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对数据进行组距分组的步骤。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1、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数据按照某种特征或标准分成不同的组别。步骤为:第一步,从小到大排序;第二步:确定组数,组数2

log log 11010N K +=,其中N 位数据的个数;第三步:确定各组的组距。组距是一个组的上限和下限的差,即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第四步:根据组数整理成频数分布表;第五步,根据频数分布表绘制直方图和折线图。

2、什么叫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关系。

2、二者是研究现象相关关系的基本方法。(1)相关分析(狭义)指用一个指标表明现象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密切程度。(2)回归分析:根据相关关系的具体形态,选择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来近似表达变量间的平均变化关系。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在具体运用时需要互相补充。具体:(1)相关分析需要依靠回归分析表明现象数量相关的具体形式;(2)回归分析需要依靠相关分析来表明现象数量变化的相关程度,只有变量之间存在着高度相关时,进行回归分析寻求其相关的具体形式才有意义。因此,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也合并称为相关关系分析或广义的相关分析。在研究目的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上是有明显区别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1)相关分析研究变量间相关方向、程度,不能指出变量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也无法从一个变量的变化推测另一个变量的变化情况;而回归分析能确切地指出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形式,它可根据回归模型从已知量估计和预测未知量。(2)在相关分析中,不必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而在回归分析中,必须事先确定哪个为自变量,哪个为因变量,而且只能从自变量去推测因变量,而不能从因变量去推断自变量。(3)相关分析所涉及的变量一般都是随机变量;而回归分析中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则作为研究时给定的非随机变量。

3、简述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

3、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移动平均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变动,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它是选择一定的用于平均的序时项数N ,采用对序列逐项递移的方式,对原数列递移的N 项计算一系列序时平均数,由这些序时平均数所形成的新数列,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削弱了原序列中的由于短期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对原序列的波动起到一定的修匀作用,从而呈现出现象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

4、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与联系?

4、区别: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特征;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汇总得来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指标,一定要受到时间、地点、范围等条件的限制。

联系: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都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汇总得来的;指标与数量标志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5、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5.什么是估计量?评价估计量的标准有哪些?

5、(1)无偏性,指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

(2)有效性,指对同一总体参数的两个无偏估计量,标准差越小的越有效。

(3)一致性(相合型),指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点估计量的值越接近被估计总体参数的真实值。

6、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有何关系?

6、联系:二者都属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区别: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能有效避免主观选样带来的倾向性误差,使得样本资料能够用于估计和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可以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能说明估计结果的可靠程度。非概率抽样是从研究目的出发,根据调查者的经验和判断,从总体中有意识地抽取若干单位构成样本。在及时了解总体大致情况、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大规模调查前的试点等方面,非概率抽样具有概率抽样无法取代的优越性。

7、水平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原因、特点及实质是什么?

7、水平法又称几何平均法,因为各期发展速度之和不是总速度,而是各期发展速度之乘积是总速度,因此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其特点是着眼于期末水平,不论中间水平如何,只要期末水平确定,对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结果没有影响。隐含假定:从时间序列的最初水平出发,以计算的平均发展速度代替各期的发展速度,计算出的期末水平与实际水平相一致。

8、什么是均值、众数、中位数?三者的关系是什么?

8、均值即算术平均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变量值;中位数是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后,处于正中间位置上的变量值。三者的关系是:对于同一组数据资料计算众数、中位数和均值,如果数据具有单一众数,且分布是对称的,则三者相等。若数据为左偏分布,则有0M M X e <<-,若数据右偏分布,则有0M M X e >>-

。从数值关系上看,三者的关系可表述为--=X M M e 230。

9、什么叫标准差系数?计算它有何意义?

9、又称离散系数,是用来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相对比较的。因为在比较相关的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时,方差和标准差是以均值为中心计算出来的,因而有时直接比较方差是不准确的,需要剔除均值大小不等的影响,计算并比较离散系数。计算公式为 --==x s v x v 或σ

10、总指数有哪两种基本编制方式?两种方法间的区别与联系?

10、有加权综合指数法和加权平均法。前者先综合后对比,当编制质量指数时,选择与之有密切关系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为在综合对比过程单纯反映指数化指标的变动或差异程度,需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或报告期。后者先对比后平均,首先计算个别现象的个体指数,再选择与编制指数密切关系的价值总量pq 作为同度量因素,并将其固定,当选择加权算术平均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当选择加权调和平均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1、简述测定季节变动的原始资料平均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

11、又称按月(或季)平均法,这种方法不考虑长期趋势影响,根据原始数据直接计算季节指数,测定季节变动。

(1)计算各年同月(季)的平均数(i =1~12月或i =1~4季),目的消除各年同一季度(月份)数据上的不规则变动; (2)计算全部数据的总平均数,找出整个数列的水平趋势; (3)计算季节指数S i ,即 (i =1~12月或i =1~4季)

12、平均指标指数是总指数还是一般相对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和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三者在分析意义上有何区别,在数量上又有何联系?

12、是一般的相对数,可变构成指数=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变动影响指数即

13、简述测定长期趋势的移动平均法的基本思想。

13、移动平均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移动平均消除时间序列中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变动,从而揭示出时间序列的长期趋势。它是选择一定的用于平均的序时项数N ,采用对序列逐项递移的方式,对原数列递移的N 项计算一系列序时平均数,由这些序时平均数所形成的新数列,一定程度上消除或削弱了原序列中的由于短期偶然因素引起的不规则变动和其他成分,对原序列的波动起到一定的修匀作用,从而呈现出现象在较长时间的发展趋势。

14、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

1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与总体方差成正比;与允许误差成反比。 -y i i i y y s -=i y -=÷∑∑∑∑000111f f x f f x ?÷∑∑∑∑)(000110f f x f f x )(110111∑∑∑∑÷f f x f f x =-∑∑∑∑000111f f x f f x +-∑∑∑∑)(000110f f x f f x )(110111∑∑∑∑-f f x f f x

河北工程大学统计学卷4试题和答案

河北工程大学 ~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4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为估计全国高中生的平均身高,从20个城市选取了100所中学进行调查。在该研究中,样本是()。 2、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 3、按习惯做法,采用加权调和平均形式编制的物量指标指数,其计算公式实际上是()综合指数公式的变形。 4、根据季节时间数列资料计算的各季节比率之和应等于()。 5、已知一个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22,130),如果样本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126和16.07,则研究时应抽取的样本容量为()。 6、时间数列的两个基本构成要素是()和()。 7、已知总体标志值的平均数为13,各标志值平方和的平均数为174,则标准差系数为()。 8、对200件产品进行检查,发现合格品为180件,不合格品为20件,则其是非标志的平均数为()。 9、用水平法求平均发展速度本质上是求()平均数。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错选无分,漏选一个扣0.5分。) 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 职工人数 B机器设备台数 C人的身高与体重 D 汽车、船舶数 E工业增加值 2、某班7位学生英语成绩分别为88,85,85,91,88,93,88分,则英语成绩的众数、中位数分别为()。 A 88 、91 B 85、91 C 88、88 D 85、88 E 85、91 3、最小平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A、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为零 B、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平方和为零 C、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平方和最小 D、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为最小 E、观测值与估计值离差和小于零 4、已知物价上涨后,居民用同样多的货币购买的商品数量却减少15%,则物价指数为()。 A 无法计算 B 15% C 85% D 117.7% E 都不正确 5、在编制总指数时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A 同度量作用 B 平衡作用 C 权数作用 D 协调作用 6、进行指数体系分析的作用是()。 A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 B 进行因素分析 C 根据已知推断未知 D 以上都正确 7、统计指数的作用是()。 A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方向 B 综合反映现象的变动程度 C对复杂现象总体中各因素进行分析 D研究现象在长时期内变动趋势 E 解决不同性质数列之间不能对比的问题 F 反映事物在空间上的变异程度 8、下列对数量指标指数的权数叙述正确的是()。 A 通常固定在基期 B 可以选择固定在计算期 C 可以采用计算期和基期的“交叉” D 以上都正确 E 以上都不正确 9、随机抽取400人的一个样本,发现有26%的上网者为女性。则女性上网者比率95%的置信区间为()。 A (0.217,0.303) B (0.117,0.403) C(0.217,0.403) D (0.117,0.503) 10、从一个总体中抽取16个样本,其标准差为6.2022,则总体方差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区间为()。 A (4.58,9.60) B (5.20,9.78) C (4.72,9.20) D (4.90,9.77) (请选择合适的临界值:Z0.025=1.96、Z0.05=1.645,t0.025(15)=2.1315、 t0.05(15)=1.7531,X20.025(15)=27.488、X20.975(15)=6.262、X20.05(15)=24.996、X20.95(15)=7.261)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什么叫统计分组?简述对数据进行组距分组的步骤。 2、什么叫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简述相关分析与

河北经贸大学平面图

17号楼 23号楼 16号楼12号楼 15号楼11号楼14号楼10号楼13号楼9号楼篮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 轮滑场 网球场 图书馆 C区 A区B区 花园 第一食堂 8号楼 7号楼 小 广 场 6号楼 5号楼车棚 西门 足 球 场 第五 教学 楼迎宾苑 小树林 荷 花 池 风 雨 操 场 大学生艺 术团活动 中心 大学生 活动 中心 商贸公司 后勤公 司 校医院 招待所 超市 大学生 超市 3号宿舍楼 第二食堂 水房 车棚 1号宿舍楼 第六食堂 回民 食堂 综合阅览室 学 府 食 苑 草地 第一行政办公楼 小广场 外国语学院 第二 阶梯 教室 第一 阶梯 教室 花 园 第一 第一 苗圃 办公区 第二教学办公楼 车 队 经 贸 商 店 家 属 区 第 三 食 堂4号楼 石家庄市第二中学 (分校) 旧 足 球 场 旧 篮 球 场 艺术学院 旅游学院 旧 篮 球 场 第四办公楼 第二教学楼 绿地 第一教学楼 第三教学办公楼 实验楼门球场 礼堂 家 属 区 家 属 区 秀林苑芳草地小市场 东门 正门 韶华路 华 青教楼 路春 光华路 图书馆升旗广场礼堂树林 荷 塘 路 桐 荫 路 塑 胶 操 场 后勤 公司 校医院 书 苑 路 2号宿舍楼 大学生 超市 第二食堂 水房 青教楼 师 林 路 1号宿舍楼 第六食堂 学 府 食 苑 草地 第一行政办公楼 ) 绿地 第一教学楼 升旗广场 晨 光 路 外国语学院 三 阶梯 教室 四 阶梯 教室 苗圃 第二行政办公楼 第三行政办公楼 门球场 树林 河北经贸大学地图(本部) 第四行政办公楼 旧图书馆 北 学 林 路 第三教学楼 招 待 所 19号 超 市 电 信 18号楼 麦 尔 琪20号楼 21号楼 22号楼 浴池 手机超市 江雪眼镜 水房

统计学简答题完整版

一、统计的含义和本质是什么P2 含义:“统计”一词可以有三种含义:统计活动、统计数据和统计学。统计活动是对各种统计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并做出相应的推断、分析的活动,通常被划分为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三个阶段;统计数据是通过统计活动获得的、用以表现研究现象特征的各种形式的数据;统计学则是指导统计活动的理论和方法,是关于如何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 本质:统计的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二、统计数据有哪些分类不同类型数据有什么不同特点P7 1.统计数据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可以分为定性数据与定量数据。定性数据是指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类数据与定序数据两种。定量数据是指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又分为定距数据与定比数据两种。 2.统计数据按照其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有明确的计量单位。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它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联系关系。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体现现象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统计数据按照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观测数据与实验数据两类。观测数据是通过统计调查或观测的方式而获取的反映研究现象客观存在的数量特征的数据。实验数据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实验的方式而获得的关于实验对象的数据。 4.统计数据按照其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与次级数据两类。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搜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次级数据也称为加工数据或二手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5.统计数据按照其时间或空间状态不同,可以分为时序数据与截面数据。时序数据是对同一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即空间状态相同,时间状态不同)。截面数据是对一些同类现象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时间上搜集到的数据(即空间状态不同,时间状态相同)。 三、总体和样本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P14 概念:总体,就是统计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由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集合。 关系: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 2.样本是用来推断总体的。对样本进行观测的目的是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估计或判断,即通常所说的以样本推断总体。 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随着考察角度的改变,一定的研究总体也可成为另一意义上总体的一个样本,这说明总体与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四、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如何P17 区别:1.指标和标志说明的对象不同,指标说明总体的特征,标志则说明个体的特征。 2.指标和标志的表现形式不同,指标是用数值来表现的,而标志则既有只能用文字来表现的品质标志,又有用数值来表现的数量标志。 联系:1.标志是计算统计指标的依据,即统计指标数值是根据个体的标志表现综合而来的。 2.由于总体与个体的确定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因而指标与标志的确定也是相对的、可以换位的。 五、统计数据收集方案包括哪些内容P25 数据收集目的(why)、数据及其类型(what type)、数据收集对象与观测单位(whom)、观测标

统计学专业学生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安徽建筑大学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统计学专业学生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专业统计学 姓名王志海 班级1班 学号12207040141 指导教师宫珊珊 提交时间2016.6.6

统计学专业学生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摘要:当代大学教育逐渐普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精英教育的定位.且随着时代的不同,大学生活变得丰富起来.由此引起的一个问题就是当代许多的大学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有必要探讨究竟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本文在已有的大学生成绩的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采用统计学里的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理论,对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进行研究.由于收集的数据所限,本文只对影响学生成绩的课程种类、选课数目、挂科数量、班级四个因素进行相关的分析.首先,整合数据,采用以上提到的统计方法,对相关的因素进行显著性检验,其次,对于SPSS所生成的结果去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哪些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又如何.研究结果表明:上面的四个因素中,课程种类、挂科数量对2015级统计学专业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显著的.而对于选课数目、班级这两个因素,通过检验我们发现它们对成绩有极弱的影响,在统计学上,我们可以认为它们与学生成绩之间没有显著的关系.该研究结果可以给教师们一些参考,以便于及时的调整授课方法,也便于教材的筛选.对于学生而言则可以了解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利于成绩的提高. 关键词:成绩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方差分析

Abstract: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a certain extent has lost the positioning of the elite education. And as the different times, the university life becomes enriched. Caused by a problem is the contemporary many college students to learn lost interest. Under such a background,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xplore how factors which will affect the students' learning achievement. The in based on the existing student achievement, through the SPSS software by statistical variance analysis,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ory, the impact on the students learning results were studied. Due to the limitation of the collected data. In this paper, to learn Types of courses grades, the number of course, hanging branches number and class four factors for analysis. First of all, data integration, using the above mentioned statistical methods, on related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 test. Secondly, for the results generated by the SPSS to carry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judge what factors on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influence and how.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the above four factors, the types of courses, hanging branches number for the class of 2015 statistics majors learning achievement effect is significant. And for enrollment number, class of this two factors by inspection, we found them on the results Very weak influence, in statistics, we can think their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no significant.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give some reference to the teacher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timely adjustment of teaching methods, textbook for screening. For students can understand self defects and corrected, conducive to performance improved. Key words: achievement influence factor, correlation analysis, regression analysis, variance analysis

河北工程大学管理学试卷(九)

…………密…………封…………线…………内…………请…………不…………要…………答…………题………… 河北工程大学~ 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请阅读每道命题并判断其的对与错,将“√”“×”填在括号内。每题0.5分,共10分) 1.核心价值观是不随趋势和时尚的变化而变化的。() 2.信息收集是有成本的,信息成本是指信息系统的维护、升级、折旧成本以及系统运行和监督成本。() 3.明茨伯格通过研究发现,管理者往往扮演着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这三类角色。() 4. 决策与计划时常是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的。() 5.信息系统是指一种为管理者收集、处理、维持和分配信息的计算机系统。() 6.决策的原则是最优原则。() 7.企业组织结构是由企业战略决定的。() 8.决策就是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9.计划由明确性程度可分为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10.组织层次的数量直接决定了管理幅度的大小。() 11.决策的依据是信息。() 12.当组织已经进行前馈控制,不需要再进行反馈控制。() 13.企业通常包括经营决策层、专业管理层、作业管理层三个基本层次。() 14.一般,组织会在营销部门实行集权化管理,而在财务部门实行分权化管理。() 15.《疯狂的赛车》拍摄剧组是典型的“网络组织”结构。() 16.在双因素理论中,令员工产生不满意的因素被称为激励因素。() 17.自适应控制的控制标准值是组织在过去时刻已达到的状态的函数。() 18.在编制计划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要认清现在,即组织所处的当今环境。() 19.韦伯、法约尔、甘特都是组织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 20.“诚工”“诚贾”是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之一。() 二、选择题(每一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个2分,共30分) 1、信息系统包含()等部分 A 输入 B 处理 C 输出 D 反馈 2、当管理者的直接下属人数为3时,管理者需要处理的关系数量为() A 44 B 18 C 6 D 36 3、控制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A 自适应控制 B 程序控制 C 同期控制 D 追踪控制 E 反馈控制

统计学专业

统计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统计学类 专业名称:统计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教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经济、金融和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市场研究、质量控制以及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究、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包括一般统计和经济统计两类专业方向,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或数学与经济学素养,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分析数据,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或在科研、教育部门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打好数学基础,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受到理论研究、应用技能和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受到比较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 ◆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采集数据、设计调查问卷和处理调查数据的基本能力; ◆了解与社会经济统计、医药卫生统计、生物统计或工业统计等有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某一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应用统计学理论分析、解决该领域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了解统计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动态及其应用前景; ◆对于理学学士,应能熟练使用各种统计软件包,有较强的统计计算能力;对于经济学学士,应具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熟悉国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统计法律、法规,具有利用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的能力;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 主要课程:数学基础课(分析、代数、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基础、应用随机过程、实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调查、非参数统计、统计预测与决策、风险管理等,以及根据应用方向选择的基本课程(如经济统计方向可选择社会调查方法、经济与社会统计等)。 实践教学:包括学年论文、社会调查、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经济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原专业名:统计学、统计与概率(部分)。 就业数据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医学统计学及医学文献检索试卷

河北工程大学成人教育20 /20 学年第学期试卷( 卷) 课程:任课教师:教学点:考试方式:开卷 专业与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某医院对急性白血病患者构成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绘制() A条图B百分条图或圆图C线图D直方图 2、均数和标准差可全面描述资料的特征 A 所有分布形式B负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正态分布和近似正态分布 3、要评价某市一名5岁男孩的身高是否偏高或偏矮,其统计方法是() A用该市五岁男孩的身高的95%或99%正常值范围来评价 B用身高差别的假设检验来评价 C用身高均数的95%或99%的可信区间来评价 D不能作评价 4、比较身高与体重两组数据变异大小宜采用() A 变异系数 B 方差C标准差 D 四分位间距 5、产生均数有抽样误差的根本原因是() A.个体差异 B.群体差异 C.样本均数不同 D.总体均数不同 6.男性吸烟率是女性的10倍,该指标为() (A)相对比(B)构成比(C)定基比(D)率 7、统计推断的内容为() A.用样本指标估计相应的总体指标 B.检验统计上的“检验假设” C. A和B均不是 D. A和B均是 8、两样本均数比较用t检验,其目的是检验() A两样本均数是否不同B两总体均数是否不同 C两个总体均数是否相同D两个样本均数是否相同 9、有两个独立随机的样本,样本含量分别为n1和n2,在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时,自由度是() (A)n1+ n2 (B)n1+ n2–1 (C)n1+ n2 +1 (D)n1+ n2 -2 10、标准误反映() A抽样误差的大小B总体参数的波动大小 C重复实验准确度的高低D数据的离散程度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参数 2、概率

河北经贸大学《统计学》练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小题1分,共15分) l、某商店有职工50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这是( )。 A、对50个变量求平均数 B、对5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对50个标志求平均数 D、对50个指标求平均数 2、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是指( ) A、这些单位举足轻重 B、这些单位的数量占总体全部单位的很大比重 C、这些单位是工作重点 D、这些单位的标志总量在总体标志总量中占绝大比重 3、分配数列是( ) A、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C、按数量标志或品质标志分组的数列 D、按指标分组的数列 4、某企业计划产值比上年提高10%,实际比上年提高15%,则其计划完成程度为( ) A、150% B、5% C、4.56% D、104.55% 5、在分配数列中,当标志值较小而其权数较大时,计算出来的算术平均数( ) A、接近于标志值大的一方 B、接近于标志值小的一方 C、接近于大小合适的标志值 D、不受权数的影响 6、在简单随机抽样时如果抽样单位数比原来增加3倍,则抽样平均误差将会( ) A、扩大到原来的4倍 B、扩大到原来的2倍c、缩小到原来的3倍D、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7、某管理局对其所属企业的生产计划完成百分比采用如下分组,请指出哪项是正确的( ) A、80-90% B、80%以下 C、90%以下 D、85%以下 90-99%80.1-90% 90-100%85-95% 100-109%90.1-lOO%100-110%95-105% l10%以上lOO.1-100%110以上%105-l15% 8、已知两个同类型企业职工工资水平的标准差分别为5元/人、6元/人,则甲、乙两个企业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是( ) A、一样的 B、甲企业>乙企业 C、甲企业<乙企业 D、无法判断 9、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 A、O≤r≤1 B、-l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作用:1.划分社会经济现象的类型 2.反映总体的内部结构 3.分析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 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反映了标志值分布的集中趋势,是一种由位置决定的平均数。可以没有众数也可有两个。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试卷(河北工程大学)

机械设计基础试卷 一、填空题 1.两构件通过()或()接触组成的运动称为高副。 2.满足曲柄存在条件的铰链四杆机构,当取与最短杆相邻的杆为机架时,为()机构;取最短杆为机架时,为()机构。 3.在凸轮机中,常见的从动件运动规律为()运动时,将出现()冲击。 4.直齿圆拄齿轮作接触强度计算时,取()处的接触应力为计算依据,其截荷由()对齿轮承担。 5.为使俩对直齿轮圆拄齿轮能正确齿合它们的()和()必须分别相等。6.俩齿数不等的一对齿轮传动,其齿面接触应力为()俩齿轮硬度不等,其许用接触应力()。 7.V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8.在设计V带的传动时,V带的型号是根据()和()选取的。 9.链传动中的节距越大,链条中各零件尺寸(),链传动的运动不均匀性() 10.工作时只受()不承受()的轴称为心轴。 二、选择题、 1.渐开线标准齿轮的跟切现象发生在()。 A.模数较大时 B.模数较小时 C齿数较小是 D齿数较大是 2.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必须成对使用。 A深沟球轴承 B圆堆滚子轴承 C推力球轴承 D圆拄滚子轴承 3.在下列四中类型的联轴器能补偿俩轴的相对位移及可以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A凸缘联轴器 B齿式联轴器 C万向联轴器 D弹性套拄销连轴器 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机构的传动角Y和压力角a的关系是()。 A Y=a B Y=90度-a C Y=90度+a D Y=180度-a 5.对于普遍螺栓连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 B扭曲 C压力 D 拉力和扭曲 三判断、 1.在铰链四杆机构中,当最段杆和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俩杆长度之和时,为双曲柄机构。() 2.在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取得较大时,其压力角也越大。() 3.在平键连接中,平键的俩侧面是工作面。() 4.斜齿圆柱齿轮的标准模数是大端模数。() 5.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传动循环过载。() 6.转轴弯曲应力的应力循环特性为脉动循环变应力。() 7.向心推力轴承既能承受径向载荷,又称承受轴向载荷。() 8.圆盘磨檫离合器靠在主、从动磨檫盘的接触表面间产生的磨檫力矩俩传递转矩。() 9.运动副是联接,联接也是运动副。() 10.代号61722轴承的内径是22mm。() 四、简答题 1.试述齿廊齿合的基本定律。、

统计学考研前100院校

统计学考研前100院校 统计学 专业代码:020208 学科大类:经济学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统计学专业院校排名 第一档: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第二档: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暨南大学、西安交通 学、中央财经大学 第三档:湖南大学、安徽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北京大学、山西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西安财经学院 学、河北经贸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工商大学、 第四档:西北工业大学、江苏大学、河北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学院、长沙理工大学、广东商学院、 州电子科技大学、新疆财经学院、内蒙古财经学院、长春税务学院、河南财经学院、福州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 学。 统计学国家级重点学科单位 统计学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天津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统计学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清华大学、吉林大学、华侨大学、国防大

学、军事经济学院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统计学考研院校排名是根据教育部学位中心2013年11月授权发布《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 猜想,之所有第一梯队是这两位,跟建校建系的时间有关。如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的前身统计系,是1952年和1 系调整成立四川财经学院时首批组建的五个系之一,也是全国财经院校中最早招收统计学专业本科生的院系之一。 这里还有一份统计学专业的高校排名,可能这个比上面的容易被接受,也不是我编的,也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发 学校代码及名称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0002 中国人民大学90 10001 北京大学88 10384 厦门大学85 10055 南开大学83 10200东北师范大学 10269 华东师范大学 10272 上海财经大学 10353 浙江工商大学 1035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8 10422 山东大学 下面还有一份财经类统计学专业名校盘点—— 1. 中央财经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合计11个)一个国家重点学科:

统计学简答题

1常用的统计调查方式主要有哪些? 答:⑴统计报表。是按照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自上而下地统一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提供基本统计数据的一种调查方式。⑵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⑶抽样调查。是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个体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方法。 2分类数据、顺序数据的整理及图示方法各有哪些? 答:对于分类数据:(1)数据的整理方法有列出所分的类别,计算每一类别的频数、频率、比例、比率等。(2)图示方法有条形图和圆形图。对于顺序数据:(1)数据的整理方法中包括所有的处理分类数据的方法,同时还可以计算累积频数和累积频率(2)图示方法包括累积分布图和环形图 3数值型数据的整理及图示方法有哪些?试述组距分组的步骤。 ⑴用频数分布表(变量数列)展示数值型数据①单变量值分组②组距分组 ⑵用图示展示数值型数据①直方图②箱线图③线图④茎叶图组距分组的步骤:①确定组数②确定各组的组距③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4误差主要包括哪两类?引起误差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主要包括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抽样误差:是指由样本数据对总体特征进行估计时所引起的代表性误差,原因是由于每次抽取一个样本,而样本中包含的哪些单元是随机的,不同的样本由于包含的单元不同,得到的估计值自然不同,各个估计值与总体特征之间不可避免的出现差距,由此产生了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其来源比较复杂,主要有抽样框未能不重不漏包含所有抽样单元导致的抽样框误差,调查测量不准确引致的测量误差,还有无回答误差和粗大误差。 5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方差和偏差的关系? 抽样平均误差是反映抽样误差一般水平的指标,它的实质含义是指抽样平均数(或成数)的标准差。即它反映了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离差程度。 6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2)允许误差的大小;(3)概率度的大小;(4)抽样方法不同;(5)抽样方式不同。 7什么是多重共线:多重共线性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 8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方差分析总的思想是通过计算来比较因某一特定因素带来的样本值的差异与随机偶然因素对样本值的差异的大小,从而判断该因素对总体是否有统计意义。 9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步骤? (1建立检验假设; H0:多个样本总体均值相等; H1:多个样本总体均值不相等或不全等。 检验水准为0.05。 (2计算检验统计量F值;(3确定P值并作出推断结果。 10简述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异同? 答:方差分析主要用来研究数据分布的离散与集中,稳定与波动的情况,回归分析是通过数据的分布情况拟合出其分布规律.两者不是一回事 11简述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与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的区别和联系。 答:t检验常能用作检验回归方程中各个参数的显著性,而f检验则能用作检验整个回归关系的显著性。各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线性关系,并不意味着每一个解释

三好学生-河北经贸大学

附件1:河北经贸大学2012-2013学年度三好学生名单 会计学院 彭丽楠刘琪陈健利朱艳安格非杜梦雨高展翔张伟肖张芳芳张梦迪李日成刘梦佳田亚蒙张钰莹范冰川王杰方思雨王天雪陈田园吴英杰仇晓璐孙建荣徐丹阳宋媛媛刘慈张琦苏燕惠康雪晶郭晓玲李佳慧田青朵赵英云范同冉苏艳玲任云云门晓婷刘于王艺婷肖铭铭孙伟刘冬雪郝晨晓宁朝阳李春梅李烁芳陈明兴程培璐柴金月齐宁王翠双于文学刘艳青张立云马晓恬窦志芳尹屹朱丽楠杨媛李慧芳陈敬敬刘伟王梦娇杨会敏邱甜陈朋肖贺佛霞闫健坤张玮林李冰辉吴智伶贾梦露李肖朋田建祝博雅张强宁瑞玲幽明越姜博媛芦飞张蕾孙严毕亚楠李蒙于洋赵江涛吕保收赵丹黄丁丁郑一兵尹哲张萍萍康立周月琴张振丽郝盟盟王倩倩苏芳栗海星于梦菲刘海霞安朋欣郄思思黄卉敏刘佳兰王鑫伟李艳艳张晓欣宋曼于泳雪李净王丽楠颜林静康苗黄京霞董亚涛滕翠红梁晓亭宋倩滑国赏孟晓洋张亚咪高丽佳聂思文刘璐骆慧马佑伟王映宏马燕楠倪广雪马欢邵名童赵晓芳何妍谢令敏马瑞瑶付超聂敬思王欣刘芳秀王星星陈娅彤韩亚楠苏海燕康霄霞潘怡宋丹丹何莹杨凤娇姚萱梁晓燕袁美玉任美静张圣銮周文秀孙丽静张维婷陈颖刘静孟博力宁心怡李玉可张克青高小平赵紫蕾宁钰璇刘欣柳张雅楠赵芹彭田王坤封乐张雪颖宋博李炯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常星星周园园琚江舟孙雪飞杜路肖荆海璐金晓云王晓颖李倩王凤娇李培志冯佳陈彩高翰林孙红霞郑冰冰王玉卓潘茜王晓萌操玉娇关智宇陈雨琪宫东真张亚明卓英楠李兰青赵慧王梦楠王倩宫雅茹李雪梅孙兆蔷杨硕秦利利于慧王丽红李含悦张影孙颖董佳佳尹登博齐威李瑶王哲高雅硕刘丽高雪靳琦琦任佳伟宋美慧 法学院 籍薇崔雪晴秦红吴璐璐陈聪汪洁琼庞海龙张璐李银娇刘璐贾丹边凌飞宋婷婷李春柳金秋李乃晨张永顺李慧娅李星辉张琪魏敬盼贾汉文陈丹丹李菲张曼菲韩文倩赵旭蒋丹邢梦媛马宝蓉韩旭胡蔚侯晓梅林晨阳尹娜娜秦叶张红霄王洁王俊兰张虹宇卢秋如聂小兰许岩梁飞闫帅岗王若邻宗琮秦莎王冰玉李德陶江润王海燕王震赵雨惠 艺术学院 侯建平石丽媛刘雪振唐爱红褚众刘飞韩佳晓徐菁李娇侯晓蕾岳琳王艳姚澈李佳罗娜孟鸽李倩江丽君孟自强张倩史苗苗许晖郎珊珊杨静甄林凡刘林玉张琴高鹏飞崔文奇范小帅路金山马秋晨王硕牛璐尚佳伟卢博文张丽苹贺娇娇王晓军孙友文耿哲任智胜李凤玲邢红霞杨梦豪李欢欢唐玉璟陈禹竹李浩萍秦伟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精编版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统计学简答题整理第一章P11 1.获取直接统计数据的渠道主要有哪些及区别在于 普查、抽样调查 普查是为某一特定目的,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这是一种摸清国情、国力的重要调查方法。花费的时间、人力、财力和物力都较大,间隔的时间较长。而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以抽样调查方法获得连续的统计数据。 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中应用最广、最为重要的调查方法,它是通过随机样本对总体数量规律性进行推断的调查研究方法。存在着由样本推断总体产生的抽样误差,但统计方法可以估计出误差的大小进一步控制误差;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又能保证实效性 2.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还有一种人为干扰造成的误差即有意瞒报或低报数据等)。非抽样误差在普查、抽样调查中都有可能发生,但可以避免。

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由于样本只是总体的一部分,用样本的信息去推断总体,或多或少总会存在误差,因而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但可计量、可控制)。抽样误差与样本量的平方根成反比关系。 第二章P51 1.统计的计量尺度 ①列名尺度(定类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之后,对属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没有大小、高低、先后之别。 ②顺序尺度(定序尺度):是按照某一品质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等级相同的单位进行计量的方法。各组之间的关系是有顺序的,可以进行排序。 ③间隔尺度(也称定距尺度):是按某一数量标志将总体分组,对相同数量或相同数量范围的单位或其标志值进行计量的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以进行排序,还可以计算不同数值之间的绝对差距。 ④比例尺度(也称定比尺度):是类似于间隔尺度,又高于间隔尺度的计量方法。其特点是不仅可计算数值的绝对差异,还可以计算数值的相对差异。 2.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和作用。 概念:统计分组是根据统计研究目的,选择一定的分组标志,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组的统计方法。其目的是使组与组有明显差别,同一组中具有相对的同质性。(例:人口按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分组;企业按规模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

1.“统计”一词有哪些含义?什么就是统计学? (1)统计工作或统计实践活动:对现象的数量进行搜集、整理与分析的活动过程 (2)统计资料:通过统计实践活动取得的说明对象某种数量特征的数据 (3)统计学:就是关于数据的一门科学 统计学就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与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就是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 2.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离散程度测度(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 偏态与峰度测度(偏态及其测度、峰度及其测度) 3.分布集中趋势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众数、中位数、分位数、均值、几何平均数、切尾均值 4.简述众数、中位数与均值的特点与应用场合。 众数最容易计算,但不就是永远存在,它不受极端值影响、具有不惟一性、作为集中趋势代表值应用的场合较少,数据分布偏斜程度较大时应用,在编制物价指数时,农贸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常以很多摊位报价的中数值为代表。 中位数很容易理解、很直观,它不受极端值的影响,这既就是它有价值的方面,也就是它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的地方; 均值就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的最充分,数据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应用,它在整个统计方法中应用最广,对经济管理与工程等实际工作也就是最重要的代表值与统计量。 5.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指标有哪些? 极差、内距、方差与标准差、离散系数 6、常用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含义如何? (1)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单位中随机地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使得每一个总体单位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从不同的层中抽取一定数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 (3)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进而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 (5)多阶段抽样:先抽取群,但并不就是调查群内的所有单位,而就是再进行一步抽样,从选中的群中抽取出若干个单位进行调查。 群就是初级抽样单位,第二阶段抽取的就是最终抽样单位。将该方法推广,使抽样的段数增多,就称为多阶段抽样。 7、什么就是抽样分布? 就就是由样本n个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 8、什么就是匹配样本? 一个样本中的数据与另一个样本中的数据相对应,这样的样本称为匹配样本。 9、假设检验的思想以及假设检验中的两类错误就是什么? 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就是小概率反证法思想。小概率思想就是指小概率事件(P<0、01或P<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