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值求解人体上肢两刚体系统

数值求解人体上肢两刚体系统
数值求解人体上肢两刚体系统

智能感知人体识别

智能感知人体识别 摘要:先对在线视频信息处理降维,判断视频中是否有目标出现,进行视频信 息的存储或背景更新;然后对视频图像当前帧和背景帧差分检测和当前帧Canny 边缘检测,得到视频目标初始差分边缘模板目标检测、随目标在变化更新模板通过形状和色彩差异确认新目标的出现,进而识别分类。减少处理冗余信息的时间,提高视频目标检测识别效率。 关键词:信息处理降维;差分检测;Canny边缘检测;识别效率 0引言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已广泛用于政府、军队、银行、社会福利保障、电子商务、安全防务等领域。例如,一位储户走进了银行,他既没带银行卡,也没有回忆密码就径直提款,当他在提款机上提款时,一台摄像机对该用户的眼睛扫描,然后迅速而准确地完成了用户身份鉴定,办理完业务。这是美国德克萨斯州联合银行的一个营业部中发生的一个真实的镜头。而该营业部所使用的正是现代生物识别技术中的“虹膜识别系统”。此外,美国“9.11”事件后,反恐怖活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加强机场的安全防务十分重要。美国维萨格公司的脸像识别技术在美国的两家机场大显神通,它能在拥挤的人群中挑出某一张面孔,判断他是不是通缉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社会认同度的提高,人脸识别技术将应用在更多的领域。 1、企业、住宅安全和管理。如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人脸识别防盗门等。 2、电子护照及身份证。这或许是未来规模最大的应用,国际民航组织(ICAO)已确定,从2010年起,其118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必须使用机读护照,人脸识别技术是首推识别模式,该规定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中国的电子护照计划公安部一所正在加紧规划和实施。 3、公安、司法和刑侦。如利用人脸识别系统和网络,在全国范围内搜捕逃犯。 4、自助服务。如银行的自动提款机,如果用户卡片和密码被盗,就会被他人冒取现金。如果同时应用人脸识别就会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5、信息安全。如计算机登录、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在电子商务中交易全部在网上完成,电子政务中的很多审批流程也都搬到了网上。而当前,交易或者审批的授权都是靠密码来实现,如果密码被盗,就无法保证安全。但是使用生物特征,就可以做到当事人在网上的数字身份和真实身份统一,从而大大增加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系统的可靠性。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数字图像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检测和监控系统已经被应用于交通监控、银行系统和流水线产品检测等很多方面。传统的检测和监控是由人在主控室来操纵各路摄像机,或者是摄像机连续不断地工作,将拍摄到的图像视频信号存储起来供以后分析使用。这样就出现以下问题

(完整word版)实验二人体上肢动作特性实验.doc=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工学院

实验二人体上肢动作特性实验 人体上肢动作特性涉及到灵活性、稳定性及准确性。人体动作的灵活性是指操作时的动作速度与频率。动作速度是指肢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路程;动作频率是指每秒钟或每分钟动作重复的次数。人体动作的准确性可从动作形式(方向和动作量)、速度和力量三个方面考察。这三个方面配合恰当,动作才能与客观要求相符合,才能准确。通过以下实验可了解人体上肢动作的特性以及影响动作灵活性、准确性、稳定性的因素。 实验二-1 手指的灵活性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人体动作的灵活性是指操作时的动作速度与频率。手指灵活性测试可用于测定手指、手、手腕的灵活性,也可测定手和眼的协调能力。 二、实验原理 通过将金属细棒插入实验板的圆孔中所需时间,测试手指动作灵活性以及手眼协调能力。比较手指插棒的运动顺序不同的所需时间验证人体上肢运动特性受影响的因素。 三、实验装置与测试仪器 采用BD-II-601型手指灵活性测试仪(见图2-1),该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实验板圆孔:直径1.6mm,100个,各孔中心距20mm; 2.金属插棒:直径1.5mm,长度20mm,110个; 3.记时:1ms~9 999s,4位数字显示,内藏式整体结构; 4.记时开始与结束可按键,也可以由金属棒插入左上角第1个孔与右上角后1个孔自动进行; 5.实验用镊子:1把。 图2-1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

图2-2 手指灵活性测试仪面板示意图 四、实验内容 1.金属插棒放入左侧槽中,优势手拿起右侧槽中的镊子; 2.被试用镊子将左侧槽中的金属棒插入实验板的圆孔中,插入顺序分以下四种: ①先插开始位,从上至下,再从下至上,……依次逐列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②先插开始位,从上至下,再从第2列开始由上至下,……依次逐列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③先插开始位,从左至右,再从第2行由右边第一个开始至左,……依次逐行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④先插开始位,从左至右,再从第二行开始由左至右,……依次逐行插入,最后插终止位; 记时会自动开始,到插终止位时结束,并记录插入100个棒所需时间于表2-2; 3.每次重新开始需按“复位”键清零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1.测量数据 表2-2 手指的灵活性测定数据 顺序 ①②③④ 次数 1 2 3 4 平均时间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方案

智能安防监控系统方案 一、系统要求 本系统全部安装在室外并要求达到以下功能: 1、对本地域的要点地区通过摄像机进行远距离观察,有异常时录 像。 2、对监控地域的围墙进行监控,防止非本地区人员从非正常渠道进 入本地区。 3、在房间内等地方设置双监探测器来探测已经进入的非法入侵人 员。 4、在发现非正常进入的人员后马上将告警上传至警卫值班室,并发 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保安。 二、系统构成 根据以上系统要求,系统方案构成如图:

图1、系统方案 图中各器件名称及作用如下: 1、对射式红外报警器、双监探测器 对射式红外报警器属于主动式红外报警器,成对使用。其中一个发出红外光束,另一个接收红外线光束。当有物体将红外线光束遮蔽时报警器就产生告警。对射式红外报警器依据要监测的距离长短可以选用不同探测距离的型号,一般常用的有30m、60m、100m、150m几种。 双监探测器一方面通过被动接收人体红外线来产生告警,另一方面依靠自身主动发送的微波依靠多普勒效应探测移动的物体来产生告警,所以称为双监探测器。 2、数字硬盘录像机 数字硬盘录像机拥有视频录像,响应报警,遥控输出等功能。各红外对射报警器、双监探测器等的告警信号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响应通知管理员已经发生告警,另外通过事先确定好的遥控关联功能来启动光电警报器,打开灯光并录像等功能。 3、警报器 警报器由报警主机控制发出声光告警信号,通知值班人员。 4、摄像机 摄像机用于采集现场视频图像,通过数字硬盘录像机后转换成数字信号再存储好硬盘上,同时数字化的视频图像、录像还可以通过计算机来观看和调用。摄像机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不同的使用要求可以选配不同的种类,例如要求观察远距离的图像就需要大变焦倍数的望远型摄像机,如果要求夜晚也可以观察到图像可以选用有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机,在走廊等小范围地点可以使用成本较低固定的广角摄像机,在室外要使用带有防水密封的护罩来保护摄

金融行业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金融行业人脸识别智能监控系统方案 2010-08-03 目录 一、前言 (2) 1.1 安防体系概述 (2) 1.2 银行系统现状 (3) 1.3 科技介绍 (4) 1.4 系统框架 (4) 1.5 设计原则 (6) 二、智能识别监控系统 (6) 2.1 应用场合 (6) 2.2 系统功能 (7) 2.3 系统特点 (9) 2.4 系统结构与指标 (9) 三、A TM监控系统 (11) 3.1 背景 (11) 3.2 系统概述 (12) 3.3 系统架构 (12) 3.4 软件构成 (14) 3.5 实时监控 (15) 3.6 网络通讯 (17) 3.7 管理系统 (18) 3.8 面像分析处理 (18) 四、智能识别出入控制系统 (22) 4.1 概述 (22) 4.2 系统总体结构 (22) 4.3系统总体功能 (24) 五、大客户出纳身份鉴别系统 (26) 六、运钞车GPS定位系统(略) (27) 七、项目实施 (28) 八、结论 (29)

一、前言 我们可以对监控系统的发展作个归纳,目前的监控系统经历拉第一代模拟监控,第二代数字数字监控,正逐步过渡到第三代数字智能监控的过程。科技充分利用自己在面像识别领域的领先优势,结合人脸最显著的生物特征识别__人脸识别技术,率先推出的就是第三代的数字智能监控系统__智能监控系统,将是下一代监控系统发展的标志。 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系统的安全防范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因此金融行业智能监控系统方案将着重从银行系统的具体应用出发。目前银行营业网点、库点是金融系统经济管理和安全技术防范的前沿阵地,其安全保障对社会与经济的影响都十分重大。特别是近年针对银行的犯罪屡屡见诸报端,手段也越来越多,更加隐蔽,技术性更高,对安防体系与破案手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加强银行系统营业网点的安全管理,各地银行都在逐步建设或完善安防体系,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针对各地银行的自身现状,各地银行系统将对其所属总部及省、市网点安防系统进行改造,以使全行安防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据此,上海信宁科技有限公司结合自身技术与产品优势,向银行系统提供安防整体解决方案。 1.1 安防体系概述 广义的银行安防体系涉及许多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营业网点安全: ?金库安全:防止内部人员作案,防止物理破坏作案;

正常人体运动学 第四章 肩关节运动学

第四章关节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上肢运动学 第三节下肢运动学 第四节颈部和躯干运动学 第一节概述 二、关节的分类①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分)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 ●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2. 双轴关节 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3. 多轴关节 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 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 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活动,如肘关节 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节和联动关节。 1. 单动关节 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 联动关节 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三、关节的运动 1. 屈、伸 运动环节在矢状面内,绕冠状轴运动。向前运动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 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 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 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在冠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 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3. 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 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4. 环转

智能体温人体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基于工控机智能体温人体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应用背景 随着全国各地防疫措施的迅速落实到位,企业复工、学校开学、园区景区开放,伴随着人员流动增大的状况,单一的测温系统很难满足城市、车站、社区、企业在控制人员出入等方面的需求。人员流动性大、聚集性高、疫情防控不得有任何放松,疫情防控测温是重重之重,对于人员密集的进出口采用手持设备检测效率低,容易交叉传播的问题亟待解决。 方案设计 人脸识别、体温检测、门禁一体机解决方案——具备实时精准测体温、佩戴口罩识别、预警和追踪高危人群等功能,可在园区、办公室、商场、地铁站、机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快速部署,以无接触的方式,随时掌控高危人群动态,用科技化的手段助力疫情防控。 总体架构 由人体测温设备、监测专网和疫情防控平台组成。 人体测温设备:采集人体温度、视频和抓拍图像 监测专网:采用专线构建疫情监测专网,确保疫情数据高速、可靠、安全传输。 疫情防控平台:提供视频监控、体温监测、口罩识别、人脸识别、疫情预警和趋势分析等功能,提供现场实时告警以及向管理人员推送预警信息以便疫情及时处理,同时提供接口,可向疫情监管平台上报疫情数据。

主要功能 视频监控:接入前端红外摄像头可见光视频,实现实时视频查看、历史视频回看及抓拍图片浏览等功能(图) 精准测温、多点筛查:精准的单点&多点高温智能追踪报警,快速找出比个追踪发热人群,自动报警,集红外与可见光于一体,监控效果极佳。 口罩监测:基于神经网络构建口罩穿戴检测算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摄机采集现场人员视频图像,通过深度学习算法检测口罩穿戴情况,系统将实时发出警告信息,同步推送告警消息给监督/安保人员进行处理。 人脸识别:针对未穿戴口罩人员面部画像,利用疫情防控平台进行人脸识别,锁定人员信息,进行精准管控。 疫情预警:利用疫情防控平台的疫情预警功能,将监测现场体温异常、未穿戴口罩的情况实时推送到现场、远端的监控中心和监管人员手机客户端,以便疫情的及时发现和处置。 趋势分析:构建面向疫情一张图应用,对疫情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多维度、多层次呈现办公场所和社区防疫画像,辅助防疫决策。

人体行为识别技术

人体行为识别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人体运动行为识别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智能监控、机器人、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运动员辅助训练等方面有巨大应用价值。行为识别问题一般遵从如下基本过程:数据图像预处理,运动人体检测、运动特征提取、特征训练与分类、行为识别。着重从这几方面逐一回顾了近年来人体行为识别的发展现状和常有方法。并对当前该研究方向上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趋势做了分析。行为理解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时变数据的分类问题,即将测试序列与预先标定的代表典型行为的参考序列进行匹配。通过对大量行为理解研究文献的整理发现:人行为理解研究一般遵从特征提取与运动表征、行为识别、高层行为与场景理解等几个基本过程。 特征提取与运动表征是在对目标检测、分类和跟踪等底层和中层处理的基础上,从目标的运动信息中提取目标图像特征并用来表征目标运动状态;行为识别则是将输入序列中提取的运动特征与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判断当前的动作处于哪种行为模型;高层行为与场景理解是结合行为发生的场景信息和相关领域知识,识别复杂行为,实现对事件和场景的理解。【2】 1、行为识别的应用 从应用领域的分类来讲,可以将人体运动分析的应用分成如下几个领域: ①智能监控 这里所指的“智能”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智能”是指系统能够在一定的场景中检测是否有人的出现(如通过检测人脸的方法)防止只是简单的通过 运动目标检测所造成的错误报警(例如因为动物活动或者刮风摇动树枝等等而造

成误报)。另外一种“智能”是指系统能够监视一定场所中人的活动,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和识别,跟踪可疑行为(如经常在重要地点徘徊等等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报警措施。通常把报警系统设置于银行、机场、车站、码头、超市、办公大楼、住宅小区等地,以实现对这些场所的智能监控。 ②虚拟现实 跟踪现实世界人的姿态,从而创建一个虚拟的仿真场景,实现人与这个虚拟世界的交互。该领域的具体应用涉及视频游戏、虚拟摄影棚、计算机动画等方面。 ③高级用户接口 指可以通过对用户手势的识别来代替传统的鼠标和键盘输入,从而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智能交互。此外,通过对手势语言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聋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手语交流。 ④运动分析 人体运动分析可以运用于基于容的视频检索领域。例如可以检索在运动会上单杠比赛中运动员的杠上动作。这样可以节省用户大量的查询视频资料的时间和精力。另外一种应用是用于各种体育项目中,提取运动员的各项技术参数(如关节位置、角度和角速度,等等),通过分析这些信息,可以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指导和建议,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此外,还可以用于体育舞蹈动作的分析,以及临床矫形术的研究等领域。 ⑤基于模型的视频编码 通过提取一定的静态场景中人物的形态特征参数和3D姿态参数,以较低的数据量对视频数据流加以描述,实现视频数据的压缩和低比特率传送。可以用于在因特网上展开远程视频会议以及VOD(Video-On-Demand)视频点播。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记载,是从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年)开始的。他认为心脏有两个心室和两个心房;在他的医学著作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描述。 希腊的另一位学者亚里斯多德( Aristotle,公元前384-322年)进行过动物解剖,提出心是 血液循环中心,并把神经和肌腱区分开来。但他误将动物解剖所得的结论移用于人体,错误 较多。 西方有较大解剖学影响的当数古希腊医学家希罗菲卢斯( Herophilus,公元前335-280年),他发现小肠的起始段大约有12个指头并列长度,命名为“十二指肠”。他还命名了“前列腺”、“睫状体”、“视网膜”、“乳糜管和淋巴”。研究了肝、胰和女性生殖器的子宫与输卵管等。而有较完整的解剖学记录的论著,当推盖伦( Galen,公元130-201年)的《医经》。 这部书是16世纪以前西方医学的权威巨著,书中有许多解剖学记载,如对血液流动、神经分支和脑、心等器官均有清楚记载,但因其资料主要来自动物解剖,错误较多。公元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科学艺术春天到来,解剖学也有了蓬勃的发展。如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公元1457-1519年)解剖过3O多具尸体,用蜡灌注人体管道从而探明血管的走行,证明了血管起源于心脏。他将空气吹人肺,证明空气不是由呼吸道进人心。他 制作的人体骨骼解剖学图谱,描绘精细正确,是一部时代巨著。 安德烈?维萨里(Andreas Vesalius, 1514-1564年)是现代解剖学的奠基人。他亲自从事人的尸体解剖,进行细致的观察,最终在1543年出版了《人体构造》这一开拓性的解剖 学巨著,全书共七册,系统的记述了人休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与构造,对流行的一些错误论点 予以校正,为医学的发展开创了新路,奠定了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基础。 17世纪,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 , 1578-1657年)的动物实验研究,以雄辩的事实阐释血液循环的原理,首次提出心血管是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他开创了动物实验研究的新 思路,为生理学从解剖学中诞生并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马尔皮基(Marcello Malpighi , 1628-1694年)用显微镜观察到蛙的微循环血管,证明了动脉与静脉相连通,为微循环学说的建立提供了形态学基础。他在动物和植物微细结构的研 究中,总结出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为组织学从解剖学中派生出来并形成一门新学科打下了 基础。 19世纪,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 1809-1882年)的《物种起源》、《人类起源与性的选择》等巨著问世,建立了崭新的人类起源和进化的理论,使探索人体形态结构的工作 有了正确的遵循并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20世纪发明的电子显微镜,广泛应用于细胞的超微结构与三维构筑的研究,使形态科学研究跨入到细胞和亚细胞水平并进而达到分子水平。形态科学研究的发展是随着新技术 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方法的不断出现而逐渐展开的,形成了宏观解剖学、微观解剖学和超微结 构解剖学三个不同标志的阶段。 宏观解剖学的发展并没有因为微观解剖和超微结构解剖学的出现而停止,相反,随着科 学技术的发展、研究方法的改进,X线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而与时俱进。X线计算机断层成 像(X-ray computed tomography , CT)技术的产生和推广应用,带动了断面解剖学的进步。而应用力学原理分析骨骼的形态结构,应用流体力学原理研究心血管的形态结构等,都是随 着医学的发展对解剖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并同时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如随着心、肺、肝、肾 等器官移植外科的发展,推动了对心的内部结构、心段、肺段、肝段、肾段等器官内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随着器官移植术的成功应用?促进了显微外科解剖学的发展等。 我国人体解剖学的发展历程

人体上肢生物力学建模和典型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

人体上肢生物力学建模和典型运动的生物力学研究人体系统的复杂性、个体差异性、多样性以及活体实验的局限性,使得关于人体生物特性的研究工作开展十分困难。与此同时,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改善假体植入的效果,成为当前相关领域生物医学研究者的重要研究工作。本文基于研究所承担的“中国力学虚拟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两个横向课题为支撑,在建立人体上肢部“骨骼-肌肉”三维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上肢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 通过输入人体骨性标记点的运动轨迹,可以驱动仿真模型完成相应的运动,并计算出关节力、关节转矩等动力学参数。利用EMG信号辅助方法,预测部分参与运动肌肉的肌肉力。将预测的肌肉力和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作为有限元模型的边界条件,可以分析运动过程中骨组织的应力分布规律。 以前臂屈曲运动为典型运动进行了模型的验证工作。同时设计了一个实验进行了前臂屈曲运动的尸体试验。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人体上肢“骨骼-肌肉”几何建模。 采用图像分割和曲线最小二乘逼近的方法,精确获取骨骼轮廓信息,构建的上肢骨骼模型包括:肱骨、尺骨、桡骨、肩胛骨和锁骨等。连接骨骼上肌肉的起止点建立了上肢22根肌肉的直线模型,部分羽状肌用一束直线来模拟。模型可以用来做植入假体的几何仿真和有限元力学计算,为人体上肢部系统的分析提供了一个目前该研究领域中较为完整和解剖相似性较高的模型。 (2)建立了上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运动学模型是由三根骨组成的具有5个自由度的模型,可以完成上臂和前臂的各种运动。采用NDI运动捕

捉系统捕捉的运动作为模型的输入,可以驱动仿真模型产生复杂运动,并计算运动过程中各个肌肉的长度变化情况和各个骨骼的运动学参数,如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代入动力学模型中,结合EMG信号辅助算法计算运动过程中的肌肉力和相关动力学参数,如关节力和关节转矩。 以典型的屈曲运动为例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3)建立了上肢各骨的有限元模型,基于人体骨CT灰度值计算了不同骨组织的弹性模量,根据文献设定软骨的材料属性。分别对上臂外旋和前臂屈曲运动进行了关节接触问题的仿真,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又将动力学仿真分析结果(关节力和肌肉力)作为静力学边界条件加载到有限元模型中,分析了肱骨在前臂屈曲运动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变化情况,并比较了肌力作用前后肱骨应力的改变。(4)设计了一个尸体试验,对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和肱肌分别按照肌肉力的原始发力方向加载,使前臂产生主动屈曲运动。并采用参考文献中的三种定比例加载方案和按预测肌肉力的变比值加载方案分别进行了前臂的屈曲运动实验。 记录了前臂从30o~120o的屈曲过程中屈曲角度每增加15o时肌肉力的数值,比较肌肉力的预测值和测量值的变化规律;记录和分析了不同加载方案使前臂产生屈曲运动的运动轨迹情况。(5)根据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了180个正常中国人肱骨的三维解剖学参数,主要包括肱骨全长、肱骨近端髓腔直径、肱骨头冠状面直径、矢状面直径、肱骨头的表面曲率半径、肱骨头的高度、颈干角、后倾角、内侧偏心距和后侧偏心距等十个参数。根据统计结果比较了统计的平均值与“中国力学虚拟人”所建立的标准人的区别;比较了中国人的解剖学参数与目前国内临床常用的四种解剖型假体参数(肱骨头的表面曲率半径、肱骨头的高度、颈干

人体行为识别技术讲解学习

人体行为识别技术

人体行为识别技术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人体运动行为识别是一个被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智能监控、机器人、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智能家居,智能安防,运动员辅助训练等方面有巨大应用价值。行为识别问题一般遵从如下基本过程:数据图像预处理,运动人体检测、运动特征提取、特征训练与分类、行为识别。着重从这几方面逐一回顾了近年来人体行为识别的发展现状和常有方法。并对当前该研究方向上待解决的问题和未来趋势做了分析。行为理解可以简单地认为是时变数据的分类问题,即将测试序列与预先标定的代表典型行为的参考序列进行匹配。通过对大量行为理解研究文献的整理发现:人行为理解研究一般遵从特征提取与运动表征、行为识别、高层行为与场景理解等几个基本过程。 特征提取与运动表征是在对目标检测、分类和跟踪等底层和中层处理的基础上,从目标的运动信息中提取目标图像特征并用来表征目标运动状态;行为识别则是将输入序列中提取的运动特征与参考序列进行匹配,判断当前的动作处于哪种行为模型;高层行为与场景理解是结合行为发生的场景信息和相关领域知识,识别复杂行为,实现对事件和场景的理解。【2】 1、行为识别的应用 从应用领域的分类来讲,可以将人体运动分析的应用分成如下几个领域: ①智能监控 这里所指的“智能”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种“智能”是指系统能够在一定的场景中检测是否有人的出现(如通过检测人脸的方法)防止只是简单的通过运动目标检测所造成的错误报警(例如因为动物活动或者刮风摇动树枝等等而造成误报)。另外一种“智能”是指系统能够监视一定场所中人的活动,并对其行为进行分析和识别,跟踪可疑行为(如经常在重要地点徘徊等等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报警措施。通常把报警系统设置于银行、机场、车站、码头、超市、办公大楼、住宅小区等地,以实现对这些场所的智能监控。 ②虚拟现实 跟踪现实世界人的姿态,从而创建一个虚拟的仿真场景,实现人与这个虚拟世界的交互。该领域的具体应用涉及视频游戏、虚拟摄影棚、计算机动画等方面。 ③高级用户接口 指可以通过对用户手势的识别来代替传统的鼠标和键盘输入,从而实现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智能交互。此外,通过对手势语言的理解,还可以进行聋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手语交流。 ④运动分析 人体运动分析可以运用于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领域。例如可以检索在运动会上单杠比赛中运动员的杠上动作。这样可以节省用户大量的查询视频资料的

人体解剖学试题与答案+人体解破图图解

人体解剖学试题及答案.转载自う沐馨ル゜ 《正常人体解剖学》重点掌握试题[含参考答案] 一、A型选择题 1.喉软骨支架中,唯一完整的软骨是:(D ) A.会厌软骨 B.甲状软骨C杓状软骨 D.环状软骨 E.小角状软骨 2.甲状软骨的说法何者不正确:(B ) A.是喉软骨中最大的一对软骨 B.左右侧甲状软骨板前缘相交形成前角,又称喉口 C.借环甲膜连与舌骨 D.下角与杓状软骨形成关节 E.以上说法全错 3.右主支气管的叙述何者正确:(B) A.细而长 B.粗而陡直 C.异物不易落入 D.前方有下腔静脉 4.胸膜腔:(A) A.呈负压状态 B.完全位于胸腔内 C.两侧胸膜腔相通 D.内容纳肺 E. 胸膜腔只有一个 5.喉腔最窄处为:(B ) A.前庭裂 B.声门裂 C.喉口 D.与气管相连处 E. 前庭襞 6.喉室是:(C ) A.前庭裂与声门裂之间的部分 B.喉腔最狭窄的部位 C.喉中间腔向两侧突出的间隙 D.前庭裂以上的部分 7.肺尖和胸膜顶突入颈根部的位置是(C ) A.高出锁骨外侧份以上2-3厘米 B.高出锁骨中份以上2-3厘米 c高出锁骨内侧份以上2—3厘米 D.高出胸锁关节以上2厘米 E高出第一肋以上2~3厘米 8.在直立姿势下炎症的脓液最不易引流的鼻旁宴是(E ) A.筛窦前群B.筛窦后群C额窦 D.蝶窦E上颌窦. 二、D型选择题 1.声韧带连于哪两者之间(AE ) A.杓状软骨声带突B.会厌软骨下端C.甲状软骨下角D.喉结 E. 甲状软骨前角后面 2.下列哪两种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隐窝(AC ) A.膈胸膜B.纵隔胸膜C肋胸膜D.脏胸膜E. 胸膜顶

3.前庭裂界于哪两者之间(BC ) A.咽腔B.喉前庭C. 喉中间腔D. 声门下腔E. 口腔 三、填空题 1.呼吸系统是由__呼吸道__和_肺__两部分组成。 2.鼻旁窦中最大的一对是_上颌窦_, 并开口于_中鼻道_。 3.覆盖在固有鼻腔内的粘膜根据结构和功能可分为_____嗅部____和_呼吸部__两部。 4.肺和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分别于____第6肋___和___第8肋____相交。 5.喉腔内有两对粘膜皱襞,下方的一对称____声襞_, 此对结构间的裂隙称__声门裂_。 6.鼻旁窦包括额窦___筛窦____蝶窦、上颌窦四对,其中___上颌窦___最大。 7.下呼吸道包括___气管__、支气管_及其分支。 8.肺内侧面的中部有一长圆形的凹陷,称__肺门_,出入此处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__肺根__。 四、名词解释 1.肋膈隐窝 2.胸膜腔 3.肺门4.肺尖体表投影5.声门裂6.气管权 五、简答题 1.喉腔分为哪几部 2.简述鼻旁窦及其开口部位。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B 6、C 7、C 8、E 二、D型选择题 1、AE 2、AC 3、BC 三、填空题 1、呼吸道肺 2、上颌窦中鼻道 3、嗅部呼吸部 4、第6肋第8肋 5、声襞声门裂 6、筛窦上颌窦 7、气管,支气管 8、肺门,肺根 四、名词解释 1、壁胸膜不同部分,在移行处呈锐角转折,在转折处形成间隙,深呼吸时,肺也不能充满其间,胸膜腔的这些间隙称胸膜隐窝。其中最大的胸膜隐窝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的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位。 2、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两者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的浆膜腔隙,称胸膜腔。两侧胸膜腔互不相通,腔内为负压。 3、肺内侧面中部有一长圆形凹陷,称肺门;有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出入。在肺门的附近还有支气管肺淋巴结。 4、经胸廊上口向上突至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处。 5、喉腔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间的裂隙,它可分为前3/5的膜间部和后2/5的软骨间部,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部分。 6、气管从环状软骨下缘向下至第4、5胸椎之间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权处称气管杈。 五、简答题 1.答:喉腔分为喉前庭、喉中间腔、声门下腔。 2.答:鼻旁窦共有四组,它们分别是:上颌窦、额窦、筛窦、蝶窦,皆与鼻腔相通。额窦口于中鼻道、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中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房开口于上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人体识别智能监控系统

人体识别智能监控系统 上传时间: 2003-12-12 20:53:06 作者:吴瑜 浅析人脸识别技术 摘要:在我们的项目人体识别智能监控系统中,虽然预期目标只需实现人体的检测的定位。但是,最终目的是要根据所定位的人体进行人脸识别。这样不但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提高了正确预警率,还增强了系统的实用性。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的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情况,分析其实现途径和技术难点。 关键词:人脸识别,定位,检测 人脸识别就是对于输入的人脸图像或者视频,首先判断其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进一步的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和各个主要面部器官的位置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进一步提取每个人脸中所蕴含的身份特征,并将其与已知人脸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识别每个人脸的身份。人脸识别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人脸检测: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有,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 2、面部特征定位:对找到的每个人脸,检测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 3、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与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从应用的角度,人脸识别包括两大类: 1、人脸身份识别:即根据人脸图像识别出人物的身份,解决是谁的问题; 2、人脸身份确认/验证:判断图像中的人脸是否是指定的人,即解决是不是某人的问题; 人脸识别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国家安全、军事安全和公共安全领域,智能门禁、智能视频监控、公安布控、海关身份验证、司机驾照验证等是典型的应用;在民事和经济领域,各类银行卡、金融卡、信用卡、储蓄卡的持卡人的身份验证,社会保险人的身份验证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家庭娱乐等领域,人脸识别也具有一些有趣有益的应用,比如能够识别主人身份的智能玩具、家政机器人,具有真实面像的虚拟游戏玩家等等。 下面我就对以上技术作详细的介绍。 1、人脸检测与跟踪技术 显然,要识别图像中出现的人脸,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找到人脸。人脸检测与跟踪研究的就是如何从静态图片或者视频序列中找出人脸,如果存在人脸,则输出人脸的数目、每个人脸的位置及其大小。人脸跟踪就是要在检测到人脸的基础上,在后续的人脸图像中继续捕获人脸的位置及其大小等性质。人脸检测是人脸身份识别的前期工作。同时,人脸检测作为完整的单独功能模块,在智能视频监控、视频检索和视频内容组织等方面有直接的应用。 一种可实现的在复杂背景下的人脸检测与跟踪系统,可采用模板匹配、特征子脸、彩色信息等人脸检测技术,能够检测平面内旋转的人脸,并可以跟踪任意姿态的运动的人脸。该技术简述如下:它是一个两级结构的算法,对于扫描窗口,首先和人脸模板进行匹配,如果匹配,那么将其投影到人脸子空间,由特征子脸技术判断是否为人脸。模板匹配的方法是:按照人脸特征,将人脸图像划分成14个不同区域,用每个区域的灰度统计值表示该区域,用整个样本的灰度平均值归一化,从而得到用特征向量表示的人脸模板。通过非监督学习的方法对训练样本聚类,得到参考模板族。将测试图像的模板与参考模板在某种距离测度下匹配,通过阈值判断匹配程度。特征子脸技术的基本思想是:从统计的观点,寻找人

《艺用人体解剖》三大纲

《艺用人体解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艺用人体解剖/ Anatomy For The Artist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周学时/学分:11/2学分 4.授课对象:美术学师范专业 5.使用教材:①《人体结构》浙江美术学院教材编写组编 ②《艺用人体解剖》拉萨.西蒙伯尔特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二、课程简介 《人体解剖》课程是美术学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实践中,人往往是艺术表现的主体。无论在绘画艺术或雕塑艺术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占据很大的比例。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比例及运动变化规律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为人体课训练及今后的艺术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的要求 1. 首先,在教师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启发下,通过一学期32学时的课内外学习,引导并要求学生掌握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手段,辅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关系,人体比例,人体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人体各部分骨骼和肌肉的位置、名称、运动规律、功能和作用,人

体的运动规律和透视等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掌握人体复杂的运动及其外部形态的基本规律,理性地分析人体结构,准确表现其局部和整体的结构关系。 2.其次,《艺用人体解剖》是造型艺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因此,在美术教学当中,应启发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内在关系。要求一年级新生在初步掌握人体解剖学理论和准确表现其结构特征的同时,明确领会本课程与素描、速写、装饰画、油画、国画、泥塑等人物造型课程之间存在造型技法联系和不同的审美要求,作出深度的视觉审美总结,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奠定必要的人体造型基础。 四、教学方法建议 1.教师应严格按大纲教学;2.第一单元课前须向学生讲明相关教学要求,做好课题设计;3.每学期提供示范作品,并且随堂示范,并集中讲解新课程的有关知识和临摹方法与步骤,使学生对新课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4.教师应收集有关人体解剖图片,特别是要提供具有代表性的不同风格的大师作品供学生观摩,提倡教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5.重视学生审美感受能力与艺术个性的发展,促进学生把个人的理论能力与艺术创造力统一起来,鼓励学生在临摹学习中开拓个性化的绘画语言;6.组织阶段性的观摩展。 五、教学进度表 章节内容课时 第一章1、概论:解剖学的艺术。2、中西方各历史阶段对人体 美的不同认识。3、基本术语解释、人体比例、人体外形 的划区、人的形体结构。(以讲述理论为主) 4 第二章1、人体骨骼:人体共有206块骨骼,分为颅骨、躯干骨 和四肢骨三大部分。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 四肢骨126块。2、头部:比例与基本形、五官、头部的 类型与特征。3、上肢:上肢比例与基本形、上肢形体结 12

绘画中艺用人体解剖的应用探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89367092.html, 绘画中艺用人体解剖的应用探讨 作者:王陈庆 来源:《艺术科技》2018年第10期 摘要:在西方人体解剖以及透视等科学的绘画原理影响下,艺用人体解剖学在我国人体 绘画中的应用也取得了较大的成效。本文针对人体解剖学这一课程特点,对其在我国人体绘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提出一些对应的优化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人体绘画;艺用人体解剖学;应用分析 艺用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从造型艺术的角度出发,对人体骨骼、肌肉、体表形态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描述的学科。基于这种学科特征,将其运用在人体绘画中,既能够准确地勾勒出人体各部位的构造,又能够帮助绘画者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以及思维创造能力。 1 艺用人体解剖学的课程特点 艺用人体解剖学课程是一门多学科艺术与科学理论相结合的艺术课程,不同于文理科的理论课,整个课程内容都与绘画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且最终的学习效果也要依据相应的绘画实践来检验,所以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常常需要牢记多个复杂的知识点,所以为了提高學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绘画能力,相关教师在开展绘画教学工作时,就要将该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绘画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并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2 绘画中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应用策略 2.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绘画教学中,为了突出艺用人体解剖学的应用优势,相关教师应尽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即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应的教学图片和示范作品,让学生临摹,使其对人体的基本构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反复讲解,让学生对人体形态、各部位构造以及造型规律等做到全面掌握,这样学生在学习素描和速写时,就能够灵活地运用这些要素进行作品创作。另外,在绘画教学过程中,相关教师为了增强学生的观察力,还要尽量应用实体模型和真人模特。 在学习人体形态时,教师可以让一名学生作为模特,然后再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大概结构。比如,人体骨骼是由头部骨骼、躯干骨骼、四肢骨骼三大部分的206块骨骼组成,头部骨骼是由脑颅和面颅两部分所组成,脊椎是人体躯干的主要支柱,骨盆被称为人体的基座,人体站立时的高度相当于七个半头的高度,坐立时相当于五个头的高度,蹲腿时相当于三个半头的高度,人体二分之一部位基本处在骨盆中间位置,人部骨骼的“三庭五眼”以及“六横一纵”等。通

智能视频分析技术

1.项目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在不断加强,视频监控系统也就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各个行业和方面。在视频监控领域中,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一种发展趋势。 现有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采用的是被动的解决方案,系统只是负责现场视频采集、信息视频传输和视频显示,硬盘录像机(DVR)主要是对视频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和传输实时视频流给远程监控端,都需要通过值班人员实时查看众多视频信息来发现现场问题。人们希望视频监控系统能像眼睛一样时刻保持警戒,但由于视频太多而监控人员有限,且长时间盯着监视画面容易疲劳而导致疏忽,监控人员根本无力监看成百上千路摄像头的视频信息,从而可能漏掉潜在的威胁事件,造成重大事故。而智能视频监控设备就可以解决以上这些人为因素,可以长时间有效的监督视频画面,因此,智能化是视频监控的必然趋势。 智能视频监控是以数字化、网络化视频监控为基础,但又有别于一般的网络化视频监控,它是一种更高端的视频监控应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识别不同的物体,发现监控画面中的异常情况,并能够以最快和最佳的方式发出警报和提供有用信息,从而能够更加有效的协助安全人员处理危机,并最大限度的降低误报和漏报现象。 看守所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应满足如下需求: 1)重要场所无视频监控死角;实现智能分析的点位需要摄像机参数、部署角度和 高度符合一定标准。 2)围墙周界:在看守所围墙外侧或内侧一米到三米处,24小时不隔断实时监控, 只要有人进入防区、或者是遗留物品,马上报警; 3)监舍:监舍是监控的重点,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一旦有发生打架斗殴事件、 在夜间(或者规定时间)随意离开自己的床位(包括上厕所)或聚众,系统即时报警,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给予关注以防止事态不可控制; 4)出入口: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在没有得到授权或者允许的情况下靠近出入 口或者在出入口附近遗留物品时,系统即时报警,监控中心管理人员可以呼叫相应人员前去处理;同时在进监舍的出入口或者其它相应的地方实现人数统计,以便管理人员及时得知是否有犯人没有返回; 5)军械财务器材室等重要场所:系统能够识别出物品被盗并告警;

正常人体运动学第四章肘关节运动学

第二节上肢运动学 二、肘关节运动学 (一)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 (三)肘关节的生物力学 (一)肘关节的组成和运动方向 1.肘关节的组成 肘关节是一个复合关节,由肱尺关节、肱桡关节、桡尺近侧关节三个单关节,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内所构成。(1)肱尺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属滑车关节,可作屈、伸运动。 (2)肱桡关节: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属球窝关节,可作屈、伸和回旋运动。因受肱尺关节的制约,其外展、内收运动不能进行。 (3)桡尺近侧关节: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属圆柱关节,可作回旋运动。 ●辅助结构: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桡骨环状韧带。 ●关节特点: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有肌肉保护,两侧关节囊增厚并有韧带加固。 ●运动:屈伸(肱尺和肱桡关节)、回旋(肱桡和桡尺近侧关节)。 ●尺侧副韧带:前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前下方,止于尺骨冠突内缘;后束起于肱骨内侧髁的内下方,止于尺骨 鹰嘴内侧的骨面,其纤维呈扇形排列。 ●桡侧副韧带:起于肱骨外侧髁的外下方,其纤维部分止于桡骨环状韧带,部分止于尺骨冠突的外下方。 ●桡骨环状韧带:起于尺骨桡切迹的前缘,止于尺骨桡切迹的后缘。 2.肘关节的运动方向 ●肘关节的关节面属于滑车、球窝、圆柱关节。从整体来看,肘关节只有冠状轴和垂直轴两个运动轴。 ●冠状轴为肱尺部和肱桡部共有,前臂可绕此轴做屈伸运动; ●垂直轴为肱桡部和桡尺部共有,前臂可绕此轴做内旋、外旋运动。 ●由于肱尺部只有冠状轴,尺骨不能做外展、内收运动,从而限制了桡骨在肱桡部的内收、外展运动。 (二)肘关节的功能解剖 1.运动肘关节的主要肌群 ●屈: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和旋前圆肌 ●伸:肱三头肌和肘肌 ●旋前: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 ●旋后:肱二头肌和旋后肌 (1)肱二头肌 ●起点:分长、短二头。长头起于肩胛骨的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膜。 ●作用:近端固定时,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远端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2)肱肌 ●起点:肱骨前面下半部。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近端固定时,使前臂向上臂靠拢;远端固定时,使上臂向前臂靠拢。 (3)肱三头肌 ●起点:分长头、内侧头和外侧头。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下粗隆,外侧头起于肱骨体外上部,内侧头起于肱 骨体内下部 ●止点:尺骨粗隆。 ●作用:近端固定时,使前臂于肘关节处伸,长头使上臂在肩关节处伸;远端固定时,使上臂在肘关节处 伸。 (4)肘肌 ●起点:肱骨外上髁。 ●止点:尺骨背面上部。 ●作用:伸展肘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