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一名病人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

假如我是一名病人

——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现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在我国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情不为民所系、心不为民所想、利不为民所谋”不以群众的实际出发,不真正为群众解决问题,造成了党与群众路线严重背离。“假如我是一名病人”的讨论,正是对我们医务工作者从服务意识上开展一次自我解剖、自我反省。

做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如何让前来就诊的病人放心、舒心、安心的得到救治,不妨把自己定位在患者的角度想想,假如我是一名病人,带着一身病痛来到医院,我最希望遇到的是什么。

步入医院的大门,我希望看见干净整洁的门诊大厅,各个部门都井然有序的开展着工作。迎面有面带微笑且耐心的导医,可以让我尽快了解就医流程,并指引我就医方向,让原本焦躁的心得到一些安慰。虽说门诊医生是十分繁忙的,可我希望他可以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认真负责的对待我的伤势,重视我的病情。或许我在他眼里只是小病,甚至都不需要特别用药治疗,但面对自己突然出现的不适,我是很不解,而且很恐慌的,我希望医生能够仔细听我陈述,认真检查我的身体。我也希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考虑使用精简、经济、有效的药物,门诊药物大都是自费,很多病人承受不起那些可能花掉他们半个月工资的“大处方”。

如果被告知需要住院,那我一定是很不安的,我是得了多么严重的病啊,我还能活么?我能治好么?因此,我希望我的主治医生能立即接诊我,仔细询问、检查我的病情,然后从容镇定的给我讲解我是得了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这个病该怎么治,自己在生活中又应当怎样做,还有最关心的费用问题,这个时候我最需要的就是医生的讲解、安慰和鼓励。住院期间,我希望我的主治医生能每天定时来看看我,耐心的询问我的不适,针对我的病情适时调整用药。出院时,我希望医生能细心给我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出院手续怎么办,药还要继续吃么,吃多久,回家后都要注意些什么,是否需要定期复查等等。走出医院也是同样需要勇气的,我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康复了,以后还会不会复发。

这一次简单的换位思考让我明白了,耐心、责任、热情是我们医护工作者所需要具有的素质,在脸上我们需要给患者一个微笑,让他宽心,在行动上我们需要给患者一个严谨,给他一个放心,作为医生,应时刻为病人着想,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救死扶伤,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可是如果要把这些思考落实到实际当中去,还需要做的有很多,业务够不够精、工作耐不耐心、医疗法规是否了解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在之后的工作中去学习,去完善自我,早日让医护工作为中国梦添上浓重的色彩。

2014年3月27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