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 第8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高二物理 第8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高二物理 第8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7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考点梳理】

1.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如图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

(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

(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2. 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如图

(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

【考点一】电阻的串、并联

1..图中R 1=4Ω,R 2=9Ω,R 3=18Ω。通电后经R 1、R 2和R 3的电流之比I 1:I 2:

I 3= ,R 1、R 2和R 3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U 3= 。

2.如图所示,R 1=R 2=R 3=R 4=4Ω,U=8V ,求:(1).安培表示数;(2).用导线连接A D ,安培表示数;(3)用导线同时连接A D ,B C ,导线A D ,B C 不连接,安培表的示数。

n I I I I I ===== 321n U U U U U + +++=321n R R R R R + +++=321I R U R U R U R U n

n ===== 2211n U U U U U ===== 321n I I I I I ++++= 321n

R R R R R 11111321+ +++=n n R I R I R I R I IR ++++= 33221

1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已标出。当输入电压U AB =110V 时,

输出电压U CD =___________V 。 若在CD 之间输入110V 电压,则AB 端输出

的电压为 V

4.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 1和A 2为两个相同的毫安表,当电路两端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 1的示数为3mA ,A 2的示数为2mA .现将A 2改接在R 2所在支路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再接入原来的恒定电压电源,那么,关于A 1与A 2的示数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增大

B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减小

C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不一定减小

D .A 1示数不一定增大,A 2示数也不—定增大

5.电路如图2所示,R 1=R 2 =R 3=R 4,在A B 两端加电压U ,安培表A 1和A 2的示数都是0.6安,求安培表A 3的示数多大?

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10Ω,R 2=20Ω,R 3=8Ω,电容器电容C=2μF ,恒压U=12V ,

要使电容器带有4×10—6C 的电荷量,变阻器R 的阻值应调为( )

A .8Ω

B .16Ω

C .20Ω

D .40Ω

7. 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接成如图所示的电

路.今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

采用的办法是( )

A .增大R 1.

B .增大R 2.

C .增大R 3.

D .减小R 2.

8.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

况是( )

A .L 1变亮,L 2和L 3皆变暗

B .变亮,不能确定, 变暗

1L 2L 3L

C .变亮,变亮,也变亮

D .变亮, 变亮,变暗

9.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8V ,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 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

A . 小于4V

B . 等于4V

C . 大于4V 小于8V

D . 等于或大于8V

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U=12V ,若电压表的示数也是12V ,这说明可能 [ ]

A .灯泡L 开路

B .电阻R 1、R 2中有开路发生

C .电阻R 1、R 2中有短路发生

D .灯泡L 和电阻R 1都发生了开路

【考点二】电表的改装

1.有一个电流表G ,内阻Rg=10Ω满偏电流Ig=2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 —2V 的电压表,要 ____电阻阻值为 Ω,改装后电压表的内电阻为 Ω

2.有一个电流表G ,内阻Rg=15Ω满偏电流Ig=2mA 。要把它改装成量程0 —0.4mA 的电流表,要____电阻阻值为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_____.

3.(多选题)四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表头)分别改装成两个电流表A 1、A 2和两个电压表V 1、V 2.已知电流表A 1的量程大于A 2的量程,电压表V 1的量程大V 2的量程,改装好后把它们按图示接入电路,则 ( )

A .电流表A 1的读数大于电流表A 2的读数;

B .电流表A 1的偏转角小于电流表A 2的偏转角;

C .电压表V 1的读数小于电压表V 2的读数;

D .电压表V 1的偏转角等于电压表V 2的偏转角;

4.一电压表由电流表G 与电阻R 串联而成,若在使用中发现此电压表的读数总比准确值稍小一些,可以加以改正的措施是( )

1L 2L 3L 1L 2L 3

L

A.在R上串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B.在R上串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C.在R上并联一个比R小得多的电阻

D.在R上并联一个比R大得多的电阻

5.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0~0.6A和0~3A的电流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

B.两个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5:1

C.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5

D.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1

6、一电流表G,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满刻度电流)为I g=50μA,表头电阻R g=1kΩ,若改装成量程为I m=1mA 的电流表,应并联的电阻阻值为Ω。若将改装后的电流表再改装成量程为U m=10V的电压表,应再串联一个阻值为Ω的电阻。

7、如图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压表,表头是一个内阻R g=500Ω,满刻度电

流为I g=1A的毫安表,现接成量程分别为10V和100V的两个量程,则所

串联的电阻R1=______Ω,R2=______Ω。

8. 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G,分别改装成0~3V和0~15V的电压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

B.两个电压表串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5

C.两个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读数之比是1:1

D.两个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后,它们的指针偏转的角度是1:5

9.如图所示,三个电压表用满偏电流相同的电流表改装而成,已知电压表V1的示数为

8V,电压表V3的示数为5V,则关于电压表V2的示数,下列判定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2的示数必为3V

B.电压表V2的示数必为5V

C.若三个电压表量程相同,则电压表V2的示数必为3V

D.即使三个电压表量程相同,电压表V2的示数也可能不等于3V

10.如图10,有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当使用a b两个端点时,量程为1A,当使用a c

两个端点时,量程为0.1A,已知电流表的内阻Rg为200Ω,满偏电流为2mA,求电阻R1 R2值。

答案(0.41Ω,3.67Ω)

11.如图所示,AB 间电压恒为11V ,R 为阻值较大的滑线变阻器,P 为R 的中点,用一

只0~5V ~15V 的双量程电压表的“5V ”档测PB 间的电压时,电压表恰好满偏,若换

用“15V ”档测量,则电压表的示数为( )

A.5V

B.5.3V

C.5.4V

D.5.5V

【考点三】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1 用最大阻值为28 Ω的滑动变阻器控制一只“6V ,3W”灯泡的发光程度,分别把它们连成限流和分压电路接在9V 的恒定电压上,求两种电路中灯泡的电流、电压调节范围.

2.在右图四个电路中,能利用滑动变阻器较好

地完成对灯泡分压作用的是 ( )

A .如图甲电路

B .如图乙电路

C .如图丙电路

D .如图丁电路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12V ,滑动变阻器AB 的总电阻为42Ω,现要使标着“6V,1.8W”的灯泡L 正常发光,那么A 、P 间的电阻应为多少?

4.在许多精密的仪器中,如果需要较精确地调节某一电阻两端的电压,常常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通过两只滑动变阻器R1和R2对一阻值为500 Ω 左右的电阻R0两端电压进行粗调和微调.已知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分别为200 Ω和10 Ω.关于滑动变阻器R1、R2的连接关系和各自所起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取R1=200 Ω,R2=10 Ω,调节R1起粗调作用

B.取R1=10 Ω,R2=200 Ω,调节R2起微调作用

C.取R1=200 Ω,R2=10 Ω,调节R2起粗调作用

D.取R1=10 Ω,R2=200 Ω,调节R1起微调作用

5. 仪器中常用两个阻值不同的可变电阻来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一个作粗调,一个作细调,这两个变阻器可按图中甲、乙两种方式接入电路.已知R 1阻值较大,R 2阻值较小,则( )

A 甲图中R 1作粗调用

B 甲图中R 1作细调用

C 乙图中R 2作粗调用

D 乙图中R 2作细调用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知识点一:; :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总电阻越大) 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②电压:U=U1+U2(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③电阻:R=R1+R2(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R)串联,则有R总=nR 注: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其原因是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④分压作用:U1/U2=R1/R2(阻值越大的电阻分得电压越多,反之分得电压越少) 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 例题: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 V,若把它接在8 V的电路上,需要给它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 例题:把电阻R1=20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 __________,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_____________。 例题: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V,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O.5A和6V。求:(1)通过R1的电流I1是多少? (2)马平同学在求R2的电阻值时,解题过程如下: 根据欧姆定律:R2=U/I=6V/0.5A=12Ω 请你指出马平同学在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并写出正确的 解题过程。 练习1.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 V的电源上,电阻R1=2Ω,R2=4Ω,求: (1)总电阻. (2)R1两端的电压.(要求画出电路图,在图上标出有关物理量)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电源电压保持6 V不变,电阻R1=10Ω,滑动变阻器R2的变化范围是O~20Ω.求: (1)欲使电压表的示数为4 V,则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是多大? (2)当滑动变阻器连人电路的电阻为20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多大? 3.把电阻R1=5Ω与电阻R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__________,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电路练习题

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一、选择题 1.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2、如图1所示,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当滑片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都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处接线断开B.触头P开路C.a、b间电阻丝开路D.b处接线开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A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B并联,电阻不变B.电阻A与导线B(不计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C.并联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总电阻D.并联电路某一支路开路,总电阻为无穷大 4.三根相同的电热丝分别全部串联和全部并联,它们发出相同的热量,所需通电时间之比为() A.9∶1B.1∶9C.3∶1D.1∶3 5.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U=12V,若电压表的示数也是12V,这说明可能() A.灯泡L开路B.电阻R1、R2中有开路发生C.电阻R1、R2中有短路发生D.灯泡L和电阻R1都发生了开路 二、填空题 6.电阻R1、R2、R3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0所示,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它们的电压之比U1∶U2∶U3=______。它们的电功率之比 P1∶P2∶P3=______。 7.在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2=R4,A、C间电压U AC=15V,B、D间电压U BD=7V,则A、E间U AE=______。 8.若将标称值分别为“100W、100Ω”和“2W、200Ω”的电阻串联后作为一个用电器使用,其总额定功率为______W,在电路中两电阻两 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两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 9.A灯的额定电流是B灯额定电流的3倍,而额定功率相等。串联接在电路上后,A灯的实际功率是B灯实际功率的______倍。 10.三只灯泡并联接在200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2A,第三只灯泡的功率为100W,且R2=2R1,则第一只、第二只灯泡的功率分别为______W、______W。 三、计算题 11.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当S闭合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当S断开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4W,求: (1)电阻R1与R2的比值是多大?(2)S断开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3)S闭合与断开时,流过电阻R1的电流之比是多少? 12.在图1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15V,电阻R1、R2、R3的阻值均为10Ω,S为单刀三掷电键,求下列各种情况下电压表的读数:(1)电键S接B;(2)电键S接A。 串联电路专题

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寒假作业第04天串并联电路的规律新人教版

第04天串、并联电路的规律 考纲要求:Ⅰ难易程度:★★☆☆☆ 三个阻值相同的灯泡,其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都是10 W,现将其中的两只灯泡串联起来,再与第三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如图,则整个电路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A.30 W B.20 W C.15 W D.10 W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若灯泡1和2都达到额定功率时,并联部分的电压等于2U额,灯泡3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容易烧坏,所以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最大时,应是灯泡3达到最大功率,即。此时并联部分电压为额定电压U额,灯泡1和2的电压都为,电流都为,所以,总功率为,故C正确。 【知识补给】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特点对比 串联并联电流I=I1=I2=…=I n I=I1+I2+…+I n 电压U=U1+U2+…+U n U=U1=U2=…=U n 电阻R=R1+R2+…+R n=++…+ 2.几个常用的推论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大于其中任一部分电路的总电阻。 (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任一支路的总电阻,且小于其中最小的电阻。

(3)无论电阻怎样连接,每一段电路的总耗电功率P总是等于各个电阻耗电功率之和。(4)无论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电路中任意一个电阻变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如图所示是电阻R1和R2的伏安特性曲线,并且把第一象限分为Ⅰ、Ⅱ、Ⅲ三个区域,现在把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P1和P2,并联总电阻设为R。下列关于P1和P2的大小关系及R的伏安特性曲线应该在的区域正确的是 A.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C.特性曲线在Ⅰ区,P1>P2 D.特性曲线在Ⅲ区,P1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习题

临河一职电工基础课程导学案 课题: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习题主备人田乐备课时间2013-04-21 备课组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一填空题 1.将l0和20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是__________Ω。若通过它们的电流是 0.3A,则两电阻两端的总电压是__________V。 2.把R1=15和R2=5两个电阻并联接到6V电源上,等效电阻是 __________ Ω,通过R1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___A。 3,某灯泡额定电压是24 V,正常发光时灯丝电阻为16Ω,若想使该灯泡在电源 电压为36V的电路中正常发光,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______的电阻 4.有4Ω和6Ω两个电阻.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___Ω;将它们并 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 5.将两个电阻串联,R l=2R2,则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R2 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____ 6.两个等值电阻,串联后总电阻为R1,并联后总电阻为R2,则R1:R2= _______ 7.已知:R1=R2=R3=2 Ω,在某一电路中,R1先与R2串联,再与R3并联,其 等效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Ω. 8.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_________________,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______________ ,写成数学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________________,写成数 学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 9. n个相等的电阻R串联,其等效电阻等于______;n个相等的电阻R并联, 其等效电阻等于___________. 10.有n个相同的电阻R,若把其中2个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 ;若把其中3个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___;若把n个电阻都串 联起来,其等效电阻应为_________ 11.电阻R1和R2串联后的总电阻为10Ω,已知R1=4Ω,则R2= ______Ω,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为_______Ω. 二选择题 1.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和20,它们串联的总电阻为 ( ) A.6.7Ω B.10 Ω C.20Ω D. 30Ω 2..两个组织分别为6Ω和3Ω的电阻,串联接在9V的电源两端,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的电流为( ) A.6A B.3A C.1A D.0.5A A3AB5AC1A 6.下图所示的是一个电路时的电表示数,请你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读数是2.3A B.电压表的示数是

初中物理串联并联电路全攻略

一、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是初中物理中常见的题目,在这里可做如下假设: (1)、导线像橡皮筋,可伸长可缩短,不会被扯断。 (2)、接点即可拆分,又可以合并。并且能够移动,只要不夸任何电路元件。 (3)、电路元件可以挪动,只要不跨过任何接点。 (4)、导线可以拆股,可并股。一般可以拆分多股,多股可以并为一股。 1、替换法、 将实物图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号替换下来,再将图形整理成规范的电路图的一种方法。 替换时要注意: (1)、必须用特定的符号代替电路元件; (2)、接线柱上的连接位置不能改变; (3)、电源极性、电表正负接线柱不能颠倒。 2、节点法: (1)、在实物图中将各元件用字母标好; (2)、从电源正极出发,找到一个节点(就像三岔路口一样,两条或三条或更多导线交的一点), 假定为A点。 (3)、从电源负极出发,找到一个支点,假定为B点; (4)、在A、B之间有电源的部分是干路,在A、B之间但没有电源的部分是支路; (5)、画出干路,并标出A、B点; (6)、画出支路; (7)、对照实物图,按照从A点到B点的元件顺序画出第一条支路; (8)、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其他支路; (9)、检查整理,使电路图规范、美观; 注:画图时,随时将画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二、判别电路串并联的方法 一、串联电路 电路中所有的元件是逐个顺次首尾连接起来的,此电路就是串联。我们常见装饰用的“满天星”小彩灯,就是串联的。家用电路中的开关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之间也是串联的。串联电路有以下一些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串联的整个电路只有一条电流的路径,各用电器依次相连,没有“分支点”。 (2)用电器工作特点:各用电器相互影响,电路中若有一个用电器不工作,其余的用电器无法工作。 (3)开关控制特点:串联电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位置变了,对电路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即串联电路中开关的控制作用与其在电路中的位置无关。 二、并联电路 如果电器中各元件并列连接在电路的两点间,此电路就是并联电路。教室里的电灯、马路上的路灯、家庭中的电灯、电风扇、电冰箱、电视机等用电器之间都是并联在电路中的。并联电路有以下特点:(1)电路连接特点:并联电路由干路和几条支路组成,有“分支点”。每条支路各自和干路形成回路,有几条支路,就有几个回路。 (2)用电器工作特点:在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之间相不影响。某一条支路中的用电器若不工作,其他支路的用电器仍能工作。比如教室里的电灯,有一只烧坏,其它的电灯仍然能亮。这就是互不影响。 (3)开关控制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开关的作用与支路开关的作用不同。干路开关起着总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而各条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条支路。 三、识别电路方法 1.定义法 综合运用上面介绍串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及用电器工作特点,针对一些简单、规则的电路是行之有效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典型例题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典型例题 [例1] 电阻R1和R2分别标有规格“100Ω、4w”和“12.5Ω、8w”,将它们串联起来之后,能承受的最大电压是 [ ] A.30V B.90V C.22.5V D.25V [正确解答] R1、R2的额定电流分别为 由于R1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也就是串联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有

U m=I1(R1+R2)=0.2(100+12.5)=22.5(V) 应选(C)。 [例2] 一盏弧光灯的额定电压是40V,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是5A,如何把它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照明线路上才能正常工作? [分析] 由于电源电压大于弧光灯的额定电压,为了使它正常工作,可采用串联分压的办法. [解] 设弧光灯的电阻为R1,额定电压U1=40V.需串联的电阻为R2,电源电压U=220V,电路如图所示. 方法1 因串联电阻R2上分到的电压U2=U—U1,通过它的电流就是弧光灯的工作电流,所以其电阻值 方法2 接入220V电路时能正常工作的总电阻

弧光灯发光时的电阻 所以应串联的电阻 R2=R-R1=44Ω-8Ω=36Ω. 方法3 由串联电阻上分配到的电压U2,根据串联分压得 [例3]甲、乙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保险丝,直径分别是d1=0.5mm 和d2=1mm,熔断电流分别为2A和6A。把以上两根保险丝各取等长一段并联后再接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 [ ] A 6.0A B 7.5A C 8.0A D 10.0A

因熔断电流I2为6A,故通过R1的电流只能是I'1=1.5A,所以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I m=I1+I2=1.5+6=7. 故选(B)。 [例4] 如图所示电路,R1=2Ω,R2=3Ω,R3=4Ω. (1)如已知流过电阻R1的电流I1=3A,则干路电流多大? (2)如果已知干路电流I=3A,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多大? [分析](1)由I1、R1可算出并联电路的电压,即可算出I2、I3,总电流I=I1+I2+I3.(2)先可算出并联总电阻R,由I与R的反比关系可算出每个电阻的电流. [解](1)并联电路的电压 U=I1R1=3×2V=6V,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1=l0Ω,R2=20Ω,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0.6A;当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是多少伏?电流表示数为多少安?电路的总电阻又是多少? 2、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9V,电流表示数为0.l5A;滑片P在中点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求:(1)滑动交阻器R1的最大阻值;(2)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当开关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OA.求电阻R1和R2的阻值· 4.电阻R1、R2串联接在电路中,R1两端的电压为3V,R2两端的电压为9V,并且有 R1 十R2=600Ω。求:(1)电路总电压;(2)电路申的电流;(3)电阻 R1和R2的阻值。 5.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 理器R0的滑片P在移动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4V,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5~lA,求从(1)R的阻值;(2)R0的最大阻值;(3)电源电压·

电流做功的快慢 1、小红同学把一个标有"220V4OW"字样的灯泡接人110V的电源上,这时灯泡的实际电功率将减小到_____________W. 2、lkW·h电可以使1OOW的电烙铁正常工作_______h,可以便40W的灯泡正常工作_________h。 3、在某段电路上每通过lC的电荷量时,电流所做的功如果是lJ,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就是_______. 4、有一盏"220V25W"的电灯,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在lmin内电流做的功是_______. 5、一只电能表上标有"220V 5A 5OHz”的字样,接在电压是220V的电路中,这只电能表最多可以接入标有"P2220-40"字样的白炽灯____________盏。 6、判别电灯亮度的主要根据是( ) A、电压 B、电流 C、电功 D、实际电功率 7、两个分别标有"220V6OW"和"220V25W"字样的灯泡,如果将它们并联接在220V的电路中,则( ) A、电阻大的灯泡较亮 B、额定功率大的灯泡较亮 C、两个灯泡一样亮 D、额定功率小的灯泡较亮 8、家庭电路中,已有两盏灯正常发光,如果再使用一个电熨斗,则该电路的( ) A、总电流变小 B、总电流变大 C、总电压变大 D、总电阻变大 9、将一个标有"6V3W"的灯泡接入某电路中,测得通过它的电流为0.4A,那么该灯的( ) A、实际功率小于3W B、实际功率等于3W C、实际功率大于3W D、无法判断 10、分别标有"220V4OW"和"220V6OW"字样的甲、乙两盏电灯,若将它们串联起来仍接在220V的电路中,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甲灯亮些 B、乙灯亮些 C、两灯一样亮 D、无法判定 11、两个额定功率都是60W的灯泡,第一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V,第二个灯泡的额定电压是110V,它们分别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则( ) A、第一个灯泡较亮 B、第二个灯泡较亮 C、通过灯泡电流较大的亮 D、两个灯泡一样亮 12、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串联后接入电路,亮度不同·下列正确的是( ) A、较亮灯泡的额定功率较大 B、较亮灯泡两端的电压较小 C、较亮灯泡中通过的电流较大 D、较亮灯泡的电阻较大 13、家庭电路中导线连接处如果接触不好,往往会在那里发热,出现危险·为什么? 14、实验探究:废灯泡的学问 (1)灯泡的灯丝断了,把它摇一摇,让灯丝再搭上,这样的灯泡还能用吗? (2)如果把这种灯泡接太原电路,它的亮度有变化吗? (3)这种灯泡下次烧断时,一般会出现在什么位置? 15、小李同学家里一台电冰箱的工作电阻为20Ω,工作电流为0.5A,你能估算出这台电冰箱的电功率吗?有位同学这样算:P=I2R=(0.5A)2×20Ω=5W.你觉得他算的对吗?

初中九年级物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课时提升作业(十八)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30分钟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题4分,共16分) 1.一个阻值为1Ω的电阻与一个阻值为1000Ω的电阻并联,其总电阻为( ) A.大于1000Ω B.大于1Ω且小于1000Ω C.小于1Ω D.无法确定 【解析】选C。本题考查电阻的并联。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其中的任意一个电阻的阻值。故选C。 2.(2013·巴中中考)把n个阻值相等的定值电阻串联时,总阻值为R1;如果把它们并联时,总阻值为R2。则R1∶R2等于( ) A.n2 B.n C. D. 【解析】选A。本题考查电阻串、并联的综合运用。设每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n 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总电阻R1=nR;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R2=;所以R1∶R2=nR∶=n2∶1。故选A。 3.如图所示,R 1=5Ω,R2=10Ω,则电压表、示数之比是( ) A.1∶2 B.2∶1 C.1∶3 D.3∶1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由电路图可看出:电压表测量电阻R 1两端的电压U1,电压表测量R1与R2串联后的总电压U;根据串联电路

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可得:===;又因为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为U=U1+U2;则电压U1与U的比为=。故选C。 4.驾驶员醉酒后驾车要负刑事责任。酒精测试仪可检 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它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图中 R1为定值电阻,酒精气体传感器R2的电阻随酒精气体 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 测试仪的( ) A.电流表示数不变 B.电流表示数越大 C.酒精气体传感器R2两端的电压越大 D.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不变 【解析】选B。本题综合考查欧姆定律的应用。因为酒精气体传感器R2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驾驶员呼出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R2的电阻就越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越大,则酒精气体传感器R2两端的电压越小,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14分) 5.(2014·咸阳公刘中学期末)两电阻R1和R2并联后接在电路中,R1∶R2=1∶3,若R1中电流为0.6A,则R2中电流为A。 【解析】本题考查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两电阻R1和R2并联,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1R1=I2R2,则R2中电流:I2=I1=×I1=×0.6A=0.2A。 答案:0.2

高二物理串并联电路测试题

四、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 ]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 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2.如图1所示,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当滑片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都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处接线断开 B.触头P开路 C.a、b间电阻丝开路 D.b处接线开路 3.在图2中,AB间的电压力30V,改变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可以改变CD间的电压,UCD的变化范围是[ ] A.0~10VB.0~20V C.10V~20VD.20V~30V

4.如图3电路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cd两端为20V;当cd两端接入100V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V,则R1∶R2∶R3之比是[] A.4∶2∶1B.2∶1∶1 C.3∶2∶1D.以上都不对 5.在图4的电路中,U=8V不变,电容器电容C=200μF,R1∶R2=3∶5,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为[ ] A.1×103C B. 1×103C C.6×104CD.1.6×103C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阻A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B并联,电阻不变 B.电阻A与导线B(不计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C.并联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总电阻 D.并联电路某一支路开路,总电阻为无穷大 7.实验室中常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电流的大小,有时用一个不方便,须用两个阻值不同的滑动变阻器,一个作粗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大),一个作微调(被调节的电流变化小)。使用时联接方式可以是串联,也可以是并联,如图5所示,则[ ]

最新电阻串联并联混联题目(有答案)

3.3 电阻串联电路 一、填空题 1.把5个10 Ω的电阻串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 50Ω; 2.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串联,已知通过2Ω电阻两端电压是4V,则3Ω电阻两端电压是______,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 6V;2A 3.有两个电阻R1和R2,已知R2=4R1,若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则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U1 :U2=____,流过电阻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它们消耗的功率之比P 1:P2=______。 1:4;1:1;1:4 4.在电工测量中,广泛应用______方法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串联电阻; 二、选择题 1.在图3-6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与断开时,电阻R上流过的电流之比为4 :1,则R的阻值为( )。 A.40 Ω B.20 Ω C.60 Ω D.80 Ω A

2.标明“100Ω/40 W" 和“100Ω/25 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加的最大电压是()。 A.40 V B.70 V C.140 V D.100 V D 3.把一个“1.5 V/2 A”的小灯泡接到3V的电源上,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串联分压电阻,则分压电阻的大小为( )。 A.1.5Ω B.0.75Ω C.3 Ω D.4.5 Ω B 三、简答与计算 1.电阻的串联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 2.已知R1=4 Ω,R2=6Ω,现把R1、R2两个电阻串联后接入6 V 的电源中。试求:(1) 电路的总电阻R; (2) 电路中的电流I; (3) R1、R2两端的电压U1与U2; (4) R2消耗的功率P2。 3.4 电阻并联电路 一、填空题 1.把5个10 Ω的电阻并联起来,其等效电阻为_____。 2Ω;

初中物理电阻的串并联

第四节 电阻的串并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串并联电阻和它们的总电阻之间“等效替代”的关系;理解利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论推导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数值关系 【教学过程】 1 电阻的串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用一个电阻R 来 代替R1=5Ω R2=10Ω电阻的串联,使原来的电路变成图2所示的样子,并且代替以后电路的电流和总电压保持不变。这个代替串联电阻而使电路的状态不变的电阻R 称之为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1和R2叫R 的分电阻。 1.1公式:R=R 1+R 2+R 3+……Rn 1.2 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I 1=I 2=I 3=……In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 1+U 2+U 3+……Un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和串联电流关系可得:111U R I = 222U R I = 由串联电压关系得:12=+U U U 总 所以121212==U U U U U R R R I I I I +=+=+总总

由于在串联电路中:12I I =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得:1212 U U R R = 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2 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2.1公式:1/R=1/R 1+1/R 2+1/R 3+……1/Rn 2.2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 1+I 2+I 3+……I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 1=U 2=U 3=……Un 理论推导: 由欧姆定律可得:11U I R = 22U I R = U I R =总总 由并联电流特点:12=+I I I 总 12=U U U R R R +总 12 111=R R R +总 由于R1R2并联,U 1=U 2 根据欧姆定律:1122I R I R = 整理可得:1221 I R I R = 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典型例题】 1.一个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5A ,电阻为9Ω,现把它接入10V 的电路中,为使它能正常工作,应______ 联一个阻值为______Ω的电阻。 2.把电阻R 1=5Ω与电阻R 2=15Ω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流过R 1、R 2的电流之比是_____,R 1、R 2两端的电压之比 是_______。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 (1)形成电流的条件:一是要有自由电荷,二是导体内部存在电场,即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2)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t的比值,叫电流强度。 (3)电阻及电阻定律:导体的电阻反映了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定义式;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与导体的横截面S成反比,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即由导体本身的因素决定,决定式;公式中L、S是导体的几何特征量,r叫材料的电阻率,反映了材料的导电性能。按电阻率的大小将材料分成导体和绝缘体。 对于金属导体,它们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对电阻率增大,导体的电阻也随之增大,电阻定律是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总结出的物理规律,因此也只有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才能使用。 将公式错误地认为R与U成正比或R与I成反比。对这一错误推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第一,电阻是导体的自身结构特性决定的,与导体两端是否加电压,加多大的电压,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有多大电流通过没有直接关系;加在导体上的电压大,通过的电流也大,导体的温度会升高,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变化,但这只是间接影响,而没有直接关系。第二,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电阻的定义式,用

伏特表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安培表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从而计算出电阻值,这是测量电阻的一种方法。 (4)欧姆定律 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要注意: a:公式中的I、U、R三个量必须是属于同一段电路的具有瞬时对应关系。 b:适用范围:适用于金属导体和电解质的溶液,不适用于气体。在电动机中,导电的物质虽然也是金属,但由于电动机转动时产生了电磁感应现象,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也不能简单地由加在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和电动机电枢的电阻来决定。 (5)电功和电功率:电流做功的实质是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电荷的电势能减少,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此电功W = qU = UIt,这是计算电功普遍适用的公式。单位时间内电流做的功叫电功率,这是计算电功率普遍适用的公式。 (6)电热和焦耳定律:电流通过电阻时产生的热叫电热。Q = I2 R t这是普遍适用的电热的计算公式。 电热和电功的区别: a:纯电阻用电器:电流通过用电器以发热为目的,例如电炉、电熨斗、白炽灯等。

初中物理串联和并联电路练习题(免费下载)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电阻R1、R2、R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1=10Ω、R3=5Ω,R1两端的电压为6V,R2两端的电压为12V,则() A.电路中的电流为0.6A B.电阻R2的阻值为20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V D.电阻R3消耗的电功率为3.6W 2、如图1所示,电源和电压表都是好的,当滑片由a滑到b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都为U,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处接线断开B.触头P开路C.a、b间电阻丝开路D.b处接线开路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A与阻值无穷大的电阻B并联,电阻不变B.电阻A与导线B(不计电阻)并联,总电阻为零 C.并联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阻都大于总电阻D.并联电路某一支路开路,总电阻为无穷大 4.三根相同的电热丝分别全部串联和全部并联,它们发出相同的热量,所需通电时间之比为() A.9∶1 B.1∶9C.3∶1D.1∶3 5.在图8所示的电路中。U=12V,若电压表的示数也是12V,这说明可能() A.灯泡L开路B.电阻R1、R2中有开路发生C.电阻R1、R2中有短路发生D.灯泡L和电阻R1都发生了开路 二、填空题 6.电阻R1、R2、R3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10所示,若将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它们的电压之比U1∶U2∶U3=______。它们的电功率之比P1∶P2∶P3=______。 7.在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2=R4,A、C间电压U AC=15V,B、D间电压U BD=7V,则A、E 间U AE=______。 8.若将标称值分别为“100W、100Ω”和“2W、200Ω”的电阻串联后作为一个用电器使用,其总额定功率为______W,在电路中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两电阻的实际功率之比为_____。 9.A灯的额定电流是B灯额定电流的3倍,而额定功率相等。串联接在电路上后,A灯的实际功率是B灯实际功率的______倍。 10.三只灯泡并联接在200V的电源上,总电流为2A,第三只灯泡的功率为100W,且R2=2R1,则第一只、第二只灯泡的功率分别为______W、______W。 三、计算题 11.在图1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定不变,当S闭合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当S断开时R1消耗的电功率为4W,求: (1)电阻R1与R2的比值是多大?(2)S断开时,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是多少?(3)S闭合与断开时,流过电阻R1的电流之比是多少?

高二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课时练习题

第二章 第4节 1.电阻R 1 与R 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 1 与R 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 1和R 2两端电压之比U 1∶U 2为 ( ) A .1∶2 B .2∶1 C .1∶4 D .4∶1 答案:B 2.有三个电阻,R 1=2 Ω,R 2=3 Ω,R 3=4 Ω,现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入电路,则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为I 1∶I 2∶I 3是 ]( ) A .6∶4∶3 B .3∶4∶6 C .2∶3∶4 D .4∶3∶2 答案:A 3.有一只电压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为0.2 V ,现要改装成量程为10 A 的电流表,电压表上应 ( ) A .并联0.002 Ω的电阻 B .并联0.02 Ω的电阻 C .并联50 Ω的电阻 D .串联4900 Ω的电阻 解析:选B.改装前电压表的满偏电流为I g =U g R g =0.2 100 A =2×10-3 A 由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可知需再并联一只R x 的电阻 R x = U g I -I g = 0.2 10-2×10-3 Ω≈0.02 Ω.

故选项B正确. 4. (20XX年江苏苏州高二诊断测试)如图2-4-18所示的电路中,若ab端为输入端,AB为输出端,并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片置于变阻器的中央,则 ( ) 图2-4-18 A.空载时输出电压U AB=U ab/2 B.当AB间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U AB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第五节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 一、电阻串联电路 定义:电阻的串联一一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阻依次联接起来,使电流只有一条通路, 如图1-5-1。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a 6+ u-ad 图1-5-1电阻串联电路 (1)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2)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 U1 U2 U3 (3)总电阻 R R1 R2 R3 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电压分配 I 5 ;I R U2 ; R2 I 土; R3 ;I丄 Rn U1 U2U3U n I R R3 I Rn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与它的阻值成正比。 若两个电阻串联,贝y 1U I R R? R1R2 .. U1U ;U 2U R,1 R2R1 R2 (5)功率分配 旦旦旦旦 R R2R3R n 结论:串联电路中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与它的阻值成正比。 又因P P P2 P3 所以,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之和。 (二)串联电路的应用 1 ?获得大阻值电阻:总电阻。 2.限流:总电流。 3 .分压:电压分配。 4.扩大电压表的量程:分压。 例2:有一只电流表,满刻度电流I g= 100 A,表头线圈电阻R g= 1 k ,若将它改装成10V的电压表,应串联多大的电阻?

11 I 、电阻并联电路 电阻的并联:把若干个电阻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连接在一起,如图 1-5-3。 A A 尬 r* --- L 卜 --------- ---------- [ [ — - I 】 ----------------- N A _ A 0+ u —u 何 (b ) 图1-5-3 电阻并联电路 (一)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 1 U 2 U 3 (2 ) 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 I 1 I 2 1 3 (3) 总电阻 设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则 1 = U ; I U ; I U ; I U R 丨1 R R 2 R n 所以 1 1 1 1 1 R 瓦 瓦 R 3 R n 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4) 电流分配 U =丨1 R 1 = I 2 R 2= I 3 R 3 结论: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与它的阻值成反比。 当只有两个电阻并联时 R.1 R 2 U g =R g I g = 1 k 100 A = 0.1 V 串联电压需分压 U U g (10 0.1) V 9.9V 串联阻值 U U g 10 0.1 R 6 k I lg 100 10 6 解:表头流过最大电流时,表头两端的电压 图1-5-2 例2串联电路的应用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提高电阻的串并联考试题及答案.docx

xx学校xx学年xx学期xx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试题1: 如图所示,把电阻R接入电源电压为6V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是0.3A,如果需要让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到0.8A,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A.用一个20Ω的电阻与R串联B.用一个12Ω的电阻与R串联 C.用一个20Ω的电阻与R并联D.用一个12Ω的电阻与R并联 试题2: 下列几组电阻并联后,等效阻值最小的一组是() A.30Ω和15ΩB.20Ω和25ΩC.10Ω和35ΩD.5Ω和40Ω 试题3: 一只100Ω的电阻与一只1Ω的电阻并联,并联后的总电阻() A.小于1ΩB.等于1ΩC.等于100ΩD.大于1Ω小于100Ω 评卷人得分

试题4: 两电阻的阻值分别为10Ω和20Ω,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为() A.6.7ΩB.10ΩC.20ΩD.30Ω 试题5: 有两个电阻,其中R1=10Ω,R2=15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 A.25ΩB.5ΩC.6ΩD.12Ω 试题6: 两定值电阻R1,R2,已知R1>R2.在如图所示电路中,总电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 试题7: 有两段等大、等长的铜导线和铝导线,设它们的电阻分别为R1、R2,并联的总电阻为R3,串联的总电阻为R4,则()A.R1=R2B.R4<R1C.R3>R4D.R3<R1 试题8: 把电阻R1=3Ω、R2=6Ω接入同一电路,关于它们的总电阻值,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可能的是() A.9ΩB.2ΩC.9Ω或2ΩD.3Ω 试题9: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案设计(鲁科版)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和推导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和计算公式。 2.会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特点的知识,解答和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重点】 串联和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及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用“等效替代”的观点分析串联和并联电路。 【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每组学生电源1个、相同阻值的电阻6只、电流表1只、开关一只、导线若干)。【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串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 2.串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__U1_____U2 那么,在串联电路中,电阻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电阻的串联 1.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 电阻串联后,其总电阻会增大还是减小? 猜想与假设: 教师充分收集学生的种种猜想与假设。 问: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将一个定值电阻R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2)将两个同样的定值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如图所示的A、B之间,闭合开关、观察电流表的示数。 (3)在A、B之间换上三个串联着的同样阻值的电阻R,合上开关前先预计一下电流表的示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再合上开关。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等效替代”法) 分析论证: (学生结合实验现象,充分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从猜想与假设到实验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思考:这个结论还能不能用前面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呢?(引导学生复习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然后分析,将电阻串联,相当于是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所以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三)电阻的并联 复习提问: 1.并联电路中电流有什么特点?I_____I1_____I2 2.并联电路中电压有什么特点?U____U1_____U2 3.串联电路中电阻有什么特点?(总电阻大于任何一个电阻;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思考:电阻的并联,相当于增加了什么?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实验探究(参照探究串联电阻的思路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高中物理复习串并联电路图专题(精选)

串并联电路图专题练习 2. 电流流向法:电流流向法是识别串并联电路最常用的方法。在识别电路时,让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各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是一条路径者,为串联;如果电流在某处分为几条支路,若每条支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最终电流又重新汇合到一起,像这样的电路为并联。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 拆除法:它的原理就是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互相影响,拆除任何一个用电器,其他用电器中就没有电流了;而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拆除任何一个或几个用电器,都不会影响其他用电器。 4. 节点法:所谓“节点法”就是在识别不规范电路的过程中,不论导线有多长,只要中间没有电源、用电器等,则导线两端点均可以看成同一个点,从而找出各用电器两端的公共点,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任意拉长和缩短导线达到简化电路的目的。 5. 等效电路法:对于题目中给定的电路可能画法不规则,我们可综合上述方法通过移动、拉长、缩短导线,把它画成规则的电路,即画出它的等效图来进行识别。 练习: 1.根据要求将图中各元件符号连成电路图。(1)要求:在图5-9中,将电灯L1、L2串联,S做总开关。(2)要求:将图5-11中的两盏电灯并联,S1控制L1,S2控制L2。 2.把图1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2.把图2中各电路元件接成并联电路(电键接在干路上)。 3.把图3中各电路元件接成串联电路. 3.图7为一个用两节干电池供电的电路图。小明在实物图上接线,如图8所示(以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图中有两处画错了请对照下面的叙述改正。 (1)电源接法错了。(2)接线要连在接线柱上,不应接在闸刀上。 4.根据图4的实物接线图,做以下题目。(1)两小灯泡是______联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I=I1=I2=I3=……In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I=I1+I2+I3+……In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U=U1+U2+U3+……Un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U1=U2=U3=……Un 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R=R1+R2+R3+……Rn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常见考法 本知识是电学的重点,年年必考。属于考试水平中理解层次的知识点有: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串、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这部分经常出现在综合性较高的计算题中。 误区提醒 并联电路像河流,分了干路分支流,干路开关全控制,支路电器独立行。 串联等流电压分,并联分流电压等;串联灯亮电阻大,并联灯亮小电阻。 【典型例题】 例析: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压表()

A. 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 B. 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增大 C. V1示数减小,V2的示数减小 D. V1示数增大,V2的示数减小 解析: 分析电路中电压的变化,还是考查对公式U=IR的理解.在串联电路中,由于R的变化,引起I的变化,从而引起某个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图中看:R1和R2串联,V1测的是R1两端电压U1,V2测的是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画出便于分析的图进一步分析可知,滑片P向右移动,变阻器电阻增大,根据I=u/R,总电压不变,总电阻变大,电流I减小.致使U1的变化:U1=I R1,其中R1不变,I减小,U1减小。 U2的变化:U2=U-U1,U不变,U1减小,U2增大。 答案:B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