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倍数的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教学设计

3的倍数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3的倍数的特征是在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教学的,在教学时,也是先找出3的倍数进行观察,知道不能看一个数个位上的数确定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由此,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练一练”一方面加深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认识,另一方面加强知识的综合,使学生的已有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体会探索数的特征的一些方法,能通过分析、比较、归纳或猜想、检验等方法发现3倍数的特征。

能力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活动,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情感目标

在探索数的有关特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难点: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掌握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用2、3、5这三张数字卡片,摆出一个2的倍数吗?

学生摆,摆好后交流。(有两种摆法:352、532)

教师追问: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你能用这三张数字卡片再摆出一个5的倍数吗?

学生摆,摆好后交流。(有两种摆法:235、325)

【设计意图:用数字卡片摆数,既复习了旧知,又为下面的“设疑”环节作了铺垫。】

(二)设疑

1.这节课我们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用2、3、5这三张卡片能摆出一个3的倍数吗?

(学生受前面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很可能会摆出253、523这两个数来)

2.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这么摆呢?你猜想3的倍数会有什么特征?

(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

3.这两个数是3的倍数吗?请你检验一下。

(学生通过检验发现这两个数不是3的倍数)

4.换一种摆法,看看能不能摆出3的倍数来。

学生操作,结果发现无论怎样摆都摆不出3的倍数来。

5.老师把三张卡片换成3、4、5三个数字,让学生摆3的倍数。

学生操作,结果发现无论怎样排列,组成的三位数都是3的倍数。

6.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你们想不想自己来探究呢?

7.集体交流

(三)探究

1.先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

学生用乘法算式的形式写出3的倍数。

教师提问:3的倍数找出来了,仔细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

学生观察,用举例子的方式得出结果。

教师提问:同学们,将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看看能不能找到3的倍数的特征?

2.分小组合作,找出3的倍数的特征。

3.汇报交流结果。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 35 45 100 332 876 74 88

2.在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

7□20□□123□5

(五)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综述:首先通过“设疑”环节,使学生认知上产生不平衡,激起好奇心和求知欲;再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达到认知上新的平衡;然后组织多种形式的练习,以巩固新知,实现内化。

《3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反思

《3的倍数的特征》看似一节知识简单的课,但从教学实际来看,是我想得过于简单了,教师注重的不应该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更应该使学生站在跳板上学习数学,关注数学思维的发展。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合作、探究机会,其宗旨也就在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虽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采用了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形成技能,升华至应用于生活。 本课主要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新的探索欲望,突出了对学生“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在猜想、操作、验证、交流、反思、归纳的数学活动中,获得较为丰富的数学经验,也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当然,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仅仅停留在教学活动的情境上是不够的,教师首先要具有创造精神,注重设计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生的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培养,个性才能充分发展。本课重点是要理解3的倍数特征,能够准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我采用的是复习导入,先和学生们一起回忆了一下2、5的倍数特征,然后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新授环节先让学生猜测一下3的倍数会有哪些特征呢?接着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在1~100的数字卡里找一找3的倍数,然后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圈起来,然后观察小组讨论汇报。发现3的倍数特征不像2、5的倍数特征一样,看一个数的末尾了,引导学生是不是要看这个数其它的数位上的数呢?学生发现也不是很难。教材

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2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5倍数的特征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因数和倍数信息窗1,101——102页2、5倍数的特征。 【教材简析】 本单元知识是整数认识的又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学习了四则运算及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基础,教材选取了具有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知难度。关于2、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验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总结。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第二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验证、归纳、总结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谈话: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你们高兴吗?好多同学为庆祝自己的节日,准备了很多精彩的节目。课件出示(交谊舞、圆圈舞、)这是四年级一班的同学为大家准备的交谊舞、和圆圈舞。 1、出示情境图,寻找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发现: (1)跳交谊舞的2人一组,共12人。 (2)跳圆圈舞的5人一组,共15人。

小学五年级数学 3的倍数教案

3的倍数教案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学情分析 有一定的基础,但学习起来不容易。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难点 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新 ●二、排列中感受 奇妙 三。操 作中发现规律 ●四、练习中提升认识 ●五、全课总结 1、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2、引入:我们已经知道看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1、谈话:我们班有25个同学,现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写有自己学号的卡片,请大家判断一下,自己的学号数是3的倍数吗?(稍停,让学生完成判断)请学号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把卡片贴在黑板的左边,不是3的倍数的,卡片贴在黑板的右边。 2、提问:请观察一下,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请你猜测一下3的倍数可能与什么有关? 3、抽取黑板左边3的倍数12和21。(1)谈话:比较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2)提问:在左边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还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一个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3)在右边不是3的倍数的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34,43;)这里又说明什么呢?(一个不是3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4)到现在,我们可以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系,但和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这里 到底有什么奥秘呢?(5)出示1-100的数字表,观察哪些数是3的倍数。 1、实验操作师: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请大家拿出数位表和实验记录单。… 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 (1)说明实验方法:用火柴棒在数位表上摆数,把1根火柴棒放在个位上表示1,放在十位上表示10,放在百位上表示100。在“实验记录单”上记录使用了几根火柴棒摆出的数,再用这个 数去除以3,看看这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填上“是”或“否”。 实验操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倍数的认识

启航学校三年级数学倍数的认识 一、希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记住以上乘法口诀,从而提高我们的口算能力,对倍数的认识和运算能力。

二、倍数的认识 三、倍数认识的常见题型 题型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就乘以几,要用乘法 计算题、1、3 的 5 倍是多少? 2、4 的 10 倍是多少? 在应用题中求一个数的几倍,也是用乘法,(小数×倍数=大数平均数×份数=总数)1、小明今年 9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 5 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 2 元钱,买 60 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一只山雀一天能吃 95 只害虫,一个月(按 30 天算)能吃多少只害虫? 题型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大的数除以小的数 计算题、1、45 是 9 的多少倍? 2、35 是 5 的多少倍? 3、72 是 8 的多少倍?

在应用题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大数÷小数=倍数)求每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 1、小明今年 9 岁,爸爸今年 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2、买一支笔 2 元钱,花 120 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 24 朵红花,6 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4、三(1)班共有 46 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每 4 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 6、一只东北虎的重量是 360 千克,大约是一只鸵鸟的 4 倍,是一只企鹅的 4 倍,是一只企鹅的 9 倍。问鸵鸟多少千克?企鹅多少千克? 7、买一支笔 2 元钱,花 120 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8、饲养小组有母鸡 12 只,恰好是公鸡的 3 倍,公鸡有几只?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并熟记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培养理解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实践、合作交流探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探究的条理性,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体验合作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竞赛导入 1、请说出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下面各数哪些是2的倍数,哪些是5的倍数,哪些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35 158 200 87 65 164 4122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 3、你能说出几个3的倍数吗?上面这些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你能迅速判断出来吗? 4、比一比。请学生任意报数,学生用计算器算,老师用口算,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看谁的数度快! 5、设疑导入: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节课就来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探索大家也一定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揭示课题) 二、猜想探索,归纳验证 1、大胆猜想: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1)交流猜想。(有的说个位上是3、6、9的数是3的倍数,有的同学举出反例加以否定) (2)整理认识。只观察个位上的数不能确定它是不是3的倍数,那么3的倍数到底有什么特征呢? 2、观察探索:出示第10页表格。 (1)圈一圈。上表中哪些是3的倍数,把它们圈起来。 (2)议一议。观察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与同桌交流一下。(学生交

流) (3)全班交流。横着看圈起的前10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有什么规律?十位上的数字呢?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只看个位行吗? (4)问题启发: 大家再仔细看一看,3的倍数在表中排列有什么规律? 从上往下看,每条斜线上的数有什么规律?(个位数字依次减1,十位数字依次加1) 个位数字减1,十位数字加1组成的数与原来的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相等) 每条斜线的数,各位上数字之和分别是多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各位上数字之和都是3的倍数。) 3、归纳概括:现在你能自己的话概括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吗?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4、验证结论 大家真了不起!自主探索发现了3的倍数的特征。但如果是三位数或更大的数,你们的发现还成立吗?请大家写几个更大的数试试看。 (1)尝试验证。(生写数,然后判断、交流、得出结论。) (2)集体交流。 教师说一个数。如342,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一个更大的数。4870599,学生先用特征判断,再用计算器检验。 5、巩固提高。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增加一张卡片,使新的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 三、梯度练习,内化新知 我们已经理解了3的倍数的特征,下面请运用特征来检验我们的实践能力吧! 1、圈出3的倍数。 92 75 36 206 65 3051 779 99999 111 49 165 5988 655 131 **** **** 2、在下面各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各有几种填法? □7、4□2、□44、65□、12□1 3、用数字1、3、5、能组成几个三位数?哪些三位数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4、将下面这些数进行分类。

25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2、5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教科书五年级第二单元中的内容,在认真研究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是在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从而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学生的分数运算是否熟练,取决于约分和通分掌握得是否熟练,而约分和通分是否熟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很快地根据分子、分母的特征看出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公因数,能不能很快地求出几个分数的分母的公倍数。因此,熟练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关注学生需求,才能使教师的教更有效地服务于学生的学。2、5倍数的特征是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初步了解了因数、倍数的意义,并会试着找一些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知识是对倍数知识认识的一次拓展,是今后学习约分、通分和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5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探索2和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现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 和5的倍数。 教学难点:

3的倍数特征的教学设计

3的倍数特征 课程类型:新课教者:唐林学校:贡井区高洞小学【教学内容】 课本第6~7页例3及课堂活动,练习二中第7、8、9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 2、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3、能运用3的倍数特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运用“引导操作法”来突破> 难点:经历3的倍数特征的归纳过程。<运用“引导发现法”来归纳>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个小圆片(可用纽扣、棋子代替)、数位表、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回顾旧知 游戏:听数打手势。(判断能被2,5整除的数)<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出示:这个数若能被2整除,则出示左手2个手指;若能被5整除,则出示右手5个手指;若能同时被2,5整除,则出示两只手。 145, 160, 72, 375, 820, 964, 6000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判断的?(看一个数是不是2,5的倍数,可以根据这个数个位上的数字来判断。) 2、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习并掌握了2,5的倍数特征,那么我想:3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3,6,9的数。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 学生举例论证:不对,因为16的个位上是6,但16不是3的倍数。23的个位上是3,但23不是3的倍数。<通过举证对比学习,让学生在认知产生冲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师:那个位上是几的数才是3的倍数呢? 让学生运用上节课所学的方法,找一找3的倍数,再看看它们个位上的数字,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的个位可能是0~9这10个数字中的任何一个。 师小结:看来用找2,5的倍数特征的方法来找3的倍数特征是行不通的。那么3的倍数特征到底是什么呢? 教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为内容——3的倍数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特征。 二、探索新知 1、小组合作初步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学例3> (1)、游戏活动要求: ①、同学们拿出数位表和小圆片 ②、分别用3、4、5、6个小圆片组成不同的两位数 ③、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2)、填表,判断所组成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表①、 表②、 表③、 表④、 (3)、初步得出3的倍数特征

253倍数特征教案

六、团体操表演 ——因数与倍数 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分解质因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了解 2、 3、5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0以内的2、3、5的倍数;理解技术、偶数、质数、合数的含义,会分解质因数。 2、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渗透观察、类比、猜测和归纳等探索规律的基本方法。 3、通过探索活动,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初步的归纳、推理能力,激发探索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100数以内2、3、5的倍数;会求质数与合数。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分解质因数。 教材简析: 信息窗口1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因数、倍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来探索2、3、5的倍数的特征。通过呈现“百数表”和“列举法”让学生从表中(或列举的数据)找出2和5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分别圈出,再观察其特征。在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揭示偶数和奇数的含义。对于2、5的倍数的具体特征,则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的基础上自己归纳。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为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把它放在2、5的倍数的特征后面教学。 信息窗口2的内容是对整数认识的一次拓展,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自然数以及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信息窗选取了体操表演这一现实性的生活素材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对知识的学习,使抽象的数论知识形象化,降低了认知难度。在前面学习了2、3、5倍数的特征,奇数与偶数,质数与合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分解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探究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课时安排: 信息窗1——2、3、5倍数的特征2课时 信息窗2——质数与合数2课时 整理复习1课时 教学措施: 1、加强探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方法的指导。 2、鼓励学生探究策略的多样化。 3、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巩固深化所学知识。 4、充分发挥教师作用。

2、5、3的倍数特征教案

《2 、 5 、3倍数的特征》教案 西江民族小学教师:郎金梅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数学第17-19页的内容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 、 5 、3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或3的倍数。 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3、经历探索2、5和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现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4、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教学重点: 1、掌握2 、5 、3倍数的数的特征。 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1、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具:课件 学具:每人一张白纸、1-100的数字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我们来做个游戏—报数,好吗?这件事对于同学们来说,很简单,但大家要记住把自己的那个数记下来,记在那张白纸上,因为它就是你的幸运号。 二、学习新课: (一)2 的倍数的特征。 1、出示单数、双数两组数。 师:看看你们自己的幸运号属于哪一种? 学生说出。 师:这两组数,以前我们叫什么? 生回答。 师:那你们的幸运号是单数还是双数?抽学生说出自己的,又说

出自己周边一个同学的。 师: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出来了呢? 出示:双号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它们和2有什么联系? (都是2的倍数) 2、找倍数 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过怎样求2的倍数,谁能够按一定顺序说出一些2的倍数来。 [师出示: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3、观察特征 请观察右圈里的数斗能被2整除,都是2的倍数,你发现有什么特征?如果学生有困难,则提示观察:它们个位上的数有什么特点?( 个位上是 0,2,4,6,8。) 4、验证发现 请任意写出两个个位上是0、2、4、6、8的数,用算式进行验证,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 5、得出结论 谁能说一说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出示并板书:个位上是 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6、练习:判断36、48、51、65、78、104、153、280中哪些数是2的倍数? 7、师: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奇数、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单数、双数。) 8、练习:( 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1)下面哪些数是奇数,哪些是偶数? 52、77、124、501、3170、4286、6003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刚才我们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了解了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下面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出 5 的倍数的特征呢?先请学生自己动手找5的倍数,然后观察、讨论。(师出示5的倍数的课件)。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再举几个多位数验证。最后得出5的倍数的特征。 [出示板书: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

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

第四讲倍的认识姓名 教学内容:一是利用学生已有的乘、除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 知识要点: 1、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典型例题1】 图书馆买来一批新书,其中故事书有12本,连环画有6本,请问故事书的数量是连环画的几倍? 列式: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 举一反三 学校组织出游,其中女生有24人,男生有8人,请问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几倍? 【典型例题2】 图书馆买来一批新书,其中连环画有6本,故事书是连环画的2倍,请问故事书有几本? 列式: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求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 举一反三 妈妈去水果店买水果,买了4斤橘子,苹果的重量是橘子的3倍,妈妈买了几斤苹果?

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1、18里面有()个6,18是6的()倍。()是9的4倍。 2、2的3倍是(),5的4倍是()。 3、5×6=(),表示()个()相加是();还表示()的()倍是()。 4、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片花瓣。 5、一个数是9,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6、求9的3倍是多少,列式为();求4是2的几倍,列式为()。 7、奇奇今年8岁,爸爸今年32岁,求今年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奇奇的几倍,就是求()里面有几个(),也就是求()是()的几倍,列算式是()。 8、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9、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0、一个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二、选择 1、8的4倍是多少?( ) 2、9是3的( )倍。 3、7个5是( )。 4、36里面有几个4?( ) 三、计算 8+47﹦230+41﹦1000-110﹦4350+79﹦ 98-39﹦ 5×7+168﹦255-2×6﹦ 723+9÷3﹦ 500-352﹦ 8×4÷4 ﹦6×8+154﹦255-2×6﹦ 81÷9﹦47+88 ﹦9×4-15﹦243-56÷8﹦ 四、列式计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2、5、3的倍数特征》教案

《2、5、3的倍数特征》教案(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出示: 填一填: 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 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 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 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 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

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 2的倍数有: 。 5的倍数有: 。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 偶数有: 。 奇数有: 。 课件出示 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 (生:口答) 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 二、探究新知

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3的倍数的特征》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3的倍数的特征》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9页的内容,它是在因数和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求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也是学习约分和通分的必要前提。因此,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2、5的倍数的特征,再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5的倍数的特征仅仅体现在个位上的数,比较明显,容易理解。而3的倍数的特征,不能只从个位上的数来判定,必须把其各位上的数相加,看所得的和是否是3的倍数来判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综合考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且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及概括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2.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3的倍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培养相互间的交流、合作与竞争意识。 3.通过学习,让学生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以上的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并能熟练地去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学难点: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的归纳过程。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我从三个方面考虑教法和学法: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2、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课堂变为学堂。 3、采用让学生自主发现的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3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摒弃“满堂灌输,填鸭式”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动手实践,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重点说说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我分以下的六个环节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完整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数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倍数认识练习题 倍数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就乘以几,要用乘法 3的 5倍是多少? 3x5=15 答:3 的 5倍是 15 4的 10倍是多少? 7 的 9 倍是多少?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大的数除以小的数 35 是 5 的多少倍? 72 是 8 的多少倍? 【应用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 (小数×倍数 =大数 平均数×份数 =总数) 1、小明今年 9 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 5 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 2 元钱,买 60 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一只山雀一天能吃 95只害虫,一个月(按 30 天算)能吃多少只害虫? 45 是 9 的多少倍? 45÷9=5 答:45是 9的 5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数÷小数 =倍数) 求每份数 (总数 ÷平均数 =份数) 1、小明今年 9 岁,爸爸今年 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2、买一支笔 2 元钱,花 120 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 24朵红花, 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4、三( 1)班共有 46 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 些课桌每 4 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 (三)、 求一倍数 (大数÷倍数 =小数) 求平均数 (总数÷份数 =每份数) 1、爸爸今年 45岁,是小玲年龄的 5 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3、买一支笔 2 元钱,花 120 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2、一只东北虎的重量是 360 千克,大约是 是一只企鹅的 9 倍。问鸵鸟多少千克? 只鸵鸟的 4 倍,是一只企鹅的 4 倍, 企鹅多少千克?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教案

第三课时 3的倍数的特征 一、学习目标 (一)学习内容 例2是探究3的倍数特征,教材仍然采用百数表,让学生先圈数,再观察、思考。3的倍数特征比较隐蔽,学生易受2和5倍数特征的观察定式、思维定势的影响,在教材中安排了2条指导语,引导学生探究,让学生换一个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核心能力 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进一步积累观察、猜想、验证、归纳的思维活动经验。 (三)学习目标 1.借助百数表,经历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在探究3的倍数特征的过程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积累数学思维活动经验。 (四)学习重点 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 (五)学习难点 归纳举证3的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课前复习 (1)回忆我们研究过的2、5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并能给同学们解释是怎样探究出来的。 (2)自制一张百数表。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引入 师: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2、5的倍数特征是什么?我们是怎样研究出来

的? 学生自由发言,重点引导学生回忆知识形成的过程。 小结:我们是利用百数表,先找数,然后观察、猜想,最后进行验证和归纳,得出了2、5倍数的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倍数的特征及探求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记忆,为探求3的倍数的特征做铺垫。】 2.问题探究 (1)找3的倍数 师: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你们准备怎样研究? 生自由发言。 师:你们准备借助百数表,利用研究2、5倍数特征的方法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现在拿出你准备的百数表。同桌合作先找出3的倍数,然后观察圈出的数,看看有什么发现? (2)全班交流、讨论 ①发现问题 学生展示圈好的百数表。 师:说说你们的发现? 预设:只看个位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 横着看:个位上的数0—9都有,竖着看:个位上的数也是0—9都有。 ②分析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在百数表中(课件出示),横着、竖着观察3的倍数,只看个位上的数,没有规律可循。横着、竖着看,看不出规律,换个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怎样看?只看个位不行,我们还可以看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引导学生斜着看。 师:大家认为除了横着、竖着看,我们还可以斜着看,现在请你斜着观察3的倍数,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生独立观察、发现。

三年级倍的认识

三郊小学课时教案(王海未) 教学内容倍的认识授课时间10月24日课时第(1 )课时总课时(4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1、认识“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2、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及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一般思路。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和除法的有关知识,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和除法的简单计算。 模式 结构 课件,讲解和讨论交流法即时反思 一、基本训练: 谁能很快地说出每幅图有几个几? ()个2 ()个4 二、导入新课:本课学习“倍”的认识 三、学习新知: 1、课件出示数学课本50页例1,数数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萝卜?(2) 2、带叶子的小萝卜有多少根?(6) 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 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是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 3、巩固“倍”的概念 拿出自己的小棒和扑克,我们一起来动手。(课堂技能应用、设计理念、二次修改等)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比较,一个数包含着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大家一起看数学书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 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二人小组合作,一人说,另一个同学摆,认真操作,认真练习,深刻理解“倍”的概念。 教师巡视指导。 四、巩固练习。 1、 粉花: 黄花: 粉花的朵数是黄花的()倍。 2、填一填,说一说 18里面有()个6,18是6的()倍。 35里面有()个5,35是5的()倍。 25里面有()个5,25是5的()倍。 42里面有()个7,42是7的()倍 48里面有()个12,48是12的()倍。 五、测试 六、小结。说说本课的收获。通过学生动手,理解:用其中的一个量作为标准,另一个数包含几个这个量,就是它的几倍。 达标检测题检测效果 1、 粉红色的是绿色的()倍 2、桃子有8个,香蕉有4只, 桃子的个数是香蕉个数的()倍数据显示: 测试人数( 35 )合格人数( 32 )合格率(91.42 )%跟进学生: 石佳、伍永丽、任璇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

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案

·1·1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版本:人教版第十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时2016年4月12日星期二 单位:备课人电子邮箱:手机号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探索,掌握 2 、5 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者5的倍数;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会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2和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体验观察探究、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奥妙,体验发现知识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热爱数学的良好情绪。 重点:掌握2 、5 倍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概念。 难点: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教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小学面临的许多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教会儿童学习”。这里的学习指学习方法,5的倍数的特征,有规律可循,容易上成机械刻板,枯燥无味的课,学生能死套规律判断,但学生的能力没能得到培养,智力得不到开发。本课的设计旨在抛弃“满堂灌”的教学,取而代之以启发与发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点拨学生大胆猜想,去发现规律,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讨论法等方法有机融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丰富表象、提升经验、形成思考,促使每一位学生真正参与到探索新知的学习进程。 教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彩笔、数字卡片 课型:新授

学案 教师活动 (含学法指导) 预设 学生活动 预设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青少年活动中心,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举办一次校园舞蹈比赛,其中有这两个项目:交谊舞和圆圈舞,请看下面的信息:(课件出示校园舞蹈比赛图:圆圈舞、交谊舞。)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如果我们班要参加交谊舞比赛,你会选多少人参赛? 怎样列式? 师:这些参赛人数都与哪个数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师出示 课件课 件,提出 问题: 请同学 们仔细 观察,你 发现了 哪些数 学信 息? 如 果我们 班要参 加交谊 舞比赛, 你会选 多少人 学生 观察 后回 答自 己的 发现。 创设 情境, 举例 说出 部分2 的倍 数,让 学生 学习 身边 的数 学,激 发学 生的 探究 欲望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3的倍数》教学设计 思考和提出的问题 ⒈“你知道吗”承载的目标和价值是什么? ⒉如何理解“3的倍数”的本质特征? ⒊数学思想重在“悟”,数学活动经验重在“做”,如何在课堂让“悟”和“做”更为深刻? 磨课要点 ⒈起点。 知识起点:学生已经掌握数的组成、整除、平均分等相关知识,会根据2、3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3的倍数。 已有过程经验:高年级学生已经初步积累了用举例、画图等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的经验,具有小组合作的经验及初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特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整体性的,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是循序渐进的,不同的学生个体其思维发展有个体差异是客观事实。本节课如何避免思维灵敏、基础好的学生积极主动,反应较慢、基础薄弱的学生消极被动的局面? ⒉终点:明晰判断2、3倍数特征的道理,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⒊过程与方法:“好的数学教学,是把数学知识、数学方法、数学思维、数学思想融为一体的教学。”判断2的倍数只看个位数,判断3的倍数要看各位上数的和,这一特征是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但是对其背后的道理却是模糊不清的。本节课,以探究知识背后的道理为载体,诱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同学交流、教师指导中,借助举例、画图等方法,让学生在反思、抽象、概括中,内化为自身的活动经验,逐步渗透数学的基本思想。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13页。 教学目标 ⒈通过“质疑——举例——检验——说理”,经历为什么“2、3的倍数特征只要看个位数”到“3的倍数特征要看各个数位数的和”的探索过程,明白2、3倍数特征这一规律背后的道理。 ⒉在小组合作、交流互动等自主探究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渗透抽象、推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倍数认识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求倍数的题 【倍数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就乘以几,要用乘法 3的5倍是多少?3x5=15 答:3的5倍是15。 4的10倍是多少?7的9倍是多少?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用大的书除以小的数 45是9的多少倍?45÷9=5 答:45是9的5倍。 35是5的多少倍? 72是8的多少倍? 【应用问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小数×倍数=大数平均数×份数=总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2元钱,买60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一只山雀一天能吃95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算)能吃多少只害虫?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大数÷小数=倍数)求每份数(总数÷平均数=份数)1、小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2、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3、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24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4、三(1)班共有46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每4张摆一行,能摆多少行?还剩几张?

(三)、求一倍数(大数÷倍数=小数)求平均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1、爸爸今年45岁,是小玲年龄的5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2、一只东北虎的重量是360千克,大约是一只鸵鸟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4倍,是一只企鹅的9倍。问鸵鸟多少千克?企鹅多少千克? 3、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4、、饲养小组有母鸡12只,恰好是公鸡的3倍,公鸡有几只? 5、图书馆买来40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5倍,科技书几本? 6、一只海狮重378千克,是一只企鹅体重的9倍。这只企鹅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8、公园运来160盆花,准备摆在4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盆花? 9、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3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10、星光小学832名学生分4批去参观天文馆。平均每批有多少人? 1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传递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了多少千米? 12、有53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把?如果分4次运呢? 13、丁小林家到学校有450米。他每天上学大约走8分钟,他每分钟大约走多少米? 14、三年级的225名学生要乘5辆车去春游。如果每辆车坐的人同样多,每辆车应该坐多少人?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2、5、3的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

《2、3、5的倍数》教学设计 秀丰完小向冬艳 教学内容:2、3、5的倍数规律讲解(课本知识*页到*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 2、5、3的倍数的特征,会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3的倍数。 2、会运用2、5、3的倍数特征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感受知识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 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判断出2、5、3的倍数。 教学难点:会运用2、5、3的倍数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导语: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2、5、3的倍数和特征。 1.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2.下列各数中,哪些数有因数3?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二,知识特征分析 2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一: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知识点二: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随堂练习:首都北京在过节车流量过大时,常会进行交通管制。按车牌单双号分别放行。如果一、三、五、周日则单号车通过,如果二、四、周六则双号车通过。如果你是交警,今天是周几?(周二),你能判断一下,下列哪些车辆违规通行了吗? 京A。Y7134 京A。31228 京A。G4087 京A。23980 京A。86323 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出来了呢?哪些是奇数号码?哪些是偶数号码? 双号的这些数有什么特点?它们和2有什么联系? 5的倍数的特征 知识点一:5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就看这个数的个位是0或5.) 知识点二:同时是2和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同时是2和5的倍数,也就是10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只能是0.

25的倍数的特征教案(公开课)精品名师资料

2、5的倍数的特征 抚松外国语学校李曾杰 教学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 2、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概括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加强对自然数特征的认识,感受教学的奇妙,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课前让每个学生写好一张学号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数学王国中的5部落和2部落要召集散落在外的人马了,召集条件是:5部落要召集的必须是5的倍数(板书:5的倍数),2部落要召集的必须是2的倍数(板书:2的倍数)。 2、同学们看,黑板上就有一些2部落和5部落的人马:黑板出示一些数(4 9 10 17 18 22 25 34 36 40 43 55 82 75 60 ),谁想和老师比试一下,以最快的速度把它们送回到5部落和2部落? 3、通过刚才的比赛,你有什么感想? 4、那是因为老师运用了2、5的倍数的特征,今天我们就来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 1、师:首先我们来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昨天同学们已经借助帮学稿进行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把有关探索2的倍数的特征内容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2、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人板书,其他组员分题汇报) 3、大家看得真仔细,那么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个位上都是0、2、 4、6、8呢?请同学们任写一个大数验证一下。 4、学生汇报验证结果。 5、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把刚才发现的规律大声地读出来了。(读板书的2的倍数的特征内容。) 6、小结:看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就可以了。 7、下面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0页,看第1题。小青蛙想跳过河对岸,但它只能经过2的倍数的荷叶才行,请你帮它把这些找出来。 (二)奇数、偶数 1、在一年级时,我们曾经认识过双数和单数。谁能从小到大说出几个双数?在说出几个单数? 2、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双数与单数与2有什么关系? 3、单数和双数是我们的日常用语,其实在数学上有特殊的名称,知道叫什么吗?(板书:奇数偶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