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

1、体会两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两个概念

2、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3、知道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一、路线最短问题

.A

1.如图,修一条路将村庄A 、B与公路MN连结起来,怎样修才能使所修的公路最短? 画出线路图,并说明理由.

MM

2.一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由 A向B行驶,M,N分别位于公路A B两侧的两所学校.

(1)当汽车行驶何处时,分别对两个学校影响最大?请在图上标出来;并说明理由。

.N

(2)当汽车由 A向B行驶时,在那一段上对两个学校影响越来越大?在那一段上对

两个学校影响越来越小?在那一段上对N学校影响逐渐减小而对M 学校影响逐渐

增大?

3.如图4所示,想在河坝两岸搭建一座桥,

怎样搭建最合理_____.

二、测量问题

1.想一想, 在运动场上怎样测量运动员的跳远成绩?测量时皮尺与踏板之间应保持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 如果你是运动员,如何跳成绩最佳?

跳板

脚印

B

2、某园林局要测量出形如△ABC的一块空地的面积,用以计算绿化成本,现已测量

出了BC的长,还需测量出哪些量才能算出空地的面积?怎样测量?

三、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公路转向中的应用

1.如图,是一条暖气管道的剖面图,如果要求管道拐弯前后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管道的两个拐角∠α,∠β间的关系是()A.∠α=∠βB.∠α+∠β=90°

C.∠α+∠β=180°D.∠α+∠β=360°

(2)修筑公路隧道中的应用

2、在甲、乙两地之间要修建一条直线形的公路隧道,在山体一侧的甲地测的公路的走向为北偏东55°即∠α=55°,乙地是隧道的另一端。如果甲、乙两地同时开工,那么在乙地公路走向应按∠β等于多少度施工,才能使公路准确对接?

β

3)潜望镜中的应用

3、潜水艇中用于观察水上情况的潜望镜是由两个互相平行放置的镜子(EF与GH)构成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1=∠2,∠3=∠4.你能从数学的角度解释,进入潜望镜的光线(AB)和离开潜望镜进入观察者眼睛的光线(CD)为什么是互相平行的?6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要认真做好生活实际化的教学,正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所提及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应紧密联系学生周围的实际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生活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主要让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当中去,也就是说,让学生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一直从事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针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我认为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其作用如下: 一、情景的再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与源泉。而数学学习是抽象化的思维,单纯的理论知识可能少部分人会接受,这样就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效率也就会提高得很慢。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教师随时会把身边常见的事物引入到课堂中,学生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体验到数学公式与定理的新奇与奥秘。会

使课堂效率事半功倍,但要注意,对于小学生而言,能简单的尽量简单化,以免超出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得知识掌握得不理想。 二、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以往的“填鸭式”教学,只是教师的主动教与学生的被动学。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则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例如,在教学“圆柱表面积”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于无盖现象,学生容易混淆,但是如果让学生动手实践,想象一下,生活中的水桶等物体就很容易解决此类问题,而且通过学习,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能独立思考,进而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创新能力。 既然“生活化”的教学,能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达到了“学数学,用数学”的目的,那么,我们又该怎样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呢? 1.让生活情境走入数学课堂 教学中,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生活情境,这样的导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仿佛数学时刻就在我们身边。就如同我们的影子一样,比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时,对“一家三口人一起吃西瓜,谁吃得多,

生活中的分一分问题教案

生活中的分一分问题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下册7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尝试研究,初步理解连减实际问题的含义,学会解决连减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策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感觉数学的应用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会解决连减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连减实际问题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发现信息(板书:知道了什么) 师:老师买了两种水果,用表格呈现给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你能从表中发现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表一 表二 预设:橘子有10个,苹果有28个,橘子每6个装一袋,苹果每9个装一袋……师:通过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会解决吗? 预设:橘子和苹果一共买了多少个?橘子比苹果少多少个?每袋橘子比每袋苹果少多少个?橘子6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师:为了方便储存,我想把橘子装在袋子里,能装满几袋?还剩几个?(想一想,你能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一共有28个橘子,9个橘子装一袋,可以装满几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装满是什么意思? 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板书:怎样解决) 师:你能解决“可以装满几袋?”的问题吗?先开动脑筋想想用什么方法。1分钟后,开始行动吧,来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师给予指导。 预设:1、圈一圈“我每9个圈一份,圈了3份,剩下1个。这说明可以装满3袋,还剩下1个” 2、摆一摆:“我每9个摆一排,摆了3排,还剩下1个。就是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3、减法算式:28-9=19个,19-9=10个,10-9=1个,可以装满3袋,还剩1个。 4、列表 28-27=1个,装了3袋,还剩1个。 5、倒着数:28、19、10、1,最后装了3袋,还剩1个。 6、画箭头的算式 7、…… 三、刚才我们做的对不对,怎样验证? 生:用加法验证:一袋是9个,3袋是27个,再加剩下的1个,正好是28个。解答正确。 生:倒着加回去…… 四、同学们表现的真棒,能不能用刚才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 1、教材78页做一做 2、酸奶6元一桶,20元钱可以买几桶? 3、用20根小棒摆不连续的长方形,可以摆几个? 五、收获 说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对数螺线与蜘蛛网 曾看过这样一则谜语:“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下八卦阵,只等飞来将.”动一动脑筋,这说的是什么呢?原来是蜘蛛,后两句讲的正是蜘蛛结网捕虫的生动情形.我们知道,蜘蛛网既是它栖息的地方,也是它赖以谋生的工具. 你观察过蜘蛛网吗?它是用什么工具编织出这么精致的网来的呢?你心中是不是有一连串的疑问,好,下面就让我来慢慢告诉你吧.在结网的过程中,功勋最卓著的要属它的腿了.首先,它用腿从吐丝器中抽出一些丝,把它固定在墙角的一侧或者树枝上.然后,再吐出一些丝,把整个蜘蛛网的轮廓勾勒出来,用一根特别的丝把这个轮廓固定住.为继续穿针引线搭好了脚手架.它每抽一根丝,沿着脚手架,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走到中心时,把丝拉紧,多余的部分就让它聚到中心.从中心往边上爬的过程中,在合适的地方加几根辐线,为了保持蜘蛛网的平衡,再到对面去加几根对称的辐线.一般来说,不同种类的蜘蛛引出的辐线数目不相同.丝蛛最多,42条;有带的蜘蛛次之,也有32条;角蛛最少,也达到21条.同一种蜘蛛一般不会改变辐线数. 到目前为止,蜘蛛已经用辐线把圆周分成了几部分,相临的辐线间的圆周角也是大体相同的.现在,整个蜘蛛网看起来是一些半径等分的圆周,画曲线的工作就要开始了.蜘蛛从中心开始,用一条极细的

丝在那些半径上作出一条螺旋状的丝.这是一条辅助的丝.然后,它又从外圈盘旋着走向中心,同时在半径上安上最后成网的螺旋线.在这个过程中,它的脚就落在辅助线上,每到一处,就用脚把辅助线抓起来,聚成一个小球,放在半径上.这样半径上就有许多小球.从外面看上去,就是许多个小点.好了,一个完美的蜘蛛网就结成了. 让我们再来好好观察一下这个小精灵的杰作:从外圈走向中心的那根螺旋线,越接近中心,每周间的距离越密,直到中断.只有中心部分的辅助线一圈密似一圈,向中心绕去.小精灵所画出的曲线,在几何中称之为对数螺线. 对数螺线又叫等角螺线,因为曲线上任意一点和中心的连线与曲线上这点的切线所形成的角是一个定角.大家可别小看了对数螺线:在工业生产中,把抽水机的涡轮叶片的曲面作成对数;螺线的形状,抽水就均匀;在农业生产中,把轧刀的刀口弯曲成对数螺线的形状,它就会按特定的角度来切割草料,又快又好. 猫捉老鼠 问题:如果3只猫在3分钟内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多少只猫将在100分钟内捉住100只老鼠? 这是一个古老的趣题,常见的答案是这样的:如果3只猫用3分钟捉住了3只老鼠,那么它们必须用1分钟捉住1只老鼠.于是,如果捉1只老鼠要花去它们1分钟时间,那么同样的3只猫在l00分钟内将会捉住100只老鼠. 遗憾的是,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刚才的解答实际上利用了某个假定,它

8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参赛单位:郑州航空港区中心学校五年级四班 学生:孟涵 辅导教师:冯东辉 古人云:处处留心皆学问。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有关数学的知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活中的数学有很多作用。最常见的如:上街买东西就能用到乘除法或者加减法。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到超市里买购物,到了超市,我买了两本书和一些我喜欢吃的零食:【非常老师】这本书15.3元、【绿综仙野】12元。蘑菇力3.5元、瓜子5元、饼干6.4元、一个鸡腿4元。妈妈买了新鲜可口的水果有西瓜两元一个买了5个,荔枝7.4元/公斤买了5斤,桃2.8元/公斤买了4斤,哈密瓜3.0元/公斤买了4斤。妈妈还买了一个牙膏7元,一块肥皂5元。一只鸡38.5元。到了收银台,那位收银台阿姨想要考考我,说如果我把我们买的东西的总钱数在两分钟内算出来就送我一支冰淇淋,我眼前一亮,立马就开始算了起来,两本书加起来15.3+12=27.3元,零食3.5+5+6.4+4=18.9元,水果西瓜2×5=10元,荔枝7.4×5=37元,桃2.8×4=11.1元,哈密瓜3×4=12元。一只鸡38.5元,一个牙膏和肥皂加起来5+7=12元。我有把算出来的得数全部加起来27.3+18.9+10+37+11.1+12+12+38.5=166.8元。收银台阿姨用计算机算了一下是166.9元,我又重算了一遍,原来是我把桃算错了,算成11.1元了,原来是11.2元。妈妈付完帐阿姨提醒我以后要好好学习,计算数学时要认真不能马虎,我点了点头。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除了运用于买卖之外,还有很多。比如,闹钟的发明就是利用数字和圆告诉人们日期和时间;还有我国最伟大的建筑也要用数学知识,比如奥运场馆水立方就需要运用周长、体积、表面积等常见的数学知识。 其实,在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乐数学知识,不过计算时还要提高警惕计算时要细心点。如果盖房子记错了数字,那我们不是要住在危房中啦!记得还要学好数学还有其他科目哦! 教师评语:生活中的数学知识比比皆是,斗量车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去,正是学习数学的真正意义和目的所在。我们平常上超市购物,都不怎么算账,然而小作者孟涵和妈妈一次去超市购物,运用小学数学中的加、减、乘、除等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并进行分类别算价格,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和有趣性。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让数学知识贯穿我们的生活,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二年级奥数:巧解生活中的趣题

二年级奥数:巧解生活中的趣题 (预热)前铺知识 一、注意细节 【例】小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 解析:注意细节“小明家”,不要掉入题目中的惯性思维陷阱,直接说出第三个儿子叫三毛,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二、同时进行问题 关键:多人做同一件事用时相同. 【例】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吃饭,一共花了30分钟,请问爸爸妈妈和我分别花了多长时间吃饭. ——由于是多人一起同时吃饭所以用时应该相同. 三.数数问题 关键:大数减小数加一 【例1】从1—18有几个数: 18-1+1=18(个) 【例2】从3—18有几个数: 18-3+1=16(个) 如何预习? 预习,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课前对接下来的课程知识有提前的预期,以便更好的吸收和掌握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但是家长在帮助孩子预习的时候,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1.忌给孩子讲解书本上的例题和知识点.孩子在听过家长讲的例题和知识点之后,在上课的时候会出现不愿再听老师讲课这个情况;而且家长的讲题思路或许和老师的思路会不一样,这样会使孩子的思路混淆. 2.过犹不及,给孩子预习的时候也要充分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家长在给孩子预习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强势,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这样子孩子的兴趣就会被消减,严重地甚至会消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我们预习的目的是承上启下,既回顾从前学习的知识,又引起孩子对未来课程的思考,因此家长可以把我们的这份预习资料打印出来,让孩子自己看一看,如果孩子有不明白的,您可以适当点拨. 《巧解生活中的趣题》知识点精讲 【知识点总结】 一、关键:注意细节 【例】小明家有三个孩子,老大叫大毛,老二叫二毛,老三叫什么? 解析:注意细节“小明家”,不要掉入题目中的惯性思维陷阱,直接说出第三个儿子叫三毛,这样就大错特错了. 二、生活中趣题分类 1. 同时问题 【例】:如果 4 个人同时烙 4 张饼需要 4 分钟,那么 12 个人同时烙 12 张并需要几分钟? 解析:“同时”表示我们的时间不能累加.4 个人同时烙 4 张饼,表示 4 分钟的时间只够每人烙 1 张饼,那么 12 个人同时烙 12 张饼也是表示这段时间每个人烙 1 张饼,那么还是需要 4 分钟. 2.考虑最不利情况(至少......才同一种)(至少......才能保证) 【例】:从一副扑克牌中抽出大小王两张牌,在剩余的52 张牌任意抽取 5 张,那么至少有几张是同一花色? 解析:剩余 52 张牌,共 4 中花色,且每种花色各 13 张.考虑最不利的情况,那么抽出的4 张牌分别是不同的花色,那么剩下的 1 张牌肯定和其余 4 张中有一张是相同的.所以至少有 2 张. 3.数碗问题 【例】: 6 个人吃饭,每个人一个饭碗, 2 个人一个菜碗, 3 个人一个汤碗,一共用了几 个碗? 解析:此题主要考察孩子是否能按照题目给出的顺序求解. 饭碗个数:6个;菜碗个数:6÷2=3 (个);汤碗个数:6÷3=2(个) 总共需要 6+3+2=11 个碗. 4. 换啤酒问题 【例】:同学们在秋游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位爷爷在买桃子. 每个桃子 2 元钱, 3 个桃核 可以换 1 个桃子. 同学们身上只有 22 元钱. 他们最多可以吃多少个桃子呢?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教案

生活中的趣味数学 今天我主要来讲一讲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的几个趣味问题: 缪勒--莱耶错觉 看看上面的带箭头的两条直线,猜猜看哪条更长? 是上面那条吗? 错了!其实它们一样长. 这就是有名的缪勒--莱耶错觉,也叫箭形错觉。它是指两条长度相等的直线,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外的两条斜线,另一条直线的两端加上向内的两条斜线,则前者会显得比后者长得多。现在明白了吗? 大金字塔之谜 墨西哥、希腊、苏丹等国都有金字塔,但名声最为显赫的是埃及的金字塔。埃及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埃及国家的象征,是埃及人民的骄傲。金字塔,阿拉伯文意为"方锥体",它是一种方底,尖顶的石砌建筑物,是古代埃及埋葬国王、王后或王室其他成员的陵墓。它既不是金子做的,也不是我们通常所见的宝塔形。是由于它规模宏大,从四面看都呈等腰三角形,很像汉语中的"金"字,故中文形象地把它译为"金字塔"。埃及迄今发现的金字塔共约八十座,其中最大的是以高耸巍峨而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胡夫大金字塔。在1889年巴黎埃菲尔铁塔落成前的四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胡夫大金字塔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据一位名叫彼得的英国考古学者估计,胡夫大金字塔大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外层石块约115000块,平均每块重2.5吨,像一辆小汽车那样大,而大的甚至超过15吨。假如把这些石块凿成平均一立方英尺的小块,把它们沿赤道排成一行,其长度相当于赤道周长的三分之二。1789年拿破仑入侵埃及时,于当年7月21日在金字塔地区与土耳其和埃及军队发生了一次激战,战后他观察了胡夫金字塔。据说他对塔的规模之大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估算,如果把胡夫金字塔和与它相距不远胡夫的儿子哈夫拉和孙子孟卡乌拉的金字塔的石块加在一起,可以砌一条三米高、一米厚的石墙沿着国界把整个法国围成一圈。在四千多年前生产工具很落后的中古时代,埃及人是怎样采集、搬运数量如此之多,每块又如此之重的巨石垒成如此宏伟的大金字塔,仍是十分难解的谜。 胡夫大金字塔底边原长230米,由于塔的外层石灰石脱落,现在底边减短为227米。塔原高146.5米,经风化腐蚀,现降至137米。塔的底角为51°51′。整个金字塔建筑在一块巨大的凸形岩石上,占地约52900平方米,体积约260万立方米。它的四边正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英国《伦敦观察家报》有一位编辑名叫约翰·泰勒,是天文学和数学的业余爱好者。他曾根据文献资料中提供的数据对大金字塔进行了研究。经过计算,他发现胡夫大金字塔令人难以置信地包含着许多数学上的原理。他首先注意到胡夫大金字塔底角不是60°而是51°51′,从而发现每壁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高度的平方。另外,塔高与塔基周长的比就是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因而,用塔高来除底边的2倍,即可求得圆周率。泰勒认为这个比例绝不是偶然的,它证明了古埃及人已经知道地球是圆形的,还知道地球半径与周长之比。泰勒还借助文献资料中的数据研究古埃及人建金字塔时使用何种长度单位。当他把塔基的周长以英寸为单位时,由此他想到:英制长度单位与古埃及人使用的长度单位是否有一定关系?泰勒的观念受到了英国数学家查尔斯·皮奇·史密斯教授的支持。1864年史密斯实地考查胡夫大金字塔后声称他发现了大金字塔更多的数学上的奥秘。例如,塔高乘以109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大金字塔不仅包含着长度的单位,还包含着计算时间的单位:塔

生活中的数学论文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数学教学就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当我打开一年级的数学课本时,给我的印象好像一本童话书一样漂亮,每一课的内容,都有一个场景故事表现出来,把数学知识融入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与学生身边的生活联系较为密切。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大部分都受到学前教育,在生活中也学到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知识,所以他们对数学并不是一无所知。我在第一单元实际数学教学中,尝试如何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学习认 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让学生体会到身边有数学 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第一单元《快乐的校园》之前,我先带领 学生熟悉美丽如画的校园和参与各种课内外活动,让学生体验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尔喜欢即将开始的校园生活。教授信息窗2《老鹰捉小鸡》这一课时,我把学生领到操场这个“大课堂”,实地做游戏组织教学活动。通过学生非常熟悉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来学习1—10数的认识。在游戏中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参加游戏?”“男同学有几人?”“女同学有几人?”等等,在数扎长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数的另一个含义——“序数”。整节

课,学生们“玩”的很开心,“大课堂”气氛很活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学习中 去,“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使学生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借助生活经验,学会探索解决数学问题 学生的学前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是依赖于实际生活实践,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的到的现实。生活中的 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有助于引导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也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画面,让数学贴近生活,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数学问题:我在信息窗1《科技小组活动》的教学中,学生在解决红点标示的问题“天上有几架飞 机?”时,引导学生去看一看数一数,让学生充分利用情境图中的信息体会1-10各数的意义,再联系生活,广泛选取学生身边生活中非常熟悉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如“我们的教室有几扇窗?几盏灯?教室门前有几棵树?”“你家里有几口人?你有几只铅 笔,,”等等。在教学中我注意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提出数学问题,为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探索新知识的依托,使学生学会借助生活经验思考探索问题。

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技巧

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技巧 发表时间:2019-09-05T15:20:08.26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7月4期作者:魏红 [导读] 本文从“在问题情境中寻求数学问题、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魏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7团中学新疆昭苏 835600) 摘要:数学和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教学中应该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本文从“在问题情境中寻求数学问题、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在生活情景中解决数学问题”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关键词:问题情境;数学问题;生活问题;数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7-168-01 学数学的目的是什么?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去应用,就是人们用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相关的计算得出你要付出多少钱或要找回多少钱;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搞设计、计算需要多少材料、多少投资;做件衣服需要多少布料......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问题就是从生活中产生的,最后又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为数学的抽象性,使许多同学一说数学就“头痛”,不喜欢数学,觉得数学枯燥无味,与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系,更不知道如何把它应用到生产、生活当中。要改变这个现况,就必须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去学习数学、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体验到数学的魅力。这样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引进课堂,从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知识,反过来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去。 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呢? 1、在生活中感受数学问题 有一位名人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的探求真理的欲望。只有产生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创设情境又是产生兴趣的前提。由此可见,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每个公民在实际生活中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数学学习是具备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必由之路。所以数学教学必须开放原来那“封闭”的小教室,把实际生活中的活生生的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课堂上来。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既要让学生感觉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这样既使学生有可能去思考和探索,又时时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识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未知、欲罢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好奇心、探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如在教学“四边形”这一节内容之前,先让学生回家看看家里的家具都是什么形状?如:吃饭的桌子,写字的台子……等等,第二天在课堂上汇报;再让学生看一幅体育运动场的情景,让他们找找都有哪些图形?什么图形最多?发现其中四边形最多,那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呢?接着让学生从卡片中的各种图形中找出四边形并涂上颜色。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的灌输,每一位同学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找、参与说,学习热情很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 2、从实践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认识现实问题和数学问题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中,教师还应尽量的为学生创造运用知识进行实践操作的机会,引发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例如在教学“测量”一节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份作业:让学生先回家量出下列物品的长度,填在下表中,再自己提出三个数学问题,后解答。 卧室长桌子高钢笔长床长铅笔长门高小刀长 这份作业的解答,只有先通过测量得出数据,否则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中通过设计深入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才能,进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同时,结合生活的实践性练习,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可以全方位衡量学生的学习,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等。 再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应用(四)》(利率与利息)这一节时,我先利用活动课带学生到附近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并要求记下银行的利率。望着银行里滚动的大屏幕,同学们兴奋了: “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利率会不同啊?”“我300元存一年有多少利息呀?”“我存三年呢?”问题一个接一个…… 然后就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预习新课,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提高学习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数学的学习积极性都十分重要。 3、在生活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选择一定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抽象出算式,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结果。 如在教学一年级“9加几”——“有几瓶牛奶”这节内容时,我们是这样处理的:以学生非常喜欢和熟悉的形式呈现,首先让学生在家里收集牛奶瓶(第二天上课做学具),想想你每天喝几瓶牛奶?一个星期喝多少瓶?是怎么算来的?再编一个小故事,让学生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提出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教师尊重学生发现的方法和自己的选择,鼓励学生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情绪高涨,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情感、态度得到了充分发挥。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在这方面,我受益良多,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得非常浓厚,改变了以往一说数学就“头痛”的被动的学习局面,学生在思想上有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和我喜欢学”质的飞跃,我的教学工作也因此变得很顺利,工作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新《课标》也给我们明确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购物问题

生活中的数学——购物问题 1. 一件商品随季节变化降价出售,如果按现价降价10%,仍可获利180元,如果降价20%就要亏损240元,这种商品的进价是多少元? 2. 某商品价格因市场变化而降价,当初按盈利27%定价,卖出时如果比原价便宜4元,则仍可赚钱25%,求原价是多少元? 3. 甲、乙两店都经营同样的某种商品,甲店先涨价10%后,又降价10%;乙店先涨价15%后,又降价15%。此时,哪个店的售价高些? 4. 某种型号的彩电不含税的价格为3200元,购买时应按17%的税率交纳增值税。这种型号的彩电含增值税的价格为多少元?(注: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 5. 小玲家买了一台售价3276元的冰箱,其中含增值税(税率为17%)。问:这台冰箱的增值税是多少元?(注:不含税价格=含税价格÷(1+增值税税率)。) 6. 某种商品的利润率是20%。如果进货价降低20%,售出价保持不变,那么利润率将提高百分之几? 7. 某种商品由于进货价降低了15%,使得利润率提高了21%。求现在的利润率。 8. 甲、乙、丙三人一起买了八个面包平分着吃,甲拿出五个面包的钱,乙付了三个面包的钱,丙没带钱,等吃完后一算,丙应该拿出四角钱,问:甲应收回多少钱?(以分为单位) 9. 某商品按每个5元利润卖出4个的钱数,与按每个20元的利润卖出3个的钱数一样多,问商品的每个成本是多少? 10.一件衣服,第一天按原价出售,没人来买,第二天降价20%出售,仍无人问津,第三天再降价24元,终于售出。已知售出价格恰是原价的56%,那么原价是多少? 11.小明到商店买红、黑两种笔共66支.红笔每支定价5元.黑笔每支定价9元.由于买的数量较多,商店就给予优惠,红笔按定价85%付钱,黑笔按定价80%付钱,如果他付的钱比按定价少付了18%.那么他买了红笔多少支?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而生活问题又可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方说小朋友在打扑克时快算二十四、数学填框游戏,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 现实生活中,购物、估算、计算时间、确定位置和买卖股票等等都与数学有关。无论人们从事什么职业,都不同程度地会用到数学的知识与技能以及数学的思考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这种需要更是与日俱增。无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天气预报、储蓄、市场调查与预测,还是基因图谱的分析、工程设计、信息编码、质量监测等等,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而且,数学是和语言一样的一种工具,具有国际通用性。 一个对生活有计划的人,都会对一天的事情进行一下比较简单的计划,一天中要干哪些事情,需要什么时间完成,这一天的预算支出、收入各多少;有了一个初步的打算以后,便开始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实施;一天的工作进行中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计算、预算即数学。一天的工作结束后,接下来的是对这一天进行的小结,小结也是通过一个一个的数学运算进行的,运算的结果是一个个比较直观的数字。 在一年要结束的时候,商人在谈论中说我这一年的收入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怎么样;农民也在谈论这一年中收入多少粮食;工人也在谈论在这一年的收入与支出是否相当,有多少存款;军人谈论这一年中训练成绩如何,提高了多少成绩;而学生的学习成绩则是对一位教师一年来辛苦工作的衡量标准;单位也在做这样那样的总结。一年的结束是这样的,下一年的开始同样也要有一个预算;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一个阶段人们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等等,都在用数学的方法对他们在不同时间、地点、空间、人员、事务等等上做一定的运算后,得出一个直观的数字标示量,作为一个目标、结论、预算、程度等等。 在七年级我们学了一元一次不等式,那么如何用他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呢?在这里就列举一题。 问:把一篮苹果分给几个学生,如果每人分4个,那么剩下9个;如果每人分6个,那么最后一个学生分得的苹果将少于3个。学生的人数和苹果的数量分别是多少?

高中数学高二数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学教案

高二数学选修2-2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2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问题,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提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导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优化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优化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导数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这一节,我们利用导数,解决一些生活中的优化问题. 二.新课讲授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要是解决有关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几何有关的最值问题;2、与物理学有关的最值问题;3、与利润及其成本有关的最值问题;4、效率最值问题。 解决优化问题的方法:首先是需要分析问题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并确定函数的定义域,通过创造在闭区间内求函数取值的情境,即核心问题是建立适当的函数关系。再通过研究相应函数的性质,提出优化方案,使问题得以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导数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利用导数解决优化问题的基本思路: 三.典例分析 例1.汽油的使用效率何时最高 我们知道,汽油的消耗量w(单位:L)与汽车的速度v(单位:km/h)之间有一定的关系,汽油的消耗量w是汽车速度v的函数.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是不是汽车的速度越快,汽车的消耗量越大? (2)“汽油的使用率最高”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研究汽油的使用效率(单位:L/m)就是研究秋游消耗量与汽车行驶路程的比值.如果

用G 表示每千米平均的汽油消耗量,那么w G s =,其中,w 表示汽油消耗量(单位:L ),s 表示汽油行驶的路程(单位:km ).这样,求“每千米路程的汽油消耗量最少”,就是求G 的最小值的问题. 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 人们发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汽油平均消耗率g (即每小时的汽油消耗量,单位:L/h )与汽车行驶的 平均速度v (单位:km/h )之间有 如图所示的函数关系()g f v =. 从图中不能直接解决汽油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将问题转化为汽油平均消耗率g (即每小时的汽油消耗量,单位:L/h )与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v (单位:km/h )之间关系的问题,然后利用图像中的数据信息,解决汽油使用效率最高的问题. 解:因为 w w g t G s s v t === 这样,问题就转化为求g v 的最小值.从图象上看,g v 表示经过原点与曲线上点的直线的斜率.进一步发现,当直线与曲线相切时,其斜率最小.在此切点处速度约为90/km h . 因此,当汽车行驶距离一定时,要使汽油的使用效率最高,即每千米的汽油消耗量最小,此时 的车速约为90/km h .从数值上看,每千米的耗油量就是图中切线的斜率,即()90f ',约为 L . 例2.磁盘的最大存储量问题 计算机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磁盘是带有磁性介质的圆盘,并有操作系统将其格式化成磁道和扇区。磁道是指不同半径所构成的同心轨道,扇区是指被同心角分割所成的扇形区域。磁道上的定长弧段可作为基本存储单元,根据其磁化与否可分别记录数据0或1,这个基本单元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最新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

生活中的数学小知识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地方用到数学的知识,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 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现实生活中,数学游戏也有很多,比方说小朋友在打扑克时快算二十四、数学填框游戏,就连赵本山的小品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数学游戏。如“树上七个猴,地上一个猴,一共几个猴。”等等生活中的例

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范文

巧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 一、以题引思——每一道数学题都可能是一个有趣的生活问题。 案例——有一次,我解了这样一道题:妈妈要买5kg大米,但没有秤,她只有能装12kg和7kg的两个桶,你有什么办法?如果要买10kg可以怎么买?用12kg和7kg的桶可以买多少不同斤两的米呢? 我的解答——第一问:12-7=5(kg),答(略) 第二问:(12-7)*2=10(kg),答(略) 第三问:除了可以买5kg、10kg的米,还可以买12kg,12+7=19(kg),12*2=24(kg)或12*3=36(kg)……,7*2=14(kg)或7*3=21(kg)……,(12+7)*2=38(kg)或(12+7)*3=57(kg)……,(12-7)*3=15(kg)…… 我的发现:没有用秤称,照样能够量出米的很多不同重量,妈妈启发:“学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身边有很多东西可以拿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我欣喜的说:“是的,我们可以用尺子测量桌子,还可以用绳子、手、铅笔盒、图本好多东西来测量桌子的。”于是我和妈妈讨论,找到了不少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东西,有体积标注的密封盒,标有ml的饮料瓶…… 二、借题推思——每一个生活问题都能变成是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 因为还没有学过体积的知识,我和妈妈就拿出我夏天玩水用的不同ml标注的饮料瓶、罐,这些瓶瓶罐罐有500ml的,有250ml的,有220ml的,有300ml 的,有120ml的,还有100ml的,那么多的不同的ml种类,不是也可以用来解决许多关于生活当中液体刻度问题吗?于是我们各自给对方出题,用这些饮料瓶、罐来做起了解题游戏: 文:我要称200ml的水,只有500ml和100ml的容器,可以怎么做? 妈:500-100*3=200(ml),答(略)。 妈:我要称80ml的油,可以用上面的哪两个饮料瓶帮忙? 文:300-220=80(ml),答(略)。 文:我要称30ml的有,可以用上面哪两个饮料瓶帮忙? 妈:250-220=30(ml),答(略)。 妈:用250ml,220ml,100ml可以称出哪些不同容量的饮料呢? 文:250ml,220ml,100ml,250+220+100=570(ml),

从生活中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从生活中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是息息相关。所以教学数学,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去想,老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创设情境,让学生情不自禁的走入题目当中,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猜测、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轻易的解决数学问题。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作为数学老师,不能只让学生学会做各种各样的“习题”,也要让学生通过学数学体会到一种知识,并且从生活中去体会一种数学思想。倒如在我们在《三角形》中,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自行车车架,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目的是了解常见的自行车,然后引出三角形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看见电线杆的支架或者是用竹子围菜园搭成的支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最容易遇见的事情。如果在学习当中遇到了,学生就很容易联想到生活当中去,这样学得容易,记得也容易。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让学生很清晰的记住了内容要点,让学生知道,原来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的举趣。也大大的提高了效率。 二、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了解数学,不断的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操作。自己去摸索问题,发现问题,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例如在《小数的性质》一课时,教师通常利用手中的教具,一张长方形的纸,告诉学生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同样大的长方形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10份用小数表示是多少?0.1和0.10什么关系?学生们在教师的步步带领下,学习了概念。遇到这样的一种数学问题。有些学生

就会很感兴趣。自己都会动手拿出纸来动手。又如到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时,可以先写出几组数据。4、4、8厘米,5、6、7厘米,3、6、10厘米。然后自己拿出尺来分别量取木条长度,然后再通过动手摆。学生很容易会看出第一种和第三种是不可能摆得成三角形的。一个简单的动手操作例子,就会让学生铭记于心。或者通过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先让学生随便画一个三角形,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给剪下来。再分别把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一起。学生会发现三个角是构成了一个平角,或者是三个角刚构成一条直线,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所以让学生不同的角度去想问题,再加上动手操作,课程所提倡和鼓励的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了学生的选择,让学生自己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价值和数学的乐趣。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调动所有感官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学生充分自由探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总之,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在探讨,尝试慢慢发现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问题解决意识的提高与发展。如在上《植树问题》时,在上课开始时,让同桌玩“出手指游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让学生伸出双手张开手指,你看到数学了吗?看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到了5个手指头,”有的说“我看到了4个间隔”。

【强烈推荐】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检测题 一、填空。18% 1、如果2X = Y 2 ,那么X 和Y 成( )关系;如果14X=Y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2、估计你的身高大约是( ),你现在所在教室黑板面积大约是( )。 3、一种产品的售价是100元,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这时的售价师99元。( )。 4、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把它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按糖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 )%;现有糖50克,可配制这种糖水( )克。 二、操作和计算 16% 1、量量、算算、画画。(下图是缙云县老城区的示意图,取整厘米数。) (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 边大约 米处; (2)缙云实验小学在东北边,与正北成40°夹角,离十字街300米处,请用“·”在图中画出“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

(3)十字街东边300米处是寺后路,它与复兴街平行,在图中画线表示寺后路。 2、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3、分别过P 点画出线段OA 和OB 的平 行线与垂线。 三、综合运用 76% 1、一种液体饮料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从外面量盒子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盒面注明“净含量:240毫升”。请分析该项说明是否存在虚假。8% 2、有60吨沙子准备运到建筑工地,小王和大刘都想承运这项任务。 小王:我有一辆载重6吨的大卡车,每次运费120元.如果这堆沙子全部由我运,运费打九折。 大刘:我有一辆载重4吨的小卡车,每次运费85元.如果这堆沙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八折。你认为给谁承运最合适,为什么? 8% O A B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