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作者:————————————————————————————————日期:

2

2013年11月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规模以上港口货物、旅客吞吐量

2013年11月

计算自年初当月累计为去年

单位累计完成同期(%)一、货物吞吐量

全国总计万吨 974 935 88 957 109.3

1.沿海合计万吨 668 201 60 599 109.8

#大连万吨 37 736 3 253 110.3 营口万吨 30 264 2 410 109.0 秦皇岛万吨 24 745 2 415 100.4 黄骅万吨 15 569 1 489 135.6 唐山万吨 40 503 3 971 123.4

天津万吨 46 166 4 018 105.5 烟台万吨 20 400 1 573 110.2 青岛万吨 41 261 3 612 110.1 日照万吨 28 879 2 447 110.6 上海万吨 62 606 5 930 107.2

3 / 9

连云港万吨 17 399 1 630 108.9 宁波-舟山港万吨 74 927 6 143 109.5 福州万吨 11 702 1 235 113.4 泉州万吨 9 861 941 103.7 厦门万吨 17 415 1 663 111.0

深圳万吨 21 415 1 939 102.7 广州万吨 41 697 3 975 104.8 湛江万吨 16 000 1 350 102.5 北部湾港万吨 16 932 1 716 106.5

2.内河合计万吨 306 734 28 358 108.3

#南京万吨 18 440 1 670 106.9 镇江万吨 12 997 1 190 105.6 苏州万吨 41 843 3 500 107.1 南通万吨 18 416 1 715 109.0 江阴万吨 11 582 1 005 97.1

泰州万吨 13 854 1 280 117.2 无锡万吨 7 407 679 107.2 上海万吨 8 388 800 93.6 杭州万吨 8 488 945 102.4 嘉兴内河万吨 10 086 1 012 101.9

4 / 9

湖州万吨 14 436 1 027 89.7 芜湖万吨 8 322 820 109.5 武汉万吨 7 134 590 101.8 岳阳万吨 9 634 1 205 104.2 佛山万吨 4 907 438 102.3 重庆万吨 12 304 1 288 108.8

二、外贸货物吞吐量

全国总计万吨 304 979 28 003 110.1 1.沿海合计万吨 277 803 25 553 110.0

#大连万吨 10 709 993 107.9 营口万吨 5 797 565 125.7 秦皇岛万吨 1 215 76 109.3 黄骅万吨 1 322 155 166.7 唐山万吨 19 986 1 950 116.8

天津万吨 24 488 2 308 110.4 烟台万吨 8 232 544 123.2 青岛万吨 28 615 2 466 108.7 日照万吨 20 432 1 812 110.4 上海万吨 34 606 3 345 105.7

5 / 9

连云港万吨 9 732 1 030 108.8 宁波-舟山港万吨 35 433 2 931 112.2 福州万吨 5 522 582 116.4 泉州万吨 2 178 190 107.9 厦门万吨 8 537 862 109.9

深圳万吨 16 660 1 536 102.7 广州万吨 10 182 1 012 102.2 湛江万吨 5 483 510 105.7 北部湾港万吨 10 467 1 033 109.5

2.内河合计万吨 27 176 2 449 111.0

#南京万吨 2 027 185 127.2 镇江万吨 2 459 220 124.7 苏州万吨 10 071 840 105.0 南通万吨 3 996 370 114.9 江阴万吨 1 361 105 105.5

泰州万吨 1 071 116 109.1 无锡万吨 20 1 168.9 上海万吨- - - 杭州万吨- - - 嘉兴内河万吨- - -

湖州万吨 46 5 196.7

6 / 9

芜湖万吨 171 15 120.3 武汉万吨 537 57 118.2 岳阳万吨 188 30 95.1 佛山万吨 2 034 195 105.0 重庆万吨 412 39 110.6 注:⒈本表所列港口为2009年沿海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7000万吨的港口、内河港区货物吞吐量达到5000万吨的港口。

2.自2009年起港口吞吐量根据港区所处水域类型按沿海港区和内河港区分组进行统计。

3.从2013年1月起,惠州港内河港区增加了20个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的码头完成的吞吐量。

三、集装箱吞吐量

全国总计万TEU 17 346.76 1 638.64 107.3 1.沿海合计万TEU 15 493.98 1 470.18 107.5

#大连万TEU 906.60 96.85 123.9 营口万TEU 497.32 46.00 110.2 天津万TEU 1 196.84 108.00 106.0 青岛万TEU 1 437.82 121.68 108.0 上海万TEU 3 095.17 298.00 104.0

连云港万TEU 502.19 45.00 110.2 宁波-舟山港万TEU 1 598.96 139.46 106.7 厦门万TEU 728.29 71.04 112.0 深圳万TEU 2 130.38 198.93 101.2 广州万TEU 1 390.89 139.82 104.9

7 / 9

2.内河合计万TEU 1 852.78 168.46 105.7

#苏州万TEU 488.16 37.09 92.9 佛山万TEU 247.53 23.36 101.8 注:本表所列港口为2009年沿海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TEU的港口、内河港区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万TEU的港口。

四、旅客吞吐量

全国总计万人 7 969 628 96.8 1.沿海合计万人 6 570 496 98.9

#大连万人 578 33 94.7 烟台万人 397 24 97.2 宁波-舟山港万人 331 23 79.5 厦门万人 910 84 90.4 深圳万人 450 42 113.9

珠海万人 597 60 111.5 湛江万人 1 164 75 102.8 海口万人 1 203 76 102.1

2.内河合计万人 1 399 131 87.8

8 / 9

#重庆万人 998 101 90.5 注:本表所列港口为2009年沿海港区旅客吞吐量达到200万人的港口、内河港区旅客吞吐量达到200万人的港口。

9 / 9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港口生产统计的主要指标 一、港口、码头、泊位统计指标 1、港口个数 指报告期末港口的实际数量。在计算港口个数时,一般按一城一港的原则进行计算。计算单位:个。 2、港区面积 指报告期末港区的实际面积,包括水域和陆域面积。计算单位:平方公里。 3、港区岸线长度 指报告期末港区陆域与水域毗邻地段的实际长度。包括码头、护岸和自然岸坡度。计算单位:米。 4、码头泊位长度 指报告期末港口用于停系靠船舶,进行货物装卸和上下旅客地段的实际长度。 包括固定的、浮动的各种形式码头的泊位长度。对固定式码头,计算顺水域自码头的一端至另一端的全部长度。对浮动式码头,只计算其本身的正面长度,不包括浮动式码头的两端及内档和各种护岸和自然岸坡的长度。计算单位:米。 5、码头前沿水深 指码头前沿在设计低水位下的水深。可分别按设计水深、维护水深和实际水深统计。计算单位:米。 设计水深是指码头建设时设计文件上规定的水深;维护水深是指经过疏浚应该经常保持的水深;实际水深是指实际达到的水深。 6、泊位个数

指报告期末泊位的实际数量。计算单位:个。 7、靠泊能力 指在当地设计低水位时,一个泊位所能靠泊并进行装卸货物、上下旅客等正常作业的最大满载船舶的吨级。计算单位:吨级。 8、泊位通过能力 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可靠泊船舶所载货物(旅客)的额定数量,即设计或核定的通过能力。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9、泊位综合通过能力 泊位综合通过能力是指一个泊位在一定时间(通常为一年)内装卸、存储、集疏运各环节相互适应时能够通过货物的额定数量。计算单位:万吨(万TEU、万人次、万辆次)/年。 二、仓库、堆场统计 11.库场总面积 指报告期末库场内部的总面积。仓库面积不包括墙壁厚度,多层仓库总面积指仓库各层内部面积之和。堆场面积不包括场外道路。计算单位:平方米。 2.库场有效面积 指报告期末库场中实际可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为库场总面积中减去办公室、墙距、柱距、货堆间距、消防设备间距、安全通道等不能用于堆存货物的面积。计算单位:平方米。 3。单位面积堆存定额 指在同一时间内平均每平方米有效面积堆存货物的吨数,分技术定额与使用定额两种。计算单位:吨/平方米。 技术定额是根据库场建筑结构情况所能承受的最大安全负荷确定的。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计划

* 1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物流活动因产品交换开始出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货物运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所有物流活动中,港口物流活动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海南省来说,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端,海南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热带的省份,海南在东面和南面分别和台湾、香港相邻,四面靠近港口,又属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区之内,与国际经济市场东南亚相接壤。海南省内沿海港口有大小港口数十处,在港口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利用港口发展物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1.2研究的意义 对于海南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港口物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港口物流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海南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解决了海南大量的人口就业上的问题。海南的港口数量相对较多,比较重要的包括海口港、三亚港 等,它们在物流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就海南主要港口的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所阐述的有关于海南的发展问题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借鉴国内外在物流方面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通过本研究,找出影响海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升因素和提出对策建 2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海口港 海口港在海南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海南岛的北部海岸线。海南省通过海口港对外进行各种运输与海外贸易,通过海口港与多个国家建立贸易来往。除此之外,因为拥有优美的风景,海口港也是旅游胜地,每年游客往来量在

140万左右。海口港不单单指一个港口,他由马村港、秀英港、海口新港组成。明确的组成结构进而实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统一来进行管理经营。因此取得了不断进步。在2014年时其集装箱的往来量达到了134.66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15.2%。并且2015与2016年也有不断地增长。到2016年突破到140万标箱往来。如此快速的增长,达到了市政府指定的全年吞吐量的目标。因此货物的吞吐量在一个港口业务往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只有货物吞吐量提高,才会带动与其有 关的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如物流业、修船业或者是临港工业的发展。可以以此来促进城市得到经济发展。因此在<海口港总体布局规划>中也明确表示,将会把海 口港作为中心以这个中心为焦点建设成为物流中心,肩负着带动全省的重要任务。 2.2洋浦港 洋浦湾与新英湾组成了现在的洋浦港,它位于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中,位置十分特别,处在八所港与海口港中间。西边是洋浦鼻,北边为洋浦村,白马井在其东部,正对着琼州海峡。洋浦港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较高的水位与较少的泥沙,以及他的海陆分界线比较场,因此被称为“天然深水良港”。同时洋浦港也是国家一类的海岸开放口岸 在规划时将洋浦港划定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后水湾港区、洋浦港区以及神头港区。其中后水湾港区现在还未建造成。到目前为止,洋浦港可以提供码头泊位38个。在这些泊位中,有9个用于公共的码头作业,有七个是用来海南炼化,有九个用来金海浆纸、有四个为海南逸胜。 洋浦港是开发利用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临港工业基地且是石化炼油基地、造纸基地、海南的重点开发区,洋浦港将来可能成为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中国便捷式的深水港。神头港区建港项目有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包括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5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且随着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工程新增管道设施、新建3个5000吨级、2个10000吨级油品泊位。改扩建项目新增吞吐有能力约1500万吨级。海南液化天然气站线项目港口工程,包括1个液化天然气泊位,1个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这将会是洋浦港未来的发展的 好势头,且能大大提升洋浦港货物吞吐量乃至全省货物吞吐量。

2015年全国主要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统计

港口经济2016.03 货物吞吐量(万吨) 外贸货物吞吐量(万吨)集装箱吞吐量(万TEU)宁波—舟山88896.0242156.552062.90上海港71739.6237797.143653.70湄洲湾港7792.004003.000.35中山港7319.02667.03135.54海口港6543.60144.30127.13汕头港4731.481102.85107.48茂名港2684.581477.9911.00北海港 2469.78 1018.55 1.05 天津港54051.3029852.381411.10广州港50053.0111868.501739.66青岛港49700.0032800.001743.56唐山港49285.0027484.0015.22大连港41481.8913022.60944.86营口港33849.007903.62592.25日照港33707.3621096.06281.14烟台港33027.369118.74245.22秦皇岛港25308.901568.9050.08湛江港22036.00—60.12深圳港21706.38—2420.46连云港港21074.959991.88500.92厦门港21019.55—918.28黄骅港16657.611699.6650.06丹东港15021.001766.00182.90福州港13967.235492.29242.82泉州港12241.213379.07201.51珠海港11208.782075.16133.77锦州港9192.031001.3381.89温州港8490.42413.2155.87钦州港 6510.202868.4094.18嘉兴港6269.54937.26122.78台州港6236.82709.3515.55威海港4212.602205.0069.60惠州港5250.142023.5318.362015年全国主要沿海港口货运吞吐量统计 动态资讯 Dynamic Information 立足国家战略发挥天津港口优势 当前, 天津港正积极布局“一带一路”业务,推动中铁装备再制造基地、普洛斯东疆物流园、中远物流东疆基地、东疆澳洲国际食品园、招商局“津新欧”物流基地等重点项目落地实施。坚持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发挥的方式,增强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业务和过境运输、中转运输,联合铁路部门出台集装箱海铁联运鼓励政策,打造“津蒙俄”、“津新欧”等物流通道品牌,进一步凸显天津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同时,天津港还在优化总体规划、提升航运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打造一批重点项目上下工夫,为天津加快实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功能定位发挥基础性支撑作用。 中俄铁集携手中铁多联,与满洲里市政府、哈尔滨铁路局合作,于2016年4月初,打造由满洲里开往俄罗斯的国际班列。班列要求:货源地不限,起票至满洲里即可,在满洲里集结、报关后由满洲里起票发运。班列特色:货源地不限,到站不限,价格优惠。 中俄铁集打造满洲里—俄罗斯国际班列 三项涉及深圳市跨境电商通关系列地方标准顺利通过评审,并于近期正式发布实施。 该系列标准是国内首批针对跨境电商通关检验检疫业务所制定的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其中,《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基础术语》规定了跨境电商通关中的检验检疫一般、业务和其他术语;《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系统架构》规定了跨境电商通关检验检疫业务系统架构和架构设计要求;《跨境电子商务通关检验检疫业务流程》规定了跨境电商通关环节中涉及的备货进口、直购包裹进口、集货进口和出口等四种监管模式,并给出每种监管模式的指导性操作要点。 首个跨境电商通关标准实施 64

港口信息数据统计

中港网2015年全球十大港口排行榜出炉 发布日期:2016-02-01 信息来源:中港网浏览次数:1293 字号:[大中小] 近日,中港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排名顺序依次为,宁波-舟山港、上海港、新加坡港、天津港、苏州港、广州港、唐山港、青岛港、鹿特丹港、黑德兰港。进入十大港口之列的中国港口数量为7个,较2014年少一个,中国大连港排名第十一位。2015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名列全球十大港口之首的是苏州港,达到13.4%;紧随其后的是澳大利亚的黑德兰港,为7.3%;2015前十港口中增幅最低的是上海港,下降5%,连续两年增幅垫底,增速均为告负;唐山港2015 年增长-1.6%,在上游钢铁煤炭等周期性行业十分困难、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2015年,大宗商品运输需求低迷,唐山港增幅大受影响,由2014年增速排名第一,跌落至2015年倒数第二。2015年,全球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港口,吞吐量均在4.5亿吨之上,2014年则只有8个港口过这一门槛;2015年全球有6个5亿吨大港,比2014年增加1个。在增速比较中,除苏州港2015年增速较2014年有所提升之外,其余中国港口增速较均有程度不同的回落。而国外港口中,除鹿特丹港增速由2014年的1%提升到2015年的4.9%外,黑德兰港和新加坡港回落幅度分别为22%和5%左右。从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大港口所完成的总量看,2015年达到56.78亿吨,比2014年增加1.32亿吨,同比增长2.38%,较2014年4.74%的增幅回落2.36个百分点。这反映出在国际 经济增长疲软的大背景下,全球港口生产面临较大压力,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形势不容乐观。(2016-1-29 )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911047903.html,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邹忠全 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第11期 北部湾经济圈和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广西港口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广西港口有着巨大 的发展潜力,但是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等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研究广西港口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广西港口建设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途径和发展策略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广西港口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广西港口的发展史 广西沿海港口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拥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自古以来便是我国西南 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口岸,其中,北海港是我区沿海最早开放对外的通商口岸,但解放前基本处于自然状态,新中国成立后的港口改造,也只以中小泊位为主,规模较小。1968年,防城港作为对越 援助的战备港口开始建设,至1983年随着1、2号泊位的建成,结束了广西没有万吨级码头的历史。1986年北海港开辟了石步岭港区并建成投产2个万吨级泊位。1994年, “南方第二大港”——钦州港建成2个万吨级通用泊位建成投入使用,并宣布正式开港,我区沿海港口建设发展跃上新台阶,港口面貌有较大改善。党中央和国务院一直关心、重视广西港口的建设。1992年,党中央提出“要充分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作用”,提出“建设大通道,开发大西南”,把广西港口的建设作为大西南经济发展重要的交通支撑。以此为契机,全区沿海港口建设步伐加快,以防城、北海、钦州三港为主体,其它地方商贸、工业码头为补充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港口规模和服务范围均长足发展,逐步发展成为广西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西南地区联系国内外市场的 重要出海口。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速,泛珠三角经济区、大湄公河次区域和“两廊一圈”等区域和次区域合作升温,广西和沿海三港在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突出。以防城港、钦州港和北海港组成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已经成为环北部湾乃至泛北部湾港口群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二) 广西港口物流发展的基本现状

我国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港口物流体系分析

中国五大港口群之物流体系特点 ——C09物流2班竹伊楠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一、环渤海地区港口群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主要由辽宁、津冀和山东沿海港口群组成,服务于中国北方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辽宁沿海港口群以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和营口港为主,津冀沿海港口群以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秦皇岛港为主,山东沿海港口群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其腹地煤炭、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同时,东北、华北也是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环渤海地区港口群的物流系统复杂,腹地范围广,集疏运体系各具特点。天津港集装箱运输主要依靠公路完成;大连港和青岛港主要靠水路和铁路进行集疏运。除了集装箱运输外,该区域还是我国重要的能源港口群,分布着秦皇岛、曹妃甸港和日照港等大型煤炭枢纽港口,业务模式广泛,功能齐全。但由于该区域大多数港口历史性强,发展缓慢,在信息建设和管理模式上仍存在很大问题,需要突破行政束缚,积极进行区域性合作,提高整个港口群物流系统的竞争实力。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连云港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江三角洲港口是中国港口生产最繁忙、运输发展最快的港口群。该地区14个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从1997年的35199万吨提升到2004年的104760万吨,增长了2.98倍。2004 年中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总计6180万TEU。其中,长江三角洲港口群完成了2039.95万TEU,占33%,比上年又增长了31.69%。这一港口群物流系统在大力建设物流系统在大力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园区、保税区、配送中心等)同时,不断完善其集疏运体系,而且已经基本实现了由“利益为核心”向“服务为核心”的功能转变,尤其在港口群信息共享平台的建立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三、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 东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以厦门、福州港为主,服务于福建省和江西等内陆省份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台“三通”的需要。东南沿海港口群全部集中于港口岸线资源丰富、优良深水港湾众多的福建省,由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等港组成。近年来,该港口群的集装箱运输发展稳健,一步上一个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

1 引言 1.1研究的背景 物流活动因产品交换开始出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货物运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所有物流活动中,港口物流活动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省来说,省位于中国的南端,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热带的省份,在东面和南面分别和、相邻,四面靠近港口,又属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区之,与国际经济市场东南亚相接壤。省沿海港口有大小港口数十处,在港口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利用港口发展物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1.2研究的意义 对于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港口物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港口物流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促进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解决了大量的人口就业上的问题。的港口数量相对较多,比较重要的包括港、港等,它们在物流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就主要港口的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所阐述的有关于的发展问题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借鉴国外在物流方面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通过本研究,找出影响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升因素和提出对策建

2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港 港在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岛的北部海岸线。省通过港对外进行各种运输与海外贸易,通过港与多个国家建立贸易来往。除此之外,因为拥有优美的风景,港也是旅游胜地,每年游客往来量在140万左右。港不单单指一个港口,他由马村港、秀英港、新港组成。明确的组成结构进而实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统一来进行管理经营。因此取得了不断进步。在2014年时其集装箱的往来量达到了134.66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15.2%。并且2015与2016年也有不断地增长。到2016年突破到140万标箱往来。如此快速的增长,达到了市政府指定的全年吞吐量的目标。因此货物的吞吐量在一个港口业务往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只有货物吞吐量提高,才会带动与其有关的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如物流业、修船业或者是临港工业的发展。可以以此来促进城市得到经济发展。因此在<港总体布局规划>中也明确表示,将会把港作为中心以这个中心为焦点建设成为物流中心,肩负着带动全省的重要任务。 2.2洋浦港 洋浦湾与新英湾组成了现在的洋浦港,它位于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中,位置十分特别,处在八所港与港中间。西边是洋浦鼻,北边为洋浦村,白马井在其东部,正对着琼州海峡。洋浦港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较高的水位与较少的泥沙,以及他的海陆分界线比较场,因此被称为“天然深水良港”。同时洋浦港也是国家一类的海岸开放口岸

海南物流现状

2: 海南物流现状 海南与岛外经济联系主要是通过海运实现的,港口物流是海南岛进出岛货物贸易的命脉,直接关系到海南与岛外贸易以及海南经济的发展。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形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运作,海南港口物流业将为海南经济发展插上翅膀。 从区位条件上看,海南省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地理中心,处于西太平洋通往印度洋海上交通线附近,南通亚洲第一大港新加坡港,北临香港,历史上早有东方航线中途站之美誉。 海南港口主要有海口港,三亚港,八所港和洋浦港为主要支撑,清澜港为重要补充和未来航天物流枢纽。五大港口总货物吞吐量从1998年的1474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9662万吨。海口港占了全省港口货运半壁江山,而洋浦港则以总量第二支撑海南西部工业品与集装箱物流。 海南特区尤其是海南港口经济享受诸多政策照顾,具有明显的政策优势 (1)洋浦港享受保税区政策,“启运港退税”政策和“原产地规则”带来的加工贸易零关税三大优惠政策。 (2)2010年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启动。 (3)海南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独特的“特区立法权”。 海南省是我国仅次于台湾的第二大岛屿省份,其海南线全长1823公里,海域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海域宽阔,水深,无淤泥,无坚石等优越的自然条件,航道拓宽疏深和保养费用少,对深水港建设非常有利。因此,海南建设同等规模的港口其成本远低于在国内其他沿海城市。2011年5月,海南省“十二五”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海口马村中心港区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年设计吞吐量390万吨,投资15.9亿。 同时,海南港口物流业发展也存在问题。 (1)经济发展总体滞后,工业短腿,临港物流长期需求不足。 港口物流业的主要需求产业是货物贸易和工业品运输,而海南长期以来进出岛的货物较少。这些宏观问题是海南发展港口物流业得根本性的制约。 (2).周边港口竞争压力大,缺乏腹地经济支持

海南发展新机遇——海南港口物流发展思考

海南发展新机遇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思考摘要:就目前海南港口情况来看,港口资源整合是势在必行之举。本文对资源整合和港口联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然后提出港口物流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资源整合;港口物流 目录 发展海南港口物流的重大战略意义 (2) 有利于发挥海南的区位和比较优势 (2) 有利于维护南海的主权和进一步开发 (2) 有利于推动西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2) 海南港口资源整合分析 (3) 合则共利分则互搏 (3) 打造泛北部湾国际航运中心 (3) 实例:海南港航控股有限公司负责人谈海口港与洋浦港整合 (4)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4) 两港重组意义重大 (5) 目标是整合全省港口 (5) 港口联盟分析 (6) 打造港口联盟的现实意义 (6) 海南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建议 (6) 发挥政府职能,引导市场秩序。 (6) 制定海南港航物流人才培养战略规划。 (7) 加强港口资源整合。 (7) 扩大内外开放程度,提升国际知名度。 (7) 结语 (7)

海南港航企业长期存在着港口功能重叠、港口管理体制分散、港口建设和经营“小、散、弱”现象突出、区域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聚力发展现代化大型港口集团,打造海南港航的“航母”级企业正当其时、得其所。只有集聚发展,才能大力提升海南港航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其抵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促进临港工业的发展,增强港口经济的对外辐射能力,带动腹地经济的发展。 深化改革就是要促进资源要素合理配置,进而全面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海口港和洋浦港定位相同、区位相近,双方从互相拆台、竞相削价、恶性竞争,到打破区域条块划分,坚持全省一盘棋,从“互相削弱”走向“互补合作”,这既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又能通过区域重组优化布局、协同发展,产生集聚效应,进而实现规模经济,解“内忧”、除“外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破除制约海南发展的障碍和瓶颈。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要处理好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的关系,要善于凝聚发展共识,善打“组合拳”,形成发展合力。打好“组合拳”,就要求“拳拳相扣”,这就要我们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也要扩大对内开放,让不同地区、不同形态的企业公平获得准入机会和各种并购所需资源,通过更广泛、更灵活地进行股权或资源组合,壮大经济实体,进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 海南与岛外经济联系是通过海运和航空运输实现的,自1975 年至今的35 年间,海运承担了99%以上的货物运输周转量及40%以上旅客运输量。其中, 2010 年,海南港口水运完成了897. 6 亿吨公里的货物运输周转量,空运完成量仅为5. 6 亿吨公里。可见,港口物流是海南进出岛货物贸易的命脉,直接关系到海南与岛外贸易及海南经济的发展。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形成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运作,海南如何寻求机遇,发挥优势,发展港口物流业,是海南经济和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今年1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运作。作为我国最接近东盟国家的省份,海南在自贸区的建设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何抓住这些机遇,充分利用自身条件:背靠大陆,开拓东南亚市场;面向东南亚,发展港航物流业,是海南港航物流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问题。

北海港发展港口物流业环境分析

第二部分北海港发展港口物流业环境分析1北海港发展港口物流的内部环境分析 1.1港口自然情况 1.1.1港口位置 北海港位于广西海岸东部,北部湾东北岸,东经109°4′,北纬21°28′。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毗邻广东、与海南省及越南隔海相望。是东南亚、西亚、非洲、欧洲抵达中国大陆的最近港口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以及华南、华中部分地区便捷的出海口,处于西南经济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亚太经济区域和中国—东盟“一轴两翼”区域经济合作新格局的中心枢纽位置。 1.1.2自然条件 风况:该港风向季节性变化显著,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常 风向为北向,其次为东南东向,频率分别为22.1%和10.8%,夏秋两季受台风影响每年平均2-4次。台风由南海进入北部湾时,因受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阻挡,一般只有6-10级,风速大于8级的大风平均每年出现11.1天。 降水:每年降水量在849.1毫米至2211.2毫米之间,年均降水量为1664毫米,主要集中在7-9月,以雷阵雨为多,并明显受台风过境的影响。,雾况:年均雾日数为13.2天,主要集中在春季,出现时间一般从02时开始09时结束,多为平流雾,能见度为100-800米。,气温:北海港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2.6℃,历年最高气温为37.1℃,历年最低气温2℃。 冰况:本港地处亚热带,全年无冰冻。 潮汐:北海港属于不正规日潮为主的混合潮型。大潮汛期为全日潮,月平 均22天。小潮汛期为半日潮,月平均为8天。最高潮位5.55米,最低潮位0.03米,最大潮差5.36米,最小潮差0.17米,平均潮差2.55米。,

潮流:北海港石步岭港区,大潮汛时,涨潮平均流速为0.13米/秒。落潮 平均流速为0.31米/秒;小潮汛时,涨潮平均流速为0.11米/秒,落潮平均流速为0.15米/秒。涨潮最大流速为0.79米/秒,落潮最大流速为1.03米/秒。在长落潮过程中,也会形成局部地区旋转流,除潮流外,没有受水文气象因素影响所产生的余流,实测余流流速很小,为0.56~1.17米/秒。 1.1.3港区分布 (一)铁山港区:铁山港区距北海市区41公里,目前有一级公路相连,合河铁路建设将包括铁山港支线。铁山港区有地方码头9个,其中5万吨级电厂专用煤码头1个,5千吨级石油气装卸码头1个,其余为200~1000吨级地方小型码头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246万吨。2006年6月建成的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铁山港5万吨级进港航道总长28公里,水深—11.5米。2007年5月,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动工建设10—15万吨级通用泊位4个,设计吞吐能力1200万吨,项目总投资36.0584亿元,铁山港区东岸线总长约54.8公里,主要为国家红树林生态保护岸线,沙田、榄根两港区将开发建设为铁山港区(龙潭)组团的物流配套港区。规划的铁山港区位于铁山港湾西岸线,规划岸线约25公里,深槽水深均在-10米左右,可建1——15万吨级的泊位100余个。 (二)石步岭港区:石步岭港区位于北海市区西部,紧邻北海出口加工区,是一个以集装箱、件杂货运输和国际客运码头为主的综合性商港,公共码头目前由北海港股份有限公司经营,其余为千吨级以下的业主泊位。公共码头现有万吨级以上泊位4个,其中1万吨级泊位2个,2万吨级泊位1个,3.5万吨级泊位1个。广西沿海基础设施大会战项目5万吨级进港航道已于2007年3月建成,航道总长24.6公里,宽度160米,水深为-11.5米,码头前沿水深分别为-9.5米,-10.8米和-12米。10万吨级的船舶可乘潮靠泊。该港区陆域面积139万平方米。规划岸线约3.5公里,可建1——5万吨级泊位20个。年综合通过能力368万吨。2007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01.79万吨,比2006年增长24.56%;其中北海——越南下龙湾国际旅游客运航线完成旅客吞吐量25.61万人次,净增出入境游客6.32万人次。 (三)涠洲岛港区:涠洲岛在中国“最美的十大海岛”中排名第二,该港区南湾客货码头为高桩框架式结构,建有500吨级泊位2个;中海石油(中

青岛港港口吞吐量与GDP关系计量经济学分析

题目:青岛港港口吞吐量与GDP关系计量经 济学分析 (单方程) 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 班级:2011级会计学专业 姓名:李超 学号:21111211014

摘要:本文运用经典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线性回归的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Eviews软件对青岛港港口吞吐量和GDP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初步结论,分析了青岛港港口吞吐量与GDP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港口吞吐量 GDP 线性回归 一、导论 本模型是研究近二十年来青岛港的港口吞吐量与青岛市GDP之间的定量关系。GDP即国内生产总值,它包括了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 其中一个国家或城市GDP的多少与其对外贸易限额有很大关系。而对一个国家或港口城市而言,该国家或地区的港口吞吐量与对外贸易额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对青岛港近二十年的港口吞吐量与青岛市GDP运用了线性回归方法进行了回归模拟,并利用Eviews软件对1989-2010年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分析,借以研究港口吞吐量与GDP之间的关系。 为此我们建立如下计量经济模型:Y= C1+C2*X+u 这里Y是被解释变量青岛市GDP,X是解释变量青岛港港口吞吐量,C2可以看作青岛港港口吞吐量对青岛市GDP的平均影响,且0

(一)将样本数据导入Eviews软件进行OLS估计,得到输出结果如下: (二)模型的检验 1、经济意义的检验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在理论上已经知道,青岛市港口吞吐量与GDP的增长是正的线形关系,这与现实中青岛市GDP与港口吞吐量同向变化是相符的。 2、统计推断检验 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出,可决系数为0.994820,模型拟合情况比较理想,系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为63.51635,在给定显著性水平为0.05的情况下,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20下的临界值为2.086,因为63.51635大于2.086,所以拒绝原假设。表明青岛市港口吞吐量对青岛市GDP 有显著性影响。 3、计量经济检验 (1)由于我们建立的模型只有一个解释变量,所以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异方差检验 利用ARCH检验,得到如下结果:

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深度评估

2014-2019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深度评估及 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2013年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526万吨,同比增长4.5%,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1183万吨,增长6.7%;内河港口完成28343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前10个月累计完成万吨,同比增长9.7%。 2013年10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4%,增速连续两个月下降;粗钢日均产量自2013年2月份以来首次跌破210万吨,环比下降3.73%;原油加工量也仅增长了3.1%;上述三大产业的增速下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港口的原料运输增长速度,特别是煤炭、铁矿石、原油等大宗货物。受此影响,10月份,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继续放缓,增速较上月下滑了2.3个百分点。6-8月份港口吞吐量呈现快速发展,月平均增速达到12%,但自9月份后增速逐月下滑,10月已降至4.5%,为年内最低水平(今年2月春节因素除外),连续两个月的增速下滑。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4-2019年中国港口物流行业专项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港口物流行业的概念以及全球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现状,接着分析了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环境,然后对中国港口物流行业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港口物流行业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港口物流行

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 第一章港口物流行业基本情况 1.1港口物流概念的解析 1.1.1港口物流的定义 1.1.2现代港口物流的概念 1.1.3港口物流活动的基本要素 1.1.4港口物流服务平台的组成要素 1.2港口物流的基本特征及功能 1.2.1港口物流的特点 1.2.2现代港口物流发展的特点 1.2.3港口物流的功能 1.2.4港口物流的作用 第二章全球港口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1国际港口物流发展综述

海南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海南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海南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2-25 21:09:07| 分类:大学作业|举报|字号订阅题目:海南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专业:市场营销 姓名:廖宝财 学号: 指导教师:孟薇 目录 一、摘要 二、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不足

(一)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 1、港口物流的区位优势 2、港口物流量的优势 3、港口物流的设施优势 4、港口物流的企业优势 (二)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不足 1、海南的区位优势与开放模式不对称 2、吞吐缺口制约海南港口变大变强 3、信息技术在海南港口物流业发展中的应用水平较低 三、海南港口物流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1、加快海南省港口建设步伐,扩大吞吐能力 2、深化实施口岸大通关,为建设国际枢纽港提供服务支撑 3、加快海南港口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提高信息化程度 四、结束语

海南港口物流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一、摘要 港口是国际物流的重要交汇点,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是物流链上十分重要的节点。港口作为货物水陆空运输的中转地,在现代国际生产、贸易和运输系统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着重探讨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抓住港口物流的发展机遇,提升海南港口物流综合竞争力的相关对策。 二、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与不足 (一)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海南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省份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服务业全球化中抢得先机,充分发挥港口物流产业优势,积极融入到合作之中。海南发展港口物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港口物流的区位优势

海南港口物流发展

1 引言 研究的背景 物流活动因产品交换开始出现,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地的货物运输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在所有物流活动中,港口物流活动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海南省来说,海南省位于中国的南端,海南同时也是中国唯一一个位于热带的省份,海南在东面和南面分别和台湾、香港相邻,四面靠近港口,又属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区之内,与国际经济市场东南亚相接壤。海南省内沿海港口有大小港口数十处,在港口资源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利用港口发展物流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研究的意义 对于海南乃至我国的经济发展来说,港口物流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港口物流的进步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海南以及全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解决了海南大量的人口就业上的问题。海南的港口数量相对较多,比较重要的包括海口港、三亚港等,它们在物流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就海南主要港口的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在上述所阐述的有关于海南的发展问题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借鉴国内外在物流方面发展比较成功的经验。。通过本研究,找出影响海南省港口物流竞争力的提升因素和提出对策建 2海南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海口港 海口港在海南岛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位于海南岛的北部海岸线。海南省通过海口港对外进行各种运输与海外贸易,通过海口港与多个国家建立贸易来

往。除此之外,因为拥有优美的风景,海口港也是旅游胜地,每年游客往来量在140万左右。海口港不单单指一个港口,他由马村港、秀英港、海口新港组成。明确的组成结构进而实行统一的规划与建设,统一来进行管理经营。因此取得了不断进步。在2014年时其集装箱的往来量达到了万左右,比去年增长了%。并且2015与2016年也有不断地增长。到2016年突破到140万标箱往来。如此快速的增长,达到了市政府指定的全年吞吐量的目标。因此货物的吞吐量在一个港口业务往来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只有货物吞吐量提高,才会带动与其有关的行业的快速发展,比如物流业、修船业或者是临港工业的发展。可以以此来促进城市得到经济发展。因此在<海口港总体布局规划>中也明确表示,将会把海口港作为中心以这个中心为焦点建设成为物流中心,肩负着带动全省的重要任务。 洋浦港 洋浦湾与新英湾组成了现在的洋浦港,它位于东南亚的经济中心中,位置十分特别,处在八所港与海口港中间。西边是洋浦鼻,北边为洋浦村,白马井在其东部,正对着琼州海峡。洋浦港具有许多特点比如较高的水位与较少的泥沙,以及他的海陆分界线比较场,因此被称为“天然深水良港”。同时洋浦港也是国家一类的海岸开放口岸 在规划时将洋浦港划定为三个区域,分别为后水湾港区、洋浦港区以及神头港区。其中后水湾港区现在还未建造成。到目前为止,洋浦港可以提供码头泊位38个。在这些泊位中,有9个用于公共的码头作业,有七个是用来海南炼化,有九个用来金海浆纸、有四个为海南逸胜。 洋浦港是开发利用南海油气资源最近的临港工业基地且是石化炼油基地、造纸基地、海南的重点开发区,洋浦港将来可能成为连接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中国便捷式的深水港。神头港区建港项目有洋浦港油品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包括1个30万吨级原油泊位、1个50000吨级成品油泊位,且随着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工程新增管道设施、新建3个5000吨级、2个10000吨级油品泊位。改扩建项目新增吞吐有能力约1500万吨级。海南液化天然气站线项目港口工程,包括1个液化天然气泊位,1个3000吨级散杂货泊位。这将会是洋浦港未来的发展的好势头,且能大大提升洋浦港货物吞吐量乃至全省货物吞吐量。

2013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排行榜

2013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前十名排行榜 2013年我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共达到16个,3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为10个,4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有8个,5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共3个,分别为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和天津港。 1.前十强均为3亿吨以上港口 2013年我国大陆港口货物吞吐量2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共达到16个,3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为10个,4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有8个,5亿吨以上的港口数量共3个,分别为宁波-舟山港、上海港和天津港。在16个两亿吨以上大港中,继2012年新增烟台港后,2013年再添新丁,增加了3个江苏省内的港口,分别为南通港、南京港、连云港港。 2.宁波-舟山港吞吐量突破八亿吨 货物吞吐量前10名港口排行榜中,宁波-舟山港继2012年以7.2%的增速突破7亿吨后,2013年再突破8亿吨,达到80978万吨,增速也达到8.8%,虽然货物吞吐量雄踞全球第一,总量较大,但增速毫不逊色,在前五大港口中,增速也仅次于苏州港的9.3%,反映出宁波-舟山港的强劲增长势头。 数据显示,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在2012年首次超越上海港,超出上海港800余万吨,货物吞吐量分别排名中国及全球第一。龙虎争霸赛中,2013年,气势如虹的宁波-舟山港将二者的差距拉大到3400万吨,完全坐稳世界第一的宝座。

3.唐山港增速连续保持第一 纵观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前10名排行榜变化,2013年与2012年的排名顺序变化不大,名次提前的唯有唐山港,较上年前进一位,以多出3800万吨的绝对优势,超过大连港,名列第七,直逼第六位的青岛港,二者差距仅有一步之遥,约380万吨。 唐山港近年狂飙突进。据https://www.360docs.net/doc/7911047903.html,数据,2011年和2012年,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增速分别达到24.5%和16.8%,增速均在十大港口中居首。2013年继续演绎传奇,以22.4%的增速,荣登榜首,而增速排名第二的青岛港,2013年也仅10.6%,唐山港足足高出一倍。 4.2014港口座次角逐激烈 2013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十强排名顺序较2012年虽然变化不大,但不少港口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已成近身肉搏之势,2014年排名或面临较大变化。据中港网数据显示,2013年,分列第四至第七位的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和唐山港,货物吞吐量基本处在4.5亿吨左右的水平。广州港仅比苏州港多出82万吨,但增速却为苏州港一半;而苏州港又仅比青岛港多出约430万吨,增速却又低于青岛港1.3个百分点;唐山港虽然只有4.462亿吨,但增速是一骑绝尘的22.4%,货物吞吐量即便与排名第四的广州港相比,也仅约900万吨的差距。增速令竞争对手望而生畏的唐山港,攻城拔寨,2014年直接从2013年的第七名夺取第四名的位置,也并非遥不可及。如果按照2013年的增长态势,广州港、苏州港、青岛港和唐山港的排位将在2014年出现较大变化。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展

港口及港口群的现状和发 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国际物流阶段论文 ——我国港口群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问题的探讨 所学专业:物流管理 任课教师:彭东华 所在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日期:2010年6月2日 摘要 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形成了五大港口群,自北向南依次是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东南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西南沿海地区。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中国五大港口群及内河港口都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中国沿海所规划的环渤海、长江三角洲、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和西南沿海五大港口群布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出台港口群战略部署,显然各港口群之间首先是分工与协作,其次强调彼此之间的公平竞争。 关键字 港口群、港口物流、港城物流、竞争、合作、发展 目录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04)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04)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04) ㈡、我国最近几年港口发展的特点 (05)

三、我国五大区域港口群 (05) 四、五大港口群之间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5) 五、我国在港口发展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06) ㈠、港口物流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06) ㈡、我国港口物流发展中存在的物流系统化问题 (06) ㈢、我国港口物流在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07) 六、我国港口发展应采取的战略和措施 (07) ㈠、建立港城物流合作与竞争体系 (07) ㈡、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 (07) ㈢、提高物流系统整体化、规模化程度 (08) ㈣、强化港口物流服务理念 (08) ㈤、五大港口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08) 我国港口群问题的探讨 一、港口以及港口物流的概念 港口,作为一个从事货物装卸、搬运、储存以及加工的场所,其生产运作所形成的物流,就称为港口物流。货物的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而港口在物流服务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港口是一个货物的集散地和各种运输载体的换装点,是水运货物流动的“车站”,它是水路、陆路、铁路等运输的起点和终点。港口物流是一个特殊的物流产业,物流企业的产业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产业、形式产业和延伸产业,核心产业是货物的装卸;形式产业就是利用不同的装卸机械设备和安全保障体系的条件下完成对货物的装卸、运输、储存;延伸产业是向货主提供优质、便捷的承运、交付手续,是一个完善的服务网络。 二、我国港口发展现状及特点 ㈠、我国港口发展现状 我国拥有万千米的海岸线,11万千米的内河航道,承担着 9%的国内贸易运输和85%以上的外贸货物运输,沿海沿江有 1460多个商港,上海、大连、天津、秦皇岛、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