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学重点问题答案

城市经济学重点问题答案
城市经济学重点问题答案

城市经济学重点问题答案

第一章

4.分析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现象。

城中村,又称都市村庄,是指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范围内,农业用地很少或已经没有,居民职业结构与生存方式已经向城市转型,但建筑景观和居民文化习俗仍缺乏城市社区内涵特征,建立在集体性质土地上的习惯上仍称为“村”的居民聚落。城中村是以本地居民出租房屋获得经济来源、外地户籍居民承租房屋获得临时住所、兼有内部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城乡过渡型社区。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晚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迟发展效应”,是所谓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长期并存的“二元”社会结构特征的一个微观体现,是在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存在状态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

原因:

1)快速城市化是导火索"#城中村$是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圈占农村土地和农业资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置若罔闻!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只留下自己居住用的宅基地,而周边高楼林立,久而久之滋生出城中村现象!

2) 城乡二元结构是病根!我国在20世纪50 年代开始形成城乡区别的二元管理体制,人为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把城市和农村隔离开来,出现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二元的土地法律制度决定了城中村在土地所有权上是处于一种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共存和交错状态!二元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移,城市与乡村的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等产生巨大差异"

3) 村民文化素质不高!由于城中村村民和外来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村民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技能不高,村民以出租房屋等手段来获取收益,依赖着租金收入,村民普遍表现出游手好闲和不思进取的恶习; 廉价租金所带来的稳定收入,促进了城中村自建设房的无序建设!

当然,将城中村一刀切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从宏观方面来考虑,先认识到城中村存在有特殊意义,然后通过分析现实原因,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给城中村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法!

城中村问题的表现

1)城市地位尴尬,管理欠缺“城中村”位于城市之中或者边缘,在名义上是城市地区,但土地利用仍旧是农村型,土地利用与管理体制还属于农村,管理仍然保留村级建制,实行村行政管理,和城市的管理模式不同,因此形成两种模式,称为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管理上从以前的村委会改成了居民委员会,看似管理体制更换了,其实只是名义上更换了名字,管理实质未变,真正的城市管理理念没有达到也无法短时间内达到城中村中,相应的城市基础保障也是难以保障!

2)建设混乱,环境卫生条件差!目前的城市规划设计一般不涉及或者忽略城中村居民建筑的规划布局,未能及时统一安排控制无序的楼房建设,使城中村建筑杂乱无章!再加上城市建设需要占用了城中村大量的土地,村民没有了土地,也失去了经济来源,而城中村作为低价出租房是村民的经济收入之一,也是进城务工人员最佳居住地,使得城中村的房子有了改建扩建的动力,造成建筑密度过大,布局混乱,出现了大量的“接吻楼”“握手楼”和“贴面楼”。

“城中村”市政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普遍不健全,城中村排水排污"垃圾处理设施也不健全!生活性和生产性污水就近排入河道或农田"固体废弃物无序堆放"环境污染严重"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给环境造成的破坏是巨大的,缺乏对环境的管理和保护!

3)居民生活质量低下,人口密度过高,社会治安混乱!城中村村民由于没有了土地,只能靠出租住所来获得经济收入,而年轻力壮的青年人则大多外出打工,只剩下老人和小孩!这里环境脏乱差,设施不齐全,居住拥挤,房屋建筑密度过大,缺乏充分的日照"通风"采光等卫生条件,缺少排水"燃气"供热"路灯等必要的市政设施及绿地等公共空间,生活质量不容乐观!各社会阶层的人口混杂在一起,人口流动较频繁,人口登记不便,管理较难,社会治安难免较差!

4)文化建设落后,村民素质低下!城中村原属于农村,整体文化水平较为低下,有较高文化和能力的大多数村民走了出去,剩下的是些文化素质较低的!另外租借房屋的,大多是些普通廉价的劳动力,不需要也没有较高的文化,造成城中村的居住者文化层面下降,文化设施建设更谈不上,租住人员多是异地人,缺少主人的心态,对当地的建设保护少有关心过问,城中村更加显得与城市格格不入!

城中村问题显性优势

除了以上提到的城中村消极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中村还存在几点积极的意义,也正是因为这样,城中村才得以发展至今!

1)为进城打工者提供庇护场所!城中村在进城打工者眼里,可是一个好地方,这里靠

近城市,上下班距离短且方便,房租相对比较便宜,即使城中村中各项设施不齐全,环境也不容乐观,但能在城市边找到一个地方落脚,对于进城打工者算是可喜的! 城中村像是一张温床,保护着进城打工的人,从某一方面看,城中村让这部分人真正地生活下来!

2)和城市靠近,共享城市资源!城中村虽然口碑不好,但由于其在城市边缘,能方便地共用城市资源,也是某些看重城市资源但又没能力在城市生活者所期望的居住环境,如城市中的快捷交通"第三产业"物品繁多等!

3)有助于本地原有居民经济发展!本地原有居民在城中村的形成过程中,逐渐地失去了土地,经济来源也就没了依靠,可以看到城中村形成的出租房经济发展模式比政府调控要来得更有力且更对居民有利!在自家大且空的基础上加盖改成出租屋,一次性投入,不定期维护,便可源源不断地收取租金,村民们看到这一点,并享受着这带来的好处!在某些地方如广东深圳,就有从城中村走出来的百万富豪"

4)城中村改造模式可能造就新的城市成长模式!城中村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一直保持下去,它的出现有它的原因和价值,而我们研究城中村也是站在城市发展角度上来思考问题,怎么才能让城市更美好,人民生活更充实富裕,真正面对并客观分析城中村,很难说不会找到一条适合城中村发展的" 促进城市进步的改革之路

城中村改造模式

城中村改造有不同的模式,各个城市提出不同的设想!

城中村发展模式

1)基础设施带动模式!政府通过多方融资进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环境的美化亮化来带动城中村改造!

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通过政府统一建设农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小区,村民补偿新旧住宅差价后整体搬迁到住宅小区,实现旧村整体搬迁改造!

3)周转地块启动改造模式!该改造模式主要是针对中远期内需要拆迁改造的#城边村$"为解决政府控制民房建设"村民需要危房改建与置办新房等急需的住宅建设之间的矛盾,规划建议将拆迁的村民逐步安置到分期建好的住宅中,然后再对旧村进行拆迁建设!

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为了有效控制引导中远期特别是远期建设用地内#城边村$的建设,推进这些#城边村$的改造,避免重复建设,规划建议充分利用村庄自留地等村庄建设未利用地,滚动开发改造此类村庄

城中村改造的内容

1)有形改造: 城中村有形改造是指将城中村中原有建筑物全部拆除后,重新修建新的

建筑物,集中安置原有村民,以保障村民的生产生活,使城中村旧貌换新颜!

2)无形改造: 无形改造是指农业户口转为居民户口,集体经济转为股份制经济,撤村建社区,集体土地转为国有土地

笔者所设想的城中村生态发展模式

是有管理公司的介入,原有村民成为公司的持股人,注意到周围设施及环境的建设并大力发展出租屋行业,改变以往由个体村民任意搭建,注重个人经济收入的局面!村民组成委员会,管理日常事务,如治安问题得以有效解决!通过有效的管理组织,形成一个向上的产业,村民也可以在年终的时候得到分红,让村民有意识地管理自己的家园,达到一种可持续的发展! 可借鉴的案例有深圳岗厦与大冲两个城中村的改造!

结语对于我国现阶段#城中村$改造工作,无论选择哪一种改造模式"应用哪一种改造手法或是采取哪一种改造手段,终究而言,实现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益的再次分配"面貌的彻底改善等局面才是最终目的!全面地了解并认知城中村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补充:从狭义上说,是指农村村落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全部或大部分耕地被征用,农民转为居民后仍在原村落居住而演变成的居民区,亦称为“都市里的村庄”。从广义上说,是指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游离于现代城市管理之外、生活水平低下的居民区。“城中村”是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出现的一种特殊现象。从土地产权和行政管理分析,“城中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位于城市建成区内,早已没有农民户口和农业用地2、原自然村除宅基地以外的土地已被征用,变为城市建设用地3、“城中村”现有土地产权还属于农村集体所有,村民以非农收入为主4、还有部分耕地,仍是乡政府、村委会建制。“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体现的利处:1、大量外来人口、低收入阶层和弱势群体需要城中村为其提供居所2、体现社会中多元化的社会阶层3、城中村房租便宜,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营商和生活成本4、城市贫富差距大,城中村可以适应不同阶层的需要5、政府尚不能提供充分数量的廉租房屋6、可作为城市发展史的特色之一予以保留。“城中村”在城市发展中体现的弊端:1、“城中村”阻碍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2、“城中村”制约城市发展空间3、“城中村”影响城市规划的实施4、“城中村”管理乏力,社会环境混乱, 潜伏着诸多的社会隐患。“城中村”出现的原因:1、城市二元管理体制的存在2、非农业化与工业化并存的结果3、城乡差异的体制因素(1)是土地制度的差异。(2)是社会管理制度的差异。(3)是与土地制度和管理制度相联系的“村籍”制度。4、农民追求土地和房屋租金收益刺激的结果。“城中村”的改造建议:1、集体土地变国有土地2、集体经济变股份经济3、村庄变社区4、村民变市民。

5.亲联系实际,对“乡村城市化”“城市乡村化”“城市一体化”加以辨析

乡村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种人口、经济、社会甚至文化现象,其主要表现为:

1、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2、城市发展,城市地域扩大,农业用地转用作工厂、商店及住宅等非农业用地;

3、农民由专业农户转化为兼业农户,进一步成为脱离土地的非农户;

4、城乡居民经济收入和文化教育差别不断缩小,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趋同。

城市乡村化:城市乡村化应当是一个与乡村城市化相反的概念。在我国,农村的城市化正以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变成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为特征,标志着经济发达地区的飞速发展,其先进性已为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城市虽然在发展,数量也在增长,但是,城市农业人口比重过大、从事第一产业的社会劳动者占城市人口的绝对比重,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等因素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发展。这种城市发展乡村化的倾向也成为落后地区城市发展的标志。在很长的一段时段内,中国城市的乡村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中国的农民占总人口数的70%到80%,中国的城市就像乡村汪洋中的岛屿,不可能不受到乡村的侵蚀。

当下的情形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大部分是青壮年,在城里从事建筑业、服务业、低技术低附加值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其涌入的规模和速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他们中的很多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滞留在城市,只有农忙时节回到农村。还有一些人,虽然没有城里人的身份,却长期居留在城市,特别是一些贫民区或城中村。这些农民已经基本上脱离了土地,虽然没有了对土地的依附,但进城后他们必须依附于城市才能生存。中国的城市本身就有很顽固的封建遗存,再加上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无疑为中国的城市抹上了更浓重的乡村色彩,使城市的乡村化更加严重。(另一观点为“田园城市”)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总结:第一,城乡一体化是发生在生产力水平或称之为现代化和城市化水平相当高的时

期;第二,城乡一体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第三,城乡一体化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绝不是全部乡村都转变为城市的过程,更不是城市乡村化,而应该是城市与乡村互相吸收先进和健康的因素而摈弃落后的病态的东西的一种双向演进过程。第四,城乡一体化要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精神的、文化的社会的内容不能忽视。第五,不能把城乡一体化看成缩小甚至消灭城乡差别的过程。

第二章

4.考察某一城市的农业种植分布,看其与杜能农业圈的结合是否吻合,并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上海市蔬菜生产布局演变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上海现代农业,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基本呈现杜能圈分布,但是圈层数目与每个圈层的具体生产内容不尽相同。那些附加值高、收益率高、不易运输、不易储藏的农产品生产多分布在城市近郊区,而那些越是附加值低、收益率低、易运输、易储藏的农产品生产越趋向城市外围。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即以城市为中心,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的典型代表是蔬菜和鲜奶。1980 年上海市的蔬菜种植基本符合杜能的模型,蔬菜播种面积基本围绕上海市中心呈圈状分布。而到了1993 年的时候,上海市的蔬菜种植已开始出现向远郊扩散的趋势,且“杜能圈”的第一圈层开始变形。2001 年的蔬菜种植状况更是发生了巨大改变,可谓是遍地开花,已完全没有甚至是打破了“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格局,而此时“逆杜能圈”正在逐渐形成。演变的动力机制主要是城市化速度、地租、交通方式的变革及对劳动力、技术、环境质量等要求的变化。

1、上海城市化步伐在加快,城区范围不断地在扩大。城市扩建首先占用的就是近郊土地,这就会迫使近郊区的某些农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近郊农民多数都在期待土地升值,一般不会对土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农业生产。近郊地租的快速攀升也可以理解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杜能圈”的第一圈层可能被划定为城市范围,随时可能被开发,而农民的信息获得滞后,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政府决策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导致拥有第一圈层土地的农民不敢精耕细作,这时的农民持观望态度。

2、随着中国土地价格的日益上涨,房地产商开发力度加强,投机商不停地炒作,城市外围的土地不停地升值,有些农民会选择闲置拥有的土地,从事非农行业,在所拥有的土地升值到某个适当时候抛出,获得超额利润的现象非常普遍。

3、交通方式的变革。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铁路、公路、空运和海运等交通工具的发展,“门口到门口”的运输已成为现实,交通费用与成本的比值越来越小。“杜能农业区位理论”考虑的主要是地租收入与距市场距离增加的运费之间的关系,当交通费用与成本的比值已越来越小时,距离市场的距离增加的运费这一因素已可以忽略。虽说蔬菜是一种时鲜性要求很高的产品,但现在已经不是马车毛驴时代,加上道路条件的改善,相对于上海市中心来说,蔬菜产业的布局扩大了,已延伸到上海远郊地区。

4、保鲜储藏技术的快速发展。

5、近郊劳动力价格高数量的急剧减少。上海市近郊的劳动力价格比远郊高,而农业本身的比较效益就比较低,这就迫使劳动密集型的蔬菜产业迁移远郊,去那里寻找廉价的劳动力。虽然都市农业的基础保障地位是值得肯定的,但与非农业相比,农业的比较收益较低。近郊农村的富余劳动力基本都已进城务工。蔬菜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近郊劳动力数量的急剧减少迫使蔬菜种植业向远郊迁移。

6、近郊环境质量不好。蔬菜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城市垃圾、未经处理的医院排出物、未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过量的氮素化肥、农药,以及在运、销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这些有害、有毒物质对蔬菜的污染主要有直接污染(如农药污染,大气中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的污染等)与间接污染。间接污染主要是通过污染水体和菜田土壤后再污染蔬菜。而上海市近郊的污染较严重,环境质量较远郊要差很多,这不利于某些蔬菜种植与安全生长。

总结:在多种因素的推动下,上海市蔬菜产业的布局由近郊向远郊推移。

逆杜能圈理论:美国辛克莱通过研究美国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发现距城市愈近的土地,耕作愈粗放;距离城市愈远地区的土地,由于转变为城市用地的可能性越小,耕作愈精细。城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非农用地能获得更高利润心理的驱使下,期待农业用地换变为城市用地,于是多数不愿在农业用地上投入较多的资金和劳动,而使农业经营方式趋向于粗放。

第三章

4.对于制定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你有什么建议?请分析一个具体的城市,说明产业政策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

以上海为例。

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发达地区,是国际性大都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把都市功能定位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但整个90年代其工业发展迅速,相对其他

产业而言,对GDP的拉动作用非常显著。

制定产业政策,

首先需要一个城市的功能目标,上海的功能目标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

然后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转型。上海在90年代开始对这一方面做出的规定有禁止严重落后技术和产品的生产,对落后行业进行整顿,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三废搬迁”,对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进行破产兼并,并像外省市转移扩散传统产品和技术。

第三点是支柱产业的提出,(也就是领军产业),上海最终确定的六大支柱产业分布是电子信息、汽车、电站设备及大型机电产品、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精品钢材以及生物医药。

第四是确定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信息等。以此来拉动城市的经济增长。

第五是提出都市型产业计划,其中生活性和先端性是都市型产业的重点,包括的产业大概有服装服饰、包装印刷、食品加工制造、室内装饰装潢产品加工制造、化妆品和日用洗涤品以及工艺美术和旅游品制造业等等。都市型产业计划是对城市功能目标的最终完成阶段,需要具备高度化要素:国际化且具有购买能力的消费者群体,高度的研发能力,作为全国或国际信息中心、文化中心的地位等等,

作用:

产业政策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维护城市经济安全,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等具有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1)有利于计划与市场、宏观管理与微观经济结合

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产业政策,是政府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既与国家规划相联系,体现规划的宏观性,又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证企业的灵活性,是联结计划与市场两种机制的纽带。产业政策着眼于国民经济总体的发展,直接影响宏观经济运行,但也干预产业内部企业的资源分配,影响微观经济活动。产业政策有利于宏观管理与微观活动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有效管理。

(2)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产业政策作为政府行为,可以根据科学的预见实现事前调节,有效地避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可以通过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通过建立合理的竞争秩序和推动企业走专业化、联合化的道路,进而达到增加社会有效供给、改善供给结构的目的。产业政策是一种供给管理政策,为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平衡和结构协调创造有利的条件。

(3)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产业政策通过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支持采用先进技术和淘汰落后技术,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促使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高宏观经济效益,成为带动城市工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对城市工业拉动作用明显。

版本二

答:建议:

(1)产业政策应以市场为基础,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否则可能产生负面影响。(2)产业政策采取的措施,如产业扶持、援助等政策,要与国家财力相适应,是有限的,否则将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

(3)产业政策对国内产业的扶持要遵循WT0原则,否则会引起“贸易摩擦”。

黑龙江鸡西市资源型城市产业政策:

鸡西市经济总量由2005 年的204.6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419. 5 亿元,增长2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64.7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107. 2 亿元,增长165.7%; 第二产业增加值由2005 年的57.9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177.5 亿元,增长306.6%; 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05 年的82. 1 亿元增加到2010 年的134.8 亿元,增长164.9%。2001 年以来,鸡西市第一产业占比不断下降,二产和三产不断上升,到2010 年,鸡西市三次产业占比为25.5∶42.3∶32.2。

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是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黑龙江省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主体产业是工业,工业的主导产业是煤炭、电力,两者占整个工业的比重较高,可以说,煤和电承担着支撑煤炭城市整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煤电产业作为煤炭城市的主导产业,其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甚至控制整个城市的经济运行,对城市兴衰具有决定性作用,只要煤炭工业出现下滑,整体经济就停滞不前。同时,煤炭城市的经济发展一直没有形成接

续替代产业多元拉动、多元支撑的格局,单一的产业结构既使得煤电产业对于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有限,也无法发挥主导产业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产业关联带动效应和技术进步溢出效应,经济增长的动力不足。二是产业结构对于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过高的煤电产业占比使得劳动、资金等生产要素从其他产业转移到煤电产业,事实上造成对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挤出”。同时过高的煤电产业占比也不利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不利于高级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的形成。特别是煤电相关产业所占比重过高,使得同样的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不得不

消耗更多的能源和资源。

三是对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影响。煤炭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超重经济结构带来的弊端和矛盾越来越突出。经济上的资源约束、“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使煤炭成为煤炭资源型城市经济的晴雨表。煤炭形势好,经济就增长; 煤炭形势下滑,经济就陷入停滞状态。由于处在产业链条的底层和初端,产品附加值低,产业效益不高,财政持续增收难度、就业再就业的难度不断增大。

四是对于经济增长就业效应的影响。由于替代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迟缓,加之过度开采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煤矿减产,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企业下岗人数增多,职工收入下降,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持能力下降,既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社会稳定。特别是国有困难企业数量众多,困难企业的金融债务和历史欠税较多,且安置费用缺口较大。

第四章

1、城市规模经济和城市规模是一回事吗?举例说明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定义:城市规模: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人口规模、用地规模、经济规模、基础设施规模等,但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是基础,是城市规模研究的主要对象

城市规模经济:是指城市非农业生产单位和人口恰好适应城市土地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容量,使得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都达到最低水平,城市发展处于规模经济区间。

城市规模经济的具体表现可以从居民个人、企业和城市三个层面分析。

1、从个人的角度考察,主要表现在居民货币收入和公共设施的便利两个方面。

2、从企业的角度考察,相应的城市规模效益的主要内容来自生产效率和市场容量两方面

3、从整个城市的角度来看,城市规模的效益表现为城市化经济。

联系:一般来说,城市规模与城市规模经济存在一定的正的相关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规模经济现象越明显,城市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和便利. 城市规模和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片面的看待

1、从对立角度来讲,城市规模的扩大不一定会促进城市规模经济的发展,如果不尊重实际情况,肆意的扩大城市规模,可能会加重城市经济运行的负担,丧失城市经济的活力,降低城市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并最终有可能导致整个城市经济的瘫痪

2、从统一角度讲,对于有条件有能力的城市适时的合理性的扩大规模,会提高城市的资源

整合和循环利用能力,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并吸收城市原来没有的东西,建造城市原来没有能力建造的东西,从而活跃城市的经济,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例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规模经济现象越明显,城市规模足够大的时候,城市中的公共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和便利,拿上海和宜昌作比较,上海属于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的一线城市,其居民收入和公共设施建设,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交通、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等各个方面都非常完善,教育方面,上海有很多著名高等学府,而相对来说,宜昌作为三线城市,消费水平与二线城市武汉相差不多,但是收入居民水平与上海悬殊较大,公共设施方面建设,例如医疗卫生水平、交通等都比不了上海。从工业方面,上海有许多工业园区,例如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徐泾工业园区上海普陀长征工业区、上海闵行电气工业园区等,规模可观的工业园区使得工业厂商地理位置接近,提高了商业交易效率,样品选定、样品制作、原料采购、批量生产、成批交货、通讯运输到银行结算,都十分便利,节约了各个环节的成本们生产效率得以提高,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拥有大型港口、机场,交通便利,链接全国乃至世界市场,所以市场容量大,产品受众广泛。宜昌虽然也是长江中游的枢纽城市,但是,交通未及上海便利,市场规模有限,同时工业区规模小,生产效率不及上海。综观两个个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规模经济越明显。

2、结合一个案例谈一谈你所理解的集聚经济现象。

聚集经济一般是由于社会经济活动及相关要素的空间集中而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及由此而产生的成本节约、收益或效用增加的现象。其经济效益表现在:

①扩大市场规模。企业和人口的集中,彼此形成市场,产生较大规模的市场经济,为工商企业增加了潜在市场,有利于它们扩大生产规模。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地区,商业、金融、科技、信息机构条件更为优越,适合于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②降低运输费用,降低产品成本。企业集中在一起,企业之间互为市场,彼此提供原材料、生产设备和产品。不仅生产协作方便,供销关系固定,而且距离缩短,运输费用降低,销售费用缩减,从而有利于降低产品成本和销售价格。

③促进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的建立、发展和充分利用。企业进行生产和经营,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交通运输、邮政通讯、水电供应等各项设施。集中建设、使用和管理这些设施,比各个

企业单独进行建设、使用和管理大大节约费用,而且这些公共设施又为企业和居民所共享,使它们得到充分的利用,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④企业的集中必然伴随熟练劳动力、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干部的集中。即使企业能够得到它们所需要的各类人员,同时各类人员也容易获得合适的工作岗位,发挥专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⑤便于企业之间直接接触,达到彼此学习,相互交流,广泛协作,推广技术,开展竞争,从而刺激企业改进生产、开发产品、提高质量,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概括起来说,聚集经济效益主要是由“外在因素”(或称外在经济效益)所组成。即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会对其他企业产生影响,提高(或降低)其经济效益。在一般情况下,当企业在地理上彼此接近时,会给企业和居民带来外在利益,即聚集经济效益。城市具有明显的聚集经济效益,正是它促使企业向城市聚集,使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变成拥有成千上万个企业的地区。世界上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按人平均的工业产值、国民收入等,一般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1978 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开放和体制创新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巨大活力,1978~2005 年中国年均实际增长率高达9.64%。世界产能在向中国集中;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增长,国内生产的产能在日益向国内三大经济圈集中;而长三角更是以地均GDP 成为国内三大经济圈的首位经济区。在1978年长江三角GDP 总量占中国GDP 总量的17.8%,2004 年GDP 总量更是占连续27 年高速增长中国经济GDP 总量的25%。产业向长三角集聚在于长江三角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软硬件环境等企业发展有利的条件,区外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而向长江三角区域集聚。此外,区域内企业也凭借自身竞争优势战胜对手引起产业增长和产能向区域集中

第五章

4.在了解我国现有城市土地利用政策的基础上,试分析预测我国未来政策的基本走向。一是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统筹安排农用地。实行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全面管护,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确保补充耕地质量;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和布局。

二是以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为重点,提高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坚持需求引导与供给调节,合理确定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和时序,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严格划定城乡扩展边界,控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积极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鼓励深度开

发地上地下空间,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和工矿废弃地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三是以加强国土综合整治为手段,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生态功能,保护基础性生态用地;积极推进以土地整理复垦为重点的国土综合整治,统筹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制定不同区域环境保护的用地政策,因地制宜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四是以优化结构布局为途径,统筹区域土地利用。

第六章

2.通过对住宅供给与住宅需求的学习,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分析我国住宅市场中空置问题和过度需求同时存在的必然性及由此带来的影响,如何减少这个矛盾,试着提出自己的政策与建议。

必然性:

1房地产市场上各利益集团力量的博弈,导致房价上涨。在房地产市场还不成熟、尚未进入买方市场时,房地产开发商拥有比较大的话语权,同时,由于土地的国有性质,政府在这场博弈中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而消费者的实力最弱,这就导致了房价的不断高企。使得商品住宅空置率上升,从而出现一方面开发商手里有大量的积压房产.

2、商品房市场住房供需错位。高档住宅供应过多,引起中低价位住宅以及经济适用房供应数量大幅下降,高档住房出现空置率过高使整个空置率升高,而中低端市场需求过剩拉高了整个住房市场的需求。

3、超额利润当道,部分开发商“捂盘惜售”,造成商品房空置率继续攀升,而需求继续上涨。

4、宏观调控新政出台,房地产市场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受到抑制,致使房屋空置量增加。即供给不变而需求明显减少时,会造成商品房供过于求,从而引起商品房空置面积增加。以前的宏观调控政策使部分需求积压,发展到现在出现以前的需求变为现在的需求,出现报复性上涨。进一步推高房价。

5、消费者消费观念改变,转而青睐品牌商品房和品牌开发商,导致一些非品牌房地产产品滞销。

6、经济适用房的不合理性。有钱有权的人占有大量住房,而需要的人却买不到房。

影响:

1、过高的住房空置率与过高的需求必然拉动房价的进一步上涨。

2、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居者有其屋是人们的基本居住权利,如果大部分人的住房问题

得不到解决,必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政策建议:

1、政府加强房地场市场的调控。

2、有效控制空置房增量面积,在土地审批制度上进行控制和把握。避免同区域同时期大量

商品房建设。

3、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增加对中低端房地产的供给,缓解住房需求,解决中低住房需求者

的住房需求问题。

4、有效控制炒房行为。

5、严厉打击开发商“捂盘惜售”

3、查找一些数据,分析在一个特定城市中租房和购房哪个更为经济?并试着用社会和文化因素去解释为什么租房和购房给消费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满足,说明当前某些群体在租房更为经济的条件下还是喜欢购房的原因。

租房与买房哪个合算,取决于租售比。过去7年中,上海房租的名义上涨速度仅3.7%。原因就在于投资性买房的增加导致租房市场的供给增长,而租房的需求方有限。本地人大多买了房,甚至有房出租。外地人(学生、小商贩、商务销售代表)构成租房的主体。需求有限而供给增加,租金必然下跌。这在未来10-20年仍将持续。

现在住房的租售比在36-50倍。如果现在购房,未来租价下跌,租售比(因为购买价已经在现在确定)还将提高。因此,租房合算。

即使租价按贷款利率增长,还是租房合算。继续上例,现在的180万的购房款加10万元装修款可以租住38年。把租房而节省的购房款(180X30%=55万)以及自有住房每10年一次的装修款(现值10*7=70万元),存入银行或其他投资,假定年收益率等于贴现率;38年后得到本利和的现值125万,可继续租房25年。也即是说,总共可租房63年。这样,与买房的70年相近。如果收益率3%,贴现率2%(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则总共可租房74年。应该说,3%的收益率是可以容易达到的(当前十年期存款利率就近4%,一般而言,十年期存款利率比一年期高1-2%)。

中国传统习惯于实物经济。包括至今沿用的大陆法体系,习惯于拥有而非使用,习惯于子承父业,父债子还的血统沿承观念,习惯于与他人攀比与炫耀财富、地位、生活的享受,习惯于用财富争取话语权。更重要的是“一大二公”的贫穷让人们记忆犹新。当改革开放从住房的实物分配向住房私有化过渡之后,拥有一套自有产权的住房成为当局向社会公众所灌输的梦,不但加大了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也大大膨胀了人们的住房消费欲望。超前和超能力的住房消费观念让租房与社会保障性住房成了社会中的附属品。尽管我个人反对这种不分差别

一定要拥有带产权的新房才称得上解决了住房问题的错误观念,但却无法改变这种消费的预期。于是中国刚刚开始富起来的人们会将购房摆在生活的第一位,而只将租房作为短期的过渡,并因此根本不去计算租金的收益对购房的影响。

中国没有物权法,也没有物业税,拥有房产并不会增加保有与使用期间的费用。有产权证书总比租约更为可靠,没有遗产税就可以无条件的继承

房价上涨,为了投资而买房;攀比;从众。所以人们愿意买房。

(完整版)城市经济学重点整理

城市经济学复习要点整理 【题型】名词解释(4*5)、简答题(5*8)、论述题(2*10)、材料分析(1*20) 第一章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概念(书) 城市经济学是属于地理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用于研究家庭效用最大化和厂商利润最大化下的位置或区位选择。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特点、理论价值 1)城市经济学是中观经济学 不同于企业——城市是企业的集合,同时是“企业外”实体的集合,还是“企业+企业外”实体的“外部效益”的集合。 不同于国家——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地域支点,是国家连接企业的中坚环节,是动态的非平衡态耗散结构体系,它的均衡或平衡存在于城市与城市外部的更大系统之中。 2)城市经济学是空间经济学 城市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空间地域不断集中、扩展的过程 3)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经济学 效益综合性——城市是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综合体,决定城市经济学要重视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效益。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体——城市经济的发展使城市管理和城市文化密切相关。这是社会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作用的必然反映。 三、城市区域的形成过程 城市+镇——大都市——大城市区域 第二章城市 一、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个巨大的人口集团密集的地域,以二、三产业为主并与之相依存,同时作为周边的地方中心,进行高级的社会经济活动,是具有复杂的利益目标的各种各样的组织的地方。 1)地理解释 城市是发生于地表的一种普遍宏观现象,有一定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城市是有中心性能的区域焦点,是国民经济与劳动人口投入点和结合点 2)建筑学解释 城市是空间和社会构成的整体,是一个复杂的建筑工程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物和各种管线系统的汇集地。 3)生态学解释 城市是以人类社会为主体,以地域空间和各种设施为环境的生态环境 4)统计学解释 城市是与大规模人口及独特的组织制度和生活方式相联系的集合体,通常以居住区的范围和居民人数作为确定城市的主要方法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空间上的密集性(集中性)——人口、建筑物、经济、文化活动 2)经济上的非农性——非农产业聚集、非农土地利用 3)构成上的异质性(多样性)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形成的经济动力——生产方面的经济动因其主导作用 (1)比较利益:区域比较利益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贸易比较优势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由于个人生产能力的差异、区域的资源条件差异和技术条件的差异,产生了劳动生产率的禅意,区域之间建立起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专业分工生产,然后通过区际贸易获得经济利益。 ——一个区域的生产模式可以由比较优势来确定 ——区域比较利益只有在存在交换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城市规划经济学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题 已经超过规定的测试次数或提交截止时间已过。你可以作为自我学习进行测验,但提交的结果将无法获得学分。 1 单选(2分) 从课程类型来看,《城市经济学》应该属于下列哪个类型? 得分/总分 A. 公共基础课 B. 专业基础技能课 C. 专业理论课 D. 专业实践课 正确答案:C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2 多选(3分) 与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等类似,城市经济学相关研究的主要任务包括 得分/总分 A. 解释 B. 描述 C. 制订对策 D. 评价

正确答案:A、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3 多选(3分) 与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同,城市经济学研究需要特别关注的“中国特色”主要是正在同时经历“两个转型”,这两个转型指的应该是什么? 得分/总分 A. 从以一二产业为主转向以二三产业为主 B. 从原始社会转向现代社会 C. 从自由市场经济转向垄断市场经济 D.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A、D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4 多选(3分) 阿瑟-奥沙利文所著的《城市经济学(Urban Economics)》是世界学术界享有盛誉的教材,尽管学术价值极高,但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学习中使用可能仍有部分不够理想之处,包括的原因有哪些? 得分/总分 A. 教材中举的案例大多来自美国,与中国案例实际问题有些差距 B. 大多数理论在成熟资本主义制度下较为适用,对非成熟市场经济的体系讨论不充分

理论内容过多,案例不够丰富 D. 该教材出版版本过多,可能会有一定的错误 正确答案:A、B你没选择任何选项 第二单元测试题 返回 本次得分为:9.00/10.00, 本次测试的提交时间为:2019-02-01, 如果你认为本次测试成绩不理想,你可以选择再做一次。 1 单选(1分) 经济学基本问题和逻辑 基本经济学问题之所以产生,是因为() 得分/总分 A. 价格水平的上涨速度过快 B. 一些人仍然处于贫困状态 C. 资源具有生产能力 D. 资源相对于欲望而言是有限的

2021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精选试题)

城市经济学-城市经济学 1、城市文明普及率加速定律 2、扩散型城市化 3、就地型城市化 4、超前城市化 5、城市现代化 6、SOD 7、TOD 8、城市经营 9、住宅市场 10、住宅供给

11、住宅存量 12、住宅需求 13、“熟地” 14、“生地” 15、智能城市 16、划分城市的标准主要有:()、()、()、职业和产业构成的标准。 17、我国大陆地区的城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可以分成:()、副省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五个层次。 18、美国地理学家哈里斯在《美国城市的职能分类》将城市分为7类:()、混合城市、()、运输业城市、()、大学城市、()。 19、美国经济学家()在其1973年发表的《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即前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

20、()年初,美国城市率先提出兴建“()”。 21、美国未来学家()于1980年出版了《第三次浪潮》 22、市化的发生与发展受着:()、工业化的中坚推动和()。 23、工业化的特殊经济本性包括:“()”、“()”和“()”三项原则。 24、影响城市化的主要因素有:()、()、产业结构和()。 25、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将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概括为一条被拉平的()曲线。 26、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为()阶段;30-70%为()阶段;70%以上为()阶段。 27、城市化进程可以分为六个阶段,即城市化水平在()以前为史前阶段;()为起步阶段;()为加速阶段;()为基本实现阶段;()为高度发达阶段;()以后为自我完善阶段。 28、城市化主要有()、()和就地型城市化三种基本形式。

城市经济学重点问题答案

城市经济学重点问题答案 第一章 4.分析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中村”现象。 城中村,又称都市村庄,是指已经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范围内,农业用地很少或已经没有,居民职业结构与生存方式已经向城市转型,但建筑景观和居民文化习俗仍缺乏城市社区内涵特征,建立在集体性质土地上的习惯上仍称为“村”的居民聚落。城中村是以本地居民出租房屋获得经济来源、外地户籍居民承租房屋获得临时住所、兼有内部服务型经济为主的城乡过渡型社区。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建设急剧扩张与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一种特殊现象,是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晚发外生型”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迟发展效应”,是所谓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长期并存的“二元”社会结构特征的一个微观体现,是在城乡二元格局依然存在状态下农村被动城市化的产物。 原因: 1)快速城市化是导火索"#城中村$是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必然结果!在发展主义意识形态下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圈占农村土地和农业资源,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置若罔闻!农民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只留下自己居住用的宅基地,而周边高楼林立,久而久之滋生出城中村现象! 2) 城乡二元结构是病根!我国在20世纪50 年代开始形成城乡区别的二元管理体制,人为地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把城市和农村隔离开来,出现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二元的土地法律制度决定了城中村在土地所有权上是处于一种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共存和交错状态!二元的户籍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迁移,城市与乡村的养老"医疗"失业"救济"补助等等产生巨大差异" 3) 村民文化素质不高!由于城中村村民和外来人口素质普遍不高,村民文化程度和专业知识技能不高,村民以出租房屋等手段来获取收益,依赖着租金收入,村民普遍表现出游手好闲和不思进取的恶习; 廉价租金所带来的稳定收入,促进了城中村自建设房的无序建设! 当然,将城中村一刀切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该从宏观方面来考虑,先认识到城中村存在有特殊意义,然后通过分析现实原因,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给城中村的发展提供解决方法! 城中村问题的表现

城市经济学试卷及答案zhengli

《城市经济学》课堂测验 班级姓名学号方向 一、名词解释(3分×5=15分,任选5题) 1.比较优势原理; 2.配第—克拉克定理; 3.城市经济增长; 4.城市化经济 5.首位分布; 6.生产者剩余; 7.集聚经济; 8.规模经济 1.比较优势原理:虽然国家可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但两者的优劣程度一般都不同,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商品的成本劣势要小一些,具有相对优势。国家或地区间利用这种相对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之后进行贸易,那么双方都能从中获得利益。 2.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 3.城市经济增长: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资本积累量和劳动投入量的增加,城市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市民收入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的过程。 4.城市化经济:是指整个城市范围内的规模经济,即在整个城市区域内,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总规模的上升而出现了下降的情况。 5.首位分布:指有少数几个大城市占据主导地位的城市规模分布,在这种城市规模体系中,第一大的城市作用非常突出。首位分布是“位序——规模”分布的特例,其城市分布的集中趋势明显。 6.生产者剩余:卖者销售一种商品获得的实际货币量减去其能够接受的货币量的结余部分。 7.集聚经济:是因企业间或各种生产活动的选址彼此靠近而使成本降低所产生的正的外部效应。无论是生产中的规模经济还是交换中的比较利益原则,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要素和生产的集聚。 8. 规模经济:是指在规定的技术和投入要素价格下,长期平均总成本的降低,意味着等比例投入的增加将会带来更大的产出。 二、判断题(1分×15=15分) ( √)1.早期城市由于农业在整个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城市对农村经济的依赖很强,因此出现许多城邦,即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加上周围村庄共同组成的国家或行政组织。 ( ×)2.分工意味着专业化和多样化,其中,与专业化经济相联系的是范围经济利益,与多样化经济相联系的是规模经济利益,二者共同构成集聚经济内涵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3.外部经济是指某一经济行为者带来的自己无法占有的利益,这种利益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 ×)4.根据“规模——顺序法则”,城市首位度一般以4为正常。 ( ×)5.城市的规模越小,城市的功能通常越多;城市的规模越大,城市的功能通常越少。( √)6.根据区位商,如果某城市某一行业就业量的就业比重超过全国,意味着该城市的该种产业是输出产业;其超过的倍数,就是该城市从事该产业输出产出的就业人数的比重,( ×)7.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适当使劳动略高于资本的要素配置方案是促进现代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经济政策。 ( √)8.国民收入指标本质上是以货币度量物质财富,但考察经济增长还应注意环境污染对增长的副作用;同时,测度经济增长使用的是实际城市经济产出,要以价格指数对名义指标进行修正。 ( ×)9.城市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模型假设城市中有三个生产部门,其中生产服务部门是为地方生活服务进行生产的部门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1213

城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2'=24') 1.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行政层级的是()。 A.副省级城市 B.计划单列市 C.县级市 D.建制镇 2.提出中心地等级分步理论的是( )。 A克里斯塔勒 B.奥尔巴克 C.贝里 D.辛格 3.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它是由(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A.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B.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D.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4.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一般来说,( )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 B.居住 C.制造业 D.农业 5.下列不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是()。 A.餐馆 B.矿泉水企业 C.咖啡店 D.面包房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明、清晰地6.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如右图,关于对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表示过剩劳动力 A.L-L31 表示剩余劳动力 B.L-L32点右侧表示边际产值小于最低生存费OF中D C.曲线用。点之间边际产值大于最低生存费用。点与中曲线 D.OFDF拉尼斯和约翰费改进的两部门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7.说明城市化明显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如右. 图。关于这一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工业劳动力由O增至Q,农业劳动力由L减少至L时,农村中边际产值为零的劳动力213全部出来,内部开始出现一部分剩余农产品,形成对流出劳动力的粮食供给。 B.L-L之间农业劳动力仍然外流,L为粮食短缺点。221 C.L-O之间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小于制度工资,这时农业人均收入不再取决于边际产值,1而是取决于制度工资。 D.L-O之间粮食短缺进一步加剧,迫使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化,所以L为商业化点。118.关于中间区位定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理论是研究拥有多投入品和多市场的厂商区位时最重要的工具。 B.该理论表明厂商区位选择与每个消费者区位之间距离具有直接联系。

城市经济学考试题目

1)我国古代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状况(几个主要阶段) 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一、最原始的乡村城堡阶段(以城为主) 1、时间: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夏朝初期)的过渡时期,部落联盟阶段。 2、《轩辕本纪》:“黄帝筑城邑,造五城。”《吕氏春秋·君守篇》:“夏鲧作城”,《淮南子》:“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 3、作用:主要表现为军事及其他防御功能。 4、特点:与一般的村落有某些区别,但其生产与生活状况又与乡村无明显的差异。 二、城、市分离(发展)阶段 1、时间:始于夏,迄于西周前期。 2、城:对外具有防御性作用,对内具有政治中心职能。市:固定的生产物的交换场所。 3、特点:“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单概念,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地理实体,其性质、功能等相互有别。 三、城、市合一阶段 1、时间:西周至春秋时期。 2、《周礼·地官》:“大市,日昃而市。” 《韩非子·爱臣》:“大臣之禄虽大,不得藉威城市;党羽虽众,不得臣士卒”。 3、作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相对中心。 4、特点: a.行政、生产、文化、居住、交通等系统开始在空间统一。

b.城市形成过程中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工肆之人” c.政区的划分与管理等方面表现出新的特点。 d.构成了一种区别于乡村的独特的生活方式。 中国古代城市的性质 1.城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它是统治阶级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傅筑夫 2.中国古代城市是“城”与“市”从各自独立、分离的个体发展成的复合体。 3.城市是一个人口集中、非农业各类产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与文化的中心。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城市还以四周环绕有城墙为其基本的标志。 4.城市代表一种不同于乡村生活方式的经济生活。 2)美国城市发展特点 美国城市发展的原型性和典型性 ?美国城市化的历史很少受外来的、不确定的因素的干扰。 ?美国的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步调一致。市场经济对城市化的影响直接而强烈;在国家的每一个经济转型期,城市的作用都非常明显。 ?美国城市发展史说明:新的资源、技术和商业组织即是城市发展的产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城市发展的动力和产物:新的技术、资源、商业组织,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1、边疆城市化时期 1、16世纪前北美已有许多小的印第安人聚落。 2、但美国最初那些较大的城镇都是作为欧洲经济前哨站点而建立的。西班牙

城市经济学第二次作业题及答案.doc

第2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20小题,每小题2分) 1.经济学科中一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内外部的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形成、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的应用科学是() A.城市规划学 B.城市经济学 C.城市建设学 D.城市管理学 2.市场经济下的城市公共财政三大职能不包括()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和增长 D.监督 3.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是() A.中央地方分税制 B.〃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C.〃收支挂钩超收分成〃 D.承包责任制 4.亚洲的三大金融中心包括() A.东京、上海、香港 B.东京、北京、香港 C.东京、新加坡、香港 D.东京、新加坡、上海 5.关于城市化发展的S型曲线,描述正确的是() A.C越小,表明城市化水平起步越早 B.C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起步越早 C.R越小,表明城市化水平起步越晚 D.R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起步越晚 6.出曰导向战略的最高层次是:() A.出口初级产品 B.出口初级加工产品 C.出口一般消费品 D.出口高附加值产品 7.城市财政的生产支出,是指() A.城市政府对市属工商企业的建设与生产投资 B.城市政府对市属行政企业的建设与生产投资 C.城市企业从产品开始生产到正常投入使用所花费的资金 D.城市政府对市内所有企业的建设与生产投资 8.预计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年可以达到50%o A.2005 B.2010 C.2015 D.2020 9.信息时代城乡关系是()A.城乡对立、差距拉大B.城乡分离、相对封闭C.城

乡一体化D.城乡融合、差距缩小 10.工业净产值占国民收入比重大于40%时,工业发展阶段处于()。 A.农业经济阶段 B.工业初兴阶段 C.工业加速阶段 D.工业停滞阶段 11.产业结构按产品使用划分不包括() A.输出产业 B.第三产业 C.上游产业 D.下游产业 12.由生产要素量的提高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增长方式乂可称为()。 A.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B.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C.市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D.计划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13.下面不属于土地自然特性的是() A.稀缺性 B.固定性 C.差异性 D.耐久性 14.城市的特征不包括() A.密集性 B.高效性 C.多类型 D.多元性 15.在我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具有什么特点。() A.生产型、商贸型 B.消费型 C单一生产型 D.生产型、消费型 16.城市土地改革的第一步是() A.土地租赁合法化 B.土地使用税的征收 C.住房私有化 D.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 17.钢铁行业属于哪一种市场() 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完全垄断 D.寡头垄断 18.后工业社会时期城乡关系是()A.城乡对立、差距拉大B.城乡分离、相对封闭C.城乡一体化D.城乡融合、差距缩小

城市经济学试题1

第1 套课程名称:Urban economics (双语A)命题者:共1 页课程编号:适用专业:城市规划教研室主任:第1 页 一、请解释下列概念(每题3分,共15分) 1、交通环境 2、可持续发展 3、urban economics 4、urban area 5、住宅存量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有、、。 2、住宅具有、的属性。 3、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有、和聚集经济三个经济原因。 4、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地租包括:、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简述城市交通问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我国城市土地使用相关税费有哪些? 3 四、计算与论述(30分)Q 1、试运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为什么啤酒厂通常位于市场附近(距离投入品原产地较 远),而葡萄酒厂通常位于其投入品原产地(距离市场很远)。(10分) 2、下表总结了再同一地区从事小麦和布料生产的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情况。 output per labor hour opportunity cost of production east west east west wheat 1 6 cloth 1 2 a、完成表格内容。填写在东部和西部生产小麦和布料的机会成本。(5分) b、假设运输的费用为0,交换的比率为2kg小麦换1m布。如果一个西部家庭将一小 时生产布料的时间用于生产小麦,并将其交换为布料,这样做是否更合算。(5分) c、假设进行(b)中交换所需的时间为1/4小时,那么这个交易是否仍有利?当交易 成本(每次交换所需的时间)为多少时,从交易中获得的净收益为零?(5分) 3、Write an essay about bilingual teaching on your opinion.(5分)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精简)确定

2010年城市经济学复习思考题 说明:问答题请一定展开,否则要扣分。 1.什么是城市经济?它有哪些特征?其地位和作用如何? 城市经济:是指城市空间范围内,以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为主体的经济形式、经济活动或经济体系。 城市经济的特征 1.以工商业为主体 2.以地域空间为组织形式 3.聚集性和高效性 4.开放性和网络性 5.综合性的经济。城市的经济门类多、行业全、设施齐。 城市经济地位和作用:其一,是各部门经济在城市空间范围内的重要纽带。 其二,是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核心支柱 其三,加深了社会分工,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其四,对其经济腹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 另外,推动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环境,从今科技进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2.什么是城市化?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有哪些? 城市化就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比例不断增加,非农经济活动在一定区域不断集聚或扩散,非农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的动态演变过程。 城市化水平测度方法: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 单一测度方法主要包括:人口比重测度法、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和城市土地比重测度法 人口比重测度法,即采用某一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 非农业人口测度法,即采用某一地区或城市的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测度城市化水平的方法城市土地比重测度法,采用城市建成区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 复合指标法,主要是城市成长力系数测度法以及城市度测量法 3.城市化有哪些基本规律?当代中国城市化有哪些特征? 一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即特征) ①时间上:阶段性——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有序变化和呈现出来的阶段性特征。 ②空间上:地域推进——由城市集聚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③质态上:性状与结构变动——在城市性状和结构的变动趋势上,它包括城市职能、城市产业结构和城市规模结构的演变。 ④量态上:数量和规模变化——城市人口迁移和流动规律作用下的城市数目和人口规模变化的规律。 即,初级阶段:大城市数量较少,中小城市较多; 中级阶段:大城市数量增多,中小城市较多; 高级阶段:大城市数量稳定,中小城市较多。 二当代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波动性较大;(二)乡村城市化开始显现; (三)城市规模体系的动态变化加速;(四)城市化水平的省际差异显著。 4.什么是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地方化经济:主要指同一行业或一组密切相关的企业,由于集聚在一个特定的地区,通过产业功能联系所获得的外部经济。 城市化经济:当单个企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城市地区的总产量的上升而下降,或者当经济对企业和行业而言都是外部经济时,就出现了城市化经济。 两者之间的关系: 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两种类型。其中,地方化经济是一种行业的集聚经济,城市化经济是

城市经济学考试重点1

城市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两者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土地利用形态是产生城市交通的源泉,决定城市交通的发生、吸引及方式选择,从宏观上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及供给模式,不同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要求不同的城市交通模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又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产生反作用,交通会改变城市地区的可达性,从而对城市用地的规模、强度及空间分布具有决定性作用。城市中的土地开发会使该地区的交通需求量增加,两者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并且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双向反馈。 城市交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关系: 1.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布局与城市土地价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2.城市交通系统的建设与布局也会影响城市经济的集约程度和人口密度分布。 3.城市交通系统运输条件的改善会极大促进城市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狭义上的基础设施常常接近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市政公用设施,如给水、排水、电力、燃气、通信、邮政、环卫等,适当放宽则可以经常地包括水利、交通、环保、防灾等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公用设施。 城市基础设施经济特性:服务的公共性、非竞争性及非排他性;效益的外部性与间接性;自然垄断性与使用的低边际成本;建设的超前性与使用的耐久性;供给的门槛性与连续性;运行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影响因素: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城市人口规模、城市性质与职能、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科技发展水平 具有地方公共物品性质和外部性的城市基础设施,一般由政府投入成本,主要包括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道路、桥梁及场站设施,城市环境系统中的环境保护系统、园林绿化系统、城市防灾系统等设施。 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一般由企业提供,主要包括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城市邮电及通信设施系统、城市能源系统、城市交通系统中的收费性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条件:体制市场化、投入资本化、经营主体的企业化、产品的商品化、政府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 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化的政策:政企分离、领域开放、允许竞争、消费有偿、合理定价、财政支持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规划: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的规划与布局提供基础、城市规划决定城市基础设施的未来容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解全

城市经济学思考题 思考题一 1、城市的功能在现实中是如何体现的? 城市功能的含义: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应有的作用和能力。它可以分为基本功能与特殊功能,或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城市的基本功能是指任何城市都具有的功能,它包括城市的载体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城市的特殊功能是指城市所特有的功能,他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拥有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背景有关。) 例如武汉作为汉江和长江交汇处的城市和位于中国中部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他九省通衢的特有功能,为其建立中国的物流中心打下了基础。 2、如何理解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性及其变异现象?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有其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而这种规律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规律体系组成的,忽视城市化规律体系的完整性或结构特征,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可能误导城市化发展。城市化规律是由时间、空间、质态和量态四个维度构成的体系。 (一)从时间维度上看,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乡人口随着工业化进程发展的有序变化,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学家称之为城市化阶段。 (二)基于空间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由城市“聚集效应”与“扩散效应”所决定的城市与其辐射区域之间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领域的互动关系。 (三)是基于动力维度分析,城市化规律表现为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发展相互促进,并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 城市化的变异现象 (1)逆城市化,是指城市化后期大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向大都市的小城镇、非大都市或远方较小都市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化中的过度集聚造成的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的城市压力日益增大小从而使人们倾向于迁移至郊区居住。 (2)城市化水平与产业结构不协调。一般的发达国家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比较发达,并不依赖于第一产业。而我国过多的依赖与第一、第二产业,不利于城市的经济发展。 3、城市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与国民经济的区别体现在哪里? 城市经济是指由工业、商业等各种非农业经济部门聚集而成的地区经济,本质特征就在

城市经济学考题复习.docx

城市经济复习 填空 12345 工业化进程经济组织规模同心圆模式城市发展的 规律 微观经济学 选择 12345678910 C C B D B C A D C D 填空题 12345用地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结构城市经济增长城市空间结构 选择题 12345678910 C C A D B1)D I) 简答题 1.经济区 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地理环境,口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5分)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5分) 2.房价收入比 某个住宅市场上某个指定时期内销售的住宅的自由市场价格中位数(或平均数)(5分)和该市场上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或平均数)的比值。(5分)

3.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某一生产内部随着生产规模的上升,(5分)生产成木逐渐下降 或效率得以提高的经济现象。(5分) 4.具体谈谈中国建立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现实意义 规范城市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政府对城市土地市场的调控能力,(2 分)增加城市政府收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2分)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城市经济发展,(2分)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实施,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2分)落实土地基本国策,有效保护城市郊区农地。(2分) 5.中国城市化滞后工业化进程吗?说出理由。 是(3分)。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屮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个百分点。(1分)H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己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2分)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菲农业人口计算,屮国城市化水平约百分Z三V,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Z三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2分)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來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Z三, 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二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屮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2分) 简答 1.超前城市化 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3分)是指城市化水平远远超过了本国的 工业化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3分)表现为没有工业化和没有经济发展的城市化。(4分)

城市经济学完整答案

城市经济学复习资料 1.城市经济的内涵 内涵:1.要素空间分布的高度聚集性 2.经济活动的高开放性 3.投入产出的高效性 4.外部环境的高外在性 5.经济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系统性 城市的本质特征在于其空间聚集性。 2.城市经济学的产生、城市经济学的含义 产生:城市经济学应城市问题而生。1965年,美国学者威尔伯。R。汤姆森发表《城市经济学导论》为标志。 含义:解释一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 解释二城市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原理和经济学分析方法去研究城市问题以及城市地区所特有的经济活动。 3.决定城市的形成的影响因素 1、经济动因:比较利益、规模经济、聚集经济 2、经济机制:市场机制、计划机制、习俗机制 3、其他因素: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位置、资源等 4.熟悉城市形成与发展的经济动因及应用分析 比较经济:比较优势的存在使贸易交换得以出现;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促使人口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聚集经济:聚集经济效益则最终组成大城市的诞生 5.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量的扩张”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质的提升” 4.制度安排对城市化产生刚性影响 6.聚集经济发展的连锁反应与正反馈效应

7.聚集的类型、聚集经济效应 聚集类型: ①按指向性集聚分: a.同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b.同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c.多指向多产业部门集聚 ②按经济联系而形成的集聚分 a.纵向经济联系集聚:指一个企业的投入如果主要来源于另一企业的产出,那么二者之间存在着纵向经济联系。 b.横向经济联系集聚 b.横向经济联系集聚:指那些围绕地区主导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群体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指那些围绕地区主导产业而形成的产业群体内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聚集经济效应:①近邻效应②分工效应③结构效应④规模效应⑤洼地效应 8.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A.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B.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量的扩张” C.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质的提升” D.制度安排对城市化产生刚性影响 9.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1.发展速度的变化 ⑴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30% ﹚: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比较缓慢 ⑵城市化中期阶段﹙城市化水平30%~70%﹚: 城市化高速发展 ⑶城市化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70% ﹚:城市化发展速度有所回落,进入平稳阶段 2.产业结构的变化 ⑴城市化初级阶段:农村经济依然占主导地位 ⑵城市化中级阶段:农村经济已退居次席,城市经济全面崛起,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下将,第二、三产业相继上升,双方地位交替互换。 ⑶城市化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大规模发展,就业比重上升到50%;第二产业则稳定在30%左右;第一产业下降到10%以下。 3.动力机制变化 ⑴城市化初级阶段:传统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基本动力。表现为城市规模的膨胀、数量的增加,即城市外延扩张。 ⑵城市化中级阶段:城市在外延扩大的同时,也开始了内涵进展。传统工业继续发展,新兴工业相继登台,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⑶城市化高级阶段:第三产业已成为城市化的主要后续动力,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内涵提高,即城市现代化。 4.空间形态的变化 由城市聚集于扩散机制所决定的城市与区域经济运动规律。 ⑴城市化初级阶段:城市空间形态呈零星的“点”状结构 ⑵城市化中级阶段:形成了城市空间形态上的不均衡布局 ⑶城市化高级阶段:“城镇体系”一体化趋势大为增强 10.影响城市化的经济规律 1.聚集经济效益 2.优位经济效益 3.规模经济效益 4.外部经济效益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答案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1 (一)城市化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二)城市化的阶段性规律 1、城市化的三阶段论---城市发展的s型曲线 2、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城镇人口增长系数K = 城镇人口增长规模/总人口的增长规模 1、K<0.5,前城市化社会。 2、0.5≤K<1,城市化初期阶段。 3、K≥1,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4、城市化水平高于50%,初步进入城市社会。 5、城市化水平高于60%,进入成熟的城市社会 K=0.5、K=1和城市化水平超过50%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三大重要转折点。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也即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阶段,大城市超先增长规律表现得最为明显。 2、中国城市化的阶段性特征。 1)1978年以前中国城市化的缓慢增长与停滞阶段 (2)1979年中国城镇人口增长规模超过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化初期阶段。 (3)世纪末中国农村人口开始绝对下降,进入城市化的中期阶段。 200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城镇人口达到45844万人,比前一年增长6952万人,而同年全国人口仅增长674万人,农村人口比前一年绝对减少6278万人。城市化水平由1999年的30.9%迅速增加到36.2%。 城市化历程 ?1949—1957:城镇化短暂健康发展阶段 ?1958—1960:城市化“大跃进”阶段 ?1961—1976:反城市化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乡人口流动控制松动阶段 3、世界城市化进程的一般规律在中国能体现吗? 总结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轨迹.认为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在中国不能体现,原因在于中国不具备公民迁徙自由选择和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前提条件;中国城市化水平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工业化率高于城市化率的反常现象,可解释为中国50多年来实行的工业化赶超战略等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根据世界城市化的规律判断,我国已进入城市化的加速期.但是,未来几十年城市化水平能否顺利加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城市化是越快越彻底越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城市化不是越快越好,不是越彻底越好,因为城市化的结果,对于各方面来说,都不只是得到,还会有失去。 城市化每向前推进一步,会带来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能产生一些人们不愿看到的结果,损害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可能给政府带来收入,也会使支出增加,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支出会多于收入。“城市化政策”需要衡量这些因素,逐步推进,使城市化进程中的“得到”大于“失去”。 有一种观点比较盛行,一些人认为,如果“城市化”早进行几年,珠三角很多地区目前城不城、

城市经济学试题1

城市经济学 课程号:6150405 课序号:0 开课系: 一、选择题(根据每小题提干和所给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 1.城市的本质是:()A.人类的一种居住空间 B. 政府等国家机构所在地 C. 社会生产力的一种形式 D. 非农产业的生产集聚地 2.城市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是()A.社会分工 B. 城乡的分离与对立 C. 城市第三产业 D. 城市基础产业 3.引起城市规模经济特性的城市特点是:: A.人口密集性 B. 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C. 集聚经济性 D. 三者都不对 4.城市总体布局的核心问题是:() A.城市交通模式 B.城市土地利用模式 C. 城市基础设施模式 D.城市住宅模式 5.如果地租为10,利息率为5%,土地上的资本价格为88,那么土地价格为:()A.90 B.138 C. 288 D.108 6.西方房租政策的基本内涵是:()A.最低房租限制 B.最高房租限制 C.房租浮动限制 D.三者都不对 7.反映城市规模与城市密度之间关系的规律称为:()A.位序-规模分布理论 B.集聚-扩散效应理论 C. 中心-外围分布理论 D.共享-外部效应理论 8.城市公共事业的发展,其实质是对()提出的某种要求。 A.城市性质 B.城市功能 C.城市规模 D.城市环境 9.反映外部效果的城市污染费用指:()A.治理费用 B. 防护费用 C. 设备费用 D. 损害费用 10.反映城市特点的需求指向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主要是:()A.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B. 投入产出模型 C. 城市基础部门模型 D. 哈罗德·多马模型

二、案例与观点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有人说,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应当主要走小城镇的道路,因为建设大城市要花很多投资,你认为如何,谈谈你对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 有人说城市住宅既是消费品,也是投资品。请根据我国当前城市房地产的现状,谈谈你的看法,为什么? 3.有人说GDP指标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产出潜力的核心指标,你认为如何?请简要说明你的看法。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完整版

城市经济学考试试题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城市经济学——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12×2’=24’) 1.以下不属于我国城市行政层级的是()。 A.副省级城市 B.计划单列市 C.县级市 D.建制镇 2.提出中心地等级分步理论的是( )。 A克里斯塔勒 B.奥尔巴克C.贝里 D.辛格 3.城市集聚经济是城市形成的直接推动力,它是由( )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合经济。 A.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B.内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C.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 D.外部规模经济和内部范围经济 4.整个城市的投标租金曲线表明:城市土地在不同用途使用者中间分配时,遵循“最高租金原则”,即由愿意支付最高租金者使用。一般来说,()对位置敏感性最强,其投标租金曲线最为陡峭。 A.商业B.居住C.制造业D.农业 5.下列不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的是()。 A.餐馆 B.矿泉水企业 C.咖啡店 D.面包房 6.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使用古典经济学理论,简 明、清晰地勾勒了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经过工业化实现现代化的演进过程,因而成为工业化理论的经典模型。如右图,关于对不发达经济中的劳动力状况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L 3 表示过剩劳动力 -L 3 表示剩余劳动力 C.曲线OF中D点右侧表示边际产值小于最低生存费 用。 D.曲线OF中D点与F点之间边际产值大于最低生存费用。 7.拉尼斯和约翰费改进的两部门理论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城市化明显表现为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如右图。关于这一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业劳动力由O增至Q 1,农业劳动力由L 3 减少至 L 2 时,农村中边际产值为零的劳动力全部出来,内部开始出现一部分剩余农产品,形成对流出劳动力的粮食供给。 -L 1之间农业劳动力仍然外流,L 2 为粮食短缺 点。 -O之间农业边际产出开始小于制度工资,这时农业人均收入不再取决于边际产值,而是取决于制度工 资。

城市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城市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在产生、成长、城乡融合的整个发展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经济学科。城市经济学以城市的产生、成长,最后达到城乡融合的整个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以及体现在城市内外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 2. 城市 城市的定义——城市经济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形式和条件城市的本质——聚集经济及其社会承担者存在的空间组织形式城市的特点——生产和消费的分离城市的特征——各部门的相对独立 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分工使商人和手工业摆脱了对土地依赖)城市产生的社会基础——私有制和阶级的形成(奴隶主为了保护自身利益,构筑城池) 3. 城市化 城市化,又称城镇化、都市化。它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表现: 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集聚,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渐演化成城市地区; 城镇数量不断增加、人口不断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普及完善;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居住水平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提高; 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 4. 集聚经济效益 集聚经济效益亦称聚合经济效益,是指由于劳动、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高度集中所产生的高效益。两种表现形态: 同类企业的集聚:便于开展专业化协作,彼此分享外部经济,促进良性竞争和新技术应用,提高管理水平;节省顾客选购成本 异类企业的集聚:有助于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优化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节省运输、仓储费用;克服由于单一产品下的市场不稳定所造成的经济波动 5. 规模经济效益 规模经济效益是指由适度的生产规模所产生的最佳经济效益。微观经济学:在某个临界点之前,伴随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有平均总成本逐渐降低的趋势;该临界点便是企业的最佳规模点。 6. 优位经济效益 优位经济效益是指由优越的地理区位等因素所带来的“额外”经济效益。包括:地理优位、交通优位、资源优位 7. 外部经济效益 外部经济效益是指企业从外部的经济行为中获益而无需为其支付代价。它是城市经济中最常见的现象,也是导致要素集聚的根本动因之一。 8. 逆城市化 又称反城市化。指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蔓延和周边小城镇迅速发展,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表现 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的同时,郊区化以更快的速度进行,郊区蔓延十分严重,形成广大的城市连绵区; 城市中心区吸引力下降并日益“空心化”;郊区成为人们(尤其是中产阶级和高收入阶层)主要的聚居区; 中心城市开始分解,小城市成为城市化的主力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