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振动习题思考题

机械振动习题思考题
机械振动习题思考题

习题

7-1. 原长为m 5.0的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kg 1.0的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弹簧长为m 6.0.现将物体上推,使弹簧缩回到原长,然后放手,以放手时开始计时,取竖直向下为正向,写出振动式。(g 取9.8)

解:振动方程:cos()x A t ω?=+,

在本题中,kx mg =,所以9.8k =; ω=

== 振幅是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当弹簧升长为0.1m 时为物体的平衡

位置,以向下为正方向。所以如果使弹簧的初状态为原长,那么:A=0.1,

当t=0时,x=-A ,那么就可以知道物体的初相位为π。

所以:0.1cos x π=+) 即 )x =-

7-2. 有一单摆,摆长m 0.1=l ,小球质量g 10=m .0=t 时,小球正好经过

rad 06.0-=θ处,并以角速度rad/s 2.0=?

θ向平衡位置运动。设小球的运动可看

作简谐振动,试求:(g 取9.8)

(1)角频率、频率、周期;(2)用余弦函数形式写出小球的振动式。

解:振动方程:cos()x A t ω?=+ 我们只要按照题意找到对应的各项就行了。

(1)角频率: 3.13/rad s ω=

==,

频率:0.5Hz ν=

== ,

周期:22

T s π

===

(2)根据初始条件:A

θ

?=

cos

象限)

象限)4,3(02,1(0{sin 0<>-=ωθ?A 可解得:32.2088

.0-==?,A

所以得到振动方程:0.088cos 3.13 2.32t θ=-()

7-3. 一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端挂一物体,最初用手将物体在弹簧原长处托住,然后放手,此系统便上下振动起来,已知物体最低位置是初始位置下方cm 0.10处,求:(1)振动频率;(2)物体在初始位置下方cm 0.8处的速度大小。 解:(1)由题知 2A=10cm ,所以A=5cm ;

196

1058

.92

=?=?=-x g m K 又ω=14196==m k ,即 π

πν721

==

m k (2)物体在初始位置下方cm 0.8处,对应着是x=3cm 的位置,所以:

03cos 5

x A ?=

= 那么此时的04sin 5

v A ?ω=-

=± 那么速度的大小为4

0.565

v A ω==

7-4. 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cm 12,周期为s 2。当0=t 时, 位移为cm 6,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求:(1)振动表达式;(2)s 5.0=t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3)如果在某时刻质点位于cm 6-=x ,且向x 轴负方向

运动,求从该位置回到平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

解:由题已知 A=12×10-2

m ,T=2.0 s

∴ ω=2π/T=π rad ·s -1

又,t=0时,cm x 60

=,00 v ∴由旋转矢量图,可知:3

φ-=

故振动方程为)(3cos

12.0π

π-=t x

(2)将t=0.5 s 代入得

0.12cos 0.12cos 0.10436

x t m ππ

π=-==()

0.12sin 0.12cos 0.188/36v t m s ππ

ππ=--==-() 222/03.16

cos 12.03cos 12.0s m t a -=-=--=π

ππππ)(

方向指向坐标原点,即沿x 轴负向.

(3)由题知,某时刻质点位于cm 6-=x ,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

即x 0=-A/2,且v <0,故φt =2π/3,它回到平衡位置需要走π/3,所以: ∴t=Δφ/ω=(π/3)/(π) =1/3s

7-5. 两质点作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振幅相等。当质点1在 2/1A x =处,且向左运动时,另一个质点2在 2/2A x -= 处,且向右运动。求这两个质

点的位相差。

解:由旋转矢量图可知:

当质点1在 2/1A x =处,且向左运动时, 相位为π/3,

而质点2在 2/2A x -= 处,且向右运动, 相位为4π/3 。

所以它们的相位差为π。

7-6. 质量为m 的密度计,放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已知密度

计圆管的直径为d 。试证明,密度计推动后,在竖直方向的振动为简谐振动。并计算周期。

解:平衡位置: 当F 浮=G 时,平衡点为C 处。设此时进入水中的深度为a :mg gSa =ρ

可知浸入水中为a 处为平衡位置。

以水面作为坐标原点O ,以向上为x 轴,质心的位置为x ,则:分析受力:不管它处在什么位置,其浸没水中的部分都可以用a-x 来表示,所以力

()F g a x S gaS gSx kx ρρρ=--=-=-

22dt x d m gSx m F a =-==ρ 令m d g m gS 422πρρω==

可得到: 02

22=+x dt

x d ω 可见它是一个简谐振动。

周期为:g

m

d T ρπωπ4/2=

=

7-7. 证明图示系统的振动为简谐振动。其频率为:m

k k k k )(21212

1+=

π

ν

证明:两根弹簧的串联之后等效于一根弹簧,所以仍为简谐振动(证明略),其劲度系数满足:Kx x K x K ==2211和x x x =+21

可得:

2

11

11K K K += 所以:2121K K K K K +=

代入频率计算式,可得:m

k k k k m k )(2121

212

1+==π

πν

7-8. 当简谐振动的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和势能各占总能量的多少? 物体在什么位置时其动能和势能各占总能量的一半?

E P =

M K M E E E A k kx 4

34121212122===,)( 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各占总能量的一半:

,)(M E kA kx 2

1

21212122==

所以:0.707x A A ==±。 7-9. 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1)求合振动的振幅。

(2)求合振动的振动表达式。 解:通过旋转矢量图做最为简单。 先分析两个振动的状态:

,:211π

?=

A ,:2

22π

?-=A

两者处于反相状态,(反相 π???

)k (1212+±=-=?, ,,,k 210=)

所以合成结果:振幅 1

2A A A -=

振动相位判断:当121

??=>,A A ;当221??=<,A A ;

所以本题中,,2

??

-==

振动方程:)()(2

2cos 12ππ--=

t T A A x

7-10. 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cm 20,与第一个振动的位相差为

6

π

。若第一个振动的振幅为cm 310。则(1)第二个振动的振幅为多少?(2)两简谐振动的位相差为多少?

解:由题意可做出旋转矢量图如下. 由图知 ?-+=30cos 212

2122A A A A A

=(0.173)2+(0.2)2

-2×0.173×0.2×3/2=0.01

∴A 2=0.1 m

设角AA 1O 为θ,则A 2=A 21+A 2

2-2A 1A 2cos θ

即cos θ=1

.0173.02)02.0()1.0()173.0(22

222122

221??-+=

-+A A A A A =0 即θ=π/2,这说明A 1与A 2间夹角为π/2,即二振动的位相差为π/2

7-11. 一摆在空中作阻尼振动,某时刻振幅为cm 30=A ,经过s 101=t 后,振幅变为cm 11=A 。问:由振幅为0A 时起,经多长时间其振幅减为

cm 3.02=A ?

解:根据阻尼振动的特征,)cos(00?ωβ+=-t e A x t

振幅为 t

e A A β-=0

若已知cm 30=A ,经过s 101=t 后,振幅变为cm 11=A ,可得:β

1031-=e

那么当振幅减为cm 3.02=A t

e

β-=33.0 可求得t=21s 。

7-12. 某弹簧振子在真空中自由振动的周期为0T ,现将该弹簧振子浸入水中,由于水的阻尼作用,经过每个周期振幅降为原来的90%,求: (1)求振子在水中的振动周期T

(2)如果开始时振幅100=A 厘米,阻尼振动从开始到振子静止求振子经过的路程为多少?

解:(1) 有阻尼时 2

2

02βωπ

T -=

02ωπ

T =

t βe A A -=0 T

βe A A -=009.0 T

β9

.0ln -

=

01.00014T T ==

(2)

7-13. 试画出)4

2cos(π

ω+

=t A x 和t B y ωcos =的李萨如图形。

略,可参考书上的图形。

7-14. 质点分别参与下列三组互相垂直的谐振动:

(1) ???

???????

??-=??

? ??+=68c o s 468c o s 4ππππt y t x

(2) ???

?????

?? ??-=??? ?

?+=658c o s 468c o s 4ππππt y t x (3)

???

???

??

?? ??+=??? ?

?

+=328cos 468cos 4ππππt y t x 试判别质点运动的轨迹。

解:质点参与的运动是频率相同,振幅相同的垂直运动的叠加。

)(sin )cos(2122

1222222????-=--+A

xy A y A x (1)3

12π

???

=

-=?

则方程化为: 1222=-+xy y x ,轨迹为一般的椭圆。

(2)π

???

=-=?12

则方程化为:02

21=+)A y A x (

x A A y 1

2-= 轨迹为一直线。 (3)2

12π

???=

-=?

则方程化为: 12

2

22

1

2=+

A y A x 轨迹为一圆。

7-15. 在示波器的水平和垂直输入端分别加上

余弦式交变电压,荧光屏上出现如图所示的李萨如图形。已知水平方向振动频率为z 4

H 107.2?,求垂直方向的振动频率。

解:通过和书上的李萨如图形想比较,可发现它满足两方向的振动频率比3:2。由水平方向振动

频率为z 4

H 107.2?,可得垂直方向的振动频率为z 4

H 108.1?。

思考题

7-1. 试说明下列运动是不是简谐振动:

(1)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跳动;

(2)小球在半径很大的光滑凹球面底部作小幅度的摆动。

答:要使一个系统作谐振动,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描述系统的各种参量,如质量、转动惯量、摆长……等等在运动中保持为常量;二,系统是在自己的稳定平衡位置附近作往复运动;三,在运动中系统只受到内部的线性回复力

的作用.或者说,若一个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能用22dt

d +ω2

ξ=0描述时,其所

作的运动就是谐振动.

(1)拍皮球时球的运动不是谐振动.第一,球的运动轨道中并不存在一个稳定的平衡位置;第二,球在运动中所受的三个力:重力,地面给予的弹力,击球者给予的拍击力,都不是线性回复力.

(2)小球在图所示的情况中所作的小弧度的运动,是谐振动.显然,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各种参量均为常量;该系统(指小球凹槽、地球系统)的稳定平衡位置即凹槽最低点,即系统势能最小值位置点O ;而小球在运动中的回复力为-mgsin θ,如题4-1图(b)所示.题中所述,ΔS<

mR 22dt d θ=-mg θ 令ω2=g/R,则有 22dt

d θ+ω2

θ=0

7-2. 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在什么情况下是同号的?在什么情况下是异号的?加速度为正值时,振动质点的速率是否一定在增加?反之,加速度为负值时,速率是否一定在减小?

答: 简谐振动的速度:v= -A ωsin (ωt+φ);

加速度:a=- A ω2

cos (ωt+φ);

要使它们同号,必须使质点的振动相位在第一象限。其他象限的相位两者就是异号的。

加速度为正值时,振动质点的速率不一定在增加,反之,加速度为负值时,速率也不一定在减小。

只有当速度和加速度是同号时,加速度才能使速率增加;反之,两者异号时,加速度使速率减小。

7-3. 分析下列表述是否正确,为什么?

(1)若物体受到一个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力,则物体必然作振动,但不一定是简谐振动;

(2)简谐振动过程是能量守恒的过程,凡是能量守恒的过程就是简谐振动。 答:(1)的表述是正确的,原因参考7-1;

(2)的表述不正确,比如自由落体运动中能量守恒,但不是简谐振动。

7-4. 用两种方法使某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 方法1:使其从平衡位置压缩l ?,由静止开始释放。 方法2:使其从平衡位置压缩2l ?,由静止开始释放。

若两次振动的周期和总能量分别用21T T 、和21E E 、表示,则它们满足下面那个关系? (A) 212

1E E T T == (B) 2121E E T T ≠=

(C) 2121E E T T =≠ (D) 2121E E T T ≠≠

答:根据题意,这两次弹簧振子的周期相同,振幅相差一倍。所以能量不同。选择B 。

7-5. 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振幅为A ,质点从2

1A

x =

运动到A x =2处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答:质点从21A

x =

运动到A x =2处所需要的最短相位变化为4

π,所以运动的时间为:8

4T

t ==?ωπ

7-6. 一弹簧振子,沿x 轴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在平衡位置0=x 处,弹簧振子的势能为零,系统的机械能为J 50,问振子处于2/A x =处时;其势能的瞬时值为多少?

答:由题意,在平衡位置0=x 处,弹簧振子的势能为零,系统的机械能为

J 50,所以该振子的总能量为50J ,当振子处于2/A x =处时;其势能的瞬时值

为:

J E A k kx M 5.124

504121212122====)(。

(完整版)机械振动习题答案

机械振动测验 一、 填空题 1、 所谓振动,广义地讲,指一个物理量在它的①平均值附近不停地经过②极大 值和③极小值而往复变化。 2、 一般来说,任何具有④弹性和⑤惯性的力学系统均可能产生机械振动。 3、 XXXX 在机械振动中,把外界对振动系统的激励或作用,①激励或输入;而 系统对外界影响的反应,称为振动系统的⑦响应或输出。 4、 常见的振动问题可以分成下面几种基本课题:1、振动设计2、系统识别3、 环境预测 5、 按激励情况分类,振动分为:①自由振动和②强迫振动;按响应情况分类, 振动分为:③简谐振动、④周期振动和⑤瞬态振动。 6、 ①惯性元件、②弹性元件和③阻尼元件是离散振动系统三个最基本的元件。 7、 在系统振动过程中惯性元件储存和释放①动能,弹性元件储存和释放②势 能,阻尼元件③耗散振动能量。 8、 如果振动时系统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为简谐函数,称此振动为①简谐振动。 9、 常用的度量振动幅值的参数有:1、峰值2、平均值3、均方值4、均方根值。 10、 系统的固有频率只与系统的①质量和②刚度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 关。 二、 试证明:对数衰减率也可以用下式表示,式中n x 是经过n 个循环后的振幅。 1 ln n x x n δ=

三、 求图示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已知12m m m ==,123k k k k ===。

北京理工大学1996年研究生入学考试理论力学(含振动理论基础)试题 自己去查双(二)自由度振动 J,在平面上在弹簧k的限制下作纯滚动,如图所示,四、圆筒质量m。质量惯性矩 o 求其固有频率。

五、物块M质量为m1。滑轮A与滚子B的半径相等,可看作质量均为m2、半径均 为r的匀质圆盘。斜面和弹簧的轴线均与水平面夹角为β,弹簧的刚度系数为k。 又m1 g>m2 g sinβ , 滚子B作纯滚动。试用能量法求:(1)系统的微分方程;(2)系统的振动周期。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下列4种运动(忽略阻力)中哪一种是简谐运动 ( C ) ()A 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运动 ()B 细线悬挂一小球在竖直平面上做大角度的来回摆动 ()C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矩形木块,把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D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球形木块,把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解析:A 小球不是做往复运动,故A 不是简谐振动。B 做大角度的来回摆动显然错误。D 由于球形是非线性形体,故D 错误。 2.如图1所示,以向右为正方向,用向左的力压缩一弹簧,然后松手任其振动。若从松手时开始计时,则该弹簧振子的初相位应为 图 一 ( D ) ()0A ()2 πB

()2 π-C ()πD 解析: 3.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质弹簧下面,其振动周期为T 。若将此轻质弹簧分割成3等份,将一质量为2m 的物体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为 ( B ) ()63T A ()36T B ()T C 2 ()T D 6 解析:有题可知:分割后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变为k 3,且分割后的物体质量变为m 2。故由公式k m T π2=,可得此弹簧振子的周期为3 6T 4.两相同的轻质弹簧各系一物体(质量分别为21,m m )做简谐运动(振 幅分别为21,A A ),问下列哪一种情况两振动周期不同 ( B ) ()21m m A =,21A A =,一个在光滑水平面上振动,另一个在竖直方向上 振动 ()B 212m m =,212A A =,两个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水平振动 ()C 21m m =,212A A =,两个都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水平振动 ()D 21m m =,21A A =,一个在地球上作竖直振动,另一个在月球上作 竖直振动

《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 选择题 1.如右图甲所示,水平的光滑杆上有一弹簧振子,振子以O 点为平衡位置,在a 、b 两点之间做简谐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振动图象可以得知( ) A .振子的振动周期等于t 1 B .在t =0时刻,振子的位置在a 点 C .在t =t 1时刻,振子的速度为零 D .从t 1到t 2,振子正从O 点向b 点运动 2.如图所示,在一条张紧的绳子上悬挂A 、B 、C 三个单摆,摆长分别为L 1、L 2、L 3,且L 1<L 2<L 3,现将A 拉起一较小角度后释放,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对释放A 之后较短时间内的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C 的振幅比 B 的大 B .B 和 C 的振幅相等 C .B 的周期为2π 2 L g D .C 的周期为2π 1 L g 3.如图所示的单摆,摆球a 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一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的粘性小球b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且摆动平面不便.已知碰撞前a 球摆动的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h ,摆动的周期为T ,a 球质量是b 球质量的5倍,碰撞前a 球在最低点的速度是b 球速度的一半.则碰撞后 A 56 T

B .摆动的周期为 65 T C .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3h D .摆球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度差为0.25h 4.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在两根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斤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 A .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B .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C .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D .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5.如图所示,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的一轻弹簧,下端悬挂了质量均为m 的A 、B 两物体,平衡后剪断A 、B 间细线,此后A 将做简谐运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细线剪断瞬间A 的加速度为0 B .A 运动到最高点时弹簧弹力为mg C .A 运动到最高点时,A 的加速度为g D .A 振动的振幅为 2mg k 6.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装有墨水的小漏斗和细线做成单摆,水平纸带中央的虚线在单摆平衡位置的正下方。物体带动纸带一起向左运动时,让单摆小幅度前后摆动,于是在纸带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径迹。图乙为某次实验中获得的纸带的俯视图,径迹与中央虚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用刻度尺测出A 、B 间的距离为x 1;C 、D 间的距离为x 2。已知单摆的摆长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次实验中测得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 212()x x g L π- B . 212()2x x g L π- C . 212()4x x g L π- D . 212()8x x g L π-

机械振动习题集与答案

《机械振动噪声学》习题集 1-1 阐明下列概念,必要时可用插图。 (a) 振动; (b) 周期振动和周期; (c) 简谐振动。振幅、频率和相位角。 1-2 一简谐运动,振幅为 0.20 cm,周期为 0.15 s,求最大的速度和加速度。 1-3 一加速度计指示结构谐振在 82 Hz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 50 g,求其振动的振幅。 1-4 一简谐振动频率为 10 Hz,最大速度为 4.57 m/s,求其振幅、周期和最大加速度。1-5 证明两个同频率但不同相位角的简谐运动的合成仍是同频率的简谐运动。即: A cos n t + B cos (n t + ) = C cos (n t + ' ),并讨论=0、/2 和三种特例。 1-6 一台面以一定频率作垂直正弦运动,如要求台面上的物体保持与台面接触,则台面的最大振幅可有多大? 1-7 计算两简谐运动x1 = X1 cos t和x2 = X2 cos ( + ) t之和。其中<< 。如发生拍的现象,求其振幅和拍频。 1-8 将下列复数写成指数A e i 形式: (a) 1 + i3 (b) 2 (c) 3 / (3 - i ) (d) 5 i (e) 3 / (3 - i ) 2 (f) (3 + i ) (3 + 4 i ) (g) (3 - i ) (3 - 4 i ) (h) ( 2 i ) 2 + 3 i + 8 2-1 钢结构桌子的周期=0.4 s,今在桌子上放W = 30 N 的重物,如图2-1所示。 已知周期的变化=0.1 s。求:( a ) 放重物后桌子的周期;( b )桌子的质量和刚度。 2-2 如图2-2所示,长度为 L、质量为 m 的均质刚性杆由两根刚度为k 的弹簧系住,求杆绕O点微幅振动的微分方程。 2-3 如图2-3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圆柱体,可沿水平面作纯滚动,它的圆心O 用刚度为k的弹簧相连,求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图2-1 图2-2 图2-3 2-4 如图2-4所示,质量为m、半径为R的圆柱体,可沿水平面作纯滚动,与圆心O距离为a 处用两根刚度为k的弹簧相连,求系统作微振动的微分方程。 2-5 求图2-5所示弹簧-质量-滑轮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

15机械振动习题解答

第十五章 机械振动 一 选择题 1. 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物体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处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解:根据简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公式分析。 答案选C 。 2.下列四种运动(忽略阻力)中哪一种不是简谐振动?( ) A. 小球在地面上作完全弹性的上下跳动; B. 竖直悬挂的弹簧振子的运动; C. 放在光滑斜面上弹簧振子的运动; D. 浮在水里的一均匀球形木块,将它部分按入水中,然后松开,使木块上下浮动。 解:A 中小球没有受到回复力的作用。 答案选A 。 3. 一个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一物体系于弹簧的下端时,弹簧伸长了l 而平衡。则此系统作简谐振动时振动的角频率为( ) A. l g B. l g C. g l D. g l 解 由kl =mg 可得k =mg /l ,系统作简谐振动时振动的固有角频率为l g m k ==ω。 故本题答案为B 。 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达),若将振动速度处于正最大值的某时刻取作t =0,则振动初相?为( ) A. 2π- B. 0 C. 2π D. π 解 由 ) cos(?ω+=t A x 可得振动速度为 ) sin(d d ?ωω+-==t A t x v 。速度正最大时有0) cos(=+?ωt ,1) sin(-=+?ωt ,若t =0,则 2 π-=?。 故本题答案为A 。 5.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由劲度系数为k 1和k 2的两个轻弹簧连接,在光滑导轨上作微小振动,其振动频率为 ( )

机械振动课程期终考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机械振动按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大致可分成(线性振动)和非线性振动;确定性振动和(随机振动);(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 2、周期运动的最简单形式是(简谐运动),它是时间的单一(正弦)或( 余弦)函数。 3、单自由度系统无阻尼自由振动的频率只与(质量)和(刚度)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关。 4、简谐激励下单自由度系统的响应由(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组成。 5、工程上分析随机振动用(数学统计)方法,描述随机过程的最基本的数字特征包括均值、方差、(自相关函数)和(互相关函数)。 6、单位脉冲力激励下,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系统的(频响函数)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和系统的(传递函数)函数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 2、在离散系统中,弹性元件储存( 势能),惯性元件储存(动能),(阻尼)元件耗散能量。 4、叠加原理是分析(线性)系统的基础。 5、系统固有频率主要与系统的(刚度)和(质量)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关。 6、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和(频响函数)函数是一对傅里叶变换对,和(传递函数)函数是一对拉普拉斯变换对。 7、机械振动是指机械或结构在平衡位置附近的(往复弹性)运动。 1.振动基本研究课题中的系统识别是指根据已知的激励和响应特性分析系统的性质,并可得到振动系统的全部参数。(本小题2分) 2.振动按激励情况可分为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两类。(本小题2分)。 3.图(a)所示n个弹簧串联的等效刚度= k ∑ = n i i k1 1 1 ;图(b)所示n个粘性阻尼串联的等效粘 性阻尼系数= e C ∑ = n i i c1 1 1 。(本小题3分) (a)(b) 题一 3 题图 4.已知简谐振动的物体通过距离静平衡位置为cm x5 1 =和cm x10 2 =时的速度分别为s cm x20 1 = &和s cm x8 2 = &,则其振动周期= T;振幅= A10.69cm。(本小题4分) 5.如图(a)所示扭转振动系统,等效为如图(b)所示以转角 2 ?描述系统运动的单自由度 系统后,则系统的等效转动惯量= eq I 2 2 1 I i I+,等效扭转刚度= teq k 2 2 1t t k i k+。(本小题4分)

机械振动习题答案【最新】

机械振动测验 一、填空题 1、所谓振动,广义地讲,指一个物理量在它的①平均值附近不停地经过②极大值 和③极小值而往复变化。 2、一般来说,任何具有④弹性和⑤惯性的力学系统均可能产生机械振动。 3、XXXX在机械振动中,把外界对振动系统的激励或作用,①激励或输入:而系 统对外界影响的反应,称为振动系统的⑦响应或输出。 4、常见的振动问题可以分成下而几种基本课题:1、振动设计2、系统识别3、环 境预测 5、按激励情况分类,振动分为:①自由振动和②强迫振动;按响应情况分类,振 动分为:③简谐振动、④周期振动和⑤瞬态振动。 6、①惯性元件、②弹性元件和③阻尼元件是离散振动系统三个最基本的元件。 7、在系统振动过程中惯性元件储存和释放①动能,弹性元件储存和释放②势能, 阻尼元件③耗散振动能量。 8、如果振动时系统的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为简谐函数,称此振动为①简谐振 动。 9、常用的度量振动幅值的参数有:1、峰值2、平均值3、均方值4、均方根值。 10、系统的固有频率只与系统的①质量和②刚度有关,与系统受到的激励无关。 二、试证明:对数衰减率也可以用下式表示,式中%是经过〃个循环后的振幅。

利用前面给出的解 x =而一m sin皿」+ 0)可得到衰减率为 对数衰减率为 8 = 1叫=叫克=-: 气 ”=&星.…JC L=2^O今 K 知X” X” 〃1叫=/浴=1』书]/=_LiJ邑 m 口顷〃

吉轿大拳龙年工犊拳院.玉魔平 3. 有阻尼自山振动 ?对数衰减率 ?测定阻尼白山振动的 振幅衰减率是计算系 统阻尼比的一个常用 的易行方法。 ?在振动试验中,可以 测 出系统阻尼白山振 动 时的响应,求出对 数 衰减率,进而得到 系统的阻尼比。 例 2.5-2 证明对数衰减率也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是经过〃个循环后的振阳。并画出不同£值下振幅减小 到50%的循坏数常。 触g 任意两相邻振幅比是 客0 孙 的 一?一——J .?.?.??,—. 勒一的一 *3 比值札/粉可以写成; 求图示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已知以=必=川,k 】=y=kq=k 。In DAE 29 札一 从此可得到要求证明的公式】 Q 2 C 4 Q. 5 。8 1. 更厄比5>£ x I X —= ;iJ=> H = —In —1 S ' 8羽 气骨 ?*? 有

6.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若质点的振动按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为 [ D ] (A ) 6π (B) 56π (C) 56π- (D) 6π- (E) 23 π- 2、已知一质点沿y 轴作简谐振动,如图所示。其振动方程为3cos()4 y A t π ω=+,与之对应的振动曲线为 [ B ] 3、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则质点从平衡位置运动到离最大 振幅 2A 处需最短时间为 [ B ] (A );4T (B) ;6T (C) ;8 T (D) .12T 4、如图所示,在一竖直悬挂的弹簧下系一质量为m 的物体,再用此弹簧改系一质量为m 4的物体,最后将此弹簧截断为两个弹簧后并联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 此三个系统振动周期之比为 (A);2 1 : 2:1 (B) ;2:21:1 [ C ] (C) ;21:2:1 (D) .4 1 :2:1

5、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振幅cm A 4=,周期s T 2=,其平衡位置取坐标原点。若0=t 时刻质点第一次通过cm x 2-=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质点第二次通过cm x 2-=处的时刻为 (A);1s (B) ;32s (C) ;34 s (D) .2s [ B ] 6、一长度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均匀轻弹簧分割成长度分别为21,l l 的两部分, 且21nl l =,则相应的劲度系数1k ,2k 为 [ C ] (A );)1(,121k n k k n n k +=+= (B );11,121k n k k n n k +=+= (C) ;)1(,121k n k k n n k +=+= (D) .1 1 ,121k n k k n n k +=+= 7、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C ] (A )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 物体处于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8、 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A 2 1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 [ B ]

机械振动基础试卷3答案

(共计15分) 故系统的周期为 2.重物m 1悬挂在刚度为k 的弹簧上,并处于静平衡位置,另一重物m 2 从高度为h 处自由落到m i 上无弹跳,如图2所示,求其后的运动。(共 计15分) 解:根据题意,取M=M 1+m 2所处的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正,得系 统运动的微分方程为: =詈cos (pZ t ) jl^sin (pZ t ) k m 1 m 2 . k . m, m 2 3.如图3所示系统两个圆盘的半径为r ,设 I 1 I 2 I,k 1 k 2 k,k 3 3k,求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共计15分) 解:取1, 2为系 统的广义坐标, 系统的动能为 E T I 1 12 212 22 11 ( 12 22) 振动分析与实验基础课程考试 3答案 1.求如图1所示系统的周期,三个弹簧都成铅垂, 且k 2 2k 〔 , k g k 〔 o 解: 等效刚度二一1— 1 1 (-—) k 1 k 2 k 3 永1 5k 1 k m 3m 解得 x x 0cos n t —°sin n t n T 乙2 n

2). 1 2 1 2 1 2 U 尹i (r J 2 步(「! r 2)2 尹(「2)2 系统的特征方程为: 在频率比/ n = , 2时,恒有X A 2).在/ n V 、2 , X/A 随E 增大而减小,而在 / n > 2 , X/A 随 E 增大而增大 (共计15分) 证明:1).因—<1 (2 / n )2|H() A^ 1 故当 / n = 2 时, |H(W )| .—. V 1 (2 J 2)2 所以,X 1 (2 2 )2 1,故无论阻尼比E 取何值恒有 X/A A ;1 (2 厨 (2 / n )2 ( / n )2 2( / n )2 1 (2 / n )2 (1 ( / n )2)2 (2 / n )2'2 系统的势能为 从而可得 k 1r 2 k 2r 2 k 2r 2 k 2r 2 k 2r 2 k 3r 2 2kr 2 kr 2 kr 2 4kr 2 得 W 12 (3 .2)牛 (3 其振型分别为:U 1 u 2 4. H( )| 1 (2 / n )2, |H( )| 1/ . 1-( / n ) 2 2 (2 / n )2 证明: 1).无论阻尼比E 取何值,

机械振动学习题解答大全

机械振动习题解答(四)·连续系统的振动 连续系统振动的公式小结: 1 自由振动分析 杆的拉压、轴的扭转、弦的弯曲振动微分方程 22 222y y c t x ??=?? (1) 此式为一维波动方程。式中,对杆,y 为轴向变形,c =;对轴,y 为扭转 角,c ;对弦,y 为弯曲挠度,c 令(,)()i t y x t Y x e ω=,Y (x )为振型函数,代入式(1)得 20, /Y k Y k c ω''+== (2) 式(2)的解为 12()cos sin Y x C kx C kx =+ (3) 将式(3)代入边界条件,可得频率方程,并由此求出各阶固有频率ωn ,及对应 的振型函数Y n (x )。可能的边界条件有 /00, 0/0p EA y x Y Y GI y x ??=??? ?'=?=????=???? 对杆,轴向力固定端自由端对轴,扭矩 (4) 类似地,梁的弯曲振动微分方程 24240y y A EI t x ρ??+=?? (5) 振型函数满足 (4)4420, A Y k Y k EI ρω-== (6) 式(6)的解为 1234()cos sin cosh sinh Y x C kx C kx C kx C kx =+++ (7) 梁的弯曲挠度y (x , t ),转角/y x θ=??,弯矩22/M EI y x =??,剪力 33//Q M x EI y x =??=??。所以梁的可能的边界条件有 000Y Y Y Y Y Y ''''''''======固定端,简支端,自由端 (8) 2 受迫振动 杆、轴、弦的受迫振动微分方程分别为 222222222222(,) (,), (,) p p u u A EA f x t t x J GI f x t J I t x y y T f x t t x ρθθ ρρ??=+????=+=????=+??杆:轴:弦: (9) 下面以弦为例。令1 (,)()()n n n y x t Y x t ?∞==∑,其中振型函数Y n (x )满足式(2)和式(3)。代入式(9)得 1 1 (,)n n n n n n Y T Y f x t ρ??∞ ∞ ==''-=∑∑ (10) 考虑到式(2),式(10)可改写为 21 1 (,)n n n n n n n Y T k Y f x t ρ??∞ ∞ ==+=∑∑ (11) 对式(11)两边乘以Y m ,再对x 沿长度积分,并利用振型函数的正交性,得 2220 (,)l l l n n n n n n Y dx Tk Y dx Y f x t dx ρ??+=???

机械振动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三章习题和答案

如图所示扭转系统。设12122;t t I I k k == 1.写出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2.写出系统的频率方程并求出固有频率和振型,画出振型图。 解:1)以静平衡位置为原点,设12,I I 的转角12,θθ为广义坐标,画出12,I I 隔离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运动微分方程: 111121222221()0()0t t t I k k I k θθθθθθθ?++-=?? +-=??,即:1112122222122()0 t t t t t I k k k I k k θθθθθθ?++-=??-+=?? 所以:[][]12 21 2220,0t t t t t k k k I M K k k I +-?? ??==????-???? 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可写为:[][]11220M K θθθθ?????? +=????????? ? ………… (a) 或者采用能量法: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分别为 θθ= +22112211 22T E I I θθθθθθθ=+-=++-222211212121221121111 ()()2222t t t t t t U k k k k k k

求偏导也可以得到[][],M K 由于12122;t t I I k k ==,所以[][]212021,0111t M I K k -???? ==????-???? 2)设系统固有振动的解为: 1122cos u t u θωθ???? =????????,代入(a )可得: [][]12 2()0u K M u ω?? -=???? ………… (b) 得到频率方程:22 12 1 2 1 12 22()0t t t t k I k k k I ωωω--= =-- 即:224 222 121() 240t t I k I k ωωω=-+= 解得:2 1 1,22 2 (22t k I ω±= = 所以:1ω= 2ω =………… (c) 将(c )代入(b )可得: 1 121 2 121112 2(22)22 20(22t t t t t t k k I k I u u k k k I I ?? ±--?? ????=????????--?? ??

机械振动基础试卷

机械振动基础试卷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振动分析与实验基础课程考试试卷 1 1. 设有两个刚度分别为21,k k 的线性弹簧如图1所示, 试证明:1)它们并联时的总刚度eq k 为: 2)它们串联时的总刚度eq k 为: (共计15分) 2. 弹簧下悬挂一物体,弹簧静伸长为δ,设将物体向下拉,使弹簧有静 伸长3δ,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求此后的运动方程。 (共计15分) 3. 求如图2所示系统微幅扭振的周期。图中两个摩擦轮可分别绕水平轴1O ,2O 转动,它们相互啮合,不能相对滑动,在图示位置(半径1O A 与2O B 在同一水平线上),弹簧不受力。摩擦轮可以看做等厚均质圆盘, 质量分别为1m ,2m 。(共计15分) 4. 试证明:对数衰减率也可用下式表示 n n x x l n 01=δ (式中n x 是经过n 个循环后的振幅)。 并给出在阻尼比ξ为0.01,0.1,0.3时振幅减小到50%以下所需要的循环数。(共计15分) 5. 如图3所示的扭振系统,设, 221I I =12t t K K = 1).写出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 2).写出系统的频率方程并求出固有频率和振型,画出振型图。 (共计15分) 6. 证明:对系统的任一位移{}x ,Rayleigh 商 满足221)(n x R ωω≤≤

这里[]K和[]M分别是系统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1ω和nω分别是系统的最低和最高固有频率。(共计15分) 7. 求整流正弦波 T tπ A x(t) 2 sin =的均值,均方值和方差。(共计10分)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一简谐振动,振幅为0、20cm,周期为0、15s,求最大速度与加速度。 解: max max max 1*2***2***8.37/x w x f x A cm s T ππ==== .. 2222max max max 1*(2**)*(2**)*350.56/x w x f x A cm s T ππ==== 2.一加速度计指示结构谐振在80HZ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50g,求振动的振幅。(g=10m/s2) 解:.. 22max max max *(2**)*x w x f x π== ..22max max /(2**)(50*10)/(2*3.14*80) 1.98x x f mm π=== 3.一简谐振动,频率为10Hz,最大速度为4、57m/s,求谐振动的振幅、周期、最大加速度。 解: .max max /(2**) 4.57/(2*3.14*10)72.77x x f mm π=== 110.110T s f = == .. 2max max max *2***2*3.14*10*4.57287.00/x w x f x m s π==== 4、 机械振动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哪几类?按自由度分为哪几类? 答: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 按自由度分为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连续系统振动

5、 什么就是线性振动?什么就是非 线性振动?其中哪种振动满足叠加原理? 答:描述系统的方程为线性微分方程的为线性振动系统,如00I mga θθ+= 描述系统的方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为非线性振动系统0sin 0I mga θθ+= 线性系统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6、 请画出同一方向的两个运动:1()2sin(4)x t t π=,2()4sin(4)x t t π=合成的的振动波形 7、请画出互相垂直的两个运动:1()2sin(4)x t t π=,2()2sin(4)x t t π=合成的结果。 如果就是1()2sin(4/2)x t t ππ=+,2()2sin(4)x t t π=

大学物理 机械振动习题 含答案

题图 第三章 机械振动 一、选择题 1. 质点作简谐振动,距平衡位置2。0cm 时,加速度a=4.0cm 2 /s ,则该质点从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时间为( C ) A: B: C: D: 解: s T t T x a x a 2.242 2,2 222,22===∴==== =ππ ωπ ωω 2.一个弹簧振子振幅为2210m -?,当0t =时振子在21.010m x -=?处,且向正方向运 动,则振子的振动方程是:[ A ] A :2210cos()m 3 x t π ω-=?-; B :2 210cos()m 6 x t π ω-=?-; C :2210cos()m 3 x t π ω-=?+ ; D :2210cos()m 6 x t π ω-=?+ ; 解:由旋转矢量可以得出振动的出现初相为:3 π- 3.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动,若其速度与时间(v —t )关系曲线如图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A ] A :6π; B :3π; C :2 π ; D :23π; E :56 π 解:振动速度为:max 0sin()v v t ω?=-+ 0t =时,01sin 2?= ,所以06π?=或056 π?= 由知图,0t =时,速度的大小是在增加,由旋转矢量图知, 旋转矢量在第一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正最大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是逐渐增加的,旋转矢量在第二象限内,对 应质点的运动是由平衡位置向负最大位移运动,速度是逐渐减小的,所以只有06 π ?= 是符 合条件的。 4.某人欲测钟摆摆长,将钟摆摆锤上移1毫米,测得此钟每分快0。1秒,则此钟摆的摆长为( B ) A:15cm B:30cm C:45cm D:60cm 解:单摆周期 ,2g l T π =两侧分别对T ,和l 求导,有: cm mm T dT dl l l dl T dT 3060) 1.0(21 21,21=-?-= =∴=

机械振动总结复习习题及解答

欢迎阅读 1、某测量低频振动用的测振仪(倒置摆)如下图所示。试根据能量原理推导系统静平衡稳定条件。若已知整个系统的转动惯量23010725.1m kg I ??=-,弹簧刚度m N k /5.24=,小球质量 kg m 0856.0=,直角折杆的一边cm l 4=。另一边cm b 5=。试求固有频率。 k b l θθ I 0m 解:弹性势能 2 )(2 1θb k U k =, 重力势能 )cos (θl l mg U g --= 总势能 m g l m g l kb U U U g k -+=+=θθcos 2 122 代入0==i x x dx dU 可得 可求得0=θ满足上式。 再根据公式02 2>=i x x dx U d 判别0=θ位置是否稳定及其条件: 即满足mgl kb >2条件时,振动系统方可在0=θ位置附近作微幅振动。 系统的动能为 22 10θ?=I T 代入0)(=+dt U T d 可得

由0=θ为稳定位置,则在微振动时0sin ≈θ,可得线性振动方程为: 固有频率 代入已知数据,可得 2、用能量法解此题:一个质量为均匀半圆柱体在水平面上做无滑动的往复滚动,如上图所示,设圆柱体半径为R ,重心在c 点,oc=r,,物体对重心的回转体半径为L ,试导出运动微分方程。 解:如图所示,在任意角度θ(t )时,重心c 的升高量为 ?=r (1-cos θ)=2rsin 22θ 取重心c 的最低位置为势能零点,并进行线性化处理,则柱体势能为 V=mg ?=2mg r sin 22θ ≈ 21mgr 2θ (a ) I b =I c +m bc 2=m(L 2+bc 2) (b ) bc 2=r 2+R 2-2rRcos θ(t) (c ) 而柱体的动能为 T=21 I b ? θ2 把(b )式,(c )式两式代入,并线性化有 T=21 m[L 2+(R -r )2]? θ2 (d ) 根据能量守恒定理,有 21 m[L 2+(R -r )2]? θ2+21mgr 2θ=E=const 对上式求导并化简,得运动微分方程为 [L 2+(R -r )2]? ?θ+gr θ=0 (e ) 3、一质量为m 、转动惯量为I 的圆柱体作自由纯滚动,圆心受到一弹簧k 约束,如图所示,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解:取圆柱体的转角θ为坐标,逆时针为正,静平衡位置时0θ=,则当m 有θ转角时,系统有: 由()0T d E U +=可知: 解得 22/()n kr I mr ω=+(rad/s ) 4、图中,半径为r 的圆柱在半径为R 的槽内作无滑滚动,试写出系统作微小振动时的微分方程 解 1)建立广义坐标。设槽圆心O 与圆柱轴线O 1的连线偏离平衡位置的转角为广义坐标,逆时针方向为正。

机械振动 课后习题和答案 第二章 习题和答案

精选范本 2.1 弹簧下悬挂一物体,弹簧静伸长为δ。设将物体向下拉,使弹簧有静伸长3δ,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求此后的运动方程。 解:设物体质量为m ,弹簧刚度为k ,则: mg k δ= ,即:n ω== 取系统静平衡位置为原点0x =,系统运动方程为: δ ?+=? =??=?&&&00 020mx kx x x (参考教材P14) 解得:δω=()2cos n x t t

精选范本 2.2 弹簧不受力时长度为65cm ,下端挂上1kg 物体后弹簧长85cm 。设用手托住物体使弹簧回到原长后无初速度地释放,试求物体的运动方程、振幅、周期及弹簧力的最大值。 解:由题可知:弹簧的静伸长0.850.650.2()m =-=V 所以:7(/)n rad s ω= == 取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原点,得到: 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20n x x ω+=& & 其中,初始条件:(0)0.2 (0)0x x =-??=?& (参考教材P14) 所以系统的响应为:()0.2cos ()n x t t m ω=- 弹簧力为:()()cos ()k n mg F kx t x t t N ω== =-V 因此:振幅为0.2m 、周期为2()7 s π 、弹簧力最大值为1N 。

精选范本 2.3 重物1m 悬挂在刚度为k 的弹簧上并处于静平衡位置,另一重物2m 从高度为h 处自由落到1m 上而无弹跳,如图所示,求其后的运动。 解:取系统的上下运动x 为坐标,向上为正,静平衡位置为原点0x =,则当m 有x 位移时,系统有: 2 121()2T E m m x =+& 212 U kx = 由()0T d E U +=可知:12()0m m x kx ++=&& 即:12/()n k m m ω=+ 系统的初始条件为:?=??=-?+?&202012 2m g x k m x gh m m (能量守恒得:2 21201()2 m gh m m x = +&) 因此系统的响应为:01()cos sin n n x t A t A t ωω=+ 其中:ω?==??==-?+? &200 2112 2n m g A x k x m g ghk A k m m

《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机械振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机械振动选择题 1.甲、乙两弹簧振子,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可知() A.甲的速度为零时,乙的速度最大 B.甲的加速度最小时,乙的速度最小 C.任一时刻两个振子受到的回复力都不相同 D.两个振子的振动频率之比f甲:f乙=1:2 E.两个振子的振幅之比为A甲:A乙=2:1 2.如图所示,甲、乙两物块在两根相同的弹簧和一根张紧的细线作用下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小于乙的质量.当细线突然断开斤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在运动过程中() A.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B.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 C.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D.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 3.甲、乙两单摆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单摆的周期之比是3:2 B.甲、乙两单摆的摆长之比是2:3 C.t b时刻甲、乙两摆球的速度相同D.t a时刻甲、乙两单摆的摆角不等 4.在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常将未知现象同已知现象进行比较,找出其共同点,进一步推测未知现象的特性和规律.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研究异种电荷的吸引力问题时,曾将扭秤的振动周期与电荷间距离的关系类比单摆的振动周期与摆球到地心距离的关系.已知单摆摆长为l,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摆球到地心的距离为r,则单摆振动周期T与距离r的关系式为() A.T=2GM l B.T=2 l GM

C .T = 2πGM r l D .T =2πl r GM 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可以测量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用装有墨水的小漏斗和细线做成单摆,水平纸带中央的虚线在单摆平衡位置的正下方。物体带动纸带一起向左运动时,让单摆小幅度前后摆动,于是在纸带上留下如图所示的径迹。图乙为某次实验中获得的纸带的俯视图,径迹与中央虚线的交点分别为A 、B 、C 、D ,用刻度尺测出A 、B 间的距离为x 1;C 、D 间的距离为x 2。已知单摆的摆长为L ,重力加速度为g ,则此次实验中测得的物体的加速度为( ) A . 212 ()x x g L π- B . 212 ()2x x g L π- C . 212 ()4x x g L π- D . 212 ()8x x g L π- 6.如图所示,将小球甲、乙、丙(都可视为质点)分别从A 、B 、C 三点由静止同时释放,最后都到达竖直面内圆弧的最低点D ,其中甲是从圆心A 出发做自由落体运动,乙沿弦轨道从一端B 到达最低点D ,丙沿圆弧轨道从C 点运动到D ,且C 点很靠近D 点,如果忽略一切摩擦阻力,那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丙球最先到达D 点,乙球最后到达D 点 B .甲球最先到达D 点,乙球最后到达D 点 C .甲球最先到达 D 点,丙球最后到达D 点 D .甲球最先到达D 点,无法判断哪个球最后到达D 点 7.如图1所示,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悬吊一个钢球,把钢球从平衡位置向下拉下一段距离A ,由静止释放。以钢球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 轴,当钢球在振动过程中某一次经过平衡位置时开始计时,钢球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钢球振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则( ) A .1t 时刻钢球处于超重状态

机械振动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概述 1.一简谐振动,振幅为,周期为,求最大速度和加速度。 解: max max max 1 *2***2** *8.37/x w x f x A cm s T ππ==== .. 2222max max max 1 *(2**)*(2**)*350.56/x w x f x A cm s T ππ==== 2.一加速度计指示结构谐振在80HZ 时具有最大加速度50g ,求振动的振幅。(g=10m/s2) 解:.. 22 max max max *(2**)*x w x f x π== .. 22max max /(2**)(50*10)/(2*3.14*80) 1.98x x f mm π=== 3.一简谐振动,频率为10Hz ,最大速度为s ,求谐振动的振幅、周期、最大加速度。 解: . max max /(2**) 4.57/(2*3.14*10)72.77x x f mm π=== 110.110 T s f = == .. 2max max max *2***2*3.14*10*4.57287.00/x w x f x m s π==== 4. 机械振动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哪几类按自由度分为哪几类 答:按激励输入类型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 按自由度分为单自由度系统、多自由度系统、连续系统振动

5. 什么是线性振动什么是非 线性振动其中哪种振动满足叠加原理 答:描述系统的方程为线性微分方程的为线性振动系统,如00I mga θθ+= 描述系统的方程为非线性微分方程的为非线性振动系统0sin 0I mga θθ+= 线性系统满足线性叠加原理 6. 请画出同一方向的两个运动:1()2sin(4)x t t π=,2()4sin(4)x t t π=合成的的振动波形 7.请画出互相垂直的两个运动: 1()2sin(4)x t t π=,2()2sin(4)x t t π=合成的结果。 如果是1()2sin(4/2)x t t ππ=+,2()2sin(4)x t t π=

浙江大学《机械振动基础》期末试卷

诚信考试沉着应考杜绝违纪 浙江大学2013–2014学年夏学期 《机械振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 开课学院:化工系,考试形式:闭卷,允许带 1张A4纸的笔记入场 考试时间: 2014 年 7 月 2 日, 下午14:00~16:00 ,所需时间: 120 分钟 考生姓名: __学号: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注意事项: (1)、考试形式为闭卷,允许带1页A4纸大小的参考资料、计算器和尺子。不允许带 PPT课件打印稿、作业本、笔记本草稿纸等纸质材料,不允许带计算机、IPad等智能电子设备。 (2)、第一、二大题答题内容写在试卷上,第三大题答题内容写在试卷所附答题纸上。试题(三个大题,共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8分) 1.1 杆的纵向振动、弦的横向振动和轴的扭转振动虽然在运动表现形式上并不相同, 但它们的运动微分方程是同类的,都属于一维波动方程。() 1.2 稳态响应的振幅及相位只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物理性质(m, k, c)和激振力的频率 及力幅,而与系统进入运动的方式(即初始条件)无关. () 1.3 在受到激励开始振动的初始阶段,振动系统的响应是暂态响应与稳态响应的叠 加。即使在零初始条件下,也有自由振动与受迫振动相伴发生。() 1.4 为减轻钢丝绳突然被卡住时引起的动张力,应适当减小升降系统的刚度。() 1.5 汽轮机等高速旋转机械在开、停机过程中经过某一转速附近时,支撑系统会发生 剧烈振动,此为转子系统的临界转速,即转子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 1.6 谐波分析法是将非周期激励通过傅立叶变换表示成了一系列频率为基频整数倍的 简谐激励的叠加,从而完成系统响应分析。 () 1.7阻尼自由振动的周期小于无阻尼自由振动的周期。 () 1.8叠加原理可用于线性和非线性振动系统。 () 1.9若将激振力 F(t) 看作一系列单元脉冲力的叠加,则线性振动系统对任意激振力的 响应等于激振力作用时间内各个单元脉冲响应的总和。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