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
二年级下册数学图形的运动(平移和旋转)

《平移和旋转》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主题:轴对称图形

课时:第2课时

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王子霞/郑州市二七区张李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学生初步感受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2、利用工具,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学习平移和旋转有利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本课时从学生的生活中引入平移现象,观光梯和缆车,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除了教材中给出的平移和旋转,教材还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现象。把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

3、学情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平移和旋转。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物体,注重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性,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学生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分析,讨论,学生能够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

3、通过观察图形的变换,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附:板书设计

平移和旋转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左右两边完全一样叫做轴对称

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之前,我让学生进行了预习,学生在预习前就已经剪好了自己的作品,所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来展示,并说清楚如何剪的,这个作品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他的对称轴在哪里等等课堂上的相关问题,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不是很注重课前预习,所以很多可以课前完成的内容,都在在课堂上完成,很耽误时间。于是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教会学生如何去预习,以及预习的相关相求,并说明,如果预习不过关,就重新预习,直到过关了才开始上新课,第一次的预习学生果真完成的不好,于是我要求重新预习,第二次他们认真许多,上课也自然顺利多了,学生感受到自己课前仔细的预习带来的好处了,也非常的高兴。我打算把重视课前预习坚持下去。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图形 认识图形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拼图 认识锐角、直角和钝角 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00-103页 教学目的:1、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2、会自己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小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门,你们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吗《生活中那些物体是长方形和正方形? 学生找后口述 你是怎样辨认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征?我们今天旧来讨论 板书课题 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小组动手实践,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师指导方法,用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 跨组交流 三、合作交流 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整理并板书 4条边 4个直角 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相等 四、巩固拓展 课堂活动练习十四 课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103页——104页 教学目的:1、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 2、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过程:一、创色情景,引入课题 1、出示:各种角,如红领巾黑板桌角等 问: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角? 学生汇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生活中,角到处可见,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角二、自主探索

出示例1 展示三个角 老师:观察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 组织研究 请用三角板比一比3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比较探后交流 教师板书:比直角小比直角大 指导学生看书103-104 教师:通过看书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 三、巩固提高 你能用手臂比出大小不同的直角锐角和钝角吗?用纸折角 用小棒摆角 四、尝试画角 同学们能比,能折,能摆这3种角了,你会画吗?学生画角 练习 课后记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图形的变化》知识点+练习

《图形的变化》知识点 一、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1、对称现象:一个物体左右两部分或上下两部分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叫对称现象。 2、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把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对折,在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用剪刀沿所画线条剪开,展开折纸就是轴对称图形。 3、轴对称图形:一个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要点提示:有的轴对称图形不仅仅只是沿左右对折,还可以沿上下或对角线对折。 二、平移: 物体或图形沿着直线运动的现象叫平移。 要点提示:平移时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三、旋转: 物体或图形绕着一个轴或一个点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叫旋转。 一、折一折,做一做

1、剪轴对称图形。需要做的准备, 2、剪轴对称图形的步骤。操作时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对折一定要对齐。描线描的像不像很重要 3、会找到图形的对称轴,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会画对称轴,对称轴用虚线画。 4、学着做一做。 二、玩一玩,做一做 1、玩中学习,体会旋转和平移现象。 (1)所有的汽车只能前进或倒退,想一想,怎样才能开出出口?

(2)分别用下面三种硬纸板和火柴棍制作陀螺。 火柴棍扎在什么位置时,陀螺转的最稳? 哪种形状的陀螺转得最稳? 2、会辨别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 练习及答案一 一、填空。(12分,每空2分) 1、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李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汽车的运动是()现象,车轮的运动是()现象。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测试题(1)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共24分) 1.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 不是画×. 二、填空 题(1-2每题12分, 第3小题16分, 第4小题24分, 共64分) 1. 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在()里填几. 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 有几个, 填在()里. 3. 下面图形中有()直角.

4. 数一数下图有()个正方形, 有()个长方形, 有()个直角. 三、其它题( 12分) 从指定的一点起, 画一个角, 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判断题( 18分) 用三角板量一量, 下面哪个角是直角, 在()里画√, 哪个不是画×. 二、填空题(第1小题10分, 2-5每题18分, 共82分) 1. 量一量下面的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在()里标出. 2. 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

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 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个直角 5.下图中( )个直角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 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 )个角,一面国旗有( )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 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 ()()()()()()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 □□□□ 三、我会数。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里。 ()()()()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综合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综合练习1. 画一画,想一想: (1)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2)直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3)钝角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2. 从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3. 把下面图形的编号填在合适的圈内。 4. 在下面的方格纸上设计出你喜欢的图案,并涂上颜色。

5. 分一分,填一填。 下面的图形中有______ 个三角形,有______个长方形,有______个正方形,有______个圆;最多的是______形,最少的是______形,一样多的是______和______。 6. 看图,根据角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A. B. C. ______ 7. 图上画出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8. 先量一量,再填空。

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9. 量一量,填一填(取整厘米数) ①______ ②______ 10. 填序号。 ______是长方形,______是正方形。 11. 当一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个四边形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平行四边形 D .菱形 12. 用四根小棒做出一个正方形如图: 1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分别是______角跟______角。

14. 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______直角。 15. 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______ ,短边的长叫作______ 。 16. 找规律,画一画。 17. 原地转圈是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18. 操作填空。 用四根小棒做出一个正方形如图: 19. 每个小方格边长都是1厘米,画出一个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的长方形。 20. 下列运动属于旋转现象的是()。 A .水车的转动 B .气球升空的运动 C .电梯的上下移动 D .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升或下降 21.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试卷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带答案|人教版 一、画一画。(1题10分,2题16分,共26分) 1.下面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画“√”。 2.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二、请在()里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8分) 三、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工中喜小日左边这些汉字都是轴对称图形。() 2.直线行进中的滑雪板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 3.数字“0”是轴对称图形,数字“6”不是轴对称图形。() 4.摩天轮的转动是旋转现象。() 5.物体经过平移或旋转后,物体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四、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2.下列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3.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4.如图,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后,沿虚线剪掉,打开后的图案是()。 5.下面()不是由、、通过平移得到的。 五、下面的汉字、字母、图案都是轴对称图形,你能猜猜整个的图形是什么吗? 写在括号里。(10分)

六、连一连。(每题8分,共24分) 1.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连一连。 2.(变式题)下面的图案各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3.(变式题)下面的图形分别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请连一连。

七、圈一圈。(每题4分,共12分) 1.下面哪棵树是通过左边的图形平移得到的? 2.下面哪架飞机可以通过左边的图形旋转得到? 3.按照下面的方式折、画、剪(并描出眼睛),得到的是哪幅图?请圈一圈。

1 / 5 答案 一、1. (√)( )(√)(√)( ) 2.(○)(△)(△)(△)(△) (○)(△)(○) 二、20 25 55 40 三、1.× 2.√ 3.√ 4.√ 5.√ 四、1.② 2.① 3.① 4.① 5.② 五、 易错点拨: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完整图形再判断。 六、1. 2. 3. 六、1.圈第 3 个图形 2.圈第 2 个图形 3.圈第 1 个图形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精品教案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吗? 生:喜欢 师:既然是动画,说明里面的物体是怎样的?是静止的还是活动的? 生:活动的 师:老师这儿有一个动画想看吗? 生:想看。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的同时,注意观察画面里的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并且用你的手势把它模仿出来。 (放动画,生模仿) 师:刚才我们看了这样一些物体的运动情况,(出示图)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 生:你能按照运动方式给他们分分类吗?(生思考分类) 师: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同桌听听。(同桌交流) 师:谁愿意到这儿来分一分?(一生上台分类)跟大家介绍一下,你把它们分成了几类? 生:我把它们分成了两类,火车、缆车和火箭是一类,风车、飞机和水车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吧,你为什么认为火车、缆车和火箭是一类的,他们在运动时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它们都是直着运动的。 师:也就是他们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一类的运动方式叫平移(板书),像风车的叶片,飞机的螺旋桨,水车他们在运动时是什么样子的?用手势比划一下,我们把这一类的运动方式叫做旋转(板书)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两种物体的运动方式平移和旋转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闭眼回顾,动作表示。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和分类,你对平移和旋转有所了解了吗? 生:有所了解了。 师:那就闭上眼睛仔细的想一想,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生闭眼回顾) 你能不能用手势来表示你刚才想到的平移?一起做一个平移的动作(生齐做)旋转? 师:刚才你们是用手势来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如果让你用整个身体来表示你会吗? 生:会 师:把你的板凳后移,全体起立,听清要求:向右平移两步,向左平移两步,旋转两圈(生齐做)。感觉如何? 生:感觉晕了 师:同学们当你的身体向左平移两步的时候,你的小鼻子呢? 生:也向左平移两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

第3单元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2以及练习七第4~6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初步体会平移的特点。 2.通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使学生体会在格子图中数物体移动距离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知平移现象,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区别旋转与平移现象。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教材第121页上的学具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移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播放游乐场动画视频。(视频中包括: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游乐项目。) 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如何运动的?(课件出示游乐场的场景图:开火车、旋转飞机、缆车和滑梯等) 提问:这些项目大家都玩过吗?谁能给大家示范一下呢?(引导学生用手势、身体来模仿这些游乐项目的玩法。) 学生不能用手势等来表示时,教师可示范。 2.这些玩具的运动方式都相同吗?你们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的不同将它们分类码?(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学生汇报分类的结果,并说一说分类的理由。 3.谈话:你们不但观察的认真,而且还会分类。像缆车、滑滑梯这样的运动

叫平移。像旋转飞机、飓风车,这样的运动叫旋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平移。 二、互动探究 1.交流预习内容 昨天晚上同学们自己预习了平移这个内容,小朋友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举生活中的例子。 (1)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自己预习时了解到的有关平移的知识,那现在你们能给大家举一些生活中你认为的平移的例子,并用你的身体演示给大家看? 教师在中间插一些平移的画面,介绍生活中有的平移 (2)刚才小朋友表演的都是按照一条直线的平移,那还有不按照直线运动的平移吗?注意:让学生展示多种不同形式的平移。 3.出判断题:找出这些运动中全是平移的一组。(在全是平移的一组中,加入一个沿曲线平移的物体) 判断的时候,先排除有不是平移的组,然后重点讨论全是平移的一个组。 4.小结平移的本质: 怎么样判断一种运动是不是平移?平移运动是怎么样的运动? 5.练习:鱼图(提要求时强调:是要作平移) 三、巩固拓展 1.课件出示:房子(烟筒上有一只小鸟,屋檐上有一只小鸟) 请你观察房子做了什么运动?(平移) 移动后烟筒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5格(对) 屋檐上的小鸟说:我向上移动了4格(错) 2.移动房子: 整座房子移动了多少格?(让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是怎么数的)让学生对他的做法进行评价。 3.出示:房子向右移动图全班一起完成。向()移动()格 4.练习:动手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教材第121页的学具照样子做陀螺。 小组合作,共同制作,将制作好的陀螺试着玩一玩。(一开始玩起来不太顺利,教师可先和一个学生示范。) 四、课堂小结

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认识多边形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初步建立边的概念,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 2.通过对图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围一围、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在比较中逐步清晰谈话: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形。 呈现: 1.第一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 要求1:其中有一个图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样,你能找到它吗?并说一说什么地方不一样。学生找出: 揭示:其他图形都围起来了,这个图形没有围起来。 2.第二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学生找出: 理由:其他图形的线都是直的,这个图形有一条线是弯的。 揭示:直的线曲的线直线图形曲线图形 3.第三次找与众不同的图形。(要求同上) 学生找出: 理由:其他图形都有4条边(4个角),这个图形只有3条边(3个角)。 揭示:三边形(三角形)、四边形4.这些四边形中我们认识了哪些图形? 认识一般四边形。 揭示:四边形家族里除了有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行,还有其它的四边形。 总结:刚才,找出了与众的三角形。看的是什么? 揭示:边角科学家在研究图形的时候,都要研究图形的边和角,看看他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5.进一步清晰边的概念 这个长方形上边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觉得边是怎么样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有几条边? 6.画一画: 如果要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要画出几条边呢?在白纸上任意地画一个四边形。 交流。选择任意四边形呈现。 提问:这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旋转一下再问:那现在是四边形吗?为什么? 7.找四边形。 8.再次分类,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剩下的图形再次分类:你为什么这样分?(板书:5条边。6条边) 分别取个名字。

二年级下册平移与旋转综合练习题

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专项练习 班级:姓名: 一、画出将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6格后得到的图形 二、画出图形向上平移4格的图形,再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三、画出房子向右平移5格,小船向下平移5格后的图形。 9格和向下平移5格后得到的图形。

五、画出将图形向上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7格后得到的图形。 六、在方格里画出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七、1、把图中长方形向上平移2格; 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 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 八、画出小船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九、画出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十、画出拖拉机先向左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十一、分别画出向右平移8格、向下平移3格后的图形。 十二、分别画出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10格后得到的图形。 十三、这个⊿向()平移()格,向()平移()格后的图形。 十四、填空 1、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坐缆车是()现象。晃呼啦圈是()现象。提起重物是()现象。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现象,车轮运动属于()现象。

3、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 4、圆的对称轴有()条,半圆形的对称轴有()条。 5、正方形有()条对称轴,长方形有()条对称轴. 6、宋体的汉字“王”、“中”、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请再写出三个这样的汉字:______________ 。 7、右图是从镜中看到的一串数字,这串数字应 为 ______________ 十五、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十六、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8题)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图形练习1. 长方形有哪几个,正方形有哪几个,平行四边形有哪几个。 2. 看图,根据角的大小由大到小排序。 A. B. C. ______ 3. 下面的运动现象是旋转的画“△”,是平移的画“○”。 4. 下面的图形中,共有几个正方形: 5.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6. 画一画,填一填。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 两个完全一样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______。 7. 找规律,填一填。 2,3,5,8,______ ,17,23 ______,______ 8. 火箭升空,是______现象。(用“平移”或者“旋转”作答) 9. 画出下面每个图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10. 观察这些图形,将图片对应的序号填入横线中。 11. 观察日落西山。数一数有哪些图形拼成的。将太阳涂成红色,将上边的山涂成黄色,将下边的山涂成绿色,中间的涂成蓝色。 12. 下面各图形中()不能通过图①平移或旋转得到。

① A . B . C . 13. 先量一量,再填空。 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14. 描出所有的长方形。 15. 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度,无法知道其他的边的长度 16. 加上一条线段,使下面的图形变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17. 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都是平行四边形 18. 圆有()条对称轴。 A .1 B .2 C .4 D .无数 19. 木头椅子摇晃了,常常在椅子下边斜着钉木条,这是运用了() A .三角形的稳定性 B .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0. 看图填空。 这是______,有______条边,______相等,有______个______角。 21. 说一说,下面几号图形是梯形,几号图形是菱形,几号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22. 下边哪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哪一个图形是长方形 23. 这个图形一共有( )个正方形。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二、探索新知。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 【1】、看书第29页的树叶、蝴蝶、天安门的图,这些图形它们在外形上都有 一个共同的数学特点,你能发现吗? 【2】、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的发现。 树叶图:以树叶中间叶脉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蝴蝶图:以蝴蝶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门城楼图:以天安门城楼中间所在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 是相同的。 【4】教师小结。 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的一条 直线对折后,这些图形的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2、认识对称现象,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 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3、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你能举例说说。 【2】、学生自己说一说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3】、欣赏对称的图形。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亭子、雪花、苹果、民 间剪纸…… 4、教师小结。 对称是一种最基本的图形变换,包括轴对称、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 和镜面对称等多种形式。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美感。 教师利用学生熟悉的树叶、蝴蝶、天安门城楼,创设故事情境。在引出“对称” 的概念后,呈现给学生一些对称的实物画面,并动态显示这些东西都是对称的,丰富了学生对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出示例1。动手操作,剪一件上衣。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一张白纸,你们能运用对称的知识用这张纸剪一件衣 服吗?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来完成,好吗? 【1】、折一折: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会剪出一件上衣的图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图形和变换教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图形和变换教案 第一课时锐角和钝角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以智慧爷爷送礼物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分一分、比一比的方法认识锐角和钝角以及他们的判断方法,然后通过做角、找角、分角、画角、拼角等多种形式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角的认识。 教学具准备:每组一盒画有大小不同的角的卡片、三角板、尺子、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智慧爷爷托老师带给大家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现在就在你们桌上的盒子里,赶快打开来看一看。不过在看之前智慧爷爷还有个小小的要求,就是看过之后各组要把盒子里的东西按一定的标准分一分,行吗?好,开始行动。1.各小组倒出来后发现是相同的卡片上画着大小不同的角,然后以组试分。 2.小组派代表汇报分的结果。(一般会分成两类:直角和其

他的角) 3.这些是直角,那么,那些是什么角,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角的皇宫,来研究有关角的问题。 二、认识锐角和钝角 1.引导学生用刚才分出的第二类角与直角比较,看哪些大一些,哪些小一点? 2.小组合作比较大小,然后交流比较方法和结果。 3.根据比较结果再次对盒子中的角进行分类,并且展示分的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分类结果给出各种角的名称(即锐角与钝角)以及判断标准。 5.鼓励学生说说教室里或生活中哪里还有锐角或钝角。三、组织活动,巩固认角 1.做角: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活动方式做出不同的角巩固对三种角的认识。(如:采用折角、拼角或做活动角的方式进行练习。) 2.找角: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并分类放入相应的房子里。 师:直角、锐角、钝角都玩累想回家了,可找不到路,于是便找了一些地方藏起来休息,同学们,你愿意帮他们吗?(多媒体课件出示事物图P391题图以及标有三种角的三所房子。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找出角,然后利用动态效果从实物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2020-12-12 【关键字】方法、空间、认识、问题、难点、合作、建立、发现、掌握、研究、规律、位置、基础、重点、方式、办法、标准、水平、任务、关系、分析、教育、解决、方向、中心 一、学科:小学数学 二、课列名称:平移和旋转 三、执教教师:石柱县师范附属小学校谭兴祥 四、课型:空间与图形 五、年级:二年级下册第41-42页及相关练习。 六、教材版本: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或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初步建立图形的位置关系及其变化的表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能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难点:学生在方格纸上正确画出平移后的简单图形。 (二)内容分析: 《平移与旋转》是人教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四册P41-42页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辨认锐角、钝角,建立了有关几何图形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而作为新课程新的教学内容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因此教材从生活实例入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上,让学生体会和发现平移与旋转的运动规律,并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方法以及学会分辨平移和旋转。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1、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体验、归纳出什么是平移,什么是旋转的现象。2、合作探究学习法。 (五)、教学手段:本节课先让学生欣赏生活中会动的图片,引出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再通过“说一说、动一动、找一找、移一移“填一填”等几个数学活动,让学生发现和体会:观察一个图形的平移过程,只需观察该图形上任意一点的平移过程.通过学习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以看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孩子们可真乖,老师想送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孩子跟着唱。孩子们的歌声真美,让老师仿佛看到了那吱吱转地大风车,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物体都在运动,老师就拍到一些物体运动的录像,你想看看吗?请你仔细的观察,一边观察一边用手比划出物体的运动方式。 开始播放录像。(1)每天早上,电动门会打开,欢迎孩子们来上学。看,电动门在怎样的运动呀?(2)到学校之后我们要打开窗户,瞧,这个孩子正在打开窗户,窗户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3)瞧,课间活动的时候,孩子们玩得可开心了,陀螺在运动,(4)小风车也来了,它也在风中运动,它的运动方式又是怎样的呢?(5)每周一孩子们都穿着校服参加升旗仪式,红旗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6)、星期天孩子们喜欢去游乐园玩吗吗?游乐园的转椅可好玩了,看,转椅也在运动,它是怎样运动的呢? 孩子们刚才观察得很认真,这么多运动的物体,老师看得眼花缭乱的,你能给分分类吗?现在把你分类的想法和结果说给同桌听听。 哪个孩子愿意把你的结果分享给全班的同学呢?你打算怎样分,为什么把这几样分成一类?(学生说,课件演示分的结果)(电动门、推窗户、升旗属于一类,风车、陀螺、转椅属于一类) 电动门、窗户、红旗都是直直的平平的在移动,这样的运动方式叫平移。(板书)风车、陀螺、转椅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以一个轴为中心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叫“旋转”。(板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移和旋转”。 二、探索新知。

小学二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图形与变换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1.画出三角形先向右平移10格再向上平移5格后的图形. 2.观察下图,判断从前面到后面每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平移”填上①或“旋转”②. 3. 下面哪几个角是锐角在括号里打?哪几个角是钝角在括号里打? 4.指出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5.看下面图形各有几个锐角: 6.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 )个角,其中()个锐角,()个钝角。 7.下面图形中是直角的在()里打“√”: 8. 下面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画出√或×. 9.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在括号里填①?哪些是旋转在括号里填②?

10、分别画出将图形向上平移3格、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平移()格 图1 图2 平移7格 平移()格 图4 图3 12、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黑色的图形重合?并标上记号。 13、画出将图形先向上平移3格、再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的图形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剪一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后的实践活动课。 2、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取材于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剪纸”,设计了两个比较简单的剪纸活动。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对平移和旋转新知的认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并初步获得绘图、剪图等技能。 数学思考:在对简单图形变化、运动规律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情感与态度:在同伴和教师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的数学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并喜爱中国民间的传统工艺“剪纸”。 4、教学重点 画和剪1个小人,2个、4个连续的小人。 5、教学难点 找“纸对折的次数增加,小人的个数也不断的增加,而且正好是原来的两倍”的规律。 6、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蜡光彩纸,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贴片、展板等。 二.教学流程 (一)情境渲染,复习导入 (二)揭示新课 (三)活动 剪出1个的小纸人,2个和4个并排排列的小纸人。 (四)开放活动 (五)本课小结 三.教法学法 本次教学活动是以“自主探究——动手实践——总结整理”为教学框架结构,注重让学生自主探究剪的技巧,主动构建并理解知识,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融观察、实践、交流、评价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1、探究过程中的主动建构。从本质上讲,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建构,自己对数学知识进行理解的过程。本节课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如在剪连续的小人时,教师并没有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剪,而是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议一议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在思考、尝试、实践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并理解知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知识点汇集

二年级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知识点汇集 一、下面的图案分别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由(________)组成由(________)组成 二、看图填一填。 1.下面的图形是什么图形,将名称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 2.数一数,有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三、判断正误,在正确说法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说法后面的括号内画“×”。 1.下面的图形是直角()。

2.下面的图形不是直角()。 四、下列图片中是平行四边形的有哪些?填序号。 ____________ 五、下面图形中,哪个的平行四边形比较多,(________)填序号。 六、看图,看看有多少个三角形。(复合出的图形也算)

______个 七、下边哪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哪一个图形是长方形 (________) 八、按要求填空。 1.长方形较短的边我们叫它______。 2.长方形较长的边我们叫它______。 3.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______角。 4.长方形对边______。(用”相等"或者"不相等"作答) 九、动动脑,填一填。 1.数学书的角都是______角。 2.一个角有______条边,跟______个顶点。 3.直角就是______度的角。 4.角的大小与两条边______有关。 十、我知道,也会填。 1.长方形的一个长是5厘米,另一个长是______厘米。 2.正方形的一条边是4厘米,其他三条边的长度是______厘米。 3.正方形的四个角也都是______角。 4.正方形的四条边______。(用”相等"或者"不相等"作答)

十一、动动脑,选一选。 1.把一张长方形纸沿一个方向对折再对折,以折痕(不开口的这边)为对称轴画出半个小人,再沿着画的线剪下来,能剪出()个完整的小人。 A .1 B .2 C .4 2.在以下绿色食品、回收、节水三个标志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 B . C . 十二、动动脑,填一填。 1.数一数,填一填。(包括复合图形) 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______个平行四边形,______个长方形,______个梯形。 2.长方形的特征______,正方形的特征______。 3.通常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作______,短边的长叫作______。 十三、根据所学内容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 ) 2.扇子有3个角。() 3.角有3个顶点和3条边。()

二年级数学下 图形的运动(一) 第2课时 平移(教案)

第2课时平移 【教学内容】 平移(教材第3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平移现象。 2.能在方格纸上数出图形平移的格数,能根据规定格数在方格纸上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3.能说出生活中各种平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初步感知平移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情景导入】 这节课我们去游乐园参观一下好不好? 【新课讲授】 1.在情境中感知。 课件展现滑翔索道、观光缆车、电动火车。 师:这么多的游乐项目,你觉得它们都是按什么方式运动的? 生:我认为滑翔索道、观光缆车和电动火车的运动都是移动的。 师: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到过平移的现象? (生相互介绍) 2.在游戏中建构。 老师将一张卡通人物图片贴在黑板中央,请一名同学来按口令移动。老师带头发出第一个口令:“向上平移”,接着一个个学生继续发令“向左平移”、“向左上平移”…… 在平移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观察图片自身的方向,学生会发现在平移过程中,图片自身的方向始终没有发生变化。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做另一个活动:你是一名出租汽车公司的调度员,你的

任务就是应客户要求,调度车辆到达客户指定的地点。你能做到吗?老师一边发学具(小汽车,田格纸),同时提出活动要求:先独立思考小汽车做的是平移还是旋转运动;再看它向什么方向、移动了几个格子,并把移动的过程记录下来。 当明确要求后,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小汽车学具移动,进一步感受平移方向的变化。 巡视中老师给予有困难的同学指点和帮助。 接下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生1:如果要接顾客A,汽车要先向左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6格。 生2:我要接顾客A,汽车可以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左平移5格。 生3:我要接顾客A,汽车就向左下平移,斜着过来。当学生出现多种方法时,老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在老师的启发和鼓励下,同学们会打开思路,为顾客设计出多种接车方案。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30页“做一做”。 【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平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你们想创作出美丽的图画吗?课后大家可以运用平移画一画,剪一剪,贴一贴,老师相信你们的作品会更出色,更漂亮。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 第2课时平移 平移→ 缆车、小火车、滑滑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地体现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应是一系列数学活动的有机结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教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变换练习题45982

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练习 1.班别:姓名:学号: 一、填空。 2.1、在我们学过的角中,( )角比直角小,( )角比直角大。 3.2、时针运动是()现象,拉抽屉是()现象。 4.3、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移动属于()现象,车轮运动属于() 现象。 5.4、红领巾上有两个()角和一个()角。 6.5、48÷6=(),读作(),口诀(), 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7. 6.把12个平均分给()个小朋友,每人分()个。 8.7、用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可以摆()个。 9.8、写出两道运用口诀“七八五十六”计算的两道算式。 10.9、下面滑梯中有很多角, 请你写出图中的角各是 什么角?11.∠1是( )角∠2是( )角 12.∠3是( )角∠4是 13.( )角 14.10.图中共有()个角,锐角有()个, 1、直角有()个,钝角有()个。 15.11.图中共有()个角,锐角有()个, a)直角有()个,钝角有()个。 二、选择。 16.1、在认识的角中,()最小。A、钝角B、直角C、锐角 17.2、下列各角中,( )是直角,( )是锐角,( )是钝角。(三角 尺量一量) 18. 可编辑word

1、A B C D E F 19.3、下面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与黑色的图形重合?并标上记号。 20.5、下列运动是平移的是() 21.6、判断下面各是什么现象,把字母填在()里。A、平移B、 旋转 1、22.三、判断,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画“×”。 23.() () 24.(() () 25.四、按要求画角。 一、(1)画一个锐角。(2)画一个直角。(3)画一个钝角 26.五、根据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里画出向右平移8格后的图形。 27. 钝角一定比锐角大。 风车的转动是旋转,箱子 在地面上被拖动是平移。 正常行走的时钟,属旋 转现象。 推拉窗户属于平移现 象。 可编辑word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范)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马莲渠中心学校:王克成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30——31页的例2、例3。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图形与变换”部分的重要学习内容,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重点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材从丰富的生活例子入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在感知的基础上体会、发现平移和旋转的运动规律。以提高教学效益,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和教材实例,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直观地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联系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平移与旋转的特点,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找出日常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能区别平移和旋转现象。 教学难点:发现平移或旋转后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 教法与学法:谈话法、观察法、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事例的观察和分析平移与旋转现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平移和旋转动画)、教材第121页的小汽车、陀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课件2) 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游乐场中认识轴对称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游乐场,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2、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情景图。 3、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看看画面上都有哪些物体在运动,它们是如何运动的? 【设计意图】以学生喜欢去的游乐园为突破口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本节课创设了学生去游乐园玩的生活情境唤起了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让课堂真正成了生活化的课堂。 二、合作交流,构建概念 1、这些玩具的运动方法相同吗?那么你们四人小组想办法给它们分分类,看看可以分成哪几类? 2、操作要求:(1)小组合作讨论(2)怎么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 3、学生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分类的结果与分类的理由。(学生汇报的结果可能分成两类。一类是缆车、滑滑梯;另一类是旋转飞机、飓风车。) 4、师归纳:像缆车、小火车、滑滑梯等沿着笔直的路线运动,在数学中这种现象叫做平移;像大风车、摩天轮、转椅等它们运动的路线是成一个圆,这种现象叫做旋转。 5、揭题并板书:平移和旋转。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教学思路。在这里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按运动方式的不同,对游乐园的各种游戏进行划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平移和旋转,在头脑中自然形成了这两种运动方式的表象。 三、走进生活,深化概念。 1、生活中的平移。 (1)谈话: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平移现象,(教师走到窗户旁)你瞧,老师把窗户打开,这个推开窗户的运动是什么现象?(平移)对了,这是平移,那么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吗?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平移和旋转是新课程新增的一个内容。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从儿童空间知觉的认知发展来说,是从静态的前、后、左、右的空间知觉进入感悟平移和旋转这一动态的空间知觉。物体的平移和旋转在学生的生活中并不陌生,但作为数学概念则是第一次和学生见面。因此本课教学应从大量感性、直观的生活实例入手,让学生在以往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感知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征,然后通过观察思考,操作验证的学习方法掌握平移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平行线和推导基本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等几何知识作铺垫。 对象分析: 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只是不知道这两个专门术语,也不会有意识地体会平移和旋转的特点。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平移和旋转的特点,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本学段的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观察图形的平移常常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大部分学生会把两幅图之间的距离看作是平移的距离。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并能正确判断平移和旋转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1、让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会区别这两种现象。 2、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1、能正确判断方格纸上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2、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用的方格纸,小房子纸片,学生画图用的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平移与旋转。 1、呈现学生在学校快乐体育场活动的场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学生同桌交流,说说如何按不同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一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