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炉煤粒度过大或过小的危害【2014.11.2】

入炉煤粒度过大或过小的危害【2014.11.2】

一、入炉煤粒度过粗或过细的危害

(1)若煤粒过粗,则会发生大块沉积、流化不畅、循环灰量不足、出力下降、局部结焦、炉渣可燃物含量增加、排渣困难而引起事故,所以入炉煤粒度能否控制好对锅炉的稳定运行影响很大。保证入炉煤一定的细度是维持经济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实际运行证明,尺寸超过了1 0mm的煤粒,进入炉膛后很难烧透,挥发分低灰分大的劣质无烟煤更难烧透。输煤系统必须采用两级破碎及其入料筛分系统,严格控制入炉煤的粒径小于10 mm;

(2)若煤粒过细(d50=0. 1-0. 3mm),在点火启动时飞灰可燃物会大大增加,如同时油枪雾化不好则极可能出现尾部烟道再燃烧。对一些非常细的粉煤,建议点火启动时不要采用或进行筛分后再送锅炉燃烧;

(3)若入厂煤含有一定量矸石,会对细碎机产生危害。运行中,细碎机无法将煤中歼石彻底粉碎。如欲保护细碎机就只得将其下部出料间隙调大,对大颗粒歼石放行,但这样会使大块的矸石在床底沉积,影响流化和燃烧,进一步使排渣系统不能正常工作,使气力除渣系统管道磨损和堵塞。

煤中某些有害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

2004年第5期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总第43期 煤巾l某些蠡害微量元素_:与|人摊缝廉 刘桂建,郑刘根,高连芬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26) [摘要]煤中含有高挥发性As、se、F、Hg簿有害微量元素。由于煤形成时的地球化学背景和地质环境的差异,有些微量元素在中国某些地区的煤中含量异常高。在燃p蠲呈中,由予噪中删顾与无帧发生j蠢多变化,这此有害毁氍矗撒出来并随溯以锄形式,或B心诙、粉尘等傲小颗粒物形式进入空气,从而影响长期使用和生活在燃煤环宽同围人们的身体键康。本文全面阐述了中鲽中三种有害微量元素AS、F、Se含量分布、赋存髋及燃烧时的挥发l生能,并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燃煤迂窿@As、F、s时^体的影响以及燃煤型有害段量元素中毒的主要症状及燃煤型有害微量元素使^体中毒的根本原因和防治方法。 [关建'同]煤;有害微量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健康 [中图分类号]TQ5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386(2004)05—0078—03 1前言 煤中含有80多种元素,除C、H、O、N、S等元素为常量元素外(大于1%),多数元素含量都小于1%,称为微量元素,其中有20多种有害微量元素“4。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在中国一次性能源消费中占75%以上,而且近期内这种比例不会改变o。51。煤炭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产生一些环境问题2’¨1。煤中有害微量元素是煤炭开采出地表以后的主要污染物,煤炭的储备、搬运、洗选、燃烧及其他加工利用过程中,其中有害微量元素都要发生迁移变化,入渗进入土壤和含水层,降低土壤功能,污染水质;以气体及粉、飘尘的形式释放到大气中,影响空气质量,进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2燃煤型有害微量元素中毒 燃煤型微量元素中毒是指煤在燃烧过程中,由于煤中有害微量元素的释放,使人体产生各种生理不正常现象。煤在各种利用过程中,特别是在燃烧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煤中分子内能增加,结构分子被破坏,一些易挥发的有毒微量元素及其化合物会释放出来,对包括大气、水及土壤在内的生态环境产生污染,继而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煤的主要用途是燃烧,当煤燃烧时,微量元素会发生分异作用,当人类长期在这种环境中生活时,人体内的微量元素浓度就会产生积累,并超过一定范围,使其在人体内显示出极大的毒性。因此,煤的利用产生的^体健康问题已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燃烧过程中,挥发性较强的元素(氟、砷和硒)几乎全部以气态或以极细灰尘的形式进入大气,而且颗粒越细,其比表面积越大,吸附有害微量元素的能力越型…’“1,由于颗粒细易通过呼吸道或食物链的形式进入人体,从而在人体内不断积累,当积累的浓度超过人体生理正常需要值时,就会影响人体的正常新陈代谢,破坏人体的某些生理功能,使人产生各种病理现象,严重时会危及人的生命。 在中国数亿人使用没有烟囱的炉子燃煤,从而造成家中的毒陛有害元素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过高,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贵州西南以及其他地区有许多露头填强,由于易于开采,很快就成为家庭的主要燃料。但令人忧虑的是有些煤层在形成过程中富集了砷、氟、硒、汞等有害微量元素。如果在没有烟囱的炉子中燃烧这种煤,就会使有害微量元素在室内聚集,危害室内的人体健康。如果在这种煤火上烤农作物,危害更大。通过对贵州省织锦县燃煤造成的地方性中毒问题根源调查,发现造成燃煤中毒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当地潮湿的气候导致谷物收获时水份含量高,为保存谷物必须使其变干,常用的方法是在室内煤炉上进行烘烤;二是当地的居民习惯于使用没有烟囱的火炉在室内烘干谷物和室内取暖,而煤是当地首选的燃料。由于当地使用的煤中某些微量元素(如贵州的氟、砷和湖北恩施的硒)含量普遍较高,在未封闭的炉灶和没有排烟设施的情况下,燃煤排出的气态、气雾或微尘形态的颗粒中含有大量的这些有害元素及其化合物,它们与室内水汽结合生成的气溶胶或其他物质都易于被人体和粮菜等吸收和粘附,被食用后造成地方陛中毒现象。3几种有害微量元素与健康 3.1砷 砷是环境中使人致癌的最普遍、危害性最大的元素之一,能通过各种渠道(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接触等)进入人体,分布在人体中多个部位,特别易于在毛发和指甲中蓄[收稿日期]2004—08—20

燃煤锅炉司炉工培训讲义

燃煤锅炉司炉工培训讲义

二、燃煤锅炉优化燃烧及操作技术 (一)链条锅炉的燃烧特点 链条炉炉膛内燃料着火条件比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前后拱辐射热,因而煤的着火是从上向下、从后向前的方式着火,这样的燃烧过程,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分段燃烧。煤进入炉膛后,随着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出现下述燃烧特点: 1、炉排前部是新进的煤,为燃料预热干燥和挥发份析出区。该区域处于 负压区,燃料吸收热量阶段,风量不宜过大,第一道风箱风门应关闭,第二道风箱风门根据锅炉的负荷增大,煤湿度大等情况下,急需开启 时方可开启。 2、在炉排中部,是焦炭燃烧区,该区域温度很高,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 原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风量要充足,燃烧应充分。 3、在炉排的尾部,是灰渣燃尽区,对灰渣中剩余的焦炭急需燃烧,为此, 尾部风量也不宜过大,燃尽区灰渣段不宜过长,防止过多冷风进入炉 膛降低锅炉出力。 (二)链条炉燃烧对煤的要求 1、煤的燃烧条件 不同的煤种挥发份析出温度也不同,如:褐煤的析出温度为150~180o C,烟煤的析出温度为180~250 o C,无烟煤的析出温度为300~400 o C;不同的煤种燃料着火温度也不同,如:褐煤的着火温度为250~450 o C,烟煤的着火温度为400~500 o C,无烟煤的着火温度为600~700 o C。 2、链条炉燃烧对煤的要求

1)煤的低位发热量热值应在5000kcal/kg(大卡/公斤)左右,灰熔点大于1250 o C。 2)煤的颗粒度应小于40~50mm,碎煤量不大于30%,否则大颗粒的煤块在正常炉排速度下,无法燃尽,出现烧不透和炉渣含碳量高的现象。 3)煤的湿度应保持在3%~8%之间,即煤用手握紧后松开,煤在手上不会马上散开,而又不很湿为宜;如果煤湿度过大,应适当打大煤挡板,提高炉排转速;煤湿度过小,应适当关小煤挡板,降低炉排转速。 4)煤层厚度应在100~200mm之间,煤的颗粒大,给煤挡板适当开大,否则,应适当关小煤挡板。还应根据煤质情况调节煤层厚度:劣质煤煤层厚度应在100~180mm,非黏性煤煤层厚度应在80~140mm,黏性煤煤层厚度应在60~100mm。 5)上煤系统装有破碎机是链条炉经济燃烧很重要的条件,否则进炉煤颗粒大或部均匀,造成燃烧不完全损失大. 6)为改善链条炉燃烧条件需加装分层分行垄型给煤装置,目的是改善煤层透风条件,并实现垄型滚落燃烧,加强炉排上煤的辐射燃烧强度,使炉膛温度提高,加强燃烧作用。 7)煤仓主体设计应为倒塔式,但出口前有10~15度渐扩角,煤仓落煤管应做成整体式,不能做成分叉式,以免煤仓堵煤的现象出现。 (三)链条锅炉启动点火的准备和操作方法 1、链条锅炉点火启动前,应检查热水循环系统,检查完毕即先行启动投入运行。 2、锅炉点火启动前,还应检查锅炉本体和锅炉辅机,使其处于完整和良好状态,试运转状态良好。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及应对题库试题(附答案)

煤与瓦斯突出预兆及应对措施题库试题 一、判断题 1.煤与瓦斯突出最早是在1834年3月22日法国鲁阿雷煤田伊萨克煤矿。(√) 2.突出的煤向外抛出距离较远,具有明显的分选现象。(√) 3.突出的煤堆积角小于煤的自然安息角。(√) 4.突出的煤破碎程较度高,含有大量的块煤和手捻无粒感的煤粉。(√) 5.压出空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它分岔形等。(×) 6.突出可能无孔洞或呈口大腔小的楔形孔洞。(×) 7.2004年10月20日郑州大平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84人死亡,是目前国内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事故。(×)8.随着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风险不断加大。(√)9.断层等地质构造带附近易发生突出,特别是构造应力集中的部位突出的危险性大。(√)10.煤层顶底板与煤层的接触面光滑程度和煤与瓦斯突出没有关系。(×)11.开采保护层之前,一般应首先选择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作为保护层。(√)

12.地质构造应力集中是突出的必要条件。(×)13.煤与瓦斯突出分布不受地质构造限制。(×)14.矿井瓦斯涌出量与工作面回采速度成反比。(×)15.低瓦斯矿井中,如果个别区域有瓦斯喷出现象,则该区按高瓦斯矿井管理。(√)16.瓦斯喷出区域、高瓦斯矿井,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应采用三专供电。(√)17.采煤工作面大面积落煤也会造成大量的瓦斯涌出。(√)18.地面大气压的变化不会影响井下瓦斯的涌出。(×)19.掘进工作面断面小、落煤量小,瓦斯涌出量也相对较小,瓦斯事故的危险性较小。(×)20.瓦斯涌出量的变化与工作面采煤工艺无关。(×)21.煤层瓦斯含量越大,瓦斯压力越高,透气性越好,瓦斯涌出量就越高。(√)22.煤层的围岩致密,瓦斯容易保存。(√)23.瓦斯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瓦斯易在巷道上部积聚。(√)24.邻近煤层瓦斯涌出开始于工作面开采一定距离,老顶初次来压之前。(×)25.落煤放散的瓦斯量虽然较少,但在一些特殊地点也会形成瓦斯积聚。(√)26.矿井瓦斯涌出量通常用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两个参数来表示。(√)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防范措施示范文本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防范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防范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认真落实 “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2、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 充的原则,区域防突措施不达标或只进行局部防突就是犯 罪,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 3、规范瓦斯参数测定步骤与方法,严格区域和局部防 突参数的管控,保证多种参数指标综合评定。 4、采掘工作面生产作业前,必须对采掘工作面的突出 危险性和瓦斯抽采效果进行评估,不符合标准严禁生产作 业。 5、局部防突专项设计及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安全技术 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6、在突出煤层或遇地质构造沿煤层施工钻孔时,必须保证60m以上的安全隔离带。打钻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如顶钻、夹钻、喷孔等)要立即停止施工,不得将钻杆拔出,维持钻杆原状,立即向矿调度室进行汇报。 7、发现有突出预兆时,瓦斯检查工有权停止作业,协助班组长立即组织人员按避灾路线撤出。 8、有突出危险的采区必须设置采区避难所。矿井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隔离式自救器。 9、管理人员和井下工作人员必须接受防突知识的培训,持证上岗。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锅炉加煤装置设计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 我国锅炉现状 中国锅炉量大面广,平均容量小,且以燃煤为主,年耗燃料约4亿t标准煤,约占我国煤炭总产量的1/4强。由于锅炉运行效率不高,能源浪费相当严重,每年多耗用燃煤约6000万t,节能潜力巨大。另外由于工业锅炉排放大量烟尘以及SO2和NOX等污染物,成为我国大气主要煤烟型污染源之一。我国每年工业锅炉的污染物排放约为:烟尘排放:280万t/a;SO2:900万t/a;CO2:12.5亿t/a。 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设计效率与国外相比,差距不大,但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通过节能改造和完善管理,仅燃煤锅炉节省煤炭潜力可达7000万吨标准煤。根据收集到的有关省市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数据(广州、南京、西安、甘肃、辽宁、上海)统计计算: (1)20t/h及以下燃煤工业锅炉的加权平均热效率为68.72%。 (2)20t/h及以下燃油(气)工业锅炉的加权平均热效率为82.61%。 锅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自动化程度低,仪表简单落后,煤种不固定,操作依靠压力表、负压、流量等参数,手动操作调节挡风板和炉排速度来满足蒸汽量的变化,且负荷变化波动较大,常常为满足生产,一味加大鼓风和炉排速度,造成漏风系数、烟气量、排烟温度、灰渣含碳量等升高,同时锅炉设计过程中,根据固定的煤种,按照负荷计算好使用的风机,都要打出设计安全系数等等,这些因素造成锅炉不在最佳状态运行,浪费能源。同时由于生产的需要,改造的时间紧。 我国节能工作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从那时起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制定了有关能源、节能管理方面的法规、办法,并不断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节能管理方式和机制,从行政、经济、技术、法律等方面加强和规范节能工作的管理,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国采用的节能政策、措施已相当丰富,国外采用的节能机制、政策和手段我国已基本采用和尝试采用,以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及其后相关配套法规的颁布和实施为标志,我国的节能管理工作开始纳入法制化轨道。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努力,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锅炉是供热设备中最普遍的动力设备之一,其任务是供给合格稳定的蒸汽,以满足负荷的需要。为此,锅炉生产过程的各个主要参数都必须严格控制。锅炉设备是一个复杂的控制对象,主要输入变量是负荷、锅炉给水、燃料量、减温水、送风和引风量。主要输出变量包括汽包水位、过热蒸汽温度及压力、烟气氧量和炉膛负压等。因此锅炉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且相互关联的复杂控制对象。 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和管理锅炉加煤系统,提高供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2020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 (2020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2020版) 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尤其在石门过煤层掘进时,常常一瞬间(几秒钟内)工作面突然被破坏,大量的煤现岩石被抛出,并放出大量的瓦斯,这种现象就叫做煤与瓦斯突出,简称突出。有这种现象的煤层,叫做煤与瓦斯突出煤层。 发生突出时,突出的瓦斯即顺风流沿回风流动,大型突出时可逆风流向进风井方向流动,会使井下大范围内充满高浓度瓦斯,它可造成人员缺氧窒息伤亡,还可能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突出的煤岩可掩埋人员,造成人员伤亡。 突出具有突然性,并伴有强大的声响和动力,但在不同地点,每次突出的主导因素又各有不同。 煤与瓦斯突出前,一般都有预兆。掌握突出前的预兆,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迅速撤离危险区,确保矿工们的生命安全。

煤与瓦斯突出前具有以下各种预兆: 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出、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机枪声、响煤炮,声音由远到近、由小到大、有短暂的、有连续的、间隔时间长短也不一致,煤壁发生震动和冲击,顶板来压、支架发出折裂声。 但是,任何一次突出前,并不是所有预兆都同时出现,仅出现其中一种或数种,而且,有的预兆还不十分明显;也有的预兆距发生突出的时间太短,往往不能被人们很准确地掌握。 煤与瓦斯突出后的孔洞呈口小腔大的梨形、舌形、倒瓶形以及其他分岔形等。被抛出的碎煤,堆积角都小于40度,并且大块在下、小块在上,煤粉被吹到远处堆积。有大量的瓦斯涌出,涌出的瓦斯量远远超过突出煤的瓦斯含量。大型突出时,瓦斯迫使风流逆转。突出时有明显的动力效应,能破坏支架、推倒矿车、破坏和抛出安

常见职业危害告知牌(模板)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 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可引发尘肺病,还可 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 膜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 尘、混合性粉尘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xxxxxxxx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 聋,并引发消化不良,呕吐、头痛、血压升 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 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噪声有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高温,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高温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对人体体温调节、水盐代谢等生理功能产生 影响的同时,还可导致中暑性疾病,如热射 病、热痉挛、热衰竭。热辐射 注意高温 应急处理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服,用毛巾或冰块敷头部、掖窝等处,并及时送医院。 注意防护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 :xxxxxxxx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产生电离辐射,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电离辐射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短时间内接受照射 可引起机体是的急性损伤,长时间接受可引 起慢性放射性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 具有波的特性和穿透 能力,分为外照射和内 照射。 当心电离辐射 应急处理 设备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设备电源,发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检查、救治 注意防护 外照射采取间隔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内照射采取围封隔离、除污保洁和个人防护。 标准限值:xxx 检测数据:xxx 检测日期:xxxx年x月x日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参考文本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 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与瓦斯突出的危害和预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井下采掘过程中,尤其在石门过煤层掘进时,常常 一瞬间(几秒钟内)工作面突然被破坏,大量的煤现岩石 被抛出,并放出大量的瓦斯,这种现象就叫做煤与瓦斯突 出,简称突出。有这种现象的煤层,叫做煤与瓦斯突出煤 层。 发生突出时,突出的瓦斯即顺风流沿回风流动,大型 突出时可逆风流向进风井方向流动,会使井下大范围内充 满高浓度瓦斯,它可造成人员缺氧窒息伤亡,还可能引起 瓦斯燃烧或爆炸。突出的煤岩可掩埋人员,造成人员伤 亡。

突出具有突然性,并伴有强大的声响和动力,但在不同地点,每次突出的主导因素又各有不同。 煤与瓦斯突出前,一般都有预兆。掌握突出前的预兆,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迅速撤离危险区,确保矿工们的生命安全。 煤与瓦斯突出前具有以下各种预兆: 无声预兆。工作面顶板压力增大,煤壁被挤出、片帮掉渣、顶板下沉或底板鼓起、煤层层理紊乱、煤暗淡无光泽、煤质变软、瓦斯忽大忽小、煤壁发凉,打钻时有顶钻、卡钻、喷瓦斯等现象。 有声预兆。煤层在变形过程中发生劈裂声、闷雷声、

煤中微量元素综述

煤中微量元素综述 一,关于煤中微量元素的丰度 我国已经监测到得47种元素在多数煤里含量的平均值的分布情况如下: 元素含量平均值范围段元素 ≥100×10 -6 钡、氯、氟、磷、锶、钛 ≥50×10 -6~<100×10 -6 硼、锆 ≥10×10 -6~<50×10 -6 铬、铜、锂、锰、铌、镍、铅、钒、锌 ≥1×10 -6~<10×10 -6 砷、铍、溴、钴、铯、镓、锗、铪、碘、钼、铷、锑、 钪硒、锡、钍、铀、钨、钇 ≥0.1×10 -6~<1×10 -6 银、铋、镉、汞、钽、铊、钯 <0.1×10 -6 金、碲、铂、铱 (注:碘、金、碲、铂、铱5种元素的分析资料太少,数据可信度差) 若采用的分析技术适当,从任何煤样中几乎能检测到至今已发现的所有微量元素,但是每个元素在不同样品内的含量悬浮,差异可达1~3个数量级,甚至更多,例如:磷和钛的平均值范围是100×10 -6,然而在相当多的煤里其含量达到或超过n×10-3的数量级;我国煤中砷的一般丰度都低于10×10 -6,而在贵州省西南部兴仁县、兴义县、安龙县的二叠纪煤中检测到的砷的含量高达n×100×10 -6~n×1000×10 -6,从一个样品中检测到砷的最高含量为35037×10 -6等等。 由于微量元素在煤中分布很不均一,不仅在采自不同矿区或同一矿区内的不同煤层的样品里出现差异,即使在同一煤层内的不同分层的样品里,以及用微束分析技术测试同一块样品的不同测点的测试结果都有可能不同。微量元素在煤中分布不均的根本原因是元素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多种多样。虽然微量元素在煤中分布不均,但在一个含煤盆地内部,多数煤中某一含量还是处于一定的有限范围之内,少数样品中测量值可能偏高出现异常。其原因一样品中含有该元素载体的量超过正常值二特殊地质条件形成该元素的富集区。如:黔西南高砷煤中砷的分布极不均匀,两端相差四个数量级,丁振华等(2000)在同一煤洞里采取6个样品,他们的含量为11479.5×10 -6、13315.3×10 -6、13721.7×10 -6、32316×10 -6、33885×10 -6、35037×10 -6。煤中砷的富集程度取决于砷的来源,沉积时期由陆源物质带入泥炭沼泽内砷的多少可以影响煤中现有砷的含量,但是富砷煤聚集主要取决于后期热液将砷带入煤层。在黔西南出现砷含量最高的煤,这些高砷煤的形成与卡林型金矿的成矿过程有一定的联系,它在底层层位、空间分布和元素组合(砷、汞、锑、金)都与区内的卡林型金矿相似。 由于有些微量元素在原煤中浓度太低,而在煤灰里可以得到富集,有时候会采用煤灰作为分析对象,因此下面的技术方法都有用到煤灰作为样品的。微量元素含量分析技术方法常用的有: 化学方法,例如用比色法或容量法分析煤样或灰样中的磷、砷以及锗、镓、铼、氯、铀、钍;原子发射光谱(AES),对于每个元素所测的谱线必须和标准谱线相比较,才能做出半定量分析,但是当元素浓度大于1%时可能会产生干扰,像Fe,Ti或Zr; 原子吸收光谱(AAS); 中子活化分析(INN),这种方法可以直接测固体煤样提供了方便和减弱了样品的污染,它包括仪器中子活化分析(INAA),INAA是应用最多的最广的,可测元素达40种以上只是准确度各不相同、还有超热中子活化(ENAA),这种方法可提高Mo和Ni的灵敏度、还有放射化学中子活化法(REAA);

锅炉煤

锅炉煤 燃料进入炉膛后燃烧,产生的热量将锅炉里的水加热,锅炉内的水吸热而蒸发,最后变成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过热蒸汽,这种高温高压蒸汽经管道送往汽轮机,使汽轮机转子旋转,汽轮机转子带动发电机转子一同高速旋转,从而发出电来。所以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主要就是一个能量转换过程,即燃料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最终将电发送出去。 高温高压蒸汽在汽轮机内膨胀做功后,压力和温度降低,由排汽口排入凝汽器并被冷却水冷却,凝结成水,凝结水集中在凝汽器下部由凝结水泵打至低压加热器和除氧器,经除氧后由给水泵将其升压,再经高压加热器加热后送入锅炉,如此循环发电。 煤的元素分析成分有哪几种? 答:煤的元素分析成分包括碳(C)、氢(H)、氧(O)、氮(N)、硫(S)、灰分(A)、和水分(M)。碳、氢及硫中的有机硫和黄铁硫是可燃烧的,其余都是不可燃烧的。 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哪些? 答: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

煤中的杂质有哪些? 答:煤中的杂质有氮、氧、水分和灰分 成分指标一般有 发热量(Qnet,ar) 全硫(St,d%) 灰分(Ad%) 挥发份(Vd%) 全水份(Mt%) 固定碳(Fc) 焦渣特征 ①挥发分。是判明煤炭着火特性的首要指标。挥发分含量越高,着火越容易。根据锅炉设计要求,供煤挥发分的值变化不宜太大,否则会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如原设计燃用低挥发分的煤而改烧高挥发分的煤后,因火焰中心逼近喷燃器出口,可能因烧坏喷燃器而停炉;若原设计燃用高挥发分的煤种而改烧低挥发分的煤,则会因着火过迟使燃烧不完全,甚至造成熄火事故。因此供煤时要尽量按原设计的挥发分

全套职业危害告知卡(危化品)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粉尘,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粉尘dust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的作业人员,当吸入的粉尘量达到一定数量即 可引发尘肺病,还可以引发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皮疹、眼结膜 损害等。 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 注意防尘 应急处理 发现身体状况异常时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注意防护 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按时、按规定对身体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对除尘设施定期维护和检修,确保除尘设施运转正常,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作业场所产生噪声,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噪声Nois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致使听力减弱、下降,时间长可引起永久耳聋,并引发消化不良, 呕吐、头痛、血压升高、失眠等全身性病症。 声强和频率的变化都无规律,杂乱无章的声 音。 噪声有害 应急处理 使用防声器如:耳塞、耳罩、防声帽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则到医院检查、确诊。 注意防护 利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来吸收声能:佩戴耳塞、隔声间、隔声屏,将空气中传播的噪声挡住、隔开。

隔热、通风;个人防护、卫生保健和健康监护;合理的劳动休息。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作业场所硫酸,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硫酸 SULFURIC ACID 健康危害 理化特性 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入或食入可能致死,会腐蚀眼睛、皮肤、呼吸道,可能造成失明、肺水肿(症状可能延 迟发生),含硫酸的无机酸雾滴具致癌性。 无色至暗褐色液体,具有油性、吸湿性,无味,加热有窒息味,稀释硫酸时只能注酸入水,切不可注水入酸 当心腐蚀 应急处理 吸入:移走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以温水缓和冲洗受污染的部位不少于20-30分钟。脱掉受污染的 衣服、鞋子或皮饰品。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将眼皮撑开,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分钟。如果刺激感持续,反复冲洗。立刻就医。 食入:若患者即将丧失意识、已失去意识或痉挛,不可经口喂食任何东西。 若患者意识清楚,让其用水彻底漱口。不可催吐。给患者喝下240~300毫升 的水,以稀释胃中的物质;若有牛奶,于喝水后再给予牛奶喝下。若患者自 发性呕吐,让其身体向前倾以减低吸入危险,并让其漱口及反复给水。立刻 就医。 注意防护 急救电话 :120 消防电话 :119 岛上应急电话:26851100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441353.html,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 作者:常建飞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4期 [摘要] 煤与瓦斯突出是一种复杂的矿井瓦斯动力现象,也是煤矿中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从1950年至今,在我国不同类型的200多个矿井中已发生了一万多次突出,约占全世界总突出次数的三分之一.其强度最大的一次,突出煤量12780吨、瓦斯140万米~3.我国已成为突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到目前为止,对各种地质、开采条件下突出发生的规律还没有完全掌握。因此, 必须把防治突出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突出机理;防治 0前言 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煤与瓦斯的突然运动,是一种伴有声响和 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 可在极短的时间内, 由煤体内部向采场、巷道等采掘空间喷出大量 的煤和瓦斯。突出物会造成埋人,破坏设施,突出的瓦斯使人窒息,甚至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矿井损毁事故。我国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多,分布范围广, 并且突出频繁, 突出后,在 煤体内形成各种奇异分岔形的突出空洞。不同类别的突出,起主要动力原因不同,表现的特征不同,采取的防治措施也不同。因此深入研究煤与瓦斯突出是非常必要的。 1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类型与一般规律 1.1 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 我国根据现场资料和试验研究对突出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的见解和观点,特别是近 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及新技术手段的应用,产生了许多新认识。目前已能对突出发生的原因、 条件、能量来源作出定性的解释和近似的定量计算,为防治措施选择及效果检验提供理论依 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中心扩张学说、流变假说、二相流体假说、固流耦合失稳理论、球壳失稳观点。 国外关于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认识可归为4种观点:地应力假说、瓦斯作用假说、化学本质假说和综合作用假说[1,2]。 1.2 煤与瓦斯突出的类型 煤与瓦斯的突出包括:煤与甲烷突出、岩石与甲烷突出、煤与CO2突出、岩石与CO2突出等。由于突出时的原动力和表现现象不同,煤与瓦斯突出可分为突出、倾出、压出等3种情 况。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1713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措施 Coal and gas outburst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概述 含义: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到几分钟),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内喷出煤(岩)和瓦斯(CH4、CO2)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危害:它所产生的高速瓦斯流(含煤粉或岩粉)能够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造成风流逆转;喷出的瓦斯由几百到几万m3,能使井巷充满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喷出的煤、岩由几千吨到万吨以上,能够造成煤流埋人;猛烈的动力效应可能导致冒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的机理 突出的机理是关于解释突出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论。突出是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见解,假说很多。多数人认为,突出是地压、瓦斯、煤的力学性质和重

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突出的一般规律 1、突出发生在一定的采掘深度以后。每个煤层开始发生突出的深度差别很大,最浅的矿井是湖南白沙矿务局里王庙煤矿仅50m,始突深度最大的是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达640m。自此以下,突出的次数增多,强度增大。 2、突出多发生在地质构造附近,如断层、褶曲、扭转和火成岩侵入区附近。据南桐矿务局统计,95%以上的突出(石门突出除外)发生在向斜轴部、扭转地带、断层和褶曲附近。北票矿务局统计,90%以上的突出发生在地质构造区和火成岩侵入区。 3、突出多发生在集中应力区,如巷道的上隅角,相向掘进工作面接近时,煤层留有煤柱的相对应上、下方煤层处,回采工作面的集中应力区内掘进时,等等。 4、突出次数和强度,随煤层厚度、特别是软分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煤层倾角愈大,突出的危险性也愈大。 5、突出与煤层的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之间没有固定的关系。瓦斯压力低、含量小的煤层可能发生突出;压力高,含

燃煤锅炉司炉工培训讲义

燃煤锅炉司炉工培训讲义 二、燃煤锅炉优化燃烧及操作技术 (一)链条锅炉的燃烧特点链条炉炉膛内燃料着火条件比较差,煤的着火主要依靠炉膛火焰和前后拱辐射热,因而煤的着火是从上向下、从后向前的方式着火,这样的燃烧过程,在炉排上就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分段燃烧。煤进入炉膛后,随着炉排逐渐由前向后缓慢移动,出现下述燃烧特点: 1、炉排前部是新进的煤,为燃料预热干燥和挥发份析出区。该区域处于负压区,燃料吸收热量阶段,风量不宜过大,第一道风箱风门应关闭,第二道风箱风门根据锅炉的负荷增大,煤湿度大等情况下,急需开启时方可开启。 2、在炉排中部,是焦炭燃烧区,该区域温度很高,同时进行着氧化和还原反应过程,放出大量热量,风量要充足,燃烧应充分。 3、在炉排的尾部,是灰渣燃尽区,对灰渣中剩余的焦炭急需燃烧,为此,尾部风量也不宜过大,燃尽区灰渣段不宜过长,防止过多冷风进入炉膛降低锅炉出力。 (二)链条炉燃烧对煤的要求 1、煤的燃烧条件不同的煤种挥发份析出温度也不同,如:褐煤的析出温度为150~180oC,烟煤的析出温度为180~250 oC,无烟煤的析出温度为300~400 oC;不同的煤种燃料着火温度也不

同,如:褐煤的着火温度为250~450 oC,烟煤的着火温度为 400~500 oC,无烟煤的着火温度为600~700 oC。 2、链条炉燃烧对煤的要求1)煤的低位发热量热值应在5000kcal/kg(大卡/公斤)左右,灰熔点大于1250 oC。2)煤的颗粒度应小于40~50mm,碎煤量不大于30%,否则大颗粒的煤块在正常炉排速度下,无法燃尽,出现烧不透和炉渣含碳量高的现象。3)煤的湿度应保持在3%~8%之间,即煤用手握紧后松开,煤在手上不会马上散开,而又不很湿为宜;如果煤湿度过大,应适当打大煤挡板,提高炉排转速;煤湿度过小,应适当关小煤挡板,降低炉排转速。4)煤层厚度应在100~200mm之间,煤的颗粒大,给煤挡板适当开大,否则,应适当关小煤挡板。还应根据煤质情况调节煤层厚度:劣质煤煤层厚度应在100~180mm,非黏性煤煤层厚度应在80~140mm,黏性煤煤层厚度应在60~100mm。5)上煤系统装有破碎机是链条炉经济燃烧很重要的条件,否则进炉煤颗粒大或部均匀,造成燃烧不完全损失大、6)为改善链条炉燃烧条件需加装分层分行垄型给煤装置,目的是改善煤层透风条件,并实现垄型滚落燃烧,加强炉排上煤的辐射燃烧强度,使炉膛温度提高,加强燃烧作用。7)煤仓主体设计应为倒塔式,但出口前有10~15度渐扩角,煤仓落煤管应做成整体式,不能做成分叉式,以免煤仓堵煤的现象出现。 (三)链条锅炉启动点火的准备和操作方法

煤与瓦斯突出观后感

观看滴道盛和煤矿立井“4.4”煤与瓦斯突出 事故观后感 为进一步用事故教训推动安全工作,深刻吸取煤矿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教训,认真查找安全生产工作的薄弱环节,突出抓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消除安全事故、保障安全生产。7月3日矿党委组织观看了《滴道盛和煤矿立井“4.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正是这样的惨痛事故,让多少家庭失去了欢笑的权利,家境一度深陷困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内心此起彼伏,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次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还在于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在提前发现有突出预兆的情况下仍然继续生产。 以下是我观看警示教育片的感受和体会。 一、进一步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煤矿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内容,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是巩固煤矿安全发展的基础,扎实做好各级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进一步增强职工安全知识水平,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规范操作行为,消除不安全隐患,强化责任之心,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二、深刻学习上级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指令,牢固树立安全是第一思想,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狠抓现场管理,做好培训管理工作,保证全员培训到位,杜绝“人、证、岗”三不统一现象和培训不到位上

岗。 三、加强现场培训管理,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积极配合上级单位开展安全检查活动,对查出的各类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狠抓培训问题整改及落实,定期展开培训到现场活动,加强培训力度,时刻把矿工生命放在第一位,严格执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 四、继续推进素质提升,加强培训、落实责任、强化现场培训、紧紧围绕安全发展等环节积极推动各项培训工作的落实到位,安全无小事,人命大于天。滴道盛和煤矿立井“4.4”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一定要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坚守安全生产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举一反三、接受事故教训,在工作中时时刻刻做到提醒自己、盯促他人,把“安全生产、警钟长鸣”真正放在心上,在各项工作中认真做到位。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实用版

YF-ED-J746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实 用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预防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概述 含义:煤矿地下采掘过程中,在极短的时间内(几秒到几分钟),从煤、岩层内以极快的速度向采掘空间内喷出煤(岩)和瓦斯(CH4、CO2)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危害:它所产生的高速瓦斯流(含煤粉或岩粉)能够摧毁巷道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甚至造成风流逆转;喷出的瓦斯由几百到几万m3,能使井巷充满瓦斯,造成人员窒息,引起瓦斯燃烧或爆炸;喷出的煤、岩由几千吨到万吨以上,能够造成煤流埋人;猛烈的动力效应可能

导致冒顶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二、突出的机理 突出的机理是关于解释突出的原因和过程的理论。突出是十分复杂的自然现象,它的机理还没有统一的见解,假说很多。多数人认为,突出是地压、瓦斯、煤的力学性质和重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三、突出的一般规律 1、突出发生在一定的采掘深度以后。每个煤层开始发生突出的深度差别很大,最浅的矿井是湖南白沙矿务局里王庙煤矿仅50m,始突深度最大的是抚顺矿务局老虎台煤矿,达640m。自此以下,突出的次数增多,强度增大。

燃煤电厂锅炉入炉煤分炉计量方案

燃煤电厂锅炉入炉煤分炉计量方案 为了加强电厂发供电煤耗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电厂效益,原电力部曾于1993年11月颁发了《火力发电厂按入炉煤量正平衡计算发供电煤耗的方法》(试行),即按照燃煤锅炉入炉煤量和入炉煤机械取样分析的低位发热量来正平衡计算火电厂的发供电煤耗。根据该方法,火电厂输煤系统应首先解决自动分炉计量,然后根据煤质的采样分析进行正平衡煤耗计算。本文以某电厂为例,介绍分炉计量的方案与设计。 1方案与设计 1.1系统简介 某电厂有4台300MW机组,每台机组有5个煤仓,加仓皮带为左侧12#甲皮带和右侧12#乙皮带,在加仓皮带的上游皮带11#甲和11#乙上安装计量皮带秤。分炉计量的难点是:由于煤量的计量是连续进行的,11#甲、乙皮带上的皮带秤到各煤仓有一段距离,在锅炉换炉加仓的时候,必须将这段距离的煤量算在下一个炉上,而上一个炉的煤量必须扣除这段煤量;另外,由于各锅炉煤仓的位置不同,各锅炉煤仓与皮带秤的距离不一致,换煤仓时,皮带秤到煤仓这段距离的煤量、延时时间等都是不等的。 1.2皮带秤煤量统计 1.2.1取皮带秤的瞬时煤量计量信号 a.皮带秤计量信号为G(t)(kg/s) b.煤量统计值为 式中:t1,t2分别为加仓计量开始与结束时刻,s。 c.程控器运算方案 ①时刻t1到,程控器采样,平均每秒采样一次; ②每秒采样数据为Gt1,Gt1+1,Gt1+2,…,Gt2;共采样(t2-t1)次,则 W=Gt1+Gt1+1+Gt1+2+…+Gt2 1.2.2取皮带秤的累计煤量脉冲信号 a.皮带秤累计脉冲信号每次发出的脉冲为Gn(kg); b.煤量统计值为 c.程控器运算方案 时刻t1到,程控器开始对脉冲信号计数,至时刻t2计数结束,共计数N次,则煤量统计值为W=Gn.N。

锅炉发展史

锅炉发展史 锅炉的发展 锅炉的的发展分锅和炉两个方面。 18世纪上半叶,英国煤矿使用的蒸汽机,包括瓦特的初期蒸汽机在内,所用的蒸汽压力等于大气压力。18世纪后半叶改用高于大气压力的蒸汽。19世纪,常用的蒸汽压力提高到0.8兆帕左右。与此相适应,最早的蒸汽锅炉是一个盛水的大直径圆筒形立式锅壳,后来改用卧式锅壳,在锅壳下方砖砌炉体中烧火。随着锅炉越做越大,为了增加受热面积,在锅壳中加装火筒,在火筒前端烧火,烟气从火筒后面出来,通过砖砌的烟道排向烟囱并对锅壳的外部加热,称为火筒锅炉。开始只装一只火筒,称为单火筒锅炉或康尼许锅炉,后来加到两个火筒,称为双火筒锅炉或兰开夏锅炉。1830年左右,在掌握了优质钢管的生产和胀管技术之后出现了火管锅炉。一些火管装在锅壳中,构成锅炉的主要受热面,火(烟气)在管内流过。在锅壳的存水线以下装上尽量多的火管,称为卧式外燃回火管锅炉。它的金属耗量较低,但需要很大的砌体。19世纪中叶,出现了水管锅炉。锅炉受热面是锅壳外的水管,取代了锅壳本身和锅壳内的火筒、火管。锅炉的受热面积和蒸汽压力的增加不再受到锅壳直径的限制,有利于提高锅炉蒸发量和蒸汽压力。这种锅炉中的圆筒形锅壳遂改名为锅筒,或称为汽包。初期的水管锅炉只用直水管,直水管锅炉的压力和容量都受到限制。二十世纪初期,汽轮机开始发展,它要求配

以容量和蒸汽参数较高的锅炉。直水管锅炉已不能满足要求。随着制造工艺和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弯水管式锅炉。开始是采用多锅筒式。随着水冷壁、过热器和省煤器的应用,以及锅筒内部汽、水分离元件的改进,锅筒数目逐渐减少,既节约了金属,又有利于提高锅炉的压力、温度、容量和效率。以前的火筒锅炉、火管锅炉和水管锅炉都属于自然循环锅炉,水汽在上升、下降管路中因受热情况不同,造成密度差而产生自然流动。在发展自然循环锅炉的同时,从30年代开始应用直流锅炉,40年代开始应用辅助循环锅炉。辅助循环锅炉又称强制循环锅炉,它是在自然循环锅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下降管系统内加装循环泵,以加强蒸发受热面的水循环。直流锅炉中没有锅筒,给水由给水泵送入省煤器,经水冷壁和过热器等蒸发受热面,变成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各部分流动阻力全由给水泵来克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这两种型式的锅炉得到较快发展,因为当时发电机组要求高温高压和大容量。发展这两种锅炉的目的是缩小或不用锅筒,可以采用小直径管子作受热面,可以比较自由地布置受热面。随着自动控制和水处理技术的进步,它们渐趋成熟。在超临界压力时,直流锅炉是唯一可以采用的一种锅炉,70年代最大的单台容量是27兆帕压力配1300兆瓦发电机组。后来又发展了由辅助循环锅炉和直流锅炉复合而成的复合循环锅炉。在锅炉的发展过程中,燃料种类对炉膛和燃烧设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不但要求发展各种炉型来适应不同燃料的燃烧特点,而且还要提高燃烧效率以节约能源。此外,炉膛和燃烧设备的技术改进还要求尽量减少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