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0万吨乙烯裂解气脱甲烷系统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30万吨乙烯裂解气脱甲烷系统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年产30万吨乙烯裂解气脱甲烷系统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摘要:在乙烯生产中,脱甲烷系统的能量消耗相当的大,大约是整个分离系统能量的50%,确立一个能量消耗低、投资小、流程简单的脱甲烷系统流程相当的重要。这次设计过程中将首先对几种分离方法做简单的比较,然后选择技术成熟、操作稳定、产品纯度高、能耗低的深冷分离法。从能耗来看,在深冷分离的三种流程中,以顺序流程的能耗最低。流程确立后,将要根据已知产品的产量和要求,对整个脱甲烷系统工艺流程进行相应的计算,确定各部分的操作条件,然后对主要的分离设备的工艺尺寸计算,并做出流程图和主设备图。

关键词:乙烯;脱甲烷塔;深冷分离;乙烯生产

Abstract

Abstract:In the production of ethylene , energy consumption of demethanizing system is rather remarkable, about accupying the separate system of 50% entirely , establish one energy consumption lower , little invest , the simple flow of demethanizing system is equal to importance. At first, compared to several kinds of separation methods in this design, then choose mature technology , operate stability , and produce product quality, which is separation by deep refrigeration. According to energy consumption, in separation by deep refrigeration include three kinds, but it is the lowest energy consumption of sequential process. After process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roduct of output and the request of process requirements, demethanizing system of process flow going on corresponding calculation, and confirm the operation condition of every part, then calculate anyone which are separate equipment, process and dimension. And do the process flow diagram and the main drawing.

Keywords:Ethylene; Demethanizer; Separation by deep refrigeration ; Ethylene producing.

目录

1 绪论 (1)

1.1乙烯裂解气分离技术的现状 (1)

1.2乙烯脱甲烷系统设计的目的、意义 (1)

1.3设计过程主要解决的问题 (2)

1.4设计的指导思想 (2)

2 脱甲烷系统流程及基础数据 (3)

2.1脱甲烷系统流程的确定 (3)

2.1.1 后脱氢高压深冷法 (3)

2.1.2 前脱氢高压深冷法 (3)

2.1.3 带膨胀机的前脱氢高压深冷法 (3)

2.1.4 带C

回收塔的高压脱甲烷法 (3)

2

2.1.5 前脱氢低压深冷法 (4)

2.1.6 结论 (4)

2.2设计基础数据 (5)

2.2.1 设计要求 (5)

2.2.2 基础数据 (5)

3 工艺过程计算 (8)

3.1分离器的计算 (8)

3.1.1 分离器的操作参数 (8)

3.1.2 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8)

3.1.2.1 第一分离器 (8)

3.1.2.2 第二分离器 (9)

3.1.2.3 第三分离器 (10)

3.1.2.4 第四分离器 (11)

3.1.2.5 第五分离器 (11)

3.1.2 富氢产品和低压甲烷产品 (12)

3.2脱甲烷塔的计算 (12)

3.2.1 进料的确定 (12)

3.2.2 脱甲烷塔塔板数计算 (13)

3.2.2.1 塔顶和塔底抽出物料 (13)

3.2.2.2 塔顶和塔底操作温度、压力 (15)

3.2.2.3 理论和实际塔板数计算 (17)

3.2.2.4 脱甲烷塔热量衡算 (19)

3.2.2.5 换热器及冷箱热负荷计算 (20)

4 主要设备工艺尺寸计算 (26)

4.1压缩机 (26)

4.1.1 甲烷压缩机 (26)

4.1.2 去脱乙烷塔原料压缩机 (28)

4.2分离器 (29)

4.3.1 塔径和板间距 (35)

4.3.2 堰及降液管 (36)

4.3.3 塔板设计 (38)

4.3.4 板压降的计算 (39)

4.3.5 几个极限的校核 (40)

4.3.6 塔板的负荷性能图 (42)

4.3.7 设计结果 (48)

4.3.8 塔件设计 (49)

谢词 (50)

参考资料 (51)

1 绪论

乙烯是石油化工工业中最重要的基本原料之一,由乙烯装置生产的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即“三烯三苯”是生产各种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乙烯工业的发展水平代表一个国家石油化学工业的水平。乙烯也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品之一。

乙烯装置是最复杂的化工装置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乙烯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乙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1.1 乙烯裂解气分离技术的现状

分离裂解气中烃类的方法有深冷分离法,油吸收法、络合分离法和吸附分离法。

油吸收分离法虽然可以省略乙烯制冷系统,但是吸收过程中不能得到氢气产品,只能获得甲烷-氢气混合馏分,而且总的能耗很高,生产一吨的乙烯的能耗大约为深冷法的1.5至2倍,产品质量差,回收率低,因此在大型装置上都不采用油吸收法,但由于其投资低的缘故,在小型的生产装置中仍然采用此法。

此外,尚对络合分离法和吸附分离法进行过研究,但现在还没有实现工业化。

深冷分离法技术成熟,操作稳定,产品纯度高、能耗低,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分离技术。按照裂解气中烃类分离顺序的不同,深冷分离法可分为以下不同的流程:顺序分离流程;前脱丙烷流程;前脱乙烷流程。其中,以顺序分离法的适应性最广泛,能耗最低,所以其应用也最广泛。

目前,Lummus、S&W、Kellogg等公司均采用顺序流程,Linde公司采用前脱乙烷流程,三菱油化及Brawn、UOP公司等多采用前脱丙烷流程。

1.2 乙烯脱甲烷系统设计的目的、意义

脱除裂解气中的氢和甲烷,是裂解气分离装置中投资最大、能耗最多的环节。在深冷分离装置中,需要在-9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进行氢和甲烷的脱除,其冷冻功耗约占全装置冷冻功耗的50%以上。

在顺序分离流程中,进入脱甲烷系统的裂解气除含有氢、甲烷之外,还有碳二至碳五以上的各种烃类。在前脱丙烷的分离流程中,进入脱甲烷系统的裂解气除氢和甲烷之外,其余为碳二和碳三馏分。在前脱乙烷的分离流程中,进入脱甲烷系统的裂解气仅含氢、甲烷和碳二烃类。

显然,在不同分离流程中,进入脱甲烷系统的气体组成相差甚大。由于不同流程的差异,找一种合适的、最优化的流程来满足工艺的要求成为十分必要的问题。

1.3 设计过程主要解决的问题

(1)根据导师给的题目要求,确定一个合适的工艺流程;

(2)查找基础数据;

(3)假设工艺流程中的各种主要的操作参数;

(4)通过工艺的计算,确定工艺过程中各种工艺操作参数;

(5)计算工艺流程的主要设备的工艺尺寸;

(6)对主要的设备,画其设备图;

(7)翻译与乙烯脱甲烷相关的外语文献。

1.4 设计的指导思想

本次设计过程中确保独立完成设计内容,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此次毕业设计。培养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从文献检索、科学实验、生产实践的调查研究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2 脱甲烷系统流程及基础数据

2.1 脱甲烷系统流程的确定

对于深冷法脱甲烷,有以下几种较为典型的工艺流程]3[:后脱氢高压深冷法、前脱氢高压深冷法、带膨胀机的前脱氢高压深冷法、带C2回收塔的高压脱甲烷法和前脱氢低压深冷法。

2.1.1 后脱氢高压深冷法

此法将裂解气经过一系列冷却器冷至-63℃,所得全部气液混合物送入脱甲烷塔,塔顶流出物冷却至-102℃,其冷却液回流入塔,未凝缩气体经两级冷箱分离甲烷和氢。所得氢的浓度约71%,氢的回收率一般为53%,乙烯损失2%左右。塔釜的C2以上馏分去脱乙烷塔分离。

2.1.2 前脱氢高压深冷法

此法是在逐级冷却裂解气的过程中使冷却后的气液混合物在分离罐中分离,其液相送入脱甲烷塔,气相则进一步冷却。因此,可在进入脱甲烷塔之前,在预冷过程中分离出大部分的氢和相当部分的甲烷。这样不仅减少了脱甲烷塔的进料量,而且使塔内甲烷/氢的比值大为提高,从而使能耗和乙烯的损失均大幅度降低。前脱氢高压深冷法所得氢气产品的浓度可以达到95mol%,乙烯的损失可以降低到0.1%以下。

2.1.3 带膨胀机的前脱氢高压深冷法

在高压深冷法中,脱甲烷塔塔顶馏出的甲烷,大部分是经过节流阀减压,从而为原料预冷系统提供冷量。如以膨胀机代替节流阀,即以等熵膨胀代替等焓膨胀,不仅能回收一定的机械功,而且能增加这部分甲烷的制冷量。

Lummus公司将-98℃的气相高压甲烷经过透平膨胀机膨胀减压至0.34MPa,温度降至-140℃。对30万吨/年乙烯装置而言,由透平膨胀机可回收280KW的机械功,并且使乙烯制冷功耗减少530KW,共节能810KW。

回收塔的高压脱甲烷法

2.1.4 带C

2

Linde公司早期曾采用后脱氢高压脱甲烷流程,现在已经转向前脱氢的方法。与Lummus公司的前脱氢流程相比,其主要的特点是增设了C2回收塔。当原料通过一系列冷箱冷至-95℃时气相产品中尚有相当的C2馏分,为此,增设C2馏分回收塔,对第三级冷箱的气相产品进行分馏,所得富含C2组分的馏分送入脱甲烷塔,而分馏C2之后的甲烷-氢馏分在进一步冷凝而获得氢气和甲烷产品。

与Linde的低压法相比,对30万吨/年乙烯装置而言,乙烯在甲烷中的损失可由347基方/小时降至181基方/小时,而压缩机的总功率降低2568KW。

2.1.5 前脱氢低压深冷法

该法是前脱氢高压深冷法的改进。原料预冷仍在3MPa的高压下进行,而脱甲烷塔则在0.5~0.6MPa压力下操作。脱甲烷塔压力降低,将使甲烷对乙烯的相对挥发度增大从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回流比。前脱氢高压深冷法脱甲烷塔回流比为0.8~1.0,而前脱氢低压法脱甲烷塔的回流比可以降低到0.09~0.1。对30万吨/年的乙烯装置而言,由于回流比的降低,塔顶冷凝器的冷冻功耗可由1800~1900KW降至550KW。

低压脱甲烷塔操作压力降至0.5~0.6MPa(G)左右时,其塔顶操作温度将降至一120℃甚至更低。为满足塔顶冷凝所需低温冷量的要求,一种方式是增设甲烷制冷系统提供所需低温冷量,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循环甲烷和透平膨胀机提供所需低温冷量。

2.1.6 结论

从上述典型工艺流程的比较可以看出:前脱氢分离流程明显优于后脱氢工艺流程,目前;后脱氢工艺流程基本上已被淘汰。脱甲烷塔在低压操作的时候,其相对挥发度增大,大幅度的降低了回流比,从而降低了塔顶冷凝器的能耗,而且分离产品的纯度高。在此次设计中,我将选择前脱氢低压深冷工艺流程,流程图如图2-1。

1、2、3、4、5、6、7——冷箱;8、9、10、11、12——第一、二、

三、四、五分离器;13——脱甲烷塔;14、16——原料换热器;

15——塔底再沸器; 18、20——段间冷却器;17——甲烷压缩机;

19——塔底釜液压缩机

图2-1 低压深冷脱甲烷工艺流程图

2.2 设计基础数据

2.2.1 设计要求

1、装置规模:乙烯产量30万吨/年

2、进入系统裂解气的组成、温度、压力:

3、出系统富氢产品组成

4、去脱乙烷系统气体组成

2.2.2 基础数据

查资料得,没有设置膨胀机的乙烯分离装置在分离过程中乙烯的损失量]5[大约是乙烯产量的1.89%(质量)。假设装置的年工作时间为300天,则在原料中的乙烯的量为:

1000000×( 1 + 0.0189 ) = 1018900 kg/d = 1018900/28.0536 = 36319.75932kmol/d 入口气体的量:

864kg/d 2451763.361kmol/d 104427.1403478

.00536.281018900

==?

表2-1 初始物料组成及基本数据假设装置年工作时间为300天

临界常数来源于参考资料[3]、[9]

出系统富氢产品

续表2-1 初始物料组成及基本数据

3 工艺过程计算

3.1 分离器的计算

3.1.1 分离器的操作参数

假设在分离输送过程中,由一个换热器以及管道所产生的压力降为0.01~0.02MPa ,则: 裂解气温度、压力: 0℃(3.56MPa)→ -34℃(3.54MPa)→ -47.23℃(3.52MPa)→ -72℃(3.50MPa)→分离罐(1)气体→ -72℃→-98℃(3.48MPa)→分离罐(2)气体→ -98℃→-136℃(3.46MPa )→分离罐(3)气体→ -136℃→-155℃(3.44MPa)→分离罐(4)气体→ -155℃→-180℃(3.42 MPa)→分离罐(5)气体→ -180℃→富氢组分

现在已知富氢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当设计参数达不到要求的时候,再调整温度,以达到设计的要求。

3.1.2 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分离器的计算过程中,首先根据操作温度和压力,利用K1atm 法、P-T-K图法和f/p图法求出各组分的汽液平衡常数,然后利用牛顿迭代法求出等温闪蒸过程的气化率e,最后在已知气化率,平衡常数和进料组成的情况下根据下面的公式求闪蒸后的组成:

()[]

11-+=

i i

i k e Z x (3-1)

i i i x k y = (3-2) e = V/F (3-3)

式中:i Z ——进料中i 组分的摩尔组成;

i x ——分离后液相中i 组分的摩尔组成; i y ——分离后气相中i 组分的摩尔组成;

e ——气化率;

i k ——i 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的企业平衡常数;15

V ——分离后气相的量;Kmol/d F ——进料量;kmol/d

3.1.2.1 第一分离器

由于裂解气在到达第一分离器之前通过换热器和输送管时会有压降产生,根据假设的压力降,可知在到达第一分离器是压力为3.50MPa ,温度为-72℃。

根据压力和温度查出各组分的平衡常数,然后利用牛顿迭代法计算出气化率

e,并依据公式(3-1)、(3-2)、(3-3)求出分离后气相和液相中各组分的分子含量和流量。具体计算数据如表3-1所示。

表3-1 第一分离器等温闪蒸结果

3.1.2.2 第二分离器

第一分离器出来的气相将通过冷箱换热后进入第二分离气进行等温闪蒸分离,分离的温度为-98℃,压力为3.48MPa。

计算步骤同3.1.2.1,计算结果如表3-2中所示。

表3-2 第二分离器等温闪蒸结果

续表3-2 第二分离器等温闪蒸结果

3.1.2.3 第三分离器

第二分离器出来的气相将通过冷箱换热后进入第三分离气进行等温闪蒸分离,分离的温度为-136℃,压力为3.46MPa。

计算步骤同3.1.2.1,计算结果如表3-3中所示。

表3-3 第三分离器等温闪蒸结果

3.1.2.4 第四分离器

第三分离器出来的气相将通过冷箱换热后进入第四分离气进行等温闪蒸分离,分离的温度为-155℃,压力为3.44MPa。

计算步骤同3.1.2.1,计算结果如表3-4中所示。

表3-4 第四分离器等温闪蒸结果

3.1.2.5 第五分离器

第四分离器出来的气相将通过冷箱换热后进入第五分离气进行等温闪蒸分离,分离的温度为-180℃,压力为3.42MPa。

计算步骤同3.1.2.1,计算结果如表3-5中所示。

表3-5 第五分离器等温闪蒸结果

3.1.2 富氢产品和低压甲烷产品

通过分离器五闪蒸后的气相将作为富氢组分输出,所以富氢组分的产量为16036.63198kmol/d,其中氢气的分子含量为95.585%

低压甲烷由第四分离器和第五分离器中分离出来的液相混合而成,其组成如表3-6中所示。

表3-6 低压甲烷的组成

3.2 脱甲烷塔的计算

3.2.1 进料的确定

物料1由第一分离器出来的液相经过减压(节流阀)后送入脱甲烷塔,物料2由第二分离器出来的液相经过减压(节流阀)后送入脱甲烷塔,物料3由第三分离器中出来的液相经过减压后送入冷凝器5中回热后送入脱甲烷塔。

塔顶回流脱甲烷塔顶气体经冷箱回收冷量后送入甲烷压缩机,甲烷压缩机出口气体部分作为高压甲烷产品送出,另一部分返回冷箱,经冷却至一定的温度后送入脱甲烷塔顶作为回流。

节流过程,根据H-S图和T-S图可以查出各组分节流效应值△t,然后利用各组分的组成、根据相加性原理近似计算出节流后的温度变化值。

△t = ∑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各组分的截流效应值

物流1由从第一分离器出来的液相,温度为-72℃,压力为3.46MPa,根据其液相的摩尔组成计算其质量百分含量。节流后的温度变化值:

△t = -15.36℃

同理:物流2由第二分离器中出来的液相,温度为-98℃,压力为3.44MPa,节流后压力为0.53MPa,节流后的温度变化值:

△t = -11.79℃

物流3由第二分离器中出来的液相,温度为-136℃,压力为3.42MPa,节流

后压力为0.52MPa ,节流后的温度变化值:

△t = -21.22℃

分离罐4出来的液相经过截流后,压力为0.52MPa ,温度降低了18.74℃,分离罐5出来的液相经过截流后,压力为0.53Mpa ,温度降低了16.83℃。

所以进料条件如表3-7、3-8中所示

表3-7 进料温度、压力及流量

表3-8 进料中各组分的组成

3.2.2 脱甲烷塔塔板数计算 3.2.2.1 塔顶和塔底抽出物料

由进料总量4321F F F F F +++= ,所以进料的总的组成如表3-9中所示。

表3-9 进料总物料及组成

精馏过程中,轻重关键组分分别是甲烷和乙烯,假设塔顶气体中的乙烯的摩尔分率≦0.0008,由于相对挥发度特别大,所以可以采用清晰分割计算。

物料守恒:

W D F += (3-4)

i i i Dy W x FZ +=

(3-5) 式中:F ——物料进料总量,kmol/d ;

D ——塔顶抽出的物料量,kmol/d ;

W ——塔底抽出的物料量,kmol/d ;

i y ——塔顶各组分的摩尔组成; i x ——塔底各组分摩尔组成; i Z ——总进料中各组分的摩尔组成

根据公式(3-4)、(3-5),对塔中的各种物料列出物料守恒关系式

物料平衡关系式

编号 总物料

84774.84891=+W D

(1) 2H

944.95501=+Dy (2) CO

995.13302=+Dy

(3) 4CH 0524.225450008.03=+W Dy

(4)

42H C

866.363095913.00008.0=+W D (5) 62H C 7433.967903=+W x (6) 22H C

4794.45904=+W x

(7) 63H C 001.1139305=+W x (8) 83H C 16685.33406=+W x (9) 43H C

47942.45907=+W x (10) +

4

C 12122.262108=+W x

(11)

联立(1)~(11)可以计算出:

D =23604.8452 kmol/d W =61287.0025 kmol/d 塔顶和塔底的汽液相组成如表3-10中所示

表3-10 塔顶塔底各组分的组成

3.2.2.2 塔顶和塔底操作温度、压力

现在假设塔顶的操作压力为0.51MPa ,塔底的操作压力为0.57MPa ,根据表3-10中塔顶和塔底的组成,先假设温度,然后利用K1atm 法、P-T-K图法和f/p图法求出各组分的汽液平衡常数,根据视差法分别求出塔顶的露点和塔

底的泡点,及为塔顶和塔底的操作温度。露点泡点视差计算如表3-11和表3-12中所示。

表3-11 塔顶露点温度视差计算

表3-12 塔底泡点温度视差计算

根据表3-11和3-12中可以知道,塔顶的操作温度为-134.6℃,塔底的操作温度为-53.4℃。

年产20万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毕业设计 20万吨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 摘要 苯乙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苯乙烯的现状及发展概况,苯乙烯反应的工艺条件,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 本设计以年处理量20万吨乙苯为生产目标,采用乙苯三段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方法,对整个工段进行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利用流程设计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计算,选用适宜的操作单元模块和热力学方法,建立过程模型进行稳态模拟计算并绘制了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计算,将整个流程分为了反应和精馏分离两个部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优化,并确定了整套装置的主要工艺尺寸。 由于本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机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仿真设计,减少了实际设计中的大量费用,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及最优综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乙苯,苯乙烯,脱氢,Aspen Plus,模拟优化

Abstract Styrene Monomer(SM)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yrene at conditions, catalyst for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styren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nnual targets, ethylbenzene three-stage dehydrogenation using styrene in the process, the entire section in the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e material balance, process design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ntire process, cho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unit module and thermodynamic methods, process model for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draw the P&ID diagram.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design process,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action and distillation to separate the two parts, the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entire process flow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main process of the entire device . This desig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designed to reduce the substantial costs of the actual design,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cess and optimal synthesis ,Aspen Plus,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毕设任务书_车间设计

2014届应用化学制药方向《毕业设计任务书》 设计人: 设计题目: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是把选定的实验室的的小试工艺放大到规模化大生产的相应条件,在选择中设计出最合理、最经济的生产工艺流程,做出物料和能量衡算;根据产品的档次,筛选出合适的设备;按GMP规范要求设计车间工艺平面图;估算生产成本,最终使该制药企业得以按预定的设计期望顺利投入生产。 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局令第28号)》、《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2008)》、《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版)》等。 设计内容: 1.处方设计 (1)查阅文献,详细列出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天然药物罗列指标性成分的生物学特性)等信息(天然药物提取物还需列药物浸膏的性状信息)。说明这些信息对选择剂型的指导意义。 药物的理化性质信息至少包括:溶解度和pKa、粒径(天然药物浸膏的过筛目数)、晶型、吸湿性、脂水分配系数(天然药物浸膏列指标性成分的脂水分配系数)、pH-稳定性关系。 稳定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对光、湿、热的稳定性。 生物学特性包括:药物(或天然药物的指标性成分)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2)处方的筛选与优化 列出选定处方的处方全部组成及各原辅料的用量。处方组成应包括: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 原料药、全部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应通过对比分析,选择固定的供应商。 说明处方筛选过程,并结合药物的临床用途、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及辅料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生物学特性等信息,说明所选定处方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说明处方优化的过程及理由。 处方的筛选与优化的原则:根据临床用途及给药途径慎重选择,尽量优化处方,做到处方与生产工艺为最佳匹配、有利于设备选型与生产工艺验证。

乙烯裂解炉工作流程

管式炉裂解 guanshilu liejie 管式炉裂解 pyrolysis in tubular furnace 石油烃通过管式裂解炉进行高温裂解反应以制取乙烯的过程。它是现代大型乙烯生产装置普遍采用的一种烃类裂解方法。 管式炉裂解生产乙烯的工艺已有60多年的历史。管式裂解炉是其核心设备。为了满足烃类裂解反应的高温、短停留时间和低烃分压的要求,以及提高加热炉的热强度和热效率,炉子和裂解炉管的结构经历了不断的改进。新型的管式裂解 炉的热强度可达290~375MJ/(m h),热效率已可达92%~93%,停留时间可低于0.1s,管式炉出口温度可到900℃,从而提高了乙烯的产率。 工艺流程可分为裂解和急冷-分馏两部分(图1[管式炉裂解工艺流程]

①裂解裂解原料经预热后,与过热蒸汽(或称稀释蒸汽)按一定比例(视原料不同而异)混合,经管式炉对流段加热到500~600℃后进入辐射室,在辐射炉管中加热至780~900℃,发生裂解。为防止高温裂解产物发生二次反应,由辐射段出来的裂解产物进入急冷锅炉,以迅速降低其温度并由换热产生高压蒸汽,回收热量。 ②急冷-分馏裂解产物经急冷锅炉冷却后温度降为350~600℃,需进一步冷却,并分离出各个产品馏分。来自急冷锅炉的高温裂解产物在急冷器与喷入的急冷油直接接触,使温度降至200~220℃左右,再进入精馏系统,并分别得到裂解焦油、裂解柴油、裂解汽油及裂解气等产物。裂解气则经压缩机加压后进入气体分离装置。 裂解原料和产品分布最初,美国管式炉裂解原料是用天然气、油田伴生气和炼厂气中回收的轻质烃,其中主要含有乙烷、丙烷、丁烷及碳五馏分。50年代,西欧和日本的石油化工兴起,由于缺乏石油及天然气资源,因而采用石脑油作裂解原料。60年代后,又相继开发以轻柴油、重柴油和减压瓦斯油为原料的裂解技术,扩大了裂解原料来源。对于不同的原料,裂解工艺参数不同、在适宜条件下的裂解产品分布也各异(见表[不同原料管式炉裂解产品

机械工程学院xxxx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doc

机械工程学院2011 年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2011 年机械工程学院将有 3 个本科及相应的专升本专业、 2 个专科专业共774名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工作。人员分布情况见下表: 班级人数学历辅导员 09 材料成型(专升本)15本科 09 汽车服务工程(专升本)96本科李航 合计111 09 机制(专升本)214本科 吴长谦合计214 07 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16本科 07 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81本科 张静 07 级汽车服务工程63本科 合计260 06 机械制造(五年制)383+2 08 级机电一体化技术151专科冯利民 合计189 总人数774 为搞好此次毕业设计工作,根据安阳工学院教务处下发的《安阳工学院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规程》精神,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一、目的和要求 1.目的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要求 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毕业设计(论文)任务,撰写符合要求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具体地说,在知识要求方面,应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使得理论认识深化、知识领

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在能力培养方面,学生应学会依据课题的任务,进行资 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正确使用工具书,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和撰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及测试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在综合素质要求方面,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 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工程观点、生产观点、经济观点和全局观点。 二、组织机构 成立“机械工程学院2011 毕业设计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如下: 1、毕业设计工作小组 组长:张勇教授负责全面工作 副组长:苗晓鹏副教授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成员:朱艳芳教授负责 07 机制本科 11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66 人) 鲍雅萍教授负责 07 材料 81 名学生、09 材料专升本 15 名学生、 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36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0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32 人); 王俊昌副教授负责 07 汽车 63 名学生、 09 汽车专升本 96 名学生 的管理工作(合计: 159 人); 赵成钢副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105 名学生、 08 机电一体化专 科 51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56 人); 王曙光教授负责 09 机制专升本 73 名学生、 06 机制(五年制) 38 名学生的管理工作(合计: 111 人); 2、资格审查工作小组 组长:康国强副教授负责资格审查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张新红负责学生成绩的审查和毕业设计资料的归档工作; 牛东亚负责日常工作; 成员:张静负责 07机制本科的管理工作; 吴长谦负责 09机制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李航负责 09材料、 09 汽车专升本的管理工作; 冯利民负责 08 级机电一体化、 06 机制(五年制)的管理 工作;

手机壳毕业设计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系别: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号: 134 学生姓名:江正华 学生学号: 1304103426 设计(论文)题目儿童手机上盖注塑模具设计指导教师:刘军华 设计地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起迄日期:2015.6.20—2015.11.20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班级模具134 姓名江正华 一、课题名称:儿童手机前壳注塑模具设计 二、主要技术指标: 1.依据产品图纸UG造型设计步骤合理,曲面光顺。 2.设计结构合理,保证塑件外表面光滑、无凹痕、熔接痕等可能出现的一些缺陷 3.设计出模具的正常生产使用寿命必须达到30万次。 4.附录图纸输出视图选择合理,符合国家制图标准。 5.模具维护方便、经济性高、简单可靠。 三、工作内容和要求 1.采用CAD和UG软件对儿童手机进行初次造型,实现三维图和二维图的转换。 2.描述工件结构特,分析工件的成型原理并确定其成型方法。 3.依据工件尺寸,计算优化、合理选择模架和注塑机。 4.毕业论文组成应该有分为如下几个部分标题,引言,摘要,正文,结束语,答谢词。 5.毕业论文在1万字以上,毕业设计报告要求0.8万字左右。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世刚,郭润兰。工程力学及设计基础。2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14 2. 赖华清.李洪达。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3.于云程,李洪达。模具CAE技术应用机电工程学院,2014 4.叶峰,郭伟。典型模具制作机电工程学院模具教研室,2013 5.周正元,赖华清。机械制造基础,2012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系主任(签名)年月日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大全 ★双侧驱动式旋耕灭茬机设计 ★温室用小型电动旋耕机设计 ★玉米对心种子播种机设计 ★多功能机械手设计 ★越障行走机的结构设计 ★秸杆原料育苗钵成型机的设计 ★耐磨材料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西红柿采栽机械特性试验研究 ★揉性清洗技术在汽车发动机清洗中的应用 ★液体菌种自动接种装置的设计 ★果蔬高压电场保鲜技术及装置研究 ★新型变质白口铸铁犁铧及旋耕刀材料成份配比的试验研究★气缸盖试漏机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筛片及工作参数的优化设计 ★汽车差速器的设计 ★水稻直播种绳加工装置的参数优化及虚拟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水稻种绳捻制装置的研制及性能试验 ★旋耕刀结构参数对作业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秸杆粉碎粒度与粘接剂对育苗钵成型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三菱发动机材料耐磨性能研究 ★落叶清扫压缩机的设计 ★电磁场处理半连续铸造铝硅合金组织的影响研究 ★采摘机械手结构设计及三维建模研究 ★锤片式肥料搅拌机的设计 ★蔬菜育苗营养块成型机研制 ★二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基于Pro/E的旋耕机工作部件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小型播种施肥机设计 ★草坪清理机的改进设计 ★连栋温室结构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 ★秸杆揉切机设计 ★新型半自动地板清洁器的设计 ★免耕播种机侧深施肥装置的设计 ★南瓜种子分选机振动机构的设计 ★冰屑清扫部件的设计 ★奶牛场喷雾式清粪机设计 ★饲草切碎机设计 ★种绳特性参数影响因素的试验研究 ★鼠道式开沟器设计 ★秸秆饲料压块机设计

★免耕精量播种机设计 ★流体播种穴播排种器建模与仿真 ★大棚除尘(除雪)机设计 ★蔬菜播种机设计 ★无人飞行喷雾机设计 ★种绳捻制机设计研究 ★培养料翻料搅拌机的研制 ★草坪清理机理研究及清理机部件的设计 ★小型玉米授粉机的设计 ★饲料粉碎机设计 ★折叠式接种箱的研制 ★种绳捻制机仿真设计 ★芦苇收割机设计 ★大枣采摘机的设计 ★多物料动态精确定位仿真研究 ★纸载体种绳播种技术所需原料物理机械特性研究 ★免耕播种机开沟播种装置的设计 ★桥式起重机生产不安全因素发生部位及其相关信号采集的研究★矩形熔炼炉钢结构总体设计 ★盘元钢筋矫直机设计 ★推块式分拣机分拣系统道岔执行机构的设计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数据库及推理方法研究 ★钢坯剪切定尺机设计 ★50T精炼炉液压系统设计 ★基于微波干燥方法的水分测量仪器的设计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气控系统设计 ★工业固体废物回转焚烧炉窑装置设计 ★4063m3炼铁高炉气动开口机设计 ★炼铁厂带式输送机设计 ★球塞气举往复式投球装置设计 ★钢坯回转台设计 ★连铸坯定尺火焰切割机设计 ★摩托车减振特性的有限元分析 ★塑料注射机液压系统的改造 ★翻板机设计 ★基于PLC和变频技术的恒压供水系统设计 ★300t炼钢转炉倾动及抗扭装置设计 ★钻井液振动筛设计及关键零部件疲劳设计研究 ★发动机水泵轴承液压机设计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选型设计系统研究 ★摩托车发动机156FMI摇臂制造工艺及工装设计 ★滚动轴承噪声测量与研究 ★ZJ50ZPD钻机模拟实验台设计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乙烯裂解(题库)

乙烯裂解 初级一 填空题 (A) 328. 1米=( )毫米=( )微米=( )丝=( )埃 (K 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1000 10 10 10 330. 1公顷=( )米=( )市亩,1英亩=( )市亩。 (KHD: 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10 15 6.072 336. 汽化有两种方式,即( )和(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蒸发沸腾 339. 分子组成和分子量完全相同,但分子结构不同,因而性 质也不同的物质叫做(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同分异构体 341. 烷烃的分子通式是( ),烯烃分子的通式是(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CnH n+2 Cn H2n 351. 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 ),( ),(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 352.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匀、稳 定的混合物叫( ),被溶解的物质叫( ),而溶解 其它物质的物质叫(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溶液溶质溶剂 353. 在分子中只有( )和( )两种元素所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叫做烃、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碳氢 354. 石油化学工业是指以( )和( )为原料的化学工 业。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石油天然气 420. 分散控制系统的含义是(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风险分散 425. 生产乙烯的原料,按其状态可分为( )与( )两大类,按其密度,则可分为( )与(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气态原料液态原料轻质原料重质原料 431. 某班的工艺参数有200个,当班共记录三次,经检查发现有6个错误,则其差错率为(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1% 441. 蒸汽--空气烧焦的反应方程式为(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C+O →CO +Q 451. 废热锅炉的作用,一是( )( ),二是(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将裂解气降温,减少二次反应 回收裂解气的热量 456. 水蒸汽稀释比,俗称水油比,是指( )(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稀释蒸汽与裂解原料重量流量之比值。 531. 工艺水质量上的控制要求是( );(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PH值在8-9 油含量比较低 534. 新区急冷水循环泵的超速跳闸值是( )(根据本装置实际情况回答)。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4180转/分 536. 裂解汽油干点的设计值为( )(根据本装置实际情况回答)。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205℃ 537. 当新区急冷系统压力过低时,可由PIC-1121补入( )或( )(根据本装置实际情况回答)。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N 燃料气 539. 老区急冷油循环泵出口压力低联锁值是( )(根据本装置实际情况回答)。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6.86Kg/cm (表) 540. 丙烷精制的原料来自( )。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丙烯精馏塔塔釜 541. 对GK-V型炉而言,辐射段炉管管壁温度不应超过( )℃,上、下温差不应超过( )℃,混合原料预热段(下段)最大壁温不应超过( )(根据本装置实际情况回答)。 (KH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1125 30 750 543. 新区高压锅炉给水中注入的药剂是( ),其分子式为( )。 (KH D:工艺基本知识) 答文:磷酸钠 Na PO ·12H O 566. 所谓三级安全教育指( )、( )、( )。 (KHD:工艺基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管理规范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的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论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管理,提高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经学院教学管理委员会讨论,制定该管理规范。 1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与成果形式 1.1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基本要求 1.1.1主要任务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与电气工程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论文。侧重于计算机测控系统的设计、试验以及嵌入式计算机、工控计算机在机电系统中应用的论文,还应绘制有关图表。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任务书,并正确地绘制产品设计创意草图、产品电脑效果图、产品工程图及制作产品模型,以上都通过展板体现出来;并要求做出幻灯片以便于毕业设计(论文)答辩的演示。 3)工业工程类学生应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设计任务,编写符合要求的设计说明书,并正确地绘制机械图纸或独立地撰写一份毕业设计(论文)。 1.1.2知识要求 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应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分析与解决工程问题。通过学习、研究与实践,使得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1.1.3能力培养要求 1)工程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资料的调研、收集、加工与整理,学会正确使用工具书;熟悉有关的工程设计的程序、方法与技术规范;锻炼工程设计计算、图纸绘制及编写技术文件的能力;掌握实验、测试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工业设计类学生应会依据课题任务,进行市场调研,资料的收集、加工与整理;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的设计创意方法,产品设计的程序、方法,提高产品设计创意、表现、效果

机械毕业设计总结

篇一:机械专业毕业设计总结 毕业设计总结 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们小组 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在没有接受任务以前觉得毕业设计只是对这一年来所 学知识的单纯总结,但是通过这次做毕业设计发现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 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 这次毕业设计要求制定一个公路质量安全监督实施方案,非常切合我们以 后质监工作的实际,是一次非常好的演练机会。尽管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 不够透彻,我们仍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设计并希望有所突破。下面就对 我们这次设计的过程做个简单的小结: 第一,课题分析。在接到毕业设计题目后,我们小组成员认真翻阅了指导 老师提供的资料,对课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向老师请教了设计中的一些要 点及难点。 第二,总体设计。在对课题进行仔细分析以后,小组组长概括出了这次设 计的大体框架,并将设计划分成了若干模块,由小组成员分别完成。 第三,资料整理。小组成员在得到各自的任务后,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 径积极查阅资料,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资源共享,以达到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及工 作效率。 第四,课题实现。在资料准备充分后,大家开始着手论文的撰写,在组长 的带领下,大家精诚协作、共同探讨,充分体现出了小组成员的团结精神。过 程中,大家也越到不少问题,通过一起讨论、请教老师、以及翻阅资料等方式 将问题一一解决。 第五,论文整理。在小组成员完成了各自的模块以后,组长将论文进行了 整合,并整理成册。 我们这次的设计大体过程就是这样。在此,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李航老 师对我们的悉心指导,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次的毕业设计,我们对 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实施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充分的将所学理论知 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跟其他小组探讨、以及请教老师等方式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经历了一些困难,但同样收获巨大。这次设计不仅 提升了大家的业务能力,也加强了各组员的团队意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非 常大的帮助。虽然这个方案做的还不够专业,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 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将使我们终身受益。篇二: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机械类专业毕业设计心得体会 虽然每学期都安排了课程设计或者实习,但是没有一次像这样的课程设计能与此次相比,设计限定了时间长,而且是一人一个课题要求更为严格,任务更加繁多、细致、要求更加严格、设计要求的独立性更加高。要我们充分利用在校期间所学的课程的专业知识理解、掌握和实际运用的灵活度。在对设计的态度上的态度上是认真的积极的。 通过近一学期毕业设计的学习,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我的设计思维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与提高。作为一名设计人员要设计出有创意而功能齐全的产品,就必须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思考我们身边的每一个机械产品,只有这样感性认识丰富了,才能使我们的设计思路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我设计的单体仿形棉花打顶机来说吧,最初老师让我调研一些关于棉花打顶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方案出来,使结构简单,并且造价低,通用性好等

年产2000吨环氧树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第1章绪论 (8) 1.1产品介绍 (8) 1.2、生产工艺 (8) 1.2.1一步法工艺 (11) 1.2.2二步法工艺 (11) 1.3、主要原材料 (12) 第2章初步工艺流程设计 (12) 2.1 工艺流程框图: (13) 2.2工艺流程: (14) 第3章物料衡算 (14) 3.1 计算条件与数据理: (15) 3.2 原料用量计算: (15) 3.3 缩合工段物料衡算: (16) 3.3.1 一次反应: (16) 3.3.3回收过量环氧氯丙烷: (18) 4.3.4 环氧树脂收集: (19) 第4章热量衡算 (19) 4.1对溶解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对反应釜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冷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反应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回流脱水阶段:..............................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对蒸发器进行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脱苯所需热量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脱苯用冷凝器冷却水用量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 其它设备的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设备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溶解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2 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4计算封头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5校核筒体和封头的水压试验强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6夹套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7搅拌器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反应釜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选材:......................................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2确定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3计算筒体厚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年产10万吨苯乙烯工艺设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年产10万吨苯乙烯工艺设计 一、前言 苯乙烯,分子式88H C ,结构式256CH CH H C ,是不饱和芳烃最简单、最重要的成员,广泛用作生产塑料和合成橡胶的原料。如结晶型苯乙烯、橡胶改性抗冲聚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聚体(ABS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体(SAN )、苯乙烯-顺丁烯二酸酐共聚体(SMA )和丁苯橡胶(SBR)。 苯乙烯是1827年由M · Bonastre 蒸馏一种天然香脂-苏合香时才发现的。1893年E · Simon 同样用水蒸气蒸馏法由苏合香中得到该化合物并命名为苯乙烯。1867年Berthelot 发现乙苯通过赤热陶管能生成苯乙烯,这一发现被视为苯乙烯生产的起源。1930年美国道化学公司首创由乙苯脱氢法生产苯乙烯工艺,但因当时精馏技术未解决而未工业化。直至1937年道化学公司和BASF 公司才在精馏技术上有突破,获得高纯度苯乙烯单体并聚合成稳定、透明、无色塑料。1941~1945年道化学、孟山都化学、Farben 等公司各自开发了自己的苯乙烯生产技术,实现了大规模工业生产。 50年来,苯乙烯生产技术不断提高,到50年代和60年代已经成熟,70年代以后由于能源危机和化工原料价格上升以及消除公害等因素,进一步促进老工艺以节约原料、降低能耗、消除三废和降低成本为目标进行改进,取得了许多显著成果,使苯乙烯生产技术达到新的水平。除传统的苯和乙烯烷基化生产乙苯进而脱氢的方法外,出

现里Halcon乙苯共氧化联产苯乙烯和环氧丙烷工艺,其中环球化学∕鲁姆斯法的UOP∕Lummus的“SMART” SM工艺是最先进的,通过提高乙苯转化率,减少了未转化乙苯的循环返回量,使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减少了分离部分的能耗和单耗;以氢氧化的热量取代中间换热,节约了能量;甲苯的生成需要氢,移除氢后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采用氧化中间加热,由反应物流或热泵回收潜热,提高了能量效率,降低了动力费用,因而经济性明显优于传统工艺。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固体制剂车间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1设计依据及设计围 1.1设计依据 1.1.1设计任务 课题名称:布洛芬剂车间工艺设计 生产规模:年产片剂(奥美沙坦酯)6.5亿片 1.1.2设计规和标准 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2010年修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 2.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实施指南(2010年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 3.医药工业厂房洁净设计规,GB50457-2008 4.洁净厂房设计规,GB 50073-2001 5.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6.设计规和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GB/T50016-2006(2006年版) 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GB50058-1992 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 1.2设计围 本设计参照《医药建筑项目初步设计容及深度的规定》、《车间装置设计》;及校本科生毕业小设计总体要求。 此次设计的围限于片剂车间围的工艺设计及对辅助设施、公用工程等提出设计条件,包括相关的生产设备、车间布置设计、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设计,同时对空调通风、

照明、洁净设施、生产制度、生产方式、土建、环保等在的一些非工艺工程提出要求。

2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设计原则 2.1.1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 1.工艺布局应按生产流程的要求,做到布置合理,紧凑,有利生产操作,并能保证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 2.工艺布局要防止人流、物流之间的混杂和交叉污染,并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a分别设置人员和物料进出生产区的通道,极易造成污染的物料(如部分原辅料,生产中废弃物等),必要时可设置专用入口,洁净厂房的物料传递路线尽量要短。 b人员和物料进入洁净生产区应有各自的净化用室和设施。净化用室的设置要求与生产区的空气洁净度级别相适应。 c生产操作区应只设置必要的工艺设备和设施。用于生产、贮存的区域不得用作非本区域工作人员的通道。 3.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净化效果,节约能源,有空气洁净度要求按下列要求布置: a空气洁净度高的房间或区域宜布置在人员最少达到的地方,并宜靠近空调机房。 b不同空气洁净度级别的房间或区域宜按空气洁净度级别高低有及外布置。 c空气洁净度相同的房间或区域宜相对集中。 d不同空气洁净度房间之间相互联系应有防止污染措施,如气闸室或传递窗(柜)等。 4.洁净厂房应设置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存放区域,且尽可能靠近与其相联系的生产区域,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混杂与污染。存放区域应安排试验区,

2016届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理工类)格式规范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机械工程学院理工类) 题目名 称: 学院 (部): 专 业: 学生姓 名: 班 级: 学号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题目名称如果只有一行文字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

职称 最终评定成绩: 湖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资料 第一部分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201 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学 院(部):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班 级: 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职称 理工类专业格式参 考规范,打印时请 去掉此框!! 助教职称的填写在第二 行;如只有一位指导教师 则去掉第二行,如有三位教师,则再添加一行。

(注: )

湖南工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诚信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章以明确方式注明。除此之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应承担的责任。 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摘 要 (空一行) ××××××××××××××××(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首行缩进2字符)×××××××××××××××××××××××××××××××××××××××××××××××××××××××××××××××××××××××××××××××××××××××××××××××××××××××××××××××××××××××××××××××××××××××××××××××××××××××××××××××××××××××××××××××××××××××××××××××××××。(要求400字左右) (1)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2)结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3)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4)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空1行) 关键词:×××,×××,×××(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最后一个关键词后面无 标点符号) (小四号黑体)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在前面)。 (三号黑体居中,段前0.5行,段后0.5行,单倍行距)

年产20万吨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20万吨/年乙苯脱氢制苯乙烯装置工艺设计 摘要 苯乙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之一。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苯乙烯的现状及发展概况,苯乙烯反应的工艺条件,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催化剂,苯乙烯的生产方法和生产工艺。 本设计以年处理量20万吨乙苯为生产目标,采用乙苯三段催化脱氢制苯乙烯的工艺方法,对整个工段进行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物料衡算,并利用流程设计模拟软件Aspen Plus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全流程模拟计算,选用适宜的操作单元模块和热力学方法,建立过程模型进行稳态模拟计算并绘制了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在设计过程中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简化计算,将整个流程分为了反应和精馏分离两个部分,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对整个工艺流程进行了模拟优化,并确定了整套装置的主要工艺尺寸。 由于本设计方案使用计算机过程模拟软件Aspen Plus进行仿真设计,减少了实际设计中的大量费用,对现有工艺进行改进及最优综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乙苯,苯乙烯,脱氢,Aspen Plus,模拟优化

Abstract Styrene Monomer(SM)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s.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yrene at home and abroad, styrene reaction conditions, catalyst for ethylbenzene dehydrogenation to styrene, styrene production methods and production processes.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the annual handling capacity of 200,000 tons of ethylbenzene production targets, ethylbenzene three-stage dehydrogenation using styrene in the process, the entire section in the process design and equipment se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sign of the mission statement of the entire process the material balance, process design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entire process, cho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unit module and thermodynamic methods, process model for steady-state simulation and draw the P&ID diagram. The entire process in the design process, simplify the calculation, the whole process is divided into reaction and distillation to separate the two parts, the use of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on the entire process flow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and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main process of the entire device . This design using computer simulation software Aspen Plus simulation designed to reduce the substantial costs of the actual design, to improve the existing process and optimal synthesis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words:Ethylbenzene,Styrene,dehydrogenation,Aspen Plus,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