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部分温泉旅游小镇开发现状及整体规划进行实地调查研究,以昌宁县柯街镇橄榄河温泉旅游小镇为个案,分析研究温泉小镇现状及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热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小镇合理规划的解决对策和方案。

关键词:温泉旅游;开发;利用

我国的温泉资源利用历史悠久,但就把旅游温泉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是近几年才火热起来的。围绕该主题的讨论研究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出现较高的热情。但针对云南不同的旅游小镇热水资源的优化利用典型个案研究相对还较少。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但热水资源丰富且发展迅猛的云南,旅游温泉小镇合理利用开发研究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和重要作用。本文以昌宁县柯街镇旅游小镇为例进行旅游温泉小镇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个案研究。

1 温泉与温泉旅游

温泉是一种地热资源。在我国温泉是指温度在25摄氏度以上的泉水。温泉是通过大气水补给地下水,通过岩层裂隙或孔隙途径,渗透到地下,在地壳深部循环加热过程中,与其围岩发生水热反应,溶解围岩中的许多有益化学成分,成为热矿水,并在特殊地质构造条件下出露地表而形成。

温泉旅游是以沐浴温泉为主要内容,以体验温泉、感悟温泉文为主题,从而达到养生、休闲、度假目的的旅游活动。

2 柯街镇橄榄河温泉小镇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云南省昌宁县柯街橄榄河热泉位于柯街镇以北的橄榄河中下游,距保山市55千米,昌宁县城31.5千米,柯街集镇4千米,云保公路3.8千米,是昌宁县出水量最大的热泉,热泉泉眼共计10多处,出水量稳定,每秒0.025立方米,水温达80摄氏度,泉水无色透明。开发橄榄河热泉旅游小镇具有明显资源优势:

①该热河资源特色突出,热水水量充沛、水温高,地势平坦开阔,资源开发便利、潜力大。

②柯街镇地处保山、大理、临沧三州市结合部,是昌宁的窗口重镇,交通便利,具有十分突出的地理优势和区位优势。

③独特的地质条件而形成的热坝气候使冬季的柯街成为了休闲度假游、冬令营旅游的好地方。同时柯街物产丰富,开发旅游商品条件优越。这些都是柯街开展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

④资源所在的昌宁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昌宁有千年茶乡之称。

但是橄榄河热泉旅游小镇开发的劣势和问题也非常突出,热水资源的利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

2.1 基本建设不到位,规划不合理

虽然柯街镇地理位置好,但景点的设施不全,整体面貌仍显杂乱。小镇周边基本建设不到位,设施跟不上,没有特色,服务跟不上市场的需求。现有各类设施设备等需改善,以进一步提升对外旅游形象。根据对整个橄榄河沿线的调查显示,村庄环境脏乱差的落后状况十

分突出,给排水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和游客饮用水的水质、水量均得不到保障,村内污水、垃圾随处可见。电线私接乱搭、线网布置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完善现象突出,缺乏系统的规划,严重阻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景点知名度不高,客源有一定的局限性

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是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度。柯街橄榄河热泉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吸引的客源范围主要局限于周边地区。

2.3 旅游专业人才不足

目前,景区内的旅游服务管理人员相当紧缺,几乎都没有受到过正规训练和培训,基本周边农户自己经营,服务质量和档次可想而知,直接影响了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

2.4 旅游小镇的开发技术落后与资金不足

旅游开发缺乏引导投入,直接影响到整个区域的旅游项目的推进。

2.5 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

昌宁县旅游产业从县级开始管理运行机制都有待提高和完善,特别是在地域竞争、企业竞争、市场竞争中的优势都需进一步挖掘和提高。

2.6 地质条件差

橄榄河位于昌宁县柯街镇境内,地处 V 型山谷底部,两岸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土壤沙质化明显,每年都因降雨引发不同规模的洪涝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温泉旅游区部分地段需要加固除险,否则对居民和游客都存在安全隐患。

3 橄榄河温泉旅游小镇开发的对策

3.1 加强温泉旅游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现阶段,柯街镇在进行温泉旅游产品开发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好省道和乡道、景区之间的连接线的建设只有路通了,客源才会乐意进入景区,出行才方便,从而彻底摆脱最后一公里现象。其次就是解决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特别是要拿出一套合理的总体修建性规划并付诸实施。

3.2 加强品牌宣传

柯街镇毕竟是云南的边疆小镇,要想提高社会的认可和知名度,必须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和网络、媒体,聘请有实力的企划宣传公司全方位地对旅游小镇进行包装宣传,作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

3.3 加强专业人才的管理和培养

温泉旅游毕竟是个产业,要想长远发展,必须建立专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机构,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成立专门的人才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职工的招聘和管理;二是加强与相关旅游景区的合作培养;三是加强与相关旅游院校开展校企合作进行培养。

3.4 继续推进旅游小镇建设,加快重大重点项目建设

柯街镇政府与橄榄河温泉旅游小镇要加强协作,以最大力量,全面推进各项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如景区沿线周边的星级农家乐的建设、加强服务中心的建设、投资中心的建设等。

3.5 完善旅游产业运行机制

①明确各方管理职责。

目前各温泉旅游景区存在着的经营权与管理权两权权责不清、多头管理的管理局面,严重制约着温泉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壮大。因此昌宁县温泉旅游项目要想获得长久发展,必须对温泉景区经营权与管理权进行分离。②政府角色的不断转变。

在昌宁县柯街镇温泉旅游项目开发的不同阶段,政府所承担的角色是不同的。在项目前期,政府角色是产业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根据产业发展状况对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在温项目发展中期,政府角色是基础投资者以及企业服务者,主要是根据项目规划选择和确定项目的经营者,并为项目的开展做好相关基础设施的配套服务。在项目后期,政府角色是行业管理者和营销宣传者,其主要工作活动就是做好市场竞争的裁判者。

③加强行业自律和监督机制。

昌宁县柯街镇政府应组织建立一个旅游协会,旅游协会应是一个民间自律性的行业组织,它的组织宗旨就是约束协会会员的经营行为。督促和监督会员企业依法经营,培训会员企业的品牌意识,鼓励会员企业提升企业自身的资质等级水平。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逐步完善对温泉旅游项目开发的监督机制,通过旅游投诉公开电话、群众意见箱、现场咨询点等多种投诉受理渠道,来直接获取旅游者向旅游管理部门反映的真实情况,从而使昌宁县柯街镇温泉旅游项目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3.6 地质灾害防治初步规划建议

关于发展我省森林旅游的调研报告

关于发展我省森林旅游的调研报告 根据省委卫书记的指示,省政协把发展我省森林旅游作为2010年调研重点课题。在省林业局的大力支持配合下,今年6月钟文主席、张海国、邱德群副主席带队,分三组赴安徽、贵州、湖南、广西、江西等省区考察调研;9月组织了由国内有关专家学者,省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调研组,深入我省霸王岭、尖峰岭、五指山、七仙岭、吊罗山等森林旅游景区实地调研;9月17日、11月13日钟文主席主持召开两次专题座谈会,11月21—23日带领调研组相关人员,参加国家林业局在三亚召开的全国森林公园和森林旅游工作座谈会。调研组在深入考察调研,充分吸收专家学者意见和建议,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综合分析研究,形成此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考。 调研组认为:海南蕴藏着宝贵、丰富、独特、原始的热带森林旅游资源,但目前开放开发利用的很少,总体上还是消极保护和单一利用模式。加快发展森林旅游应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题中之义,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坚决摈弃?开发即破坏?的错误认识,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和决心,把海南作为一个整体森林公园来规划建设管理,加快打造集雨林观光、森林保健、生态养生、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世界一流?热带海岛森林公园?。 一、海南加快发展森林旅游优势得天独厚 (一)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海南四面环海,四季如春,冬季可避寒,夏季可避暑。特别是森林空气清新,细菌含量少,植物精气丰富,空气负离子含量高。调研组在部分林区实时测定,海南热带

雨林的空气负离子浓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万个以上,局部地区高达5万个以上,其中霸王岭高达8万个以上。海南被誉为?天然氧吧?,这是发展森林旅游、健康产业的?金字招牌?。 (二)稀缺独特、原始神秘的热带森林资源。海南是全国热带天然林保存最完好、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全省现有森林面积31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59.2%。其中天然林面积989万亩,包括200多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热带雨林;海南被誉为热带生物?基因库?,有野生维管束植物4600多种,蝴蝶等昆虫6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648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海南长臂猿、海南坡鹿、云豹、巨蜥等15种;全省有5大类24种湿地,面积近550万亩。热带雨林植物景观典型神奇,地貌景观雄伟壮丽,水体景观瑰丽迷人。这些宝贵珍稀的森林旅游资源,在国内独具特色,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对游客充满了吸引力。 (三)青山绿水、碧海蓝天的山海资源。海南省海洋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二,有1528公里海岸线、280个岛屿、68个海湾,有珊瑚礁、红树林、青皮林等构成的生物海岸,山海相连,蓝绿相依,是我国唯一既可发展热带滨海度假、又可发展热带山地雨林度假的区域。 (四)丰富多彩、浓郁深厚的人文旅游资源。海南不仅有富集的森林旅游资源,而且聚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是本岛独有的黎族,经历了3000多年的历史积淀,逐步形成璀璨而独特的文化,包括黎锦、船形屋、农耕、文身、老古舞、独木器、鼻箫、歌谣、礼仪风俗等,极能有效地激发游客的兴趣和热情。神秘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文化、以及别致的乡土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人文旅游资源,是海南森林旅游的潜在价值和生命力所在。

国内生态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

国内生态旅游普遍存在的问题 (1)旅游发展与扶贫 当前,旅游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中具有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优势,中国中西部地区拥有的独特的旅游资源已经在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扶贫战略已经成为中央与地方政府中西部地区扶贫攻坚战略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但是旅游与很多其它的社会经济发展项目一样,随着规模化和规范化运作,穷人在参与程度和在“价值链”中的份额非常有限,旅游扶贫有可能加大贫富差距。 (2)生态旅游概念和认证 目前国际上对于生态旅游的定义非常多,但是缺乏统一的标准,会上有代表提出单纯依靠定义来发展生态旅游是没有意义的。现在的情况是有一些企业或个人,大肆宣传开发生态旅游,其实并不关心旅游本身,真正关心的是资本运作,即以旅游开发为名取得低利息贷款,把贷款投入到利润率高的行业中去。 而一些真正想搞生态旅游的企业或组织,却要花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来应付这些层出不穷的“李鬼”,以免被各种怀疑的眼光误认为自己的动机不纯。这就导致了市场的混乱,投资者对于投资环境没有安全感,很多适合的项目地区随之失去了开发生态旅游的机遇。 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究竟是强调“生态”还是强调“旅游”,由于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众说纷纭之中似乎各有各的道理,导致各方面对于生态旅游的要求既复杂又略显苛刻,开发的过程需要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使得生态旅游从一开始就承受了太多的压力和责任。而由概念而引出的生态旅游认证,比如国际上知名的绿色环球21认证,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国内的认可和接受,在中国的推广也有待时日,短时期内还无法解决生态旅游真假难辨和市场混乱的局面。 (3)生态旅游产品 相对与大众旅游市场的无序开发和唯利是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家对于开发兼顾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精品的观点是比较肯定的。但随之而来的问题较多,例如生态旅游市场信息由谁或应该由谁来收集,产品由谁来设计,如何开拓市场以及市场是否接受,做精品项目需要的先期投入资金从何而来,精品项目的卖点和市场核心竞争力在哪里,生态旅游究竟应该承担多大的功能和任务? (4)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 中国的生态旅游处于探索开发阶段,针对市场营销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考虑,一是市场定位问题,二是生态旅游采用什么的营销方式。旅游企业的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的一项战略性工作,它是企业在营销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来确定本企业的服务对象。 中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应该怎么定位,目标群体是外国游客?还是中国的富有人群?需要进一步思考。 中国目前的旅游营销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1)市场动态掌握的少,宣传促销的针对性不强;(2)宣传促销的投入不足;(3)整体促销合力不强,宣传促销活动缺乏系统性、科学性。生态旅游要避免以上问题,同时要充分利用现在媒体的力量和政府的作用,加强旅游产品和线路的宣传促销,扩大生态旅游产品的知名度,激发游客的旅游欲望,开生态旅游的旅游市场。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生态旅游宣传促销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和有效的促销手段开展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增加生态旅游的影响力。 (5)旅游与旅游开发区当地人的权利 旅游开发商、政府干部等应该把充分尊重当地社区群众意见,保证他们的权利加以慎重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_傅德荣

97 小城镇建设2006/7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和意义得到了充分证明。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被认为是一种阻止农业衰退和增加农村收入的有效手段。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共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9000亿里拉(约合4.3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它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在以色列,乡村旅游开发被作为对农村收入下降的一种有效补充,乡村旅游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前东欧和太平洋地区在内的许多国家,都认为乡村旅游业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经济多样化的动力。 20世纪后期,西班牙通过对本国近20年乡村旅游的研究总结,证明现代乡村旅游非常有利于推动西班牙农村地区的发展。在西班牙,现代乡村旅游者年龄多处于25-45岁之间,为社会文化水平高、购买力强的城市居民,他们对享受农村活动持积极的态度。主要乡村旅游活动包括运动、与农业相关的劳动和观光等方面,这些现代乡村旅游者多利用现有的设施,包括充满魄力的乡村小旅馆和农舍等。 英国Richard Sharpley先生认为乡村旅游企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有:缺少支持;缺少训练;旅游设施和旅游吸引物缺乏;淡旺季明显,利用率不高;营销效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为了解决乡村旅游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采取积极对策,使乡村旅游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一、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持续发展的战略范畴,从政策层面进行有效推动 以英国为例,一百年前,许多农村家庭为摆脱贫 困迁移到城市,而目前人口开始向农村地区流动,农村地区人口的增长水平是全国平均增长数的两倍,其中以年老的有钱人居多。英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5,约1100万。但是与增加了的人口不协调的是农村落后的社区基础服务。加之“疯牛病”的影响,以及欧盟《共同农业政策》调整和改革,将逐步减少对农业的补贴,农村社区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农业和农民收入下降问题,农村的贫困问题,农村环境等问题突显出来。1/5人口的问题如不很好解决,无疑将是个严重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为了直接应对并解决上述特殊问题,英国在2001年大选后将原农业、渔业及食品部(MAFF)改为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DEFRA)。增加了对“环境”与“农村事务”问题的重视,这一改动正是针对英国农村振兴所面临的问题而为,其有的放矢已经初见成效。 为发挥乡村休闲农作和生态旅游一举多得的优势,“农村事务”采取了更加具有竞争性、灵活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政策。全面推行:农村管理方案———提供给农场主和土地管理者费用开展管理活动,以此来改善和保持农村风光,野生动植物及生活环境;有机耕作计划———通过资助农场主从传统的耕作方 国外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傅德荣 英国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在乡村旅游的兴起,全国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开发为旅游乡村。在这个潮流的带动下,乡村 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是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也有弊,优点在被无限放大之时,弊端比没有被 掩盖掉。若是这些弊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乡村旅游的发展将会弊大于利。因此,了解这些问题, 想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将是乡村旅游业开展之初首要做好的。 1.乡村旅游的起源 现代城市的快速发展,到处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夏,路上都是川流不息的车辆。没有蓝天白云,没有清澈小溪,更没有鸟语花香。大城市就像一个大大的牢笼,每天有着规划好的行程,有着道德规范好的行为准则......城市里的人有着太多的不得已,有许多的压抑,许多的不自由,不快乐。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期积蓄的情绪需要释放。因此,就有了许多想到大自然走走,感受感受,释放自己的人。然而,一些名山大川为世人所敬仰,很多时候都会有如潮的人流,并不是放松自己的好去处。这时,乡村的炊烟袅袅之景,乡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随心安逸生活景象,还有乡村民情、礼仪风俗等都使大城市里来的人感触颇深。还可以观赏当时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以前,现在的故事。在乡村,没有拘束,没有压力,也没有喧闹,只有自然的宁静。而当到乡村散心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频繁的时候,发现有利可图的商人,开始出资开发乡村旅游,就这样,乡村旅游开始商业化出现了。 2.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乡村旅游其实有许多的优点,让人们了解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欣赏乡村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但是,现在,许多跟随乡村旅游潮流的商人开发的乡村旅游,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只是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忽视了乡民的利益与造成的问题后果。 3. 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 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且从另一面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符合我国旅游产品结构化调整的客观要求,是旅游开发形式转型的新探索。做得好不仅能给游客带来快乐,也能发张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许多的开发商并不懂得真正的乡村旅游的真正概念。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即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环境旅游范畴,以具有乡村性的人文客体为吸引物的旅游活动属于文化旅游范畴。所以,乡村旅游包括了乡村性的环境旅游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在某一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生态旅游现状及发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我国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 摘要:在人类与环境冲突日益激烈的现在,旅游业开发问题是当前主要矛盾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粗放式的自然保护区开发模式,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正迫在眉睫。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这一新型开发模式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就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健康发展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现状发展环境保护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与内涵 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旅游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与自然和谐,而且必须是当代人享受旅游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机会与后代人向平等,既不能以当代人享受和牺牲旅游资源为代价,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的享有同等旅游资源的机会,甚至当代人在不破坏前人创造的人文景观和自认景观的前提下,为后代人建设和提供新的人文景观。并且,生态旅游的全过程中,必须是旅游者受到生动具体的生态教育。 二、生态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人类处于的后期。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同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全球性生存危机使人类的环境意识开始觉醒,绿色运动及绿色消费席卷全世界。 1972年,第一次人类的环境会议在召开。会议首次将环境问题提到了国际议事日程上,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和深入研究。1980年,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在《》中首次初步提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要求把保护与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满足人类需要,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利用,使之即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满足后代人的需求,改变了过去保护环境与发展相对立的观点。1987年,在(MCED)在首相布伦特兰夫人的主持下向联合国提交了《》的报告,比较全面和完整的描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在自身需要的能力”,报

生态旅游存在问题

关于生态旅游存在问题的文献综述 摘要:目前生态旅游面临很大困境,究其原因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未建立科学的概念体系,在实践中对旅游者、开发商经营者、行业管理、规划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解决手段,因此,应当谨慎对待生态旅游盲目扩张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旅游环境破坏制约因素 正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旅游已经得到较快发展,但是生态旅游系统、科学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在实践中存在可操作性差、有较多难以克服的制约因素等问题,导致其发展目标难以实现。同时,生态环境也因生态旅游的开展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企业”,然而无烟并不意味着无污染无破坏,生态旅游的发展值得我们反思探讨。 一、大规模发展生态旅游的制约因素 1、尚未建立系统、科学的概念体系 什么是生态旅游?国内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统一的概念。据不完全统计,国外有近千个定义;国内学者给其下的定义也有数十种之多,不同定义之间的差异很大,主要体现在生态旅游的目的、途径、地点、主体及其造成后果等方面,在旅游业界还比较普遍的存在着对生态旅游概念的误用滥用等现象,上述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一种观点认为,凡是到生态环境较好的自然区域惊醒的旅游活动

都是生态旅游,在旅游业界这种观点非常普遍。照此观点,除城市旅游之外的旅游形式都属于生态旅游,这显然是不规范不科学的。这种观点实际上是对两种概念理解不清的结果,它把生态旅游和自然旅游等同,而自然旅游属于普通旅游的一部分,这种认识没有触碰到生态旅游的本质,生态旅游对旅游的主体、资源、发展途径和目标都有一定的限定,这宗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泛化理解,实际上是对生态标签的滥用。 1.2另一种观点认为,只有生态旅游才特别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因而进一步认为,生态旅游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而生态学告诉我们,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任何形式的旅游活动都应该体现对生态环境的足够重视与维护,而并非只有生态旅游才可独当此任,更不可认为可持续理念就是生态旅游的本质,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实践的具体途径应当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多种旅游活动形式,两者的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只是一种特定的旅游活动形式,而可持续发展旅游是旅游地规划管理的一种模式。 1.3部分学者认为,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是指到生态旅游区的所有旅游者,而狭义的生态旅游者是指到生态旅游区旅游并对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负有责任的游客。广义的生态旅游者概念的这种定义方法,具有统计意义上的便利性,但体现不出生态旅游者与普通旅游者的区别,因而有学者认为,正是概念泛化造成生态旅游区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狭义的概念对生态旅游着有明显的限定,要求旅游者有较高

特色小镇开发模式

本文汇总了在探索特色小镇开发过程中总结出的特色小镇的综合开发结构与运营模式。 1 特色小镇的本质解读 特色小镇是指依赖某一特色产业和特色环境因素(如地域特色、生态特色、文化特色等),打造的具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征和一定社区功能的综合开发项目。是旅游景区、消费产业聚集区、新型城镇化发展区三区合一,产城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架构 1、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 特色小镇主要聚焦自身优势的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相关产业集群机构。

2、以旅游为引擎的泛旅游产业聚集结构 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发展旅游产业;以旅游的十二要素为内容,打造泛旅游产业集群结构。 3、旅游目的地架构 特色小镇不完全是旅游,但又必须是旅游;每一个特色小镇都是一个以4A景区为主导的旅游目的地。 4、新型城镇化架构 人口聚集,带来城市居住及配套服务的发展,进而形成城镇化架构。 5、智慧化与互联网引擎 以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游客互动体验为根本,以便捷优化管理为保障的智慧化旅游,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特色小镇是以“双产业”即特色产业与旅游产业为主,“三引擎”即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智慧化及互联网引擎相协调,“三

架构”及产业链整合架构、旅游目的地架构(景区)、城镇化架构共同支撑的发展架构。 二特色小镇的总体特征 1、以特色的产业及环境资源为基础 产业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前提;环境资源是特色小镇打造的重要依托;资源如何转化为面向市场的核心吸引力是其核心指向。 2、以坚定的政府政策及投融资支持为依托 以产业为引领,实现“产业+文化+旅游+社区”的四重功能;各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大糅合,而是相互之间有机的整合与融合。 3、以产城一体化综合开发为手段 主要表现为产业的综合发展;功能的综合配置;土地的综合开发;配套的综合建设;目标的综合打造等方面。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游的发展阶段和未来发展趁势 (1)生态旅游兴起阶段(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发展.观光旅游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兴趣,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游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表现为:生态旅游活动基本处于传统大众旅游向生态旅游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游发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发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游的发展为后期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游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游这个新兴的旅游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游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游等同于自然旅游。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游、观鸟旅游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游等。 (2)生态旅游蓬勃发展阶段(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游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根据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游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游的总体特征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游相关组织.旨在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游地域范围越来越广,生态旅游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游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游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围内的“生态旅游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游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建立生态旅游基金,保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游发展较快的国家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旅游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游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关系,为社区发展谋福利。此时热门的生态旅游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游;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游;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游、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等。 (3)生态旅游稳定成熟阶段(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游在世界范围内的进一步发展,生态旅游进入了稳定成熟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市场的细分是根据生态旅游者不同的兴趣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游产品分为9类,分别是包价旅游、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看我国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摘要: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的一般理论动身, 在阐述我国生态旅游进展现状基础上, 从生态旅游公益属性的角度, 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旅游进展中存在的忽视环境爱护、经济效益至上、环境教育功能缺失和生态旅游区与周边社区不协调等问题。提出了将生态旅游规划制度化, 构建生态旅游资源破坏的监督防范机制, 强化环境教育功能和协调利益分配等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 开发; 公益属性 作为一种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形式,生态旅游秉承如此的理念:确保旅游政策不再只注重于经济需求,而要更关注爱护原始环境,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生态旅游发起于西方并获得迅速进展,是与西方社会经济发达、物质富足分不开的。在某些发达国家看来,进展生态旅游并非是要获得新的利润增长点,而是将之作为一种进行全民环境教育的实践方法。在具体措施上,许多由

政府经营的国家公园免收门票,由政府进行财政补贴,甚至还进行大量广告宣传鼓舞国民前来巡游。而关于那些兴建于土著保留地之上的自然爱护区,则考虑由当地社区直 接参与经营,在门票收入、就业等方面使当地居民受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西方的生态旅游更像是社会福利而非消费性产品[1 ] ,具有专门强的公益性。关于我国而言,社会经济进展的多层次性和生态旅 游资源的多样性为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基础,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关于生态旅游服务产品的需求增长与生态爱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由于生态资源的公益性造成其具有专门强的外部经济性,单纯靠市场运作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实现生 1 生态旅游及其公益性 111 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类型 墨西哥环保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2Lascurin于1987 年在《生态旅游之以后》一文中首次使用了“ecotourism”一词,该词作为生态旅游的英文表述,20 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和交流[2] 。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全球各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对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上百个[2 ] 。借鉴国内外的研究资料,作者认为生态旅游的内涵应包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演变趋势及启示 (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满足人们生产生善人类居住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保障国土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992年世界了国际森林问题,通过了《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森林问题已成为相关国际公约的重要内容续发展的焦点问题,全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发展越来越受到国际组织、各国政府及社会公众的广泛世纪50年代以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致力于开展以“获取全球森林信息”为目标的森林资源定得到了各国政府的积极参与。FAO最新开展的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以掌握世界森林可持续为目的,对1990年以来全球森林资源及其功能效益变化趋势进行了监测与评估。并于2006年2月国森林论坛发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公布了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全球及各国森林资源状况及其演变趋势。 一、世界各国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公顷,占陆地面积(不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110立方米/公顷。从世界各国情况看,森林资征: (一)世界各国森林面积分布不均衡。全球三分之二的森林集中分布在俄罗斯(20.5%)、巴加拿大(7.8%)、美国(7.7%)、中国(5.0%)、澳大利亚(4.1%)、刚果民主共和国(3.4%)(2.2%)、秘鲁(1.7%)和印度(1.7%)等10个国家,其中前5个国家森林面积占全球的50%以个国家的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但世界上也有62个国占土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比重不到10%,其中,有些国家如莱索托、吉布提、埃及、利比亚、科威特、摩纳哥和瑙鲁不足0.5%。 (二)多数国家的森林以公有林为主。全球84.4%的森林是公有林(指林地所有权,包括国有和的森林是私有林。《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涉及的229个国家和地区中,74%的国家其公有其中47个国家的森林全部公有;24%的国家其私有林超过50%,其中纽埃岛、库克群岛和基里巴岛国和群岛森林全部私有。森林面积居世界前10位的国家中,俄罗斯、中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和森林全部公有,印度、加拿大、秘鲁和澳大利亚的公有林分别占98.4%、92.1%、83.1%和72.0%,林在森林面积中的比重较大,为57.6%。 (三)世界各国森林每公顷蓄积差距大。世界上不到三分之一的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大水平(110立方米/公顷),其中14个国家和地区森林每公顷蓄积超过200立方米,瑞士、奥地利地区高于300立方米,分别为368立方米、300立方米和350立方米。多数国家森林每公顷蓄积不水平,包括坦桑尼亚、津巴布韦、埃塞俄比亚、泰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在内的47个国家和地区森不足50立方米,有些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也门低于10立方米。森林

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策划研究

特色小镇旅游开发策划研究 满都户镇位于辽中区中部,紧邻区政府辖区,东邻辽河,水体资源丰富。当地特产寒富苹果远销内地,镇区第一产业发展较为成熟。同时,区政府规划建设的农产品保税加工区已经投入建设,省道30 4、106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满都户镇在辽中的区位镇区紧邻辽河的五个村镇具有极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内部有汉、满、蒙、回、锡伯五个少数民族居住。满族人口占六成以上,少数民族资源优势明确,适宜发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小镇内部村落极具特色,依托当地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资源,适宜进行特色旅游开发的建设。 2现状概况满都户镇域大面积是农耕用地,村镇居住用地主要集中在辽河河畔,辽河径流量较大,水利资源开发便捷,镇域镇村体系较为分散,开发潜力巨大。 2、1资源分析该镇属于富水区,东侧为辽河,水资源丰富,是发展农业的一大优势。辖区光、热、水等气候资源富足,具有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农业的优势。因此,满都户镇适宜在不同季节开发特色生态旅游资源项目,也能为当地的居民创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夏季可以开发农家避暑旅游、冬季可以开发冰雪主题旅游、春秋两季可以开发种植采摘旅游等等。

2、2产业分析小镇的产业优势资源富饶,蔬菜种植业、养殖业已成规模,主要发展以黑木耳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未来发展将小镇打造成为东北部具有特色的“寒富苹果”特产之乡、“宜居乡村”示范镇和“区域发展”中心镇。同时,依托食品加工产业园构建立足辽西、辐射周边地区的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区”。 2、3旅游资源依据上位规划的旅游资源以辽金遗址、珍珠湖、近海绿洲、古墓葬群作为“主要旅游发展方向”。通过实地调研,满都户镇主要旅游资源为古城子村兴隆寺,它是原东北地区较大的佛教胜地,也是关中第一大寺。据记载,在清朝同治年间重修了兴隆寺碑记、是独具特色的镇寺之物,即:卧式圆耳对头狮和一些散存在民间的石刻、碑文等物件。对于独居特色的寺庙,在未来的规划中欲使其重塑活力,重新恢复辉煌。首先应该修复建筑本体。 同时,改变其在人们心中的破旧形象,注入宗教元素符号,修复佛像达到信仰不灭,香火不断,从而扩大庙会规模,使人们可以体验穿越百年的古老文化、食物、技艺等。在未来的参观游览中,配相应解说员和历史文献介绍,使游客能够完整的了解古寺、见证历史。借着兴隆寺昔日的余晖再次打造以渡口为中心的水路生态旅游产业,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的旅游业创收。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现代园艺2017年第4期 [3]Shackleton S E,Dzerefos C M,Shackleton C M,et https://www.360docs.net/doc/7a16903038.html,e and trading of wild edible herbs in the central lowveld savanna region,South Africa [J].Economic Botany,1998,52(3):251-259 [4]Gatto M A,Sanzani S M,Tardia P,et al.Antifungal activity of total and fractionated phenolic extracts from two wild edible herbs [J].Natural Science,2013,05(8):895-902 [5]牟光福,覃勇荣,黄冬阳,等.广西野菜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展望[J].天津农业科学,2016,04:129-133 [6]徐艳琴,刘勇,胡生福,等.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199-6202 [7]季梦成,范淑英.江西水生野菜资源调查[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04:33-34 [8]梁同军,冯艳,陈波红,等.庐山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特征及应用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16,03:37-41 [9]宋玉赞,叶贺民,赵健.井冈山自然保护区野菜资源调查与保护利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3:162-163 [10]徐艳琴,刘勇,胡生福,等.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12:6199-6202 [11]翁德宝,黄雪方,杨基楼.四种南京地产栽培野菜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1,03:288-292 [12]林春华,谭雪,郭碧瑜,等.几种人工栽培野菜的营养成分及食用价值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06,07:23-24 [13]肖庆礼.江西几种主要野菜资源及其药用价值[J].江西农业科技,1981,10:26-28 [14]关佩聪,刘厚诚,罗冠英.广东野生蔬菜资源的分类与利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04:7-11+50 罗素梅(1984-),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资 源植物学研究。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谭桂清 (国营宽甸满族自治县黎明林场,辽宁丹东 118200) 介绍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对 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些问题,对于其健康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具体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2.1开发不合理 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考虑到周边设施的配套、市场需求、资金需求、对环境的影响等等。但是,一些地区看到其它地区通过森林生态旅游促进了经济发展,在未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情况下,就在本地上马森林生态旅游项目。结果由于各种原因而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反而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带来了破坏。 2.2超量接待游客 一些生态旅游区经受不住利益的诱惑,超量接待游客,造成森林旅游区生态环境长期处于超载状态[1],为了接待更多的游客,不惜大肆破坏生态环境,修建道路、宾馆等设施,导致水土流失,森林被破坏。同时,大量游客的涌入,使得当地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数量减少。 2.3管理滞后 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一定的专门人才。但是,当前由于森林生态旅游经济效益较好,发展过快,森林旅游景点遍地开花,而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相对滞后,使开发过程不合理,生态失衡。2.4思想意识落后 由于生态旅游在我国的发展时间不长,生态意识思想教育还跟不上。经营者在开发过程中不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经营过程中废弃物随意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2]。同时,部分旅游者环保意识淡 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日益严重,人 们越来越渴望良好的生态环境,而森林生态旅游正是短暂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方式。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直到1982年才建立起第一个森林公园———张家界森林公园。随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公园数量大量增加,森林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因此对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科学解决对策,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森林生态旅游包括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3种类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已经达到2000余处,其中国家级257处,四川卧龙山、贵州梵净山、广东鼎湖山等20余处加入了国际生物保护网。自1982年首个森林公园成立以来,这30多年来又相继成立了2000多个,年均接待游客超过2.5亿人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均极为显著。另外,当前我国景区数量已达到26000多家,2012年发布了第八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至此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达到225处。通过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参观,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增加当地经济收益的同时,也增加了无形资产。2森林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经过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当地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在发展中还存在一 3 2〇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作者:————————————————————————————————日期: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旅游管理 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孙钦玲 伴随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的出现,越来越多人呼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随着兴起,为旅游业注入新鲜的血液,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旋律。在这十余年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很多违背生态旅游本质的问题,有碍于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生态旅游的内涵,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生态旅游是1983年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首次提出的概念,他认为生态旅游是观览自然景物的旅行,不应使被观览的景物受到损失。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绿色旅游活动,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各国的重视,成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的重任,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三方都负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对社会其他环境保护有示范教育意义,既融入了人文、环境教育,又保护了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使当地的自然资源得以永续发展。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提供机会,有效发展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

国内外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发展现状和问题(一)生态旅行的进展时期和以后进展趁势 (1)生态旅行兴起时期(1960年—1980年)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各国因经济快速进展.观光旅行人口大增越来越多的游客开始对造访原始自然生态环境、体验原住民族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爱好,推动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生态旅行的快速成长。这正是旅行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大众旅行进展到一定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 这一时期生态旅行的总体特点表现为:生态旅行活动差不多处于传统大众旅行向生态旅行转变的调整时期,期间既有生态旅行进展较好的国家,也有在进展过程中走弯路的国家,这些国家生态旅行的进展为后期生态旅行的蓬勃进展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生态旅行在世界部分地区和国家展开,还未形成规模;各国对生态旅行那个新兴的旅行形式还不够了解,人们对生态旅行也存在误解,把生态旅行等同于自然旅行。现在热门的生态旅行产品有哥斯达黎加的热带雨林游、海底观赏;加拿大的国家公园、滨海旅行、观鸟旅行等;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之旅、土著文化旅行等。 (2)生态旅行蓬勃进展时期(1980年,20世纪90年代中期)生态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环保的旅行方式,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美国、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也都依照各自生态环境特点,开发生态旅行产品。 这一时期生态旅行的总体特点是:政府开始注重生态旅行进

展,各国成立了生态旅行相关组织.旨在爱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开始注重生态旅行进展所带来的生态、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效应;生态旅行地域范畴越来越广,生态旅行活动规模越来越大,生态旅行产品类型越来越丰富;生态旅行对规模的限制和世界范畴内的“生态旅行热”产生矛盾;在生态旅行发达的国家差不多显现官方和非官方的组织,目的是促进生态旅行进展,建立生态旅行基金,爱护脆弱的生态系统;生态旅行进展较快的国家差不多开始意识到生态旅行与当地社区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努力改善生态旅行进展和社区进展的关系,为社区进展谋福利。现在热门的生态旅行产品有美国的森林游憩、滑雪旅行;日本的环保之旅、观光农业、跨国生态公益旅行;澳大利亚的农场度假、滨海旅行、观鸟和动物巡游;新西兰的观鸟、海洋生物之旅、珊瑚礁之旅;法国的绿色旅行和乡村旅行等。 (3)生态旅行稳固成熟时期(20世纪如年代中期。) 随着生态旅行在世界范畴内的进一步进展,生态旅行进入了稳固成熟进展时期。生态旅行市场的细分是依照生态旅行者不同的爱好爱好的划分的,具体可分为观鸟、潜水、自然爱好者、考古学家、洞穴学者、徒步旅行者、登山者、环境爱护主义者和自我价值实现者。学者彼得森把生态旅行产品分为9类,分不是包价旅行、节庆、住宿、导游服务、观光胜地、非营利性协会、餐饮服务、零售、交通运输。 这一时期生态旅行的总体特点是:生态旅行进展遍及整个世

【特色小镇案例】国内休闲旅游小镇案例解析

就我国目前的发展形势和发展趋势来看,休闲旅游小镇的数量要远大于景区型小镇的数量。本文将主要通过国内休闲旅游小镇的案例研究,为中国休闲旅游小镇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案例1:江南水乡古镇——乌镇 概况:乌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乌镇完整地保存着原有晚清和民国时期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以河成街,街桥相连,依河筑屋,水镇一体,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独有的魅力。 资源特点:小桥、流水、人家,独特优美的水乡风貌、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淳朴自然的民俗民风、别具一格的城镇布局。 运营模式:政府授权特许经营模式,即政府对古镇实行保护的同时,对经营性活动实行政府授权下的特许经营。以“整体产权开发、复合多元运营、度假商务并重、资产全面增值”为核心,观光与休闲度假并重,门票与经营复合,实现高品质文化型综合旅游目的地建设与运营。 主营业态:酒店、餐饮、商业,将原住居民迁往古镇外围,原有住房用作商业开发。酒店分由开发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的民宿和标准的四、五星级酒店。商业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散状分布的特色小吃、书店、服装等店铺;一类是主题式的商业购物街。 案例2:极具少数民族风情的古镇——丽江古城 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始建于宋末元初。古城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城市布局错落有致,兼具山城风貌和水乡韵味。是中国罕见的保存相当完好的少数民族古镇,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资源特色:古街、古桥、木府、福国寺五凤楼、白沙、束河民居建筑群、鲜明的东巴文化、酒吧街。 主营业态:自申遗成功后,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发展,集中在以铜银器制作、皮毛皮革、纺织、酿造业为主的传统手工业,以及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现代旅游发展业态。 发展模式:政府主导模式,即政府投入巨资实施,通过建章立制,使积极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行动计划的实施包括建立机构、制定遗产保护资金管理机制和核心区鼓励发展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文化经营上,从战略高度经营民族文化产业;二是古城风貌打造上,将“死城”变“活城”;三是开发保护上,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