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种质资源

果树种质资源
果树种质资源

果树资源与利用

一、基本概念

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种质库:又叫基因库,是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是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

的。通常指为开展利用果树种质资源而专门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

3.果树种质资源:是指果树种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存在状况。

4.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

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5.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

6.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

资源。

7.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

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8.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9.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果树。

10.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就是建立以种和品种为单位的种质资源名录或记载项目规范。

11.实生核桃:指采用种子繁殖所生产的核桃坚果。

12.出仁率:核仁重占坚果重的比率。

1. 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的载体。

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另一方面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种质可以是种内一个群体基因的总称,也可以是一个植株或是某个器官——如根、块茎、胚芽组织以及花粉、细胞,甚至可以是染色体的核酸片段。种质资源的丰度是通过其遗传多样性来衡量的。

一种栽培植物的种质资源包括:主栽品种、地方品种、野生种、近缘野生种、育种材料。

2. 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

1)起源与分布:即研究现代果树的原生地及其古今分布范围。对于果树种质资源的引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演化与传播:包括研究过去野生种演变为当今栽培果树的过程,以及野生果树种类之间的进化关系等。牵涉到资源的进一步分类等问题。

3)资源的分类:是按照某种属性对不同果树资源进行一定的分类处理,是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的开始。

4)收集与保存:有效地收集与保存已有的果树种质资源,不但可以防止种质流失,而且有利于集中研究和利用。收集包括收集对象的选择和收集时期;保存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

5)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评价是利用的基础,同时本身又对资源的收集保存起着一定的反馈指导作用。利用是资源研究的最终目标。

3. 果树资源的研究方法

1)历史考古法;2)资源调查法;3)观察记载法(度量法、比重法、归类法);4)试验法(田间试验、实验室试验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

第一节果树的起源

一、果树起源论

1.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指出,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现代栽培植物是古代野生植物经人

工选择栽培,发生深刻变化而来,为研究起源指明了方向,即从野生种类,探寻栽培植物的起源。

2.果树起源中心论: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考源》指出栽培植物应有起源中心,瓦维洛夫把德坎道尔、

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方法与学说融为一体,提出了著名的植物八大起源中心或基因中心理论。茹可夫斯基《栽培植物及其演变中心辞典》,总结了世界各国学者考究、发现和报道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并按科、属、种拉丁名名称的字母排序。

第二节果树的演化

一、果树演化的动力

1. 演化的内部原因

现代遗传学及其它生物科学证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所有变异都有其自身的遗传因素(如基因重组、突变等),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光、温、水、土壤、生物等),这些使得生物的变异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正是这些变异为物种的发生和演化提供了先决条件。

2. 演化的外部原因

选择力的存在。所谓选择,就是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有利或不利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劣汰良留。这种选择是通过自然力和人工活动实现的。由此可以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自然选择在生物发生以来一直悄无声迹地进行着,推动着生物不断向前进化发展。而人工选择,则是人类文明出现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与自然选择相比,其历史短暂。但是人工选择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进化速度快。通过选择活动,形成了当今数以千计的果树品种,使果树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

二、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

1. 果树的人工选择类型:适应性选择和非适应性选择

2. 人工选择的原理(1)达尔文学说(2)气候相似论(3)生态历史论

果树人工选择的反应:适应性选择:1. 增加了属体抗性能力2. 改变了光周期的反应控制3. 改变授粉方式 4. 改变了植物生命周期。非适应性选择:1. 经济性状①果实性状:大小,外观,品质,风味,核的有无等等;②生育期:结果早晚,果实成熟早晚等等;③丰产性。2. 农艺性状:株型(苹果中矮化与乔化之分),开花结果习性,繁殖特性,修剪反应等。

第三节果树的传播

一、果树传播的特点

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

二、果树传播的作用及其影响

通过果树的引种和传播,使世界各地都能分享到全人类劳动和智慧的果实。另外,它还可以改变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如起源中心在东南亚的香蕉,却成为目前南美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起源中心在巴西的凤梨,世界生产中心却移到了夏威夷;起源于我国的猕猴桃,却富庶了新西兰。

果树传播功不可没,但是传播过程也有其副作用的发生。如可以造成种质资源的丢失,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引种过程中,存在着选择的“片面性”,使某些类型遭到遗弃。还有新引类型对当地品种类型的排挤,也使种质遭受损失。果树的引种传播,还会妨碍某些果树种类的开发利用。果树的引种传播,往往导致某种病虫害迅速发生,猝不及防。

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和方法

(一)考察前的准备;(二)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三)植被考察;(四)果树概况考察(五)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六)果树种质资源考察记载项目表1. 整体概况:2. 植株情况:3. 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主要物候期、适应性与抗逆性。4. 经济性状和利用价值:包括产量、品质、用途、贮运性及潜在利用价值。5. 品种和种类的评价:包括优缺点和发展前途。

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

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一般原则:(1)根据需要和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种质资源。(2)对需要的种质资源要采用一切必要途径进行收集。(3)种苗的收集要遵循种苗的调拨制度。(检疫)(4)由近及远,从本地到外地,根据需要先后进行。(5)收集时要做到细致周到,清楚无误,分好类。

(一)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三)外地种质资源的收集

第三节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

三、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

1.就地保存: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果树种质资源。就地保存的方法有建立(果树)自然保护区、人为圈护栽培果树的珍贵的古树和稀有良株等。

2.迁地保存: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

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迁地保存的方法是建立诸如果树种质资源圃、种质库、原始材料圃、品种园、母本园等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的栽植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圃地。

3.离体保存: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或器官来保存

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方法有种子保存、花粉保存、营养体保存、分生组织保存等。

四、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法

1. 栽植保存:即将整个果树植株在原地(就地保存)或迁移栽植到一定的圃地(迁地保存)中保存的方法。栽植保存是目前最常用、最可靠的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2. 种子保存:即在适宜条件下,用果树植物的种子来作为保存其种质的材料。种子保存简便易行,经济实用。

3. 花粉保存:即在适宜条件下,以果树植物的花粉作为保存其种质的材料来加以保存的方法。花粉保存经济、简便,尤其在果树品种改良方面有特殊意义。

4. 营养体保存:休眠期的果树枝条或插穗在低温保湿(-2~2℃,相对湿度96%-98%)条件下可以短期贮藏,避免营养体失水,并延长休眠期,保证再生长的适宜生理状态。在一定条件(如低温保湿、液态冷冻)下有选择地长期(至少10年)保存经过很好鉴定、保持遗传完整行材料的场所称为营养系库。营养体保存或营养系库是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理想方法,其经济简便,更重要的是保存的种质具有个体的全部遗传特性。但该法目前因技术原因尚未达到实用阶段。

5. 分生组织保存:应用组织培养技术,对果树植物的分生组织进行繁殖保存,以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分生组织保存具有占空间少、存份数多、维持费用低、繁殖速度快、可育无病毒材料、繁殖材料能表现出原品种或种质的遗传特性等优点,因而是理想的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方法。

果树种植资源圃保存、种子保存、原生境保存、组织培养保存、超低温保存、DNA水平保存

第三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和利用

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分类

果实构造分类: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聚复果类、荚果类、柑果类、荔果类

一、植物学分类

依据自然分类系统(或称系统发育分类)将果树植物分类,即按界、门、纲、亚纲、科、属、种的梯级结构顺次进行的分类体系。

二、园艺学分类

1. 园艺学分类的方法很多,最简单的是将果树分为水果和干(坚)果两大类。

2. 按叶生长分为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两类;

3. 按果树生长习性分为乔木果树、灌木果树、藤本果树和多年生草本果树四类;

4. 按果树植物适宜气候条件分为热带果树、亚热带果树和温带果树三类等等。

三、果树栽培学分类

果树栽培学上,根据果树的生物学特性相近似,栽培管理措施大体相似的原则分类,叶子生长期、果树生态适应性、果实构造。

落叶果树种类的栽培学分类:仁果类:苹果、梨、山楂、榅桲、木瓜等。核果类:桃、李、杏、梅、樱桃等。坚果类:核桃、扁桃、银杏、阿月浑子等。浆果类:树莓、醋栗、穗状醋栗等(灌木)无花果、石榴等(小乔木)葡萄、猕猴桃等(藤本)草莓(多年生草本)。柿枣类:柿、枣、酸枣、君迁子等。

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和研究

二、果树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和研究

原则:取样的代表性;取样的典型性;尽量减少环境误差;正确分析性状间的关系;先进技术和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

(一)果树种质资源的植物学性状鉴定、评价和研究

(二)果树种质资源农业性状的鉴定、评价和研究

1.果树种质资源的物候学

对落叶果树种质资源进行物候学鉴定、评价和研究,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在年复一年的果树生活史中,果树在一年四季中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如生长期和休眠期;另一个方面即果树的某一性状在年份中表现的具体日期,如绽叶期、花期、果实成熟期和采收期、落叶期等。

2.果树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

果树种质资源的产量性状出了丰产性外,还包括稳产性、早果性、产量构成因素(如结果枝百分率、果枝结实数、单果重等)以及产量形成和持续的经济寿命等性状。

3.果树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

果树种质资源的品质性状包括外观品质(果形、果个、果面、果色果个匀称度和果实的外观新鲜度等)、鲜食品质(汁液、果肉质地、可食部分比例、果实香味或异味、糖酸含量及比例、单宁、石细胞等)、加工品质(制罐、干、脯、汁、酒、浆、醋等)、营养品质、贮运品质及烹食品质等。

4.果树种质资源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果树种质资源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包含抗寒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碱性、抗病性、抗虫性、越冬性、耐热性、耐营养瘠薄性、耐湿性及耐(大气、地下水等)污染毒害性等。

5.果树种质资源的其他农业性状

如果树根系的固地性、采用嫁接繁殖时的亲和性、果树砧木或品种适于何种繁殖方式及其易繁性、砧木的矮化性或品种的紧凑性或短枝型性状等。

(三)果树种质资源的生物分类学、生态学、和遗传学性状的鉴定、评价和研究

第三节果树种质资源的利用

调查、收集、保存、鉴定研究、评价果树种质资源,进行果树种质资源学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果树育种通过可利用种质,为果树生产提供优良品种和砧木,并保持生物多样性。从用途上看,果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包括育种、生产(砧木、品种、鲜食、加工或特定用途)和观赏。从利用方式看,果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第四章仁果类果树

苹果属、梨属、山楂属、枇杷属、木瓜属、榅桲属的果实均为仁果。

第一节苹果

1.起源:苹果属植物原产并分布于欧、亚及北美三大洲。苹果属植物起源的确切时期还未定论,其起源中心亦因考究者与研究者的不同而有异。无疑,我国是苹果属植物的主要起源中心之一。李育农指出苹果属植物的原生种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形成该属植物起源的多基因中心。

2.传播:(1)中国:远在1400年以前,我国就盛行苹果栽培(绵苹果)。而西洋苹果或大苹果,即一般称的苹果,在我国栽培历史很短,迄今不过百余年的历史。全国以山东烟台栽培最早。(2)欧洲:苹果是欧洲最古老的栽培果树之一。也就是从16世纪起,生食苹果品种在英国等地得以兴起和发展,成为现代大苹果栽培的开端。而英国园艺学家Knight(1759-1838)则是现代苹果之父,是他首先开始通过杂交方法改良苹果品种,也使得果树育种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3. 苹果属植物的分类

阎振茏将我国原产的24种苹果属植物按其分类依据分为三组六系。

(1)真正苹果组:包括山定子系、苹果系和海棠系

(2)花楸苹果组:包括三叶海棠系、陇东海棠系和滇池海棠系。

(3)海棠组:内含台湾林檎和尖嘴林檎等两个种。

苹果属植物的分类至今尚未完满解决。生产上常用的三个种:A..苹果:包括道生苹果、乐园苹果、红肉苹果、垂枝苹果4个变种。B.花红:又名沙果、林檎。C.楸子:又名海棠果

4 苹果属植物的分布

1989年,李育农报道,世界上苹果属植物定有种名的有37-60种,其中24个种起源于中国,4-7种起源于北美,欧洲和高加索各有2-3种,中亚西亚有1-10种或变种,日本有4种。

二、苹果砧木资源

3. 苹果属矮化砧木资源:1)M系和MM系、EMLA系矮化砧木资源;2)渥太华系矮化砧木资源;3)MAC系矮化砧木资源;4)CG系矮化砧木资源;5)P系矮化砧木资源;6)B系矮化砧木资源;7)我国的矮化砧木资源:在我国丰富的苹果属及异属植物资源中,有很多具有矮化性状,可作为或试作为苹果矮化砧木。此外,山西省果树科学研究所从武乡海棠中选出了矮化性能很好的我国苹果属砧木资源SH系列,其中S20为矮化砧,S63为半矮化砧。

三、苹果属品种资源

苹果品种按成熟期分为下述三个类群(以我国华北地区成熟期为例):

1. 早熟品种:成熟期7月中旬至8月上旬,一般不耐贮藏,栽培数量少。

2. 中熟品种:成熟期8月中旬至9月中旬,耐贮性差,但略强于早熟品种,栽培数量也略多于早熟品种,但占苹果栽培品种和面积的比例也很少。

3. 晚熟品种:成熟期9月下旬至10月下旬或更迟,其果实耐贮性好,栽培品种和面积最大,为苹果栽培的主要品种类群。

在我国,苹果品种还可按成熟果实的果面色泽分为下列四个类群,包括:

1. 红色品种:果面全红,或条红、片红,在栽培苹果品种中数量最大。(红星、富士)

2. 黄色品种:成熟时果面呈现黄色,在栽培品种中占一定的数量。(金冠)

3. 绿色品种:成熟果实的果面呈绿色,在栽培品种中所占数量少于前两个类群。(澳洲青苹)

4. 锈色品种:成熟时因品种特性,果面布满锈层,在栽培品种中数量极少。

按成熟期分类:早熟品种:早捷、藤木1号、贝拉、丰艳、安娜等。中熟品种:霞艳、嘎拉、津轻及红津轻等。中晚熟品种:新红星、乔纳金及新乔纳金、王林等。晚熟品种:秦冠、富士等。

按倍性分类:二倍体品种:2n=34 绝大多数品种。三倍体品种:(伏花皮、大珊瑚、绯之衣、新金帅、乔纳金、陆奥、北斗、北海道9号、新乔纳金等)四倍体品种:皇家嘎啦

(二)苹果属主要的栽培品种资源

1. 短枝型品种:1)短枝红富士;2)新红星:红星芽变;3)金矮生:金冠芽变;4)首红:新红星芽变;5)超红:红星芽变品种;6)艳红:红星芽变;8)魁红:]顶红的枝条进行了γ射线的诱变处理,短枝型芽变;9)黄矮生:金冠芽变;10)丽红:由山西农业大学育成,亲本为红星×金矮生

2. 普通型品种:1)红富士:日本农林水产省果树试验场盛冈支场育成。亲本为国光×元帅;2)乔纳金(新乔纳金):美国纽约州农业试验站从金冠×红玉后代中选出。三倍体品种。新乔纳金是乔纳金在日本产生的浓红型芽变;3)北斗:日本育成的三倍体品种。亲本富士×陆奥;4)华冠:中国郑州果树所选育,亲本为金冠×富士;5)丹霞:山西省农科院果树所选育,为金冠实生后代;6)澳洲青苹:原产澳大利亚,为一偶然实生苗;7)陆奥: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选育,亲本为金冠×印度,三倍体品种;8)王林:日本福岛县从金冠实生苗中选出;9)嘎拉(新嘎拉):新西兰Kidd1939年育成,亲本为(红桔橙×元帅)×金冠;10)津轻(红津轻):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由金冠实生苗中选出;13)北海道9号:日本北海道中央农业试验场用富士×津轻杂交育成。

3. 三大主栽品种群及其谱系

1)元帅系:○1元帅(第一代)原产美国;○2第二——第五代品种:第二代品种:浓红型芽变红冠。着色好、条红型芽变品种红星。第三代品种:短枝型芽变新品种新红星。人们又陆续选出了矮红、矮壮、艳红、超红等十多个矮枝型芽变品种。第四代品种:代表品种为首红、魁红等十多个短枝型芽变品种。第五代品种:着色更早、色泽浓红、树体开张,半矮化短枝型五代品种,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管理方便,代表品种俄矮二号,矮鲜,华矮红。

元帅系列芽变品种:元帅(第一代)红星(第二代)新红星(第三代)首红、超红、魁红(第四代)矮鲜俄矮2号(第五代)

2)金冠系:○1金冠:19世纪末在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现,为偶然实生苗。○2金冠系短枝型品种:金矮生、黄矮生、矮金冠、纳吉特、弗拉贝格等。○3金冠系普通型品种:吉金,乔纳金(金冠×红玉),华冠(金冠×富士),丹霞、王林、津轻(金冠实生),奥扎克金,陆奥(金冠×印度),阳光,嘎拉,秦冠等。3)国光富士系

○1国光:原产美国弗吉尼亚州,系偶然实生苗,为一主栽老品种。

○2国光系统的优良品种:红国光、晋光、富士、红宝石、新国光、秀水国光等。

○3谱系图

第一代国光×元帅国光

↓有性杂交↓芽变选种

第二代晋光富士红宝石红国光、新国光(短枝型)

↓芽变选种秀水国光

第三代红富士

(普通型、短枝型共100多个单系)

B. 三倍体(卡蒂纳、富丽、赤龙、大绿、大珊珊、洛岛绿、陆奥、新金冠、乔金、新乔纳金、伏花皮、北斗、红珊珊、斯派金、阿堪、查登)

○2苹果生产上常用矮化砧综合性状:

山定子(抗寒力和越冬性极强,但不耐盐碱,土壤pH>7.6,叶片即黄化;中部或偏南果产区呈现“小脚”);西府海棠(观赏、加工蜜饯。耐早、较耐盐碱,可至pH8.6土壤;可适应多种土壤;但始果晚,抗寒性低于山定子);楸子(基本同西府海棠);新疆野苹果(与大多数品种亲和力强,长势旺);湖北海棠(类型多,耐旱、涝、盐碱能力差异明显)

第二节梨

一、梨属植物的起源、传播及分类和分布

(一)梨属植物的起源和传播

1.起源:蒲富慎研究并综合报道认为,梨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中国西部的山岳地带,由于山脉的地理隔离和气候生态条件的差异,梨属植物演化而分为东方梨系和西方梨系两大系统,同时形成了世界栽培梨的三大起源中心,即中国中心、中亚中心和西亚中心。

2. 传播

1)中国梨:我国约在2500年前的周秦时代,已经开始了梨的经济栽培。19世纪以来,我国梨虽然多次以接穗或苗木传到欧美各地,但终因食用习惯的原因,一直未能在当地推广发展,仅作为观赏花木而已。但是美国引入我国梨子梨、棠梨,改良西洋梨品种,从而有效地抑制了西洋梨火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东方梨系基本只种植于其原产地中国及日本和朝鲜。

2)西洋梨:在欧洲原生地,西洋梨为最古老果树之一,其栽培开始于有史以前。古希腊、罗马,西洋梨栽培。法国的气候最适宜西洋梨发育,故其栽培先于其它各国,品种改良的历史也较早。(二)梨属植物的分类和分布

1. 梨属植物的分类

目前,对梨属植物种的数量尚未完全确定。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蒲富慎综合梨属植物种的演化和生态地理条件,将世界梨属植物的30余种中的28种分为两个系四个种群,即西方梨系(包括欧洲种群、北非种群和西亚种群)和东方梨系(仅有一个东亚群种)。梨品种在世界上的分布也是以亚洲、欧洲为主,其次是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二、梨砧木资源

(一)梨属砧木资源

杜梨(P. betulaefolia Bge.):耐寒、耐早、耐涝力极强,抗砂和粘土,且具有很强的耐盐碱力。对梨衰退病、梨木虱和苹果蠧蛾抗力强,抗叶斑病、细菌性疮痂病、白粉病、梨叶疹壁虱和绵蚜,不抗根线虫病和火疫病。本种无栽培品种,野生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朝鲜和日本。为我国北方梨区的主要砧木,嫁接西洋梨、中国梨均易成活。

豆梨(P. calleryana Dcne.):为野生种,适应暖冬气候,对潮湿、砂土、粘土抗力均强,抗干旱、酸土,但抗寒力较差,不抗高pH,对腐烂病、火疫病、根线虫病、梨木虱、梨绵蚜和苹果蠹蛾抗力强,抗颈腐病、细菌性疮痂病、叶斑病和冠瘿病,不抗栎根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华南各省及越南等地,朝鲜、日本也有分布。我国南方多用本种作为砂梨的砧木,嫁接西洋梨亲和力也强。有人认为本种有好几个变种,似有选出矮化砧木的可能。

(二)梨的近缘植物

在实际当中应用最广的是榅桲。榅桲嫁接梨有矮化、早果、品质好、丰产等优点,但由于梨树种类和品种不同,嫁接后表现不一,我国的榅桲与西洋梨亲和力好,与新疆梨次之,白梨较差,砂梨最差。因此榅桲与中国梨嫁接要用西洋梨作中间砧。

三、梨品种资源

(一)各种优良品种

目前世界上主要梨品种绝大多数属于秋子梨、白梨、砂梨和西洋梨,此外还有部分是新疆梨、雪梨、褐梨等,这是梨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西洋梨系统:起源于欧洲和亚洲西部。西洋梨喜冷凉干燥气候,但不抗寒,一般只能耐-25℃低温。代表品种有巴梨、恩久、鲍斯克、伏茄梨、寇米斯、三季梨、康费仑梨、茄梨、克拉桑等。

2. 秋子梨系统:野生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前苏联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以及朝鲜等地。抗寒力强,可耐-52℃低温,是梨属植物最抗寒的种。代表品种有香水梨、满园香梨、八里香等。风味极佳的有京白梨和南果梨。

3. 白梨系统:形成于我国华北地区。耐寒性弱于秋子梨而强于砂梨,当最低温低于25℃时一般要发生冻害。代表品种有延边苹果梨、辽宁绥中秋白梨、河北定县鸭梨、赵县雪花梨、山东莱阳茌梨、栖霞大香水、黄县长把梨、四川金川鸡腿梨、金花梨、安徽砀山梨。

4. 砂梨系统:野生于我国长江流域,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广大地区,日本砂梨也属本种。代表品种有浙江义乌早三花、严州雪梨、福建政和大雪梨、广西灌阳雪梨、四川苍溪梨、云南呈贡宝珠梨、贵州威宁大黄梨;日本砂梨有太白、二十世纪、菊水、二宫白、新世纪、幸水、新水和丰水等。

5. 新疆梨系统:为西洋梨和白梨的种间杂交所形成的新种,分布于我国新疆、甘肃、青海一带。喜冷凉干燥,抗寒性较强,适应性广。代表品种有新疆库尔勒香梨,甘肃兰州花长把梨,青海贵德甜梨等。(二)我国栽培的优良梨品种或梨育种亲本

1. 巴梨(Bartlett 2n=34):英国品种,自然实生。是世界上栽培最广的西洋梨品种。适应性较强,喜肥沃砂壤土。抗寒力弱,在-25℃情况下受冻严重;抗病能力也弱,尤其易染腐烂病。抗风、抗黑星病和锈病的能力较强。

3. 苹果梨:原产于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果实大,果实呈不规整扁圆形,状似苹果。果实极耐贮藏,一般可贮至翌年5月。适应性强,较抗寒,能耐-30℃低温。抗旱及抗涝能力强,抗黑心病能力较强。但抗风、抗药力差,也易感染腐烂病。

4. 鸭梨:我国古老的品种,原产河北省。果实近短瓢形,果梗一侧常有状似鸭嘴的突起,并具锈块;果肉质细而脆;汁液极多,味淡甜,微有香气。果实较耐储藏。

5. 茌梨:又名慈梨、莱阳慈梨。原产于山东茌平、牟平和莱阳一带,是古老的优良品种之一。在山东栽培较多。果为不正纺锤形,肩部常一侧突起;果面粗糙,果梗很长。果实较耐储藏。适于砂壤土栽培,抗旱不抗涝,抗寒力弱,对黑心病、食心虫、药害和风害的抵抗力较弱。

6. 砀山酥梨:又名酥梨、砀山梨。原产于安徽砀山。适应性强,抗寒,抗病虫能力中等,对黑星病抵抗力较弱,但强于鸭梨。

7. 南果梨:原产辽宁鞍山,自然实生后代。果实小,圆形或扁圆形;果皮绿黄色,阳面有鲜红色晕;耐运输,但极不耐储藏,一般可储25天左右。适应性强,抗黑星病,抗寒力强,高接树-37℃时无冻害。

8.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原产于北京郊区,是较优良的品种之一。果实中等大,扁圆形,不耐储藏。适应性较强,喜冷凉、肥沃砂质地,抗寒力较强,抗风力强;黑星病和梨园蚧壳虫危害较重。

(二)梨种质资源的整理和研究

1. 产量和品质性状:1)果实性状的遗传规律;2)高产潜力:在西洋梨、白梨、砂梨中都有许多丰产的基因资源,砂梨的栽培种是一个对改进丰产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基因资源。3)对生理失调的反应及贮藏性能:苹果梨具有很好的贮藏特性,可贮藏一年而不腐烂,从而对改良梨的贮藏特性很有意义。4)梨童期的遗传:砂梨后代童期较短,白梨和西洋梨童期较长。

2. 抗性和适应性:一般梨对病虫害和环境胁迫的抵抗性和适应性,都受多基因控制,子代实生苗表现连续变异,这是由于基因加性互作效应的结果,与环境变化无关。

五、梨种质资源的利用

1. 直接利用:全世界各国现有的梨树主栽品种和砧木,绝大部分都是通过考察、搜集、引种并经适应性研究后或实生、芽变选育出来,以直接利用的方式用于生产的。

2. 间接利用:虽然传统的有性杂交和选育方法费时费力,但它仍然是基因改良,特别是那些遗传和生理机制知道很少或根本就不了解的复杂种质改良的有效方法。例如美国利用抗火疫病的砂梨与西洋梨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在30年代就育成了贵妃、康德等品种,不仅增强了抗病性,更适于加工制罐用。近年来利用秋子梨血统的实生株系与西洋梨杂交,获得抗病品种马格里斯、黎明等,品质、大小均上乘。我国也用杂交或实生选种等育成了早酥、锦丰、锦香、脆丰、苹香梨、大梨、黄脆梨、兴城一号等优良新品种,极大地丰富了梨的品种组成和种质库容。其中锦香(南果梨×巴梨)兼具秋子梨和西洋梨的风

味,能在辽西条件下安全越冬,并免患西洋梨在东北地区所具有的腐烂病。锦香梨的实生后代S1-S6树体紧凑矮壮,树高只相当于普通型的36.1%-54.0%,是十分宝贵的梨紧凑型种质资源。

白梨系统:鸭梨、雪花梨、酥梨、茌梨、苹果梨

砂梨系统:苍溪雪梨、宝珠梨、秋水、丰水、幸水

秋子梨系统:京白梨、南果梨、巴梨、伏茄梨

西洋梨系统:阿巴特

新疆梨系统:库尔勒香梨

新优品种:早酥、锦丰、晋酥梨、黄冠、西子绿、绿宝石、七月酥、早美酥、硕丰、雪芳、雪青

第三节其它仁果类果树

一、山楂(hawthorn, 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蔷薇科山楂属栽培种。山楂属植物起源于新生代第三纪早期,现存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亚热带(北纬30°~40°),分为欧洲与亚洲西部、亚洲东部、北美洲三个大陆地区,其中北美种类最多,欧亚大陆和地中海地区(西亚和北非)种类较少。中国山楂资源丰富,大山楂(晚熟品种占80%以上),其余为秋山楂(中熟品种)和伏山楂(早熟品种),共计约有50多个。在大山楂中,有多倍体品种如:金星、红瓢面球、敞口等;红肉优质品种有燕瓢红、滦红、西丰红等;Vc和总黄酮含量高的品种如:面楂、寒露红等。

第五章核果类果树

第一节桃

1. 起源:桃原产中国,中国西部是桃的起源中心。光核桃是桃的原生种。

2. 演化

2.1 桃原生种光核桃与桃近缘野生种间的演化

新疆桃

光核桃→甘肃桃→山桃→陕甘山桃

→普通桃

2.2 桃品种群的演化

桃品种和类型的形成是有序的,并与当时人们活动与经济中心变迁相一致。

西班牙系统黄桃

(欧洲黄桃)北方蟠桃南方蟠桃

毛桃(普通桃)西北桃北方硬肉桃蜜桃南方水蜜桃

西南桃西北油桃南方硬肉桃上海水蜜桃系

黄桃、油桃

3. 传播

桃资源的大批输出可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公元前1世纪),沿“丝绸之路”传播到波斯乃至西亚各国。再由罗马人从波斯传至欧洲地中海国家。最早是古希腊、古罗马、公元530年法国从意大利引进桃,13世纪左右英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再从法国引种栽培。只有西班牙是在11世纪左右,由阿拉伯人从波斯和小亚细亚直接引入,并加以良好的改良,形成所谓西班牙系统的品种。

美洲引入桃树栽培始于1530年,当时由西班牙人带往墨西哥,后经西班牙人于1565年将桃又引入美国佛罗里达州。最初引进美国的桃几乎全部采用实生苗栽培,品质低劣,果品仅用作酿酒原料和饲料,很少作鲜食之用。日本古代也是从中国引进的桃资源,到江户时代,栽培较为普遍,但是果形偏小,品质欠佳。直到明治维新初期,从中国引进“上海水蜜”“天津水蜜”等优良品种之后才开始淘汰原有的小果形品种。在国外纷纷从中国引进桃资源的同时,桃在其原产国,经长期驯化改良,经历了从桃(冬桃)、硬肉桃到蜜桃,最后形成柔软多汁、香浓味美的水蜜桃品种的发展过程。水蜜桃的出现,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状,便成为世界范围内现代桃育种的最原始的遗传基础。美国1850年从上海引去“上

海水蜜”,其实生苗结果后选出的Elberta在其后的半个多世纪内一直是美国的主栽品种。美国利用Elberta及其实生后代“J. H. Hale”作为遗传背景共选育出近500个桃品种。在这些育成的品种中包括现今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的优良品种如:“金童”系“红港”等黄桃品种以及“Sunfre”“Flordared”等油桃品种。

日本引进“上海水蜜”稍晚于美国,1875年从中国引进“上海水蜜”和“天津水蜜”等大果形品种,随之产生了“土用水蜜”,“离核水蜜”,“金桃”和“白桃”等优良品种,使困于病害和生理落果重的日本桃的栽培有了转机。其中由“白桃”产生的“白凤”,“大久保”,不论在日本本土,还是在中国的南北桃产区,都成为近代桃的主栽品种。

“上海水蜜”的输出,改变了世界桃的品种组成,全面提高了桃果实品质,增强了抗性。然而桃在国内的分布亦更趋广泛,出现了适应各种生态条件的多种类型,这些类型后来对于改进桃的某个或某些性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桃源于中国,然也盛产于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30年代中熟品种“白凤”和“大久保”在日本出现后不久,即由中国学者殷植引入。由于当时传统的名优品种都是晚熟品种,“白凤”和“大久保”恰好填补了中熟优质水蜜桃的空缺,改变了早、中熟硬肉桃占主导的局面,因此在短期发展迅速,称为南北方桃产区的主栽品种。同时,作为优良的亲本材料,还参与了许多新品种的选育。

二、桃的分布

1. 影响桃分布的因素

大量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证明,影响桃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

在高纬度地区,冬季最低温度和早春晚霜危害是一个限制因子。一般说,桃的花芽大约能耐-23~-26℃的冬季低温,而蕾期的受冻温度为-1.7℃,开花期为-1.1℃。低于这些温度就可能出现冻害或霜害。

在低纬度地区,影响桃树正常生长的因素则往往是桃树的需寒量不能满足,以至不能正常发芽、开花等。桃的多数品种低温需求量为:低于7.2℃的低温时数在500-1000h。

三、桃的分类

通常我们所说的桃,广义上讲包括桃亚属,狭义的指普通桃种。现将主要桃种叙述如下:

1. 普通桃(毛桃)

在中国长期栽培的有以下5个变种:

(l)油桃:果皮光滑无毛,果实一般较小。国际上经改良,果实体积大大增加。

(2)蟠桃:果实扁平形。蟠桃多分布于我国南方,近年北方也有栽培。

(3)寿星桃:植株矮小,枝短节密。花有红色、粉红色、白色三种类型,作观赏或矮化砧木。

(4)碧桃:花为重瓣,变形很多,良好的观赏植物。抗病虫及耐寒力强。

(5)垂枝桃

2. 新疆桃:

3. 山桃:本种野生我国华北、西北各地。耐寒力、耐旱力、耐热力均强,为优良砧木,良好观赏植物。

4. 陕甘山桃:与山桃极近似。产于陕西、甘肃等地,可作普通桃砧木,比山桃更耐旱。

5. 甘肃桃:产于陕西、甘肃等省,当地广泛用于普通桃的耐木,据认为有抗线虫能力。

6. 光核桃

四、桃的品种资源

(一)桃的品种栽培类群的划分

1. 桃品种的形态学分类

1)根据绒毛有无分为:有毛品种(果面有毛)和无毛品种(果面光滑无毛)。

2)根据果肉色泽分为:黄肉品种(普通桃黄肉品种肉质较韧,多为加工;油桃黄肉品种多为鲜食)和白肉品种(多为鲜食);在中国、日本白桃多于黄桃,在欧美黄桃多于白桃。

3)根据果肉与核的粘离关系分为:离核、粘核和半离核(硬熟期不易分离,充分成熟后易分离。但分离程度不及离核清晰。一般粘核品种果肉较致密,纤维少,果肉成熟度较为均匀,宜加工制罐。黄肉桃多为粘核。

4)按果肉质地分为:溶质桃(果实成熟时可以剥皮,果肉柔软多汁,多为鲜食桃;在溶质桃中,有些肉质较坚实,需充分成熟后方可剥皮,又称硬溶质,果肉也可加工,如大久保)、不溶质桃(果实

成熟时不易剥皮,果肉具韧性,粘核,多用于制罐)和硬桃(果肉脆、硬,离核,汁液少,过熟后肉质变面。如五月鲜等)

2. 桃品种群划分

汪祖华等(1990)把桃品种划分为6个品种群。1)硬肉桃品种群:2)蜜桃品种群:3)水蜜桃品种群:4)蟠桃品种群:5)油桃品种群:6)黄桃品种群:

3.桃品种生态类群的划分

1)北方桃品种群:2)南方桃品种群:3)欧洲桃品种群:

核桃

核桃科:核桃属:核桃、铁核桃。山核桃属:山核桃、长山核桃

1 按来源分为两个种群:普通核桃、铁核桃;

2 以进入结果期早晚分为:早实核桃、晚实核桃。

3 按照壳的厚薄分为:露仁核桃、纸皮核桃、薄皮核桃、厚皮核桃;

4 按果实特性分为5个品种群:露仁核桃、绵核桃、夹核桃、穗状核桃、隔年核桃

5 按产地分:新疆核桃、石门核桃、汾阳核桃等

核桃分类(早实核桃、晚实核桃)早实核桃类群:特点:种子播种后2~3年生、嫁接后1~2年生能开始结实的类型,树体较小,有二次生长及结果,发枝力强,侧生果枝率高。优良品种:薄壳香、薄丰、鲁光、绿波、香玲、元丰、北京861、辽核1号、辽核4号、温185、西扶1号、扎343、中林1号、中林3号等等。晚实核桃类群:特点:凡种子播种后6~10年生、嫁接后3~5年生能开始结实的的类型,树体高大,无二次开花现象,发枝力弱,侧生果枝率低。优良品种:晋龙1号、晋龙2号、礼品1号、礼品2号、西洛1号、扁圆绵、大花、大龙眼、多果绵等等。

世界四大坚果:榛子、核桃、杏仁、腰果

坚果类果树——

果皮坚硬,内含1粒种子。

坚果是植物的精华部分,一般都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油脂、矿物质、维生素较高,对人体生长发育、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有极好的功效。

枣:

枣属主要的种:1) 酸枣,棘。原产我国北方,类型多,花期长,可作蜜源2) 枣为主要栽培种,有变种如下:无刺枣、龙须枣、作观赏葫芦枣、磨盘枣3) 毛叶枣、滇池枣,印度枣。北方不能露地越冬。如台湾青枣。

枣品种的划分:1)以淮河、秦岭为界,划为两个生态型。北枣——含糖量高,制干。南枣——含糖量低,制蜜枣2)按用途分:制干——肉厚、汁少,含糖量高。制成红枣:圆铃枣、相枣、金丝小枣等。鲜食——脆枣,皮薄,肉质嫩脆,汁多,含糖量高。制干率低:冬枣、梨枣、早脆王。加工品种——果大肉厚,疏松少汁,皮薄核小。如:大泡枣、糖枣。鲜食制干兼用品种——金丝小枣、赞皇大枣、板枣、灰枣、骏枣、赞新大枣、鸣山大枣。观赏品种:龙须枣、茶壶枣、葫芦枣。3)按果实大小分类大枣——果大、树壮、生长旺,适应性强,耐瘠薄。如:赞皇大枣、阜平大枣、灵宝大枣。小枣——树势弱,树冠小,适于枣粮间作或密植。如:金丝小枣、无核枣、密云小枣等

山西四大名枣——运城相枣、稷山板枣、交城骏枣、太谷壶瓶枣

中国十大名枣:板枣、相枣、骏枣、壶瓶枣、梨枣、木枣、油枣、官滩枣、屯屯枣、郎枣

五果(桃、李、杏、枣、栗)

猕猴桃:

主栽品种: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阔叶猕猴桃繁花猕猴桃品种分类

1 按来源分类:中华猕猴桃、美味猕猴桃、软枣猕猴桃、毛花猕猴桃。杂交种品种

2 按用途分类:鲜食品种、加工品种、观赏品种

3 按果肉颜色划分:绿色品种、红色品种、黄色品种

4 按性别划分:雌性品种、雄性品种

优良品种:

4.1美味猕猴桃雌性品种:最先被开发利用,目前世界上栽培最多。果实耐贮藏,货架期长。维生素C 含量50~ 150mg/100g。有30多个品种。海沃德、布鲁诺、蒙蒂、艾博特、阿利逊、徐香米

良1号、金魁、哑特、华美1号、红美、华美2号、秦美

4.2中华猕猴桃雌性品种:鲜食加工品质优良,维生素C含量50~ 420mg/100g。是开发利用最有前途的猕猴桃属植物;有40多个品种。园艺16A、魁蜜、武植3号、红阳、华光2号、庐山香、通山5号、金丰、桂海4号、早鲜、金桃

4.3 软枣猕猴桃雌性品种: 果皮光滑无毛。果实味甜、清香,不耐贮藏。维生素C含量81~430mg/100g。我国分布区主要用于加工果酱、果汁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魁绿、华特

4.4 毛花猕猴桃雌性品种: 果皮密被白色茸毛或绵毛。果实味酸,维生素C含量500~1379mg/100g。花瓣顶端和边缘橙黄色,中央和基部桃红色。已选育出部分鲜食品种和观赏品种。

4.5 雄性品种:美味猕猴桃:马阿图(与大多数雌性品种相遇,可作早中花期品种的授粉树。)、陶木里(花期晚,主要用作海沃德、秦美等晚花性品种的授粉树)。中华猕猴桃:磨山4号(花量多,花期长15~20天,可与大多数中华猕猴桃雌性品种的花期相遇,是较理想的授粉树。)

4.6 观赏品种:金铃、江山娇、满天星、超红、重瓣

阔叶猕猴桃:果实小,重2~4g。维生素C含量671~2140mg/100g。是有价值的种质资源。

繁花猕猴桃:因其花繁密艳丽别于其他种类,故称“繁花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314mg/100g。鲜食或加工,有较大的开发利用前景

柿按果实能否自然脱涩分为:

1)甜柿:

pcna完全甜柿:不论果实有无种子均能自然脱涩,果肉内常形成少量褐斑;罗田甜柿、秋焰甜柿、宝盖甜柿、湘西甜柿、华柿一号

pvna不完全甜柿:种子多时有褐斑,可脱涩;无籽果实不能脱涩。

2)涩柿:

pca完全涩柿:无论果实有无种子均不能自然脱涩,果肉内无褐斑;磨盘柿;镜面柿;莲花柿;牛心柿pva不完全涩柿:有种子时,种子周围形成少量褐斑,但种子生成乙醇少不能使果实完全脱涩。

原产我国的柿品种除“罗田甜柿”属于甜柿外,其它已发现的品种均属于涩柿。

葡萄

在国内外葡萄育种中引起强烈兴趣的原产于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和朝鲜的山葡萄,它在第三纪凛冽严酷的严寒考验下保存下来,是葡萄属中生长期最短,抗寒性最强的树种。欧洲葡萄抗低温的极限是-20℃~-22℃,而山葡萄可抗-50℃以下的低温而不见冻害。由于东亚种群葡萄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期以来对其研究利用比较落后。最先应用东亚种群的首推米丘林,他在本世纪初用山葡萄作亲本,开展了一同欧洲葡萄的杂交工作,选出了一些抗寒葡萄品种。迄今,山葡萄在国外仍然作为抗寒亲本,用于葡萄的杂交育种。我国自50年代初,也逐渐开展了以山葡萄为主的杂交育种工作,选育出了推广面积很大的北醇、公酿一号、公酿二号等品种。但相对而言,大量的东亚种群葡萄的许多有利特性仍未得到充分研究和利用,这将成为今后葡萄学中的一大重要任务加以不断解决。

等等。

葡萄属中真葡萄亚属可分为欧亚种群,东亚种群和北美种群三大种群,

1)欧洲种群:因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两次冰河期都受到严重的冰川侵袭和危害,只有欧洲葡萄一个种,原产小亚细亚,栽培利用历史悠久;栽培类型的果穗和果粒均大,具有丰富多采的外形,色泽、风味和品质差别很大,品质都较好;抗性较差,特别对根瘤蚜和真菌性病害感染严重,唯具抗石灰性土壤之特性;是品质育种的重要亲本。

2)北美种群:原产北美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墨西哥及加拿大东部地区。在其演化过程中受冰川危害较轻,保留下了较多的种。北美东南部是葡萄根瘤蚜和霜霉病、白粉病等多种真菌病害的发源地,因此促进了北美种群葡萄抗性的形成。北美种群分布较广,种类数目较多;在抗病性、抗虫性、抗寒性、抗盐碱、抗石灰性土壤等多方面存在较强的抗性,是重要的抗性育种材料;美洲种与欧洲种杂交选育的许多品种在生产上广泛推广;筛选的砧木品种称为欧美根瘤蚜疫区现行葡萄栽培中不可替代的生产材料。

主要的种有:美洲葡萄(果实具麝香味,抗寒力强,抗根瘤蚜能力差,不宜在石灰性土壤栽植,

可作抗寒、抗病、抗湿育种原始材料)康可、、河岸葡萄(北美种群中最抗寒的种,生长期短、浆果成熟期早,抗葡萄根瘤蚜能力极强,抗真菌病害,与欧洲葡萄嫁接亲和力强,扦插易生根,主要用作砧木生产及抗性育种原始材料)、沙地葡萄(抗旱力弱、抗寒力中等,耐瘠薄,抗葡萄根瘤蚜及真菌病害力强,扦插易生根,与欧洲葡萄嫁接亲和力强,主要作砧木或抗根瘤蚜育种原始材料)、冬葡萄(高抗根瘤蚜、白粉病、霜霉病,极耐石灰质土壤,扦插不易生根,与欧洲葡萄嫁接亲和力强,主要用作杂交亲本,选育抗根瘤蚜和耐石灰质土壤的砧木品种)等。

3)东亚种群: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南朝鲜等地,在其演化过程中受冰川危害较轻,保留下了较多的种。东亚种群种类最多、分布较广,形态变异丰富,存在着广泛的抗性。其中绝大多数原产于中国。中国野生葡萄抗寒性强,多数种类的抗寒性都比欧洲葡萄强,对霜霉病、黑痘病、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有较强的抗性。萌芽期存在广泛变异,最晚萌发的毛葡萄比一般欧洲葡萄可以迟30多天。一些种类成熟期早,糖分积累速度快。山葡萄是葡萄属中抗寒性最强的一个种,条可耐-50℃的低温,对白粉病、白腐病和黑痘病等,也有较强的抵抗力。所以,本种成为世界性葡萄抗寒、抗病育种的宝贵资源。

野生果树

主要特点:1. 庞大的数量、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 突出的抗性和适应性 3. 口味独特、营养丰富 4. 利用广泛、综合效益显著5. 纯天然、无污染

利用前景: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果脯、果酱、果酒、果汁饮料,提炼芳香油,制药、保健品;可作为果树的繁殖材料、砧木利用。可做良好的观赏树木。是良好的蜜源植物。防风固沙能力强,是营造防护林的良好树种。可作为木本粮油。

开发利用现状:进入80年代以来,全国范围的野生果树热潮正在形成。一方面地区性和重要专属专种野生果树的深入调查和整理工作如火如荼,有关野生果树新种、新分布、新用途的报道如雨后春笋;一方面野果的开发正向更多的树种、更广的地域、更深的层次、更高的水平迈进,并开始进入品种化、栽培化和综合开发的崭新阶段。

我国野生果树的开发利用现状:我国野生果树的研究和开发利用从整体上看还是比较落后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资源底码欠清、性状评价严重滞后 2.综合利用程度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3.重开发轻保护,资源浪费严重4.生境条件恶劣,生产效率低下5.科研落后于生产

我国主要野生果树种类:1. 银杏2. 山核桃3. 三叶木通4. 五味5. 山桃6. 山杏 7. 欧李8. 刺梨 9. 沙棘10. 枸杞11. 蓝靛果忍冬 12. 翅果油树

《“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树》阅读练习及答案

“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树 ①秋天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相继新鲜上市,不过对于大多数果实我们是“只识其果、未见其树”。武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资源圃占地面积 5.1公顷,收集保育包括蔷薇科、桑科、柿科、芸香科、胡桃科等20余科的野生林果类物种260余种,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各种果树的“庐 山真面目”了。 ②除了板栗、柿子、枇杷等为人熟知的果树,这里收集的野生果树大多其貌不扬,果实也不一定好吃,但是为什么还要费人力、物力把它们收集在这里呢?原来“果树也不可貌相”, 这些野生果树其实着非常丰富的用途。 ③首先,野生果树有着很丰富的食疗价值。比如资源圃中栽植的四照花是药、食两用树种, 其果可鲜食、酿酒和制醋等。而我们熟悉的山核桃健康味美、营养丰富,本身就是一种野生 果树,是天然绿色营养食品。而胡颓子的果实味甜可食,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脂肪、氨 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有消食止痢的功效。 ④另外,野生果树大多远离城市和工业区,自生自长,属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生产 绿色加工食品的理想原料。 ⑤同时,上帝是公平的,野生果树虽然生长的环境差,但是经历过很多恶劣的环境,“锻炼 多身体当然好”,它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全面的抗性。我们现在吃的水果,它们的砧木很多都来自于这些野生果树,并且许多优良的品种正是通过与野生果树杂交而选育出来的。 ⑥此外,有些野生果树还有着很高的经济和商业价值。比如,柘树是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 之称的名贵树种,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它的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 石灰花楸树姿优美,春开白花,秋结红果,适宜于园林栽培观赏,木材可制作高级家具。而 上面提到的胡颓子也是常用的花境、花坛等装饰用材。 ⑦所以说,A这些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其实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B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猕猴桃是幸运的,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居于林间抑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 它们的同时,共同努力去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这也正是植物园建立野生果树资源圃的 重要意义之一。 摘自《科普文》2014.08 注释:砧木:植物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如在酸枣上嫁接大枣,酸枣就是砧木。 41.阅读文章,概括野生果树有哪些丰富的用途?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的规划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规划 (2010-2015年)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热带作物产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加强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增强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促进种质资源的可持续高效利用,特制定本规划。 一、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现状 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湖南省(区)南部及四川、贵州省南端的河谷地带,覆盖的省区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5%。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是指对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栽培植物的人工培育品种资源及其野生种、野生近缘种的调查、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及新品种培育。 (一)初步建立主要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共收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约4.7万份(部分重复),其中热带特有资源3.6万份,资源类型有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地方品种、选育品种、品系、遗传材料等。本项目从2008年启动以来,重点维护了橡胶树、木薯、香蕉、荔枝、龙眼、咖啡等种质资源圃,开展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等工作,并对农业部海南儋州橡胶树种质资源圃等9个资源圃进行了挂牌保护,为种质资源的妥善安全保存及创新利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及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已制订了320个相关的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质量控制规范和资源保存、繁殖技术规程,基本规范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鉴定评价及利用工作;跨部门、跨领域整理整合了包括海南、云南、广东、广西、贵州、福建6省的24家科教单位的3.35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完成了2.6万份资源的基本性状和1.65万份资源特性性状的数据化表达;初步建成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网络信息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7a1357874.html,),拥有3万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包括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实现了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数据资源共享,为科研、教学、政府管理等部门提供服务;筛选出橡胶、木薯、腰果、

果树资源与利用

果树资源与利用 一、基本概念 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2.核心种质: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代表了整个群体的地理分布。 3.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 4.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迁地保存,就地保存,离体保存。 5.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资源。 6.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7.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 8.种质资源保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这是一个十分广阔的技术领域,如组织培养保存方法,低温保存方法,基因文库保存方法等,其宗旨是安全可靠,经济方便。 9.超低温保存:在-80℃以下超低温中保存种质的技术,通常称为液氮保存或LN(-196℃)保存,可长期稳定保存。 10.适应性选择:通过选择使果树获得了对某一地区气候环境特性的适应能力 11.非适应性选择:在适应选择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与栽培有关的农艺特性,如品质,产量,生产管理等特性,对这些非适应环境特性的选择称之为非适应性选择。 12.气候相似论:1906年德国著名林学家迈伊尔指出能否引种成功,要看原产地气候条件与新引种地区的气候条件是否相似,瓦维洛夫认为植物在与自己的原产地气候相似的地带适应性较强,这一学说对于指导人们在引种过程中的适应性选择具有明显的作用。 13.潜在适应性:在地质变化以前所具有的适应性,一旦将植物从现代分布区引入古代分布区后,即可表现为较强的适应能力。 14.渐进适应性:植物在某地逐渐选择形成的适应性,逐渐适应性往往在现今分布地中发挥作用。 15.早实核桃:种子在播种2-3年生,嫁接后1-2年生,能开始结实类型,树体较小,有二次生长及结果,发枝力强,侧生果枝率高。 16.晚实核桃:种子播种后6-10年生,嫁接后3-5年能开始结实的类型,树体高大,无二次开花现象,发枝力弱,侧生果枝率低。 17.完全甜柿:不论有无种子均能自然脱涩,有少量褐斑。 18.不完全甜柿:种子多时有褐斑可脱涩,无籽果实不能脱涩。 19.完全涩柿:无论果实有无种子均不能自然脱涩,无褐斑。 20.不完全涩柿:有种子时少量褐斑,但不能使果实完全脱涩。 二主要果树种类,学名,科,属 蔷薇科苹果属苹果山定子沙果海棠果 蔷薇科梨属:砂梨秋子梨白梨西洋梨杜梨豆梨 蔷薇科桃属普通桃扁桃蔷薇科扁桃亚属沙棘胡颓子科沙棘属 普通杏蔷薇科杏属中国李蔷薇科李属 葡萄科葡萄属欧洲葡萄山葡萄美洲葡萄 中华猕猴桃:猕猴桃科猕猴桃属 枣:鼠李科枣属柿科柿属柿君迁子

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

1 总论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基本描述规范和术语 1-2 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1-3 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 1-4 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技术规程 2 粮食作物 2-1 水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 野生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3 小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4 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2-5 玉米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6 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7 大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8 高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9 谷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0 黍稷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1 燕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2 荞麦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3 甘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4 马铃薯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5 籽粒苋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6 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7 豌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8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19 绿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0 普通菜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1 蚕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2 饭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3 木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4 小扁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5 鹰嘴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6 羽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7 山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2-28黑吉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 经济作物 3-1 棉花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2 亚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3 苎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4 红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5 黄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6 大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3-7 青麻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

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 调查项目技术标准及相关规定 1 编制说明 根据吉林省林木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法要求,为满足普查野外调查和内业统计需要,规范项目调查标准,提高调查质量,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参照《吉林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细则》,结合普查涉及的调查项目制定。 2 技术标准 2.1 地理信息因子 2.1.1坐标系统 采用北京54平面坐标系,普查用的GPS统一转换为该坐标系。吉林省WGS84坐标系转北京54平面坐标系参数为:a=-108、f=0.0000005、x=1.0、y=-129.4、z=-48.2;中央子午线:21带选123,22带选129。 2.1.2 地形图 采用五万分之一比例尺地形图为普查用标准地形图。可根据野外作业需要放大至1﹕25000。调查时填写五万分之一地形图图幅号,填写形式为“11-52-6-甲”。 2.1.3地理坐标 按五万分之一地形图表示方法,记载现地采集的GPS坐标值。纵坐标填写7位数,横坐标填写8位数,均记载到1m。如:纵距4832625,横距22468532。 2.1.4海拔高 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记载现地量测值,以米为单位,记载到1m。 2.2 地形因子 2.2.1 地貌 地貌划分为4级,见下表。 地貌类别及代码表 2.2.2 坡向 指小班或标准地的地面朝向,分为9个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见下表。 坡向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2.3 坡位 分脊、上、中、下、谷、平地、全坡7个坡位。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 坡位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2.4 坡度 坡度分为Ⅵ级,划分标准和代码见下表。 坡度划分标准及代码表 2.3 土壤因子 2.3.1土壤名称 根据中国土壤分类系统确定,记载调查点的土类。 土类名称代码表

云中山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云中山野生果树资源调查 云中山位于晋西北忻州、原平、宁武三地交界处,呈南北走向,最高峰龙王垴海拔2348m,西麓属于汾河水系,东麓属于滹沱河水系,为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在晋北的分界线。该区海拔较高,空气湿润,水资源充沛,天然植被较为完好,植物种类比较丰富。其中阴坡植被茂密,林间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阳坡土层薄而贫瘠,植被较为稀疏,主要有一些耐旱的小乔木和灌木生长,如核桃楸、榛子、山桃等。山顶上多有草甸分布,植被类型也较为多样,以沙棘和杜鹃等最为常见。 云中山区有着比较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经过实地调查和走访群众,能够确认的种类有核桃楸、榛子、沙棘、山桃、绵果果、刺果茶蔗子、山葡萄、树莓及杏等,海拔较低的干旱山坡也有零星的欧李分布。野生果树是栽培果树的重要来源,有的野生果树可直接利用,有的则是果树育种的重要亲本,所以对野生果树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将云中山区主要的野生果树逐一介绍如下。 1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

当地百姓又称之为楸树,有些地方则称为胡桃楸,核桃科核桃属,树体特征与核桃相似,为云中山区常见树种。性喜光,耐寒、耐早,多分布于沟谷两岸向阳处或阳坡中下部,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长成大乔木,在坡上则一般表现为小乔木。 树皮灰色或暗灰色,裂缝菱形;小叶长卵圆形,边有细密锯齿,叶面具稀疏柔毛,叶背被腺柔毛;花期5月,果期9月;果卵圆形或近球形,先端尖,绿色;果核椭圆形,先端锐尖,表面有凹窝,有3~8条纵脊,缝合线上凸起明显;核壳坚硬,取仁困难;种仁营养丰富,出油率高,可食,风味优于核桃。 核桃楸为重要的滋补品,药典记载有敛肺定喘、温肾润肠之功效,可治疗多种疾病。目前基本上处于野生状态,个体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可以选择果个大、丰产、取仁容易的类型,进行人工栽培。 2榛子(CoryIus L.) 榛子为桦木科榛属灌木或小乔木,云中山区主要有平榛(C.heterophylla Fisch.et Trautv)和毛榛(C.mandshutica Maxim.etRupr.)两种。一般为灌木,高1~2m,多成片生长在水土条件较好的地方。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 家 系 个 性 描 述 规 范 文件标识 当前版本0.2.0 作者谢小冬 完成时间2006-4-19 文档审批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七日

版本变更历史 时间版本描述作者 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谢小冬2006-3-8 0.1.0 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的框架修改曹宗富2006-4-19 0.2.0

相关信息 版权所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电话:86- 邮件: 主题:人类遗传资源共享平台 名称: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编号:

目录 前言 (4) 1 范围 (1) 2 定义 (2) 2.1 家系 (2) 2.2 特异性状 (2)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4 原则 (4) 5 编写方法 (5) 6 家系遗传资源描述表 (6) 7 家系遗传资源描述规范字段说明简表 (9) 8 人类遗传资源家系遗传资源个性描述规范 (12) 8.1特异性状信息 (12) 8.2 家系遗传资源采集地信息 (12) 8.3 家系遗传资源家系信息 (14) 8.4 家系中的个体信息 (14) 8.5 医学指标 (16) 8.6 其它字段 (17) 9 附录1:近亲等级表 (18) 10 参考文献 (19) 11 附录2: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家系个性描述规范示例 (20)

前言 为了确保中国家系遗传资源能有序、准确而有效地进入数据库保存,特制定《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家系遗传资源个性描述规范》,以便于中国家系遗传资源的长期保存与共享。 中国家系遗传资源不同于一般遗传资源,本规范对中国家系资源的定义、分类、采集地信息、共性和个体信息、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医学指标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使得资源的收录有所依照。 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 本标准由中国人类遗传资源平台管理办公室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谢小冬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作物种质资源》项目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 一、种质资源调查收集与评价 1、对南疆种植的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摸底,查明南疆作物种质资源分布规律和富集程度,开展新疆作物种质资源普查、收集工作,重点收集地方品种和农家品种(主要为农作物:包括谷类作物: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稻、玉米、甜高粱等;油料作物:向日葵、红花、油菜、胡麻、蓖麻等;豆类作物:鹰嘴豆、蚕豆、豌豆等;工业原料作物:甜菜、加工番茄、棉花、打瓜、啤酒花、大麻、蒲公英等;新疆特色药物作物:甘草、小茴香、肉苁蓉、薰衣草、红花、枸杞、红景天、骆驼蓬碱、野西瓜等),有潜在利用价值的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变种(罗布麻、甜叶菊、苦豆子、黄芪、曼陀罗、秋葵等),以及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品种、品系等,并对种质圃(库)保存资源整理编目。 2、进行种质资源主要种质的重要农艺、品质、抗逆等形状进行鉴定评价,对作物种质资源相关共性和特殊性状进行准确数据化描述表达,研究种质资源品质、抗逆性和抗病虫性鉴定方法,并评选出优异种质。 3、对新疆特色作物(胡麻、海岛棉、加工番茄、鹰嘴豆、甘草等)进行通过分子标记和等位性测验,鉴定与发现种质优异抗逆基因。 二、作物种质资源保护技术体系建设 1、研究制订主要作物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整理、入圃保存技术规程、规范,促进资源考察、收集、保存工作规范化; 2、研究制订作物种质资源圃(库)管理规范和各作物管理细则,加强种质资源圃(库)管理; 3、制订新疆特色作物种子入库保存规范; 4、开展濒危物种资源离体保存和快放技术研究,为收集资源的快速繁殖入圃保存和更新提供技术手段; 5、研发和完善作物种质资源描述和质量控制规范,重点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病虫可逆境抗性鉴定等规程的制定; 6、研究新疆特用作物繁育特性,制定繁殖技术规程。 三、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构建新疆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网络数据库,包括作物种质资源共性数据库、特性数据库和图像数据库。 技术路线图

热带经济作物种质资源描述规范(正文)

原则与方法、形态与结构学术语 1 原则与方法 1.1 原则 1.1.1 参考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植物种质资源共性描述规范(试行)。 1.1.2 结合当前需要,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描述、评价、鉴定和果树育种需求为主, 兼顾生产需要。 1.1.3 优先考虑我国现有的研究基础,兼顾到与国际交流和发展的需要。 1.1.4 参考国际植物遗传资源研究所(IPGRI)和国内发布的有关热带、亚热带果树描 述符。 1.2 方法与要求 1.2.1 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 2 植物学性状 3 农艺性状 4 品质性状 5 抗逆性状 6 抗病虫性状 7 分子标记 8 细胞学特征 1.2.2 描述符代号 描述简表中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上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01”、“202”、“301”。 1.2.3 本规范采用国际单位 。 1.2.4 本规范文本中,数量性状描述符所采用的单位在其后的[ ]里,质量性状有评价 标准和等级划分,其后有相关解释。 1.2.5 本规范文本中,描述符的代码是有序的,如对持续变化的数量性状的描述,采 用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少到多的顺序进行描述。如颜色时从淡到浓,抗 性性状的描述则从弱到强等。 1.2.6 “0”作为描述符时,表示没有该项或者该项未获得。 例如:如果一种种质不能形成花,下面花颜色的描述符将记录为 0 1 白 2 黄 3 红 4 紫 1.2.7 特征缺失或具备记录如下: 0 缺失 1 具备 1.2.8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有模式图。 1.2.9 日期表示为YYYYMMDD格式。 YYYY-----代表年 MM-------表示月 DD-------表示日 1.2.10 经度格式为DDDFF,纬度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后面标明北纬(N)、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5): 454–460 Biodiversity Science 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357874.html, —————————————————— 收稿日期: 2010-05-21; 接受日期: 2010-07-27 基金项目: 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整理、整合及共享试点(2004DKA30380) *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E-mail: caoys@https://www.360docs.net/doc/7a1357874.html, 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建立和应用 曹永生* 方 沩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摘要: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作物育种和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标准不统一、资源保存相对分散、信息网络设施薄弱, 制约了农作物种质资源的共享利用。本文提出了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概念和架构, 它是一个虚拟式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机构, 由国家长期种质库、国家复份种质库、国家中期种质库、国家种质圃和国家种质信息中心组成。阐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技术规范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 建立了由110种作物的描述规范、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规范组成的技术规范体系。提出了以信息共享带动实物共享的思路、方法和途径, 建成了拥有39万份种质信息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a1357874.html,/)。创建了日常性服务、展示性服务、针对性服务、需求性服务和引导性服务等5种农作物种质资源服务模式, 有效解决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利用的难题。 关键词: 农作物, 种质资源, 数据库, 信息共享, 生物多样性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in China Yongsheng Cao*, Wei Fang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are a key component of biodiversity, and can serve as a material basis for crop breeding and agroproduction. For a long time, ununified standards, widely-scattered germplasm storage, and weak information network infrastructure have restricted the sharing and utilization of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overcome these problems, the concept and architecture of a pro-gram called the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rastructure (NCGRI) were proposed. The NCGRI is a virtual organization which brings together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from the national long-term genebank, the national duplicate genebank, the national medium-term genebank, the national field genebank, and the national germplasm information center.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were elaborated. Complete with descriptor lists, a data dictionary, and data quality control standards, the group established a 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for 110 crops. A protocol for sample sharing that is driven by information sharing was put forward. The national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database with 390,000 acces-sions and the Chinese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Information Network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357874.html,/) were estab-lished as repositories. Finally five service-modes including routine service, field display services, targeted services, demand for services, and guide services were created. Key words: crop, germplasm resources, database, information sharing, biodiversity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最有价值、最具战略意义的资源。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是实现食物安全、生态安 全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保障。 美国是较早建立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的国家之一, 早在1990年美国国会就立法批准实施国家遗

果树种质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3

果树种质资源概论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3-15 16:53:58 一、多选题 1. (5分) 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主要包括()。 ? A. 植被考察 ? B. 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 ? C. 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 ? D. 果树概况考察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3 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 收起解析 C,A,D,B 2. (5分) 果实品质特性包括()。 ? A. 果心大小

? B. 果皮厚度 ? C. 异味 ? D. 果肉颜色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2.1 概述 收起解析 B,A,D,C 3. (5分) 有着三千年以上栽培历史的果树有()。 ? A. 石榴 ? B. 无花果 ? C. 苹果 ? D. 欧洲草莓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C,A,B

4. (5分) 农艺文明进程与种质资源的关系可以归纳为()。 ? A. 相互独立,互不影响 ? B. 后者服务于前者 ? C. 前者的疏忽可造成种质的流失 ? D. 前者开发和利用后者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D,B,C 5. (5分) 德坎多尔提出的植物三大起源中心论中起源中心包括()。 ? A. 中国 ? B. 地中海周边 ? C. 西南亚 ? D. 热带美洲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C,A,D 6. (5分) 现阶段我国水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 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 ? B. 果品采后商业化处理水平低 ? C. 缺乏国际市场竞争意识 ? D. 果品安全问题 纠错 得分: 0 知识点: 1.2 果树种质资源概说 收起解析 D,A,B,C 7. (5分) 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对象()。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果树种质资源圃的建设要点 托普云农果树种质资源圃具有利用价值的果树遗传物质的总体。携带有果树种质的材料,主要是种子和各种无性繁殖用的器官、组织等。具体包括:①对果树育种工作有特殊价值的种、变种、、和杂种;②具有特定用途如用作果树砧木、中间砧、病毒病害指示植物的野生种和栽培品种;③能直接用于生产的品种和品系,包括需要作为一个独立实体的突变体等;④具有潜在用途但目前还不了解的野生种和变种。种质资源是育种工作的基础,但迄今已为人类利用的果树种质资源还极有限。因而做好搜集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工作,对于不断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果树的种类和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以果树中占重要地位的蔷薇科苹果属(Malus)、梨属(Pyrus)、李属 (Prunus)等温带果树而言,中国可称世界首富。很多柑橘类果树的栽培起源中心在中国。原产中国的果树有白梨、花红、海棠果、中国樱桃、猕猴桃、等。此外还有不少尚待驯化的栽培果树的近缘种、野生种和砧木资源。中国从世界各地引种果树的工作也早已开始。如和的栽培种引入中国已有2000年以上历史。引入的种类通过长期的栽培选择,形成了许多适应中国自然条件的生态类型和地方品种。仅梨的栽培品种估计就有1000个以上。中国的果树种质资源也为世界果树品种改良作出了贡献。如桃和甜橙在世界各地、温州蜜柑在日本已普遍栽培;板栗、沙梨、杜梨、秋子梨和山荆子等分别为美国和欧洲的栗、梨和苹果的抗性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种质。中国丰富的野生果树资源,如山葡萄、越橘和许多果树砧木资源的开发利用,正在为进一步发展世界果品生产提供更加宽广的领域。 一、种质资源的保存 随着现代果树生产的发展,果树优良品种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大量原始品种和地方品种被陆续淘汰。这一方面改良了果树品种;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果树种质的贫乏。特别是19世纪营养繁殖技术广泛推广以后,改良了的新品种的单一无性系在全世界范围内繁衍,使大量原始异质自然体被同质的“标准”品种所取代,品种与品种间亲缘关系过多地接近,对生产构成了危险。如19世纪香蕉主产区热带美洲的品种已只有少数几个三倍体的无性系,它们虽有适合大规模经营和耐远距离运输的优点,但对真菌病害却非常敏感。因此,搜集和保存各种野生、半野生和品质上虽有缺陷但具备某些特色的地方品种,已成为培育优质、抗逆新品种的物质基础。

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一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 黄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1.1 原则 1.1.1优先采用现有数据库中的描述符和描述标准。 1.1.2以种质资源研究和育种需求为主,兼顾生产与市场需要。 1.1.3 立足中国现有基础,考虑将来发展,尽量与国际接轨。 1.2 方法和要求 1.2.1描述符类别分为6类。 1 基本信息 2 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 3 品质特性 4 抗逆性 5 抗病虫性 6 其他特征特性 1.2.2 描述符代号由描述符类别加两位顺序号组成,如“110”、“208”、“501”等。 1.2.3 描述符性质分为3类。 M 必选描述符(所有种质必须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O 可选描述符(可选择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C 条件描述符(只对特定种质进行鉴定评价的描述符) 1.2.4 描述符的代码应是有序的,如数量性状从细到粗、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少到多排列,颜色从浅到深,抗性从强到弱等。 1.2.5 每个描述符应有一个基本的定义或说明,数量性状应标明单位,质量性状应有评价标准和等级划分。 1.2.6 植物学形态描述符应附模式图。 1.2.7 重要数量性状应以数值表示。

2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2.1 原则 2.1.1 数据标准中的描述符应与描述规范相一致。 2.1.2 数据标准应优先考虑现有数据库中的数据标准。 2.2方法和要求 2.2.1 数据标准中的代号应与描述规范中的代号一致。 2.2.2 字段名最长12位。 2.2.3字段类型分字符型(C)、数值型(N)和日期型(D)。日期型的格式为YYYYMMDD。 2.2.4 经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DFF;纬度的类型为N,格式为DDFF,其中D为度,F为分;东经以正数表示,西经以负数表示;北纬以正数表示,南纬以负数表示如“12136”,“3921”。 3 黄瓜种质资源数据质量控制规范制定的原则和方法 3.1 采集的数据应具有系统性、可比性和可靠性。 3.2 数据质量控制以过程控制为主,兼顾结果控制。 3.3 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应具有可操作性。 3.4 鉴定评价方法以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首选依据;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则以国际标准或国内比较公认的先进方法为依据。 3.5 每个描述符的质量控制应包括田间设计,样本数或群体大小,时间或时期,取样数和取样方法,计量单位、精度和允许误差,采用的鉴定评价规范和标准,采用的仪器设备,性状的观测和等级划分方法,数据校验和数据分析。

果树资源与利用总结

果树资源与利用:绪论(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概况等)第一部分果树种质资源概况;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搜集与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的评价、研究与利用。二部分果树种质资源与利用:仁果类果树(苹果、梨、山楂);核果类果树(桃、杏、李、樱桃);浆果类果树(葡萄、猕猴桃、草莓);坚果类果树(核桃、板栗、榛子、扁桃);柿枣类果树(柿、枣)一、基本概念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2.种质库:又叫基因库,是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是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的。通常指为开展利用果树种质资源而专门设立的种质保存场所。3.果树种质资源:是指果树种质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存在状况。4.果树种质资源学:是研究果树植物分类、起源与演化、种质考察与搜集、种质保存、种质评价与鉴定及种质利用的科学。5.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6.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7.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 8.离体保存:是指在适宜的条件下,利用种子、花粉、分生组织、根和茎等组织器官来保存种质资源。9.野生果树种质资源:是指自然野生的,未经人们栽培的野生果树。10.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就是建立以种和品种为单位的种质资源名录或记载项目规范。11.实生核桃:指采用种子繁殖所生产的核桃坚果。12.出仁率:核仁重占坚果重的比率。大题:1.种质是决定生物遗传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的遗传物质。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它决定生物的遗传性状,另一方面它能在亲代与子代之间遗传。种质可以是种内一个群体基因的总称,也可以是一个植株或是某个器官——如根、块茎、胚芽组织以及花粉、细胞,甚至可以是染色体的核酸片段。种质资源的丰度是通过其遗传多样性来衡量的。2.果树种质资源学研究的内容:从果树种质资源学现有的研究对象和水平来看,其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起源与分布:即研究现代果树的原生地及其古今分布范围。对于果树种质资源的引种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②.演化与传播:包括研究过去野生种演变为当今栽培果树的过程,以及野生果树种类之间的进化关系等。牵涉到资源的进一步分类等问题。③.资源的分类:是按照某种属性对不同果树资源进行一定的分类处理,是资源进一步研究利用的开始。④.收集与保存:有效地收集与保存已有的果树种质资源,不但可以防止种质流失,而且有利于集中研究和利用。收集包括收集对象的选择和收集时期;保存主要是保存方法的研究。⑤资源的评价与利用:评价是利用的基础,同时本身又对资源的收集保存起着一定的反馈指导作用。利用是资源研究的最终目标。3. 果树资源的研究方法1历史考古法;2资源调查法;3观察记载法(度量法、比重法、归类法);4试验法(田间试验、实验室试验);5遗传学研究方法;6生物数学方法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第一节果树起源论:1.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指出,各种生物都有共同的起源,现代栽培植物是古代野生植物经人工选择栽培,发生深刻变化而来,为研究起源指明了方向,即从野生种类,探寻栽培植物的起源。 2.果树起源中心论:德坎道尔《栽培植物考源》指出栽培植物应有起源中心,瓦维洛夫把德坎道尔、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方法与学说融为一体,提出了著名的植物八大起源中心或基因中心理论。茹可夫斯基《栽培植物及其演变中心辞典》,总结了世界各国学者考究、发现和报道的栽培植物及其野生近缘种,并按科、属、种拉丁名名称的字母排序。第二节果树的演化一、果树演化的动力1.演化的内部原因:现代遗传学及其它生物科学证明,生物体之间存在着广泛的遗传变异,所有变异都有其自身的遗传因素(如基因重组、突变等),也有外部环境变化的原因(光、温、水、土壤、生物等),这些使得生物的变异具有绝对性和普遍性。正是这些变异为物种的发生和演化提供了先决条件。2. 演化的外部原因:选择力的存在。所谓选择,就是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生存能力的一种有利或不利的选择,具体表现为劣汰良留。这种选择是通过自然力和人工活动实现的。由此可以分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自然选择在生物发生以来一直悄无声迹地进行着,推动着生物不断向前进化发展。而人工选择,则是人类文明出现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与自然选择相比,其历史短暂。但是人工选择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进化速度快。通过选择活动,形成了当今数以千计的果树品种,使果树成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二、果树人工演化的原理1.果树的人工选择类型2.人工选择的原理(1)达尔文学说(2)气候相似论(3)生态历史论。第三节一、果树传播的特点:果树传播是在人类活动参与下,将其从某地迁移到另外地方的一种现象。二、果树传播的作用及其影响:通过果树的引种和传播,使世界各地都能分享到全人类劳动和智慧的果实。另外,它还可以改变某一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如起源中心在东南亚的香蕉,却成为目前南美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起源中心在巴西的凤梨,世界生产中心却移到了夏威夷;起源于我国的猕猴桃,却富庶了新西兰。果树传播功不可没,但是传播过程也有其副作用的发生。如可以造成种质资源的丢失,原因主要是人们在引种过程中,存在着选择的“片面性”,使某些类型遭到遗弃。还有新引类型对当地品种类型的排挤,也使种质遭受损失。果树的引种传播,还会妨碍某些果树种类的开发利用。果树的引种传播,往往导致某种病虫害迅速发生,猝不及防。 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第一节..资源考察的内容和方法:(一)考察前的准备;(二)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三)植被考察;(四)果树概况考察(五)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1.整体概况:2.植株情况:3.生物学特性:包括生长习性、结果习性、主要物候期、适应性与抗逆性。4.经济性状和利用价值:包括产量、品质、用途、贮运性及潜在利用价值。5. 品种和种类的评价:包括优缺点和发展前途。第二节果树种质资源收集(一)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三)外地种质资源的收集。三、果树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1.就地保存:就地保存是指在果树种质资源原来所处的自然生态环境中采取措施,来加以保护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就地保存的方法有建立(果树)自然保护区、人为圈护栽培果树的珍贵的古树和稀有良株等。 2.迁地保存:迁地保存是指把果树种质资源从其原产地或次生地整株迁离,移栽到种质资源圃、品种圃或原始材料圃等圃地来加以保护和保存。迁地保存的方法是建立诸如果树种质资源圃、种质库、原始材料圃、品种园、母本园等具有一定面积和规模的栽植保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种子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烟草种质资源的描述符、分级标准以及数据采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烟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整理、整合和信息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635 烤烟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659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 5606.4 卷烟感官技术要求 GB/T 12404 单位隶属关系代码 GB/T 19609 卷烟用常规分析用吸烟机测定总粒相物和焦油 GB/T 23222-2008 烟草病虫害分级及调查方法 GB/T 23224-2008烟草品种抗病性鉴定 YC/T 34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植物碱的测定光度法 YC/T 36 卷烟—总粒相物中总植物碱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YC/T 142 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 YC/T 153 烟草及烟草制品氯的测定电位法 YC/T159-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水溶性糖的测定 YC/T161-2002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氮的测定连续流动法 YC/T 166 烟草及烟草制品总蛋白质的测定 YC/T 173 烟草及烟草制品中钾的测定 ISO 3166 Code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mes of Countries 3 术语和定义 3.1 烟草 tobacco 烟草属于茄科(Solanaceae )烟草属(Nicotiana) 。烟草栽培种有两个,分别来源于普通烟草(N.tabacum L)和黄花烟(N.rustica L)。染色体数均为2n=48 。 3.2 烟草种质资源 tobacco germplasm 烟草野生资源、地方品种、选育品种/系(包括杂交种),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遗传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