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龙门中心小学数学教研组

一、前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是一门知识系统性强、逻辑性严密的学科,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或学得不扎实,就会对学习新知识造成障碍,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学。如果这些学困生在班级里达到一定数量,就会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导致教师完不成教学任务。小学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石,研究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有利于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我通过对班里的学困生进行摸底调查发现很多学困生的成绩都不好,而且作业经常完不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很低。很多老师在碰到这些学困生时通常缺乏耐心,不注重对他们心理特点的研究,有时候会采取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忽略了他们的内心感受。

因此,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从自身行为上真正转变教学观念,预防并减少学困生的产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的态度,让他们走出不想学习的阴影。要为学生创造自由、安全、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我认为探索研究学困生转化策略,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主要概念的界定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或学习积极性很差的学生。学困生存在于每一个班里,如何转化学困生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好了,才能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完成教学任务。那些学习成绩落后、学习积极性低的学生,主要表现为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不完成作业。

转化策略是帮助学困生改变学习态度、引导他们去喜欢学习的方法或活动。做什么事都要对症下药,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想法,对于不同的学困生要制定不同的转化策略。只有用对了方法,才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转变学习的态度,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合适的转化策略可以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对象、方法和过程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学困生提供表现的空间和时间,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帮助其克服自卑感、增强信心、磨练意志、迈向成功。

案例分析,要以点带面,探索转变学困生的方法和途径,并进行总结、推广。

2.研究内容

(1)调查分析

学困生的心理状况,不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原因。

(2)操作性研究

①在数学课堂上多创设条件,让他们更多地参与其中,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②每节数学课都巧设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困生的积极情感。

③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尽量给学困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④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在公共场合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

3.研究对象

山东省临沭县玉山镇益海小学学困生。

4.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现代教育理论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这些都为研究工作的展开准备了良好的条件。

(2)调查分析法:通过对我班学困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中了解本班学困生的心理,从而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及措施。

(3)行动研究法: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寻找提高学困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途径、方法、措施,

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5.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2018年9月——2018年10月

1.相关学科关于课题的阶段性小结、论文、经验总结。

2.优秀教学设计,特色个案。

实施阶段(2018年10月—2018年11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课题方案和研究计划开展实验,建立课题资料档案,调查、收集、积累和分析有关材料与实验数据,进行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总结和评估,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论文及有关课堂教学的资料等,探索对当前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提倡有效练习。

1.根据方案进行实施、探索、研究并完成中期成果汇报活动。

①课题组按照操作方案初步实施研究。采取边实验边思考,边学习边总结的方法,不断完善课题研究的方案。

②到课堂中听课、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共同探讨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撰写教学设计、进行课例观摩。

2.对研究方案进行修改、补充,使课题研究有效、顺利地进行,形成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策略。

总结提升阶段:(2018年11月-12月):

1.收集各类研究资料。

2.有关课题做好后期调研工作。

3.对整个研究脉络进行反思、梳理,提升理论和实践价值。

4.撰写结题报告。

5.成果鉴定与推广课题研究实验报告

6.论文集、参与研究教师的心得与体会,

7.优秀教学设计、特色案例、个案集

8.完善的学困生资源网站建设

四、课题研究过程与措施

本课题研究工作已进行了一年有余,现已完成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了解了学困生不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的原因,在课堂内外探索提升学困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方法,并根据实践研究,针对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1.对班级内数学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

(1)客观因素

①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很广泛。网络上的很多信息对年幼的小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他们无法正确分辨信息的利弊,再加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退学潮、打工潮的撞击,极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②家庭教育存在着差异。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当今社会家长的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们受教育程度高低不一,有很多家长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还有很多家长缺少对孩子的关心,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让学生失去了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让他们成为了老师、同学、家长眼中的“差生”。

③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化,而教学评价却依然很单一。现在的数学课本中很少直接告诉学生结论,而是通过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寻找并总结结论。这时老师就成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学习充满了挑战性。这样的课堂为数学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提供了自己探究的平台,而让那些知识薄弱的学困生彻底成为了观众,无法真正参与到其中。再加上现在教学评价的单一性,只用考试成绩去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优生和学困生很明显地拉开了距离。

(2)主观因素

①学困生学习兴趣低,他们缺少独自面对困难的自信,更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单独解决困难、克服困难。时间长了,他们就会彻底丧失学习的信心,然后就对学习产生了厌恶的心理,继而放弃,最后给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往后的学习中,他们就彻底自暴自弃了,一点也不求上进。

②学困生的知识过于零散,而且无序。学困生对于已学过的知识不能及时地掌握并运用好,从而无法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技能。这样就造成他们对于数学知识前后联系不上,跟不上新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学习分化,就会导致学困生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

③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差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原来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自己探索、合作交流去学习新知识,而老师只是引导学生如何去探究。对于学困生,由于他们基础知识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让他们成了合作学习的观望者。

2.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探索

(1)学困生转化的前提是为学困生建立档案,了解其原因。

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就得先调查了解学困生的基本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为每位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并对学困生的心理状况和家庭情况进行分析整理。要结合学困生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及其生活环境分析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思想状况等心理特征,掌握学困生的学习能力表现、学习成绩状况,为制定转化策略提供依据,为不同的学困生制定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在为学困生建立个人档案时,我们通过教师家访、问卷调查、单独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知识储备、家庭生活条件、对待日常学习的想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学困生建立的档案有《家庭情况调查表》、《学困生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学困生思想状况调查表》并且保存了学困生转化前后的各项作业。我们通过这些对每个学困生不

想学习数学的原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相对应的转化策略,帮助学困生走出厌学的困境。

(2)转化中要一直心存爱心,用爱来转化学生。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要时刻信任自己的学生。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教师的爱能唤醒学生的精神世界,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学困生对自己充分信赖。我们每一个教师在帮助学困生转化的过程中,要始终对学困生充满爱心、信心、耐心。当他们对所学知识没有掌握好时,要及时热情地辅导他们;当他们犯错时,不能带着情绪上来就批评,要压住心中的火气,选择适当的方法去教育他们;要容得下他们经常犯错的行为。

爱心对学生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阳光。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是帮助学困生转化的核心。但学困生对老师往往时时戒备,时刻提防着老师,对老师的爱不予理睬。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老师对学生所有的关爱以及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常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学困生和老师在情感上能进行交流,学困生那紧闭的内心世界才能向老师敞开,这样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才不会白费。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更多的温暖,用真情感动他们,用爱心去熔化他们心中的冰山,唤醒他们内心的自信,让他们释放出他们隐藏的能量。

(3)课堂上多鼓励,让他们多参与其中

心理学认为,学生渴望获得成功的心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教师要多鼓励学困生,给他们自信,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在帮助学困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一是调整学困生的座位。很多学困生上课听讲不认真,爱做小动

作,可以把他们安排在老师经常注意的位置上,让他们心里有压力要认真听课。学困生的同桌安排学习成绩好、爱帮助同学的学生,让他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多帮助帮助。

二是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战场,因此如何提高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多提问学困生,提问既可以让学困生集中注意力听讲,又能检验他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提问时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因为学困生本身基础知识就比较薄弱,如果提问的问题难度太大,会打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而简单一些的问题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而且在学困生回答完问题后老师一定要及时给予评价。这样不仅给了学困生一个表现的机会,也给知识的学习起到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效果。

三是认真批阅学困生的作业。学困生的作业是反映他对新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最真实的反馈,老师通过批阅学困生的作业可以了解他掌握的情况,决定是否要单独再进行辅导。而且在批阅时评语要尽可能地写详细些,比如哪些地方进步了、哪些地方掌握得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继续努力等等。这样可以让学困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总之,课堂教学是学困生转化的主阵地,学困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质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

(4)及时激励学困生,提高其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激励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要比平常高出3~4倍。”恰当的表扬和鼓励,能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①作业评语多些鼓励。作业评语是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的一种很

好的途径。在批改作业时老师不要吝啬自己赞美的话,尤其是对学困生,他们更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和鼓励,恰当的评语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你做得真棒”、“进步真快”、“你的想法很棒”等评语,一句短短的评语所起的效果有时胜过与学生谈一次话。当学困生的作业有错时,可以写上:“你能知道这道题错在哪里吗?”然后教师再针对错因对其及时进行指导。作业有进步时,加上几句鼓励的批语,鼓励他再接再厉继续努力。这样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收到转化的效果。

②课堂上多表扬多鼓励。对于学困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要更加注意对他们的评价。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也是教师与学生直接进行交流的地方。课堂上适当的表扬鼓励,可以极大地增强学困生的信心,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如:“你观察得真仔细”,“试一试,相信自己可以的”,“你的见解很独特”,能够有效地增强教育教学的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③对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的表扬。如何提高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根本,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当学困生在某一方面表现很好,对学习有了一点兴趣时,教师一定要及时地抓住这个闪光点并及时地鼓励。被教师们公认头疼的学生B,做什么事都很拖拉,比较懒惰,课堂上很少发言,学习中只是死板地被动接受知识,一点也不愿意动脑去思考问题,成绩总是跟不上去。但那次学校手抄报比赛她获得了一等奖,让大家刮目相看。教师以此为契机,利用主题班会进行宣传表扬,并鼓励她:若能在学习数学上刻苦努力,就更优秀了。她听了之后非常兴奋,对学习数学有了很大的兴趣,也有了十足的动力,产生了很强烈的求知欲。从那以后,她在课堂上能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了,而且课下也经常来问问题。加上教师及时的鼓励表扬,并在课下多加辅导,她进步很快,本学期每次检测都在82分以上,期末检测取得了93分的好成绩。

总之,教师要善于捕捉学困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恰当的鼓励,这样可以唤醒学困生的积极性,让学困生在学习上有充足的动力。

(5)家校及时沟通,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表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加快,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没时间去关心孩子,对孩子的学习放任自流。有的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任务,他们管不管无所谓,忽视了自身在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所应起的作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愿望,但现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期望相差很多时,往往他们对孩子埋怨指责,给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从而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了抵触或恐惧心理。因此,家校之间密切联系,全面了解学困生的日常表现,增进家校间的沟通、理解、信任、支持尤为重要。实践证明,教师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可以很好地拉近教师与家长们的关系,拉近学校与家庭间的距离。学校家庭步调一致可以很好地促使他们的智力、情感和个性健全地发展,使之稳步提高,走出学困生的行列。

(6)加强辅导,打好基础。

学困生学习成绩差、跟不上教学任务的根本原因是基础知识差。基础打不好,学习新知识肯定跟不上,时间一长就成了恶性循环,导致不会的知识越积越多。因此,帮助学困生把基础知识打牢,提高其基本技能,才是转化学困生的保障措施。

①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课下帮学困生补习补习。

对于学困生来说,让他们在课堂上把每一节课的知识全部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课后辅导就成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重视课外辅导,势必会给他们造成前后知识衔接不牢固,时间长了,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将会越来越差。因此,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也是转化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应

抓住以下几点:

一是在课前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为新课学习铺垫好。学习就像盖房子,基础打不好,房子就盖不高。因此,帮助学困生打好基础,是其学习并掌握新知识的前提条件。对学困生来说,学习新知识之前,帮助他们把之前相关的知识复习一下,可以为他们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二是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一节课的结束并不等于教学工作的结束,课堂教学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尤其是对学困生作业中所出现的错误,老师要更加注意,要再多花些时间和精力,让学生重现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对学困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当天的问题一定要当天解决。

三是淡化分数的概念。对于学困生成绩,教师要淡化分数,让学困生不再对测试产生恐惧心理。每次单元测试时,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知识、最乐意接受帮助的时候。教师可以借此机会穿梭于几位学困生之间,适时予以点拨,学困生掌握知识的效果非常好。

四是测试后为学困生“开小灶”,帮助他们重树信心。测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也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不能让分数成为最终的目的。测试后,如果“学困生”卷面答题不理想,可以先不给他们打分数,与他们进行交流后,再出一张题型相似、难度相近的试卷,鼓励他们树立信心,珍惜第二次机会。当他们取得优秀成绩时,认识到“我能行”,也会和学优生一样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学习信心。

②同学、老师之间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帮助学困生掌握新知识。

学困生很多时候不愿意向别人请教问题,他们内心都很自卑。实践告诉我们,开展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老师与学困生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可以及时地解决学困生遇到的难题。学习好的同学帮助学困生

讲解新知识、检查作业等学习任务,既锻炼了自己又帮助了同学,而且还减轻了老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学困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了同学的关心,增进了他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友谊,自己也在他们的帮助下取得了进步。

五、研究成果

在实践过程中,我校对大多数学困生能在学习上取得如此进步感到很欣慰,付出的汗水没有付之东流。有收获但也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思考:

首先是对新课程实施的思考。新课程的实施,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新知,学习的过程很快乐,但对于教师的要求却是非常的高。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更是引导者。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究新知?需要老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能力,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还要把课堂上的数学带到社会。这样就让老师感到很累。

另外,对参与本次调查学生的任课老师来说,就要花很多时间去协调某个教育环节,对调查的学生应该注意什么,就应该与其进行沟通,否则会出现适得其反的副作用。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创设一个快乐的学习氛围还须进一步研究。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河”,转化数学学困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需要一直面对的工作任务;需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为他们打牢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让学困生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镇头中学宋雪琴 一、课题的界定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学困生过多已成为制约农村初中数学整体教学质量全面提高的瓶颈,如果学校教育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根本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充分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与培养学优生一样重要。尤其在当前学校反思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不让一个掉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行义务教育后,我国初中教育对象已由选拔择优扩大为全部小学毕业生,不仅使学生数量增加,更主要的是学生之间差异的扩大,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近几年的数学中考成绩反映出全县中考数学成绩低分率都在30%左右,有些农村中学甚至更高。这其中主要原因是这样一部分学生群体的数量有增无减,他们表现为或缺乏自信、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或对完成数学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或在心理上对学习数学有较严重的厌恶感、恐惧感,或缺乏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恒心;或没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上如果缺乏了自觉性和主动性,处在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以至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落后状态,有的甚至很难跟上班级整体的正常教学。 本课题着重要解决的问题:调研、分析“学困生”形成的个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研究如何通过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相互配合,课堂内有效的分层教学和课外的恰当的“因材施教”的辅导等,努力促使“学困生”的转化,大面积提高全班整体数学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主要内容: (1)农村初级中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包括研究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个人、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因素。 (2)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关注学困生、适应学困生,研究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3)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辅导转变学困生。 (4)教学日记促进学困生的转化的研究。 2.研究方法: 借鉴现代教育理论,采取行动研究法,在实践中提升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完善实践。采取跟踪调查法、量化分析法等通过制定计划、方案实施、反思总结等阶段完成。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对学困生基本情况调查 1、根据上学期期末数学成绩统计情况确定及格线以下的学生作为摸派对象 2、深入具体班级进行调查摸底 具体形式:(1)观察学困生的课堂表现 (2)查看学生作业情况 (3)走访学困生的家长 (4)与有典型代表性的部分学困生座谈 (二)汇总、反馈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主要从家庭、社会、学校三个方面总结学困生形成的:①智力因素②非智力因素 (三)研读有关的教育理论专著、期刊,边学习、边思考,做读书笔记,

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摘要:学困生转化问题在各科教学中都是不可避免的,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尤为突出,并且至今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已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是大家关注的难点。本文就农村小学数 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进行一些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转变策略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学困生”在每一个班级每门学科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在农村小学数学学科中, “学困生”的数量更大,形势更为严重。 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全面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让每 个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发展呢? 1.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 本人长期在农村小学任教数学,通过对后进学生的观察与研究中 得知,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自身原因:①数学理解能力较差。在调查中,90%的“学困生”在回答为什么数学成绩不好时,都说是因为自己“笨”、“不聪明”,这实际上是他们的数学理解能力有待提高。②学习方法不正

确。好的学习方法能“事半功倍”,而不好的学习方法却是“事倍功半”。数学学习更需要好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而“学困生”上课经常开小差,懒于思考、怠于回答问题。对于新知,学困生是往往死记硬背,记得慢,忘得快。此外,“学困生”的学习自觉性就很差,他们必须在家长、老师或班干部的监督下才能学一会儿。1.2 教师的原因:现如今农村学校老师大多数住在县城,天天往返于家校之间,很少有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另外,他们多数想调到县城或城郊学校,因而他们教学积极性不高。此外,部分老师没有因材施教。因为我们教师不能根据每位学生能力差异,却经常让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就导致学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吃不了”的学生不仅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还会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歧视,造成他们对学习无兴趣,自信心下降, 成绩会越来越糟糕。 1.3 家庭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下的农村,绝大多数年轻的父母都外出务工,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往往是疼爱有余、严厉不足,因为知识的原因,辅导更是无从谈起。一些学习自觉性、自制力差的孩子就会由拖拉作业到不做作业,很快沦为“学困生”。 1.4 学校原因:农村小学由于受到很多客观因素的制约,无论软硬件与城里的学校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从而导致农村小学生 源的质量要比城里学校差的不良局面。

最新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 在工作中,老师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下面整理了数学学困生的辅导计划,一 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学困生辅导计划一:一、情况分析 小学三年级数学学困生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遇到较难的题便等老师的答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首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在工作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一视同仁,不溺爱优秀生,不鄙视后进生。今学期制订 出转化计划如下: 二、具体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发现闪光点,创造成功的机会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积极引导他们参加教学活动,多鼓励他们, 发现闪光点。就算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你写的数字字很漂亮”、“你很聪明,老师喜欢你……”也能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师生之间应在合作、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起互信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业的进步和思想的转化,树立他们的自信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

心。多问他们简单的问题,让他们有机会体会成功的喜悦。让后进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挑选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 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 (二)、用爱心去温暖,用耐心去呵护 多花一些时间了解后进生,理解他们,尊重爱护他们。在课堂上优先对待他们,不要总把目光停留于优等生。要心里时刻装着后进生,时时处处为他们着想。如面对调皮掏蛋的学生时,教师要有涵养,不要急躁冲动,要机智地巧妙化地让问题留到以后再想办法妥善处理。 (三)、教给方法,提高兴趣 后进生普遍存在基础不扎实的情况。从简单的、他们有能力接受的方法去做。例如:自我复习时,定时检查复习效果,及时在班里表扬鼓励。亦可求助于成绩好的同学或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老师做做小事。叫他们做,亦即从侧面说明老师重视他们,看得起他们,没有遗弃他们。他们的心里总会有小小感激。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吧!”在谈心、交往的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过来,可进行有关学习的交谈,用行动去证明你作为老师的是从心里 面想他们学好。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一面坡中心学校四年组杨雪 一、课题背景及立项 1、课题名称: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2、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伴随着全国课堂改革的春风,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广大实验教师都能及时地融入新课程,用新的课堂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我校随着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盲目尝试到有序运作,从注重形式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识、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中来,使合作学习具有实效,这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自从学习了洋思、杜郎口、横水初中的课改经验后,经四年组教师的研讨,最终确定“课堂小组合作中的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 二、课题简介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内的自主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激活学生的主动性,保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在接纳不同观点、扩展视野的同时提高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创造了充满生机的课堂,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对于“学困生”而言,如果组织和运用不当,往往是有形而无实,学困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着诸多障碍,主要体现在意志、情感、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意志障碍主要表现为目的不明确、心理较脆弱、兴趣不浓厚、缺乏稳定性等方面。情感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消极评

价的影响、家长期望值过高、教育方式不合理、同伴歧视、个性缺陷等;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欠缺、思路不够畅通、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等。在小组学习中,解决了学困生问题,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小组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应。 三、课题主持人及课题实验学校 1.课题小组成员 组长:学校领导及双研工作室成员副组长:刘秀杨朱世友 成员:杨雪王雅芳张晨君宋翠菊郭凯荣邵丽红孙兆明 2、具体分工: 组长: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进行理论指导。 副组长:深入课堂教学,及时总结课改工作中的成绩与不足具体指导实践和评价。 课改成员以学科组为单位,负责学案的设计和审核,给同学科教师上好示范课。 3、实施年级:四年级 班数:6个 4、时间规划: 2012年3月—2012年7月,学习先进的课改经验,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 2012年3月—2012年3月,开展同备同讲一节课活动,规划小组合作学习。 2012年4月—2012年7月,撰写课题研究与结题报告。 5、课题研究的目的和预期目标。

(论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 坡脚小学卢敏 摘要: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每位数学老师经常关注、交流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学困生沟通,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使他们摆脱“学困”的境遇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小学数学中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和转化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分析学困生形成的原因,结合数学教学,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措施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学困生的学习问题是每位数学老师经常关注、交流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让数学老师头疼的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一种冷漠的态度对待学困生,从一开始接手这个班就对其戴上一副“有色眼镜”,课堂上对其视而不见,然后课后利用大量业余时间或占用其他学科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填鸭式”的灌输辅导。老师为学困生感到心力交瘁,可学困生往往没有什么大的变化。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有效地与学困生沟通,从根本上帮助学困生,使他们摆脱“学困”的境遇呢?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一、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家庭方面的原因: 1、教育方法不当。要么是溺爱,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小公主”“小皇帝”式的环境中;要么是粗暴,使学生在呵斥和棍棒中学会仇视一切“教育”;要么就是放任,孩子在“自由”中养成了懒惰和散漫。 2、家长行为不正。“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已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为数不少的第一任老师却不知不觉地以自身并不美好的言行影响了孩子。 (二)学校方面的原因: 1、教师和学生的歧视。学困生往往是因为某些原因被老师冷落、辱骂,甚至体罚,因而被同学孤立,使其丧失了自信更丧失了自尊,更严重的是在他们心中产生对教师乃至对教育的敌意。 2、教学的失误。这主要体现在教学上的“一刀切”,让所有学生齐步走,不断积累的学习成绩差异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沦为“学困”。 (三)自身的原因: 1、体质较弱或身体某方面的疾病,自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佳,以致成为“学困生”。 2、智力状况。个别学生反应迟钝、接受能力较弱,也是他们学习感到困难的原因。 二、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1、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教学重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学困生对抽象的东西比较难于理解。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能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达到声形兼备的特点,带给学生良好的多种感官刺激,激发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获得内心喜悦和享受,也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思维更为活跃。 2、注重感情倾斜。学困生几乎是从受教育起就伴随着呵斥、嘲笑、辱骂甚至体罚,因此老师对学困生真诚的爱,是转化他们的第一剂良药。这种爱不是故作特殊的偏爱,而是自然而然的和其他学生一样平等的爱,不然他们会觉得老师对他们是另一种形式的“另眼相

王静涛--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案例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 自从踏上教育之路,我经常碰到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他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领悟力差,反应慢,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过程。这既是已经遇到过的,今后也不可避免。如何让这一小部分学生在小学数学上摆脱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存在的问题 我班学生杨凯同学在低年级时,数学常考二三十分,严重影响班级及格率。因此,我在综合评估之后将杨凯列为数学学困生转化名单之中,经过这一学期的转化工作,他的数学成绩已经由之前的二三十分,提高到现在趋于及格,之间虽有反复,但总体来看,还是有所提高,重要的是该同学在学习态度方面,学习习惯上的变化是难能可贵的。 开始的时候,将该同学列为转化名单也是心存顾虑的,在教学经验以及转化学困生所拥有的经验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对教师来说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也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问题产生的原因 在与该同学的家长沟通之后,发现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前的基础没打好,20以内的加减法都还用手指头来算,更不用说使用熟练了,这就导致他在口算方面跟不上,在做计算题和解决问题等题型时速度跟不上,准确率又低。口算基础没有打

好,阅读的习惯也没有养成,将来到了高年级,就会出现学业落后、成绩不良的现象。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端正。在学习习惯方面存在“等、靠、要”的坏毛病,等老师来教、来督促,靠别的同学来帮忙,学习不主动,不自觉,爱贪玩,克服困难的意志薄弱。3、家庭缺少必要的辅导、教育。在经过家访后,了解到该生的爸爸在外打工,早出晚归,几乎没有和该生交流的一丁点时间,妈妈是文盲,不识字,还要照顾两岁的弟弟。因此,家庭上对该生梳于管理,缺少辅导。 三、转化的方法 针对该同学的实际情况,我制定的转化措施如下:1.加强心理沟通,树立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利用课下时间找该同学谈心,关心他的学习、家庭生活等方面,久而久之,拉近了与该同学之间距离,消除了隔阂,该同学对我也有亲切感。之后,多与他讲一些学习上的道理,树立其学习信心,让他在学习上有主动性。在课堂上多关注他,让他有表现的机会。2.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间帮助他补习落下的课程,结合他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充一些以前他缺漏的东西,以使他的基础打得尽量坚实一些。纠正不良学习习惯,建立错题集,收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错题。3.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转化过程中我坚持对他以鼓励、表扬为主,以一个朋友的立场去引导他,增强他的学习自信心。4.家校合一。与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知道,即使是文盲,也能做到对孩子的监督,教给他们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关心孩子的学习状况,不能纵容孩子,增强教育的合力作用。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分析 学困生接受知识有些缓慢,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更加尊重学困生的人格,理解他们的苦衷,能关注到他们的接受能力,体谅他们的难处,不但要走近他们,更要走进他们的心灵,多鼓励,少指责批评,要用爱去温暖、关怀他们。更不能以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去讽刺,挖苦他们,以免加重他们的自卑感,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标签:小学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 每个班级都有一些不但学习习惯不好,基础知识差,而且对知识接受能也很差的孩子,对于这些群体,需要教师能有效地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小学习惯,能从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以关心与帮助。比如,我班有一位学生,他对英语毫无兴趣,上课不听讲,下课不写作业,成績很差。记得有一次,我去抽查作业,到头来,全班又是他一人没写作业,当时我气急败坏,想好好教训他一顿,谁知,他却满不在乎地望着我,神情还很得意,看到他这样,我忍住了。我突然意识到我需要做点什么了。因此,面对学困生,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放下教师角色,从朋友做起 人们常说,老师跟学生的关系,就像猫和老鼠,作为老师,可能很不好意思承认这一点。所以,在课堂上,我是老师,在课下,我要做朋友,在空闲之余尽量放下自己的身份,多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帮助,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摸清他们的心灵,兴趣和爱好,要处处留心,事事留心。让他们能感觉的到你对他们的爱,让他们能够放下对老师的戒备心理,打破心理障碍,真正走进现实的心里面。 二、找对切入点,激发学习兴趣 常言道,“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知者”。可见,学习的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要我学与我要学,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试图用如下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1.创造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意美以感兴;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比如利用图片。实物展示,幻灯片,录音,音乐烘托,语言描述等都是创造悦目,悦耳,悦心的情境。2.创造激发情感共鸣的情境如(1)老师运用谜语,故事,电影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2)通过动手操作,激起学生学习兴趣。3.创造寓教育于娱乐的情境教育家王夫之认为:学习的进程有知学,好学和乐学三个境界,教育家陶行知也多次强调寓教于乐的原则,因此,我们就必须在教学与教育的过程中,既要有教育性,知识性,又要有趣味性,愉悦性。如教师利用猜谜语,角色扮演,或游戏,或讲述身边的真人真事小故事等等,这样能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的方法,不但能主动拉近师生距离,更是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表现的尽善尽美。

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结题报告

如何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教育工程。教师要把这项工作当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日常生活中,都应时刻关注学困生的转化,这样,才能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困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却是班上的消极因素,若不及时做好转化工作,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班风。有些学困生也常常是家庭的主要负担。所以,能不能做好学困生的工作,不只是关系到一个学生的前途,还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一个班级的荣辱和社会的风气。 课题组成立以来,根据我校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从调查入手,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跟踪调查等多种方式,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心理负担、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并进行了细致的跟踪教育,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许多教师、班主任不仅有效提高对学生指导、教育能力,同时提升了处理和学生关系的能力,有效的降低了职业风险,提高了教育教学效益,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紧密结合,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选定“学困生转化工作”做研究的课题,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决定的,这个课题已结题,现将研究情况报告如下: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

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原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把成长困难学生称为“难教儿童”。苏霍姆林斯基把成长困难学生分为两类,一类是由于种种原因而在智力发展上有偏差的儿童,他们不愿意学习,且学习成绩不良,另一类是道德修养上有问题的儿童,这是一个“学坏了的孩子,令人讨厌的孩子,不讲道德误人歧途的孩子”。小学学习困难学生转化问题的研究是指通过探究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学生成为学习困难学生发展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认真系统的教育转化,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取得进步,让他们增强学习信心,智力得到正常开发,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他们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研究的内容: 1、学困生问题的调查和反思 2、学困生的特点、分类和成因 3、学困生行为、学习习惯的研究对策 4、学困生课堂教学的研究对策,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师生情感的研究对策 5、学困生教育管理及教育评价的研究对策 6、学困生心理辅导及家庭教育的研究对策 研究方法:在课题研究中,采用调查法、分析比较法、谈话法、观察法、实验法、情感排障、教学渗透等方法。以行动研究、个案研究为主,辅之以文献研究。 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 化策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陶行知也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1、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 2、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 3、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二: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1、加倍关爱,排解压力,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压力也都挺大的。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歌德曾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教育者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那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三:从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困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各不相同,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显然也能跟上。又如五年级学生在练习x-5/8=1/4时,学困生在解答这个方程时显得相当吃力,通过了解他们解方程的知识经验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于是,我给他们补上了基本关系式,他们记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练习时同样出错,我最终发现原来他们在认

学困生转化研究结题报告

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主导思想: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他们过多得到的是失败的苦涩,很少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面对教师的漠然置之,家长的批评责骂,同学的冷嘲热讽,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对实现自我价值失去信心。由此可见,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会成功,与培养中、优学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唤醒学困生进取的意识,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课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二)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学习。 (2)学生基础差,跟不上班。 (3)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适当、不合理。 (4)不完整、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条件,促其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4.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5.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6.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对象、我校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方法 :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对比法、跟踪调查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 四、研究成果 : 通过调查、观察、谈话等几个步骤的准备,我们确定了李佳彪、王新民等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进一步展开调查、统计、观察、访谈,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语文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经常不知所措,分析综合的能力较差。 4.依赖心理强。上课依赖老师,作业依赖同学,把语文学习的希望寄托在老师和同学的身上。

[原创]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

[原创]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的开题报告“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研究”开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提高国民素质已显得愈来愈重要。而国民素质的提高,教育是关键,占全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村教育问题就更为重要。 数学学科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其学习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发展。如果不加强对这部分学习困难生的教育,势必将影响到他们将来的学习和发展。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还有着与城里孩子所不同的地方,比如有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根本谈不上对子女学习的检查和督促;还有的农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不高,对子女的教育只是偶尔落实在口头上,没有一个长期的、完整的、持之以恒的培养计划等等。因此,我提出了《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个案研究》的课题,试图找到农村小学学困生的致差原因,并对症下药,一一加以解决。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教育词典中对“学困生”是这样定义的: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新课程理论认为:每一位学生都是金子,他们的潜力是巨大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观察、分析和研究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点和生存现状,做到因材施教,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有效转化数学学困生,真正做到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和谐发展,健康成长。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最早研究“学困生”这一问题的专家是摩根。赞科夫从情感、意志等特点分析差等生;布德威克、韦纳等人研究“学困生”的失败归因特征;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困生”的实质是学习个体自信心缺乏与自我概念的消极;布鲁姆

信为“学困生”学业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及不恰当的教学方法造成的等等。 在国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开始重视对“学困生”的研究。戴湘华,吴祥帧,王铁军,徐仁德等 近年来,我国在“学困生”领域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上来,同时也在更加深入地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为此,我国教育工作者从家庭教育、教育教学、学科教育、认知心理学等多领域入手,做了大量的干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前人的这些研究,为我们课题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四、课题研究的价值 (一)呵护学困生心灵。 教师引导学困生有自己的优势,让学困生在心理上是健康的,向上的。 (二)、有利于新课改。 新课改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促进全体学生全面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学困生优势培育强调促进全体学困生面素质获得平衡发展,如果我们的设想与结果一致,则可以为小学新课程改革实践提供一定的经验,将全 对于整个小学新课程改革甚至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型课程改革都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有利于公平教育实践。 基础教育界歧视学困生的现象还有存在,忽视学困生教育的教育者也不乏其人,这种学校教育不公平现象必须杜绝。这样,学困生就不会掉队,可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自然公平。 (四)、有助于社会发展。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经验分享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经验分享 在几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我有一点深刻的体会,那就是教师要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困生,因为我相信教师的关注与用心,一定能换来学生的进步与信心,有了学习的信心,就会有进步的希望。 我认为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整个数学学习过程,包括听讲、回答问题、完成作业及进行考试等,学习数学需要周密的思考、细密的习惯等,因此只有全面、动态地关注他们的数学学习过程,才能深入、细密地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才能更好地引导、促进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才能体现出数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对于学困生来说,培养他们优良的学习心理是很必要的,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培养学生们优良的学习心理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从认知层面上讲,学生们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信心,我认为这些是小学生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从中也能体现出学习心理的重要性。 此外,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师生的互动、学生的思考都能很好地体现学生们的数学学习心理。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的课堂表现,能确凿地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及时、有用地进行教学反馈。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上,教师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心理,在此基础上,创设欢愉的学习氛围,体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记得在一次跟进练习中,在讲了圆的面积之后,给同学们出了如下题目:给出了一个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学生们都在分析、思考,对于学生们来说,做到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是十分必要的。 我认为在上述例子中,能体现出学习心理的重要性。 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困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何为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大家对于这一点都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我认为习惯体现在多方面,诸如预习、听讲、练习、考试等。在上述环节中,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如专心、积极、工

小学数学六年级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六年级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结题报告 市第三小学凤明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界定 1、本课题涉及的“数学学困生"指智力正常,但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成绩暂时落后的高段学生。 2、小学数学高段学困生成因: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外因互相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学困生成因也各有不同。只有找到本校数学高段学困生形成的因和外因才能对他们对症下药。 3、转化学困生的对策研究:探索出对小学数学高段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 二、课题研究的起因 “学困生”问题是每个班级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这类学生大约占全部学龄儿童的8%—10%,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目光,因此,对“学困生”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就我校来说,学生大多来自普通家庭,有经商、打工、生活困难、家庭离异等较为复杂的家庭环境,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也有部分家长思想不重视,再加上周边环境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效果不理想,学业滞后,从而出现厌学、畏学情绪。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制约着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高段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显得更为迫切。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总结出小学数学高段学困生形成的因和外因,探索出对小学数学高段学困生转化的有效策略。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总之,使他们达到课程标准的最低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研究意义 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它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基于学习者的背景知识与先前经验建构新知,它倡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有效构建。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 2、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认为:人类存在八种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知智能与自然观察者智能。这八种智能只是组合和发挥程度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他认为教育应该激发每一个人潜在的智能,给每个人以多样化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摘要: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数学学困生已经成为阻碍课堂教学效率 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转化数学学困生已成为每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 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出发,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 性以及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学习兴趣;成功体验;转化对策 新课标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 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这些都阐明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而数学后进生就其个人成长来说,由 于学科的基础与工具性,及将直接影响到对他们的后继教育、身心健康、全面发 展与成才问题;对教育来说,关系到学科教学的平衡性与课程改革的重大战略和 基础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计;对国家来说,关系到劳动者的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升。 因此,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初 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出发,探讨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必要性以及转化初中数学学困 生的对策。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征 所谓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是学习成绩低下,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学习 困难的学生。数学学困生除具有一般学困生的共性外,还有其独有的特征。其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意志薄弱 经过对多年来的学困生的分析,发现学困生对学习数学知识普遍缺乏兴趣, 求知欲低,意志薄弱,特别对于某些抽象性较强的概念、定理的学习,更是难上 加难。有些学困生,一遇到计算量比较大、计算步骤比较繁琐,或者是一次尝试 失败,甚至一听是难题或一看题目较长就产生畏难情绪,缺乏克服困难、战胜自 我的坚韧意志和信心。 2.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 调查表明,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是影响学业成绩的又一因素。初中生, 年龄小,学习的自主性差,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 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学习出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学习被动。作业练习马虎应付,甚至抄袭了事,解题过程杂乱,没有逻辑性;最后导致数学科的成绩下降 3.缺乏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试教育思想严重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学困生往往受到冷落,上课时很少受到 关注。教师教学的难度与进度只适应班上数学成绩中上等的学生。学生的负担过重,心理压力大,使得本来在学习品质和学习积极性方面较差的学生变得更加消 极和被动,从从而导致他们怕数学、厌恶数学,最终放弃数学。 4.缺少成功体验 数学学困生往往怕解题、怕吃苦、怕动脑筋,一旦失败的体验多于成功的体验,数学成绩一直不能满足自己的期望,数学学习就变成了一幅沉重的负担,长 期处于困惑、苦恼或失望之中。沮丧、自卑、抑郁、退缩、被动的情绪体验最终 导致这些学生严重的自我否定观,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 (1)基础不扎实。这些数学学困生在小学的时候数学基础就很差,在数学运算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

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研究 卫子镇小学商有福“学困生”,顾名思义,是指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她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所学知识领悟力差,反应慢,经常不完成作业,学习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过程。如何让这一小部分学生在小学数学上摆脱困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现就我帮助李涵同学摆脱数学学习困境的一些做法,来探讨转化农村学困生的方法。 一、基本情况 李涵,女,二年级二班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由年事已高的外祖母监护。数学基础差。她上课回答问题时总是低着头,说话时声音很轻而且含糊其辞。每次轮到她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嘲笑她;她的作业也存在很大问题,字迹潦草,错误率较高。她上课时萎靡不振,下课时却生龙活虎,时常找一些新鲜玩意和几个同学一同玩耍。自控能力差。星期天根本不会自觉地做作业,学习成绩极不理想。 二、成因分析 (一)自身因素 该生态度不够端正,学习方法欠佳。比较贪玩好动、倔强,导致成绩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懒惰、散漫,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基础不够扎实,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也使自己在学习上缺乏自信。 (二)家庭因素 家长不够关心。李涵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很难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外祖母平时只管吃穿,无力照管孩子的学习。正因为如此,

她从小就厌学、贪玩,习惯了差成绩。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学校因素 李涵原来的老师对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在一年级这个极其关键的时期,没有好好把握。好习惯没有养成,坏习惯却愈演愈烈。现在老师对她的要求似乎又有点过高。对孩子过高的要求,过高的期望,又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对学习失去了信心,有点自暴自弃。 三、转化措施 (一)挖掘闪光点,激发自信心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去捕捉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待孩子的缺点。努力架起沟通师生感情的桥梁,用一点点的爱、一滴滴的情,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所以我经常抽空找她谈话,了解她的爱好,并鼓励她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段时间后,回答含糊的情况有了明显地改善,同时,在每次的单元考试中成绩有了一定提高。虽然,从整体成绩来说,她的进步并不明显,但可以看到她在上课和作业方面有了很大进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公平地对待班中的每一位孩子,对孩子不忽视、不歧视、不疏远,关心她的学习、生活,经常性地与她沟通交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觉得老师是公平、公正的。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帮助树立自信心。 (二)用“偏爱”去激励 课堂上,我对她特别关注。上课经常提问她,但是选择一些难度较低的问题,,让她跳一跳也能摘到苹果,尝到成功的喜悦。一旦她

《学困生转化研究》结题报告【内容详细】

《学困生转化研究》结题报告 阜宁县郭墅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课题提出的主导思想: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素质教育实际上是以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心的国民教育,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是一个个思想感情、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各不相同的人。一个学校,一个班集体,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中生和优生的层面上出不了成绩,也不叫素质教育。所以我们更应该充分调动学困生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揭示学习规律,教给学习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农村小学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教师忽视了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就谈不上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学困生由于成绩较差,他们过多得到的是失败的苦涩,很少尝试到成功的喜悦。面对教师的漠然置之,家长的批评责骂,同学的冷嘲热讽,常处于被遗忘的角落。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产生了厌恶,对实现自我价值失去信心。由此可见,转化学困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活动体会成功,与培养中、优学生同样重要,尤其是在当前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重视对学困生的关爱和帮助,不让一个学困生掉队,唤醒学困生进取的意识,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课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二、课题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学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二)弄清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对学习没有兴趣,不喜欢学习。 (2)学生基础差,跟不上班。 (3)学校和父母的教育方式不适当、不合理。

(4)不完整、不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不良的学校周边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培养学困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困生”的学习欲望 2.创设条件,促其参与,为“学困生”提供展示的平台 3.加强“学困生”意志的培养,保持学习的愿望持久性 4.开展互帮互学的活动,座位的排列尽量让中、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课后“小老师”的作用。 5.利用家长,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 6.发掘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 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对象、我校三、四、五、六年级的学生 方法:运用观察法、谈话法、教学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分析法、对比法、跟踪调查法、榜样示范法等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四、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观察、谈话等几个步骤的准备,我们确定了李佳彪、王新民等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进一步展开调查、统计、观察、访谈,找出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内部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大多数学困生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坚持学习,作业照抄,平时贪玩,经不起诱惑,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自卑心理严重,缺乏自信心。考试屡考屡败,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内心深处一般都很自卑,缺乏学习信心,心理上敏感、脆弱、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学好语文缺乏自信心。 3.学习方法策略运用不当。学困生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没有形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遇到探索性问题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