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原学检测与标本的正确留取

临床病原学检测与标本的正确留取
临床病原学检测与标本的正确留取

临床病原学检测与标本的正确留取

痰液标本采集与运送

?痰液由气管、支气管和肺泡所分泌

?正常情况下分泌物甚少,呼吸道粘膜受刺激时,分泌物增多,但多为清晰、

水样,无临床意义。

?病理情况下痰量增多,呈不透明并有性状改变

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一般原则

1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采集方法

1、自然咳痰与雾化倒痰法: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如有可能,应在护理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去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2、支气管镜法:鼻或口腔插入支气管镜。常用采集方法有经支气管镜吸引、支

气管肺泡灌洗、防污染毛刷采样或防污染支气管肺泡灌洗等。

3、经人工气道吸引法: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器,

调节吸引器置适宜负压(成人:40.0~53.3kpa;小儿:<40.0kpa)。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取出,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高浓度氧气1~2min)。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试管)内,如痰液粘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试管)内。

标本运送

?痰以深咳排出后,应装于有密封瓶盖的无菌塑料容器中,以免感染自己或他

人。

?标本应及时送检,室温≤3h。

?若不能及时处理,可选择运送培养基运送和保存标本,但不应≥48h。

?痰标本要求

白细胞(WBC)≥25/LPF。

?鳞状上皮细胞(SEC)<10/LPF。

?如不符合上述指标,通知临床重新采样。

血培养标本采集

血培养指征:

?患者出现寒战,体温超过38℃或低体温(≤36℃)

■怀疑血流感染时,尤其存在以下情况时,应抽血做细菌和真菌培养:医院内肺炎;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超过72h;感染性心内膜炎;骨髓炎;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缺陷伴全身感染症状,临床医生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的其他情况。

?白细胞过多(≥10000/μl),并有核左移现象。

?中性粒细胞过少(≤1000/μl)。

采血时机:

一旦怀疑有血流感染可能,应立即采血做血培养

最好在抗菌药物治疗前或停用抗菌药物24h后,以寒战、发热时采集为宜。

采血流程:

消毒:1培养瓶消毒程序:用酒精消毒培养瓶橡皮塞,待干燥后使用。2皮肤消毒程序:用安尔碘消毒液从穿刺点向外划圈消毒,至消毒区域直达5cm以上,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常须30s以上)穿刺采血。

静脉穿刺和培养瓶接种:采用负压血培养瓶,将患者静脉直接吸入血培养瓶,减少污染环节。先注于厌氧培养瓶,

采血部位

?采血部位通常为肘静脉。

?对疑为细菌性骨髓炎或伤寒病人,在病灶或髂前(后)上棘处消毒后抽取骨

髓培养。

?疑似细菌性心内膜炎时,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

采血量:以培养基与血液之比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抗体等杀菌物质。采血量过少会明显降低阳性率。成人每次每培养瓶采血8~10ml,婴幼儿每次每培养瓶采血2ml。

需要采集多少份血培养?

每名患者应至少采集2份血培养,最好为3份(CLSI规定采集2~3份血培养)。在一名败血症患者初期诊断时,绝不能只采集1份血培养(CLSI强调了此观点)。注意:1“份”是指一次静脉穿刺。

运送要求

■所有标本采集后都应立即送往实验室,最好在2h内。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分析

临床检验体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分析 目的为提高临床检验质量,强化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运送途径,落实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方法对2010年7~12月笔者所在医科接收的体液检验标本退回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液标本17 700份,不合格标本81份,占0.46%;粪便标本14 505份,不合格标本141份,占0.97%;痰液标本633份,不合格标本55份,占8.69%。结论认真核对送检标本的合格性,对临床检验结果起到质量监控作用,要加大临床医护人员得培训,使得检验质量大大提高。 标签:检验标本;不合格标本;正确采集;质量控制 临床检验是临床诊断医学中的重要部分,在疾病诊断治疗过程中提供非常重要的数据。当临床医生获取可疑数据时,首先对检验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出怀疑,而往往想不到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标本的合格情况。目前患者因为怀疑检验结果不准确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给医疗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现在就以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检验室所收到的不合格体液标本加以分析,希望增加些经验,提高对体液标本采集的重视程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7~12月,笔者所在医院临床检验室所收到住院患者的体液检验标本,所有检验标本均由医务人员采集、护工或本人送检。 1.2方法检验人员收到临临床送来的标本后,认真逐项核对,仔细观察、详细咨询。对确定不合格的标本进行详细登记原因并退回。 2结果 2.1不合格标本临检室所收到不合格检验标本比例详见表1。 2.2标本不合格原因 2.2.1不合格的尿液标本主要为:未及时送检的标本放置时间过长69例未使用无菌容器造成标本污染的微生物培养标本7例,24 h收集尿液时添加防腐剂的量不准确5例。 2.2.2不合格的粪便标本主要为:容器被污染103例,混有尿液等其他液体32例,需集虫卵的粪便量不足4例,送检时间过长2例。 2.2.3不合格的胸腹水、脑脊液标本主要为:送检时间拖延10例,标本凝固2例,受污染1例。 2.2.4不合格的前列腺液、精液标本主要为:送检时间过长6例,标识不清3

浅谈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

浅谈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 发表时间:2018-04-17T09:22:40.537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3期作者:徐珊珊 [导读] 研究并探讨临床检验中引起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人民医院 164155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检验中引起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检验科于2016—2017年期间收集的临床检验血液标本5 070份,统计其中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并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该组5 070份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为2.37%(120/5 070)。经研究分析,12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采血量不正确,占比33.00%;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占比21.50%;容器选择不当,占比13.33%;标本发生溶血,占比11.60%;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占比9.20%;延时送检,占比5.00%;采血部位不当,3.33%;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占比1.60%;对患者交代不清楚,占比1.60%。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采血量不正确、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容器选择不当、标本发生溶血、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延时送检、采血部位不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对患者交代不清楚,只有在明确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控制对策,才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auses of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in clinical test.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5070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from 2016 to 2017 in our hospital,and the unqualifie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and the reasons for their disqualific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unqualified rate of 5070 blood samples in this group was 2.37%(120/5 070).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120 unqualified blood specimens unqualified from high to low blood volume is not correct,accounting for 33%;anticoagulant with tiny clots or solidification,accounted for more than 21.50% vessels;improper accounting for 13.33%;specimen hemolysis,accounting for 11.60%;test and single blood test specimens of patients not,accounting for 9.20%;delay submission,accounting for 5%;3.33%;improper blood sampling sites,blood test specimens with lipid turbidity,accounting for 1.60% of patients;unclear account,accounting for 1.60%. Conclusion the cause of clinical blood sample unqualified including blood volume is not correct,the anticoagulant with small clots or solidification,container selection,specimen hemolysis,examination form and blood test specimens from patients with inconsistent time delay test,blood test specimens,inappropriate site blood lipid turbidity,not clear on the patients about the only based on clinical blood sample unqualified reason,to develop targeted control measures,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blood sample,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linical test results. [Key words] clinical test;blood specimen;unqualified;cause 在臨床各类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评估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手段就是临床检验。临床检验在临床中具有十分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鉴于此,临床检验的结果是否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1]。但在实际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临床检验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检验结果出现一定的偏差,从而无法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数据[2]。因此,积极探讨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为临床制定提高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合格率对策提供参考,从而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该次研究方便选取了2016—2017年期间临床检验血液样本5 070份对不合格血液样本原因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检验科期间收集的临床检验血液标本5 070份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其中2 020份血浆标本、1 450份血清标本、1 600份全血标本。提供血液标本的5 070例患者,其中男2 678例,女2 392例,年龄23~60岁,平均年龄(37.5±12.5)岁。且排除了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合并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的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所提供的血液标本。患者入组前均知情且同意,且该次研究经伦理研究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使用真空管由采血人员采集5 070例受检者的临床检验血液标本,在规定时间内将血液标本送到检验科进行检验,统计其中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并对其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2 結果 该组5 070份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为2.37%(120/5 070)。经研究分析,12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的不合格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采血量不正确,占比33.00%;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占比21.50%;容器选择不当,占比13.33%;标本发生溶血,占比11.60%;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占比9.20%;延时送检,占比5.00%;采血部位不当,3.33%;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占比1.60%;对患者交代不清楚,占比1.60%。 3 讨论 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血液样本是最常用的一种检验样本,通过应用患者的血液样本实施临床检验,所得出的检验结果,能够对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及评估工作提供直接的参考。因此,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治的准确性,因此,确保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所用的血液样本质量是否合格,对于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直接影响。由此可见保证临床生还检验血液样本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临床实践表明,导致临床检验结果发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标本的不合格[3]。因此,为了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率就需要先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而要想提高临床血液标本的合格率,首先需明确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因素。该次研究中,通过对临床检验中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引起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因素主要有采血量不正确、抗凝血有细小凝块或凝固、容器选择不当、标本发生溶血、检验单与血液检验标本患者不符、延时送检、采血部位不当、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脂浊、对患者交代不清楚等。这一研究结果与王燕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王燕等人[4]通过对8 000份血液检验样本实施研究,结

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标本的来源,性质,采集方式不同,将直接影响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1 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血时机:提前向病人讲解抽血化验检查的目的,方法和采集标本的时机,根据检验的不同要求,采血的时间也不同: 1)空腹抽血适宜作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检验。禁食时间约12小时,时间过长易引起低血糖虚脱。 2)餐后2小时,上午8-9时抽血,可做血液内激素测定及餐后血糖测定。 3)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6-24小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达峰值;30-60小时乳酸脱氢酶(LDH)达峰值,维 持3-6d。 4)血清淀粉酶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3~5天后下降,超过500U(Somogy法)即有确诊价值。 5)留取血细菌培养标本时,应在病人体温达38.5度以上时抽取血标本,阳性率较高。 (2)采血部位 1)动脉采血:常用采血部位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等。由于动脉压力高,危险性较大,故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 2)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可选择的表浅静脉多,要求护士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可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争取 一次操作成功。 3)毛细血管采血:只需很小量标本,多在手指,足趾或足跟等部位采血,如全血细胞计数,快速血糖,血脂等检验,或婴幼儿。(3)采血器材:a,注射器,B,真空采血器: (4)标本的类型:血标本有三类:即全血,血浆,血清。 1)全血:用抗凝剂。 2)血清:不用抗凝剂。常用于多种生化分析,如蛋白质,脂类,无机盐,酶,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3)血浆:有多种抗凝剂。用于红细胞积数,红细胞比容,血沉,血型鉴定,血红蛋白电泳,交叉配血等。 (5)操作重点 1)止血带的应用,一般止血带捆扎不要超过1分钟,时间过长,将影响结果。 2)当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切忌在有静脉穿刺针的肢体上采集血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的真实结果。 3)注射器采血后。应先取下针头后再沿试管壁将血液缓慢地注入试管中。 4)操作完毕按要求处理注射器等污染物品。 5)有抗凝剂的血标本要充分摇匀,防止凝血。 尿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 (1)导尿法:用导尿管导尿,取10—15毫升尿业盛于无菌容器中送检。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

痰标本的采集流程 急查 次日留取 下达留取痰标本医嘱 审核、处理医嘱 打印两份条形码,贴于化验单及痰杯上 通知责护留取痰标本 责护携带化验单,痰杯,必要时备吸痰器、可控吸痰杯等去病房 责护携带留取标本告知本,标本容器去病房,告知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 告知患者留取痰标本的注意事项,并协 助患者留取痰标本 中班评价患者注意事项的掌握情况及配合能力,根据掌握情况再次给予告知。 与检验科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未自行咳痰留取痰标本者 次日早晨7点半前留取痰标本 将标本置于标本放置处,并在化验单上填写采集标本的时间。通知护工收取标本。与护工做好交接登记。 与主管大夫沟通改为咽式子留取标本 与主管大夫沟通,给予诱导排痰留取标本

采集痰标本的方法: 1.自行咳痰采集:晨痰为佳,用冷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 2.吸痰器吸引采集:协助患者取适当体位,自下而上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吸引器及可控吸痰杯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无菌痰液采集容器中。 3.咽拭子采集:嘱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拭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腭弓、及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式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式子插入无菌试管内塞紧。 4.气管镜采集:联系内窥镜室,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留取痰标本的告知内容 1.留痰前,用冷水漱口,有假牙的先取下假牙再漱口;不能自行漱口的患者先做口腔护理。 2.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食物残渣等混入痰中。 3.气管切开/插管患者,用负压吸引器吸痰时,弃去第一杯留取的痰标本,把第二杯痰标本送检。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 目的总结造成院内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方法根据2012年1月~2015年1月院内检验科中4900分的血液检验标本分析报告,对这部分血液检验样本进行标准化比对分析,对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做重点记录,总结问题点所在。结果4900份院内血液检测样本中总共发现108份血检样本为不合格样本,不合理率2.20%。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血液样本存在溶血现象,抗凝血样本中存在小块血凝或是发生局部凝血现象,血液采集容器选取不正确,采血量高于或是低于额度标准等。结论确保血液样本的准确性是保证院内工作,医生履行医疗职能,医院保证治疗质量的基础,建立完善的血液检验标准和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标签:血液检测;血液检查标本;合格率;原因研究 血液检测是医院的基础检测之一,也是患者常规性身体检测的一部分。血液检测可以对病毒性疾病、怀孕、血管疾病、部分癌症等进行诊断,并且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1]。虽然血液检查的操作与检测均十分简单,但由于检测前、中、后三期医护工作人员会出现不可预见性操作失误,以至血液检测结果不正确、不全面,这部分血检标本我们称之为不合格标本。本文以院内常规性血液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可造成血检样本不合格的诸多因数为研究点,现将研究结果整理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集的检验科资料共8214份,随机选取4900份进行研究。其中男性2915人,女性1985人;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47.9±1.1)岁。研究对象的选取均符合一般随机性标准,血液标本的检验以及分析均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研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成因,院内采血一般流程,血液采集以及检测规范,血液采集管理规范等。 1.2 方法全部样本均在院内标准采血模式下进行,进行严格的血样采集和检测结果归档,全程均由有一年以上采血以及血检检测经验的医护人员进行操作,确保采血以及验血过程的严格性。血检的质量检查分为三个阶段:采血、验血以及结果。血液样本采集时,用条形码记录患者检验内容、患者信息、采血部位等,并做详细地核对后贴于相对应试管上,使用一次性的注射器或是采血管,将采血样本根据检验科标准化规范的要求及时送至给检验科。验血,采用院内标准sop文件要求验血工作流程,由专职人员进行血液检验,确保整个检验过程的标准性、正确性。结果,对每一份血检结果进行仔细核对,严格对照院内统一标准。遇到不合格的血液检测标本要进行错误建档,详细记录不合格标本的出现日期、患者姓名、科室、年龄、性别、住院号、样本不合格之处、处理方式、报告人、接报告人、时间。不合格标本留存至处理结束。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标准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作为判定研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的标准。

临床标本采集指南资料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已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有关问题,列为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文件,以达到对临床检验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225-220.WS/T229-202.WS/T223-2002.WS/T222-2002.WS/T230-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489-2004等,分别对临床化学检验标本、便携式血糖仪血标本、凝血因子测定标本、尿液标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免疫检测标本、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标本、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标本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标本均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实践证明,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国内外均有报道,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分析前),而且实验前(分析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注意做好实验前质量管理。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1)病人准备(2)标本采集(3)标本运送(4)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吗啡、可待因可使淀粉酶(AMS)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等。所以,在病人要做某些化验检查之前,必须嘱咐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 1.1防止干扰物污染(特别是定量分析标本) 1.2采血方法要正确。 1.3信息无误: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贴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1.4叮嘱病人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和成瘾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1.5采血时间在上午7~9时进行,采血前病人应禁食12小时。

痰培养标本采集 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

鹤壁京立医院痰培养 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SOP) (试行) 一、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痰标本。 二、内容 (一)采集目的 一般可用于普通细菌、分枝杆菌、真菌和军团菌的涂片或培养检测,经气管穿刺吸引物可用于厌氧菌的检测。 (二)一般原则 1 采集标本的最佳时机应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 2 宜采集清晨第二口痰液。 3 对于普通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不建议24h内多次采样送检,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改变。

4 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三)采集方法 1 自然咳痰法与雾化导痰法 1.1 用物准备:无菌容器、生理盐水、化验单。 1.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1.3 无痰或痰量极少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5ml雾化吸入约5min后留取痰液。 1.4 如有可能,应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清晨第二口痰。嘱咐患者留取前摘取牙托,清洁口腔,如刷牙后反复用生理盐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自气管深部咳出痰液,置无菌容器内。应尽可能防止唾液及鼻咽部分泌物混入样品,不应用纸巾包裹痰液。 2 经人工气道吸引法 2.1 用物准备:负压吸引器、生理盐水、一次性吸痰管、无菌手套、无菌容器、化验单。 2.2 核对患者床号、姓名等。 2.3 将患者头部转向操作者一侧。 2.4 进行手卫生后将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拆开,连接吸引

器,调节吸引器至适宜负压(成人:40.0~53.3kPa;小儿:<40.0kPa)。 2.5 将一次性吸痰管外包装去除,戴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6 折叠一次性吸痰管末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或人工气道至适宜深度,放开吸痰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见吸痰管内有痰液吸出,即折叠一次性吸痰管退出,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分离(使用人工呼吸机者,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前后需吸入高浓度氧气1~2min)。 2.7 将痰液注入无菌容器内,如痰液黏稠可用一次性针筒向吸痰管末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将痰液冲入无菌容器内。 (四)运送与保存 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临床常用检验标本的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血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采血时机:提前向病人讲解抽血化验检查的目的,方法和采集标本的时机,根据检验的不同要求,采血的时间也不同: 1)空腹抽血适宜作血糖,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检验。禁食时间约12小时,时间过长易引起低血糖虚脱。 2)餐后2小时,上午8-9时抽血,可做血液内激素测定及餐后血糖测定。 3)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后,16-24小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 )达峰值;30-60小时乳酸脱氢酶(LDH)达峰值, 维持3-6d 。 4)血清淀粉酶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12~24小时达到高峰,一般持续3~5天后下降,超过500U (Somogy 法)即有确诊价值。 5)留取血细菌培养标本时,应在病人体温达38.5度以上时抽取血标本,阳性率较高。 (2)采血部位 1)动脉采血:常用采血部位股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等。由于动脉压力高,危险性较大,故采血后按压穿刺点5-10分钟。 2)静脉采血:是最常用的采血方法,可选择的表浅静脉多,要求护士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可选择较大的静脉穿刺,争取一次操作成功。 3)毛细血管采血:只需很小量标本,多在手指,足趾或足跟等部位采血,如全血细胞计数,快速血糖,血脂等检验,或婴幼儿。 (3)采血器材:a, 注射器, B ,真空采血器: (4)标本的类型:血标本有三类:即全血,血浆,血清。 1)全血:用抗凝剂。 2)血清:不用抗凝剂。常用于多种生化分析,如蛋白质,脂类,无机盐,酶,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3)血浆:有多种抗凝剂。用于红细胞积数,红细胞比容,血沉,血型鉴定,血红蛋白电泳,交叉配血等。 (5)操作重点 1)止血带的应用,一般止血带捆扎不要超过1分钟,时间过长,将影响结果。 2)当病人进行输液治疗时。切忌在有静脉穿刺针的肢体上采集血标本,以免影响检验的真实结果。 3)注射器采血后。应先取下针头后再沿试管壁将血液缓慢地注入试管中。 4)操作完毕按要求处理注射器等污染物品。 5)有抗凝剂的血标本要充分摇匀,防止凝血。 2.尿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方法: (1)导尿法:用导尿管导尿,取10—15毫升尿业盛于无菌容器中送 检。 中段尿采集法:是临床上采用最多的方法。女性病人以肥皂水或1:1000新洁尔灭或其它消毒液等冲洗外阴部及尿道口;男性病人应翻转包皮冲洗,用1:1000新洁尔灭消毒尿道口,再用灭菌纱布擦干,让病人排尿,弃去前段尿,收集中段尿10-20毫升于无菌容器内,立即加盖送检。 尿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尿常规,妊娠实验等最好留取清晨第一次尿液为宜,因为较浓缩,条件恒定,便于对比,故应向病人详细说明。急诊病人应随时留取标本。

痰标本采集(文书特制)

痰标本采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年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及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分层、气味、粘稠度和有无肉眼可见的 异常物质等。 (二)操作要点。 1.自行咳痰采集法:晨痰为佳,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 道深部痰液,标本量不少于1ml,痰量少或无痰患者可采用10%盐水加 温至45℃左右雾化吸入后,将痰液咳出。 2.难于自然咳痰、不合作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的痰液采集法:患者取适 当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 2~5ml于集痰器内。 3.气管镜采集法:协助医生在气管镜引导下,直接采集标本。 4.24h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集痰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 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 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正确留取标本对检验结果的重要性。 2.告知患者痰标本留取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避免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痰中。 (四)注意事项。 1.除24h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痰培养的标本应立即送检。 3.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液 (五)评分标准 项目操作步骤操作要点分值 评分等级 ⅠⅡⅢ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符合要求 5 5 3 1 评估1、查看医嘱及化验单:患者床号、姓名、痰标本 种类、留痰注意事项 完整、正确 5 5 3 1 2、了解患者身体状况:病情、诊断、治疗等评估准确 5 5 3 1

3、向患者解释痰标本采集的目的、方法、采集时间及配合要点,取得合作解释到位、交 流自然 5 5 3 1 4、评估患者咳嗽、咳痰情况,口腔黏膜有无异常 和咽部情况:如痰的颜色、量、性质、能否自行咳 出,并观察患者有无口腔黏膜溃疡、糜烂,询问患 者进食时有无咽部疼痛等不适感 评估准确 5 5 3 1 操作前1、个人准备:应用六步洗手法清洗双手,戴口罩正确 5 5 3 1 2、物品准备:①依痰标本种类和患者情况选择盛 痰容器、漱口液;②对不能自行排痰者应备吸痰装 置及物品1套;③化验单、笔 按需备齐 5 5 3 1 操作中1、携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协助患 者取合适体位 核对完整、正 确,卧位舒适 5 5 3 1 2、指导能自行排痰患者留取痰标本: (1)常规痰标本:患者晨起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 在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第一口痰,盛 于痰盒内,加盖 (2)痰培养:患者晨起先用漱口液漱口后,再用 清水漱口,最后数次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 第一口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内,加盖 (3)24h痰标本:患者从晨起漱口后(7am)留 取第一口痰起至次晨(7am)漱口后第一口痰止, 将24h的全部痰液吐入广口集痰器(加一定量的清 水,记录总量时应减去清水量)内,加盖 指导正确,采 集标本合乎要 求、无污染 30 30 25 20 3、在化验单上记录采集日期、时间并签名;及时 送检 记录完整、正 确,送检及时 5 5 3 1 4、留痰后再次漱口或做口腔护理 操作正确、 熟练 5 5 3 1 5、整理用物;协助患者区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感谢患者的配合 卧位舒适,尊 重患者 5 5 3 1 操作后1、对物品进行分类处理:对采用吸痰操作所用物 品,按吸痰技术操作后物品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类处 理 用物处理方法 正确 5 5 3 1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目的研究临床检验中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方法对842例血液标本相关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不合格率、不合格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应对策。结果842份血液标本中不合格48例,原因包括采集血量太少、溶血、凝血、使用容器不恰当等。结论血液标本不合格主要为医护人员技能不过关或疏忽,这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医院可通过建立健全相关制度、组织培训等方式,保证血液标本采集、送检达标,保证血液标本质量,提高检测准确度。 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对策 血液检验是疾病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能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相对可靠的依据。作为被检验的对象,血液标本的质量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着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间接关系着对患者的诊断结果以及治疗措施的选择[1]。因此血液标本的采集与运送过程需要被重点关注,以保证送检血样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为医生进行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本研究将分析血液标本送检不合格的几率及其发生原因,并针对此制定必要策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年2月各科室收集的门诊和住院患者、体检者血液标本842例为研究对象,血液标本均由本院护士用真空采血器采集,由专门护工送检。 1. 2 方法采血时使用一次性真空采血针、采血管,采血后由专职人员收取,对其进行相关项目检验,判断血液标本量是否达标,是否出现凝血、溶血等现象,抗凝剂使用是否恰当,评定血液标本质量是否达标,不合格的记录原因并退回,重新采集血液标本进行检验。对842例血液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汇总,找出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并分析其不合格原因。 2 结果 842例血液标本中,48例不合格,占总数的5.70%。其中溶血22例,凝血17例,采血量不足6例,容器选用不当3例。溶血为血液标本不合格的最主要原因,占不合格总数的45.83%,其与出现几率最低的原因容器选用不当相比,多19例,所占比例多39.58%。 3 讨论 人体血液中含有多种物质,均有其正常指标,人体健康时,各项数据在正常指标以内,人体出现病情,则会引起血液各种成分数量和质量上的改变[2]。检验血液标本是临床常用检验方法,能有效反映患者身体状况,是医生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 宜宾工人医院(中德西南人民医院) 检验科 质量方针 准确及时,方便快捷; 科学管理,优质服务; 满足临床,持续改进。 质量目标 1、服务范围:本科向服务对象提供临床基础检验,临床生化检验,临床免疫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等本专业相关的检验报告,并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病人和临床需求。 2、服务标准:本科严格按照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ISO 15189》标准,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追求服务对象尽量满意。 3、质量要求:以ISO 15189标准为准则,不断完善质量体系,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及时准确地为病人和服务对象提供可靠的检验报告,确保室间质评和室内质控VIS值成绩优秀。 4、服务相关承诺:本科严格按照ISO 15189标准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并保证持续有效运行,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从事各项质量活动和技术活动,按期实现质量目标。 科室主任寄语: 此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检验科服务、质量和技术管理的宗旨,其特点可操作性、可评价性和可控制性。 1、准确及时:就是质量第一,精益求精。检验科将通过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和持续改进体系,准确及时地发出检验报告。 2、方便快捷:就是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生命。每一位病人和诊治病人的临床医生都希望开出检验申请单后能立即得到检测结果。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报告周期。特别是急诊检验和危急值报告。我们必须实现检验科是为临床服务的,而方便就是服务之内涵。 检验科服务咨询电话: 检验科: 血液检验标本采集指南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李文惠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和对策分析李文惠 发表时间:2017-09-22T15:57:14.8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7期作者:李文惠 [导读] 综合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各项原因,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标本的质量以及本站的检验科要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部加强联系。(鄂州市鄂城区计划生育服务站湖北鄂州 436000) 【摘要】目的:分析并明确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原因,针对不合格因素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方法:选取本站检验科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的全部92例血液检查不合格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液标本均采集于本站的其他科室。整理并分析92例病人的资料,并将误差信息向对应科室反馈,邀请各科室医务人员参与本次研究,共同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结果:通过分析92例检验不达标的血液标本,得到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有标本发生溶血、血液标本量太少、标本发生凝固、标本超时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以及其他目前尚未明确的原因等。结论:综合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各项原因,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标本的质量以及本站的检验科要与临床各科室的护理部加强联系,及时沟通和反馈可能导致样本不达标的因素,确保血液样本检验的质量。【关键词】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149-02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各类疾病时需要多项检验数据作为辅助参考。在诸多检验项目中,血液检验是临床疾病诊断的一个重要参考,其结果都临床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1]。因此,只有保证血液检验结果准确无误,血液检测的结果才能为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血液检验涉及的环节多,综合性强。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站检验科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期间的全部92例血液检测不合格的标本作为研究对象。92例检验不合格的标本病人中,男性49例,女性43例,年龄在18岁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40.7±2.1岁。 1.2 研究方法 首先,对所有不合格标本所对应的病人资料进行分析。将误差信息及时向其它科室反馈,在其它科室医务人员协助下分析标本检测不达标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血液标本送达检验科之后,经相关专业人员集中采集和保存。判定标本是否合格。 2.结果 通过分析92例检测不达标的血液标本,得出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有标本产生溶血、血液标本量太少、标本产生凝固、标本超时送检、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以及其他目前尚未明确的原因等。在全部92例检测不达标的血液样本中,存在43例是由于标本产生溶血导致检测不达标,占总标本量的46.74%。另外,存在21例是由于标本延迟送检导致检测不达标,占总标本量的22.82%;存在10例患者是由于标本发生凝固导致检测不达标,占总标本量的10.87%;存在6例是由于抗凝剂使用不当引起检测不达标,占总标本量的6.52%;存在5例是由于药物影响引起检测不达标,占总标本量的5.43%;存在5例是由于样本量少导致检测不达标,占总标本量的5.43%;还有2例是由于其他不明原因导致检测不达标,占总样本量的2.17%。 3.讨论 血液标本检验的不合格会导致检验结果数据出错或者无法进行正常检验,从而无法为临床诊治提供精准而有效的依据,也就达不到血液检验的目的。因此,针对可能存在的检测标本不达标的因素进行全面又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是避免临床血液标本检测不达标,提高标本检验精确度和准确度的根本且有效的途径。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从本站检验科选取的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的全部92例血液检查不合格的标本,我们得出引起血液标本检测不合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标本发生溶血、标本延迟送检、标本发生凝固、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液标本量少以及其他目前尚未明确的因素等等。在这其中,标本产生溶血这一因素所占比例最大,所有92例标本中,65例是由于标本发生溶血从而导致标本检验不合格,所占的比例为46.74%。紧随其后的是标本延迟送检,而标本发生凝固、抗凝剂使用不当、药物影响、血液标本量少以及其他尚未明确的因素等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也引起了血液检验结果的不合格,不可忽视。因此,要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应该严格控制临床检验中标本自身的质量,而标本的质量控制又为检验环节中重中之重。若标本质量不达标,即使采用最前沿的检测手段与设备,得到的结果可信度也较低[4]。 针对导致临床血液样本检测不合格的各项因素,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对策:(1)严格控制血液标本的采集流程:在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中,只有严格遵循采集流程,才能确保标本的合格[5]。(2)及时将血液标本送检:在血液标本采集后,护士应该尽可能讲时间控制在4小时内将标本送往检验室,避免中间间隔时间太久,从而延迟送检使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3)正确存放血液标本:若血液标本无法在4小时内送检,护士应及时分离出血液标本的血清,并保存于干冰箱内。(4)建立良好的医护与患者间的沟通:护士人员应该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并准确地向患者讲解血液标本采集前应注意的各项事宜,使患者充分做好血液标本采集前的各项准备工作。(5)定期培训:护士人员采血的技术和服务态度对标本的检测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应提高护理人员的采血技术和服务意识,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理念。通过定期给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来强化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业务能力。 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不合格的诱因很多,针对各类因素提出了多项优化政策,以确保成功采集以及准确检验患者的血液标本,得到准确地检测结果,从而为临床的诊治各类疾病提供精准的辅助依据。 【参考文献】 [1]葛凤华,et al.,不合格血液标本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临床医药实践,2013,22(8):611. [2]方志启,et al.,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baX在前列腺组织中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3,31(5):560. [3]周兰英,et al.,吲哚美辛对COPD大鼠TNF-α与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6):1044.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集规范

第一部分各类检验标本容器类型及要求

第二部分患者准备 2.1 病人在采血前24h 内应避免运动和饮酒,避免情绪激动,注意合理饮食除了急诊或其它特殊原因外,一般主张正常饮食3 天后采血,应避免暴饮暴食及刻意控制饮食。静脉血 标本采集最好在起床后1h 内进行。应在空腹10~14 小时后第二天清晨采血。餐后或延长空腹时间(饥饿)均可引起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门诊病人提倡静坐15 分钟后再采血。另外饮食的量及质对检验结果也有影响,如高蛋白饮食可使血清尿素氮、血氨、尿酸升高;高脂肪饮食引起乳糜微粒血症,导致血清脂血(混浊);饮水过多或过少可使血清稀释或浓缩;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使儿茶酚胺释放等。 2.2 采血时间:有些血液成份日间生理变化较大,因此应相对固定采血时间,一般以清晨空腹抽血为宜〈急症项目除外〉。 2.3 患者体位: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TP、酶、Ca、胆红素、Tch 及TG 等浓度增高;Hb、HCT、RBC 等亦可增加。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标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相对一致性。

2.4 药物影响:很多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使某些化验项目的结果增高或降低,如咖啡因可使血糖和胆固醇增高;冠心平可使 甘油三酯和乳酸脱氢酶降低;维生素C 可使乳酸脱氢酶降低;口服避孕药可使转氨酶升高等。故病人在化验前应尽可能停服对检验有干扰的药物。 2.5 输液的影响:不能在静脉输液同侧臂或输液三通处进行采 血。输液时应在输液的另一侧手臂取血。 2.6 生活方式的影响:烟、酒、咖啡及高脂、高糖饮食,可使血液中某些成份高于正常,需与一般病理情况相区别,取血前几日应注意避免。 2.7 生理差别的影响: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及妇女的妊娠期、月经期,血液成份有一定的生理差异,应注意与病理情况区别。 第三部分标本采集及注意事项 1. 静脉血液采集 1.1 采血注意事项: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无论医生、护士、检验人员除穿戴工作服外,还应戴帽子、口罩和一次性医用乳胶手套,同时严格做好采血者手和患者采血部位的消毒,防止患者采血部位感染。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杜绝交叉感染。真空采血过程如有血液外溢和污染,立即用0.2%消毒灵或其它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对所有的采血材料严格执行使用前再次检查,保证安全。采血人员对所采集的标本做好

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a292390.html, 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及对策 作者:张秋萍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8年第07期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了解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出现的状况,对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方法:本次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收集的各类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各1000份)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标本均在检验人员采集之后,经过检验人员对检验的标本进行送检,标本均进行查对验收,经过对标本进行处理、检测过程、复查等途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判定,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结果:在本次研究之中共选取1000份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共3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1000份尿液标本中共28份不合格,1000份粪便标本中共29份不合格,不合格标本主要是因为药物干扰、不规范的标本采集、送检时间过长、湿度和温度等因素造成的影响。结论:经过对标本不合格展开分析和判定可及时了解检验标本出现不合格标本的主要原因,可有效的规范标本采集过程,提升标本检验的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标本;医学临床;不合格;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 ;【文献标识码】A; ; ;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07-0197-01 临床检验是我国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依据,检验结果会影响患者疾病诊断,因此只有在保障标本合格的基础之上,才可保障患者治疗的准确性[1-2]。本文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收集的各类标本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分析了解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出现的状况,对不合格标本发生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研究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资料 本次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收集的各类标本(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各1000份)纳入本次研究范围之内。 1.2方法 检验人员进行标本的采集,标本采集完成之后经检验人员对检验的标本进行送检,标本均进行查对验收,经过对标本进行处理、检测过程、复查等途径对不合格标本进行判定,并提出针对性的处理对策。 1.3统计学研究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发布日期:2007-09-10 发布人:alexendran 最后更新时间:2009-05-15 浏览次数:2711 各种临床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 标本送检须知 检验标本包括血液标本和其他各种体液标本。检验标本的采集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堤。因此,要求各临床科室医护人员、 送检单位及相关人员认真阅读本文件并严格按以下方法操作。 1 尿液标本的留取 尿常规检查标本 1.1使用清洁干燥容器,住院病人以清晨第一次尿为主,门、急诊患者可随时留取新鲜尿液 约20ml送检。 1.2尿标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 1.3标本留取后及时送检,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细菌在尿中生长繁殖,菌体蛋白与病理性 蛋白尿相互干扰;以免尿素酵解、葡萄糖降解、尿pH升高;以免有形成份破坏(细胞管型 分解、红细胞溶解),化学成分变性、分解,尿中盐类析出结晶)。 尿培养标本 1.4需留取清洁中断尿,注意无菌操作,避免污染。 1.5病人先清洗外阴部,自行排尿,排尿过程中尿液不要中断,前段尿不要,用无菌管接中断尿,塞好瓶塞后立即送检。 1.6患者应停用抗生素三天后作尿培养检查。 1.7尿中应加防腐剂。 24小时尿标本 1.8准备清洁干燥带盖的广口容器,容量为3000—5000mL。 1.9病人于晨7时将尿全部排尽弃去,然后开始留尿,将24小时内历次所排尿液均留于容器中,包括次日晨7时所排最后一次 尿。 2.0测量尿液总量(ml数)并记录在化验单上,将全部尿液充分混均后,取出20—50m1,置于清洁干燥有盖容器总立即总检。

2.1若天气炎热,可根据检验要求放入适量的防腐剂。 甲苯:适用量20ml/1000ml尿,用于尿液生化检验(G、Pr、Ca、P、Cr等) 40%甲醛:适用量1~2ml/24h尿,用于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检查。 应在第一次尿液倒入后再加防腐剂。 2.2 24h尿中不能混入异物。 12h尿标本 留取12h尿标本,可以从晚上7时开始至次晨7时止(具体方法同24h尿标本采集)。 2 粪便标本的留取 粪便常规检查标本 2.1粪便检验应取新鲜标本,容器要清洁,及时送检,于1h内检查完毕。 2.2采集标本时应用干净竹签选取含有粘液、脓血等病变成分的粪便,外观无异常的粪便须 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其量至少为指头大小。 2.3粪便标本中不可混有尿液、消毒剂、污水、植物、泥土等。 2.4无粪便而又必须检查时可经肛门指诊获取粪便,灌肠后的粪便常因过稀及混有油滴等而 不适于作检查标本。 2.5应根据检查项目的要求进行准备和留取标本。 粪便寄生虫检查标本 2.6查痢疾阿米巴滋养体时应于排便后立即检查。寒冷季节标本传送及检查时均需保温,从脓血和稀软部分取材。 2.7检查日本血吸虫卵时应取粘液、脓血部分,孵化毛蚴时应至少留取30g粪便,且需较快处理。 2.8检查蛲虫卵须用透明薄膜拭子于晚12时或清晨排便前自肛门周围皱裂处拭取并立即镜检。 粪便培养标本 2.9粪便培养标本应无菌操作收集。 2.10患者在清洁便盆内排便,用无菌棉签取大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少许,或在肛门插入约6-7cm,轻轻旋动取出大便少许,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