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d

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d
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d

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d)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要做好档案保护技术工作,必须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P3)

2.通风的方式有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P81)

3.二氧化氮既是酸性有害气体,又是氧化性有害气体。(P99)

4.霉菌生霉的临界湿度为75% 。(P107)

5.危害档案的霉菌主要有曲霉、青霉、根霉和木霉。(P112)

6.昆虫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为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P119)

7.磁带档案包括:录音磁带档案、录像磁带档案和计算机磁带档案。

(P226)

8.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经过网络和公开发行的软件。

(P238)

二、单项选择(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共20分)

1.酸是纤维素水解的( A )。(P12)

A、崔化剂

B、氧化剂

C、分解剂

D、水解剂

2.纤维素氧化会使聚合度( C )。(P10)

A、上升

B、不变

C、下降

3.植物纤维的化学成份中最容易水解的是(B )。(P14)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素

D、杂质

4.字迹材料中最耐久的色素成分是( A )。(P26)

A、碳黑

B、颜料

C、染料

5.字迹材料中最耐久的转移固定方式是( A )。(P27)

A、结模方式

B、吸收方式

C、粘附方式

6.印泥的色素成份是( B )。(P35)

A、碳黑

B、颜料

C、染料

7.使用干湿球温湿度计时,湿球用纱布每月至少更换( B )。(P67)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8.在绝对湿度不变时,相对湿度与温度成( B )。(P48)

A、正比

B、反比

C、函数关系

D、不变

9.档案库房通风降湿的原则是(C )。(P84)

A、库内绝对湿度小于库外

B、库外绝对湿度大于库内

C、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

D、库外绝对湿度等于库内

10.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是( C )。(P99)

A、酸性气体

B、氧化性气体

C、酸性和氧化性气体

D、都不是

11.根据微生物生长、繁殖对最低湿度的要求可分为三类,大多数霉菌是属于

( B )。(P107)

A、湿生性

B、中湿生性

C、干生性

D、都不是

12.昆虫生长的最适湿度范围是( A )。(P121)

A、70-90%

B、75-85%

C、80-90%

D、75-95%

13.使通风间层屋顶通风顺畅,间层高度以(B )左右为宜。(P153)

A、15厘米

B、20厘米

C、25厘米

D、30厘米

14.在恢复圆珠笔字迹时,严禁使用( C )方法。(P198)

A、BS73剂恢复

B、BAH剂恢复

C、LG显色恢复

15.适宜恢复圆珠笔字迹的方法是( A )恢复法。(P198)

A、BS73剂

B、NHJ剂

C、LG显色恢复剂

16.光盘平直度发生变化时会影响光盘的使用( A )?(P246)

A、会

B、不会

C、不知道

17.不同种类的感光档案应当( B )存放。(P224)

A、统一

B、分别

C、低温

D、低湿

18.使磁记录档案剩磁消失的因素是( C )。(P233)

A、高湿

B、尘土

C、激烈摔打

D、酸

19.温湿度频繁的变化对磁带的影响之一是(B )。(P236)

A、磁阻变化

B、几何尺寸变化

C、剩磁消失

D、老化

20.光盘档案与磁性档案相比耐久性( A )。(P245)

A、好

B、差

C、一样

三、多项选择(在备选答案中选二至四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A|、B、C )。(P9)

A、纤维素

B、半纤维素

C、木素

D、葡萄糖

2、档案库房的选址应符合(A、B、C、D )的要求。(P142)

A、利于防水防潮

B、利于防火防有害气体

C、便于利用档案

D、便于扩建

3、常见的防水屋面有(A、B、C )。(P158-159)

A、卷村防水

B、刚性防水

C、构件自防水

D、油毡防水

4、检查纸张酸性的方法有(A、B )。(P183-184)

A、石蕊试剂检查

B、石蕊试纸检查

C、酸碱中和法检查

5、影响磁记录复印效应的因素有(A、B、C、D )。(P233)

A、环境温度

B、磁带的特性

C、卷带状态

D、存放时间

四、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档案制成材料是由记载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即记录材料组成的。(×)(P1)

2、纤维素分子链的长度与聚合度的大小成正比,聚合度越大,纸张的耐久性越好。(√)(P10)

3、科技蓝图线条都是较耐久的字迹材料。(×)(P37、43)

4、绝对湿度是指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质量,称作空气的绝对湿度。(√)(P46)

5、光对纸张和字迹都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但对新型档案无破坏作用。(×)

(P94)

6、氯气既是酸性有害气体,又是氧化性有害气体。(√)(P99)

7、库房建筑上的问题与日常的库房管理措施相比改动比较容易。(×)(P139)

8、空气调节的目的是使库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流动速度符合一定的要求。(√)(P170)

9、磁记录材料就是录音和录像磁带。(×)(P226)

10、影响光盘耐久性的突出问题是片基的平直度和保护层的寿命。(√)(P245)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蓝黑墨水的耐久性。(P32)

答:蓝黑墨水色素中有以鞣酸、没食子酸和硫酸亚铁组成的变黑持久成份。鞣酸和没食子酸分别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无色的鞣酸亚铁和没食子酸亚铁。然后经过空气中氧气的氧化,进一步生成黑色的有机颜料鞣酸铁和没食子酸铁,前者耐水,后者耐光。它们与纸张的转移固定方式是吸收,不易被磨擦掉,。为此,色素成份以颜料为主、转移固定方式是吸收的蓝黑墨水字迹材料属于较耐久。

2.简述灰尘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P101)

答:⑴、灰尘会磨损档案。

⑵、灰尘带有腐蚀性。

⑶、灰尘能使纸张档案形成“砖”文件。

⑷、灰尘会污染档案。

⑸、灰尘是微生物寄生与繁殖的掩护所。

3.新型档案的特点?(P213-214)

答:⑴、载体材料与记录方式特殊。

⑵、记录属性特殊。

⑶、利用方式特殊。

⑷、耐保存性特殊。

⑸、复制过程特殊。

4.简述黑白影像泛黄或消褪的原因。(P221-222)

答:⑴、定影不透,使难溶性络盐留在胶片上,分解后生成硫化银。⑵、水洗不净,残留的硫代硫酸钠与银反应生成硫化银。

⑶、在氧的参与下银与硫化氢反应生成硫化银。

⑷、空气中或胶片上的酸能使硫化银变成可溶性的硫酸银;或空气中氧化

性气体对银的氧化,变成银化合物。

六、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机制纸生产过程中,给纸张带来哪些不耐久性的因素?(P16-20)

答:机制纸的生产要经过制浆、漂白、施胶等一系列过程,这些加工过程都会给纸张带来不利的影响。

制浆是用机械或化学的方法,使植物原料分离成纤维的过程。分离后得到的粘状物质称为纸浆。

机械纸浆是利用机械的方法磨解植物原料而得的纸浆。此种纸浆几乎全部保留植物原料中的木素和其他非纤维素物质。而木素容易氧化,生成氧化木素,使纸张变脆发黄。

化学纸浆是将植物原料与化学药品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蒸煮得到的纸浆。此种纸浆中会残留有酸碱等化学物质,这些物质能促使纤维素水解,降低纸张强度。漂白是为了除去纤维内的有色物质,以获得洁白而又具有适当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纸浆。漂白后的纸浆中会残留有氧化性漂白剂,它能氧化纤维素,影响纸张耐久性。

施胶是为了提高纸张的书写性能。施胶中使用带负电的松香,而植物纤维在水中也呈负电,“负负相斥”。为使松香更好地附在纤维上,加入了沉淀剂硫酸铝。而硫酸铝容易水解,产生无机酸--硫酸。它能促使纤维素水解,不利于纸张耐久性。

再有打浆和加填等过程也不能过度,否则了会给纸张带来不利的影响。2、试述档案修复的原则及准备工作。(P177-179)

答:(一)档案修复的原则:

⑴、要贯彻最大限度延长档案寿命的指导思想。

⑵、尽量保持档案的历史原貌。

⑶、使用的修复方法要经过试验,确有把握后才能着手修复

(二)档案修复前的准备工作:

在对档案修复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⑴、接收登记。

⑵、检查

⑶、除尘。

档案保护技术学试题

《档案保护技术学》复习试题库 填空题: 1.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种类可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几类,我国造纸原料主要用______,其次是______。 2.造纸植物纤维细胞壁内有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种化学成分。 ???3.造纸植物纤维原料质量比较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它们与纸张强度和耐久性密切相关。 4.当纤维素分子中-OH中的______与相邻分子中的-OH的______靠到______距离时,由正负电荷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______。它使纤维素分子相互牢固结合,赋予纤维和纸张一定的______。 5.与纤维素相比,半纤维素分子结构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所以耐久性较差。 ???6.木质素不是线型分子,它是以______为单元组成的______的大分子。制浆生产过程中可由______条件下用______去除木质素。 ???7.木质素分子上有______、______、______等活泼基因,还含有发色基因,所以木质素常是______色。 ???8.化学制浆中硫酸盐法主要用______和______,酸性亚硫酸盐法主要用______和______,此两法都能在蒸煮中除去大部分木质素和杂质。 9.纸浆漂白给生产的纸带来的危害主要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10.内部施胶用胶料是松香,但也必须加______,施胶后的纸呈酸性是由于______。 11.纸张机械强度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种,任何纸张的机械强度都取决于______和______。 ???12.纸张在外观、结构和性质上逐渐发生______,人们称之为老化。纸张老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三方面。 13.纤维素水解反应断开了______键,导致______下降,反应的催化剂是______和______。 ???14.档案纸张上酸的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15.纤维素和水解纤维素分子相同之处是______,不同之处是______。水解纤维素的耐久性下降在性质上还发生三个变化______,______和______。 ???16.纤维素氧化反应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在大多数条件下随着氢氧基被氧化,纤维素______同时下降,这称为______。 ???17.宣纸所以质量优良,主要是由于______,另外,获得耐久性好的原因是不同于机械纸的______。 ???18.档案字迹显色成分又叫______,它们是通过______而产生的。 ???19.碳黑结构属于______,呈片网结构,它所以呈黑是由于______。碳黑作为档案的色素成分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20.染料分子属于有机化合物,它显色主要因______。染料耐光性差,耐光坚牢度一般______,极易发生______反应,因此染料化学性质不稳定。含染料色素成分的档案字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种。 21.黑铅笔和黑油墨的色素成分较相同,黑铅笔字迹属______字迹材料,因为______;黑油墨属______字迹材料,因为______。 22.蓝黑墨水的黑色色素成分是______和______;着色剂是______;必须在这种墨

档案管理试题

一.选择题 1.档案的基本价值之一是( D ) A.理论价值B.借鉴价值C.学术价值D.凭证价值 2.档案的本质特性是( A ) A.原始记录性B.集中保存性C.社会实践性D.确定性 3.下面属于档案的是( A CDE ) A.文物B.口语C.公章D.钱币E.奖杯4.下列属于专门档案的是( CE ) A各种行政性或政治性的公文B科研报告C婚姻和工商登记档案D设计任务书E.医院的病例 5.接收与征集档案及有关文献的活动是( C ) A.档案的编目B.档案的整理C.档案的收集D.档案的统计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 ABD ) A.清代政府档案B.明代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明清前各朝代政权档案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负责收集和保管( ABCD ) A.北洋政府档案B.国民党政府档案C.伪满政权档案D.汪伪政权档案8.在中央设置的综合性档案馆有(ABC) A中央档案馆B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C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D中国科学技术档案馆10. 我国实行党、政档案统一管理体制的时间是(B ) A.1957年B.1958年C.1959年D.1980年 11.档案注重( C ) A.草稿 B.修订稿 C.原本 D.复本12.正在承办中的文件不是档案,是因为文件具有(B ) A查考的效用B现行的效用C更变的效用D申报的效用13.档案不同与一般的信息资料,是在于它具有(C) A .可读性 B .可保存 C .原始性 D .记录性 14.从文件的时间和效用角度看,文件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件的(C)A.精华B.组合C.归宿D.基础 15.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B ) A.管理体制B.基本要求C.组织原则D.根本目标 16.从性质及内容诸因素考察,人事档案应属于(D) A.文书档案B.科技档案C.综合档案D.专门档案 17.仅从文本因考虑,具有最高保存价值的是(A) A.正本B.副本C.草案D.草稿 18.档案区别于文物的关键在于(B ) A.原始性B.信息性C.记录性D.知识性 19.“文件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D ) A.已经领导批阅B.已完成登记手续C.内容办理完毕D.完成了文书处理程序20.档案被称为“历史文明之母”,“文明之母”是因为档案具有(C ) A.信息加工功能B.信息回溯功能C.知识贮存与传播功能D.查考备用功能21.我国档案工作的组织原则和管理体制是(C ) A.党政档案集中统一管理B.护档案的完整和安全C.统一领导、分级集中地管理国家全部档案D.便于社会各方面地利用 22.档案馆档案最基本的保管单位是(A )

档案管理学试卷及答案

档案管理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10%) 1、档案检索效率是指在检索过程中满足利用者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程度,其中能满足利用者要求的准确程度的是() A、查准率B、查全率C、检索效率D、漏检率 2、档案检索工具的种类比较多,将著录条目连续排列并装订成册的检索工具是()A、馆藏性检索工具B、书本式检索工具 C、查找性检索工具D、介绍性检索工具 3、大事记的种类很多,记载国家或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某一方面的大事记是()A、机关工作大事记B、国家或地区大事记C、专题大事记D、个人生平大事记 4、档案展览和陈列的性质主要表现是多方面的,能表现档案内容,能更具吸引力并能受到良好服务效果的是() A、现实性B、思想性C、艺术性D、翔实性 5、对档案数量、存在与保管的状况及其变化情况进行登记的形式有多种,其中详细登记每一个全宗情况的形式是() A、全宗名册B、卷内文件目录C、档案登记簿D、全宗单 6、统计调查根据统计工作的不同类型,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因某一特定需要而临时组织的统计点调查是() A、综合性调查B、抽样调查C、专门调查D、随机抽样调查 7、编写组织沿革可以有多种方法,按年度记述某一机关组织概况的是() A、阶段法 B、系列法 C、编年法 D、系统法 8、档案文摘汇编的编辑、出版形式比较灵活,根据社会某一方面问题汇编公布的档案文 摘是() A、学术论文文摘 B、科技成果文摘 C、现行文件文摘 D、专题档案文摘 9、档案标引步骤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确定被标引档案主题概念过程的是() A、主题因素 B、主题分析 C、概念转换 D、标引规则 10、为了保证标引工作的质量,有三个指标应该掌握,其中能确认档案所有程度的是() A、标引的专指度 B、标引的一致度 C、标引的网罗度 D、标引质量指标 二、多项选择题(10%)

档案学理论基础试题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皇史宬就是明代建造的档案库房,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就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公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要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纸张在东汉年间正式发明,从此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与成熟,纸张逐步取代了以往的竹简、木牍等,成为文书与档案的载体。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编目的实质就是把档案实体整理的成果固定化。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就是党与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就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客体就是社会上各种档案信息的利用者。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价值的形成必须以主体对档案的需要为前提,并与相应的客体结合才能成为可能,而主体需要又就是多样的,复杂的,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去研究档案的价值,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一般表现为一次文献,图书一般表现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对档案信息的安全保存基础上,向社会提供丰富的档案信息,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服务,最大化地实现档案信息的作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宋代开创了架阁库制度,规定各级国家机关设置架阁库作为保管现行档案的专职机构。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0、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全宗理论就是档案馆对档案实体管理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对于同一形成者所形成的所有档案,归集为一个全宗,不得分散;对于不同形成者的档案,不得混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室建立情况不属于档案行政管理机关基本统计内容。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2、题型:判断题分值:1 1959年1月7日,中央发出了《关于统一管理党、政档案工作的通知》,指出党与政府、军队、群众团体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档案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纲加以整理。因此,有必要把党政档案统一管理。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13、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学》复习资料-

《档案学》课程期末复习资料 一、客观部分:(单项选择、多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判断) (一)、选择部分 1.下列选项中,最具直观性的是() A甲骨档案 B金石档案 C简牍档案 D音像档案 ★考核知识点:档案的种类 2.我国现存的历史档案证明了自元朝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对西藏实施了有效的管辖,这表现了档案的() A. 业务作用 B. 文化作用 C凭证作用 D. 教育作用 ★考核知识点:档案的作用 3.GB/9705-88《文书档案案卷格式》属于() A. 国际标准 B. 国家标准 C. 区域标准 D. 专业标准 ★考核知识点:档案的种类 多项选择 1.造成档案价值主体扩展的主要原因有() A载体形式的变化 B档案作用从形成机关扩展到社会 C机密程度递减D作用性质的变化 ★考核知识点:档案价值的扩展律 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档案管理工作() A. 档案的收集工作 B. 档案的整理工作 C档案鉴定工作 D. 档案保管工作 ★考核知识点: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 3.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对档案行政事务做出全面系统规定的档案行政法规 () A. 《国务院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 C. 《机关档案工作条例》 D. 《关于开放历史档案的几点意见》 ★考核知识点:档案行政法规的的概念、种类 4.档案工作的效益区别于其他工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

A. 实践性 B. 社会性 C. 隐蔽性 D. 滞后性 ★考核知识点:档案工作的区于其他的特点 (二)、判断部分 1.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三个层次。() ★考核知识点:档案教育结构 2.国家技术监督局给予档案工作行业标准编号为——DA。() ★考核知识点:档案法制化建设阶段 附2.2.1:(考核知识点解释) 为了依法加强对全国的档案工作标准化工作的监督管理,国家技术监督局将国家档案局列为档案工作行业标准的行业归口管理单位,并给予行业标准代号—DA。 3.从世界范围讲,档案学最早出现于欧洲。() 附2.2.2:(考核知识点解释) 从世界范围来讲,档案学最早出现于欧洲。 二、主观部分: (一)、填空部分 1.化石、山川、河流、沙漠等不能成为档案是因为他们不具备档案的社会性特点。 ★考核知识点:对档案定义的理解 2.美国学者西奥多·谢伦伯格认为公共文件具有对原形成机关的第一价值和对利用者的第二价值,他的这一理论被学界称为文件双重价值论。 3.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两类。 ★考核知识点:国家档案馆的分类 (二)、名词解释 1、联合档案室 ★考核知识点:联合档案室的概念 2、档案行政工作 ★考核知识点:档案行政工作的概念 3、档案保护技术学 ★考核知识点:档案保护学的概念

档案学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档案学理论基础试题及答案 1、题型:判断题分值:1 《江苏省档案管理条例》自1998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2、题型:判断题分值:1 纸张在东汉年间正式发明,从此随着造纸工艺的不断改进与成熟,纸张逐步取代了以往的竹简、木牍等,成为文书和档案的载体。 正确 错误 答案错误 3、题型:判断题分值:1 皇史宬是明代建造的档案库房,达到了我国古代档案库房建设的最高水平,是我国古代石室金匮之典范建筑,其建设布局的各个方面都充公分考虑到了档案文件的保护要求。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4、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作为存贮和传播知识的原始记录,它在传播知识功能方面,由于受原本、原稿的限制,因而高于其它文献。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5、题型:判断题分值:1

资料与档案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作用不同,机密程度不同。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6、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工作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7、题型:判断题分值:1 清代是我国地方志的全盛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著名学者,他们亲自开展修志实践,对方志学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创立了系统的方志学理论。学者章学诚在这方面的成就最大,他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点。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8、题型:判断题分值:1 档案价值的形成必须以主体对档案的需要为前提,并与相应的客体结合才能成为可能,而主体需要又是多样的,复杂的,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档案的价值,促进档案价值的实现。 正确 错误 答案正确 9、题型:判断题分值:1 我国档案事业管理体制是集中统一、条块结合,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档案事业管理机构,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统一的、分级管理全国、本地区的档案事务。

档案保护技术学

绪论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对象:档案保护技术学是研究档案制成材料损毁规律和科学保护技术的一门学科。 二、档案制成材料损毁原因有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档案制成材料的内在因素,主要是它的性能及耐久性。决定其耐久性的因素有:原料质量、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和化学性质,还有材料的生产过程。 外因是指档案遭到损毁时的外界因素。主要有环境因素、生物因素及人为因素。如:高温高湿、光、空气污染物以及霉菌、害虫等。 三、档案保护技术的指导原则: 1.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2.贯彻吸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档案保护技术自身特点相结合原则 3.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 第一章档案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相关的因素包括:纤维形态、原料中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杂细胞含量等。综上所述,特点: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二、P12(由表格得出结论):种毛纤维是最好的造纸原料,其次是韧皮纤维,最差的是禾木科植物纤维。 三、纤维素部分水解后生成水解纤维素。 四、1、纤维素氧化变为氧化纤维素后,会使纤维素大分子中氧桥容易断裂。 2、纤维素水解反应发生在纤维素的氧桥处,而纤维素的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分子的氢氧基上。 五、木素:新闻纸之所以特别容易发黄变脆,就是因为新闻纸主要是由机械木浆制成,纸张中含有大量容易氧化的木素。而书写纸则不易发黄,这是因为再生产书写纸时,大部分木素已被去除。 六、根据漂白原理的不同,可分为还原性漂白和氧化性漂白两大类。一般用氧化漂白。 七、施胶的目的:施胶能提高纸张抗水能力,从而保证书写时墨迹不扩散。 施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内部施胶,另一种是表面施胶。 八、施胶对纸张性能的影响: 1.沉淀剂明矾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铝,硫酸铝遇水会发生水解产生硫酸,从而增加纸张的酸度 2.松香本身是一种弱酸物质,因此松香也会给纸张带来酸。 3.加入松香后会使纸张发黄。 4.明矾中的金属离子会促成纤维素的氧化。 5.胶料会影响纤维之间的结合,降低纸张强度。 九、中性施胶的优点:即加入一些不会产生酸的中性胶料,以产生出中性或微碱性的纸张。 十、纸张的主要性能: 新闻纸的木素含量最高。 手工纸按是否施胶可分为生宣和熟宣。不施胶的是生宣,施胶的是熟宣。 皮纸主要品种有:宣纸、螺纹纸、呈文纸、高丽纸、棉纸; 竹纸的主要品种有:毛边纸、毛泰纸、连史纸、元书纸、玉扣纸。 十一、纸张具有多种性能,纸张的性能通常可划分一下几方面:

档案学复习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首次对“档案”一词作出解释的是在《________》中。 2.在我国,对文书和档案最早的称呼,按现有资料来说,叫做册或________。 3.档案的形成单位极其广泛,大致上可归为三种类型:国家行政管理性质的各种机构;________性质的各种组织及个人。 4.由于档案文件形成于人们的直接活动,大部分又产生于不同的机关单位,因而档案信息具有________的特点,有些材料在一定时间里仅限于规定的控制范围内使用。 5.档案的一般作用主要表现在________、生产建设的参考依据、政治斗争的必要手段、科学研究的可靠资料、宣传教育的生动素材等几个方面。 6.________律,要求档案工作注重为科学文化事业服务。 7.我国的“国家档案全宗”思想,萌芽于________时期,其后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实践中逐步确立和完善。 8.我国国家档案全宗的实质是档案的所有权以及档案的________和管理体制的问题。 9.宏观档案分类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档案实体管理的分类,另一种是档案________中信息内容的分类。 10.档案实体管理由四个环节构成:收集、整理、________、保管。 11.档案信息开发系统由________和档案信息输出两部分工作组成。 12.档案的完整性包括收集齐全和________两个方面。 13.档案工作标准按级别划分,有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________。 14.我国档案事业管理的基本手段是________。 15.________是我国公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档案工作法律。 16.我国档案事业的主体是________。 17.目前,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主要办学形式有:档案普通高等教育、档案成人 高等教育、档案广播电视高等教育和________等。 18.我国档案科学技术研究的组织形式有:档案科学研究所、中国档案学会、___ ___。 19.档案学以________为研究对象。 20.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行政界和档案界一起,积极参与档案学研究,其刊物《_ _____》为传播档案学知识,促进近代档案学学术交流起到十分积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 在题干的括 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甲骨档案主要形成于( ) A.夏代 B.商代 C.西周 D.东周 2.对档案下定义必须揭示它的( ) A.一般属性 B.一切属性 C.本质属性 D.固有属性 3.人们把档案称作真实的历史记录,指的是( ) A.档案所记述的信息内容完全是真实的 B.档案所记述的信息内容是完全可靠的 C.档案所记述的信息内容是完全符合客观实际的 D.档案信息在反映历史活动的客观过程方面是真实的 4.档案对形成机关的作用称为档案的( )

档案保护技术学 (2)

档案保护技术学二 一、填空 1、温度对熏蒸杀虫的毒效有影响,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______,施药后温度______,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2、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____、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3、酸性越____,对纸张的危害越大 4、描图纸的耐久性较__。 5、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_________ 6、字迹色素成分的耐久性次序一般是:特殊无机颜料>一般无机颜料>有机颜料>____________ 7、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____________纸张。 8、用氨气进行纸质档案、文献和图书资料的气相去酸时,如果库房内同时保存有光盘档案,则应对其采取_________措施。 9、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_________、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10、档案库房屋顶的外形基本上有两种:平屋顶和坡屋顶。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般选择_________有利隔热 二、名词解释 1、纸张老化 2、气相去酸 3、湿托 三、简答 1、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磁带的保管 3、用于杀灭档案害虫的熏蒸剂必须具备的条件 四、论述 1、害虫的不同虫种、虫态和生理状态与化学熏蒸毒效的关系 档案保护技术学网络班专科试题二参考答案 二、名词解释 1、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2、露点温度:空气在含湿量不变的条件下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 3、气相去酸:档案修复技术中的一种去酸方法,指将档案置于碱性气体或碱性蒸气中去酸的方法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档案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客观题 一、判断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依据档案的定义,档案与图书的根本区别在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 2.档案的价值与档案作用的区别之一,是价值往往揭示档案对社会的积极意义,而档案作用则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含义。() 3.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二价值具体包括文件的证据价值和文件的情报价值()。 4.中国最早的档案教育始于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先设档案管理教习,后办档案管理讲习班,1940年以后改为档案专科班。() 5.我国档案事业的管理体制规定,上级档案馆对下级档案馆即具有业务上指导和监督的权利,又具有行政领导权。() 6 国际档案理事会1950年正式成立,我国国家档案局1980年正式成为该会的甲类会员。( ) 7. 我国《档案法》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 ) 8“来源原则”的起源归功于“荷兰手册”。() 9“自由来源原则”的创始者是德国的布伦内克。() 10德国档案学者迈斯奈尔档案鉴定思想的核心是“高龄案卷应该受到尊重”。() 11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文件运动的整体性和内在联系,为文件的全过程管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12档案鉴定的相对价值标准告诉我们,文件个体的价值的大小与其群体数量和完整程度成反比。()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档案的真实性可分为为档案的()()()()() A.内容真实 B.载体真实 C.信息真实 D.历史真实 E.价值真实 2.谢伦伯格所指的文件的第一价值具体包括文件()()()()() A.行政管理价值 B.法律价值 C .财务价值 D.科研价值 E.咨询服务价值 3.广义的档案工作是指整个档案事业,具体包含()()()()() A.档案的管理 B.档案的行政管理 C.档案教育 D.档案宣传 E.档案科学研究 4.在我国新型的档案机构包括()()()()() A.文件中心 B.专业档案馆 C.档案寄存中心 D.档案事务所 E.信息管理中心 5.档案工作的性质包括()()()()() A.管理性B.服务性C.政治性D.科学性E.文化性 三、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共28分) 1档案室的业务范围包括哪几个方面?(9分) 2简答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9分) 3档案价值的扩展律有哪几种表现形式?(10分)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共2小题,共33分) 1.综述中国档案学的建设历程(18分)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大纲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学大纲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课程说明 (一)课程代码:03230026 (二)课程英文名称:Archives Conservation Techniques (三)开课对象:历史教育专业专科生 (四)课程性质:档案保护技术学是历史教育专业一门方向选修课程,本课程目的是研究档案材料的种类、延长档案寿命的方法、修复受损档案的技术。 (五)教学目的:通过档案保护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档案技术学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进行档案保护的实践技能,为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打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纸质档案耐久性、声像档案的耐久性、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节与控制、光与空气对档案的危害与防治、档案有害微生物及其防治、档案害虫及其防治、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档案修复技术等。 (七)教学时数 教学时数:54 学分数:3学分 (八)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适当的实践教学。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 考核方式为考试。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取消考试。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 绪论档案保护技术学概述 教学要点:对档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的研究对象、任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动态做一概括的介绍,使学生对档案保护技术学的研究内容有一概要性的了解。 1、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2、案保护技术学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一、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二、档案保护的历史与现状 三、档案保护技术学的性质和特点 四、学习这门课应注意的问题 考核要求: 1、概念: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制成材料,档案制成材料的耐久性﹙识记﹚ 2、问题: (1)简述档案保护技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领会﹚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档案保护技术工作的重要性﹙应用﹚ (3)档案保护技术工作中为什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领会﹚ (4)预测一下电子档案保护技术学应包括哪些内容﹙应用﹚ (5)档案制成材料经历了那些演变过程,演变的趋势特点有哪些﹙领会﹚ 第一章纸质档案耐久性——纸张 教学要点: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决定纸张耐久性的内在因素,诸如造纸的原料、原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的性质和造纸工艺这几方面分别是如何影响纸张的耐久性的。造纸原料的种类、性质;纤维素的理化性质的具体内容以及造纸工艺对纸张耐久性造成的不利影响。 教学时数:8 教学内容: 第一节造纸植物纤维料的质量与纸张耐久性 一、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种类 二、植物纤维细胞的结构 三、造纸植物纤维原料的质量 第二节造纸植物纤维化学成分与纸张耐久性 一、纤维素 二、半纤维素 三、木素 第三节纸张生产过程与纸张耐久性 一、制浆 二、漂白 三、打浆 四、施胶 五、加填 第四节纸张的主要性能与纸张老化 一、纸张的主要性能 二、纸张老化 第五节档案用纸的选择 一、纸张的种类

档案保护技术学模拟题「山东大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模拟题 「山东大学」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档案保护技术学 填空 1、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2、熏蒸杀虫时,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高,施药后温度低,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3、纸张的正常含水量一般为7%+-2%_左右 4、档案库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1级 5、纯蓝墨水、印泥、墨汁、蓝黑墨水、复写纸、重氮盐复印图、静电复印件、激光打印件字迹中,以墨汁字迹为最耐久。 6、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生宣 7、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8、档案纸张含有较多木素时,不宜用高锰酸钾去污。 9、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中性纸张。 二、名词解释 1、含湿量 指1公斤空气的实际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用d表示,单位为g/kg 2、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时,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3、液相去酸 用某些碱性溶液与氢离子反应而达到去酸的目的。 简答 1、库房外墙如何进行隔热 (1)利用墙体材料、结构进行隔热。 第一,加厚墙体,提高隔热效果 第二,墙体使用隔热材料 第三,空气间层墙体。利用两层墙体中间的空气层起到隔热作用。 (2)设内走廊隔热,如部分外墙设内走廊,应首先考虑西向,其次是东向,然后是南向 (3)植被绿化隔热 在实施以上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 2、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越高,相对湿度就越高,空气越潮湿;反之,绝对湿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低,空气越干燥。②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增高,则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大 ③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则绝对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则绝对湿度减小 3、简述机械浆、化学浆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1)机械浆制成的纸张耐久性较差。因为:一是几乎保留了原料中全部的木素,容易发黄且耐久性差;二是机械浆的纤维短粗,不利于交织,使纸张强度低;(2)化学浆去除了原料中大部分木素与非纤维素杂质,所以纤维素含量高,成纸强度大,不易发黄,耐久性较好;但制浆过程中用的酸、碱化学物质,使纤维素受到破坏,聚合度下降,其残留部分尤其是酸对纸张的耐久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论述 1、试论纸张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纸张的寿命。纸张老化是指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1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相对而言,纤维素稳定性最好,半纤维次之,木素最差。因此,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木素含量高的纸张老化速度快,而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纸张老化速度慢。2纸张内部的有害物质:1制浆过程中残留的酸;2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施胶过程中酸性施胶时加入的明矾4造纸用水带来的酸性;5整个制浆过程中带来的金属离子等多会造成纸张的老化。 外部原因: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或加速纸张主要成分发生水解、氧化和光解反应,即引起或加速纸张的老化。 由此可知,纸张的老化实际上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的结果。 延长纸张的寿命,一方面要生产选用耐久性好的纸张,同时应对已形成的档案纸张采取多防措施,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氧化、防酸和防霉等。 填空 1、棉花、桑皮、稻草、云杉、亚麻之中,稻草是最差的造纸原料。 2、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与档案纸张的耐久性有着密切关系。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档案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档案管理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0分) 1、档案按载体可分为:甲骨档案、、、缣帛档案、、、电子档案等。 2、“档案”一词,一般认为初见于。 3、1996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档案有三种所有形式:、、。 4、档案业务工作内容有八个环节,分别是:收集、整理、、、、、、提供利用。 5、档案工作原则 为:,,。 6、“办理完毕”主要指文件完成了___________。 7、档案保管工作中八防是指防火、防水、防潮、防霉、 ______________、、。 8、兼具实体管理和信息的开发利用的双重性质。 9、机关档案室的收集工作是通过执行一定的制度来完成的。 10、判定档案所属全宗关键在于确定档案的。 11、立卷的结果是形成。 12、现行机关的文件立卷工作一般由和进行。 13、档案分类应当具体科学性、思想性、、、。 14、决定档案价值的因素有、。 15、必须从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出发,用、、发展 的观点,判定档案的价值。 16、档案鉴定工作的类型有:初步鉴定、、。 17、档案损毁的原因有两种即、。 18、广义的档案检索包括档案的、两个具体过程。 19、存贮,是将文件或案卷的和著录下来,形成 条目。 20、检索标识主要指和。 21、我国最早出现的档案形式是。

22、档案咨询从形式上可分为和。 23、大事记的内容结构,主要由和两部分组成。 24、一般来说,组织沿革的编写体例主要有:、、。 25、电子档案的的传递有、两种。 26、档案检索工具用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存贮,二是。 27、档案登记最基本的内容,是档案数量和状况的登记以及档案 的登记。 28、最常见的档案利用服务方式是。 29、全宗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原则。 30、档案是历史文献,是档案的本质属性。 31、我国国家档案全宗的基本构成按历史时期可以划分为两大部分,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时期的档案,按所属的政权性质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33、档案工作的___________是档案工作赖以存在相发展的基本因素。 34、档案的安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____________,二是 ____________。 35、归档制度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如果按行文关系看,一个机关单位应该归档的文件材料,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内部文件三个方面。 37、档案整理工作第一个环节是________。 38、全宗的补充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档案汇集。 39、鉴定档案价值的基本方法是________。 40、其中________、________是保管期限表的基本项日,任何保管期限表都要有这两项。 41、按规定,档案的保管期限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42、我国使用的档案装具主要有:档案架、________、________。 43、按编制方法分,检索工具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

档案保护技术学模拟题「山东大学」

档案保护技术学 填空 1、纤维长、长宽比大、均一性好、壁腔比小、杂细胞少、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植物纤维原料质量好。 2、熏蒸杀虫时,一般采取施药时温度高,施药后温度低,可取得好的杀虫效果。 3、纸张的正常含水量一般为7%+-2%_左右 4、档案库房的耐火等级不能低于1级 5、纯蓝墨水、印泥、墨汁、蓝黑墨水、复写纸、重氮盐复印图、静电复印件、激光打印件字迹中,以墨汁字迹为最耐久。 6、宣纸有生宣和熟宣之分,档案部门修裱用纸应使用生宣 7、档案库房建筑、设计要满足“九防”的要求,即防潮(水)、防高温、防光、防尘、防虫、防有害气体、防盗、防火、防震 8、档案纸张含有较多木素时,不宜用高锰酸钾去污。 9、制作胶片装具用的纸张应为表面光滑的中性纸张。 二、名词解释 1、含湿量 指1公斤空气的实际空气所含水蒸气的质量(以克计),用d表示,单位为g/kg 2、纸张老化 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时,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3、液相去酸 用某些碱性溶液与氢离子反应而达到去酸的目的。 简答 1、库房外墙如何进行隔热? (1)利用墙体材料、结构进行隔热。 第一,加厚墙体,提高隔热效果 第二,墙体使用隔热材料 第三,空气间层墙体。利用两层墙体中间的空气层起到隔热作用。 (2)设内走廊隔热,如部分外墙设内走廊,应首先考虑西向,其次是东向,然后是南向 (3)植被绿化隔热 在实施以上措施时,应充分考虑节能技术的应用。 2、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①一定温度下,绝对湿度越高,相对湿度就越高,空气越潮湿;反之,绝对湿度越低,相对湿度就越低,空气越干燥。 ②当绝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增高,则相对湿度减小;温度降低,则相对湿度增大 ③当相对湿度不变时,温度升高则绝对湿度增大,温度降低则绝对湿度减小 3、简述机械浆、化学浆与纸张耐久性的关系。 (1)机械浆制成的纸张耐久性较差。因为:一是几乎保留了原料中全部的木素,容易发黄且耐久性差;二是机械浆的纤维短粗,不利于交织,使纸张强度低; (2)化学浆去除了原料中大部分木素与非纤维素杂质,所以纤维素含量高,成纸强度大,不易发黄,耐久性较好;但制浆过程中用的酸、碱化学物质,使纤维素受到破坏,聚合度下降,其残留部分尤其是酸对纸张的耐久性会产生不利影响。 四、论述 1、试论纸张老化的原因,以及如何延长纸张的寿命。 纸张老化是指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化学变化,从而使纸张性能下降的过程。 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内部原因: 1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纸张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相对而言,纤维素稳定性最好,半纤维次之,木素最差。因此,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木素含量高的纸张老化速度快,而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的纸张老化速度慢。2纸张内部的有害物质:1制浆过程中残留的酸;2漂白过程中残留的氧化剂;施胶过程中酸性施胶时加入的明矾4造纸用水带来的酸性;5整个制浆过程中带来的金属离子等多会造成纸张的老化。 外部原因: 外界环境因素,包括温湿度,光线,酸,氧化剂和微生物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引起或加速纸张主要成分发生水解、氧化和光解反应,即引起或加速纸张的老化。 由此可知,纸张的老化实际上是内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素发生多种化学反应的结果。 延长纸张的寿命,一方面要生产选用耐久性好的纸张,同时应对已形成的档案纸张采取多防措施,即防潮、防高温、防光、防氧化、防酸和防霉等。 填空 1、棉花、桑皮、稻草、云杉、亚麻之中,稻草是最差的造纸原料。 2、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素,与档案纸张的耐久性有着密切关系。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3、保存胶片母片的适宜温度是13—15,相对湿度为35%-45%。

档案管理学试题与答案

档案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 每空 1 分,共 20 分 ) 1.文件的生命周期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文件制作阶段、文件现实使用阶段、文件 ________阶段和文件永久保存阶段。 2.档案的内在联系性,决定了集中在一起的档案才具有 ________功能。 3.馆藏建设的四大原则是 ________原则、效益原则、特色原则和弹性原则。 4.档案法规总的来说,是从 ________和保管期限两个方面,对档案信息的输入、 储存问题进行了规范。 5.归档不仅仅是文件的转手和移交,它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性、 ________ 性行动。 6.智能控制是对档案信息更高程度的控制。智能控制的深化有助于导致实体控制 的 ______。 7.档案信息处理语言按其构成原理,可以分为分类法语言、 ________语言和代码 语言等。 8.立档单位必须是具有相对独立 ________,并主要以自己名义对外行文的社会主 体单位。 9.全宗之下、案卷之上的档案实体分类层次,可以称为 " 系列 " ,对" 系列分类表 " 人们一般称其为 ________方案。 10.档案整理首先是从 ________开始的,这是因为档案信息的有机关联性首先是 在这一层次上体现出来的,而且,它也是档案馆 ( 室) 对档案进行日常科学管理的 基本单位。 11.档案著录是对档案文件的内容和形式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和 ________的过程。 12.对档案内容所涉及事物的著录所形成的条目,是编制 ________的基础。 13.所谓按事由类同性分类,就是主要按社会职能的 ________类分档案信息。 14.档案检索工具具有存储、检索、 ________档案信息三项功能。 15.我国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________年向社会开放。 16.档案展览本身就是提供 ________的现场,利用者可以从中得到较为集中和系 统的材料。 17.档案指南有全宗指南、 ________、专题指南三种。 18.________ 是用来统计档案馆保存的全宗数量,并固定全宗号的登记册。 19.档案统计,从广义上说,包括档案 ________统计、档案管理活动统计和档案 事业统计三方面的内容。 20.借阅服务是应用面最 ________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所谓馆藏建设就是对文件或档案加以 ( ) ,使之入藏于档案馆 ( 室) 的行为或过程。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

《档案保护技术学教程》复习纲要 目录 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1) 第二章字迹的耐久性 (2) 第三章胶片的耐久性 (4) 第四章磁性载体档案的耐久性 (5) 第五章光盘档案的耐久性 (6) 第六章档案库房建筑与设备 (6) 第七章档案库房温湿度的调控 (7) 第八章光、空气污染的防治 (8) 第九章档案霉菌防治 (9) 第十章档案害虫防治 (10) 第十一章纸质档案修复技术 (12) 考试事宜 (13) 第一章纸张的耐久性 一、纤维素的性质P15(PPT63) 1.物理性质——溶解性:常温下,纤维素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一般的有机溶剂,如乙醇、苯、丙酮和乙醚等。 2.化学性质——纤维素水解、氧化、光解: ▲水解:1)概念:是指纤维素加水分解断链以后,生成比原来纤维素分子链短的一群物质的总称。2)条件:水、酸、酶、温度。3)结果:纤维素一旦发生水解,氧桥断裂,分子间范德华力及氢键减少,纸张强度下降,寿命缩短。

▲纤维素氧化: (1)概念:纤维素可以与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 (2)过程:纤维氧化反应发生在纤维素分子的氢氧基上。 (3)条件:氧化剂的种类和数量;光;空气湿度或纸张含水量;温度。 (4)结果:氢氧基变为、醛基(—CHO)、羧基(—COOH)或酮基(—CO),这样就形成了与原来纤维素结构不同的物质。 纤维素的化学性质可以用下面的分子式来表示:纤维素虽然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水解和氧化两大破坏反应,但比起半纤维素、木素来说,其性质还是稳定的。 二、半纤维的作用P19(PPT68) 第一,半纤维素具有吸水润涨性,保留适当的半纤维素便于打浆,易使纤维分裂变细;同时能保护纤维,使之不易被横向切断;还能节省打浆时间,并提高得浆率。 第二,纸浆中含有适量的半纤维素可提高纸张强度。 三、木素(了解) (一)结构:网状的空间结构,由碳、氢、氧元素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二)性质 1.不溶于水,常温下不溶于稀碱、稀酸溶液,高温下,某种浓度的酸碱可与木素作用,造纸工艺中就是利用这种性质将木素去掉; 2.木素易氧化,尤其在光照条件下,氧化更快。 四、机械纸P20(了解) 机械纸的生产过程包括:(一)制浆(二)漂白(三)打浆(四)施胶(五)加填 五、手工纸P23 1.手工纸的生产工序为: (1)选料。(2)水浸。(3)发酵。(4)蒸煮。(5)洗浆。(6)堆晒。(7)碾浆。(8)抄帘。(9)压榨、烘干、成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