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触摸屏的性能比较及发展趋势分析

各类触摸屏的性能比较及发展趋势分析
各类触摸屏的性能比较及发展趋势分析

 万方数据

各类触摸屏的性能比较及发展趋势分析

作者:黄鹤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刊名:

总裁

英文刊名:PRESIDENT

年,卷(期):2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7a346705.html,/Periodical_zongc200904111.aspx

2013年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欧菲光 2013年12月

目录 一、大陆地区最大的触摸屏厂商 (3) 1、以触摸屏产品为主向平台型厂商转型 (3) 2、技术变革成为触摸屏行业发展主题 (5) 二、传统业务:推出新技术+产业链垂直一体化 (8) 1、触摸屏技术以F-Type+Metal Mesh为主 (8) (1)F-Type成为低价智能终端产品首选触控技术 (8) (2)Metal Mesh有望加速在中大尺寸领域渗透 (13) 2、坚持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策略 (16) (1)向上游延伸提升关键原料自给率 (16) (2)向下发展至液晶模组业务 (18) 三、新业务:完善光机电产品一体化布局 (21) 1、依托现有客户发展CCM 业务 (21) 2、着手布局传感器业务 (24) 四、盈利预测 (25) 五、风险因素 (25)

一、大陆地区最大的触摸屏厂商 1、以触摸屏产品为主向平台型厂商转型 公司是中国大陆地区最大的触摸屏厂商,触摸屏产品主要以 F-type 方案为主,主攻市场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市场,三星、华为、联想、小米等优质的智能终端厂商均为公司核心客户,同时公司也是上述厂商以及大陆其他智能手机厂商F-type 方案触摸屏的第一或主要供应商。 公司触摸屏产品原先以电阻屏为主,但iPhone4 和iPad 的上市引领了投射式电容屏的浪潮,为此公司电容屏产品也逐步向投射式电容屏转型,无论是GG 还是GF公司均可供应。2011 年以来,随着大陆低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兴起,F-type 触屏市场被打开,公司切入了华为、联想、酷派、中兴等大陆智能手机厂商电容屏采购链,致使公司电容屏业务营业收入得以迅猛增长。 在公司电容屏产品转型试量产初期,试制费、耗用的材料费以及人工费等有较大增长,加之新项目建设开办费用、设备折旧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摊销导致电容屏固定成本较大,2011 年上半年公司电容屏产品毛利率出现暂时性的下滑。但随着公司电容屏产销量的提升,以及电容屏部分原料自制率的提升,公司电容屏业务的毛利率迅速回升,同时也带动公司2012 年净利润较2011 年大幅提升。 在公司传统的小尺寸触摸屏业务上,公司也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手机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经贸112班 刘强、邵安琪、尹晓晗 手机,移动电话,较广范围内可以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中国的手机行业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发展的现状呈现出“外资品牌占主导,民族品牌略微弱势”的特点。 一、我国手机行业发展概况 1983年,10月13日,世界上第一台手机在美国诞生。1987年,第一台手机进入中国。1999年,第一台全中文手机诞生。 手机最早来自美国的IT老大-摩托罗拉 1.1市场定义 手机是普遍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现在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第二代手机,数字制式的。 在现在市场中,多分为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智能手机的主频较高,运行速度快,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1.2市场概述 近二十年来,手机行业技术发展迅速,市场急剧扩张。随着手机市场需求的平稳增长,全球手机行业年出货量也是递增的,并且这种快速增长趋势有望保持到2012年。

由图得,09-11年,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呈增长趋势,增长率较高,预测,12-14年,增长率有所下降,但出货量仍然很庞大,仍然呈现增长趋势。 1.3我国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目前我国手机产业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依托下,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不仅独资、合资企业继续保持较好的市场业绩,国产品牌手机也取得了群体性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外资企业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国内品牌手机原有竞争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增长乏力。渠道、价格和熟悉本土市场情况等原有竞争优势日渐弱化后,资本、技术等方面的缺陷就成为制约我国国内品牌手机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产业扩张太快、新款手机上市速度较慢、产品质量问题较多、企业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等。 1.4我国手机行业销售状况

电容式触摸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容式触摸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实业发展公司

摘要 消防、卫生及安全设施的设置必须贯彻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劳动安全的法规和要求,符合相关行业的相关标准。项目承办单位所选择的产品方案和技术方案应是优化的方案,以最大程度减少建设投资,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抗风险能力。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审查管理部门,要科学论证项目的技术可靠性、项目的经济性,实事求是地做出科学合理的研究结论。 该电容式触摸屏项目计划总投资16320.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03.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61%;流动资金3817.2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39%。 达产年营业收入3535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8215.53万元,税金及附加320.03万元,利润总额7139.47万元,利税总额8444.25万元,税后净利润5354.6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89.6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3.74%,投资利税率51.74%,投资回报率32.81%,全部投资回收期4.55年,提供就业职位572个。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背景、必要性、项目调研分析、产品规划、项目建设地方案、土建工程说明、工艺可行性分析、环境保护可行性、项目职业保护、项目风险情况、项目节能评价、项目实施方案、项目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分析、总结评价等。

电容式触摸屏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第三章项目背景、必要性 第四章项目建设地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说明 第六章工艺可行性分析 第七章环境保护可行性 第八章项目风险情况 第九章项目节能评价 第十章实施进度及招标方案 第十一章人力资源 第十二章项目投资估算 第十三章项目经济评价分析 第十四章总结评价

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2011

2011年触摸屏行业分 析报告

目录 一、行业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 (5) 1、行业管理体制 (5) 2、行业政策 (5) 二、触摸屏的市场细分和技术分类 (6) 1、市场细分情况 (6) 2、触摸屏的技术分类 (8) (1)电阻屏 (9) (2)电容屏 (9) (3)声波屏 (10) (4)红外屏 (10) (5)光学屏 (12) (6)弯曲波屏 (12) 三、中大尺寸触摸屏的市场应用状况 (14) 1、POS机 (15) 2、ATM机 (16) 3、公共自助服务设备(KIOSK、POI) (17) 4、大型游戏机 (18) 5、交互式电子白板及互动展示平台 (19) 6、触控电脑设备 (20) 7、其他应用 (21) 四、中大尺寸触摸屏的市场规模和前景 (22) 五、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和行业技术水平 (23) 1、行业产业链 (23) 2、经营模式 (24) 3、行业技术水平 (25) 4、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26)

六、行业竞争状况 (27) 1、触摸屏行业的竞争特点 (27) 2、行业价格和利润水平变动趋势 (28) 3、行业进入障碍 (29) (1)技术与知识产权壁垒 (29) (2)渠道壁垒 (29) (3)品牌壁垒 (30) 4、行业内的主要企业 (30)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31) 1、有利因素 (31) (1)多点触摸技术带动人机交互的变革 (31) (2)市场因素 (33) (3)产业政策因素 (34) 2、不利因素 (34) 八、与上下游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行业周期性 (34) 1、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 (34) 2、与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及行业周期性 (35) 九、行业的季节性和区域性特征 (36) 1、行业季节性特征 (36) 2、行业区域分布特征 (36) 十、业务资质及强制性认证 (36) 十一、主要企业情况 (37) 1、美国EloTouch(易触控) (37) 2、美国3M公司 (38) 3、新西兰Nextwindow公司 (38) 4、美国Touch International公司 (39) 5、美国Lumio公司 (39)

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

从四个方面分析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摘要: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中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2012 年第四季度(4Q12)中国手机出货量为9600万部,与2011 年同期相比,出货量提升了1.6%;2012 年第四季度(4Q12)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7000万部,同比增长了112.1%,超过所预期的103.0%。尽管临近年末渠道需要消化前期库存的产品,但是由于市场对智能手机的旺盛需求,加上运营商补贴、节日促销和厂商新品上市等因素的推动,第四季度中国手机市场持续繁荣,该季度智能手机的市场占比取得新高,达到73.2%。 关键字:智能手机,IDC, IDC中国计算机系统研究部助理总监王吉平说:“考虑到2012 年一些手机厂商陆续停止或者减少生产功能手机,而全力发展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就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此外,为了准备春节期间的销售而提前备货,以及大屏双核运营商定制产品和iPhone5的上市,也促成了第四季度延续上个季度的高出货量。” IDC,负责中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的高级分析师闫占孟认为:“正如预期一样,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热闹非凡,全年超过800款新品上市,这使2012 全年总出货量达3.62亿部,其中智能手机为2.13亿部,同比2011年,提升了135.0%。三星的高端大屏手机和苹果的iPhone一如既往的得到高端用户的喜爱。而运营商联合国产厂商推出的低端智能手机,通过捆绑合约的形式突出性价比,受到入门级消费者的青睐。此外,国产厂商也尝试着推出高端产品,奋力在未来的高端市场加强其影响力。” 闫占孟说:“未来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据IDC《中国手机市场季度跟踪报告》的最新预测,到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4.6亿部,占整体手机市场的比例将从2013年的78.4%上升到90.1%。中国进入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终端市场商机无限,全球各大知名厂商间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纷纷以强势的姿态抢攻市场。近来,国内智能手机的发展势头也颇为强劲,市场份额得到了较大提升。据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呈现猛烈增长趋势,由2010年12.0%的用户市场占比,增长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19.5%,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占比或将达到24.0%。 国内智能手机规模的扩大,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各大手机厂商以及运营商对中低端智能机型的推广和普及,中国正在引领着智能手机平价时代的到来。目前,苹果新品余震未平,三星、谷歌、HTC、诺基亚微博等非苹果阵营更是紧咬不放、频频出击,全球智能终端市场充满变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厂商或可继续走平价亲民路线,特别是中小企业应积极把握住机会,深掘尚存巨大潜力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迅速 论时下最热门的终端,莫过于智能手机了。苹果iPhone手机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各大厂商看到了智能终端市场蕴藏着的无限商机,纷纷强势出击,不断发布各种类别不同、性能多样的智能手机新品,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早已是硝烟弥漫,产品规模也是持续扩张着。据台湾资策会预估,今年全球智能型手机市场可望达4. 52亿台规模,将较去年增长55.8%。 国内市场上,随着手机使用环境的不断成熟以及经济各方面的逐步发展,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已经变得十分普及。据工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累计生产手机6.99亿台,同比增长了19.3%。 在全球智能手机强劲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智能手机占据手机市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功能机正在被智能手机逐步替代。根据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用户数将超过9亿,达到9.3亿,年增长率为8.1%。数据还显示,中国市场手机用户存量数据中,功能手机用户由2010年第四季度市场占比88.0%下滑到2011年第三季的80.5%;相反智能手机则呈现猛烈增长趋势,由2010年12. 0%的用户市场占比,增长到2011年第三季度的19.5%,预计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市场占比将达24.0%。 国内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带动了手机浏览器、手机支付、手机网游市场等的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日前发布的《中国手机浏览器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手机浏览器用户规模达到2.15亿,占手机网民比例的67.6%。除此之外,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国内手机支付进入应用普及化阶段;手机网游市场也显现出巨大前景,引得网游大佬们纷纷进军。 中国引领智能手机平价潮流

触摸屏产业发展分析精编版

触摸屏产业发展分析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触摸屏产业发展分析 近几年消费性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快速成长,配合“人机接口”的设计概念,趋向人机互动模式,因而带动了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蓬勃发展,最明显的应用市场以信息家电IA,以及各种个人化以及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PDA、e-Book、Handheld PC等为最大宗。 一、前言: 近几年消费性电子信息产品之市场快速成长,配合“人机接口”的设计概念,趋向人机互动模式,因而带动了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蓬勃发展,最明显的应用市场以信息家电IA,以及各种个人化以及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PDA、e-Book、Handheld PC等为最大宗。如<图一>所示,即为全球触控面板技术的应用市场类别,主要为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商业应用、便携式专业运算以及消费性应用等,左图为1998年,右图为2004年。若根据触控面板大厂MicroTouch Systems 预测,2003年触控面板市场值将达20亿美元,约为1998年的4倍。另外,根据富士通预测,2004年全球市场更可达25亿美元。由右图2004年的市场应用分布得知,触控式面板的最大应用市场为消费性产品(占触控面板产值60%),相较于1998年仅占13%大幅提升,而此更为众多厂商所寄望的市场大饼。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外市场的应用比例亦将降低,预估2004年所占比例分别为商业应用20%、便携式专业运算12%、公共信息查询系统8%。 图一、全球Touch Panel市场产品应用类别 资料来源:富士通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竞争战略研究报告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及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1章:中国智能手机行业背景分析 1.1 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发展背景 1.1.1 智能手机行业定义 (1)智能手机行业定义 (2)智能手机行业的发展阶段 (3)智能手机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1.2 智能手机行业环境分析 1.2.1 智能手机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宏观经济对行业影响分析 (2)国际宏观经济环境 1)国际宏观经济现状 2)国际经济展望 (3)国内宏观经济环境 1)国内经济现状 2)国内经济展望 (4)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 1.2.2 智能手机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相关政策与标准 (2)相关行业规划 1)《关于做好工业通信业和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工作的意见》 2)《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1.2.3 智能手机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社会环境现状分析 (2)社会环境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 1.2.4 智能手机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技术环境现状分析 (2)技术环境对中国智能手机行业的影响 1.3 智能手机产业链分析 1.3.1 智能手机行业产业链简介 1.3.2 智能手机产业链——上游配件供应商分析 (1)芯片 (2)触摸屏 (3)连接器 1.3.3 智能手机产业链——操作系统平台商分析 1.3.4 智能手机产业链——服务提供商分析 (1)传统互联网服务渗透 (2)移动互联网特色服务 1.3.5 智能手机产业链——电信运营商分析 1.3.6 智能手机产业链——渠道商分析

第2章: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发展分析 2.1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发展现状 2.1.1 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市场分析 (1)智能手机用户规模分析 (2)智能手机出货量分析 (3)智能手机品牌分布情况分析 (4)智能手机渗透率分析 (5)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6)全球智能手机区域分布分析 (7)中国智能手机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2.2 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2.2.1 美国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1)市场概况 (2)市场规模 (3)品牌分析 (4)操作系统分析 2.2.2 欧洲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1)规模和渗透率分析 (2)操作系统占比分析 (3)使用成本分析 (4)用户分析 2.2.3 日本智能手机市场分析

我国触摸屏行业研究

我国触摸屏行业研究 1、行业简介 触摸屏又称为“触控屏”、“触控面板”,是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外部输入设备。用户 通过轻触屏幕,便可实现对电子产品的操作和控制,使得人机交互更为直接。较之传统 输入设备,触摸屏拥有简单、便捷、时尚和人性化等诸多特点,广泛应用于通讯设备、 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办公设备、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智能穿 戴等领域。 触摸屏技术主要可分为电容式、电阻式。目前,电容式触摸屏占据了市场绝大部分份额。 电容触摸屏结构是由保护和美化功能的玻璃盖板、感应功能的触控感应器以及控制处理 模块组成。触控感应层的导电涂层(一般是ITO镀层)蚀刻后形成X、Y轴驱动感应线,当手指或特定介质触摸屏幕时,ITO材料表面的横向和纵向ITO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容,控制模块通过检测每个交叉点的电容变化来判断触摸点的位置,从而得到精确坐标信息,数据转换计算后确认触点位置。电容式触摸屏的特点是准确性高,灵敏度高,手写效果 好,支持多点触控。 根据ITO镀层的载体和在电容屏结构的位置,市场上电容触摸屏主要分为GG、GF、OGS、In-cell和On-cell五种技术类型,其中,GG、GF、OGS中的感应器与显示模

组相对独立,统称外挂式(Out-cell)结构,In-Cell和On-Cell将感应器集成于显示模组内,统称内嵌式结构。 在传统GG结构中,触摸屏的触摸感应模块由一块盖板玻璃和一块玻璃基板构成,ITO 导电涂层分别镀在玻璃基板两侧。GG技术结构是第一代电容式触摸屏触控感应技术方案,主要由苹果(Apple)公司主导,应用在IPhone一代智能手机上,主要供应商为 台湾TPK公司和Wintek公司。由于GG技术采用玻璃基板作为ITO导电涂层载体,因此透光率较好,对LCD背光亮度要求较低,系统能耗较低,但GG结构因感应器载体为盖板玻璃使得电容屏厚度较大,而且在良率相同的情况下,生产成本也较高。 在GF 结构中,触摸屏的触摸感应模块由一块盖板玻璃和一片或几片IT 导电薄(Film)

手机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07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7a34670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07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48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ingFenX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移动电话,或称为无线电话,通常称为手机,原本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又有大哥大的俗称,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最早是由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于1957年发明的。迄今为止已发展至4G时代了。手机分为智能手机(Smart phone)和非智能手机(Feature phone),一般智能手机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机好,但是非智能手机比智能手机稳定。 据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总体看来,目前国内手机企业的发展形势表现为三分天下的竞争格局。第一梯队以三星、苹果、索尼为代表,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牢牢占据高端市场,并逐步延伸至中低端市场。第二梯队以国产品牌手机中兴、华为、多普达、联想、TCL、金立等为主要代表,凭借其质量上乘、品牌保证、价格低廉,再加上本土文化的渗透占据中低端市场。第三梯队以国产杂牌手机“山寨机”为主要代表,占据国内很大的低端市场。目前,国产手机已经摆脱了艰难的时期,虽然三星凭借其品牌、技术等优势,其市场份额占比排在第一位,但是以联想、华为、中兴、酷派为主要代表的国产手机占有的市场份额总和也已接近百分之八十,国产手机关注度占据整个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度的比例最大。从手机厂商的销量来看,三星、诺基亚、华为分列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量前三位,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了18.5%,市场份额被上升较快的几大国产品牌分食。 《2015-2020年中国手机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在多年手机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手机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手机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手机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国内安卓手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趋势分析

国内安卓手机发展优劣势及前景分析 摘要:2011年初数据显示,仅正式上市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以其极大优势,发展空间更胜一筹,超越称霸十年的塞班系统,使之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现在,Android 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也在平板电脑市场急速扩张。业界预计,到今年底时,中国将拥有5亿智能手机用户,这种高速增长势头在硅谷已是家喻户晓。 关键词:国内安卓手机优劣势发展前景趋势 众所周知,中国拥有潜力巨大的安卓手机市场。2012年11月数据显示,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76%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90%。在这里,我就国内安卓手机发展优劣势及发展前景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概括。 一、关键词界定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07年11月5日发布的基于Linux核心的开源手机软件平台,早期由原名为"Android"的公司开发,谷歌在2005年收购"Android.Inc"后,继续进行对Android系统开发运营,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Linux内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部分程序以Java编写。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 二、安卓手机的优劣势 Android系统,拥有低廉的引入成本,良好的用户体验开放性较强的特点,加上Android Market和众多第三方应用商店做后盾,在应用方面的资源也非常丰富;虽然Android目前存在安全性和版本混乱等问题,但由于其适应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切合了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各方的发展变化需求,所以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一)Android的优势 1、开放性手机平台 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Google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手机公司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

电容式触摸屏行业分析

目录 一、本文思路...................................................................... . (4) 二、电容式触摸屏应用日趋广泛 (4) 2.1、触摸屏应用日趋广泛 (4) 2.2、电容式触摸屏占据天时、地利、人和 (5) 三、苹果公司“杀手级”产品iPhone 和iPad 引爆全球电容式触摸屏产业 (7) 3.1、触摸屏智能手机:跟随iPhone 的成长脚步 (7) 3.2、平板电脑:iPad 惊艳登场 (8) 3.3、示范效应推动“平板电脑”时代来临 (10) 四、电容式触摸屏产业链和iphone、 iPad 供应链 (11) 4.1、电容式触摸屏产业链 (11) 4.2、iPhone 和iPad 供应链 (12) 4.3、TPK 为苹果公司iPhone 和iPad 电容式触摸屏最大供应商 (12) 五、2011 年全球电容式触摸屏供求状况分析 (13) 5.1、全球电容式触摸屏供给分析 (13) 5.2、2011 年中小尺寸电容式触摸屏仍将供不应求 (14) 5.3、2011 年大尺寸电容式触摸屏供求关系分析 (14)

六、几种电容式触摸屏生产技术比较 (15) 6.1、in cell 与on cell (16) 6.2、glass-based 和film- based (16) 6.3、双面结构和单面结构 (17) 七、重点分析台湾TPK、胜华公司、莱宝高科和长信科技 (18) 7.1、台湾地区电容式触摸屏产业整体情况分析 (18) 7.2、TPK:电容式触摸屏全球龙头 (19) 7.3、胜华科技:相比TPK 仍有一定差距 (20) 7.4、莱宝高科:苹果核心供应商,扩产进展屡超预期 (21) 7.5、长信科技:沿着莱宝高科的足迹,进军电容式触摸屏 (21) 图表目录 图表 1 :目前触摸屏主要应用领域 (4) 图表 2 :触摸屏应用领域日趋泛 (5) 图表 3 :电容式触摸屏工作原理示意图 (5) 图表 4 :电阻式触摸屏工作原理示意图.......................................... (5) 图表 5 :不同技术触摸屏性能比 较.............. . (6) 图表 6 :2009 年不同技术触摸屏市场份额情况 (6) 图表 7 :电容式将逐渐取代电阻式触摸屏 (7)

手机市场与发展趋势

手机市场与发展趋势 花样翻新的促销手段、五花八门的促销赠品、此起彼伏的促销力度、厂商消费者共赢局面,共同构成了当下我国手机业的促销现状。 促销一直是国内手机市场的一大看点。除了国内企业通过丰富的促销完成了原始积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最终又因过分依靠促销而身陷险境。同时,一些外资巨头的全面介入,通过促销手段的运用解决了他们与中国消费者之间的代沟,也推动其在中国市场上的立足与深根。 目前,我国手机市场上主要存在哪些促销手段和方式?在这些促销背后又折射出相关企业在发展中的哪些问题?我国手机市场今后的促销又将如何演变? 促销现状:剑走偏锋发展畸形 促销是企业实现临门一脚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手机企业在促销上也下足功能、动足脑筋。不仅将其它行业的许多促销手段吸纳进来,行业自身也在积极创新,通过全面整合、有所侧重,推动了市场的繁荣。 亮点1:价格促销正当道,竞争走向不归路 成也价格,败也价格。当年,波导、夏新、TCL等国内手机企业的全面突围,领跑国内市场,其核心因素之一就是“价格促销”的频繁、灵活使用。基本上每个企业都在通过价格促销来蚕食对手的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完成市场销售目标的初衷。一段时间内,价格促销已成为企业市场竞争的全部,许多企业为了能够推动价格战的持续深入,采取了战略性亏损式投入,希望通过不断增加的市场份额获得规模化效益,从而领跑同行。少数企业甚至采取了以牺牲品质和功能为代价的偷工减料行为,让价格促销效果大打折扣。许多消费者图便宜购买了质量不稳定、功能很简单的问题手机,在寻找售后服务的过程中遭遇陷阱。 随后,以摩托罗拉、三星、诺基亚等外资巨头的加入,国内市场的价格促销遭遇了拐点。国内企业难以为继、外资企业咄咄紧逼,整个行业格局也随之出现了颠覆性变化。国内企业群体性竞争力趋弱,外资企业抢占“天时地利人和”优势,最终科健、熊猫等一大批老牌国产手机企业因价格促销走上一条不归路。 纵观市场上的价格促销,其特点就是长年、持续性、群体性。任何企业要想在市场上有所作为和表现,首当其冲便是以价格战为突破口,不分周期、不论区域性进行投入。这种价格促销已经偏离了市场竞争的本质,出现了“盲目化、不计后果”的病症。 亮点2:买赠促销也疯狂,送的要比买的贵 顾名思义,买赠促销就是买一送一,让顾客在购买到商品的同时还能获得额外赠送,实现了选购行为的增值。这种促销方式多是拉动或刺激消费者心理的妙招,近年来在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触摸屏产业发展分析

触摸屏产业发展分析 近几年消费性电子信息产品的市场快速成长,配合“人机接口”的设计概念,趋向人机互动模式,因而带动了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蓬勃发展,最明显的应用市场以信息家电IA,以及各种个人化以及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PDA、e-Book、Handheld PC等为最大宗。 一、前言: 近几年消费性电子信息产品之市场快速成长,配合“人机接口”的设计概念,趋向人机互动模式,因而带动了触控面板(Touch Panel)的蓬勃发展,最明显的应用市场以信息家电IA,以及各种个人化以及小型化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如PDA、e-Book、Handheld PC等为最大宗。如<图一>所示,即为全球触控面板技术的应用市场类别,主要为公共信息查询系统、商业应用、便携式专业运算以及消费性应用等,左图为1998年,右图为2004年。若根据触控面板大厂MicroTouch Systems预测,2003年触控面板市场值将达20亿美元,约为1998年的4倍。另外,根据富士通预测,2004年全球市场更可达25亿美元。由右图2004年的市场应用分布得知,触控式面板的最大应用市场为消费性产品(占触控面板产值60%),相较于1998年仅占13%大幅提升,而此更为众多厂商所寄望的市场大饼。在消费性电子产品以外市场的应用比例亦将降低,预估2004年所占比例分别为商业应用20%、便携式专业运算12%、公共信息查询系统8%。 图一、全球Touch Panel市场产品应用类别 资料来源:富士通

二、触控面板技术与市场应用: 就现今全球在触控面板的技术,依结构大致可分为以日本厂商领军的电阻式(Film on Glass),以及以美国厂商为首的电容式、音波式、红外线式等,如<图二>所示。而其中以4线电阻式最为广泛应用,挟其薄型化、成本低之优势,在信息相关产品市场上随处可见。以下即针对此4种技术,作一简介以及比较。 图二、触控面板技术 (一)电阻式: 目前市场上曝光率较高的第2代触控面板技术(第1代为纯玻璃技术)主要以电阻式为主,其主要组成包括一片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 Glass,以及一片ITO Film导电薄膜,中间以间隔球Spacer 分开,加上Tail软式排线、控制IC组成,如<图三>所示。作用原理为当面板受到外力接触使薄膜与玻璃接触时导通而传递信号。由于借由压力使两片导电材料接触,触控介质不需导体,可以连续接触,感应速度很快,在需要书写的环境最适用,目前PDA市场均采用电阻式触控面板。 图三、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简图 资料来源:突破光电

2015年光电显示器设备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光电显示器设备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1月

目录 一、行业背景及发展状况 (4) 二、与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5) 1、上游行业 (5) 2、下游行业 (5) 3、上下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系 (5) 三、行业壁垒 (7) 1、技术壁垒 (7) 2、资金壁垒 (8) 3、市场壁垒 (8) 4、管理壁垒 (9) 5、人才壁垒 (9) 四、行业监管 (10) 1、主管部门与监管体制 (10)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11) 五、影响行业的重要因素 (13) 1、有利因素 (13) (1)国家政策扶持行业发展 (13) (2)巨大社会需求拉动行业创新发展 (13) (3)产业集群逐渐形成,带动光电显示产业链的逐步完善 (14) (4)行业集中度的增加,优势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14) 2、不利因素 (15) (1)国内上游材料核心技术的缺失 (15) (2)下游产品价格战给行业带来价格压力 (16)

(3)人力成本逐渐增高 (16) (4)低端产品的无序竞争 (17) 六、行业市场规模 (18) 1、平板显示行业 (19) 2、触摸屏制造行业 (21) 七、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23) 1、锦富新材 (23) 2、安洁科技 (23)

一、行业背景及发展状况 光电显示器设备是各种视频信号和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终端显示器件,为电子终端产品“人机互动”的界面,是人对各类信息设备进行信息输入和获取的最重要途径。光电显示技术的发展已经有100 多年的历史,产品种类繁多,应用比较广泛的显示技术达到十多种。目前市场份额最大、最具发展前景的是平板显示。 平板显示根据技术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液晶显示(LCD)、等离子显示(PDP)、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LED)和发光二极管显示(LED)等多种类型。其中LCD 是目前的主导技术,主要应用领域是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视等。 面向各大触摸屏制造厂商与平板显示设备制造厂商提供零配件,终端应用领域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视等。光电显示产业是国家战略重点产业,是近年来国家重点扶持产业之一,建立强大的拥有自主产权的光电显示产业有利于完善我国信息产业链条,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光电显示产业属于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在未来仍会享受国家的政策扶植。

我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_40

我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状况与发展趋势 最近一个时期,包括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在内的各新闻媒体纷纷报导手机市场的一些热门话题,与前几年的装电话难一样,手机市场的一些现象再度成为目前社会关注和谈论的热点话题。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些年通信市场、特别是手机市场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深刻影响。认真分析和研究手机市场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把握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给手机市场销售带动来的契机,是做好今后手机市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市场回顾 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邮电通信事业得到了高速发展。自从1987年广东开通第一个ETACS模拟蜂窝电话系统以来,移动通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回顾手机市场十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移动电话得到超前发展,移动电话用户急剧增长。1988年,全国仅有移动电话用户3千多人,截止到1997年底,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1300万,用户数量连续十年成倍增长,这样的发展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这在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就连当时有关部门的十年规模预测目标也仅为到本世纪末移动电话累积达20万(相当于1997年半个月的放号数)。 2.手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手机产品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摩托罗拉产品“一枝独放”到众商家参与竞争的“百花齐放”。摩托罗拉公司率先向国内提供ETACS移动电话生产技术,因此,1993年以前,手机市场基本是摩托罗位手机一统天下。随着手机市场的发展,特别是GSM、CDMA等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的引入,国外各主要厂商看好中国巨大的潜在市场,纷纷设法挤身其中。这些厂商都相继以独资或合资方式在中国成立公司(目前在国内设立移动电话生产线的国外公司已达8家),使其产品不断进入中国的市场前沿。据统计,截止到1997年底,经邮电部审批入网的手机已多达74种(其中GSM手机57种)。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越做越小,功能越来越多,其中不少产品已实现中文显示,用户使用更加方便,选择余地也越来越大。 3.手机由“模拟”向“数字”方向发展。随着通信向宽带化、智能化、数字化、综合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手机由“模拟”向“数字”发展已成为必然。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GSM技术的成熟和在欧洲商用化的成功,为GSM在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994年联通公司成立,开始形成竞争格局,大大促进了GSM 在我国的发展。邮电部门从1995年开始大力发展GSM数字移动电话网,对已建成的模拟网采取了适度完善的政策,即东部地区在优化网络的基础上少量补缺,中西部地区原则上不搞模、数并行扩建,集中主要精力抓好数字网建设,并计划近期内覆盖到全国300个地级市和1460个县。中国联通作为中国第二公众网,以GSM为市场切入点,经过3年多的努力,也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在76个城市启动,48个城市建设,30个城市联网,正式开通运营25个城市,用户已逾20

2018年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2018年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2018年手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

2017年又将画上一个句号。纵观2017年,手机行业两极分化日益明显,一方面,中国手机品牌厂商继续领跑全球市场,另一方面,国内市场的竞争仍然残酷而且激烈。 从品牌上来讲,尽管三星、苹果仍然是全球手机行业的核心力量,但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手机军团和其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小,尤其是近两年三星和苹果在产品上的创新乏力,给了中国手机厂商们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想象空间。 在国内市场上,国产手机品牌格局渐渐清晰,以华为、小米、OPPO、vivo为主的新格局越发稳固,而随着乐视、酷派的折戟沉沙,以及手机品牌化层级的逐渐清晰,二三线和中小品牌的日子愈发艰辛。 在供应链上,随着手机品牌的集中化和发力高端的市场策略,今年手机ODM的“大腿”抱的异常艰辛,由当年的“捡单做”变成了如今的“抢单做”,几大手机ODM厂商竞争空前激烈。现如今,手机ODM已经完全由当年的单一产品竞争进入到了比拼成本和供应链管控等综合室实力的竞争。 在核心部件上,全面屏的迅速蹿红让整个触控产业供应链意料未及,导致去年下半年开始布局3D双曲面的厂商苦不堪言,但是真正能实现全面屏的面板厂商并不多,其产能也是微乎其微;另外,随着隐藏式指纹未能有效突破技术瓶颈,

coating芯片价格也已经杀到1美金以下,指纹识别供应链迅速进入了冷淡期。反而iPhoneX推出的FaceID后,有望将人脸识别技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从最近的双十一手机促销情况来看:2017年双十一全网手机品牌日销额排行榜TOP10中,苹果、荣耀和小米再次成为主角。双11全网手机品牌日销额排行榜上,苹果勇夺第一,老对手荣耀和小米跻身前三,华为位列第四。其他进入排行榜前十的还有:vivo、OPPO、魅族、三星、美图、努比亚。 2017年双十一全网手机品牌日销额排行榜TOP10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年手机行业的整体状况几乎已成定局。那么,告别即将过去的2017 ,2018年手机行业又将发生哪些变化?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手机累计产量达到了22.61亿台,同比增长24.29%,预计2017年中国手机累计产量将达24.05亿台,同比增长约6.35%。同时,预计2018年手机累计产量将会达26.29亿台。在手机产量上实现一个稳步的增长!

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发展与竞争现状分析

关于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态势分析 目录: 一、智能手机市场背景概述 二、全球竞争态势分析 三、中国竞争态势现状与分析 四、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趋势 五、下阶段营销管理的思考 六、撰写体会和感受

一、市场背景概述(现有市场规模,未来市场潜力) 2014年,对中国手机厂商而言,是充满变革的一年。随着4G商用和硬件成本降低,中国智能手机产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以华为、小米为代表的国产手机企业强势崛起,出货量迅猛增长,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同时,由于运营商渠道调整,电商及公开渠道比重加大,产品“同质化”现象加剧,“价格战”日趋激烈。而且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移动数据流量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必然将推动移动智能终端普及率越来越高。下图演示了自2007年以来全球手机销量的快速增长,其销量和增幅如下图所示: 2007-2014年全球手机销量和增速

以中国为例,2010年以来,中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以年均150%的速度加速增长,并在2012年达到170%的最高值,2012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07亿部,中国智能出货量为5300万部,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201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75亿部,比2011年增长了96%,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中占比26%,而在2011年,这一数值仅为19%。2013年前8月,我国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为2.9亿部,同比增长100%,移动智能终端占移动终端的比例为72.2%,与2012年底相比提高了16.9个百分点。2014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更是超过了4.07亿部。据市场研究公司Flurry,Analytics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称,中国将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智能设备市场。 如今,智能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ZDC[是ZOL(中关村在线)成立的“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简称]的报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在2014年创下接近13亿台的出货量,而根据当前世界人口的统计,目前地球上的人口数量超过72亿,而且以每16秒一个人的速度在增长。同时让我们假设用户替换智能手机的周期平均为2年,那么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CInsights发布的最新《2015年IC市场驱动报告》称,到2015年,全球手机用户量将首次超过全球人口总数。届时,全球人口总数将超过74亿,而手机用户总数将略高

2013年红外光学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红外光学触摸屏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7月

目录 一、行业分析 (3) 1、中大尺寸触控市场即将启动,红外、光学触控优势明显,空间广阔 (3) (1)消费电子产品将全面走向触控,中大尺寸触控的蓝海市场即将启动 (3) (2)红外、光学在中大尺寸触控领域优势明显 (8) (3)红外、光学触控市场空间广阔 (10) 2、红外、光学触控行业竞争格局 (13) (1)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多专注于零散的工业领域,市场份额较小 (13) (2)公司竞争优势:掌握算法的行业龙头,营收规模较小,业绩弹性大 (15) 二、标杆分析 (16) 1、公司产品:红外触摸屏、光学触摸屏、电子白板 (16) 2、绑定大客户,向消费电子大规模制造转型,快速扩产打开成长空间 (17) 3、盈利预测 (19) 4、风险因素 (21)

一、行业分析 1、中大尺寸触控市场即将启动,红外、光学触控优势明显,空间广阔 (1)消费电子产品将全面走向触控,中大尺寸触控的蓝海市场即将启动 在苹果等其他品牌厂商和iOS、Android 操作系统的推动下,手机和平板全面进入触控时代。纵观触控行业的发展史,我们发现触摸屏从上世纪80 年代开始就已经应用在交通枢纽和银行的CRT 信息查询系统中了。但是由于缺乏终端消费电子厂商的大力推动和操作系统厂商的配合,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2007 年iPhone 一代上市,在苹果和自己的iOS 操作系的推动下,多点电容式触摸屏开始走向大规模应用。此后,在三星、HTC、中兴、华为、联想、酷派等终端品牌厂商和Android 操作系统的配合下,触控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快速提升,平板电脑的出货量也大规模爆发。 在Intel 与众多电脑厂商和微软Win8 操作系统的推动下,笔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