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建筑赏析资料讲解

圆明园建筑赏析资料讲解
圆明园建筑赏析资料讲解

圆明园建筑赏析

五千年岁月的洗礼,五千年情感的积淀,五千年智慧的凝聚,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的黄河文明,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永驻心间!

我国是世界上园林艺术起源较早的国家之一,几千年的历史和中华大地的地理、气候、风土等孕育出风格独特的园林体系和特色,其中包含丰富的古典美学思想,以其独特的空间艺术语言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协调、淡泊宁静的精神和文明传承。在世界园林艺术中享有盛名,我国园林被公认为“风景式”园林的渊源,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而园林建筑中的圆明园在世界园林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和很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

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始建于1709年,历时150年陆续建成。清王朝倾全国物力,集无数精工巧匠,填湖堆山,种植奇花异木,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内收难以计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被誉为“万园之园”。

圆明园不仅汇集了江南若干名园胜景,还创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园林建筑,集当时古今中外造园艺术之大成。园中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玲珑剔透的楼阁亭台;有象征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有象征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有仿照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有仿照苏州狮子林的风景名胜;还有仿照古代诗人、画家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等。可以说,圆明园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人民建筑艺术和文化的典范。不仅如此,圆明园内还珍藏了无数的各种式样的无价之宝,极为罕见的历史典籍和丰

富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历代书画、金银珠宝、宋元瓷器等,堪称人类文化的宝库之一,也可以这样说,它是世界上一座最大的博物馆。

中国圆明园能够享誉中外不仅仅是因为其规模及珍藏的贵重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更为重要的是其独特的设计风格堪称一绝。中国古典园林以满足居住与游赏等多重需要为目的,将人为的物质环境与自然风景相结合,融建筑、绘画、文学、书法、园艺为一体。实用与审美的有机结合园林是一门关于环境美化的艺术。远古时代,当人们为了躲避风雨、防止野兽侵袭而建造房屋的时候,人们考虑的是建筑的实用功能。而要想全面了解圆明园的设计艺术,应该从它的建筑设计风格去把握,去鉴赏,这样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才能真正感受“万园之园”的魅力与独特风格。

首先,圆明园的园林造景多以水为主题。圆明园是人工创造的一处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大型园林。平地叠山理水,精制园林建筑,广植树木花卉。以断续的山丘、曲折的水面及亭台、曲廊、洲岛、桥堤等,将广阔的空间分割成大小百余处山水环抱、意趣各不相同的风景群。园内水面约占三园总面积的十分之四,在平地上人工开凿大中小水面,由回环萦流的河道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园内又缀叠有大大小小的土山250座,与水系相结合,水随山转,山因水活,构成了山复水转、层层叠叠的园林空间。使整个园林宛如江南水乡般的烟水迷离,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在具体来鉴赏圆明园与水融为一体的布局效果,因水成趣,其中不少是直接吸取江南著名水景的意趣。圆明园后湖景区,环绕后湖构筑九个小岛,是全国疆域“九洲”之象征。各个岛上建置的小园或风景群,既各有特色,又彼此相借成景。北岸的上下天光,颇有登岳阳楼一览洞庭湖之胜概。西岸的坦坦荡荡,酷似杭州玉泉观鱼,俗称金鱼池"凿池为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