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19)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19)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社戏》教学设计(19)

1社戏

鲁迅

◇教材分析◇

《社戏》是鲁迅先生于1922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全文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的是后一部分,叙述的是“我”少年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塑造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质,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学习此篇课文时,应细加品味,仔细探究其字里行间所凸显出的景物美、人情美和故事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知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文章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4.品味语言中的情味,体会人物的特点,感受作品的意境。

【过程与方法】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人物、情节、环境。

2.体会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作用。

3.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友谊。

2.培养学生对祖国河山热爱的情感,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了解小说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作用。(2)掌握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2.难点:(1)学习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2)领会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欣赏“社戏”图片〕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华夏儿女心中的国粹。从戏曲中我们可以欣赏到唱腔的音韵美、脸谱的绘画美、服装的造型美。今天我们学习《社戏》,领略一下鲁迅先生笔下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

二、自主学习成果展示

1.检测生字词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归省.(xǐng)不惮.(dàn)撺.掇(cuān)

凫.水(fú) 家眷.(juàn) 怠.慢(dài)

潺.潺(chán) 桕.树(jiù) 屹.立(yì)

絮.叨(xù) 皎.洁(jiǎo)

一哄.而散(hòng)

(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弄潮:在潮水中搏击、嬉戏。

底细:(人或事情的)根源;内情。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自失:指听得出神而忘了自己。

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形容坚定不可动摇。

扫兴: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纠纷。

装模装样: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

2.写作背景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痛苦,唤起了作者对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的回忆。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淳朴善良的农民的关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作者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他把这种思想感触完全融于作品之中。

鲁迅在童年时代,曾随母亲到农村居住过,这期间接触了许多农民和农村小伙伴。《社戏》取材于自己的童年生活,作者采用回忆的形式,用第一人称写就。但已不是作者的自传,而是在生活基础上的艺术概括,所以不能把“我”看成鲁迅。原文写了“我”二十年来三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北京看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浙江绍兴小村看社戏。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部分。

3.资料链接

(1)了解“社戏”知识。

“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后发展为一种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社戏是中国农村举行迎神赛会或岁时节庆时所演的戏。

(2)《呐喊》简介。

本文选自《呐喊》。《呐喊》收录了鲁迅1918—1922年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包含《狂人日记》《明天》《药》《阿Q正传》等。这部作品真实地描绘了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部分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作者对民族生存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三、了解文体知识

小说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情节的展开和环境的渲染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其中,“人物”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学习新课

步骤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线索写了哪几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明确:本文的线索是看社戏。围绕这个线索写了七件事:①随母归省;②钓虾放牛;③戏前波折;④夏夜行船;⑤船头看戏;⑥月夜归航;⑦六一送豆。

2.上述哪些事是详写?哪些事是略写?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明确:详写的是③④⑤⑥,略写的是①②⑦。因为文章主要内容是看社戏,所以看社戏前的波折、夜航去看社戏途中、在赵庄看社戏、看社戏后归航“偷”豆等详写,其他情节略写。

3.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如写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概括出三次波折、三次转机分别是哪些事,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三次波折:①叫不到船;②母亲不准“我”和别人去;③怕外祖母担心。

三次转机:①八叔的航船回来了;②小伙伴们与“我”同去;③双喜写包票保证不出事。

好处:①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②初步表现双喜等小伙伴热情、能干的特点。

步骤二:再读课文,探究文本

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这样表达具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1)平桥村:“离海不远”“偏僻”“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村民以“种田”“打鱼”为业,整个村庄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偏僻、落后的小村庄)

(2)作者说“在我是乐土”,主要原因有:①“我”在这里是公共的客,可以得到优待;②可以免读《诗经》之类难懂的书;③可以钓虾、放牛,亲近大自然。

(3)作者说“在我是乐土”,既表明了平桥村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又写出了“我”对平桥村的深厚情感。

2.课文的景物描写极为成功,仔细研读第11~12段、第22~23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从哪些方面展开对景物的描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具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作者采用写意手法,从视觉、嗅觉、听觉的角度,写了色彩、气味、声音等方面的特点。描绘了夏夜行船、月夜归航的画面。既描绘了江南农村的景色,又烘托了“我”欢畅愉悦的心情,使文章洋溢着浓郁的抒情气息,增添了文章的迷人色彩。

(2)“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行船之快。

(3)“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化动为静,表现了孩子们高超的驾船技术,烘托出孩子们欢畅愉快的心情。

3.社戏好看吗?为什么?

明确:社戏不好看。理由:①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却不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老旦”唱个没完没了。另外,大家“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这些表现,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五、课堂小结

本文以“社戏”为题,按理说该着重写看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却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

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偷”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写不但没有离题,而且是紧扣主题的。因为本文目的是通过写看戏反映“我”与农村少年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表现“我”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向往之情。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梳理了小说《社戏》的故事情节,并分析了精彩的景物描写。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社戏》中提到的人物,品味童真童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学习新课

步骤一:分析言行,概括人物形象

1.这篇小说人物众多,谁是贯串始终的人物?

明确:贯串始终的人物是“我”。

2.结合双喜的言行,分析其性格特点。

明确:(1)当“我”看社戏却面临叫不到船的问题时,双喜提议坐八叔的航船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不可靠时,双喜为“我”写包票,保证不出事——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吃豆后,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周到;(5)双喜送“我”回到家——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

总结:双喜是一个聪明、机灵、善解人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的“好孩子头”。

3.六一公公是怎样的一个老人?从原文中找出语句,并进行分析。

明确: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热情、好客的老人。从以下方面可以看出:①“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对于孩子们偷他的豆,只是责备他们踏坏了庄稼——表现六一公公善良、宽厚。②“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还问“迅哥儿,昨天的戏可好么?”“豆可中吃呢?”——表现六一公公淳朴、好客。③“我今天也要送些给我们的姑奶奶尝尝去……”“待到母亲叫我回去吃晚饭的时候,桌上便有一大碗煮熟了的罗汉豆”——表现六一公公热情好客。

4.阿发和桂生在“偷”豆一节中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

明确:阿发憨厚、无私。桂生机灵、勤快。

步骤二:揣摩语言,感受童真童趣

1.请品味下列语句,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明确:“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到锣鼓声,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

..到说不出的大。

..了,身体也似乎舒展

明确:“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3)我不喝水,支撑

..着仍然看,也说不出见了些什么,只觉得戏子的脸都渐渐的有些稀奇了,那五官渐不明显,似乎融成一片的再没有什么高低。

明确:“支撑”真实地写出了“我”的困倦,但“我”却“仍然看”,反映了“我”既觉得无趣,又不甘心就此回去的心理。

2.品评“偷豆”一节,感受小伙伴们的天真纯朴。

明确: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偷”中凝结着小伙伴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中跳动着小伙伴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伙伴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

3.文章结尾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明确:这句话作为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其实那夜的戏并不怎么好看,那夜吃的豆也只是普通的罗汉豆,“我”怀念那夜的戏和豆,实际上是怀念平桥村的朴实、勤劳、聪慧的小伙伴们和充满童真童趣的生活。“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步骤三:拓展对比,探究思想情感

对比《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对作者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体会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资料链接鲁迅作品《社戏》在结构上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主要写“我”在北京看过的两次戏,一次是在北京的戏院,戏院里嘈杂、拥挤、混乱的环境让“我”非常的厌恶。另一次是募集水灾捐款,因为捐款的方式是买戏票,因此机缘巧合地又看了一次戏,却遭遇尴尬,没有看完便离了场,两次看戏给“我”的感觉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儿时在赵庄看戏的感受和经历。

明确:地点不同:都市和乡村。心情不同:沉重压抑与轻松自在。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故乡的风景、人情美的怀念,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课堂小结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沉醉的江南水乡纯朴气质和淳厚人情的风情画卷。文末一句激起多少读者追忆童年的神思遐想,放下手中的书,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悄然翻开,就让我们随着抒情柔婉的萨克斯名曲《回家》去重温昨日的那段经历、那份情愫。

四、布置作业

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注意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1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淳朴、善良

友爱、无私

◇课后反思◇

这篇文章篇幅较长,内容丰富,亮点繁多。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关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和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整体上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