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收稿日期:2007-11-03录用日期:2007-1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No.10490180);科技部973资助项目(No.2006CB705603)作者简介:王江雪(1978—),女,博士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henchy@nanoctr.cn

2008年第3卷

第2期,105-113

生态毒理学报

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

Vol.3,2008No.2,105-113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王江雪

1,2

,李炜1,刘颖1,劳芳1,陈春英

1,*

,樊瑜波

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北京100083

摘要: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逐步进入到周围环境及生命体中,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态毒理学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废水处理、杀菌、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因此,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毒理学).论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出发,综述了纳米TiO2对生物体

(皮肤、肺、肝、肾和脑)、细胞(细胞膜、细胞生长和凋亡)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毒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对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性研究,以建立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安全暴露评价体系,促进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环境健康;生态毒理;活性氧

文章编号:1673-5897(2008)2-105-09

中图分类号:TB383,X171.5,X18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HealthandEcotoxicologicalEffectofTitaniumDioxideNanomaterials

WANGJiang-xue1,2,LIWei1,LIUYing1,LAOFang1,CHENChun-ying1,*,FANYu-bo2

1.LaboratoryforBio-EnvironmentalEffectsofNanomaterialsandNanosafety,NationalCenterforNanoScienceandTechnology-

InstituteofHighEnergy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02.BioengineeringDepartment,BeihangUniversity,Beijing100083Received3November2007

accepted25December2007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anotechnology,manykindsofnanomatertialsaremanufacturedandusedineachfield.Theytendtoentertheenvironmentandlifesystem.Theproblemofbio-environmentaleffectsofnanomaterials

andnanosafetyhasraisedincreasingconcernsamongmanyscientistsandgovernments.Nanoscaletitaniumdioxide

(TiO2),anoncombustibleandodorlesswhitepowder,waswidelyusedinthefieldsofpaints,wastewatertreatment,sterilization,cosmetics,foodadditive,andbio-medicalceramicmaterials,etc.,becauseofitsinherentadvantagesofthephotocatalysis,anticorrosionandhighstability.Therefore,itisunavoidablefornanoscaleTiO2toentertheenvironmentandecologicalsystemandtoinducethepotentialbiologicaleffects(nanotoxicology).Inthispaper,basedonthepastepidemiologyresearchesandlaboratorystudies,theinfluencesofnanoscaleTiO2ontheorganisms(skin,lung,liver,kidneyandbrain),thecells(cellmembrane,cellgrowthandapoptosis)andtheecologicalsystemwerereviewed,andthemechanismsforthesetoxicitieswerediscussed.ItisadvisedtoenhancestudiesontheenvironmentalhealthandecotoxicologyofnanoscaleTiO2tohelptoestablishtheevaluationsystemandstandardsofsafeexposurefornanoscaleTiO2,andtopromotethehealthy,safeandpersistentdevelopmentofnanoscienceandnanotechnology.

Keywords:nanomaterials;nanoscaleTiO2;environmentalhealth;ecotoxicology;reactiveoxygenspecies

生态毒理学报第3卷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纳米

科技,带动了种类繁多的纳米材料的开发和纳米产品的上市.科学家预言纳米科技的发展将会为社会带来极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促进信息传输、先进材料制造、能源的充分利用、生物技术的发展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白春礼,2001).纳米材料由于尺寸较小,化学构成和表面结构特殊,因此具有一系列不同于传统材料的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如小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高的表面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量子隧道效应等).目前,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医药、电子、能源、信息、农业、航空航天及材料等领域,并渗透于人类生存的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当中.纳米材料自身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容易与生物体中的组织(器官)、细胞、细胞器、蛋白质和生物大分子等相互作用,可能造成细胞和组织的功能异常,进而对生物体健康带来影响.因此,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否会给周围的生活环境带来污染,是否会对生物体的健康产生影响,是否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各国科学家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Colvin,2003;Rice,2003;TheRoyalSociety&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2004;赵宇亮,2007).对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已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一些以应用为目的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质的纳米材料被陆续生产出来,如碳纳米管(CNTs)、富勒烯(Fullerene)、量子点(QDs)和金属氧化物(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其中纳米二氧化钛(TiO2)是应用最为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

1纳米TiO2的性质及应用

纳米TiO2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金属氧化物,通常存在3种晶体形式:锐钛矿型(Anatase)、金红石型(Rutile)和板钛矿型(Brookite),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TiO2本身为N型半导体,具有很强的吸收和散射紫外线的能力,无刺激性.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学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目前已被大量开发生产,广泛用于涂料、汽车油漆、造纸、废水处理、杀菌、太阳能电池、食品添加剂、化妆品、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纳米TiO2被认为是面向21世纪的新材料、新产品.下面将简要介绍纳米TiO2在相关行业中的应用.

1.1化妆品行业

纳米TiO2既能吸收和散射紫外线(波长200 ̄400nm),又能透过可见光,色相好和色谱广,加之可以随意着色,价格便宜,且刺激性小,因此成为防晒系列化妆品行业中最重要和用量最大的无机添加剂.纳米TiO2的粒径很小,没有遮盖力,又被称为透明二氧化钛,用其制造的护肤霜膏体细腻,具有自然肌肤感觉.一般认为,在化妆品中添加0.5% ̄1%光活性较低的金红石型纳米TiO2,即可充分屏蔽紫外线,抗菌保健,防衰老.

TiO2颗粒本身为极性粒子,在非极性介质中分散性不好,在极性介质中容易团聚,降低TiO2的紫外线吸收能力.如果在纳米TiO2表面包覆一层无机物(氧化铝或氧化硅)可以降低其光催化能力,减少颗粒表面的有害基团对皮肤的刺激;若包覆一层有机物,则可增加纳米TiO2在不同介质中的分散性,有益于纳米TiO2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Stilleretal.,2004;徐存英等,2004).

1.2废水处理和空气净化

纳米TiO2可将水中的烃类、卤代物、羧酸、表面活性剂、染料、含氮有机物、有机磷杀虫剂等较快地氧化为CO2和H2O等无害物质(张梅等,2000;Fotiadisetal.,2007),是饮用水及工业污水深度处理中很有前途的水处理技术.

在暖气、空调和制冷系统中加入纳米TiO2能够消灭、分解或清除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氨气和苯等以及大气环境中常见的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有效净化室内空气,促进人体健康(Yangetal.,2007).

1.3杀菌作用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纳米TiO2的独特光学催化性能可充分抑制或杀灭病原菌和毒素.超细TiO2能杀灭血清型S.mutans株AHT、仓鼠属链球菌SH-6、鼠属链球菌AH-6、FA-1和粘性放线菌ATCC-19246等多种细菌和病毒.实验表明,纳米TiO2对埃希氏菌属、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状球菌、沙门氏菌、芽枝菌和曲霉菌等也具有很强的杀灭能力(Kikuchietal.,1997;郭世宜等,2004).因此,利用纳米TiO2可以制造高级抗菌自洁性卫生陶瓷、地板砖、餐具、玻璃、高档涂料和塑料等.

106

王江雪等: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第2期

1.4食品添加剂

锐钛矿型纳米TiO2具有优异的遮光性和出色的分散性,经超微化处理及去除杂质后可作为糖果、胶囊、片剂、牙膏以及口红等产品中的添加剂.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检验中心早已正式批准纳米TiO2可以被用于食品添加剂(FDA,1996),中国卫生部也已正式公布TiO2可用于食品着色剂(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2001).

1.5纺织和造纸

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的光化学活性较高,具有良好的电荷转移和电磁屏蔽能力,是化学纤维良好的消光材料.在纺织品中添加纳米TiO2可提高化纤的韧性,使织物具有屏蔽紫外线、吸收红外线、杀菌保健、自清洁或保暖等许多功能(Daoudetal.,2004;Yuranovaetal.,2006).纳米TiO2应用在造纸行业中,可增加纸张的不透明度、白度、光泽度和强度.

1.6生物医用材料

纳米粒子由于具有很好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使得其在组织修复和再生工程领域受到了特殊的关注,被广泛用于整形外科、骨、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的修复等研究.采用等离子体喷涂、等离子注入和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在传统的生物医用材料表面制备纳米氧化物(如TiO2、Al2O3)涂层,可以增进植入体的表面活性、血液相容性和抗生理腐蚀能力.Cui等(2005)采用烧结法在钛基合金表面合成了表面光洁的纳米TiO2(50 ̄90nm)涂层,并在模拟体液中初步检测了纳米TiO2/钛合金的生物相容性,7天后发现在涂层表面有钙磷盐状物质沉积,且Ca/P的原子数之比为1.6,与生物可降解的羟基磷灰石和骨的组成相似,说明纳米TiO2/钛合金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此外,纳米TiO2还具有十分宝贵的颜色效应,当与铝粉颜料或云母珠光颜料合用时,能使汽车面漆产生丰富而神秘的色彩效应,深受汽车配色专家的喜爱.纳米TiO2还广泛用于国防、航天、电子和仪器仪表等工业中.日本和美国等科学家认为纳米TiO2有可能成为21世纪利用太阳能净化环境的理想选择.

2纳米TiO2的安全性研究

纳米TiO2的大量生产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广

泛研究和应用,使得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可避免地大量接触纳米TiO2.纳米TiO2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空气、水、土壤、废物处理、食物链等方式进入环境及生物体,其产生的环境健康及生态毒理效应值得关注.事实上,对纳米TiO2的安全性目前还没有进行过全面评价.下面将从生物体和生态系统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2.1纳米TiO2对生物体的影响

2.1.1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人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生活环境中大气颗粒物浓度和颗粒物尺寸密切相关,尤其是与小尺寸颗粒物(PM2.5)的浓度密切相关(Pope,2000).Boffetta等(2004)对欧洲的11个生产TiO2的工厂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男性当中因肺癌引起的标准死亡率达1.23,明显高于因其它疾病引起的死亡率.但是,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和累积暴露量的增加,并没有发现工人的肺癌死亡率增加.同样,Hext等(2005)对北美洲4个TiO2生产工厂中的5713名工人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在一线(进行TiO2的包装、微粉化和内部循环工作)的工人由肺癌引起的死亡率与未大量暴露在TiO2粉尘中工人的肺癌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别,即TiO2暴露与肺癌发生没有明显的相关性,长期暴露于TiO2粉尘可能不会提高工人肺癌的发病率.然而国际癌症研究委员会通过研究颜料级的纳米TiO2粉体对实验动物肺部功能的影响,证明纳米TiO2是一种致癌级别为Group2B的致癌物质(Baan,2006).因此纳米TiO2是否可能导致癌症,目前尚存在争议.

2.1.2纳米TiO2的皮肤渗透性

皮肤可以阻挡外源性物质的入侵,是保护机体的重要屏障系统.对于纳米颗粒,采用一定的处理方式增加它们的脂/水分配系数后,完全有可能通过简单的扩散或渗透方式穿过皮肤进入体内.纳米TiO2被广泛用于防晒系列化妆品中,它们是否能够穿过皮肤的表皮进入皮下组织呢?Lademann等(1999)采用光谱分析法在皮肤的毛囊角质层和毛乳头处检测到少量的纳米TiO2,占化妆品涂抹总量的不到1%,但在表皮深层未检测到.然而Menzel等(2004)利用猪的背部皮肤研究了纳米TiO2的皮肤渗透性,发现涂抹8h后,纳米

107

生态毒理学报第3卷

TiO2可以穿过皮肤的角质层(Corneum)进入到表皮下的颗粒层(Stratumgranulosum),并且利用扫描透射显微镜(STIM)和二次电子成像(SEI)技术观察到TiO2纳米颗粒是通过皮肤细胞间的空隙(Intercellularspace)进入皮下的颗粒层而非通过毛囊孔.可以看出,目前关于纳米TiO2皮肤渗透性问题还存在争议,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样品制备方法及所用仪器分析灵敏度有关.

2.1.3纳米TiO2对肺部的损伤

肺脏是环境中有害物质在体内代谢的重要器官之一.纳米TiO2的粒径较小,吸入后很容易沉积于肺中,引起相应的病理损伤和炎症反应.Bermudez等(2004)将小鼠、大鼠和豚鼠暴露在10mg?m-3的超细TiO2(21nm)粉尘中,发现TiO2颗粒在3种实验动物肺内的沉积率分别为45%、57%和3%,肺泡灌洗液内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升高;病理学结果显示大鼠肺中出现纤维化现象,且上皮细胞增殖,而小鼠和豚鼠的肺则较正常,说明不同种属的动物对纳米TiO2颗粒的敏感性具有一定的种属差异性.

Osier等(1997)采用支气管吸入法与支气管注入法将实验动物暴露于等量的21nmTiO2颗粒中,发现两种暴露方法均引起了肺部炎症反应,吸入法引起的炎症效应相对较轻,并且TiO2颗粒在肺部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这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暴露方式导致纳米TiO2颗粒在肺中的沉积量、分布方式和清除能力等不同所造成的.通常来讲,支气管吸入法比支气管注入法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生物体暴露于环境粉尘颗粒的情况.因此在实验中采用吸入法来模拟生物体实际的暴露情况对研究纳米颗粒的生物学行为更具现实意义.

肺泡内部及呼吸道上皮表面存在一种多功能的间质细胞,称为肺泡巨噬细胞.它具有吞噬、清除异物和保护肺部的功能,是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吸入肺泡内的纳米粒子,一部分可直接随呼吸作用排出;另一部分则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后通过肺泡上皮表面液体的张力,被移送到具有纤毛上皮的呼吸性细支气管的粘膜表面,并由此传送出去.当纳米粒子的数量超过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过载的粒子可穿过肺上皮组织进入肺间质当中,引起肺组织深度损伤(Donaldsonetal.,1998).Oberd!rster等(1994)比较了大鼠肺泡巨噬细胞对相同质量、不同尺寸TiO2颗粒(20nm和250nm)的清除机制,发现肺泡巨噬细胞每天对250nm的TiO2清除率(Clearancerate)为0.6%,而对20nm的TiO2颗粒的清除率仅为0.13%,表明纳米颗粒尺寸越小被巨噬细胞清除的难度越大.Renwick等(2001)发现29nm的TiO2与250nm的TiO2相比明显降低了巨噬细胞株(J774.2MF)的吞噬能力,使得颗粒物的清除时间延长.

沉积在肺内的纳米TiO2颗粒,在体液和血液的带动下,可进一步转运至心脏、肝脏和肾脏,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当中,引起相应的毒性症状,如心血管系统疾病、肝功能失调和肾脏疾病等.

2.1.4纳米TiO2在肝和肾中的富集

肝脏是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外来异物进入机体后均要经过肝脏转化,然后在血液的带动下输送到肾脏经肾小球和肾小管过滤后被排出体外.肝脏和肾脏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和代谢稳态最重要的器官.据报道,经静脉注射的TiO2(0.2 ̄0.4μm)在5min后大约有69%沉积在肝脏中,15min后沉积量达到80%(Hugginsetal.,1966).当大鼠体内长期存有超量TiO2纳米粒子时,可出现局部组织纤维化、胃肠道轻度淤血、肺轻度出血和肝脂肪变性等损伤症状(吕廉捷等,1992).Wang等(2007a)采用经口一次性大剂量(5g?kg-1bw)染毒25nm和80nm的TiO2颗粒,2周后发现雌性小鼠的肝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80nm组中,肝、肾中钛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理学观察肝细胞体积增大,胞质透明,细胞核消失,呈现中央静脉周细胞水样变性的特征,同时肝门区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脏中肾小球萎缩,肾间质中淋巴细胞浸润,且80nmTiO2颗粒染毒的小鼠肾小管中可见蛋白质样物质沉积.可见,肝脏和肾脏是纳米TiO2在生物体内的主要靶器官.

2.1.5纳米TiO2的神经毒性

鼻腔与嗅球之间由嗅觉神经通路(包括嗅觉神经细胞、筛板和嗅神经束)直接连接.这种特殊的结构,为吸入的外源性纳米颗粒避开血脑屏障直接沿嗅神经通路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提供了“有利”条件.有研究表明,纳米尺度的颗粒物质能够经实验动物的嗅觉神经突触进入嗅球并迁移至大脑,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胶质纤

108

王江雪等: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第2期

维酸性蛋白和神经细胞粘附分子mRNA水平升高(Oberd!rsteretal.,2004;Elderetal.,2006).鼻腔滴注的纳米TiO2颗粒经鼻黏膜吸收后同样能够经嗅神经通路进入到嗅球及大脑皮层、海马和小脑等各分区中(王江雪等,2005;Wangetal.,2007b).病理学观察小鼠嗅球和海马中神经元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海马神经细胞出现线粒体皱缩、数量减少,内质网增多及核糖体脱落现象;小鼠脑中出现脂质过氧化和蛋白质氧化反应,乳酸脱氢酶活性升高,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分泌增多;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表明小鼠脑中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过量表达,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Glu)过量合成,并伴随着一氧化氮(NO)含量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明显上升,但是对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不明显a).同样,Long等(2006;2007)将纳米TiO2与神经小胶质细胞(BV2)共培养,检测到活性氧(Reactiveoxygenspecies,ROS)的产生,并且细胞的能量代谢降低,但是纳米TiO2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没有直接的细胞毒性.

2.1.6纳米TiO2对细胞的影响

纳米颗粒尺寸与生物分子相差不大,其被生物体摄取后很容易进入到细胞中.纳米TiO2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其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能力.粒径越小的纳米颗粒越容易穿透细胞膜,越不易被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吞噬,进而可能对细胞的生长、增殖、代谢甚至DNA和RNA产生影响.

a)纳米TiO2跨膜

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透性屏障,外源性物质穿过细胞膜通常有3种途径: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内吞与外排作用.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纳米TiO2能够穿过神经小胶质细胞(BV2)的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聚集在线粒体中(Longetal.,2006).近年来,研究者(Luetal.,2003)借助原子力显微镜发现近紫外光照射时,用TiO2薄膜培养的大肠杆菌细胞壁首先降解,接着出现细胞膜损伤,细胞的通透性受到破坏,引起细胞内容物外流,导致细胞死亡.虽然目前证明纳米TiO2能够跨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但是对

其跨膜的机制报道极少.

b)抑制细胞生长

在紫外光照射下,纳米TiO2表面可生成具有较高氧化能力的自由基活性物质,通过诱发细胞坏死抑制癌细胞生长.在医学上可利用纳米TiO2的这一特性杀死癌细胞(Caietal.,1992;Xuetal.,1998).王浩等(1999)研究发现当TiO2的浓度为200μg?mL-1,紫外光照射50min时,杀灭宫颈癌细胞效果最好.纳米TiO2粒子能使Bel-7402肝癌细胞生长周期阻滞于G1期,而不能进入S期(熊先立等,2003).锐钛矿型纳米TiO2能够诱导卵巢肿瘤细胞(CHO)生成凋亡小体,但是对正常的人肾上皮细胞(293T)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毒性作用(朱融融等,2006).

由于纳米TiO2特殊的光学催化性质,借助于光学纤维,可以把纳米TiO2和紫外光送至人体内部脏器(如口腔、消化道、食道、宫颈、阴道或皮肤表面等)的肿瘤表面,直接杀灭肿瘤细胞,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c)引起细胞凋亡

纳米TiO2能够诱导细胞核微核形成,引起细胞凋亡.Rahman等(2002)在比较20nm的TiO2颗粒和200nm的细TiO2颗粒对原代大鼠胚胎成纤维原细胞(SHEcells)的影响时发现,20nm的TiO2处理的细胞内微核数目显著升高,而200nm的TiO2却没有引起细胞内微核数目改变.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核内有典型的染色质边缘聚集现象,细胞核核仁消失,细胞膜气泡形成,凋亡小体可见;凝胶电泳观察DNA出现梯状的随机断裂,暗示细胞发生凋亡.

d)损伤DNA

当用波长小于400nm的紫外线照射纳米TiO2时,在水溶液环境下,TiO2会产生具有强氧化能力的自由基—?OH和O2?-,这些自由基可以攻击DNA链上的鸟嘌呤碱基使C-8位发生羟基化而生成加合物8-羟基-2’-脱氧鸟苷(8-OHdG).光敏剂锐钛矿型TiO2纳米颗粒(21nm)在光照条件下能够诱导小鼠淋巴瘤细胞的DNA损伤,在无光照条件下,则对细胞核无损伤(Nakagawaetal.,1997).用320 ̄400nm的紫外线照射含有TiO2的小牛胸腺

a):WangJX,ChenCY,JiaoF,LiuY,LiW,LaoF,LiYF,LiB,ZhouGQ,GaoYX,ZhaoYL,ChaiZF.Alterationsofmorphology,redoxstatusandneurotransmittersofmurinebrainafterintranasalinstillationofTiO2nanoparticles[J].Submitted

109

生态毒理学报第3卷

DNA,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发现有8-OHdG生成,说明DNA发生了氧化损伤,并且TiO2的存在使人体表皮纤维原细胞的RNA产生了光学过氧化(Wameraetal.,1997).Hidaka等(1997)同样发现纳米TiO2的紫外线吸收特性可以使DNA和RNA发生光学氧化作用.由于DNA是生命体遗传繁殖的密码子,利用光照条件下纳米TiO2对DNA和RNA的氧化损伤,一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将其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2.2纳米TiO2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当纳米材料在被普遍研究和生产的同时,其也必将在研究、生产、运输、使用和废物降解等过程中进入空气、土壤、水和生物体组成的生态循环系统之中(Tangetal.,2004;章军等,2006).虽然目前对纳米材料在这些过程中的蓄积和释放程度还不清楚,但是它们会通过在生态系统各环节中的潜在蓄积,从无生命的空气、水逐级富集后以多种暴露途径进入生物体,在特定组织(器官)中不断积累增大浓度,进而与生物大分子结合,产生显著的生物毒性效应.另外,它们还可以通过扩散和迁移,实现远距离的输送传播,在广阔的范围内对生态系统中的群体或个体生物带来相应的影响.张学治等(2006)将鲤鱼暴露在含有纳米TiO2的水中,一段时间后分析发现鱼体对纳米TiO2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在3mg?L-1及10mg?L-1的浓度下,鲤鱼对纳米TiO2的生物浓缩因子(BCF)分别为675.5和595.4,并且纳米TiO2在鱼腮和内脏中的富集量最高,鱼鳞和皮中次之,肌肉中的富集量最少.用含有5nmTiO2的溶液培养铜绿微囊藻变种发现,纳米TiO2可以促进藻内O2?-的产生、抑制抗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总抗氧化能力,使藻体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脂质过氧化物含量增加(陆长梅等,2002).另外,有研究发现TiO2包被的物质(如多壁碳纳米管和中空玻璃珠)经紫外线照射后能够明显抑制细菌和海藻的生长(Lee,2005;Kimetal.,2005).无论在光照还是在黑暗条件下,纳米TiO2和ZnO均能促进ROS的产生,抑制细菌(B.subtilis和E.coli)的生长,并且存在一定的浓度效应(Adamsetal.,2006).

Lovern等(2006)研究了纳米TiO2和C60对水生模式生物大型蚤(Daphniamagna)的影响,发现

经THF过滤处理的TiO2和C60均能导致大型蚤死亡,呈剂量反应关系,且纳米TiO2引起的毒性相对较弱;经超声制备的纳米TiO2对水蚤没有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而C60可以引起大型蚤死亡.该研究结果说明不同性质、不同制备方法的纳米材料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

2.3纳米TiO2毒性作用机制

目前对纳米TiO2的生物毒性作用机制尚未完全了解,但是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ROS的产生及体内氧化应激反应的增强是最主要的毒作用机制(Neletal.,2006).

从材料本身的特性来讲,颗粒的尺寸越小,其比表面积就越大,而比表面积越大,与器官接触的活性点就越多,并造成颗粒与颗粒之间的聚合,从而沉积在组织器官内,虽然不能简单地就将纳米材料的毒性用小尺寸效应来解释,但可以肯定,颗粒尺寸越小,越不易被巨噬细胞所清除,越容易对组织器官产生毒害作用.

纳米颗粒大的比表面积和单位质量中较多的粒子数目,可使纳米颗粒的表面反应活性成倍提高,与相同成分的常规颗粒相比,纳米颗粒表面更容易生成具有高反应能力的自由基(TheRoyalSociety&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Report,2004;Donaldsonetal.,2001;Oberd"rsteretal.,2005).自由基能够诱导细胞的氧化损伤和炎症反应,激活与免疫相关的一些分子的合成和释放,如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前炎症细胞因子(TNF-α和IL-1α,β)等(Neletal.,2006;Donaldsonetal.,2003).

此外,纳米颗粒的表面基团决定着其电子特性,比如亲电子的表面基团可以与分子氧(O2)反应生成超氧阴离子(O2?-)自由基,进而通过Fenton歧化反应生成ROS;同样表面携带活性成分的纳米颗粒(如过渡金属铁或铜等)更是增强了其产生ROS的能力(Oberd!rsteretal.,2000;Neletal.,2006).Afaq等(1998)对大鼠一次性气管注入纳米TiO2(2mg)之后,不仅发现肺泡巨噬细胞的数量增加,而且细胞内与氧化应激相关的蛋白酶如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Sayes等(2006)比较了两种晶型的纳米TiO2(金红石和锐

110

王江雪等: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第2期a):WangJX,ChenCY,JiaoF,LiuY,LiW,LaoF,LiYF,LiB,ZhouGQ,GaoYX,ZhaoYL,ChaiZF.Alterationsof

morphology,redoxstatusandneurotransmittersofmurinebrainafterintranasalinstillationofTiO2nanoparticles[J].Submitted

钛矿)对人肺上皮细胞(A549)的影响,发现锐钛矿型纳米TiO2对A549细胞产生了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剂量-效应关系,而金红石型纳米TiO2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与金红石型相比,锐钛矿型纳米TiO2在水、培养基、培养基+超声分散、培养基+UV照射等实验条件下均产生了更多的自由基.同样,鼻腔滴注的纳米TiO2经嗅神经通路进入小鼠脑中后可引起GSH-Px、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改变以及脂质过氧化产物升高和蛋白质氧化反应a)

以上实验结果均说明纳米TiO2产生的生物毒性效

应与ROS的产生具有一定关系.

3展望

纳米TiO2由于具有良好的光学、电学和材料

学等方面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目前在研究纳米TiO2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中群体和个体的生物影响

(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影响程度时,仍然缺乏较完整、系统的实验研究以全面说明纳米TiO2在环境和生态循环系统中的释放程度、

持续时间、输运模式、生态毒性和生物体蓄积等.未来对纳米TiO2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方面的研究,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量化纳米TiO2的生产以及在空气、土壤和水生态系统中的释放程度,为深入彻底地研究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效应提供基础;

2)采取相关的研究方法追踪纳米TiO2在环境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模式;

3)深入到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纳米TiO2的毒性作用机制;

4)建立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安全暴露评价体系

(包括暴露途径和安全暴露剂量等);5)制定纳米材料环境安全性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指导纳米TiO2的安全生产和合理使用.

另外,在研究纳米TiO2为人类健康带来影响的同时,采取适当的手段,如在纳米材料表面包裹一层有机物

(无机物)或物理处理进行材料表面改性,将纳米TiO2潜在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性效应降到最低.或反其道而行之,把研究发现的负面生物效应充分应用于纳米医学诊断、药物靶向输送和疾病治疗上,促进其安全使用和可持续发展.

通讯作者简介:陈春英(1969—),女汉族,医学博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重金属汞的分子毒理学及其解毒机制;生物体重要元素的化学种态及金属蛋白组学的分析方法学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与环境健康安全性评价.已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目前承担多项科技部973和86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基金委十五重大项目、欧盟FP6合作项目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项目.

References

AdamsLK,LyonDY,AlvarezPJJ.2006.Comparativeeco-

toxicityofnanoscaleTiO2,SiO2,andZnOwatersuspensions[J].WaterResearch,4:3527-3532

AfaqF,AbidiP,MatinR,RahmanQ.1998.Cytotoxicity,pro-oxidanteffectsandantioxidantdepletioninratlungalveolarmacrophagesexposedtoultrafinetitaniumdioxide[J].JournalofAppliedToxicology,18:307-312

BaanR,StraifK,GrosseY,SecretanB,GhissassiFE,CoglianoV.2006.Carcinogenicityofcarbonblack,titaniumdioxide,andtalc[J].TheLancetOncology,7:295-296BaiCL.2001.Nano-technologyanditsprospects[J].ChineseScienceBulletin,46:89-92(inChinese)

BermudezE,MangumJB,WongBA,AsgharianB,HextPM,WarheitDB,EverittJI.2004.Pulmonaryresponsesofmice,rats,andhamsterstosubchronicinhalationofultrafine

titaniumdioxideparticles

[J].ToxicologicalSciences,77:347-357BoffettaP,SoutarA,CherrieJW,GranathF,AndersonA,

AnttilaA,BlettnerM,GaborieauV,KlugSJ,LangardS,LuceD,MerlettiF,MillerB,MirabelliD,PukkalaE,AdamiHO,WeiderpassE.2004.Mortalityamongworkersemployedinthe

titaniumdioxideproductionindustryinEurope

[J].CancerCauses&Control,15:697-706

CaiRX,KubotaY,ShuinT,SakaiH,HashimotoK,FujishimaA.1992.InductionofcytotoxicitybyphotoexcitedTiO2particles[J].CancerResearch,52:2346-2348

ColvinVL.2003.Thepotentialenvironmentalimpactofengineerednanomaterials[J].NatureBiotechnology,21:1166-1170CuiCX,LiuH,LiYC,SunJB,WangR,LiuSJ,GreeLA.2005.Fabricationandbiocompatibilityofnano-TiO2/titaniumalloysbiomaterials[J].MaterialsLetters,59:3144-3148DaoudWA,XinJH.2004.Nucleationandgrowthofanatasecrystallltesoncottonfabricsatlowtemperatures[J].JournaloftheAmericanCeramicSociety,87:953-955

DonaldsonK,LiXY,MacNeeW.1998.Ultrafine(nanometre)

particlemediatedlunginjury

[J].JournalofAerosolScience,29:553-560

111

生态毒理学报第3卷

DonaldsonK,StoneV.2003.Currenthypothesesonthemechanismsoftoxicityofultrafineparticles[J].AnnIstSuperSanità,39:405-410

DonaldsonK,StoneV,ClouterA,RenwickL,MacNeeW.2001.Ultrafineparticles[J].OccupationalandEnvironmentalMedicine,58:211-216

ElderA,GeleinR,SilvaV,FeikertT,OpanashukL,CarterJ,PotterR,MaynardA,ItoY,FinkelsteinJ,Oberd"rsterG.2006.Translocationofinhaledultrafinemanganeseoxideparticlestothecentralnervoussystem[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114:1172-1178

FDA(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1996.ListingofcoloradditivesexemptfromcertificationinTitle21-FoodandDrugs[R].CodeofFederalRegulations21CFR73.575

FotiadisC,XekoukoulotakisNP,MantzavinosD.2007.Photocatalytictreatmentofwastewaterfromcottonseedprocessing:Effectofoperatingconditions,aerobicbiodegradabilityandecotoxicity[J].CatalysisToday,124:247-253

GuoSY,ShenXC.2004.Ultrastructuralstudiesonthephotocatalyticalsterilizationusingtitaniumdioxidenanoparticles[J].JournalofChineseElectronMicroscopySociety,23:107-111(inChinese)

HextPM,TomensonJA,ThompsonP.2005.Titaniumdioxide:Inhalationtoxicologyandepidemiology[J].AnnalsofOccupationalHygiene,49:461-472

HidakaH,HorikoshiS,SerponeN,KnowlandJ.1997.InvitrophotochemicaldamagetoDNA,RNAandtheirbasesbyaninorganicsunscreenagentonexposuretoUVAandUVBradiation[J].JournalofPhotochemistryandPhotobiologyA:Chemistry,111:205-213

HugginsCB,FroehlichJP.1966.Highconcentrationofinjectedtitaniumdioxideinabdominallymphnodes[J].TheJournalofExperimentalMedicine,124:1099-1106

KikuchiY,SunadaK,IyodaT,HashimotoK,FujishimaA.1997.PhotocatalyticbactericidaleffectofTiO2thinfilms:dynamicviewoftheactiveoxygenspeciesresponsiblefortheeffect[J].JournalofPhotochemistryandPhotobiologyA:Chemistry,106:51-56

KimSC,LeeDK.2005.PreparationofTiO2-coatedhollowglassbeadsandtheirapplicationtothecontrolofalgalgrowthineutrophicwater[J].MicrochemicalJournal,80:227-232

LademannJ,WeigmannHJ,RickmeyerC,BartelmesH,SchaeferH,MüllerG,SterryW.1999.Penetrationoftitaniumdioxidemicroparticlesinasunscreenformulationintothehornylayerandthefollicularorifice[J].SkinPharmacologyandAppliedSkinPhysiology,12:247-256

LeeSH.2005.Inactivationofbacterialendosporesbyphotocatalyticnanocomposites[J].ColloidSurface,40:93-98

LongTC,SalehN,TiltonRD,LowryGV,VeronesiB.2006.Titaniumdioxide(P25)producesreactiveoxygenspeciesinimmortalizedbrainmicroglia(BV2):Implicationsfornanoparticleneurotoxicity[J].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40:4346-4352

LongTC,TajubaJ,SamaP,SalehN,SwartzC,ParkerJ,LowryGV,VeronesiB.2007.Nanosizedtitaniumdioxidestimulatesreactiveoxygenspeciesinbrainmicrogliaanddamagesneuroninvitro[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115:1631-1637

LovernSB,KlaperR.2006.Daphniamagnamortalitywhenexposedtotitaniumdioxideandfullerene(C60)nanopartieles[J].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25:1132-1137

LuCM,ZhangCY,WuGR,WenJQ.2002.ResearchofnanometerTiO2restraininggrowthofmicrocysticaeruginosavar.majorA.M.Smith[J].UrbanEnvironment&UrbanEcology,15:13-18(inChinese)

LuZX,ZhouL,ZhangZL,ShiWL,XieZX,XieHY,PangDW,ShenP.2003.CelldamageinducedbyphotocatalysisofTiO2thinfilms[J].Langmuir,19:8765-8768

MenzelF,ReinertT,VogtJ,ButzT.2004.InvestigationsofpercutaneousuptakeofultrafineTiO2particlesatthehighenergyionnanoprobeLIPSION[J].NuclearInstrumentsandMethodsinPhysicsResearchSectionB,219-220:82-86

NakagawaY,WakuriS,SakamotoK,TanakaN.1997.Thephotogenotoxicityoftitaniumdioxideparticles[J].MutationResearch,394:125-132

NelA,XiaT,M$dlerL,LiN.2006.Toxicpotentialofmaterialsatthenanolevel[J].Science,311:622-627

Oberd"rsterG,FerinJ,LehnertBE.1994.Correlationbetweenparticlesize,invivoparticlepersistenceandlunginjury[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102(Suppl.5):173-179

Oberd"rsterG,FinkelsteinJN,JohnstonC,GeleinR,CoxC,BaggsR,ElderAC.2000.Acutepulmonaryeffectsofultrafineparticulesinratsandmice[R].HealthEffectsInstituteResearchreport96

Oberd"rsterG,Oberd"rsterE,Oberd"rsterJ.2005.Nanotoxicology:Anemergingdisciplineevolvingfromstudiesofultrafineparticles[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113:823-839

Oberd"rsterG,SharpZ,AtudoreiV,ElderA,GeleinR,KreylingW,CoxC.2004.Translocationofinhaledultrafineparticlestothebrain[J].InhalationToxicology,16:437-445

OsierM,Oberd"rsterG.1997.Intratrachealinhalationvsintratrachealinstillation:Differencesinparticleeffects[J].FundamentalandAppliedToxicology,40:220-227

PopeCA.2000.Epidemiologyoffineparticulateairpollutionandhumanhealth:biologicmechanismsandwho’satrisk?[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108(Suppl.4):713-723

RahmanQ,LohaniM,DoppE,PemselH,JonasL,WeissDG,SchiffmannD.2002.EvidencethatultrafinetitaniumdioxideinducesmicronucleiandapoptosisinSyrianhamsterembryofibroblasts[J].EnvironmentalHealthPerspectives,110:797-800

RenwickLC,DonaldsonK,ClouterA.2001.Impairmentofalveolarmacrophagephagocytosisbyultrafineparticles[J].ToxicologyandAppliedPharmacology,172:119-127

RiceRF.2003.Nanomaterialssignsoftoxicity[J].Science,

112

王江雪等: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第2期

300:243

SayesM,WahiR,KurianPA,LiuYP,WestJL,AusmanKD,WarheitDB,ColvinVL.2006.Correlatingnanoscaletitaniastructurewithtoxicity:acytotoxicityandinflammatoryresponsestudywithhumandermalfibroblastsandhumanlungepithelialcellsChristie[J].ToxicologicalSciences,92:174-185

StillerS,Gers-BarlagH,LergenmuellerM,PflückerF,SchulzJ,WitternKP,DanielsR.2004.Investigationofthestabilityinemulsionsstabilizedwithdifferentsurfacemodifiedtitaniumdioxides[J].ColloidsandSurfacesA:PhysicochemicalandEngineeringAspects,232:261-267

TangH,WangD,GeX.2004.Environmentalnano-pollutants(ENP)andaquaticmicro-interfacialprocesses[J].WaterScienceandTechnology,50:103-109

TheRoyalSociety&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2004.Nanoscienceandnanotechnologies:opportunitiesanduncertainties[R].London:TheRoyalSociety&theRoyalAcademyofEngineering

WameraWG,YinaJJ,WeiRR.1997.Oxidativedamagetonucleicacidsphotosensitizedbytitaniumdioxide[J].FreeRadicalBiology&Medicine,23:851-858

WangH,ZhaoWK,FangYL,WangRB,LiL.1999.AstudyofkillingcancercellsbyphotocatalysisofTiO2[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373-374(inChinese)

WangJX,ZhouGQ,ChenCY,YuHW,WangTC,MaYM,JiaG,GaoYX,LiB,SunJ,LiYF,JiaoF,ZhaoYL,ChaiZF.2007a.Acutetoxicityandbiodistributionofdifferentsizedtitaniumdioxideparticlesinmiceafteroraladministration[J].ToxicologyLetters,168:176-185

WangJX,ChenCY,YuHW,SunJ,LiB,LiYF,GaoYX,HeW,HuangYY,ChaiZF,ZhaoYL,DengXY,SunHF.2007b.DistributionofTiO2particlesintheolfactorybulbofmiceafternasalinhalationusingmicrobeamSRXRFmappingtechniques[J].JournalofRadioanalyticalandNuclearChemistry,272:527-531

XuCY,DuanYB.2004.ApplicationofnanometerTiO2insun-protectioncosmetic[J].YunnanChemicalTechnology,31:36-38(inChinese)

XuMH,HuangNP,XiaoZD,LuZH.1998.PhotoexcitedTiO2nanoparticlesthroughOHradicalsinducedmalignantcellstonecrosis[J].SupramolecularScience,5:449-451

YangLP,LiuZY,ShiJW,ZhangYQ,HuH,ShangguanWF.2007.DegradationofindoorgaseousformaldehydebyhybridVUVandTiO2/UVprocesses[J].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54:204-211

YuranovaT,MosteR,BandaraJ.2006.Self-cleaningcottontextilessurfacesmodifiedbyphotoactiveSiO2/TiO2coating[J].

JournalofMolecularCatalysisA:Chemical,244:160-167

ZhangJ,YangJ,ZhuXQ.2006.Theadvancementofenvironmentalandecotoxicologicalresearchofnanomaterials[J].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1:350-356(inChinese)

ZhangXZ,SunHW,ZhangZY.2006.Bioaccumulationoftitaniumdioxidenanoparticlesincarp[J].EnvironmentScience,27:1631-1635(inChinese)

ZhuRR,WangSL,ChenXP,SunXY,ZhangR,YaoSD.2006.Selectiveapoptosisinducingeffectofnano-TiO2onCHOcells[J].ActaChimicaSinica,64:2161-2164(inChinese)

中文参考文献

白春礼.2001.纳米科技及其发展前景[J].科学通报,46:89-92

郭世宜,沈星灿.2004.纳米TiO2光催化杀灭大肠杆菌的超微结构研究[J].电子显微学报,23:107-111

陆长梅,张超英,吴国荣,温俊强.2002.纳米级TiO2抑制微囊藻生长的实验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5:13-18

吕廉捷,邱关德,于岚,刘英.1992.二氧化钛对Wistar大白鼠诱癌实验病理观察[J].肿瘤防治,2:8-11

王浩,赵文宽,方佑龄,王润帮,李莉.1999.二氧化钛光催化杀灭肿瘤细胞的研究[J].催化学报,20:373-374

王江雪,陈春英,孙瑾,喻宏伟,李玉锋,李柏,邢丽,黄宇营,何伟,高愈希,柴之芳,赵宇亮.2005.用SRXRF研究纳米TiO2颗粒沿小鼠嗅觉神经系统的迁移[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9(增刊):76-79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2001.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01年增补品种)[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熊先立,吴美玲,李世普.2003.纳米二氧化钛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周期的影响[J].肿瘤防治研究,30:300

徐存英,段云彪.2004.纳米二氧化钛在防晒化妆品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31:36-38

章军,杨军,朱心强.2006.纳米材料的环境和生态毒理学研究进展[J].生态毒理学报,1:350-356

张梅,杨绪杰,陆路德,汪信.2000.前景广阔的纳米TiO2[J].航天工艺,2:53-57

张学治,孙洪文,张稚妍.2006.鲤鱼对纳米二氧化钛的生物富集[J].环境科学,27:1631-1635

赵宇亮.2007.纳米颗粒的毒性问题[J].创新科技,4:44-45

朱融融,汪世龙,陈小平,孙晓宇,张蕤,姚思德.2006.纳米二氧化钛对卵巢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凋亡的诱导作用[J].化学学报,64:2161-2164◆

113

纳米材料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纳米材料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摘要:纳米科学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并列, 已经成为21 世纪的三大支柱科学领域。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纳米材料安全性及其生物效应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纳米毒理学,作为一门“关于纳米设备和纳米结构的相关生物效应及其问题的科学”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纳米微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使其与宏观材料相比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生物活性和生物动力学过程,从而对人体产生各种潜在危害,同时对环境、动植物存在危害。本文就目前纳米毒理的研究进展作以下综述。 关键词: 纳米颗粒纳米毒理安全性 纳米技术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其研究范围在1~100 nm之间的物质组成。应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来的物质称纳米材料。直径小于100 nm的颗粒物质称为纳米颗粒。 人类的发展过程始终暴露于空气中的纳米颗粒之中。现代的手机涂层中有纳米颗粒,防晒霜中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口红中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纳米材料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工程材料、生物和医学等方面。但就在科学家肯定纳米材料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这些新型的、高科技的纳米产品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体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2003年在美国召开的第25届全美化学年会上,科学家们就提出了金属、陶瓷和有机纳米薄片很可能具有毒性。纳米毒理学,作为一门“关于纳米设备和纳米结构相关生物效应及其问题的科学”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它的发展不仅为纳米材料和设备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将通过对其毒副作用的研究提供相应的预防措施,进一步扩展纳米技术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对纳米材料的毒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纳米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碳纳米管、富勒烯和纳米铁粉等少数几种物质对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的影响,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某些负面影响已被证实。纳米材料具有改变生命机体内分子性质的能力,在一定条件下纳米颗粒可以穿透皮肤、血液或脑的屏障,对皮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脑等产生负面作用并在这些部位聚集积累。纳米材料具有对生物和环境安全的危害。 从毒理学角度讲,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与其粒径有关,当粒径减小到一定程度原本无毒或毒性较小的材料也显示出毒性或者毒性增强。同时发现其毒性与剂量的大小也有重要联系,剂量较大时会显示出较大的毒性。 纳米材料可以穿越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胎盘屏障等其他材料难以穿越的屏障,并可以与特定的器官产生特殊的毒性。虽然可能由此引起对中枢神经系统,精子形成,及胎儿早期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但是正因为纳米材料的穿透性,可以作为药物载体,为药物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一个思路。虽然有事实证明纳米材料存在对人体的隐患,但是更多的试验显示纳米材料是低毒性或无毒,甚至其优异性能带来的特殊效应使得纳米材料应用前景非常广泛。 研究表明纳米TiO2 等纳米颗粒的浓度和大小对生物的死亡有很大的影响。将水蚤暴露于四氢吠喃过滤和超声两种方法制备的各浓度纳米材料水溶液中,结果发现经四氢吠喃过滤处理的TiO2 导致大型蚤死亡,并呈剂量反应关系。经过四氢吠喃处理的比水搅拌处理的纳米C60毒性更大。尽管细胞启动自我保护机制诱导了抗氧化酶的生成,却未能消除TiO2 纳米颗粒产生的毒副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观察到了纳米TiO2 颗粒引起的一系列生物效应。Rahman等在比较了20 nm的超细TiO2颗粒和200 nm的TiO2 颗粒对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时发现,经20 nm的

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生堡亟随匿堂盘壶!Q塑生!月筮塑鲞星!翅£!!!』堕!丛型:&坠磐盟!Q塑:!些塑,盟些兰 纳米材料的毒理学和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刘建军何浩伟龚春梅庄志雄 纳米材料是指物质结构在三维空间内至少有一维处于 纳米尺度…(0.1—100llm,1am=10一m),或由纳米单元构 成的材料,被誉为“21世纪的新材料”,这一概念首先是由美 国国家纳米计划(NNI)提出来的。这些具有独特物理化学 性质的纳米材料,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将带来的潜在影响, 目前已经引起公众、科学界以及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随着 纳米技术的完善和应用规模的扩大,纳米材料将被迅速普及 和广泛应用旧o。 据报道,目前世界范围内市场上有超过400种消费品建 立在纳米材料的基础之上p1,预计到2014年全球市场的纳 米科技产品价值将达2.6兆亿美元MJ。为了了解应用于这 些产品中的纳米材料的潜在影响,就要熟悉和掌握其潜在暴 露风险、材料性质、产品生命周期及其在每一点性质和周期 上的潜在危险”J。自2000以来,国内外对于纳米材料的生 物安全性和毒理学问题展开了日益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净“。 一、纳米材料的特殊效应和应用 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 化学特性”],如原本导电的铜到某一纳米级界限就不导电, 原来绝缘的二氧化硅、晶体等,在某一纳米级界限时开始导 电。这是由于纳米材料特有的4大特殊效应所致¨1:即小尺 寸效应(8maLlsizeeffect)、表面效应(¥urfaceeffect)、量子尺 寸效应(quantumsizeeffect)和量子隧道效应(quantum tunneling effect);上述效应可导致纳米材料具有异常的吸附 能力、化学反应能力、分散与团聚能力,上述特性在赋予纳米 材料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这些已被 证实,以及有待被证实的负面效应给当前迅猛发展的纳米科 技带来了一定的隐患。现将纳米材料理化特性涉及的应用 研究领域归纳如表1[9-103。 二、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Donaldson等011]2004年首先提出了“纳米毒理学” (naonotoxicology)这一概念,次年Oberd/Srster等¨21发表文章 支持这一概念并称之为“从超细颗粒物的研究中演变而来 的新学科”。自从Donaldson等发表论文之后,纳米毒理学 的发展步人了新轨道,在世界范围内召开的关于纳米材料毒 理学的会议越来越多,在各大学术网站上搜索到相关文章也 逐年增多。 DOI:10.3760/craa.j.issn.0253-9624.2009.02.016 基金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200702159) 作者单位:518020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毒理研究室 通信作者:庄志雄,Enu61:junii8@126.咖 ?159?.综述. 表1纳米材料理化特性涉及的应用研究领域‘9‘10]研究应用领域材料和应用举例 电子学 磁学 光学 生物医药能源化工环保化工建筑、机械电极(纳米碳管)、超导体、导电及绝缘浆料、量子器件、量子计算机等 纳米磁性材料、磁靶向制剂、固定化酶、生物分离提纯、磁记录、纳米微品软磁材料等化妆品(TiO:)、隐身材料、发光材料、光通讯、光储存、光电脑等 纳米,E物医用材料(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薄膜、药物载体、蕈冈传送载体、药物输送、控释系统、纳米牛物传感器等 纳米催化、储能(碳纳米管储氢)、蓄热及能源转换、保温节能(纳米Si02)等 抗生素材料(纳米Ag,Ti02)、功能涂料(纳米Zn02,Fe203)有害气体治理、废水处理、阻声降噪等 超硬、高强、岛韧、超塑性材料等 已有研究表明,纳米材料经吸人、皮肤、消化道及注射等 途径与机体接触后能迅速进入体内,并容易通过血脑、睾丸、 胚胎等生物屏障分布到全身各组织。纳米颗粒往往比相同 剂量、相同组分的微米级颗粒物更容易导致肺部炎症和氧化 损伤。现有的细胞水平、动物实验和一些零星的人群研究结 果显示,人造纳米材料可以引起氧化应激、炎症反应、DNA 损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改变、基因表达异常,蛋白质差异 表达,并可引起肺、心血管系统及其他组织器官的损害。我 们从纳米毒理学研究的不同层次分类阐述纳米材料毒理学 研究的概况,并对研究较多的材料(纳米碳管、TiO:等)举例 说明。 (一)纳米材料毒理学分子水平的研究 基因组学、后基因组学、毒物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 研究,都属于分子水平的范畴。迄今为止,国内外对纳米材 料毒性研究,主要还是采用形态学和酶活性等细胞毒性检测 和整体动物水平实验的方法,从分子水平进行机制方面的研 究并不普遍,目前已见纳米碳材料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Witzmann和Monteiro-Riviere¨纠研究了多壁纳米碳管 (MWNCT)对角质化细胞蛋白质组表达的影响。用0.4ms/ lTll的MWNCT处理角质化表皮细胞(HEK)24和48h,抽提 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并检测IL-1B、IL-6、IL-8、IL-10和TNF.a 等细胞因子的变化。通过PDQuesOD软件分析发现有 152个蛋白发生了显著的差异表达,细胞炎性因子IL-8浓度 在MWNCT处理HEK细胞24和48h后显著增加,IL.1B在 48h时间点浓度显著上升,IL-6浓度则有所降低,TNF-a的 浓度变得极低(<0.01pg/m1)。这螳细胞因子的变化说明 HEK暴露于MWNCT后产生了炎症反应,而蛋白的差异表 达则说明纳米碳材料本身具有损伤性,对HEK细胞蛋白质万方数据

纳米材料的毒性研究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毒性研究必要性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结构中至少有一维大小在纳米(10-9米)尺度上的材料。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使其在很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比如:化工、陶瓷、微电子学、计量学、电学、光学以及信息通讯等领域[1]。近期研究发现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上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包括疾病诊断、分子成像、生物传感器荧光生物标记,药物和基因传输,蛋白质的检测,DNA结构探讨,组织工程学等[2]。目前市场上基于纳米技术的产品有很多,包括涂料,化妆品,个人护理品和食品增补剂[3]。因此人类暴露于纳米颗粒的途径多种多样,吸入,摄取以及皮肤途径。而且,出于医学的目的,这些颗粒有可能直接被注射进入人体内[4]。一旦被人体吸收,各种类型的纳米颗粒就会分布到人体的大部分器官,甚至可以通过生物屏障,比如血脑屏障和血睾屏障[5,6]。 2003年,Science和Nature相继发表文章,探讨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问题[7,8]。很多研究工作已经证明,纳米材料对生物体会造成 负面的影响。目前为止, 科学家们只对纳米TiO 2、SiO 2 、碳纳米管、富勒烯和纳 米铁粉等少数几个纳米物质的生物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9]。Vicki Colvin[7]强调:"当这一领域尚处于早期阶段, 并且人类受纳米材料的影响比较有限时, 一定要对纳米材料的生物毒性给予关注. 我们必须现在, 而不是在纳米技术被广泛应用之后, 才来面对这个问题"。因此对纳米材料毒性的研究,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紧迫性,是保证纳米科技顺利发展的前提,可以减少新兴科学对人类及自然界不必要的破坏。 纳米材料毒性研究现状 纳米材料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特点,量子效应在纳米尺度上开始支配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特有的性质使得纳米材料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1]。然而,纳米材料对生物系统的不利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纳米材料并非有益而无害的,它们在细胞、亚细胞以及蛋白质水平上都影响着生物体[10]。纳米材料的粒径很小,因此它们和生物组织接触及作用的机会大大增加,正常尺寸下对生物体并无影响的物质在纳米尺寸下可能会对生物体产生毒副作用[10]。 ?SiO 2 纳米颗粒

纳米材料有毒吗

纳米材料有毒吗 摘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一些应用和几种主要纳米材料(如纳米TiO2、碳纳米管、纳米铁粉等)目前已取得的部分生物效应及毒理学的研究结果;讨论了纳米材料对人体和环境带来的潜在影响,及纳米颗粒材料未来的毒性研究重点,并对纳米材料安全性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纳米材料毒性安全性 纳米是一种尺度,和米、毫米、微米一样,都是长度的计量单位。1纳米是10-9米,相当于人头发丝直径的万分之一。纳米技术是通过操纵原子、分子、原子团或分子团使其重新排列组合成新物质的技术,其研究范围在1~100 nm之间的物质组成。应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来的物质称纳米材料。直径小于100 nm的颗粒物质称为纳米颗粒。 1 纳米材料的应用及其毒性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末诞生并急剧发展的纳米材料,我们并不陌生,其应用古今有之。古代字画所用的墨是由纳米级的碳墨组成;铜镜表面的防绣层是由纳米氧化锡颗粒组成。现代的手机涂层中有纳米颗粒,防晒霜中有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口红中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纳米材料也广泛应用于工业催化、工程材料、生物和医学等方面。但就在科学家肯定纳米材料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一个新的科学问题——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些新型的、高科技的纳米产品对我们的生存环境、人体健康会带来负面影响吗?神奇的纳米材料有毒吗? 2003年在美国召开的第25届全美化学年会上,科学家们就提出了金属、陶瓷和有机纳米薄片很可能具有毒性。欧洲和美国的科学家发表的一项长达20多年的与大气颗粒物有关的长期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1]:人的发病率与他们所生活环境空气中大气颗粒浓度和颗粒尺寸密切相关;死亡率增加是由剂量非常低的相对较小的颗粒物引起的;伦敦大雾事件中,有4000多人突然死亡;2004年北京连续3天被浓雾笼罩之后,呼吸道病人增加了两成。科学家分析,这主要是空气中纳米颗粒大量增加造成的。可见,纳米材料、纳米颗粒的毒性已成为专家的共识。纳米材料和纳米颗粒是不同的实体,下面所指的毒性研究主要是针对纳米颗粒而言的。

生态毒理学

生态毒理学与技术进步 21世纪整个毒理学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研究层次同时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深入并有机结合;从整体动物实验到替代试验;从阈剂量到基准剂量;从传统毒理学到系统毒理学;从构效关系到定量构效关系;从危险度评定到危险度管理。 毒理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有很大的关系。这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说明。首先,随着科技进步,工业化越来越广泛,大量外源化学物涌入我们的生产、生活及周围环境,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更多对化学物质的识别及其毒性危害的认识,需要毒理学的全面发展。这就导致了21世纪的毒理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例如,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正逐步将视野从此前一直关注的农药和工业毒物上过渡和转移到分布广、危害性高或毒性不明并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健康密切相关的优先化合物中来,包括重金属、纳米及其他新材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营养素及营养补充剂等等,并对这些优先化合物对机体、环境和生态所造成的有害影响进行研究。其次,毒理学随着生命科学新理论和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不断渗透,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近年来,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赋予毒理学工作者新的启迪和工具,从而改变了传统毒理学研究的基本格局,真正实现了从整体和器官水平向细胞和分子水平的飞跃,在阐明毒物对机体损伤作用和致癌过程的分子机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热点,比如氧化应激损伤的信号通路及通路串话。生物标志物也是近年来毒理学研究的前沿性领域。它几乎包括反映生物系统与环境中化学、物理或生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任何测定指标,并用于阐明外源性物质与健康损害的关系。表观遗传学是近年来毒理学机制研究的又一热点。 生态毒理学是研究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各种不良生态因子对生命系统产生毒性效应以及生命系统反馈解毒与适应进化及其机理与调控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进步促进其发展,其发展又反作用于技术进步,二者关系密不可分。人类发展必然需要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定能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使得毒理进一步发展,然而科技进步又会给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而生态毒理学主要研究的就是已知或可疑有害物质特别是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和机理,包

生态毒理学1 (1)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 第二节环境毒物与生态毒理效应 第三节生态毒理学的基本框架 第四节生态毒理学的研究意义与展望 第一节毒物与毒理学 一、毒物及其分类 毒物:一般是指与生命体或生命组织发生相互作用能引起生物受到严重伤害甚至导致死亡的物质;或者说,毒物是指那些以相对较小的剂量就能导致生物受害或严重的细胞功能损伤以及生态系统产生不良效应的物质。 可从衣食住行来举例说明 食盐和酒(量的问题) 毒物分类通常采用的一些方法 分类范畴 物理状态气体、液体、固体、尘 用途农药、溶剂、添加剂 化学结构芳香胺类、脂肪族类、乙二醇 一般作用大气污染物、慢性毒物、工业毒品 效应致癌物质、致突变物质、致畸物质 目标器官神经毒素、肝毒素、肾毒素 作用机制刺激剂、抑制剂、阻碍剂 毒作用潜力轻度、中度、超毒性物质 标签需要氧化剂、酸、爆炸物质 一般分类塑料、有机化学品、重金属 二毒理学及其发展 (一)古代毒理学 毒理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字“toxikon” 《淮南子》、《诸病源候论》、《外台秘要》等 公元前1500年,一个系列的8本埃及纸草文“书籍”(800多个医药和毒药处方) 一股来说,公元9~15世纪的中世纪.有关毒理学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教条和经验,而不是实验证据 16世纪德国医生Paracelsus(1493—1541),把毒理学的研究带到了—个新的高度,强调实验的作用。 二)现代毒理学的开端和发展 意大利内科医生Ramazzini(1633-1714) 《工人的疾病》 意大利内科医生Fontana(1720-1853)进一步发展了靶器官毒性概念。 西班牙医生Orfila(1787-1853)被认为是现代毒理学的奠基人,他是系统利用实验动物的第一个科学家,并发展了在组织和体液中鉴定毒物的化学分析方法。 1930年实验毒理学的第一本杂志<>创刊,同年在美国成立了NIH 1937年引起急性肾衰竭和死亡的“磺胺事件”,促使了美国FDA的成立(Food and Drug Admistration ), 1955年,美国人Lehman和他的同事共同出版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中化学物的安全性评价》 通过了许多新的法规,创办了许多新的杂志,成立了国际毒理学协会(1965)

纳米毒理学预测模型: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

原文:Katherine A. Clark, Ronald H. White, Ellen K. Silbergeld. Predictive models for nanotoxicology: 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opportunities. Regulatory Toxicology and Pharmacology, 2011, 59:361–363. 纳米毒理学预测模型:目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 摘要:因为纳米材料可以有不同的尺寸,形状,化学组成和表面修饰,所有这些都可影响毒性,所以这些材料带来的风险是非常复杂的。对可以迅速有效地评估纳米材料潜在危险的筛选方法和能告知需要额外毒理试验优先次序的测试策略有迫切需要。毒性预测模型能根据它们的理化的特点预测哪些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纳米材料毒性结果。本文综述了预测模型研究策略的走向和有关优点。 评估人造纳米材料(MNMS)潜在风险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缺乏一个理性的以证据为基础推断纳米材料的危害的系统。随着越来越多含MNMS的商业产品的出现,这已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小尺寸和高表面积与体积比的功能独特MNMS 可以增加跨膜运输,结合生物大分子,分子运输,杀菌性能,或甚至可能产生尚未预见或认知的生物学特性。根据情况或目的不同,这些性能可能是有益的,例如优化药物输送,但还可能因无意暴露或释放入环境带来健康和/或环境的风险。 在单类的MNMS中(例如,含碳纳米材料,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可有广泛的尺寸和形状,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和表面修饰,所有这些都可能影响行为和毒性。当考虑当前或未来生产和使用的各种纳米材料的危险度评价,通过一个个测试所有MNMS特别是通过哺乳动物测试,这显然是不可行的。然而,因为缺乏MNM危险度评价体系,使比较不同的研究结果的机会很少,或分隔了那些可能有助于危险度和风险评价的因素。MNMS风险评估的困难是大家公认的。近年来已发表了几篇文章应用传统和替代风险评估策略评估MNM在人类和环境的风险(Grieger et al., 2010; Johnston et al., 2010; Linkov et al., 2007, 2009; Morgan, 2005; Shatkin et al., 2010; Tervonen et al., 2009)。其中最突出的替代方法是使用多

纳米材料与细胞作用的综述

申请学位: 学士学位 院 系: 药学院 姓 名: 孟凡飞 学 号: 122120209 指导老师: 张怀斌(讲师) The Review of The Interaction of Nano Materials and Cells 毕 业 设 计(综 述) 纳米材料与细胞作用的研究综述 二0一四年六月十二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引言 (3) 1纳米ZnO的制备及性质 (3) 1.1 纳米ZnO的制备 (3) 1.1.1 制备方法的概述 (3) 1.1.2 醋酸锌法制备纳米ZnO (3) 1.2 纳米ZnO的性质 (5) 2纳米ZnO与不同细胞的相互作用 (5) 2.1 纳米ZnO与人支气管上皮细胞(BEAS-2B) (5) 2.2 纳米ZnO黄曲霉细胞的相互作用 (6) 2.3 对白色念珠菌的生物毒性 (6) 2.4 纳米ZnO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的生物毒性的剂量效应 (7) 2.5 尺寸效应对ZnO纳米粒子对洋葱表皮细胞作用的影响 (8) 3展望 (9) 3.1 发展与应用 (9) 3.2 缺点与改进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3)

纳米材料与细胞作用的研究综述 孟凡飞 摘要: 从近年来对于纳米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的工作进展看,人们对于现今应用较广的ZnO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较少。本文将着重阐述ZnO纳米材料在机理、剂量、尺寸方面对不同生物细胞的相互作用,为做好纳米材料使用的安全防护工作、研究纳米材料在生物安全性方面的影响、建立一套研究纳米材料安全性评价的方法提供必要依据。关键词: ZnO纳米材料;机理;剂量;尺寸;生物细胞;相互作用

纳米金属材料的毒理学研究进展杨双立

材 料 化 学 论 文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二班 杨双立 40904010216

纳米金属材料的毒理学研究进展 杨双立 (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 西,西安 710000) [摘要]纳米金属材料是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具有纳米尺寸的金属材料。本文综述了纳米金属材料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阐述纳米金属材料对肺、神经、皮肤等的毒性作用,表明纳米金属材料可引起细胞线粒体功能损害、膜渗透性增加及细胞形态的凋亡样变化,并影响机体多个器官的功能;指出应加强纳米金属材料毒理学的研究,建立评价纳米产品生物安全性的标准方法及评价体系,为纳米金属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保障。 [关键词] 纳米金属材料;毒理学;细胞毒性;文献综述 在现代工业社会,新兴技术对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和人类健康有很大的作用空间。这些技术既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风险?。在充满活力的21世纪,信息、生物技术、能源环境、先进制造技术和国防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对材料提出更高的要求,纳米材料无疑是当今新材料研究领域中最富有活力、对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影响的研究对象。纳米材料是指至少一维空间的粒径≤100 nm的材料,纳米金属是利用纳米技术制造的具有纳米级尺寸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生产中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将材料成分和组织控制得极其精密和细小,从而使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功能特性得到飞跃的提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和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它对环境以及生物体可能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2004年7月,英国皇家学会发布了“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机遇与不确定因素”的报告,评估了纳米技术对健康和环境的影响[1]。同时,欧美日等也提出了关于纳米材料风险评估的基本框架[2—5],大量关于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的实验研究也正在大规模地展开,以推进纳米技术的健康快速发展。纳米金属材料不仅具有金属材料本身的特性,同时具有纳米材料的独特性能,其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显示巨大应用前景的同时,也增加了对环境和生物体产生影响的安全隐患。现对近期有关纳米金属材料毒性作用的研究作以综述。 1 纳米金属材料的特性及应用 纳米金属材料具有纳米材料的一般特性——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同时纳米金属材料还具有奇异的磁特性,主要表现为超磁性或高的矫顽力,利用纳米金属材料的这一特性可制备磁性液体[6]。纳米氧化铁因为所具有的超顺磁性,可以被用于高性能的储磁材料、医用核磁共振成像、生物磁靶向药物载体等方面。纳米金属材料还由于其表面效应被用于高效工业催化剂。金属材料结合纳米技术使得金属材料的应用更广泛。纳米二氧化钛基于其电磁和半导体性能,在电子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基于其介电性制造温度补偿陶瓷电容器以及热敏、光敏、压敏、气敏、湿敏等敏感元件;同时基于纳米二氧化钛的紫外屏蔽性和可见光透明性,被用于性能优越的新型防晒剂中。纳米技术与传统抗菌剂银结合产生的纳米银由于其纳米特性以及抗菌性,广泛用于纺织品的消毒、洗衣机的消毒和抗菌敷料等。越来越多的纳米金属材料应用于各个领域,人类接触的机会也随之增加,因此,它的生物安全性值得我们去关注。有研究表明,纳米金属材料的化学稳定性与毒性有关,稳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pdf

2011 年第 6 卷第1期, 9 17 生态毒理学报 Asian Journal of Ecotox icolo gy Vo l. 6, 2011 No . 1, 9 17 环境毒理学研究进展 董芳1,李芳芳1,祁晓霞2,朱琳1, *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污染过程与环境基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天 津300071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综述了近年来环境毒理学的研究进展,内容包括:环境污染物对机体的影响及其环境行为、环境污染物及其转化物的毒性和评估方法、实验室模式生物、生物标志物以及环境毒理学在其他相关学科中的应用等。此外,还对环境化学品管理和安全性评价、H or mesis( 兴奋效应) 现象、遗传毒性致癌物的危险度评价、室内环境毒理学分析与研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指出了环境毒理学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环境毒理学;环境污染物;纳米材料;持久性有机物;环境类激素 文章编号: 1673 5897( 2011) 6 009 09 中国分类号: X171. 5文献标识码: A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Researches Dong Fang1 , Li Fang fang1 , Q i Xiaoxia2 , Zhu Lin1, * 1. K ey Labor ator y of P ollutio n Pro cesses and Enviro nmental Cr iter ia, M inistr y o f Educatio n/ T ianjin Key L abo rato ry of Env iro n mental Remediatio n and Po llut ion Contr ol, Co llege of Env iro nment Science and Eng ineer ing, Nankai U niversity, T ianjin 300071, China 2. Colleg e o f Earth and Envir onment al Science, Lanzho u U niversit y, L anzhou 730000, China Received 24 Decem ber 2009 accepted 30 M arch 2010 Abstract: Advances in env ironmental tox ico logy are review ed based on the published papers and authors' stud ies. Co ntent includes the impacts of environmental po llutants on organism and their env ir onm ental behav io r, env ironmental pollutants and their transfor mation products tox icity and evaluatio n m ethods, laboratory mod el or ganisms, biom arkers, the 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tox icolo gy in other r elated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sev eral hot issu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manag em ent and safety assessment, ho rmesis phenom enon, risk assessment of genetic tox icity carcinog ens, the tox icolo gy analysis of indoor environment are discussed. Challenges faced by enviro nm ental tox icolo gy are po inted o ut . Keywords: env ir onm ental tox ico 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nanom aterials; POPs; EDCs 环境毒理学( enviro nmental tox icolog y)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学科,它扎根于古老的毒理学,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逐渐发展起来。它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外源性环境污染物对生物有机体,尤其是人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和很多领域有交叉性。它运用毒理学的基本原理,又借助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和预防医学的发展。同时它也是为数不多的一门既是基础科学又可直接应用的学科。作为应用学科,环境毒理学一方面直接参与医药、农药和日用化工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产品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环境毒理学致力于识别、评价和控制化合物对人类及其生态环境的潜在危害,在制订标准、法规和法律方面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在可持续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 收稿日期: 2009 12 24录用日期: 2010 03 30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No. 2008ZX08526 003)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收稿日期:2007-11-03录用日期:2007-12-2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重大项目(No.10490180);科技部973资助项目(No.2006CB705603)作者简介:王江雪(1978—),女,博士后;*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E-mail:chenchy@nanoctr.cn 2008年第3卷 第2期,105-113 生态毒理学报 AsianJournalofEcotoxicology Vol.3,2008No.2,105-113 二氧化钛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理效应 王江雪 1,2 ,李炜1,刘颖1,劳芳1,陈春英 1,* ,樊瑜波 2 1.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0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工程系,北京100083 摘要:伴随着纳米科技的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纳米材料被开发和生产出来,逐步进入到周围环境及生命体中,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和生态毒理学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纳米二氧化钛(TiO2)因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特性、耐化学腐蚀性和热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废水处理、杀菌、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医用陶瓷材料等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因此,其将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和生态系统中引起相应的生物学效应(毒理学).论文从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两方面出发,综述了纳米TiO2对生物体 (皮肤、肺、肝、肾和脑)、细胞(细胞膜、细胞生长和凋亡)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毒性产生的可能机制.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对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和生态毒性研究,以建立纳米TiO2的环境健康安全暴露评价体系,促进纳米技术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二氧化钛;环境健康;生态毒理;活性氧 文章编号:1673-5897(2008)2-105-09 中图分类号:TB383,X171.5,X18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HealthandEcotoxicologicalEffectofTitaniumDioxideNanomaterials WANGJiang-xue1,2,LIWei1,LIUYing1,LAOFang1,CHENChun-ying1,*,FANYu-bo2 1.LaboratoryforBio-EnvironmentalEffectsofNanomaterialsandNanosafety,NationalCenterforNanoScienceandTechnology- InstituteofHighEnergyPhysics,ChineseAcademyofSciences,Beijing1000802.BioengineeringDepartment,BeihangUniversity,Beijing100083Received3November2007 accepted25December2007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nanotechnology,manykindsofnanomatertialsaremanufacturedandusedineachfield.Theytendtoentertheenvironmentandlifesystem.Theproblemofbio-environmentaleffectsofnanomaterials andnanosafetyhasraisedincreasingconcernsamongmanyscientistsandgovernments.Nanoscaletitaniumdioxide (TiO2),anoncombustibleandodorlesswhitepowder,waswidelyusedinthefieldsofpaints,wastewatertreatment,sterilization,cosmetics,foodadditive,andbio-medicalceramicmaterials,etc.,becauseofitsinherentadvantagesofthephotocatalysis,anticorrosionandhighstability.Therefore,itisunavoidablefornanoscaleTiO2toentertheenvironmentandecologicalsystemandtoinducethepotentialbiologicaleffects(nanotoxicology).Inthispaper,basedonthepastepidemiologyresearchesandlaboratorystudies,theinfluencesofnanoscaleTiO2ontheorganisms(skin,lung,liver,kidneyandbrain),thecells(cellmembrane,cellgrowthandapoptosis)andtheecologicalsystemwerereviewed,andthemechanismsforthesetoxicitieswerediscussed.ItisadvisedtoenhancestudiesontheenvironmentalhealthandecotoxicologyofnanoscaleTiO2tohelptoestablishtheevaluationsystemandstandardsofsafeexposurefornanoscaleTiO2,andtopromotethehealthy,safeandpersistentdevelopmentofnanoscienceandnanotechnology. Keywords:nanomaterials;nanoscaleTiO2;environmentalhealth;ecotoxicology;reactiveoxygenspecies

生态毒理学题目整理

《生态毒理学》试题整理 一、名词解释: 生态毒理学: 毒物: 一次污染物: 二次污染物: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半数致死剂量: 毒物兴奋效应: 水体富营养化: 生物放大: 生物转化: 诱变剂: 生长余力: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代谢抗性: 靶标抗性: 多样性指数: 模拟微系统试验: PFU法: 生态风险: 生态风险评估: 生态受体: 风险商值: 二、判断题: 1.Ecotoxicology是由Rachel Carson于1969年首先提出并使用这个词.() 2.二次污染物的危害程度一般比一次污染物轻。() 3.进入动物体内的外源化合物在分布过程中主要与脂蛋白结合。() 4.呼吸道是动物吸收污染物质最主要的途径。() 5.易化扩散需要消耗代谢能量。() 6.生物迁移是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最重要的形式。() 7.排泄是生物转运的最后一个环节。() 8.水溶性外源化合物可不经过生物转化直接排出体外。() 9.进入机体的极性物质可以不经Ⅰ相反应而直接发生Ⅱ相反应。() 10.在生物转化中,大多数外源化合物代谢产物的毒性低于母体化合物。( ) 11.所有外源化合物经过生物转化后,其生物活性都会减弱或消失。 ( ) 12.有机磷农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脂酶而产生毒理学效应。() 13.经酶催化而形成自由基是大多数外源化合物形成自由基的方式。() 14.重金属镉离子可引起钙稳态失调。() 15.缺失、重复与易位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倒位发生在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16.由于排除毒物需要消耗能量,接触毒物总是引起生物呼吸率的降低。() 17.在器官形成期易于发生胚胎致畸,也可导致胚胎死亡。() 18.“反应停”事件是毒物胚胎致畸的一个典型事件。()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田蜜 (湖北的二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205) 摘要 综述了包括富勒烯(C60)、氧化铁、氧化铝、氧化锌、二氧化钛、二氧化硅等在内的多种典型的碳基纳米材料、金属及其氧化物纳米材料和半导体(绝缘体)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纳米材料;纳米生物安全;纳米毒理学:毒性 Abstract Including of fullerenes (C60)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ferric oxide, aluminum oxide, zinc oxide, titanium dioxide, silica, such as a variety of typical carbon nano material and semiconductor, metal and oxide nanomaterials (insulator) biological safety of nanomaterials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nano materials; Nano biological safety; Nanotoxicology: toxicity 引言 纳米粒子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态丰富、化学活性高,具有许多块体及通粉末所没有的特殊性质,许多在普通条件没有生物毒性的物质,在纳米尺寸下却表现出很强的生物毒性[1]。与此同时,纳米材料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对环境和健康的潜在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3 年4 月,Science 首先发表文章讨论纳米材料可能产生的生物安全性问题[2]。随后,许多学者相继开展了纳米材料的毒理学研究。本文将一些学者的研究进行了综合,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纳米安全性问题的提出 纳米科技预计也将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因而成为发展最快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领域之人们在逐渐认识纳米科学技术的优点和其潜在的巨大市场的同时,一个新的科学问题及社会问题—一纳米效应与安全性,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首先,2003年的美国化学会年会上报告了纳米颗粒对生物可能的危害。2003年4月Science[2]引、7月Nature[3]相继发表编者文章,开始讨论纳米尺度物质的生物效应以及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纳米材料的危害

山大学者证实: 纳米材料有损健康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两字近年来频频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并走进我们的生活:纳米毛巾、纳米杯子、纳米内衣等等。但你知道吗?使用纳米材料对人体有潜在危害。山东大学长江学者、化学与化工学院闫兵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通过对小鼠的研究证实,如果长时间接触纳米材料,可能会对人体生殖系统造 成伤害。 小鼠注射纳米管 睾丸受损 由于纳米科技在各个领域和人类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它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但是这类材料的使用安全吗?据介绍,闫兵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从2005年开始关注纳米材料的毒性,2007年左右开始 进行纳米材料对生殖系统影响的研究。 闫兵说,研究结果显示,如果给小鼠静脉注射水溶性好的规格为5mg/kg的多壁碳纳米管,15天内注射5次,小鼠的睾丸就会受到损坏,其体内的活性氧含量也会增加,而过量的活性氧会对人体的机体组织造成损伤。他们也发现,这种影响在60天后会自动修复,这些纳米材料没有影响荷尔蒙水平、精子的健康指标以及生殖能力。但是,上述结果仅限于所使用材料的剂量和暴露时间,如果用其他材料、剂量和暴露 时间与方式,结果可能会不一样。 纳米对健康的影响 无处不在 闫兵说,在给小鼠注射纳米材料15天、60天和90天时研究其活性氧、雄性荷尔蒙、精子的健康情况以及睾丸的组织切片,并在15天和60天进行生殖能力的全面考查,此外在这些实验中,他们均与未注射纳米材料的小鼠进行对照,根据相关数据的差异就能够发现产生的问题。为了保证数据的科学性,进行实 验时每个组别都有8~10只小鼠。 那么,纳米材料在哪些领域的应用会对生殖系统带来影响?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闫兵解释说,纳米材料在人们生活中可谓无所不在,从电子产品、生活日用品到医药用品,特别是作为药物载体会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进入人体。因此,纳米材料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也将无处不在。 天天和纳米材料打交道 风险更大 为了解决纳米的毒性问题,现在闫兵教授带领的团队正在对纳米的毒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开发能够降低纳米材料毒性的化学方法。“由于纳米材料有巨大的表面积,其表面化学分子可控制纳米材料的生物活性和毒性,我们利用这些特性,应该能够找到比较合理的解决方案。” 现实生活中,纳米材料似乎已经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么,纳米材料应用的危害程度及范围有多大?闫兵说,因为纳米材料已经走进人们生活,因此,大家都应注意纳米材料对身体健康可能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当然,对那些制造纳米材料的人员或者其他每天都和纳米材料打交道的人来说,其面临的风险性 就要大得多。 在国际上首次提出 纳米材料对生殖的潜在危害 闫兵提醒纳米材料生产与研究人员要注意自我防护,如穿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在通风橱中工作等等。对普通人而言,最主要的是一定要选择和使用合格的纳米产品,这样就可以大幅降低纳米材料使用的危险性。不过人们也不必过于担忧,将来随着对纳米材料毒理研究的深入和材料各种标准的建立,纳米产品的 安全性也会越来越高。 据悉,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这也是目前国际上首次揭示出纳米材料对生殖系统存在的潜在危害。碳纳米管作为一种在生物医学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纳米材料,其生物安全性问题受到国际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对于纳米材料特别是碳纳米管的生殖毒理却知之甚少。闫兵教授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