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两次鸦片战争

部编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两次鸦片战争
部编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两次鸦片战争

第16课两次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在中国历史上具有转折性地位,对于这场战争,有学者评价说:“战端未起,胜负已分。”在下列战前双方进行对比的选项中,能从本质上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清:君主专制一英:君主立宪

B.清:自然经济一英:商品经济

C.清:农业国一英:工业国

D.清:闭关锁国一英:殖民扩张

2、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 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年间是1 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C.协定中国关税,控制中国海关

D.推行鸦片贸易,改变贸易格局

3、对鸦片战争的认识,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从文明史观来看,鸦片战争( )

A.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是正当贸易要求受到阻碍后的合法商业战争

C.是一场赤裸裸的罪恶贸易及侵略战争

D.是东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有利于中国向近代化迈进

4、“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

从材料所述可以看出,中国禁烟运动的首要目的是()

A.整肃吏治,消除官场的腐败

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的入侵

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

5、近代史上,中国的关税主权遭到破坏始于( )

A.《南京条约》

B.《五口通商章程》

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

6、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赔款太少

B.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C.清政府不听话

D.外国商品销量有限

7、“弱肉强食多国合谋再宰蹇舛中华,外攮内安清廷摇摆又失锦绣河山。”对联中的这场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永久性伤痛有( )

①圆明园被焚毁,中华文化大浩劫

②内地设厂,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③东北、西北大片国土沦丧,金瓯残缺

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1860年,曾国藩在作战前线接到“新刻英吉利、法郎西(法国)、米利坚(美国)三国合约条款”,“阅之不觉呜咽”。这些令他“呜咽”的合约条款,与美国相关的部分出自(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9、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放了很多通商口岸。下列表述中属于其布局和特点的是()

①由南向北,由东向西

②从沿海沿江深入内地

③遍布全国各地

④台湾已开放为通商口岸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1861年清政府的亲王奕訢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

对此奏折解读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清王朝即将全力以赴镇压太平天国

B.列强中俄国的侵略才是最大的隐患

C.阶级矛盾激化使统治集团忧心忡忡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已交织在一起

11、林则徐、魏源的思想,在当时所起的作用是( )

A.抵御了外来侵略

B.促使清政府学习西方

C.使人们认识到清政府的落后

D.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向西方学习

12、福建巡抚徐继畲在1848年完成的《瀛寰志略》中有这样的叙述:“华盛顿,异人也……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据此可知徐继畲( )

A.具有崇洋媚外的思想

B.对美国侵略我国的野心认识不足

C.批评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D.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启蒙意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38年10月25日,道光帝发布谕旨,决定禁烟,要各省“同心合意,不分畛域,上紧查拿. 勿得稍行松动”,并革去抽鸦片的庄亲王、辅国公的王爵和公爵,并将反对禁烟的许乃济降级。12 月31日,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前往广东厉行禁烟。

材料二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此时反对禁烟的大员纷纷上奏,说“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于是,道光帝指责林则徐“措施失当”,必当“重治其罪”。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道光帝对鸦片的输人持什么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材料二中“夷兵之来,系由禁烟而起”的观点是否正确?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林则徐的禁烟措施主要有哪些。是否真如道光帝所指责的“措施失当”? 道光帝为何要这样指责林则徐?

14、材料一“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该国(指中国)人口的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更好地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但无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判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

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至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域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

——以上材料均摘自1854年英国《克勒拉德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

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根据材料一,你认为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列的内容,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得到了没有?简述你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材料二……难怪他(林则徐)后来虽又做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他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弱,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林文忠无疑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他尚以为自己的名誉比国事重要,别人更不必说了。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林则徐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二,指出林则徐身上有哪些不足,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些不足的成因。如何用辩证的观点评价林则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四个选项均是战前双方各自的真实写照,但就其“本质”而言,还应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视角进行剖析,这样首先排除A、D两项;B项尽管也是经济视角,但是战前英

国商品经济居主导地位不足以成为打败清政府的主要因素,故排除B项;资本主义工业发展代表先进的社会生产力,且近代军事工业是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的,这是落后的农业国所无法比拟的,故选择C项。

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这一时期英国对外扩张的方式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扩张主要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A项错误;三角贸易指的是黑奴贸易,不涉及中国,故B项错误;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协定关税,控制中国海关,时间不对,故C项错误;据材料可得中英贸易中,英国商品销路不畅,中国处于出超地位,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故D项正确。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C项是中国史学家从中华民族的立场出发得出的认识;B项是英国史学家站在英国的立场上得出的认识;从文明史观看,鸦片战争是农业文明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碰撞.故D项符合题意。

4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导火线:英国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战争。(偶然性)

5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南京条约》规定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中国的关税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鸦片战争后,英国以为凭借其在中国获得的经济特权,就可以大肆进行商品输出,但由于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制,其愿望落空了,因此英国强烈不满这种状况,又伙同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故选D。ABC项错误,列强不满意的并不是鸦片销售不顺畅或者赔款数额问题,也不是清政府的不听话,而是商品销售遇阻。

考点: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对西方商品的抵制作用

点评:鸦片战争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而发动的侵略性战争。战争以中国战败而告终,被迫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降低关税都有利于外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商品销售受到严重的阻碍。

7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从“多国合谋”“又失锦绣河山”判断为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侵占了我国东北、西北大片领土,①③是其影响。②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不符合“多国合谋”,④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8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天津条约》。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国签订的,故A项错误;《天津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美俄签订定的,故B项正确;《北京条约》是清政府与英法签订的,故C项错误;而《辛丑条约》虽然和美国有关,但却是在1901年签订,故D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9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该题属于概括归纳类型题。首先要了解两次鸦片战争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些,再根据其分布归纳特点。③遍布全国各地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的侵略势力开始向内地渗透。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1861年时清政府已经镇压太平天国多年,A项错误,排除;B项不能由材料得出,排除;C、D两项都符合奏折内容,但对材料解读最为全面的是D项。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新思潮的最大意义是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的思想启蒙,根据材料“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可知徐继畲赞扬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具有一定的启蒙意识,故D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崇洋镅外思想”的说法错误,故排除;材料与美国侵略中国的野心无关,B选项排除;徐继畲属于地主阶级开明知识分子,维护的是清王朝的统治,C选项排除。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1.反对。鸦片输人导致清政府“银荒兵弱”,危及清王朝的统治

2.不正确。没有看到英国发动侵华战争是蓄谋已久的

3.措施:整顿海防;缉拿烟贩;收缴销毁鸦片。不是。英国进攻的威胁和主和者的教唆。

解析:解析:注意提炼材料中的准确信息,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1.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得到了。因为通过《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增加通商口岸,各国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解析:1.从材料一中文字“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在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可以推断出条约的名称和原因,即中英《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英国要求修订条约的原因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加强经济侵略;

2.材料二中的内容是列强要求增加通商口岸和实现中国内河航运,从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内容来看列强的目的基本实现了;

3.综合材料一和二的内容可以看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点评:中国近代以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这就为试题考察其内容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来源,需要我们必须牢记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1.贡献:①领导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初期组织广东地区人民进行反侵略斗争,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②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学习西方,编译外国书籍,了解西方情况,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不足:①过于重视个人名誉;②封建守旧思想严重; ③以维护地主阶级封建统治为出发点。成因: ①封建官僚体制根深蒂固;②中国封建传统文化的影响;③中国社会整体处于封闭的状态,大多数人认识不到中国的落后,缺乏改革的环境。评价:①维护了民族利益,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②以维护清朝统治为出发点,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

2.“不足”先从材料入手,找出对林则徐评价的几个方面归纳作答;“成因”必须从时代背景去分析,一方面要充分运用材料信息,另一方面要调动所学知识; 最后,“评价”注意“用辩证的观点”,不要谈具体的史实, 而是要答出在对已有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两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含答案)

2020年人教版(必修上)高中历史 《两次鸦片战争》课时练习 1.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作者把鸦片战争作为“分界线”主要是因为它() A.促成新思潮的萌发 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 C.使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D.使中国被动开始了近代化 2.《南京条约》的哪项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本质意图() 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 C.协定关税 D.领事裁判权 3.费正清在《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中说:“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 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又是一个社会窗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条约口岸() A.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B.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具有破坏和建设的双重特性 D.导致近代中国的不断沉沦 4.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 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 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 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 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 5.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 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该观点本质是想通过战争使英国()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 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6.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 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 A.领事裁判权 B.开放通商口岸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 7.中国茶叶输英总值在1781~1790年间是9626万元,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在1781~1793 年间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英国() A.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 B.操控三角贸易,发展制造工业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 10课鸦片战争试题含解析

2018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 争试题含解析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 易中 鸦片战争1、23、4、7 战火再燃65 一、选择题 1.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政府公然违背国际道德,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其直接目的是( ) A.扭转对华的贸易逆差 B.腐蚀清政府的官员 c.抢占市场和掠夺原料D.为发动战争寻找借口 解析:A 鸦片战争前的半个多世纪,英国向中国猖狂走私鸦片是因为在正常的中英贸易中,英国处于入超地位,急需扭转对华贸易逆差,A项正确。 2.(2017·辽宁大连期末)据不完全统计,从1689年到1839年,清朝官方正式记载的涉外司法诉讼约有39起,这些案件多数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外国人自审案件也有11起。这说明当时( ) A.外国已经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 B.统治者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 c.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 D.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 解析:B 根据材料,在1689~1839年这段时间的涉外司法诉讼本应全由中国政府依照本国法律审理,但有较多由外国人自行审理,这说明当时清政府缺乏近代司法主权观念,B项正确。外国攫取在华领事裁判权是通过1843年的《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获得的,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中国的涉外法律相对西方先进,也没有体现涉外司法诉讼以贸易纠纷为主,c、D两项错误。 3.(2017·山东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帖(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部编版(2019)寒假作业: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Word版含答案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1、唐朝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儒学复兴运动,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各自从不同的思想立场出发,吸取和改造了佛老理论,从而使儒学具有了新的特色和更深的内涵。 这一运动( ) A.促使三教开始融合 B.实现了儒学官方化 C.奠定理学思想基础 D.加速了佛道的衰落 2、中国古代某学者评论道:“不顾人情,视斯民饮食男女之欲,为人生所不能无的,都以为毫无价值而不足恤。”此评论针对的是( ) A.“人之性恶” B.“三纲五常” C.“清心寡欲” D.“存天理,灭人欲” 3、南宋熹定二年(1209年),朝廷“赐朱熹溢曰:文。”;淳祐元年(1241)正月,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朱熹从祀孔庙,而王安石被移出从祀的行列。这些作法( ) A.反映理学逐步成为官方正统思想 B.旨在恢复孔孟儒学的正统地位 C.表明理学已完成神圣化和宗教化 D.使儒学从理本论转向了心本论 4、北宋时,民间娱乐场所需要大量歌词,士大夫的词作便通过各种途径流传民间。“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柳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这说明( ) A.宋词只在民间流行与发展 B.宋代文学日益商品市场化 C.宋词婉约派占据主导地位 D.文学平民化、世俗化趋势 5、元曲名家马致远写得最多的是“神仙道化”剧,多是宣扬浮生若梦、富贵功名不足凭.要人们在山林隐逸和寻仙访道中获得解脱与自由。这反映出( ) A.当时多民族文化的融合 B.元代文人内心的矛盾和苦闷 C.元曲题材广泛雅俗共赏 D.元代市民阶层的娱乐需要 6、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分别是(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7、(德)利普斯在《事物的起源》一书中认为:“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这段材料表明中国造纸术的西传( )

【原创】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历史》必修一政治史含答案

【KS5U原创】山东省2016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历史》必修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各小题,每小题4分,计48分。 1.1989年德国民众推倒柏林墙,1990年10月德国重新获得统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国际背景是() A.两极对峙局面已经开始 B.不结盟运动兴起 C.多极化局面形成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遭遇严冬 2.我国能够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条件中,最为重要的是() A.新中国已经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B.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一国两制”的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3.小威廉?皮特是英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首相(任期1784—1801,1803—1806)。他就任首相后开创了一个先例:内阁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直接诉诸选民的裁决。这一先例的开创最能说明() A.首相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不再对议会负责 C.责任内阁制进一步发展D.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大大加强 4.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不断深化,连接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紧密纽带是() A.欧盟 B.上海合作组织 C.东盟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5.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从古希腊看,“大海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的成果,不包括( ) A.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希腊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C.发达的航海业和海外贸易 D.辉煌灿烂的文化 6.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被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是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日益凸显 7.某同学计划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他搜集的史料包括“议会之母”“驴象之争”“一票共和”“国家干预”等。他拟定的最合适的论文题目应是() A.《东西方政制之比较研究》 B.《古代西方政治制度透视》 C.《西方国家政治制度浅析》 D.《现代西方经济制度探究》 8.太平天国一方面宜布“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另一方面对四书、五经也只是剧去鬼神祭祀之类的字句……把儒家思想中的幕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都保留了下来。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 A.仍未摆脱旧式农民起义局限 B.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C.以“拜上帝会”为理论武器 D.动摇了清朝统治纂础 9.1919年5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到国内,北京各大高校的学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中国人民获得合法游行示威的权利始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民国成立初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10.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中国同盟会 11.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变化的过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与掌握 Word版含答案

(九)复习重点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分析与掌握一、单项选择 1.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确立过程中相关知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革命期间,法国已经走上了共和国的道路 B.法国确立共和制的阻力主要来自农民 C.普法战争不仅使法国的政局发生变动,而且加深了法德之间的矛盾 D.法国共和制的确立不是一帆风顺的 2.下列关于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的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而德皇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国皇帝都有权解散议会 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排列 () 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③法兰西第一帝国④法兰西第二帝国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D.②①③④ 4.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当前政体”是()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5.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最终建立的标志是 () A.《人权宣言》的发表B.1791年宪法的通过 C.《拿破仑法典》的实施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6.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 ①秦汉郡县制②十二铜表法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7.“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 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也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后者产生的历史根源是() A.德意志民族性格的双重性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C.传统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残余的影响D.没有形成一部真正民主的宪法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整理了高一历史寒假作业选择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1.《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 ) A.道德规范 B.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 2.《红楼梦》中有两位贵族青年兄弟:贾宝玉和贾环。弟弟贾环内心对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十分妒忌,但是表面又对他非常惧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贾宝玉长相俊美,性格乖巧,深得祖母喜欢 B.贾环性格阴险狭隘 C.贾宝玉年纪长于贾环 D.贾宝玉是正室夫人之子 3.秦朝统一中国后便征用大量的劳动力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工程。秦朝能够倾尽国家之力,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 ) 秦始皇陵秦长城阿房宫 A.奴隶制经济的兴盛和发展 B.秦始皇的正确决策 C.中央集权制的建立 D.工匠水平的高超 4.“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

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 A.汉武帝 B.宋太祖 C.明太祖 D.清雍正帝 5.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 ) A.皇帝建筑布局愈益合理 B.政府的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6.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 A.推翻王权,以贵族制取而代之 B.实行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的轨道 C.确立了集体领导的任期制和选举制 D.确立“陶片放逐法”,最终确立民主制 7.下面这幅漫画描述的是古代雅典( ) A.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C.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D.实行“陶片放逐法” 8.“军人和一切公职人员都由国家支付薪金。这样,一般公民也能当军人、法官、议员了。”这一现象开始于( ) A.雅典城邦形成时期 B.梭伦执政时期 C.克利斯提尼执政时期 D.伯利克里执政时期 9.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新人教版

第1课《鸦片战争》知识点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 英国为了开辟海外市场,但是中国贸易出超,因此受阻。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 二、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带来的危害 白银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了国人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和军队战斗力削弱。 三、林则徐禁烟 1、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查禁鸦片。 2、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3、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一、侵略 1、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2、1841年初占领香港岛--进攻虎门炮台--占领广州四方炮台。 3、1841年秋,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4、1842年进犯吴淞--攻占镇江--8月初攻打南京。 二、反抗 1、道光帝革职林则徐,派琦善谈判。 2、1841年道光帝下诏对英作战。关天培战死。 3、广州三元里抗英。 4、1842年进犯吴淞江南提督陈化成牺牲。 三、失败 失败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落后。(根本原因是闭关锁国) 《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签订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

二、内容 1、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2、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3、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4、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附件 1、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2、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四、影响 1、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寒假作业:(16)+辛亥革命+Word版含答案

(16)辛亥革命 1、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一度倡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然而辛亥革命后却宣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孙中山这种转变表明当时中国( ) A.民族主义具有强烈的整合意识 B.民主革命性质发生了显著变化 C.辛亥革命初步实现了民族统一 D.革命派转向建立人民民主国家 2、《辛亥百年》组歌中写道:“百年痛史,承载太多苦难彷徨;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 就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揭开了走向共和的历史篇章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C.推翻了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 D.实现了民主共和的革命目标 3、辛亥革命在新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基础上重建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从此,中国的政治发展不再依托以臣民政治文化为载体的消极被动的政治认同。 这是指辛亥革命( )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辛亥革命之初,革命党人被看作“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而后来袁世凯、张勋等复辟帝制时.全国人民反对复辟。 该变化反映了( ) A.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 B.建立了真正的民主制度 C.革命党人属性发生变化 D.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5、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扬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 材料说明( ) A.清末时民权意识渐醒 B.清政府重视民众舆论 C.巡抚张曾扬徇私枉法 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 6、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 这说明( )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清朝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 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 7、武昌起义发生后12天,湖南、陕西两省首起响应,当月内宣布独立的还有江西、山西和云南,这5个省的独立集中地发生在9天以内。 这直接表明( ) A.革命内部潜伏着巨大危机 B.清王朝的统治已被推翻 C.全国性武装暴动提上日程 D.武昌起义带来了示范效应 8、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这说明( )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人民版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25课两极世界的形成 1、《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 C.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多极化的形成 2、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3、1947年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 A.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旨在遏制经互会在东欧地区的扩张 D.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4、“在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同盟中,主要成员之间的关系已经破裂,它们尽管还没有发生军事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方面,却已经处于对抗状态。”这种“对抗状态”正式开始于(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北约”“华约”建立D.欧洲联盟的成立 5、某学者认为: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倒退。这一现点的依据是这两个事件( ) A.导致欧洲和世界走向分裂 B.直接导致冷战的开始 C.增强了世界战争的威胁 D.导致世界经济的衰退 6、有人说:“冷战如一场大洪水,虽然已经退去,但它席卷之处留下的‘伤痕’犹在。”冷战结束后仍存在的“伤痕”是( ) A.德国的分裂状态 B.朝鲜半岛的分裂状态 C.9?11事件 D.北约和华约的对峙 7、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8、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①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②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③提拱援动并派兵直接参战 ④借机对中国进行武力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doc

2016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答案 选择题 1-5bcada 6-10aacac 11-15babac 16-20dbcdc 21-25badcc 26-30dbacd 31-35dadcb 36-40dacca 41-45bcaba 46-50ddada 判断题 51-55abbaa 56-60abbbb 61-65abbbb 66-70abbab 问答题 71.(1)《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着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政体的确立,从此英国进入长期稳定发展时期;美国1787年宪法为美国联邦制的总统共和制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保证,有利于美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2)权力机构:三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分别由总统、国会、最高法院掌握) 政体:资产阶级共和国。 意义:通过三权分立,实现权力的制约与平衡,从而防止专制独裁统治的出现,有利于维护民主共和制度。 (3)性质:前者——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后者——社会主义民主政权。 作用:后者作用更大。理由:前者反映的主要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后者反映各阶层人民的民主,具有更广泛的民主性;前者由于当时不具备实现民主的条件,在实际上没有真正推行;后者在人民掌权的前提下,真

正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 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2.⑴丘吉尔。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⑵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的建立。 ⑶1955年5月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建立了华约组织。它标志着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73.(1)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但受到其他力量的有力牵制。②西欧经济政治一体化加快,成立欧盟,对国际事物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由经济大国迈向政治大国,也有一定影响力。③俄罗斯走出低谷,仍是对美国全球支配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④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兴起,在国际事物中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2)动荡因素:美国要建立"单极世界",推行强权政治;两极格局下掩盖的矛盾暴露,地区冲突和民族、宗教纠纷不断。和平因素:第三世界不断壮大;联合国发挥的作用增强;世界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选择题 1-5bcada 6-10aacac 11-15babac 16-20dbcdc 21-25badcc 26-30dbacd 31-35dadcb 36-40dacca 41-45bcaba 46-50ddada 判断题 51-55abbaa 56-60abbbb 61-65abbbb 66-70abbab 问答题

高一历史 鸦片战争教案

山东省沂水一中高一历史教案:鸦片战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虎门销烟两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理解: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中国取得的权益及给中国带来的灾难,认识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双重影响。 【能力目标】 ⑴通过探讨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现和深层次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⑵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有关材料,帮助学生领会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强调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⑶引导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提升综合能力。使学生认识两次鸦片战争造成了中国社会的巨变。 ⑷掌握哲学原理:根本与直接原因、必然与偶然、现象与本质等,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掌握战争原因的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深切感受“落后挨打”的沉重教训,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 (2)中西方兴衰趋势的鲜明对照,了解国情和球情,并能将中国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中去考察,以增强世界意识进而参与国际竞争的自觉性。 (3)通过感悟与体验,学会鉴别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 (4)认识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贪婪和惟利是图本质。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是对中国文化的一次大洗劫,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5)联系香港的割失和回归,体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牢记民族的灾难和屈辱,青年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及其给中国带来危害 难点:以世界整体史观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主要影响;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历史概念。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调研存在疑惑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情境导入认定目标:教师打开自制的课件,演示有关鸦片战争的图片,播放电影《鸦片战争》开篇悲沉的背景音乐。学生观察图片后回答:这些真实的图片、鲜活的人物使我们想到了中国历史的什么事件?此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过渡:鸦片战争使强盛千年的中国步入了百年屈辱的历史,从此中国人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这一战是民族的耻辱,是我们中国人不堪回首的记忆,但是“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忘记历史等于背叛”,最痛苦的记忆恰恰是我们最该正视的事实。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让历史重演。让我们走进那段悲壮的历史,去领略民族英雄的爱国风采,去探索战争爆发及其失败的原因,去思索复兴中华民族的道路。 (二)、体验探究合作学习 1、图说战争过程

2017---2018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有答案(二).docx

安徽省阜阳市成效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二)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满 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 案写在下表内。) 1、.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 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2、?某一个朝代地方上出现洪灾,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下令工部全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使水患继续扩大;同时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有关官员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情况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中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囲'的应是()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贵族 C.來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4、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发展规范了社会秩序 B.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C.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 5、《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來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6、.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 7、.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屮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Z大而产 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2017-2018年高一历史寒假作业有答案(二).docx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历史 寒假作业(二) 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 写在下表内。) 1、.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而言,在封建社会前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后期, 消极因素逐渐增大。那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最突出作用主要表现在() A.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有效地维护了封建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C.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 D.皇权暴政极易造成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 2、.某一个朝代地方上出现洪灾,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下令工部全速抢修溃决的堤防,勿 使水患继续扩大;同时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食,运往灾区,赈济灾民。有关官员根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工部、户部等单位执行。这一情况出现在() 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 3、?公元前399年经过抽签的方式,雅典从自愿报名的候选人屮随机选出501人,组成陪审团,负责审判苏格拉底。有资格入选“陪审团''的应是() A.全体雅典人民 B.雅典贵族 C.来自波斯的雅典商人 D.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4、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釆用罗马法的热潮,到19世纪初,则更出现了以罗马法为基础的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拿破仑法典》。由此可见罗马法() A.为资本主义发展规范了社会秩序 B.为资本主义立法提供了范本 C.保障了西欧社会资本原始积累 D.推动了工业资本取代了商业资本 5、《南京条约》规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不时来往,但不可妄到乡间任意游行,更不 可远入内地贸易。……倘有英人违背此条禁约,擅到内地远游者,不论系何品级,即听该地方民人捉拿,交英国管事官依情处罪,但该民人等不得擅自殴打伤害,致伤和好。”该条文实质上() A.维护了中外友好关系 B.抵制了列强侵略活动 C.破坏了中国司法主权 D.反映了政府尊重民意 6、?历史学家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 A.君主制和议会制 B.君主制和共和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 D.共和制和议会制 7、.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 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联邦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8、关于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中政府首脑与议会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国总统制: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与国会互相制约

八年级历史上册1.1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第1课鸦片战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了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壮举,通过英国借口虎门销烟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培养学生由现象到本质、由表及里的辩证思维能力;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激活学生自我认知的智能,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古代知识的回顾作为导入方法,让学生造成强烈的冲击对比,激发兴趣;通过学生自己编演的反映当时历史史实的短剧,让学生得出“落后挨打”,明白论从史出的道理;最后让学生通过填写选项,自己小结,达到理清线索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认识资本主义虚伪和唯利是图的本质,形成明辨是非的情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对民族英雄的钦佩的情感;通过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使命感。 【教学重点】: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课前预习】 1、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的输入有什么危害? 2、试述虎门销烟和鸦片战争的经过。 3、《南京条约》签定对中国的危害有哪些? 4、中国为什么在鸦片战争中战败?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设计 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才学习完中国古代史,今天我们历史的学习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近代史,回想我们之前学习的内容,在古代历史进程中,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成就,同学们知道的都有哪些?(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地动仪、秦始皇陵兵马俑、祖冲之圆周率、长城等),当历史演进到清朝时,当时的政府在对外交往中推行了什么政策?闭关锁国,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那么,逐渐落

试讲稿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 教材: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一册(必修)第10课 领域:历史事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影响。体验与发现:发现写生、设计书包的乐趣,发现书包上学习的好伙伴。 2、情感和价值目标:通过介绍林则徐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的事迹,培养学生崇敬英雄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激发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学习献身精神,树立正确的 价值观。 教学重点: ⑴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⑵鸦片战争的原因和性质。 教学难点: ⑴鸦片战争的原因。⑵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教学用具: 课本、鸦片战争的影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首先介绍中国近代史的内容和分期。然后提问学生:关于发生在160多年前的鸦 片战争,我们并不陌生。中国禁止毒品输入,遭到痛打;西方贩卖鸦片,为国法所容;中国在本土作战,惨遭失败,英国海盗式袭击一举胜利;正义战争受到惩罚,殖民战争取得成功;中国社会按自身矛盾运动的固有轨迹运转,遭到历史扼制,西方社会按固有轨迹运

转,却获得历史成功。正义遭到惩罚,野蛮亵渎了文明,劫掠者弹冠相庆,自卫者俯首求降。为什么会是这种结局呢?结局一定会这样么?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观看一段鸦片战争的 视屏。 一.鸦片战争前夕的世界和中国 1.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 教师首先提问学生:19世纪上半期世界历史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什么?学生能够答出是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教师再次提问学生工业革命的影响都有哪些?这其中哪些会影响到中国?关于影响,学生可能回答不全面。教师稍做补充,指出,由于生产力极大提高,产品极大丰富,这就需要不断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否则其发展就会停滞不前。英国完全征服印度后,自然就把侵略矛头指向了中国。2.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 关于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先看书,然后出示下列空白表格,由学生填写适当的内容。 19 世纪上半期的中英两国比较 地理位置 社会形态 经济基础 军事力量 对外政策 中英贸易 综合国力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二)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到:“科举考试制度还有另外一面,由于它是以只承认一家之学说为基础,这就产生一种顽固的正统观念,……而这些东西正是若干世纪以后当西方商人和炮舰出现时中国陷人困境的一个原因。”从材料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科举制度的存在导致中国落后挨打 B.独尊儒学始终禁锢人们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C.八股取士束缚了明清进步思想的发展 D.儒家学说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顽固落后 2.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说明 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职务 3. 依据“古代雅典居民构成”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雅典( ) A.民主政治完善 B.地域辽阔人口众多 C.民主范围有限 D.人民主权观念形成 4.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

A.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 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 C.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 D. 在古代希腊、罗马,不平等的思想才是正常的思想 5. 18世纪末,当时的英国政治家埃蒙·伯克已意识到美国革命的意义:“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之所以说美国是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主要是因为美国实行 ①一党制②总统制③责任内阁制④联邦制 ⑤共和政体⑥二元制君主立宪政体 A.①②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6.某同学在自学“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一专题内容时,自制了多张学习小卡片,下图是其中一张,请指出有几个错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俄国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C.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提出争取以武装起义方式夺取政权 D.《共同纲领》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假如你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2009年,陈江第三次会议在南京正式举行。有人说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突破”,此前两岸关系发展取得的“历史性突破”是 A.《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B“九二共识”的达成 C.海基会和海协会的成立D.“一国两制”的提出 9.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与亚非

高一历史鸦片战争习题岳麓版必修含解析

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 第12课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1.英国的鸦片走私。 (1)根本目的: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目的:为了扭转对华贸易①________,改变原有的贸易格局。 (3)危害:烟毒肆虐,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 2.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鸦片肆虐所产生的巨大危害,引起了朝野的广泛关注。在禁烟的强烈呼声中, ②________皇帝下决心禁烟。 (2)概况:③________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温馨提示 答案:①逆差②道光③1839 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 【应用提升】 1.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果皆散在内地,何妨损上而益下;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D)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解析:从“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籍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可见林则徐清楚表明,中国的财富,宁可“损上益下”,也不可“漏向外洋”,为侵略者提供资金,这更是当务之急。故选D项。 二、《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 1.鸦片战争的经过。 (1)爆发:1840年6月,英国政府发动了对华战争,鸦片战争爆发。 (2)结果:1842年清政府被迫议和,签订了中英《①________》,鸦片战争结束。 2.《南京条约》。 (1)时间:1842年8月。 (2)内容:中国被迫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②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 ③________给英国;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列强还取得了④__________________、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3)地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美国、法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4.鸦片战争的影响。 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被迫卷入资本主义⑤________,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九)

高一历史寒假作业(九)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军机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B.军机处的职责主要是记录和传达皇帝的旨意 C.军机处加强了皇帝与地方官的联系 D.军机处是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等级制度越加严格 B、君臣关系越加紧张 C、皇权不断加强 D、对地方控制越加规范 3.《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皇帝的权威至高无上 B、皇帝的命令是制定法律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社会矛盾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4.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够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你认为此规定能通过主要是因为( ) A. 其他各邦不团结 B. 其他各邦是被普鲁士吞并的 C. 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臣服 D. 德意志统一主要是因为普鲁士发动的三次王朝战争 5.法国媒体每当提到总统的时候从来不用“法国总统”这个称号,更不会说“我国总统”或“国家总统”,而总是要不厌其烦地说“共和国总统”。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法国属于混合制共和政体 B. 法国总统是虚位总统 C. 法国人民对共和倍加珍惜 D. 法国的政体反复多变 6.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