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系统基础名词解释

第一章

1.数据: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的各种信息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信息的具体表现形式,其具体的表现有数字、文字、图形、图像、声音等。

2.信息:信息是现实世界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是一种已经被加工为特定形式的数据。

3.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指的是利用计算机从大量的原始数据中抽取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行为和决策的依据。

4.数据管理:在数据处理的一系列活动中,将数据收集、存储、分类、传输等基本操作环节称为数据管理。

5.数据库: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6.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DBS)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用于建立、运用和维护数据库,具有定义、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功能。

7.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其总目的是存储和产生所需要的信息,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和硬件环境组成。

8.DBA:是“数据库管理员”的简称,是数据库系统中的高级用户,全面负责数据库系统的管理、维护、正常使用等工作。

9.外视图(个别用户视图):外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反映各个用户看待数据库的方式,是概念视图的某一部分的抽象表示。

10.内视图(存储视图):内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最靠近物理存储的一层,反映数据的实际存储方式,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表示。

11.概念视图(用户共同视图):概念视图是数据库的三个抽象层次中介于内外两层之间的中间层,是所有个别用户视图综合起来的用户共同视图,是所有外视图的一个最小并集,是整个数据库实际存储的抽象表示。

12.模式: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仅涉及到对数据类型的描述,不涉及到具体的数值。

13.外模式:外模式是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描述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是概念模式的子集。

14.概念模式(逻辑模式):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描述,描述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

15.内模式(存储模式):内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是对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结构的描述。

16.映象:映象指的是两个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在数据库的层次结构中,通过概念视图/内视图的映象保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通过外视图/概念视图的映象保证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17.用户DB:用户数据库是概念数据库的部分抽取。

18.概念DB:概念数据库是存储数据库的抽象表示。

19.存储DB:存储数据库是概念数据库的具体实现。

20.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任何时候只允许一个用户操作的数据库系统,一般在微型机上实现。

21.多用户数据库系统:允许多个用户操作的数据库系统,但每个用户操作时感觉像在单用户数据库系统上操作一样,一般在大型机上实现。

22.集中式数据库系统:是指将数据库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存储成一个数据库进行管理操作的数据库系统。

23.存储数据库:系统程序员根据内视图将数据实际组织起来而形成存储数据库,可通过专门的程序实现数据的访问。

24.数据字典:数据字典通常是一系列表,存储着数据库中有关信息的当前描述,包括数据库三级模式、数据类型、用户名表、用户权限、程序与其用户联系等有关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能够帮助用户、DBA和DBMS本身使用和管理数据库。

25.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用图解的方法描述数据库中数据结构的形式,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三个要素。

26.实体模型(信息模型):实体模型也就是信息模型,是现实世界事物及其联系的抽象表示。

27.关系模型:是用二维表格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间联系的模型。

28.实体:客观存在并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如单位、职工和项目等。

29.实体集:实体集是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合,也叫实体整体。

30.实体型:实体型即实体类型,由实体的名称和实体的属性集合组成。

31.实体键:实体键是指能够唯一地标识实体集中的每个实体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用于把某个实体个体与其他实体个体区分来开。也称为关键码。

32.实体联系类型:是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三种联系类型,分别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33.联系: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34.域:域是属性的取值范围。

35.属性: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包括属性的型和属性的值,一个实体用若干个属性来描述。

36.字段: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称为字段。

37.数据项:数据项也称为分量,是数据库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指某个元组对应列的属性值,用来描述属性的数据。

38.记录:记录也称为元组,指的是关系中的一行数据,用它描述实体。它是数据项的有序集,即一个记录是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39.记录型:记录型指的是关系的框架。

40.实例:实例指关系中所包含的具体数据内容。

41.文件:文件是一个具有符号名的一组同类记录的集合,包含记录的结构和记录的值。将一个关系中的数据实际存储起来就形成文件。

第二章

1.域:域也称值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在关系中用来表示属性的取值范围。

2.基数:基数是域中所包含的值的个数。

3.属性: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包括属性的型和属性的值,一个实体用若干个属性来描述。

4.关系:关系是从域的笛卡儿积中提取出的符合实际意义的子集,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有一个关系名。

5.关系头:关系属性名组成的集合称为关系头。

6.关系体:关系体由时间变化的多个元组的集合构成。

7.元组:表中的行称为元组,一行为一个元组,对应存储文件中的一个记录值。

8.关系键(码、键、关键字):关系键是关系中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使得在不同的元组中,相应的(组合)属性值不同。

9.候选键(候选关键字、候选码):候选键是对具有关系键特性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组)的统称

10.主键(主关系键、主关键字、主码):主键是从多个候选键中选出的一个关系键,用来唯一标识实体的个体,在关系中用来作为插入、删除、检索元组的操作变量。

11.外部关字键(外部键、外关键字、外部码、外码):外部关系键是本关系的一个属性(组),它不是本关系的关系键,但却是另一关系的关系键,则称这个属性(组)为本关系的外部关系键。

12.实体完整性:主键的值不能为空或部分为空的约束条件称为实体完整性。

13.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指的是关系中的外键必须与参照关系的键相符,要么在参照关系中有值,或者本身取空值。

14.关系数据库模式:关系数据库模式是一组关系模式的集合,是对关系数据库结构的描述。

15.关系模式: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结构的描述,描述关系由哪些属性构成、这些属性来自哪些域、属性向域的映象关系以及关系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格式为:关系名(属性名1,属性名2,……,属性名n)。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个关系文件的结构。

16.关系数据库的值:关系数据库的值是指关系数据库模式的当前值,也称关系数据库的实例。

17.关系数据库的型:是对关系数据库结构的描述。

18.关系数据库:所有实体以及实体之间的联系的关系的集合构成一个关系数据库,由一组关系头的集合以及关系体的集合组成。

19.关系代数:是施加于关系上的一组集合代数运算,每个运算都以一个或多个关系作为运算对象,并生成另外一个关系作为该关系运算的结果。

20.同类关系:同类关系指的是具有相同的度,且对应的属性值必须取自同一个域的两个关系。

21.关系的并:关系R和关系S的所有元组合并,再删去重复的元组,组成一个新关系,称为R和s的并,记为R∪S。

22.关系的差:关系R和关系S的差是由属于R而不属于S的所有元组组成的集合,即关系R中删去与S关系中相同的元组,组成一个新关系,记为R-S。

23.关系的交:关系R和关系S的交是由既属于R又属于S的元组组成的集合,即在两个关系R与S中取相同的元组,组成一个新关系,记为R∩S。

24.关系的除:设有关系R(X,Y)与关系S(Z),其中,X、Y、Z为属性集合。假设Y和Z具有相同的属性个数,已对应属性出自相同域,关系R(X,Y)除以S(Z)所得的商关系是关系R在属性X上投影的一个子集,该子集和S(Z)的笛卡尔积必须包含在R(X,Y)中,记为R÷S。

25.选取:选取运算是在指定的关系中,按给定的条件选取其中的若干个元组,组成一个新的关系的运算。这是从行的角度(水平方向)进行抽取元组的运算。新旧关系的关系模式一样,是原关系的一个子集。

26.投影:是在关系中选取相应的属性列并删去重复行,组成一个新关系,它是对给定关系在垂直方向上进行的选取。如果新关系中包含重复元组,则要删除重复元组。

27.连接:连接是将两个关系的属性名通过笛卡儿积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生成的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组。运算过程是通过连接条件来控制的,连接条件中将出现不同关系中的公共属性名。

28.自然连接:自然连接是除去重复属性的多值连接,它是连接运算的一个特例,是最常用的连接运算。

29.关系演算:是关系演算语言的简称,是基于关系演算的操作语言。

30.实体型:实体型即实体类型,由实体的名称和实体的属性集合组成。

31.实体键:实体键是指能够唯一地标识实体集中的每个实体的某个属性或属性组合,用于把某个实体个体与其他实体个体区分来开。也称为关键码。

32.实体联系类型:是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三种联系类型,分别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33.联系:实体集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联系有三种类型,分别为: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和多对多联系。

34.字段:记录中的一个数据项称为字段。

35.数据项:数据项也称为分量,是数据库中可以命名的最小逻辑数据单位,指某个元组对应列的属性值,用来描述属性的数据。

第三章

1.DDLDDL:DatadefinitionLanguage的缩写,意为数据定义语言,是SQL语言的四大功能之一。

2.DML:DML是DataManipulationLanguage的缩写,意为数据操纵语言,是SQL语言的四大功能之一。

3.DCL:DCL是DataControlLanguage的缩写,意为数据控制语言,是SQL语言的四大功能之一。

4.基本表:所谓基本表,是这样的一种表,它本身是实际存在的,每个表在中可用一个存储文件来表示,它不是由其他表导出的表。

5.导出表:在基本表的基础上通过定义视图而生成的表,称为导出表。导出表是虚表,其本身不存储于数据库中,数据库仅在数据字典中存储其定义。

6.关系数据库中的视图:视图是数据库中的虚拟表,由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用于让用户变换角度来操作基本表。数据库中只保存视图的定义,视图中不存放对应的数据。

7.查询:查询是一种数据操作,它不改变数据本身,仅仅是检索数据,是对已经存在的基本表及视图进行数据检索。

8.索引:给一个基本表根据某个和某些字段建立顺序的方法称为索引。建立索引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加快查询速度和保证行的唯一性。

9.聚集:把一个或几个具有公共列的并经常一起使用的相关的表物理地聚集存储在一起的方法称为聚集。

10.聚集表:把一个或几个具有公共列的并经常一起使用的相关的表物理地聚集存储在一起的方法称为聚集,存储于聚集中的那些相关的表称为一组聚集表。

11.权限:权限是数据库用户操作数据库系统和数据库对象的能力,给用户指定权限,可将用户的操作限定在指定的范围内,以保证数据的。

12.系统权限:系统权限指的是数据库用户操作数据库系统的权力,由具有DBA特权的用户授予其他用户。

13.对象权限:对象权限指的是数据库用户操作数据库对象的权力,由DBA或对象所有者授予。

14.角色:角色是多种权限的集合,可授予用户或其他角色,用来简化权限的管理。

15.自含型SQL语言:自含型SQL语言是在DBMS环境中使用的SQL语言,它适用于数据库的所有用户。

16.宿主型SQL语言:宿主型SQL语言是嵌入到宿主编程语言中使用的SQL语言,主要被应用程序员用来来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第四章

1.数据依赖:数据依赖指的是通过一个关系中属性间的相等与否体现出来的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函数依赖和多值依赖。

2.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当任何时刻R中的任意两个元组中的X属性值相同时,则它们的Y属性值也相同,则称X函数决定Y,或Y函数依赖于X。

3.平凡函数依赖:当关系中属性集合Y是属性集合X的子集时(Y?X),存在函数依赖X→Y,即一组属性函数决定它的所有子集,这种函数依赖称为平凡函数依赖。

4.非平凡函数依赖:当关系中属性集合Y不是属性集合X的子集时,存在函数依赖X→Y,则称这种函数依赖为非平凡函数依赖。

5.完全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但对每一个X’都有X’!→Y,则称Y完全函数依赖于X。

6.部分函数依赖:设X,Y是关系R的两个属性集合,存在X→Y,若X’是X的真子集,存在X’→Y,则称Y部分函数依赖于X。

7.传递函数依赖:设X,Y,Z是关系R中互不相同的属性集合,存在X→Y(Y!→X),Y→Z,则称Z传递函数依赖于X。

8.关系键:关系键是关系中唯一标识关系中的元组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使得在不同的元组中,相应的(组合)属性值不同。

9.全键:如果关系的所有的属性组合起来才是关系键,则称该关系键为全键。

10.主属性: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11.非主属性:不包含在任何候选键中的属性称为非主属性。

12.规范化:规范化是将一个低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通过投影运算转化为若干个高一级范式的关系模式的集合的过程。

13.关系规范化:关系规范化指的是根据规范化理论用几个结构简单的关系取代结构复杂的关系,以消除数据库操作的异常情况。

14.范式:范式是对关系的规范化约束要求,如果一个关系满足某个特定的约束值,则称它属于某种特定的范式。

15.第一范式(1NF):若关系中的所有属性都是不可分的基本数据项,则该关系达到1NF的要求,这是对关系模式的最起码要求。

16.第二范式(2NF):如果关系模式在达到1NF的基础上,使每个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每个关系键,则该关系模式达到2NF的要求。

17.第三范式(3NF):如果关系模式属于2NF,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关系的任何键,这该关系模式属于3NF的要求。

18.Boyce-Codd范式(BCNF):若关系符合1NF,且对于每个函数依赖X→Y,X必含有候选键,或者关系中的每个决定属性集都是候选键,则关系达到BCNF的要求。

19.无损连接性:如果将从一个关系模式中投影分解出来的两个或多个关系模式经过自然连接能够恢复到原先的关系模式,则称这种投影分解具有无损连接性。

20.依赖保持性:在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分解时,分解后的关系模式保持了原关系模式中的函数依赖关系,称这种性质为依赖保持性。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期末复习题

一、单选

1.对于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在实体-联系模型中使用【A】

A.属性描述

B.关键字描述

C.二维表格描述

D.实体描述

2.把实体-联系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时,实体之间多对多联系在关系模型中是通过【C】

A.建立新的属性来实现

B.建立新的关键字来实现

C.建立新的关系来实现

D.建立新的实体来实现

3.专门的关系运算不包括下列中的【D】

A.联接运算

B.选择运算

C.投影运算

D.交运算

4.对关系S和关系R进行集合运算运算称为,结果中既包含S中元组也包含R中元组,这种集合是【A】

A.并运算

B.交运算

C.差运算

D.积运算

5.数据库表可以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是一个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属于域完整性范畴,其中的【A】

A.逻辑表达式

B.字符表达式

C.数值表达式

D.日期表达式

6.通过指定字段的的数据类型和宽度来限制该字段的取值范围,这属于数据完整性中【C】

A.参照完整性

B.实体完整性

C.域完整性

D.字段完整性

7.查询订购单号(字符型,长度为4)尾字符是"1"的错误命令是【C】

A.SELECT*FROM订单WHERE SUBSTR(订购单号,4)="1"

B.SELECT*FROM订单WHERE SUBSTR(订购单号,4,1)="1"

C.SELECT*FROM订单WHERE"1"$订购单号

D.SELECT*FROM订单WHERE RIGHT(订购单号,1)="1"

8.在SQL语句中,与表达式"工资BETWEEN1210AND1240"功能相同的表达式是【A】

A.工资>=1210AND工资<=1240

B.工资>1210AND工资<1240

C.工资<=1210AND工资>1240

D.工资>=1210OR工资<=1240

9.在SQL语句中,与表达式"仓库号NOT IN("wh1","wh2")"功能相同的表达式是【D】

A.仓库号="wh1"AND仓库号="wh2"B.仓库号!="wh1"OR仓库号#"wh2"

C.仓库号<>"wh1"OR仓库号!="wh2"D.仓库号!="wh1"AND仓库号!="wh2"

10.下列【C】图标是Access中新建报表的标志。

A.B.C.D.

11.下列【D】图标是Access中新建宏的标志。

A.B.C.D.

12.在Access数据库中,数据保存在【D】对象中。

A.窗体B.查询C.报表D.表

13.Access数据库中的“一对多”指的是【B】。

A.一个字段可以有许多输入项B.一条记录可以与不同表中的多条记录相关

C.一个表可以有多个记录D.一个数据库可以有多个表

14.Access中字段的“小数位”属性被用来指定【A】型数据的小数部分的位数。

A.货币和数字B.货币和备注C.文本和数字D.数字和备注

15.若要退出Microsoft Access,则应使用的操作是【C】。

A.Exit B.Return C.Quit D.Revoke

16.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17.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最主要区别是【B】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小,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18.在关系模型中,为了实现“关系中不允许出现相同元组”的约束应使用【B】

A.临时关键字

B.主关键字

C.外部关键字

D.索引关键字

19.数据库表可以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属于【A】

A.实体完整性范畴

B.参照完整性范畴

C.数据一致性范畴

D.域完整性范畴

5.数据库表可以设置字段有效性规则,字段有效性规则属于【D】

A.实体完整性范畴

B.参照完整性范畴

C.数据一致性范畴

D.域完整性范畴.

20.下列哪一个不是设置表间“关系”时的选项【B】。

A.实施参照完整性B.级联追加相关记录C.级联更新相关字段D.级联删除相关记录21.在表设计视图中,如果要限定数据的输入格式,应修改字段的【A】属性。

A.格式B.有效性规则C.输入格式D.字段大小

22.下面有关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

A.表是Access数据库中的要素之一B.表设计的主要工作是设计表的结构C.Access数据库的各表之间相互独立D.可以将其他数据库的表导入到当前数据库中23.创建交叉表查询必须对【C】字段进行分组(Group By)操作。

A.标题B.列表题C.行标题和列标题D.行标题、列标题和值

24.下列【D】是主键的标志。

A.B.C.D.

26.下列【C】图标是Access中表对象的标志。

A.B.C.D.

27.下列【D】图标是Access中新建报表的标志。

A.B.C.D.

28.Access中字段的“小数位”属性被用来指定【A】型数据的小数部分的位数。

A.货币和数字B.货币和备注C.文本和数字D.数字和备注

29.DBMS的含义是【B】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管理员

D.数据库

30.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个属性组成新的关系的运算称为【B】

A.联接

B.投影

C.选择

D.排序

31.设有部门和职员两个实体,每个职员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职员,则部门与职员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m:n

B.1:m

C.m:k

D.1:1

32.对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同一个关系中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B.同一个关系中元组必须按关键字升序存放

C.在一个关系中必须将关键字作为该关系的第一个属性

D.同一个关系中不能出现相同的属性名

33.使用SQL语句进行分组检索时,为了去掉不满足条件的分组,应当【C】

A.使用WHERE子句

B.在GROUP BY后面使用HAVING子句

C.先使用WHERE子句,再使用HAVING子句。

D.先使用HAVING子句,再使用WHERE子句

34.SQL是那几个英文单词的缩写【B】

A.Standard Query Language

B.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C.Select Query Language

D.以上都不是

35.当一条SELECT语句访问一张大表里的有限几行数据时,SQL Server通常会【B】

A.为数据加上页级锁

B.为数据加上行级锁

C.需要用户的干涉和参与

D.使用户独占数据库

36.【C】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A.关系模型

B.网状模型

C.层次模型

D.以上三个都是

二、填空

1.在文件管理结点程序和数据在存储位置上是【分开】存放的。

2.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既支持客户的【局部】应用,又支持客户的【全局】应用。

3.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多】对【多】的联系。4.把保存【关系定义】的关系称为对应数据库的元关系,一个数据库的元关系由【DBMS】自动建立。

5.在数据库体系结构的三级模式中,全局模式处于【中间】层,外模式处于【最上】层,内模式处于【最下】层。

6.设一个关系R1中的属性A是外码,它对应关系R2中的主码为B,则称【R1】为子关系,【R2】为父关系。

7.设一个关系模式为R(A,B,C),对应的关系内容为R={{1,10,50},{2,10,60},{3,20,72},{4,30,60}},则

ПB(δC<70(R))的运算结果中包含有【2】个元组,每个元组包含有【1】个分量。

8.在一个关系R中,若属性集X函数决定属性集Y,同时Y函数决定X,则记作为【X←→Y】,它们之间互为【决定因素】。

9.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X→(Y,Z),则也隐含存在【X→Y】和【X→Z】,称此为函数依赖的【分解性】规则。

10.关系数据库中的每个关系必须最低达到【第一】范式,该范式中的每个属性都是【不可再分】的。11.设一个关系为R(A,B,C,D,E,F,G),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C→E,

A→F,F→G},该关系满足【第二】范式,若要规范化为高一级的范式,则将得到【3】个关系。

12.在实际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对数据库的操作方式有【命令交互】、【程序执行】和【窗口界面】等三种。

13.在【列级】完整性约束中,每个约束只能涉及到1个属性,在【表级】完整性约束中,每个约束可以涉及到多个属性。

14.基本表属于全局模式中的表,它是【实表】,而视图则属于局部模式中的表,它是【虚表】。

15.在一个关系R中,若X→Y,并且X的任何真子集都不能函数决定Y,则称X→Y为【完全】_函数依赖,否则,若X→Y,并且X的一个真子集也能够函数决定Y,则称X→Y为【部分】函数依赖。

16.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B→C,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A,D)】,该候选码含有【2】属性。

17.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A,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A,D)】,该关系存在着【部分】函数依赖。

18.在SQL中建立和删除数据库模式的命令分别为【create schema】和【drop schema】。

19.在SQL中,建立、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基本表结构的命令分别为【create table】、【alter table】和【drop table】命令。

20.在SQL中,通过使用视图,能够使在关系规范化时被分解的关系【连接】连接起来,能够增强数据库的【安全】性。

21.在新版的SQL中,查询所涉及到的表及表之间的连接是在from选项中实现的,表之间的连接共有三种方式,分别称为【中间连接】、【左连接】和【右连接】。

22.需求分析阶段的主要目标是画出【数据流图】、建立【数据字典】和编写【需求说明书】。

23.关系数据库系统中的全局模式由若干个【基本表】所组成,表与表之间的联系是通过定义的【主码】和【外码】实现的。

24.Access的用户操作界面由【标题栏】、【菜单栏】、【工作区】、工具栏、状态栏等五个部分组成。

25.在Access的表中修改字段的名字并不会影响该字段的【数据】,但是会影响其它基于该表所创建的【数据库对象】。

26.Access中的窗体由【页眉】、【主体】和【页脚】等三个部分组成。

27.在文件系统中,存取数据的基本单位为【记录】,在数据库系统中,存取数据的基本单位为【数据项】。

28.层次模型是一棵【树】结构,关系模型是一个【二维表格】结构。

29.数据库系统中的四类用户分别为【数据库管理员】、【数据库设计员】、【应用程序员】和【终端用户】。

30.SQL具有数据【定义】、【查询】、【更新】和【控制】等四种主要功能。

31.学生关系中的班级号属性与班级关系中的班级号主码属性相对应,则【班级号】为学生关系中的【外码】。

32.专门的关系运算包括【选择】、【投影】、【连接】和【除】四种。

33.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选课关系为X(学生号,课程号,成绩),求出所有选课的学生信息的运算表达式为【Л学生号(X)】与【S】的自然连接。

34.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学号→系号,系号→系主任”,则隐含存在着【学号】函数决定【系主任】。

35.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A,D)】,候选码函数决定E是【伪传递】性。

36.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E},该关系只满足【第一】范式,若要规范化为第三范式,则将得到【3】个关系。

37.若一个关系中只有一个候选码,并且该关系达到了第三范式,则表明它同时也达到了【BC】范式,该关系中所有属性的【决定因素】都是候选码。

三、名词解释与简答

1.数据处理:称为信息处理,是指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2.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为数据库的建立、使用和维护而配置的软件。它可以让多种应用程序同时使用数据库中具有最小冗余度的共享数据,必须使数据与程序具有较高的独立性。对数据实行专门管理,提供安全性和完整性等统一控制机制,方便用户以交互命令或程序方式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4.DBMS的主要功能:

1)数据定义

2)数据库管理控制

3)数据库辅助服务

4)提供使用数据库工具

5)建立和维护数据字典

5.数据库系统的三级结构

答: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三级模式最上层或称为子模式、应用模式、局部模式等。它是对数据库在某个方面局部应用所涉及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是终端用户和应用程序员所见到的数据库,称为数据视图,

模式(schema):三级模式的中间层(或称为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全局模式等),比如数据库的基本表。它是整个数据库逻辑结构的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最下层或称为存储模式、物理模式等。它是对整个数据库存储结构的特征的描述。

6.网状模型:用网状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网状模型。网中的每一个结点代表一个实体(记录)类型,联系用链接指针来实现。广义地讲,任何一个连通的基本层次联系的集合都是网状模型。

网状模型有以下两个特征:

1)允许有一个以上的结点无父结点;

2)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父结点。

7.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有以下两个特征:

1)有且仅有一个结点,而且该结点无父结点,此结点即为树的根;

2)其他结点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

8.关系模式:对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格式为

关系名(属性名l,属性名2,…,属性名n)

9.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个关系都有一个关系名。在计算机里,一个关系可以存储为一个文件。

10关系模型的特点如下:

1)关系必须规范化:关系模型中的每一个关系模型都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如第3章节所介绍的范式。

2)数据结构单一: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都用关系表示。

3)集合操作:操作对象和结果都是元组的结合,即关系。

4)在关系模型中,用户对数据的检索操作就是从原来的表中得到一张新的表。

11.外关键字:外码(foreign key):如果一个关系中的属性或属性组并非该关系的关键字,但它们是另外一个关系的关键字,则称其为该关系的外码,也可称为外关键字。

12.第三范式(3NF):设一个关系R(U),它是满足第二范式的,若R中不存在非主属性对候选码的传递依赖,则称关系R属于第三范式的。记为R∈3NF。

14.视图:(view):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或其他视图导出来的表。视图本身并不独立存储数据,系统只保存视图的定义。访问视图时系统将按照视图的定义从基本表中存取数据。在数据库三级模式结构中,基本表属于全局模式中的表,它是实表;而视图是属于局部模式中的表,视图是个虚表,它动态地反映基本表中的当前数据

15.层次模型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及其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16.商店与商品间存在“销售”联系,每个商店可销售多种商品,每种商品也可放在多个商店销售,每个商店销售一种商品,有月销售量;商店与职工间存在着“聘用”联系,每个商店有许多职工,每个职工只能在一个商店工作,商店聘用职工有聘期和月薪。写出关系模型,并注明主键和外键。

答:这个E-R图可转换4个关系模式:

商店(商店编号,商店名,地址)

职工(职工编号,姓名,性别,业绩,商店编号,聘期,月薪)

商品(商品号,商品名,规格,单价)

销售(商店编号,商品号,月销售量)

17.SQL: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18.已知F(A,B,C,D),函数依赖AB→C,C→D,D→A,求。候选码和超键码

解:根据候选码和超键码的定义性质,分析结果得出:候选码有AB,BC,BD;超键码:ABC,ABD,BCD,ABCD(当然候选码也是超键码)。

18.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和设计过程大致包括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机器设计和运行维护。

四.SQL部分(下列二种题形,答案相互对应)

1.写出出下列SQL语句

根据教学库,按照下列所给的每条SQL查询语句写出相应功能。

教学的数据库包括:

学生(学号char(8),姓名char(8),性别char(2),出生日期date,系名char(30),)

成绩(学号char(8),课程号char(10),成绩Int)

课程(课程号char(8),课程名char(30),学分Int,学时数Int,先修课程N(4)。

1)查询“课程名”和“最高分”字段,结果按名称升序保存在表new_table。

2)在学生表插入一个新记录("502721161","张三",.T.,1984-01-01,"电子系")。

3)查询每个学生总的选课学分数(成绩>60才有学分)。要求显示学号,总的学分数。查询列的显示标题是(学号,总学分)。查询结果保存在results3.dbf中。

4)用SQL在查询先修课为“会计学”的课程的课程名称、学时数和学分。将查询结果保存入results4.dbf表。

5)查询平均成绩大于所有学生的平均成绩的学生的学号,姓名,系名,将查询结果保存在一个一维数组变量temp中。

6)查询选修了“数据结构”课程并且成绩大于等于60的学生的学号,姓名,课程名和成绩,将查询结果保存result6.dbf中。

7)查询“电子系”中没有选课的学生的学号,姓名和性别,要求性别显示为“男”或“女”,将查询结果保存在results7.dbf中。

8)查询同时选修了“计算机电路基础(1)”和“计算机数学基础(A)”两门课程的学生学号和姓名。

9)查询姓“陈”的学生成绩情况,包含学号,平均成绩,查询结果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

10)该程序的功能查询选课门数是2门以上的每个学生的学号、姓名、平均成绩、选课门数和系科,并且按平均成绩降序排列。

2.写出下列程序的功能

1)SELECT课程名,max(成绩)最高分;

FROM成绩,课程;

WHERE课程.课程号=成绩.课程号;

group by成绩.课程号;

order by课程名INTO TABLE NEW_TABLE3

2)INSERT INTO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系名);

VALUES("502721161","张三",.T.,{^1984-01-01},"电子系")

3)SELECT课程.学分数,SUM(课程.学分数)AS总学分;

FROM课程,成绩WHERE课程.课程=成绩.课程号AND成绩>=60;

GROUP BY成绩.学号INTO TABLE results3.dbf

4)SELECT SECOND.课程名,SECOND.学时数,SECOND.学分数;

FROM课程FIRST,课程SECOND;

WHERE first.课程号=second.先修课程And first.课程名="VFP程序设计语言";

INTO DBF RESULT4.DBF

5)SELECT AVG(成绩)FROM成绩INTO ARRAY TEMP

SELECT学生.学号,姓名,系号FROM学生,成绩;

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号;

GROUP BY学生.学号;

HAVING AVG(成绩)>TEMP INTO DBF Pjcj;

(调试程序时,注意第一条语句末尾没有分号)

6)SELECT学生.学号,姓名,课程名,成绩FROM学生,课程,成绩;

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课程.课程号=成绩.课程号;

AND课程名LIKE"%数据%"AND成绩>60INTO DBF result6

7)SELECT学号,姓名,IIF(性别,"男","女")AS性别;

FROM学生;

WHERE NOT EXISTS;

(SELECT*FROM学生,成绩;

WHERE学生.学号=成绩.学号AND系名="金融系")

8)SELECT学生.学号,学生.姓名;

FROM学生;

Where学号in;

(SELECT学号FROM成绩,课程;

where成绩.课程号=课程.课程号AND课程名="计算机电路基础(1)")AND学号in; (SELECT学号FROM成绩,课程;

where成绩.课程号=课程.课程号AND课程名="计算机数学基础(A)")

9)SELECT学号,AVG(成绩);

FROM成绩;

Where学号in;

(SELECT学号FROM学生where姓名LIKE"陈%");

GROUP BY学号;

ORDER BY2DESC

10)SELECT学生.学号,姓名,AVG(成绩),count(课程号),系名;

FROM学生INNER JOIN成绩; ON学生.学号=成绩.学号; HAVING COUNT(课程号)>1; GROUP By学生.学号; ORDER BY3DESC

数据库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数据库:DB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 的,有组织的,统一管理的相关数 据的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 系统中专门用来管理数据的软件, 它位于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 3.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实现有 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 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硬件,软 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 4.数据库技术:数据库技术是研究数 据库的结构,存储,设计,管理和 使用的一门软件技术。 5.数据库概念设计:是指根据用户的 需求设计数据库所表达的概念。6.数据库逻辑设计:是指从概念设计 得到的数据库概念出发设计数据库 的逻辑结构,即实现数据存取的表 达方式和方法。 7.联系:是指实体之间的关系。与一 个联系有关的实体集的个数,称为 联系的元数。 8.概念模型:用来表达用户需求观点 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9.逻辑模型:用来表达计算机实现观 点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的模型。 10.外部模型:用来表达用户使用观点 的数据库局部逻辑结构的模型。11.内部模型:用来表达数据库物理结 构的模型。 12.投影操作:是对一个关系进行垂直 分割,消除某些列,并重新安排列 的顺序。 13.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 做水平分割,即选取符合条件的元 组。 14.自然连接:是连接运算的有个重要 特例,他要求被连接的两个关系有 若干相同的属性名。 15.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 值的依赖情况。 16.第一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的每个 关系r的属性值都是不可分解的原 子值。 17.关系规范式:实际上是对关系逐步 分解的过程,通过分解使关系逐步 达到较高范式。 18.查询:是按照事先规定的准则,以 不同方式查看相关表中数据的一种 数据库对象。 19.数据访问页:是指连接到数据库的 特殊Web页,利用数据访问页可以 输入,查看。编辑和操作存储在数 据库中的数据。 20.宏:是一个或多个操作的集合,每 个操作完成一个特定的功能。 21.组:是由一些属于数据库对象的快 捷方式组成,通过“数据库”窗口 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对象组织 到一个“组”中。 22.生成表查询:可以把选择查询得到 的结果变成一个真正的表,这个表 完全独立于数据源,用户对生成的 新表进行任何操作,都不会影响原 来的表。 23.更新查询:可以按指定的条件一次 性地更新一批记录,而不必逐个地 去修改每一条记录。 24.追加查询:是一种从一个表向另一 个表追加记录的操作,特别适宜于 从已存在数据的源表按照指定的条 件向目标表转移的情况。 25.SQL查询:是用户使用SQL语句创 建的查询。 26.联合查询:可以将多个表合并为一 个表,但要求用来合并的表具有相 同的字段名,相应的字段具有相同 的属性。 27.传递查询:可以直接向ODBC数据 库发送SQL命令,不必链接到服务 器上的表,就是直接使用相应的表。 28.数据定义查询:是一种包括数据定 义语言语句的SQL查询,实际上 是创建表。 29.类模块:是指可以用来定义新对象 的模块,包括有属性和方法的定义。 30.标准模块:是指存储在数据库中的 通用过程和常用的过程。 31.关系模型:通过若干个二维表反映 实体集及实体之间的联系。 32.数据模型:是构造数据的规则以及 对数据所能进行的操作的总体。 33.数据独立性: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 数据结构之间相互独立。 34.侯选键:在关系中凡能唯一标识元 组的属性,称为关系模式的侯选键。 35.主键:用户从侯选键中选做标识元 组的属性称为主键。 36.外键:如果关系模式R中属性K是 其他关系模式的主键,那么K在R 中称为外键. 37.实体完整性:要求关系中的元组在 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是空值。 38.参照完整性:参照完整性规则与关 系之间的联系有关,是指“不允许 参照引用与当前关系相联系的另一 关系中不存在的元组。 39.用户定义完整性:在建立关系模式 时,允许用户定义属性的数据类型, 大小和取值范围,系统采用统一的 方法进行检验实施,不在由程序员 承担这部分工作。 40.函数依赖:是指关系中属性之间取 值的依赖情况。 41.完全函数依赖:属性E依赖于主键 A+B,即E的取值依赖与A和B两 者的组合。 42.部分函数依赖:属性C只依赖于主 键中的B,而与A无关,这称为部 分函数依赖。 43.传递函数依赖:属性D依赖于C, 而C又依赖于B,因而D间接依赖 于B,这称为D传递依赖于B。 44.数据完整性:数据的正确性 45.数据安全性控制:防止非法存取数 据库,一般通过设置密码、控制存 取权限和采取数据加密等措施来实 现。 46.并发控制:在网络环境下当多个用 户同时操作同一数据时加以控制保 证数据的正确性 47.实体集:性质相同的同类实体的集 合。 48.1:1联系:对于不同型实体集A和 B,如果A中的一个实体最多只与B 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则称A和B 两实体为1:1联系。 49.联系的元数:有一个联系有关的实 体集的个数。 50.模块:是用VBA语言编写的程序代 码,基本上是由声明,语句和过程 组成的集合。 51.利用查询可以建立一个新表,这样 的查询称为生成表查询。 52.将窗体中的一个显示记录按列分隔 的窗体是纵栏式窗体。 53.如果需要在窗体没一页的顶部都显 示信息,该窗体必需具有页面页眉 节。 54.在Access中,如果要对数据访问页 进行修改,则应该使用数据访问页 的设计视图 55.ACCESS中,查询不仅具有查找的 功能,而且还具有计算功能 56.窗体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表和查询 57.查询设计器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 部分是表的显示区,下半部分是查 询设计区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名词解释 1.数据库: 数据库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将相关的数据组织在一起,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可为多个用户共享,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 2.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具有数据定义,管理和操纵功能的软件集合。 3.数据库系统3级模式体系结构: 外模式又称用户模式或子模式,对应于用户级,是某个或几个数据库用户所看到的数据库的数据视图。 概念模式又称模式或者逻辑模式,它是介于内模式与外模式之间的层次,与结构数据模型对应,由数据库设计者综合各用户的数据,按照统一的观点构造的全局逻辑结构,是对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总体描述,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又称存储模式或物理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内部表示,它描述了数据的存储方式和物理结构,即数据库的“内部视图”。4.数据库系统两级映射功能 1)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映射 外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映射功能,定义了外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逻辑数据的独立性,即外模式不受概念模式变化影响。

2)概念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 概念模式与内模式间的映射功能,定义了内模式与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保证了物理数据的独立性,即概念模式不受内模式变化影响。 5.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是在计算机系统的意义上来理解数据库系统,它一般由支持数据库的硬件环境,数据库软件支持环境(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开放工具软件,应用程序等)、数据库、开发、使用和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人员组成。 6.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是数据库设计的基础,是数据库设计的最初阶段。 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是设计数据库的整体概念结构,也就是把需求分析结果抽象为反映用户需求信息和信息处理需求的概念模型。 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师在概念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把概念模型转换成可由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据模型。 4)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是针对一个给定的数据库逻辑模型,设计一个可实现的,有效的物理数据库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的方法。 5)实施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是根据物理结构设计阶段的结果,建立一个具体的数据库,将原始数据载入到数据库中,并编写应用系统

数据库名词解释

1.游标:游标是与某一查询结果相联系的符号名,用于把集合操作转换成单记录处理方式 2.2NF:第二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为第一范式,并且R中每一个非主属性完全函数依赖 于R的某个候选键,则称是第二范式模式(注:如果A是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的一个属性,则称A是R的主属性,否则称A是R的非主属性。) 3.3NF:第三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二范式,且每个非主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 选键,则称R是第三范式的模式 4.BCNF:BC范式。如果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且每个属性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候选键, 那么称R是BCNF的模式。 5.无损联接: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关系模式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 赖集。如果对R中满足F的每一个关系r都有r=πR1(r)|X|πR2(r)|X|...|X|πRk(r)则称这个分解相对于F是"无损联接分解" 6.保持依赖集:所谓保持依赖就是指关系模式的函数依赖集在分解后仍在数据库中保持不 变,即关系模式R到ρ={R1,R2,...,Rk}的分解,使函数依赖集F被F这些Ri上的投影蕴涵。 7.事务:事务是指一个操作序列,这些操作要么什么都做,要么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 的工作单位,是数据库环境中的逻辑工作单位 8.封锁:封锁就是事务可以向系统发出请求,对某个数据对象加锁,此事务对这个数据对 象有一定控制,而其他事务则不能更新数据直到事务释放它的锁为止。 9.活锁:是指某个事务永远处于等待状态,得不到执行的现象 10.死锁:有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处于等待状态,每个事务都在等待另一个事务解除封锁,它 才能继续执行下去,结果任何一个事务都无法执行,这种现象就是死锁。 11.串行调度:事务的依次执行称为串行调度。 12.可串行化调度:对于事务集(T<1>,T<2>,?,T),如果一个并发调度的结果与一个串行调度等 价,则称此调度是是可串行化调度。 13.两段封锁协议: 14.超键:在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集称为关系模式的超键。(注意,超键是一个属 性集) 15.候选键:不含有多余属性的超键称为候选键。或者是书本P24定义2.4.1 16.主键:被数据库设计者选择出来作为表T中特定行的唯一性标识符的候选键。 17.外键:某个关系的主键相应的属性在另一关系中出现,此时该主键在就是另一关系的外 键, 书本上的定义:如果表T1中任意行的F值的组合,至少包含一个空值或与被引用表T2中为候选键或主键的列集合P的组合值匹配,则列集合F被定义为外键。 18.实体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 19.参照完整性规则:这条规则要求“不引用不存在的实体”。其形式定义如下:如果属性 集K是关系模式R1的主键,K也是关系模式R2的外键,那么R2的关系中,K的取值只允许有两种可能,或者为空值,或者等于R1关系中某个主键值。 20.第一范式规则:不允许有多值属性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 21.兼容表:R和S有相同的标题,且属性是从相同的域中选择并具有相同的含义,则R和 S是兼容的。 22.投影:删除表上的某些列,包括标题以及对应列上的值。在结果集中只留下重复行的一

数据库期末考试名词解释

1. 概念模式 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2. X封锁 如果事务T对数据R实现X封锁,那么其他的事务要等T解除X封锁以后,才能对这个数据进行封锁。只有获准X封锁的事务,才能对被封锁的数据进行修改。? 3. 复制透明性 即用户不必关心数据库在网络中各个结点的数据库复制情况,更新操作引起的波及由系统去处理。 4. 主属性 包含在任何一个候选键中的属性。 5. 事务的原子性 一个事务对数据库的操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操作系列,事务要么完整地被全部执行,要么全部不执行。 1. DML 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由DBMS提供,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DML分成交互型DML和嵌入型DML两类。依据语言的级别,DML 又可分成过程性DML 和非过程性DML两种。 2. S封锁 共享型封锁。如果事务T对某数据R加上S封锁,那么其它事务对数据R的X封锁便不能成功,而对数据R的S封锁请求可以成功。这就保证了其他事务可以读取R但不能修改R,直到事务T释放S封锁。? 3. 分布式DBS 是指数据存放在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场地的计算机中,每一场地都有自治处理能力并完成局部应用; 而每一场地也参与(至少一种)全局应用程序的执行,全局应用程序可通过网络通信访问系统中的多个场地的数据。 4.事务 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操作系列,这些操作或者都做,或者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5. 丢失更新 当两个或以上的事务同时修改同一数据集合时,由于并发处理,使得某些事务对此数据集合的修改被忽视了. 1. 实体完整性规则 这条规则要求关系中元组在组成主键的属性上不能有空值。如果出现空值,那么主键值就起不了唯一标识元组的作用。 1. 域和元组 在关系中,每一个属性都有一个取值范围,称为属性的值域,简称域;记录称为元组。元组对应表中的一行;表示一个实体。? 2. 无损联接 设R是一关系模式,分解成关系模式ρ={R1,R2...,Rk},F是R上的一个函数依赖集。如果对R中满足 F 的每一个关系r都有r=πR1(r)πR2(r)... πRk(r)则称这个分解相对于F 是"无损联接分解"。 3. 事务的原子性?

数据库概论试题2006(A)

数据库概论试题(A)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一、名词解释(10分) 1.模式 2.函数依赖 3.事务 4.侯选码 5.实体完整性 二、选择题(26分) 1. 单个用户使用的数据视图的描述称为【】 A. 外模式 B. 概念模式 C. 内模式 D. 存储模式 2. 子模式DDL用来描述【】 A. 数据库的总体逻辑结构 B. 数据库的局部逻辑结构 C. 数据库的物理存储结构 D. 数据库的概念结构 3. 在DBS中,DBMS和OS之间的关系是【】 A. 相互调用 B. DBMS调用OS C. OS调用DBMS D. 并发运行 4. 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 ∪,-,×,π和σ B. ∪,-,∞,π和σ C. ∪,∩,×,π和σ D. ∪,∩,∞,π和σ 5. 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和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A. 左外联接 B. 右外联接 C. 外部并 D. 外联接 6.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A.数据结构、数据对象、共享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控制 C.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条件 7. 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C},则分解ρ = {AB,BC}相对于F 【】 A. 是无损联接,也是保持FD的分解 B. 是无损联接,但不保持FD的分解 C. 不是无损联接,但保持FD的分解 D. 既不是无损联接,也不保持FD 的分解 8. 储蓄所有多个储户,储户在多个储蓄所之间存款,储户与储蓄所之间的关系是【】

A. 1对1联系 B. 1对多联系 C. 多对多联系 D. 多对1联系 9. 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图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属于【】 A. 需求分析阶段 B. 逻辑设计阶段 C. 概念设计阶段 D. 物理设计阶段 10. 设有T1和T2两个事务,其并发操作如图,下面评价中正确的是【】 A.该操作不存在问题 B.该操作丢失修改 C.该操作不能重复读 D.该操作读“脏数据” 11. 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上的排它锁,则T对Q 【】 A. 只能读不能写 B. 只能写不能读 C. 既可读又可写 D. 不能读不能写 12. 现有关系表:医疗(患者编号,医生编号,医生姓名,诊断日期,诊断结果,恢复情况)的主码是【】 A. 患者编号,医生编号,诊断日期 B. 医生编号 C. 诊断日期 D. 患者编号 13 索引属于【】 A.模式 B.外模式 C.内模式 D. 概念模式 三、填空题(10分) 1.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_______________。 2. 关系数据库的关系演算语言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基础的DML语言。 3. 事务必须具有的四个性质是:原子性、一致性、_______________和持久性 4. 设关系模式R (A,B,C),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B→A,B→C},则分解ρ = {AB,AC}丢失的FD是_______________。 5. DB并发操作通常会带来三类问题,它们是丢失更新、_______________和读脏数据。 6.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管理安全类和政策法律安全类。 7. 数据库保护包括:安全性保护、完整性保护、_______________和恢复。 8. 由于硬件故障使存储在外存上的数据部分丢失或全部丢失,这种情况称做_________ 故障。 9.关系系统分为:表式系统、最小关系系统、___________、全关系系统。 10.数据恢复要涉及的2个技术是:数据转储和___________。 四、简答题(24分) 1. 设有关系模式R (A,B,C,D),F是R上成立的FD集,F = {D→A,D→B},试写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键,并说明理由。 2. 设有关系R和S,其中R为参照关系,S为信赖关系。为了实现完整性约束,SQL规定可以对R的删除操作采取哪三种措施? 3. 什么是死锁? 预防死锁的方法有哪些?

数据库名词解释

Dn的子集叫做在域D1,D2,…,Dn上的关系表示为R(D1,D2,…,Dn) ,即结构化查询语言,是关系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些列,但保留了主码。称这类视图为 模式集合。这种过程叫 此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包括信息管理要求和数据操作要求 成果 SQL语句嵌入程序设计语言中,被嵌入的程序设计语言成为宿主语言。简称主语言 SQL语句的执行结果,每个游标区都有一个名字 的工作单位 T1封锁了数据R,事务T2又请求封锁R,于是T2等待。T3也请求封锁R,当T1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首先批准了T3的请求,T2仍然等待。然后T4又请求封锁R,当T3释放了R上的封锁之后系统又批准了T4的请求……T2有可能永远等待,这就是活锁的情形。 T1封锁了数据R1,T2封锁了数据R2。然后T1又请求封锁R2,因T2已封锁了R2,于是T1等待T2释放R2上的锁,接着T2又申请封锁R1,因T1已封锁了R1,T2也只能等待T1释放R1上的锁。这样出现了T1在等待T2,而T2又在等待T1的局面,T1 和T2两个事务永远不能结束,形成死锁 (1)实现数据共享;2)减少数据的冗余度;(3)数据的独立性;(4)数据实现集中控制;(5)数据一致性和可维护性,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故障恢复 E—R模型的数据库设计发法,3NF的设计方法, 数据库运行与维护

40.设有一个记录各个球队队员每场比赛进球数的关系模式 R(队员编号,比赛场次,进球数,球队名,队长名) 如果规定每个队员只能属于一个球队,每个球队只有一个队长。根据以上信息完成如下任务: (1)写出根据该关系模式创建表“比赛情况”的SQL语句;(4分) (2)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和主码;(4分) (3)把R分解成2NF模式集。(2分)

数据库中一些常用的名词解释

◆DB:数据库(Database),DB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 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DBS: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好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数据模型: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概念数据模型:它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结构数据模型:它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数据结构名词解释整理

Data Structure 2015 hash table散列表:存放记录的数组 topological sort拓扑排序:将一个DAG中所有顶点在不违反前置依赖条件规定的基础上排成线性序列的过程称为拓扑排序(44) worst case 最差情况:从一个n元一维数组中找出一个给定的K,如果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是K,运行时间会相当长,因为要检查所有n 个元素,这是算法的最差情况(15) FIFO先进先出:队列元素只能从队尾插入,从队首删除(20)(P82)2014 growth rate增长率:算法的增长率是指当输入的值增长时,算法代价的增长速率(14) priority queue 优先队列:一些按照重要性或优先级来组织的对象成为优先队列(26) external sorting外排序:考虑到有一组记录因数量太大而无法存放到主存中的问题,由于记录必须驻留在外存中,因此这些排序方法称为外排序(32) connected component连通分量:无向图的最大连通子图称为连通分量(40) 2013 stack栈:是限定仅在一端进行插入或删除操作的线性表(19)

priority queue 优先队列:一些按照重要性或优先级来组织的对象成为优先队列(26) BFS广度优先搜索:在进一步深入访问其他顶点之前,检查起点的所有相邻顶点(42) collision (in hashing)冲突:对于一个散列函数h和两个关键码值k1和k2,如果h(k1) =β= h(k2) ,其中β是表中的一个槽,那么就说k1和k2对于β在散列函数h下有冲(35) Chapter 1 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s type类型:是指一组值的集合 data type数据类型:一个类型和定义在这个类型上的一组操作abstract data type (ADT) 抽象数据类型:指数据结构作为一个软件构件的实现 data structure数据结构:是ADT的实现 problem问题: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即对应一组输入,就有一组相应的输出 function函数: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 algorithm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或者一个过程algorithm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步骤,它必须把每一次输入转化为正确的输出;一个算法应该由一系列具体步骤组成,下一步应执行的步骤必须明确;一个算法必须由有限步组成;算法必须可以终止。computer program计算机程序:被认为是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对一个算法的具体实现

常用名词解释

铁路常用名词解释 车次:指代表列车的号码或代号,根据列车性质、种类和运行方向编定,正常情况下,同一调度区24h内的车次不得重复。双数的车次为上行列车,单数的车次为下行列车。 车场:是编组站、区段站和其他较大的车站,因其线路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和减少各种作业间的相互干扰,实行平行作业,提高车站能力,根据线路的配置状况及用途划分而成的线群。车场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到达场。办理到达解体列车作业的车场。有时也办理直通列车作业。 2.出发场。办理自编出发列车作业的车场。 3.到发场。办理列车到达与出发作业的车场(尚可分货物列车到发场合旅客列车到发场)。 4.通过(直通)场。办理无调车作业的中转列车的车场。 5.调车场。办理列车的解体与编组作业的车场。 尽头线:指一端已经终止,无任何道岔连接,并安设车挡,以防车辆溜出的线路。 道岔:是把一条轨道分支为两条及其以上轨道的设备。 , 无调中转列车:指在技术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经过一定的技术作业后,继续运行的列车。闭塞:为使列车安全运行,在一个区间(闭塞分区),同一时间内只允许一个列车运行,保证列车按这种空间间隔运行的技术方法称为闭塞。 进路:在车站内列车或调车车列由一点运行到另一点全部行程的径路。根据列车或调车车列的运行,将进路分为列车进路和调车进路。列车进路一般分别为进站、出站或进路信号机防护。调车进路则由调车信号机防护。 列车进路:指列车在车站内运行的径路,分为接车进路、发车进路、通过进路和转场进路。发车进路:列车由车站驶出所运行的径路。其始端是出站信号机,终端是站界标(在双线区段)或相对方向的进站信号机(在单线区段)。 准备进路:列车在车站接入、发出、通过所经由的一段线路称为列车进路。车站值班员亲自或命令信号员或扳道员将列车进路上的所有道岔开通并锁闭的过程称为准备进路。 机车走行线:在车站内,专供机车出入库走行的线路。 限制坡道:亦称最大持续坡度,即单机牵引列车上坡时,能以其计算速度作等速运行的坡度。计轴器:是一种区间检查设备,它能自动检查区间占用与空闲。其工作状态不受道床、线路状况的影响;防护区段长度可达20km;区间无须加装轨道绝缘和绝缘轨距杆。 车辆溜逸:指停留在线路上的车辆,由于没采取止轮措施或止轮措施不当,到该车辆的自然移动。 — 区间开通:指区间无列车占用或未施工,可以放列车进入区间,信号机显示“允许”信号。区间封锁:指由于施工或区间发生事故等原因,根据调度命令,除指定列车外,禁止其他列车进入区间的一种方式。 行车凭证:车站使用各种闭塞设备和不同的行车方式办理发出列车时,准许列车进入区间的凭据,称为行车凭证。 允许信号:允许列车或调车车列通过该信号显示地点的信号。除停车信号外,进行信号、减速或和注意信号灯均为允许信号。 信号设备:信号、联锁、闭塞、调度集中、机车信号、驼峰信号、道口自动信号灯设备的总称。 信号显示:信号意义的表达。 信号关闭:信号机的显示由允许信号变为禁止信号。

数据库相关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2、数据库系统DBS 数据库系统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3、DML 数据操纵语言(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由DBMS提供,用于让用户或程序员使用,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操作。 4、事务 数据库系统的一个操作系列,这些操作或者都做,或者都不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工作单位。 5、实体完整性 若属性(一个或一组属性)A是基本关系R的主属性,则属性A不能取空值。 6、数据库的完整性 指防止数据库中存在不符合语义(不正确)的数据,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相容性。 7、候选码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 8、主属性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组的值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则称该属性组为候选码,任一候选码中的属性称为主属性。 9、候选码的函数依赖定义 设K为R中的属性或属性组,若K ----F-- U(所有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K),则K为候选码。 10、B CNF范式 关系模式R中,若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包含码,则R满足BCNF范式。 11、全码 关系模式的所有属性是这个关系模式的候选码。 12、视图 视图是从一个或几个基本表导出的表。它本身不独立存储在数据库中,即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定义而不存放视图对应的数据,这些数据仍存放在导出视图的基本表中,因此视图是一个虚表。视图在概念上与基本表等同,用户可以在视图上再定义视图。 13、关系模式Relation Schema 关系的描述称为关系模式,可以形式化表示为R(U,D,DOM,F)

数据库及其应用

数据库及其应用重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数据处理:对各种数据的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和传输的过程 2、对象:是类的实例,类是对于拥有数据和一定行为特征的对象集合的描述。每个对象都有其属性和方法,并能响应特定的事件。可以通过对象的事件、属性和方法来处理对象 3、ODBC:开放式数据库互连ODBC是一种用于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协议,通过ODBC可访问多种数据库中的数据,可安装多种数据库的ODBC驱动程序,从而使VFP可以与该数据库相连,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 4、超关键字:二维表中能唯一确定记录的一个或几个列的组称为“超关键字后(superkey)”。如果是用单一的列构成关键字,则称其为“单一关键字(Single Key)”;如果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列构成关键字,则称其为“合成关键字(Composite Key)”。 5、主控索引:在复合索引的多个索引中,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索引对表起作用,这个索引标志称为主控索引。 6、事件 7、类 8、数据处理 二、单项选择题 1、表单文件的扩展名是( B )。 A. PRG B. SCX C. MPR D. VCX 2、Visual FoxPro是一个(D )。 A. 数据库管理员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3、在Visual FoxPro环境下,运行表单的命令是( A )。 A. DO FORM <表单名> B. DO <表单名> C. CREATE FORM <表单名> D. REPORT FORM <表单名> 4、检测数据库文件指针是否已到文件头的函数是(D )。

A. BOF() B. EOF() C. END() D. FIEL() 5、逻辑运算符的优先顺序是(a )。 A. .NOT.、 .AND. 、.OR. B. .NOT.、 .OR.、 .AND. C. .AN D.、 .OR. 、.NOT. D. .AND.、 .NOT.、 .OR. 6、设S=“南京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从变量S中取出“计算机”三个字的表达式是()。 A. SUBS(S,5,3 ) B. SUBS(S,9,6) C. SUBS(S,9,3) D. SUBS(S,5,6) 7、下列字符中不能做变量名的开头的是( d )。 A. 英文字母 B. 下划线 C. 汉字 D. 数字 8、将当前表ZGB.DBF中男职工的工号、姓名、工资、奖金四个字段的数据复制成GZB1 .DBF表文件,应使用命令()。 A. COPY TO GZB1 FIEL工号,姓名,工资,奖金FOR 性别="男" B. COPY GZB1 FIEL工号,姓名,工资,奖金FOR 性别="男" C. COPY TO GZB1 FOR性别="男" D. COPY TO GZB1 FIEL工号,姓名,工资,奖金 9、根据需要,可以把查询的结果输出到不同的目的地。以下不可以作为查询的输出类型的是(D)。 A. 自由表 B. 报表 C. 临时表 D. 表单 10、关系模型的基本结构是(A )。 A. 二维表 B. 树形结构 C. 无向图 D. 有向图 11、表单的前景色由属性( C )的值确定。 A. BackColor B. Picture C. ForeColor D. Caption 12、在数据库表字段的扩展属性中,通过对()可以限定字段内容取值的范围。 A. 字段格式 B. 输入掩码 C. 字段标题和注释 D. 字段级规则 13、DBA是()。 A. 数据库管理员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系统 D. 数据库管理系统 14、页框(PageFrame)能包容的对象是()。 A. 列(Column) B. 标头(Header) C. 页面(Page) D. 表单集(FormSet)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数据库打开时,该库中的表将自动打开。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全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1.Data:数据,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2.Database: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3.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 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 4.DBS:数据库系统,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 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DBA)构成。 5.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和信息的工具,是对现实世界的 模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其组成元素有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整性约束。 6., 7.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8.逻辑模型: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用于DBMS实现。 9.物理模型:是对数据最底层的抽象,描述数据在系统内部的表示方式和存取方法,在磁 盘或磁带上的存储方式和存取方法,是面向计算机系统的。 10.实体和属性:客观存在并可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称为属性。 11.E-R图:即实体-关系图,用于描述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相互关系,是数据库概念模型设 计的主要工具。 12.关系模式:从用户观点看,关系模式是由一组关系组成,每个关系的数据结构是一张规 范化的二维表。 13.型/值:型是对某一类数据的结构和属性的说明;值是型的一个具体赋值,是型的实例。 14.数据库模式:是对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项的名字、类型、取值范围等) 和特征(数据之间的联系以及数据有关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的描述。 15.· 16.数据库的三级系统结构: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17.数据库内模式:又称为存储模式,是对数据库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 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 18.数据库外模式:又称为子模式或用户模式,它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 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数据库用户的数据视图。通常是模式的子集。一个数据库可有多个外模式。 19.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 二、填空题 1.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2.数据管理是指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编码、存储、检索和维护等活动。 3.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3个阶段。 4.!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1.DBMS:把企业数据以记录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保存起来的一种软件产品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保护、数据维护、数据字典 2.层次数据模型/分级数据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中数据以树状结构组织 不同类型的记录通过层次结构相互联系 3.网状模型 某一级的一个记录集合在上一级中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包含层次 4.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被定义为表,通过键连接两个表,受关系规则约束。 (对象—关系模型是关系模型的扩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7a473029.html,ER数据库用户 DBM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缺乏经验的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这种类型的用户被称为“END USER”最终用户。 (1)Native user 初级用户 通过鼠标(monus)访问数据库 (2)Casual user 临时用户 通过SQL交互式语言访问数据库 (3)Application programmer 应用程序员 用嵌套式编程语言访问 (4)DBA数据库管理员 用SQL语句访问DBMS 6.数据模型 一个数据库模型或者数据库模型是一组描述如何用计算机化的信息表示现实中数据的定义。 7.数据库命名术语 A:表、列、行 B:关系、元组、属性 8.数据库 数据库是表或者说是关系的集合。(数据库是相关信息的集合,用一组表来表示) 9.数据库模式 表的标题被称作关系模式,即组成关系的属性的集合。 数据库的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构成了数据库模式。 表的航集合,也就是元组集合,被称作表的内容;表的行数被称为表的基数。 10.关系 关系是一种数学结构,被定义为一个笛卡尔集的子集,即符合条件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为相关的。表中每一行都与不同的列上的值相关联,所以表中的行的完整集合才被称为一个关系。 11.关系规则 规则1 第一范式规则 在定义表中,关系模型不允许含有多值属性(重复字段)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遵守这样规则的表被称为第一范式。 规则 2 只能基于内容存取行规则 说明航是没有次序的,只可以通过行的内容,即每一列中所存在的属性值来检索行。 规则3 行唯一性规则 要求关系中的任何两个元组(表中的行)的值在同一时刻不能是完全相同的。

计算机技术数据库基础题库

一、名词解释 1 、数据:截荷信息的物理符号用于描述事物,传递和表示信息。 2 、信息:是人们消化和理解了的数据,即对数据进行有效处理后的结果。 3 、数据处理:将数据转换成信息的过程。 4 、信息系统:为了某些明确的而建立的,由人员、设备、程序和数据集合构成的统一整体,它是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实现的。 5 、超文本技术:是信息结点、链和网三个要素的组合,从而构成复杂的有向图式的信息组织结构,向用户提供了非常直观和灵活的人机交互环境,它是综合表达信息的强有力手段。 6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 7 、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改变时,通过系统内部的自动映像或转换功能,保持了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不变,从而使应用程序不需要改变。

8 、数据完整性:是对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的测度。完整性就是正确性、准确性的有效性,完整性控制包括域完整性控制和关联完整性控制两个方面。 9 、概念世界:是客观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一种抽像描述。 10 、实体:是指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11 、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 12 、实体关键词:是指能够唯一标识实体集中每个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 13 、实体之间的联系:是指一个实体型中的实体集合与另一个实体型中的实体集合之间的联系。 14 、 E-R 模型: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实用工具,其中实体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注明实体名称,属性用椭圆形框表示,并用连线同对应实体连接起来,实休之间的联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内注明联系名称,并用连线将该框与有关实体框连接起来,并在连线上注明联系类型。

数据库名词解释

数据库: 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是一个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是以一定方式储存在一起、能与多个用户共享、具有尽可能小的冗余度、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数据集合,可视为电子化的文件柜——存储电子文件的处所,用户可以对文件中的数据进行新增、查询、更新、删除等操作。 定义 数据库是存放数据的仓库。它的存储空间很大,可以存放百万条、千万条、上亿条数据。但是数据库并不是随意地将数据进行存放,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否则查询的效率会很低。当今世界是一个充满着数据的互联网世界,充斥着大量的数据。即这个互联网世界就是数据世界。数据的来源有很多,比如出行记录、消费记录、浏览的网页、发送的消息等等。除了文本类型的数据,图像、音乐、声音都是数据。 (1)数据库是一个实体,它是能够合理保管数据的“仓库”,用户在该“仓库”中存放要管理的事务数据,“数据”和“库”两个概念结合成为数据库。 (2)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新方法和技术,它能更合适的组织数据、更方便的维护数据、更严密的控制数据和更有效的利用数据。 发展现状 在数据库的发展历史上,数据库先后经历了层次数据库、网状数

据库和关系数据库等各个阶段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各个方面的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成为目前数据库产品中最重要的一员,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的数据库厂商新出的数据库产品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即使一些非关系数据库产品也几乎都有支持关系数据库的接口。这主要是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可以比较好的解决管理和存储关系型数据的问题。随着云计算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关系型数据库越来越无法满足需要,这主要是由于越来越多的半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需要用数据库进行存储管理,以此同时,分布式技术等新技术的出现也对数据库的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越来越多的非关系型数据库就开始出现,这类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设计和数据结构有了很大的不同,它们更强调数据库数据的高并发读写和存储大数据,这类数据库一般被称为NoSQL(Not only SQL)数据库。而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一些传统领域依然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数据库名词解释整理 DBMS:把企业数据以记录的形式在计算机中保存起来的一种软件产品 功能:数据定义、数据操作、数据保护、数据维护、数据字典 层次数据模型/分级数据模型 层次数据模型中数据以树状结构组织 不同类型的记录通过层次结构相互联系 网状模型 某一级的一个记录集合在上一级中可能对应两个不同的包含层次 关系模型 关系模型被定义为表,通过键连接两个表,受关系规则约束。 (对象—关系模型是关系模型的扩展。) USER数据库用户 DBMS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缺乏经验的用户可以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这种类型的用户被称为“END USER”最终用户。 Native user 初级用户 通过鼠标(monus)访问数据库 Casual user 临时用户 通过SQL交互式语言访问数据库 Application programmer 应用程序员 用嵌套式编程语言访问 DBA 数据库管理员 用SQL语句访问DBMS 数据模型 一个数据库模型或者数据库模型是一组描述如何用计算机化的信息表示现实中数据的定义。数据库命名术语 A:表、列、行 B:关系、元组、属性 数据库 数据库是表或者说是关系的集合。(数据库是相关信息的集合,用一组表来表示) 数据库模式 表的标题被称作关系模式,即组成关系的属性的集合。 数据库的所有关系模式的集合构成了数据库模式。 表的航集合,也就是元组集合,被称作表的内容;表的行数被称为表的基数。 关系 关系是一种数学结构,被定义为一个笛卡尔集的子集,即符合条件的笛卡尔积中的元素为相关的。表中每一行都与不同的列上的值相关联,所以表中的行的完整集合才被称为一个关系。关系规则 规则1 第一范式规则 在定义表中,关系模型不允许含有多值属性(重复字段)和含有内部结构的列,遵守这样规则的表被称为第一范式。 规则2 只能基于内容存取行规则 说明航是没有次序的,只可以通过行的内容,即每一列中所存在的属性值来检索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