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2014春季宏观经济学简答、计算答案

北大2014春季宏观经济学简答、计算答案
北大2014春季宏观经济学简答、计算答案

--------------------------------------------------------------------------------

1.以下是解释工资粘性的理论有:()(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9-44讲)

A. A. 效率工资论

B. B. 局内人-局外人理论

C. C. 长期合同理论

D. D. 隐性合同论

2.菲利普斯曲线说明()。(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9-44讲)

A.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B. 通货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C.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D. D.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

3.

当经济中只存在()时,该经济被认为实现了充分就业。(第六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8讲)

A. A. 摩擦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B. B. 周期性失业

C. C. 结构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

D. D. 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4.假设政府想增加投资但保持利率不变,在IS-LM模型中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应如何配合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A. A. 宽松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

B. B. 宽松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C. C. 紧缩的货币政策,宽松的财政政策

D. D. 紧缩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

5.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政府应采取哪些财政政策()(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A. A. 增加公共支出

B. B. 发行国债

C. C. 增加税收

D. D. 降低利率

6.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的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区域中,则表示()(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A.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

B. B. 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C. C.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 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7.IS曲线为Y=500-2000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这条IS曲线上?()(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A. A. r=0.02,Y=450

B. B. r=0.05,Y=400

C. C. r=0.07,Y=360

D. D. r=0.10,Y=300

8.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A. A. 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的高

B. B. 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

C. C. 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增加了

D.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

9.以下属于财政政策的是()(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A. A. 收入政策

B. B. 支出政策

C. C. 银行加息

D. D. 投资津贴政策

10.以下哪些是属于经济波动根源中的政策变量()(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A. A. 政府购买支出

B. B. 转移支付

C. C. 自发税收

D. D. 税率

11.当经济出现紧缩缺口时,以下可以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均衡水平的措施有()(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

A. A. 增加自发消费

B. B. 增加计划投资

C. C. 提高边际消费倾向

D. D. 增加进口

12.

以下各项中哪些是宏观经济目标()(第一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6讲)

A. A. 经济增长

B. B. 物价稳定

C. C. 充分就业

D. D. 国际收支平衡

--------------------------------------------------------------------------------

13.

计算(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食物、住房和娱乐。它们在2011和2012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

求(若有小数,请四舍五入到小数点后两位):

(1)分别计算2011年和2012年的名义GDP。

(2)以2011年为基期,2012年的实际GDP为多少?

(3)以2011年为基期,计算2012年的GDP平减指数。

(4)以2011年为基期,计算2012年的消费品价格指数。

查看已上传的附件

答:(1)2011年名义GDP=15*5+10*3+5*4=125

2012年名义GDP=16*6+20*4+6*3=194

(2)2012年的实际GDP=15*6+10*4+5*3=145

(3)2012年的GDP平减指数=(2012年的名义GDP/2012实际GDP)*100

=(194/145)*100

=133.79

(4)2012年的消费品价格指数

=(16*5+20*3+6*4)/(15*5+10*3+5*4)*100

=(164/125)*100

=131.2

14.

简述适应性预期的含义及其优缺点。(第八章,视频教学课件第45-47讲)

答:适应性预期是指各个主体是根据他们以前的预期的误差来修正每一时期的预期的。其优点是缓慢地真实值趋近,具有较好的可计量性和可操作性,其缺点是只能缓慢地逼近真实值,而不会相等,因此,在价格剧烈波动的时期,适应性预期是不适用的,适应性预期只是汇集了被预期的变量的过去值,对当前的信息存在浪费。

--------------------------------------------------------------------------------

15.

决定LM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答:

(1)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当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上升,在纵轴截距不变的情况下横轴截距变小,LM曲线变得更加陡峭。反之反然。

(2)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当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下降,在横轴截、距不变的情况下纵轴截距变小,LM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反之反然。

--------------------------------------------------------------------------------

16.

解释货币供给增加为什么使得国民收入在短期内上升?(请说明理由)(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答:

(1)货币供给增加,使得货币市场供大于求,利率下降;

(2)利率的下降使得产品市场上的企业投资增加;

(3)投资是构成总需求的一部分,产品市场的总需求增加;

(4)总需求决定总产量,进而使得均衡的国民收入增加。

--------------------------------------------------------------------------------

17.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个人所得税的自动稳定器作用越大?(第五章,视频教学课件第26-37讲)

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GDP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人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纯粹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中得出。当边际税率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和稳定经济作用愈大。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

--------------------------------------------------------------------------------

18.

决定IS曲线斜率的因素有哪些?(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答:IS曲线的表达式: 即均衡国民收入的表达式Y=(A。-bR)/[1-C(1-t)】

这个式子描述要实现产品市场均衡,两个变量利率R和收入Y必须遵循的关系。

其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当成一个固定常数),t为税率,b为投资的利率弹性。

(1)投资的利率弹性。投资利率弹性增加,横轴截距不变的情况下纵轴截距变小,IS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反之反然。

(2)税率。税率下降,纵轴截距不变的情况下横轴截距变大,IS曲线变得更加平坦;反之反然。

--------------------------------------------------------------------------------

19.

GDP的含义是什么?GDP指标有哪些缺陷?(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答: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市场价值的综合。GDP指标的缺陷是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如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存在低估;

2、没有考虑闲暇对人们福利的影响;

3、只计算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而没有考虑生产该产品的社会成本,如没有考虑环境污染对经济和民众的长期不利影响;

4、反映的只是产品的数量,而缺少其它指标的度量,如质量等;

5、过分的追求GDP指标,可能对经济发展不利,等等。

--------------------------------------------------------------------------------

20.

乘数的定义、求解方法和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1)乘数定义:乘数是一个边际量,它衡量当一个或多个自变量变化的时候,导致的因变

量的变化程度。(2)求解乘数的方法:1)等比数列求和法;2)图形法;3)求偏导法(3)乘数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1)经济处于萧条当中,存在一定数量可用的闲置资源;2)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

21.

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三大动机及其流动偏好陷阱。(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

答:凯恩斯认为,人们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构成了对货币的需求。交易动机用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由于收入与支出有时滞,因此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应付日常交易的需要。预防动机是由于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人们需要保留一部分货币在手中以对付不能预料的收入延期和支出增加。这两者可以统称为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转换资产组合以获得最大收益的动机。流动性陷阱是指在利率很低的时候,人们对持有货币有很强的偏好,政府增发多少货币,人们就会持有多少货币。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是失效的。(或者回答流动偏好陷阱是指对于一条水平的LM 曲线,不论增发多少货币,人们就会持有多少货币,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同步增加的,不可能通过增发货币来降低利率,因而此时货币政策是失效的。)

--------------------------------------------------------------------------------

22.

什么是节俭悖论。并作简要说明。

在微观经济学中,储蓄上升,导致个人财富增加,从而说明节俭是美德。而在宏观经济学中,消费的增加,引起均衡国民收入上升,越花越有钱,消费能够致富。这就是节俭的悖论。

--------------------------------------------------------------------------------

23.

(第四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9-25讲)假设货币需求为:L=Y-100R,货币供给量为:M=2000,价格水平P=2,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函数为:I=500-20R,税收T=100,转移支付TR=150,政府购买支出G=200。

(1)请写出本题的IS曲线表达式。

(2)请写出本题的LM曲线表达式。

(3)计算均衡利率、国民收入水平和均衡投资水平。

(4)如果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了300,计算挤出效应。

(5)请写出本题的AD曲线表达式。

答:

(1)IS方程:Y=AD =C+I+G =100+0.8Yd+500-20R+200 =100+0.8(Y-100+150)+500-20R+200 =840+0.8Y-20R 0.2Y=840-20R Y=4200-100R

(2)LM方程:L=M/P Y-100R=2000/2 Y=1000+100R

(3)联立IS和LM方程,即可得,1000+100R=4200-100R 即:200R=3200 R=16 I=500-20R=180 Y=1000+100R=2600

(4)增加政府购买支出会改变IS曲线方程,但是不会改变LM曲线:IS方程:Y=AD =C+I+G =100+0.8Yd+500-20R+200+200 =1040+0.8Y-20R 0.2Y=1040-20R Y=5200-100R LM曲线:Y=1000+100R 联立IS-LM:5200-100R=1000+100R R=21 I=500-20R=80 投资减少:180-80=100,因此挤出效应为100。

(5)AD曲线为价格水平P与总收入Y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方程中要保留价格水平P,消去R:IS曲线:Y=4200-100R LM曲线:Y-100R=2000/P得:Y=2100+1000/P即为AD 曲线。

--------------------------------------------------------------------------------

24.

计算(第三章,视频教学课件第10-18讲)假设消费函数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支出G=300,政府转移支付TR=122.5,税率t=0.2

(1)求均衡收入。

(2)求投资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

(3)假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800,试问如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来实现这个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需要多少数额?

答:(1)Y=AD

AD=C+I+G

Yd=Y+TR-T

T=TA

C=100+0.8Yd

由以上解得均衡收入Y=1000

(2)由固定税收条件下,三部分产品市场均衡国民收入的各乘数公式得: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c)=5

固定税收乘数Kta=-c/(1-c)=-4

转移支付乘数Ktr=c/(1-c)=4

(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ΔY=1200-1000=200。

①增加政府购买(10亿美元)

②减少税收(10亿美元)

③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各200(10亿美元)

--------------------------------------------------------------------------------

25.

材料分析题(第七章,视频教学课件第39-44讲)

宋林林和夏欣欣是一对感情不错的情侣,今年同时从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宋林林进了一大型国有企业,待遇很是不错,每个月可以拿6500元左右工资。而夏欣欣进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做对外贸易工作,它的工资和奖金加在一起,每个月大概有5000元。看来这对情侣的前途一片光明。不过前几天,他们为了将来存钱的问题着实大吵了一架。

宋林林以为现在他们刚刚大学毕业,虽然单位都不错,工资也不低,但将来用钱的地方还很多,所以要从毕业开始,除了留下平常必需的花费以及预防发生意外事件的钱外,剩下的钱要定期存入银行,不能动用,这样可以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又没有损失的风险。而夏欣欣大概是受外企工作环境的影响,她以为,上学苦了这么多年,一直过着很节俭的日子,现在终于自己挣钱了,考虑那么多将来干什么,更何况银行利率那么低。她说发下工资以后,先要买几件名贵服装,再美美地吃上几顿,然后她还想留下一部分钱用来炒股票,等着股市形势一好,立即进入。大学时看着别人炒股票她一直很羡慕,这次自己也要试试。但宋林林却认为中国股市行情太不稳定,运行不规范,所以最好不进入股市,如果一定要做,那也只能投入很少的钱。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问题:

1、根据上面两个人的争论,说明有哪些货币需求动机。

2、分析上述三种动机导致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并给出货币的总需求函数。

答:1、人们的货币需求主要是出于以下三种不同的动机: (1)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应付日常交易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2)预防动机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意外情况发生而在手边留有货币的动机。(3)投机动机,是指人们为了把握有利的生息资产而在手边留有一定数量货币的愿望。

2. (1)交易性货币需求决定于收入水平以及惯例和商业制度,而管理和商业制度在短期内一般可假定为固定不变,所以,一般来说这一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交易数量越大,所交换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越高,从而交易性货币需求越大。(2)个人月货币的预防需求主要取决于他对意外事件的看法,但从全社会来看,这一货币需求量大体上也和收入成正比,是收入的函数。(3)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取决于市场利息率,这一需求与利息率成反方向变化。根据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从整个社会来说,交易和谨慎导致的货币需求都取决于实际收入,并且与实际收入成正比。如果以表示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所产生的全部货币需求量,用表示收入,可以把货币的交易需求与收入之间的关系简单地表示为:。而对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取决于利率,如果用表示货币的役机需求,用表示市场利息率,货币的总需求函数就可以表示。

--------------------------------------------------------------------------------

26.

假定你是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你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写了一个提案,希望吧养老金和通货膨胀指数挂钩,即按照生活费用自动调节养老金的发放额,使其指数化。你倾向于用CPI 还是GDP缩减指数的上涨率进行计算?为什么?(第二章,视频教学课件第7-9讲)

答:我会倾向于用CPI。

因为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国内生产总值,指的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CPI(consumer price index),消费物价指数,指的是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物品与劳务的总费用的衡量标准。它们都是衡量一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GDP主要四个部分组成,消费(购买住房等家庭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投资(主要指的是用于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计算方法是将四个量相加。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相对数。该指标既包括城乡居民日常生金融频道申请认证!财富值双倍检索优先专属展现同行交流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价格,也包括多种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项目价格,如水、电、交通、教育、医疗等费用,可以全面反映多种市场价格变动因素及其对居民实际生活的影响程度。该价格指数为分析和制定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居民消费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工资政策以及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提供科学依据,也是四大宏观调控指标之一。国际上通常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反映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程度的重要指标。因此,CPI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通货膨胀由又CPI决定,所以我认为把养老金和通货膨胀指数挂钩,我更倾向于CPI指数的缩减进行计算。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计算答案

1.(1)若投资函数I=100(美元)-5R 找出利率R 为4%、5%、6%、7%时的投资量; (2)若储蓄为S=-40(美元)+0.25Y,找出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 (3)求IS 曲线方程。 解:(1)投资函数I=100-5R(美元) 当R=4%时,I=100-5×4=80 当R=5%时,I=100-5×5=75 同理R=6%,I=70;R=7%,I=65 (2)储蓄S=-40(美元)-0.25Y,根据I=S, 当I=80 时,-40+0.25Y=80 得Y=480; 当I=75 时,Y=460;当I=70 时,Y=440 当I=65 时,Y=420。 (3)储蓄函数:S=-40+0.25y,投资函数:I=100-5R, 根据I=S,联立方程得:R=28-0.05y。 2.假定: A.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5R; B.消费函数为C=50+0.8Y,投资函数为I=100-10R; C.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 -10R。 回答: (1)求A、B、C的IS 曲线; (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敏感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 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 (1)IS 曲线为r=(a+e)/d-(1-b)y/d,由A的已知条件可得c=50+0.8y 和I =100-5r 可得A的IS曲线为 r=(100+50)/5-(1-0.8)y/5 即r=30-y/25 同理,由已知条件可得B的IS 曲线为r=15-y/50 C的IS 曲线为r=15-y/40 (2)由A和B的投资函数比较可知B的投资行为对利率更为敏感,而由A和B的IS 曲线比较可知B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A的IS 曲线斜率,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 (3)由B和C的消费函数比较可知B的边际消费倾向较大,而B和C的IS 曲线方程比较可知B 的IS 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C的IS 曲线斜率,亦说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时,IS 曲线的斜率(绝对值)越小。 3.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 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00,试求企业非愿意存货积累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 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解:(1)均衡收入=(100+50)/(1-0.8)=750,消费=100+0.8×750=700, 储蓄=750-700=50。 (2)非愿意存货积累=800-750=50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4 800总投资800净投资300消费3 000政府购买960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 800-500=4 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 =4 800-3 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条件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内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DP-T=4 300-990=3 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310(亿美元)。 2.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为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亿,税收t=250。(单位均为10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1)增加政府购买; 2)减少税收; 3)以同一数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1)由方程组c=100+0.8yd yd=y-t+tr y=c+i+g 可解得:y=100+0.8(y-t+tr)+i+g=1000,故均衡水平为1 000。(2)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ki=政府购买乘数kg=1/(1-b)=1/(1-0.8)=5 税收乘数:kt=-b/(1-b)=-0.8/(1-0.8) =-4 转移支付乘数:ktr=b/(1-b)=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b=kg+kt=1或5+(-4)=1(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为:△y=200 1)增加的政府购买:△g= △y/kg=200/5=40 2)减少税收:△t=△y/kt=200/4=50 3)由题意有: 1 200=100+0.8[1 200-(t+△t)+tr]+i+(g+△g),且△g=△t,解得:△g=△t=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二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货

2014考试建筑结构试题及答案

2014年9月份考试建筑结构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分,共 20 小题,每小题 4 分) 1. 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 )时,可按五跨的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A. 5% B. 10% C. 15% D. 25% 2. 某高层建筑要求底部几层为大空间,此时应采用那种结构体系()。 A. 框架结构 B. 板柱结构 C. 剪力墙结构 D. 框支剪力墙结构 3. 在设计中,屋面均布活荷载、雪荷载和积灰荷载均按( )计算。 A. 上弦实际长度 B. 上弦水平投影长 C. 屋面面积 D. 屋面水平投影面积 4. 若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Me=100kN·m,取弯矩调幅系数β关为 0.2,则调幅后的弯矩Ma为:( ) A. 20kN·m B. 80kN·m C. 83.3kN·m D. 120kN·m 5. 为减小温度应力,单层厂房的柱间支撑应布置在( )。 A. 伸缩缝区段的左端 B. 伸缩缝区段的中央或临近中央 C. 伸缩缝区段的右端 D. 以上三处须同时设置 6. 世界已修建的世界最高高层建筑的高度达到( )。 A. 400米左右 B. 500米左右 C. 800米左右 D. 1000米左右 7. 一般多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与柱高H相关,当采用现浇楼盖时,底层柱的计算长度l0为( )。

A. 0.7H B. 1.0H C. 1.2H D. 1.5H 8. 厂房的柱距应采用( )。 A. 基本模数扩大模数30M数列 B. 扩大模数60M数列 C. 扩大模数120M数列 9. 下列板中,( )应按单向板计算。 A. 两邻边支承板 B. 两对边支承板 C. 四边支承板 D. 周边嵌固的三角形板 10. 若按弹性理论计算的弯矩Me=100kN·m,取弯矩调幅系数β为 0.2,则调幅后的弯矩Ma为:( )。 A. 20kN·m B. 80kN·m C. 83.3kN·m D. 120kN·m 11.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相对剪力墙结构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地震效应小,抗震性能好 B. 地震效应小,抗震性能差 C. 地震效应大,抗震性能好 D. 地震效应大,抗震性能差 12. 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的计算简图中,排架柱下端嵌固于( )。 A. 基础底面 B. 基础顶面 C. 室外地面标高处 D. 室内地面标高处 13. 在单层厂房结构设计中,若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同时存在,则应按( )的方式考虑。 A. 屋面活荷载+雪荷载+积灰荷载 B. 屋面活荷载+(雪荷载或积灰荷载中的较大值) C. 雪荷载+(积灰荷载或屋面活荷载中的较大值) D. 积灰荷载+(雪荷载或屋面活荷载中的较大值) 14. 根据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规定,?对于四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曲线C和MPS曲线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0.8, 那么自发性支出的乘数值必是(c)。 A .1 .6 B. 2.5 C. 5 D.4。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 6.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D)。 A.0.8 B.1.253 C.4 D.5 7.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一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元。 C.增加1元。 D.下降4元。 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 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9.投资乘数等于(A)。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2014结构考试简答计算

三、简答题 1、简述混凝土强度回弹仪的检定要求 答:3.2.1回弹仪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送授权计量检定机构检定: 1 新回弹仪启用前; 2 超过检定有效期限(回弹仪检定有效期为半年); 3 数字式回弹仪数字显示的回弹值与指针直读示值相差大于1; 4 经保养后在钢砧上的率定值不合格; 5 遭受严重撞击或其他损害。 2、以百分表为例说明量测仪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答:百分表是机械式量测仪表,量测仪器一般由感受部分、放大部分、显示记录部分三个部分组成。百分表一般三个部分在同一仪表内。 感受部分的作用:直接与被测对象联系,感受被测参数的变化并将此变化传给放大部分;放大部分的作用:将感受部分传来的被测量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放大; 显示记录部分的作用:将放大部分传来的量测结果通过指针或电子数码管、屏幕等进行显示或通过记录设备将试验数据或曲线记录下来。 3、简述钻芯法检测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芯样数量要求及推定值确定方法。 答:钻芯法确定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对于较小构件,有效芯样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2个。抗压试验的芯样试件宜使用标准芯样试件,其公称直径不宜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3倍,也可采用小直径芯样试件,但其公称直径不应小于70mm且不得小于骨料最大粒径的2倍。 单个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不再进行数据的舍弃,而应按有效芯样试件混凝土抗压强度值中的最小值确定。 4、简述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的基本原理。 答:缺陷检测系指对混凝土内部空洞和不密实区的位置和范围、裂缝深度、表面损伤层厚度、不同时间浇筑的混凝土结合面质量、灌注桩和钢筋混凝土中的缺陷进行检测。 超声法(超声脉冲法)系指采用带波形显示功能的超声波检测仪,测量超声脉冲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首波幅度(简称波幅)和接收信号主频率(简称主频)等声学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及其相对变化,判定混凝土中的缺陷情况。 5、简述结构荷载试验对加载设备的基本要求。 答:1、实验室试验加载所使用的各种试验机应符合标准精度的要求,并应定期检验校准、有处于有效期内的合格证书;非实验室条件进行的预制构件试验、原位加载试验等受场地、条件时,可采用满足试验要求的其他加载方式,加载量值的允许误差为±5%。 2、实验室加载用试验设备的精度、误差应符合以下列规定:(1)万能试验机、拉力试验机、压力试验机的精度不应低于1级;(2)电液伺服结构试验系统的荷载量测允许误差为量程的±1.5%。 6、简述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正式测试的加载过程。 答:(1)正式测试前,应进行加荷载测试,试加荷载值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应检查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以及上下压板的砌体受压面接触是否均匀密实。经试加荷载,测试系统正常后应卸载,并应开始正式测试。 (2)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每级荷载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并应在1min~1.5min 内均匀加完,然后恒载2 min。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8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当槽间砌体裂缝急剧扩展和增多,油压表的指针明显回退时,槽间砌体达到极限状态。 (3)测试过程中,发现上下压板与砌体承压面接触不良,致使槽间砌体呈局部受压或偏心受压状态时,应停止测试,并应调整测试装置,重新测试,无法调整时应更换测点。 7、锚固承载力现场破坏性检验抽检数量有何要求? 答:现场破坏性检验宜选择描固区以外的同条件位置,应取每一检验批锚固件总数的0.1%且不少于5件进行检验。锚固件为植筋且数量不超过100件时,可取3件进行检验。 8、用于混凝土应变测试的应变计标距有何要求,为什么? 答:量测混凝土应变的应变计或电阻片的长度不应小于50mm和4倍粗骨料粒径。

宏观经济学练习试题答案解析(曼昆)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作业 1 1.经济学得创始人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得。 2.亚当斯密在年出版了《》。 3。凯恩斯在年出版了《》. 4。当代经济学最主要流派有、与 . 5.名词解释: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简述宏观经济学得内容。 作业 2 1.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平减指数、中间产品 2。GDP与GNP得差别? P109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得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得贡献大.因为GDP就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得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得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得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得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 轿车得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得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得市场价值,因而生 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得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得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得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得贡献就是多少呢? 答:对GDP得贡献就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终物品得价值,因为中间物品得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得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得物 品卖了100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得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得东西得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P110 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得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得话)?试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得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得支出 计算在消费得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得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得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得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得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得存货投资就是负得,因而减少了当期得GDP. D.您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得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得支出计算在消费 得非耐用品类中。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得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就是政府得 行为。 F。您得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得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得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就是进口 食品,它得购买增加了美国得进口.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得工厂。

(最新整理)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 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 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 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重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 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 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 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 以下为(完整)宏观经济学计算题(重点)的全部内 容。

1。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投资50=i ,政府购买性支出200=g ,政府转移支付5.62=r t ,税收250=t (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2分) (2)试求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分)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 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6分) 解:(1)方程组 c=100+0.8y d y d =y -t +t r y=c +i +g 可解得y=100 + 0.8 (y – t+t r )+ i+ g =100 + 0。8 (y – 250 + 62.5) + 50 +200 = 1000,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也可以根据公式求得)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法的公式,得到乘值: 政府购买乘数k g = 1 / (1 - b )=1 / (1 – 0.8) = 5 税收乘数k t = - b (1 - b)= — 0.8 (1 – 0。8 ) = - 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 b = k g + k t = 1 (3)本小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 200=?y 。 1) 增加政府购买g ?= g k y ?= 200 / 5 = 40 2)减少税收t k y t ?= ?=200 / 4 = 50 3)由题意: ()[]g g i t t t r ?++++?+-+=12008.01001200,由g t ?=? 解得g t ?=?=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2.(1)如果投资函数为r i 5100-=,找出利率为4%、5%、6%、7%时的投资量;(单位为亿美元)(2分) (2)若储蓄函数为 y s 25.040+-=,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收入水平;(单位为亿美元)(2分) (3)求IS 曲线并作出图形.(3分) (4)若此时LM 曲线为 r y 10200+=,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3分) 2。解:(1) 若投资函数为i=100亿美元–5r ,则当r=4%时,i=100–5×4 =80亿美元 当r=5%时,i=100 —5×5 =75亿美元;当r = 6%时,i=100–5×6 =70亿美元;当r=7%时,i=100 – 5×7 =65亿美元。 (2)若储蓄为S= - 40亿美元+ 0。25y ,根据均衡条件i=s,即100–5r = — 40 + 0。25y,解得y=560–20r ,根据(1) 的答案计算y ,当r=4时,y=480亿美元;当r=5时,y=460亿美元;当r=6时,y=440亿美元;当r=7时,y=420亿美元. (3)求得IS 曲线为 r y 20560-=,如图 (4)联立IS 、LM 求解的: r=0。12 y=320 3。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资料: 单位:亿美元 个人储蓄.(本题 共10分) 解:(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 300 = 500 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 = 4300亿美元。 (2)从GDP=c + i + g + nx 中可知 nx =GDP –c –i –g ,因此,净出口 nx = 4800– 3000–800–960 = 40 亿美元。 (3)用BS 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 代表净税收既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 –g ,从而有 T = BS + g = 30 + 960 = 990亿美元 (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 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则有y d =NNP –T = 4300–990 = 3310亿美元。 (5)个人储蓄S=y d –C= 3310–3000 = 310亿美元 4。 假定:货币需求为L =0。20y-10r ,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消费C=60+0.8y d ,税收t=100亿美元,投资i=150亿美元,政府支出g=100亿美元。求: (1) IS 和LM 方程?(各1分,共2分) (2) 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1分,共3分) (3)当政府指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 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各1分,共3分) (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1分)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一国的国民收入资料如下4800万美元:GDP 800万美元总投资:300万美元净投资:3000万美元消费:960万美元政府购买:2)分;②净出口试计算:①国内生产净值(万美元500 解:①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4800-500=4300万美元GDPNDP=-折旧==C+I+G+X-M GDP②万美元-960=40-X-M=4800-3000800 万亿0.90.2,潜在产出是1万亿美元,而实际产出是 2、假如某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是美元,请计算政府应该增加(或减少)多少投资才能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水平?倍=5 解:支出乘数=1/0.2 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1000亿美元1000/5=200亿美元G政府应增加的投资额= ,,投资函数为i=150-6r0.8yc3、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试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①IS曲线方程;②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解:①由y=c+i=100+0.8y+150-6r 得y=1250-30r……………………IS方程 ②当P=1时,150=0.2y-4r 即y=750+20r …………LM方程 解由IS和LM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得r=10, y=950 4、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①个人储蓄;②投资;③政府购买支出 解:①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美元 ②政府储蓄=-200万美元 投资I=300-200+100=200万美元 ③G=5000-3800-200-(-100)=1100万美元 5、假如某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现政府增加购买支出100亿美元,厂商增加投资100亿美元,社会增加进口50亿美元,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解:支出乘数=1/(1-0.8)=5 △y=5×(100+100-50)=75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净出口为100。 求:①均衡国民收入;②当i增加100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解;①y=c+i+g+(x-m) y=2250

钢结构考试简答题答案

钢结构考试简答题答案 1.钢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答:钢结构具有的特点:1钢材强度高,结构重量轻2钢材内部组织比较均匀,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3钢结构装配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4钢材能制造密闭性要求较高的结构5钢结构耐热,但不耐火6钢结构易锈蚀,维护费用大。 2.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是什么? 答: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1重型厂房结构2大跨度房屋的屋盖结构3高层及多层建筑4轻型钢结构5塔桅结构6板壳结构7桥梁结构8移动式结构 3.钢结构对材料性能有哪些要求? 答:钢结构对材料性能的要求:1较高的抗拉强度fu和屈服点fy2较好的塑性、韧性及耐疲劳性能3良好的加工性能 4.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什么?各由什么试验得到? 答: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冷弯性能。其中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由一次静力单向均匀拉伸试验得到;冷弯性能是由冷弯试验显示出来;冲击韧性是由冲击试验使试件断裂来测定。 5.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1化学成分2钢材缺陷3冶炼,浇注,轧制4钢材硬化5温度6应力集中7残余应力8重复荷载作用 6.什么是钢材的疲劳?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钢材在连续反复荷载作用下,当应力还低于钢材的抗拉强度,甚至还低于屈服点时也会发生断裂破坏,这种现象称为钢材的疲劳或疲劳破坏。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是应力集中、应力幅(对焊接结构)或应力比(对非焊接结构)以及应力循环次数。 7.选用钢材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选用钢材通常考虑的因素有:1结构的重要性2荷载特征3连接方法4结构的工作环境温度5结构的受力性质 8.钢结构有哪些连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钢结构常用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铆钉连接和螺栓连接三种。 焊接的优点:1不需打孔,省工省时;2任何形状的构件可直接连接,连接构造方便;3气密性、水密性好,结构刚度较大,整体性能较好 9.焊缝可能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答:焊缝可能存在的缺陷有裂纹、气孔、夹碴、烧穿、咬边、未焊透、弧坑和焊瘤。 10.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答:焊缝质量分为三个等级。三级质量检查只对全部焊缝进行外观缺陷及几何尺寸检查,其外观可见缺陷及几何尺寸偏差必须符合三级合格标准要求;二级质量检查除对外观进行检查并达到二级质量合格标准外,还需用超声波或射线探伤20%焊缝,达到B级检验Ⅲ级合格要求;一级质量检查除外观进行检查并符合一级合格标准外,还需用超声波或射线对焊缝100%探伤,达到B级检验Ⅱ级合格要求; 11.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答: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有: 1一般的对接焊多采用焊透缝,只有当板件较厚,内力较小,且受静载作用时,可采用未焊透的对接缝。 2为保证对接焊缝的质量,可按焊件厚度不同,将焊口边缘加工成不同形式的坡口。 3起落弧处易有焊接缺陷,所以要用引弧板。但采用引弧板施工复杂,因此除承受动力荷载外,一般不用引弧板,而是计算时为对接焊缝将焊缝长度减2t(t 为较小焊件厚度)。 4对于变厚度(或变宽度)板的对接,在板的一面(一侧)或两面(两侧)切成坡度不大于1:2.5的斜面,避免应力集中。 5当钢板在纵横两方向进行对接焊时,焊缝可采用十字形或T形交叉对接,当用T形交叉时,交叉点的间距不得小于200mm。 12.角焊缝的计算假定是什么?角焊缝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答:角焊缝的计算假定是:1破坏沿有效载面;2破坏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13.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是如何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对结构性能有何影响?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有哪些?答:钢材在施焊过程中会在焊缝及附近区域内形成不均匀的温度场,在高温区产生拉应力,低温区产生相应的压应力。在无外界约束的情况下,焊件内的拉应力和压应力自相平衡。这种应力称焊接残余应力。随焊接残余应力的产生,同时也会出现不同方向的不均匀收缩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变形。 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1对塑性较好的材料,对静力强度无影响;2降低构件的刚度;3降低构件的稳定承载力;4降低结构的疲劳强度;5在低温条件下承载,加速构件的脆性破坏。 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变形若超出了施工验收规范所容许的范围,将会影响结构的安装、正常使用和安全承载;所以,对过大的残余变形必须加以矫正。 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变形的方法: 1.合理设计:选择适当的焊脚尺寸、焊缝布置应尽可能对称、进行合理的焊接工艺设计,选择合理的施焊顺序。 2.正确施工:在制造工艺上,采用反变形和局部加热法;按焊接工艺严格施焊,避免随意性;尽量采用自动焊或半自动焊,手工焊时避免仰焊。 14.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抗剪连接中,它们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式有何不同?答:普通螺栓连接中的抗剪螺栓连接是依靠螺栓抗剪和孔壁承压来传递外力。当受剪螺栓连接在达到极限承载力时,可能出现五种破坏形式,即螺栓被剪断、孔壁被挤压坏、构件被拉断、构件端部被剪坏和螺栓弯曲破坏。 高强螺栓连接中的抗剪螺栓连接时,通过拧紧螺帽使螺杆产生预拉力,同时也使被连接件接触面相互压紧而产生相应的摩擦力,依靠摩擦力来传递外力。它是以摩擦力刚被克服,构件开始产生滑移做为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 15.螺栓的排列有哪些构造要求? 答:螺栓排列的构造要求: 1受力要求:端距限制—-防止孔端钢板剪断,≥2do;螺孔中距限制—限制下限以防止孔间板破裂即保证≥3do,限制上限以防止板间翘曲。 2构造要求:防止板翘曲后浸入潮气而腐蚀,限制螺孔中距最大值。 3施工要求:为便于拧紧螺栓,宜留适当间距。 16.普通螺栓抗剪连接中,有可能出现哪几种破坏形式?具体设计时,哪些破坏形式是通过计算来防止的?哪些是通过构造措施来防止的?如何防止? 答:普通螺栓抗剪连接中的五种破坏形式:螺栓被剪断、孔壁被挤压坏、构件被拉断、构件端部被剪坏和螺栓弯曲破坏。以上五种可能破坏形式的前三种,可通过相应的强度计算来防止,后两种可采取相应的构件措施来保证。一般当构件上螺孔的端距大于2d0时,可以避免端部冲剪破坏;当螺栓夹紧长度不超过其直径的五倍,则可防止螺杆产生过大的弯曲变形。 17.高强度螺栓的8.8级和10.9级代表什么含义? 答:级别代号中,小数点前的数字是螺栓材料经热处理后的最低抗拉强度,小数点后数字是材料的屈强比(fy/fu )。 8.8级为:fu≥800N/mm2,fy/fu=0.8 10.9级为:fu ≥ 1000N/mm2,fy/fu=0.9 18.轴心压杆有哪些屈曲形式? 答:受轴心压力作用的直杆或柱,当压力达到临界值时,会发生有直线平衡状态转变为弯曲平衡状态变形分枝现象,这种现象称为压杆屈曲或整体稳定,发生变形分枝的失稳问题称为第一类稳定问题。由于压杆截面形式和杆端支承条件不同,在轴心压力作用下可能发生的屈曲变形有三种形式,即弯曲屈曲、扭转屈曲和弯扭屈曲。 19.在考虑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力时应考虑哪些初始缺陷的影响? 答:在考虑实际轴心压杆的临界力时应考虑残余应力的影响、初弯曲和初偏心的影响、杆端约束的影响。 20.在计算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时,对虚轴为什么要采用换算长细比? 答:格构式轴心受压构件一旦绕虚轴失稳,截面上的横向剪力必须通过缀材来传递。但因缀材本身比较柔细,传递剪力时所产生的变形较大,从而使构件产生较大的附加变形,并降低稳定临界力。所以在计算整体稳定时,对虚轴要采用换算长细比(通过加大长细比的方法来考虑缀材变形对降低稳定临界力的影响) 21.什么叫钢梁丧失整体稳定?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高钢梁整体稳定的有效措施是什么? 答:钢梁在弯矩较小时,梁的侧向保持平直而无侧向变形;即使受到偶然的侧向干扰力,其侧向变形也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并随着干扰力的除去而消失。但当弯矩增加使受压翼缘的弯曲压应力达到某一数值时,钢梁在偶然的侧向干扰力作用下会突然离开最大刚度平面向侧向弯曲,并同时伴随着扭转。这时即使除去侧向干扰力,侧向弯扭变形也不再消失,如弯矩再稍许增大,则侧向弯扭变形迅速增大,产生弯扭屈曲,梁失去继续承受荷载的能力,这种现象称为钢梁丧失整体稳定。 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荷载类型、荷载作用点位置、梁的截面形式、侧向支承点的位置和距离、梁端支承条件。 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措施是加强受压翼缘、增加侧向支承点 22.什么叫钢梁丧失局部稳定?怎样验算组合钢梁翼缘和腹板的局部稳定? 答:在钢梁中,当腹板或翼缘的高厚比或宽厚比过大时,就有可能在梁发生强度破坏或丧失整体稳定之前,组成梁的腹板或翼缘出现偏离其原来平面位置的波状屈曲,这种现象称为钢梁的局部失稳。 23.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与轴心受压构件有何不同? 答:可见,压弯构件的整体稳定计算比轴心受压构件要复杂。轴心受压构件在确定整体稳定承载能力时,虽然也考虑了初弯曲、初偏心等初始缺陷的影响,将其做为压弯构件,但主要还是承受轴心压力,弯矩的作用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对压弯构件而言,弯矩却是和轴心压力一样,同属于主要荷载。弯矩的作用不仅降低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使构件一经荷载作用,立即产生挠曲,但其在失稳前只保持这种弯曲平衡状态,不存在达临界力时才突然由直变弯的平衡分枝现象,故压弯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稳定性属于第二类稳定问题,其极限承载力应按最大强度理论进行分析。 24.压弯构件的局部稳定计算与轴心受压构件有何不同? 答:局部稳定性属于平板稳定问题,应应用薄板稳定理论,通过限制翼缘和腹板的宽厚比所保证的。确定限值的原则: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失稳应不先于构件的整体稳定失稳,或者两者等稳。轴心受压构件中,板件处于均匀受压状态;压弯构件中,板件处于多种应力状态下,其影响因素有板件的形状和尺寸、支承情况和应力状况(弯曲正应力、剪应力、局部压应力等的单独作用和各种应力的联合作用),弹性或弹塑性性能,同时还有在腹板屈曲后强度的利用问题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整理打印)

1.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单位:万美元) 国民生产总值:4800 总投资:800 净投资:300 消费:3000 政府购买:960 政府预算盈余:30 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 解:(1)NDP= GDP-折旧=4800-(800-300)=4300 (2)NX= GDP-I-C-G=4800-800-3000-960=40 (3)T-TR=G+BS=960+30=990 (4)DPI=4300-990=3310 (5)个人储蓄=3310-3000=310 2.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万元),试计算: (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 解:(1)S=DPI-C=4100-3800=300 (2)I=S+(T-G)+(M-X)=300-200+100=200 (3)G=GDP-C-I-NX=5000-3800-200-(-100)= 1100 3.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 ,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 ,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 解:(1)货币供给M=1000+( 400/0.12 )=4333.33亿美元 (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 0.2 ,则存款变为4000/0.2 =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1000+2000=300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33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 ΔM=10×(1/0.12)=83.3 亿美元 4.假设一经济中有如下关系:c=100+0.8y d, i=50, g=200, tr=62.5,(单位都是10亿美元) t=0.25(边际税率)。(1)求均衡收入。(2)求预算盈余BS。 (3)若投资增加到i=100时,预算盈余有何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变化? (4)若充分就业收入y*=1200,当投资分别为50和100时,充分就业预算盈余BS*为多少?(5)若i=50,政府购买g=250,而充分就业收入仍为1200,试问充分就业预算盈余为多少?(6)用本题为例说明为什么要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 解:(1)y=c + i + g=100+0.8×(y—0.25y+62.5)+50+200 解得:y=1000 (2)BS= ty – tr —g=0.25×1000—62.5—200= —12.5 (3)投资增加100时,y=c + i + g=100+0.8×(y—0.25y+62.5)+100+200 解得:y=1125 BS= ty – tr —g=0.25×1125—62.5—200= 18.75 由于投资增加,从而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所以预算盈余改善。 (4)投资为50时,BS*=t(y*—y)十BS=0.25×(1 200—1 000)—12.5=37.5 投资为100时,BS*=t(y*—y)十BS=0.25×(1 200—1125)+18.5=37.5 (5)投资为50,政府购买为250时, y=c + i + g=100+0.8×(y—0.25y+62.5)+50+250 解得均衡收入:y=1125 BS= ty – tr —g=0.25×1125—62.5—250= —31.25 BS*=t(y*—y)十BS=0.25×(1 200—1125)—31.25= —12.5 (6)用BS*而不用BS去衡量财政政策的方向是因为:把收入固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消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完整解答

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 (1)计算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乘数; (2)计算预算赢余; (3)设想t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 (4)计算预算赢余的变动。如果c是0.9而不是0.8,预算赢余是增加还是减少? 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 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A=0.2Y。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考虑如下经济: (1)消费函数是) C- Y + =,投资函数是r 200T ( 75 .0 200-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I25 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r在0~8之间的IS曲线。 (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r / =,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 ) (- P Y d M100 平P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r在0~8之间的LM曲线。 (3)找出均衡利率r和均衡收入水平y。 (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i,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i,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以百分率计量,5%的利率意味着i=5)。 M C=0.8(1-t)Y,t=0.25,I=900-50i,G=800,L=0.25Y-62.5i, 500 = P (1)描述IS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描述LM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3)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 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D 20- I5 =,货币需求函数 C8.0 80+ =,投资函数为i 为i T25 G,税收Y M,充 = =,名义货币供给量90 .0 Y L10 4.0- = =,政府采购支出20 分就业的产出水平285 Y。 = (1)若价格水平2 IS-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是多少? P,则LM = (2)若总供给曲线方程为P AD-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是多 =,则AS Y40 235+ 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是多少? (4)若通过变动货币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7.考虑一个经济,其生产函数为Y=K?(AN)1- ?,A=4K/N。假定储蓄率为0.1,人口增长率为0.02,平均折旧率为0.03,?=0.5。 (1)将生产函数化为Y=αK。α为多少? (2)模型中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多少? (3)是什么因素使它成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8.假设经济体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k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

2014年4月份考试建筑结构第三次作业

2014年4月份考试建筑结构第三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一般多层框架柱的计算长度l0与柱高H相关,当采用现浇楼盖时,底层柱的计算长度l0为()。 A. 0.7H B. 1.0H C. 1.2H D. 1.5H 2.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所采用的构件高厚比( )墙、柱高厚比验算中的高厚比值。 A. < B. ≤ C. ≥ D. > 3. 下列关于框架结构相对剪力墙结构特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地震效应小,抗震性能好 B. 地震效应小,抗震性能差 C. 地震效应大,抗震性能好 D. 地震效应大,抗震性能差 4. 从理论上讲,塑性铰线法得到的是一个()。 A. 下限解 B. 中间解 C. 上限解 D. 最优解 5. 在风荷载的计算中,地面粗糙度的影响是由()来反映的 A. A基本风压w0 B. B高度z处的风振系数βz C. C风荷载体形系数μs D. D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6. 框架结构配筋计算中,梁的控制截面为( ). A. 梁左端截面 B. 梁右端截面 C. 梁跨中截面 D. 以上三者 7. “强柱弱梁”指的是()。 A. 柱的刚度大于梁的刚度 B. 柱的截面尺寸大于梁的截面尺寸 C. 柱的抗弯能力大于梁的抗弯能力 D. 柱的抗剪能力大于梁的抗剪能力 8. 进行弯矩调幅时,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β不宜超过() A. 5%; B. 10%; C. 15%; D. 20% 9. 计算单层刚弹性方案房屋的承重横墙时,假定其上端约束条件是()。 A. 铰支承 B. 固端支承 C. 弹性支承 D. 自由端

10. 砌体局部受压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0. A. 局部砌体处于三向受力状态套箍作用和应力扩散作用 B. 受压面积小和尺寸效应砌体起拱作用而卸载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 1. 荷载主要沿一个方向传递,可以忽略其沿另一方向的传递,这样的板称为 ______ ,荷载沿两个方向传递且均不能忽略,这样的板称为 ______ 2. 在进行楼盖结构平面布置时,应注意 ______ 、 ______ 、 ______ 三个问题。 3. 为使柱顶产生单位水平位移,需在柱顶施加的水平力称为 ______ ,它反映了柱抵抗侧移的能力。 4. 对于墙梁,由于其在 ______ 阶段、 ______ 阶段的力学模型、荷载情况明显不同,故因分别计算。 5. 求某跨跨内最大正弯矩时,应在 ______ 布置活荷载,然后 ______ 布置。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0分,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 1. 试采用反弯点法计算图示框架结构的内力(弯矩、剪力、轴力)和水平位移。图中在各杆件旁标出了线刚度,其中i=2600KNm。 2. 有一承受跨中集中荷载的一端嵌固、一端简支梁,其跨度为l=2m,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下图所示。若该梁 B、C截面的正截面受弯承载能力为15kN·m,试求: 1)、按弹性理论计算时,该梁的极限荷载P1 2)、若能实现充分的内力重分布,则按塑性理论计算时,该梁的极限荷载P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0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8 分) 1. 塑性铰线法有哪些基本假定? 2. 塑性铰线法的主要步骤有哪两步? 3. 在确定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计算简图时,通常需作那些简化假定? 4. 在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中,对抗风柱与屋架的连接有何要求? 5. 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步骤是什么?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分,共 10 题,每小题 2 分) 1. B 2. C 3. B 4. C 5. D 6. D 7. C 8. D 9. C 10.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