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鹿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

《九色鹿》说课稿

箕城小学刘迎春

一、说教材

《九色鹿》安排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本单元以“诚信”为主题,除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外,同时对学生进行“诚实笃信、相互尊重”这一思想道德素养的培养。《九色鹿》作为本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体裁是民间故事。文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主要讲了九色鹿不顾生命危险救了调达的命,调达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重金”面前他竟然见利忘利出卖了九色鹿,最终受到了惩罚。赞扬了九色鹿舍己救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谴责了调达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的可耻行为。故事情节生动,内容简单,语言浅显,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一篇好教材。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年级段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文中的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句子表达的深刻含义。

3.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知恩图报,做人要诚实守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句子表达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难点: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知恩图报,做人要诚实守信。

三、说教学法

教法:遵循“因学而教”的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学习需求安排教的策略,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孩子们带入文本,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体验阅读法:通过分角色朗读、指名朗读等方法,使学生在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语言和情感体会,使“文本”升为“作品”。

学法: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展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形成自主的课堂气氛。

品词析句法: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读,感悟人物的性格特点,懂得做人的道理。

四、说教学流程

依据课文内容和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全文。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学字词;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熟悉内容。第二课时,理解句子表达的含义,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懂得做人的道理:学会知恩图报,做人要诚实守信。下面我主要说一下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为以下四个环节:

一、朗读故事,指导阅读方法。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

三、续编故事,提升故事内涵。

四、阅读推荐,拓展学习空间。

一、朗读故事,指导阅读方法。

1.指读课文,用“知恩图报、见利忘义、恩将仇报”三个词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指导民间故事的阅读方法。板书:人物、情节。

2.用自己的话说说人们为什么称这只鹿为九色鹿如果用一个字形容九色鹿,你会用哪个字形容它的反义词是什么课文中的哪个人物特别配得上这个字板书:美──丑

3.质疑:哪些地方体现出九色鹿的美,为什么调达与这个字为伴呢

(设计意图:读始终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学前朗读是为了达到复习课文,整体感知的目的,也是为体会人物形象做好铺垫,同时也确定了文本情感价值取向的基调。)

二、品词析句,体会人物形象。

(一)走进故事的起因

1.指读2~5自然段,画出描写九色鹿的句子,然后把最能体现九色鹿“美”的词语圈出来,说说理由,体会九色鹿舍己为人,不图回报的高尚品德。

2.现场采访:九色鹿啊,有人愿意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伺候你,多好呀!

3.想象说话:看着插图,想象调达面对自己的救命恩人——九色鹿,会怎样起誓(情境表演)

4.分角色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人物与自我角色的切换中,在品味、揣摩、体验、想象等学习活动中进行表达、朗读的语言实践,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切体会九色鹿心灵的美,体会调达起誓的郑重,为下文体会调达背信弃义作好铺垫。)(二)走进故事的经过

1.老师朗读介绍故事的发展,学生想象情节,体会调达见利忘义,恩将仇报的丑恶嘴脸。

2.想象补空:调达看了皇榜,心想:“”,就进宫对国王说:“。”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目的在于与上一环节的郑重起誓形成鲜明的行为反差,突显一个“利”字,想象调达在重金面前的所思所行,读出自己的个性感悟,加深对人物的情感体验。)

(三)走进故事的高潮

1.师生轮读:

师:山林之中,春光明媚,九色鹿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睡得正香。她怎么也没有想到:

生:国王调集的军队,正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自己的住地进发。

师:突然,乌鸦高声叫喊道:“九色鹿,九色鹿,快醒一醒吧,国王的军队捉你来了!”九色鹿从梦中惊醒:她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生:国王调集的军队,正由调达带路,浩浩荡荡地向自己的住地进发。

2.情景说话:此时此刻,九色鹿回想起调达感激的话,回想调达在自己面前的郑重起誓:,然而现在。

3.演读体会:带着气愤的心情指着调达读。说说“灵魂肮脏的小人”指谁无辜指谁调达灵魂的肮脏体现在哪里

(设计意图:在轮读、演读中,激发学生对调达背信弃义的唾弃,对九色鹿伸张正义的敬佩。)

(三)走进故事的结局

1.情境交流:国王看清了眼前这个想一心想领取重金的人,竟然

是,他觉得非常惭愧。

2.联系上下文,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国王为什么(板书:弃恶从善)

三、续编故事,提升故事内涵。

1.想象写话:孩子们,敦煌壁画上画着这样一幅画,调达受到了应有的报应,他身上长满烂疮,嘴里散发着恶臭。走到哪里,他都会受到人们的斥责和驱逐,每当这时,调达的心里是什么感受请把他心里的话写下来。

2.故事中的其他人物,你觉得它们应该属于哪种人为什么

(设计意图:想象是民间故事主要的创作手法之一,宣扬正义、善良的人性美是民间故事思想的核心,想象写话,还孩子表达价值观的机会,通过调达的内心独白,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将故事蕴含的深刻哲理灵活地渗透于语言训练中,体现思想教育的“无痕”。)

四、阅读推荐,拓展学习空间。

视频图片推荐:民间故事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寄托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美好理想和愿望,故事通过九色鹿和调达的对比,谴责了贪心与负义,颂扬善良与正义。希望大家课后再去读读这些民间故事。

(设计意图:当我们的孩子真正将阅读当成一种生活的方式,一种精神的需求,文字就实现了传承文化的目的。课堂的学习应该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起点。我想,读一个故事,它仅仅是文化的“沧海一粟”,学习的目的如果只停留于故事个体的解读,是否显得太狭隘我将这一个故事根植于充盈着文化气息的民间故事这个大的阅读主题之上,便起到了关注文化、亲近母语的一个导向点,实现了为孩子的阅读打开了一片向往的天空。)

五、说板书设计:

人物:九色鹿调达

美──丑

情节:舍己救人见利忘义

不图回报恩将仇报

指恶劝善背信弃义

国王弃恶从善

王妃贪婪

乌鸦临危相助

(设计意图:板书是借助视觉作用于学生大脑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明确化。本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揭示文章内容大意,体现教师的教路,同样也体现了学生的学路,有强化记忆的功效,有助于对学生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