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企业估值理论发展综述

企业估值思想起源于Irving Fisher的财务预算理论。Irving Fisher(1906)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等相关问题。他从人对收入的感受入手,分析了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说明了资本价值的源泉,归纳了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财产或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均来源于这种能产生预期货币收入的权利,从而使财产或权利的价值可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得到。连接收入与资本之间的桥梁就是利息率。人们可以借助利息率,从货币的现值计算货币的未来价值,或从货币的未来价值得到货币的现值。从对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分析中进一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资本估值框架,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估值技术是现代标准或正统评估技术的基础。他得出结论,如果把建立企业也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

虽然Irving Fisher的研究已经包含了现代估值理论基础,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加和法,即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一般以已确定的资产价值,诸如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等为基础依据。受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在评估方法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清晰的概念,由于风险因素的加入,现金流量成为价值的衡量尺度。这个时期企业价值是企业存续期间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的现值的思想,得到了认同,但在具体操作上,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与折现率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

Benjamin Graham(1934)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被事实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人、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是非理性的,经常会脱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他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公司的基本面出发估算企业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此后,Benjamin Graham(1949)对自己的投资思想作出了更明确的阐述

John Burr Williams(1938)最早提出了折现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其剩余经营期间内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就等于企业当时的内在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企业估值中得以重视并广泛应用则始于Myron (1962)的研究,即我们所熟悉的“高顿增长模型。随后陆续出现了基于折现现金流的估值模型----三阶段增长模型、H模型和随机红利贴现模型。

美国学者和Merton (1958,1963)对资本成本、投资理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形成了MM理论。MM理论包括两个命题。命题Ⅰ认为通过与相同风险等级的企业比较可以测算出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能够建立起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无关的模型。在无企业所得税的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融资决策无关;在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价值增加。他们认为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决策,在均衡状态下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按其风险程度相适合的折现率对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资本化价值。命题Ⅱ同时考察了无企业所得税和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在无企业所得税时,股东的风险和对应的期望收益率随着财务杠杆的使用而增加;在有企业所得税时,企业价值增加。该理论为企业价值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企业价值的分析引入规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估值理论的产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折现率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William (1964)研究了风险的本质,确立了公司收益与风险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于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大大提高了折现率

确定的理论支持。William 的研究进展使折现率与估值的关系更加密切。John Lintner(1965)的研究也支持这种基本观点。人们逐渐认识到,与未来财务决策及其现金流量相关的不是账面价值的权数,而是市场价值的权数。

Fischer Black和Myron Scholes(1973)开创性地设计出了期权定价模型(Black-Scholes),借助该模型可以对企业潜在的,但随时可能变成现实的获利机遇进行评估,对现代企业估值理论的形成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折现现金流估值方法有了新的进展。美国学者(1974)提出了调整现值法(APV),弥补了折现现金流法的不足。但是它在调整资本化率问题上面临着与折现现金流同样的难题,实际应用效果也并不乐观。

美国学者Stephen (1976)提出了另一种形式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又称套利定价理论(APT)。该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它们都认同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套利定价理论基于证券的收益由一系列产业和市场方面的因素确定的,主要解决的是证券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当两种证券的收益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时,两种证券收益就存在相关性。该模型的产生直接为企业估值中测算折现率提供了新的方法。

关于现金流折现法,Patell和Kaplan(1977)的研究中采用了经营现金流量的近似值(净利润+折旧十摊销+△递延税收)。但是,这种做法忽略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作用,存在缺陷。

Rappaport Alfred(1986)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概念,由此构建拉巴波特估值模型(Rappaport Model)。该模型被广泛应用于企业估值实务。同年,(1986)提出将自由现金流量理论用来研究公司代理成本的问题,并把自由现金流量定义为,企业在“满足所有以相关的资金成本折现的净现值为正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剩余的现金流量”。此后,不少学者都对自由现金流进行了研究。然而,他们对于“自由现金流量”有不同的定义,计算方法不尽相同。不过这些定义的假设前提都是在不影响公司成长前景的情况下,公司可以分配给股东的最大现金数量。

Bennett Stewart(1991)提出了经济附加值(EVA)方法,并将该方法引入估值领域。他认为EVA是指企业经过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NOPAT)与全部投入资本(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之和)之间的差额。EVA的方法是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基础,成为西方投资银行和跨国企业评估企业价值的基本工具之一。但是,经济附加值概念至今没有成形的理论体系,也没有一套公认的可供操作的方法体系,它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受到了一定的制约。从企业估值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企业估值的实务与理论紧密相联。随着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发展,不断产生出新的企业估值方法和模型。但是形形色色的具体估值方法所遵从的基本思想仍然保持一致,即企业未来的收入是企业价值的源泉。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估值理论发展综述 企业估值思想起源于Irving Fisher的财务预算理论。Irving Fisher(1906)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等相关问题。他从人对收入的感受入手,分析了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说明了资本价值的源泉,归纳了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财产或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均来源于这种能产生预期货币收入的权利,从而使财产或权利的价值可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得到。连接收入与资本之间的桥梁就是利息率。人们可以借助利息率,从货币的现值计算货币的未来价值,或从货币的未来价值得到货币的现值。从对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分析中进一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资本估值框架,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估值技术是现代标准或正统评估技术的基础。他得出结论,如果把建立企业也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 虽然Irving Fisher的研究已经包含了现代估值理论基础,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加和法,即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一般以已确定的资产价值,诸如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等为基础依据。

受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在评估方法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清晰的概念,由于风险因素的加入,现金流量成为价值的衡量尺度。这个时期企业价值是企业存续期间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的现值的思想,得到了认同,但在具体操作上,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与折现率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 Benjamin Graham(1934)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被事实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人、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是非理性的,经常会脱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他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公司的基本面出发估算企业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此后,Benjamin Graham(1949)对自己的投资思想作出了更明确的阐述John Burr Williams(1938)最早提出了折现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其剩余经营期间内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就等于企业当时的内在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企业估值中得以重视并广泛应用则始于Myron J.Gordon(1962)的研究,即我们所熟悉的“高顿增长模型。随后陆续出现了基于折现现金流的估值模型----三阶段增长模型、H模型和随机红利贴现模型。

上市公司资产评估

企业资信评估 一、公司历史(发展历程) 1983 年10 月24 日由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深圳公司与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联营组成深天马公司,1994 年4 月13 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 1995 年1 月10 日,经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以深证办复(1995)2 号文批复,公司改组成为社会募集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550 万元。 1997 年8 月5 日,经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深证办复(1997)100 号文批复同意,原股东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深圳公司将持有的全部法人股转让给深圳中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至此,本公司的境内法人股持有人为深圳中航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00 年12 月22 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公司字(2000)230 号文批复同意,公司增发A 股股票1,650 万股。公司经历次送、转、配及增发后总股本增至为人民币13,277 万元。 2004 年5 月28 日本公司以2003 年末的总股本13,277 万股为基数,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按每10 股转增10 股,共转增股本13,277 万股,此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26,554 万股。 2006 年6 月9 日本公司以2005 年末的总股本26,554 万股为基数,实施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按每10 股转增2.5 股,共转增股本6,638.5 万股,此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33,192.5 万股。 2007 年8 月28 日公司实施定向增发5,090 万股,此次增发后,股本总额为38,282 .5 万股。 经2008 年5 月7 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司将名称由“深圳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8 年9 月17 日经公司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司以2008 年6 月30 日总股本 38,282.5 万股为基数,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按每10 股转增5 股,共转增股本19,1 41.25 万股,此次转增后,股本总额为57,423.75 万股。 二、企业文化: 公司成立于1983年,是专业生产、经营液晶显示器(LCD)及液晶显示模块(LCM)的高科技企业。经过三十年的发展,现已发展成为一家集液晶显示器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大型公众上市公司。 成员企业包括深圳天马、上海天马、成都天马、武汉天马、厦门天马、上海中航光电子、日本NLT及海外子公司欧洲天马、美国天马、韩国天马、驰誉电子等。 公司目前拥有STN-LCD、TFT-LCD、LTPS-LCD及CF等多条生产线和模块工厂以及一条筹建中的AM-OLED生产线。营销网络遍布全球,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MP3/MP4、车载显示、仪器仪表、家用电器等领域。在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产品档次及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居国际同行业前列,已成为中小尺寸显示领域的领军企业。 获奖情况及科研成果:2006年《彩色STN液晶显示模块的研究开发》获广东省二等奖;2006年《车载无源液晶显示器》获国家重点新产品奖;2006年获深圳百强企业称号;2007年获深圳百强企业称号; 2007年鹏城减废先进企业;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趋势_费良成

22 中国资产评估2000/4 理论与技术方法研讨 内容提要: 在经济金融化过程中,企业价值评估不再仅仅是企业并购的需要,而逐渐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无不与企业价值息息相关。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企业价值评估技术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期权定价将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价值评估的全新技术。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趋势 □费良成 企业价值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资产评估,是对企业整体经济价值进行判断、估计的过程。在经济金融化、全球化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企业价值评估的应用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同时,评估技术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一、企业理财是经济金融化过程中企业价值评估的又一重要领域 长期以来,人们关注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是由于企业并购活动的存在。企业价值评估服从或服务于企业的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企业产权转让或产权交易中需要的是企业的交换价值或公允市场价值。在均衡状态下,评估确认价值与市场公允价值二者没有差异。但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并非完全有效,买卖双方对企业价值的看法往往不同,由此,引发了交易行为的产生和市场价值的形成。斯提杰克(Dev St richek ,1983)对并购过程中企业价值的确定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所谓价值就是买者对标的物效用的一种感觉,效用经常是用人们现在及将来占有某件物品所获得的利益来度量的;价格的确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以确定企业价值的一个区间,在此基础上,买卖双方通过协商确定一个共同认可的量值。事实上,这时的企业价值往往并不仅仅是以持续经营为假设前提,而是按贡献原则与变现原则混合产生的企业价值。表现在评估方法上,人们经常采用的不是折现现金流 量法,而是较为客观的加和法,以已确定的资 产价值,诸如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等为基础依据。这些数据的性质,人们比较清楚,便于获得,以此确定的企业价值易于被并购双方接受。 继50年代金融创新在英、美国家的产生,进入70年代,特别是最近几年,经济活动与金融活动日益密不可分,出现了由经济货币化向经济金融化过渡的趋势。在经济金融化形势下,企业价值评估已经走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成为企业理财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投资者数量的日益增多,上市公司的经营行为和理财行为迅速在公司股票价格上得以体现。科学、合理的管理行为会提高公司的股票价格,低劣、不合理的管理行为会降低公司的股票价格。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化直接导致了投资者———既包括股权资本投资者,也包括债权资本投资者———财富的增减。这种机制的形成无疑是经济金融化对整个经济系统所带来的最大影响。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投资者行为的理性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他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投资获利水平取决于企业在以往时期里所获得的收益,而是取决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现状,地位,问题,发展历程,发展前景及资产评估行业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末考整理)

○1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论文摘要:资产评佑业作为一种中介服务行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分析研究资产评枯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资产评佑业、提高资产评估质的对策。最后指出了资产评枯的国际化发展方向资产评佑业是国际会认的三大公证性咨询服务行业(律师、会计师、评估师)之一。作为客观评估资产真实价值,为市场各产权主体提供价格尺度和交易标准的资产评佑事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公正性中介服务行业。 自1989年进行了第一个资产评佑项目开始我国的资产评佑迄今已有13年的历史了。在这13年的历程中,中国的评佑行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初创阶段。现在的中国资产评佑行业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建立了协会组织,评佑机构达391多家,注册评估师1.4万名及从业人员6万多名。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行业自律管理框架体系和执业规范,评佑服务范围扩展到为所有经济主体的产权变动,抵钾担保、投资决策等多种经济行为服务。评佑行业的法制建设从单一的政府法规发展到政府法规和行业法规相结合的法规体系。 一、我国资产评估业存在的问题 1、资产评佑行业管理上条块分别,多头管理。目前,我国涉及资产评佑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三家:财政部、建设郁、国土资源部。评佑资格也相对应地有三种,即资产评枯师、房地产评枯师、土地枯价师。现行资产评枯行业管理的局面严重阻碍了资产评枯业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各个部门看,是企业迫于各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威,不得不跨请多个评佑机构进行评估,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加大了企业评估成本;从经济运行过程看,导致了经济活动宏观管理中严重的无政府性和行政低效率;从全国范围看,出现了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使得中央政府的管理权威在部门权利之争中被大大削弱。 2.法律调控力度不够。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法挽已有300多项,它们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出于部门法规过多.导致立法质全的下降,法律的权威性不够,特别是法规间的冲突,使得管理混乱。例知,仅就资产评佑管理机构、资产评佑资格证书管理的就有多个文件分别予以规定,造成多部门制定资产评佑管理办法、多部门审批资产评佑资格、以行业或系统层层设资产评佑机构、以部门的管理职能强行争夺评佑项目、自行确认评佑结果的状况。给资产评佑管理带来了混乱,使资产评佑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挽范。 3.资产评佑塞础理论薄弱。由于我国资产评佑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更注重评佑方法具体运用,对具体评估方法和参数选取等问题讨论研究较多,而对评估基本理论深入研究严重滞后,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评估理论体系,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了统一评佑准则的制定。 4.尚未形成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体制。美国在1989年就通过了专门的立法,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资产评佑管理体系。英国致力于统一评佑行业组织和评佑标准建设,并把这些标准努力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内。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早已在许多国家推行,并一已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我国资产评佑业虽然逐步取得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生无序、混乱”的问题。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评佑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出于利益考虑,往往制约和限制被评佑单位自由选择评佑机构,形成行业垄断和地方封锁,这一状况影响了评佑机构的公平竞争,一些专业评枯机构和评佑人员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严重违背独立、客观、奋正的基本原则。 5.评佑标准不统一。我国资产评佑方法和评佑标准仍处于借鉴、研究、探讨之中,由于资产评估管理体制不健全,分头制定各自行业特殊需要的资产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评佑行业技术标准透明度低,阻碍非本部门系统机构进入该领域;各评佑机构拄往只采用本行业制定的方法、参数和标准,很难与其他部门沟通,增加了执业风险;随着资产评佑业务的增加,评佑过程中的各种纠纷也会随之增加,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佑具体资产缺乏统一标准,使当事人在理解上存在差异,也给司法调节裁决增加了难度。建立科学严密的行业评枯标准是资产评估业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 6.评佑后续教育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资产评佑师的后续教育是评估行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资产评佑师后续教育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发展时间短.在教育体系、形式、内容及实施等方面二、发展我国资产评估业的对策 1.完善资产评佑法制,统一立法管理。我国资产评估立法现状与评佑业迅速发展的要求相比,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滞后现象,因此,国家应尽快修改《国有资产评佑管理办法》,打破所有制局限,制定资产评佑行业统一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资产评估师法》,(资产评估管理法》,制定资产评佑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准则、质童控制准贝明和后续教育准则,并列共同构成中国资产评佑准则的棺架,进而制定评佑具体准则,实现全行业统一管理,即由现在的多部门分散管理,走向政府统一部门管理。

苏宁云商企业价值评估

苏宁云商企业价值评估

苏宁云商企业价值评估报告书 【摘要】企业价值评估是进行企业价值管理,实现企业价值增长的基础。苏宁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电器行业的龙头企业,正在实现传统企业向电商零售业转型,对其企业价值进行准确及时的评估对未来发展有较好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苏宁云商为例,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结合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对其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关键词】价值评估 ; 苏宁云商 ; 收益法 ; 自由现金流量折现法 一、背景介绍 (一)苏宁云商基本情况 1.发展历程 苏宁电器是中国零售企业连锁的领先者,自2004年苏宁电器的证券交易上市以来,目前应经成为市值超过500亿元的家电连锁公司。苏宁电器本着至真至诚的服务理念,为顾客提供优质

服务,树立“服务为本”的品牌模式。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销售企业。2004年七月,苏宁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上市,成为我国家电行业中的第一品牌,200年以1800亿元的下手规模成为我国最大的商业流通企业。2010年苏宁云商连锁深入乡镇,苏宁易购运营开始。 苏宁的云商模式可概括为“电商+店商+零售服务商”,曾经以“电器销售”为主打的苏宁电器不断拓展经营品类,经营范畴也从电器、3G 电子向百货、日用品、图书、虚拟产品、金融产品等拓展,通过线上线下同步推进“超电器化”战略。 2013年2月19日基于线上线下多渠道融合、全品类经营、开放平台服务的业务形态,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拟将公司名称变更为“苏宁云商销售有限公司”,以更好的与企业经营范围和商业模式相适应。此次更名可看做是苏宁电器的科技转型战略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宣告着苏宁“云商”新模式的正式面世。苏宁云商实行线上线下同价战略的同时,在产品、服等方面全民融合成双渠道,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在规模优势的形态下,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推动实体零售的转

资产评估程序概念

1、资产评估程序概念 资产评估师执行资产评估业务所履行的系统性工作步骤。 (1)广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承接资产评估业务前的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环节,终止于资产评估报告提交后的资产评估文件归档管理 (2)狭义的资产评估程序开始于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接受委托,终止于向委托人或相关当事人提交资产评估报告 2、资产评估程序的重要性 (1)资产评估程序是规范资产评估行为、提高资产评估业务质量和维护资产评估服务公信力的保证(2)资产评估程序是相关当事方评价资产评估服务的重要依据 (3)资产评估程序是资产评估机构和注册资产评估师防范职业风险、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和合理抗辩的重要手段 3、资产评估具体程序 (1)明确资产评估业务基本事项 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基本状况 资产评估目的 评估对象基本状况 价值类型及定义 资产评估基准日 资产评估相知条件和重要假设 其他需要明确的重要事项 备注:注册资产评估师在明确上述资产评估基本事项的基础上,应当分析下列因素,确定是否承接资产评估项目: A.评估项目的风险 B.专业胜任能力 C.独立性 (2)签订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资产评估机构和委托方名称、住所 资产评估目的 资产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 资产评估基准日 出具资产评估报告的时间要求 资产评估报告适用范围 资产评估收费 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 签订时间 双方认为应当约定的其他重要事项 (3)编制资产评估计划 资产评估目的、资产评估对象状况 资产评估业务风险、资产评估项目的规模和复杂程度 评估对象的性质、行业特点、发展趋势 资产评估项目所涉及资产结构、类别、数量及分布状况 相关资料收集状况 委托人或资产占有方过去委托资产评估的经历、诚信状况及提供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相关性

资产评估工作底稿一般流程

资产评估工作底稿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工作底稿准则制定简介 ?第二部分:工作底稿准则内容介绍 ?第三部分:参考格式案例介绍 资产评估准则框架体系图 资产评估基本准则 资产评估具体准则 程序准则专业准则 评估报告 评 估 程 序 工 作 底 稿 业 务 约 定 书 … 中国资产评估准则 企 业 价 值 机 器 设 备 不 动 产 无 形 资 产 … 资产评估职业 道德基本准则 职业道德基本准则 ……… 评估指南 指导意见 ………… 珠宝 首饰 企业 价值 金融不 良资产 法律 权属 …

基本准则中有关程序的要求 ?第三章操作准则 ?第十二条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应当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履行适当的评估程序。 ?第十三条评估程序包括八项内容 准则项目开展情况 人员;时间;资料的收集;调研;起草;修改、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下发后反馈意见的收集;再修改 相关问题分析 ?我国评估行业缺乏对评估程序的研究与规范 ?评估实践发展对规范程序提出更高要求 ?评估准则有利于法律责任的界定(行业进入高法律风险阶段) ?评估程序准则是评估质量的基础保证 ?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制定基础 ?国内外评估程序准则的发展 指导思想 ?准确定位 ?明确底稿准则与其他程序性准则的关系 ?评估准则应解决的问题 ?作为准则应达到的程度, ?准则制定过程中超前性与稳健性 ?与基本准则的协调一致 工作底稿准则制定的作用及依据 第一条为规范工作底稿的编制、管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资产评估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资产评估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工作底稿准则框架 ?准则 ?准则讲解 ?底稿推荐格式 ?管理类工作底稿、操作类工作底稿 ?收益法底稿、成本法底稿、市场法底稿 定义

试论我国资产评估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一)

试论我国资产评估业现状及发展前景(一) 论文关键词:资产评佑问题对策发展 论文摘要:资产评佑业作为一种中介服务行业,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通过分析研究资产评枯行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资产评佑业、提高资产评估质的对策。最后指出了资产评枯的国际化发展方向 资产评佑业是国际会认的三大公证性咨询服务行业(律师、会计师、评估师)之一。作为客观评估资产真实价值,为市场各产权主体提供价格尺度和交易标准的资产评佑事业,是市场经济运行中必不可少的社会公正性中介服务行业。 自1989年进行了第一个资产评佑项目开始我国的资产评佑迄今已有13年的历史了。在这13年的历程中,中国的评佑行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已经走过了不平凡的初创阶段。现在的中国资产评佑行业已在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建立了协会组织,评佑机构达391多家,注册评估师1.4万名及从业人员6万多名。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与国际接轨的行业自律管理框架体系和执业规范,评佑服务范围扩展到为所有经济主体的产权变动,抵钾担保、投资决策等多种经济行为服务。评佑行业的法制建设从单一的政府法规发展到政府法规和行业法规相结合的法规体系。 一、我国资产评估业存在的问魔 1、资产评佑行业管理上条块分别,多头管理。目前,我国涉及资产评佑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三家:财政部、建设郁、国土资源部。评佑资格也相对应地有三种,即资产评枯师、房地产评枯师、土地枯价师。现行资产评枯行业管理的局面严重阻碍了资产评枯业的健康发展。从政府各个部门看,是企业迫于各管理部门的行政权威,不得不跨请多个评佑机构进行评估,影响了工作效率,又加大了企业评估成本;从经济运行过程看,导致了经济活动宏观管理中严重的无政府性和行政低效率;从全国范围看,出现了政府部门的多头管理,使得中央政府的管理权威在部门权利之争中被大大削弱。 2.法律调控力度不够。目前我国的国有资产管理法挽已有300多项,它们的颁布实施对加强国有资产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出于部门法规过多.导致立法质全的下降,法律的权威性不够,特别是法规间的冲突,使得管理混乱。例知,仅就资产评佑管理机构、资产评佑资格证书管理的就有多个文件分别予以规定,造成多部门制定资产评佑管理办法、多部门审批资产评佑资格、以行业或系统层层设资产评佑机构、以部门的管理职能强行争夺评佑项目、自行确认评佑结果的状况。给资产评佑管理带来了混乱,使资产评佑管理工作缺乏统一挽范。 3.资产评佑塞础理论薄弱。由于我国资产评佑业起步较晚,发展初期,更注重评佑方法具体运用,对具体评估方法和参数选取等问题讨论研究较多,而对评估基本理论深入研究严重滞后,尚未形成一个完整评估理论体系,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脱节,严重影响了统一评佑准则的制定。 4.尚未形成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体制。美国在1989年就通过了专门的立法,在全国建立了统一的资产评佑管理体系。英国致力于统一评佑行业组织和评佑标准建设,并把这些标准努力扩大到全世界范围内。独立、客观、公正的执业原则早已在许多国家推行,并一已取得良好的效果。而我国资产评佑业虽然逐步取得发展,但目前仍然存在着生无序、混乱”的问题。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评佑过程中,行业主管部门出于利益考虑,往往制约和限制被评佑单位自由选择评佑机构,形成行业垄断和地方封锁,这一状况影响了评佑机构的公平竞争,一些专业评枯机构和评佑人员甚至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段,招揽业务,严重违背独立、客观、奋正的基本原则。 5.评佑标准不统一。我国资产评佑方法和评佑标准仍处于借鉴、研究、探讨之中,由于资产评估管理体制不健全,分头制定各自行业特殊需要的资产评估标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评佑行业技术标准透明度低,阻碍非本部门系统机构进入该领域;各

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与评估过程

企业价值评估模型与评估过程 ●沈维涛 摘 要:企业经营追求价值最大化,价值评估对企业改进管理、提升价值有重要意义。较通行的两种评估模型是:现金流量折现模型和经济利润模型,各有比较优势。企业价值评估必须通过对企业历史绩效进行分析,预测绩效,估计资金成本,进行连续价值预测,最后计算出企业价值。 关键词:企业价值 评估模型 评估过程 一、企业价值评估的意义 企业没有现成的价值数额,它需要对企业进行评估后才能得到。企业价值数值对于企业经营活动又是必需的。在某种程度上,几乎所有的经济决策都包含估价(至少是隐含的)。在企业内部,编制资本预算包括考虑某个项目将如何影响企业价值。战略计划着重强调更大规模的行动将如何影响价值。在企业外部,证券分析人员进行估价以支持他们的购买或售出的决定,而潜在的购买中也估计目标企业的价值和他们可能提供的协同作用。估价对于为原始的公开销售证券定价和通知当事人销售额、不动产外理以及包括经营中企业财产的分割是有必要的。甚至对于信用分析人员来说,虽然他们通常不明确地估计企业的价值,但是如果要对与贷款行为相关的风险保持一个全面的概念,他们必须考虑企业资产的价值。 其实价值评估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一种管理企业的手段。我们能通过价值评估这样一个过程来促进企业的经营者及其他人了解企业的历史与现状,与其他公司的相对优劣势,理解公司潜在的经济价值驱动因素,公司价值增加或减少的因素是什么,什么行为是创造价值的,什么行为又是毁损价值的。促进各级管理者清楚目前从事或策划的业务是否创造价值,以及创造价值的程度,改进管理以提升价值。 二、两种价值评估模型的比较1、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现金流量折现模型以一种全面而又简单的方式,囊括了所有影响公司价值的因素。此外,现金流量折现法得到了关于股票市场如何评估公司价值的研究结果的有力支持。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的估价可以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预测产权所有者可以得到的现金流量,然后按照产权资本的成本折现预期的现金流量。结果就是估计的产权价值。 巴菲特在计算吉列公司股票内在价值时,被折现的仅是来自股本部分的收 益,即股东的收益。他采用的是两阶段 股利模型,假设第一阶段为第1年至第10年,股东收益年增长率为15%;第二阶段期限为第11年~∞,股东收益年增长率为5%,贴现率K =9%,金额单位为百万美元。 价值=明确的预测期间的现金流量现值+明确的预测期之后现金流量现值 明确预测期之后的价值指终期价值。终期价值可以用简单的公式进行估算,不需再详细预测公司在无限期内的现金流量。 第二种方法是预测所有资本(债务和产权)提供者可以得到的现金流量,然后按照加权平均的资本(债务和产权)成本折现预期现金流量。使用这种方法,得到了估计的企业价值。第二种方法在实际中应用更广泛,因为它不需明确预测债务余额的变化。它的计算方法与第一种方法相同,只是其中被折现的自由现金流量是所有资本产生的。 使用现金流量折现法的第二种方法有几个好处:有助于明确和了解单独的投资和股本拥有筹资来源的价值;在寻求价值创造计划过程中,这一方法有助于确定关键的可利用方面;比较周密,足以处理大多数复杂情况。 2、经济利润模型。所谓经济利润就是扣除调整税的净经营利润与投入资本的资金成本之间的差额。 经济利润=扣除调整税的净利润-资本费用  =扣除调整税的净利润-(投资资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例如某公司有投资资本1000元,投资资本回报率为20%,加权平均的资本成为10%,该公司当年的经济利润为100元。 经济利润=200-(1000×10%) =200-100 =100(元) 界定经济利润的另一途径是它等于与资本成本之差乘以投资资本。 经济利润=投资资本×(投资资本回报率-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 这种预测方法得出的经济利润价值相同。 经济利润=1000×(20%-10%) =1000×10% =100(元) 在这一模式中公司的价值等于投资资本额加上相当于未来每年创造价值现值的溢价,即投资资本投入量加上相当于其预计利润现值的溢价或折现。 价值=投资资本+预计经济利润现值 这一公式的逻辑十分简单。如果公司每一周期的利润恰恰等于其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那么预计自由现金流量的折现应正好等于其投资资本。换言之,公司的价值恰恰等于最初的投资。只有当公司的利润多于或少于其加权平均的资本成本时,公司的价值才多于或少于其投资资本。因此,相对投资资本而言的溢价或折现必须等于公司未来经济利润的现值。 经济利润模式优于现金流量贴现模式之处在于,经济利润对于了解公司在任何单一年份的经营情况来说,是一个有效的衡量,而自由现金流量法却做不到。例如,不可能通过对实际的和预计的自由现金流量进行比较来跟踪了解公司的进展情况,因为任何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都取决于在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方面的高度随意的投资。管理阶层很容易只是为了改善某一年的自由现金流量而推迟投资致使长期的价值创造遭受损失。 三、企业价值评估的过程1、分析历史绩效。对公司历史绩效的分析主要目的就是要彻底了解公司过去绩效,可以为判定和评价对今后绩效的预测提供一个不可少的视角。历史绩效分析主要是对公司的历史会计报表进行分析,并集中于公司的关键的驱动因素。 — 571—《经济师》2001年第9期 ●企业研究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现状及发展

我国无形资产评估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无形资产作为知识经济中最重要资源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前提和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资的主体,在 无论国家、企业还是个人,都对无形资产的评估及管理予以极大的关注。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使得无形资产受到理论界、实业界的普遍关注,进一步增加了无形资产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本文通过阐述无形资产评估的对象、特点及分类,同时分析国外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状况,进一步对我国无形资产评估发展的国际背景进行说明。最后对我国无形资产评估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其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无形资产无形资产评估对策分析 1 无形资产评估概述 1.1 无形资产评估对象范围的确定。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①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②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①”。从其本质来看,包括以下几点内涵:①无形资产作为一种长期资产,不具备实物形态和货币性,通常情况下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保证投资行业的科学性、合理性,通常情况下,需要对企业资产的现有价值作出科学的估价。②它是提高企业知名度,强化企业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企业有较高的知名度,就表明企业有较高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③它是企业转换机制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环节。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科技创新,进而创造一系列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这些无形资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果任其流失,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④它将有助于增强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在市场上盗用他人商标、企业名称,侵犯他人专利权、著作权等不正当竞争行为更加猖獗。⑤它有利于完善技术市场,加速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建立完善的技术市场可以促进科学技术转 借助某种实体而存在,进一步通过实体体现自身的价值。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使技术从研究领域进入生产领域。 ②无形资产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具有自己的价值性,能够为所有者、经营者带来持续的经济收益,并由一定主体控制。③“无形资产作为企业的一项生产性要素。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具备人、财、物等“有形”的生产要 2 国外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状况 2.1以英国为代表的无形资产评估的发展状况。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传统评估理论的影响,英国评估业比较注重不动产评估,在无形资产评估准则性文件制定方面,可 素,另一方面需要具备专有技术、商标权、专营权等“无形” 以说英国是空白的,但是,在无形资产评估实践上,英国积 的生产要素②。 1.2无形资产评估的重要性。①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 (上接第200页) 转承包的土地,为适度规模经营创造条件。 2.3规范土地的流转程序。农村土地流转双方必须签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会计政策英国从70年代末以来有了较大的发展,在资产负债表中,要求或允许企 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保障必要的仲裁工作经费,乡(镇)、村要建立调解组织,依法开展纠纷仲裁调解工作。对 订规范的书面流转合同,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一些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区内,有个别农户不愿意流转的, 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并在合同中写明。对流转双方权利、义务及违约责任在合同中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2.4 防范和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风险。①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深入推进土地入股、租赁经营、转让经营等土地流转模式,大力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切实尊重农民意愿,可设立农户自种区和土地流转规模区,来妥善解决个别承包户不愿流转土地和连片流转的矛盾。村里要建立专门的调解组织,实行群众监督、民主管理,真正畅通土地承包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 2.6开展确权登记,奠定流转基础。现阶段,农村土地 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将承包地流转给专业大户、制度已经在事实上形成了“三权分离”的局面。即土地归专业合作社集中经营,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集体”所有(所有权)、农民按户承包(承包权)、土地使用权 示范基地,形成共享收益、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增强流转活力。②建立扶持机制。在金融政策方面,政府应运用政策与经济手段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引导,根据本地区农业主可以自由流转(使用权)。确权登记是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 法权益的根本要求,是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现实问题的紧迫需要。在搞好“确权”的同时,做好登记、颁证工作。通过农 导产业和优势项目,采取各种优惠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为土地依法、合理、合作组织等流转主体在适度规模经营方面给予融资服务,有序流转,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供保障。 引导各金融机构对流转后的高效特色农业给予扶持,形成以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带动土地流转。 2.5 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调处机制。无论预防措施如何严密都无法完全的杜绝纠纷的产生,面对日益增多和激化的土地纠纷,仅仅依靠司法审查制度的作用是不够的,应该健全农村土地流转纠纷的调处机制,为当事人提供多种救济途径,充分发挥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作用。 加强农村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县级要设 参考文献: [1]何钢.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江苏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03-15. [2]李延齐,张丽君.有效防范农村土地流转风险的几点分析和建议[J].农民致富之友,2011-05-10. [3]王彩虹.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D].山西师范大学,2010-04-08. 课题项目:课题名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课题编号:ZH1303。 201

企业价值评估习题参考答案

《企业价值评估》章后基本训练参考答案 第1章企业价值评估导论 1.简答题 (1)通过企业价值评估可以达到哪些目的? 答:企业价值评估由于评估主体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估目的,企业价值评估可以达到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四种: ①投资者基于投资决策的评估目的。投资者认识到要想使自己的投资得到实实在在的增值,还是要看投资对象的真正价值所在。投资者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目的是据此作出买卖决策。 ②管理者基于价值管理的评估目的。在进行一项决策之前,管理者需要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针对一个决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进行评估,作出科学的决策,真正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通过了解企业价值的增减变动进行各种投资决策、融资决策、经营决策和分配决策是企业价值评估的根本目的 ③交易双方基于并购的评估目的。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了以企业控制权交易为目的的市场。为了使交易价格尽量与其价值吻合,企业价值评估开始被应用于并购领域,目的就是要对被并购企业价值以公允的市场价值进行评估,使得交易双方实现公平交易。 ④清算企业基于清算的评估目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如果企业出现衰退、被市场淘汰甚至被迫清算,就需要利用企业价值评估在破产清算的前提下对企业价值进行合理评估,目的是尽可能以合理的最高价格清算资产。 (2)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 答:①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应用于投资组合管理。利用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可以确定企业的真实价值,任何偏离这个真实价值的价值都是被低估或被高估的表现,这样就可以在投资组合中选择大量被低估的股票,从而提高投资回报。 ②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应用于并购决策。企业价值评估在公司并购决策中具有核心作用。在并购活动过程中,并购方在报出并购价格之前要评估目标企业的价值。同样,目标企业也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定价,同样也需要进行价值评估。 ③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应用于财务决策。企业价值是进行财务决策的基础,增加企业价值是进行财务决策的目的,科学合理的企业价值评估有助于管理者形成正确的财务决策,提升企业价值。 ④企业价值评估可以应用于绩效管理。企业价值是衡量企业绩效的最佳标准,一是因为它是要求完整信息的唯一标准,二是因为价值评估是面向未来的评估,它考虑长期利益,而不是短期利益。 3.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包含哪些类型? 答:①收益法,是通过将被评估企业预期收益资本化或折现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利用收益法需要合理地确定预测收益、预测期间,并选择适当的折现率。 ②市场法,是指将评估对象与参考企业、在市场上已有交易案例的企业、股东权益、证券等权益性资产进行比较以确定评估对象价值的评估思路,包括企业比较法和并购案例比较法。

《试从国际资产评估百年发展历程中国资产评估业健康发展需从中涉取的经验和教训》

《试从国际资产评估百年发展历程中国资产评估业健康发展需从中涉取的经验和教训 张天亮--20111109 国际上出现专业的资产评估是在19世纪的后期,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正式出现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对于早我们100多年的国际资产评估的发展,我们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应怎么发展,那些需要借鉴,那些需要学习,怎样才能让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健康的发展?这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学术问题,下面我便浅谈试从国际资产评估百年发展历程中国资产评估业健康发展需从中涉取的经验和教训。 我们先来说说资产评估的发展历程。 资产评估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特别是市场经济制度的产生,使得资产评估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那么,资产评估按评估方法的先进程度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原始评估阶段,经验评估阶段和科学评估阶段。 原始评估阶段的资产评估有很大的局限性,有直观性,非专业性和无偿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资产评估的评估价值很大程度的差距,也局限了资产评估的发展。而经验评估阶段便是在原始评估阶段上的提升,它是在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商品交易的频繁中,资产评估人员有了一定的经验,让资产评估更加的可靠。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宣告产业革命的到来,这也就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这样的时

代使资产评估的职业化成为了必然。在科学评估阶段,资产评估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评估方法更加的严谨科学。 19世纪后期,美国出现专业评估公司。 1868年,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协会的前身正式成立,并于1881年由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授予“皇家特许”的称号。 1981年成立国际资产评估标准委员会,现改名为国际评估标准委员会。1985年制定《国际评估准则》,并多次修改。 真正科学意义上的资产评估行为和资产评估行业在我国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末期。之后短短三十年,我国资产评估事业事业获得了迅速发展。 一是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认真抓了产权变动的国有资产变动评估立项和确认工作 二是资产评估业务由国有资产评估扩展到了非国有资产评估。 三是全国已经形成了一支能基本满足社会需求的评估队伍。 四是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资产评估管理体系。 五是资产评估行业自律管理逐步走上了正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国资产评估有自己的特点:(1)政府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企业价值评估在整个资产评估中占着较大的比重。(3)评估人员大多没有受过系统教育,素质相对不高。 虽然中国资产评估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仍需要很多的完善。 中国的资产评估想要健康发展,就要解决很多问题;

资产评估流程

资产评估工作流程 根据资产评估基本准则的规范要求,结合国际通用的一般方法和惯例,以及资产的特点,评估的不同方法,制定资产评估操作流程如下。 一、项目洽谈: 这一过程主要是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方就评估项目进行洽谈,评估机构初步了解委托方和资产占有方单位基本情况,双方就相关经济行为及其背景、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范围、评估基准日、委估资产的分布情况、评估的时间及收费、客户的期望和特别要求等进行商谈。 二、风险评价: 资产评估中的风险既可以理解为在资产评估执业中可能遇到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多寡,也可以理解为客观合理的完成评估任务的把握程度。进行风险评价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 了解和掌握客户的基本情况; 2. 本次资产评估的经济行为的合法性; 3. 是否具备资产评估的基本条件; 4. 客户是否有影响评估结论的具体要求和条件限制; 5. 评估机构是否有足够胜任此次评估任务的专业人士; 6. 是否有影响评估独立性和客观性的其他因素。 三、签定资产评估业务约定书 评估业务约定书是资产评估机构与委托人共同签定的,以确认资产评估业务的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委托目的、被评估资产范围及双方权利义务等事项的书面合约。约定书对当事人双方具有约束力。 四、要求和配合委托方作好评估的准备工作,包括: 1. 准备好有关法律文件和经济技术文件等相关资料: -- 有关经济行为的文件:包括公司董事会关于此次评估的决议等。 -- 被评估对象的产权证明文件及原始凭证; -- 被评估对象原始证明材料,如主要建筑物和在建工程的单位工程竣工决算书或预算书、主要进口设备进口合同等; -- 委托单位现状及发展概要介绍; -- 委托单位组织机构图和生产流程图; -- 评估基准日的审计报告或会计报表; -- 涉及房地产评估的要求提供委托方房屋总平面图和地下管线图等。 2. 委托方应组织力量搞好委托评估范围的资产清查,清查的结果应该是账账相符、账表相符和账实相符。对资产清查中的盘盈盘亏应按权限作妥善处理。在清查处理之后,按评估机构的要求填好资产评估登记表(或评估清查明细表),资产评估登记表的要求是表内各项目必须填列齐全。 五、评估机构的评估准备工作 (一)组成资产评估工作小组: 即根据资产评估的不同类型,除选派项目经理以外,还要选派各类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及专业小组负责人,组成资产评估工作小组,以便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总体协调工作。 (二)制定评估工作方案: 资产评估工作方案即资产评估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应包括评估综合计划和评估程序计划。(三)清查核实资产,搜集整理资料:清查核实资产是评估人员在委托方自查的基础上,以委托方提供的登记表或评估申报明细表为准,对委估资产进行核实和鉴定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估值思想起源于Irving Fisher的财务预算理论。Irving Fisher(1906)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等相关问题。他从人对收入的感受入手,分析了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说明了资本价值的源泉,归纳了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财产或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均来源于这种能产生预期货币收入的权利,从而使财产或权利的价值可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得到。连接收入与资本之间的桥梁就是利息率。人们可以借助利息率,从货币的现值计算货币的未来价值,或从货币的未来价值得到货币的现值。从对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分析中进一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资本估值框架,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估值技术是现代标准或正统评估技术的基础。他得出结论,如果把建立企业也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 虽然Irving Fisher的研究已经包含了现代估值理论基础,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加和法,即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一般以已确定的资产价值,诸如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等为基础依据。受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在评估方法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清晰的概念,由于风险因素的加入,现金流量成为价值的衡量尺度。这个时期企业价值是企业存续期间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的现值的思想,得到了认同,但在具体操作上,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与折现率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 Benjamin Graham(1934)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被事实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人、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是非理性的,经常会脱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他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公司的基本面出发估算企业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此后,Benjamin Graham(1949)对自己的投资思想作出了更明确的阐述 John Burr Williams(1938)最早提出了折现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其剩余经营期间内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就等于企业当时的内在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企业估值中得以重视并广泛应用则始于Myron (1962)的研究,即我们所熟悉的“高顿增长模型。随后陆续出现了基于折现现金流的估值模型----三阶段增长模型、H模型和随机红利贴现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