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论文

分类号: G647 单位代码: 102

密级:一般学号: 1020109014019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对策微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白赛红

指导教师:沈郁

职称:讲师

答辩日期:二0一三年五月

论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及对策微探

摘要:步入21世纪以来,由于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随着人数的增多,由以前的统一分配到现在的自主选择,再加上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脱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由此产生的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一系列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如焦虑、抑郁、怯懦、自卑、冷漠、依赖、从众、嫉妒等方面,并对其做详细的解析。产生如此之多的就业心理方面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角度着重分析。通过调查,分析、总结一系列这方面前研性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浅薄的观点。望对解决此类问题产生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字:大学生;焦虑抑郁;因素分析;对策微探;

The in the mind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to

explore

Abstract:Entered sinc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university enrollment in university education from elite education into mass educ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by the uniform distribution prior to choose now, coupled with the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dissociation mechanism and social demand for talents, leading to the problem of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 A series of important problems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rising therefrom, mainly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fear, inferiority, indifference, rely on conformity, jealousy, etc, and make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To produce so much employment heart problems reasons, mainly from four aspects of individual, family, school, social analysi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summed up a series of the basic research on the research front, some superficial views. Hope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solving this kind of problem.

Keywords:College stud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factor analysis; exploration strategy;

引言

由于目前关于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问题显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随着21世纪初高校在设备、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快速增长,各大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至今,我国已然从精英化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由“统包统分”转变为“双向选择”。但是就大学生个体而言就业观念存在等、靠、要的陈旧思想,再加上人才供需出现严重的脱节现象,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据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高校毕业生达660万,比起2002年高

校毕业生145万翻了4.6倍,一方面毕业生数量剧增,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就业率成下降趋势,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更加难上加难。据权威报道60%的大学毕业生有就业心理压力的问题。【1】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表现

(一)焦虑大学生存在的最普遍的心理问题之一

焦虑是指由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心理问题。大学生的焦虑水平高于常规。自从十四大以来我国的国家经济政策由以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打破了以往的“毕业即就业”的工作分配制度,即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本来是正常现象,但许多大学生由于适应不了这种迅速的转变,而忧心忡忡,在面对用人单位严格的笔试、面试时感到胆战心惊,尤其是一些来自边远地区,或性格内向、或有身体缺陷、或成绩欠佳能力不足,而产生焦虑使他们在择业时精神负担重,严重时可能导致心神不宁、情绪不稳、行为不能自控等现象。据有关媒体报道,自2004年2月以来,国内就发生多起硕士研究生自杀事件:2004年3月3日,北京某大学研究生因就业压力导致心理压力过大而在宿舍内自杀;2009年北京外国语大学一硕士研究生因其不堪就业压力而自杀类似多起事件。【2】个案情况简介:阳阳来自北方的一个偏远山区,父母是地道农民在她之下还有一个弟弟读初中。年近七旬的老人和他们一起生活。一家收入主要是靠父母卖粮或打临时工补贴。阳阳考上大学后每年学费都是村里人帮扶着,她也利用所有业余时间做二三份兼职。阳阳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毕业后在城里找份体面地工作回馈父老乡亲,没想到实习时,她搜集关注到的就业信息让她心惊胆战。毕业后她印了很多简历参加了许多人才招聘会,但结果是石沉大海,毕业了也不敢回家呆着,现在做一份一月1200的工作为生,她说自己每天晚上都焦虑的休息不好,没有幸福感可言。【2】由此就业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目前总体上大学生群体焦虑情绪成为一种常态化。

(二)自卑、怯懦、自傲的心理问题

所谓的自卑就是缺少信心,缺乏自尊感。在生活中常表现为没能正确的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自惭形秽,缺乏勇气与动力。这使得部分大学生对就业悲观失望同时又阻碍他们聪明才智的正常发挥。一般自卑心理的毕业生不敢展示自我,不勇于参加竞争,更是羞于毛遂自荐必然会丧失更多机会,过度的自卑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消极厌世甚至走向极端。怯懦是一种胆小、脆弱的性格特征。例如在参加用人单位面试时,常常语无伦次、心跳加速、面红耳赤、答非所问。面试时事先准备的却大脑一切空白。过于谨小慎微,唯恐一句话说错,一个问题回答的有偏差而影响自己在用人单位的形象,不敢放开说话,不能把自己的特点与优势表现出来。【3】自傲是一种典型的缺乏客观实际的自我分

析与自我评价、自我定位的表现。这类型人在择业时往往好高骛远,期望值过高,容易脱离实际情况,以幻想代替现实,即使择业目标与现实状存在在巨大方差(三)冷漠、依赖的就业心理

冷漠是遇到挫折后一种消极的心理反应。一些大学生择业时,因受到挫折、挑战、竞争而感到无能为力、不抱希望、退缩、回避,往往会出现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种心理与就业竞争和社会坏境是不相适应的,会出现对环境适应性差的问题。依赖心理是有些毕业生缺乏主动择业、主动竞争的意识,就业信心与勇气不足,抱着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寄希望与学校,老师送工作上门,寄希望与家长拉关系,有的甚至由家长出面与用人单位洽谈,试图坐享其成。

(四)从众、嫉妒心理

引发从众心理一方面是大学生没有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另外一方面随着传媒对社会精英,特别是“数字精英”、“管理精英、”“IT精英”的大力宣传,对经济价值体现个人价值的过分评价,十分容易是大学生忽视自身的个性特点与自我创造性,导致大学生迷失自我,不能追求社会所推崇的的职业,进而形成个人价值取向从众心理。

嫉妒是对他人的成就、特长、优越于自己的地位及各种条件及持有羡慕又抱以敌视的复杂感情。这种人常常借助于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诽谤他人甚至于报复手段摆脱愤恨,以获得心理安慰,使自己心理满足的扭曲心态。当强烈而持久的抱有嫉妒心理时,时常对他人与自己本身会造成不良或严重后果。毕业生就业上的嫉妒心理主要是看到别人的某些方面求职条件好,先羡慕转而变嫉妒、痛苦、不甘心。少数个别人为了让别人不超越自己,可能采取背后拆台等手段,当别人成功时讽刺挖苦、说风凉话。嫉妒心理的产生有时会把朋友当对手,使得朋友关系恶化。嫉妒还会使团体组织内部人心涣散,人际关系冷漠,且加重人内心的痛苦与烦恼,以至于影响人自身的发展和就业顺利进行。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一)学生的个体因素

现如今,大学生中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加上父母的加倍呵护,大多数娇生养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心理素质较差,当遇到挫折需要单独面对承担时,不能及时分析自身的原因,调整心态,而始终在失败的阴影中走不出来,不能自拔。这些都是现代大学生面临就业时表现出心理压力过大,不知道如何选择的原因。再加上应试考试的原因,一切都向分数看齐,学生不断的重复作业,重理论忽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差,普遍大学生从在眼高手低现象。中国的“整个教育都是为了记住一切有可能在考试中出现的东西,而不是教会如何有效应对就业后需要面对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

产生的个体自我认识不足,就业准备不充分,就业观念落后,导致产生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

(二)家庭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品德耳濡目染与父母,因此父母从小树立好榜样,教会孩子独立、坚持以及诚信、合作共赢的意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关键作用。而就业既是学生在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其家庭重要事情。因此,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予引导。然而,具有关调查家庭会对毕业生就业生发表一系列意见,然而就业即是学生在人生中的一大转折,也是其家庭重要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意见的前提下给引导。然而,有关调查家长会对有关毕业生就业问题发表一系列意见,然而,却会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带来不良的影响,调查中发现相当部分学生都会选择尊重父母的建议而抛弃自己的就业观念。

(三)学校因素

应市场走势,满足社会需要的人力资源是高校最终的目标,高校只有定位准确、目标明确,才能培养出企业和市场需要的各类人才,最后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然而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明显脱节,专业成为瓶颈。据网易新闻报道,七成多的大学生被调查者感觉就业压力大,然而企业又在为招聘犯愁。究其根本,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重以学科为本的评估和设置专业,而高校对市场信息反应迟钝,课程内容空泛,预职场的实际需求脱节,毕业就是也自然在情理之中。其次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在思教育和政策教育方面力度较小,然而对于学生求职能力培训等、健康心理指导方面教育还不足。大多数毕业生缺乏求职的的实际能力,不会恰当的自我推荐,不敢积极的参与竞争,不能做出正确抉择。【4】最后,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形式单一,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符,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不健全,进一步加强高校优化专业设置、人员配备,逐步建设完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四)社会因素

招生规模的扩大,本身就给毕业生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市场不平衡影响大学生择业。我国政府为缓解“就业难”,也出台了很多政策,办了很多事实,但人效用不足,治标不治本。尽管有人将这个国考岗位对称为“史上最苦金饭碗”2012年度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计调查对业务科室科员今招录一名,却吸引39470名考生报名,竞争之激烈为历史之最。【5】长期致力于公共管理研究的刘培峰教授认为,人们青睐待遇好、稳定性高、有保障的工作。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民众才会消除后顾之忧,就不会出现国民盲目挤“独木桥”现象。媒体报道,在日本,公务员不是一个吃香的职业,颇令

人意外。但究其原因肯定与公务员制度相关,在日本,公务员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与其他职业没有特别的区别,并且日本禁止公务员待遇超国民化,试想公务员的钱限制在于民营企业职工差不多时,有谁会硬要这世上是苦的饭碗呢。【6】正如刘培峰教授所言,可以说,社会保障不均匀,就业压力大,创业环境不佳,是我国青年热衷考碗的重要原因。不言而喻也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微探

(一)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由于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来教育和引导大学生自主行动起来。这不仅关系到缓解就业压力,也关系到名族的素质与未来。

1.端正心理健康观念意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可忽视,而是全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也是大学生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端正意识,树立正确观念。

2.学校开设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探试学习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强健体魄的同时,更是强健自己的内心。要通过学习努力培养自尊、自爱、自律、自强培养较强的心理弹性。同时学校注意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是测试,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存在的问题,从而快速解决,同时还要做好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工作,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在教学课堂体系外,还需要依托学生组织团体、社团等形式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努力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3.有针对性地行心理教育辅导与指导,健全心理辅导的专门机构。要用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有针对性进行调研与辅导。让学生掌握缓解就业心理压力的基本对策。例如,要合理的宣泄,否则会影响到自己的身心健康,早晨去跑步锻炼、爬山、打球等一系列产外有氧健康运动,或有效用应自我激励法。自我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积聚宇宙间积极的能量,进行有效自我调节,而不是只是看到事情的消极方面或是被事情得消极方就面吓到,可以对自己内心换一种对话方式试试、我能行、我不怕失败,我渴望成功等,从而有效的鼓励自己克服焦虑、悲观等一系列心理问题;放松练习法,是一种通过练习学会心理与躯体上的放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有人练习书法,适当的游戏等达到放松自己的目的。尽量的避免一根筋,想不开、钻牛角尖等抑郁心理状态。【7】

4.总之,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的教育与培训,不断提高其就业心理素质与承受力,从而使他们以良好的心态,积极的把握就业机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与抱负,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且有利于社会安定和谐达成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国家经济发展。面对当前严重的金融危机的社会坏境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更加重视,意在努力构建规范的、科学的、系统且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使广大高校毕业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有强大的内心去面对。【8】使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对遇到意想不到的竞争、挫折、承受的就业心理压力。用冷静坦然的态度去面对,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能够主动化解和转化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大学生有意培养锻造坚强的性格,能使压力变成动力,克服挫折,走出困境。能够建立自信,敢于竞争。在“双向选择,自主选择”的就业机制的前提下,迎难而上,拥有自信心,就能够获得推销自我的力量。

(2)大学生就业准备

1.大学生就业准备一方面表现为大学生就业观念,即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空间等方面的根本看法与态度。所谓就业观,即对什么是就业,以及怎样解决就业的认识观念。

目前存在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误区主要集中如下: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的严重依赖思想;存在着“一劳永逸”、“从一而终”、“铁饭碗”的观念;一心想着有待遇好、福利好、环境好的部门工作;部分大学生就业心理有如下两大障碍:一是畏缩情绪;二是工作极端情绪化。因此要解决就业的诸多问题,首要是要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尽管说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正朝着市场化、多元化、功利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与就业市场对其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在人才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应该改变“一次就业”的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再立业”的观念已经越来越多大学生认可,大学生积极到中小型企业、私营创业等有较大需求的地方就业,毕竟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等单位的人才容量是有限的。【9】当代大学生应积极转变观念。他们逐步放低了自己就业底线,应以更加务实的态度,先融入社会在寻找发展道路。应鼓励高校毕业生,敢于和志愿自我创业的人增长。

2.就业准备的另一方面即能力,即指大学生在就业准备过程中必备的除岗位所要求的的特殊的专业技能以外的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他是大学生获取胜利和相关工作的心理行为条件,是影响大学生能够成功就业的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

在计划经济体制及精英教育时代,作为稀缺资源的大学毕业生都能分配到工作,就业能力的个体差距影响被掩盖了,然而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后,大学生就业差距充分暴漏出来,就业能力不足就可能进入失业大军。综合国内外学者大学生应当注意培养如下就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经营和创业能力;应聘能力等。培养这些就业能力时,要认识到假荣誉证书,是思想素质不高的表现;专业素质差,操作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高要求;知识结构单一,知识

广度不全面;普遍存在创新能力缺乏,应聘能力薄弱。

(三)政府和社会应当采取的措施

政府对就业管理的重视应当体现在对就业市场法规的制定和就业服务功能的完善上,体现在政府对就业者的利益保证和公平竞争以及对社会整体稳定的社会失业保障体系上。

1.出台和创新就业体系制度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尽快制定促进大学生人才市场良性发展的相应法规,尽快建立规范统一的市场和就业保护机制,具体包括: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保障制度,将大学生就业划入社会就业规范管理体制,如对毕业生待遇规定最低标准,保障毕业生最基本的利益,推动公平竞争;完善人才流动置换机制,应调控和市场引导相结合,能合理调节毕业生流向,鼓励大学生到特定地区、特定职业去就业,对毕业生收益进行制度化合理性补偿,通过有效的政策促进劳动力市场实现均衡。

有媒体报道,以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为契机,相关领域制度创新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教育部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着力把解决就业问题与深化教育改革和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加快推进六个相关领域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一是建立了一整套高校毕业生入伍服兵役基本制度;二是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三是;扩大实施“农村教育特岗计划”,推进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创新,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四是积极促进服务外包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五是以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经营管理体制,逐步建立起一支以合同制管理为基本模式的专职科研队伍;六是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校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10】能够解决100多万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

2.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关于就业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人们存在着传统认识,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就业增长也就自然而然有了保障。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可影响就业,比如,我国农村以粮为刚的年代,如何解决就业问题,就是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因此,经济结构的调整必然使得劳动力结构和技术结构出现一系列变化,促使劳动力与就业产生新结合。

目前,我国不少经济学家提出刺激内需拉动就业。但是这需要有人提出正确的刺激内需的办法和主张。提高就业率,是刺激内需的根本,没有就业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怎么刺激内需。要提高就业率就要在经济结构上做文章,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不能够与时俱进,不能够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结构已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服务业转换,从而提高就业率,进而达到刺激内需的目的。今年来,工科院校和行业性强的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就业质量整体上要好于综合院校、师范性院校。与地方产业联系紧密的应用型

专业与现代服务业关联度高的金融、保险、旅游等专业就业形势较好。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变化,影响着各个层次、各学科专业学生就业。

可见,经济结构的调整对就业有着极其重要促进作用,应从长远角度出发,实现经济增长优先与就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战略,不断扩大就业机会,在制定政策时树立就业优先原则,实现就业与经济同步推进。2010年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来要提高宏观调控水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政府的政策引导给今后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强力的政策保障。

3.完善就业市场,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法律政策控制是就业市场宏观调控最基本的手段。政府的部门应结合《劳动法》等有关规定具体的实施条例和办法,为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就业心里创造一个合理的法治环境。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及其内容大都局限于形势与政策的介绍,求职面试过程中的理论与技巧的讲解,招聘信息与供需见面会等就业服务,忽视了对学生个性、潜力的开发、及创新能力引导。目前大学生的就业环境:一是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就业不平衡,名牌学校、工科院校的毕业生就业为热;二是学校热,用人单位冷。当前,各高校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主动跑市场、跑职场,为学生找就业的门路。但由于高校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呆板,毕业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远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用人单位却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毕业生,对毕业生表现为冷;三是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在就业时热,而能力差的同学在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冷遇;专业面窄;缺乏社会关系;信息不足;性别歧视等也使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所以高校应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培养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规范就业市场,制止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现象。

4.此外,社会应当建立大学生人才市场的中介组织,逐渐完善大学生人才市场中介组织功能;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毕业生交流大会实际效果。

5.提高大学生人才市场的信息化程度。在发达国家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主要是经过人才市场网络化来降低交易成本,实现优化配置,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互联网沟通已成现实。但总体上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远处于初始阶段,技术不十分完善及信息网络建设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现在毕业生就业大都通过就业市场,有学校举办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区域性毕业生就业市场、行业性毕业生就业市场、企业毕业生就业市场、国际性毕业生就业市场等。其总体存在着如下特点,表现为:一是供需形势总体上存在诸多不平衡现象,不同学科专业之间的需求冷热差距明显;二是对毕业生学历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三是不同地区之间反差现象也很明显;四是不同学校之间的区别较大;五是不同的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趋势较大;六是社会对毕业生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七是就业竞争日益强烈;八是就业管理工作进一步需要完善。

大学生目前就业市场的走向趋势异常明显;就业供需形势已发生变化;无形市场加速发展;宏观调控将更完善。

综上所述,不仅收集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资料信息,建立起人才信息资料,建立起人才信息档案库的交流平台,提升就业率,也能为各级政府决策、企业的人才招聘提供招聘信息。

应逐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人才市场,加强市场管理,推进人才资源配置的进程。以建立功能完善、统一开放、法规配套、科学合理的人才市场指导思想,搞好总体布局,加强对市场宏观调控与指导。加强网上市场建设,完善大学生市场信息化体系,加强对人才市场中介服务工作的指导。提高为大学生人才服务工作质量与水平。加强与全国性人才服务机构和全国重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发展与境外人才服务机构的合作关系,建立联系全国、沟通世界的人才信息网络系统,形成长期高效的大学生人才供求信息合作机制。

参考文献:

[1]叶芳,大学生要加强心里承受压力[N].广东科技报,1999.

[2]郭立场,公务员热不为“弃考”而降温[N].中华工商报,2003.

[3]防瑚琳,郑健达.大学生心理压力与健康调查[J].青年探索,1999.

[4]李超,大学生就业压力、心里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冰大学研究所,2005

[5]刘英团,破大学生就业难从教改入手[N].经济参考报,2007.

[6]刘春雷,理论心理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研究所,2001.

[7]樊富珉等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8]谢维和,王洪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9]莫荣著,就业:中国的世纪难题[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0]陶爱祥,大学生就业力培养途径探讨[J].商业时代.2005,(5).

谢辞

四年在延安大学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于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四年的求学生涯在师长、亲友的大力支持下,走得辛苦却也收获满囊,在论文即将付梓之际,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伟人、名人为我所崇拜,可是我更急切地要把我的敬意和赞美献给一位平凡的人,我的导师。我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而您却是我最尊敬的老师。您治学严谨,学识渊博,思想深邃,视野雄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精神氛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宏伟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

本的思考方式,从论文题目的选定到论文写作的指导,经由您悉心的点拨,再经思考后的领悟,常常让我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随着这篇本科毕业论文的最后落笔,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即将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年来,我的师长、我的领导、我的同学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使我终身收益,我真心地感谢他们。在本文的撰写过程中,沈老师作为我的指导老师,她治学严谨,学识渊博,视野广阔,为我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置身其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我不仅接受了全新的思想观念,树立了明确的学术目标,领会了基本的思考方式,掌握了通用的研究方法,而且还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与无微不至、感人至深的人文关怀,令人如沐春风,倍感温馨。正是由于她在百忙之中多次审阅全文,对细节进行修改,并为本文的撰写提供了许多中肯而且宝贵的意见,本文才得以成型。在此特向沈老师致以衷心的谢意!向她无可挑剔的敬业精神、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深厚的专业修养和平易近人的待人方式表示深深的敬意!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创业论文 摘要: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经济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要求我们大学生在校期间如何为将来就业创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大学生在就业创业期间要努力做好自己,展现自我的能力。坚信自我,迎接任何挑战,在困难面前不做任何的退缩。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有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环境与就业现状 大学生就业环境 改革开放的30年来,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调整,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就业体制和就业结构的变革。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国企职工下岗等中国特有的基本国情使我国的就业问题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经济环境。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而另一方面 高校扩招又使得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导致每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剧增 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由于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而随着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由于工资差距,地域差距,

毕业生普遍流向东部发达地区,私营企业相比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就业人数迅猛增加。由专业之间供求不平衡更是使学非所用的矛盾逐渐显现 非重点院校毕业生和低学历毕业生就业相对困难。在这基础之上 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降低,岗位流动的速率趋势加快。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目标规划 每一个在校的大学生在毕业后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业创业。每一个大学生再进大学门的时刻就应该为以后的就业问题考虑,因为这是他们走出大学校园第一个所要面对的难题。想要以后安逸的生活,在大学期间就该为之努力奋斗。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弄懂两个问题:第一我们来上学是为了什么?第二 我们该如何度过我们的大学?我们来大学是为了自己未来的事业,我们不是来贪图享受的。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学会为自己的梦想拼搏努力,学习好专业的知识为 以后打下基础。 在大学里,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规划学习的能力 提高就业能力。规划学习即 知道我们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等。要时常反思现在的知识结构是否能胜任现在或将来不久的职位。只有这样,才能懂得学习要求、控制学习过程,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灵活的适应自己所处的复杂环境,最终使学习活动达到预期目的。其次,要好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 提高就业能力。我们应该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并位获得理

建筑学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建筑学大学生就业论文1500字 篇一: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论文1500字 剖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民以生为本 以业为基 有业为乐 无业为祸 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 为社会做贡献 实现自身价值 进入21世纪后 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 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 (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 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 (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 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 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

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加了压力 (四)是近年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 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 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 我省经济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五)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 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 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 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 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 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 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 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本科毕业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151230111 陈雨甜随着我们在求学的道路上一步步地前进,即将迈向人生的新台阶,所以“就业”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随着高校扩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去争夺有限的职位。而面对中国目前严峻的就业状况,如何努力提高自己以获得更大的发展平台,如何找到合适的工作,如何从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这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找到兴趣所在,树立职业目标。 在大学期间要全面的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身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做好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等。即要要弄清楚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职业理想是人生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职业理想是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教育的切入点和核心内容。大学生的职业理想是他们人生职业实现的精神支柱,它对促进大学生在学业上奋发进取,顽强拼搏,弃而不舍地按照自己的职业需要充实完善自我,实现未来人生的职业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正确的职业理想。 还有助于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正确处理国家、社会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和合理地确立求职的期望值,自觉将国家需要与个人利益相结合。要使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必须用现代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就业、择业和创业,使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与职业观辩证统一起来,让正确的职业理想成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成业人生风范的不竭动力。作为一名高职学生,我们要找准自己的职业位置,立足根本,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二、正确认识就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同时,在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今天,解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之一。 为什么“就业”就这么难?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两个字“观念”的问题。 关键之一,各个大学应该认真深思和反思自己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为什么就不了业,问题到底出在那里,我们的学生在大学里是否学到了真正的就业本领?这是一个简单也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更是值得各个大学和每一名大学生、甚至家长应该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家长和即将上大学的学生,首先应该明白选择所就读大学目的,学校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本领,到底能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一部分大学现行的教育模式与方式,已经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导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造成很多用人单位抱怨招不到理想的人选? 关键之二,一是还有大批毕业生宁愿漂在大城市也不愿下基层?种种怪相无不形象地暴露出就业期望和现实的差距,揭示出就业困局中的难解疙瘩。这就是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大家还在用一惯的思维想问题,没有从自身的实际和根子上去找原因,找不准自己到底能干什么、适合什么工作,好高骛远,不切合实际。二是大部分大学生毕业后,首选是去当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企业或外企,享受有保障和相对较高的福利待遇。但是,严格的编制控制、长期的人事改革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让这些理想的归宿机会有限,注定了无法满足越来越多求职者的渴望。因此,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学生首先要转变这种就业观念。从自身解决就业难“卡”在观念上的问题入手,实现先就业,再谋业,降低就业期望,

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认识 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曾几何时,被誉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找工作时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如今这种优越感几尽消失,面对就业却眉头紧皱。以2006—2007年大学生就业情况为例,200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30%没有找到工作,就是有120多万大学生在离校时还没有就业,2007年有100万左右毕业生未实现就业,加以中国数以万计的民工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即便政府每年提供900万的就业机会,还是不能较好地解决就业问题。总的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前途不容乐观。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大学生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图书分 类号: 密 级: 毕业论文企业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 班级08财务管理1班学号 学生姓名陶禹竹 学院名称管理学院 专业名称财务管理 指导教师李佰阳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2011年12月1日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注。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徐州工程学院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 本人完全了解徐州工程学院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本校学生在学习期间所完成的学位论文的知识产权归徐州工程学院所拥有。徐州工程学院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学位论文的纸本复印件和电子文档拷贝,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徐州工程学院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提交至各类数据库进行发布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徐州工程学院毕业论文 摘要 随着时代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的风险随着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财务风险是企业面临的一种风险,而财务风险的控制就是企业在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预见、有效控制财务风险,通过对财务风险的风险研究,找出风险成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策略或建立预警体系,用最经济的方法把财务风险可能导致的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限度的管理方法。本文针对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进行论述,在系统分析财务风险的本质及我国企业财务风险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企业的财务预警指标,进行适当的财务风险决策,以期为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提供参考。 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性影响因素日益增多,企业财务风险问题显得越来越复杂多变。因此,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各层次管理者密切关注的问题。资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研究的需求日益迫切。急需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来预测、预控和处理财务风险。以期降低风险,提高效益,实现预期财务收益。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财务危机。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2)

大学生就业指导结课论文 经过了本学期的课堂学习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手册》的略读,对大学生如何获得职业规划能力有了些许了解,帮助了我认识职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通过学习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方法,树立了科学、理性的职业发展观,提高了职业素质,增强了求职就业的竞争力,为我顺利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职业理想,走向成功做了铺垫。 作为一个大学生将来面对的大多是找到一个好职业,那就需要在现阶段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种职业活动所必须的并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职业能力也是使职业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素质和心理特征的总和,职业能力一般包含这样一些内容:自我学习和发展的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的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应急与应变能力;创新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心理调适能力等。下面就自己所学和思考,简要谈谈在大学里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才能更好地利用大学资源。 第一: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实践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过得专业技能,这是以后从事工作的重要因素。专业实践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能够较好地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训练和提高专业技能,并强化专业思维和职业伦理修养。专业实践活动除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能力之外,对职业能力的培养集中表现为自我学习和发展、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组织和协调,以及判断与决策能力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判断和决策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自觉参加实践活动。 第二:课题调研等探究型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高等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学校感到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教学环节难于组织、安排和落实。从经济、成本和效益等诸多方面考虑,许多单位不愿意接收学生去实习,即使去了,也大多从事一些烦杂的事务性工作,在有限的时间里,学生不可能真正接触到职业岗位,职业技能难以获得有效的提升。基于此,我们可以尝试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组成科研(课题)小组,根据相关单位的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完成调查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安排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开展以课题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选定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实施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并去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直至达到任务目标,从而切实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使他们学会如何与他人沟通和交流,如何取得他人的信任,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如何应对挫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压力和挑战,迎难而上,坚持不懈,这种宝贵的经历和经验对于我们日后的工作和生活十分有益。 第三:多参加社会志愿者等公益性实践活动。除了致力于培养提高自己的专业基本技能、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关键字:就业能力心理素质就业目标 内容摘要: 即将面临就业的我们,作为背负着家长、社会和自身的期望值的特殊群体,通常我们自我定位比较高,对自己未来工作期望值很高,社会对我们要求也很高,这使我们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特有的心理状态,也产生了很多心理困惑。针对这种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文: 大学生们即将从十几年一直生活的象牙塔走向未知的社会,去为了自己、父母和社会的期望而奋斗,这使大学生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日益显现,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无所适从。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不仅仅是古书上的兵法,同样适用于我们的求职之路,更是现代大学生择业之路。第一,面对择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我们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最适合自己的岗位特征和地域范围。第二,深刻反思自己所接受的学校和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在过去的生活里学校的目标锁定在升学率,我们的目标被家长们锁定在成绩上。为了高升学率,忽视对学生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大学的就业指导课上偏重思想教育和政策教育,也会对我们的求职能力的培养,就业心理的辅导、就业技巧的培养上花一些功夫。有些家庭没有正确的引导教育是引发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也是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基本对象,然而,我国家庭传统教育思想是对孩子统包统管、封闭保护,宠爱有加,对困难、挫折教育引导不够。使很多大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养成依赖感,没有独立性。择业时往往依赖于学校和家庭,着眼于轻松高薪的工作环境和虚荣心的满足,一旦不能如愿便怨天尤人,畏惧不前。因此,客观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是进行就业心理自我调适的有效途径之一。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论文 开展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是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重要内容之一。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有关大学生形势与政策,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入学率居于高位,xx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

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 ___”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xx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

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优秀论文

大学生关于就业的优秀论文 就业已经成为大学生乃至全中国的一个热门话题,那么就业的论文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关于就业论文的文章,欢迎阅读了解! 关于就业的优秀论文 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毕业季马上就要到了,这些日子各地都在搞一些招聘会,今年大学毕业生达699万,创历史新高,这让大学生们与政府一起惶恐。政府说,就业乃民生之本,因此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而大学生说,压力山大,并在各类招聘会上疲于奔命,前景不乐观。 与此相关的一则新闻是,在山西太原,一个诈骗团伙设计骗局让500大学生掏钱进国企和事业单位,骗得9000万元,人均18万。不管诈骗团伙手段多么高明,这毕竟是找工作,工作是为了拿工资,受骗者最多被骗35万元,就算你进入国企,靠工资何时才能收回这笔“投资”? 教育生态的破坏与腐败一起将就业矛盾推给大学生,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所以有人走后门,没路子的选择了读硕读博,最终读傻了,到了社会上什么也干不了,还好高骛远。我就见过大学毕业生找工作父母全程陪同,甚至要替孩子先来考察单位。 亚马逊雨林之所以生机勃勃,就是因为生态良好。各类乔木、灌木、藤本、草本、附生植物组成多层次的丛林,相互杂生,终年繁茂,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强,什么病虫害也能相生相克,平安无事;而人工植林,尤其过去北方山区的连片人工种植的松树,一个松毛虫害

就让满山遍野松树死光。 中国过去的教育生态比现在好,现在盲目地大学扩招,忽略过去的技术学生(比如技校、中专等)的培养,顶着大学牌子的毕业生,还不如家政保洁保安好找工作,我们的决策者们研究过此现象吗? 关于就业的优秀论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一些文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高校中,不少大学生甚至有”毕业即失业”的悲观情绪。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认识上的误区 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目前,广大学生及其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看法依然停留在以前的旧观念上: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是“精英”,就一定得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其家长十分强调单位的性质、行政级别(或企业规模)、中心地理位置及起点待遇等。可以说,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思想不能与时俱进,是毕业生就业难的症结所在。 二是对毕业生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目前,很多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社会及用人单位错误地认为高学历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和能力二者的发展并不一致,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2.结构性矛盾 调查实证研究证明,“就业难”不是供给大于需求,而是就业结构

论文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本文围绕“大学生就业难”的主题,阐述了当今大学 生就业难的问题,并结合多方面因素,对现今大学生就业状 况分析,并对大学生的就业性质进行了总结分析,以期对大 学生就业问题形成较为清晰地认识,并提出相关对策解决大 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措施 2006年3月29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二零零六年会”上介绍说,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7%、 2004年为19%、2005年为21%,现在校生已超过2300万 人……2020年毛入学率力争达到40%。根据美国著名的教育社 会学家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学说,我国已进入高等教 育大众化阶段。由于近几年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的大规模扩 招,就业竞争压力大。就业难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进入21 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 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对此,我们可以在政府政策、就业市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 毕业生自身等方面入手,提出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措 施。 1、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改革,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政策支持 (1)政策引导,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目前,中小企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人才,这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另外,政

府要积极为毕业生到偏远地区及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开辟常年性、规范化的渠道,并加强宣传引导工作;为到基层单位工作的毕业生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建立和完善就业信息网络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利用准确、高效、全面的收集、筛选、分析评估 2、用人单位要按需择人,合理置换冗员 (1)要根据需要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转变选人观念,按需择人。高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科研、技术开发的人才,中低层次的毕业生是培养具体使用操作方面的人才。只有合理地引进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才会满足用人单位各个层次对人才的需求,使得各类人才都有用武之地。 (2)要加强人才储备,合理置换冗员。企业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军,尽管许多企业面临着人员过剩的问题,但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导致企业竞争力低下。因此,企业应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吸纳大学毕业生,加强人才储备,调整人才结构,同时置换不能适应自身发展的冗员,从而增强企业的活力。 3、高校要适应市场办学,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 (1)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要。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就业市场的发展变化,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就业形势及各专业人才需求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从而确定自己的办学模式、办学层次、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力发展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专业。 (2)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市场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认真抓好培养人才的质量关,决定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新形势下,高校就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适应时代发展,以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为目

大学生当前就业形势论文1500字

剖析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与策略“民以生为本,以业为基,有业为乐,无业为祸”。大学生就业是人生一次重要的选择,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社会上能有一个合适的位置,为社会做贡献,实现自身价值。进入21世纪后,世界各国的大学生人数都呈上升趋势,大学生就业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大学生应对就业难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一.当前就业面临的形势 (一)是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二)是企业改制减少用工、采用高新技术等原因,对劳动力的需求呈下降趋势。(三)是随着改革的深化,农民进城的门槛不断降低,进城农民工日益增多,从而给城镇就业进一步增 加了压力。(四)是近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我省经济 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五)是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一些学校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升格或教学条件下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滑坡,人才培养没有与社会发展需求很好的结合,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对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不了解。 大学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是近年来社会公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速度赶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意识到就业人数的递增速度已远远超过工作岗位的增加速度,忽略了解就业形势和政策及就业过程的重要性,只顾埋头苦读、热衷考证或忙于各类社团活动,充实了自己的头脑和经验,而在实际就业供需矛盾面前束手无策。 (二)就业信息获取不及时 用人单位招聘信息的发布缺乏时效性、大学生没能及时获取相应的信息及大学生发布了应聘信息但由于种种原因用人单位没有获取。这两种情况造成了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用人单位招不到人的局面,延长了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相互搜寻的过程。 (三)自我能力认识不足,所学知识与现实要求不匹配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但缺乏良好心理的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 (四)缺少职业生涯规划 (五)期望和实际现状不符 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还存在就业后稳定性差、离职率高此类问题。多数大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精神,薪酬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不愿从基层做起,宁愿等待,只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工作,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工作;人际沟通能力差,缺乏团队合作能力,“有业不就”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六)就业时一味追求稳定和高收入

毕业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大学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就业群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为重要和宝贵的人力资源。近年来我国整体就业环境并不宽松,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入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指出“大学生就业难”不是人才过剩,而是结构性问题,应当关注大学生失业群体。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需要市场主导机制,但人们的思想认识和就业市场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在高校入学率增长的同时,中国就业市场的培育和结构调整并不同步,公平的市场就业机制尚未形成,使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结构性矛盾不仅没有改观,反而进一步放大,引发了毕业高峰年的就业难题。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认为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与人才市场不发达、教育改革滞后、落后的就业观之间的矛盾以及以重增长速度轻就业的经济增长模式是造成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人才市场 经历了连续几年的高等教育扩招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数量迅猛增长的高潮,这势必给业已严峻的就业市场增加巨大压力,带来诸多问题。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持续增加,人才市场供求关系转换速度之快出乎人们的意料,供求矛盾的白热化程度丝毫不亚于人们对高等教育大众化所爆发出来的热情。巨大的

就业压力,让年轻的大学生们尚未走出校门,就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看看招聘市场上人潮汹涌的毕业生和那些为找工作而手持简历四处奔波的求职学子,人才这个字眼更像是读书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多数毕业生在刚走出校门时,除了文凭、知识和头脑属于自己,并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需要在不断地与社会环境的磨合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高知识群体是社会的未来。如果我们的社会要求今天的大学生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焕发活力去创造未来,那么政府公共管理责任与政府就业战略选择,就自然应给他们以“劳动权”的基本保障,或者给他们以“待业”状态下的基本生活保障,决不能坐视他们为生存奔波而产生创新能力的下降,而应当竭力减少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长期发展的威胁。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数百万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关系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应当受到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概况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进入“大众化”时代,高校毕业生增幅逐年加大,就业问题非常突出,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1999年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扩大,进入2l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呈现大规模攀升的发展趋势。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107万人,2001年115万。2002年高校扩招的第一批三年制专科生离校,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达145万人,增幅23.1%,其中专科生增幅最大达39.8%。2003年迎来了高校扩招后第一个就业高峰,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67万,增幅46.2%。由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又遭遇非典疫情的不利影响,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2004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2005年338万,2006年达到413万,2013年将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

大学生就业论文大全 浅论大学生就业难的指导对策 摘要:阐述大学生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象,从大学生和高校两个层面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从大学生综合素质、面试技巧和学校职业指导等方面来引导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难这是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样的,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以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来看待: 1.大学生就业观束缚于传统观念,就业市场化意识薄弱。传统文化重视人际关系和权力等级, “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对就业选择还有很深的影响力;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意识”之上又加上了新经济时代的“白领情结”,大都要求去大城市的好单位,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择业取向。同时,社会缺乏创业氛围。社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舆论,优秀人才不能在商界脱颖而出;用人单位注重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观;缺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只看到人才使用的短期行为,不愿作长期投资。大学生缺乏创业观和市场化观念,如果换个思维,将开辟就业的崭新天地。 2.大学生面试技巧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求职技巧训练。由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影响,人们一直都很少关注到求职技巧这一领域,就像没有被微波信号覆盖的“盲区”一样被人遗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是一样,我们学校对求职技巧同样没有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重视,根本不存在求职技巧的问题,计划经济时期学生一毕业就被国家分配到企事业单位工作,无需要理会什么求职技巧,只要学好书本知识即可,不需要掌握求职的技巧的知识。虽然到了市场经济的今天,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情况经过几年,但求职技巧的训练仍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对“求职技巧”的要求是淡泊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劳动力的价值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有市场存在就会有竞争,而劳动者在竞争过程中,如果不掌握一定的“自我推销”艺术,纵使有一身好“功夫”,也有可能被招聘单位冷落,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

形势政策论文-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3000字)

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要: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进行分析,以求让大学生们认清当前社会形势,从而更好的解决就业问题 关键字:经济原因社会原因自身原因政府方面社会方面大学生方面 一、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造成当代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原因、社会原因和自身原因,下面将从这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经济原因 金融危机直接影响行业就业,并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就业冲击。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社会金融海啸导致了金融机构的连锁性破产,引发了金融行业的裁员风潮。金融危机渗透到实体经济领域,会对整个经济增长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就中国而言,作为国际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行业性的冲击不可避免,尽管由于资本市场“防火墙”的存在而在程度上有所减缓。此外,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行业就业会受到最为明显的冲击。如果这个过程继续影响到经济增长,这对就业增长将是一个非常不利的信息。 2.社会原因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 此外,大学没有迅速适应就业市场对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从传递知识的角度上看,在整个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一个比重,理论功底及其相应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构建仍然极为薄弱;持续的扩招可能进一步稀释了大学既有的教育资源。对于大学生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大学缺乏系统的职业指导与服务规划,导致学生或许有专业能力,但是缺乏获取职业信息,展示专业能力,适应实际工作以及应对职业转换的能力。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

形势与政策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素质 就针对现如今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一直是一个社会话题,随着近十几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大学生群体的急剧增大,大学生中思想道德、知识水平、就业能力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凸显,社会上对大学生是否真正具备高等人才的优秀素质有了很深的担忧。大学生,作为这个社会上的精英群体,是否禁得住目前社会上竞争的惊涛骇浪,是否担得起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艰巨任务? 对于现今大学生素质方面的问题,有很多是普遍一直存在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并且心照不宣的问题,比如大学生空有理论实际经验却不足,重视文化知识培养却忽视了思想品德修养、诚信、伦理、善恶观念缺失等等。这些都是问题,很严重的问题,也是大家最为注重的问题。但在这里我想主要谈一谈近几年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素质问题。 说到大学生就业,可能大多数人都会立马反应出一个字——难!确实难,大部分都难,现社会,工作好找,好工作确实难于登天。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找到的工作是满意的。而究竟难在哪?我想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①、是知识技能不过关。大学生经历了炼狱般的高考,一到大学大部人分就放松了,吃喝玩乐都是常事,甚至名牌大学也不例外,或者参加太多社团活动,或者谈恋爱,亦或男生打游戏,女生逛商场,学习远不如高中时用功。大学课程也是得过且过,勿论精通了,四年本科学到的其实并不多。(这也是现在有很多企业招聘宁愿要职业技校的学生也不要本科学生的原因,有很多本科生甚至为此把简历改成了大专毕业)这样的大学生毕业之后,无论专业知识还是职业技能都是不过关的,用人单位当然不敢要。 ②、没有工作经验。这是一个历史问题,似乎也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尽

管现在大学都有实习学分要求,也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但学生很多都是阳奉阴违,做做表面工作就混过去了,没有太多实际意义。我所接触的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曾在实习报告上做过假,要说人人如此有点假,但起码可以说明这种现象确实存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培训机会(有些是骗人的),但大多数公司没有那么“好心”,也没那个“耐心”,这个时候一点工作经验都没有的应届本科生往往成为这中间的淘汰者。 ③、对自身定位不明确。这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所以仔细说一说。 定位不明确,比较普遍的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很多大学生,尤其是重点大学的学生,大多有些心高气傲,对未来也是理想地充满信心。他们往往给自己定下了过高的目标,而在应聘过程中又往往不能如愿,“高不成低不就”正是如今重点高校大学毕业生所呈现的突出问题。 另一种是瞎跟风。每个不同时期都会有一些比较热门的职业,比如80年代搞外贸,90年代下海经商,00年生产钢筋水泥,05、06年炒房炒股搞金融,07、08年投资、报考公务员,09年……受自然利益驱使,投身热门行业本无可厚非。但很多大学生却是盲目“从热”,没有考虑这个行业,这个工作是否适合自己。或者受家庭影响,或者受他人误导,又或者自己不堪利益、虚名的诱惑,总之他们很多人选择了也许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失去了原本在其他领域有所建树的机会。很多大学生看人家出国了,好,我也出国;看人家考公务员了待遇好,好,我也去考;考研,进外企,也都存在着这种跟风现象。对国家来说,拿出大量财力、物力来培养大学生,而现在大学生的个人能力没有得到其应有的、最充分的发挥,没有在国家缺少人才的岗位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能不说这是国家的一种损失,而且是巨大的人才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