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工程冲孔灌注桩监理细则

大剧院工程冲孔灌注桩监理细则
大剧院工程冲孔灌注桩监理细则

大剧院工程

冲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大剧院工程

冲孔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地质概况 (1)

三、编制依据 (4)

四、监理工作范围及目标 (5)

五、组织机构 (5)

六、技术准备 (5)

七、技术管理 (6)

八、材料准备 (7)

九.检查施工方的施工准备情况 (8)

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9)

十一、安全控制要点 (19)

一、项目概况

1、本项目位于青岛***的核心区域,大剧院总建筑面积约2.4万平米,地下二层,地上四层,建筑高度37.5米,包含一个1970座的剧场及相应的配套服务空间。基础形式采用桩基,上部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外幕墙钢结构桁架结合形式,局部及主舞台屋面采用钢桁架结构承重轻型屋面体系。主要功能为电影节各项演出活动,各种表演需要:大型演艺演出、歌舞剧要求以电声为主。

各参建单位情况见下表所示。

二、地质概况

场区内地层结构简单,层序清晰,第四系主要由全新统人工填土层、海相沼泽化层以及上更新统洪冲积层组成。按照从上到下、由新到老的顺序分述如下:

第1-1层碎(块)石素填土

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9.50~13.10m,层底标高-10.80~-5.89m。黄褐色,底部灰褐色,松散~中密;场区西侧主要以回填碎(块)石为主,原岩花岗岩,矿物蚀变轻微,岩块坚硬,粒径10~100cm,不均匀,含约10%~20%风化碎屑及中粗砂。场区东侧以回填花岗岩风化碎屑为主,含约10%~30%碎石,原岩花岗岩,矿物蚀变轻微,岩块坚硬,粒径5~30cm,不均匀,局部碎石含量较高。场区大部分地段(东南角除外)上部4~6米呈稍湿状态,4~6米以下呈饱和状态,上部由于土石方装运车来回通行压实,呈中密~密实状态,中下部呈稍密状态。场区东南角(11号剖线以南、44号剖线以东位置)回填材料以风化碎屑为主,含少量碎石,粒径3~10cm,含约10%~20%黏性土,整体处于松散状态。

第1-2层、含淤泥素填土

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为第1-1层碎(块)石素填土底部挤入原海相淤泥层形成。层厚0.20~3.50米,层底标高-12.74~-6.93m。灰褐色,饱和,松散;以回填风化碎屑、中粗砂为主,含约20%淤泥质土,局部为淤泥质土或含淤泥中粗砂,含约20%碎石,粒径3~10cm,不均匀。

第4层、含淤泥中细砂

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区东侧。层厚0.30~3.60m,层底标高-13.32~-9.99m。灰褐~灰黄色,饱和,稍密~中密;以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分选一般,磨圆一般,不均匀,含约5%~10%淤泥,偶见贝壳,略有腥臭味。

第12层、中粗砂

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0.30~6.00m,层底标高-15.91~-7.59m。褐黄色~黄褐色,稍湿,中密~密实;以长石、石英为主要矿物成分,分选一般,磨圆一般~较好,不均匀,含约5%~20%黏性土,局部含量较高,该层内部揭露黏性土透镜体,层位不稳定,厚度差异大,规律性较差。

第12-1层、粉质黏土

该层为第12层中粗砂内的夹层,仅局部钻孔揭露。层厚0.40~5.50m,层底标高-14.41~-8.33m。黄褐色,可塑,具中等压缩性;韧性一般,干强度中等,含铁锰氧化物及少量高岭土,含约5%~20%中粗砂,切面较光滑,略有光泽,无摇震反应,结构性一般~较好。

第16层、泥质粉砂岩强风化带

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一般厚度约0.2~3.8m,仅局部钻孔揭露厚度较大,平均厚度约1.4m,局部钻孔缺失该层。层厚0.20~6.20m,层顶标高-15.91~-8.12m。灰褐色~紫褐色,粉砂质~泥质结构,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为长石、黏土矿物,风化程度高,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整体呈短柱状,内多夹角砾状~碎块状岩芯,不易搓碎,手能掰碎,手搓呈粉细砂状。

第17层、泥质粉砂岩中等风化带

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揭露厚度 4.20~9.40m,层顶标高-18.32~-8.82m。灰褐色~紫褐色,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同上。风化程度中等,矿物蚀变一般,岩芯呈块状~短柱状,锤击声哑,易碎,长时间裸露强度有下降趋势。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场区原为近岸浅海区,为近期回填而成,回填材料以大直径的碎块石为主,根据钻探揭露,推测最大粒径约1.5米,粒径20cm以上的碎块石约占回填材料的20~50%不等。勘察期间,场区钻探深度范围内揭露有稳定分布的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1-1层碎(块)石素填土中,勘察期间于钻孔钻探完成2~24内小时测得孔内稳定水位埋深1.7~7.5m,绝对标高-5.12~1.09m。场区内地下水与海水相连通,地下水位随潮汐变化而变化。

三、编制依据

1、监理规划

2、设计文件及施工方案

3、地质勘察报告

4、监理合同及施工合同

5、***集团下发的质量安全文件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9、建筑桩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0、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四、监理工作范围及目标

1、承担**大剧院区域的冲孔灌注桩监理工作;

2、明确冲孔灌注桩工程的监理内容;

3、冲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合格

施工进度目标:按合同要求工期完成监理任务

安全监理目标:施工周期内无安全事故发生

五、组织机构

1、***大剧院项目监理部成立以总监理工程师为组长的桩基工程监理组,小组成员包括总监代表(结构质量)、安全总监、质量监理工程师、技术监理工程师、内业管理工程师、土建结构监理工程师、机电监理工程师、监理员、资料员等组成的项目质量、安全监理工作小组。

2、组织架构图如下:

六、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有关水文地质资料;

2.熟悉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时组织进行图纸会审和设计图纸交底;

3.收集现场的测量基础资料,督促、检查施工单位场地轴网等控制点的引

测,做好保护工作并及时组织复核;

4.了解场地障碍物的分布情况及埋置深度,影响桩基施工时要督促施工方及时清理;

5.施工过程中所用到的有关报表、技术资料格式对施工方统一交底;

6.审查施工单位编写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否根据本工程实际特点编写,是否有针对性,施工工艺、技术措施是否可行,人员组织、机械配备是否合理等。

七、技术管理

冲孔灌注桩工程是地下隐蔽工程,具有工序多、工艺复杂等特点,不同的地质情况和设计,采用的施工工艺均可能不同。监理工程师要根据工艺要求严格审核查验施工单位报验进场的施工设备,不符合工艺要求,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工期的设备不准进场。审核施工单位选择的施工设备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能满足设计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2、适应地层特点和施工工艺的要求;

3、适应施工现场的场地大小、场内搬迁、工期要求、供水、供电条件等;

4、适应施工单位现有的设备条件,以较少设备投入来满足施工需要;

5、能较好的根据主机设备型号、数量进行辅助设备和工机具的选型配套。

6、督促施工方对桩基进行合理编号,并统一发放各有关单位。

7、要求施工方对场内桩机进行编号,将各桩机的打桩路线绘图上报;

对使用的混凝土初灌料斗,其容量应满足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否则督促进行更换、加大等。

八、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拟用于本工程的材料,必须做好报验工作。进场的钢材、水泥材料必须提供出场合格证明,对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炉批号的材料要进行批量检验,有关的水泥安定性检验,泥浆比重检验,石料强度检验,混凝土配合比及试块试验等必须有专职人员操作完成。监理工程师是否同意材料在本工程使用要明确审核意见,同时要对进场材料根据规范要求安排监理工程师做好材料的见证取样送检工作,并做好登记明细单;试验报告未给出试验结果前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

1、碳素结构钢

1)、钢筋进场品种、外观、规格、包装、型号、炉批号等进行检查和验收。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2)、组批原则及取样方法: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一组试件(拉伸、弯曲各1个)

2、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

1)钢筋进场品种、外观、规格、包装、型号、炉罐号等进行检查和验收。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

2)组批原则及取样方法:同一厂别、同一炉罐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拉伸试件2个、弯曲试件2个。(在任选的两根钢筋切取)

3、预拌(商品)混凝土

预拌(商品)混凝土,除应在预拌混凝土厂内按规定留置试块外,混凝土运到施工现场后,还应根据《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12)规定取样。混凝土试块留置混凝土强度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见证砼试块制作情况,混凝土试块留置:标准养护试块每根桩做一组,超过50立方米,增加一组;抗渗试块每500立方米做1组;整个桩基工程单独留置防腐、阻锈试块各一组。防腐蚀试块放置在盛有海水的养护池中养护。

九、检查施工方的施工准备情况

1、施工前首先要做好场地平整,探明和清除桩位处的地下障碍物,按平面布置图的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施工道路、供水供电、泥浆循环系统、施工设施放置、材料堆放及生活设施就位等有关布设和具体安排;

2、施工前应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并且要有书面材料发至各有关部门和桩机队伍的有关施工人员手中;交底过程由监理进行参与技术交底,并留置影像资料。

3、要求施工单位制作钢筋笼、焊接及直螺纹连接接头样板,并组织业主、监理、总包、分包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作为钢筋笼加工制作的依据。

4、护筒埋设:

①、施工前应定出施工所用护筒的规格、数量并运到现场。

②、护筒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宜控制在1.1m~1.2m。

③、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护筒埋置尽量提前预埋,护筒位置应埋设正确

和稳定,护筒与坑壁之间应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护筒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20mm,在开钻之前再复核一次护筒的位置。

④、护筒埋设深度:护筒埋置深度应超过杂填土埋藏深度0.2m,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m,在砂土中不宜小于1.5m,同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出地下水位1m以上。

⑤、护筒埋设可采用打入法或挖埋法,护筒口一般高出场地地面30~40cm或地下水位1.5m以上。

十、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要点

1、桩的定位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桩基专项施工方案确定的测量方案,利用方格网施测桩位,监理工程师会同建设单位应及时进行复核,符合要求后及时办理验收手续。桩位放样误差应控制在20mm以内。

2、成孔

成孔速度是影响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而成孔好坏直接影响到钢筋笼下放及桩身混凝土的浇捣质量。监理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从严把关:

●桩机就位检查。就位除检查桩位对中外,应选多个角度(90°、45°)用水准尺检查桩机的平整度;在桩机成孔过程中是否会沉陷倾斜变形等,这是控制成孔垂直度的前提条件。

●护筒埋设。根据现场已经校核过的桩位进行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超过50mm埋置深度为1—1.5m。

●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施工方根据锤击过程中各土层的情况,安排对泥浆比重进行检测,并根据工艺参数要求及时进行调整,提高成孔的速度,达到

泥浆护壁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于排除泥块、碎屑等。另外,成孔时发现难于钻进或遇到硬土、石块等,应协同施工单位及时检查,以防止出现严重的偏斜、位移等。

●冲击成孔:控制冲进速度:开孔时应低锤慢冲,软土层中以泥浆补给情况控制速度,在硬土层或岩层中以钻机不发生跳动为准控制钻进速度。●控制冲孔的垂直度:注意钢丝绳在孔中的位置,偏斜后应及时调整。

●要及时置换泥浆排碴;

●在冲进过程中,发生各种异常情况,施工单位应书面提出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如:塌孔、歪孔、斜孔、溶洞、斜岩面等。●冲孔进入持力岩层中每100-300mm深要清孔一次,以备终孔;

●施工单位在冲击成孔施工时应认真查阅地质勘查资料,如发现疑问应及时组织探孔或者验孔,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在决定终孔时一定要参考超前资料。

●施工单位认为冲进已达到中风化层(初始入岩),经第三方判岩单位及监理确认后,按照设计要求抗拔桩入岩不小于5m,抗压桩不小于1.6m,终孔后由监理工程师测量检查同意可以终孔进入下道工序。

●要控制孔内的水位高于地下水位1.0m左右,防止出现坍孔;发现轻微坍孔的现象应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调整泥浆的比重和孔内水头。对钻进过程中出现孔口泥浆面突然下降等情况应督促施工方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等。

3、钢筋制作、连接及下放的质量控制

1)钢筋笼的制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