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语文导学案

三下语文导学案
三下语文导学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

二年级语文导学案 1、找春天(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羞”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过程与方法 4.课文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教学本课着重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充满感情的朗读中感悟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5.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二、学习重难点 1.重点 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2.难点 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三、知识梳理 本文以“找春天”为题引导读者走进春天,感受春天的无限美好,去发现春天的特点。 四、学法指导 本课语言优美,充满儿童情趣和文学色彩。在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春光的美好的基础上,再结合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由说说初春的特点,从而能够体会课题中的“找”字,体会课文表达的发现的乐趣。 五、学习过程 (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 教师口述目标,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 1.自学指导 (1)认识“羞”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3)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春天。 2.教师设问 (1)自由轻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并多读几遍。。 (2)在小组里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认识的生字,注意借助汉语拼读准字音。(3)自读或小组合作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后说说课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读着课文,你感受到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春天的呢?画出描写这种心情的词句好好读读体会词语蕴含的意思。 (5)你从“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这个句子中体会到什么?(6)作者找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想想文中的小朋友发现了什么?该怎样读出发现春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1.春夏秋冬(1)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了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的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 冬》 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姓氏歌》 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小青蛙》 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 兴趣。 《猜字谜》 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1. 春夏秋冬………………………………………………………… 2~3课时 2.姓氏歌………………………………………………………………2~3课时 3.小青蛙………………………………………………………………2~3课时 4.猜字谜………………………………………………………………1~2课时 语文园地一……………………………………………………………2~3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1.春夏秋冬 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集

猜字谜 【学习目标】 1.认识“相、遇”等 12 个生字和又字旁、两点水 2 个偏旁;会写“红、时”等 7 个 字。 2.能根据谜面以及汉字特点猜出谜底,巩固“青”字族汉字。 【学习重难点】 1.通过字谜学习,进一步了解合体字和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借助谜面巩固“青”字族汉字;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自读课文(至少 3 遍),写出生字新词。 2.我会注意。 相_____ 3.比一比,再组词。(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子_____ 工_____ 石_____ 云_____ 4.加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 子_____ _____ 靑_____ _____ 5.“遇”共有_____笔,第 2 笔是_____。 二、达标检测 1.我会给词语注音。 遇_____ 喜_____ 欢_____ 怕_____ 字_____ 左_____ 右_____ 工_____ _____ 寸_____ _____ 左右_____ 红色_____ 动手_____ 万里_____ 2.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左_____ 3.我会注音。 互_____ 令_____ 明_____ 无_____ 绿_____ 动_____ 万_____ 纯_____

4.重点段落品析。 左边绿,右边红,左右相遇起凉风。 绿的喜欢及时雨,红的最怕水来攻。 (1)请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2)请问这个谜语的谜底是:_____。 5.猜字谜。 一横一框未关门,里面两个小小人。两个小人很齐心,头上顶着一根棍。谜底:()

彩虹 【学习目标】 1.会认“虹、座”等12 个生字和衣字旁1 个偏旁;会写“着、到”等7 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注意分句间的停顿,并能试着读出问句的语气。 【学习重难点】 1.感受纯真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2.理解句子的基础上,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能读出问句的语气。 【学习过程】 一、新知学习 1.自读课文(至少3 遍),写出生字新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 开心_____ 3.填上合适的词。 (1)_____的桥 (2)_____的月亮 (3)一_____桥 (4)一_____镜子 4.思考:如果彩虹是一座桥,“我”想为谁做些事情? 5.你见过雨后的彩虹吗?你能描述一下彩虹的样子吗?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版)

2015年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人教 版) 编号:№1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1 草原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要求能准确认读),会写“毯、渲、勒、吟”等14个生字、“高歌、绿毯、柔美、渲染、勾勒、低吟、奇丽、回味、洒脱、迂回、疾驰、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欲流、襟飘带舞”等词语。(要求书写正确、美观)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自己说说内蒙古草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 3、主要方法:朗读、勾画、识记,培养自学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自主学习 1、我来读一读。 方法:反复朗读课文三遍以上,在课文中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音节写在课后的生字上面,再读三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请查字典。 2、我来记一记。 方法:仔细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利用编故事、猜谜

语、换偏旁等多种方法牢记生字,特别注意个别字不要多笔少画。如:吟、涩、襟。 3、我来写一写。 方法:把本课的生字和学习目标中的词语正确、工整地抄写两遍,加深印象。 4、我来说一说。 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草原》这篇散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知道了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很美:(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了解了蒙古族的一些民族风情:(可以用课文中的句子作答) 喜欢的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2018年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1、草原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1、2段。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4.展开想象,具体写出“蒙汗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导学重难点: 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积累优美词句,体会它们的作用。 导学时数:两课时 导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主学习 一、导入定向: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和老舍先生走进西部,去亲近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走进内蒙古大草原,去领略那里美丽的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草原。请大家一起跟我写课题:1、草原。齐读课题。 二、自学体验: 1、请同学们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出自然段序号,把课后生子连词勾画出来,把句子读通顺。 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交流展示 三、合作展示: 1、再读课文,利用上下文意思或小组互助自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2、各小组代表利用教室黑板汇报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学生相互教读生字。 4、教师重在对学生自主识字和通过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指导。 四、归纳提升: 1、学生将生字词带入文中的句子,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学生将字入句,句入文,自由通读课文,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并采取学生评学生的办法进行评价。 4、教师重在对学生诵读技巧上的指导。 反馈提高 五、自测反馈: 1、看拼音,写汉字。 xuàn rǎn gōu lè xiū sè lǐ mào cuì sè yù liú ( ) ( ) ( ) ( ) ( ) 2、近义词:清鲜()惊叹()洒脱() 反义词:热闹()羞涩()拘束()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草原()的天空()的骏马()的主人奇丽的()寂静的()无边的()柔美的() 六、反思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新部编人教版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导学案(新部编人教版) 1 春夏秋冬导学案设计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 课文是一篇“词串”形式的识字韵文。整篇课文是围绕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来安排词串的。课文配有精美的插图,为学生了解四季特点和识字识词创设了情境。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教学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将识字、写字和认识事物结合起来,指导学生通过想象,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等多种方式来识字识词。本文词串韵律感强,画面感强,教师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识记生字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口头表达能力。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生字卡片。(师生)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儿歌导入,初步识字(用时:10分钟) 1.播放儿歌《四季》。 2.板书课题,指 导学生朗读,教学生字“春”“冬”。 (1)指导观察。 (2)示范书写。 (3)指导学生书写。 3.指导组词。 1.听儿歌,说说从儿歌里听到了什么。 2.跟着老师朗读课题。 3.学写生字“春”“冬”。 (1) 观察字的结构。 (2)观察老师书写,跟着老师书空,说笔顺。 (3) 观察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红。 4.联系生活给这两个字组词,交流自己识记“春”“冬”的方法。 1.猜字谜。 (1)三人 看日出。( ) (2)又戴半边帽,脚蹬两只鞋。( ) 二、图文 结合,朗读词语(用时:15分钟) 1.出示课文中的插图,相机出示“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导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词语。读准“风”和“霜”。 2.出示词组。“春风吹”“夏雨落”“秋霜 降”“冬雪飘”,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词组。 3.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画上有什么。出示词语“青草”“红花”“游鱼”“飞鸟”和词组“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5.指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读好词语和词组,读出韵律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和词组,读不 准的字音可以先圈起来,再请教老师和同学,最后再读几次。 2.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自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请读得好的同学示范,其他同学听一听怎样读出节奏感。 3.采用不同方法朗读词语和词组。可以分开读,也可以组合读。 4.观察课文插图,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

五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全册)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我会认“渲、勒”等4个生字.会写“襟、貌、渲”等14个生字. 2、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1、2自然段. 3、我要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自主预习 1、你见过草原吗?请谈谈你对草原的了解. 2、我一起跟着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走进草原.感受草原. 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再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课堂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无边的()迂回的()静寂的() ()的空气()绿毯()的歌声 2、这篇文章按照顺序.通过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描写了草原美.赞美了草原人民美. 板书设计 1、草原 一碧千里翠色欲流 景美人美 归纳反思

第1课草原(课时二) 课型:探究、展示设计: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1、感受草原的美丽可爱.体会兄弟民族间的深厚情谊. 2、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展开想象.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景. 重点难点1、感受人美、景更美.2、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自主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合作探究 一、通过读1、2自然段:走进草原.欣赏风光美. 1、 1、我能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概括草原的总体印象: 空气()、天空()、草原(). 2、我能用红色笔画出最喜欢的句子.用蓝笔批注自己的感受. 3、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写得这么美的?我要找句子好好体会体会. 4、这些句子写得这么美.我要多读几遍.把它们背诵下来. 二、默读2——5自然段:走近蒙古族.体验人情美. 草原的美景令人向往.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是令人难忘.从、激情相见、、、深情话别.这些方面.我能读出草原人的热情. (批注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表格式) 1.天地人

二、借助图画,学习生字。(用时:26分钟) 1.引导学生看图 画,学习生字“天、地、 人”。 2.教师引导学生 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3.检查反馈,组织 学生汇报。 (1)指名认读生 字,检查掌握情况。 (2)出示生字卡 片,组织学生开展识字 比赛。 (3)指名领读全 部生字,比一比,谁学 得最快。 (4)开火车读生 字,检查全体同学掌握 情况。 4.教师引领学生 在游戏中识字,巩固生 字。 1.学生仔细看图画。 2.学生根据图画自学 生字。 3.学生之间互相交流 自学情况。 (1)2~3名同学读生 字“天、地、人”,比一 比谁读得最准确、声音最 洪亮。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学生根据老师出 示的生字卡进行抢答,最 先回答正确者获胜。 (3)2~3名学生做小 老师,领读生字,如果读 对了,其他同学跟读。 (4)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一个接一个地认读生 字,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 又快又准,哪个小组就获 胜。 4.做摘苹果游戏,谁 先读出生字,谁读对了, 果子就归谁了,最后看谁 的果子最多。 1.图文连线。 人天 地 2.摘苹果。 亲爱的同学们,你一共能摘 下()个大苹果。(备 注:只有认识才能摘下哟!) 三、巩固识字,强化认识。(用时:10分钟) 1.识字大转盘。 (课件出示转盘:上面 标有“天、地、人”的 生字,让学生上来转转 盘,转到哪个字,就用 1.两人一组,比一比 谁说词语、句子的速度最 快。 2.学生将自己听到的 生字卡片迅速拿出来,游 3.组词,并写一句话。 天() 地()

2.金木水火土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初二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有答案) 二芦花荡 【学习目标】 复述故事情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领悟文中景物描写的妙处,提高描写的能力。 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对抗日军民的讴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感悟其性格中的真善美。 【教学难点】 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性格中“过于”二字。探究景物描写起了什么作用。 【知识链接】 题目解读: 本文是孙犁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走近 孙犁,1913年4月6日,河北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白《芦花荡》《荷花淀》主要作品派代表作家。“荷花淀”洋淀记事》等。《白洋淀纪事》是他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 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和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共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景。其中《荷花淀》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自主学习】 给加点字注音。 疟子寒噤仄歪阴惨泅着飒飒悠闲 《芦花荡》的作者是现代作家。《芦花荡》的姊妹篇是。 .指出下列描写句是属于哪一类描写。 A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 B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 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怎样理解这句话,用自己的话概括,表现人物怎样的 性格?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导学案

5小公鸡和小鸭子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认识“块”、“捉”等13个生字和提土旁。会写“他、河”等7个字。 2.通过朗读比较,联系上下文,了解“吃得很欢、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意思,体会加上描述动作情状的词语使句子更生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不”字的变调;通过角色体验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4、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生活习性,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 【重点】:认识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精神,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难点】: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 【自主预习】:(教师指导,学生展示交流,组际互评。) 1.我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 吃得欢 偷偷地 飞快地 2.我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讲讲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结合课文内容,你知道小公鸡和小鸭子的生活习性吗? 小公鸡会 小鸭子会 【闯关达标】(限时当堂检测) 1、写出下面字的偏旁。 块( ) 河( ) 听( ) 信( ) 急( ) 捉(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小公鸡捉到了许多虫子,他吃得( )( )。 (2)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 )( )。 3、照样子,写词语。 例:(偷偷)地跟 ( )地游 ( )地说 ( )地跑( )地哭 【小结】:(教师引导) 你喜欢小公鸡和小鸭子吗?为什么?

6树和喜鹊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会认“只、窝、孤”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的书写“单、居、招”等生字。认识偏旁“子、丷”。 2、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合作的意识。 【难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朋友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 【重点】: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自主预习】:(教师指导,学生展示交流,组际互评。) 1、读一读,再组词。 只()种()乐() 2、照样子,写词语。 叽叽喳喳( ) ( ) ( ) 3、读句子,用“只有”说一句话。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 )只有( ),( )只有( ),( )只有 ( )。 4、我能把字写漂亮。 招快呼单居乐 【闯关达标】(限时当堂检测) 1、组词。 单()()居()()招()()呼()()快()()乐()()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并组词。 扌()() 口()() 忄()() 3、看拼音写词语。 dān ɡèjūùāūài 【小结】:(教师引导) “因为,他们再也不,所以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导学案全册 1、《燕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 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学案自学】 (一)初读课文 1 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再读课文,认会“俊、俏、拂、增、掠、偶、沾、漾、谱”,会写“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赞”,正确读写“燕子、乌黑、轻快、翅膀、剪刀、尾巴、活泼、机灵、微风、赶集、聚拢、光彩夺目、增添、生机、掠过、稻田、一转眼、偶尔、一圈、音符、演奏、赞歌”等词语。 3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南方飞来的燕子, 有的飞到了()间,有的横掠过(),有的落在()歇息。文中作者通过描写充 满生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的小燕子,表达了对光彩夺目的春天到 来的()之情。 自学提示1:研读课文第一段。 (1)说说这一段写了燕子的什么?(2)“凑”是什么意思? 自学提示2:研读第2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你知道“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的意思吗? 自学提示3:研读第3自然段 (1)自读思考:这段是从哪个方面来描写燕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自学提示4:研读第4自然段 (1)理解“几痕”和“几根”的意思。 (2)为什么说“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成了 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呢?这一句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导学案

第一组 【单元导读】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有高原,雪山,草原,戈壁……西部,祖国版图上神奇的土地!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者们挥洒青春和汗水,奉献着智慧和才干,使西部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神奇的西部,反映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草原》描绘了内蒙古大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的生动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瞎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方面搜集有关西部的资料,增加对西部的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写作特色等。写景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四种:①按时间先后顺序来写;②按空间变换顺序来写;③按景物类别来写; ④按先概括后具体的顺序写。弄清文章写作顺序能帮助我们整体把握文章内容。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1.吃水不忘挖井人 导学案

第二单元 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 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 课题内容简说 《吃水不 忘 挖井人》 本课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 《我多想去看看》 课文采用同样格式的两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山区里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北京看看,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反映了各地人民之间心相通,血脉相连,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一个接一个》 课文用儿歌的形式,再现了一个少年儿童想多睡会儿觉,想和学校的小伙伴开心地玩游戏,想听老师讲快乐有趣的故事的真实心理,使一个极富童真童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四个太阳》 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使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 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1.吃水不忘挖井人…………………………………………………………2~3课时 2.我多想去看看……………………………………………………………2~3课时 3.一个接一个………………………………………………………………2~3课时 4.四个太阳…………………………………………………………………2~3课时 语文园地二…………………………………………………………………2~3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课文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识字(二) 3、菜园里 保康县城关镇小学陈善芝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1种笔画“卧钩”“风字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蔬菜(实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经典诵读 别说我小 妈妈您别说我小,我会穿衣和洗脚。爸爸你别说我小,我会擦桌把地扫。奶奶您别说我小,我会种花把水浇。爸爸妈妈工作忙,我做的事儿也不少。 二、预学 (一)、前置学习 1、创设情境 播放音乐《我和奶奶去买菜》,学生听歌。 2、师:刚才我们听了《我和奶奶去买菜》这首歌,平时小朋友们都跟爸爸妈妈去过菜市场,也认识许多蔬菜,那么这些可爱的蔬菜长在

哪里呢?(板书课题:菜园里) (二)自主学习 1、走进菜园,学习字词 师:想去菜园看看吗?(播放课件)菜园里的蔬菜可多了,仔细观察,把你认识的蔬菜名称说出来吧! 2、小朋友们认识了菜园里的蔬菜,那么会认识课文中的蔬菜吗?出示自学目标:我能行:(1)、我能把儿歌读通顺、读流利。(2)、我能画出儿歌中的生字宝宝,还能借助拼音自己识字呢! 3、学生按照以上学习目标自己学习。教师观察学生学习情况,随时指导。 三、互学: (一)、交流合作 1、小组里交流:(1)读儿歌。(2)识字。 2、班级展示。 (1)、让一小组的小朋友上台交流展示初读课文。看是否把课文读的正确、通顺。 (2)让一小组的小朋友上台展示识字情况。 3、质疑点拨 ①师:下面,老师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记住了这些蔬菜的名称,我拿出一种蔬菜,你们赶快找出写有它名称的卡片,大声读,比一比,看谁找得快,读得准,声音洪亮。 ②教师用分组、开火车、小老师教读等形式反复识字。

部编版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下语文导学案全册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专题为“识字”,安排四课识字:《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目的是要求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口语交际”是听故事,讲故事,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怎样做到说话时既连贯又完整。语文园地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考查,要求学生在主动识字基础上,喜欢积累优美词语,爱上阅读。本单元的“语文园地一”,包括“口语交际”和“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快乐读书吧”。 课题内容简说 本课为看图学词识字,让学生在了解四季特点的基础上,学会四组词语,认识8个生字,会写7《春夏秋冬》 个生字。 本课为有关中国姓氏的拼音儿歌,儿歌通过有趣的问答游戏,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姓氏歌》 要求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这一篇拼音韵文,文章将汉字“青”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五个形声字,巧妙地穿插在韵文中,读《小青蛙》 起来生动有趣,琅琅上口,大大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这一课安排了两则字谜,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还要让学生学会动脑筋,会观《猜字谜》 察,抓特征,猜出谜底生字,学会识字。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并能背诵部分韵文。 3.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阅读能力,收集有关春天的词语,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春天。

1.会认51个生字,会写28个生字。 2. 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识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识字韵文,积累词语。 1. 春夏秋冬………………………………………………………… 2~3课时 2.姓氏歌………………………………………………………………2~3课时 3.小青蛙………………………………………………………………2~3课时 4.猜字谜………………………………………………………………1~2课时 语文园地一 (2) ~3课时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的习惯,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欣赏、勤于动手、善于发现的能力。 1.春夏秋冬 课题春夏秋冬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本导学案设计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读文识字,认识四季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鼓励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学前准备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 3.感受春天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变化。(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部编版

2017年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部编版) 第二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爱”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我多想去看看》《一个接一个》《四个太阳》。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去爱。本单元还安排了“语文园地二”,包括“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展示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课题内容简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本课旨在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毛主席关心爱护人民群众,为人民解决吃水困难的事迹,初步懂得饮水思源的道理。《我多想去看看》课文采用同样格式的两个自然段,通过一个山区里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北京看看,一个北京的小朋友很想去美丽的天山看看,反映了各地人民之间心相通,血脉相连,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个接一个》课文用儿歌的形式,再现了一个少年儿童想多睡会儿觉,想和学校的小伙伴开心地玩游戏,想听老师讲快乐有趣的故事的真实心理,使一个极富童真童趣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四个太阳》本篇课文的作者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画出四个不同颜色的太阳,使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学习目标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部分课文。 3.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4.会读会背古诗,养成诵读经典古诗词的习惯。5.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习重点 1.会认58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会背《汉语拼音字母表》,知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识字学词,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3.通过课文的学习和课外朗读,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课时分配 1.吃水不忘挖井人…………………………………………………………2~3课时 2.我多想去看看……………………………………………………………2~3课时 3.一个接一个………………………………………………………………2~3课时4.四个太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学案 设计人丁玲 1 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 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 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 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独坐敬亭山》 一、情景导入,目标定向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自主学习古诗 1.自由读古诗,解决生字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1)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3)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1)指名读(2)汇报 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飞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孤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一年级语文导学案

焦邵村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导学案 主备人:张冶审核人:学生姓名:小组:训练主题:

书写合作展示测评

《火车的故事》教学设计 《火车的故事》是小学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属于科学知识专题。本文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的常识性课文,分别向我们介绍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以及火车提速、修建青藏铁路等有关我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展现了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借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其中,从重点入手:识字、写字方面学习,从重点入手,由易到难,层层推进,帮助学生理解感悟。 《火车的故事》教学反思 在《火车的故事》的教学过程中,我重点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读。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设计了几个比较好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 比如在学习《火车的故事》第三自然段时我的教学设计是这样的:先让学生们自己阅读第三自然段,然后提问:你从中了解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写出板书:蒸汽机车、电力机车、磁悬浮火车。接着提问:你能向其他同学简单介绍文中提到的三种类型的火车吗?然后再问问大家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那么你还知道有什么样的火车?给大家介绍介绍?最后试问大家你能向小介绍员一样把第三自然段的内容有感情地读出来吗?比一比,看看谁读的有感情。 孩子们对于火车这种熟悉的事物是很有感情的,平时在他们的图画中也是比较多见的事物,今天上了这一节课,对于火车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获得了更多有关火车的知识,特别是磁悬浮火车这新颖、飞速的新鲜事物更让大家感兴趣。于是我鼓励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自行设计一列新型火车,然后画下来。 《火车的故事》这样的常识性课文,需要老师做大量的补充,才能提升其趣味性,否则便会十分枯燥乏味。于是,我找了许多有关机车、电力机车的图片,以及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磁悬浮火车的短片,丰富了课文所介绍的几种火车的形象,并让学生体验了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轻松地了解火车的几种类型及发展历史。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导学案

第二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一个识字四篇课文和一个练习,外加一个口语交际。本组教材是围绕“亲情”来编排的,识字课选的是有关三字经的词语,课文也是关于亲情的,要体现教材的整体性,注意前后联系。 二、目的要求: 1、学会本单元内所有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字的笔顺。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 三、重点难点: 1、指导看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会写各种新的笔顺。 3、掌握四线格内所有的生字。 四、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五、时间:22课时 识字2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借助生活经验,理解短文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自己的家,爱爸爸妈妈,爱家里的每一个人。在家中怎样的孩子,才是人人夸的好孩子呢?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初读课文,出示预习学案: 预习学案: 1、读准字音,说说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读文识字,师生交流预习学案: 1、出示“生字列车”,指导学生认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自由认读。 (2)小组长检查。 四、出示导学案,进入课文教学 导学案: 1、仔细看书上的一幅画, 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可以用短文里德哪一句话来表示?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7.怎么都快乐

7.怎么都快乐 课题怎么都快乐课型新授课本课以“快乐”为主题,语言生动,以儿歌的形式出现,结构简单,十分 设计说明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 习也快乐!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2.回忆自己和小伙伴一起玩过哪些游戏。(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动词和名词搭配的词语。 学习目标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重点能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2.回忆自己独玩以及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的场景。(学生)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1.同学们,课间活 1.认真倾听老师提 一、课前热 1.认读生词: 动时,你们做了什么?出的课前问题,边听边思 身,导入新春风秋天什么几个人做的?你觉得考: 课。(用时:快乐他们招呼这个课间过得怎么 2.讨论发言,其他同 5分钟) 2.我会选,打“√”。 样?学帮忙。

2. 自由发言,师适 3. 生齐读课题。 时指正。 4. 生再次齐读课题, 3. 教师板书课题。 学习生字“怎”。 4. 生齐读课题。 5. 一个学生读生字 5. 学习生字“怎”。 卡“怎”,其他同学帮忙 (1)通过生字卡 组词,并尝试用“怎么” 片认读“怎”。说话。 (2)指名读,指 名组词。 (3)尝试用“怎 么”说一个句子,其他 同学帮忙指正。 1. 教师范读儿歌, 1. 生轻声跟读课文。 3. 小组合作读课文。 学生看拼音轻声跟读 2. 生用手势或口头 4. 连一连。 课文。 回答,这篇课文有 4 个小dúti ào sh énɡd ě 二、初读课节。 2. 教师提问:课文i y ǔ 文,明确目有几个小节呢? 3. 学生按提示的要 标。(用时:求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跳独得羽 3. 学生自读课文, 15 分钟) 提示要求:可以一个人字。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