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研究

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研究
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研究

【收稿日期】2007211230【作者简介】周景欣(19772),女,硕士,主管检验师,从事临床检验和

临床微生物学研究,Email:zhoujingxin116@https://www.360docs.net/doc/795115158.html,;袁杰利,通讯作者

文章编号:10052376X (2008)022*******

【论 著】

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的研究

周景欣1

,袁杰利2

,李新仓

3

(1.抚顺市中心医院检验科,辽宁抚顺 113006;2大连医科大学微生态学研究所,辽宁大连 116027;3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 113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作用效果。方法 通过体外实验和体内试验。结果低聚果糖、水苏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均能促进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增殖,并能够酸化肠道的pH;能够显著提高肠道的B /E 值(肠道内双歧杆菌和肠杆菌数量l og 值的比值),增加肠道中有益菌的比例,有益于稳定肠道的微生态平衡。结论 这几种益生元制剂对肠道菌群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肠道菌群;双歧杆菌;乳杆菌;益生元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A

The effects of the preb i oti cs on norma l i n testi n a l flora

ZHOU J ing 2xin 1

,Y UAN J ie 2li,L I Xin 2cang

(1.Fushun Central Hospitai,Fushun 113006,China )

【Abstract 】 O bjecti 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p rebi otics on nor mal intestinal fl ora .M ethod By experi m ent in vitro and vivo .Result F OS,XOS,Stachyose and I M O all could p r omote multi p licati on of B ifidobacterium ,L actobacillus and could s our the value of pH,and could p r om inently advance intestinal ′B /E value and raise p r oporti on of p r obi otics and had beneficial t o stabilizati on m icr o 2ecol ogy balance of intestinal fl ora .Conclusi on These p rebi otics have better adjustive effect on nor mal intestinal fl ora .

【Key words 】 I ntestinal fl ora;B ifidobacterium;L actobacillus ;Prebi otics

自从1899年TI SSI ER 发现第一株双歧杆菌以

来,随着微生态学的发展,人们已经认识到肠道正常菌群,特别是双歧杆菌、乳酸菌等对维持一个良好的肠内菌群结构及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活菌补菌在定植力、活菌存活率、运送、保存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开发应用价廉、效优、方便并为广大群众接受的寡糖类益生元,提高大众健康水平,是我国微生态保健品的发展方向。本文采用体外实验及体内

试验,并选用B /E 值[1]

作为指标,对市场上几种常见的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水苏糖、低聚木糖、低聚异麦芽糖)进行试验,比较其经细菌发酵后的产酸能力、对益生菌的促进效果、B /E 值,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使用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菌群 取至健康成年人的大便悬液。1.2 益生元制剂 低聚果糖粉:低聚果糖≥70%,北京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异麦芽低聚糖粉:异麦芽低聚糖含量≥90%,山东保龄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木糖低聚糖粉:木糖含量≥70%,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水苏糖低聚糖粉:水苏糖含量≥70%,西安德施普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3 培养基 肠杆菌:E MB 培养基,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肠球菌:EC 培养基(自制);乳杆菌:LBS 培养基(自制);双歧杆菌:改良BS 培养基(自制)。1.4 受试人群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正常的志愿者40人,试验采用自身对照。

1.5 试验方法

1.5.1 体外试验[2] 采用G AM [3]

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未加葡萄糖),对照组1加1%葡萄糖,对照组2不加葡萄糖,试验组1至4分别加1%水苏糖、1%低聚果糖、1%低聚异麦芽糖和1%低聚木糖。每组设3个平行样,每个样装250m l,共计分装18个250m l 输液瓶。加塞并插上针头,然后115℃灭菌20m in,灭菌后拔出针头。取新鲜粪便10g 加入200m l 生理盐水中充分混合,分别取上清液1m l 加入18个样品中培养,37℃发酵。

检测发酵6h 后发酵液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测发酵液的pH:取发酵液1m l,加入生理盐水9m l 中充分稀释,再取此液1m l,

加入生理盐水9m l 中充分稀释,连续稀释至10-6

,取10-6、10-5、10-4滴种,每个稀释度分别滴种3滴,肠球菌、肠杆菌平板直接放入培养箱中,37℃培养24~48h 后分别计数,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平板放入厌氧罐中培养48~72h 后计数。同时测定发酵液pH 。按同样方法分别测定12和24h 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杆菌、肠球菌的数量及发酵液的pH 。

1.5.2 体内试验[4]

 (1)上述4组人群每人每天分别服用水苏糖3g 、低聚果糖3g 、低聚异麦芽糖3g 和低聚木糖1g 。服用14d 后由志愿者将他们各自的粪便样本送到医院做处理。粪便标本的处理:用无菌小棒挑取标本盒内新鲜大便的深部1g,立即加入到含有玻璃珠的9m l 稀释液中,混匀,使稀释成1∶10,在震荡器上振荡30m in,使标本彻底匀浆化,依

次10倍稀释至10-9

。(2)体内试验主要以肠杆菌、

肠球菌、双歧杆菌、乳杆菌为调查对象,根据各种菌在粪便中的含量,选择适宜稀释度,需氧菌稀释度取

5

41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年4月第20卷第2期

10-6、10-7、10-8,厌氧菌稀释度取10-7、10-8、10-9。

1.6 数据分析 菌群调查细菌活菌数用l og N,x±s 表示,数据处理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2 结果

2.1 体外实验结果 发酵6、12、24h后,测定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杆菌的数量及pH结果分别见表1~3。发酵6、12、24h后肠道菌群数量测定:各试验组肠道菌群与对照组相比较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均增多,但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增加显著(P<0.01)。与对照组相比,4个试验组的pH 明显降低(P<0.05)。但各试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1 发酵6h后肠道菌群数量及pH(l og CF U/g湿便,x±s n=3)

菌种无糖葡萄糖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肠杆菌 5.70±0.226.08±0.256.72±0.326.68±0.286.78±0.356.77±0.42肠球菌 4.60±0.394.95±0.365.51±0.405.59±0.505.63±0.225.70±0.34双歧杆菌6.54±0.286.78±0.297.36±0.247.27±0.417.40±0.247.30±0.30乳酸杆菌5.95±0.316.30±0.376.95±0.286.95±0.576.91±0.236.93±0.35 pH 6.82±0.366.63±0.296.41±0.256.25±0.336.19±0.356.33±0.31表2 发酵12h后肠道菌群数量及pH(l og CF U/g湿便,x±s n=3)

菌种无糖葡萄糖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肠杆菌 6.60±0.617.00±0.577.56±0.517.64±0.497.72±0.407.78±0.42肠球菌 5.60±0.355.95±0.536.60±0.476.66±0.386.62±0.536.58±0.48双歧杆菌8.00±0.398.31±0.449.02±0.519.04±0.469.10±0.669.03±0.46乳酸杆菌7.60±0.418.08±0.498.62±0.578.65±0.528.59±0.418.64±0.44 pH 5.55±0.295.03±0.314.19±0.264.07±0.334.36±0.244.48±0.27表3 发酵24h后肠道菌群数量及pH(l og CF U/g湿便,x±s n=3)

菌种无糖葡萄糖水苏糖低聚果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木糖肠杆菌 8.60±0.639.00±0.919.66±0.719.64±0.889.72±0.919.68±0.67肠球菌 7.48±0.487.90±1.008.65±0.848.66±0.698.74±0.858.69±1.00双歧杆菌8.92±0.749.54±0.9310.70±0.6210.66±0.7710.67±0.7910.69±0.76乳酸杆菌9.62±0.6910.00±0.7210.40±0.7710.46±0.5610.50±0.7310.47±0.93 pH 5.01±0.264.63±0.293.89±0.333.72±0.163.66±0.223.59±0.28

2.2 体内试验结果 服用益生元制剂14d后肠道菌群数量及B/E值测定见表4~6。4组受试者在服用益生元制剂前肠道各菌群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试食益生元制剂14d后各组间肠道各菌群计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组间B/E值服用益生元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

表4 服用益生元制剂14d后肠道菌群数量测定结果(l og CF U/g湿便,x±s n=10)

组别 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低聚果糖组 服前 服后7.70±0.74

7.57±0.67

6.19±0.46

6.48±0.38

7.71±0.9

8.01±1.00*

7.90±1.02

8.51±0.96△

低聚木糖组 服前 服后7.80±0.79

7.74±0.66

6.34±0.49

6.53±0.39

7.96±1.02

8.28±0.91*

8.13±0.91

8.72±0.86△

注:与服用前相比,*P<0.05;与服用前相比,△P<0.01

表5 服用益生元制剂14d后肠道菌群数量测定结果(l og CF U/g湿便,x±s n=10)组别 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

水苏糖组 服前 服后7.74±0.74

7.70±0.79

6.27±0.46

6.44±0.49

7.86±0.93

8.22±0.883

8.04±0.98

8.67±0.93△

低聚异麦芽糖组 服前 服后7.86±0.69

7.77±0.66

6.48±0.52

6.75±0.36

8.11±0.98

8.44±0.98*

8.30±1.12

8.95±0.89△

注:与服用前相比,3P<0.05;与服用前相比,△P<0.01

表6 益生元对人体肠道B/E值的

影响(x±s n=10)

组别 服用前服用后

低聚果糖组 1.02±0.291.12±0.273

低聚木糖组 1.04±0.271.13±0.323

水苏糖组 1.04±0.231.13±0.253

低聚异麦芽糖组1.06±0.301.15±0.263

注:与服用前相比,3P<0.05

3 讨论

3.1 体外实验结果显示,4种低聚糖在经细菌发酵后的产酸能力、对益生菌的促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人群在服用低聚木糖1g 14d后,肠道菌群计数结果同服用其他低聚糖3g效果相同,而其他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见,低聚木糖对肠道菌群的调整效果大于其他3种低聚糖,但其他3种低聚糖中以低聚异麦芽糖的含量最高(≥90%),低聚果糖同低聚水苏糖含量相同(均≥70%),若从含量上看这3种低聚糖对细菌发酵后的产酸能力、对益生菌的促进效果应为低聚果糖和低聚水苏糖相同且大于低聚异麦芽糖。低聚糖调整肠道菌群效果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双歧杆菌对低聚糖利用率的差异和低聚糖结构及肠道菌群本(下转第153页)

641Chinese Journal of M icr oecol ogy,Ap ril2008,Vol120No12

【参考文献】

[1]FRANK ARD J,RODR I G UEZ2V I L LALOBOS H,ST RUELENS M J,et

al.Hae mophilus parainfluenzae:an underdiagnosed pathogen of biliary tract infecti ons?[J].Eur J Clin M icr obi ol I nfect D is,2004,23(1):462

48.

[2]S OPH I E MAG NET,P ATR I CE COURVAL I N,TH I ERRY LAMBERT.

Resistance2nodulati on2cell divisi on2type efflux pump involved in am in2 oglycoside resistance in Acinetobacter baum annii strain BM4454[J].

Anti m icr ob Agents Che mother,2001,45(12):337523380.

[3]黄艳飞,陈群.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与耐药性分析[J].中国微生

态学杂志,2004,16(3):1442145.

[4]H I GGI N S P G,H I L MAR W I SP L I N GHOFF,DANUT A STEF AN I K,et

al.Selecti on of t opois omerase mutati ons and overexp ressi on of adeB

mRNA transcri p ts during an outbreak of Acinetobater baum annii[J].J Anti m icr ob Chemother,2004,54(4):8212823.

[5]L I Xian2zhi,ZHANG L i,N I K A I D O H.Efflux pump2medicated intrinsic

drug resistance in Mycobacterium s meg matis[J].Anti m icr ob Agents Che mother,2004,48(7):241522423.

[6]YI U W ai2chu,SZE LOK Chau,EL I Z ABETH T S Houang.Presence of

active efflux syste m sAdeABC,AdeDE and AdeXYZ in differentAcine2 t obacter genom ic DNA gr oup s[J].J Med M icr obi ol,2006,55: 4772478.

[7]I S ABELLE MARCH,DAM I ER2P I O LLE L,P ATR I C COURVAL I N,et

al.Exp ressi on of the RND2type efflux pump AdeABC in A cinetobacter baum annii is regulated by the AdeRS t w o2component syste m[J].Anti2 m icr ob Agents Che mother,2004,48(9):329823304.

(上接第146页)身分泌的酶有关。目前在双歧杆菌中分离纯化出:α,β2半乳糖苷酶、α,β2葡萄糖苷酶、β2呋喃果糖苷酶、甘露糖苷酶、D2木聚糖苷酶、D2木糖异构酶等酶。不同菌种之间的酶活性不同[5],双歧杆菌中α,β2半乳糖苷酶、α,β2葡萄糖苷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肠道菌,并且这2种酶的活性在双歧杆菌中无β2葡萄糖苷酶活性。不同的低聚糖含有的功能糖苷键类型不同,如低聚异麦芽糖含有α21,6糖苷键、低聚果糖含有β21,2糖苷键、低聚木糖含有α21,4糖苷键、水苏糖含有α21,6糖苷键。低聚糖之所以能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增殖,可能是有益菌能产生分解这些糖苷键的消化酶而肠杆菌、肠球菌却不能。本试验结果有可能是肠道有益菌对低聚木糖的分解利用率比其他3种低聚糖高。

【参考文献】

[1]HOOPER L V,G ORDON J I.Conanensal host2bacteria relati onshi p si2

nthe gut[J].Science,2001,292(4):111521158.

[2]秦湘红,张群.魔芋粉酶解产物与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的促生长

作用比较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5):2612263. [3]陈聪敏,王文风.厌氧菌及其感染[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

社,1989:10212.

[4]项明杰,刘明,彭奕冰,等.低聚果糖对双歧杆菌增殖效果及肠道

菌群的影响[J].检验医学,2005,20(1):49251.

[5]李凤娜,王继成.寡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及常用方法[J].兽药与

饲料添加剂,2005,10(4):23225.

(上接第149页)的增加并与其结合,降低了T NF2α和I L2 1的分泌,最终缓解了肠道的炎症。

【参考文献】

[1]OLSEN C O,McCABE Rp Jr.The i m munol ogy of infla mmat ory bowel

disease.I n:KI RSHNER J B,SHORTER R G.I nfla mmat ory bowel dis2 ease[M].Balti m ore:W illiam s&W ilkins,1995:2032251.

[2]JOB I N C,S ART OR R B.The I kappa B/NF2kappa B syste m:a key

deter m inant of mucosalinfla mmati on and p r otecti on[J].Am J Physi ol Cell Physi ol,2000,278:C4512C462.

[3]XU Y,T AO X,SHEN B,et al.Structural basis f or signal transducti on

by the Toll/interleukin21recep t or domains[J].Nature,2000,408

(56):1112115.

[4]O′NE I L L L A,F I TZGERALD K A,BOW I E A G.The Toll2I L21recep2

t or adap t or fa m ily gr ows t o five me mbers[J].Trends I m munol,2003, 24:2862390.

[5]P OLT ORAK A,HE X,S M I RNOVA I,et al.Defective LPS signaling in

C3H/HeJ and C57BL/10ScCr m ice:mutati ons in Tlr4gene[J].Sci2 ence,1998,282:208522088.

[6]BON I ZZI G,K AR I N M.The t w o NF2κB activati on pathways and their

r ole in innate and adap tive i m munity[J].Trends I m munol,2004,25:

2802288.

[7]MATS UDA H,F UJ I Y AMA Y,ANDOH A,et al.Characterizati on of an2

tibody res ponses against rectal mucosa2ass ociated bacterial fl ora in pa2 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J].J Gastr oenter ol Hepat ol,2000,15: 61268.

[8]ORTEG A2CAVA C F,I SH I HARA S,RUM IM A,et al.Strategic comp2

art m entalizati on of Toll2like recep t or4in the mouse gut[J].J I m mu2 nol,2003,170:397723785.

[9]SI N GH J C,CRU I CKSHANK S M,NE W T ON D J,et al.Toll2like re2

cep t or2mediated res ponses of p ri m ary intestinal ep ithelial cells during the devel opment of colitis[J].Am J Physi ol Gastr ointest L iver Physi ol, 2005,288:5142524.

[10]DOBROVOLSHA I A M A,ME DVEDEV A E,THOMAS K E,et al.I n2

ducti on of in vitr o rep r ogramm ing by T oll2like recep t or(T LR)2and T LR4agonists in murine macr ophages:effects of T LR“homot oler2 ance”versus“heter ot olerance”on NF2κB signaling pathway compo2 nents[J].J I m munol,2003,170:5082519.

[11]T AKEUCH I O,HOSH I N O K,K AWA I T,et al.D ifferential r oles of

T LR2and T LR4in recogniti on of gra m2negative and gra m2positive bac2 terial cell wall components[J].I m munity,1999,11:4432451.

351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8年4月第20卷第2期

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功能介绍

益生菌双歧杆菌BB-12功能介绍 双歧杆菌是于1899年从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中发现并分离出来的。它们是人体肠道固有菌群的常见组成部分(Reuter 2001)。 双歧杆菌BB-12源自科汉森收集的乳品发酵剂,被鉴定为动物双歧杆菌乳双歧亚种,是唯一获得全基因序列的双歧杆菌菌株。在食品中具有很高的稳定性,作为冻干粉稳定性也很高。BB-12?对口味、外观或食物的口感没有副作用,在益生菌食品中能够存活到被食用为止。从1985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用于食品和食品补充剂,没有发现任何副作用。 被美国FDA认为“GRAS”,此外,BB-12@还获得了丹麦医疗局的批准,作为自然疗法/草药产品,并被丹麦兽医和食品局接受用于食物产品。BB-12@也被瑞典、波兰和奥地利当局批准,作为医药产品中的一种益生菌。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对进行论证认为:“BB12可有效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并提高人体免疫力”,并于2005年获得中国卫生部新资源证书。全世界多个国家都已批准BB-12用于食品当中。2011年11月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用于婴幼儿食品。 2007年11月19日,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论证会,对丹麦科汉森公司生产并引入中国的动物双歧杆菌BB12功能性试验研究报告进行了充分论证。通过对北京联合大学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中心和北京医院联合进行的人体试验结果,以及国外对双歧杆菌BB12及其含乳制品的大量科学文献的审查,以金宗濂教授为组长的专家论证组一致认为,BB12 产品具有调节人体肠道菌群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此次论证会,对BB12在我国各种食品中的应用及广大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资料来源:《食品工业科技2007年第12期》) BB-12具有出色的耐酸和耐胆汁功能,优良的肠道黏附能力。抑制病原菌、增强屏障功能以及免疫相互作用都是BB-12?的作用机理,并且已经得到验证的。在糖代谢中产生L(+)乳酸,在婴儿中耐受性好。是最早允许在配方奶粉中使用的益生菌,也是目前临床研究最多的益生菌,在300多种科学出版物中有所描述,其中130多种出版物涉及人体临床研究,研究涵盖早产儿到老年人的所有人群,而且服用剂量最高达到1000亿CFU/天。BB-12?的保健作用已经在胃肠健康和免疫功能的许多临床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临床研究证明BB-12?通过胃肠道可以存活,并能维持健康的胃肠道菌群。而且,研究已经表明BB-12?能够改善肠道功能,防止腹泻,并能减少抗生素治疗的副作用,例如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在免疫功能方面,临床研究表明BB-12?会提高机体对常见呼吸道感染的抵抗力,同时降低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 2013年,丹麦科汉森公司在中国市场推出原装进口的Puractive益生菌。Puractive益生菌BB-12具有高纯度、高活性、高安全性及临床研究充分的特点,同时能够活菌直达肠道作用部位并发挥“肠道健康保护神”的作用,帮助优化肠道菌群及功能,激活人体抵抗力,是真正意义上的益生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认识肠道的菌群:益生菌、有害菌、中性菌 有害菌:又称为致病菌 代表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 菌群档案: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甚至全身感染。 致病菌危害极大,这些致病菌就像肠道“诸侯国”中穷凶极恶的“叛乱军”,对肠道安全有潜在的危害。当天气、食物等各种原因,导致肠道内益生菌减少,免疫系统防备松懈时,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加强“火力”,四处侵占其它菌群的“领地”,消灭其它菌群,同时分泌出大量毒素,这些毒素经血液进入人体后,四处攻击人体器官正常的细胞,人体就会出现疾病。 中性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 代表菌群:大肠杆菌 菌群档案:大肠杆菌是肠道内数量最多、“家族”最为庞大的菌群,大肠是它们的主要聚居地。 当大肠杆菌在自己的地盘生活时,对肠道并无害处。但是当它侵入人体其它部位时,就可能引起感染。 以大肠杆菌为代表的中性菌,一般情况下属于中立的“军队”,只要这些中性菌的数量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只在自己的“领地”活动,对人体就不会造成危害。在益生菌数量正常的情况下,中性菌对人体并不致病,但是当益生菌数量减少的时候,肠道失去益生菌的屏障保护,有害菌就会攻击肠道,肠道通透性增加,中性菌就会随着有害菌进入血液,演变成“邪恶军队”——致病菌,攻击人体器官,成为健康的破坏者。 益生菌:“肠道的清洁夫” 益生菌是存在于人体肠道中的有益菌,是通过改善人体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的活的微生物。它能附着在人体的肠道细胞上,在肠道中定植,产生抗菌物质。 益生菌是一类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活性微生物食品原料,目前常用的益生菌有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两大类,他们与干酪乳杆菌一起被称为"健康三益菌"。 2001年我国卫生部公布了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益生菌菌种名单:两歧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嗜热链球菌。 益生元: 就是能够针对性刺激一种或几种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本身又不会被人类消化的一类物质,此类物质称为益生元。根据其功能,也可以把益生元简单概述为益生菌的“军粮”,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的益生元,具有不同的益生菌指向性,因此,由多种益生元复合成的复合益生元可以更广泛的刺激更多益生菌的增殖定殖,增加其活性。益生元常见的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菊粉、水苏糖等。 合生元: 如将益生菌与益生元混和成制剂,既可补充益生菌数量的不足,又使益生菌得到良性刺激,使益生菌数量能持续增加以补充其消耗,更加有效的发挥益生菌功能,且作用会更显著持久,这种结合称为合生元。

益生菌的功能和作用

益生菌是什么呢?就是细菌,在我们的人体表面和各种腔道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大约400~500多种,100~200万亿只,把这些细菌都刮下来,拿去称重,有1~2公斤。当然这其中99%是对人体有益的,我们称之为益生菌;如:乳杆菌、键球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在人体肠道内是从新生儿的定殖,到儿童期的渐增,到成年的定型,到中老年期的渐减至死亡的消失。所以专家认为:体内菌是我们身体“器官”的一部分。 总的来讲益生菌在人体中起了以下七种功能:1、形成生物屏障,阻止害菌的入侵和感染;如今我们是生活中的空气已经严重被污染,时刻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而益生菌就在我们人体的表面及腔道器官中就起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 2、帮助消化、吸收、代谢各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糖、纤维、微量元素等;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其中9种氨基酸是人体无法自体合成,必须通过食物中摄取,称之为必须氨基酸,人体中缺乏了这些必须氨基酸就无法存活,可这些氨基酸必须通过肠道中的有益菌才能吸收转换,所以人体不能缺少这些益生菌;有进就要有出,排便是人生存中非常重要的一件生理活动,但没有膳食纤维就无法排便,膳食纤维要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要分解为最少份子,它才能吸水来刺激肠道的蠕动,分解膳食纤维的工作就是有益生菌来完成的。 3、合成营养素,胆固醇的应用转换及脂质代谢。维生素:维持生命的无素,已知的14种维生素,人体缺一不可,其中凝血维生素:VK及维生素B族都是要靠肠道中的益生菌合成;现今社会人的饮食

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不被转换利用,将会引发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脑血管疾病,胆固醇的转换利用就是有益生菌完成的。 4、净化胃肠环境,保护肝、心、肾脏等。人体有毒素有两种来源,一个是外源性的,一个内源性的,为论哪种大部分都是在肠道中产生的,并通过小肠吸引到血中,通过血液送到各器官中,从而伤害到各器官,然而如果肠道中的益生菌足够的话可以杀死有害菌,分解毒素从而起到保护肝、心、肾等器官。 5、安定肠道PH值及使蠕动功能活性化。人体肠道各段的PH都是不同的,各段肠道内的益生菌分泌出不同的PH值以维持肠道的不同功能。 6、分解有害与致癌物质,预防癌芽细胞萌生。来自食物和空气中的毒素、致癌物质、自由基是人体患癌的定时炸弹,首先益生菌可在肠道中杀死、分解这些毒素及致癌物质,并可提高人体免疫力,活化免疫细胞以起到抗自由基,杀死癌胚芽细胞作用。 7、分泌酵素、激活酵素。酵素是什么呢?它不是药也不是补品,是我们人体内本来就有的重要营养物质。酵素在化学上称为“催化酶”,每一种生化应都要有特定的酶来催化完成,人体是最精密的化学工厂,每分每秒都有6000多种生化反应在进行着,相对应的必须要有6000多种酵素来催化完成,而人体自身只能合3000多种,近3000种的酵素必须通过外界的摄取和益生菌的分泌,当人体中的酵素不足时轻着生病,重着死亡。酵素对人起的重大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点:①消化、吸收食物与营养素。脂肪分解酵素、淀粉分解酵素、

益生菌知识问答-总结

1、什么是益生菌? 我们人体内有1.3KG的微生物,他们按好坏不同,分三类,有益生菌,有害菌和中性菌。益生菌就是生活在我们体内能起健康调节作用的好的菌群。他源于希腊语意思是对生命有好处。 2、益生菌有副作用吗,适合多大的人吃? 我们的益生菌是纯天然来源的益生菌,经过高密度发酵而成,高洁净度提取,混合而成,不添加任何不健康的原料,没有副作用。 建议3岁以上人群服用 3、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有什么关系? 肠道内各种各样的细菌,对人体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其中有些对人体有益,为有益菌,如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些对人体有害,为有害菌,如肠球菌等,还有些利害兼具(如大肠杆菌)。正常情况下,有益菌占有优势,各菌群相对保持稳定,不对人体产生危害,引起疾病。而一旦某些因素(如抗生素、食物中的腐败菌、放化疗等)破坏肠道菌群结构,导致肠内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则出现菌群失衡现象,最常见的就是腹泻、便秘等肠道症状了。所以健康的肠道菌群很重要奥。 4.益生菌对人体有哪些有益作用? 益生菌对人体有多种有益作用。能改善肠道菌群、改善肠内微环境,刺激机体的免疫机制、调节免疫功能,减少肠内有毒有害物质加速排出,改善腹泻、便秘、腹胀气等肠道症状,有助于营养吸收、美容护肝、抗肿瘤、降低血糖、降低血压、控制血脂,抑制龋齿菌、胃幽门螺旋杆菌等作用。 5.益生菌如何在肠道形成保护膜?

各种细菌,在肠道内共生,相互作用、相互竞争。而各种细菌要在肠道内存活,首先必须定植于肠道壁,然后才能在肠道内生存、繁殖、发挥作用。否则很容易随着肠道内的粪便等肠内容物排出体外。益生菌相对于有害菌,更强壮,能更好的抢占到肠壁的位置,从而定植于肠道,在肠壁上形成一道保护层。也因此使得有害菌没有地方定植,而被排出体外。 6.益生菌是怎样促进营养吸收的?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必须经过肠胃的消化,大分子的营养物质分解为小分子之后,才能被吸收。益生菌能产生各种有助于消化的酶类,帮助营养物质的分解及发酵,同时,益生菌的自我代谢会产生多种维生素及氨基酸,并产酸,改善肠道的微环境,有助于促进钙、铁、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吸收,促进B族维生素的合成等等。 7.哪些人急需补充益生菌? 有慢性肠道疾病或肠易激综合症状: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人群; 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上班族及办公室工作人员; 经常出差旅行,饮食不当的人群; 经常应酬喝酒较多,酒后不适的人群; 常服抗生素药物体弱多病的人群; 免疫力低下或有过敏体质的人群; 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呼吸道疾病等疾病患者。 8.益生菌对有胃病的人有帮助么?

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与肠道微生态 中文摘要:益生菌是指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细菌。而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最为复杂的系统。这些菌群在人体内存在的同时,与宿主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若消失,则会影响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关键词:益生菌;肠道微生态;稳定性;平衡。 正文: 益生菌是指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细菌。在对人体的保健、营养方面,能合成多种维生素,如尼克酸、叶酸、泛酸、烟酸和维生素Bl、B2、B6、B12等,促进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促进机体对钙、铁、维生素D的吸收,具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而肠道微生态系统是人体微生态系统中最为主要、最为复杂的系统。人肠道中的细菌细胞数达 10 14 个,占人体总微生物量的 78 ,。肠道菌约 400 , 500 种,分为原籍菌群和外籍菌群,原籍菌群多为肠道正常菌群,除细菌外,人体还存在正常病毒群、正常真菌群、正常螺旋体群等,各有其生理作用。肠道菌群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它的稳定性,它对人类抵抗肠道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是极其重要的。维持其稳定性是如今临床治疗的重点。这些菌群在人体内存在的同时,与宿主之间有着相对稳定的关系,若消失,则会影响人体微生态系统的平衡,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肠内菌群保持着共生或拮抗关系,从而维持着微生态平衡。人的胃肠道栖息着大约30属500多种细菌,主要由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少量需氧菌构成(郭贵海、王崇文《临床内科杂志》2002;19(2):88-90)。肠道微生物群落可分为三大部 分:1、与宿主共生的生理性细菌,为专性厌氧菌,是肠道的优势菌群,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优杆菌和消化球菌等是膜菌群的主要构成这,具有营养及免疫调节作

关于益生菌

『益生菌小贴士』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 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 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增强人体免疫力: 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

4、益生菌有预防阴道感染的作用: 不少益生菌有酸化泌尿生殖道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与有害细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 5、益生菌有缓解过敏作用: 过敏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有过敏体质的人当外来物质或生物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IgE)数量过多,使其释放出一种叫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益生菌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流行辅助治疗过敏的有效方法之一。能利用益生菌调节体内免疫球蛋白(IgE)抗体,达到缓解过敏的免疫疗法。 6、益生菌能降低血清胆固醇: 可能与其调节和利用内源性代谢产物并且加速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关。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微生态制剂,服后可使胆固醇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粪甾醇类物质。从而降低胆固醇水平。 7、益生菌能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等: 乳酸杆菌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能防止肿瘤的生长。益生菌可抑制肠道内某些酶的活性,如β-葡糖乙酸酶、β-葡糖醛酸酶、尿素、酶、硝基还原酶、偶氮还原酶等。这些酶可能参与肠道内致癌物的形成。胆盐经肠道碰到有害菌可能发生解离,就会产生致癌物质,容易引起肠癌。但益生菌可以抑制有害菌,即使有胆盐的存在,致癌率也大大降低。

益生菌知识篇

益生菌知识篇 每当说起细菌,很多人都会皱起眉头,甚至有人会联想到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的“731细菌部队”,然后敬而远之。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细菌并不都是有害的,在一个成人体内约有100万亿个细菌,在这些细菌中,有益菌群与有害菌群的数量维系着人体微生态的平衡。也就是说,一些有益菌不仅对人体无害,还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从而帮助人们远离很多疾病的困扰。 它是益生菌 益生菌源于希腊语,其意思是“有益于生命”。早在1965年,益生菌的概念由里尔和斯弟威尔这两位科学家提出,但当时仅用于描述那些能够支持微生物生长的物质。1974年益生菌的概念由帕克作为“有益健康且自然存在的微生物”被提出。直到1987年,英国的罗伊·富勒博士才给出益生菌较完整的定义:“益生菌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喂养补充剂,通过改善宿主动物的肠道微生物菌群平衡,从而对宿主动物产生有益的效果。”2001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专家们给益生菌的定义为:“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它会赋予宿主某种健康益处。”2002年,欧洲食品和饲料菌种协会(EFFCA)给益生菌定义作了如下修正:“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通过给予(摄入)充足的数量,对宿主产生一种或多种特殊且经临床论证的功能性健康益处。” 益生菌的由来 据考证,乳酸发酵类的食品在远古人类的日常饮食中就已经出现了。早期人类就已经懂得食用发酵食品,这比人类懂得如何使用火的时间还要早。 早在公元前200年,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希腊就用有益于人体的乳酸菌制成发酵食品。因为乳酸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所以当时用自然发酵奶制造游牧民族的上等食品。古埃及的壁画上就有挤牛奶的的场景,及相关的文字记载,当时有一种叫做“生命”的强酸性乳饮料。古巴比伦游牧民族也用家畜的奶做成发酵乳饮料用来增强体质。古代的中东和近东都有食用发酵乳的习惯,并用发酵乳来治疗胃肠疾病。 在1008年,德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酸奶作坊。 公元12世纪,成吉思汗的军队就已将马奶和牛奶作为日常饮品。士兵们在出征前先将马奶和牛奶制成乳饼放入皮囊中,再将皮囊中注满水。这样在远征的途中乳饼就会发酵,这种发酵乳是蒙古军队的中重要饮品。 到了16世纪中叶,发酵乳酪渐渐成为一些民族的传统食品。在我国,酸奶的历史也很悠久。北魏的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酸奶的做法:“牛羊乳皆得作,煎乳四五沸便止,以娟袋滤入瓦罐中,其酪暖如人体,熟乳一升用香酪半匙,痛搅令散泻,明旦酪成。”古人虽然能够制出酸乳饮品,但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只是凭经验制作。 1665年,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第一次观察到了微生物;1857年法国化学家巴斯德描述了乳酸菌;1899年蒂赛报道了双歧杆菌;1900年毛洛鉴定了嗜酸乳杆菌。1905年梅契尼科夫出版了《The Prolongation of Life》一书,他在保加利亚旅行时惊奇地发现那里很多人都可以健康地活到100岁甚至更长。于是,他向一位叫玛利亚的百岁老人请教养生之道。这位老人大半生都在保加利亚南部的孟奇洛维斯特度过,她并不知道真正使她长寿的原因。梅契尼科夫通过与老人的深入沟通了解到,她一直食用乳制品尤其是酸奶。于是,他通过对这一地区人们饮食习惯的研究发现,这些长寿的人都有经常饮用发酵牛奶的习惯。经过进一步考察,他发现:肠道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身体的健康。人类的肠道里本来有许多的腐败菌,会产生各种毒素使人生病,缩短人的寿命。如果每天食用酸奶,酸奶中的“好细菌”会

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对人体的作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 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增强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位、争夺营养、互利共生或拮抗作用。并可以刺激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增强肠道免疫球蛋白IgA的分泌,改善肠道的屏障功能。 4、益生菌对高血压的效果:乳酸菌产生的某些物质如γ-氨基丁酸(GABA)具有降低血压的功效。还有一部分的益生菌能特异分解乳蛋白(酪蛋白),产生具有抑制引起血压上升的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的多肽(如VPP和LPP)。常期饮用含有这种活性多肽的酸奶有防止高血压的效果。 5、益生菌有预防阴道感染的作用:不少益生菌有酸化泌尿生殖道的作用。它可以通过降低pH值来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还可以通过与有害细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 6、益生菌有缓解过敏作用:过敏是一种免疫疾病,是人体内免疫功能失调出现不平衡的状况。有过敏体质的人当外来物质或生物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球蛋白(IgE)数量过多,使其释放出一种叫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益生菌疗法是目前国内外流行辅助治疗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肠道益生菌常见种类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益生菌种类:到目前为止,已有芽孢杆菌属、乳杆菌属、弧菌属、假单孢菌属的众多种类及硝化细菌、光合细菌等应用于水产养殖业。 根据中国农业部2013年发布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2013)(征求意见稿)》,可用于养殖动物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菌种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 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青春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罗伊氏乳杆菌、动物双歧杆菌、黑曲霉、米曲霉、迟缓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纤维二糖乳杆菌、发酵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 1.乳酸菌 乳酸菌是最早用作微生物饲料添加剂的益生菌,种类繁多。从微生物特性来说,乳酸菌为革兰阳性、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无芽胞; 通常在厌氧或者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 耐酸,在pH 3. 0 ~ 4. 5 下仍能够生存; 不耐高温,经80 ℃处理5 min,损失达70% ~ 80%; 包括乳杆菌属、链球菌属、明串珠菌属、片球菌属[15]。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乳酸菌在动物体内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阻止和抑制致病菌,降解消化道内的有害物质; ②产生超氧化物歧化酶,增强动物的非特异性免疫; ③产生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等消化酶; ④产生细菌素,抑制致病菌的生长。 2.芽胞杆菌 芽胞杆菌是应用很广泛的一类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如枯草芽胞杆菌和地衣芽胞杆菌,属于需氧菌,以内孢子的形式零星存在于动物肠道的微生物群落中[1]。与乳酸菌相比,由于芽胞杆菌能够耐受高温、高压,经过饲料制粒等过程依然可保持良好的活性,更加适宜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添加应用,在饲料中比较稳定。芽胞杆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芽胞,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具有以下优点: ①抗性强,耐高温、酸碱、高压,对颗粒饲料加工具有良好的耐受力; ②贮藏过程中以孢子形式存在,不消耗饲料的营养成分; ③在肠道上部迅速 复活,复活率接近100%; 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及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多种消化酶; ⑤消耗肠道内的氧,维持厌氧环境,抑制致病菌生长。2013饲料添加剂目录中允许使用的芽胞杆菌有枯草芽胞杆菌、地衣芽胞杆菌、短小芽胞杆菌、迟缓芽胞杆菌、凝结芽胞杆菌、侧孢短芽胞杆菌等。 3.酵母菌 饲料添加剂目录( 2013) 中,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使用的酵母主要有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等。酵母在动物肠道的作用包括: ①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②提高动物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力; ③可直接和肠道病原体结合,中和肠道中毒素; ④促进动物生长。 4.光合细菌 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于水产方面。该类细菌是一类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光合细菌作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水产养殖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有: ①净化水质条件,提高水产动物生产性能; ②菌体蛋白中含有多种必需氨基酸,为水产动物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 ③产生生物活性物质,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益生菌的四大功能

益生菌的四大功能 1.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嗜酸乳杆菌是这方面的代表菌株,可分泌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2.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酪酸梭菌是这方面的代表菌株,起到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3.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 1.)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益生菌通过产生杀灭有害菌的化学物质,及与有害菌竞争空间和资源而遏制它们的生长。 2.)抑制有害菌产生毒素。 3.)清除有害菌产生的毒素。像凝结芽孢杆菌。 4.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如肠道综合症、呼吸道感染、过敏、口臭、胃溃疡等。 人体许多健康问题都是由肠道失衡引起,决定因素是微生态的平衡,可通过使肠道菌群重新达到生态平衡来实现缓解与治疗的目的。比如腹泻、便秘等肠道综合症状,国内外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使用特定的经临床证实的益生菌可有效地进行治疗。 益生菌有许多令人惊奇的功效,但这些不同的功效高度依赖于“菌株的特定性”。也就是说,通过大量和长期的临床研究证实了某个特定的益生菌株具有某种明确的功能,但并不意味着其他同种益生菌的不同菌株也必定有同样或相似的功能。比如,丹尼斯克HOWARU?优质益生菌系列,经过多年科学研究和临床证实,证明其中某些特种菌株的特定配合,对于缓解某些健康问题,如肠道综合症、过敏、呼吸道感染等有着预防和缓解的功效,但并不能说明任何其他的同类菌株也有同样的功效。了解更多https://www.360docs.net/doc/795115158.html,/ch/Index.Asp

永福堂益生菌简介

永福堂益生菌粉的简介 永福堂牌益生菌粉是经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食健字G2*******)生产的保健品。它的主要原料为婴儿双歧杆菌冻干粉、嗜酸乳杆菌冻干粉、低聚果糖、麦芽糊精,其中菌粉原料均由美国原装进口。本品经动物功能试验证明,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保健功能。 作用原理: 当喝下益生菌粉,也就是数以百亿计的益生菌冻干菌粉在人体胃肠道内释放之后,在温暖潮湿的胃肠道环境中,益生菌会迅速苏醒并且繁殖。益生菌在胃肠道中不断迁徙,一些会定植在肠道中,一部分排出体外。服用益生菌后,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以及胃肠道的定植受到抑制。益生菌在人体胃肠道快速繁殖,每20分钟繁殖一代。巨大的肠腔表面不仅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细菌包括益生菌和有害菌定植的场所,形成人体相对稳定的肠道菌群。健康人的肠道菌群中,益生菌较多,而有害菌比例较少,人体在某些不利的条件下,如服用抗生素,疲劳以及遭遇压力,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有害菌会迅速繁殖,释放大量毒素,使肠道呈碱性,健康肠道菌群被破坏,人体会出现不适症状,如腹鸣、腹胀、便秘甚至腹泻等。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服用益生菌制剂,来帮助恢复肠道健康菌群。益生菌在不断增殖,同时致病菌也在不断繁殖。益生菌主要通过3种机制来抑制致病菌的生长繁殖以及将致病菌在胃肠道杀死。 第一种:竞争性抑制。在肠壁上与有害菌竞争定植位点,并与其争夺营养物质,从而将有害菌从肠壁上排挤出去; 第二种:产生乳酸。益生菌产生乳酸物质,能降低肠腔PH,产生酸性环境,而偏爱碱性环境的致病菌和大肠菌,在酸性环境中生长受抑制直至死亡。人在遭遇压力时,肠道中PH值会升高,此时胃肠道环境更适合致病菌生长,这就是为什么人疲劳时,更容易生病的原因。 第三种: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表现之一是巨噬细胞活性增强。益生菌产生某种生化信号类物质,益生菌将这类物质传递给巨噬细胞后,巨噬细胞能识别致病菌的定植位点而吞噬。 简单用图解说明就是: 益生菌进入体内→定植肠道→形成健康肠道菌膜→产生抗病菌物质→ 抑制有害菌→阻止致病菌定植→排挤有害菌→激活免疫系统→ 达到增强免疫力功能 本品主要成分的含量为(每100g含):婴儿双歧杆菌 1.0×108cfu、嗜酸乳杆菌1.0×108cfu 主要功能:增强免疫力 适宜人群:免疫力低下者 不适宜人群:无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每日2次,每次1包,温开水冲食。 注意:冲服水温不宜过高(37℃)

益生菌四大功能

益生菌四大功能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人体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益生菌分类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当人体住满足够的益生菌时,人就会处于健康的状态,但是一旦体内菌群失去平衡,比如菌种间比例发生大幅变化或者超出正常数值时,那么腹泻、过敏、胃口不佳、疲倦、免疫力低等一系列病症就会随之而来,人体的健康就会亮红灯,而这时适当添加益生菌,协助体内菌群平衡,才能让人重现健康状态。2011年10月24日,国家卫生部针对国内婴幼儿益生菌市场,公布了《关于公布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公告》(卫生部公告2011年第25号) 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

菌种名称拉丁学名菌株号 嗜酸乳杆菌* (只限于1 岁以上的幼儿食用)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 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 Bb-12 乳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HN019 Bi-07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 HN001 注释:卫生部公告中规定的这6个益生菌菌株是经过了大量的临床实验,对于婴幼儿的安全性和功效性是有保证的。其中,* 嗜酸乳杆菌NCFM只限于1岁以上的幼儿食用。这6种益生菌菌株中,动物双歧杆菌Bb-12和鼠李糖乳杆菌LGG是由丹麦科汉森公司生产,而另外4株菌-嗜酸乳杆菌NCFM、乳双歧杆菌HN019、乳双歧杆菌Bi-07、鼠李糖乳杆菌HN001全部是由杜邦丹尼斯克公司生产。 许多益生菌株在胃肠道内可产生消化酶,这些酶可帮助人体更好地消化所摄入的食品及吸收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益生菌还可竞争性抑制有害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嗜酸乳杆菌是这方面的代表菌株,可分泌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从而缓解乳糖不耐症。 1.帮助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2.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 益生菌能产生维生素,包括泛酸、尼克酸、B1,B2,B6及维生素K等,同时能产生短链脂肪酸、抗氧化剂、氨基酸等等,对骨骼成长和心脏健康有重要作用。 3.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通过三大步骤,益生菌可清除有害菌对身体的伤害:

酸奶中的主要益生菌和作用

双歧杆菌 双歧杆菌是肠内最有益的菌群,双歧杆菌数量的减少和消失是“不健康”状态的标志,双歧杆菌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人体肠道内细菌群随着人的年龄增加变化显著。婴儿出生后3~4天肠道内即出现双歧杆菌能够为婴幼儿的肠道健康提供独特的保护作用,有效地减少婴幼儿肠道感染的发病率。,婴幼儿双歧杆菌数量占约肠内细菌总量的25%;随着年龄的增大,双歧杆菌逐渐减少甚至消失,65岁以上的老人,双歧杆菌数量则减少到仅占7.9%,而产气荚梭菌、大肠杆菌等腐败细菌大量增加;到了老年肠道内充满腐败细菌,双歧杆菌几乎消失。腐败细菌在肠道中分解食物成分,产生氨气、胺类、硫化氨、粪臭素、吲哚、酚类以及亚硝胺等有毒物质,人体长期吸收这些毒素,会加速衰老,诱发癌症,引起动脉硬化、肝脏障碍等疾病。 主要作用 1.维护肠道正常细菌菌群平衡,抑制病原菌的生长,防止便秘,腹泻和胃肠障碍等。 双歧杆菌主要用于功能性便秘这一症状。引起功能性便秘一般来说与肠道菌失调密切相关,多半互为因果。成其是肠道外籍菌(或过路菌)等腐败菌增加,其产生相应有毒代谢产物如胺、酚、吲哚类等物质。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恢复肠道正常菌群平衡,使腐败菌数量大大减少,而其有毒代谢产物吸收减少,从而使便秘症状得以缓解。尤其补充双歧杆菌等原籍菌,其产生乙酸和乳酸PH值为2.8~3.1,使肠道呈酸性,其结果能控制由有害菌引起的异常发酵,并且刺激肠蠕动,从而减少水分的过度吸收而缓解便秘症状,还可以复活机体免疫功能,有利于调整内分泌——免疫功能恢复,恢复肠道蠕动功能从而缓解便秘等症状。 2.肿瘤防治 黄曲霉素是经常污染食品的真菌类毒素,其可诱发肝癌。实验结果证实双歧杆菌体内结合黄曲霉素能力。此外双歧杆菌可以与亚硝酸胺或亚硝基胍等诱导剂发生结合,掩盖诱变剂的活性基因,或使诱变剂活性基因降解,致其推动活性。实验证明双歧杆菌与烟熏肉或油炸食品诱变原具有高吸附性,从而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这些致癌物质损害。双歧杆菌可通过调整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肠道许多腐败菌生长,从而减少一些致癌物质产生,从而大大降低了消化道癌症的发生率。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报告双歧杆菌具有激活机体巨噬细胞或LAK细胞的吞噬活性,并产生一定量的细胸因子如TNF—a INF—V等可直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内血管形成,破坏肿瘤组织微血管,最终导致出血、坏死。双歧杆菌等生理性细菌可通过肿瘤细胞凋亡的表达的相关基因,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诱导肿瘤细胞的老化和异质化。以便促使机体内LAK和天噬细胞的识别和捕杀。达到清除肿瘤细胞的目的。 3.保护肝脏 人体肠道的有害菌产生并释放毒素进入血液中,对于肝脏会产生很严重损伤。双歧杆菌制剂可以抑制产生毒素的有害菌数量,从而对肝脏患者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4.防治心血管疾病 人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会导致动脉硬化和高血压的发生,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可以影响胆固醇的代谢,将其转化为人体不吸收的类固醇,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因而对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5.改善乳糖消化,提高消化率 牛奶具有丰富的营养,是老年人和婴儿良好的食品。但是中国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缺乏乳糖酶,不能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这些人饮用牛奶后,常常会出现胃肠道紊乱,导致胃肠痉挛、胀气或腹泻,迫使这一人群不能饮用牛奶,从而放弃了牛奶中的其它重要成分,双歧杆菌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可以产生乳糖酶,帮助患者消化乳糖。乳糖酶缺乏者,饮用经双杆菌发酵的乳制品,就既可以获得牛奶中丰富的营养,又免受胃肠道病痛之苦。 6.在肠道内合成维生素、氨基酸和提高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 双歧杆菌在人体肠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能提高钙、磷、铁的利用率,促进铁和维生素D的吸收。双歧杆菌发酵乳糖产生半乳糖,是构成脑神经系统中脑苷脂的成分,与婴儿出生后脑的迅速生长有密切关系。双歧杆菌可以产生维生素B1、B2、B6、B12及丙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和苏氨酸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人体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营养作用 7.增强人体免疫机能,预防抗生素的副作用,抗衰老,延年益寿 抗衰老作用欧美和日本的微生态调查表明,长寿老人粪便中的双歧杆菌数量与中、青年相当。我国科学家对广西巴马地区长寿老人的调查也得了相同的结果。双歧杆菌抗衰老的原因,是因为双歧杆菌能抑制

益生菌使用手册

第一部分:益生菌相关介绍 索引 一、什么是益生菌 二、益生菌的种类 三、益生菌的作用 四、人体中的益生菌 五、如何补充益生菌 六、哪一些需要补充益生菌 七、补充益生菌的注意事项 八、如何正确冲服益生菌 一、什么是益生菌 益生菌(Probiotics)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口腔、食道等处,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目前世界上研究的功能最强大的产品主要是以上各类微生物组成的复合活性益生菌,其广泛应用于生物工程、工农业、食品安全以及生命健康领域。 二、益生菌的种类 (1)乳杆菌类 (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2)双歧杆菌类

(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3)革兰氏阳性球菌 (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三、益生菌的作用 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体、动物体内有益的细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总称。 1、益生菌有缓解乳糖不耐症状,促进机体营养吸收的作用:益生菌有助于营养物质在肠道内的消化。它能分解乳糖成为乳酸,减轻乳糖不耐症。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不仅可以产生各种维生素如维生素B1、B 2、B6、B12、烟酸和叶酸等以供机体所需,还能通过抑制某些维生素分解菌来保障维生素的供应。另外,双岐杆菌还可以降低血氨改善肝脏功能。 2、益生菌有整肠作用,调整微生态失调,防治腹泻:益生菌活着进入人体肠道内,通过其生长及各种代谢作用促进肠内细菌群的正常化,抑制肠内腐败物质产生,保持肠道机能的正常。对病毒和细菌性急性肠炎及痢疾,便秘等都有治疗及预防作用。益生菌和很多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消化道疾病有密切的关系。一部分的益生菌能抗胃酸,粘附在胃壁上皮细胞表面,通过其代谢活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预防胃溃疡的发生。 3、益生菌能代谢产物产生生物拮抗,增强人体免疫力:肠道决定人体70%的免疫力,益生菌可以修复肠道黏膜、提升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产生有机酸、游离脂肪酸、过氧化氢、细菌素抑制其它有害菌的生长;通过“生物夺氧”使需氧型致病菌大幅度下降,益生菌能够定殖于粘膜、皮肤等表面或细胞之间形成生物屏障,这些屏障可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定殖,起着占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微生物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益生菌素的定义: 益生菌素是能够用来促进生物体微生态平衡的有益微生物或其发酵产物。(也称促生素、生菌剂、微生物制剂、活菌制剂等) 一. 益生菌对病原菌的拮抗效应 1. 通过改变肠道环境抑制有害菌生长很多有益菌,通过产生有机酸来提高肠道酸度。 于乳酸菌较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更耐受酸性条件,可以在较低pH值下生存,而致病菌则受到抑制。同时还有益生菌具有很强的耗氧能力,可使肠道内形成相对的氧化环境,从而抑制了具有好氧特性的病原菌的生长。 2. 通过产生某种抗菌物质抑制有害菌生长有益菌除产生有机酸外,还可产生醇、过氧 化氢、丁二酮等,还可合成溶菌酶以及其它抗菌物质,如乳酸菌素、乳链菌素、嗜酸菌素等。这些产物对肠道病原菌都具有抑制作用。 3. 在肠道内与有害菌竞争营养素肠道内虽然富含营养素,很难对微生物菌系产生影响 。但如果某种营养素能够成为限制因素时,营养素的竞争机制就会充分发挥作用。 4. 通过占据肠道位置阻止病原菌附着沙门氏菌粘附于肠膜或滞留在盲肠内,是病原微 生物存在于寄主消化道,产生临床症状的前提条件。试验表明,当给猪饲喂乳酸菌时,其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多于腹泻猪或未饲喂含乳酸菌饲料的猪,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则减少,可避免仔猪的红痢、白痢、黄痢疾发生。同样,给雏鸡喂养服用,可健康鸡的肠道微生物,可抵制饲料中污染的有害菌的影响,各种疾病显著低于未饲喂益生菌的鸡,并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微生物菌系。这是因为体内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之间存在竞争附着小肠上皮位点的作用,即竞争性排斥作用。如果这些位点被较多的良性菌株占据,病原微生物会被排斥。 二. 营养素的提供 益生菌素可为动物机体提供多种对其生长发育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尤其是B 族维生素)、氨基酸、核酸、多种酶类,以及其它促生长物质。幼畜禽消化道的各种消化酶类通常是比较缺乏的,益生菌为其所提供的各种消化酶可起到帮助消化、促进生长的作用;这些酶可将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分解为糖和氨基酸等可利用的成分,促进能量的供应;益生菌所提供的纤维素酶等还可帮助饲料中纤维素等不易消化的成分分解,以利于消化和吸收;酶还可降低食糜的粘稠度,有利于动物对能量和蛋的吸收;益生菌素中的细菌聚磷酸盐还参与糖向细胞内的转运,执行己糖激酶的功能。 益生菌素除可直接为机体提供多种营养素以外,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机体对养分的利用率。例:产酸菌对肠道环境的酸化作用等。因为机体对养分的消化过程依赖于此过程中的PH值和理想的温度。各种消化酶都有其发挥活性的最适PH值和温度。淀粉酶的最适PH值为6.5,糖化酶的最适PH值为4.4。因此某些益生菌素对肠道的酸化作用有助于动物对养分的消化吸收。另外,有机酸还可加强肠的蠕动和分泌,从而促进饲料的消化,提高钙和镁等重要元素的吸收。 三. 剌激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初生的(乳)猪、鸡来说,都存在着自身免疫力下降,主动免疫逐渐建立的时期,益生菌素类的产品可刺激动物主动免疫系统的较早建立,增加其防病抗病能力。因为动物体内正常的微生物菌系对机体的免疫系统具有重要的刺激作用,含有活性微生物的益生菌素的使用可刺激动物肠道管免疫系统细胞,提高局部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另外,作为发酵饲料的含益生菌素,其剂量的持续刺激可使动物机体的一般

益生菌介绍

益生菌介绍 人体肠道及体表栖息着数以亿计的细菌,其种类多达400余种,重达两公斤。这当中有对人有害的,被人们称为有害菌;有对人有益的,被称为有益菌(即:益生菌);也有介于二者之间的条件致病菌,即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人体生病的细菌。人体内对人有益的细菌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 益生菌的作用研究 自90年代初以来,形形色色的“益生菌”类保健品风靡了整个世界。与此同时,“益生菌”的研究业已成为国际上的热门研究课题。 何谓益生菌?国际营养学界普遍认可的定义是:益生菌系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它们可直接作为食品添加剂服用,以维持肠道菌丛的平衡。在国外已开发出数以百计的益生菌保健产品,其中包括:含益生菌的酸牛奶、酸乳酪、酸豆奶以及含多种益生菌的口服液、片剂、胶囊、粉末剂等等。迄今为止,科学家已发现的益生菌大体上可分成三大类,其中包括: ①乳杆菌类(如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詹氏乳杆菌、拉曼乳杆菌等); ②双歧杆菌类(如长双歧杆菌、短双歧杆菌、卵形双歧杆菌、嗜热双歧杆菌等); ③革兰氏阳性球菌(如粪链球菌、乳球菌、中介链球菌等)。 此外,还有一些酵母菌与酶亦可归入益生菌的范畴。 益生菌到底有哪些保健作用?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其作用可以概括为: ①防治腹泻;②缓解不耐乳糖症状;③预防阴道感染;5增强人体免疫力;⑤缓解过敏作用;⑥降低血清胆固醇;⑦预防癌症和抑制肿瘤生长。 病人经常服用含益生菌的保健食品,可预防与治疗腹泻症。正常人体肠道内栖息着500多种、数十万亿个不同的细菌,它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互相制约、共存共荣的。一旦肠道菌丛平衡被打破,就会引起腹泻。其次,滥用抗生素也会引起腹泻。欧洲一些医疗中心试用以乳杆菌、双歧杆菌与菊糖为主要成分的口服液治疗旅行者腹泻,也取得良好效果。 益生菌的另一作用是,可预防阴道感染症。欧洲所做的双盲对照试验(46名有阴道霉菌感染史的妇女参加了试验)证实了这一点。女病人每人每日口服150毫升含大量益生菌的酸牛奶,结果阴道感染发生率大大低于安慰剂组妇女。这是因为酸牛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可抑制阴道内白色念珠菌的繁殖。 科学家认为:益生菌在肠道内的大量繁衍可促进并提高人体的全身免疫能力。在欧洲一些著名长寿之乡(如高加索山区、地中海沿岸国家),当地人常饮自制的酸牛奶,极少患糖尿病、心血管病、肥胖症,研究认为这与酸牛奶中含大量益生菌有关从70年代到90年代,国外所做的大量试验证实:喝益生菌饮料确实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最近国外又有学者发表论文指出:每天喝200毫升加入嗜酸乳杆菌以及菊糖后发酵的酸牛奶,可使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平均下降4.4%左右。因为嗜酸乳杆菌与菊糖两者均有降脂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