公司,我们可能经常在未来判断上犯错误,但绝对不能犯原则妥协上的错误。

如果今天我们没有面对现实、勇于担当和刮骨疗伤的勇气,阿里将不再是阿里,坚持102年的梦想和使命就成了一句空话和笑话!

这个世界不需要再多一家互联网

公司,也不需要再多一家会挣钱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更加开放、更加透明、更加分享、更加责任,也更为全球化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家来自于社会,服务于社会,对未来社会敢于承担责任的公司;

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信念,一种担当。因为只有这些才能让我们在艰苦的创业中走得更远,走得更好,走得更舒坦。

令人欣慰的是,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直销同事面对诱惑坚守住了原则,我很欣慰,在这里向他们致敬!我们更要感谢在面对这类事件中勇于站出来抗争的同事们,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坚持诚信的勇气和原则的力量。我们看到了阿里的未来和希望!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阿里人!成非凡之事者,必须有非凡之担当!

卫哲和李旭晖的辞职是公司巨大的损失,我非常难过和痛心。但我认为作为阿里人,他们敢于担当,愿意承担责任的行为非常值得钦佩。我代表公司,衷心感谢他们对公司付出的不懈努力和贡献。

各位阿里人,B2B董事会任命陆兆禧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集团任命彭蕾兼任集团CPO。希望大家全力配合工作,相信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公司更与众不同!

这是一个好时代,这是一个谁都不愿错过的时代!坚持理想,坚持原则能让我们成为这个时代中的时代!

If not now? when?!

If not me?who?!

此时此刻 非我莫属

马云

2011.2.21.

【即时通会员如是说】

虽然我很想把这份信传播给我所认识的人,但我不行。因为我曾经在淘宝上为原则坚守了近15天,而淘宝能做的只是“怜悯的,出于同情的给予我50元钱,并一再声明这是出于对买家的信任,不是每次都可以的”,我天啊!我提供那么多的的证据,最后,我只能拒绝了那50元钱并撤销了我的检举。我依然记得当时我请求他们用这钱健全自己的体系吧!虽然我依然淘宝,但我不会随意了!――李晓燕

商场之上需要的是“诚信”,这好像都是亘古在商场做好的准则了。阿里巴巴出现作假的骗子公司,就像七伤拳一样――一练七伤,七者皆伤。这是做公司不能承受的,也该是马云价值观中不能容忍的东西。只是不仅仅是公司,像楼上所说,淘宝之间这样的事情是大有人在。看了这封信,我们又该把错归于谁的身上呢?――杨文

此类问题,举不胜举。不怕犯错误,怕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认识的态度、改正的态度、自身是否能做到“举一反三”的行动―洞察到其他的漏洞及所有环节的全面真正的排查。文字的东西,只是一个简单

的东西,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令关注你的,关心你的每一个用户所能够感到欣慰及骄傲的是你的行动。――李斐

在赚够了钱之后谈理想是件可行而又现实的事情。若没有钱,任何理想都可沦为嘲笑的依据或者商业竞争的手段。而马云以现在这个身份来维护不追逐利益的理想很是符合目前的状况,正因为阿里巴巴已经做大,不再是之前经营都需周转的小公司,所以阿里巴巴才可能在面对商业欺诈时坚决地说NO,我们要维护客户的利益。若是尚在成长过程中的阿里巴巴,没有目前这么大的客户源和平台,不知在面对此番事件时马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继续站在道德的这一端呢?――胡倩

“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看到这句话我不禁笑了笑,只要阿里巴巴是企业,它就不可能不以盈利为第一目标。马云当年辞去公职创办阿里巴巴,难道他会是认为自己肩负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么?我不能否定马云诚信的态度,但这封半公开信或多或少有点商业宣传的目的。――高欣婷

知错能改就是好同志,马云这封信是危机公关也好、是做做样子也好,至少他有勇气去直面错误、有勇气去改正错误,这个态度是值得赞扬的,也是值得某些企业学习的。当然了,也希望马云不仅是说说而已,他更应该拿出切实的行动来为阿里巴巴修正犯下的错误。――李特

最后的两句英文写得不错,展示了马云把握时机的能力和大企业家的自信。危机面前,只有迎难而上,果断面对才是生存之道。下一步,我们拭目以待。――贝拉

首先我也认为,这是一次好的危机公关,马云很聪明,聪明的层次较高。此外,回顾马云的一生,我倒觉得,这个人和其他中国商人的区别在于,他一直非常重视道,即战略;而不是强在术。比如马云的激情,燃烧了二十年,这是道在他的心中始终未灭的表现,虽然如果交朋友的话,我不会选择这样不安静的人。还比如马云的不扩张,只做电子商务,也是他重视道的表现。关于卫哲和之前的唐骏问题(如果唐骏算是个事的话),我有个看法:我去过阿里巴巴总部,知道里边的员工都要取个金庸小说里的人名,原因是马云喜欢金庸。我当时觉得很不自在,虽然这不一定是马云本人的初衷,但是这种个人崇拜如果在阿里巴巴内部继续下去,还会出大的问题。因为凡是人,都会自信心膨胀,继而被人利用,公司成为一言堂,出几个九千岁。我不希望看到马云这样。中国目前能够有人味的企业家,我就知道一个马云。其次,有人揭马云老底,说他在外经贸部(商务部

前身)的工作背景和人脉,是他阿里巴巴成功的主要原因。我持不同看法,我认为有关系,但不是主因。――马超

很给力的做法!――春之子

很同意楼上关于“道术”的经商思想,中国历来追求就是“经商以道,执政用术”,但如果这个前提是拜“个人崇拜”所赐的话,比不久长!――李晓燕

感觉马云很有个人魅力!――陈为忠

“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是商界的一种悲哀,是市场的恶肿。马云的信其实很简单,是希望每一家企业都要对自己,对社会负责,让“诚信”全球化才是真理。――平判官

千言万语,不如拭目以待。――夏阳

中国人向来以不能坚持原则著称,像阿里巴巴员工默认行骗这种事情随处可见,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只不过没大有人会这样说破而已,因而这种事情对他们的利绝对大于弊,大不了就是赚够了开除再到别的地方去,并不会影响他以后的生活,持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中国一直是一个缺乏职业伦理道德的国家,主要这种现状不改变,那么阿里巴巴的这种事情终究是消除不了的。――冯晓会

为什么外人早就明白的事情,马云却是现在才明白呢?有时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也存在正在高山之巅的人啊。说起来不管是卫哲还是李旭辉,当阿里的员工纷纷托关系进淘宝的时候就应该清楚的了解阿里其实是存在问题的,而佛曰,不可说。――潘昕妙

当企业名誉受到损害时,马云出来澄清也很正常,说是马云写给员工的一封信,其实是写给全球所有人的,他一再撇清自己与那些骗子公司的关系,只不过是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公司的损失。这个事情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会这么去做,马云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感同身受的社会责任感和个人魅力,煽动力着实不小!――张欢

在中国,做企业能做到这样已经难能可贵啦!虽然时常受骗,我们不是依旧生活吗?至少人家骗了钱,没有肆意挥霍,或者理直气壮啊!――李晓燕

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危机公关,不仅给了员工诚信的价值观教育,而且为阿里巴巴作了一次企业形象宣传。虽然我们不确定阿里巴巴是否真能做到诚信,是否能影响其他公司树立诚信(只有把这个结果交给时间,让时间来证明一切)但是,这次高智商的危机公关,值得公关界学习和借鉴。――刘鹏飞

“绝大多数直销同事面对诱惑坚守住了原则”不要把员工放在诱惑前考验。相对于这么激情澎湃的书信,我更想知道的是阿里巴巴将采取怎样的措施,使得大多数直销同事不比在诱惑中煎熬。――西铭

人品高于专业技能在公司招聘

中成为共识在此也得到了事实的验证,由于缺乏诚信造成的损失和危机往往是不可估量的。阿里这两位高管和经不住诱惑的员工在公司内部蚕食着公司苦心经营的品牌形象,一经纰漏对阿里造成的是很大的伤害。马云能正视这个问题,并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解决,相信也在很大程度上挽回了阿里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杨弼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