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 T 3381-02—2020)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 T 3381-02—2020)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 T 3381-02—2020)

目次

目次

1 总则 (1)

2 术语 (4)

3 基本规定 (7)

4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9)

4.1 一般规定 (9)

4.2 新建和改扩建公路的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9)

4.3 在役公路的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10)

5 交通工程论证及方案设计 (13)

5.1 一般规定 (13)

5.2 限速路段划分 (13)

5.3 论证方法选取 (14)

5.4 综合评价论证法 (16)

5.5 风险因素论证法 (27)

5.6 运行速度论证法 (30)

5.7 限速路段和限速值调整 (32)

5.8 限速方式选择 (35)

5.9 方案设计 (36)

6 限速标志及相关设施设计 (37)

6.1 一般规定 (37)

6.2 版面设计 (37)

6.3 限速标志设置 (38)

6.4 可变限速标志设置 (40)

6.5 建议速度标志设置 (41)

6.6 相关设施设置 (42)

7 实施效果评价 (43)

附录A 风险因素论证法风险系数取值 (45)

附录B 限速标志版面示例 (54)

附录C 平面交叉限速标志设置示例 (58)

本规范用词用语说明 (60)

1 总则

1.0.1 为规范公路限速标志的设计,合理控制公路车辆行驶速度,制定本规范。条文说明

公路限速标志是规范驾驶人驾驶行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的重要设施,也是执法部门执法的主要依据。科学设置、合理规范公路限速标志关系到广大公路使用者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公路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限速标志设计,以及在役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或调整优化。

条文说明

为充分满足公路使用者的需求,保障公路运营的安全和畅通,新建公路要按照本规范的规定考虑未来运营条件进行限速标志设计;改扩建公路要结合改善后的公路、交通、环境等条件重新进行限速标志设计。新建和改扩建公路可以在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对限速值的选取进行论证,提出限速标志设计方案,据此对有关技术指标或工程保障措施进行适当调整。

在役公路,由于线形指标调整余地很小,采取工程改造措施代价较大,需要对现有限速标志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或非定期调查、评价,对不能满足运营需求的限速标志要根据本规范的规定,逐步进行调整优化。

1.0.3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从公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兼顾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

条文说明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中,限速值的确定需要平衡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之间的关系。通过限速标志的合理设计,可以减小车辆之间行驶速度的离散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交通流平稳有序运行,提高交通流运行效率。

1.0.4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项目的功能定位、技术指标、运行特征、路侧干扰、沿线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条文说明

本条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3.5.3条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限制速度》(GB 5768.5—2017)第5.1条的规定,提出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

(1)功能定位:决定了公路的连接对象、服务距离和容量水平,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要与其保持一致。

(2)技术指标:根据公路技术等级确定的设计标准,如设计速度;平纵线形;横断面布置;车道数和宽度;视距;桥梁、隧道、路线交叉的设计指标及相互间距;平面交叉视距和交通控制形式等。

(3)运行特征:主要包括交通量与交通组成(含非机动车和行人);运行速度;交通事故分布、数量、严重程度及原因。

(4)路侧干扰:主要包括土地利用类型,如城区、郊区、居住区、商业区等;路侧开发程度,包括建筑物的类型、数量以及路侧非机动车与行人等。

(5)沿线环境: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如平原微丘、山岭重丘、高路堤、傍山、悬崖等;地域特征,如野生动物穿行、高寒、高海拔等;沿线绿化和设施分布,如树木、照明和消防等公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等;交通气象条件,存在影响公路局部路段行车安全的特殊天气条件等。

(6)社会需求:包括法律法规的规定、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部门的需求、公众对限制速度的意见和建议等。

限速标志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上述影响因素。

1.0.5公路限速标志宜与其他交通安全设施、管理设施和土建工程改造等互相协调、配合使用。

1.0.6公路限速标志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条文说明

与本规范相关的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主要包括:《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等。

2 术语

2.0.1 限制速度speed limit

对公路上行驶车辆规定的允许行驶速度的限值。

2.0.2 法定限速statutory speed limit

对公路上行驶车辆,依据法律规定的允许行驶速度的限值。

2.0.3 标志限速posted speed limit

对公路上行驶车辆,依据限速标志规定的允许行驶速度的限值。

2.0.4 限速标志speed limit signs

向公路使用者传递限速值、用于管理车辆行驶速度的交通标志。

条文说明

限速标志按所传递的限速值信息可变与否,分为限速值固定的限速标志和限速值可变的限速标志两种。除特别指明外,本规范所称的“限速标志”一般是指限速值固定的限速标志,“可变限速标志”则特指限速值可变的限速标志。

2.0.5交通工程论证traffic engineering study and judgement

在交通工程理论和相关标准规范指导下,确定公路限速路段、限速值和限速方式的方法。

2.0.6 限速路段speed limit section

为保障公路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实施标志限速的公路路段,包括一般限速路段和特殊限速路段。

2.0.7一般限速路段general speed limit section

功能定位、技术指标、运行特征、路侧干扰、沿线环境和社会需求总体一致、大多数可以采用相同限速方式和限速值的路段。

2.0.8基本限速值basic speed limit

对公路一般限速路段上行驶车辆规定的允许行驶速度的限值。

2.0.9特殊限速路段specific speed limit section

一般限速路段内,受公路技术指标、运行特征、路侧干扰、沿线环境等条件的制约,需要设置低于基本限速值的局部受限路段。

2.0.10特定限速值specific speed limit

对公路特殊限速路段上行驶车辆规定的允许行驶速度的限值。

2.0.11 限速方式mode of speed limit

限速标志传递限速值的方式,包括按空间方式、按时间方式和按组合方式等类型。

条文说明

限速方式包括按空间方式、按时间方式和按组合方式等类型。

(1)按空间方式。如:

①单一限速。对公路上不同类型车辆采用相同限速值,或在某一区域对所有车辆采用相同限速值的限速方式。

②分车型限速。对公路上主要车辆类型,分别规定不同限速值的限速方式。

③分车道限速。在多车道公路上,对同向各车道分别规定相应限速值的限速方式。

(2)按时间方式。如:

①分时段限速。针对不同时间段(如白天、夜间)采用不同限速值的限速方式。

②特殊天气限速。针对不同气象条件(如雾、雨、雪、风、沙尘、冰雹等)采用不同限速值的限速方式。

(3)按组合方式。如:

分车道与分车型组合限速。

2.0.12 设计速度design speed

确定公路设计指标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设计基准速度。

2.0.13 运行速度operating speed

当交通处于自由流状态且天气良好时,驾驶人操作车辆的速度,可采用路段某断面或特征点上测定的第85%位速度。

2.0.14 建议速度advisory speed

根据公路某一路段的技术指标、运行特征和沿线环境等条件,建议车辆的行驶速度。

3 基本规定

3.0.1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包括限速路段划分、限速值论证、限速方式选取、限速标志及相关设施设计等内容。

3.0.2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流程应包括设计目标确定、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交通工程论证及方案设计、限速标志及相关设施设计、实施效果评价等。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流程如图3.0.2。

图3.0.2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流程

3.0.3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结合项目特点,以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发挥公路功能为设计目标,在役公路可结合限速标志的实施效果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设计目标。

条文说明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首先要确定设计目标,总体上要保障交通安全、提高运行效率、发挥公路功能。不同类型的项目,用户需求不同,关注点不同,目标也不尽相同。如对于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目的更多是在设计阶段即考虑

未来运营需求,准确传递公路行驶速度信息,实现公路的自我说明和解释;而对于在役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目的则可能是减少与速度相关的事故数量、降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或者根据不同车型分别确定限速值。

3.0.4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做好内业资料收集和外业现场调查工作。

3.0.5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在进行交通工程论证及方案设计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限速路段的划分应体现公路功能定位、技术指标、沿线环境和路侧干扰等条件的变化,特殊限速路段所占里程不得过长。

2应根据公路的功能定位、运行特征、路侧干扰和沿线环境等因素合理选取论证方法。

3限速值的确定应考虑前后限速路段的衔接,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学校区域、作业区限速值的选取还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4公路限速方式选取时,条件基本相同的路段宜采用相同的限速方式;特殊限速路段符合设置条件时,可设置可变限速标志或建议速度标志。

5方案设计时,应以交通工程论证结果为依据,提出全线双向限速路段的分布、限速值和限速方式。

3.0.6公路限速标志及相关设施设计应遵循主动引导优先、被动防护兼顾的原则。

3.0.7公路限速标志及相关设施实施后,应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及时调整优化。

4 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4.1 一般规定

4.1.1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的范围应涵盖项目全部里程,并应考虑与之衔接路网的限速情况。

4.1.2除应符合本章规定的内容外,所需收集的资料和现场调查内容还应满足相关论证方法的需求。

4.2 新建和改扩建公路的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4.2.1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宜收集下列资料:

1 与限制速度相关的国家、行业和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指南;

2 功能定位与技术指标,包括与公路项目相关的规划和设计文件;

3 运行特征,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的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资料;

4 路侧干扰,包括沿线土地利用类型、路侧开发程度等;

5沿线环境,主要包括沿线地形地貌、地域特征、沿线绿化和设施分布、交通气象条件等资料。

4.2.2新建和改扩建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宜根据需要现场调查下列资料:

1条件类似的相邻和周边公路限速标志设置及实施效果评价情况;

2 社会需求,包括驾驶人、非机动车用户、公路沿线居民、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部门对限制速度的意见和建议等。

4.2.3改扩建公路宜收集与调查该公路改扩建前的交竣工验收资料和运行特征资料(含交通量与交通组成、运行速度、交通事故统计资料)。

条文说明

4.2.1~4.2.3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合理与否,取决于对相关关键因素的认识程度,而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是重要的基础工作,条文中列举出了内业资料收集和外业现场调查的主要内容。

对于改扩建公路,在设计阶段仍按照改扩建前的条件行驶,虽然改扩建可能改变设计速度和几何线形指标,但也有很多项目在改扩建前后设计速度未改变,几何线形指标、构造物分布和服务管理设施位置未进行大幅度调整,改扩建前的车辆运行速度和交通事故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该项目的车辆运行特征和问题所在,有助于更加合理地设计限速标志,因此建议收集改扩建前的运行速度及交通事故统计等资料。

4.3 在役公路的资料收集与现场调查

4.3.1 在役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宜收集下列资料:

1 与限制速度相关的国家、行业和项目所在地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指南;

2功能定位与技术指标,包括公路工程交竣工验收资料;

3运行特征,包括公路建成通车以来或近3年的交通量、交通组成和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其中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含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事故形态、事故原因、伤亡人数、事故车型等数据。

4.3.2 在役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收集运行特征资料时,对未设置交通量观测站和无观测记录的公路,宜进行现场交通量和交通组成观测。

4.3.3 在役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宜现场调查下列资料:

1技术指标,包括沿线路线交叉设置、出入车辆和人员情况,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匝道几何线形,除限速标志外的其他交通标志和标线、护栏设置情况等;

2 路侧干扰,包括沿线土地利用类型、路侧开发程度等;

3沿线环境,主要包括沿线地形地貌、地域特征、沿线绿化和设施分布、交通气象条件等资料;

4社会需求,包括驾驶人、非机动车用户、公路沿线居民、公路建设和运营管理等部门对现状限速标志设置的意见和建议等。

4.3.4在役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应按下列规定采集运行速度:

1 运行速度采集的条件应满足表4.3.4-1的规定。

表4.3.4-1 运行速度采集条件

b 理论上包括所有车型,实际测量时应包含主要车型,抽样比例宜与实际

交通组成比例一致。

2 运行速度调查地点应在限速路段内选取,体现车辆运行特征,调查地点断面代表的路段长度占限速路段总长度的比例不应少于10%。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地点可按等间距选取。

3 运行速度调查地点可结合公路几何线形及结构物分布,按照下列要求选取:

1)平直路段选取路段中间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大于1000m 的平曲线段和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大于600m的平曲线段可按平直路段处理。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1000m的平曲线段和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小于或等于600m的平曲线段,前后为平直路段时,选取圆曲线中间点。

3)2个或以上平曲线相连接的连续弯道路段,选取连续弯道的起点、中间点和终点。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1000m的平曲线段,以及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小于或等于600m的平曲线段,分别与大于或等于3%的纵坡组合的弯坡组合路段,选取圆曲线中间点。

5)隧道路段,选取隧道起点和终点。

6)跨江跨海大桥、山区高墩特大桥等桥梁路段,选取桥梁起点、中间点及终点。

7)路侧干扰路段,选取路侧干扰路段起点、中间点及终点。

8)连续长、陡下坡路段,选取连续长、陡下坡起点、中间点及终点。

4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分流点前方2km至合流点之后1km 范围内、其他公路平面交叉300m范围内不应作为运行速度调查地点。

5 调查样本应随机抽样,不得主观抽取高速行驶或慢速行驶车辆样本。根据调查地点的初定基本限速值,最小样本量应符合表4.3.4-2的规定。采集足够的样本量困难时,可按单向每种代表车型在公路上以自由流车速行驶3次,记录速度数据,采用其平均值作为各代表车型的运行速度。

表4.3.4-2 最小样本量

5 交通工程论证及方案设计

5.1 一般规定

5.1.1 交通工程论证应包括下列内容:

1限速路段划分;

2论证方法选取;

3限速值论证;

4限速路段和限速值调整;

5限速方式选择。

5.1.2 交通工程论证时,应协调处理标志限速和法定限速、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

5.1.3公路限速标志方案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交通工程论证结果为依据,提出全线双向一般限速路段的分布、基本限速值、限速方式;特殊限速路段的分布、特定限速值和限速方式。

2未列入特殊限速路段的技术指标受限路段,应提出改善方案。

5.2 限速路段划分

5.2.1限速路段宜按图5.2.1所示划分为一般限速路段和特殊限速路段。

图5.2.1 一般限速路段和特殊限速路段关系图

5.2.2根据功能定位、技术指标、路侧干扰和沿线环境等发生显著变化的趋势,可将一个公路项目划分为一个或多个一般限速路段。一般限速路段的分界点应设置在下列位置:

1 公路功能定位发生变化,如公路由干线功能改变为集散功能等;

2 公路技术指标发生变化,如公路设计速度发生变化等;

3 公路路侧干扰情况发生变化,如公路由郊区公路转变为城市道路;

4 公路沿线环境发生明显改变,如公路由平原微丘区改变为山岭重丘区。

5.2.3一般限速路段内,受公路技术指标、运行特征、路侧干扰、沿线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因客观因素无法通过工程改造彻底消除安全风险的下列局部路段,可根据交通工程论证结果设置特殊限速路段:

1 公路技术指标受限路段,如:

1)公路平、纵几何线形指标低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值要求的急弯、陡坡和连续长、陡下坡等路段;

2)特长隧道、隧道群、跨江跨海特大桥、山区高墩特大桥等长大结构物路段;

3)互通式立体交叉出口匝道路段;

4)无信号控制铁路道口路段。

2 运行特征受限路段,如:

1)大型车所占比例明显变高的路段;

2)与车辆行驶速度关系显著的事故易发路段。

3 路侧干扰受限路段,如:

1)公路穿越学校区域、穿越村镇、作业区等路段。

4 沿线环境受限路段,如:

1)野生动物迁徙横穿路段;

2)雾、雨、雪、风、沙尘、冰雹等特殊天气影响路段。

5.3 论证方法选取

5.3.1 交通工程论证方法可包括综合评价论证法、风险因素论证法和运行速度论证法等。

条文说明

不同的交通工程论证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条件,要结合公路的功能定位、技术指标、路侧干扰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方法。

(1)综合评价论证法

综合评价论证法借鉴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和几何设计的原理,以保证公路基础设施的交通安全为前提,对公路项目进行交通安全综合核查和分析评价,从而确定限速路段、限制值和限速方式。综合评价论证法的原理是首先核查直接影响运营安全性相关技术指标,然后对运行速度、交通事故等运行特征、公路穿越城镇等路侧干扰、特殊天气等沿线环境因素深入分析和研究,从而确定公路可提供给车辆的安全行驶速度,最后按照限速一致性与协调性的要求,确定最终限速值。综合评价论证法突出了在充分保障公路使用者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的原则。

(2)风险因素论证法

风险因素分析技术综合考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代表了安全管理现代化的方向。该方法的原理是限速值由与公路的技术指标、运行特征、路侧干扰和沿线环境相关联的风险决定,车辆按限速值行驶时的事故风险总体要在可接受的范围。

(3)运行速度论证法

运行速度论证法的原理是以运行速度为基础确定一个初定限速值,并根据公路技术指标和运行特征提高或降低限速值。

5.3.2 除特殊情况外,交通工程论证方法宜采用综合评价论证法。

5.3.3 路侧条件复杂、横向干扰较多、混合交通严重且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备的在役普通公路,可采用风险因素论证法。

5.3.4 路侧条件良好、横向干扰少、几何线形指标显著优于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和相关技术标准规定的一般值要求、服务水平为一级或二级的在役高速公路和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可采用运行速度论证法。

5.3.5同一条公路的不同限速路段,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论证方法。

5.4 综合评价论证法

5.4.1 公路项目可按表5.4.1的规定选取一般限速路段的核查设计标准。核查设计标准有多个可选项时,可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选取,其中高速公路、作为干线的一级公路可以原设计速度提高一个设计等级(20km/h),50%以上路段满足时,可作为核查设计标准。根据核查设计标准,结合公路的运行特征、路侧干扰和沿线环境情况,可确定初定基本限速值。

表5.4.1 初定基本限速值与核查设计标准关系一览表

条文说明

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设计指标并使其相互协调的设计基准速度。”设计速度确定后,在整条公路上一般保持一个固定值,但公路平、纵技术指标实际所能满足的设计标准,是随着所在路段的不同而变化的,如一条设计速度80km/h的高速公路,实际很多路段所能满足的设计标准是高于设计速度的,如可以达到

100km/h的设计等级,这也是公路运行速度高于设计速度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

进行技术指标核查的核查设计标准要根据公路平、纵技术指标所能满足的设计等级确定。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3.5.2条规定“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宜小于20km/h”。《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

B05—2015)第4.5.1条规定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差值大于20km/h时,“应根据运行速度对该路段的相关技术指标进行评价”;当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小于或等于20km/h时,该规范未提出相应技术指标需要做调整的要求。以上标准规范的规定说明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小于或等于20km/h属于设计允许的范围,设计较为合理。当初定基本限速值与设计速度的差值小于等于20km/h 属于设计允许范围,应采用设计速度进行核查;当大于20km/h应采用实际平、纵指标所能满足的提高一个设计等级的设计标准进行核查。

表5.4.1提供了初定基本限速值与核查设计标准关系一览表,供技术指标核查设计标准选取时参照。

5.4.2根据初定基本限速值所对应的核查设计标准,应依据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和相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对直接影响运行安全性的下列技术指标进行核查,明确受限情况:

1 根据设计圆曲线半径和超高计算横向力系数 ,核查评价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 根据平均纵坡和坡长,核查是否存在连续长、陡下坡路段;核查竖曲线半径和长度。

3 分车型进行停车视距核查,对平面、纵断面及平纵组合路段通视范围内存在的障碍物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进行核查。

4 对隧道位置、长度、与相邻隧道及其他设施的间距进行核查,核查视距,平、纵、横几何线形技术指标和隧道通风、照明设计条件。

5 核查是否存在相邻互通式立体交叉与隧道等其他设施净距过近影响交通运行的情况;对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匝道出入口线形、视距、加减速车道长度等进行核查。

6 核查平面交叉通视三角区的通视情况以及采取的交通管理措施情况。

7 核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情况,重点对交通标志字高、警告标志距危险点的距离、交通标志反光等级、护栏防护等级等与车辆运行速度有关的设计参数进行核查。

条文说明

与设计关联紧密的技术指标和参数较多,但并非所有指标和参数均与车辆运行速度直接相关并影响交通安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和科研成果,结合我国2014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订的原则,在深入分析公路主要设计要素在标准规范中的地位以及与运行速度的相关性基础上,以是否直接影响运行速度安全性为依据,确定了直接影响运行安全性的技术指标:

1 平面技术指标中与运行速度安全最直接相关的是圆曲线,车辆在圆曲线运行时,所产生的离心力等横向力不能超过轮胎与路面的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以确保横向稳定性,避免车辆滑移或倾覆。当圆曲线半径和超高不变的情况下,运行速度提高,可能会带来车辆横向滑移的风险,因此需要计算横向力系数,综合平衡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横向力系数μ计算公式如下:

i 127R

v ±=2

μ (5-1) 式中:

R —— 平曲线半径(m );

v —— 核查设计标准值(km/h );

μ—— 横向力系数;

i —— 超高横坡度(%),当平曲线路段设置正超高时,取“-”;当平曲线路段设置反超高时,取“+”。

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多数国家的技术规范一样,在计算圆曲线最小半径时采用了最大计算横向力系数,如表5-1。

表5-1 设计速度与横向力系数关系一览表

综合查阅国内外相关标准规范和研究文献,都表明横向力系数μ值的选取关系到行车的安全、经济与舒适,各国标准为计算最小平曲线半径,考虑各方面因素采用一个舒适的μ'值。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报告Speed Concepts: Informational Guide认为最大计算横向力系数μ'值是在20世纪40年代基于当时车辆的舒适性要求提出的,随着车辆性能大幅提升,该值的冗余性非常充足,并明确指出“最大计算横向力系数不代表车辆在弯道运行过程中的横向力系数限制值”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第7.3.2条条文说明认为:从人的承受能力与舒适感考虑,当μ<0.10时,转弯不感到有曲线的存在,很平稳;当μ=0.15时,转弯感到有曲线的存在,但尚平稳;当μ=0.20时,已感到有曲线的存在,并感到不平稳;当μ=0.35时,感到有曲线的存在,并感到不稳定;当μ>0.40时,转弯非常不稳定,有倾覆的危险。因此综合来看,作为在实际速度管理下车辆在圆曲线上的安全稳定性的评价,以μ值不大于0.15为限制值较为合适,在核查设计标准值的计算情况下,为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性,最大横向力系数μ不大于0.15。

2 目前我国山区公路下坡方向的技术指标更为影响实际交通安全,2014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配套研究报告通过问卷调查统计显示长、陡下坡路段行车保障交通安全最有效的措施是严格限速,对存在连续长、陡下坡的路段应进行技术指标核查和评价,分析大货车制动造成制动失效的风险,已运营公路重点结合实际运营的安全状况,确定是否需要将其列为特殊限速路段,是否需要对大货车进行特定限速。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核查竖曲线半径和长度是否能满足核查设计标准的要求。

3 公路是三维立体的空间实体工程。公路视距除受到平、纵、横等几何指标、参数和平纵组合等影响外,还可能受到路堑挖方边坡、护栏、路侧构筑物等的遮挡影响。2014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强化了对行车安全敏感路段进行视距核查的要求,因此应在初定基本限速值对应的核查设计标准下,对公路平面和纵断面指标较低、平纵线形组合复杂路段进行不同车型的停车视距检验,以确保安全视距条件。《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中对不同设计速度下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 T 3381-02—2020》解读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 3381-02—2020》解读近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 3381-02—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理解《规范》的主要内容,使用好标准,现将《规范》制订情况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公路限速标志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引导车辆顺畅行驶的重要设施。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公路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关系到广大公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规范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科学论证和选取公路限速值,合理控制公路车辆行驶速度,更好地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在国家有关限速标准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制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特点 本规范以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限制速度》(GB 5768.5—2017)为主要依据,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等行业标准有关规定,详细规定了公路限速路段划分、限速值论证、限速方式选取等内容,是对上述标准的细化和补充。 《规范》主要特点如下: (一)基本适应性。《规范》编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问题和不足,既保持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限速设计理念和原则,同时又结合我国不同车型之间运行速度差异大的特征,基于我国国情制订。 (二)主要内容依据相关科研成果和应用经验。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原则与程

序、限速路段划分、综合评价论证法、公路风险分析论证法和运行速度论证法等重点内容的确定,以总结和吸收我国在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应用经验,及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成功应用为主。 (三)兼顾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从公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规范》设计的限速标志,可以有效减小车辆之间行驶速度的离散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交通流平稳有序运行,从而提高交通流运行效率。 三、《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辨析了法定限速、标志限速、限速路段等术语,重点解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如何确定具体路段的标志限速。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和限制速度的含义,将运行速度作为重要因素引入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工作,明确要求应协调处理标志限速和法定限速、设计速度、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 (二)建立了通过交通工程论证方法进行限速决策的方法体系,规定了限速标志设计的内容和设计流程,提出了各阶段的考虑因素和关键要求。 (三)明确了公路限速值论证决策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多因素的综合决策模式。研究了不同交通工程论证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具体适用条件建议,结合公路功能定位、技术指标、路侧干扰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方法。 (四)重点给出了综合评价法、风险因素法和运行速度法等三种论证方法的原理、实施步骤、论证要点,为技术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依据。 (五)提出了公路一般限速路段和特殊限速路段的最小长度要求,并根据公路技术等级、车道数、几何线形等技术指标和交通量、交通组成、运行速度等运行特征,提出了不同等级公路的限速方式选取原则。 (六)强调了公路功能在速度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综合考虑公路功能和技术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

交通运输部发布了《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 / T 3381-02-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高速公路工程行业的推荐标准。2020年11月1日。为了理解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并充分利用该标准,对规范的解释如下: 1,背景 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是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引导车辆平稳行驶的重要设施。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关系到广大公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为了进一步规范公路限速标志的设计,科学地展示和选择公路限速值,合理控制公路车辆的行驶速度,更好地保证公路行驶的安全性,交通运输部组织并完成了在有关国家限速标准的基础上制定法规。 2,代码的方向和特点 本规范主要基于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记第5部分:限制速度”(GB 5768.5-2017),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公路交通设计规范》安全设施(JTG)D81-2017)和其他工业标准,是对上述标准的完善和补充,这些标准指定了高速公路限速部分的划分,限速值的演示和限速模式的选择。 该代码的主要功能如下: (1)基本适应性。代码的编译遵循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不仅保持了与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限速设计理念和原则,而且结合了行驶速度差异较大的特点。在中国不同车型之间进行比较,并根据中国国情制定。

(2)主要内容根据相关科研成果和应用经验确定。限速标志的设计原则和程序,限速段的划分,综合评价与论证方法,公路风险分析与论证方法,运行速度论证方法等关键内容的确定主要是在总结和吸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中国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经验,以及在实际工作中的成功应用。 (3)应同时考虑交通安全和运营效率。从高速公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按照规范设计的限速标志,可以有效减少行车速度的分散,减少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实现交通流的平稳有序运行,提高通行效率。车流量。 3,代码主要内容 (1)本文分析了法定限速,标志限速和限速段的规定,重点探讨了在法律法规框架内如何确定特定路段的标志限速。根据设计速度,行驶速度和极限速度的含义,将行驶速度作为设计公路限速标志的重要因素。标志速度极限与法定速度极限,设计速度和运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应协调。 (2)建立了通过交通工程论证方法进行限速决策的方法体系,明确了限速标志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并提出了各阶段的考虑因素和关键要求。 (3)明确了高速公路限速值显示决策中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多因素综合决策模式。本文研究了不同交通工程论证方法的特点,提出了具体的适用条件和建议,并结合公路功能定位,技术指标,路边干扰等因素选择了合适的方法。

各种车道限速

一、车速:60-120(进入高速加速车道,尽快提到60公里以上) 二、车道限速: |120~100|100~60| → 两车道:左100~120,右:60~100 |120~110|100~90|90~60| →三车道:左110~120,中90~110,右:60~90 四车道及以上,类似三车道:↓ 最左,110~120,中间:90~110,最右:60~80 三、机动车在高速公路行驶中车速大于100的,应与同车道的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车速小于100时,安全距离最小不得少于50米 四、能见度不同的车速车距问题,遇到雨/雾/沙尘/冰雹等恶劣天气: 1、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每小时60公里,与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2、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3、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速记:三个数字——261,145,520(200米,车速60,距离100;100米,车速40,距离50;50米,车速20,距离0即为尽快驶出) ★比较:一般道路上,白天、夜间,车在路上发生故障难以移动,开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50-100米处设警告标志;高速公路上,在车后150米处设警告标志(注意:高速大雾天就不要设了,有道判断题)。 一般道路上,不管什么天气,能见度小于50米的,最高时速都是30 公里(高速公路上20);掉头,过铁道口什么的也全都是30。 其它,雨天,纵向安全距离应为平时的1.5倍;冰雪天气,纵向安全距离应为平时的3倍(都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般道路)。 【要注意的一些数字】 一、30。 A.30厘米:车辆在路边临时停车时,右侧车轮与路肩的距离不能超过30厘米。 B.30米:机动车在特殊点(比如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3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 C.30度:汽车转向盘的最大自由转动量不得超过30度。 D.30分钟:检查发动机机油时,应把车停在平坦的地方,在发动机冷车起动之前或熄火30分钟后进行。 E.30日:——1.被扣留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30日内不接受处理,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告3个月仍不接受处理的,依法拍卖;2.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需要调查核实机动车来历证明的,机动车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在30日内不来接受处理的,不受扣留机动车时间限制;3.机动车驾驶证记载的驾驶人信息发生变化的,驾驶人应当在30日内到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申请换证;4.小型汽车准驾记录申请预约的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科目三)时间应在取得驾驶技能准考证满30日后。 F.30公里:30公里为一般公路安全车速。——1.夜间行车,当车速低于30公里时,使用近光灯,灯光照出30米以外,当车速高于30公里时,使用远光灯,灯光照出100米以外; 2.机动车在没有限速标志、标线的情况下,没有道路中心线的城市道路规定最高时速为30公里; 3.汽车遇恶劣天气,能见度在50米以内时,最高时速不准超过30公里,高速公路为20公里; 4.汽车驶入驶出非机动车道最高时速不准超过30公里,汽车通过特殊地点(比如铁

道路限速标志设计

标志的分类 国标中按照标志的功能、设置方式、牌面大小、设置的时间长短、牌面发亮方式、显示方式、显示变动方式共分为七大类,每大类又根据不同的特性分为不的小类。基于本文需要,只对标志按照其功能分类进行介绍。标志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提供不同的信息内容来指引交通参与者完成相应的动作行为,从而安全、快捷地达到相应的行驶目的。按照标志的功能分类是最基本的分类方式,具体可分为以下五类: (1)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危险地点及应采取相应措施的标志。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黄底、黑边、黑图案。 (2)禁令标志:是根据道路和交通情况,为保障交通安全而对车辆行为加以禁止或限制的标志。形状为圆形,白色底,红圈红斜杠,黑色图案。 (3)指示标志:是指示车辆和行人按规定方向、地点进行的标志。形状为圆形和矩形,蓝色底,白色图案。 (4)指路标志:用来指示市镇村的境界,目的地方向、距离,著名地点等。形状为矩形,城市道路指路标志为蓝底白字。 (5)辅助标志:是附设在主标志下起辅助说明作用的标志。不能单独设立,与主标志一起联合表达信息含义。形状也为矩形,白底黑字。 研究方法建立 由于目前城市道路交通标志设计中存在的许多不合理问题,使得标志系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道路使用者对标志的使用感到困惑,导致误驶、延误、迷失方向,甚至发生交通事故等。本章在已有交通标志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城市道路交通特点,分析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等因素对交通标志视认性的影响。从驾驶员视觉特征和心理特征,利用模拟道路条件和驾驶行为,研究交通标志对驾驶人员视觉刺激及由此引起的认知、联想、思维及行为过程等系列响应,构建驾驶员视觉模型、车辆行驶模型和道路环境模型,结合数学逻辑公式推导出一系列适合城市道路交通特点的交通标志设计参数。以期为我国现有城市道路交通标志的设计提供补充、完善和合理改进的理论依据,解决现阶段交通标志版面设计或位置设置不当等诸多问题。交通标志对人、车、路作用机理确定影响标志设计的因素从外部条件考虑主要有三方面:其一,标志的直接参与者—驾驶员,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视觉特征、心里特征对标志的设计参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二,与道路上行驶的车辆有关,包括车辆行驶的速度、车辆的动力性能以及车辆的制动性能等;其三,与道路环境有关,包括道路混合交通、道路断面型式以及路面性能等。交通标志对驾驶员的作用机理驾驶员对交通标志的认知过程分析驾驶员对标志信息的认知和处理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发现、识别、认读、理解和反应五个阶段: (1)发现:此阶段是认识交通标志的初始阶段,在视野范围内察觉到有标志, 但辨不清标志的形状,更识别不出标志的内容。 (2)识别:是进一步了解交通标志的阶段,在此阶段,随着车辆的前进,能看 出标志的外形轮廓,但不能读出标志牌上的内容。 (3)认读:看清了标志的形状,并能读出标志牌上的内容。 (4)理解:在读清标志的基础上,了解标志的含义 (5)反应:大脑根据所得到的标志的信息,随即支配行动,对所驾车辆是否与 路面性能 驾驶员看到标志后采取相应的驾驶动作使车辆减速或加速,使之在适当的地点范围内能够完成动作。那么,在加、减速过程中除与车辆的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有关(下节讨论)外,还与

交通标志牌颜色的基本含义

交通标志牌颜色的基本含 义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交通标志牌颜色的基本含义如下: 1.红色:表示禁止、停止、危险,用于禁令标志的边框、底色、斜杠,也用于叉形符号和斜杠符号、警告性线形诱导的底色等。 2.黄色:表示警告,用于警告标志的底色。 3.蓝色:表示指令、遵循,用于指示标志牌的底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一般道路指路牌的底色。 4.绿色:表示地名、路线方向等的行车信息,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指路标志的底色。 5.棕色:表示旅游区及景点项目的指示,用于旅游区标志的底色。 6.黑色:用于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部分标志的边框。 7.白色:用于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和部分标志的边框。 ▲标志牌形状的一般使用规则如下: 1.正等边三角形标志牌:用于警告标志; 2.圆形标志牌:用于禁令和指示标志; 3.倒等边三角形标志牌:用户“减速让行”禁令标志; 4.八角形标志牌:用于“停车让行”禁令标志; 5.叉形标志牌:用户“铁路平交道口叉形符号”警告标志;

6.方形标志牌:用于指路标志,部分警告、禁令和指示标志,旅游区标志,辅助标志,告示标志等。 ▲解除限速标志是解除最高限速还是最低限速 这要看之前遇到的提示,如果前显示限速40,那么接下来过了这个路段出现也许就会出现解除40限速的标志,它们是对应出现的。限速标志和解除标志区别就是:解除标志为限速标志的黑白色,而且图案里有三斜线。 最常见的是最高标志,解除最低限速暂时没见过。 ▲黄数字限最高速度,白数字限最低数度,黑数字是建议速度(黄底的情况下)正常黑色字是最高限速。 ▲告诉公路限速旁边的蓝色数字图标是什么意思比如红色数字120,旁边有个蓝色 80 ,蓝色80是什么意思 红色是最高时速蓝色是最低时速 ▲高速公路一般限速多少 《法实施条例》 第七十八条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 高速公路上行驶的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同方向有2条车道的,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00公里;同方向有3条以上车道的,最左侧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110公里,中间车道的最低车速为每小时90公里。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与上述车道行驶车速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道路限速标志标明的车速行驶。

重庆市各条高速公路限速标准及测速点

高速公路名称限速路段限速标准限速路段的测速地点、方 式 成渝高速公路 邮亭至荣昌100KM 出城80KM流动 青杠至丁家 100KM 出城26KM流动 大安至丁家100KM 进程42KM流动 荣昌至渝荣100KM 出城100KM固定 大安至丁家100KM 进程39KM固定 渝荣至荣昌100KM 治超预检报警设备测速点走马至白市驿100KM 进程15KM流动 渝邻高速公路 草坪至高嘴路段100KM 38.5KM流动 高嘴至大湾路段100KM 48.5KM流动 高嘴至大湾路段100KM 44KM流动 邱家河至大湾路段100KM 预检报警设备测速点 渝武高速公路合川至兴山路段110KM 出城78KM流动合川至兴山路段110KM 进城88KM流动合川至兴山路段110KM 预检报警设备测速点北碚至北环路段100KM 进城22KM固定北碚至北环路段100KM 出城18KM流动合川至北碚路段110KM 进城49KM流动 渝宜高速公路箭沱湾至复盛路段80KM 预检报警设备测速点

洛碛至箭沱湾路段80KM 35KM 洛碛至箭沱湾路段80KM 进城38KM 洛碛至箭沱湾路段80KM 出城40.5KM 洛碛至箭沱湾路段80KM 43KM 洛碛至长寿路段80KM 进城60KM、进城52KM 长寿至云台路段110KM 出城80KM、出城96KM 云台至长寿路段110KM 进城95KM、进城73KM 长寿至洛碛路段80KM 进城60KM、进城52KM 澄溪至云台路段110KM 101KM、107KM 垫江至澄溪路段110KM 101KM、107KM 周嘉至垫江路段110KM 101KM、107KM 渝宜(沪蓉、万云) 高速云龙至梁平段110KM 174KM流动 孙家至梁平段100KM 191KM流动 万州至分水段100KM 预检报警设备测速点 万开高速公路万州到开县80KM 固定测速点 渝黔高速公路南环至一品路段100KM 0km—13km+500m 流 动 一品至綦江路段100KM 14KM+500M至 41KM+500M流动 綦万高速公路綦江至万盛路段80KM 0KM至32KM+50M 流动长涪高速公路长寿至涪陵路段80KM 出城3KM18.5KM、流动

厂内机动车辆限速标志的设置问题

关于厂内机动车辆限速标志的设置问题 经查GB 4387-200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6.4机动车行驶”给予相对明确的答案。 6.4.1机动车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30km/h,其他道路不得超过20km/h。 6.4.2机动车行驶在下列地点、路段或遇到特殊情况时的限速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限速地点、路段及情况 道口、交叉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 警告标志处或转弯、调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爆等危 险货物时 结冰、积雪、积水的道路;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m以内时 进出厂房、仓库、车间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 5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 恶劣天气能见度在5m以内或能见度在10m以内、道路最大纵坡在6%以上时,应停止行驶。 对于厂内机动车的限速标志个人认为可以按照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的要求进行设置。原则上在厂区入口、交叉口、转弯口、下坡道、厂房(仓库、车间)大门、1015最高行驶速度地中衡等处结合公司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置明显的限速警示标志。以示提醒与告知。 为了提醒厂内机动车司机控制机动车行驶速度,切实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工业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厂内交通限速标志。目前,工业企业存在厂内未设置机动车限速标志或限速标志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存在一定的安

全隐患。现根据《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GB4387-2008)有关设置限速标志的规定,仅对工业企业厂内机动车限速规定作一下简介,供大家参考。 一、道口、交叉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警告标志处或转弯、调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爆等危险货物时,最高行驶速度为15 km/h。 二、结冰、积雪、积水的道路;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m以内时,最高行驶速度为10 km/h。 三、进出厂房、仓库、车间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最高行驶速度为5 km/h。 四、机动车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30km/h,其它道路不得超过20km/h。 五、执行任务的消防车、工程抢险车和救护车不受规定速度限制。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 3381-02—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简介: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 3381-02—2020),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 3381-02—2020)的管理权和解释权归交通运输部,日常管理和解释工作由主编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负责。 解读: 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JTG/T 3381-02—2020,以下简称《规范》),作为公路工程行业推荐性标准,自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理解《规范》的主要内容,使用好标准,现将《规范》制订情况解读如下: 一、背景情况 公路限速标志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引导车辆顺畅行驶的重要设施。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影响公路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关系到广大公路使用者的切身利益。为进一步规范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科学论证和选取公路限速值,合理控制公路车辆行驶速度,更好地保障公路行车安全,在国家有关限速标准的基础上,交通运输部组织完成了《规范》的制订工作。 二、《规范》的定位和特点 本规范以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5部分:限制速度》

(GB 5768.5—2017)为主要依据,结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和《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等行业标准有关规定,详细规定了公路限速路段划分、限速值论证、限速方式选取等内容,是对上述标准的细化和补充。 《规范》主要特点如下: (一)基本适应性。《规范》编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针对我国公路限速标志设计的问题和不足,既保持与国外发达国家基本一致的限速设计理念和原则,同时又结合我国不同车型之间运行速度差异大的特征,基于我国国情制订。 (二)主要内容依据相关科研成果和应用经验。公路限速标志设计原则与程序、限速路段划分、综合评价论证法、公路风险分析论证法和运行速度论证法等重点内容的确定,以总结和吸收我国在公路限速标志设计方面的科研成果和应用经验,及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的成功应用为主。 (三)兼顾交通安全与运行效率。从公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按照《规范》设计的限速标志,可以有效减小车辆之间行驶速度的离散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实现交通流平稳有序运行,从而提高交通流运行效率。 三、《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辨析了法定限速、标志限速、限速路段等术语,重点解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如何确定具体路段的标志限速。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和限制速度的含义,将运行速度作为重要因素引入公路限速

交通禁令标志牌一般有些什么规格

官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a18043250.html, 交通禁令标志牌一般有些什么规格禁令交通标志牌是用优质铝板贴反光膜制成。禁令交通标志牌是起到禁止某种行为的作用,共有43种图案,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除个别标志外,颜色为白底,红圈,红杠,黑图案,图案压杠;形状为圆形、八角形、顶角朝下的等边三角形。禁令交通标志牌一般设置在道路交通,广场,学校,小区,仓库,厂矿等大型公共场所,容易发生危险的地段,需要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路段或交叉口附近,起到警告的作用,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交通禁令标志牌为圆形牌,其中有禁止标志,限速标志等,规格为直径60CM,80CM,100CM,120CM这几种规格,根据我国道路速度来看,其中直径60CM 和80CM用量较多。直径60CM的适合用在小区、厂区、乡村公路等场所;直径80CM的适合用在国道,市政道,高速路的联接道、匝道处。100CM和120CM

官网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7a18043250.html, 适用在高速路主道,以及市政道的悬臂式标志牌用。 本公司生产的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牌、道路指示牌、交通标志牌、交通指示牌、 公路指示牌、地名指示牌、三角警示牌、圆形交通标牌在白天以其鲜艳的色彩起到 明显的警示作用,在夜间车灯照射下,其明亮的反光效果可以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 能力,看清目标。 道路交通安全标志牌、道路指示牌、交通标志牌、交通指示牌、公路指示,引 起警觉,为黑暗中车辆行驶提供很大的帮助,从而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 降低经济损失。牌、地名指示牌、三角警示牌、圆形交通标牌常用规格:三角形边 长70cm、90cm、110cm,圆形直径60cm、80cm、100cm。

关于厂内机动车辆限速标志的设置问题

关于厂内机动车辆限速标志的设置问题 日前,有部分网友及客户单位(安监部门、生产企业)来电来函咨询厂内机动车辆限速标志的设置问题,同时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也经常有厂内限速标志该张贴什么位置,限速值又该是多少等涉及此类的问题。有人说 5km/h,有人说10 km/h,还有企业张贴为20km/h。大家都混淆了,到底是多少?有标准规定没?说实话,标准规定当然是有,只是每个标准都不一致,比如:某企业在出入证上就明确标识厂内机动车的最高速度为30km/h。确实,这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规定的,不好擅加言论。 经查GB 4387-2008《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6.4机动车行驶”给予相对明确的答案。 6.4.1机动车在无限速标志的厂内主干道行驶时,不得超过30km/h,其他道路不得超过20km/h。 6.4.2机动车行驶在下列地点、路段或遇到特殊情况时的限速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 限速地点、路段及情况最高行驶速度道口、交叉口、装卸作业、人行稠密地段、下坡道、设有警告 15 标志处或转弯、调头时,货运汽车载运易燃易爆等危险货物时 结冰、积雪、积水的道路;恶劣天气能见度在30m以内时10 进出厂房、仓库、车间大门、停车场、加油站、上下地中衡、 5 危险地段、生产现场、倒车或拖带损坏车辆时 恶劣天气能见度在5m以内或能见度在10m以内、道路最大纵坡在6%以上时,应停止行驶。

这里也只是为大家提供一个参考,并没有说在厂内机动车的行驶速度一定是5km/h或10 km/h。对于厂内机动车的限速标志个人认为可以按照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的要求进行设置。原则上在厂区入口、交叉口、转弯口、下坡道、厂房(仓库、车间)大门、地中衡等处结合公司厂内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设置明显的限速警示标志。以示提醒与告知。

2015西汉高速各路段限速规定

西汉高速路段限速规定 1.西汉方向: 西三环时速不高于80km,绕城高速---崂屿口100Km/h,崂屿口---朱雀隧道出口60km/h,秦岭一号隧道---宁陕服务区80km/h,(其中石门隧道出口2公里处限速60Km/h,八宝坪至龙王坪限速55KM/H-58KM/H),宁陕服务区---郭家山隧道出口限速58km/h,郭家山隧道出口——公家坪隧道限速80km/h,公家坪隧道——关岭隧道出口(1252km+500m至1262km+200m),区间长度9.7公里,大型车限速60km/h;过关岭隧道--洋县汉江停车区{其中(1279km+400m至1305km+150m),区间长度25.8公里},大型车限速80km/h;汉江停车区至汉中东限速100km/h 汉中东引线---大转盘限速60km/h,大转盘---新桥限速60km/h。 汉中东---勉县限速100km/h(铁炉沟隧道限速60km/h)勉县服务区——谢家梁隧道80km/h. 谢家梁隧道--胡家坝隧道(1408km至610m至1413km),区间长度 4.4km,大型车限速60km/h。

2.汉西方向: 公司---大转盘限速60km/h,大转盘---汉中东限速60km/h, 汉中东收费站--城固陈丁大桥(1348km至1314km+150m),区间长度33.9公里,大型车限速80km/h。 过陈丁大桥---龙亭限速100km/h,龙亭---秦岭三号隧道入口处限速80km/h,秦岭三号隧道入口处---秦岭二号隧道出口限速58km/h,秦岭一号隧道---崂屿口限速60km/h,(其中朱雀隧道入口处和朱雀收费站前一公里处有固定测速,限速60km/h),崂屿口---绕城高速限速100km/h。 3., 宁强—谢家梁隧道限速80km/h. 谢家梁隧道——勉县服务区(1407km+610m至1390km+400m),区间长度17.2公里,大型车限速60km/h:;勉县---汉中东限速100km/h(铁炉沟隧道限速60km/h)

一般公路限速标志的合理设置

一般公路限速标志的合理设置 摘要: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已经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交通安全设施的设 置是道路设计的重要内容,而在近期的国、省道改扩建的设计中,往往要求作“畅安舒美”专题设计,结合交通运输部新颁布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的实施,将生命防护工程提高到了最重要的高度,公路安全设施的合理设置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之一。 关键词:公路限速标志;合理设置;现状 一、引言 在道路设计过程中,安全设施的设置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特别是道路上的限速 标志往往设置得较为随意。限速标志是禁令标志中的一种,表示该标志至前方解除限速标志 的路段内,机动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该标志所规定的速度,是道路运营过程中对视距不良危 险路段、路线平纵指标较差的路段、行人密集存在交通安全隐患路段对车速进行限制的一种 最重要、最直接的手段。它的作用是强制车辆在限速路段内保持在某一速度范围以内,以确 保车辆能够安全通过该路段。限速标志的限速值是限速标志最重要的内容,由于道路交通因 素比较复杂,人、车、路、环境都会对车辆的正常行驶产生影响,因此合适的限速值是车辆 正常行驶的一个保障。 实践证明,在速度限制方面采取措施,可以在减少交通事故总死亡人数方面有着显著、 直接的效果。因此,正确、合理、规范地使用限速标志及配套设施,进而能够有效地控制车速,保障行车安全,是十分适时和完全必要的。但限速标志设置过多、过于随意,将会影响 道路的道路的通畅,进而影响道路的通行能力,达不到通畅、快捷的目的;而限速标志设置 过少,则不能起到对危险路段及存在安全隐患的路段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无法保证行车安全。所以,能否正确、合理地设置限速及解除限速标志,对于发挥限速标志的有效性,提高 道路交通安全性能,有效降低交通事故率,保障公路安全、高速、舒适地运行都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二、速度限制标志的设置现状 虽然我国对交通标志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并且编制了一些标准,但是仍缺乏有关 限速标志的设置规范或者相关技术要求,而现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2009)中 只规定限速标志“设在需要限制车辆速度路段的起点”,并没有具体规定什么情况下需要设置 限速标志,对限速标志速度限制值的确定也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就使得设计、施工、管理部 门在工作中无“本”可依,这是造成公路限速标志及配套设施不良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在应设限速标志的地方没有设,而没必要设的地方却设置了限速标志;有的限速标志前置距 离过长,导致公路运行效率下降,而有的限速标志前置距离过短,没有给驾驶员预留足够的 反应时间,车辆无法以限定的速度通过。 由于以往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我国道路上限速标志的限速值设置不够合理, 有些较高,有些又明显偏低;一些公路在长达数十公里的路段上甚至全线仅采用一个限速值,这种现象往往在一些不负责任的设计文件、设计过程中尤为普遍,这不仅不利于运行的经济 与安全,同时降低了限速标志的有效性。 三、现阶段相关规范关于速度限制的规定 早期限速标志限速值的确定,通常是以设计速度为参考值,使得限速值趋于保守,往往是按 照设计速度,严重的影响了道路的通畅,进而影响道路的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达不到通畅、快捷的目的,且驾驶人员往往不乐意遵守。 自《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起,提出了运行速度的概念,并规定“公路设计应采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相邻路段运行速度之差应小于20Km/h,同一路段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差宜小于20Km/h。公路限制速度应根据设计速度、运行速度及路侧干扰与环境等因素综合论证确定。[1]”从而首次为限速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改变了简单依据设计速度限速或人 为的确定速度限制的现状。

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

高速公路,顾名思义就是高速行驶的公路,以达到物畅其流、人畅其行的目的。公路限速标志是保障公路交通安全,引导车辆顺畅行驶的重要设施。然而,高速公路限速值忽高忽低、限速标志混乱、限速标志间距太近等情况,不仅容易导致车辆违章,还容易让车主分心,影响安全驾驶。 为此,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详细规定了公路限速路段划分、限速值论证、限速方式选取等内容,该规范将于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 “多拉快跑是建设高速公路的初衷,在短距离内忽高忽低的限速,不仅容易导致司机出现违章行为,面临不必要的罚款与扣分,而且不利于行车安全。”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司机时时留意限速标志、标线,导致注意力分散,更加容易诱发交通事故。因此,不科学的限速违背了限速的初衷。《公路限速标志设计规范》的出台,力求解决限速不规范问题,增强司乘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速公路任性限速被指实为变相收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节奏日渐加快。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高速里程达14.96万公里,无论是里程还是技术标准,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限速却不尽相同,有的限速120公里/小时,有的限速110公里/小时,还有的限速80公里/小时。

近日,司机陈建沿京昆高速开车从河北进入山西时,前一条隧道限速还是80公里/小时,相距不到500米的下一条相同条件的隧道限速则改为70公里/小时。另外,他还发现,在京昆河北段限速是120公里/小时,隧道是80公里/小时,在山西段限速则是100公里/小时,隧道是70公里/小时。这条高速北京至太原段宽窄、平整度、弯道等基本一致,但却是两种不同的限速。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0年6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6亿辆,其中汽车2.7亿辆;机动车驾驶人4.4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4亿人。 北京律师肖东平告诉《法治日报》记者,高速限速原本是防止危险驾驶,保障道路环境安全的举措。但一些地方出现了明显违背实际环境的限速规定,应该是“执法经济”在其中发挥作用。从目前法律法规来看,高速公路车辆行驶速度究竟应该是多少,并没有具体的规定,即使限速60公里/小时以下也不违规,这就难免会出现有些地方故意设槛,以增加罚款量的情况。“限速其实与乱罚款没有两样,只是变个法子让罚款合法化,增加相关部门的利益。”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在审议政府部门提交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情况报告》时说,部分交通违规涉嫌“人为陷阱”,驾驶人不知不觉就要交罚款。有的路段时速限制变化频率太快,让司机们无所适从。这与其说是交警设限维护交通安全,还不如说交警部门在拿“限速牌”当“提款机”,实为变相收费。

【最新高速公路匝道限速要求】 高速公路匝道限速

【最新高速公路匝道限速要求】高速公路匝道限速 高速公路匝道是极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段,所以车主们应该减速行驶,那高速公路匝道限速多少呢?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最新高速公路匝道限速要求,希望你喜欢。最新高速公路匝道限速要求 高速公路匝道是高速公路出口或入口靠右侧的一条道路,长度一般在150—200米。入口处匝道过后是加速车道,出口处匝道紧接在减速道之后。 匝道内车速一般要求低于40km/h,这个限速值是根据匝道的转弯半径制定的安全行驶速度,因为根据离心力计算公式F=MV/r,转弯半径r一定,那么质量一定的任何车型行驶速度越小,则受到的离心力越小,车辆侧翻的可能性也就随之降低,而且细心的驾驶人都能发现:匝道的路面是外侧高于内侧的,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离心力造成的车辆向外倾斜,对于车身较高的车辆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利的。高速公路匝道行驶注意事项一是沿路留意指路牌。在高速公路上,在匝道口前方提前留意道路边设置的指路牌,切忌“临时抱佛脚”,到了匝道口才停车察看。 二是走过只能往前走。如已距离太近或驶过了匝道口,千万不可急刹、倒车,以免后面来车在高速行驶中来不及避让,发生追尾事故。 三是进出匝道走“边道”。由于匝道大多限速60公里,为使车辆变速安全过渡,高速公路行车道的旁边都设有一段“边道”,即减速道或加速道。与行车道之间用又短又粗的醒目白色标线隔开。 车辆驶入匝道需要注意 在匝道上,驶入迅速提高车速,但不得超过标志限定的速度。在匝道上不准超车、掉头、停车和倒车。 驾驶车辆从匝道进入高速公路加速车道后,打开左转向灯或者不打开均可,尽快将车速提高到每小时60公里以上,并仔细观察车道上车辆行驶的情况,选择驶入行车道的时机。 不准在加速车道紧急制动或停车。行车道车辆稀少时,可以正常行驶车辆后驶入行车道;遇高速公路正常行驶车辆尾随相距较近时,应控制好车速,在所有车辆通过后再驶入行车道。 车辆驶出匝道需要注意 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应适时向右侧变更车道。距出口500m处,开启右转向灯,适当调整车速,平顺地驶入减速车道。经减速车道减速后进入匝道,驶出要降低车速。进入匝道之前,应关闭转向灯,控制车速,使车速降到标志规定值以下。在匝道上,注意其他车道的合流车辆,礼让行车,不得争道抢行。高速公路超车技巧 高速公路上如何超车 超车前。驾驶员应充分了解本车的加速性能,在确保喇叭、转向灯和前照灯等机件工作正常的情况下,选择平直宽阔、视线良好、左右均无障碍且前方路段150m范围内没有来车的道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方能进行超越,切忌不顾主、客观条件而盲目超越。要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在经过交叉路口、陡坡、急弯等险要路段,遇雨雾等恶劣天气,当前方车示意左转弯、掉头或正超越车时,以及设有禁止超车标志的地方严禁超车。 超车中。应提高车速,向被超车的左侧靠近,缩短与被超车的距离,打开左转灯并呜喇叭通知前车,确认前车让超或做出让超示意后,向左稍打方向,与被超车保持一定的横向间距,如图所示,从左侧加速超越;超车前,应确认前方道路良好,迎面无驶来车辆。超过后,应继续沿超车道行驶,在超过被超车20m——30m后,打开右转向灯,驶回原车道关闭转向灯。超车时,应尽量提高两车的速度差,以减少超车距离和时间,保证超车快速完成。 超车时。如由于观察不仔细,判断不准确,在超越过程中发现左侧有障碍、横向间距过

高速路上限速设计方案

题目高速路上限速设计方案 学生姓名赵炳彰学号 1109014028 所在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专业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教1101班 指导教师和斌涛 完成地点陕西理工学院 2015 年 6 月 10 日

高速路上限速设计方案 赵炳彰 (陕西理工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教1101班陕西汉中 723000) 指导教师:和斌涛 [摘要]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限速的各种因素,从我国的情况出发,构建了高速公路分段限速值设计方 法及流程.论文结合了车辆性能、安全性和舒适性等因素,选择性能适中的车辆为研究对象,保证事故 死亡率及舒适度在相应允许范围,然后对基准值进行求解.该设计方案综合考虑了运行速度、高速公路 线形、设计速度和交通安全等因素,能合理的设计高速公路限速值. [关键词] 高速公路;设计速度;运行速度;限速标准;限速方法 1 引言 我国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尚无规范、法规可依,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是,最高限速最高只能标定为120km/h.目前一般多为100-120km/h之间,有些遂道、桥梁会限在80km/h.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路网的不断完善,公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运输任务也越来越繁重.如何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安全、舒适、高效和经济等运营优势,实现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科学化已成为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限速管理中还没有一套全面、有针对性的合理限速管理方法、指南或规范,造成道路交通管理者在选取限速值时,没有相应依据,限速设置混乱.而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标志设置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不足:如限速值设置过低,不能反应行车实际条件,导致运输效率下降;标志位置不合理,不能人性化;交通设施不完善,科技含量不高.如何选择合理的限速值以及高效的限速标志来平衡运输效益和交通安全的关系,使整体效益最大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摆在交通工程研究人员及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人员面前的难题. 2 高速公路限速要求 2.1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 因为设计规范中没有明确规定的,在《交通安全法》中已明确做了要求,为限速所实施的方案和管理方法都必须以符合该法律规定为前提.根据《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车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保持安全车速.根据《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七条,行人、非机动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70km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20km.根据《实施条例》第七十八条,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20km/h,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120km/h,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100km/h,摩托车不得超过80km/h. 2.2 高速公路限速遵循的原则 为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安全、快速和舒适功能,使限速方案切合实际、有效,限速管理时,应遵循如下几条原则: (1)保障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高速公路的运输效率.限速管理中,保障交通安全是第一位,高速公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其快捷和高效的服务功能也应在限速方案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限速方案应能平衡运输安全与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在保障交通安全的同时,也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常识(最全)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常识(一)您知道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常识有哪些吗?接下来小编为您分别介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常识。 一、行人、摩托车等严禁进入高速公路 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拖拉机、轮式专用机械车、铰接式客车、全挂拖斗车以及其他设计最高时速低于七十公里的机动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 二、做好行驶前安全检查 驾驶车辆前,驾驶人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不要饮酒。检查车辆是否超员。是否有足够的燃油、润滑油及冷却水,轮胎是否保持正常气压,行车前要系好安全带。 三、小心谨慎驶入高速公路 当你从高速公路入口匝道驶入高速公路时,要加速行驶至60km/h以上,注意在主线行驶的车辆,在不影响后方来车的情况下,加速以安全状态进入主车道。 四、在高速公路上驾驶要注意车速与车距 驶入高速公路后,要按照快慢道的划分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当速度达到或超过100km/h时,需打开左转向灯,进入最左侧的快车道行驶,但最高速度不得超过120km/h;当速度低于100km/h时,应主动进入右侧慢车道行驶,变更车道或超车时要打开转向灯,保持安全距离才能进入另一车道,谨防追尾,千万不要急打方向和急刹车。 五、要注意特殊天气和路段的驾驶 在夜间、雨天或大雾影响视线的情况下,驾驶要特别小心,不要超速和随意变更车道;在隧道、陡坡、弯道、施工路段要按标志的要求行驶。 六、要妥善处理好车辆事故和故障 不要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除非遇事故或故障。若因紧急情况需要停车,驾驶人应当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将机动车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方停放,下车时要注意后方来车,车上人员全部迅速转移到右侧防护栏以外,并在车后150米外设置警示标志,拨打紧急电话12122求援。 七、遇前方堵车时不要占用紧急停车道 机动车遇有前方停车排队等候或者缓慢行驶时,不得借道超车或者占用其他车道,不得穿插等候的车辆,尤其不能占用右侧紧急停车道以免影响122、119、120等特种车辆处理事故。 八、连续驾驶要尽快休息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或超过300公里时,应进入附近服务区停车休息,且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如果错过出口,必须继续向前行驶,从下一个出口离开高速公路。 九、驶离高速公路要降低车速正确使用转向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