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7五年高考真题矛盾观与创新意识

教研活动:

唯物辩证法——矛盾与创新

高二政治主讲人:孟姗

考纲要求: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

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3)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4)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

1.(2017年全国高考全国2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胸怀科技报国的梦想,奋战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称为创新中国的科技领航者。潘建伟率领科研团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使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从跟随者变成世界的领跑者;王晓东对乙肝病毒的新发现,为未来相关药物研发打开新大门;赖远明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破解青藏铁路修建中冻土如何“保冷”这一被称为“无法攻克的世界性难题” ;鲁先平历经14 年创新创业成功研制中国首个用于治疗淋巴癌的原创化学药“西达本胺” ,在这一领域实现与国际先进水平并跑和部分领跑 ........... 他们的创新实践是以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诠释。鲁先平将原创新药的研发形容为“走钢丝” 。潘建伟说:“科学研究一定不能惧怕失败” 。王晓东将“不只是填补国内空白,而是获取人类知识的创新”作为自己的事业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赖远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须坚持” 概括他的创新经验。

(1)运用“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12 分)

【答案】(1)辩证法对现存在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按其本质

来说,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坚持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奋力创新的勇气;坚持不懈、攻坚克难的毅力;追求卓越和完美的精神。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主要观点是辩证法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因此回答分析科技领航者实现科技创新的主要原因,主要应从科技工作者具有批判精神、革命精神、创新精神的角度展开进行回答。

2.(2016 年全国高考江苏卷34). 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

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

口碑”。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6分)

【答案】(2)“叫座”与“叫好”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叫座”固然重要,但离开“叫好”,“叫座”将不能持续,好电影应该既“叫座”又“叫好”。在“叫座”与“叫好”两个

方面中,“叫好”体现了电影的艺术性与思想性,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题中观点不

仅割裂了矛盾双方的依存关系,也颠倒了主次。我们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解析】

(2>題目已经限制了用戕矛盾的观点匕矛眉的观点.有:矛号的含义、矛詹的基本属性\矛盾笊普遍咗、特姝性、予盾的普遍性和特眛性、壬;欠矛看矛盾的壬々方圃。本题是评析题,更用錦证欄塢来看亀由此可以确定要用矛盾的含义‘即矛盾就杲对立统一,电気既要“叫座”也要仲H好&“叫座"§仲彳奸” 这是利S的两八方面,那么还墓涉眨矛盾的主次方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严H好”起主导作用』不能不分主决

【考点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矛盾观

【名师点睛】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XX和XX之间的关系一般采取如下的答题步骤:

①原理内容(对立统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②具体关系(具体表述二者的相互作用、

相互制约、相互影响):③如何做(结合材料分析关系;提出做法:两者并重,既要.......... 又

要……)。

3. (2016年全国高考全国3卷39)

2013 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坦县十八洞村考察扶贫工作,首次提出了“精

准扶贫“的重要思想和要求。

十八洞村是由4个寨子合并而成的贫困村,村民生活困难,观念相对保守,存在“等靠要“思想,同村不同心,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思想和要求,强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花坦县派出

所扶贫工作队进驻十八洞村,工作队和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办”道德讲堂”,评选明理尚德

星级示范户,组织参观考察和学习培训,培育村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活精准扶贫内生

动力;根据当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民族文化资源,精准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如猕猴桃种植、黄牛养殖、乡村旅游、劳务经济和苗绣;精准识别贫困人口542人,摸索出资金跟着穷

人走,穷人跟着能人(合作社)走,能人(合作社)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扶贫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3580元,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先后报道了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实施精准扶

贫方略”。

(1 )十八洞村扶贫实践是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的成功案例,运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12分)

【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十八洞村贯彻精准扶贫思想,结合当地实际,精神脱贫先行, 精准识别贫穷人口、精准选择和建设支柱产业,

取得显著扶贫成效;创造性地探索出精准抚

平宝贵经验,验证了精准扶贫思想的正确性,为其他地区精准扶贫提供重要借鉴。

【解析】

(1)本題考查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知识点,解答时注意哲学范围不要弄错。苜先先明确普遍性相特殊性的关系原理有哪些,其次再培合材W乍歆矛盾具有特殊性,墓求我f识休问题具体分析'十八癇村

采取的各项措施都是依据目身实帧情况制定的,符合等地实际。矛盾防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頂理,是关于食卿予JS问题的谓龍,要求持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解决十八间村的贫困问S5时,

既要道楠中央的统—指示,又副自躬商情况岀发,解决岂地斯冋眛结合材料与哲学原宦作窃卩可4

考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名师点睛】(1)主要是明确知识范围: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

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要求我们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抓好典型,总结经验,再推广

经验,做到了从特殊到普遍在从普遍到特殊。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扶贫就是区别不同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现状,采取不同的扶贫策

略。

4.(2016年全国高考浙江卷40).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

频道却

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

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

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

“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

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

(2)结合材料,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0

分)

【答案】(2)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

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

越来越高,既有探求、理解中国的兴趣,也有“唱衰”、“抹黑”中国的论调。面对这一矛盾

现象,如果不讲或讲不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论调“无语”或“失语”,就会被动挨骂,中国

的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反之,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让正确的声音盖过种种负面舆

论和奇谈怪论,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国家形象将得到

提升。

【解析】

<2》本題是普学题,已经给出了知识点師限制是択对立面相互辛部即世界上卄事辦E包含看既对立又

毓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篥常耐迺捋匕用这个知识点耒分析讲好中EI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耍性,即吩析讲好中国故事有什么好处,如果不应样做有卄么环处。狼E月显;讲好中国故事,能让世界人民正确认识中国,而如果面只枷黑我们的论阔不咋出回应.则令影响我圍的園际形熟所儿我们要讲好中国故氧辻舆论向肖祿们的方厨却t。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文化自信、对立面相互转化

【名师点睛】本题的选材很有深意。既巧妙的结合当前国际形势,又态度鲜明的表达了我们的立场。体现了命题人的用心良苦。文化创新和文化自信一直是文化生活的重点、难点和焦

点。文化的创新,特别如何弘扬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前文化工作的热点话题。文化

自信是对比于来势汹汹的西方霸权主义,西方的文化渗透无所不及。所以我们提出安全的新

理念“文化安全”,如何抵御外来文化破坏式的强力入侵。我们主张文化自信。所以文化自信是党十八大重点阐述的观点。二者的结合可谓合情合理。第二问用矛盾的观点论述必要性和重要性,二者是两个小问题。必要性强调原因,重要性侧重作用。原因和作用不能简单等同。其实细想,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二者本身都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为本题的创新点赞!

5.(2015年福建文综政治39)材料三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

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 展开讨论。

材料三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9分)

【答案】(3[①他们都坚持了两点论,都看到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开展经济合作,又要

开展文化交流;他们都坚持了重点论,观点一主张经济为重,观点二主张文化为重。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所坚持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解祈】

试题分桁:(3)本題考查知识明确具体,即两点论和重点讷?克一的方法,眸答时首夬回答两点论和重点谡旨射杲什么,然百绪合栩种的枚法进行分析1对于为什么会产生这腆点上曲牙歧』王要从党响认识空因秦等角捜般亍回答。

【考点定位】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

【名师点晴】本题以“一带一路”、福建自贸区建设为背景,考查哲学生活中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和论证探究问题的能力。

6.(2015年广东文综政治36)材料二广东某知名企业在创业之初,投资地产,走专业化经营发展道路。随着实力

不断提升,该企业步入成熟期,仍以地产为核心主业,逐步向文化旅游、日用消费品、体育产业、农业、乳业、畜牧业等领域扩展,走上了多元化经营发展道路。至2014年6月,改企业已发展成为一个以地产为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总资产达4217亿元。

(2)结合材料二,阐释该企业的发展历程所蕴涵的矛盾观。(12分)

【答案】(2)1.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关系的原理/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关系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坚持两点论反

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

4.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上述4点,每点总分各为3分,其中,原理2分,联系材料1分。

【解析】

试题分(2)本题知识限建明甜,题目类型條现类,间题常旬酿该企址的岌軽呼蕴含&WJS观* 解刪料,企业专业化经营翳刑卷营发展是对立绕—牆舫,二者既有同—性又有斗钏呛企业在不同的鑽时期采取的经营战B备不同,创址之初走专业优经营,企业步人咸购,走上梦元彳宦营,? 硏聃瞬她产为核4俐呀焉哉性与稼皑檎―‘迹入勰眠民仍以断访核卜咼寸问苴也领域扩展,体现王;欠矛盾的辩证貌一$企业1以1^为核心竟争力的综合性企业集团,1$ 观茅主;文方面的辩证缰一。

【考点定位】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主次矛盾的关

系、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第二问,哲学的题目分为两个层面,有的矛盾观点较为明显,容易得出,有的点容易混淆用错甚至是遗漏,像矛盾的对立统一、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只要稍加解读材

料信息,很容易得出;而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很容易解读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

的特殊性,而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更是非常隐蔽,考生不容易,而且平时训练中学生很少会碰到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在同一个材料中出现,高考的强度压力下,学

生更是不敢赌这一把。

7.(2015年海南政治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具有数据体量大、类型多、处理快、价值高等特征。人们借助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多视角、全方位挖掘数据,梳理、分析相关信息,为生产生活服务。

大数据正在成为政府改革和转型的技术支撑,甲市民政局用大数据核对17.4万保障房

申请户的户籍人口、住房等海量信息,很快检出1.7万不符合条件的申请户。乙市整合卫星、气象、交通、市政等方面的信息数据,合理调配公安、消防、城管等方面的力量,协同应对一场百年未遇的台风和暴雨,避免了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2)大数据促进了认识的发展,运用创新推动思维发展的哲学知识加以说明。(8分)

【答案】(2)思维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实践方式决定的,实践创新推动思维方式的

变革。(3分)大数据的运用创新了处理数据信息的方式方法,推动了思维方式的发展;(2

分)新的认识工具的运用,拓展了认识的对象,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和水平。(3分)

瞬析】

试軀分析:(2)解决本题的关锂罡苗題,苜先重i殳问,确定湮论分析角度是认说的发屣和创新的作网,此回吃谍本相关知识,可以考虑认识工具有利于提高人的思维水平;思维方式蒯底由实践决走的沪M 次审读材料,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联系丈数為处理数抿信息的方式牍考虑対人们患维方式的影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发展、创新的知识。

【名师点睛】(2)本题考查的角度非常明确,就是创新的作用,而且从认识的发展、创新对

思维的影响等角度设问。所以可以首先回忆课本基础知识,把握课本知识的关键句。其次要注意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主要围绕大数据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8.(2015年安徽文综政治38)材料三工匠精神筑梦中国制造“互联网+”激活中国制造

当前,中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亟需实现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升

级。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与现代制造业深度融合,促使中国制造包含更多中国创造元素,实现制造业

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8分)

【答案】(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突破

旧的发展模式,提出和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注重研究

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积极利用互联网+

提升创造力,建设制造强国。

试题分析:(3)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说明材料三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

识”的,属于如何体现类的解答题。考生可以从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本质、辩证法的革

命批判精神的要求等角度进行分析说明即可。

【考点定位】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名师点睛】体现类的解答题,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

“怎样体现” “如何体现”等字眼, “体现类”题的设问方式通常为“分析XX体现的XX道理、”“分析XX是怎样体现XX道理的”、

“分析XX是如何做到XX (理论化)要求的”的标志性字眼。“体现类”题对考生的要求是:

抽象出设问指定的材料内容所联系的理论知识,实现材料内容与相关知识的正确联结,并将

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解答这类题目可采用“定点一透联一作答”的三步解答法,具体

的解题思路是定点、透联、作答。

9.(2015年上海政治3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开始实施,2015年4月国务院发

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水十条”明确将治理污染物排放问题提升到“国家水安全”的高度,同时提出要节约

用水和保障水生态系统平衡。因为保护水资源涉及生产生活用水供给、治理污染物排放和维

持生态系统平衡等三个问题,他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前,水环境能够承载的污染排放

容量已接近极限,污染物排放已严重影响生产生活用水的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平衡。治理污染物排放成为我国水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

(2)从辩证法角度,概括当前我国水污染防治运用的方法论。(限答一个)(5分)

【答案】(2)评分量表:

评分观察行为特征:分析资料(社会现象)包含的层次并运用哲学基本概念、原理加以解释; 建立层次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