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哲学论文

文化哲学论文
文化哲学论文

浅析伊斯兰

【摘要】作为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作为一种普世性宗教在世界上起着很大的影响,信仰伊斯兰教的教徒们叫做穆斯林,其信仰唯一的真主及安拉,在穆斯林心中,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皆为真主所赐予,他们对真主绝对地虔诚,用伊斯兰教提倡的五功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做到念、礼、斋、课、朝。同时在伊斯兰文化中,有着信仰之下所包含的许多禁忌,这些禁忌是罪恶的源泉,不可逾越。对于信仰伊斯兰教徒们,‘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句简单的?清真言?对穆斯林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使信仰者时刻感受到真主的存在,对自身的行为有着高度地自觉性,避免真主所禁止的行为。

【关键词】真主禁忌清真言

伊斯兰将“认主独一”的信仰根植于人们心中,号召人们信仰唯一的真主即安拉。真主创造并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存在,同时要求人们做到虔诚的信仰,主要体现在五功及念、礼、斋、课、朝五方面,和一些应该遵守不可违背的禁忌规范。我国穆斯林称‘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为清真言,并将其作为信仰真主的核心,是因为这句“清真言”对穆斯林的价值观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品格塑造、人性形成、行为处事方面。

一、对伊斯兰的阐释

“伊斯兰”原意为‘顺从’‘和平’,指顺从和信仰宇宙独一的最高主宰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在伊斯兰教看来,只有信仰安拉,并在心中保持对安拉的绝对顺从和敬畏,才能得到和平。那么除了这些对“伊斯兰”的阐释,伊斯兰还有哪些新的阐释呢?

1、“伊斯兰”是一条生活之路

“伊斯兰教是一条生活之路,是一条要在人类各个领域里都实现的道路。这条道路包括了关于信仰的许多概念,其中在存在方面,不仅揭示了人存在的地位,同时也阐释了存在的本质目的。同时伊斯兰教并不是一种单纯的直观信条而脱离了人类生活和各个现实领域,也不是一些简单的修行仪式,而是更注重内心的虔诚,不流于形式,注重内在的信仰,将之体悟到生活之中。

2、“伊斯兰”是普世性宗教

伊斯兰教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人、地区和国家。它不是个人的智慧和产品,不归某个特定的组织。“伊斯兰”是普世性宗教,原因就在于它向人们解读伊斯兰教的本质,让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的本质,这种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伊斯兰文化要优越于仅以人类理想为基础的那些世俗文化,伊斯兰文化包涵的更加广泛,它包容一切文化,经久不衰,从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民族,它不受国界、种族、肤色、语言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是一种普世性宗教。

3、“伊斯兰”就是伊斯兰教

“伊斯兰”是至圣穆罕默德接受了真主启示后,告知其伙伴们要以深思、理解和全面领会其精神及实质的宗教。伊斯兰教降临的目的就是让人们明确地认识伟大而崇高的安拉所固有的独一性,即正确认识安拉的统一、主体和被造万物存在的缘由,以避免将安拉所造物同安拉本体间做不可比的谬论,伊斯兰教有别于

那些类似于幻想的神圣性,使人们的灵魂远离那些富有幻想性的崇拜,并克服了其造成的罪恶和陋习,从诸多不同的崇拜中拯救穆斯林的神圣信仰,使穆斯林的信仰得以升华而发生质变,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信仰追求。

二、伊斯兰提倡的五功和禁忌的罪恶

伊斯兰教信仰的对象是真主即安拉,两者并无本质区别,实际上两者所指的都是同一个对象,都是穆斯林唯一信仰的对象。在伊斯兰教中,“五功”指的是念、礼、斋、课、朝。念实际上包括了要常传念”清真言”和《古兰经》及其它注释教义、叙述教史和赞美穆罕默德圣人等若干个部分;“礼”就是人们常说的礼拜,这是教徒们向安拉表示感恩、赞美、恳求和禀告的一种宗教仪式,借此祈福免灾,保持心灵纯净”;“斋”指的是在每年伊历九月所封一个月的斋戒期;“课”就是有财力的穆斯林要自愿交纳的“什一税”;“朝”就是人们常说的“朝觐”、“朝拜”,是穆斯林绕天方举行的“巡礼”、往返于赛法和麦尔维之间的奔走、攀登和暂住阿热法山、射石头、献牲畜等一系列宗教仪式。

而关于伊斯兰教严禁的罪恶,有大小之分,伊斯兰教规定的大罪有17种。其中“有关心灵的四件:举伴安拉、坚持作恶,不知悔改、绝望于主恩、不居安思危。有关口舌的四件:妄作伪证、诬蔑贞女、妄发伪誓、玩弄邪术。有关口腹的三件:饮用酒及各种麻醉品、侵吞孤儿财产、明知故犯地吃利息。与性器官有关的两种:通奸和鸡奸。与手有关的两件:杀人、偷盗。与腿脚有关的一件:临阵脱逃。与整个人有关的一件:悖逆父母。”在伊斯兰教看来,不能饶恕的最大的罪恶就是为真主举伙伴。关于严禁犯的小罪,规定也有许多,包括:1、从服装上看,男人不能穿戴丝绸服装,女人不能袒露胸背。2、从人际关系上来看,不能贿赂、背谈、赌博、抽签和算命等。3.从经济方面看,不能浪费、挥霍、敛财和垄断。4、从饮食方面看,不能食用血液、猪肉、勒死、捶死、摔死和非诵真主之名而宰的牛羊等。

三、“清真言”的重要意义

我国穆斯林称‘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为清真言。这句清真言可视为伊斯兰教的信仰核心。作为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教徒,不仅要时刻口头诵读,而且内心要诚信。对于那些期望皈依伊斯兰教的教徒们而言,他只要当众念诵一次“清真言”,即被认可为穆斯林,由此可见,“清真言”对穆斯林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1、确信了“清真言”者永远不会心胸狭窄,外表萎靡不振。因为其信仰的真主是唯一的万物主宰,因此他会自然而然地视万物与自己同一,拥有开阔的胸怀包容万物。

2、这个信仰能让穆斯林产生高度的自尊和自爱。在穆斯林中,每个人都只信仰唯一的真主,他们只遵循真主的旨意,因此,面对真主以外的力量从不惧怕,依赖和崇拜,他们对真主所造的其他生物也从不屈从或接受,他们具有高度的自尊和自爱意识。

3、该信仰使人谦虚、善良和正直。在信仰者心中,他们明白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即是真主所赐予的,同时又是真主可收归的,所以他们不会因为自己拥有什么而傲慢自大。另外在他们心中,他们一直坚信只有善良和正直的人可以得到真主的庇佑,得到成功。

4、信仰“清真言”者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沦丧,他们具有强烈的决心、坚毅性。即使遭遇很多的不幸,信仰者都不会放弃生活,因为他们对真主的信仰使他树立强大的力量并依靠力量继续生存。

5、信仰“万物非主,唯有真主”能给人和平和满足。他们深知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在真主的掌控之中,真主按照自己的旨意恩赐人类,人能做的只有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接受真主的福祉,因此,信仰者总是会以平和、满足的态度看待世事,不让自己陷入纷争、欲望之中。

6、“清真言”最重要的作用和要求便是让人服从真主和遵守真主启示的伊斯兰教。一个信仰者的内心是深信真主与他同在的,因此他的行为时刻被真主注意,从而会自觉地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使他避免做真主禁止的行为。

伊斯兰是一条生活之路,同时又是一种普世性宗教即我们所说的伊斯兰教,其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对真主安拉的信仰坚定而不可动摇,并且他们将这种信仰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之中,遵真主之禁忌,从不做违背真主的事情。内心始终保持着对真主安拉的信仰、遵从和崇敬。真主就像是穆斯林行为准则的灵魂使者,无形中赋予信仰者们一种道德律令,掌控着穆斯林们善良纯洁的行为,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的穆斯林们崇高的价值生活观念和道德取向。

参考文献

丁士仁伊斯兰文化[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1

赫伯特’戈特沙尔克著阎瑞松译[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9

安维华吴强刘庾岑中亚穆斯林与文化[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1

中国哲学论文

老子之“道” 内容摘要:“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组成,由道家首先提出。道,原指道路、坦途,后逐渐发展为真理,规律,基本成为世界本原、本体、规律或原理的代名词。 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道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虽然没有在中国正统文化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却对人们的思想有着巨大的影响?道家思想的核心,可以概括为:无为,无欲,无我;居下,清虚,自然。道家学说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为宗旨,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的合一为目标,表述严谨,逻辑性极强。 关键词:道,矛盾转化,无为,为人处事,管理 正文:一、何为道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道”,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轴心。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也就是说,道是有形的、多变的、可名的,同时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认识或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2]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产生之前,就存在着一个无形、无相、无声、无名的“道”,它是一种规律,是物质的本初,是揭示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本质,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总根源。 老子的“道”是当时思辨哲学的最高成果。他不仅对世界的本原做出了“道”的最高抽象,而且对“道”的运动规律做出了最高概括。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3],“无为即自然”,是道家哲学的基本观点。老子认为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客观性与规律性。《道德经·德经第42章》中有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德经第六十二章》并进而指出:“道者万物之奥?”他认为万事万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的运动规律,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时刻变化而非静止的,天地万物都存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对立面以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并揭示出一系列的矛盾,如:有无,难易,祸福,刚柔,兴衰,智愚,生死,进退等。他认为,这些矛盾的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相互排斥,相互依存的。他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4]老子还深刻地揭示了对立面的互相转化,他说:“曲则全,枉则正,洼则盈,敞则新”[5]、“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6]、“祸兮福之倚,福兮祸所伏”[7]。他认为祸福、正邪、善恶都会由于其内部存在着两种对立因素而可能向其相反方向转化,“负阴抱阳”的万物都是如此。因此他指出“反者,道之动”[8],把事物的相互转化,当作一条重要规律。既然有规律存在,那么我们在处事时就必须遵循规律,“无为”乃是“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9],实质在于顺应规律?而遵循规律并不等于抱着现成规律停步不前,因为规律本身也不是一种常态,要明白“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10]?“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万物发生、发展的规律。效法自然,就是认识、遵循客观规律,使规律为我所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11]。无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归。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于有的概念,

哲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哲学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所用的词语、句型要规范、科学,似是而非的词不能用,最好引用成熟的理论术语来构造。下面是搜集的哲学专业开题报告,欢迎阅读借鉴。 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___基本原理 ___哲学 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巨匠,他不仅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深刻变革,而且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分析和研究文化问题,创立了 ___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列宁明确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实践”。 目前,我国人民正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进行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要成功地开展文化改革和文化建设,首先必须加强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

首先,有利于坚持和发展 ___文化哲学。 ___文化哲学是唯一科学的文化哲学。现代西方文化哲学虽然包含一些合理因素,但总体上,明显缺乏科学合理性。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人类思想史特别是西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正确地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规律,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文化哲学。研究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有助于夯实 ___文化哲学的理论基础,把握 ___文化哲学的思想实质,并运用它去批判吸收中外文化哲学中的合理成分,坚持和发展 ___文化哲学。 其次,有利于推动 ___哲学的学科建设。 ___哲学博大精深,除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之外,还包括 ___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生态哲学等。过去,学术界对 ___文化哲学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不够深入。因此,深入开展马克思的文化哲学思想研究,有助于拓宽 ___哲学的研究范围,推动 ___哲学的学科建设。 再次,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正确方向。文化哲学是最高层次的文化理论,它既是对各种具体的文化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各种具体文化理论研究。离开了文化哲学的指导,文化理论就会迷失发展方向。 ___文化哲学正确揭示了文化的本质和一般规律,为文化理论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加强马克思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中国哲学论文题目 篇一:张岱年论文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张岱年论文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txt45想洗澡吗?不要到外面等待下雨;想成功吗?不要空等机遇的到来。摘下的一瓣花能美丽多久?一时的放纵又能快乐多久?有志者要为一生的目标孜孜以求。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数年,今将试锋芒。自命不凡不可取,妄自菲薄更不宜。中国哲学基本问题辨析 关于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曾经有明确的论述,他说:“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但是,这个问题,只是在欧洲人从基督教中世纪的长期冬眠中觉醒以后,才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才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思维对存在的地位问题,这个在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中也起过巨大作用的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这个问题以尖锐的形式针对着教会提了出来: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1)在这里,恩格斯在确定“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哲学的最高问题的同时,对于哲学的最高问题作了几种表面上不同的表述;思维对存在的关系问题、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世界是否神所创造的还是从来就有的?此外,恩格斯在下文中又谈到“物质和精神关系”的问题。这些都是对于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述。

恩格斯关于哲学最高问题的论断,是从西方哲学发展中总结出来的,“思维对存在”是黑格尔的用语。中国古代哲学有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有自己的一套的名词术语,显然不同于西方。中国哲学是否也有哲学的最高问题与西方哲学的相类似,而且在某一时期获得了比较完全的意义呢? 我认为,中国哲学也有与西方哲学的最高问题相类似的问题,虽然是用不同的名词概念来表达的,而具有相似的深切内涵,因而具有同等的理论意义。 试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中国哲学史中与西方哲学所谓思维与存在的问题相类似的问题有四:(1)名实问题;(2)道器问题;(3)有无问题;(4)理气问题。与西方哲学所谓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相类似的问题亦有四:(1)天意与自然的问题;(2)形神问题;(3)心物问题;(4)能所问题。因为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讨论重点,所以表现了这些复杂的情况。前一类问题最后归结为“理气”问题,后一类问题最后归结为“心物”问题。以下试以历史顺序略述这些问题讨论的梗概。 1.名实问题 在先秦哲学中与西方所谓“思维与存在”问题在字面上最为相近的是名实问题。名即概念,是思维的内容。实即具体存在,是思维的对象。但在中国哲学中,名实问题没有上升为哲学的最高问题。孔子讲“正名”,强调“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而未谈名与实在关系。庄子说过“名者实之宾也”,(2)未有详论。公孙龙著《名实论》,肯定“夫名,实谓也”。《墨子·小取》云:“以名举实”,亦明确断定了名与实

同济大学选修课参考

同济大学选修课参考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同济选修课参考【转自新生群】来源: 课程名类别考查方式成绩一句话简评 计算机图形仿真工程技术考试4不错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考卷良没意思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工程技术论文5不错 CAD计算机绘图工程技术上机考试良上课不错,考试太难遥感技术工程技术考卷良不上课也能得良 试验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工程技术考试优只要认真积极配合很好 职业指导经管考卷(闭)优讲的东西很实在.平时有少量作业考卷简单 女性职业指导与生涯规 划 经管闭卷良上课无聊,考试严格 大学生创业经管考试+报告+演 讲 良欲了解创业知识可选 会计学经管考卷中老师很好,但要好好学才得优 数学软件应用经管上机考中大一不推荐 会计学经管考试中不管考多好永远是中 职业指导经管论文优一次都不去,作业都不交,照样优人力资源管理经管论文优上课挺无聊的 公共关系经管考卷5人好 社会保障学经管考卷4人品好 WTO规则与应用经管演讲4一般 比较政治制度经管考卷4不错 教学应用软件经管编程中课比较难除非有基础 证券投资学经济考试3考分不高 公共关系经管考试良要演讲 人力资源管理经管论文优老师也会不来上课完全无视想混学分尽管来 自动控制理论跨学科考卷不及 格 大三专业课想挂就选 工程力学跨学科选修 课 考卷4比较负责 创新思维其他考试中内容不错分数乱给 欣赏物理其他考试+论文良强烈推荐 精神分析入门其他论文良不错 性别社会学其他考卷(闭)优涉及BL.GL将社会性别攀岩其他攀岩优上课比较活 礼仪文化其他开卷良一般正常

哲学类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哲学类论文题目 一、最新哲学类论文选题参考 1、关于高职院校开设哲学类选修课的思考 2、航海院校哲学类课程working paper教学模式探索 3、论提升科技哲学类公共课的课堂合法性水平 4、天津市继续教育哲学类课程资源建设研究 5、从康德哲学到马克思哲学隐含的内在逻辑——论近代哲学人类学的构筑要素与延异路径 6、人性哲学类论说性散文的翻译分析 7、动态顺应:人生哲学类文本翻译技巧探讨 8、顺应论视角下社科哲学类文本的翻译 9、哲学人类视野下的大学课程研究 10、哲学类研究生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11、论人的哲学、社会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12、论坛荟萃——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类学的研究 13、建构完整的哲学人类观——读《当代哲学人类学》 14、科学及其两个特征的哲学分析——一种哲学人类学向度的思考 15、“哲学人类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哲学即人本学或人本主义 16、《阿Q正传》和《子夜》的哲学类型比较 17、从调查历届毕业生中看哲学类的教学改革 18、关于《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二版)哲学类的分类方法 19、解放前全国主要报刊有关哲学类论文索引选辑 : 1901-1949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20、解放前全国主要报刊有关哲学类论文索引选辑 二、哲学类论文题目大全 1、国家精品课程-哲学-哲学类 2、现代哲学人类学 3、当代哲学人类学 4、论海德格尔的人类观──兼论存在哲学与哲学人类学的关系 5、中国哲学与人:传统哲学人类学思想及其启示 6、人类学的主题与哲学人类学——读欧阳光伟《现代哲学人类学》 7、新世纪:总体人的生成——现代哲学人类学论纲 8、专家品评《当代哲学人类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人类学的有益探索 9、现代哲学人类学批判 10、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评韩民青新著《当代哲学人类学》 11、追寻人类的来龙去脉——读韩民青《当代哲学人类学》 12、CNKI-CAJD核心期刊所载中国哲学类论文统计分析 13、读《当代哲学人类学》 14、现代哲学人类学的遗产 15、寻求人类的光明结局——写在《当代哲学人类学》出版之际 16、奥哈根博士谈当代西方哲学和哲学人类学 17、《当代哲学人类学》的五个特点 18、全面科学技术观与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探究 19、全面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哲学门类构成再探

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哲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是对学生位论文选题工作的论证和审核,是高校生培养与管理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哲学开题报告,供大家阅读查看。 论文题目:现代语境下自觉消解类人学本质的第一人――论施蒂纳哲学及其重要价值 研究目的及意义 施蒂纳是青年黑格尔派的重要人物和逻辑终结者,他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第一次全面的批判了费尔巴哈甚至是启蒙思想以来的古典人本主义逻辑,也是西方思想史上在现代性的语境中第一个自觉地消解形而上学的人,而且他直接地影响了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思想史教学中,施蒂纳被贬为一个小丑式的浅薄理论家,虽然国内目前有个别学者深刻地认识到了施蒂纳的重要意义并作了简要的分析,但这种不受理论界重视的情况仍未完全改变。我的研究试图对施蒂纳的代表作的理论特色及其思想对费尔巴哈、马克思等当时各种哲学的巨大影响进行阐述分析以及对其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甚至当代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进行浅要发掘。 研究计划 立足现有资料,力求先把握施蒂纳的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同时参照早年和现有学者对施蒂纳的研究成果(如张一兵《回到马克思》中对施蒂纳的研究),然后进一步寻找分析施蒂纳反对形而上类本质思想的当世影响,以及他的思想与克尔凯郭尔、尼采、阿多诺及后现代思想的理论相似性。 一.施蒂纳其人及其代表作介绍 (1)施蒂纳其人及其所处的历史环境。 (2)施蒂纳代表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的文本分析。 (3)施蒂纳的理论观点及对其分析。 二.论施蒂纳的当世影响与冲击 (1)施蒂纳思想对当时各种哲学(重点是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2)施蒂纳对马克思思想形成的直接影响。

哲学相关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哲学相关论文题目 一、最新哲学相关论文选题参考 1、体悟哲学追求普遍理性的韵味——基于中国古代哲学的相关学说 2、2007马克思哲学的相关论题 3、哲学的领域和层次——基于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的相关论述 4、管子形势道哲学的阅读及其诉说——管子哲学研究相关性问题探讨 5、哲学统一性与西哲中化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相关的几点结论 6、浅析价值哲学研究的相关问题 7、殊相与共相关系之为哲学基本问题初探 8、文化及其相关概念——一个“体育·武术”人的哲学思考 9、人体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相关哲学思想的运用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人性研究的相关问题——兼与郝晓光先生商榷 11、反思核风险,重视民生安全文化建设——关于核风险及其规避相关几个问题的哲学思考 12、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哲学思考——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矛盾规律的相关原理为视角 13、求医行为的哲学思考及与社会发展相关性的探析 14、人之“忙”的哲学揭秘——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相关论述 15、相关·比较·反思——对素质教育的哲学思考 16、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现状及相关哲学思考 17、整体相关性——西部大开发的哲学意蕴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18、民族精神相关问题的哲学思考 19、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 20、哲学视角下看可靠性与相关性的辩证关系 二、哲学相关论文题目大全 1、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应加强相关理论研究 2、与二程相关的几点哲学思想及史料问题之辨析——兼评葛瑞汉书中的一些观点 3、对“学生是主体”命题及相关表述的哲学追问 4、体现"天才"——一个与作曲家相关的哲学命题 5、军人人性哲学观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6、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对我国学者相关分歧的评析及启示 7、探究如何上好高中政治课——以生活与哲学中的相关教学内容为例 8、中国宪法财产权相关问题的哲学思考——基于马克思私有财产的概念 9、在哲学教学中利用相关原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 10、用哲学理论探讨初级股份合作制的相关问题 11、甲骨文"月"、"日"的哲学内涵及相关问题 12、量子控制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的哲学问题 13、对康德先验哲学中形而上学及其相关问题的探析 14、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关的几个哲学问题 15、从相关哲学原理审视客观真理论 16、莱布尼茨、朱熹与有机论哲学——对李约瑟相关思想的分析与回应 17、老子相关哲学思想的管理学启示

选修论文---道家

道家思想留给我们的 摘要:道家的宗旨,核心,含义,茶与道家的关系,道家的妙谛,道家学派的讲究,道家学说的思想精髓 关键字:道家,茶道,自然,清静无为,尊道贵德,公平原则,民本,以道治国,现实生活。 正文:道家学说以探索自然、社会、人生所当然和所以然为宗旨。其核心思想为“道”。以道贯大、地、人为核心,以自然秩序、社会秩序和心灵平衡的自然和合一体为目标,并以成道为终极关怀的学说。 道最初的含义是指道路,也就是说,道是有形的、多变的、可名的。道也可以理解为研究、认识或处理某一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道也是可名的,老子说的道不是“常道”或“可道之道”,而是那种揭示事物之问必然联系的本质东西,是一种无形的、不变的、不可名的恒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无不是空洞的东西,而是万事万物的本原,既是万物之所出,又是万物之所归。无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相对于有的概念,相对于有形、多变、可名的存在。无,一定不是具体的东西,而是抽象的事物内部的本质,它寓于具体事物之中,并通过具体事物表现出来,它是事物矛盾运动的法则和规律。它不可能被感觉,却可以被理性所认识;不可能被改变,却可以被遵循和利用。其次,道是朴。朴有混浊之义,既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并无常形常态而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客观存在。所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道德经》)。朴有真之义。“返朴归真”,在这里朴与真同义,是真实的东西又是具有真理性的道理。朴有本之义。朴是事物之本,“朴散,则为器”(《道德经》),朴从根本上构成 现实的万事万物。再者,道法自然。宇宙万事万物的形成,其本源,其真理,不是有意识地、人为地产生的,不以人们的意志而存在,而是自然而然的演变过程。所以,“道恒无为,而无不为”,“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看起来什么都没做,实际上没有任何不做的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老子为什么要创立道家学说,道的目的何在?当然是为了理世平乱、治国治身。道是治的大本,是人用来管理的大法。只要相信并深刻领会“道恒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的管理智慧,掌握并运用“为无为,则无不治矣”(《道德经》)的管理法则,我们就踏上了成功之道。用道治国,则“治大国若烹小鲜”,复杂的事会如此简单,困难的事会如此容易,劳作成为艺术、枯燥成为滋味。用道来治身,则“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道德经》)。人类管理的理想目标——万物和谐、人寿年丰、国泰民安就会实现。 《原创者说》:所谓茶道,无外乎术。道是本,术是表;术源于道。术有技术与艺术之别,技术境界以游刃有余为至,艺术境界以以天合天为上。裨益身心,此茶之益生之道;颐养心神,则是茶道之情趣之道。庄子云:“得鱼忘筌,得义忘言。”以得茶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是研究生实施课题研究的前瞻性计划和依据,是监督和保证论文质量的重要措施,以下是搜集整理的哲学专业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模板,供大家阅读查看。 一、立论依据(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一)所选课题的学术价值 1、系统地梳理文化领导权思想,理性认识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在十七大报告 中提出的,因此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 2、在国内外,既有研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学者,也有研究文化领导权的学者,但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实属首创,本文试图建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来突出文化领导权思想的时代性和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所选课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 3、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战略,本文在分析文化软实力 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几个方面,所选课题对文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二)所选课题的现实意义 葛兰西立足于20世纪人类实践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解读和建构马克思主义,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时代的紧密联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主题的现代化转变。 在全球化时代,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要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增强国家实力,仅仅靠经济和军事力量还不够,还必须有政治、文化等力量。当前中国处于市场开放、观念更新、社会转型、文化重塑的特定历史时期,要实现现代化,要完成在国内建设和谐社会,在国际上建设和谐世界的目标,离不开软实力的提升。 中国在实力建设方面,最大的缺口在文化领域,但最大的资源也在这个领域,近年来,中央领导人在多次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问题,并将之上升到国家战略构建的层次。十七大报告提出:“始终不渝地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 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课题。”建设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构成当代综合国力发展的基本任务。 然而文化软实力是具体的, 不是抽象的, 所谓具体就是必须与社会主义的现实相一致,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即坚持不懈 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

中国古典哲学论文

谈我对自然无为的理解 应物31 王聪 2130903014 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自然无为是中国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之一。中国一些古籍中说,崇尚自然无为的思想在远古时代即已有之,相传为中华民族始祖的黄帝就是自然无为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所以,在以后的道家或道教学者中也常常把黄帝奉为道家或道教的创始者。然而,就现存史料和典籍看,道家思想当奠基于《道德经》一书。《道德经》的作者相传为老子,所以《道德经》亦称《老子》。老子以后,传扬道家思想的学者很多,如列子、关尹、文子、田骈等,然其中最有名、最有影响者当数战国中期的庄周。所著《庄子》一书从总体上来讲是承继并发挥了《道德经》自然无为思想的,并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魏晋以来,《道德经》与《庄子》一直并称,是为道家学说的两部根本经典。所以,在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上,《老》、《庄》思想也就成了道家思想的同义语。 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一是崇尚天道的自然,如《老子》说:道法自然“道常无为”;天地生万物,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二是提倡人道的自然无为,即人类应当效法天道的自然无为,如说,人的活动应当“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等。在人道自然无为的主张中,又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道家强调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和谐、一体的关系,认为人应当顺物之则,缘理而动,不要以人的主观意愿去胡乱行动,从而破坏自然界的和谐与平衡;二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尤其是处于社会领导地位的统治者,要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精神,尽量简化各种制度、规范,使百姓保持纯朴的民风。 道家崇尚天道自然,不仅合乎自然的本来面貌,而且在理论上也有着反对神学目的论的重要意义,这已为历史所肯定。道家强调人与自然应当和谐一体的思想,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关心地球生态环境的有识之士所认同。在我一个理学生的眼中看来,崇尚天道,表达了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无数的实践和经验告诉我们,我们生于自然,必要遵循自然。即使杰出的人物可以超越常人,超越时代,但他们无不遵守着自然规律,换句话说,并没有神的存在。这里的自然规律,包括已经认知的和还没有认知的,包括人类可以认知的也包括人类无法认知的。我们生在其中,就要承认自然规律,认识到人类在茫茫万物中渺小而幸运的存在。这个意义上,自然即为“神”的存在,没有可以宗教意义里可以主宰自然的神。存在是至高无上的,随着人们对自然更加深刻的了解就愈发觉得其之深奥,人们只能承认也不能不承认自己的渺小,人也只不过是组成自然的极小一部分而已。 人所能对自然的改造也要建立在对其深刻认识的基础上遵循和顺应之上。理学大家朱熹,对此也说:“禹之行水,则因其自然之势而导之,未尝以私智穿凿而有所事,是以水得其润下之性而不为害也。”由此可见,因顺自然之势的无为,绝不是消极等待,相反倒是最积极有效的有为。于此相反的的,盲目的,违背事物性的,不计后果的“枉为”,不如无为。打个比方,事物发展的过程,人的作用好比催化剂,可以起到推动抑或减慢某事发展速度的作用,但想要凭人的力量,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哲学方面的毕业论文 浅析哲学视野下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 一、从认识论角度看,“四个全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对三大规律、三种意识认 识的进一步深化。 第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根据对中国和世界的实践新认知提出来的。“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提出,一方面是基于对我国国内形势已经进入了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判断。 要顺应新常态、认识新常态、培育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的战略思维,需要有新的战略筹划 和战略结构。另一方面是基于对当今中国与世界关系呈现的新格局的重大判断。这格局关 系必然要求有一种新的战略思维、战略布局来保障国际关系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二,“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新的实践条件下我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战 略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为战略举措,是对社会主义建设 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第三,“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是对责任意识、问题意识、担当意识感知的进一步凸显。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小康是关键一步。这一步我们该怎么走,在全面小康过程中我 们会遇到哪些障碍,如何通过改革破解这些障碍,如何通过依法治国确定规矩,如何通过 从严治党锻造核心,这都要求“四个全面”必须紧紧围绕问题进行战略构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使命的存在,让我们遇到问题就不能去回避,而必须迎头而上,去化解、解决问题,这自然也突出了担当意识。 二、从方法论角度看,“四个全面”既内涵丰富,又重点突出,既注重整体规划,又 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但往往会有一种矛盾 的存在和发展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 程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那些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 作用的就是非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 矛盾的解决,要学会弹钢琴,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方法论上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报告 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五个方而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 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生态良好。这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 全面回应。由此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目标表达,体 现了“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在把握我国社会矛盾上的“重点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三大举措,体现了“四个全面”战 略思想在方法论上的“两点论”思维。因此,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

哲学思想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哲学思想论文题目 一、最新哲学思想论文选题参考 1、时间·空间·人(四)——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 2、时间·空间·人(五)——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 3、时间.空间.人(二):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 4、对传统养生健身学说哲学思想的剖析与思考 5、"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中国园林中的体现 6、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7、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 8、时间·空间·人(一)——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 9、日常生活批判: 列斐伏尔哲学思想研究 / 吴宁著. 10、“撒向世界的思想酵素”——汉娜·阿伦特教育哲学思想简述 11、时间.空间.人(三):鲁迅哲学思想刍议之一章 12、根尖诱导成形术的历史回顾和哲学思想 13、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中的语用蕴涵 14、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探析 15、论《黄帝内经》的医学哲学思想 16、中国传统室内设计的哲学思想 17、论希波克拉底的医学哲学思想 18、巴赫金哲学思想与文本分析法 19、灰色系统理论的哲学思想 20、柏拉图体育哲学思想探讨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二、哲学思想论文题目大全 1、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 2、哲人科学家:站在时代哲学思想的峰巅 3、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分析 4、试析马克思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 5、德性与教化——从苏格拉底到尼采: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思想研究 6、日本哲学思想史 7、对话的妙悟: 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研究 8、试析蒙古草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9、乔姆斯基语言学哲学思想解读 10、中日近代对西方政治哲学思想的摄取 : 严复与日本启蒙学者 11、关于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的几个问题 12、佛学环境哲学思想 13、泰戈尔的哲学思想 14、自我意识、心身关系、人与机器--试论笛卡尔的心灵哲学思想 15、鲍曼及其音乐教育哲学思想 16、当前高校班级管理的哲学思考——罗尔斯政治哲学思想的几点启示 17、论胡宏的哲学思想 18、主体间性哲学思想的人本特征 19、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生态哲学思想 20、爱因斯坦 :批判学派科学哲学思想之集大成者和发扬光大者 三、热门哲学思想专业论文题目推荐

道家哲学论文

读《老子道德经·第八章》有感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学号:P1******* 姓名:姜映春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我们生活在现代的复杂社会,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不安,太多的不信任。看到大爷摔倒害怕被讹而忽视,路人钱包被抢却坐视不理,诸如此类的事例太多太多,我想说,我们最初的善良之心哪儿去了。 “人之初,性本善。”这是我们才开始识字的时候老师教我们的,但是,现在的我们,却只能将它作为顺口溜来念一念,却做不到我们初识时的善。 一位年迈的北美切基罗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

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虚、仁慈、宽容、友善、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心灵深处,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善良的一面,只是有时候我们并没有给自己善良之心一个机会。否则,将不会出现大爷摔倒无人扶起,将不会出现路人的钱包被扒,将不会出现那么多恶人恶事,冷眼相对。 善良是一种修养,善良是人生舞台最动人的旋律,如湛蓝的天空,干净通透,如开在红尘岁月中的兰,散发着宁静与淡泊,诠释着生命的云淡风轻。 “上善若水”,能做一个与世无争的圣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责怪带给你不快的人,更不要以任何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任何争端。你能做的就是登山,其实在登山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们甩在后面了。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而有些人在山脚下可以那么小。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要责怪带给你不快的人,更不要以任何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任何争端。你能做的就是登山,其实在登山的时候就已经把他们甩在后面了。 有一天你会发现,原来世界可以这么大,而有些人在山脚下可以那么小。

哲学论文题目

哲学论文题目 篇一:湖北大学哲学论文选题 2021级哲学专业学年论文参考选题 一、哲学概论 1.哲学的价值 2.中西哲学的差异(从本体论视角、认识论视角、价值观视角、范畴论视角、语言学视角、人生观视角等进行一个限定) 3.本体论与方法论的关系研究 4.“反形而上学”研究 5.海德格尔的哲学观 6.逻辑实证主义的哲学观 7.“吾心即宇宙”和“存在就是被感知”比较研究 8.黑格尔和朱熹关于“理”的思想比较研究 9.高尔基亚的三个哲学命题研究 10.哲学何谓 二、美学 1.美学与艺术学的关系 2.美学的科学性与超科学性 3.美如何存在 4.“美的本质是一个假问题” 5.认识态度、功利态度与审美态度的差异 6.审美移情

7.悲剧的审美意义 8.美的普遍性与相对性 9.优美与崇高 10.审美距离 11.审美情感的基本特征 12.“审美无功利”学说再释 13.艺术人生的美学意义 14.论优美 15.论崇高 16.美学的对象 三、西方哲学 1.古希腊哲学的主题及其逻辑嬗变 2.自然状态说的哲学价值 3.斯宾诺莎的自由观 4.康德的主体性思想 5.黑格尔关于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一致的思想 6.康德哲学的哲学史地位 7.黑格尔哲学的哲学史地位 8.休漠哲学对传统哲学的批判 9.笛卡儿哲学对西方哲学二元思维方式(即主体与客体)的影响 10.试比较经验论和唯理论 11.奥勒留的哲学智慧

12.恩披里克的怀疑论哲学 13.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 1 14.海德格尔的良知经验及其阐释 四、逻辑学 1.类比推理与创新思维 2.先秦名辩学思想研究 3.墨家逻辑思想研究 4.亚里士多德逻辑思想研究 5.弗雷格逻辑思想研究 6.Constants and Vanables (常项与变项) 7.Propositions and Propositional Functions (命题与命题函项) 8.Operators and Quantifiers (算符与量词) 9.the logistic method (逻辑斯谛方法) 10.Syntax and Semantics (语形与语义) 11. 穆勒的名称理论 12. 皮尔士的三种推理类型 13. 莱欣巴哈的日常语言分析 14. 论空名称 15. 论定义 16. 斯特劳森对归纳的辩护 五、符号学

中国古代哲学论文

浅谈董仲舒徳易学思想和京房易学思想好武帝即位后,易学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儒学取代道家的黄老之学成为统治思想,它所尊崇的包括《周易》在内的五经成为刘汉皇朝治理国家的理论依据,并立为官学,设置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学亦颇受其惠。列为官学的是承自孔子的田何之学,杨何、田王孙先后为博士,后又有施、孟、梁丘之学和京氏之学,其中孟、京易学作为象数易学的代表,成为汉代易学的主流形态。 董仲舒的易学哲学思想是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 董仲舒元论的确切内涵。冯友兰先生指出:“董仲舒所讲的‘元’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还不能作出明确的说明。有一点是明确的,在董仲舒的体系中,‘元’不可能是一种物质性的实体。……仅仅依据后来某些公羊家认为‘元’就是‘气’的说法,便得出董仲舒的哲学体系是唯物主义结论,这是站不住的。” 臣谨案《春秋》谓一元之意,一者万物之所从始也,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春秋》深探其本,而反自贵者始。故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是故《春秋》之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之政,以王之政正诸侯之即位,以诸侯之即位正竟内之治,五者俱正而化大行。 唯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终不及本所从来而承之,不能遂其功。是以《春秋》变一谓之元,元犹原也,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故人唯有终始也而生,不必应四时之变,故元者为万物之本,而人之

元在焉。安在乎?乃在乎天地之前。……故春正月者,承天地之所为也,继天之所为而终之也。其道相与共功持业,安容言乃天地之元。天地之元奚为于此?恶施于人?大其贯承意之理矣。 董仲舒赋予“元”以一种人文性的内涵,这种人文内涵贯穿于所谓“反自贵者始”(实即“正身”观念)至“五者俱正而化大行”(即指“王化”大行),可谓“其义以随天地终始也”,体现了“大其贯承意之理”的理念。这一理念一方面与《公羊传》关于“(隐公)元年春王正月”的阐释相通;另一方面,也继承了《易传·彖》关于“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思想。但董仲舒所讲的“元”,从形式上讲要比《公羊传》的“元年”和《易传》的“乾元”更为抽象;从内容上讲,却又包涵了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表示其“纯正”、“重始”的价值理念。董仲舒所谓“以元之深正天之端”,这个“天”本是天地之天、自然之天,但经过“元之深正”以后,这个自然之天也就获得了一种人文意义。董仲舒讲“元者为万物之本”,特别是,所谓“人之元”“乃在乎天地之前”,表明了“元”具有逻辑在先的重要意义,而“元”本身并非一种实体性的存在。由此表明,“元”是董仲舒的一种价值理念,表示其“纯正”、“重始”的人文价值内涵。或可借用宋儒张载的一句话来帮助阐明,就是“为天地立心”。这个“心”并非实体,而是人文之义。自我意识,即自觉继承宇宙的大化流行,使生命不断向上超越和发展。 董仲舒的“天人之分”。他说:“察天人之分,观道命之异,可以知礼之说矣。”董仲舒讲“天、地、人,万物之本也。天生之,地养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哲学论文题目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题目哲学毕业论文 哲学论文 题目一:科学技术哲学 1.对科学的崇拜与批判:两种对峙 的科学观 2.近代自然科学为何未能诞生于中国从科学自身的原因看 3.科学价值中立可能 4.试析科学发现中的机遇现象从现代物理学中的实验发现看 5.从近代科学未能诞生于中国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缺陷以及此问 题之现实意义 6.科学与技术关系的一种阐释 7.“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评析 8.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 9.当代科技的价值论分析 10.论科学家(或工程技术人员)的社会责任 11.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12.科学与政治的张力 13.试论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14.祁克果生存哲学研究 15.祁克果的人生三阶段论研究 16.尼采的“权利意志”研究 17.看待尼采的“超人”

18.尼采与叔本华哲学比较 19.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研究 20.柏格森眼中的道德与宗教 21.狄尔泰的生命哲学研究 22.狄尔泰的释义学研究 23.何谓“现象学”? 24.胡塞尔眼中的“逻辑学” 25.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26.胡塞尔现象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影响 27.海德格尔是区分存在与存在者的? 28.海德格尔存在哲:内容与影响 29.海德格尔的美学思想研究 30.海德格尔看待“艺术”?。 3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吗? 32.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 33.哲学、科学与宗教34.试论宗教与科学的关系 35.试论“人工生命” 36.自然科学的价值研究 37.技术与人关系的演变 38.“技术双刃剑”评析 39.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无可能? 40.科学技术的发展需不需要受到约束?

41.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吗? 42.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吗? 43.技术发展与社会公正 44.试论工程技术人员的伦理责任 45.克隆人的哲学研究 哲学论文 题目二:应用伦理学 1.西方应用伦理学兴起的思想背景和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2.通过应用伦理学与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之关联性,分析论证现代社会的各种制度建构 3.环境伦理与社会伦理关系之辨析 4.人类基因研究面临的伦理问题 5.克隆人面临的伦理学问题 6.安乐死的伦理学之维 7.分析器官移植中的伦理学问题 8.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理解经济效率和分配正义以及二者的关系问题 9.分析说明网络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10.当代中国的企业伦理应着力解决的主要问题 11.分配公正 12.中国家族企业的伦理动因研究 13.国有企业改革的伦理分析

哲学导论论文题目选题参考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哲学导论论文题目 一、最新哲学导论论文选题参考 1、哲学导论的描述使命 2、论大学生人生境界的提高——读张世英先生《哲学导论》的启示 3、社会哲学导论 4、哲学·理性与生态——读《生态理性哲学导论》 5、解读《玻姆自然哲学导论》 6、产业哲学导论 7、关于《哲学导论》一书的写作意图 8、哲学反思的智慧与价值——读孙正聿《哲学导论》 9、人的哲学导论 10、高职院校体育哲学导论 11、篮球竞技哲学导论 12、法律科学与法哲学导论(2004年第3版) 13、反教条主义中的人道主义变奏——评苏联“经典教科书”《哲学导论》 14、《哲学导论》前言 15、探讨发展的哲理——邱耕田著《发展哲学导论》评介 16、艰难的创新——读《医学科技哲学导论》有感 17、《医学科技哲学导论》一书出版 18、超越有限——解读张世英先生《哲学导论》中的审美意识 19、产业哲学导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哲学前沿研究丛书) 20、当代哲学导论

https://www.360docs.net/doc/798271647.html, 二、哲学导论论文题目大全 1、哲学导论(经典教科书系列) 2、走出"讲坛哲学"个性化的误区——从国内哲学导论课程设置谈起 3、让人思想的书——读王德峰先生的《哲学导论》 4、中国士林哲学导论 5、人权哲学导论 6、皮亚杰哲学思想研究的心理学意义——读熊哲宏《皮亚杰哲学导论》 7、苏联学者论《哲学导论》 8、走出“讲坛哲学”个性化的误区——从国内“哲学导论”课程设置谈起 9、苏联部分高校讨论《哲学导论》 10、从哲学的视角看问题——读沈湘平教授著作《哲学导论》所感 11、修辞立其诚——读唐代兴《生态理性哲学导论》 12、新闻哲学导论(下) 13、《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 14、攀向人类理性的“珠穆朗玛峰”的一次可贵努力——读曹祖明教授的新作《矛盾哲学导论》 15、哲学的新方向:提高人生的境界——评张世英著《天人之际》、《进入澄明之境》、《哲学导论》 16、思想的力量--哲学导论(第6版) 17、《哲学导论》后记 18、推进理论创新的尝试——读《应用哲学导论》 19、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哲学导论(修订版) 20、《哲学导论》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