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兰亭集序练习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兰亭集序练习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整体阅读兰亭集序练习

文言文整体阅读:兰亭集序课后练习(1)

1.与“玉汝以成”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乐琴书以消忧

D.云无心以出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一句中,加点的“修”意思是()

A.修饰 B.整治

C.高,长 D.美好

4.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

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相与:相互结交。

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管弦:竹管琴弦。

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叙述兰亭集会赋诗之事,描写山水之美和人文之乐,豪情雅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B.第二段抒发人事的感慨和死生的悲哀,强调“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表现出了当时文人的悲观消极情绪。

C.第三段抒发读者感慨生死的诗文之后的叹息哀伤,论述不应将死生等同起来的道理,并说明编纂诗集的缘由。

D.本文第一段是记叙,第二段是议论,第三段是说明。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东晋琅琊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擅书法,有“书圣”之称。B.《兰亭集序》中写道:“不知老之将至。”这是《论语?述而》里的话。

C.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墨家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斥其为“虚诞”“妄作”。

D.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岁:时间

B.足以极视听之娱极:穷尽

C.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觞:饮一杯酒

D.终期于尽期:期望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的一项是()

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

B所以游目骋怀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暂得于己,快然自足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及其所之既倦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3.下列对语段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等方面较具体地写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本段以写盛会始,以抒感慨终;以做“修禊”为名,以行快乐为实。

B.第二段写了两种人:一个是喜欢“静”的人,一个是喜欢“躁”的人。两者性格乃至行为上有很大的不同,人世观上没有相通之处。

C.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亦即所谓“畅叙幽情”。

D.文章借快乐年华的易逝的感叹,借生命长短存灭,不是主观所能左右的感叹,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

4.翻译横线上的的句子

(1)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2)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觞:酒杯

B.信可乐也信:相信

C.虽趣舍万殊趣:同“取”

D.向之所欣向:过去

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 悟言一室之内

C.及其所之既倦 D.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从良辰、美景、贤人、雅事等方面描写兰亭聚会的盛况。

B.第二段主要辨析“生”与“死”的关系,主张珍惜生命,及时行乐。

C.选文以聚会欢愉,叹人生短暂、造化无情,“乐”与“痛”对比鲜明。

D.语言骈散结合而以散句为主,顿挫有致,音韵和谐,富于感染力。

10.阅读语段,完成1-2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2.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参考答案:

1.答案: C

解析: A项表凭借;B项与“所”连用,表示原因;C项,来;D项相当于“而”。

2.答案: C

解析: A项“趣”通“取”。B项“悟”通“晤”。D项“景”通“影”。

3.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中实词的理解。要根据具体语境来推断。

4.答案: B

解析:例句与A、C、D三项中的“之”均为助词,“的”;B项中的“之”为代词,“它”。5.答案: C

解析: C项,“管弦”属于借代的手法,此处代指音乐。

6.答案: D

解析:第一段是记叙、描写、抒情;第二段是议论、抒情;第三段是抒情、说明。

7.答案: C

解析: C项中“墨家”应改为“道家”。

8.答案: 1.D 2.A 3.B

4.(1)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

(2)有的人从自己的情趣思想中取出一些东西,在室内(跟朋友)面对面地交谈;有的人通过寄情于自己精神情怀所寄托的事物,在形体之外,不受任何约束地放纵地生活。9.答案: 1.B 2.C 3.B

解析: 1.信:确实,实在

2.ABD解释为“的”;C解释为“得到”

3.“主张珍惜生命,及时行乐”错,作者触景生情,心头郁结挥之不去的生命悲痛。10.答案: 1.B 2.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