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北师大版】

九年级数学(下)单元评估试卷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总分:100分;时间: 分)

姓名学号成绩

一、精心选一选,相信自己的判断!(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将10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

组号 1 2 3 4 5 6 7 8

频数11 14 12 13 13 x 12 10

则第六组的频数为( )

A.12 B.13 C.14 D.15

2、10位评委给一名歌手打分如下:9.73,9.66,9.83,9.89,9.76,9.86,9.79,9.85,9.68,9.74,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这名歌手的最后得分是( )

A.9.79 B.9.78 C.9.77 D.9.76

3、某班50名学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单位:分)的频率分布条

形图如图1所示,其中数据不在分点上,对图中提供的信息作出

如下的判断:(1)成绩在49.5分~59.5分段的人数与89.5分~

100分段的人数相等;(2)成绩在79.5~89.5分段的人数占30%;

(3)成绩在79.5分以上的学生有20人;(4)本次考试成绩的中

位数落在69.5~79.5分段内,其中正确的判断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4、如图2是九年级(2)班同学的一次体检中每分钟心跳次数的频数分布条形图(次数均为整数).已知该班只有5位同学的心跳每分钟75次,请观察图,指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数据75落在第2小组 B.第4小组的频率为0.1

C.心跳为每分钟75次的人数占该班体检人数的

1

12

D.数据75一定是中位数

5、在转盘游戏的活动中,小颖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如图3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则每转动一次转盘所获购物券金额的平均数是( )

A.22.5元B.42.5元C.

2

56

3

元D.以上都不对

6、某快餐店用米饭加不同炒菜配制了一批盒饭,配土豆丝炒肉的有25盒,配芹菜炒肉丝的有30盒,配辣椒炒鸡蛋的有10盒,配芸豆炒肉片的有15盒.每盒盒饭的大小、外形都相同,从中任选一盒,不含辣椒的概率是( )

A.7

8

B.

6

7

C.

1

7

D.

1

8

7、要了解全市中学生身高在某一范围内学生所占的比例,需知道相应的( )

A.平均数

B.方差

C.众数

D.频率分布

8、某班在一次物理测试中的成绩为:100分7人,90分14人,80分17人,70分8人, 60分2

人,50分2人.则该班此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 ) A.82分 B.62分 C.64分 D.75分 9、小明在初三第一学期的数学成绩分别为:测验一得89分,测验二得92分,测验三得85分,期中考试得90分,期末考试得87分.如果按照平时期中期末的权重分别为10%,30%与60%,那么小明该学期的总评成绩为 ( ) (A)86 (B)87 (C)88 (D)89

10、 从写有编号1~100的卡片中,抽出一张卡片,卡片上的数字既是3的倍数又是4的倍数的概率是( )。 A.

10033 B. 41 C. 252 D. 50

29 二、耐心填一填:(把答案填放相应的空格里。每小题3分,共24分)。 11、一次知识竞赛中,36名参赛选手的得分情况为:5人得75分,8人得80分,6 人得85分,8

人得90分,7人得95 分, 2 人得100 分, 要计算他们的平均得分, 可列算式:_____________. 12、小明先用5千米/时的速度行驶3小时后,又用4千米/时的速度行驶5小时到达目的地,

则小明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13、某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某中学九(1)班的20名男生所穿鞋号统计如下: 鞋号 23.5 24 24.5 25 25.5 26 人数

3

4

4

7

1

1

那么这20名男生鞋号数据的平均数是 ,中位数是 ,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 .

14、某班50名学生在适应性考试中,分数段在90~100分的频率为0.1,则该班在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有 人.

15、某班联欢会上,设有一个摇奖节目,奖品为钢笔、图书和糖 果,标于一个转盘的相应区域上(转盘被均匀等分为四个区域, 如图4所示),转盘可以自由转动.参与者转动转盘,当转盘停 止时,指针落在哪一区域,就获得哪种奖品,则获得钢笔的概率 为 .

16、从甲、乙、丙三个厂家生产的同一种产品中各抽取8件产品,对其使用寿命跟踪调查,结果如下(单位:年):

甲:3,4,5,6,8,8,8,10 乙:4,6,6,6,8,9,12,13 丙:3,3,4,8,8,10,11,12

三个厂家在广告中都称自己产品的使用寿命是8年,请根据结果判断厂家在广告中分别运用了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中的哪一个:甲: ,乙: ,丙 .

17、一个质地均匀的六面体骰子,六个面上的数字分别为1,2,3,3,4,5,投掷一次,向上的面出现数字3的概率是 .

18、有四张不透明的卡片分别为 ,除正面的数不同外,

其余都相同.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抽到写有无理数卡片的概率为 .

2

227

2 π

三、细心做一做:(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9、某同学对他在本学期的自我检测成绩进行了统计:95分的有12次,90 分的有10次,85

分的有15次,80分的有3次,75分的有1次,65分的有3次.试计算该同学本学期自我检测的平均成绩. . 20、超市里要举行转盘摇奖活动,转盘平均分成20份,其中自行车2份,如图所示,买满100

元可摇奖一次,有人说:如果大家都摇到自行车,那么超市岂不是亏本了?如果你是超市决策者,会不会因此而改变有奖销售的方案呢?说说你的理由?

洗洁精2.80元

西红柿2.00元

墨水3.50元

酱油5.0元

自行车300元

21、爸爸给小明一串钥匙,共有4把,小明决定先试试哪把是防盗门的钥匙. 请你用模拟实验

方法估计一下,他第1次试开就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22、连掷两次骰子,它们的点数和是5的概率是多少?

23、一个袋中装有两个红球三个白球,第一次摸出一个球放回,再任意摸出一个,求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

四、勇敢闯一闯:(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8分,共16分。)

24、如图5是根据某校七、八、九年级学生“献爱心”自愿捐款活动学生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图和七、八、九年级学生人数扇形分布图.

(1)该校七、八、九年级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2)若该校共有1 450名学生,试问九年级学生共捐款多少元?

25、有一个摆地摊的不法摊主,他拿出3个白球,3个黑球,放在一个袋子里(不透明),让人摸球中奖。只要交2元钱就可以从袋中摸出3个球,若摸到的3个球都是白球,就可得10元的回报,请你计算一下摸一次球的平均收益,并估算若有1000名学生每人摸一次,摊主将从同学的身上骗走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D 5、A 6、A 7、A 8、A 9、C 10、C 二、11、1

36

×(75×5+80×8+85×6+90×8+95×7+100×2) 12、

35

8

千米/时 13、 24.55,24.5,众数 14、 5 15、25%

16、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17、

13 18、12

19、解: x =(95×12+90×10+85×15+80×3+75×1+65×3)×1

44

≈86.9(分). 20、无需改变销售方案.因为自行车的中奖概率

1

10

, 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摇到自行车. 21、可用4个相同的球,1个白的,3个黑的,每次抽1个,则第1次抽到白球的概率为所求概率,为

14

. 22、点数和是5的概率是

19

23、两次都摸到红球的概率为

19

24、(1)6.45元;(2)2 192.4元. 25、 一次摸到3个白球的概率为

201

415263=

?? 每摸一次平均收益为10×20

1

-2=-1.5元

所以1000×(-1.5)=-1500元

∴每摸一次球平均获利-1.5元,1000名学生每人摸一次,摊主将从同学们身上骗去

约1500元。

最新最全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案及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以新课标为准绳,以“面向每一个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落实新课改,体现新理念,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会用数学思考问题。 二、学情分析 通过小学毕业水平测试的成绩来看,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高分段不多,低分段密集。在学习态度上,想方设法激发与进一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引导学生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课堂适当做笔记,课后复习,有问题应有勇于提问,作业要当天做、独立做、及时改正等。 三、教材简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第三章“整式及其加减”、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是社会对青少年所需求的; 2、要让学生知道这是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 3、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爱数学,自主的学数学; 4、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措施: ⑴、课前认真备课,写好教案;课后及时作出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⑵、增强上课技能,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尽量讲得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并在课堂上适当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⑶、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优秀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思考,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⑷、狠抓作业。要求学生自觉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若发现学生抄袭作业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扼杀。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应及时、认真,分析学生作业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彻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⑸、做好培优、托中、补差的工作,注意分层教学,要优秀生保持优秀,中等生成绩易波动,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多注意中等生的情况,多鼓励其学习,肯定和表扬他们,争取成绩提高一个档次。对学困生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具体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试题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平面图形试题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52分) 1、如图,以O为端点的射线有()条. A、3 B、4 C、5 D、6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B、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D、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不能确定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B、在∠ABC一边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C、∠B=∠ABC+∠DBC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B、一条射线就是一个周角 C、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D、如果线段AB=BC,那么B叫做线段AB的中点 6、同一平面内互不重合的三条直线的交点的个数是() A、可能是0个,1个,2个 B、可能是0个,2个,3个 C、可能是0个,1个,2个或3个 D、可能是1个可3个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③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钟表上12时15分钟时,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A、90° B、82.5° C、67.5° D、60° 9、按下列线段长度,可以确定点A、B、C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AB=8cm,BC=19cm,AC=27cm B、AB=10cm,BC=9cm,AC=18cm C、AB=11cm,BC=21cm,AC=10cm D、AB=30cm,BC=12cm,AC=18cm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习题精选.doc

初中数学试卷 桑水出品 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B.有公共顶点且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C.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D.有公共定点且有一条边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角 2.一个锐角的余角() A.一定是钝角 B.一定是锐角 C.可能是锐角,也可能是钝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若两个角互补,则() A.这两个角都是锐角 B.这两个角都是钝角 C.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如图直线AB和CD相交于O,,∴ ,其推理依据是() A.同角的余角相等 B.等角的余角相等 C.同角的补角相等 D.等角的补角相等

5.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2,则这两个角分别是() A.108°和72° B.95°和85° C.100°和80° D.110°和70° 二、填空题 1.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____,称这两个角互余; 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平角,称这两个角______; 3.同角的余角______,同角的补角______,对顶角______; 4.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中,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其余的3个角________ 5.如图,直线相交于一点O,对顶角一共有__________对; 三、判断题 (1)一个锐角的补角,总是大于这个角的余角;() (2)一个角的补角,总是大于这个角;() (3)相等的角,一定是对顶角;() (4)一个锐角的余角,总是锐角;()

(5)一个角的补角,总是钝角;() (6)锐角一定小于余角.() 四、解答题 1.台球是中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你知道吗?打台球有很多技巧与角有关.如图, 现在台球桌面上有两球.那么,你知道怎样击打球 A,才能使球A依次撞击出边框,反弹后撞到球B?先想一想,再画一画,方便的话你也可亲自试一试吆!

中北大学概率统计习题册第四章完整答案(详解)资料

中北大学概率统计习题册第四章完整答案 (详解)

1. 填空 1)设~(,)X B n p ,则EX =np ,DX = npq 。 2)设~()X P λ,则EX =λ, DX =λ。 3)设~()X E λ,则EX = 1λ ,DX = 2 1 λ。 4)设[]~,X U a b ,则EX = 2 a b +,DX = () 2 12 b a -。 5)设2~(,)X N μσ,则EX =μ, DX =2σ。 6)设(,)~(1,1;2,9;0.5)X Y N ,则 EX =1,DX = 1 ,EY = 2,DY = 9 ,(,)Cov X Y = 1.5 。 7)已知螺钉的重量服从()250, 2.5N ,则100个螺钉总重量服从分布()5000, 625N 。 2. 已知在一定工序下,生产某种产品的次品率0.001。今在同一工序下,独立生产5000件这种产品,求至少有2件次品的概率。 解:设X 表示5000件产品中的次品数,则 ()~5000,0.001X B 。 50000.0015λ=?=,则 ()()()2100P X P X P X ≥=-=-= 5000499910.99950000.0010.999=--?? 0155 5510!1! e e --≈--10.006740.033690.95957=--= 注:实际上 5000499910.99950.9990.95964--?= 3. 设某商店中每月销售某种商品的数量服从参数为7的泊松分布,问在月初进货时应至少进多少件此种商品,才能保证当月不脱销的概率为0.999。 解:设进货数件数为N ,当月销售需求为X ,则由题意知()~7X P ,且 {}7 07e 0.999! k N k P X N k -=≤=≥∑ 查泊松分布的数值表,可得16N ≥. 4 . 地下铁道列车的运行间隔时间为五分钟,一个旅客在任意时刻进入月台,求候车时间的数学期望与方差。 解:设旅客在地铁进站之前的X 时刻到达,即旅客候车时间也为X ;其数学期望和 分别为()~[0,5]X U , 52EX = ;2512 DX =。 5.设(){ }3.02010,,10~2=<

北师大版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简单的空间几何棱柱、圆柱、圆锥、球等,掌握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能力: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一些基本的几何体,并能描述这些几何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描述几何体的特征,对几何体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小学的时候学习了那些平面图形和几何图形,在生活你还见到那些几何体? 2.学生设疑 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再提问 3.教师整理并出示自探题目 ①生活常见的几何体有那些? ②这些几何体有什么特征 ③圆柱体与棱柱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④圆柱体与圆锥体有什么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⑤棱柱的分类 ⑥几何体的分类 4.学生自探(并有简明的自学方法指导) 举例说说生活中的物体那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 说说它们的区别 二.解疑合探 1.针对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特征的认识不彻底进行再探 2、对这些类似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球体的分类 2.活动原则: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教师引领点拨提升总结。 三.质疑再探: 说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或问题(由学生或老师来解答所提出的问题) 四.运用拓展: 1.引导学生自编习题。 请结合本节所学的知识举例说明生活简单基本的几何体,并说说其特征 2.教师出示运用拓展题。 (要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要试题类型全面且有代表性) 3.课堂小结 4.作业布置 五、教后反思 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二) 教学目标 1、知识:认识点、线、面的运动后会产生什么的几何体 2、能力:通过点、线、面的运动的认识几何体的产生什么 3、情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单元测试 姓名_________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1.探照灯发出的光线可近似看作: ;两根长长的铁轨可近似看作: ; 跳远时测量成绩,尺子所在直线与起跳线必须 ; 2.七(1)班的同学用二个图钉就把刚获得的校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奖状挂在墙上了,请你用本章的一个知识来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 3.如图1,AB 的长为m,OC 的长为n,MN 分别 是AB,BC 的中点,则MN =___ __; 4.如图2,用“>”、“<”或“=”连接下列各式,并说明理由. AB +BC_____AC,AC +BC_____AB,BC_____AB +AC, 理由是______ ___; 5.计算:48°39′+67°41′=_________;90°-78°19′40″=___________; 21°17′×5=_______; 176°52′÷3=_________(精确到分); 6.如图3中,∠AOB=180°,∠AOC=90°,∠DOE=90°,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两个角的和为90°的角有___________对;两个角的和为180°的角有________对; 7.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即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8.平面面上有四个点,无三点共线,以其中一点为端点,并且经过另一点的射线共有___条; 9.面上有五条直线,则这五条直线最多有_____交点,最少有_____个交点. 10.在无风的情况下,一重物从高处落入池塘,它的运动路线与水面的位置关系是 , 在阳光下,站在操场上的学生与他影子的位置关系是 ; 二.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32分) 11.已知线段AB = 6厘米,在直线AB 上画线段AC=2厘米,则BC 的长是 图1 M B 图2 C B A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章作业题解

第四章作业题解 4.1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一种零件, 在一天内生产的次品数分别记为 X 和 Y . 已知 ,X Y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如果两台机床的产量相同, 问哪台机床生产的零件的质量较好? 解: 11.032.023.014.00)(=?+?+?+?=X E 9.0032.025.013.00)(=?+?+?+?=Y E 因为 )()(Y E X E >,即乙机床的平均次品数比甲机床少,所以乙机床生产的零件质量较好。 4.2 袋中有 5 个球, 编号为1,2,3,4,5, 现从中任意抽取3 个球, 用X 表示取出的3 个球中的 最大编号,求E (X ). 解:X 的可能取值为3,4,5. 因为1.01011)3(35 == = =C X P ;3.010 3)4(35 2 3== = =C C X P ; 6.010 6)5(3 5 24=== =C C X P 所以 5.46.053.041.03)(=?+?+?=X E 4.3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1 {}(0,1,2,),(1) k k a P X k k a +===+ 其中0a >是个常 数,求()E X 解: 1 1 2 1 1 1 ()(1) (1) (1) k k k k k k a a a E X k k a a a -∞ ∞ +-=== = +++∑∑ ,下面求幂级数11 k k k x ∞ -=∑的和函数, 易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1=R ,于是有 1 2 1 1 1()( ),1,1(1) k k k k x k x x x x x ∞ ∞ -==''=== <--∑ ∑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试卷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 ; . ~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22a a a =+ C .532523a a a =+ D .b a ba b a 222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 A.71058.2?人 B.710258.0?人 C.61058.2?人 D.6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 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 场 B. 4场 场 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测试题

新街中学2012-2013(下)七年级数学第四章测试题 一. 填空题 1.在关系式S=45t 中,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 , 当t=1.5时,S= 。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为3,腰长为x,则周长y 可以表示为 。 45 68v(千米/小时) t(时) 5cm 3.如图,表示的是小明在6点---8点时他的速度与时间的图像,则在6点----8点的路程 是 千米. 4.如图,假设圆柱的高是5cm,当圆柱的底面半径由小到大变化时, (1)圆柱的体积如何变化? , 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如果圆柱底面半径为r(cm),那么圆柱的体积V(cm 3)可以表示为 . (3)当r 由1cm 变化到10cm 时,V 由 cm 3变化到 cm 3. 5.如图所示,圆锥的底面半径是 2 厘米,当圆锥的高由小到大变化时,圆锥的体积也随之而发生了变化. (1)在这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 ; (2)如果圆锥的高为h (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V(厘米3)与h 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 (3)当高由1 厘米变化到10厘米时,圆锥的体积由________厘米3变化到_______ 厘米3. 6.如图所示,长方形的长为12,宽为x .(1)若设长方形的面积S,则面积S 与宽x 之间的关系是 . (2)若用C 表示长方形的周长,则周长C 与宽x 之间的关系是 . 二.选择题 7.正常人的体温一般在37℃左右,但一天中的不同时刻不尽相同.下图反映了一天24小时 内小明体温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清晨5时体温最低 B .下午5时体温最高 C .这一天中小明体温T(单位:℃)的范围是36.5≤T≤37.5 D .从5时至24时,小明体温一直是升高的。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6题图 第7题图

新课标北师大版七年级上数学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介绍)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5.给学生提供合作、讨论与自我展示的机会。本章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小组学习形式。例如对第12页的云图中提出的“如果一家四人,结果是否一样呢?”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按“3个大人和1个小孩”、“2个大人和2个小孩”等不同情况得出结论。 6.本章得练习、习题中,有一些问题可能有多种答案,如第10页的练习第1题,由于考虑得方式不一样,会发现前面的数具有各种不同的规律,这样答案自然就不同了。 7.评价时,请考虑以下几点: (1)选择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2)利用适量的开放题,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安排调查活动,评价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4)通过写读后感,评价学生对数学的认识。 (5)开展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能力。 (6)提供成果展示机会,评价学生的交流能力及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第二课时 一、课题§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六、教学过程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4章作业题解25554

第四章作业题解 4.1 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一种零件, 在一天内生产的次品数分别记为 X 和 Y . 已知 ,X Y 的概率分布如下表所示: 如果两台机床的产量相同, 问哪台机床生产的零件的质量较好? 解: 11.032.023.014.00)(=?+?+?+?=X E 9.0032.025.013.00)(=?+?+?+?=Y E 因为 )()(Y E X E >,即乙机床的平均次品数比甲机床少,所以乙机床生产的零件质量较好。 4.2 袋中有 5 个球, 编号为1,2,3,4,5, 现从中任意抽取3 个球, 用X 表示取出的3 个球中的 最大编号,求E (X ). 解:X 的可能取值为3,4,5. 因为1.01011)3(35====C X P ;3.010 3 )4(3523====C C X P ; 6.010 6 )5(3524====C C X P 所以 5.46.053.041.03)(=?+?+?=X E 4.3 设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1 {}(0,1,2,),(1)k k a P X k k a +== =+L 其中0a >是个常 数,求()E X 解: 1121 1 1()(1)(1)(1)k k k k k k a a a E X k k a a a -∞∞ +-====+++∑∑g g ,下面求幂级数1 1k k kx ∞ -=∑的和函数,易知幂级数的收敛半径为1=R ,于是有 1 2 1 1 1 ()(),1,1(1)k k k k x kx x x x x ∞ ∞ -==''===<--∑∑

根据已知条件,0a >,因此011a a < <+,所以有 2 21 ()(1)(1)1a E X a a a a = =+-+g . 4.4 某人每次射击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 , 现连续向目标射击, 直到第一次命中目标为止, 求射击次数的期望. 解:因为X 的可能取值为1,2,……。依题意,知X 的分布律为 1(),1,1,2,k P X k q p q p k -===-=L L 所以)1( )()()(1 1 1 1 '-='='== ∑∑∑∞ =∞=∞ =-q q p q p q p p kq X E k k k k k k p p p q p 1 1)1(12 2=?=-= 4.5 在射击比赛中, 每人射击4 次, 每次一发子弹. 规定4弹全未中得0分, 只中1弹得15 分, 中2弹得30 分, 中3弹得55分, 中4弹得100分. 某人每次射击的命中率为0.6, 此人期 望能得到多少分? 解:设4次射击中命中目标的子弹数为X ,得分为Y ,则X ~B (4,0.6) 因为 0256.04.06.0)0(4 4=?==C X P 1536.04.06.0)1(311 4=?==C X P 3456.04.06.0)2(2224=?==C X P 3456.04.06.0)3(1334=?==C X P 1296.04.06.0)4(0444=?==C X P 所以Y 的分布律为 故期望得分为 1296.01003456.0553456.0301536.0150256.00)(?+?+?+?+?=Y E = 44.64 4.6 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为1 32 {(1)}(1,2,,),3 k k k k P X k +=-= =L 说明X 的期望不存在。

北师大版七年级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

C A B 40?60?南 北(4)北西南东C A B 电白县实验中学初一数学《基本平面图形》测试题 班别: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 , B :直线AB , C :直线ab , D :.直线Ab 2、一个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3、手电筒射出去的光线,给我们的形象是( ) A.直线 B.射线 C.线段 D.折线 4、图中给出的直线、射 线、线段,根据各自的性质,能相交的是( ) 5、如图,AB=CD,则AC 与BD 的大小关系是( ) A.AC>BD B.AC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试题及答案

A C P D B 初中数学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七年级数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四个图中,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C )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D ) A .156=-a a B .4 2 2 a a a =+C .5 3 2 523a a a =+ D .b a ba b a 2 2 2 43-=- 3、将一张长方形纸如图所示对折三次,则产生的折痕与折痕间的位置关系有(C ) A 、平行 B 、垂直 C 、平行或垂直 D 、无法确定 4 .2009年7月22日,在我国中部长江流域发生了本世纪最为壮观的日食现象,据统计,观看本次日食的人数达到了2580000人,用科学计数法可将其表示为( C ) A.7 1058.2?人 B.7 10258.0?人 C.6 1058.2?人 D.6 108.25?人 5.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C ) A 、我校同学中间出现一位数学家; B 、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一张,恰好是大王 C 、从装着九个红球、一个白球共十个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两个,其中一定有红球 D 、未来十年内,印度洋地区不会发生海啸 6. 小明在做解方程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污染了看不清楚,被污染的方程是2y-21=21y-●,怎么办呢?小明想了一想便翻看了书后的答案,此方程的解是y = -3 5 ,很快补好了这个常数,这个常数应是 ( C ) A 、1 B 、2 C 、3 D 、4 7.上午9点30分,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成的锐角为(A ) A 、 105 B 、 90 C 、 100 D 、 120 8.点A 为直线外一点,点B 在直线上,若AB=5厘米,则点A 到直线的距离为( D ) A 、就是5厘米; B 、大于5厘米; C 、小于5厘米; D 、最多为5厘米 9、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作服装仍可获利15元,则这种服装每件的成本是( B ) A 、120元 B 、125元 C 、135元 D 、140元 10.足球比赛的积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球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这个球队胜了(C ) A.3场 B. 4场 C.5场 D.6场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如果飞机离地面6000米记为+6000米,现在它又下降了1600米,那么现在飞机的高度可记为_+__4400_______米. 12、1 5 - 的倒数是 5 .数轴上与点 3的距离为2的点是_1或5__________ 13工程队在修建高速公路时,有时需要将弯曲的道路改直以缩短路程,这样的理论依据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___ __________________ . 14.当=x -3 时,代数式1-x 与102+x 的值互为相反数 . 15 、若72+-n m b a 与443b a -是同类项,则n m -的值为 9 16 如图,C 、D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P 为CD 的中点, 2=CP ,则=AB _____12__________ 17掷一枚骰子,朝上的数字比5小的可能性 > 朝上的数字是奇数的可能性(添“<”“=”“>”)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检测卷及答案.docx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 第四章检测卷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若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和是8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2.以下列各组数据为三角形的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4,8,7 B.3,4,7 C.2,3,4 D.13,12,5 3.如图,△ABC≌△DEF,若∠A=50°,∠C=30°,则∠E的度数为() A.30°B.50°C.60°D.100° 第3题图第4题图 4.如图,有下列四种结论:①AB=AD;②∠B=∠D;③∠BAC=∠DAC;④BC=DC.以其中的2个结论作为依据不能判定△ABC≌△ADC的是()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5.如图,已知方格纸中是4个相同的正方形,则∠1与∠2的和为() A.45°B.60°C.90°D.100° 第5题图第6题图 6.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点F为BC的中点,若∠BAC=

104°,∠C=40°,则有下列结论:①∠BAE=52°;②∠DAE=2°;③EF=ED;④S△ABF=1 2S△A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 7.如图,九江大桥是一座斜拉式大桥,斜拉式大桥多采用三角形结构,使其不易变形,这种做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第7题图第8题图 8.如图,在△ABC中,∠A=90°,点D在AC边上,DE∥BC.若∠1=25°,则∠B的度数为________. 9.如图是工人师傅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金属框架,已知∠B=∠E,AB=DE,BF=EC,其中△ABC的周长为24cm,CF=3cm,则制成整个金属框架所需这种材料的总长度为________cm. 第9题图第10题图 10.如图,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连接CD,则图中有________对全等三角形. 11.如图,△ABC的中线BD,CE相交于点O,OF⊥BC,且AB=6,BC=5,AC=4,OF=1.4,则四边形ADOE的面积是________. 第11题图第12题图 12.如图,在△ABC中,∠ACB=90°,AC=7cm,BC=3cm,CD为AB边上的高.点E从点B出发在直线BC上以2cm/s的速度移动,过点E作BC的垂线交直线CD于点F.当

统计与概率修订版

统计与概率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 50年的变化(二课时) 学习目标: 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与分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具体情境,认识一些人为的数据及其表示方式可能给人造成一些误导,提高学生对数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把握统计图的特点,尤其是折线统计图,其为对应点的连线,数值与点有关,条形统计图两个比较时,单位长度要一致等,便可掌握本节的要求.扇形统计图只能知道各部分所占的比例. 学习方法: 活动——交流. 学习过程: 一、例题分析: 【例1】一文具店老板购进了一批不同价格的书包,它们的售价分别为10元、20元、30元、40元、50元;7天中各种规格书包的销售量依次为6个、17个、15个、9个、3个.这批书包售价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多少 【例2】 2002年8月,某书店各类图书销售情况如图1. (1)8月份书店售出各类图书的众数是. (2)这个月数学书与自然科学书销售量的比是多少 (3)数学、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社会百科各类图书的频数大约是 .

【例3】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靶10次,每次射靶的成绩情况如图2所示. (1)请填写下表: 平均数方差中位数命中9环以上次数 甲7 1.2 1 乙5.4 (2)请从下列四个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测试结果进行分析: ①从平均数和方差相结合看; ②从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③从平均数和命中9环以上的次数相结合看;(分析谁的成绩好些) ④从折线图上两人射击命中环数的走势看.(分析谁更有潜力) 【例4】如图3是某晚报“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热线电话的统计图,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的电话最多,共60个.请回答下列问题:(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多少个 (2)有关道路交通问题的电话有多少个 【例5】华山鞋厂为了了解初中学生穿鞋的鞋号情况,对永红中学初二(1)班的20名男生所穿鞋号统计如下表: 鞋号23.5 24 24.5 25 25.5 26 人数 3 4 4 7 1 1 那么这20名男生鞋号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中,鞋厂最感兴趣的是.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单元检测试题

A 30o 东 北 图(3) O 图(4) 图(5) D A B C 图(6) D 'B ' A O C G D B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检测题 1、图(1)中有______条线段,分别表示为___________ 2、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钉牢,其依据是 3、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可以缩短航程,其依据是 4、若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AC==2 1 5、用三种方法表示右面的角 6、平面内的三条直线最多能把平面分成部分 7、0 75.0=______分=______秒;`` 3600=______分=_______度。 8、时钟表面3点30分时,时针与分针所夹角的度数是______。4、已知线段AB,延长AB 到C ,使BC= 3 1AB ,D 为AC 的中点,若AB =9cm ,则DC 的长为。 9、如图(3)所示,射线OA的方向是北偏_________度。 10、将一张正方形的纸片,按如图(4)所示对折两次,相邻两折痕间的夹角的度数为度。 11、如图 (5),B 、C 两点在线 段AD 上,(1) BD=BC+;AD=AC+BD-; (2)如果CD=4cm,BD=7cm,B 是AC 的中点,则AB 的长为。 12、如图(6),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那样折叠后,B 、D 两点落在B ′、D ′点处, 若得∠AOB ′=700 , 则∠B ′OG 的度数为。 13、现在的时间是9点20分,此时钟面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 ( ) A 、0150 B 、0160 C 、0162 D 、0165 14、一个 钝角与一个锐角的差是( ) A.锐角 B.直角 C.钝角 D.不能确定 15、下列各直线的表示法中,正确的是( ) A .直线A B.直线A B C .直线ab D.直线Ab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B.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的距离 A C D 图(1)

新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概念总结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常见的几何体及其特点 长方体:有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且各面都是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棱柱:上下两个面称为棱柱的底面,其它各面称为侧面,长方体是四棱柱。 棱锥: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两个底面是半径相等的圆。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圆锥:有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曲面)。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底面是圆。 球:由一个面(曲面)围成的几何体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 (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 2n个顶点。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 (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注意:①、正方体只有六个面,所以截面最多有六条边,即截面边数最多的图形是六边形. ②、长方体、棱柱的截面与正方体的截面有相似之处. (2)用平面截圆柱体,可能出现以下的几种情况. (3)用平面去截一个圆锥,能截出圆和三角形两种截面(还有其他截面,初中不予研究) (4)用平面去截球体,只能出现一种形状的截面——圆. (5)需要记住的要点: 7、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精品教案全集(共140页) 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一课时介绍 单元整体说明 本章在小学数学和中学数学的联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编写本章的目的在于:(1)帮助学生梳理小学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2)为学生学习中学数学作必要的准备。本章较充分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论,学习本章将为其他各章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示范。本章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人文精神、数学应用意识、数学价值观等都应该在其他各章的学习中得到贯彻。 本章按照如下线索展开内容:数学伴我成长——人类离不开数学——人人都能学会数学——让我们来做数学贯穿于内容的始终。 课程内容标准 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懂得数学的价值,形成用数学的意识。 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 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对数学良好的感性认识,初步体验到什么是“做数学”。 结构体系 单元教学建议 鉴于本章承上启下的特点,故教材内容只是给教师提供一个教学思路,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补充适当的素材,灵活安排教学内容,调节课时数。 教学的总要求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构建对数学的认识,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适当补充一些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素材。 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第11页的练习第1题以及习题1.2的第6题都应该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探索得出结论。 3.通过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如第3页的练习第2题、第5页的练习第2题、习题1.1的第3题与第4题以及第11页的练习第1题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 4.给学生提供实地考察、调查的机会。有条件的话,应给让学生实地考察一些生产、生活中应用数学的例子。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教案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主备人:王竞红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有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3.线段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点。 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即确定一条直线。 二、教材精读 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3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A、B、C是直线m上的三点,请回答 (1)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 (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解: 三、教材拓展 7.已知平面内有A,B,C,D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 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A,B,C,D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