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奇妙的克隆1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40分,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书写及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A. 撺.掇(cuàn)殆.慢( dài )恬.静(tián )嘎.然而止( jiá) B. 嘱.咐(zhǔ)晦.暗( huì)羁绊.(bàn )销声匿.迹( nì) C. 冗.杂(rǒng)缄.默( jiàn )蓦.然(mù)草长.鹰飞(zhǎng ) D. 儒.家( yú)虔.诚( qiǎn)俯瞰.(kàn)接踵.而至(zhǒng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 ..的一项是() A. 他真不愧是技术能手,造模具的技术一流,一个个模具络绎不绝 ....地从他的手中造了出来。 B. 这位经理明知那个法国人是有意刁难他,但他却能袖手旁观 ....,以幽默的方法接待了这位顾客。 C. 十四五岁的少年,恰如试飞的雄鹰,当有目空一切 ....的豪情壮志。 D. 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 ....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B. 母亲得意地说了一遍又一遍,高兴得两颊红红的,跟喝过酒似的。 C.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D.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被喻为是传播文化的又一股“清 流”。 B. 专家们提出建议,学校和家长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读书。 C. 在保留现有水源的基础上,杭州将逐步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 水源供水,从而提高居民用水品质。 D. 电视剧《欢乐颂》讲述了五位都市女性的故事,很好地诠释了“充盈人生”的理念。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主要作品有《百万英镑》等。 B.顾拜旦是法国教育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创始人,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 C.《庄子》是庄子和他的门人及后学所写,是道家的一部主要经典。 D.《社戏》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表现了作者对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 6.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选项中有误 ..的一项是() A. 端午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有吃粽子、赛 龙舟、挂菖蒲、插柳、戴花等习俗。 B. 按照中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法来算,2018年是戊戌年,可以推断出明年就是己亥年。 C. 老王65岁才从单位退休,不过还是不断有人上门请他做事,但他总是笑着说说:“老 啦,我只有敬谢不敏啦。” D. 老师提问:“今年农历四月份有哪些节气?”小莉回答:“小满和芒种。”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教案全集

最新部编版初中语文八下教案(教学设计)全集 1社戏 1.掌握相关文学、文化常识,概括主要事件,学习围绕中心选材、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2.体会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3.通过揣摩语句的含义,分析人物形象,感受童真童趣以及劳动人民的纯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理解传统民俗的价值和意义。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视频。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它就是——戏曲。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回忆,看看鲁迅笔下的“社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家作品及背景 1.社戏知识简介。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简单地说,凡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为祭神而演,大家可看的戏便是“社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这部小说集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等十四篇小说。 3.背景简介。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农民痛苦,使作者唤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

——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间或和许多农民亲近。《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就是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目标导学二:把握线索,概括文章事件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课文写了哪几件事?仿照“夏夜行船”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1)线索:看社戏。(2)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去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3.“文似看山不喜平”。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不准和别人去;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目标导学三: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1.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运用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例如本文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都非常有特色,请分别找出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明确:景物描写:①“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里从嗅觉、触觉、视觉角度写两岸的景物和月色,描绘了

奇妙的克隆阅读及答案

奇妙的克隆语段阅读 一、阅读1---3 段回答。 ①一个细菌经过20 分钟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 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出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lone 起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简称无性系。 ②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的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是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就叫做无性繁殖(也叫克隆)。 ③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拔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子变猴就是克隆猴。 1. “克隆“的含义是什么作者在说明其含义是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3 分)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都叫“克隆”。列数字下定义 2. 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简要分析一下文章是怎样按照这种顺序行文的。(3 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 3. 什么叫有性繁殖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2 分) 举例子下定义 4. 选文最后一段写道孙悟空的故事,这有什么作用(2 分)引用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的精彩描述,进一步具体说明什么是“克隆”,而且把 “克隆”这门学科写得生动有趣 二、阅读二部分。 1979 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 天59 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 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 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 多天培养后长成8 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克隆鲫鱼 2、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 3、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因为这种鱼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为“克隆鱼” 。 4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克隆鲫鱼出世的过程.(不超过30 字)把囊胚细胞核放入去核卵细胞, 孵化出鱼苗, 培养成鲫鱼. 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6、指出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学科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成词语,并解释所填的字。(8分) ①可见一bān【】②风mǐ全球【】 ③zhū如此类【】④如火如tú【】 2.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12分) ①,大渡桥横铁索寒。(毛泽东《七律长征》) ②烽火连三月,。(杜甫《春望》) ③,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如,见利而忘义。(钱泳《治水必躬亲》) ⑥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⑦,化作春泥更护花。(《迢迢牵牛星》) ⑧庭下如积水空明,,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⑨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一联引用了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融合,有表达了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⑩《别云间》(夏完淳)中“;”两句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 3.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书,叙述了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书中写到“保尔曾经四次死里逃生”,表现了其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韧的意志。请用扼要的语言把你所了解的保尔“四次死里逃生”中的第二、三次内容按照要求填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第一次是在与波兰白军的战斗中保尔的腿受伤并得了伤寒;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 4.下面语段中划线的三个句子有语病,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国学、诗歌应该教孩子怎么学?孙校长指出,①国学诗歌经典因其具有语言精炼,富有韵味,充满音律美,②教学时应以背诵和诵读为主,辅以适当的讲解,让学生大致了解意思即可,不必在理解上花太多功夫。?不求甚解??熟读成诵?应是国学诗歌教学的原则。③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均是名家之作。它们或追叙作者自己人生道路上的难忘经历,或展现名人、伟人的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人文内涵深厚丰富,艺术表达各有特色。 二、复习目标 1. 了解课文的相关文学常识及课文的大致内容。 2. 重点语句分析感知 3. 相关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课文回顾复习 藤野先生 一、文学常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首次使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先后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本文选自他唯一一部散文集《朝花夕拾》 二、课文回顾 1. 未识藤野——与藤野相识、相处、离别——怀念藤野 2. 中心: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为中心选材 3. 线索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爱国情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憎恶,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爱国思乡,学医的主要动机)仙台的职员对自己的优待(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 日本“爱国青年”寻衅(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 写课堂上看电影(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4. 以事写人——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 添改讲义——工作认真、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尊重科学 关心解剖实习——诚恳热情、热情无私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 5. 人物描写外貌、动作(夹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生活俭朴、治学严谨

6. 情感:感激(无私的帮助、学术的影响);敬重(伟大);怀念(收集讲义、挂照片、写文章);愧疚 三、重点语句回顾 1. “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生动地表现上野的樱花鲜艳而美丽的特点。 2. “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成一座富士山”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盘辫子的丑态,表现作者对他们的厌恶、鄙夷、反感之情。 3.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 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讽刺清国留学生解散辫子的丑态,暗示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失望厌恶之情。 4.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在全文起了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与“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相呼应。 5. 作者写1—3段的用意是什么?追述在东京的所见所感,交代去仙台的原因,为下文见到藤野先生埋下伏笔。同时,活画出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揭露其腐朽灵魂,表达作者的憎恶之情与爱国之情。 6. 作者写清国留学生庸俗不堪的生活,主要抓住看樱花、盘辫子的细节来进行形褒实贬的描写,其描写角度,除视觉外,还从听觉角度进行,如“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7. 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用很多篇幅写清国留学生的生活,写了到仙台途中想到的事,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的事件,这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热忱、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前往仙台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写途径的日墓里的水户表现作者的忧国之情,这是作者学医的主要动机。写仙台的志愿对自己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做正面衬托。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藤野先生做反面衬托。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原因。 8.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厌恶失望——爱国(忧国忧民——痛苦根源) 9. “爱国青年”:运用反语手法,讽刺了狭隘的民族主义,与藤野先生形成对比 10. “正人君子”:运用反语手法,讽刺了走狗 11. “物以稀为贵“:自嘲——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奇妙的克隆阅读及答案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1、本段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克隆鲫鱼 2、文段中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具体地向人们介绍克隆鲫鱼的过程。 3、为什么叫这种鱼为“克隆鱼”? 因为这种鱼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称为“克隆鱼”。 4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克隆鲫鱼出世的过程 .( 不超过 30 字 ) 把囊胚细胞核放入去核卵细胞 , 孵化出鱼苗 , 培养成鲫鱼 . 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6、指出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 列数字 . 准确地说明了克隆鲫鱼技术复杂 . 成功率低,也说明我国科学工作者面对困难不退缩,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7、“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一句中的“难关”一词如何理解? “难关”本义指不容易度过的时期,在这里是指从换核卵细胞到成为一条幼鱼的生死关口。 8、克隆鲫鱼的出世给你什么启示?( 略 , 言之有理即可 . 提示:可以从科学家的态度 . 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 设计相关的实验或产生相关的设想等选择一个角度来谈 .要结合自己的情况。 以成功与失败的关系为例:古语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克隆鲫鱼的实验是艰难的,历经那么多次失败,才取得了克隆鲫鱼的成功。这启示我认真对待日常学习中的挫折,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认真查漏补缺,必然能不断进步,取得好成绩。 之二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测试范围:第一、二、五单元时间:11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2分) A.芦荟huì不逊sūn 匿名nì诘责jié B.文绉绉zhōu 穈先生mén 眼翳yì宽恕shù C.长髯rán 禁锢gù锃亮zhèng 广袤mào D.磐口qìng 奁中hé朔方shuò凛冽lǐn 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谈笑风生甘拜下风首屈一指别出心裁 B.人才陪出出人头地郑重其事讳疾忌医 C.名副其实无所事事再接再励莫名其妙 D.精神矍烁永往直前走头无路语重心长 3.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托辞(借口)不辍(不停)兼以(加以)蓄意(存心) B.盘踞(霸占)客死(死在他乡异国)瞩目(注目)适值(恰好遇到)C.模胡(马虎)周济(给人物质帮助)绯红(浅红)匿名(隐匿真名)D.不逊(无礼)诘责(质问)聊叙(随便谈谈)凄然(形容悲伤难过)4.选出在下面横线上依次应填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________,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________,不受一点人格上的________。 A.温和骨气凌辱B.温顺刚气凌辱 C.温顺骨气侮辱D.温和刚气侮辱 5.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禁粗制滥造的伪劣商品流入市场。 B.他千里迢迢慕名而来,就是期盼得到教授的指导。 C.他无意间谱了一首曲,没想到歪打正着,居然得奖了。 D.他昨天不在场,对这件事的经过一窍不通,你们就不要再问啦。 6.默写(7分) (1)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________,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___。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全套导学案、教案

1社戏 课题社戏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 分配 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 节。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词语。 2.了解生动形象人物描写与景物描写。 3.感知内容,感悟中心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妥善安排详略的写法。 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情乃至全文中心的作用。 3.揣摩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的准确生动。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学习作者热爱童年、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课 前 预 习 写作 背景 本文写于1922年10月。当时,中国共产党刚成立,党领导下的大规模的农民运动也还没兴起。这时的鲁迅正生活在军阀黑暗统 治下的北京。他日夜忧国忧民,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而矢志不渝 地战斗着。《社戏》就是鲁迅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 小说以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 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 浙江绍兴小村庄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在家乡看社戏的部分 读准 字音 惮.(dàn)踱.(duó)棹.(zhào)归省.(xǐnɡ) 行.辈(hánɡ)凫.水(fú)橹.(lǔ)旺相.(xiànɡ)撮.(cuō) 桕.树(jiù)怠.慢(dài)篙.(ɡāo)磕.(kē)潺潺 ..(chán)弥.散(mí)蕴.藻(yùn)家眷.(juàn)蹿.(cuān) 撺掇 ..(cuān duo)

辨清 字形 理解 词语 乐土:安乐的地方。 消夏:消除、摆脱夏天的炎热,避暑。 怠慢:冷淡;客套话,招待不周。 惮:怕,畏惧。 自失:(听得出神)忘了自己。 棹着:划着。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分。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依稀:隐隐约约。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宛转,悠扬:这里是形容笛声的曲折和谐,优美动听。 弥散:弥漫消散。 漂渺:现在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撮: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 新 课 导 入 童年生活犹如五彩斑斓的画册,翻了一页还有一页;童年生活犹如欢快跳动的音符,一个,两个,……数也数不清。之前,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到鲁迅先生童年时在百草园里快乐和自由的生活。那份童真,那份童趣,多么令人难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小说《社戏》,再来感受一段美好难忘的童年…… 新【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奇妙的克隆》阅读题答案

《奇妙的克隆》阅读题答案 《奇妙的克隆》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是科普说明文,下面是的《奇妙的克隆》阅读题答案,欢迎阅读参考! 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分类研究基因的地方。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中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弗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的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又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拿出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不存在一种创造了生命的神秘的、魔术般的外力。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 2、这篇文章说明的内容是,说明顺序是,第②段运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3、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 4、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①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②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③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离现在大约六亿多年前到五亿多年前的那个叫做“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的宽广。 1、选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2、②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30分) 1.选出下面加粗字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烂漫(màn )诘责(jié)文绉绉(zōu)广袤无垠(mào) B.禁锢(gù)匿名(nì)眷念(juàn)冥思暇想(xiá) C.稽首(qǐ)荷戟(jǐ)旸谷(yáng)鞺鞺鞳鞳(tāng) D.叱咄(duō)骈死(pián)缊袍(wēn)负箧曳屣(xi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托词油光可鉴愚钝正襟危座 B.侏儒粗致滥造迁徒不可名状 C.驰骋黯然失色懈怠翻来覆去 D.虐待长嘘短叹苍茫广袤无垠 3.选出下面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油光可鉴.(鉴别)不逊.:无礼匿.名(隐藏) B.不可名.状(说出)睥睨:眼睛斜着看旸.谷(日出) C.脂粉奁.(盒子)器宇:气概、风度诘.责(谈论) D.无可置疑.(怀疑)禁锢:束缚,限制下午霁.(阴天) 4.下列各句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足球队首次征战世界杯,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 ....,竞相报道,佳作纷呈。 B.西部大开发将改变“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使西部地区的潜在优势有了出人头地 ....的一天。 C.那教练是个减肥专家,他的理论让小李茅塞顿开 ....。 D.有的学生无视学校金科玉律 ....,迷恋网上游戏聊天,实在令人担忧。 5.根据课文填空或理解性默写。(10分) (1)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是,。 (3)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 (4)《水调歌头》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曲中作者对以往历史所作的概括与评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6)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里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别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各写一句话,要求语意相关,句式整齐。(4分) 拥有是美丽的,但不要因为失去而黯淡了自己的生命。失去了太阳,你还会有星光的照耀;_________(1)__ 。不能设想,屈原不失去生活的优裕和舒适,怎么会诞生《离骚》这样灿烂的篇章?(2)?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藤野先生 教学重点:理解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教学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层次 围绕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分析文章 教学要求:掌握本文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当堂练习作文片段 教学步骤: 引入新课 明确本文出处、教学重点、写作背景以及与《回忆我的母亲》写法上的不同。 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理清全文结构层次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相识前相识相处时相别后 东京(离往、初到、在)仙台(回)北京见闻感受相识肖像声调深切怀念 相处四件事例珍藏讲义 悬挂照片相别神情话语多写文章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那全文的暗线是什么呢?

分析讲解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 1.学生浏览6―10段,找出有关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 明确这些语句体现了人物什么特点。投影显示如下 (1)外貌描写的句子符合人物身份 (2)动作体现人物特点 (3)说话声调治学严谨 (4)介绍解剖学历史生活俭朴 (5)忘带领结,穿旧外套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学生默读11―23段,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 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哪个成语可恰当地概括这中情形?试着找出与此成语相反的词语。

奇妙的克隆课后练习题答案

奇妙的克隆课后练习题答案 《奇妙的克隆》课后练习题答案人教版真诚为您服务一、快速阅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2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试验呢文中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 3 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设计此题主要是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在此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1作者为了说明克隆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释义和引用。举例子列举植物、动物界当中的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释义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2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说明顺序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技巧。这一节有两条线索一是从中国的克隆试验写到外国的克隆试验这样安排突出反映了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写克隆试验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不断求索探究的过程同时也为下文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行文的铺垫。3克隆羊的诞生在世界引起了轰动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而且这个结果证明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也就是说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4课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第二克隆可以用来挽救珍稀动物第三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二、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设计这道练习题主要是要让学生在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例如1 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2 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3 ……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 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5 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7月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6 ……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三、文中写道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关于这一问题可以展开讨论不求有统一的答案还可以结合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关于克隆的争议的内容来开展语文活动。教师应引导学生查阅有关克隆方面的文章资料也可推荐这方面的文章供同学们研讨。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大体可从如下几方面展开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的发现和利用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刻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问题3科学发展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导正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理性而德性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同时又让人类真正享受并体会到科学带来的幸福这将是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八年级下学期测试语文试卷

八年级下学期测试语文 试卷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八年级下语文测试一 长春六十九中学 李金贤 一、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y ǒu ( )黑 x ī( )利 粗劣.( ) 粗糙. ( ) 甲胄.( ) 匿.名( ) 二、汉语知识运用 (一)为下面这则报导拟写一个标题。(标题要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18字) 法国《费加罗报》:10年前,中国宣布在2000年将进行首次太载人飞行,当时 世界上无人对此予以重视。比计划推迟了仅3年,2003年中国的神舟5号将宇航员杨利伟送上太空,并在太空中生活了21小时;两年后,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乘坐神舟6号在太空遨游了5天后安全返回地球。今天,人们真的发现,中国有能力兑现她的诺言,中国令全世界震惊。中国2003年成为世界第三太空大国;2005年真正确定了航天大国地位。中国还将在2010年前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中国表明她的的载人航天技术可与美俄媲美。中国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与其它航天大国平起平坐。 (二)改正错别字 面对日新月益的社会环境,我们中学生必须要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力 争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有利的竟争环境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各种困难,充分做到油刃有余,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主载自己命运的强者。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三)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在括号中填入正确的序号。 A 、时鱼点红桃千树 ( ) a 、山静无人水自流

B 、亭闲有竹春常在 ( ) b 、春风吹绿柳万枝 C 、无意东风花半露 ( ) c 、夜市千灯照碧云 D 、晴空一镜悬明月 ( ) d 、有闲春色燕双飞 三、古诗文积累 1、《赠从弟》一诗的主旨句是: ,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送别的地点和友人要去的地方的诗句是: , ; 3、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甲的 诗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李白借他人以自况的诗句是 , 。 5、《送元二使安西》中,既写出远行者今后的孤单寂寞,又写出对朋友今后的牵挂与关怀的 句子 , 。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通过比较赞美早春景色清新优美的诗句是 , 。 四、文言文文阅读。 (一)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漂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 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 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 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 本文的作者是 ,字 , 朝 文学家,我们曾经学过他的诗 歌 。 2、 解释加点词: 与朱元思书. 从. 流漂荡 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蝉则千转.不穷 鸢.飞戾.天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 3、 在全文中的作用? 4、 ,文中用了哪些词句。 5、 你怎样理解。 (二)董永,少偏孤①,与父居,肆力田亩②,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 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 其奴职③。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

奇妙的克隆教案_奇妙的克隆阅读答案

奇妙的克隆教案_奇妙的克隆阅读答案 课文《奇妙的克隆》出自八年级上册语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克隆是什么 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能变成十株葡萄;仙人掌切成几块,每块落地就生根;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one”,音译为“克隆”。实际上,英文的“Cone”起源于希腊文“one”,原意是用“嫩枝”或“插条”繁殖。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这种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无性繁殖系”,orG简称无性系。 自然界的许多动物,在正常情况下都是依靠父方产生的雄性细胞(精子)与母方产生的雌性细胞(卵子)融合(受精)成受精卵(合子),再由受精卵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长成胚胎,最终形成新的个体。这种依靠父母双方提供性细胞、并经两性细胞融合产生后代的繁殖方法就叫有性繁殖。但是,如果我们用外科手术将一个胚胎分割成两块、四块、八块……最后通过特殊的方法使一个胚胎长成两个、四个、八个……生物体,这些生物体就是克隆个体。而这两个、四个、八个……个体

就叫做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1979年春,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 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 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与 此同时,除去鲫鱼卵细胞的核,让卵细胞留出空间做好接纳囊胚细胞核的准备。一切准备就绪后,把玻璃管吸出的核移放到空出位置的鲫鱼卵细胞内。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这种鲫 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英国牛津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在1960年和1962年,先后用非洲一种有爪的蟾蜍(非洲爪蟾)进行过克隆试验。 试验方式是先用紫外线照射爪蟾卵细胞,破坏其中的核,然后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经过精心照料,这些换核卵中终于有一部分长出了活蹦乱跳的爪蟾。这种爪蟾也不是经过精细胞和卵细胞相结合产生的,所以也是克隆爪

八年级(下册)语文试卷及答案

白地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春天一到,天地间的那一片白皑皑就被f ěicu ì绿给取代了,r óun èn 的小草四处绵延,绚烂的小花点缀其间,给人间增添了几分生气,几分美丽。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 ) A .科学家们又在思考了:还有比质子和中子更小的结构吗? B .被子植物的花有了花被,更分化为萼和花冠。(花被和花冠通称花瓣) C .法显著《佛国记》说,沙漠里有很多恶鬼和火热的风,人一遇见就要死亡。 D .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是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 ) A .它制造的幻象如同海市蜃楼....,让人迷醉和恍惚。 B .成熟是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 的从容。 C .等人的时候,我总是漠不关心.... 地环看四周,希望她的出现。 D .我们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对人民的疾苦怎么能麻木不仁....,不闻不问呢。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①一④每题1 分,⑤一⑥每题2 分) ① ,草色入帘青。 ②抽刀断水水更流, 。 ③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④独学而无友, 。 ⑤当你 , ,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 ⑥愈在《马说》中说的是马,其实论的是人事。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 , 。 5.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4分) 在学校举行的“爱鸟周”活动中,同学们观鸟、咏鸟、谈鸟、写鸟,收获颇多。参与进来,相信你也会乐在其中。 【观鸟写话】鸟是人类的朋友,课外观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右边“大雁南飞”图,会让你产生什么样的美感?请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出来。(30字以,3分) 【咏鸟比武】如果你所在班级举行了一次以“雁”为主题的诗词赏鉴比赛,请你也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4分) 学校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试号______________ ……………………………………………………………………………………………………………………………………………………………

最新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答案

最新语文教案:《奇妙的克隆》导学案及 答案 【学习目标】 1、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学习重点、难点】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学会搜集、筛选信息。 【自主预习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鄞县() 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 ()孵化() 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2)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 (3)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4)形容本领大,办法多。() (5)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3.选词填空。(8分)

(1)繁衍繁殖 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后代,这就是无性()。 (2)成熟成功 鱼类换核技术的()和两栖类换核的(),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4、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究竟什么叫做“克隆”?联系课文的有关介绍,你能用简洁的语言对它下个定义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克隆技术给人类带来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假如你是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帕瓦罗蒂;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

苏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

2013-2014八年级下学期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出题日期:2014年5月 注意:本卷大部分题目为2014中考原题(部分题目有修改,请仔细答题,无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污秽.(huì) 干涸.( gù) 惟妙惟肖.(xiào ) B.丑陋.(lòu) 绯.红(fēi) 深恶.痛疾(wù) C.酝酿.(niàng) 朔.方(shuò) 锐不可当.(dǎng) D.匿.名(nì) 称.职(chèng) 恪.尽职守(kè)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2分) ①绿( yīn)如盖②月光(jiǎo)洁 ③笛声(yōu)扬④心情愉(yuè) 3.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2分) ( ) A.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我们 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 ....的感觉。 B.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 ....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 ....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D.监管人员的火眼金睛 ....,总能让刻意伪装的假冒产品一下子现出原形。 4.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泰州举全市之力,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的原则,大力推进中国医药城的建设。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掉以轻心。 C.教育都门只有多创造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D.大雁知道,在每个沼泽地和池塘边,都有瞄准它们的枪声。 5.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当 ..的一项是(2分) ()A.“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 B.今年4月1日,在泰州市国际写作中心,举行了“秋雪湖之春”书画家笔会。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老舍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D.上午八点,社会各界为雅安地震遇难者举行默哀仪式;汽笛声,防空警报声一齐响起。 6.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 【小题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