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势(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势(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地形和地势(1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地形和地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读图说出我国地形的主要特征,记住我国主要的平原、山地、高原、盆地和丘陵及其分布。2、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的地势特征,巩固描述一个区域的地势特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利用实验演示、合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举例说明地

势和地形对河流、气候及人们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地形影响当地的民俗,说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树立因地制宜、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

评价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习过程评价:学生同桌展示绘制地形简图成果、课堂抢答的方式;知识应用评价:课本27 页活动1、2。

目标2:学习过程评价:学生自主完成和师生间问答;知识应用评价:课本30 页活动1、2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评价:班级交流合作学习成果,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况、行为表现、学习的主动性等方面。知识应用评价:进行知识迁移,分析美国的地形与气候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评价:学生个人观点的交流,给予及时的激励性评价。

课后评价:探究我国东部山脉多南北走向,西部山脉多东西走向的原因。展示探究结果。

学习效果评测工具方法:小测试卷,课后批阅分析

教学难点:地势、地形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教师在课前结合学生收集到的材料,制作课件)、引导启发教学法(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学Th课前活动设计:

1、复习: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判读。

2、预习:读中国地形分布图,找出主要的地形区

3、上网查询不同地形区的视频。中国的地势、地貌、地形

http://192.168.0.55:8015/002/data/html/mlzg/zgdxdm/zgdx/doc-49399.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794854416.html,/travel/sight/

4、下载观看《地形与地势》微课视频。

课后活动设计:联系板块运动方向解释:为什么我国东部山脉多南北走向,而西部山脉

多东西走向?

教学过程:

学习效果评测

1、班上有四位同学各自画出一幅我国地势特点示意图,如下所示。其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小华利用暑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游览线路如下面左图,四条游览线路中,能得到

右侧地形剖面示意图的是( )

A. 甲

B.乙

C.丙

D.丁

3.以下四幅图中,显示的地理事物分布正确的是

晋 黄陕

第二阶梯连 第一阶发梯山 准噶尔盆地

昆 仑 山 塔里木盆 冀

行 山

晋 地

A B C D

4、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述的是以下哪个地形区的景色(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 华北平原

5、荣成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阶梯,是

地形。

6、探究地形对交通的影响:台湾岛的铁路为环岛铁路,没有直接联系东西的横向铁路。结合台湾地形图,分析台湾的地形对铁路分布的影响。

梳理与 回顾

借助微舞幻灯课件梳理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

识网络关系。

板书设计: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