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沈园导游词范文介绍

绍兴沈园导游词范文介绍
绍兴沈园导游词范文介绍

绍兴沈园导游词范文介绍

沈园位于鲁迅中路,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是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沈园从鲁迅祖居门前穿越中兴路往东不出二百米。沈园为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故有“沈氏园”之名。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绍兴沈园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

绍兴沈园导游词1

当年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寄予了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许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们到沈园,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爱情,甚至将这里视为执着爱情的寄托。

沈园的开放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主要看园内建筑,虽然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园是近几十年在原址上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来沈园感受爱情。如今沈园分为沈园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区并不大,步行2小时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迹区是游玩的重点。如果你是戏迷,那么晚上的沈园之夜会更对你的胃口。

进入沈园便是古迹区,迎面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由此便可开始游览了。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壁上有

许多诗词的碑刻,屋檐下挂满了风铃,小木牌上满是情人们写的留言。顺着步道走在园林中,过问梅槛、八咏楼来到六朝井亭,这口井和旁边的葫芦形水池是园中仅存的六朝遗物。亭子旁边的孤鹤轩是沈园的中心,它的南面便是著名的《钗头凤》碑,来到这里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吟几句《钗头凤》,回味陆游唐婉的爱情。

孤鹤轩东面的双桂堂则是沈园之夜堂会表演的地方,它的入口附近是南苑和东苑的入口。南苑是连理园和陆游纪念馆,这里没有古迹区的忧伤气质,更多的是一股书卷气。陆游纪念馆展出陆游诗词手记的碑牍,还有沈园的全景模型。而东面的东苑以爱情为主题,又叫“爱情苑”,有心形的琼瑶池、鹊桥、相印厅等历史和传说中充满爱情寓意的景观,很适合情侣走走逛逛。

沈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夜游,晚上的园林比白天多了点浪漫和神秘,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双桂堂的堂会,你不仅可以看到演员用现代的形式表演钗头凤、新说陆游和唐婉的故事,还可以听到各种绍兴地方戏,包括鹦哥班、莲花落等等,非常精彩。

沈园离鲁迅故里大约只有200米,若只想游览园林,可白天将二者一并游览。或者白天参观鲁迅故里,晚上到沈园欣赏演出,也是不错的选择。

绍兴沈园导游词2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

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伤心桥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只有1米。缌的游客可能会发现这个亭子的顶有一个六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一共有三个作用,有哪三个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这第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产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较的长,所以开了一个孔后竹不可以从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个作用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可以杀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赏朋和集水,在每朋的农历十五晚上,到沈园散散步,看看月亮,会让你的心情更加舒畅。

沈园的建筑布局是以“孤鹤轩”为中心,这三个字是由著名画家谢稚柳和金右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的。那么为什么取名为孤鹤轩呢?大家都知道陆游是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弟”,出生后不久,北宋便灭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从小经历了一段逃难生涯。陆12游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的现实,使他20岁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壮志。22岁那年,到临安参加乡士考试,因为当时名列奸臣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为他不忘记国耻,主张北征,收复失地,受到了秦桧的忌恨,竟在复试时把陆

游的名字给除掉了,直到秦桧死后,他才被录用。但因为他力主抗战,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命运坎坷不平,几次罢职回快乡。由于在朝庭里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被一些人排次,在晚年过着闭支野般的生活,并在82岁时写有《城南》诗一首,在诗中,诗人以”孤鹤“自喻,所以,我们就把这处建筑取名为”孤鹤轩“,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在轩中还有一幅对联”宫墙柳一片柔情付与东风飞白絮,六曲栏几多倚思频抛细雨送黄昏“。由萧挺撰文,钱君匋手书。其中的宫墙柳和细送黄昏分别取自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的一句词。下面的这块石头也是一块太湖石,1985年考古发掘得,经考证是明朝的遗物。

现在我们来到的便是千古绝唱的《钗头凤》碑,在欣赏这两首词前,先听我讲一下陆游和唐婉那凄美的爱情故事吧。据史书记载,陆游在20岁左右的时候表妹唐婉为妻,陆游英俊豪爽,才华过人,唐婉才貌双全,通晓诗词,和陆游可谓是情趣相投。但两年后陆母竟逼迫陆游休妻。为什么她要这么做呢?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在当时的社会中,他们结婚两年了,却一直没有生育子女,而古代人们非常看重这一点,为认女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由于唐婉与陆游的情趣相投,两人整天在闺房内饮酒作诗,在陆母眼里就是不误正业,所以作为媳妇的唐婉一直没有得到婆婆的欢心。在封建社会中,母命难违,陆唐两人只得忍泪吞声,依依分别,各自娶嫁。在绍兴二十五年的春天,沈园按例对外开放,当时的小说笔记《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惯例,每年

浙江沈园导游词.doc

浙江沈园导游词 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浙江沈园导游词,供您参考,()查看。 浙江沈园导游词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

浙江绍兴沈园导游词

浙江绍兴沈园导游词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

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那些发生在“鲁镇”上的故事

那些发生在“鲁镇”上的故事 关于“鲁镇往事” “鲁镇”――一个极有代表意义的城市名称,它是鲁迅大多数小说发生的背景城市,是鲁迅生长的故乡的一个“别称”。看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知道,这个剧目一定跟鲁迅有关。其实确切地说,是跟鲁迅的作品有关。 2003年,我们第一次认识吉尔莫•史密斯剧团是因为他们的《短打契诃夫》,他们将契诃夫的五个短篇小说串联起来,用形体诉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次的《鲁镇往事》是由鲁迅的六个短篇作品串联而成的,其中有鲁迅的小说、散文,还有杂文。 为何是鲁迅? 当吉尔莫•史密斯想到与我们合作的时候,选择什么样的题材,是双方都关心的问题。老夫妻俩看了《聊斋志异》、《警世通言》、《三言二拍》等不下千个的中国故事。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决定选择了鲁迅的作品。这是因为,鲁迅

和契诃夫有着惊人的相似。他们都曾经从过医,后来又都从了文。契诃夫是俄国的文学巨匠,鲁迅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契诃夫作品反映的都是社会底层人的生活,而鲁迅也将大量的笔墨用于小人物的身上。他们创造了“契诃夫的奇迹”,相信也能制造出“鲁迅的惊喜”。 6个故事 选择什么故事,简直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鲁迅所有的作品加起来也有两三百部。中国人说到鲁迅作品,耳熟能详的无非是:《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故乡》、《狂人日记》、《社戏》,就是那几个在学校里经过无数次分析和测试的作品。但是对于吉尔莫夫妇来说,这些先入为主的印象根本不存在,他们需要的是可以“用身体表现”的故事。与其说故事是挑出来的,不如说故事是经演员们一个个试演后决定的。热闹的场面,比如结婚、葬礼、过年、佛事等这些特别具有中国特色的场面是他们的首选,所以有着过年描写的《祝福》和葬礼描写的《孤独者》成了他们的首选,我们几乎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尝试排练《孤独者》,但是因为这个故事后半段几乎没有任何调度,大家完全走在一个死胡同里出不来,导演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而与此同时,有着关于中国“地狱”描写的《智识即罪恶》取而代之了。另外,

绍兴导游词

绍兴导游词 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在这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与大家见面!首先呢,请允许我代表银龙假期旅行社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对我们旅行社的支持和信任!让我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同车而行,并且还能够为大家提供服务!我呢,姓张,是大家这次的全程陪同导游人员,大家叫我小张就可以了!小张虽然称不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我的笑容绝对是灿烂的对工作也是尽心尽力的这两天如果您有什么要求或者建议都可以跟我提出来,我一定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的!若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好的也希望大家提出来这样可以给小张一个改正的机会!等一下我会把我的名片发给大家,当您有什么需要或帮助的,随时拨打小张的电话号码,二十四小时为您开机! 接下来请允许我隆重的为大家介绍一下我身旁这位——我们此次行程掌舵的——X师傅,当然了你们现在只能看到他伟岸的背影了。X师傅是我们旅游车队一位非常优秀的司机哦!他曾手拿方向盘,脚踩刹车板在我们中国大陆上安全行使了百万余公里,同时我们的师傅也是旅游界有名的三好先生,人好车技好服务态度好,开起车来一心一意,对待客人全心全意,这几天我会和师傅共同配合协作让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旅途。 俗话说的好:牵着我的手,世界任你走, 今天就有我来带领大家去绍兴走一走! 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就是绍兴了,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人杰地灵,群星灿烂,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就是其中一个杰出的代表!毛主席曾经评价他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而我们今天将要进行参观游览的鲁迅故居则是鲁迅的出生地,也是他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成长、生活和学习的场所。室内陈设按当年原样摆放,不少家具和用品均是原物。鲁迅一生有1/3以上的时间是在绍兴度过,他不仅在故乡度过了童年和青少年时代,而且还进行了他初期的教学实践、文学创作和社会革命活动。故乡的生活经历不仅对他的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现在的鲁迅故里已经成为一条独具江南风情的历史街区,成为一个原汁原味解读鲁迅作品,品味鲁迅笔下风物,感受鲁迅当年生活情境的真实场所。 我们第二站则是沈园,一个宋朝的园林,能够一代代传下来,到今天还依然有名,也许只有绍兴的沈园了。沈园的出名却是全因为一个千年不老的故事,一首《钗头凤》。 话说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也很不幸。宋高宗绍兴十四年,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诗人为怀念唐琬,追忆沈园之邂逅就留下了十多篇诗文。陆游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篇,但在同一地点写下如此众多诗歌的并不多见。正因为这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和感人至深的诗篇,人们不仅将沈园作为怀念诗人的纪念地,而且还将沈园作为执著爱情的寄托。人们现在所以到沈园,除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那里感受人世间的美好爱情,沈园实际上已经成了绍兴的爱情主题公园。

沈园导游词讲解

沈园导游词讲解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

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一) 当年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寄予了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许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们到沈园,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爱情,甚至将这里视为执着爱情的寄托。 沈园的开放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主要看园内建筑,虽然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园是近几十年在原址上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来沈园感受爱情。如今沈园分为沈园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区并不大,步行2小时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迹区是游玩的重点。如果你是戏迷,那么晚上的沈园之夜会更对你的胃口。 进入沈园便是古迹区,迎面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由此便可开始游览了。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壁上有许多诗词的碑刻,屋檐下挂满了风铃,小木牌上满是情人们写的留言。顺着步道走在园林中,过问梅槛、八咏楼来到六朝井亭,这口井和旁边的葫芦形水池是园中仅存的六朝遗物。亭子旁边的孤鹤轩是沈园的中心,它的南面便是著名的《钗头凤》碑,来到

这里的游人无不在此驻足,吟几句《钗头凤》,回味陆游唐婉的爱情。 孤鹤轩东面的双桂堂则是沈园之夜堂会表演的地方,它的入口附近是南苑和东苑的入口。南苑是连理园和陆游纪念馆,这里没有古迹区的忧伤气质,更多的是一股书卷气。陆游纪念馆展出陆游诗词手记的碑牍,还有沈园的全景模型。而东面的东苑以爱情为主题,又叫“爱情苑”,有心形的琼瑶池、鹊桥、相印厅等历史和传说中充满爱情寓意的景观,很适合情侣走走逛逛。 沈园的特别之处在于它的夜游,晚上的园林比白天多了点浪漫和神秘,其中最值得一看的要数双桂堂的堂会,你不仅可以看到演员用现代的形式表演钗头凤、新说陆游和唐婉的故事,还可以听到各种绍兴地方戏,包括鹦哥班、莲花落等等,非常精彩。 沈园离鲁迅故里大约只有200米,若只想游览园林,可白天将二者一并游览。或者白天参观鲁迅故里,晚上到沈园欣赏演出,也是不错的选择。 5篇有关浙江沈园导游词范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们今天要游览的是沈园。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 沈园是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是浙江有名的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去旅游。下面是学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绍兴沈园导游词,欢迎参考! 绍兴沈园导游词篇1 沈园位于浙江绍兴市区,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沈园,又名沈氏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5A级景区。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园,宋时池台极盛。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在宋代已是绍兴著名的园林。 据说,过去的沈园比现在大几倍。由于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此与自己心上人唐婉相遇,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

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转眼十年,公元1151年(南宋绍兴二十一年)春日,沈氏园对外开放,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前往,却意外地遇见唐婉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尽管两人中间隔着十年的光阴悠悠,但那份刻骨铭心的情缘始终留在他们情感世界的最深处,正当陆游打算黯然离去的时候,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差人给他送去了酒菜。陆游触景伤情,怅然在墙上奋笔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 绍兴沈园导游词篇2 当年陆游为追忆与唐婉的沈园邂逅,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寄予了这座精巧的江南园林许多浪漫的想象。如今人们到沈园,除了欣赏古典园林之外,更多的是去感受爱情,甚至将这里视为执着爱情的寄托。 沈园的开放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两场,白天主要看园内建筑,虽然宋代的沈园建筑早就不存在了,如今看到的沈园是近几十年在原址上按照当年的布局重修和扩建的,但这并不妨碍人们来沈园感受爱情。如今沈园分为沈园古迹区、东苑和南苑三部分,景区并不大,步行2小时左右便可逛完。其中,古迹区是游玩的重点。如果你是戏迷,那么晚上的沈园之夜会更对你的胃口。 进入沈园便是古迹区,迎面看到一块太湖石,上面写着“诗境”二字,由此便可开始游览了。左手边上一条回廊,墙壁上有许多诗词的

绍兴沈园导游词模板

绍兴沈园导游词 绍兴沈园导游词 篇一: 绍兴沈园导游词绍兴沈园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 4.6亩扩展到了1 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1X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 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

最新整理关于浙江绍兴沈园的导游词5篇

关于浙江绍兴沈园的导游词5篇 沈园是国家5A级景区,位于绍兴市越城区春波弄,宋代著名园林,沈园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沈园,又名沈氏园,南宋时一位沈姓富商的私家花园,始建于宋代,初成时规模很大,占地七十亩之多。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为国家5A 级景区,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浙江绍兴沈园的导游词5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关于浙江绍兴沈园的导游词5篇(一) 尊敬的各位嘉宾,现在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第一爱情名园林-----沈园。 沈园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他的结发妻子唐婉之间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而名闻天下。沈园之所以叫沈园,是因为园的主人姓沈,当然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不知道他名什么了,只知道他是当时绍兴的一位富商。买下了这个在战地面积达70多亩、景致怡人的园林,所以人们将这个园林称 为沈氏园也就是沈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

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 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嘉宾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 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在古迹区有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太湖石,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诗境-----从这一刻开始,我们就步入了诗情画意之中。 在另一边,有一座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

绍兴沈园导游词

绍兴沈园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伤心桥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只有1米。缌的游客可能会发现这个亭子的顶有一个六角形的缺口,这个缺口一共有三个作用,有哪三个作用,大家不防猜一下:这第一个作用就是方便取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产提水都用竹竿,大家都知道竹竿比较的长,所以开了一个孔后竹不可以从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个作用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文档5篇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文档5 篇 A document of tour guide words for Shenyuan scenic sp ot in Shaoxing, Zhejiang Province 编订:JinTai College

浙江绍兴沈园旅游景点导游词文档5篇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浙江的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 1、篇章1:绍兴沈园导游词文档 2、篇章2:绍兴沈园导游词文档 3、篇章3:绍兴沈园导游词文档 4、篇章4:绍兴沈园导游词文档 5、篇章5:朱家尖沈园导游词文档 沈园是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是浙江有名的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去旅游。下面是小泰为大家整理绍兴沈园导游词,欢迎参考! 篇章1:绍兴沈园导游词文档

沈园位于浙江绍兴市区,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 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沈园,又名沈氏园,至今已有800 多年的历史,是国家5A级景区。本系富商沈氏私家花园,宋 时池台极盛。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沈园在宋代已是绍兴著名的园林。 据说,过去的沈园比现在大几倍。由于园内建有楼台亭阁,假山池塘,环境优美,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常来此游览,赋诗作画。南宋诗人陆游曾在此与自己心上人唐婉相遇,奋笔 题下《钗头凤》这首千古绝唱。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的一 生波折重重,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也很不幸。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表妹唐婉结为伴侣。两人青梅竹马,婚后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伉俪情深。但却引起了陆母的不满,她认为陆游沉溺于温柔乡中,不思进取,误了前程,而且两人婚后三年始终未能生养。于是陆母以“陆游婚后情深倦学,误了仕途功名;唐琬婚后不能生育,误了宗祀 香火”为由逼迫孝顺的儿子休妻。虽然两个感情很深,不忍分离,但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虽然万般无奈,最终陆游还是遂了母亲的 心意另娶王氏为妻,而唐婉也被迫嫁给越中名士赵士程,纵然百般恩爱,终落得劳燕分飞的地步。

沈园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闻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疑惑名什么,因此称为“沈氏园”。 大伙儿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造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因此,在绍兴古建造所保存的时刻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造早差不多别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很多的六朝、唐、宋、明、清阶段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造。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什么原因沈园历经800年而别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那个咨询题,跟我一起参观那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伙儿随我参观古迹区。如今大伙儿所看到的那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那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受;“透”,是因为大伙儿假如有兴趣能够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具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那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基本上别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看起来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伙儿能够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观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如今我们所站的是一具仿宋建造,形状古朴,取名“咨询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咨询”是询咨询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爱慕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漂亮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惟独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造在水上的一种建造名称。因此“咨询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如今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难过桥”。什么原因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如此一句话“难过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难过桥我们如今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觉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能够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因此那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惟独1米。缌的游客可能会发觉那个阁楼的顶有一具六角形的缺口,那个缺口一共有三个作用,有哪三个作用,大伙儿别防猜一下:这第一具作用算是方便取水,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人产提水都用竹竿,大伙儿都知道竹竿比较的长,因此开了一具孔后竹别能够从上面伸出去而方便取水;第二个作用是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能够杀菌而防止水的腐朽;第三是赏朋和集水,在每朋的农历十五晚上,到沈园散散步,看看月亮,会让你的心情更加舒服。 沈园的建造布局是以“孤鹤轩”为中心,这三个字是由闻名画家谢稚柳和金右学家康殷所分别题写的。那么什么原因取名为孤鹤轩呢?大伙儿都知道陆游是南宋阶段伟大的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书香门弟”,出生后别久,北宋便灭亡了,由于金兵南侵,使他从小记忆了一段逃难生涯。陆12游岁的时候就能诗文,国家垂危

个园导游词

个园 主要游览路线: 万竹园——南部住宅——四季假山 【万竹园】 中国的园林数不胜数,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被称为“中国四大名园”,它们分别是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和我们今天要一同欣赏的扬州个园。 个园是扬州现存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盐商园林,南临扬州著名古巷“东关街”,北对着扬州内河风光带“盐阜东路”,是清嘉庆二十三年也就是1818最终修建定型的两淮盐总黄至筠的家宅,可以算得上是扬州乃至中国明清私家园林的经典代表。 大家看见“个园”二字,肯定比较奇怪,这个“个”字一般用来作量词,怎么能作园林的名字呢?其实,“个”最早的意思是“竹一竿”。古书《史记正义》便有“竹曰个,木曰枚”的说法。汉字原本就是象形文字,而“个”看上去不正是竹叶的形状吗?清代大才子、大诗人袁枚就有“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诗句。您看,走进个园首先迎接我们的就是万杆翠竹,个园现有竹60余种,近20000多竿。 我们面前的这几株龟甲竹是园中最奇特的竹子,它是楠竹的自然变异,因此极为稀少,上千亩竹林中也难见其踪,是珍稀观赏竹种。您看,龟甲竹的节片像龟甲又似龙鳞,凹凸有致,坚硬粗糙,与其他灵秀、俊逸的竹相比,少了份柔弱飘逸,多了些刚强与坚毅。秆基部节间连续呈不规则的短缩肿胀,并交斜连续如龟甲状,象征着健康长寿,福如东海。老年朋友们可以在此合影,借着这几株珍贵的龟甲竹我也祝大家身体健康。

这些丛生的竹子叫做孝顺竹,也叫慈孝竹,新笋紧靠老竹生长,像是遵从古训“父母在,不远游”一样。而老竹,则殷殷呵护,扶持着新竹免遭风雨侵袭,平安成长。正如板桥所言“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杆为扶持。”因为气候的关系,个园内丛生竹较少,只有孝顺竹、凤尾竹和小琴丝竹几种。 在所有的竹子里,最具传奇色彩、也最令人伤感的就是斑竹了。因为它和我们民族传说中一个优美动人的悲剧故事紧密联系在一起。绿色的竹秆上呈现着紫色的斑点,宛如泪痕。根据晋代博物学家张华所著的《博物志》记载: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尧有两个女儿,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姐妹俩同时嫁给继承皇位的舜帝为妃。舜帝驾崩后,失去了丈夫的姐妹俩昼夜啼哭,泣泪成血,洒到竹子上,长出来的竹子从此布满了斑点。人们把它叫做斑竹。后来,娥皇、女英的泪哭干了,就投入湘江自尽了,传说做了湘水女神,所以斑竹又叫湘妃竹。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应该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不过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它是泪珠染成的,“斑竹一枝千滴泪”所代表的忠贞爱情,总是令人无限向往。 中国文人对竹子有着深厚的感情,这不仅仅是因为竹子姿态清雅,色如碧玉,更因其具有“正直、虚心、有气节”的品格。张九龄就评价它“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东坡更是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扬州八怪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他“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著名理论对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园主人黄至筠也是个爱竹之人,“筠”的古意本来就是“竹皮”,后来就代指竹子,黄至筠自己也以“个园”作为别号,人园合一,意味深长。黄至筠出生于河北赵州一个知府家庭,有着优越的生活和良好的教养。不幸的是他14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家产也落到了旁人的手里,小小年龄就流离失所,19岁的时候,他拿着一封父亲朋友写的推荐信,独自骑驴上京城去拜见主管两淮盐业的两淮盐政。两淮盐政大人见他颇有才气,为人机敏,心里很喜欢,就委任他作了两淮盐总,到扬州去经营盐业,黄至筠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50多年,家财万贯、炙

《沈园》陆游和唐婉的故事

陆游唐琬的故事 陆游和唐琬的故事,是千古的悲剧,万世的传奇。 悲剧开幕的时候,公历叫作1044年。那年陆游20岁,年少轻狂,正值新婚,况且娶的是青梅竹马的唐琬,陆游心中的喜悦之情不言而喻。结婚以后,他们“ 伉俪相得”,“ 琴瑟甚和”,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 然而这些陆游的娘看在眼里觉得十分的不舒服,再这样下去,儿子的前程就耽误殆尽。于是就勒令陆游休掉唐琬。在陆游百般劝谏、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二人终于被迫分离,唐氏改嫁“同郡宗子”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传说是因为唐琬不孕,才被陆母休掉的。我深以为然,以陆游之年少,若不是因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怎可能休掉和自己情投意合的唐琬呢?他可是深深的爱着唐琬的——然而还是休了。 悲剧的第一幕落下,依我看到这里就可以收尾了,两人再不相见,心里留有这一分思念,直到海枯石烂,足矣。 然而,命运才是这场戏的导演,他安排他们在十年后见面,也就是1055年,陆游31岁。那是十年后的春天,嫩柳还在轻拂着墙面,百花怒放,陆游礼部会试失利后便邀友人一同游春赏景,试图排解心中的愁苦。在沈园,陆游意外的见到了唐琬,一瞬间他心中的那种惊奇、激动、狂喜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在看到唐琬臂上——曾经一起吟诗作赋之时挽过自己的地方——挽着赵士程时,陆游心中的凄凉孤寂也是可想而知的。两人互望的眼神中充盈的那种脉脉的相思更不必多说。但是两人,安静的走过了——安静而悲伤,那可是十年的天各一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和地,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却不能告诉你我爱你;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和地,而是相隔十年全无消息,相逢时候,我发现你的身旁多了一行足迹。之后唐琬在赵士程同意的前提下,派人给陆游送了一点酒菜,默默地表示关怀。陆游感慨万千,不由得想到了曾经的意气风发,曾经的欢声笑语,较之如今的境遇,万里悲凉之心独上来,便执笔在沈园的一面墙上写下了一首《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写完就离去了。 第二年,唐琬再来沈园,瞥到了陆游的题词,感慨万千,和了一首《钗头凤》。词曰: 世情薄,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

沈园导游词_沈园景区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_沈园景区导游词 沈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绍兴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绍兴是一座拥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星璀璨的“名士之乡”,——绍兴。 其桥的数量是威尼斯的5.5倍,平均每1000平方米就有6.3座桥。“悠悠鉴湖水,浓浓古越情”。 绍兴以其历史悠久、人文景观丰富、风光秀丽、物产丰富、风土人情、名人辈出诱人而著称于世,自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古即为游客向往的游览胜地。 绍兴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绍兴出名人,是、陆游、蔡元培、秋瑾、鲁迅、竺可桢、马寅初等名人的故乡. 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以及戏剧之乡之称。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同时他是一座名副其实地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被称作“东方威尼斯”。绍兴有6个县市区:分别是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人口433万(杭州16596平方公里,绍兴的两倍。人口870万,绍兴的两倍)。那么我们就再来说说市树和市花,那么绍兴的市花是兰花,绍兴也是全国最大的兰花养殖基地,主产于绍兴县漓渚、棠棣一带。绍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种植了,在世界来说也是最早的了。在绍兴,很多人都是靠种植兰花富裕起来

的,近年来,兰花销售行情非常好,有的一盆竟可卖到上百万。绍兴还有非常有名的艺术培训中心就叫小兰花艺术培训中心。那么我们绍兴的市树就是香樟了,香樟在南方,我们是用来做女孩子嫁妆用的箱子,所以女儿出生的时候都要种的。 绍兴为什么叫绍兴呢? 绍兴古称越,春秋的时候是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在这里建都,卧薪尝胆。秦汉的时候是会稽郡,到了隋朝叫越州。到了南宋的时候,赵构皇帝被金人所逼,一路难逃,到江浙一带。改了年号为“绍兴元年”,取"绍祚中兴"之意,之后赵构就定都在临安,就是我们现在的杭州,当时绍兴就是南宋的陪都。我们一开始就说绍兴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以及戏剧之乡之称。说到这个水乡,绍兴境内内河湖纵横,在绍兴水域面积占了总面积的20%之多,其中非常有名的就是绍兴的母亲河鉴湖。坐在绍兴的乌篷船去感受绍兴的水文化。说到水,就一定有桥了。在绍兴可谓是“无桥不成市,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现在绍兴一共有10610座桥。几乎每座桥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和故事。 绍兴的酒可谓是家喻户晓啊,是中国八大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泸州老窖特曲、剑南春、西凤酒、古井贡酒、董酒。)之一,绍兴老酒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就以此佳酿献给吴王,传说中吴的军队狂饮此酒。 我们绍兴还有一条河和酒有关,就是在我们城内的投醪河(投醪出征的故事)。绍兴老酒以精白糯米和麦曲为主要原料,绍兴酒素有越陈

钗头凤和沈园二首

①黄縢:此处指美酒。宋代官酒以黄纸为封,故以黄封代指美酒。 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 ②宫墙:南宋以绍兴为陪都,绍兴的某一段围墙,故有宫墙之说。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③东风:喻指陆游的母亲. 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④离索:离群索居的简括。 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错,错,错! 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 ⑤浥:湿润。 ⑥鲛绡:神话传说鲛人所织的绡,极薄,后用以泛指薄纱,这里指手帕。绡,生丝,生丝织物。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⑦池阁:池上的楼阁。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⑧山盟:旧时常用山盟海誓,指对山立盟,指海起誓。 ⑨锦书:写在锦上的书信. 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莫、莫、莫! 莫、莫、莫:相当于今“罢了”。 ①笺:写出。 ②斜阑:指栏杆。 ③阑珊:衰残,将尽。

世事炎凉,黄昏中下着雨,打落片片桃花,这凄凉的情景中人的心也不禁忧伤。晨风吹干了昨晚的泪痕,当我想把心事写下来的时候,却不能够办到,只能倚着斜栏,心底里向着远方的你呼唤;和自己低声轻轻的说话,希望你也能够听到。难、难、难。 今时不同往日,咫尺天涯,我身染重病,就像秋千索。夜风刺骨,彻体生寒,听着远方的角声,心中再生一层寒意,夜尽了,我也很快就像这夜一样了吧? 怕人询问,我忍住泪水,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瞒、瞒、瞒。 其一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 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 其二 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 连柳絮都没有了,我已是古稀之年,行将就木,仍然来此凭吊,泪落潸然。

推荐2020绍兴沈园旅游景区导游词合集

推荐2020绍兴沈园旅游景区导游词合集 沈园是绍兴古城内著名的古园林,是浙江有名的旅游景区,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去旅游。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绍兴沈园导游词,仅供参考。 绍兴沈园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沈园。 沈园在宋朝面积有70多亩,园内景致怡人,是江南著名的私家园林。因为主人家姓沈,而据今也不知道名什么,所以称为“沈氏园”。 大家都知道,南方的气候比较的潮湿多雨,而古建筑又大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在绍兴古建筑所保存的时间也比较短,宋代沈园的建筑早已经不复存在了。1963年沈园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在浙江省考古所的主持下,绍兴的文物部门对沈园的遗址进行了考古探测,出了不少的六朝、唐、宋、明、清时期的遗物和遗迹,查实了原先沈园的布局和范围。我们结合沈氏后人所提供的清代沈园平面图,精心设计了修复方案。经过1987和1994年的两次扩建,沈园由原来残存的4.6亩扩展到了18.5亩,并恢复了宋代园林建筑。2000年启动了沈园的三期扩建程,使沈园的面积扩展到了57亩。 沈园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了?为什么沈园历经800年而不衰呢?下面请各位游客带着这个问题,跟我一起参观这个越中的仿宋园林,整个景区由三大部分组成:沈园古迹区、东苑、南苑。 下面首先请大家随我参观古迹区。现在大家所看到的这个园子,叫“诗境园”,是为了纪念诗人陆游所建,其中在这个园子里有一块形状奇怪的石头,取名为“诗境石”。上面的“诗境”两字便取自陆游的手迹。这块石头是一块太湖

石,它具有五个特点:瘦、透、漏、皱、丑。“瘦”,是因为它看上去上大下小,给人一种高高瘦瘦的感觉;“透”,是因为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点一只烟,对准其中的一个孔,那么烟雾就会从各个孔中冒出来;“漏”也是这个原因,一到下雨天雨水就会从上面的孔渗以下面的孔,而且各小孔都是不相连的。“皱”,是因为这块石头摸上去就好像是人额上的皱纹,人信大家可以上前去摸一下。这第五个特点“丑”,也是这五个特点中最重要的,人是以美自称的,而石头却是以丑为美的,越丑就越加显示出它的欣赏价值。下面请随我往这边走。 现在我们所站的是一个仿宋建筑,形状古朴,取名“问梅槛”,这三个字是由绍兴书法协会会长沈定庵老先生所写的。“问”是询问探求的意思;“梅”是指陆游生平最喜爱的梅花,而我们沈园内种植最多的植物也是梅花,冬天的沈园梅香满园,尤其是到了下雪天更是沈园最美丽的时候。据说,陆游是中国历史上留下诗文最多的作家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只有9300多首。其中描写梅花的就有200多首,可见陆游对梅花的情有独钟了。“槛”是像这种建筑在水上的一种建筑名称。所以“问梅槛”三个字便由此而来。下面我们往这边走。 我们绍兴有“石乡”的美称,那么我们现在所走的这痤古朴的小石桥叫做“伤心桥”。为什么取这名字呢?因为陆游曾在老年重游沈园时,触景生情,在沈园《二绝》中有这样一句话:“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走过伤心桥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六朝井亭,那么亭中的这口井是在1985年考古发掘时所发现的,井身是用绳纹平砖错缝砌成的,从井内出土的汉至六朝的陶瓷器残片可以确定它属于六朝的遗物。这六朝分别为: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所以这个亭称为“六朝井亭”。但是由于取土困难,为防止井身坍塌,整个发掘深度仅只有1米。缌的游客可能会发现这个亭子的顶有一个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