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作业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1、A、B、C、D

2、D

3、C

4、D

5、A、C

6、A

7、C

8、D

9、A、B、C 10、C 11、A 12、C 13、A、B、D 14、B、C、D、E 15、C 16、C 17、D 18、C 19、C 20、A 21、B 22、C 23、C 24、C 25、A 26、C 27、B 28、A 29、D 30、A 31、 C 32、A 33、D 34、B 35、 B 36、B. 37、C.38、B.39、B. 40、A 41、A ,B D 42.A 43.C44.D45.C46.C 47.B48.C49.B50.D 51.B 52.B53.B54.A55.A56.A 57.A58.B59.D60.C 61.C

二、填空

1、STP分为3类和5类两种,而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此处STP

指的是屏蔽双绞线,UTP指非屏蔽双绞线。

2、假设信道内不存在噪声和干扰,即发送端所发送的信号都能到达接收端,我

们把信道两端的发送接收设备能够改变比特信号的最大速率称为带宽,用Hz赫兹(单位)表示。

3、我们平时有线电视使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是频分多路复用(或者频分复用)。

4、无线网络采用的拓扑结构通常是蜂窝拓扑,例如电信的无线移动通信网络。

5、带宽使用机制有两种,基带和宽带,通常只使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的是

基带。

6、调制解调器主要完成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7、网络的OSI模型将网络划分为七个层次,由底层到高层分别是: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8、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 TCP/IP 协议为核心。其中 IP协议用来给各种不

同的通信子网或局域网提供一个统一的互连平台, TCP 协议则用来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和控制功能。

9、总线型局域网的访问控制方式以ALOHA系统的访问控制方式的改进型为主,

即CSMA与CSMA/CD 两种方式,其中CSMA指的是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D 指的是冲突检测。

10、ISDN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络。“一线通”是ISDN在国内的通俗叫

法。

11、所谓ATM,即异步传输模式。它是未来的宽带综合服务数字网(B-ISDN)

的底层传输技术,ATM网络采用星形拓扑结构。每一个ATM端系统通过专用的线路连接到ATM交换机,ATM交换机之间又用高速的通信线路(一般为光纤)连接起来。

12、被广泛使用的一种地址转换方法,用于处理网络地址和硬件地址之间映射的

协议是 ARP ;相反,用于根据硬件地址获取相关联的网络地址的协议是RARP 。

13、TCP协议中引入了套接字(Socket)的概念,它是由 IP地址和端口结合起

来标记连接的。

14、以ISO的七层模型为基准,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

15、OSPF是INTERNET上的主要内部网关协议,它的中文含义是开放式最短路

径优先。

16、电路交换、存储转发、分组交换存储转发

17、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红外线、无线电波

18、25 —3V~—15V

19、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

20、层次化网络模型

21、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

22、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和冲突检测(CD)

23、数据报连接建立

24、B

25、发送窗口的大小

26、IP路由

27、交换机(集线器)

28、静态路由选择自适应路由选择

29、155Mbps

30、SMTP

31、包头、数据、包尾

32、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

33、振幅、频率、相位

34、星型、环型、总线型、树型

35、主机到网络层、互联网层、传输层、应用层;应用层

36、CSMA/CD(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介质访问控制技术)、令牌总线技术、令牌环型网技术

37、静态路由选择自适应路由选择

38、IP地址物理地

39、频分复用、时分复用、波分复用方式

40、53 信元

41、异步传输

42、答:https://www.360docs.net/doc/7a18490739.html,/

43、以太网帧头 ip 头 tcp头 ftp头 Data

44、答:1080::0108:1234:5678:9ABC

45、答:4个子网,62台主机

46、答:相幅联合调制,2400bps。

47、答:B,I,3,5,P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基带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

答:未经调制的电脉冲信号呈现方波形式,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因而称为基带信号.

在远程传输过程中,特别是通过无线信道或光信道进行的数据传输过程中,

将由编码表示的数字基带信号通过高频调制后能在信道中进行传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

2 、已知电话信道带宽为6.8KHZ试求

(1)接收端信噪比S/N=30DB时的信道容量;

(2)若要求该信道能传输9600BPS的数据,则接收端要求的最小信噪比为多少DB? 解 :(1)由香农定理,得:

(1+s/n)

C=wlog

2

(1+1000)

=6800*log

2

=6.78*104(bps)

(3) C=9600bps

(1+s/n)

C=wlog

2

S/N=2c/w-1

=29600/6800-1

=21.4-1

3、设一信道的带宽为300MHZ,每路信号需带宽25KHZ,试问该信道可供多少路信号进行频分复用?频分复用时是否有信号同时发送?

解:(300*106)/(2.5*103)=12*103

该信道可供12*103路信号进行频分复用

由于频分复用独占频道而共享时间,所以频分复用时信号可同时发送。

4、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网络协议是指计算机网络中互相通信的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时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的集合

计算机与相关的设备按照相同的协议,也就是通信规则的集合来实现在不同厂家,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和其他相关设备共享软硬件资源和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

5、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OSI是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定义计算机网络的分层,各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它分七层;

物理层:物理层保证在通信信道上传输原始比特。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加强物理层原始比特层的传输功能,使之对网络呈现为一条无差错链路。

网络层:网络层完成对通信子网的运行控制,选择路由。

运输层:网络决策,实现分组和重组。

会话层:通信同步,错误恢复和事务操作。

表示层:转换数据格式,数据的加密,解密。

应用层:提供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用户服务

6 、什么是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协议为核心,它是世界上各种使用统一

TCP/IP协议的网络的互连,是一个在全球范围急剧发展,且占主导地位的计算机互连网络,它分4层:

通信子网层:传输经网络层处理过的消息。

网络层:A:internet全网地址的识别与管理

B:IP数据包路由功能

C:发送或接收时使IP数据包的长度与通信子网所允许的数据包长度相匹配。

运输层;为应用程序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

应用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

7、什么是面向连接服务?什么是无连接服务?各有何特点?

答:在开始通信前必须通过通信网络建立连接,然后开始数据通信的方式称为面向连接服务。

它有如下特点:

(1)服务的通信过程分为三部分,即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与断开连接。

(2)它只有在建立连接时发送的分组中才包含相应的目的地址,待连接建立起来之后,所传送的分组中将不再包含目的地址,而仅包含连接标识。(3)一旦连接中断,用户即能发现。

在开始通信前两个需通信的计算机前无需事先建立连接,就可以发送数据帧的方式称为无连接服务,它有如下特点:

(1)它每个数据分组中必须包含目的地址

(2)无连接方式不能防止分组的丢失,重复或失序等错误

(3)处理开销小,发送信息快,比较适合实时数据的处理和传输。

8、描述局域网的几种拓扑结构和各自的特点?

答:局域网的4种常见拓扑结构及特点:

点到点直接连接方式:是点到点的直接连接方式。它是最常见和简单的,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不存在信道共享与复用问题,它的访问只要能处理接受和发送中断以及识别编码同步信号和处理编码传输错误就行了。

总线结构:网络在逻辑上有一根共享的电缆以及其连接的计算机组成,但连接是还需要相应的BNC连接接头以及相应的网络接口卡NIC。总线结构上的数据分组是用基带信号传送的,所以距离近,要扩张距离须用信号增幅装置中继器。代表为以太网。

环型结构:用电缆或光纤把一台台的计算机串接起来形成一个圆环,须用NIC,光纤或同轴电缆,代表为令牌环网FDDI网。

星型结构:有一个中央控制点,各连接的计算机必须通过它,它既有分组转速快的优点。

9、描述CSMA/CD的访问控制过程?

答:CSMA由于传播延迟的存在,冲突还是不可避免的,CSMA/CD增加了一个功能,即边发送边监听,称之为冲突检测。只要监听到发送冲突,则冲突的双方都必须停止发送,然后,冲突各方都以概率P延迟一个时隙后重新开始发送,这减少了冲突数据在信道上传输的时间,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10、描述令牌环网的访问控制过程?

答:令牌环使用一个令牌的比特控制信号控制与令牌环网连接的计算机的发送与接收。如要访问信道,发送数据帧,则必须得到该令牌控制信号。令牌

控制信号在环上逆时针绕行。如果一站点已令牌发送了数据帧。则该站点把令牌置空后传给下一站点,邻站点有数据帧要发送,则置忙后送,如果邻站点无要传送,则把令牌传给下一站点。

11、简要说明IEEE802。3以太网中冲突退避算法的原理?

答:它本质上是根据冲突的历史估计网上信息量而决定本次应等待的时间,按此算发,当发送冲突时,控制延迟一个随机长度的时间间隔,是两倍于前次的等待时间,公式为:t=R*A*2N式中N为冲突次数,R为随机书,A为计时单位,t为本次冲突后等待重发的时间间隔。

12、简要说明IEEE802。2以太网中最小数据帧产生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答:帧格式由五个字段组成,前两个字段分别为目的地址字段和源地址字段,第三个字段为长度字段,他指出后面的数据字段的字节长度,数据字段就是LLC层交下来的LLC帧,最后一个字段为帧校验序列FCS,它对前四字段进行校验。

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一般为46字节,计算如下:发送的帧的最短长度应要保证在发送完毕之前,必须能够检测到可能最晚来到的冲突信号,一般取

51.2us,相当于发送512比特,这样,MAN帧的最短长度就应为512比特,

即64字节,减去源、目的地址字段(12字节)、长度字段(2字节)和校验字段(4字节)共18字节,所以,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应为46字节。

注意:数据字段最大长度为1500字节,两帧的最小间隔9.6us,相当于96比特的发送时间,MAN帧传到物理层是,必须加一个前步同码,它是7字节的1。0交替序列。

13、描述X.25网络的主要特点

答:(1),能接入不同类型用户设备;(2),可靠性高;(3),多路复用;

(4),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5),点对点协议。

14、描述帧中继的主要特点,并与X.25网络作区别。

答:主要特点:帧中继是peer-peer(对等层)式的点对点交换网络,帧中继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以合理的数据传输速率与低的价格提供数据通信服务。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吞吐率,省略了分组层,避免了分组层的报文分组和重组的消耗,而且帧的长度是可变的,允许最大帧长在1000字节以上,是非确认型的网络。省略了网络层并简化了传输速率可在Mbps级,非常适合大容量突发型数据业务。

区别:X.25强调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而帧中继则着重于数据的快速传输,最大程度地提高网络吞吐量。

15、ATM采取什么机智进行拥塞控制?

答:在ATM网络中同时使用了多种机制来预防和控制拥塞,其中最重要的机制包括:接纳控制(sdmission control)、资源预约(resource reservation)和基于速率的拥塞控制方法以及数据整形(traffic shaping)和流量监控(traffic policing)等。

16、AAL层有哪几类?各有何作用?

答:AAL层有A、B、C、D四类,它们的作用如下:

A类:消除网络传输延迟的变化,保证以恒定的速率把信元交给上层应用;

B类:提供有连接的变比特率,应用提供服务;

C类:具有多路复用功能,可以共同使用一条虚连接;

D类:在AAL-SDV之后加上8个字节的尾部信息,提高数据服务的速率。

17、单介绍ATM的业务类型和各自的特点。

答:业务类型:恒定比特率业务(CBR)、实时变比特率业务(rt-VBR)、非实时变比特率业务(nrt-VBR)、可用比特率业务(ABR)和非特定比特率业务(UBR)。

特点:恒定比特率业务(CBR)为用户提供固定带宽连接,业务时延受到严格限制,它与租用线路业务类似,使用与实时视频应用或仿真T1、E1线路等。

实时变比特率业务(rt-VBR)为以变速率发送数据,同时又有严格时间要求的应用提供服务。

非实时变比特率业务(nrt-VBR)的应用同样要求数据及时传输到目的地,但它可以容许一定的延迟抖动。

可用比特率业务(ABR)业务适用于对吞吐量和时延要求不确定,对信元丢失率要求不高的应用,信元发送速率可以根据网络的要求而变化。

非特定比特率业务(UBR)业务最适合非紧急应用,或是对业务质量没有特定要求的应用。

18、IP报文的报头由哪几部分组成?服务类型和生存时间的作用是什么?

答:IP报文的报头包括20字节的固定部分和可变长部分。

20个字节的固定部分包括版本号、IP报文长度、服务类型、报文总长度、标识符等。可变长部分包括源选径等多个可选控制项。

服务类型:占8位,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前3位表示优先级,第4位是D,表示有更低的时延。第5位是T位,表示有更高的吞吐量。第6位

是R位,表示有更高的可靠性。

生存时间:生存时间记为TTL。用于限制报文在网络中的存活时间。防止因为路由表状态出现错误而导致报文在网络中无休止的传输。

19、IP地址分为哪几类,每类地址各包含多少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答:IP 地址可以分为A、B、C、D、E5类。

网络地址主机地址

A 27 224-2

B 214 216-2

C 213 28-2

D类地址为组播地址。

E类地址保留。

20、简述ARP和RARP的工作过程。

答:ARP(地址解析协议)每台主机都不得要维护一个IP地址到MAC的转换表,称ARP表。进行通信时,查ARP表,看是否是表项,找到了,则不用发ARP包,直接利用ARP表中的MAC把IP数据包进行帧封装,发送目的地。若找不到,则把该数据包放入ARP发送等待队列中,然后ARP协议创建一个ARP请求,并以广播方式发送。

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RARP协议可以实现MAC地址到IP地址的转换。无盘工作时,首先以广播方

式发出RARP请求,根据请求分配一个IP地址,组织一个RARP响应包发送回去。

21、简述IP报文分段和重组的方法。

答:在发送报文时,一般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长度。如果这个报文要经历MTU 比IP报文长度小的网络,则IP协议把这个报文的数据部分分割成较小的数据片。组成较小的报文,然后放到物理帧中去。每一个小的报文称为一个分段。

重组是分段的反过程。在目的端收到一个IP报文时,可以根据其分段位移和MF标志判断其是否一个分段。如果MF为0,并且分段位移为0,则表明是一个完整的报文。否则,如果分段位移不为0,或者MF标志为1,则表明它是一个分段。这时,目的端要实行分段重组。

22、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子网掩码来划分子网。

答:掩码是一个IP地址对应的32位数字。掩码可以把IP地址分为两部分:子网地址和主机地址。IP地址与掩码中为1的位相对应的部分为子网地址,其他位为主机地址。

如一个B类地址166.111.0.0可利用掩码255.255.224.0,把该网络分为8个子网:166.111.0.0

166.111.32.0,166.111.64.0,166.111.96.0,166.111.128.0,166.111.160.0,16 6.111.192.0,166.111.224.0。

23、说明网络互连的层次和各层次连接使用的设备。

答:网络互连层次有: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根据网络进行网络互连所在的层次,常用的互连设备有以下的几类:

(1)、物理层互连设备,即转发器( repeater)。

(2)、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即桥接器(bridge)。

(3)、网络层互连设备,即路由器(router)。

(4)、网络层以上的互连设备,统称网关(gateway)或应用网关。

24、说明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

答:透明网桥,又称生成树网桥,是指网桥的存在对于各个网络上的主机是透明的。网桥对所接收到的分组进行分析,决定转发的路径。源端不参与分组的路由选择。

25、说明源选径网桥的工作原理。

答:所谓源选径,就是路径的选择由每个帧的发送者来完成。每个帧的发送者在帧中指定从源到目的所要经过的路径。在发送一个帧到不同的局域网上时,则把目的地址第一个字的最高位设置为1,并且在帧头中含有带目的地的确却路径。

26、介绍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

答: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是一种动态路由算法,是基于Bellman-Ford的数学研究结果,因此有时也将该算法称为Bellman-Ford算法。他们证明了只要网络的拓扑结构保持稳定,该算法将保证网络收敛到一个可知的拓扑结构。

其工作原理: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是让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路由向量表。路由表中的每一项由两部分组成:输出线路和到达目的地所需要的路径代价。路径代价的度量单位可以是时间延迟、物理距离或其他参数。参看教案示例。

27、介绍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答:链路—状态路由算法的基本工作过程:(1) 发现邻居结点;(2) 测量到邻居结点的线路开销;(3) 构造链路—状态报文;(4) 广播链路—状态报文;

(5) 计算新路由。

计算机网络课后答案

第三章 2. 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具有以下好处: (1) 各层之间相互独立,高层不需要知道低层是如何实现的,只知道该层通过层间的接口所提供的服务。 (2) 各层都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只要这层提供的接口保持不变,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屋。(3) 整个系统被分解为若干个品于处理的部分,这种结构使得复杂系统的实现和维护容易控制。(4) 每层的功能和提供的服务都有精确的说明,这样做有利于实现标准化。 3. 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 原则是:(1) 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同一结点内相 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4)每一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不同结点的同 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屮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答: 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当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本层控制报头后,组织成应用的数据服务单元,然后再传输到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构成表示层的数据服务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依此类推,数据传送到传输层;传输层接收到这个数据单元后,加上木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传输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报文);报文传送到 网络层时,由于网络层数据单元的长度有限制,传输层长报文将被分成多个较短的数据字段,加上网络层的控制报头后构成网络层的数据服务申i 元(分组);网络层的分组传送到数据链路层时,加上数据链路 层的控制信息后构成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顿数据链路层的巾贞传送到物理层后,物理层将以比特 流的方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当比特流到达目的结点时,再从物理层开始逐层上传,每层对各层的控制报头进行处理,将用户数据上交高层,最终将源结点的应用进程的数据发送给目的结点的应用进程。 4. 请描述在OSI 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 5. 1.OSI 环境中数据发送过程 1) 应用层 当进程A 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应用层为数据加上应用层报头,组成应用层的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表示层。 2) 表示层表示层接收到应用层数据单元后,加上表示层报头组成表示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会话层。表示层按照协议要求对数据进行格式变换和加密处理。 3) 会话层会话层接收到表示层数据单元后,加上会话层报头组成会话层协议数据单元,再传送到传输层。会话层报头用来协调通信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FU答案)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复习题 14物联网班使用 一、选择题 1、Internet的前身是 C 。 A、Intranet B、Ethernet C、ARPAnet D、Cernet 2、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B 。 A、X.25 B、TCP/IP C、ICMP D、UDP 3、服务与协议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B、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C、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 D、OSI将层与层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 4、在TCP/IP的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经常使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下面关于客户和服务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C 。 A、客户和服务器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B、客户/服务器方式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C、服务器是服务请求方,客户是服务提供方。 D、一个客户程序可与多个服务器进行通信。 5、常用的数据传输速率单位有kbit/s、Mbit/s、Gbit/s。1Gbit/s等于 A 。 A、1×103Mbit/s B、1×103kbit/s C、1×106Mbit/s D、1×109kbit/s 6、在同一信道上同一时刻,可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C 。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7、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 a:(-1 -1 -1 +1 +1 -1 +1 +1) b:(-1 -1 +1 -1 +1 +1 +1 -1) c:(-1 +1 -1 +1 +1 +1 -1 -1) d:(-1 +1 -1 -1 -1 -1 +1 -1) 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1 +1 -3 +1 -1 -3 +1 +1),则 A 发送1。 A、a和d B、a C、b和c D、c 8、局域网标准化工作是由 B 来制定的。 A、OSI B、IEEE C、ITU-T D、CCITT 9、计算机内的传输是 A 传输,而通信线路上的传输是传输。 A、并行,串行 B、串行,并行 C、并行,并行 D、串行,串行 10、 C 代表以双绞线为传输介质的快速以太网。 A、10BASE5 B、10BASE2 C、100BASE-T D、10BASE-F 11MAC和LLC两个子层。 A、物理层C、网络层D、运输层 12、下面关于网络互连设备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在物理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转发器和集线器。 B、在数据链路层扩展局域网可使用网桥。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第一章概述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协议组成要素的是()。 A. 语法 B. 语义 C. 时序(同步) D. 字符 2.局域网的简称为()。 A. LAN B. WAN C. CAN D. MAN 3.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4.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的功能划分()个层次 (A)1 (B)3 (C)5 (D)7 5.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输的通信方式是()。 A.单工 B.半双工 C.全双工 D.上述三种均不是 6. 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和IP所提供的服务分别为( )。 A. 链路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B. 网络层服务和传输层服务 C. 传输层服务和应用层服务 D. 传输层服务和网络层服务 7. 用于网络互连的设备一般采用()。 A. 中继器 B. 交换机 C. 路由器 D. 网关 8. IP协议提供的服务是( )。 A. 可靠服务 B.有确认的服务 C. 不可靠无连接数据报服务 D. 以上都不对 9.把两个报文发往同一目的地时,先发的报文() (A)先到(B)后到(C)不一定先到(D)同时到达 10. 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单位称为()。 A.比特 B.字节 C.帧 D.分组 11. 在OSI参考模型中,实现端到端的应答、分组排序和流量控制功能的协议层是()。 A. 数据链路层 B. 网络层 C. 传输层 D. 会话层 12. 在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实体在一次交互作用中传输的信息单位称为(),它包括控制信息和用户数据两部分。 A. 接口数据单元 B. 服务数据单元 C. 协议数据单元 D. 交互数据单元 13.()是各层向其上层提供的一组操作 (A)网络(B)服务(C)协议(D)实体 14.Internet的核心协议是( )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一、选择题 题目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 选择一项: A. 用户管理 B. 病毒管理 C. 资源共享正确 D. 站点管理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1)资源共享;(2)数据通信;(3)集中管理;(4)增加可靠性;(5)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安全功能。其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两大功能。 正确答案是:资源共享 题目2 网络资源子网负责()。 选择一项: A. 信息处理 B. 数据通信 C. 数字认证机制

D. 路由 题目分析: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1)全网的信息处理;(2)为网络用户提供网络服务;(3)资源共享功能。 正确答案是:信息处理 题目3 通常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三种。 选择一项: A. 星型网络 B. 有线网 C. 城域网 D. 无线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进行分类可以分为:(1)局域网;(2)城域网;(3)广域网。 正确答案是:城域网 题目4 为了简化计算机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有利于网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称为网络的()。 选择一项: A. 无线网 B. 通信子网 C. 有线网 D. 资源子网 反馈 Your answer is incorrect. 题目分析: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一个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资源子网: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常考简答题汇总 1.简述因特网标准制定的几个阶段? ( 1 )因特网草案(Internet Draft) ——在这个阶段还不是 RFC 文档 ( 2 )建议标准(Proposed Standard) ——从这个阶段开始就成为 RFC 文档 ( 3 )草案标准(Draft Standard) ( 4 )因特网标准(Internet Standard) 2.简述调制解调器的主要功能。 ( 1 )信号转换 ( 2 )确保信源和信宿两端同步 ( 3 )提高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抗干扰能力 ( 4 )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 3.在因特网中将IP数据报分片传送的数据报在最后的目的主机进行组装。还可以有另一种做法,即数据报片通过一个网络就进行一次组装。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 答:在目的站而不是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是由于: (1)路由器处理数据报更简单些;效率高,延迟小。 (2)数据报的各分片可能经过各自的路径。因此在每一个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可能总会缺少几个数据报片; (3)也许分组后面还要经过一个网络,它还要给这些数据报片划分成更小的片。如果在中间的路由器进行组装就可能会组装多次。 (为适应路径上不同链路段所能许可的不同分片规模,可能要重新分片或组装)。 4.试举例说明有些应用程序愿意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用采用可靠的TCP。 答: 1,VOIP:由于语音信息具有一定的冗余度,人耳对VOIP数据报损失由一定的承受度,但对传输时延的变化较敏感。 2,有差错的UDP数据报在接收端被直接抛弃,TCP数据报出错则会引起重传,可能带来较大的时延扰动。 因此VOIP宁可采用不可靠的UDP,而不愿意采用可靠的TCP。 5.简述计算机通信中异步传输和同步传输的区别。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的区别主要在于: ( 1 )异步传输是面向字符的传输,而同步传输是面向比特的传输。 ( 2 )异步传输的单位是字符而同步传输的单位是桢。 ( 3 )异步传输通过字符起止的开始和停止码抓住再同步的机会,而同步传输则是以数据中抽取同步信息。 ( 4 )异步传输对时序的要求较低,同步传输往往通过特定的时钟线路协调时序。 ( 5 )异步传输相对于同步传输效率较低。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现代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特征包括主机、通信子网和___资源子网________。 2、从通信双方传输方式上可以分为并行传输和_____串行传输________。 3、假设传输帧长为L,传输速率为C,链路时延为T,计算采用停等ARQ时的信道利用率为 ______________。 4、最基本的二元调制方法有调幅调制、调频调制和__调相调制___。 5、数据传输速率(带宽)可以衡量数字通信系统的效率,在衡量系统的可靠性时,我们使用____误 码率_____。 6、奈奎斯特(Nyquist)和香农(Shannon)公式从定量角度描述了___带宽___和传输速率间的关系。 7、10BASE-T标准规定的网络拓扑结构是____星型网络______,网络速率是_____10mbps_____, 网络所采用的通信介质是__双绞线_________ ,BASE指_____基带信号__。 8、EIA-232是DTE和DCE之间的接口标准,该标准中一共规定了___25___个引脚。 9、光纤通常按照传输模数分类,按照传输原理,采用全反射方式的是____多模____光纤;采用波导 方式的是_____单模____光纤。 10、在IEEE802体系中,将数据链路层分为(逻辑链路访问子层)llc和(媒体访问控制子层)mac 两个子层。 11、Gigabit Ethernet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10Mbps Ethernet快100倍,由此,它把争用期由512位时扩 大为512字节,这种办法被称为_____________。 12、OSI体系结构中,表示层的功能是_语法转换、语法协商_和连接管理__。 13、数据链路层处理的协议数据单元被称为_____帧______。 1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为数据通信和__共享资源__。 15、按照传输方式的分类,数据通信分为单工、___半双工___和__全双工_通信。 16、在数据通信中常用的交换技术有三种:电路交换、____电报交换___和___分组交换____。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及解答

第一章概述 1-03 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端对端通信质量因约定了通信资源获得可靠保障,对连续传送大量数据效率高。 (2)报文交换:无须预约传输带宽,动态逐段利用传输带宽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 率高,通信迅速。 (3)分组交换: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 络生存性能好。 1-12 因特网的两大组成部分(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边缘部分:由各主机构成,用户直接进行信息处理和信息共享;低速连入核心网。 核心部分:由各路由器连网,负责为边缘部分提供高速远程分组交换。 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 =103/109=1μs 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21 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答: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 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 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 协议和服务的概念的区分: 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 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 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

最全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一) 一、.填空题 1.所谓计算机网络,会议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通讯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如果按作用范围进行分类,可分为广域网(WAN)、局域网(LAN)和城域网(MAN)。 3.网络协议通常采用分层思想进行设计,OSI RM中的协议分为7层,而TCP/IP RM中协议分为4层。 4.在TCP/IP RM中,用于互联层的协议主要有:ARP、IP、RARP、ICMP和IGMP 协议。 5.用于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媒体有两类:有导线媒体和无导线媒体;光纤可分为两种: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MMF)。 6.构成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很多种,通常有星形、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等。 7.CSMA/CD技术是一种随机接入(所有的用户根据自已的意愿随机地发送数据),冲突不可避免;令牌技术是一种受控接入(各个用户不能任意接入信道而必须服从一定的控制),冲突避免。 8.10BASE-T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mbps,100BASE-TX局域网的数据速率是100mbps。 9.在用双绞线时行组网时,连接计算机和计算机应采用交叉UTP电缆,连接计算机和集线器用直通UTP电缆。 10.在将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大于100米。 11.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长于100米。 12.以太网交换机和数据交换和转发方式可以分为:直接交换、存储转发交换和改进的直接交换。 13.VLAN的组网方式有两种:静态根据以太网交换机端口进行划分VLAN,动态根据MAC地址、逻辑地址或数据包的协议类型进行划分VLAN。 14.在Internet中,运行IP的互联层可以为其高层用户提供的服务有三个特点: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和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15.IP地址由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号表示互联网中的一个特定网络,主机号表示该网络中主机的一个特定连接。 16.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0.77,主机B的IP地址为150.23.55.200。若主机A要向主机B所在的网络进行广播,则直播广播地址为150.23.255.255;若主机A要在本网络中进行广播,则有限广播地址为255.255.255.255。 二、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__________相结合的产物。->B A) 网络技术 B) 通信技术 C) 人工智能技术 D) 管理技术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期末

1-13题为期中考试试题 1.比较OSI/RM与TCP/IP体系结构异同之处。 共同点:都具有分层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二者都可以保证计算机网络能够可靠的通信,数据传递及资源共享。 不同点:1.OSI/RM具有7层模型,分别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TCP/IP四层模型: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及网络接口层。 2. OSI/RM模型在每一层次上都要求保证通信的可靠性,且要进行复杂的流量控制及差错检验;TCP/IP模型的网络层及其以下层次通常不要求保证可靠性,但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3.OSI/RM体系结构的网络功能在各层的分配差异大,链路层和网络层过于繁重,表示层和会话层又太轻,TCP/IP则相对比较简单。 4.OSI-RM有关协议和服务定义太复杂且冗余,很难且没有必要在一个网络中全部实现。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寻址在很多层重复。TCP/IP则没什么重复。 2.简述TCP/IP体系结构每层所规定的功能(由底层到高层顺序) a.网络接口层:为了解决不同的网络互连问题 b.网络层IP;负责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c.运输层:负责向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服务 d.应用层:直接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服务 3.什么是协议,用一个实例说明协议的三要素。 网络协议是指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4.长2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基带总线LAN,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试计算: 1000比特的帧从发送开始到接收结束的最大时间是多少? 5.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发送的数据为1101011011,采用CRC检验。CRC的生成多项式是 4 ()1 =++,求冗余码。 P x x x 6.什么是码元?说明码元的速度与数据传输速度的关系。 在数字通信中时间间隔相同的波形或脉冲成为码元。 当一个码元的速度单位为:波特率,而数据传输速度为(位/秒)bps;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发送的码元数,数据速率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上传送的信息量(比特数)。当一个码元表示一位二进制时,码元速度与数据传输速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当一个码元表示多位二进制时,如M位,那么数据传输速度位M倍的码元传输速度。 7.信道多路复用技术有哪些?分别说明。 频分复用:所有用户在同样时间占用不同的带宽资源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宽度 波分复用:光的频分复用,由于光载波的频率很高,因此习惯上用波长而不用频率来表示所用的光载波 码分复用:每个用户可以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由于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处理的不同码型,因此各用户间不会造成干扰 8.数据链路层协议PPP主要的功能是什么?PPP帧如何实现透明传输?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华东交通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考试卷 试卷编号: ( A )卷 计算机网络 课程 课程类别:必 开卷(仅教材 1本) 考试日期: 考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2、本试卷共 8 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3、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2分,共40分) 1. 关于多模光纤,下面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D )。 A. 多模光纤的芯线由透明的玻璃或塑料制成 B. 多模光纤包层的折射率比芯线的折射率低 C. 光波在芯线中以多种反射路径传播 D. 多模光纤的数据速率比单模光纤的数据速率高 2. EIA/TIA 568B 标准的RJ45接口线序的第3、4、5、6四个引脚的颜色分别为 ( A )。 A .白绿、蓝色、白蓝、绿色 B .蓝色、白蓝、绿色、白绿 C .白蓝、白绿、蓝色、绿色 D .蓝色、绿色、白蓝、白绿 3. 规定的最小帧长为64字节,这个帧长是指 ( B )。 A.从前同步码到帧校验序列的长度 B.从目的地址到帧校验序列 的长度 C.从帧开始定界符到帧校验序列的长度 D.数据字段的长度 4. 关于ARP 表,以下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 提供常用目标地址的快捷方式来减少网络流量 B. 用于在各个子网之间进行路由选择

C. 用于建立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 D. 用于进行应用层信息的转换 5.下列( A )设备可以隔离ARP广播帧。 A.路由器 B.网桥 C.以太网交换机 D.集线器 6.设某个信道带宽为3400Hz,信噪比S/N的值为255,则该信道的极限数据速 率为( D )。 A.s B.s C.s D.s 7.在TCP/IP 网络中,为各种公共服务保留的端口号范围是( C )。 A. 1~255 B. 256~1023 C. 1~1023 D. 1024~65535 8.用来查看用户所在网络的网关物理地址的网络命令是( B )。 A. Ipconfig B. Arp C. Ping D. Tracert 9.下列情况中,( A )不会产生ICMP报文。 A. 接收方对TCP报文校验出错。 B. 路由器无法找到目的网络的路由信息。 C. TCP报文中的端口上无守候进程监听。 D. 路由器发现有网络拥塞情况。 10.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 D )。 11.PPP协议使用同步传输技术传输的数据段中出现比特串“”时,则经过零比 特填充后的输出为( B )。 12.通过交换机连接的一组工作站( B )。 A. 组成一个冲突域,但不是一个广播域。 B. 组成一个广播域,但不是一个冲突域。 C. 既是一个冲突域,又是一个广播域。 D. 既不是冲突域,也不是广播域。 13.以太网协议中使用了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这个算法的特点是 ( C )。 A. 容易实现,工作效率高。 B. 在轻负载下能提高网络的利用率。 C. 在重负载下能有效分解冲突。 D. 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发生阻塞。 14. B )。 80.190 C 15.的网络地址是( A)。 A.. C..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题(含答案)

1.HTML也称(超文本标记语言)或(超文本置标语言),用于标注文档或给文档添加标签,使得文档可以在(浏览器)中显示。2.URL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传输协议)、(主机的IP地址或域名)、(资源所在路径和文件名) 3.Internet上的邮件接收服务器有三种类型,分别是(SMTP)、(IMAP)、和(POP)。 4.中WWW表示( 万维网服务),sina表示( 主机域名(新浪的域名) )、COM表示( 二级域名(商业机构域名))、CN表示( 根域名(中国的域名(China的缩写)) )。 5.LAN是局域网的英文缩写;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缩写;HTML是超文本标记语言的英文缩写;SMTP是简单邮件传送协议的英文缩写;POP是邮局协议的英文缩写。 6.在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中可以使用back(后退)按钮移回到上一个文件,也可使用forward(前进)按钮向前移动以浏览的下一个文件。 7.MIME称为多媒体邮件传送模式,使用支持MIME的工具,可以以附件的方式来发送其它文件。 8.Web搜索工具可以分为目录型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和多元搜索引擎三种。 9.多路复用技术是一种为提高线路利用率而使多个数据源合用一条传输线路的技术。利用调制技术将多路信息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

形成一个合成的信号在信道上传输,这种多路复用技术被称为频分复用。 10.信源和信宿之间的通信线路被称作信道。以数字脉冲形式传输数据的信道称为数字信道。 11.根据信号在信道上的传输方向可将数据通信方式分为几类,其中通信双方都能发送和接收信息但是在信道上同一时刻只能容纳一个方向的传输的方式是半双工通信。 12.在数字信号的调制技术种有3种最简单的调制技术,分别以模拟信号的不同幅度、频率、相位来表示数字信号,其中以不同幅度来表示数字信号被称为幅移键控法ASK。 13.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将网络划分为7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14.在报文交换和报文分组交换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交换方式,其服务类型分别为无连接服务和面向连接的服务,其中面向连接的服务被称作虚电路方式。 15.以太网是最早标准化的局域网,也是目前部署最广泛的局域网。以太网的核心思想是使用共享的公共传输信道传输信息,传统以太网具有总线型的逻辑拓扑结构。 16.数据交换技术中由中转节点把待传输的信息存储起来,然后通过缓冲器向下一节点转发出去,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的数据交换被称为存储转发或存储交换。 17.ARP协议和RARP协议是TCP/IP中的重要协议,ARP协议的作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

计算机网络作业题

大作业要求 1内容要求: 按照下面六个大作业的具体要求完成其中的两个。 2形式要求: ●报告、翻译、总结或自述文档等应使用Microsoft Word 2000/2003编写; ●纸张:A4; ●页边距:上、下、左、右均为2厘米; ●正文全部使用小四号,中文字符使用宋体,英文字符使用Times New Roman,行距 使用多倍行距:设置值1.2; ●标题可分为三级,比如:1 1.1 1.2 1.2.1 1.2.2; ●各级标题字号相差一个中文字号,一级标题使用小二号,加粗。 3提交方式: ●以电子形式; ●以Zip或Rar格式打包,打包文件名为个人信息和大作业编号,作为附件,发送到 “UnivWork@https://www.360docs.net/doc/7a18490739.html,”。发送时在邮件主题中同样填入个人信息和大作业编号,比如二班张三做的大作业4中Winsock编程的FTP客户端,那么打包文件名和邮件主题行应为:网工0802_0808030207_张三_大作业4; ●姓名不足三个汉字时,姓和名之间插入一个中文全角空格“”,数字、字母、下划线 使用ASCII码; ●两个大作业分别提交。 4提交截至日期: 2010年11月25日 5评分: 根据完成大作业要求的质量和规范程度划分为:优、良、中、差四级。抄袭的、下载的、雷同的、未交的或晚交的,以〇分计。 6说明: 请遵守上述约定,否则我的邮件规则可能忽略或删除发来的邮件。另外,发送文件时应尽可能保证文件没有携带病毒或恶意代码,否则我的反病毒程序有可能删除其能识别但杀不了的文件。 大作业1——阅读与翻译 1目标:英文专业文献阅读 2翻译RFC 768 3泛读 《计算机网络》\Reading\*.*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试题及答案

太原科技大学 《计算机网络》课程试卷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弧中.每空1分,共40分) 1.最早的计算机网络产生的时间和名称是(D) A1959年SAGE B1969SAGE C1959年ARPANET D1969年ARPANET 2.IEEE802协议标准中不提供的服务原语有(B) A Request B Indication C Response D Confirmation 3.在OSI参考模型中,第N层与第N+1层之间的关系是( A ) A第N层是第N+1层的服务提供者B第N+1层从第N层接收报文并添加报头C第N层使用第N+1层提供的服务D第N层与第N+1层没有直接关系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特性是( D ) A机械特性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D规程特性 5.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功能是( B ) A建立和释放连接B透明地传输原始比特流 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受用户数据 6.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信息单位是数据单元,对等实体间传送的数据单元是(B) A SDU B PDU C IDU D SDH 7.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是[1]( B ).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功能的是[2]( D ).为数据分组提供路由功能的是[3]( C )。 [1] A 1、2层 B 2、4层C3、5层 D 5.6层 [2]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会话层D传输层

[3]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D传输层 8.第二代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通信子网包括( B ) A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B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C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D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9.不属于数字数据的模拟信号调制技术是(B) A ASK B PCM C FSK D PSK 10.计算机网络数据交换技术中,不属于分组交换技术的有(A)A线路交换B数据报C信元交换D虚电路 11.不属于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的数据传输模式为(C)A正常响应模式NRM B异步平衡模式ABM C非平衡响应模式NNM D异步响应模式ARM 12.UTP双绞线,指的是( B ) A 屏蔽5类双绞线 B 非屏蔽5类双绞线 C 屏蔽3类双绞线D非屏蔽3类双绞线 13.数据链路层进行的流量控制指的是( D ) A 源端到目标端B源端到中间节点 C 目标节点到目的端D相邻节点之间 14.不属于自动请求重复发差错控制的策略是( D ) A 停等ARQ协议B后退N机制 C 选择重发机制D滑动窗口机制 15.透明传输是数据链路层的基本功能,所谓透明性是指( C ) A 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及编码有限B传输数据的方式透明 C 传输的数据内容、格式及编码无限D传输数据的方向透明 16.在二进制同步通信协议中,ACK表示( B ) A 拆除建立链路B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确认 C 请求远程站的相应D未正确接收发送方报文的响应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资料 2

1、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分别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其中,电路交换必须经过“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的三个步骤,报文交换是必要时存储并继续传送消息来对其进行路由选择的一种交换方式而分组交换则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对信息进行传输。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是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集合。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交换功能: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混合交换网 作用范围:广域网(WAN)城域网(MAN) 局域网(LAN)(无线)个人区域 PAN 使用范围:公用网专用网 4、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往返时间RTT和利用率) 2.带宽原义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1).模拟信号带宽--表示允许信号占用的频率范围。单位:HZ、KHZ、MHZ 如:话音的带宽为3.1 KHZ(300 HZ ~3.4 KHZ ) (2).数字信号带宽--表示数字信道发送数字信号的速率,即比特率或数据率或传输速率,也称为吞吐量。单位:比特/秒,bit/s,bp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 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 Mb/s(106 b/s) 吉比每秒,即 Gb/s(109 b/s)太比每秒,即 Tb/s(1012 b/s) ●请注意:在计算机上表示数据大小和容量时,K = 210 = 1024, M = 220, G = 230, T = 240。 (2)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段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发送时延是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公式:发送时延=数据长度(b)/发送速率(b/s) 传播时延是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 公式: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传播的速率(m/s)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带宽 (3)利用率 公式:D=D。/1-U (D表示网络当前时延,D。表示网络空闲时的时延,U是网络的利用率) 5、协议的基本概念及组成要素 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叫做网络协议。 (1)网络协议三要素 1.语法 2.语义 3.同步 6、协议与服务的关系 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的集合。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而要实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提供服务。1、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而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2、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的规则。但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通过层间接口向上层提供的。上层使用所提供的服务必须与下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在OSI中称为服务原语。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附答案.

计算机网络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3、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是交换机,当交换机的端口为100Mbps时,如果该端口是全双工的,那么其带宽是200MBPS 。 4、广域网一般由局域网和城域网组成。 5、网络互联的类型一般可以分成4种,分别是:局域网与局域网互联、局域网与城域网互联 、局域网和广域网与局域网互联和局域网和广域网与广域网互联。 6、路由器的路由可以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类。 7、文件传输使用的FTP协议,远程登陆使用TELNET协议。 8、对于子网IP地址不足的问题,我们通常采用修改子网掩码方法来解决,而对于一 些不能分配给DHCP客户机的IP地址,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排除地址来解决。 9、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2、广域网的基本结构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13、按照信号方向与时间关系,数据通信可分为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和全双工通信三种。 14、差错控制编码通常可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两种。 15、计算机网络中,出现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噪声,噪声可分为随机热噪声和冲击噪音两类。 16、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局域网可分为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两类。 17、决定局域网性能的主要技术要素是网络拓扑、传输介质和控制访问三方面。 18、调制解调器中把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过程称为调制。 19、网关属于高层网络互连设备。 20、IP地址能够唯一地确定Internet上每台计算机的系统位置。

二、选择 1、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A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A、ARPANET B、OCYOPUS C、DATAPAC D、Newhall 2、目前实际存在与使用的广域网基本都是采用(D )拓扑。 A、网状 B、环型 C、星型 D、总线型 3、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网络的(C )。 A、拓扑结构 B、控制方式 C、作用范围 D、传输介质 4、两台计算机利用电话线路传输数据信号时需要的设备是(A ) A、调制解调器 B、网卡 C、中继器 D、集线器 5、(C )这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属于自含时钟编码。 A、非归零码 B、脉冲编码 C、差分曼彻斯特编码 D、二进制编码 6、当通信子网采用(A )方式时,我们首先要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起逻辑线路。 A、线路连接 B、虚电路 C、数据报 D、无线连接 7、在OSI参考模型中,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B )来进行通信。 A、接口 B、协议 C、应用程序 D、进程 8、在给主机配置IP地址时,可以使用的有(): A. 129.12.1.112 B. 127.0.1.1(127的所有都不用) C. 192.168.1.255(后四位全一) D. 220.1.25.0(后四位全零) 9、域控制器的安装可以通过(A )来完成: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网络安全 7-01 计算机网络都面临哪几种威胁?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的区别是什么?对于计算机网 络的安全措施都有哪些? 答:计算机网络面临以下的四种威胁:截获(interception),中断(interruption),篡改 (modification),伪造(fabrication)。 网络安全的威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 主动攻击是指攻击者对某个连接中通过的PDU 进行各种处理。如有选择地更改、删除、 延迟这些PDU。甚至还可将合成的或伪造的PDU 送入到一个连接中去。主动攻击又可进一步 划分为三种,即更改报文流;拒绝报文服务;伪造连接初始化。被动攻击是指观察和分析某一个协议数据单元PDU 而不干扰信息流。即使这些数据对 攻击者来说是不易理解的,它也可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 实体的地址和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性质。这种被 动攻击又称为通信量分析。 还有一种特殊的主动攻击就是恶意程序的攻击。恶意程序种类繁多,对网络安全威胁

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计算机病毒;计算机蠕虫;特洛伊木马;逻辑炸弹。 对付被动攻击可采用各种数据加密动技术,而对付主动攻击,则需加密技术与适当的 鉴别技术结合。 7-02 试解释以下名词:(1)重放攻击;(2)拒绝服务;(3)访问控制;(4)流量分析; (5)恶意程序。 答:(1)重放攻击:所谓重放攻击(replay attack)就是攻击者发送一个目的主机已接收 过的包,来达到欺骗系统的目的,主要用于身份认证过程。(2)拒绝服务:DoS(Denial of Service)指攻击者向因特网上的服务器不停地发送大量 分组,使因特网或服务器无法提供正常服务。 (3)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也叫做存取控制或接入控制。必须对接入网络的权限 加以控制,并规定每个用户的接入权限。 (4)流量分析:通过观察PDU 的协议控制信息部分,了解正在通信的协议实体的地址和 身份,研究PDU 的长度和传输的频度,以便了解所交换的数据的某种性质。这种被动攻击又 称为流量分析(traffic analys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