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案例分析

一例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案例分析
一例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案例分析

养猪SWINE PRODUCTION

2019第5期一例猪丹毒的鉴别诊断与防控案例分析

林艳

(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100)

中图分类号:S858.28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957(2019)05-0101-02

摘要四川某农场肥育猪发生皮疹,部分病猪伴有发烧症状,猪群体况良好,无其它临床症状。

病毒性疾病检测结果显示,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2型均为阴性。从发热猪静脉血液中分离到革兰氏阳性杆菌,口服感染健康易感断奶仔猪,成功复制出典型的皮疹病例。发病猪群通过抗生素治疗1周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综合分析确诊为猪丹毒杆菌感染。关键词猪丹毒;皮疹;鉴别诊断;案例分析收稿日期:2019-09-04作者简介:林艳(1986-),女,四川绵阳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生物制品研究工作.E-mail:linyan102@https://www.360docs.net/doc/7910410728.html,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通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病。人可经外伤感染,

发生皮肤病变,称“类丹毒”[1]

。不同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架子猪的发病率最高,病猪和带菌猪为主要的传染源,蚊虫活跃、高温高湿的季节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以及破损皮肤接触感染,进入血液,而后定植在局部和引起全身感染。

根据临床表现猪丹毒可以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发病急,大多体温会超过42℃,食欲不振;可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一般发病2d 内死亡率可达80%以上[2]。亚急性型主要表现为皮疹,发病症状较轻,体温在41℃左右,患病猪皮肤出现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疹块,疹块部稍凸起,中间苍白,边缘红色,界限明显,很像烙印,固有“打火印”之称;病猪一般可自愈,死亡率较低。慢性型猪丹毒通常是由急性转变而来,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3]。

猪丹毒杆菌共有26个血清型,大多数菌株为1型和2型,从急性败血症分离的菌株多为1a 型,从亚急

性和慢性病例分离的多为2型[1,4]

。20世纪90年代以前,猪丹毒曾经在我国广泛流行,并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猪丹毒疫苗与抗生素的使用,该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业人员曾一度认为猪丹毒

已经从我国消失[5]

。然而2013年以来,我国广西、湖南、四川、江西、安徽等多地相继暴发猪丹毒疫情,并且呈现上升趋势,对养殖业的危害正不断加剧[6]。1病例背景

2019年5月,

四川眉山某家庭农场出现肥育猪丘疹(图1),最初怀疑蚊虫叮咬,2d 后猪群食欲减退,部分猪出现发烧症状,丘疹中心出现结痂(图2)。

养户怀疑是圆环病毒2型引起的皮炎症状,对猪群接种的圆环疫苗的免疫效果提出质疑。通过对猪群免疫程序、发病经过、临床症状等进行综合分析,猪群体况良好,无明显消瘦,无呼吸道病症状等其它临床表现,初步判定为猪丹毒引起的发烧与皮疹,采集5头发热猪前腔静脉血用于实验

室诊断。

2实验室诊断

2.1病原菌分离鉴定

将采集的发热猪静脉血接种含4%新生牛血清的TSB 培养基增菌培养24h ,取增菌培养液划线接种含4%新生牛血清的TSA 培养基。5份血液样本中有

2个分离到病原菌,

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阳性菌,形态呈短杆状、弯曲状、长丝状(图3)。

病原菌接种麦康凯培养基不生长,含新生牛血清的TSA 平板培养24h ,呈露珠状小菌落。明胶穿刺试验,呈试管刷状生长,明胶不液化。该病原菌的生长特性与猪丹毒杆菌一致

图1猪丹毒早期皮疹图2猪丹毒皮疹症

图3病原菌革兰氏染色镜检10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