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电视照明技艺

二、 电视照明技艺
二、 电视照明技艺

第三章电视照明技艺

第一节电视照明的任务与特点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艺术,需要各有关工种的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才能完成节目的摄制工作。

电视照明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掌握并运用电视技术照明的原理、特点、设备条件的同时,也要求掌握照明在光比和色彩运用上的一定规律。

3.1.1 电视照明的任务

3.1.2 电视照明的特点

3.1.3 电视照明涉及的内容

3.1.1电视照明的任务

电视照明的任务就是利用光线的艺术造型手段,使画面的平面结构变为视觉上的立体结构,在电视荧屏上展现出物体的表面结构、质感、立体形状,展现出场景和环境的层次与气氛效果。1、照明的艺术

电视艺术是依靠画面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电视照明利用光线的描绘,参与画面形象的塑造、环境的再现、气氛的烘托、人物性格的刻画、内心世界的展示等艺术创作过程。

电视照明还可以利用其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运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比、不同的色彩等各种光线效果来表现被摄体的视觉特征,从而在只有二维的平面上,塑造出能表达物体表面结构、质感、立体形状和空间深度的三维立体形象。

总之,电视照明技艺是电视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2、照明的任务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照明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种,尤其在画面艺术造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照明的任务有哪些呢?

(1)保证摄像机对被摄物照度的要求;

(2)将画面的平面结构变换为视觉上的立体结构;

(3)重点塑造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

(4)利用光线特点和照明造型手段参与画面构图;

(5)展现环境气氛和交代时间等。

3、电视照明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电视照明工作既有技术性又有艺术性。提高电视照明工作者的技术素质、审美意识、艺术修养是十分重要的几个方面:

(1)善于从文学艺术作品中吸取营养;

(2)加强阅读和学习:电视照明是一门技艺相结合的工作;

(3)培养刻苦耐劳精神,加强整体配合意识等。

3.1.2电视照明的特点

电视照明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效性

电视照明的时效性比较强。它要求照明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领导方面满意的照明设计和布光工作。尤其录制外出节目,照明师如果延误了布光的时间,就必然会影响到拍摄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影响到画面的质量效果。

2、写实性

电视照明的光效应追求自然光线效果,以便趋于真实,接近自然生活。通过光线的“自然”投射方向和光比大小的“自然光照”来反映场景的环境气氛;“自然光照”所产生的色彩效果,可通过人们的视觉效果和生理反应来达到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3、光比要求

相对于电影照明与舞台照明,电视照明的光比要小,这是电视的技术特点所决定的。所谓光比,就是在光线层次中,最强光与最弱光之比。电视画面里不同的物体之间以及被摄体本身不同部位之间的光比不能太大,否则,太亮的地方因信号强度过大而超过规定的视频幅度,引起出现限幅现象;在亮度过暗的地方则出现杂波(噪声)。

4、色彩宜淡不宜浓

电视技术特点要求电视光线色彩(饱和度)宜淡不宜浓。照明环境或某物时,要根据录制后的画面色彩效果选用合适的滤色纸,要特别注意人的脸部肤色还原正常,否则很容易出现“变色”问题。

3.1.3电视照明涉及的内容

1、照明设备与照明控制

电视照明首先涉及到的是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包括电光源、灯具、调光控制、灯架装置等设备。(关于灯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将在下文中阐述。)

为了得到较好的照明平衡与光影效果,必须对灯光照明实行控制,即控制灯光的亮度、照射范围和影子问题。

2、混合照明与非技术(色彩等)照明

混合照明与非技术照明是指包含灯光类型、照明美学等可能给照明带来影响的内容。其中就灯光类型而言,就有聚光灯、散光灯、不同色温等的灯具和创造不同场合的照明。

在照明美学方面,主要是将照明与具有不同特性的对象、色彩等因素结合起来。一方面要通过照明的手段,来真实准确地还原被摄对象的色彩效果。另一方面,通过改变照明的手段,还原被摄体原有的色彩效果或营造新的造型效果,通过重新调整画面的色彩效果,达到期望实现的画面气氛或情调转换。

第二节光的基本概念

为了熟练地、得心应手地利用手中的照明设备,利用光线来描绘出一幅幅电视观众能接受的、独特的电视画面,首先要了解光的基本特性。

3.2.1 光通量、发光效率、发光强度

3.2.2 亮度

3.2.3 照度

3.2.4 色温与显色性

3.2.1 光通量、发光效率、发光强度

1、光通量

光通量表示光源在单位时间(一秒钟)内通过某一面积时的光能,称为该面积上的光通量。

符号用φ表示,单位为lm(流明)。

1流明指1cd(坎德拉)的点光源处在一个圆球的中心,圆球半径为1m,这个光源在一秒钟内发出的光在通过球面的1平方米弧顶形面积或单位立方角时的光能总量。单位立方角指的是一个顶点位于球心,底部在球面上的锥体,其底面积等于球半径的平方,这样的锥体所包含的立体角,就叫做单位立方角(如图3-1所示)

图3-1 单位立方角示意图

一个40W的白炽灯泡的光通量约为350lm。

2、发光效率

发光效率指光源的利用效率,它表示每消耗1W电功率所发出的lm/W(光通量),称为发光效率。

3、发光强度

发光强度表示光源在单位面积内光通量的多少,也就是说光源向空间某一方向辐射的光通密度。符号用1表示,单位为坎德拉(cd)。通俗地说发光强度就是光源所发出的光的强弱程度。

3.2.2 亮度

亮度是表示物体表面发光度的一个物理量。它是指光源在单位面积上的发光强度。用符号L 表示,其单位为cd/ m2或(cd/cm2)。

L=I/A

式中,I:发光强度,单位为(cd);

A:沿法线方向的发光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或平方米)。

一盏40W荧光灯的表面亮度约为0.7cd/cm2;

太阳光的亮度约为2×105cd/cm2。

表面发光既可以是物体本身(如灯丝)直接辐射出的光,也可以是在入射光照射下的某一表面反射出来的光。

光源的明亮程度与发光体表面积有关系。发光面积大,则暗,反之则亮。

亮度与发光面的方向也有关系,同一发光面在不同的方向上其亮度值也是不同的,通常是按垂直于视线的方向进行计量的。

在电视照明中,如果要降低被摄物的亮度,尤其是人物脸部,正常的做法是把灯的距离拉远一些,或者在灯前加上柔光纸,以减低光线的强度。

3.2.3 照度

亮度和照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照度表示物体表面受到光线照射后,在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照度用符号E表示,单位为lx (勒克斯)。

1lx表示在1m2(1平方米)的面积上获得1lm光通量的均匀照射量。

照度对于电视拍摄中的曝光和色彩还原均有重要的作用。

1、照度定律

当使用人造点光源进行电视照明的时候,光线入射到某物体表面上后,单位面积的光通量会随着光源的发光强度、光线的入射角度以及光源与物体之间距离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当光源发光强度不变时,光源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远,照度就越弱;其减弱倍数的比率,就是被照射面积的比率,这个就是照度的平方反比定律。

2、照度的计算

在电视照明中,照度直接影响到电视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程度。在拍摄现场应如何测算照度?照度究竟需要多少勒克斯才能够保证画面的清晰度和色彩还原正常呢?在这些问题上,有以下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1)拍摄现场所要求的环境气氛

(2)摄像机的技术指标

(3)光源的发光强度

(4)灯具的数量

在进行照明设计和布光的时候,通常要进行照度的计算。计算的时候要掌握两个数据:光源发光强度和光源与被照射物体之间的距离。

一个照度测算例子。

我们在演播室内用1盏3kW的聚光灯对1个5m距离处的被摄物体进行照明,问被摄物体的照度是多少?那么我们必须先了解该灯的发光强度是多少,假如是37500cd,那么根据公式:

发光强度

照度= ——————

距离的平方

37500

照度=—————— = 1500 lx

5*5

这个被摄物体的照度就是1500lx。

3.2.4 色温与显色性

光源的色表亦即光的质感。光源质感的重要性在于:人要看到物体形状就需要光;人要真实地看到物体色,则光的色质就要好(光源的色温和显色性要符合要求);人要看清楚物体的质感,则光照的影调层次要分明----光影和光的硬软度要真实。

1、色温

当某一种光源所发射的光的颜色与黑体加热到某一温度时所发射的光的颜色相同时,就用黑体的这个温度表示该光源的颜色温度,简称色温。

2、显色性

显色性指:某光源照射到物体上所显示出来的颜色,与太阳光照射下该物体颜色相符合程度的物理量。显色性表示光源能否正确地呈现物体颜色的性能。

光源的显色指数用Ra表示,Ra越大,显色性能就越好,反之则反。光源应能准确呈现物体颜色,其实质是:不仅光源的光谱线是连续的,而且光谱线的能量分布也是比较均匀的。

一般地,规定太阳光的显色指数为100%,一切人造光源的显色指数均低于100%。

在正午5500K的太阳光中:

R :G:B=33:33:34(%)(1:1:1)

卤钨灯为:47:34:19

白织灯为:50:34:16

3、电视照明的光源种类

电视照明的光源有两大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1)自然光源

自然光源即指太阳光源。由于地球表面地域广阔,作为自然光的日光颜色受地域、季节、天气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即使在同一地点,天气晴朗,在从日出到日落的时间里,日光的色温变化都很大。电视采光必须掌握有关规律。

(2)人造光源

一般地,电视照明离不开人工照明。常用的来自照明灯具的人造光源有卤钨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三基色荧光灯等。

卤钨灯、三基色荧光灯的光源色温在3100K~3200K,这种色温的光源常用于演播室或室内的拍摄。前者是热光源,后者是冷光源。

金属卤化物灯(镝灯)和氙灯的光源色温分别为5600K和6000K,这些灯具适用于外景拍摄或演播室内特殊效果的使用,它们都属于冷光源。

在电视拍摄现场,往往会出现光源的色温与摄像机的色温平衡性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可以在拍摄光源的环境下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

第三节照明与图像技术质量

电视照明是一门与光打交道,"以光作画"的艺术。电视照明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当然,技术性是基础,艺术性是目的。照明通过摄像机制约着图像的技术质量,从而影响到电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及电视节目内容的表达。

3.3.1 摄像机与人眼的区别

3.3.2 摄像机对照明的要求

3.3.1 摄像机与人眼的区别

1. 人眼

人眼独特的构造,使得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视觉范围大

(2) 色彩适应能力强

(3) 有立体感

2.摄像机

摄像机好比是电视系统的眼睛,它本身就是从人眼的功能构造得到启发而设计的。与人眼相比,摄像机有着自己的卓越特性,但也有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适应亮度范围有限

景物亮度高的部分,对应的图像信号电平就高,反之亦然。当景物最高亮度超过某一特定值时,对应的图像信号电平因超出规定的范围,被白电平切割,重现的图像或某些部分呈现一片白而没有细节;当景物最低亮度低于某一特定值时,对应的图像信号电平达不到规定的范围,被黑电平切割,重现图像呈现一片黑而没有细节。

(2) 对色温变化非常敏感。

(3) 无立体视觉,但视域宽广。

3.3.2 摄像机对照明的要求

在影响画面质量的元素中,受到照明影响的有色彩、影调、景深和清晰度。对色彩的描述,可以用三个基本参量,即明度、色调和色饱和度。明度是光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色调反映了颜色的类别;色饱和度是指颜色的深浅程度。能否正确地再现景物的各种色彩,是衡量图像技术质量最基本的标准之一。另外,影调是指画面中明暗层次及色彩的明暗关系。不同的影调关系及影调变化,可达到突出主体,表达情绪,传递信息的目的;景深有无会影响画面的立体感;清晰度也是影响画质的元素。而影响这些元素的根本原因是照度和光比。

摄像机对照明的要求:

(1) 照度

不同灵敏度的摄像机,对照度的要求是不同的。灵敏度高的,要求的照度低一些;灵敏度低的,要求的照度就要高一些。只有满足了摄像机的照度要求,才能保证摄像机处于最佳工作状态,获得高质量的画面。

在外景自然光照明的条件下,通常的麻烦是照度过高。此时若不作调整就会使画面曝光过度,影响图像质量。一个解决的办法是:用中性滤色片来调节进入摄像机的光通量。

使用中性滤色片后,光圈要相应增大,以求达到正确曝光。表3-1列出了常见的三种规格的中性滤色片。

表3-1 常见的三种规格的中性滤色片

在演播厅内,使用的是人工光源--电光源,其光照度、距离、高度等参数都可根据需要而灵活改变,给景物或环境照明控制带来很大的方便性。

(2) 光比

摄像机容许的对比度为30:1(或更高50:1)。也就是说,只有当对比度在这一动态范围内时,景物亮度才能正确地按正比例关系重现。电视照明的任务,就是要在摄像机的动态范围内,控制景物的亮度范围,使其恰好容纳在重现的画面之中,使得景物的层次、质感、色彩等获得良好再现,使画面在技术和艺术上都达到最佳效果。

运用不同光比,可使景物表现出不同造型效果和艺术氛围。

光比的含义具体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①相同反射系数的景物表面,在同一光源照射下所形成的亮度值之比。

②相同反射系数的景物,在不同光源照射时,光源照度之比;或相同反射系数的景物表面,其受光处与阴影处所受光源照度之比。

恰当地运用光比,可使所拍画面的影调、影像层次,色彩与色调层次都具有良好甚至美妙的效果,从而增强画面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控制光比规律)

控制光比的规律有:

①对于高反射系数的景物,如浅色物体、光亮表面等,因其对光线的反射较多,所以要相应地降低其上的照度。

②尽量不要把两个极端反射系数的景物放在相邻位置上,以免造成过大的对比度。例如人物应避免同时穿白上衣和黑裤子。

③对反射系数小的景物,亦即场景的暗部,可适当增加照度,以降低亮部与暗部的对比度。

(3) 光比的测定

照度的测定是为了给摄像机的正常工作建立一个基准照度。测量的时候,应把测光表靠近被摄景物的前面并对着摄像机的方向,如图3-2所示。这样,对该景物有效的所有光源,包括主光、辅助光和逆光等,其总体照度便可测量出来。

常用的照度(亮度)计量仪器是测光表。利用测光表进行测光时,一般分为照度测量和亮度测量两种。

(光比的测定)

测光表大概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测量被摄景物接受的入射光,称为入射式测光表,也叫照度式测光表。测光时,测光表直接朝向照明光源或摄像机方向。另一类是用来测量被摄景物的反射光,称为反射式测光表,又叫亮度式测光表。使用时,必须把测光表朝向被摄景物,测出该景物各个部位的平均亮度。入射式测光表和反射式测光表在使用上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大多数的手持测光表都合二为一,同时兼有两种以上的测光方式。

若要检查场景中光线的分布情况,例如是否均匀,可拿着测光表在场景中走动,测光表指向主要的摄像机,根据测光表读数变化的大小,便可了解光线的分布情况。

图3-2 照度的测量

为了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应注意测光表的位置和测量方向。

亮度的测量可使用反射式测光表,它测量的是景物反射光的平均强度,目的是根据所测得的亮度值,了解场景内景物的亮度层次和亮度对比度,从而根据技术和艺术的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和平衡。测量时,应把测光表向着被摄景物的方向进行测量,所得的亮度值作为控制景物局部亮度层次和对比度的依据。测量时应注意不要正好站在光源和目标景物之间,否则测得的将不是景物实际反射的光强。

在照相与电影的拍摄过程中,常常使用照度计来确定光圈指数。在拍电视时,由于可以直接从监视器上获得光圈大小对画面质量的影响情况,并可立即纠正光圈指数,所以在拍电视时很少使用照度计。

第四节色彩与感受

色彩的感受包括色彩效果对电视观众所引起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色彩的视觉感受具体是指色彩对人的视觉器官--眼睛和大脑所产生的刺激作用,即色彩对人所产生的生理感受。色彩的心理感受,是一种客观而又复杂的现象,同样的一种色彩,会因人的个性、接受时间、生理状况、情绪的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差异,更会因为年龄、性格、生活、种族、风俗习惯等而有个体或群体差异。

当色彩与环境气氛和形象联系起来时,就会引起人们在情绪和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因此,就要通过对色彩的研究,从色彩对人的生理及心理两个方面的影响出发,创造出具有艺术感染力的彩色画面。

3.4.1 色彩的视觉感受

3.4.2 色彩的情感联想

3.4.1 色彩的视觉感受

电视画面的色彩,会使观众产生冷暖感、距离感、轻重感、兴奋感与冷静感等多种多样的感觉,这些都是人们长期形成的视觉习惯。

1、色彩的冷暖感

色彩本身并不具备物理温度的高低,但是由于人的心理因素和人的思维联想,当人们看到蓝色时,便会与水、冰等产生联想,从而产生寒冷的心理反应,这种色彩对人的心理上的冷暖反应,就是色彩的冷暖感。

2、色彩的距离感

色彩还会对人产生远近不同的心理感觉。不同颜色的物体处在同一距离上,但是人的视觉感受是不一样的,暖色给人以向前移近的心理感觉,冷色则给人以往后远离的心理感觉。

3、色彩的轻重感觉

在光的三原色中,绿色最轻,红色其次,蓝色最重。色彩的重量感觉是通过明度和纯度的变化表现出来的,当然也受其在画面中所占的面积大小的影响,面积大当然就显得重。了解色彩的这些特性,有利于在照明设计中,注意色彩对构图的均衡、稳定等的影响。除此以外,不同的重量感和用不同的面积组织起来的画面,会造成不同的气氛效果,当视觉感受轻重的色彩占主导地位时,会形成低调、深沉、神秘的心理效果。反之,当视觉感受由较轻的色彩组织的画面时,就会形成欢快、高调的情绪效果。

4、色彩的兴奋与冷静感

通常情况下,暖色系的颜色比较容易引起心理上的亢奋和积极的影响。其中以朱红色最具有兴奋作用。其他明度较高、纯度较高的颜色如黄色、橙黄色等,也都极具煽动性。冷色系的颜色具有压抑心理亢奋的作用,其中以蓝色最为寒冷或清净。另外其他明度、纯度较低的颜色,也都倾向于冷静。

5、色彩的易视性

不同的色彩,或者同一色彩在不同的饱和度的情况下,给人的视觉所产生的吸引力是不同的,比如说,暖色比冷色更具吸引力,饱和度高的颜色要比饱和度低的颜色更具吸引力,还有,中小面积的颜色要比大面积的颜色更吸引人的注意力。

3.4.2 色彩的情感联想

色彩是彩色电视画面中表达情感的重要艺术手段。

在电视画面中色调的分类按色相可分为红调、黄调、蓝调等等,也可按照色彩的冷暖特性分为暖调、冷调、中性调,还可以按照明度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等。

在画面中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叫基调色。如果画面中基调色不突出,画面就会显得很弱,如果色调不统一,画面就会显得很乱。而若色调缺乏个性、特点,则画面就会显得平淡。

第五节电视照明的基本方法

电视照明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编导的创意,到舞美、化妆、服装、道具的造型及色彩,都要通过灯光人员的艰辛劳动,才能在画面中重现。

3.6.1 电视节目的照明设计

3.6.2 电视照明的光位及其特点

3.6.3 室内日景照明处理

3.6.4 室外日景照明处理

3.6.5 夜景的照明处理

3.6.6 几种典型布光的图示

3.6.7 反光板的使用

3.6.8 影子的运用

3.6.1 电视节目的照明设计

电视是以摄像机镜头代替人的眼睛进行取景的,除了全景之外,还有中近景、特写镜头等景别。照明工作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导演及摄像师选定的摄像机位而及时调整灯具方位及角度和光比,因此灯光设计的前期案头工作实际就是确定基本光及基本影调。

1、做好案头设计

做好案头设计是日后拍摄能优质高效地进展的重要保证。灯光设计必须按不同的场景、场景平面图及气氛图,进行基本光设计,并画出基本布灯图。如图3-15所示。

根据剧情可将照明的基调分为:明亮调、中间调、硬调、柔和调、平淡调、浅色调等。根据剧情的变化,照明的调性还可以有:鲜明色调、鲜艳色调、暗淡色调、深色调以及单色调。在设计照明基调时,应该从剧情、主题思想、客观环境等具体情况出发,确定照明基调,如以暖色调、明调子为基调等。

图3-15 基本布灯图示意

2、做好照明的拍摄计划

照明设计必须依照拍摄进度计划,做出本部门的工作计划,不打无准备之仗。计划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人员的安排,二是器材设备的准备。

(表3-3 几种拍摄场合所需要的基本灯光设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良好充足的照明设备是做好电视照明工作的保证。表3-3列举的是几种拍摄场合所需要的基本灯光设备。

表3-3 几种拍摄场合所需要的基本灯光设备

3.6.2 电视照明的光位及其特点

电视照明的光位设置如图3-16所示。不同的光位将产生不同的光效,并给镜头内容(画面形象)以特别"说明"。

图3-16 光位示意图

(1)顺光

顺光光线是用来照亮被摄体的主要光线。 (2)逆光

逆光光线来自被摄体的后方,即该灯具发出的光只照亮被摄体的轮廓。

逆光照明的特点:突出主体造型,将被摄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并能协助渲染画面的整体气氛。但是逆光不适合被摄体色彩和细腻质地的再现。 (3)侧光

侧光光线是从拍摄方向的两侧照到被摄对象上的光线。

侧光照明的特点:可以使景物层次丰富、辅助增加透视感,并且有利于表现被摄对象的立体感和空间深度感。 (4)顶光

顶光光线是来自被摄体上方的照明,光线方向与拍摄方向在垂直面上几乎成90°左右的角度。

顶光照明的特点:被摄物水平面上照度大于垂直面照度,可以使投影垂直落在下部。顶光可以消除照射不到的死角。但是在顶光下拍摄人物,要注意与其他辅助光源的配合,否则人物形象容易失真。一般应避免采用顶光的照明方式,除非特别需要。

脚光照明的特点:刻画出人物形象的特殊情绪,渲染特定气氛。当然,脚光也要注意与其他光源的配合,否则会产生恐怖效果。

(5)脚光

脚光光线是由下向上照明被摄人物或景物的光线。

3.6.3 室内日景照明处理

在外景拍摄中的主要光线是日光。作为日景,首先应考虑太阳光光线的方向,亦即将太阳光作为主光的"光位"。既然是室内日景,这个"主光"光位就离不开窗口、大门或阳台等的方向。 拍摄以现代家居为例的实景室内日景,可参考图3-17到图3-20示例。

图3-17 室内日景(全景)

图3-18 室内日景(近景)

图3-19 室内日景(特写) 图3-20 室外夜景

3.6.4 室外日景照明处理

室外日景拍摄时,照明工作人员需考虑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为补光。补光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用高色温灯具进行补光,在有电源的条件下,可以用镝灯或氙气进行照明;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用电瓶灯进行局部小面积补光。另一种手段就是用反光材料将自然光线进行定向反射到所需要补光的部位。这是比较实用和常用的有效手段。

与补光刚好相反的工作是遮光,因为太阳光的能量非常大,过强的光会影响画面的观视效果,故必须对不同情景下的太阳光有充分的了解。(表3-4)

表3-4 室外日景拍摄照度参考

无论拍摄室内或室外日景,照明人员都必须掌握四季阳光的特征,才能熟练地运用各种手段,艺术地再现生活。(表3-5)

表3-5A 太阳光在不同季节的特征

表3-5B 太阳、光色温变化

表3-5C 一天内太阳色温变化变化情况

3.6.5 夜景的照明处理

1、室内夜景的照明处理

要布置出夜晚的灯光效果,必须掌握好室内夜晚的特征:夜晚室内的光源主要有吊灯、台灯、落地灯,还有透过门或窗户射入的月光,为此要掌握好光源的特点:色温应偏低,光质略偏红、偏暖,入射角要低一些。所营造的环境特点应该是:光暗反差较大,上暗下亮。

室内夜景戏照明的灯位调度很关键,因此在演播厅内搭景拍会比用实景拍摄容易达到理想效果。

1、室内夜景的照明处理

要布置出夜晚的灯光效果,必须掌握好室内夜晚的特征:夜晚室内的光源主要有吊灯、台灯、落地灯,还有透过门或窗户射入的月光,为此要掌握好光源的特点:色温应偏低,光质略偏红、偏暖,入射角要低一些。所营造的环境特点应该是:光暗反差较大,上暗下亮。

室内夜景戏照明的灯位调度很关键,因此在演播厅内搭景拍会比用实景拍摄容易达到理想效果。

2、室外夜景的照明处理

室外夜景的照明特点是:

(1)光源角度高。因为光源的主要来源是路灯和月色。

(2)冷暖光色交叉。因为整体基本照明由路灯或月色组成,属冷调光,而由室内透射出来的则是暖调光。

夜景镜头要想达到较好的景深效果,用光层次很重要,不能只顾眼前人物的用光,一定要注意前后用光均衡。只要把暗部适当照亮,整个画面马上会觉得柔和、舒服、层次丰富。照明所做的工作,就是降低光比,减少反差。

3.6.6 几种典型布光的方式图示

1、三点布光法(又称基本布光法)

图3-21三点布光示意图

2、单人一盏灯布光法

为什么电视照明是一种艺术

为什么电视照明是一种艺术 电视画面构图讲究要有章法,有秩序,重点突出主要场景和主要对象。照明能够发挥其优势,利用光影、明暗和色调的配置,以及照明范围的大与小、入射角度的高与低、照度的强与弱等。来增加画面的形式表现力,并在造型上起着揭示、隐蔽突出、夸张、修饰和弥补的作用。 利用照明还可展示画面的内象空间或造成外象空间。电影自1895年出现,到现在就仅仅百余年的历史。而电视的出现的时间更是少之。鉴于时间学识有限,在此仅对于电视艺术做简要分析。电视艺术简言之就是“光影艺术”。其实这句话很贴切也很具有本质性。对于电视艺术来言,光线,是它的灵魂。光线直接参与了电视初创阶段的文学构思、画面设想、光线设计和主创阶段的形象造型、环境再现、气氛烘托等艺术创作的去过程。在众多艺术之中,电视和电影是借助于光的作用与手段实现艺术形象塑造的典型。光线成了它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媒介、条件和重要工具。 从艺术的特点上来看,艺术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普列汉诺夫曾讲过,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的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的”。而电视照明的任务和目的就是实现画面的艺术造型。具体来说,电视照明的任务有以下六点: 1、在前期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面要求 2、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3、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 4、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 5、戏剧表现的需要 6、视觉语言修辞的需要 这六点中每一条无不体现着其艺术性。单就第二点来说,用光线来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主要是指在平面上突破二维空间的限制,塑造真实的三维空间。也就是说,要化画面的平面结构为视觉上的立体结构,表达深远的空间感、纵深感,描绘物体的立体形状,表达物体的表面结构及质感。这是电视照明所担负的一个主要任务和所要求达到的主要目的。如果只要求电视照明满足技术上的一些需

《阳光灿烂的日子》影视照明分析

光影协奏曲 ——浅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之照明前言:首位奥斯卡金像奖获得者,被誉为“用光大师”的华人摄影师黄宗沾说过“在一切摄影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线的运用。光线给画面带来质感,带来气氛,带来意境。与光线的运用相比,景物的安排反而居于次要的地位。好的光线运用能给人带来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光线具有一种特别美妙的性质。”《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在影视照明方面运用的十分出色的影片,从1994年上映至今给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本文拟从照明的种类、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对这部影片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阳光灿烂的日子》;照明的种类;照明在电影中的作用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电影改编自王朔的小说《动物凶猛》,由姜文导演,顾长卫担任摄影。本片获第33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奖。美国《时代》周刊年度十大佳片评选其为“国际十大佳片第一名”。 故事发生在文革时期的北京,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的青春故事,反映了那个年代残酷的青春和朦胧的爱情。主人公马小军的父亲常年在外,没人管教的他和大院里其他孩子一起逃课、打架、抽烟,“混街“成了他们生活的主题。当外面的世界翻天覆地的时候这群少年却在自己的天地里过着阳光灿烂的日子。 《阳光灿烂的日子》这部影片与其他影片最大的不同是布光的写意性、印象性、主观性,把“光”作为影片电影叙事的主体与核心。这是中国一部真正的关于青春关于成长的电影。系统性的用光是导演对剧作进行的总体构思。反反复复出现的技巧表达着错乱的回忆中阳光灿烂的青春。 一、影调 由于光线对被摄者各部分照明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亮度范围,使拍摄出的照片画面上的影相产生了不同明暗层次的调子,这就是影调。在彩色摄影中,画面上影像的调子除了明暗关系之外,还有个色彩关系。也就是说从明暗关系上来说,有一个影调的关系;从色彩关系上来讲,则还有一个色调的关系。

电视灯光与照明复习

电视灯光与照明复习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主题音乐的方式为什么被普遍使用? 2、主题音乐的任务是什么? 3、主题音乐有几种形式? 4、主题音乐在片中每次出现的依据是什么? 5、变奏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6、电视音乐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7、电视剧的主题音乐和插段音乐有何不同? 8、综艺晚会节目的编排应注意什么?音乐节目在其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1、电视照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一、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二、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四、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 五、戏剧表现的需要六、画面构图的需要 特点:一、电视照明具有时限性二、电视照明具有可塑性三、电视照明具有纪实性 四、电视照明具有体现性 2、电视与电影照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亮度比和光比要求的不同二、多机和单机拍摄对布光照明的不同要求 三、多种体裁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四、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五、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

1、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波长是多少? 光是能的一种形式,是能引起人视觉的电磁波,占据电磁射线谱中的一小段。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的波长为380~760纳米(1米=109纳米)。 2、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半漫反射的规律是什么? 镜面反射:光滑的物体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呈镜面反射的性质。(1)只有在反射角A点位置上,可以在物体表面上看到B光源的影像,其亮度接近于光源强度。在其他方位上(如B和C点上),物体表面呈无光状态。(2)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相同,不发生性质变化。比如,若入射光是平行光束,则反射光亦为平行光束,不发生形态变化。 漫反射:如果物体表面是粗糙的、不规则的,那么,光线投射上去以后就向各个方向散射。这种反射光就叫漫反射光。(1)漫反射光的强度远小于入射光,而且在非反射角度的视点上看,物体表面都很亮。(2)漫反射光的物体表面上看不见光源的影像。 半漫反射:物体的表面介于光滑与粗糙之间,对光的反射也介于二者之间,呈半漫反射(即散射)性质。(1)半漫反射光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反射角方向,虽看不到光源的影像,但能看到较淡的亮斑。(2)在非反射角的方位上,也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亮光。这种半漫反射的物体表面亮度,在光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不同方向上看是不相同的。 1.什么叫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黑体随

影视照明

照明综合复习题 分析与简答题: 1题:关键词:照明艺术、照明技术、结合 1无论是出于技术方面还是艺术方面的需要,光线是一切视觉艺术之源,影视艺术是光的艺术,光线是影视艺术的“灵魂”,没有光线的存在,一切视觉艺术无从说起,光线和色彩不仅仅是影响还原,物质世界的感光因素,而且是一种灌入创作者审美经验和审美意识的审美手段,因为光与色创造轮了节奏、创造了气氛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通过光线色彩展现、刻画人物形象,表达主题思想。 2电视照明是最三度空间的表达,不仅是为了提高画面的清晰度,而且是艺术的生动表现,可以利用光比的大小,色彩的变化,来表现被摄物体的各个层次面,从而达到造型上的艺术目的和艺术感染。 3在实际二度创作中,照明可以遮挡画中的次要物体,突出主体,与剧情无关淡化,引导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对人物形象进行美化或丑化。 4照明可以真实的在线生活,给观众以真实感。例如利用光线表现时间流动、季节变化、天气变化、交代环境和场景。 5光线具有心理变现功能和写意性,可以通过光线的明暗和色彩的变化,使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的更加生动,从而揭示人们的性格心理状态。 6光线的写意性(象征、歌颂、指向、情趣……)既能渲染烘托环境气氛(欢快、热烈、神秘、惊险、恐怖、寂寞、优雅、肃穆……)又能深化作品内涵。 7在现代节目中,光线运用还可以激发观众的不同情感,是观众的观察心理与节目内容融为一体,并引起共鸣。 2题:关键词:平光高调法 平光高调法给出一种轻松、简洁、欢快的气氛,使人产生洁净、淡雅、优美、透彻的感觉。照明用光主要以交柔和的平光为主,光线的客观性较强,主要给予环境基本照明,体现物体自身纯正的色彩,展示物体和环境的外在特征,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主要依靠它们自身的光调变化体现出来。由于物体没有阴影,显得醒目突出、引人注意。大量运用中性灰到白得色调过渡,构成了高调画面。 3题:关键词:三点布光法 一种经典的布光方法。它用主光,副光,逆光对被摄者进行布光,有意识地在被摄者的面部造成阴影,使之有明暗变化,但整体影调并不超出摄像机的动态范围,而且还能使被摄者与背景明显区别开来。这种布光方法在具体使用中并没有把三种光固定在某个位置,它是按被摄者的脸型来确定主副光的位置,而且实际上在三种光之外还使用一些修饰光来掩饰或突出某种特点。这种布光法适合给单个主持人布光,便宜的摄影设备,被摄者一增多,光效不好控制。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93025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实验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Film and television lighting technology and art 课程性质:教育技术必修课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开课学期:第二学期是否独立开课:是 一、学时学分 总学时:32 总学分:2 实验时数:8 二、实验目的和作用 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实验,是在学生学习掌握影视照明的基本理论之后,将理论与基本应用技能融合在一起的一门为以后配合摄像技术、非线性编辑与制作课程所设的专业实验课程。实验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操作与艺术创作两个方面。学生通过实验能得到影视照明布光与拍摄等方面的训练。 三、实验原理及课程简介 实验原理: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简介:《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主要是使学生对影视摄影的用光技术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其中包括了自然光效以及室内光效果两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灯光造型能力,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以及情感因素设计用光方案,体现拍摄意图。同时,通过与摄像机技术的结合,可以灵活的影调及色调等方面有基本的掌控能力,学习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学习也要重视实践操作。四、实验基本要求 学生要按要求认真完成实验内容,实验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实验时要注意爱护设备,每次实验完成要及时归还实验设备。 五、实验报告与考核办法 对实验报告做如下要求: (一)写清楚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及编号等信息; (二)写出实验的步骤,要详略得当; (三)实验中所用技巧有哪些; (四)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等。 考核办法:采用以学生实验态度以及所实验效果,对学生予以考核评价 六、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配置 影视照明灯具,摄像机,磁带等。 七、实验指导书及主要参考书 实验指导书:《现代电视照明》李宏虹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影视照明技术》夏光富等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1.1 《影视光线艺术与照明技巧》 《电视照明》 《电视和电影照明技术》 《电视照明艺术》

电视照明考试试题

说明:电视照明实验期终考试采取题目给定,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类型与随机抽取题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试分面试、灯控台操作与布光操作三种类型,学生完成后现场给分。选择面试的同学在给定的五组题目,共50道题中,由老师现场场在每组题目中随机抽选一题,共5道题目做答,现场不能带答案,限时4分钟。选择灯控台操作的同学在给定15道操作任务题中现场随机抽取一道并完成,现场可带答案,限时5分钟。布光操作以4位同学一组为单位,选择布光操作的同学需提前找好合作团队并分好工,限时20分钟。 一、面试试题 第一组 1、低色温光源照明下,画面呈暧色调还是冷色调? 暧色调 2、摄像管摄像机容许的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之比是多少? 30:1 3、电视摄像机的设计,是以多少色温的光源为基准的? 3200K 4、冷光源是低色温光源,对吗? 不对 5、我们演播室中使用的硅箱、换色器、电脑灯分别有多少个通道(回路)? 6、1、10 6、从光线方向和光的软硬来看,选择什么样的光最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感?侧光或顺侧光、直射光 7、从光线方向来看,什么样的光最有利于表现画面的空间深度感? 逆光或侧逆光 8、人物脸型偏圆、偏胖,布光时主光的水平角度应该偏大一些还是偏小一些?偏大一些 9、人物皱纹过于明显,布光时主光的水平角度应该偏大一些还是偏小一些? 偏小一些 10、为了表现表现青春、年轻化,创造高调的人物图像,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光?柔和的正面光 第二组 1、什么是光通量? 光通量又叫发光通量,它是光源在单位时间内向空间发射出的能使人产生光感的辐射能通量。单位是流明(lm)。 2、什么是发光效率? 光源所发出的光通量与该光源所消耗的电功率的比值称为改光源的发光效率。单位是流明每瓦 3、什么是照度? 照度表示被照明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即某物表面被照度的程度。单位是勒克斯(lx)。 4、色温是如何定义的? 若光源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成分与绝对黑体在某一温度时所辐射的光波的颜色成分一致,则称这一温度为该光源的色温。它用绝对温度表示,单位为开尔文。5、什么是光源的显色性? 光源的显色性是指光源的光照射到物体上所产生的客观效果。若各色物体受某一

电视照明整理

第一章电视照明是一门艺术 第一节电视照明的意义 光是万物之灵,对于电视艺术来讲,光线是它的灵魂,光线直接参与了初创阶段的文学构思、画面设想、光线设计和主创阶段的形象造型、环境再现、气氛烘托等艺术创作的全部过程。电视:光-电-光在这个环节中,光使画面的重现,起着直接的作用。 电视艺术是靠画面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叙述事件和故事、刻画性格和心理活动、传达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第二节电视照明的任务 一、满足摄录技术上的照明要求 光是获得画面影像的先决条件.是使摄像管取得准确信号的基础。 提供合适的照度/提供合适的光比/提供稳定的色温平衡/ 二、用光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表达空间感、纵深感、表面结构及质感) 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 四、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真实而浓郁的环境气氛,能够烘托人物,表达生活气息,同时环境气氛能够吻合观众心理和表达画面人物的性格、职业、爱好。 五、戏剧表现的需要根据剧本及拍摄要求、拍摄现场内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物的渲染、刻划、表现。依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六、画面构图的需要电视画面构图讲究有章法,有秩序,重点突出主要场景和主要对象。 第三节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 电视照明的根本任务:利用其光线参与艺术的创作,用光线描绘和塑造镜头前的形象。 一、电视照明具有时限性时限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照明的设计、布光等。 二、电视照明具有可塑性 电视照明的可塑性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各种环境的交代、气氛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 三、电视照明具有纪实性 电视照明的纪实性指追求自然光线效果,但并不是片面要求照明完全利用拍摄现场的固有自然光和现场光,而不加任何人工光,有时在自然光基础上使用人工光来加强照明的真实效果而不留人工痕迹或少留人工痕迹。 四、电视照明具有体现性 电视照明的体现性指剧情、主题、情节、思想的外在形

第一章电视照明是一门艺术

第一章电视照明是一门艺术0第一节电视照明的意义 0第二节电视照明的任务 0第三节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 0第四节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异同 0第五节电视照明部门的地位与工作关系 第一节电视照明的意义 0光是万物之灵· 0光线是电视艺术的灵魂. 0它直接参与了初创阶段的文学构思、画 面设想、光线设计和主创阶段的形象造 型、环境再现、气氛烘托等艺术创作的 全部过程。 电视:光一电一光 光在画面的重现,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是完成一系列技术条件的必要条件,是 电视及视觉艺术之“源”,没有光的作用, 电视将关去生存的意义。 电视艺术是靠画面语言为主要表现手 段,来叙述事件和故事、刻画性格和 小理活动、传达作者主观情感的一门

综合性艺术. 光是电视创作的需要,是观众审美情趣、 欣赏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也是电视自 身的需要 第二节电视照明的任务 一、满足摄录技术上的照明要求 光是获得画面影像的先决条件,是使摄像管取得准确信号的基础。 提供合适的照度/提供合适的光比/提供稳定的色温平衡/ 二、用光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二维变三维 平面变立体 表达空间感、纵深感、表面结构及质感. 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 场景分为:过渡场景和重点场景: 人物分为:陪衬人物和主体人物。 光线着重刻划、描绘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突 出主体) 四、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 真实而浓郁的环境气氛,能够烘托人物, 表达生活气息,同时环境气氛能够吻合观众心理和表达画面人物的性格、职业、爱好。

五、戏剧表现的需要 根据剧本及拍摄要求、拍摄现场内所提供的环境和人物的渲染、刻划、表现。依据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照明方式。 六、画面构图的需要 电视画面构图讲究有章法,有秩序,重点突出主要场景和主要对象。 第三节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 电视照明的根本任务: 利用其光线参与艺术的创作,用光线描绘和塑造镜头前的形象。 一、电视照明具有时限性 时限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限内完成照明的设计、布光等. 二、电视照明具有可塑性 电视照明的可塑性是指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各种环境的交代、气氛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 三、电视照明具有纪实性 电视照明的纪实性指追求自然光线效果,但并不片面要求完全利用拍摄现场的固有自然光和现场光,可利用人工光来加强照明的真实效果,但不留人工痕迹或少留人工痕迹。 (例) 四、电视照明具有体现性 电视照明的体现性指剧情、主题、情节、思想的外在形式的体现. (例《我的兄弟姐妹》) 第四节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区别

电视照明

光线的三要素:方向明暗色调 彩色电视的照度比:2比1到3比1 亮度比是30比1 黑白电视的照度比:40比1 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ux 照度的定义:照度表示被照明物体表面在单位面积上锁接受的光通量,即某物表面被照亮的程度。 照度的规律: 1照度大小与光源发光强度成正比,在距离不变时,光源越强照度越大。 2物体表面照度大小与光线投射方向有关,月垂直强度越大。 3在点状光源条件下,物体表面照度的大小与光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即依平方反比定律 4照度是不受随受照物表面情况而变得,无论受照物存在与否,表面粗糙还是光滑,是否带有颜色,都不影响照度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380到760纳米 初升欲落阳光1850K 正常阳光5400K 阴天7000到10000K 雨天18000到24000K 日落后4500到6000K 正午直射5800到6500K 钨灯泡3150K 三基色荧光灯3200K 镝灯5000到6000 氙灯6000 蜡烛光1850 日光灯5600 色温: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就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黑体从绝对零度为起点,开始加热,加热到一定程度,会辐射出有颜色的可见光,光的颜色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发生变化,与光相对应的温度称为颜色温度,即色温。 影响日光色温变化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时间和天气 色彩的三属性色别明度饱和度 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三消色黑白灰 杆状细胞:感光灵敏度高,能够感受弱光,“夜视的感受器官”。夜间工作 锥状细胞:感光灵敏度低,感受亮光部位的层次和质感,感受颜色。白天工作 人眼对555纳米光线最灵敏 人眼的视线容量范围水平160 垂直110 画面造型的四要素: 空间深度 立体形状 表面结构 画面基调 空气透视规律:视点与景物之间距离的远近对景物的影调、色彩、结构都有规律性的影响。外景自然光照明的特点: 光线入射角:由小到大,由大到小 物体的投影:由长到短,由短到长

电视灯光照明复习

电视灯光照明复习 1、电视照明的任务 一、在前期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 二、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 四、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 五、戏剧表现的需要 六、视觉语言修辞的需要 2、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 一、电视照明的时限性:在一定的时限完成照明的设计、布光等 二、电视照明的可塑性:在不同的场景中完成各种环境的交代、气氛的展现和人物的塑造 三、电视照明的纪实性:电视照明追求自然光线效果 四、电视照明的体现性:对剧情、主题、情节、思想的外在形式的体现 3、电视照明与电影照明的异同 同:表现手法上相似、相同。 异:一、亮度比和光比的要求不同 材料不同,对宽容度、亮度比的要求也就不一样。电视最大亮度比只能达到30:1,其光比控制限定在2:1或不超过3:1,从而获得最佳画面效果和被摄体暗亮部的层次,而电影的亮度比可达到100:1,光比控制可达到7:1。因此在照明中量光、测光、布光也就有根本上的不同。 二、多机连续拍摄和单机分别拍摄在布光要求上的不同 多台摄像机要从不同角度上同时拍摄,因此照明的设计要考虑到摄像对任何角度拍摄时都能适用。但是灯光却不能照顾到各个角度,因为照明位置总是以上一个摄像机位决定的,所以在质量上要有所妥协。 三、多种体裁照明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 电视照明包括电视剧照明、演播室照明、电视专题片照明、电视新闻片照明等,在灯光配备上与电影照明区别较大。 四、实景照明与棚照明的不同 电影是棚照明,而电视更多的是实景照明,实景照明投资少,光效自然而真实,制作周期短,效果自然逊于棚照量的灯光,灯具要求灵活性强、发光强度高、体积小。 电视照明,但追求电视节目制作的真实性。 五、素养与适应性的要求不同 电视照明人员属于可塑性人才,要适应多样的环境照明,更多情况下是人去“创造”、适应环境。在实际照明工作中,不但要熟练掌握电视艺术片照明,还应熟练掌握专题片照明和新闻片照明。大场面应具有“调度”众多灯具的能力,新闻片、专题片小场面要做到一灯多用,在保证纪实性与时效性的同时,尽量保证照

影视照明 教学大纲

《影视照明》教学大纲 1.课程的基本描述 2.教学定位 2.1 课程教学目标 《影视照明》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学习旨在提高学生对影视灯光照明学的充分认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通过对基本照明技术、设备及造型灯光技术等方面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们能在影视拍摄中合理运用灯光,并通过对光的理解,在后期剪辑技术方面能综合运用到影视后期合成中去。 2.2 课程的主要特点 本课程主要是使学生对影视摄影的用光技术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其中包括了自然光效以及室内光效果两部分,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灯光造型能力,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以及情感因素设计用光方案,体现导演(拍摄)意图。同时,通过与摄像机技术的结合,可以灵活的对色温,曝光控制,影调及色调等方面有基本的掌控能力,做到前期拍摄有光线的操控能力,可以正确地指导灯光师完成导演的布光方案。 2.3教学方法 《影视照明》对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高,以教师指导和学生实验实训为

主,在教学方法和实训指导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通过演示讲解和实际动手操作进行教学,并指导学生进行设备的熟悉和使用,掌握灯光在影视创作中的操作方法。让学生们能在影视拍摄中合理运用灯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灯光造型能力,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以及情感因素设计用光方案,体现导演(拍摄)意图。 3.知识点与学时分配 通过本实训课程的学习,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影视灯光造型能力,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以及情感因素设计用光方案,体现导演(拍摄)意图。 3.1 课程覆盖的知识领域和知识单元汇总 4.案例设计 该课程主要采用现场演练教学和案例教学的方式。课程讲授过程中的理论部分均采用现场操作和实践演练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影视照明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性。 案例设计的原则,一方面,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操作,系统了解和掌握影视照明的技巧和方法,达到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影视行创作的目标、并且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能够很好地解决遇到的技术问题。该实验课程基本上覆盖到了本课程主要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也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创作的作品质量。

电视照明器具-照明灯具及辅助工具用途

一、灯具的概念:灯具是指固定电光源并通过特定的光学结构对其发射光线的方向和性质进行初步控制的器具。 二、灯具的构成: 照明灯具一般由灯体、光源、反光镜、透镜、遮光扉页和支架等组成。 三、影视照明灯具的分类: A、按照使用场合不同,可分为内景照明灯具和外景照明灯具。前者主要用于装配低色温电光源;后者主要用于装配高色温电光源,一般较轻便。 B、按照造型作用来分,可分为照明灯具和特殊效果光灯具。 C、按照光线控制的自动化程度来分,可分为手动灯具、机械控制灯具和自动控制灯具。 D、按用光的方式,习惯上将灯具分为聚光型灯具、散光型灯具和特殊效果灯具三大类。 1.聚光型灯具 聚光型灯具通常采用点状光源(灯泡)和反光镜。对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形成会聚而产生直射光束的灯具。 用途:主要用于局部照明灯具,作主光、逆光、造型光使用。 种类:灯具包括透镜聚光灯和无透镜聚光灯。如:菲涅尔聚光灯、追光灯、回光灯等。 ⑴菲涅尔聚光灯 聚光型灯具结构原理示意图

菲涅尔聚光灯结构原理示意图 菲涅尔聚光灯光束聚散原理 ⑵椭面聚光灯(椭球型聚光灯) 椭面聚光灯结构原理示意图⑶回光灯 回光灯结构原理示意图 ⑷注光灯

注光灯结构示意图 ⑸便携式电瓶灯 便携式电瓶灯结构示意图 2.散光型灯具 散光型灯具又称泛光灯,是指带有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漫反射形成散射光束的光学系统的灯具。 散光型灯具没有透镜,主要由光源和反光器组成,光源一般为卤钨灯管或荧光灯管,反光器则采用铝质镀层,并且表面做成凹凸不平的形状,便于形成散射光。 在影视照明中,常见的散光型灯具主要有:三基色荧光灯、天幕灯、地排灯、反射式柔光灯等。(第三次) ⑴新闻灯 高色温电瓶灯低色温电瓶灯便携式灯光带有 不同功能的组件

电视照明一致性指数

电视照明(光源)一致性指数 Television Lighting Consistency Index ?C TLCI Original/ [USA]Mike Wood Translate/YAO Han-chun1 (1.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China ,Shanghai 200040,China ) 【】Color Rendering Index(CRI)and Color Quality Scale (CQS)are two color rendering index for humaneyes ,but not suitable for TV camera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V system ,the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released a newmetric :Television Lighting Consistency Index (TLCI).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escribed the principle ,method and procedure of TLCI ,analyzed the content and application of TLCI test repor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 and TLCI ,and introduced the Television Luminaire Matching Factor (TLMF). 【s】Television Lighting Consistency Index ;Response curve of the human eye ;CCD Response curve ;Color Correction ;Television Luminaire Matching Factor 在《Protocol 》杂志2010 冬春季刊上,笔者已谈论过显色 性度量。那些论述着眼于早些年的显色指数(CRI)和新近的色 质指数(CQS,以及应用这些指数的赞成和反对意见。尽管这些度量彼

电视灯光与照明 复习

1、主题音乐的方式为什么被普遍使用? 2、主题音乐的任务是什么? 3、主题音乐有几种形式? 4、主题音乐在片中每次出现的依据是什么? 5、变奏曲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6、电视音乐分为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7、电视剧的主题音乐和插段音乐有何不同? 8、综艺晚会节目的编排应注意什么?音乐节目在其中应发挥什么作用? 1、电视照明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特点是什么? 一、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二、用光线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 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四、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 五、戏剧表现的需要六、画面构图的需要 特点:一、电视照明具有时限性二、电视照明具有可塑性三、电视照明具有纪实性 四、电视照明具有体现性 2、电视与电影照明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亮度比和光比要求的不同二、多机和单机拍摄对布光照明的不同要求 三、多种体裁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四、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 五、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 1、人眼所能看到的可见光波长是多少? 光是能的一种形式,是能引起人视觉的电磁波,占据电磁射线谱中的一小段。人眼能看到的可见光的波长为380~760纳米(1米=109纳米)。 2、镜面反射、漫反射和半漫反射的规律是什么? 镜面反射:光滑的物体表面产生的反射光呈镜面反射的性质。(1)只有在反射角A点位置上,可以在物体表面上看到B光源的影像,其亮度接近于光源强度。在其他方位上(如B和C点上),物体表面呈无光状态。(2)反射光束与入射光束相同,不发生性质变化。 比如,若入射光是平行光束,则反射光亦为平行光束,不发生形态变化。 漫反射:如果物体表面是粗糙的、不规则的,那么,光线投射上去以后就向各个方向散射。这种反射光就叫漫反射光。(1)漫反射光的强度远小于入射光,而且在非反射角度的视点上看,物体表面都很亮。(2)漫反射光的物体表面上看不见光源的影像。 半漫反射:物体的表面介于光滑与粗糙之间,对光的反射也介于二者之间,呈半漫反射(即散射)性质。(1)半漫反射光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反射角方向,虽看不到光源的影像,但能看到较淡的亮斑。(2)在非反射角的方位上,也可以看到物体表面的亮光。这种半漫反射的物体表面亮度,在光源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不同方向上看是不相同的。 1.什么叫色温? 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分的概念,是光线颜色的一种标志。黑体随着温度增高而发出的色光,就叫作光源色温度,通常简称为色温。 2.为什么要平衡色温?平衡色温有哪些方法? 为了使画面中的场景、人物色彩还原准确,色彩逼真,保证较高的画面色彩质量。 (1)平衡光源色温与摄像机色温。(2)平衡一个场景中几种不同的光源色温。 (3)加辅助光照明

影视灯光复习

影视灯光复习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影视照明技术》期末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 分) 1·副光的作用是帮助揭示和表现被摄对象的() A. 质感 B. 色调 C. 照度 2. 影视照明参与画面形象的塑造、环境再现、气氛的烘托等艺术创作过程,它主要利用() A. 光线描绘 B. 电视画面 C. 灯光照射 3·日景布光的背景应比主体的色彩() A. 明度大 B. 明度小 C. 居中 4·光的颜色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人眼所看到的颜色,另一是() A. 物体自身颜色 B.光源照物体后反射的颜色 C.光本身的颜色 5·黑色反光板的作用() A. 补光,减弱光比 B. 减光,加大光比 C. 无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能代表物体本质属性的色彩,称固有色,固有色是不能,否则就意味着物体的。 2·影视图像的用光对光源的显色性有特别要求。对于影视基础照明,其显色性最好,对于主体照明的灯光显色性最好。 3·平面设计主要是设计空间灯位的构成,是总的灯位布局设计。4·光型是出于选型的目的,把光分成不同的类型:即、、、、修饰光等。

5.直射的阳光,景物的受光面直接来自太阳的光线所照射,是自然界最强的光线,能够形成光影。 6·按光的性质分类,可分为、散射光、高色温光、。 7·对摄影胶片而言,从黑到白是胶片的宽容度,黑白胶片的宽容度是1:128;彩色片的宽容度是1:64;摄像管的宽容度是。所以在影视照明设计时,光比的大小与不同媒介宽容度大小成比。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30分。) 1·(共15分)观察下图1。人物静态布光中的多人布光信息图,回答相关问 题。图1 1)(10分)图片中除了使用衬底光外,在多人光线的设计造型中运用了什么样的布光方法(2分)涉及到哪些灯型(2分)请对这些灯型进行释义(6分)。2)(5分)主题人物是谁(1分)如何体现出来的(4分) 2·(共15分)观察下图2。舞台照明设计信息图,回答相关问题。 1)(共5分)从灯光设计的构成艺术的角度分析,演区光束构成的是什么特征的(2分)本设计图是如何实现与舞台实景特征构成的统一性的特征的(3分)2)(共10分)简述舞台布光的光束构成设计方法(7分)

《电视照明》

1.色温平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要保证光源色温与摄像机要求的色温相一致。其二,在一 个场景中,要保证各个光源的色温相一致。 2.主观对比度=景物最亮部位的亮度/景物最暗部位的亮度(景物最亮最暗部位的亮度的比值) 3.图像对比度=图像最亮部位的亮度/图像最暗部位的亮度(图像最亮最暗部位的亮度的比值) 4.客观对比度=景物最亮部位的反射率/景物最暗部位的反射率(景物最亮最暗部位的反射率的比值) 5.照明对比度=最高照度/最低照度(最高照度和最低照度的比值) 6.图像对比度=客观对比度×照明对比度 7.各种画面所表达的图像对比度: 电影画面能表达的图像对比度为100:1。 油画所能表达的图像对比度为30:1。 黑白电视所能表达的图像对比度为40:1。 彩色电视机所能表达的图像对比度为30:1。 8.光源:能发光的物体被称为光源。大体上分为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两大类。 自然光源有太阳,萤火虫(生物光源),闪电。 人工光源有化学光源(将化学能转化成光能的光源);放射性光源(将放射线转换成光能的光源);电光源(将电能转换成光能的光源)。 9.根据电影电视照明的特点,对使用的光源有如下几个要求: 1.显色性好:衡量显色性的好坏是用显色指数来表示,显色指数高,显色性就好。显色性最好的光源是太阳,显色指数为6000。为了能在电影银幕和电视荧光屏上真实地反映被照景物的本来颜色,摄制时所用的照明光源的显色指数不能低于85。 2.色温要正确:一般拍电影或电视节目为使彩色还原,在室内使用的光源色温为3200K,而在室外应用的光源色温与日光相同约为5600K。 3.亮度要足够:一般情况下录制黑白电视要求被照物体照度不得低于700lx,录制彩色电视不得低于1500lx。 4.附属装置少,启动时间短,操作方便:一般情况下,光源应能在电源电压下直接工作,通常摄影棚内电源电压多为110伏,市电电压为220伏,对于白炽灯或卤钨灯,光源的额定工作电压就是电源电压。 5.体积要小,寿命要长:电影电视照明光源的特点是流动性大,经常需要运输,搬动,安装和拆卸。所以要求光源的体积尽量小。至于电影电视的光源的寿命,没有必要与普通照明相同。通常要求寿命在50小时以上,以200~400小时最为适宜。 10.半导体光源:又称LED,是一种将电能直接转化成光能的半导体气件,又称发光二级管。 11.LED的主要特点: 冷光源(消耗电能少,表面温度低)。 无频闪(直流工作状态)。 响应时间短(仅需几纳秒,而白炽灯约为200毫秒)。 寿命长(10万小时,可连续稳定工作几十年)。 抗振性好(无灯丝无玻壳是固定光源)。 体积小(外形尺寸只有几毫米,便于造型设计)。 光效高(发光效率最高已达50lm∕w,而且还能提高)。 显色性好(Ra达到75~85,还可能增加)。 12.光按照光型分为以下几类: 1.主光:它是布光造型中的主要光源,起着主导作用。主光的光质可以是硬光也可以使柔光,但光质的选择要服从于布光的内容的需要。主光的灯位,可以是中测光,中位灯光;也可以使侧逆光,高位灯光。灯位的不同,主光揭示的图像语言则不同,一切视需要选择。 2.辅助光:在布光造型过程中为了改善暗部阴影中的层次和质感,在主光的另一侧设置了辅助光。它

《影视照明基础》教学大纲

《影视照明基础》教学大纲 教学时数:64学时 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课程性质:《影视照明基础》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提髙学生的知识结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光是影视艺术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表现手段,也是最年轻的、最新的表现手段。影视艺术令人最感兴趣的手段是光线和色彩。对光和色技巧的研究,是学生必须再探讨、提高的部分,也是一门新的课题,电视艺术在光线处理上,不再满足于记录下影像的最低要求,要从光线来表情达意的描述影视语言。 课程任务:本课程要向学生讲授影视照明的基础知识,包括光的基本概念、光、影与色彩、色彩学的基本原理等;照明实践,包括外景自然光的照明、内景人工光的照明及基本照明设备的认识。 前导课程:《摄影摄像基础》、《影视编导》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应达到如下要求: 1.了解电视照明的主要任务,以及电视照明与导演的关系;

2.了解主光辅助光的亮度要求以及三点式布光法和五点布光的区别; 3.了解色温以及色温平衡的概念以及色温平衡的方法; 4.掌握如何利用照明再现和加强空间的透视效果; 5.了解画面造型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何利用照明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运用适合的光源表现物体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6.了解外景自然光照明的优点,以及夜间拍摄所要注意的问题; 7.熟悉照明光的基本任务以及人用光的主要成分,效果光照明的特点; 8.了解演播室照明的基本方式和特点,以及演播室布光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程序;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四、教法说明 影视照明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很强的课程,所以课堂教学要理论联系实践,有选择的多观摩国内外优秀的影片。冋时影视照明作为一门艺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尤其在应用阶段更是如此,所以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和见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性不无裨益。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 平时成绩占60%,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括笔记作业、到课情况、本节课的任务完成情况。 六、教材与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电视照明》李兴国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 2.参考书

电视照明课程期末考试方案

20 -20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 《电视照明》课程期末考试方案 适用类别普招层次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年级 XXXXX级 班级XXX1-5班试卷代码: XXXXXX命题人 XX 注意事项: 1. 本方案适用于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的课程。 2. 如使用文字形式作答,须使用黄河科技学院统一试答纸作答。 3. 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学号等信息。 一、考试目的 《电视照明》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次考试,具体检验学生是否具备利用光线进行影视画面造型的能力,是对于电视摄像、电视节目自作、纪录片创作等专业核心课程画面造型方面的巩固和补充。 二、考试范围及形式 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电视照明》考试范围主要包括光与照明基础理论、影视配光、自然光造型、人工光造型、光位图绘制等五个方面。 采用随堂测验和综合实训的形式进行能力考查。 三、考试内容 附件1:《<电视照明>课程试题》 41

黄河科技学院20 -20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电视照明》课程试题 适用类别普招层次本科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年级 XXXX级试卷代码: XXXXXX 注意事项: 1. 本卷采用了分卷制,已将试题纸与答题纸分开。请考生将答案按原题号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在试题纸上书写答案,一律无效。交卷时,应分别交验试题纸、答题纸和草稿纸。 2. 请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书写姓名、座号、学号等信息。 3. 请自觉遵守考场纪律。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空,共10分) 1. 电视照明配光任务应以为基本造型单位。 2. 光线投射方向与被照射物体间的角度越接近于垂直,其照度越。 3.色温平衡的实现方法包括:调节光源色温、选配合适的升、降温镜头滤镜,以及配合光源调节摄像机的。 4. 菲涅尔透镜聚光灯广泛用于影视剧拍摄,也称为菲涅尔聚光灯或。 5. 被摄对象的粗糙的表面结构,适宜使用光位进行造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 1.人眼可见光的波长是() A.350-650微毫米 B.400-700微毫米 C.400-850微毫米 D.350-850微毫米 2. 以下对于直射自然光照明变化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光线入射角:由大到小,再由小到大 B.物体的投影:由长到短,再由短到长 C.光线的色温: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D.光线的亮度:由低到高,再由高到低 3. 对于晴天太阳光下拍摄夜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要利用直射阳光制造大面积阴影 B.使用色温平衡手段调节画面基调为冷色调 C.应尽量提高摄像机的光通量 D.应防止天空和过亮的背景过多进入画面 (第 1 页共3页)

(广告传媒)电视照明实验报告指导书

电视照明》实验报告指 导书 实验一电视照明光源的认识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电视照明光源的发光原理及特性。 2、通过实验加深光源的发光效率、色温、显色 性等概念的理解。 实验器材: 各种电视照明光源灯具摄像机 实验原理: 一、卤钨灯 卤钨灯是一种热辐射型电光源,它是在硬质玻璃或石英玻璃制成的白炽灯泡或灯管内充入少量卤族元素或卤化物,利用卤钨再生循环原理设计制成的。 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从灯丝蒸发出来的钨在泡壁区域内与卤素反应形成挥发性的卤钨化合物;当卤钨化合物扩散到高温的灯丝周围区域时,又分解成卤素和钨,释放出来的钨沉积在灯 丝上,而卤素再继续扩散到温度较低的泡壁区域与钨化合。这一过程就是卤钨循环的过程,或称为钨的再生循环。

卤钨灯灯泡的寿命高;灯泡体积小,效率集中,因而使得照明灯具尺寸缩小,便于光的控制;由于工作温度高,光色得到改善,显色指数可达99 ;其色温在2850K-3200K,特别适合于电视照明。 电视照明中常见的卤钨灯主要有单端型(即卤钨灯泡)和双端型(即卤钨灯管)。 使用卤钨灯应注意:防震动、防污染、注意散热、水平安装、点燃前先预热、避免超压使用。 二、荧光灯 荧光灯属于气体放电电光源, 工作原理是灯的两端各有一个电极, 灯管内充有低气压的汞蒸汽和少量的惰性气体,灯管内壁涂有荧光粉层, 灯内的低气压汞蒸汽放电将60%左右的电能转换为波长253.7 纳米的紫外辐射, 荧光粉能有效地将这一紫外辐射转换为可见光。 近年来三基色荧光灯发展较快,技术成熟。三基色荧光灯在灯管内壁使用了三基色稀土荧光粉,取代过去常用的卤磷酸钙荧光粉,使得荧光灯的发光效率、显色性、稳定性得到突破性提高,发光效率约为85lm/W,显色指数在80以上, 甚至可达到90。 三基色荧光灯的发光效率很高,产生同样的光通量,比卤钨灯所需的电功率要小很多,发热量也小

电视照明1

第一章往往电视照明是一门艺术

在电视拍摄中运用光线进行艺术造型的艺术方法。电视照明是摄影进行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它涉及照明器材的使用、光线的设计与布置、光影效果的创造等等。 在电视创作中,照明担负着以下的任务: 1、为摄影提供足够的亮度。 2、为造型提供艺术化的光效。 3、对人物和环境加以具有戏剧效果的渲染。 4、展现人物的形象,增强画面的情绪感染力。 照明设计直接影响画面造型效果,因此,必须与表现内容与艺术目的相适应。 电视照明是电视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重要表现手法。从技术上讲,电视照明为电视画面拍摄提供必需的基本光亮度,从而为电视节目现场营造艺术气

氛的同时确保电视画面达到广播级的技术要求。从艺术上讲,电视照明不仅可以美化电视画面,丰富视觉效果,还可以烘托情节气氛,揭示和刻画人物心理,突出和升华电视晚会的主题。因此,电视照明充分体现了电视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两个层面.。从画面视觉效果来看,其艺术性十目的,技术性是手段。但随着电视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电视制作对照明(灯光)的技术与硬件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视照明新技术促进了电视艺术效果的多样化,进而提高了电视制作的整体水平。电视照明的技术性与艺术性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电视照明的目的与任务——完成画面造型。 一、电视照明的意义: 电视离不开光,离不开照明,就好像画家离不开笔,演奏家离不开乐器一样。光对于电视艺术,不仅仅意味着照明,更意味着一种视觉美学、情感和能量的传达与表现。电视照明是用光绘画、用光造型、用光表达时间与空间的艺术。 二、电视照明的任务:(一)在摄录技术上满足其对照度的基本要求:注意光度、影调和色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二)用光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造型所表现的内容包括:1、空间深度(空间感、纵深感)2、立体形状(立体感)3、表面结构(质感)(三)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四)再现环境气氛与时间概念:日出日落,阴晴雨雪等。(五)戏剧表现的需要:根据剧本的要求,用不同的照明方式渲染、刻画、表现剧情、场景、人物和情绪特征,力求照明形式与剧情和谐统一。(六)画面构图的需要: 通过照明与构图的相互配合,增加画面的形式表现力。 三、基本特点 第二章光的基本概念 一、光的概念光是一种具有电磁本质的物质,它兼有波动 性和微粒性,长波的光,波动性比较显著,短波的光,微粒性比较显著。 视觉记忆:人的视觉记忆通常是以白光下,记忆物体的色彩、形状和表面的质感。 二、可见光波长的范围及其光谱的组成 可见光——能够引起视觉的光(电磁波)波长范围:380nm ~ 760nm 光谱组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三、光通量、照度和亮度 照度(E):物体表面被照明的程度,等于被照明物体的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