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开关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压开关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压开关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压开关柜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 中压开关柜的现状

中压开关柜是指3.6~40.5kV电压等级的高压成套开关设备,简称中压开关柜。目前我国生产的中压开关柜主要分为手车式和固定式两大类。固定式开关柜的主要一次元件(如断路器、隔离开关等)为固定安装;手车式即断路器(或其它主要一次元件)做成可移动手车。按柜体结构还可分为金属封闭铠装式、金属封闭间隔式和金属封闭箱式结构。铠装式:即母线室、断路器室、电缆室、仪表室之间全部用接地的金属封板隔离,安全性较好;间隔式:即断路器室或其它隔室用绝缘板封隔,安全性次之;箱式:即柜的四周及上下用金属板封闭,除仪表室外,柜内部却没有分隔,安全性较差。

目前各制造厂生产的各类型中压开关柜主要问题如下:

(1) 10kV主流产品中置式手车柜,其主要缺点是小车的一次插头接触发热。由于一次插头在触头盒内,其散热性差,普遍存在在额定容量下不能保证长期安全运行,特别是大电流的一次插头发热更严重,曾多次发生崩烧、干式PT爆炸等重大设备事故。造成这种严重发热的原因是:一次插头偏移——接触电阻增大——局部发热——接触电阻再增大——扩大发热面积恶性循环,发热越来越严重,最终造成开关柜崩烧。

其次是机械联锁不可靠,有的小车在断路器储能或合闸状态也能强行推进。另外,中置式手车柜普遍未装设紧急脱扣装置,并且无关上前门后才能操作的机械联锁装置。

(2) 10kV固定柜以XGN2-12为代表,其主要的缺陷是体积过大,机械联锁操作板可靠性差,特别是操作1600A以上隔离开关时,操作力过大,因是双断口,扭矩大,有时造成瓷套扭断的事故;配一体化断路器时参数检测困难,断路器的拆装都很不方便;电缆室无排气通道,不能靠墙安装,没有小母线室,只能将小母线装在仪表室上方,也不安全。

(3) 35kV手车柜中目前以KYN61-40.5和JYN1-40.5为代表,JYN1-40.5柜存在手车定位不准,活门撞开后,手车退出时鸭嘴撞块与活门发生倒挂,所以在安装现场,用户常将活门取掉。鸭嘴易与静刀发生偏移,且最主要的是ZN12-35断路器所配的手车可以在断路器合闸状态将手车推入,其机械联锁无法进行可靠联锁。另外,此柜的静刀一部分是装在电流互感器上,不同的电流互感器厂家,电流互感器的高度就不一样,使得静刀与断路器动臂不能标准化生产,即造成互换性差;且手车靠人力推进,车进人跟进,安全性差;柜体为焊接结构,精度差,也是导致手车定位差的原因。

(4) KYN61-40.5柜的主要问题是:触头盒及穿墙套管易产生电晕放电,目前各制造厂正采用屏蔽的方法予以解决。有的手车的二次插头在车的左边,使用不方便,软管在车体推入时会发生多次摩擦而损坏。

柜内母线室的三相母线呈三角形排列,但B相触头盒的分支线一定在A、C母线之间,且距离较近,易造成电场不均匀放电,C相母线对封板底部距离太近(约220mm),绝缘距离太小,应布置成水平式排列。ZN85型断路器推进丝杆下面的“舌头”(超越离合器)有时在途中挂住丝杆,使手车并未到工作位置或试验位置时产生丝杆空转。另外,ZN85断路器手车没有手车位置辅助触头,只能在柜内安装行程开关来代替S8、S9辅助位置开关,既不方便又不可靠,需反复调试。

(5) 40.5kV的固定柜如XGN17体积偏大,母线无隔室,无专门的泄压通道,隔离开关操作力大,也无专门的小母线室,小母线只能混装在仪表室内;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操作板联锁不可靠,联锁环节太多。

以上归结起来为三大类问题:

(1) 绝缘事故

主要是柜内放电、CT闪络和相间闪络、绝缘尺寸不够(包括爬电距离和空气净距、隔板间距)、柜内隔板吸潮等,占所有事故14.3%左右,开关柜及断路器占其中73.2%(根据《高压开关行业通讯》2006第3期“国家电网公司高压开关运行分析”)。

(2) 载流故障

载流故障占所有事故的2.3%,开关柜占其中77.8%。主要集中在3.6~40.5kV中压开关柜上,触头过热、引线过热,常扩大为绝缘事故。主要是一次插头接触不良,插头偏心等原因导致过热,以致起弧烧坏设备。

(3) 机械故障

主要表现为断路器的操作机构动作可靠性差,五防机械联锁稳定性差,操作次数较多就发生损坏或变形,不能正常操作。

2 未来的发展方向

(1) 用户的需求已经从对基本的功能、参数等要求逐渐转向对高可靠性、方便操作维护性和降低运行成本的要求。

(2) 技术标准的制定角度,从保证用户运行连续性、使用安全性和可维护的经济性来考虑,这在GB3906-2006《3.6~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附录E中就指出:前版标准主要围绕可抽出式的空气绝缘外壳而编写的,现在的趋势是朝着固定式和GIS方向发展,需要本标准代表这些设备。

因此该标准及断路器新标准增加了运行连续性分类(LSC)、内部电弧故障分类(IAC)、机械寿命分类(M1M2)、电寿命分类(E1E2)和容性小电流分类(C1C2),这样就使用户能按照实际需求来选择安全经济性产品。

(3) 固封技术在开关柜中将得到大发展

从目前来看,进一步提高中压开关柜的绝缘可靠性和小型化只有充气柜(C-GIS)和固体绝缘柜(SIS)这两条路,但SF6气体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公布的六种温室气体之一,受到了限制使用,并逐步减少使用,因对环境及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其它气体效应的上万倍,所以充气柜的发展受到了上述因素的制约。

SIS是一种用环氧树脂将一次回路包封起来作为主绝缘,真空灭弧室及操作杆沿表面绝缘,柜内元件的界面绝缘方式连接的开关设备。由于环氧树脂具有比空气高5~6倍的绝缘强度,因此可实现小型化以及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环氧树脂可回收)。

(4) 固定柜将和固封技术结合起来形成“小型固定柜”

由于断路器的可靠性提高,手车柜抽出维修的优势将逐渐弱化,而固定柜简单可靠的优势将逐渐凸现,因此固定柜将发展成与手车柜并存,并逐渐超越手车柜的趋势,唯一的是大电流固定柜如何取得突破,目前还有一些难点。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未来畅想

人工智能的发展及未来畅想 最近看了电影《黑客帝国》系列,对其中的科幻生活有了很大的兴趣,不觉有了疑问:现在的世界是否会如电影中一样呢?人工智能的神话是否会发生在当前社会中的呢? 在黑客帝国的世界里,程序员成为了耶稣,控制着整个世界,黑客帝国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认为,不是因为飞来飞去的超级人物,而是因为其暗自揭示了一个人与计算机世界的关系,一个发展趋势。谁知道200年以后会不会是智能机器统治了世界? 人类正向信息化的时代迈进,信息化是当前时代的主旋律。信息抽象结晶为知识,知识构成智能的基础。因此,信息化到知识化再到智能化,必将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已经并且广泛而有深入的结合到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她的概念,方法和技术正在各行各业广泛渗透。 智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智能是人类具有的特征之一。然而,对于什么是人类智能(或者说智力),科学界至今还没有给出令人满意的定义。有人从生物学角度定义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有人从心理学角度定义为“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甚至有人同义反复地把它定义为“获得能力的能力”,或者不求甚解地说它“就是智力测验所测量的那种东西”。这些都不能准确的说明人工智能的确切内涵。 虽然难于下定义,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是当前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同时研究人工智能也对探索人类自身智能的奥秘提供有益的帮助。所以每一次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都将带动计算机科学的大跨步前进。如果将现有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自然科学的某些相关领域结合,并有一定的理论实践依据,计算机将拥有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受控于人类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程序,人类输入指令后让其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类,能自主推理、逻辑、判断、学习、进步的智能,而后一种而有吸引力,更增加了人工智能无穷的魅力。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来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涉及到计算机科学、心理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学科。可以说几乎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计算机科学的范畴,在不断的接近。她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是几个科学家的工作,而是随着社会各学科发展而默默发展的。在智能领域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机器学习的问题。一旦机器有了学习的能力,谁还(敢)预测未来呢?人类的社会发展其实也是在不断积累中发展而来,人的智能也就是事实依据库+推理机制所构成了的。当所有领域的定律都能用特定的公式推理出来,黑客帝国的实现就要到来了。 研究人工智能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创造出具有智能的机器,另一方面是要弄清人类智能的本质,因此,人工智能既属于工程的范畴,又属于科学的范畴。通过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可以辅助,部分替代甚至拓宽人类的智能,使计算机更好的造福人类。 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是与具体领域相结合进行的。基本上有如下领域。 一、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依靠人类专家已有的知识建立起来的知识系统,目前专家系统是人工智能研究中开展较早、最活跃、成效最多的领域,广泛应用于医疗诊断、地质勘探、石油化工、军事、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它是在特定的领域内具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的程序系统,它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来求解领域内的各种问题,达到或接近专家的水平。 二、机器学习:机器学习的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人类学习的机理、人脑思维的过程;和机器学习的方法;以及建立针对具体任务的学习系统。机器学习的研究

7266.未来10年(2020-2030)运载火箭力学及环境测试设备行业生存之路及发展报告

未来10年(2020-2030)运载火箭力学及环境测试设备行业生存 之路及发展报告

2020年10月

目录 2 近五年行业政策环境....................................... 2.1政策将会持续利好行业发展........................... 2.2行业政策体系趋千完善............................... 2.3一级市场火热,国内专利不断攀升...................... 2.4宏观环境下行业的定位............................... 3产业未来十年发展前景..................................... 3.1中国行业市场规模前景预测........................... 3.2行业进入大面积推广应用阶段......................... 3.3中国行业市场增长点................................. 3.4细分化产品将会最具优势............................. 3.5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3.6人才培养市场大、国际合作前景广阔................... 3.7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4 2020-2030年行业发展战略分析............................. 4.1树立战略突围理念...................................

人工智能学习研究的现状其发展趋势

浅谈人工智能学习研究的现状 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经过了几个阶段的不断探索和发展,人工智能在模式识别、知识工程、机器人等领域已经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的人类智能还相差甚远。但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水平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尤其是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对人工智能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也给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更加广泛的舞台。本文强调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作为信息技术的先导,人工智能学习在人工智能科学领域中是一个着非常值得关注的研究方向,要在学科交叉研究中实现人工智能学习的发展与创新,就要关注认知科学、脑科学、生物智能、物理学、复杂网络、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交叉渗透点,尤其是重视认知物理学的研究。自然语言是人类思维活动的载体,是人工智能学习研究知识表示无法回避的直接对象,要对语言中的概念建立起能够定量表示的不确定性转换模型,发展不确定性人工智能;要利用现实生活中复杂网络的小世界模型和无尺度特性,把网络拓扑作为知识表示的一种新方法,研究网络拓扑的演化与网络动力学行为,研究网络化了的智

能,从而适应信息时代数据挖掘的普遍要求,迎接人工智能学习与应用领域新的辉煌。 1.前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形式与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变的越来越被人们关注,且人工智能在制造中的运用以成为实现制造的知识化、自动化、柔性化以实现对市场的快速响应的关键。 人工智能已对现实社会做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而且其作用已在各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计算机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更加突出,可以说,哪里有计算机应用,哪里就在应用人工智能;哪里需要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哪里就在应用人工智能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目前,人工智能应用的主要领域,也就是计算机应用的主要领域。 人工智能是一门研究人类智能的机理以及如何用机器模拟人的智能的学科。从后一种意义上讲,人工智能又被称为“机器智能”或“智能模拟”。人工智能是在现代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成为人类智能的延长,另一方面又为探讨人类智能机理提供了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学习机制的研究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核心课题。它是智能系统具有适应性与性能自完善功能的基础。学习过程具

人工智能技术和发展趋势论文

丁松老师的作业,15级信管班学生人工智能技术和发展趋势 1 / 20

摘要:人工智能,简称AI,它是当今最火的一门科学,是研究使计算机来完成能表现出人类智能的任务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的智能计算机,以及使计算机更巧妙些实现高层次的应用。人工智能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所向往的一门科学,它起源于近代,在电气时代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以及生物学,脑科学等相关科学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还涉及信息论、控制论、自动化、仿生学、生物学,数理逻辑、语言学、等多门学科。导致其非常复杂,所以其研究领域也分成许多方面,从最开始的博弈论,专家系统,模式识别,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到现在大热的深度学习。其应用领域,也非常之多,比如机器翻译,语音交互,ORC,图像识别,智能驾驶等等。自从谷歌的阿法狗在围棋打败了人类棋手,人工智能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如今各国,各大公司都在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争取在新时代把握先机,把握未来。人工智能即将在无人驾驶,机器翻译,语言交互等应用领域取得巨大成功。即使如此,人工智能现在还是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还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向强人工智能发展的道路上,仍然充满巨大的困难。 关键词: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发展趋势,神经网络,运用 2 / 20

3 / 20

第一章人工智能 1.1人工和智能含义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关于什么是“智能”,就问题多多了。这涉及到其它诸如意识、自我、心灵(包括无意识的精神等等问题。人唯一了解的智能是人本身的智能,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但是我们对我们自身智能的理解都非常有限,对构成人的智能的必要元素也了解有限,所以就很难定义什么是“人工”制造的“智能”了。因此人工智能的研究往往涉及对人的智能本身的研究。其它关于动物或其它人造系统的智能也普遍被认为是人工智能相关的研究课题。 1.2人工智能的简介 使机器具有自主能动能力这一愿望,从古希腊甚至古埃及的神话传说开始就一直延续至今: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的一个著名演绎推理——三段论代表着他对人工智能的哲学思想探索步伐;中世纪神秘主义者Ramon Llull构建了世界上第一部可以“回答”问题的机器;近代“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这个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当时数字计算机研制成果显著,对编写有原始推理思想的程序有质的帮助;今天的各国在智能研究领域都有了重大发展,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的大狗机器人bigdog。 广义来讲,人工智能就是人造物的智能行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往往依靠计算机科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理解,其概念也随 4 / 20

论航空航天发展成就及未来展望

论航空航天发展成就及未来展望 20110603·王斌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 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 1970 年4 月24 日21 时31 分,中国“东方红”一号飞向太空,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1975 年11 月26 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天后顺利返回,3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7 年8 月,中国返回式卫星为法国搭载试验装置。这是中国打入世界航天市场的首次尝试;2003 年10 月15 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2005 年10 月12 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 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2007 年10 月24 日18 时05 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成功发射;2008 年9 月25 日神舟七号发射升空,并实现中国首次太空出仓活动;2010 年10 月1 日18 时59 分57 秒,“嫦娥二号” 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获得了圆满成功。 我国的航空事业起步很晚,但是经过我国科研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初教-5 教练机,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歼-5 由沈飞工业公司研制,是单座单发高亚音速喷气

式战斗机,主要用于昼间截击,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歼-12 轻型战斗机是我国第一种完全依靠本国技术力量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喷气战斗机。它摆脱前苏联系列飞机的设计格局,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制战斗机奠定了良好基础;运-5 运输机是我国第一种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直-5 是我国制造的第一种多用途直升机,也是新中国直升机科研应用的开端;歼-8 战斗机是我国在歼-7,即米格-21 的基础上独立进行重大改进研制而成的高空高速战斗机,长期守卫我国领空;歼-10将是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的、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三代战斗机,第一种自行设计的、真正兼有空优/对地双重作战能力的作战飞机我国航空航天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空航天科技队伍,二十一世纪将是世界航天活动蓬勃发展的新世纪,我们航空航天人应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大多走的是仿制的道路,一个航空航天大国需要的是创新,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所以国家要多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预先研究和技术基础建设,集中力量攻克重大关键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加强技术基础建设,扩大国际合作,继续保持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势头。我国的科研单位大多是行政化管理,缺失有效的管理机

2020年(发展战略)人工智能的状态及今后发展方向展望

(发展战略)人工智能的状态及今后发展方向展望

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 壹.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壹词最初是于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壹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情况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依然飞速发展。于AI技术领域十分活跃的IBMXX公司,已经为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制造了ASCIWhite电脑,号称具有人脑的千分之壹的智力能力。而正于开发的更为强大的新超级电脑———“蓝色牛仔”(BlueJean),据其研究主任保罗·霍恩称,“蓝色牛仔”的智力水平将大致和人脑相当。 三.技术应用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现代几乎各种技术的发展均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说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其典型的应用包括: 1符号计算 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壹就是科学计算,科学计算可分为俩类:壹类是纯数值的计算,例如求函数的值;另壹类是符号计算,又称代数运算,这是壹种智能化的计算,处理的是符号。符号能够代表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也能够代表多项式、函数、集合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代数系统软件,其中Mathematic和Maple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它们均是用

C语言写成的,所以能够于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使用。 2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这里,我们把环境和客体统称为“模式”。用计算机实现模式(文字、声音、人物、物体等)的自动识别,是开发智能机器的壹个关键的突破口,也为人类认识自身智能提供线索。计算机识别的显著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性和效率高。识别过程和人类的学习过程相似,以“语音识别”为例:语音识别就是让计算机能听懂人说的话,壹个重要的例子就是七国语言(英、日、意、韩、法、德、中)口语自动翻译系统。该系统实现后,人们出国预定旅馆、购买机票、于餐馆对话和兑换外币时,只要利用电话网络和国际互联网,就可用手机、电话等和“老外”通话。3机器翻译 机器翻译是利用计算机把壹种自然语言转变成另壹种自然语言的过程,用以完成这壹过程的软件系统叫做机器翻译系统。搜文网目前,国内的机器翻译软件不下百种,根据这些软件的翻译特点,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词典翻译类、汉化翻译类和专业翻译类。词典类翻译软件的代表是“金山词霸”,堪称是多快好省的电子词典,它能够迅速查询英文单词或词组的词义且提供单词的发音,为用户了解单词或词组含义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汉化翻译软件的典型代表是“东方快车2000”,它首先提出了“智能汉化”的概念,使翻译软件的辅助翻译作用更加明显。 4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是机器具有智能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机器获取知识的根本途径。有人认为,壹个计算机系统如果不具备学习功能,就不能称其为智能系统。机器

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论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 王鑫涛16151228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未来 关键字: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AI 正文:近几年,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变得越来越热门,尤其是在今年三月份的一场举世瞩目的人机围棋大赛后,人工智能这个话题在人们之间也是越来越普遍地被谈论。2016年3月,阿尔法围棋(AlphaGo)与围棋世界冠军、职业九段选手李世石进行人机大战,并以4:1的总比分获胜,不少职业围棋手认为,阿尔法围棋的棋力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围棋职业九段水平,在世界职业围棋排名中,其等级分曾经超过排名人类第一的棋手柯洁。那么,阿尔法围棋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厉害?阿尔法围棋(AlphaGo)是一款围棋人工智能程序,由谷歌(Google)旗下DeepMind公司的戴密斯·哈萨比斯、大卫·席尔瓦、黄士杰和与他们的团队开发,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多层的人工神经网络和训练它的方法。一层神经网络会把大量矩阵数字作为输入,通过非线性激活方法取权重,再产生另一个数据集合作为输出。这就像生物神经大脑的工作机理一样,通过合适的矩阵数量,多层组织链接一起,形成神经网络“大脑”进行精准复杂的处理,就像人们识别物体标注图片一样。通过上述所所,可见现在的人工智能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相当先进的程度了,那么,人工智能又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呢,它的未来又会是如何?我在这里就说一下自己对人工智能浅薄的见解。

一、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与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史联系在一起的,目前能够用来研究人工智能的主要物质手段以及能够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就是计算机,人工智能在21世纪必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人类生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人类的科学演变已从单一的“数值计算”发展到系统的“逻辑计算”。人类正在将信息工程学逐步提入到计算机系统中,从而出现了“信息管理”“和“信息交换”等科学的迫切需求。而加速扩大“信息处理”层面来说,现有的计算机的处理数据能力是匹配不了的,缺少领域专业“智能”。这样的“计算机科学”已无法适应信息科学的发展需求。全球的信息科学正在逐步形成,Al作为现代信息科学发展的核心。从古至今人们对提及智能相关的问题就很感兴趣,只不过在计算机没有发明之前,没有任何高科技辅助工具能解开智能的奥秘。

(发展战略)人工智能的状态及今后发展方向展望

人工智能的现状及今后发展趋势展望 一.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也称机器智能。“人工智能”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的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二.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美国、欧洲和日本依然飞速发展。在AI技术领域十分活跃的IBM公司,已经为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制造了ASCI White电脑,号称具有人脑的千分之一的智力能力。而正在开发的更为强大的新超级电脑———“蓝色牛仔”(Blue Jean),据其研究主任保罗·霍恩称,“蓝色牛仔”的智力水平将大致与人脑相当。 三.技术应用 随着AI技术的发展,现代几乎各种技术的发展都涉及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以说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领域,其典型的应用包括: 1符号计算 计算机最主要的用途之一就是科学计算,科学计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纯数值的计算,例如求函数的值;另一类是符号计算,又称代数运算,这是一种智能化的计算,处理的是符号。符号可以代表整数、有理数、实数和复数,也可以代表多项式、函数、集合等。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相继出现了多种功能齐全的计算机代数系统软件,其中Mathematic和Maple是它们的代表。由于它们都是用C语言写成的,所以可以在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使用。 2模式识别 模式识别就是通过计算机用数学技术方法来研究模式的自动处理和判读。这里,我们把环境与客体统称为“模式”。用计算机实现模式(文字、声音、人物、物体等)的自动识别,是开发智能机器的一个关键的突破口,也为人类认识自身智能提供线索。计算机识别的显著特点是速度快、准确性和效率高。识别过程与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前景展望 :磊(10计本) 学号: 长久以来,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它却吸引了无数研究人员为之奉献才智,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 IT)、卡基-梅隆大学(CMU)到IBM公司,再到日本的本田公司、SONY公司以及国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进行着AI技术的实验。不久前,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将这一主题搬上了银幕,科幻片《人工智能》(AI)对许多人的头脑又一次产生了震动,引起了一些人士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一)、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的定义可以分为两部分,即“人工”和“智能”。“人工”比较好理解,争议性也不大。有时我们会要考虑什么是人力所能及制造的,或者人自身的智能程度有没有高到可以创造人工智能的地步,等等。但总的来说,“人工系统”就是通常意义下的人工系统。 “智能”1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智能是人类具有的特征之一。Intelegere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正如帕梅拉·麦考达克在《机器思维》(machines who thinks,1979)中所提出的: 在1"智能"源于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特别是果实)、收集、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形成一个东西。

复杂的机械装置与智能之间存在长期的联系。从几个世纪前出现的神话般的巨钟和机械自动机开始,人们已对机器操作的复杂性与自身的某些智能活动进行直观联系。经过几个世纪之后,新技术已使我们所建立的机器的复杂性大为提高。1936年,24岁的英国数学家图灵 i(Turing)提出了"自动机"理论,把研究会思维的机器和计算机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是从1956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以及机器人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设计分析集成电路、合成人类自然语言,而进行情报检索,提供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的多模式接口,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专家系统以及控制太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熟知的IBM的"深蓝"在棋盘上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因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模仿人脑的思考以及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过远而走入低谷,但是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以指数级增长,同时网络技术蓬勃兴起,确保计算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来运

未来运载火箭发展方向

学校:…… 班级:…… 成员:…… 指导老师:……

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运载火箭成为人类进行卫星发射、载人航天的主要工具。而随着科技的进步,运载火箭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着。 现代运载火箭 目前常用的运载火箭按其所用的推进剂来分,可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和固液混合型火箭三种类型。固体火箭发动机为使用固体推进剂的化学火箭发动机,推进剂有聚氨酯、聚丁二烯、端羟基聚丁二烯、硝酸酯增塑聚醚等。固体火箭发动机与液体火箭发动机相比较,工作时间短,加速度大导致推力不易控制,重复起动困难,从而不利于载人飞行。因此,固体火箭发动机主要用作火箭弹、导弹和探空火箭的发动机,以及航天器发射和飞机起飞的助推发动机。

液体火箭发动机是指液体推进剂的化学火箭发动机,常用的液体氧化剂有液态氧、四氧化二氮等,燃烧剂由液氢、偏二甲肼、煤油等。现代液体燃料火箭是美国人戈达德搞出来的,采用液氧-煤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优点是比冲高,推力范围大、能反复起动、能控制 推力大小、工作时间较长等。

但是,无论运载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什么,它所造成的污染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烃类物质和氮类物质会破坏臭氧层.而且在平流层产生的大量污染气体,在平流层稳定的环境下很长一段时间也得不到较好的分解。另外,一些推进剂本身就有许多不足。以液体推进剂中的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组合为例,毒性大、污染严重、价格高、性能低,尤其是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的燃烧产物——由于不完金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及剩余的燃料或氧化剂都是大气污染物。其中N2O4会部分分解为NO2。NO2等氮氧化物在紫外线的作用下能强烈地破坏臭氧层,威力不下于氟氯代烷。 下图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时的图片,橘红色烟雾为四氧化二氮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人工智能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永生或者灭绝,而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 发生。 上面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请耐心的看完本文再发表意见。这篇翻译稿翻译完 一共三万五千字,我从上星期开始翻,熬了好几个夜才翻完,因为我觉得这篇 东西非常有价值。希望你们能够耐心读完,读完后也许你的世界观都会被改变。 我们正站在变革的边缘,而这次变革将和人类的出现一般意义重大–Vernor Vinge 如果你站在这里,你会是什么感觉? 看上去非常刺激吧?但是你要记住,当你真的站在时间的图表中的时候,你是 看不到曲线的右边的,因为你是看不到未来的。所以你真实的感觉大概是这样的:

稀松平常。 遥远的未来——就在眼前 想象一下坐时间机器回到1750年的地球,那个时代没有电,畅通通讯基本靠吼,交通主要靠动物拉着跑。你在那个时代邀请了一个叫老王的人到2015年来玩,顺便看看他对―未来‖有什么感受。我们可能没有办法了解1750年的老王内心的感受——金属铁壳在宽敞的公路上飞驰,和太平洋另一头的人聊天,看几千公里外正在发生进行的体育比赛,观看一场发生于半个世纪前的演唱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黑色长方形工具把眼前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生成一个地图然后地图上有个蓝点告诉你现在的位置,一边看着地球另一边的人的脸一边聊天,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别忘了,你还没跟他解释互联网、国际空间站、大型强子对撞机、核武器以及相对论。 这时候的老王会是什么体验?惊讶、震惊、脑洞大开这些词都太温顺了,我觉得老王很可能直接被吓尿了。 但是,如果老王回到了1750年,然后觉得被吓尿是个很囧的体验,于是他也想把别人吓尿来满足一下自己,那会发生什么?于是老王也回到了250年前的

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主持人:接下来有请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主任李航上台演讲。 李航: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一起交流。首先感谢新智元以及大会组委会提供这样的机会。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现在人工智能很热,大家有很多期待、也有一些不安;有一些正确的认识也有一些误解;有一些合理的宣传,也有一些误导。对我们做AI的,用AI 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期待什么?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更遥远的未来,我们对AI应该抱着什么样的期待,进行什么样的努力。我的报告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关于我们对人工智能AI应该有什么样的期待,我将从三个角度来谈这个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一下诺亚方舟实验室在人工智能及通信领域做的一些工作。 大家知道人工智能分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首先看一下人的大脑和计算机到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什么不同的地方。这个资料是从MOOC得到的。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计算机和人的大脑在规模上已经相当了,人的大脑有10的11次方个神经元,10的15次方个突触,大概一千亿个神经元,一千万亿个连接。一个典型的计算机有10的10次方个晶体管和稀疏连接。人脑和计算机达到同等的规模,但是在架构上是非常不同的,人脑拥有紧密联系,计算机是稀疏连接的。处理的速度上,计算机有很大的优势,基本上计算机的计算速度是人脑的处理速度的100万倍。但是人脑进行的是并行处理,计算机进行的是顺序处理,这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人脑能够做并行处理,在处理某些问题上效率比计算机更高。 从能力的角度来看,计算机往往擅长能够用数学模型很好刻画的任务。

但是计算机不擅长做什么事?我们不知道怎么样用数学去刻画的任务,这个恰恰是我们人脑擅长做的事情,我们人脑平时做的感知、认知的处理很多都是很难用数学模型,至少现在很难用数学模型去刻画的。 我的第一个观点,强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实现还是不太清楚的,强人工智能希望计算机能够跟人做同等以上智能性的事情。至少从几个方面来看,从情感、创造力和自由意志这几个角度来看,强人工智能是非常困难的。这些都是人的智能的一些非常重要的特点,但是我们不清楚这些重要的人的智能特点是否能在现代的计算机上去实现。 情感,喜怒哀乐是人最基本的情感。现代科学知道,这个情感基本是在人的大脑边缘系统产生,也就是说在人的下意识产生情感。比如我们最典型的代表的情感,恐惧。当你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状况的时候,你会瞬间感触到危险,这时候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产生大量的化学物质,你的心跳会加快,血压上升,能够促使你全身采用必要的行动,之后这些信息传到大脑,你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下意识的情感在很快的时间里就做出了这样的反应。这样的情感在智能体的智能活动里面其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会说,如果一个人没有情感的话,他是不是做事情变得非常理智,它的判断是不是都是理性的?结论不是这样的。有一些病人非常不幸大脑因为受伤,情感部分的功能丧失,后来观察这些人时发现,离开了情感,他们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 创造力。人很重要的特点是拥有创造力。创造力的主要特点是把看似不相关联的东西关联在一起。认知学者,比如George Lakoff做了很多研究。人的创造力可以从语言中发现出来,人在语言中使用的比喻就是创造力的体现,比如我们说在微信里面潜水就是一个比喻,就是一个暗喻,这个比喻实际把两个看似不相

人工智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XXX 琼州学院,海南省三亚市,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邮编:572000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实现机器的智能。其长期目标是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很大的发展,它引起了众多学科和不同专业背景学者们的日益重视,成为一门广泛的交叉和前沿科学。现代计算机的发展已能够存储极其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信息处理,软件功能和硬件功能均取得了长足进步,从而使人工智能获得进一步的应用。 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已超越了人们的早期预料。生物和自然智能在算法建模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导致了计算智能系统的建立和应用。这些智能算法设计人工神经网络、模糊系统、进化计算、群优化智能和人工生命等领域这些新领域与人工智能的谓词逻辑、演绎推理、事例推理、符号学习系统和专家系统的传统领域相结合,拓宽了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并丰富了人工智能的研究内容。 目前,人工智能的主要学派有下列三家: 符号主义:又称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应该是功能模拟方法。通过分析人类认知系统所具备的功能和机能,然后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功能,实现人工智能。符号主义力图用数理逻辑方法来建立人工智能的统一理论体系,但遇到了不少暂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并受到了其他学派的否定。 连接主义:又称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其原理主要为神经网络及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结机制与学习算法。主张人工智能应着重于结构模拟,即模拟人的生理神经网络结构,并认为功能、结构和智能行为是密切相关的。不同结构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行为,已经提出多种人工神经网络结构和众多的学习算法。 行为主义:又称进化主义或控制论学派,其原理为控制论及感知-动作型控制系统。认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应采用行为模拟方法,也认为功能、结构和智能行为是不可分的。不同的行为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控制结构。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也受到其他学派的怀疑与批判,认为行为主义最多只能创造出智能昆虫的行为,而无法创造出人的智能行为。 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域有很多方面,这里重点介绍以下几种类型。 1、问题求解:人工智能的第一大成就就是发展了能够求解难题的下棋程序。在下棋程

浅谈军事航天技术发展动向及对未来作战的影响

浅谈军事航天技术发展动向及对未来作 战的影响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1 军事航天技术发展动向 按照作用的不同,军事航天技术包括进入空间装备技术、利用空间装备技术和控制空间装备技术。进入空间装备技术和利用空间装备技术已广泛应用与军事领域,且性能不断提升,控制空间装备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以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 进入空间装备技术向系列化、快速化方向发展 系列化、组合化成为火箭发展的重点方向,将有效提升其多任务适应能力。未来的运载火箭将通过不同发动机的组合,实现运载火箭的通用化,运载能力的系列化。美国提出的改进型一次性运载火箭(EELV)将形成包括小型、中型、重型在内的具有不同运载能力的一次性运载火箭系列,可执行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发射任务。美国在EELV 计划下研制的“宇宙神-5”运载火箭有3个系列,10 余种型号,可提供4~13 吨的地球同步轨道运载能力。

快速、机动发射成为火箭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有效提升空间系统的快速重构与恢复能力。当前世界各国正在积极研发新一代快速、机动、廉价、可靠的小型运载工具,进一步缩短发射准备周期,降低发射成本。美国在“力量运用与从本土发射”计划中提出,快速响应火箭应能在24小时内将有效载荷送入低地球轨道。2011 年,DARPA 启动“空射辅助空间进出”(ALASA)快速响应空中发射运载火箭项目,目标是在接到卫星发射通知后一天内完成发射,并通过将整个发射流程转为自动化降低成本。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备受重视,将有效降低进入空间成本并提高快速响应能力。2010 年 4 月,美国空军制定出下一代“可复用助推器系统”架构,提出发展两种构型的可复用助推器。可复用助推器的寿命可达100 次,发动机寿命10 次。2011 年12 月,美空军授出 3 份合同,在“可重复使用助推级系统飞行与地面试验”计划中进行系统设计、制造和试验,使完全可重复使用第一级推进系统技术成熟化[2]。2011 年,欧洲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发展计划,“过渡试验飞行器”完成关键设计。 利用空间装备技术向高精度、高时效性、大容量、抗干扰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与未来

人工智能与未来 摘要:5盘人机围棋大战,让“人工智能”这个时髦词汇飞入寻常百姓家,伴随这股热潮,国内互联网公司种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也不断涌现。最近这段时间,从智能客服、投资指导再到人脸识别,多项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联系的新应用与新服务先后浮出水面。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其实,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火热已经持续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2015年,我国投资人工智能的机构数量已经高达48家,投资额为14.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1.4%、75.7%。预计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91亿元。 不但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开始在人工智能上发力,上百家创业企业也开始渗透并构架起产业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形成产业链模型。目前,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已覆盖了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智能硬件等硬件产品层,智能客服、商业智能等软件与服务层,视觉识别、机器学习等技术层,数据资源、计算平台等基础层。 但人工智能到底能做什么,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解放枯燥劳动的“双手”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每一通电话,可以节约客服人员225秒的时间,以一个客服一天接听200通电话计算,人工智能可以为他节约3个小时。”网易七鱼产品总监段毓铮这样告诉记者。 4月12日,网易正式上线了自己的云客服产品“七鱼”,其中最重要的卖点之一就是取代传统客服的重复琐碎的枯燥劳动。“网易七鱼智能客服机器人可以同时响应百万级客户请求,大量的常见问题会被智能机器人准确解答,节省超过80%人工客服成本。”段毓铮如是说。 通过自我学习,完成对语音、视频、图片等非结构化数据的识别,从而“将鲜活的人从低效工作中解放出来”,的确是现阶段人工智能最主要的应用。

航空航天器的发展与展望

航空航天器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在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的古代,人类虽然对飞行梦寐以求,但始终只能将这种热情寄托在遥远的幻想中。几千年来中国、印度、希腊和埃及等文明古国流传着许许多多关于人类飞上天空的神话故事,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嫦娥奔月”和西方神话中长有翅膀的天使们的各种故事。从古代开始,人类就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开拓,制造也风筝和热气球等飞行工具,来追求伟大的以待梦想,这些简单的手工造制作便成就了飞器的雏形。无数的飞行先驱者不断努力尝试飞行,终于于1903年12月17日,莱特兄弟综研制的“飞行者”1号飞机首先试飞成功。此后几十年的光阴里,飞机从实验室走向了战场,正因在战场上的应用而使得其飞速发展;并而在后来中应用到民航中,而使其作用发扬光大。展望未来,航空器将会向实用型和智能型方向继续发展。 关键词:航天器航天技术应用发展史 Abstract :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not developed in ancient times, although the dream of human flight, but always only the passion lies in the distant fantasy. For thousands of years in China, India, Greece and Egypt and other ancient civilizations circulate many about the human fly in the sky of fairy tales, such as the ancient Chinese legend of the" Moon" and Western mythology winged angel 's story. Since the ancient times, humans have through their own efforts and development, manufacturing and kite and balloon flight instruments, to the pursuit of great to dream, these simple hand-made production made the aircraft prototype. Numerous flight pioneers constantly try to fly, and finally in December 17, 1903, the Wright brothers fully developed "flight" aircraft 1 first successful test flight. After decades of time, aircraft from the laboratory to the battlefield, because on the battlefield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pplication; and in later applied to civil aviation, and the role of carry forward. Looking to the future, the aircraft will be to the practical and intelligent direction of continued development. 引言 远古时代那些关于航空航天的神话,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思想。这些迷人的故事,激发着一代又一代人创造飞行器的兴趣,并不断激励着人类进行着各种飞行冒险和科学实践。在古人幻想飞上天空的几种方法——借天神的帮助、飞禽鸟兽运载、自己身上绑上翅膀和依靠“会飞的车子”中,最终人类还是依赖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的实践,发明了“会飞的车子”,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这些“会飞的车子”,今天统称为飞行器。如今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取得了巨大的科技成就,放眼未来航空航天的发展前景巨大,商业价值和科学价值都很高,航天技术的发展将领导人类迈向一个新的科技领域。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扩大活动范围经历了十分漫长的过程,从陆地到海洋,从地面到空中,从大气层内到宇宙空间,在探索宇宙中,人类的科学技术也在一次又一次飞跃。

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论文 人工智能论文 院系: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自动化 班别: 102班 姓名:潘晓林 学号:201010844223

谈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什么是人工智能?顾名思义,就是人造智能。2003年,有人提出将其定义为四类:想人一样思考的系统、像人一样行动的系统、理性地思考的系统、理性地行动的系统。 接下来,我们将在这里讨论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它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子的。 关键词:发展、历史、未来、趋势 引言:“人工智能”一词目前指用计算机模拟或实现的智能,又称“机器智能”,究竟这么吸引人的新鲜话题具有怎样的发展历史呢?它是如何诞生的呢?还有它又将有怎样的未来发展趋势呢?欲知详情,请见以下分解! 接下来将分为三大部分来揭晓关于“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在揭晓之前呢,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下面将对“人工智能”的来源,发展,未来趋势做一一探讨: 一、“人工智能”的萌芽 关于“人工智能”的起源,我们要追溯到公元前三百多年的历史伟人——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Aristotle(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他的主要贡献是为形式逻辑奠定了基础。形式逻辑是一切推理活动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在他的代表作《工具论》中,就给出了形式逻辑的一些基本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并且实际上已经提到了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此外,亚里士多得还研究了概念、判断问题,以及概念的分类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判断问题的分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其最著名的创造就是提出人人熟知的三段论。亚里士多德虽没有明确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但概念却在此悄悄的萌芽。随后穿越到英国数学家Turing(图灵)(1912-1954),1936 年提出了一种理想计算机的数学模型(图灵机),1950 年提出了图灵试验,发表了"计算机与智能"的论文。当今世界上计算机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