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方式: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合作攻关和集成创新为基础,鼓励和支持跨专业、跨系部组建科技创新团队,鼓励与校外科研机构、企业合作组建科技创新团队。

第二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运行管理:按照汇聚学科优秀人才、凝炼专业方向和突出自我创新的要求和择优选拔、目标管理、动态发展、优胜劣汰的原则开展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第三条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实施方案》以及省教育厅《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的精神,为在我院进一步集聚、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能为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创新群体,促进产学研之间的交叉融合,来提升我院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结合“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等项目,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申报评审

第四条要根据徐工院科技创新团队的申报条件,结合学院的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规划,与团队成员共同商定,确定今后三年对团队的培养计划和措施,填写入《徐工院科技创新团队申请书》。学院科技产业处组织院学术委员会专家进行评审,审批后发文正式立项建设。

第五条团队的研究方向应为对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具有较大牵引带动作用、能产生良好经济或社会效益的自主创新的应用研究,所从事的研究有明确的自主知识产权目标和标志性创新成果计划,有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和技术实现路

线。鼓励并支持选择新的跨专业交叉研究方向。

第六条科技创新团队组成:以国家、省、市、院级实训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所和系部为依托,也可以根据承担科研任务的实际需要,跨专业、系部组建申报。要求团队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团结协作、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学术水平在本学科领域中应具有明显优势,研究工作已取得相应成绩或具有明显的创新潜力。

科技创新团队组成人员原则上不低于5人,在长期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已经有效整合或科学组织形成的研究群体。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合理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明确的任务分工,对团队所承担的研究任务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团队具有良好的团结合作的氛围。

科研团队带头人必须同时具备条件(一)~(二),还须具备条件(三)中部分要求:

(一)科技创新团队的带头人应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且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研究群体中有较强的凝聚作用。

(二)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本院科研教学人员,特别优秀的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带头人职称可放宽到讲师。

(三)团队带头人近三年内(2007 1.1--至今)还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讲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二):

1.鉴定完成两项院级科研项目的主持人;

2.鉴定完成市厅级及以上科学技术项目的主持人;

3.到账经费在1万元(含1万元)以上的横向项目的主持人;

4.省市级实训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建设者前三名或院级研究所的第一建设者;

5.获院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以上项目的主持人或市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及以上项目的主持人;

6.拥有3项及以上已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或1项及以上已授权发明专利;

7.经过权威部门鉴定的学术专著的第一著作人;

8.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外发表被SCI或EI收录检索的论文1篇以上或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

第七条学院科技创新团队每年评选一次。按照“成熟一个、立项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培育建设。建设周期为三年。已获得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国家和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资助的团队不再列入本计划支持范围。

第三章组织管理

第八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采用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动态管理方式。科技处组织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团队立项工作,科技处负责项目申请受理工作和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管理、协调工作。

第九条团队带头人负责项目计划的实施、管理和相关资源的统筹安排,报告建设项目年度完成情况,安排接受学院对项目执行情况的检查、评估和验收等工作。团队带头人在建设期内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履行职责时,创新团队带头人所在系部向科技产业处提交更换带头人的书面报告,报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对工作不称职的团队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将重新聘任其他人选。

第十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学校资助资金和项目组

自筹资金(纵向课题资助与横向合作投入)。学校先期投入到创新团队的启动经费2万元将作为项目建设资金统一管理。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的建设经费主要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团队自身的人才建设,主要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或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科技骨干;二是支持团队承担科研项目(包括横向与纵向),开展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科研工作;三是开展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与合作。具体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研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科技创新团队三年建设的验收最低标准应包括五方面中的三大类成果,拥有任意五项具体成果,同一团队成员中的多人同时参与获得一项成果按一项计。

(一)科研项目

1.团队成员为鉴定完成的省市级科研项目成员前三名;

2.鉴定完成一项院级科研项目的第一主持人;

3.横向课题通过鉴定1项以上;

4.获得两项及以上科研项目立项。

(二)科研基地建设

1.团队成员为依托我院建设的省市级研究基地建设者的前三名;

2.团队成员为院级研究基地建设者的第一主持人;

(三)科研成果

1.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前3名;

2.院级科技进步奖的第1名;

3.授权1项发明专利;

4.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一项软件著作权等同于一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四)科技成果转化

1.专利转让和转化;

2.高新技术产品证书;

3.产品的企业标准;

4.产业化产品的满足国标或企业标准的权威部门检测报告。

(五)论文和学术著作

1.团队成员作为第一作者在国外发表被SCI或EI收录检索的论文1篇以上;

2.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的认定标准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总览》);

3.在一般双刊号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一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可抵两篇一般双刊号学术论文);

4.出版5万字以上通过权威部门认定的学术专著(非教材)。

第四章检查验收

第十二条经学院批准立项建设后,由科技处代表学院与科技创新团队签订《徐工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计划任务书》,并作为监督检查与评估验收的依据,由院学术委员会完成团队检查验收工作。

第十三条对每次获得立项的院级教学团队颁发证书,作为教学业绩记入团队成员业务档案,并作为职称晋升与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

第十四条学院资助经费2万元用于团队成员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第十五条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所在系部负责建设、监督、管理,科技产业处负责申报立项、督查和考核验收。在3年内完成第十一条中三方面工作中5

项-6项成果的团队,验收等第为合格,将不再追加经费。在3年内完成第十一条中三方面工作中7项及以上的团队,验收等第为优秀,将再追加经费1万元。建设期满后,科技创新团队需向科技产业处提交《科技创新团队总结报告》,对未能按既定计划建设的团队提出整改意见,在1年内必须通过验收。仍不能通过验收的团队,学院将撤消其称号,追回学院资助经费。

第十六条原则上,向省一级推荐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应在院级科技创新团队中遴选产生,向国家级推荐的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应在省级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中遴选产生。

第十七条科技创新团队按年度提交进展报告。在规定期限内建设完毕后,向学院提交项目建设总结报告。学校按年度检查建设进展成效,并进行项目验收。对年度进展正常及验收优秀的创新团队,可继续给予新一轮的支持,加大后期建设的力度。验收结果为不合格的项目,团队所在单位及团队一起,查找分析原因,提交学院。由学院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第五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实施办法自二○一○年七月起开始执行。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聘期考核办法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职工聘期考核办法 聘期考核是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考核结果是续聘或低聘、解聘和调整岗位的重要依据,是新一轮岗位聘用的基础。根据《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做好省属高校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苏教人)[2013]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 1. 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聘期考核重点考核教职工在一个聘期内履行职责情况,根据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技能岗的岗位职责的不同,采取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于有额定工作量要求的岗位,应考核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实验实训室建设等额定工作量的完成情况。 2. 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是对教职工聘期内每年履行岗位职责情况的评价,考核结果可以作为聘期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考核时间和范围 1.考核时间。聘用期内。 2.考核范围。受聘在学校相应岗位的在编在岗事业编制(含人事代理)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 三、考核内容 根据教职工受聘岗位说明书中岗位职责和岗位任务的要求,对聘期内教职工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质和量的综合评价。考

核内容主要包括教职工教书育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履职情况和业绩贡献等。 四、考核的组织机构 1.学校成立聘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岗位聘期考核办法并组织实施。岗位聘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成员由校领导和纪委、院办、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研究与项目管理处、质管办和工会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 学校聘期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人事处,负责岗位聘期考核的具体实施和政策解释工作。 2.以党总支为单位成立聘期考核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协调本单位各类岗位聘期考核工作。工作小组由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工会主席、职工代表等组成。考核小组组长由党总支书记担任。 3.学校成立聘期考核申诉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学校纪委书记担任,成员由校纪委、组织部、人事处、工会等部门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受理教职工对聘期考核意见的投诉、申诉,并按照相关程序、规定及时进行处理。 五、考核程序 1.自评。受聘人员进行个人聘期总结和自评,如实填写相关岗位的聘期考核表。 2. 聘期考核工作小组考核。各聘期考核工作小组审核受聘人员的考核表并提出初步考核意见。

上海市浦东医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上海市浦东医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上海市浦东医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实现我院“十二五”发展规划~早日实现我院创建三级 综合性医院的建设目标~根据《上海市浦东医院科研创新 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我院 决定实施上海市浦东医院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 建设~为规范和加强团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 法。 第二条团队是医院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的突击队和排头兵~团队的 研究方向应该是医院重点发展的学科和科研领域~要瞄准 国家和上海市科研发展的战略目标、重大科研专项和学科 前沿问题~重点开展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第二章遴选与组建 第三条院级团队遴选条件: 1、团队由15人左右组成~原则上最大年龄不超过45周岁,1967 年1月1日以后出生,。成员应具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 能力。 2、团队成员一般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和学士学位~应具有较 高的学术造诣、创新的思维和活跃的学术思想~具有宽容、开 放、公正的胸怀,近3年曾主持过院级及以上科研课题或参加过 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且至少发表过cssci源期刊论文。第四条团队的申报与审批:

医院每三年组织一次团队的申报与审批工作~由拟参加团队的成员向科教科递交申请书~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依据申请人的资格条件组织评审~确定院级团队拟组建名单~经党政联系会讨论决定并公示。 第三章建设目标 第五条院级团队建设目标: 1、团队的研究方向特色明显~研究水平在本学科领域处于国内前 列~取得公认的原创性成果~在省部级以上课题的申报方面有较 大收获~市级科研成果奖项有较大突破~发表SCI文章。 2、团队成员经过培养迅速成为医院科研的中坚力量、省部级以上研 究课题的负责人。 第四章建设措施 第六条医院积极地为团队建设创造必要的力所能及的条件。在科 研项目及人才培养申报工作中给予相应的倾斜政策。第七条团队的研究项目应围绕某一研究方向提出几个子课题~各 成员围绕相关子课题开展科学研究。团队负责人应定期检 查核心成员的研究情况。团队应开展经常性的学术交流和 思想碰撞,营造自由探索、相互激励、开拓创新、宽容失 败、团结合作、共享成果的良好学术氛围。第八条团队每年至少要召开两次学术会议。 第九条医院保障团队部分成员每2年参加一次全国高级别的学术 会议,每人三年报销资料费不超过3000元。在团队建设期 内~如果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医院将对相关成员另行奖 励。 第五章管理与考核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策划任务书

当前文档修改密码:8362839 编号: 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打算任务书

团队研究方向: 示范建设(□理工科□文科)团队建设类不: 重点建设(□理工科□文科)研究起止时刻: 团队负责人: 团队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学科建设办公室制表 填写讲明及要求

一、填写本表前,请认真学习《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治理方法(试行)》,实事求是地填写相关内容。 二、各团队要依照学校批准建设类型、资助额度及目标责任情况进一步调整、细化建设目标的年度任务,科学制定团队的培养打算和措施等。 三、第二项“团队研究的要紧内容”须与团队的研究方向一致。 四、本表用A4复印纸打印,样表请从学科建设办公室网页下载。 五、本表栏目内容较多,样表框格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 六、本项目建设打算任务书一式3份,电子版一份,经审核无误后报送学科办。 七、其它未尽事宜请电话咨询。办公电话:3092

一、团队差不多情况 二、团队研究的要紧内容及成员分工情况 (依照拟定的团队研究方向,结合国内外本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讲明研究工作的科学意义、技术创新和研究思路,拟定研究内容及成员分工情况)

三、团队建设任务及目标 3.1 建设总体目标及措施 (总体目标:通过建设,使团队主导研究方向在所属研究领域达到的学术水平和国际、国内的学术地位;团队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学历学位提高)、学科建设和服务地点经济社会进展等方面的任务、措施及预期成果。) 3.2 团队科研工作建设目标 依照《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治理方法(试行)》的

要求,团队在建设周期内须完成如下科研任务。(原则上要求第一年完成总目标任务的30%,第二年30%,第三年40%) 注:以上建设目标中涉及的科研项目、科研成果奖、学术论文、国家发明专利等均指第一署名单位为我校、第一署名人为团队成员,同时与团队研究方向一致的内容。 四、团队建设总经费及2010年经费使用打算(单位:万元)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内蒙古大学文科学术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快向研究型大学迈进的步伐,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和学科群,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学术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凝聚、稳定和培养优秀的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人才和创新团队,参照国家创新团队建设的办法和模式,结合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类学科的实际和发展需要,特制定本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二条学校拟打造学术创新团队和学术创新培育团队。其中学术创新团队分第一和第二两个层次;第三层次为学术创新培育团队。 学术创新团队是学校科研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作重要贡献的主体力量,其所依托的平台一般是经由国家、省部批建的重点学科、哲学社会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 学术创新培育团队是培育自治区乃至国家重点学科和重点研究基地的条件和基础,通过创新培育团队的建设,使其产生辐射与带动作用,为自治区级重点学科的培育和生成、研究基地的建设或升级奠定基础。 第三条创新团队和培育团队都是重点支持校内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中坚力量的学术研究群体,要聚集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并通过承担省部级和国家级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基地项目、创新团队和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官产学研联合攻关项目以及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各类科研课题,产出具有重大理论和社会价值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第四条创新团队和培育团队均实行学术带头人负责制、目标责任制并实施动态管理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创新团队应根据自身形成的学科研究方向,紧密结合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的需要进行研究,其研究内容一般应为国家和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的重点领域或重大前沿问题,其成果对国家和自治区经济社会事业有重要价值和作用,对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六条创新团队的组成必须由研究方向一致或相近的人员自然形成和组合而成,团队带头人和成员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团队的研究工作;鼓励具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人员进行跨学院和跨学科的联合申报。 第七条第一层次学术创新团队申报条件: 1. 团队组成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已经形成一致而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被同行认可的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2)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或博士授权点或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3)一般由5—7 名我校在编人员组成; (4)团队组成人员要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合理的年龄结构,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5)团队成员中至少应有2 人为40 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 (6)团队成员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能够完成国家重大课题攻关。 2. 团队学术带头人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在职博士生导师或具有博士学位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引导语: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好教学团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

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团队在取得原有的科研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科研立项,撰写专业论文和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开发、考试方法、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9届毕业答辩工作安排2008年11月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系 2009届毕业答辩工作安排 一、毕业答辩委员会 主任:金万祥 副主任:徐放陈忠生聂恒凯朱信明王艳秋翁国文徐云慧 委员:刘巨源刘希春赵晓波刘琼琼徐冬梅柳峰焦富强 刘太闯臧亚南张馨张兆红王忠光赵桂英丛后罗 侯亚合王国志姚亮杨慧靳玲杨昭王再学 主考教师:刘巨源 二、答辩时间与地点安排: 1、公开答辩 时间:2008年11月21日 14:00-17:00 地点:学院报告厅 参加答辨班级:橡胶大专061、橡胶大专062、高分子大专061、塑料大专061、塑料大专062、高商051 2、小组答辩时间与地点 时间:2008年11月22-23日 上午:8:00—11:30 下午:2:00—5:30 地点:材料楼B04、食品楼B05 参加答辨班级:橡胶大专061、橡胶大专062、高分子大专061、塑料大专061、塑料大专062、高商051 三、毕业答辩会场(公开答辩、小组答辩)纪律 1、参加答辩的全体人员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2、会场保持严肃、安静、不得交头接耳、大声喧哗; 3、会场内不得抽烟、吃零食等; 4、答辩人员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述(脱离讲稿)、板书,及时回答问题, 虚心接受答辩委员会的评判,注意礼貌用语。 5、答辩指导教师要做好答辩记录,及时肯定答辩人回答的问题正确与否,实事求是地按标准 评定成绩; 6、凡违反纪律轻者批评教育毕业设计成绩降一级、重者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 四、公开答辩顺序(主考教师主持) 1、宣布答辩课题 2、抽签选择答辩小组顺序答辩人姓名 3、宣布答辩平分标准 4、答辩人入答辩席、主考宣布答辩开始 5、答辩人自述(15~20分钟) 6、主考、答辩教师提问(15~20分钟) 7、宣布答辩评语、成绩(此前抽下一答辩人) 8、主考宣布答辩人退席 注:公开答辩人员名单由各小组(指导教师)提前(11月19日前)选一名同学参加现场抽签。

XXX学院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办法

XXXX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为全面落实学校人才强校战略,加快创新人才与拔尖人才培养,保证XXX学院教学、科研持续健康发展,营造学术氛围,增强凝聚力,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决定成立XX学院教学科研创新团队,特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教学科研团队旨在提升XX学院教学和科研水平,坚持以教学研究为基础,以教研促教学,打造一支有较高教学和科研水准、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团队,提升我校外语教学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加强XX学院的学科建设,为学院本科评估和申报XXX硕士点奠定基础。 1.语言学创新团队为外语语言教学提供教学研究平台,帮助教师们转变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带动外语教学创新和改革,同时为语言学研究和相关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 2. 翻译学创新团队为2019年开始招生的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课程教学和学位点建设提供保障,为五年后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专业学位评估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为翻译学研究和相关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

3. 外国文学创新团队为外国文学研究和相关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提供平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外国语学院的人文气息,巩固和加强现有的英语语言文学和日语语言文学本科学位点。 二、团队的组成 1. 拟成立语言学、翻译学、外国文学三个团队。团队负责人与成员应与本团队有相对一致的研究方向或研究成果。 2. 团队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 3. 团队初始成员由10-15人组成,初始成员由个人申请与学院审核相结合的方式遴选。团队成员应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并对从事科研工作有强烈的意愿。 三、经费资助与考核 1. 学院积极筹集经费并创造其它条件确保团队建设工作正常运行。 2. 学院将在团队建设过程中根据年度分解指标对团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合格的团队足额拨付年度资助经费。对建设成绩特别突出的团队另行奖励;对考核不合格的团队,视情况减少经费拨付。 XX学院 XXX年五月二十一日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如果建设一个科研团队的话应该怎么筹备呢?以下是本人收集的相关资料,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一“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

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有关学校新办学思路方向的研究。 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 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 教科研团队每月至少活动一次,活动内容要遵循理论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1)

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鼓励和支持我校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创新,凝聚并稳定一批优秀的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培养和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构建目标一致、团结协作的创新团队,提升我校科研队伍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培植自治区创新团队和教育部创新团队的后备力量,争取部分团队跻身于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能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保证我校科学研究持续稳定地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团队是以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创新团队遴选实行公开选拔,专家评审,择优支持,目标考核,合同管理。 第三条创新团队建设遵循“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带动整体”的原则,以项目为载体,主要资助具有优势与特色的开创性与探索性研究;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研究;重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前沿研究以及能产生重大经济或社会效益的理论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研究。 第二章条件 第四条创新团队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一般应为8人以上),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一致稳定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行业和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主要骨干成员应具备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学术发展潜力。

2、创新团队应具有合理的专业结构及年龄结构。主要由本校人员组成,鼓励跨学院、跨学科联合申报,成员应有3~5人为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骨干。团队中博士学位(含本校在职在读博士)和高级职称人员应占一定比例。能够为今后3到5年内取得重大突破起到关键的作用。团队首席专家和成员只能参加一个创新团队。 3、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必须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首席专家应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团队中能发挥较强的凝聚作用;同时应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严谨的科学作风、创新性学术思想;应具有正高职称或博士学位,近三年至少主持一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或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以上,年龄不超过55周岁;在校工作时间每年不少于8个月,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资助的研究工作。 4、创新团队研究方向是集中在某一研究领域的前沿并具有明显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近三年至少应承担或完成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已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学术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一定优势。团队核心成员应承担过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团队在近三年内实际到位研究经费,自然科学类不少于30万元,人文社科类不少于15万元。 5、创新团队在近三年内取得过标志性研究成果,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或有一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或国家发明专利。 6、创新团队原则上以校内的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自治区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科技创新平台及重点学科为依托,具有相对完备的研究条件支撑。 第三章推荐、评审与批准 第五条创新团队以项目形式申报,采取团队申报、学院推荐、专家评审、学校审批的方式产生。每两年评选一次,具体申报时间,以发布的通知为准。 第六条凡符合申报条件的研究群体,填写《内蒙古民族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申请书》,经学院(部)审定同意后,报学校科技处。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为大力加强计算机专业部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团队的管理指导、评价奖励机制,保证团队的有序、有效、有为运作,树立教师的团队发展意识,强化团队的自我管理,促进教师共同成长,打造特色品牌自主发展团队。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为目标,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根据专业部师资现状,建立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教学团队。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具有双师证的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双师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协作,形成基础性课程及教学设计主要由专任教师完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双师教师讲授的机制。3.带头人。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

准确把握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建设的领先水平;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专业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4.人才培养。在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教学与生产劳动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平高,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是指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附(一):基本条件: 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 附(二):申报表 2、确定研究方向

印发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关于印发《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重理工〔2009〕147号 校属各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已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学习、传达,严格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重庆理工大学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七日重庆理工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培养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打造优秀科研创新群体,推动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学校决定实施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一)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或横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突破。 (二)争取在国家级、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

励上获得新突破。 (三)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推动其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层次的创新人才或团队支持计划行列。 (四)与科研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为基地建设提供科研支撑。 (五)打造学术梯队,凝炼学科特色方向,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第三条学校重点支持省部级、校级创新团队建设工作,鼓励各二级学院和科研基地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院级和基地级创新团队,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创新团队体系。 第四条学校科研处负责组织实施创新团队建设与管理工作。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五条各层次创新团队申报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省部级创新团队申报条件参照教育部、重庆市教委等上级科技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应管理办法为准。 (二)校级创新团队申报条件应符合以下几个方面要求: 1.研究方向:属于国家和重庆市科研发展规划、哲学社会科学的重点领域、国内外学术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或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有重要意义的基础性研究或技术创新领域;或是多学科交叉的前瞻性研究领域。 对凸显我校学科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在区域与行业具有独创性的特色研究方向以及学校引进的特殊人才,在申报条件上

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要有一个团队,怎么样建设?看看下面的创新团队建设方案吧! 营销团队建设方案的主要内容就是决定此次营销是否成功的保障,每个企业都会在团队建设方案上下一番功夫,通过营销的各个手段将自己的团队建设方案提上去。 营销团队建设方案,即是介于组织与团体之间目前最流行的一种合作方式。 其精髓是沟通、分工、合作、共同进步,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有战斗力的团队。 由于中国市场各个行业的不断整合,行业前列的集团公司在全国各地都建立销售分公司和营销中心,这驻外销售队伍的建设和管理成了大家都关注的问题。 目前,由于营销工作的特殊性和驻外销售队伍的团队建设没有很好地执行,区域市场内的业务工作,还是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层面上,团队合作失去了意义,甚至出现的1+1领导 无论怎样,任何组织模式都需要以领导核心。 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区别是领导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带领大家走向成功。 在营销团队的领导核心选择上要求更严格,因为团队核心的工作和领导风格将决定团队建设的方向。

另外,在营销团队的管理中,很多是体现合作协调的管理,而不是行政管理。 所以营销团队领导人需要良好的协调管理能力、业务能力、团队建设意识。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业绩突出的业务经理,每天不停地忙碌,业绩可能上来了,但其手下对工作不知如何开展,甚至把完成销售报表当作主要工作,这样团队的力量就没得到发挥。 当该领导调动时,团队里很难找到合适的顶替者。 另外有一种情况,区域经理每天忙于各种总部的报表和会议,很少参与业务工作,对下属的工作也没有很好的指导和监督,团队的建设没有得到执行。 究竟营销团队核心该如何进行团队建设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3个方面入手: 1、树立核心形象与威信 很明显,公司任命的区域市场负责人就是团队的领导核心。 任命的依据是这个人的历史业绩,也可以理解为他的业务能力。 有了业绩和能力,下一步就是把业绩与能力升华为威信。 把你的工作经验传授给你的手下,尤其时那些业务新手。 假如你的手下把你当作教练,他没有理由不尊重和接受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于制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2017修订)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安排教学任务、组织教学过程、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依据。为此,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学校决定在2016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启动2017版学分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有关修订工作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本,全面深入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深化普通高等学校学分制改革意见的通知(苏教高[2015]23号)》等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联合政、行、企、校,共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职业人为目的,倡导围绕社会工作岗位(群)需要,开发“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并重,“行业元素、企业元素和国际元素”融入的、“平台+方向”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认知(感知)实践、模拟(仿真)实践、生产(项目)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四层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创新构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聚焦“悉尼协议”、学历资格认证,实施学分制,与国内外院校深化合作,开展学分互认,构建国际合作育人平台;以学生为中心,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专业内涵;探索创新创业课程与国际对接机制,推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就业岗位,以社会需求为质量标准,设定专业培养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应通过广泛的社会、行业和企业调查及系列专家研讨会,对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进行整体分析,确定职业能力和典型工作任务,并对典型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等相关要素进行有机整合,确定行动领域课程。 2.适应性原则课程体系及内容应适合学生工作和发展需要,又符合学生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应在系统考虑“技术与技能”的培养,“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的基础上构建课程体系。按照职业能力由初学者、有能力者到熟练者的顺序对行动领域课程进行排序。 3.工学结合原则将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积极推行教学模式改革,营造像工作一样的环境,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广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实现学业、就业、

科研创新团队实施办法讲解

***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实施办法(草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培养拔尖科研创新人才,打造优秀科研创新群体,推动学科和科研基地建设,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强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与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创新团队是以拔尖人才和学术带头人为首席专家,以中青年专家为骨干的优秀研究群体。 第三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在国家级科研项目、省部级或横向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立项方面取得新突破。 2.争取在国家级、省部级等有显示度的重大科研成果奖励上获得更大突破。 3.争取在国内外有影响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产出上取得新突破。 4.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和优秀创新人才群体,推动其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层次的优秀人才或团队支持计划行列。 5.推动科研基地建设,与科研基地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为基地建设提供科研支撑。 6.打造学术梯队,凝炼学科特色方向,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 第四条学校重点促进和支持省部级、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工作。鼓励各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结合院士工作站、特聘教授工作室、校级专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和建设,以形成多学科、多层次的科研创新团队体系。鼓励跨学科组建科研创新团队。

第五条学校设立科研创新团队专项资金,拟用3年时间资助建设15个左右的校级科研创新团队,每个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周期为三年,原则上每年评审一次。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六条各层次科研创新团队申报应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省部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以河南省、教育部等上级科研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应管理办法为准。 2.校级科研创新团队申报条件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 (1)研究方向: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稳定的研究方向。必须紧密围绕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2)团队带头人:科研创新团队必须具有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近五年主持过单项到账经费在100万元以上的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或主持的课题到账科研经费年均50万元以上;同时,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二等奖及以上1项(国家级奖励和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奖项,单位和个人排名前五)。 社科类的创新团队标准: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1项或以上项目; (3)科研支撑条件:科研创新团队必须以校级及以上重点学科、或校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基地、研究中心)、或博士学位授权点为依托,具有相对完备的研究条件支撑。 (4)学术梯队:科研创新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自然形成的研究群体,团队成员应在学术带头人主持研究的课题中作为主研人员(排名前10),承担过具体研究内容(不包括近2年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团队一般由10-15人构成,骨干成员以50岁以下的中青年博士教授不少于1人和40岁以下博士副教授不少于3人组成,具有合理的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校级创新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交叉。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修订2005级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修订2005级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 各系: 我院2005级五年制高职校外办学点学生下学期即将进入学院本部学习,为了做好该年级学生的人才培养工作,请各系根据学院意见,组织专业负责人做好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有关意见如下: 一、为了便于对校内、校外办学点的教学管理,鉴于2005级高职学生入校时未分专业,该年级 学生教学采用学院制定的统一教学计划(见附录一),请各专业负责人在详细了解一、二年级开设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培养的具体目标,认真对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进行详细分解,规划后三年的课程安排。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进行广泛的社会、行业的调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 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实践能力,坚持产学研结合的原则。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坚持循序渐进,加强针对与应用的原则。 四、具体规定: 1. 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分为三部分:公共课、职业能力基础课、职业能力技能课。对于同属一大类的专业,其职业能力基础课平台应相同。 2.专业名称:专业名称见附录三《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5级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中的名称,不得随意命名和使用简称。 3.全校公共课为:表1专业教学安排表(1)中序号为1~14的课程,1~4学期已开设过的课程开课学期、总学时、学分按表中安排;邓小平理论概论、法律、职业道德与就业创业指导、体育、英语课程周学时、考试考查按表中安排,总学时根据各专业实际教学周数安排、学分应作相应计算;其它基础理论课程根据专业自身要求开设。考试课待考试周考试,考查课最后两学时考试。 4.课程名称:教学进度表中的课程名称应简练、严谨、准确,能够概括课程的主要内容,一般以不超过10个字为宜。课程名称不得采用简称。 5.学时的计算:考试课期末考试时间不计入学时,考查课学时含最后一次考试,考查课应于考试周之前结束。 6.集中性实践环节 集中性实践环节包含在实验室、机房、实训场所等进行、时间在一周(含一周)以上的环节。第八学期最后七周安排为6周的毕业设计(论文),1周的毕业答辩。第九、十学期安排为顶岗实习。公益劳动安排在5~8学期,可安排二至三次。 7.教学周数 教学进度表中教学周数:学期教学周数=18 - 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每学期安排一周考试周,

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大连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征求意见第二稿)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科研水平,紧密围绕国家和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发展领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以及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和研究领域,实现科技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学校决定实施科研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建设。根据学科建设方向以及人才队伍基本状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 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人才,培养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术领军人物和科研骨干,保持学科研究方向和学术队伍可持续发展;挖掘潜力,整合资源,提高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和科技增长点;打造科技平台,稳步推进博士点立项(支撑)学科和一级硕士点学科建设;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促进学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建设周期 团队建设周期暂定为三年。 三、组建条件 1.团队负责人应具备正高级职称(45岁以下的负责人须具有博士学位),且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已形成较明确的研究方向。 2.团队应是在长期合作基础上形成的研究集体(不少于3人)。团队成员的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各成员应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 3.团队原则上以博士立项建设(支撑)学科、一级硕士点学科、现有科技创新平台(包括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所、基地等)为依托。 4.团队分为理工类团队、人文社科(含管理)类团队和艺术类团队,具体的组建条件如下。 理工类团队: ①近五年实际到位经费为人均10万元(含)以上; ②近五年有三大检索收录论文3篇以上或授权发明专利3项以上(1项授权发明专利相当于1篇检索收录论文)或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或出版学术专著1部;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构想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的构想 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团队这一组织形式,越来越显示出对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科技工作要实现可持续地创新、发展,不仅需要杰出的拔尖人才,而且还需要由拔尖人才主导的优秀的人才群体.这是现代科技发展趋向综合化和整体化的需要,也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凝练学科方向,是我校学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突破口.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科研成果是学校、教师学术水平和价值的主要标志,良好的科研习惯、浓厚的科研氛围是学校层次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学校新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面提高我校科研水平,让科研工作更好地为培养人才服务、为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凝练学科方向服务,是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和科研工作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学科优势明显、科研队伍较完整的重要学科或科研领域、科研机构建设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能够在我校前期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凝聚科研力量,促使我校部分教授、博士及时调整相对老化的研究方向,实现学科交叉、文理交叉及相近学科的优势互补,将在短期内实现科技工作与优势学科方向的跨越式发展. 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科技项目为纽带,以凝聚优秀创新人才为主体,围绕国家和省、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求和学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需要,在学校新的发展形势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整合科技资源配置、培育团队精神、凝聚优秀创新群体、形成优秀人才团队效应和当量效应,产生原创性具有推广价值的重大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一、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基本概念及主要内涵 1.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基本概念 关于科技创新团队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从狭义上界定,科技创新团队是由科技管理部门或学术部门根据科技项目研制的需要,组织起来的科技单元;从广义上说,由学术带头人带领下的群体组成的科研单元,如课题组、研究组、项目(如863、973)组等都可以算作是科技创新团队. 创新团队建设的具体目标包括:承担国家、省部、市级和企业等各级各类重大科研项目;促进学校学科建设与发展,如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报与建设、发展;培养具有杰出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的创新人才群体的学术梯队. 2.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 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的内涵或特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关于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细则

附件3: 关于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实施细则 为更好地培养、吸引和凝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切实增强我市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殷实和谐经济文化强市建设,根据《淄博市人才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淄发〔2009〕9号),就推进优秀创新团队建设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优秀创新团队建设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以提高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建设形成一批以知名学者和专家为核心,以优秀中青年学科和业务带头人为骨干的创新群体,为我市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第二条优秀创新团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到2012年,在全市范围内选拔20个左右的创新团队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将其培育成为学术技术水平或科学管理水平处于国内前沿,在省内具有突出地位,能够明显提升我市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团队。同时,带动建设一批研究方向明确、组织结构合理、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创新团队。 第三条按研究方向的不同,创新团队分为科技创新团队和管理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从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破解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管理创新团队主要从事管理制度及方法的创新,促进科学发展各种积极因素的整合,解决科学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二章遴选 第四条优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从我市所属的各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遴选,重点面向企业。创新团队所依托的单位可以是单一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可以是多家企业之间、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有机组合。 第五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创新团队研究方向明确集中,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化前景; 2、创新团队已经承担省级以上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或具备承担省级以上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的能力; 3、创新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学术技术带头人一般应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在创新团队中核心凝聚作用强;团队核心成员一般应在5人以上,三分之二以上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以中青年科技人才为主体; 4、创新团队所依托单位的科研环境优良,一般应建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或省级以上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