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2.0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2.0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2.0

人文地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地理学发展分三个阶段:古代地理学、近代地理学、现代地理学阶段(p1)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三大内核主题:人地关系的传统、区域研究的传统、空间分析的传统(p4)

3、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

间相互关系的学科。(p4)

4、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p5)

5、对古代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两位德国地理学家(开山大师):亚历山大·冯·洪堡、卡尔·李特

尔(p6)

6、人文地理学创始人——拉采尔、区域学派代表人物——赫特纳、景观学派创始人——施吕特尔(p8)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p23)

1)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2)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3)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生态学

4)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整合

5)文化景观,使我们理解上述五大主题之间的有机联系

2、文化区:

1)文化区定义: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p23)

2)文化区分类:形式文化区、功能文化区、乡土文化区(p24)

3)形式文化区:

定义:指某种文化现象,或某些具有互相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区与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特征:具有一个文化特征表现典型的核心区、文化特征相对一致而又逐渐弱化的外围区及边界较为模糊的过渡带。

4)功能文化区:

定义:该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特征:

5)乡土文化区:

定义:是居住于某一地区的居民的思想感情上有一种共同的区域自我意识。

特征:乡土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相比既无功能中心,又无明确的边界线;与形式文化区想

必区内缺乏形式文化区那种文化特征上的一致性。

3、文化扩散分类:扩展扩散、迁移扩散(p26)

4、扩展扩散:某种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就越

来越大。(p26)

5、扩展扩散的三种类型: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p27)

6、文化整合: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

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p33)

7、人文景观:亦称为文化景观,是居住于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要求,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

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p34)

8、人地关系论:

1)环境决定论5)环境感知论

2)可能论6)文化决定论

3)适应论7)和谐论

4)生态论

9、汤因比“挑战与应战”学说(p41)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p50)

1)经验主义方法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

3)人本主义方法论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分哪几个阶段?特点?原因?(p73)

2、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在工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医疗卫生技术进步和日益完善的服务所起的作用最为直接,它们是大幅度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素。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工业化早期的一个短时间内,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一度上升;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逐渐下降其原因有家庭规模的被限制、婴儿死亡率的下降、经济负担以及人们的生育观念;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然持续下降,原因在于计划生育政策、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的人们对传统家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18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情况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现分化。

3、用布莱克提出的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式解释中国人口模式的转变(p80)

1)布莱克划分的五个阶段是:

A.高位静止阶段,即HS阶段,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

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阶段;

B.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

人口增长逐渐加速;

C.后期扩张阶段,即LE阶段,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

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

后减速;

D.低位静止阶段,即IS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

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

态;

E.减退阶段,即D阶段,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

2)中国人口转变模式:

A.新中国成立后,死亡率巨降,属于早期扩张阶段;

B.7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大规模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骤降,死亡率相对稳定在0.65%~0.68%

之间,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到90年代降职1.0%,跨入了后期扩张阶段。

C.预计2020年前后,中国将进入低位静止阶段,2040年后进入绝对衰减阶段。

D.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特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更强;内部差异大,多种

人口转变阶段同时并存。

4、地理人种:地理条件对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有一定影响,导致地理区范围内的人群具有一定共性,这些人群称为地理人种。(p93)

5、适度人口: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一种理想的人口数量。(p83)

6、人口分布:指一定时间内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它是人口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人口地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p84)

7、世界人口分布特征及一般规律:(p85)

1)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世界上90%的人口居住在仅陆地总面积10%的土地上;世界88.5%的人口集中在北半球;海岸线想内地约200km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般的人口;海拔500m以下的地底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的人口;各大洲人口分布也极不平衡。

2)世界人口分布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趋向暖湿地区、地平地区和岸边。

8、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9、人口迁移:通常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叫做人口迁移。(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人口位置变动叫做人口流动。)(p89)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p152)

1)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2)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杜能提出孤立国理论模型:

第一带:自由农作带(生产易腐食品,如牛奶,蔬菜)

第二带:林业带(为城市提供烧柴及木料)

第三带:作物轮作带

第四带:谷草农作带

第五带:三圃农作带

第六带:畜牧带

3)意义:不仅在于阐释了市场距离对于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更重

要的是确立了对农业地理学和农业经济学都很重要的两个概念: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存

在着客观规律性和优势区位的相对性。

2、长三角、珠三角农业发展条件?

3、我国长江流域主要种植物——水稻,条件?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当前发达国家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旺与生产能力过剩,发展中国家则迫切需求获得资金和技术的支持。(p187)

2、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和水文。地形对工业的影响主要在于厂址的选择;气候对工业影响比如地形大,可以创造适合的室内环境来弥补自然的气候的不足;水文条件主要是供水与排水问题。

2)资源条件:工业企业所需的各种资源都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各种原料的数量、质量等方面都对工业企业选择区位有很大影响。

3)能源条件:第二产业在将原料加工为成品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4)市场条件:市场、消费条件从生产的目的方面影响生产布局。

5)劳动力条件:劳动力条件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条件,也是产品增值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在选择区位时十分重视劳动力条件。

6)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工业发展日益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主要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弃、废液、废渣等,降低环境质量,影响居民身体健康。酸雨是目前最严重的的环境问题之一。

7)区域协作和全球一体化: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使得一个国家的工业与世界工业格局息息相关。3、韦伯工业区为理论(p179)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城市化: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p203)

2、城市化的进程:(p206)

1)内部市区的城市化

2)外部市区的城市化

3)郊区的城市化

4)逆城市化阶段

3、城市化的机制:(p207)

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原生动力

2)工业化是城市化直接动力

3)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4)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

5)人口与城市政策可以加速或延缓城市化进程

4、城市与城市地域结构——淮安&水运(p212)

5、城市与自然环境:(p215)

1)地质环境与城市:地震是对城市造成巨大伤害的一种力量。它的特点一是力量大,二是突发性。

2)地形与城市:城市的建设与所在地的地形条件十分密切。一般来说,平坦而地势稍高的地形是比较理想的。

3)气候与城市:大城市多位于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带地区,城市的小气候对城市发展有重大影响。

4)水资源与城市:城市人口集中,需水量大。城市一方面需要大量供水,另一方面又要大量排水,要对此进行综合考虑与解决。

5)城市的生物环境:城市是人创造的取代了自然景观的人文景观,存在着许多与环境不协调的问题,现今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是创造优美的文化景观与田园风光城市。

6、读217页图,回答问题:我国城市主要分布第几级阶梯?为什么?

我国城市主要分布于第三级阶梯。

原因:

①地质构造稳定;

②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③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

④沿海地区气候条件优越,气温、降水适中。

7、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模型: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模型(p220)

8、同心圆模型的五个同心圆带:(由内向外顺序不能错)

1)中心商务区、

2)过渡带

3)工人家庭带

4)中产阶级住宅带

5)通勤带

9、用同心圆模型来论述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特征及动力机制。(画图+解释说明)

1)画图

2)形成地域结构的基本动力:动力分两方面,即集聚力和离散力。

集聚力就是向心力,驱使居民和某些部门向市中心集聚,多而方便的服务和设

施,具有社会条件方面的优势。离散力则是相反方向,驱使其转向郊区,经济

条件衰落,社会条件影响力下降。

10、城市首位度:杰斐逊基于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总比这个国家的第二位城市大的

异乎寻常这一事实提出城市首位律。城市首位律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城市的相对重

要性,即城市首位度。(p222)

11、城市体系:又称城市系统,由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结合为固定关系和作用的有机整体即为城市体系。(p222)

12、地区中心:(p223)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世界语言谱系谱系分类法包含:语系、语族、语支、语种(p237)

2、语言传播与环境:(p251)

1)自然因素的影响

2)社会人文因素的影响:主要包含行政区划的影响、经济条件的影响和人口迁移的影响。

3、地名景观:(p257)

定义:

特点:特殊性、符号性、变异性

我国的地名景观:

1)反映自然环境:山南水北定阴阳,东南西北方位词,相临位置关系(如临汾)、山水相关(鞍山漠河)。

2)反映经济活动:商业集贸活动(如茶店、马市),十二生肖(牛场)、矿产资源(如铁岭)、交通(如驻马店、江津)。

3)反映少数民族文化:壮族称“田”为“那”,傣族“勐”代表村,浩特、拉萨、塔里木等。

4)反应历史:有许多地名反应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如大兴县东南的凤河两岸的霍州营、河津营等。

5)反应祥瑞或祈福意愿:陕西的长安、宝鸡、安康等。

淮安的地名景观:王营、西坝、板闸;由河流引起:淮安、洪泽、涟水。

第九章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

1、民族宗教:民族宗教为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对象常为本民族的始祖或守护神,这些宗

教对于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p266)

2、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p269)

3、佛教:相传公元前6世纪之前5世纪由悉达多·乔达摩创立

4、导致宗教传播的主要因素:移民、传抪、领土竞争。{填空or简答}(p273)

1)移民:宗教范围扩展的一个明显途径就是通过移民实现的。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既表现在地表的宗教景观上,也反映在宗教信仰者的行为规范与宗教意识中,当某种宗教信仰者从一地迁向另一地,必然将他们的宗教信仰带到新的地方。

2)传抪:各种宗教传播形式中,宗教传抪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传抪这种宗教传播形式中还可以表现为两种情况:交流和传教、有组织的传教。

3)领土竞争:当宗教势力与政治势力合为一体时,往往会以领土扩张的形式,将宗教信仰带到新的领地。

第十章旅游地理

1、旅游:指非定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来源:百度)

2、旅游业:指为旅游者自居住地到目的地再回到居住地的旅游活动全过程服务的全部相关企业的总和。(p293)

3、客源地:产生旅游者的地域,即游客的来源地。(p294)

4、目的地:是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具备旅游功能的区域,它是旅游流指向的目的区域。

5、旅游构成要素:

1)旅游主体——旅游者

2)旅游客体——旅游产品

3)旅游媒介——旅游业和贯穿在其中的旅游活动

6、为什么能进入大众旅游的发展阶段?

1)钱2)时间

7、旅游地文化:

定义:在一定地理空间上的旅游资源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的一种复合化形态,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

要素:1)旅游地文化物质要素

2)旅游地文化行为要素

3)文化的心理要素

8、什么是旅游地的文化特征?(必考)(p297)

1)地域性:旅游地文化的地域性主要指的是文化的地域差异性。形成因素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

境。旅游地文化的地域性要求其注重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体现,设计与突出有自身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

2)大众性:旅游地文化属于社会大众文化,具有商品性、娱乐性、群众性等特征。现代旅游地

文化的大众性决定了旅游开发和经营必须充分考虑大众旅游的需求特点,不宜过度个性或一味媚俗。

3)综合性:旅游地文化的综合性是社会环境中多种文化现象的综合反应。旅游地文化是一项以

文化交流、文化消费为基础,包括多种形态的旅游资源,有借助于日益丰富的旅游媒体的综合性大众文化。

4)直观性:直观性是指旅游的客体对象直接作用于主题的视听感知,这种直观性可以通过科技

手段尤其是电子媒介进行扩大延展。将旅游地直观性背后的文化底蕴与其外在直观性特征结合起来,使其内外表里相称,从而使直观性的价值要素得以增拓和持久是旅游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5)季节性:旅游地文化的季节性与旅游活动的季节性相对应。结合季节性特点,客观评估旅游

地文化资源才能因地制宜、合理开发。

9、旅游业对区域的经济影响?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5)旅游与税收

2)旅游业与经济发展6)旅游与经济结构

3)旅游与收支平衡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

4)旅游与就业

10、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1)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

2)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3)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政治地理现象:由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构成,是一种具有排他意义的权利空间现象。政治是一种最不稳的的社会文化现象。(p323)

2、政治地理结构:包含政治空间结构和政治实力结构

3、政治地理过程:(p324)

1)政治扩散

2)政治整合

3)政治分离

4)主权的变化

4、国家政治地理的基本特征:

1)拥有确定的主权

2)具有一定数量的定居人口

3)拥有被其国民需要和承认、行使诸如国家、外交等职能的政府

4)拥有主权

5、国家权力:指一国为生存和发展而拥有力量以及有效使用它的能力,又称综合国力或国力。(p331)

6、国家权力要素:

1)领土空间5)军事力量

2)自然资源6)科学技术

3)经济水平7)国民士气

4)人口规模8)政府质量

7、克莱因的综合国力方程(p338)

Pp=(C+E+M)·(S+W)

式中:Pp表示被确认的国力;

C表示基本实力,包括人口和领土;

E表示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中的各部门;

M表示军事能力,等于战略力量加常规军事力量;

S表示战略意图;

W表示贯彻国家战略的意志。

8、“综合三元要素”国力学派

1)国际贡献能力:

A.基础实力:经济实力、金融实力、科学技术实力

B.政策能力:财政实力、对外活动的积极性、在国际社会中的活动能力2)生存能力:地理、人口、资源、经济实力、防卫实力、国民意志、友好同盟关系

3)强制能力:军事实力、战略物质和技术、经济实力、外交能力

10、全球政治地理格局的形成:

1)欧洲的殖民扩张

2)主权国家的产生与美洲殖民统治的崩溃

3)帝国主义对世界的分割与控制

4)当代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1、麦金德的“心脏地带”学说(p351)

1)提出者:麦金德——英国著名地理学家

2)观点:

A.陆上实力与海上实力的较量是贯穿历史的一条主线。

B.从全球战略的高度,把世界划分为“心脏地带”(又称枢纽地带)、内新月形地带、外新

月形地带。心脏地带包括从东欧平原一直延伸到西伯利亚平原的亚欧大陆中心地域。内

新月形地带包括德国、奥地利、土耳其、印度、中国及亚欧大陆边缘的其他国家和地区。

外新月形地带包括亚欧大陆陆地部分以外的大陆及海岛,主要包括英国、非洲、澳大利

亚、日本及美洲。这样就形成了内新月形地带包围心脏地带,外新月形地带又包围内新

月形地带的格局。

C.三句警示性的全球战略名言:谁控制东欧,谁就能主宰心脏地带、谁统治心脏地带,谁

就能主宰世界岛(指亚欧大陆)、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主宰世界。

3)评价:

A.对国际战略思想产生重要影响

B.过于强调陆心的重要性与潜力,忽略了空军的作用。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地理物象: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它是通过稳定性思维形成的。(p358)

2、环境知觉:人们在环境外观感觉的基础上对地理环境的整体认识和综合解释的过程。(p357)

3、环境认知:在环境知觉基础上人们对环境信息再现大脑后的认识。(p358)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

1、人文地理学所面临的问题有哪些?(必考简答)(p378)

1)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包括人口的迅速增长及其引发的问题,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2)世界政治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包括政治地理新现实,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的人地关系;

3)全球化与本土化,包括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本土化,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2、论述地理环境、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三者间的联系。(p408)

文化是人类社会与生活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是表征社会成员

特征和不受生物遗传影响的行为模式的综合体系。据历史经验,探

求区域文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机制对于区域和国

家繁荣昌盛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1)文化与地理环境

A.地理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不可脱离的空间和物质—能量前提,它对人类的影响是最初的,

也是永久的,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组合决定人类的物质生产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分配

方式及不同的生活习性,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体制、观念和价值体系,即地域性文化。

B.区域文化具有继承性、动态性、进化性。不同的地理区位也影响到区域文化的交流和区域

文化的活性。

C.区域文化通过影响人的自然观也影响到地理环境。

2)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A.经济发展对区域文化的作用:

一是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其支撑作用,决定者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

二是区域经济结构、类型、性质影响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

B.区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一是精神文化与经济发展。

a.区域文化观念有的具有经济价值,有的则没有。对经济具有促进作用的文化观念

可称谓美德。

b.文化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会从多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

c.文化内核也会给区域经济结构带来影响。

二是制度文化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依赖于市场对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需要一系列的制

度文化基础。

三是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

文化不仅是一种精神活动,它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

3)全球化时代的区域文化创新

A.只有持续不断的文化创新才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B.全球化是区域发展经济、走向现代化的契机,与之相适宜,必须重塑一种新的区域创新文

化。

C.文化创新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文化创新是一个系统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长期改造过程,不可操之过急。

二是文化创新要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可以利用的部分并发扬光大,不可不顾传统文化基

础。

三是文化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文化创新无止境。

附:论述题

1、谈一谈熟悉的一种文化。

Tip:文化的三个层面: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2、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探究淮安如何融入长三角。

淮安要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应该积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遵循重塑经济地理格局的三大典型特征,一是规划对接和产业联动,提高经济密度;二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短时空距离;三是体制机制共享共建,减少区域分割。

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强与长三角的对接:

1)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谋划城市功能定位;

2)放大战略叠加效应推进重大战略落地实施;

3)建立产业联动耦合发展构建现代经济体系;

4)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提高接入能力;

5)实施生态环境共治共享打造美丽的后花园;

6)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

7)创新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学习社会治理经验。

3、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探究江苏长江经济带的建设。

4、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探究淮安旅游对淮安经济有什么影响?(p311)

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之一为“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它将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结合起来

向旅游者提供服务,从而带动淮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2)通过旅游业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并且是实现淮安工业化的一种有效手段;

3)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淮安市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4)增加税收,获取经济利益;

5)旅游者的各种消费成为淮安各行业生产发展的新动力,为其他部门和行业生产门路的出现提供

可能,并对调整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产生一定影响。

5、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探究淮安农业/工业/城市化对长三角发展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

6、运用人文地理学的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长三角是我国商品粮基地,最近出现什么趋势?原因是什么?

趋势:商品粮地位下降。

原因:1)人们的需求变得多样化,如花卉、水果、牛奶等。

2)工业化和城镇化占用大量土地。

8、长三角城市人口、工业分布趋势?原因?(p207)

趋势:步入逆城市化阶段,人口和工商业从中小城市向中小城市转移。

原因:1)城市人口高度集中,资源环境承载力下降;

2)人们为了脱离大城市的居住不舒适性,追求田园式居住环境;

3)交通和通讯技术高度发达,为工业选址提供便利;

4)中小城镇生态环境良好、土地价格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